健康是一种资源

2024-09-17

健康是一种资源(精选11篇)

健康是一种资源 第1篇

肥胖的原因

形成肥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遗传因素:遗传对体质有一定的影响, 特别是肥胖经常有家族性, 一般小儿肥胖而其父母则多有肥胖或单亲有肥胖。

2.饮食习惯及嗜好等个人生活因素: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饮食的过量, 热能过剩, 饮用具有大量热能的饮料, 酒类等都可引起肥胖, 是现代化社会引起肥胖的主要因素。

3.摄取食物的调节神经中枢的异常:人的丘脑存在着摄食中枢及饱食中枢, 这两个中枢控制人的进食与饱感, 倘若进食中枢兴奋, 则食欲大增, 饱食中枢兴奋时摄食停止。肥胖患者一般中枢神经功能异常, 摄食中枢一直处于兴奋状态, 固有多食易饥, 食欲大等现象。

4.运动不足影响热量的消耗。

5.精神的压力、不安、抑郁等心理因素影响人们进食过量, 引起肥胖。

6.内分泌失调等疾病, 或口服激素类的药物均可引起肥胖。

7.某些单纯性肥胖是由于体内缺乏促进脂肪转化为热量的一些营养素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尼克酸及锌、铁、镁等, 这些物质的缺乏导致脂肪分解受阻。当人们因偏食使上述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时, 脂肪的氧化分解速度减慢。此外, 微量元素锌、镁缺乏时, 体内甘油三脂含量增加, 脂肪生长因子活性增加。

判断是否肥胖

测肥胖, 大多数人熟悉的方法是BMI公式, 其实, 国内外测量身体脂肪含量的方法大概有6种之多。每一种测量的结果不同, 所表现的身体状态也各有区别。

最流行的检测:BMI

BMI=体重 (kg) /身高2 (m2) 学名叫身体质量指数, 19世纪中期比利时的凯特勒最先提出这个概念。

评判标准:中国人与外国人的体型大不一样, BMI标准也不同。国外把24.9定为正常上限, ≥30为肥胖。而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综合24万人资料, 提出了中国成年人的标准, BMI在18.5~23.9为适宜范围, 24~27.9为超重, 28以上为肥胖。

适合人群:成年人。

适用疾病:BMI每增加2, 冠心病、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就分别会增加15.4%、6.1%和18.8%。一旦BMI≥24时, 你就得小心了, 同时患上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概率可会大大增加。

利弊:BMI使用最广泛也最权威, 其它的方法一般都作为在此基础上的配合测评。但如果是肌肉很发达的橄榄球运动员, 那即使BMI数值很大, 也不表明你不健康, 这就是BMI测量的局限性。当然, 普通人就没这个顾虑了。

适用场所:简单可行, 适用于任何场所。

最居家的检测:腰、臀比

站直, 两脚分开30~40cm, 用一根软尺测测你全身最窄部位的腰围和最宽部位的臀围, 分别要精确到1mm。然后再拿起笔来算算腰、臀比。

评判标准:咱亚洲人, 要是男的腰围≥90cm (2尺7寸) , 女的腰围≥80cm (2尺4寸) , 就算肥胖了。如果腰臀比男性>0.9, 女性比>0.85, 就叫腹部脂肪堆积。

适合人群:主要用于判断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一大堆的专业研究数据表明, 腰围越大的人, 高血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都比正常人要高。

利弊:简单易行, 计算方便, 但同样要配合其他数据共同检测, 不能仅以此项做定论, 而且不能判断是内脏肥胖还是皮下肥胖。

适用场所:家庭, 目前医院使用也越来越广泛。

最省事的检测:皮褶厚度

这个测量方式最好玩也最直观。揪起你身上的一块肉, 就能知道你算不算肥胖。

评判标准:肉也不能随便揪, 最好用拇指和食指捏起皮肤, 再用尺子量量双折皮肤的厚度。医生一般都建议揪肩胛骨下角处和上臂外侧三角肌两个部位。肩胛骨下角处位于背部左肩下和右肩下。两者之和大于51mm (男性) 、70mm (女性) 就可认为是肥胖。

适合人群:所有人。

利弊:方法简单, 但误差很大。最好由专业人员用皮褶厚度计进行测量, 但如果那样的话, 方便易行的优势就没有了。

适用场所:家庭、健身房。

最初级的检测:IBW

理想体重IBW (ideal body weight) 指的是符合体脂百分比标准的体重。下面这些计算公式找到适合你的那一个算一算——标准体重 (kg) =身高 (cm) -100, 然后男性×0.9, 女性×0.85;1~6个月儿童:标准体重 (kg) =出生体重 (kg) +月龄×0.6;7~12个月儿童:标准体重 (kg) =出生体重 (kg) +月龄×0.5;1岁以上儿童:标准体重 (kg) =8+年龄×2。

评判标准:一般实测体重低于标准体重10%, 为消瘦;在标准体重的±10%以内, 为正常, 超过标准体重10%而小于20%者, 为超重, 超过标准体重20%为肥胖。

适合人群:任何群体。

利弊:数学好的, 那简便易行, 数学差的, 可能比较发怵。这还只能算是最粗略的评判方法, 要测定肥胖必须配合其他数据。

适用场所:初级自我检测。

性价比最高的检测:体脂仪

这种方式价格不高, 还比较准确, 堪称性价比最高的测量方法。就是用专业的体脂测量仪, 其原理说起来有点专业, 是利用身体水分会导电, 而脂肪几乎不导电的原理, 通过测量电阻的方式来测出体内脂肪率。

评判标准:男性>2 0%, 女性>2 5%即为肥胖。

适合人群:所有人。

利弊:只需输入年龄、身高、体重、性别等个人资料, 将两手大拇指分别放在两个检测点上, 五秒钟后, 就能显示出肥胖程度, 简单快速。家庭用的体脂仪只有名片大小, 可以随时随地测量, 价格不高, 一般家庭都可以接受。最好在进食3小时后进行测量, 且测量前不宜喝大量的水或酒, 否则会影响到准确性。

适用场所:家庭、医院、体检中心。

最精准的检测:CT、核磁

用CT和核磁来测肥胖, 听起来有点大材小用, 但在医院也不罕见, 只是离普通人远了点。

适用人群:腰围正常但内脏脂肪过多沉积的患者。

利弊:能够准确地判断脂肪厚度, 沉积部位。单纯皮下脂肪的沉积对人体的危害不大, 主要是内脏脂肪的沉积。如北极的爱斯基摩人为了抵御寒冷, 摄入大量高热量食物, 但他们脂肪大多沉积在皮下, 因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患病率很低。

适用场所:医院科研使用。

胖与糖尿病

从表面上看, 肥胖与糖尿病是独立的两种疾病, 肥胖者并不一定都发生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也并不一定都呈肥胖状态。但目前已有众多的证据支持肥胖与糖尿病密切相关, 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发病因素。流行病学证据显示, 肥胖程度越严重, 糖尿病的发病概率越高。中度肥胖者糖尿病的发生率高于同年正常体重者的4倍, 而高度肥胖者糖尿病发病率为正常体重者的21倍, 而糖尿病患者90%呈肥胖状态。

肥胖与糖尿病具有共同的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 目前尚不能进行遗传基因水平的防治。因此, 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仍是目前防治肥胖与糖尿病的主要方法。首先, 合理饮食的原则是营养平衡、饮食品种多样化、科学计算总热量、高纤维素、低盐、限酒及限甜食。其次, 运动疗法可增加脂肪分解、增加胰岛素数量、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长期坚持适量运动, 具有良好预防肥胖、减肥的作用。专家提醒, 运动以中等强度为主, 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避免高强度、高对抗性运动。

人的体重直接影响着身体健康, 特别是那些糖尿病患者, 饮食无疑是控制体重最好的办法了。对于2型糖尿病病友来说, 如果因为肥胖而导致内脏脂肪堆积, 危害是十分明显的:脂肪越多, 胰岛素的敏感性就越低, 所以, 控制体重对2型糖尿病病友尤为重要。

糖友减肥

1.控制饮食

糖友饮食需要注意的内容有: (1) 主食是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 包括谷类、薯类等。每日应食用4~6两 (部分身材偏高、偏瘦, 体力活动偏大的病友可以增加到7两) ; (2) 肉蛋奶是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的主要来源, 包括猪肉、羊肉、鸡肉、鱼、虾、蛋、牛奶等。不选动物皮和内脏。每日1个鸡蛋, 半斤奶、3两精瘦肉 (或4两鱼、虾) ; (3) 蔬菜是维生素、无机盐、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 包括各种带叶、茎的蔬菜, 如白菜、菠菜, 生菜、油菜、冬瓜、芹菜、莴苣等。每日不少于1斤; (4) 油脂是脂肪的主要来源, 包括橄榄油、花生油, 豆油、菜子油等。每日不超过半两 (大约2汤勺半) ; (5) 豆制品是植物蛋白质、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 包括豆浆、豆腐、豆干等。每日豆浆半斤或豆腐2两或豆干1两; (6) 水果是维生素、微量元素、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 包括橘子、苹果、草莓、桃、西瓜等。每日3~4两, 西瓜可放宽至9两 (待血糖达标并稳定2周, 可在饭后2小时食用) ; (7) 水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必需元素。每日饮用汤或水1500~2000毫升; (8) 硬果和干果如花生米、葵花子、松子、腰果、核桃等, 主要含有油脂, 不能作为零食随意多吃 (15克花生米约27粒, 相当于食油10克, 约1汤勺) ; (9) 戒烟、限酒, 并注意防止被动吸烟的毒害; (10) 餐次安排、烹调方法每日三餐以上, 定时、定量。烹调食物宜采用蒸、煮、炖、拌、卤等用油较少的方法。少用煎、炸等方法。

2.适当运动

对于大部分糖友来说, 适当运动是最经济、最安全的降低血糖、减轻体重的方法。但如果遇到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新发生的脑梗死、心肌梗死、急性感染等情况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做适量运动。

运动时间:宜选择在饭后1小时开始运动, 不要空腹或饭后立即运动, 以免发生低血糖反应或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每次运动30~60分钟。每周3~5次。

运动方式:宜循序渐进, 最好选择快步走 (6 0~8 0米/分钟) 、慢跑、骑自行车、上下楼梯、游泳等非竞技性并有一定强度的运动, 运动时最大安全心率计算方法是:170-年龄。心率过快容易导致心、脑供血不足, 产生不良后果。

运动量是否适宜的判定:微微出汗, 稍感疲劳, 休息10分钟后疲劳缓解, 次日精力充沛, 心情愉快。

运动的安全:穿宽松的衣服、鞋袜, 带好水、糖果, 急救卡 (写清姓名, 年龄、疾病诊断, 家人联系电话、就诊医院、发生意外时的抢救措施) 。运动前充分活动各个关节, 以免扭伤关节。运动后做好整理活动, 及时擦干汗液, 避免着凉。

3.定期监测血糖、血脂、血压、体重、腰围、力争综合达标

这样才能减缓糖尿病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 减少医疗费用, 提高生活质量。意识决定行为, 行为来自习惯, 习惯决定命运。亲爱的糖友们, 请您从现在起就开始关心并照顾自己, 同时带动您的家人和周围的朋友, 管住嘴, 迈开腿, 向着健康的新生活, 前进!

相关链接

如何防止饥饿感

控制血糖, 减肥, 糖尿病患者要过的第一道关就是“少吃”。刚开始, 糖友常常会饥饿难耐, 该怎么办?

首先, 主食逐渐减量。如果原先一天吃500克以上主食, 一下子降至300克, 身体肯定受不了, 对机体恢复也不利, 这时不妨逐渐减量, 每周减少50~100克, 1个月左右限制到每天300克左右。

其次, 调整膳食结构。一是多吃热量低的食物, 如黄瓜、大白菜、豆芽、菠菜、冬瓜、南瓜、韭菜、青椒、莴笋、茄子、菜花及海藻类、蘑菇类、豆腐等;二是多选用粗粮代替细粮, 如红豆粥、莜麦面以及玉米面制作的馒头、面条等;三是吃高纤维食品, 如麦麸、玉米皮、甜菜、海藻类植物等, 可延缓胃排空、改变肠运转时间, 同时增加耐饥力。此外, 糖尿病患者可在每餐前先吃一碗蔬菜 (含碳水化合物4%以下的蔬菜任选一种, 少用油) , 以增加饱腹感, 然后再进正餐。

最后, 少食多餐。两餐之间饥饿时, 可吃些黄瓜、西红柿等来加餐, 不过加餐的量要记得从正餐总量中减去。

法律是一种管理资源 第2篇

法律是一种管理资源

企业和谐稳定发展要高度重视法律风险防控工作。其实法律风险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没有法律风险意识、不去发现法律风险和发现不了法律风险。企业要发展必须要高度重视法律风险防控工作,必须认识到“法律是一种管理资源”,应当充分运用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法律风险管理体系、机制,将事后补救关口前移,做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最大限度地防控法律风险。法律管理上台阶要高度重视法治文化建设。文化是企业软实力的表现,文化建设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保障。企业法治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是提高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经营、依法治企、合规经营能力和水平的有力保障。法律工作要上台阶,就必须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以文化促管理,助推企业大发展。

提升法律工作水平要提高法律人员从业素质。要提升法律工作水平就必须构建一支既懂法律又懂管理并且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法律人才队伍。我们已经建立了一支由企业法律顾问、合同管理员、全面风险管理员和普法联络员等组成的专(兼)职法律工作队伍。在加强队伍建设方面,我们切实落实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积极打造学习型法律团队,鼓励符合条件的员工报考企业法律顾问,为法律工作者再教育提供保障。我们还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种培训班,进一步提高法律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法律事务工作要深入服务于企业中心工作。近几年,九江石化法律事务工作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助力企业大发展。2013年九江石化法律部门重点参与空分合资装置项目,及时识别合资合作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参与合同合资方框架协议的签署,为合资项目的顺利开展做好前期筹备工作。法律工作在企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日益增强,企业的安全也就更加有保障。

健康,是一种习惯 第3篇

记住,习惯若不是你最好的仆人,就是你最坏的主人。

工作中

给伏案工作摆POSE

坐姿善于用背垫和脊柱来承担腰背的负重,不提倡弯着腰或者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应间歇性地转换姿势以促进血液的循环和流动。

观看屏幕显示屏幕应在视平线下10°~15°,与你的距离需保持350~600mm。为了避免颈部过度伸展或弯曲及服部疲劳,屏幕的顶部不应高于视平线。

键盘爱鼠标摆放 鼠标应靠近摆放。键盘的摆放应在身体坐正、手臂自然下垂时手肘的下方。这样手臂的肌肉不至于因挤压而血流不畅。键盘的倾斜度要调校至适中的角度,理想的键盘倾斜度应为10°或10°以下,以保持腕部的正确操作姿势及肩膀的自然下垂。

打字打字的时候,手腕要保持自然平放(如果手腕长时间弯曲,会压迫关节,引发腕关节疾病)。肘部弯曲成90°,靠近侧腹部。

应对电脑危害

眼睛每注视电脑半小时休息5分钟;每天补充足量维生素A和复合维B:每天两次眼保健操(上下午各一次):在操作电脑过程中,经常眨眼睛或闭目休息10秒;适当使用滴服液防止眼内干涩。

皮肤电脑荧光屏表面存在着大量静电,其聚集的灰尘可转射到操作者脸部和手的皮肤裸露处。所以。常在电脑面前工作的你,应经常保持电脑、桌面、脸部和手部皮肤的清洁。

胃不要一边操作电脑一边吃东西,或者是在操作室内就餐。这样容易造成消化不良或胃炎。

办公环境“ISO”质量控制

空调不要贪凉让空调直吹,也不要把空调的温度调到26℃以下,避免空调冷风直吹颈肩部肌肉。使用空调的室内放一小盘清水。以避免干燥。

家具坐椅要方便上下调动,以适合每个人的高度。办公桌的高度需适合使用者。

灯光一般来说,办公室舒适的光度应该在300~500勒克司(Lux)之间。对视力要求较高的工作应有较强的照明度,可采用750Lux。工作时。应避免反光及眩光,若有眩光,可调暗或改善光线的来源。

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办公设备它们发出的噪音、光线、热力或气体等都可能对人体造成滋扰。因此放置此类设备的地方应该是通风较好、相对隔离的房间。

温度和湿度办公室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该控制在适当的水平。具体为:夏季室温23℃~26℃,冬季室温20℃~24℃,相对湿度为40%~70%。

通风办公室里要经常开窗,保持通风。

午睡点滴

不要戴隐形眼镜为了保护眼睛,佩戴隐形眼镜的人最好先把镜片摘下来。再开始睡午觉,以防眼睛酸涩。

时间以20~30分钟为最佳睡得过少无法起到小憩的作用,睡过头了更让人头晕脑胀昏昏欲睡。

睡后茶午睡起来马上起身洗把脸,再喝上一杯热茶。含糖的甜饮料会让身体容易疲倦,尽量不要喝。

“饮”的讲究

别把碳酸饮料当日常饮品碳酸饮料被科学证明是毫无营养而促使肥胖、骨质疏松等疾病产生的健康敌人。而可口可乐更被证明有杀死精子的负作用。

每天喝咖啡不超过2杯咖啡虽然有提神醒脑的作用,但每天超过2杯的饮用量,会对胃和脑神经产生不良影响,空腹喝咖啡更容易引发胃溃疡。过多地饮用还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科学家研究发现喝咖啡时吸烟容易导致动脉硬化。

少喝冰冻饮品长期大量饮用冰冻饮品对胃形成的刺激可能引发胃炎及消化不良。

多喝白开水营养学家指出。每天至少饮用1.5升,即8杯水,才能保持人体内水的需要量达到均衡。养成“未渴先饮”的习惯。每天多喝水,有助于预防高血压、脑溢血和心肌梗塞等疾病的发生。

别把加班当常态偶尔加班是正常现象,但千万不要养成依赖加班来完成工作的习惯。每周上班超过40小时就算超负荷工作。这种加班频率只能以透支健康为代价。如果你是不得已而为之,请检查一下你的工作量是否过大,工作效率是否过低,然后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如果你加班上瘾,那么你得找找心理医生了。

在路上

不在车上看书

每天上下班有一两个小时都花在路上。想想是不是很心疼?所以,便尽可能地想办法把这个时间利用一下。比如看书、看报、看杂志。殊不知,在晃动的车上读书看报是典型的不健康用眼行为。所以。建议你就是工作再忙,也要尽量避免在车上看东西。

我们的眼睛之所以能看清楚远近不同的物体。是由于眼睛睫状肌的调节。睫状肌像摄像机的调节镜头一样,不停地调节眼睛的“焦距”。使眼睛看清远近物体。如果物体总是处于晃动状态,为了看清目标体,睫状肌就要被迫不停调节,极易导致眼疲劳。因此,如果你的眼睛总看这种晃动的物体,必然导致晕车、头昏以及视力下降。

不在车上睡觉

人的睡眠大致分为“非快速眼动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两个阶段。在前一个阶段中,又可以分为“浅睡眠”和“深睡眠”两个过程。这两个过程在睡眠中循环多次。只有在睡眠中经历了几个“深睡眠”过程后。人的疲劳才会得到充分的消除。

但是,我们知道,在车上睡觉、打盹、补觉是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干扰的,比如汽车的晃动、光线的刺激、声音的影响、空间的狭窄……这些都不容易使你进入“深睡眠”状态。而在“浅睡眠”状态下的休息,不能使你得到充分恢复,反而让人觉得更腰酸腿疼疲乏无力。

除此之外,在车上睡觉。还容易导致落枕、感冒等疾病。所以,请尽量不要选择在车上睡。

不在路上吃早餐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营养部主任孙孟里认为:“一般来说,在路上、车上吃的早餐不会有什么营养。要么是面包、汉堡、点心、饼干一类顺手能拿来的快餐;要么就是煎饼、油条之类的马路早餐。天天吃这样的食品,营养搭配根本谈不上均衡,而且在路上吃早餐极不卫生”。

活动及有规律运动

活动的日常意识

·多利用楼梯,少乘电梯;

·近距离时以步行代替坐车往返公司;

·接听电话时,可来回走动;

·与同事商谈公事,宜多作面谈,尽量少用电话,以增加活动置;

·在休息时,做一些伸展头颈及腰背的活动;

·公司的联谊活动,可多安排户外活动;

·利用午餐后的时间散散步;

·清晨醒来时,你可以顺便把床单拉直,把枕头和羽绒被拍打松软,然后叠被。这些动作可以舒展你

的筋骨;

·下班回家,多做些家务事。如吸尘、熨衣服、除尘或把衣服晾晒洗好等,这都有助于你把刚吃过的饭更好地消化掉;

·洗澡的时候做一些抬小腿的运动;

·做饭的时候靠墙做20个俯卧撑;

·看电视时做一些认真的伸展运动。

运动

运动和活动不同,它必须达到一定强度、一定频率。运动本身不难,难在养成习惯。因为你可以找到N种借口放弃运动。你惟一能做的。就是不给自己任何理由。让运动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运动的“三五七”原则

三:是指一次运动的时间不少于30分钟。

五:是指一周运动不要少于5次。

七:是指运动后的正常心率应该是:170减去年龄。假如你今年60岁,运动后达到的心跳应为170减60等于110次/分钟。

健康的膳食

恶习纠正

不吃青菜蔬菜、水果和薯类中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多吃这类食品比每天大鱼大肉有营养得多。但是也要注意荤素的合理搭配,不提倡“素食主义”。

晚上吃两顿两餐晚食会促使卡路里的摄取置增多,而吃得太晚,缺乏活动又加速了脂肪堆积。如果你一定要吃“第二顿”,那么尽量选择青菜。

为减压而不断吃以不断吃来减压,发胖的机率几近100%。按时吃饭,少吃零食。

常吃盒饭从营养的角度分析,盒饭属于不平衡膳食,其热量、脂肪和蛋白质往往超标,绿叶蔬菜不足。盒饭要尽量少吃。每天最多吃一顿,每顿吃肉50~100g为宜,一只大鸡腿足有150~200g。

饱一顿饿一顿这种对消化系统最严重的摧残方式换来的只会是胃炎胃溃疡。按时吃饭,少吃零食。

酒后再来碗汤面这样只会使酒愈喝愈多,东西愈吃愈多,腰围也就愈来愈大。所以,建议你在喝酒的时候减少吃东西的次数,并以蔬菜汤代替面食。

睡眠

时间每天保持8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睡眠过少或嗜睡都不是健康的睡眠习惯。

即使无法在晚上10点进入睡眠状态,也保证在12点以前睡觉。

周末补睡不睡过早上10点。

睡姿半侧卧是最佳的睡眠姿势,它保证了周身部位的放松。气血的顺畅。趴着睡是最坏的睡眠姿势。它会造成心脏不适和呼吸不顺。

枕头枕头的高矮软硬要适中。习惯仰卧的朋友最好在颈下垫一小枕头。以保持颈椎的生理弯曲;习惯侧卧的朋友应将枕头充塞到面部与肩部的空隙中,以减轻颈部的负担。一般仰卧者枕高一拳。侧卧者枕高一拳半,约10cm左右。枕芯以木棉、荞麦皮为好,装填量要适当。以保持一定的硬度和弹性。弹性过大的枕头容易造成颈部肌肉的疲劳和损伤。

放松和休闲

恶习1:精疲力竭式放松

一段时间的疲劳战之后,选择再一次放松到精疲力竭:睡上一天一夜,连续看碟10小时以上,玩个翻天覆地,到健身房运动到无法动弹。呼朋唤友打牌搓麻至夜深人静

恶习2:工作的时候想放松。放松的时候想工作

恶习3:千篇一律、单一的休闲方式

纠正:节制、适度、多样化、专致是休闲与放松的基本原则。学会在工作中适当放松,在生活中彻底放松,这才是最好的休闲习惯。

健身:在健身教练的指导下。进行张弛有度的健身。

日光浴:太阳光的照射可以改变大脑中某些信号物质的含量,使人情绪高涨。愿意从事富有挑战性的活动。所以,在上午晒半小时的太阳对经常处于疲劳压力下的人有很好的放松效果。

家庭生活:与妻子孩子过一天完全没有工作的家庭生活。买菜、做饭、拖地、洗衣,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松弛作用。

静坐:工作再忙。每天也应该抽出一段时间来静坐,让自己全身的肌肉完全放松,去掉脑中的一切杂念,将意念集中于丹田。这样可以调整全身的脏器活动。

亲近大自然:工作了一周,你可以远离喧嚣的都市,到森林里,或者去爬山。因为在这种环境里,空气中负离子浓度较高。不仅能调节神经系统,而且可以促进胃肠消化、加深呼吸,对体力、脑力、心理等各方面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

错误是一种资源 第4篇

卢老师在反思中提到两个错误:教师预设的错误和学生回答的错误。卢老师已然意识到:错误,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正是因为学生回答的错误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的多种问题;正是因为发现教师预设的错误,学生可以在回顾反思中找准正确的方向。我们不必害怕错误,但必须正视错误,运用正确的方法纠正错误。而正确的方法有的时候比较隐蔽,需要反复实践探索才会露出“庐山真面目”。

好的课堂应是一个思想交汇和碰撞的时空,有思维的交汇就会有生成性的问题。学生的胡思乱想、奇思妙想,甚至违反常规的标新立异,都是学生学情的生动体现,教师如能抓住有价值的生成性问题,将错就错,顺势而导,就会使课堂花开几处,精彩纷呈。

健康是一种责任 第5篇

随后,各家媒体都争相报道罗斯福遇刺后强忍疼痛坚持演讲的新闻。但是,民众没有被他的英勇所感动,最终罗斯福还是输掉了大选。为什么?就因为他对自己的健康乃至生命如此不负责任。对自己都不负责任,又怎么让人相信他对公众和社会负责任?

也许,一个人的健康对偌大的世界不算什么,但是,对一个小家庭简直就是大如天的事了。你的身体不是你自己的,家里的每个人都需要你健康。没有了健康的身体,又怎么来担起家庭重任?

更奇妙的是,对健康的责任心,会给我们最好的回报——让我们更健康。

美国媒体近期刊登了有关健康长寿的新研究,指出在影响健康寿命的9大因素中,排第一位的是责任心,责任心强的人更健康长寿。事实真的如此。

有这样两位患者,他们住在同一病房,年龄差不多,病情也基本上一样,只不过一个是城里的富人,一个是乡下的穷人。

富人的亲友们,一拨一拨地来病房里探望他。他们安慰患者说:“你现在不用操心什么了,儿女们个个有出息,要钱有钱,要房有房,什么都不缺,你就安心养病吧,家里的一切都不用你去担心。”

那位乡下的穷人就不一样了。乡下农活太忙,加上路太远,所以前来探望的人不多,来的人又常常坐在患者的床头叹气:“你是家里的顶梁柱,儿女还没成家,里里外外全靠你操持呢。眼看又要到农忙了,你不在家,家里不知要怎样忙手忙脚呢?”

两个月后,乡下患者奇迹般地痊愈出院了,城里的患者却病情恶化去世了。

城里患者的亲友质问医护人员:“一样的病,为什么人家的病可以治好,而我们的人却不行了呢?”

护士长说:“我当护士已经几十年了,这样的结果并不奇怪。因为从你们安慰的话里,患者感觉到,他对你们已经没用了,他已经没有责任了,所以他的机体就很少产生对疾病的抗体。而那位乡下患者就不一样了,家里的一切还都需要他,他还有很多很重要的责任,所以他身体里很多对抗疾病的抗体被激活了。”

这就是责任心创造的奇迹。生命本来就是一种责任,正是这份责任激发出了生命的最大潜能,让身体更健康。

“错误”也是一种德育资源 第6篇

一天我从桑港的周记里了解到关于汪先安的一件事。周记是这样写的:“老师, 我有个事情想来想去也不知道该不该和你说, 我想还是说了吧!可能是我想得到你的帮助。我好朋友郑辉的电子表在上个学期是借给我用的, 我用了没多久表就莫名其妙地失踪了, 可能是因为我没看好, 弄丢了吧!可最近我看到了一样的表出现在汪先安那里。我什么也没和他说, 我不知道这表是不是郑辉的。老师你说怎么办才好呢?”难道是汪先安偷的?可他不像是个会偷窃的孩子。下课后, 我就把他找来, 我说:“郑辉的表没了, 他很着急, 想请我帮忙找找, 你们一个宿舍, 你又是舍长, 这个任务交给你吧!”他没吭声, 脸色难看地走了。后来, 他主动找我, 说表是他捡的, 并且主动认识到捡到东西不上交是贪图小利的不道德行为。我心平气和地说:“只要不是偷的, 老师就放心了。”我也没有去深究。

似乎事情总会悄然发生, 只是我们没法预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我惊醒, 一看表才5∶50, 外面天还没大亮。我喊道:“谁啊?”没人应。伴着雨水的哗哗声, 听到一阵碎碎的脚步, 远了, 又近了。感觉门口有人。我以最快的速度穿好衣服, 开门看到了汪先安站在门口, 前额的头发湿湿地耷拉着, 头低得不能再低。我心里的熊熊怒火被他头发上即将坠地的雨水给浇灭了。“怎么了?”“老师, 我对不起你。我昨天晚上在宿舍里和刘良玉打架了, 被值班老师发现, 班级被扣三分。”“哦……”沉默, 我说:“还没吃早饭的吧?先去食堂吃了早饭再说吧!”中午, 我找他, 他见面第一句就说:“老师, 对不起!”我问:“为什么?”他说:“害你扣工资了。”我笑问:“谁说的?”他说:“值班老师。”我说:“你真的很理解我啊!现在我想理解理解你, 你为什么要和刘良玉动手?”他说:“他讲话还踢我的床, 我劝说, 他不听, 我想和他理论, 就动手了。”我没有批评他, 只是对他的工作方法和管理方法进行了指导, 并告诉他男子汉的胸怀比天还广比海还阔。

吃午饭的时候, 体育老师小贺说:“你们班上有个学生在网上用QQ骂我, 估计是在计算机课上在QQ上留的言。”我问:“可能是谁?”“汪先安吧, 我体育课上批评了他!”这一次我真的很火, 觉得他是个烦人的孩子, 惹事不断, 品德败坏, 连老师都敢骂, 真想把他叫来打一顿解恨, 可是我还是冷静下来。于是, 我用班会课时间在班上向学生隆重介绍了体育老师, 把体育老师的优秀展示给大家, 并教育大家感知幸福, 感恩老师, 合理处理与老师间的小摩擦。

二、案例反思

1. 善待错误

“人非圣贤, 孰能无错”, 学生是正在发展中的人, 其身理和心理都未完全定型, 处于人生的成长阶段, 犯一些在我们看来似乎完全不可思议的错误是难免的, 也是正常的。所以我们应该从学生的视角去看待错误。班主任应该允许学生犯错, 并心平气和地去理解、去包容。

班级里的学生良莠不齐, 后进生容易犯错, 优等生也会犯错, 犯错是每个学生的权利。案例中的汪先安在我们班其实是个优等生, 平常是不用我烦心的, 可是短短的一周他也能犯三次错误。对于他的错误, 作为班主任的我首先是学会理解, 也就是找出错误背后的原因。我不冲动, 才能不伤害学生。如果我冲动地以为手表是汪先安偷的, 不好好和他沟通, 一定会伤害他的自尊, 他对我就不会信任, 也不会有后面积极主动承认错误的勇气与胆识。善待学生犯错意味着我们能正确认识和看待他们的错误, 学生犯错的时候恰恰是他们最迷惘的时候, 是他们最需要引导教育和关心帮助的时候。体育老师批评汪先安, 我想他心里是难过的。经我调查, 他们之间也确实有些小误会, 这样导致他心有不甘, 满是委屈, 情绪得不到发泄, 所以藉此来表达不满。

亚斯贝尔斯说:“教育本身意味着,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是心灵的艺术, 教育是人本教育, 抓住学生的心灵, 教育就成功了一半。”教师用理解、包容、尊重、平和的心去面对学生的错误, 让沟通从心开始, 就一定能以心灵赢得心灵, 和谐相长的理想状态一定会不断延续。

2. 利用错误

有人说,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宝贝。对于班主任而言, 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错误同样是被放错地方的德育资源。我们既要充当“垃圾桶”容下学生的错误, 又不能像“垃圾桶”那样对待垃圾一倒了之, 而应敞开胸怀去悦纳学生的错误, 以“变废为宝”的慧眼去发掘学生错误的价值, 以智慧去引领认识之路, 以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德育的价值。

这就要求班主任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 发挥德育教育机智, 及时发现学生所犯错误的教育价值, 捕捉并抓住良好契机, 搭建与学生交流沟通的平台, 鼓励并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学习, 实现师生之间的心灵碰撞和情感传递, 让错误成为学生前进的垫脚石。汪先安因为和体育老师之间的一些不和谐因素而对体育老师有偏见, 甚至辱骂老师, 这样的行为是恶劣的。抓住这个契机, 我在班上开展感恩老师的主题班会, 介绍了年轻有为的体育老师在读书期间与工作期间的优异成绩, 让学生以老师为豪, 充满幸福感, 从而从内心上去感恩老师。大环境的优化让小环境中的一些棘手问题迎刃而解, 启发了他反省自身的不足, 认识到某些不良行为的负面影响和巨大危害。

对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犯错, 教师既要有认识性理解, 又要有同情性理解, 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们的角度, 努力为他们营造一种有利于人格完善和重塑的氛围, 给他们过渡和缓冲的空间和时间, 让他们能够自己重新站起来, 这样才能让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走路”, 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心灵的召唤, 也是我的德育追求。

3. 评赏错误

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经验背景, 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 从而不同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 即使犯错, 错误也不是毫无价值的。

班主任在做德育工作时应该引领学生评赏错误。首先, 要面对错误 (不害怕, 敢于承认) 。其次, 要剖析错误 (犯错原因、错误危害等) 。最后, 要感谢错误 (因为错误让我们更美丽) 。评赏错误也就是给学生一个评赏支点。帮助学生寻找评赏支点要贯穿于整个德育工作, 只要学生努力了, 只要学生的主观愿望是善意的, 班主任就应该认同。评赏支点可以是学生感到迷茫时老师那谆谆的教诲;评赏支点可以是学生受到委屈时老师那善解人意的抚慰;评赏支点可以是学生遇到困难时老师那充满鼓励的眼神;评赏支点也可以是学生犯了错误时, 老师对他的不离不弃和执着帮助。

在手表事件中, 我给汪先安的评赏支点是我对他的信任;在辱骂老师事件中, 我给他的成长支点是自省的空间;在与同学打架的事件中, 我给他的评赏支点是理解与支持。班主任找到了合理的评赏支点, 也就能自然面然地引导学生感知、认识并评赏错误。

4. 记载错误

为了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错误留下深深的痕迹, 让学生彻底领悟出错的原因。我在班级里准备了一本本子, 让每个犯错误的学生将错误经过、错误说明、错误认识、今后打算记载上来, 并要求他们在犯错误后的三周都来阅读自己的记载。每阅读一次就是对出错、纠错过程的一次回忆, 使学生懂得从什么地方“跌倒”了, 就应该记着这个“痛”, 并从什么地方“站”起来。“错误集”中积累的不仅是一个学生的错误, 而且是同龄人的错误, 彼此可以借鉴, 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找到承认错误的勇气, 改正错误的意志和毅力, 更好地去应对成长中的错误。

摘要:文章结合案例, 探讨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如何利用学生的“错误”进行德育教育, 使学生的“错误转化为一种德育资源。

“错”也是一种教育资源 第7篇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学会运用身边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当教育工作者能充分利用这些教育资源时,那教学工作会事半功倍。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该认识到,不仅教学媒体是教学资源,教师和学生也是教学资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同样也是一种教育资源。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从出生落地开始,我们就在不停的犯错,也正因为有了一个个错误我们才能进步。错误有时是一种莫大的动力,失败是成功之母,在学习中也是一样。作为教师,要允许学生出错,并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错误,运用错误来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将错误作为一种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资源。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想法。

一、允许出错,正确引导

美国心理学家曾指出,学习的实质就是通过不断尝试错误,认识自我,让学生经历尝试到犯错再帮助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以避免再犯错,引导学生及时调整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就是说“错”其实也是一种动力,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做的就是灵活运用这些错误,把错误变成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资源。

有一次,学生在完成一道竖式计算:5+43=时,部分学生列竖式时把4和5对齐。针对这一较为典型的错误,我把它作为一个判断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先判断答案是否正确,接着追问:“你是怎样发现错误的?”学生在富有启发性问题的诱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很快找到了几种判断错误的方法:(1)口算5+43=48,和列竖式计算的结果93不同;(2)6在个位上,48中8在个位上4在十位上。紧接着,我再带着学生分析,由于6是一位数,列竖式时特别要注意把十位空掉,往右边写。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位数和两位数列竖式的方法,紧接着用竖式计算:48-6=巩固这类题目的竖式计算。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出错,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把学生的错误看做是一种教育资源,利用错误,进行分析,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这样做能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增强克服困难,学好数学的信心,逐渐形成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敢于克服困难的坚毅性格。

二、巧用错误,增强意识

错题举例:

1.4个2相加写成算式4+2。

2.5个3相加,和是多少?5+3=8。

3.每堆有五个鸡蛋,有三堆,一共有多少个鸡蛋?算式5+3=8。

学生在一年级时“一共”用加法,学生一看到“一共”,受思维定势影响,习惯于用加法写算式,先入为主,思维停留在加法的方法上。出现这种错误主要是由于学生对加法和乘法的本质未能区分,不能理解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加法是求几个数的和,乘法的本质也是求和,不过乘法是若干个相同的加数求和,在这样的情况下,可用加法也可用乘法计算,不过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在学习中发现问题,通过交流讨论再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加强互化练习,由加法算式过渡到乘法算式,在此过程中体验乘法运算的简便性。如错例1中4个2可以让学生数2(一个2)+2(二个2)+2(三个2)+2(四个2),再写成乘法算式2×4是表示4个2相加。在此基础上强调相同加数,同时突出乘法计算的简便性。

三、巧用错误,开拓思维

最近,看到这样一个教学实例:在一节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课上,学生完成课后的几道题目。当做到第三个图形时,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它的对称轴是4条,但有一个学生却认为应该是2条,究竟是2条还是4条呢?根据不同的结果让学生进行探究,让出现的问题转化成一种教学的资源,在讨论交流中知道对称轴是2条,并让学生掌握了一些判断方法。如有个学生是这样想的:既然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那对称轴的两侧图形应该能完全重合。在日常教学中,时常会出现一些错误,这时就需要教师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方法,将错误变成课堂上教学的好素材,正视错误、讨论错误,最终通过研究错误获得新的认识,掌握更多的知识,开拓学生的思维。有时教师甚至可以主动的呈现错误,让学生产生疑问,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讨论,进而引发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巧用错误,培养思辨

例如,在学生学习“元角分”时有个经典的换钱问题:一张50元可以换几张20元和几张10元。学生的答案各式各样:2张20元和3张10元、4张20元和1张10元、3张20元和1张10元。我没有对学生的回答做肯定或否定评价,而是顺势提问:“如果你和老师换,你用2张20元和3张10元愿意和老师换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立即议论开了,“不换不换,不一样!”“不换,换了不是要亏吗?”“原来换钱时两个人的钱要一样多。”“2张20元和3张10元一共是70元,超过了50元,所以不能换。”学生出错时,如果我们通过“引诱”,让学生自己发觉错误,主动去思考,使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得到进一步发展。这样有效地利用错误,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错误的判断能力,使“错误”这种教育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使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学生差异是一种教学资源 第8篇

【教学案例】

(片段一) 教学三年级下册内容《年、月、日》的“平年和闰年”的时候, 老师提了这样一个平常的问题:“你知道什么是平年和闰年吗?”问题刚刚抛出去, 就有一个小男生 (唐佳豪同学) 把手举得高高地要发言了, “我知道, 平年就是平常的年份, 我还猜想闰年可能就是跟平年相反的, 就是不平常的年份。”

这个内容我教了好几年了, 还从来没听到这样的回答, 这倒激起了我的好奇心。于是我又故意紧急地追问:“你为什么会这么想呢?”他接着说道:“通过预习, 我知道2008年就是闰年, 就是不平常的年份, 2008年中国发生了许多大事。如中国举办了北京奥运会, 还发生了汶川大地震等等。”显然这样的回答不能说服所有的学生, 又有一个女生举手发言说:“你说2008年是不平常的年份, 是闰年我赞同。但是2009年我觉得也是不平常的年份啊, 2009年我们祖国建国60周年, 可是书本却告诉我们2009年不是闰年啊, 请你告诉我们这是怎么一回事啊?”一石激起千层浪, 许多爱动脑筋的学生都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 于是我觉得该是收网的时机了, “对啊, 平年和闰年这是两个关于数学知识的时间概念, 它的判断不是看‘平常’和‘不平常’, 虽然起的名称叫平年, 但是主要是看每年二月份的天数, 至于什么年份是平年, 什么年份是闰年这就是我们今天主要研究的问题, 下面我们一起来深入研究一下吧。”就这样, 整节课下来,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一点都没有减少, 效果出奇得好。尽管前面让学生争论了看似与本课知识无关的一些问题, 好像浪费了教学时间, 其实不然。我认为, 当学生有话要说的时候, 教师应首先让学生把话说完;当学生回答的问题与标准答案有很大出入时, 教师再根据具体情况, 决定是堵还是疏, 这是一个教学艺术的问题。

(片段二) 提前一天布置了课后作业, 让学生思考:用16、17、18、19这四个数 (每个数只用一次) 编一道加减混合算式。

课堂上, 学生的答案丰富多彩:学生1:“把16、17、18、19看成6、7、8、9来做, 6+9=15, 15-7=8, 所以16+19-17=18。”学生2:“我发现一个规律:中间相加等于头尾相加, 即有16+19-18=17, 16+19-17=18, 19+16-18=17, 19+16-17=18。”

学生3:“应该有八种答案:因为16和19, 17和18交换位置都可以。这样16、19在前有四种, 17、18在前也有四种, 所以共有八种答案。”

我对大家的踊跃发言及时地给予了表扬, 正准备进行下一环节时, 有个学生突然举手说他有更好的答案。“我把16、17、18、19看作1、2、3、4, 这样, 16就成了1, 17就成了2, 18就是3, 19就是4。因为1+4-2=3, 所以16+19-17=18。”同学们立刻茅塞顿开, 交口称赞。我把握住时机激励这位同学道:“这个方法非常好, 把原本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你能告诉大家你是如何想到这个方法的吗?”这个学生信心满满地说道:“以前妈妈住院的时候, 我看病房门上标的是301、302、303、304, 我怕记混了, 就按1、2、3、4这样记, 结果很好记。”我不由得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自我反思】

以上教学片段中, 看似平常的一节课, 看似普普通通的一个问题, 却道出了一个不寻常的道理。片段一中学生的回答似乎与所学数学知识不搭界, 不着边际, 但是这种想法却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如果我当时没有足够的耐心听完学生的回答, 也许这么一个充分展示学生错误数学思维的过程就此夭折了, 本可以利用的学生错误资源也就错过了。同样片段二中, 倘若我当时按部就班, 按照自己的教案设计, 随着自己的意愿讲授, 不让同学发言, 势必就扼杀了一颗创新的童心, 那样的损失将无可计量。我庆幸自己没有成为一个“刽子手”, 更感谢新课程带给我的全新理念。新课程让我重新诠释了师生关系, 体会到了学生的重要地位, 让我对数学教学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数学教学不仅仅是课本知识的学习, 让学生认识几个数字、了解几个题型、会做几道题等等, 更重要的是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真正做到“数学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

我反复琢磨这些已经发生的教学片段, 在为学生有着如此丰富想象力和巨大创造力而感叹的同时, 更为自己平时没有“蹲下身子”欣赏学生而感到愧疚, 为自己平时的主观臆断而感到不妥。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克服的办法有哪些?我认为, 有以下三点不容忽视。第一, 我们经过长期的工作, 已经形成太多的思维定势。今后, 在教学中, 我不应一味地依赖于传统的经验, 而应使自己的思维放开, 富于创新。第二, 要“蹲下身子”, 欣赏学生。作为老师尤其应学会耐心倾听, 积极肯定, 小心呵护。第三, 在今后的课堂中, 应真诚地多问几个“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给学生富有个性化的思维灵感一个出口。

作为教师, 不仅要理解、宽容学生的错误, 更要用指点迷津的睿智去化解、点拨学生的错误。要把错误作为一种促进学生情感发展、思维发展的教育资源, 巧妙地加以利用。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错误, 教师不能急着解释、下定论, 而是要把错误抛还给学生, “将错就错”, 把学生的错误作为一种教育资源, 引导他们从正反不同角度去修正错误, 给他们一些研究争论的时间和空间, 从而让学生在争论中分析、反驳, 在争论中明理, 在争论中内化知识。同时还要利用好错误, 让学生在求异中发展。在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中, 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是各不相同的, 学生的创新求异, 难免伴随着错误, 但学生不断犯错的过程, 其实就是不断改正错误、完善方法的过程。因此教师不能轻易否定学生的思维成果, 即使是一些看似错误的回答, 也可能蕴藏着创新的火花。我们教师要利用这一资源, 让学生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 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解题错误是一种教学资源 第9篇

一、细析过程, 帮助学生分析致错原因

“在发现学生的错误时, 教师不应采取简单否定的态度, 并期望通过直接给出正确的做法就可使学生的错误得到迅速的纠正, 而应通过适当的质疑使之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1]所以在教学中对待学生的错误, 要重视对其错误思维过程的暴露与分析, 要弄清楚学生致错的原因, 具体分析错误的性质, 使学生体会并学会怎样改正错误。

例1:从4台甲型和5台乙型电视机中任意取出3台, 其中至少要有甲型和乙型电视机各一台, 则不同的取法共有多少种?

这是1991年一道高考题, 在一节习题课上, 我选择了它, 学生共给出了三种解法。

解法一:分步完成:第一步:从甲型电视机中任取一台有C41种方法, 第二步, 从乙型电视机中任取一台共有C51种方法;第三步:从剩下的7台电视机中任取一台有C71种方法, 根据乘法原理则不同的取法共有

解法二:分类完成:第一类是从甲型电视机中取一台, 乙型电视机中取2台, 有C41·C52种方法;第二类:从甲型电视机中取2台, 乙型电视机中取一台有C42·C51种方法, 根据加法原理, 则有不同的取法共有

解法三:全体取法中去掉只取甲型或乙型的情况:

C93-C43-C43=70 (种) 。

我首先让运用解法一的同学叙述了他的解题思路, 发现他的这种方法竟得到了绝大多数同学的认可, 甚至于运用解法二、三的学生也对自己的解法产生了怀疑。即使是不赞同的同学也仅是因为自己的最终结果与之不符, 指不出他错在何处。这时简单地肯定一方, 否定另一方显然不能使学生信服, 更不会剔除引起学生错误解法的思维实质。我采取了以退为进的方法:大家都知道从n件不同的事物中任取2件有C2n种方法, 能不能理解为“从n件不同的事物中先取一件, 从剩下的n-1件事物中再取一件?”为什么?这就涉及到排列、组合的定义, 学生很快就能回答:“先取一件, 再取一件”无形中给取出的事物加上了顺序, 而组合问题中的元素之间是没有顺序的。再把上述问题类比到例1, 学生很快找到了错误的原因正在于分步所形成的顺序破坏了组合元素的无序原则。

二、善待错误, 挖掘学生思维的闪光点

“由于任何真正的认识, 都是以主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 因此尽管相应思想可能是错误的或幼稚的, 但却仍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我们不应对此采取简单否定的态度, 而应作出认真的努力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 并最终实现帮助学生作出必要的改进的目的。”[1]所以我们在分析学生错误的同时, 要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审视错误。纠错时, 尽可能地在原解法的基础上进行完善 (当然不反对另外提供优秀解法) 。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以及学生勇于探索、刻苦钻研的精神。

例2:已知数列{an}与{bn}是等差数列, Sn和Sn′分别是它们的前n项和, 且Sn:Sn′= (5n+`3) : (2n+7) , 求a20:b20。

上面的解题过程似乎无懈可击, 但却错了。如果我们仅给出正确的解答, 简单地否定此方法, 那用这种方法解题的学生也许会百思而不知其错在何处。我和学生一起对此法进行了探讨, 首先找到了错误原因:由知,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n不是n的一次函数, 而是二次函数。所以错解中的k不是一个常数, 它随n的值而改变, 即S20=k (5×20+3) 中的“k”与S19=k (5×19+3) 中的“k”不是同一个“k”。错误原因找到了, 但解题还没结束, 我们循着学生思路继续下去, k不是一个常数, 它随n如何变化呢?由于Sn是关于n的二次函数, 故k应是关于n的一次式, 故可设

Sn′= (a n+b) · (2n+1) (a, b均为常数) 。

学生做到此, 思维受阻, 经老师提醒:Sn中的表达式中没有常数项, 所以b=0, 完善解法得:

上述过程从解题错误到找到致错原因再到正确解决问题, 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并深切领悟了数学中常量与变量的思想方法。

三、巧设陷井, 提高学生的自我纠错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 有些教师总是害怕学生出错, 课堂上喜欢追求“对答如流”的现象, 布置作业对稍困难的问题总要“提示提示”, 这样作业本上总是“√”。这样的教学效果一定好吗?其实不然, 这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改善并无好处。事实上, 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 有意识、有计划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弱点, 选择合适的例题, 在容易犯错的节骨眼上设置“陷井”, 先让学生陷进去, 再诱导他们在自查自纠中挣扎出来, 发展学生的自我纠错能力。自我纠错能力是与学生的思维的正确性、严密性、完整性和批判性密切相关的。学生能够从数学解题错误中意识到自己思维过程的缺陷, 从而自觉地实施控制, 这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针对学生使用均值定理的问题在一次习题课上我选择了下面一条题目, 并同时给出三种解法让学生辨别正误。

学生在相互讨论中逐一剖析上述解法, 最终发现:解一、解二中都两次使用了均值定理, 但使两次等号同时成立的a, b∈R+不存在, 解法三中分子有变量1-b的前提下, 不能对分母b (1-2b) 使用均值定理, 所以三种解法都有错误, 同时从错误中吸收经验教训, 最终得到了正确解法。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正确对待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 并通过对错误的剖析和纠正, 逐步消除学生不良的思维习惯, 形成完善的认知结构, 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从而引导学生正视错误, 反思错误, 纠正错误, 进而超越错误。

参考文献

[1]郑毓信, 梁贯成.认知科学建构主义与数学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

[2]戴再平.数学习题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爱是一种健康的冒险 第10篇

在《心理》杂志上看到了这样的一篇文章,说的是信任是一种健康的冒险。近日又看了两篇文章,与爱有关的两篇文章,就想到,爱难道不也是一种健康的冒险吗?

我说的这“爱”,不仅仅是一种男欢女爱的爱,这爱是一种对于自己生命与别人生命的态度。这爱更加接近于基督的爱。

网上组织了一个“免费帮你送快递”的活动,有一个男孩志愿者在休假期间骑自行车为陌生人送快递,他帮人送过的,有一张卡片,一瓶酒,一个移动硬盘或一封暗恋的情书。有的时候他送快递的路程是一里路,有的则要穿个N个胡同。他会在等待的空间写一篇快递日记。他还会隔着防盗门对收件人说,你别开门了,现在坏人多。然后他扭头再去一次一次去做这等没有回报的好人好事。这个青年人真的让我温暖呵,三九天我也会感到温暖。我甚至想呵,如果我的身边有一个好女孩,这个男孩子真是值得把她托付进去。这个青年人生命里面真的有一种接近基督的仁善品质呵,没有技巧的那么一种接近。比起其他的人来,他一定会得到更多更多的仁善的回报。

小说家麦家曾经也做了一个在我们看来非常“反常规”的举动。他活着活着,发现自己的许多困境其实都是由太爱自己造成的。他不想让他的独生儿子也太爱自己,以便造成太多的人生困境。他想让儿子学会爱别人,那样才会有可能有温暖的一生。汶川地震后,他给儿子进行了那么多的现场教育。他问儿子,你捐了多少款呵。儿子说捐了25元,学校里规定的每人都捐这些钱。麦家说,我得了5万元稿费,我把它们捐了吧。儿子说,你自己的钱你爱捐就捐。麦家每年给儿子积攒一万元钱存起来,让他长大了有一个自己的成长基金,现在这钱存了15万了。麦家试探着问儿子,你把你的这15万元外加那5万元稿费,合起来20万元,咱们把它捐了吧。儿子说好呵捐吧。这事儿麦家原本并不是当真的。麦家也知道儿子对于这种捐款的豪气也类似于一种游戏,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根本不懂得捐出这等巨款的真实意义。可麦家当真去做了。麦家不是个多么富足的人,这笔巨款在家庭里也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这事儿对他来说真的是个反常规的事情。所有反常规的事情真的足够让当事者寻思寻思。麦家就这么做了。他就是想让这件事给儿子一个重大的记忆,一个加强的记忆,让儿子想忘它都忘不了。麦家想让这件无法忘记的记忆当成儿子自身生命之中良善的教育。

麦家用这种反常规的举动做了一次冒险。我愿意把这样的冒险当成是一种健康的冒险。

除了麦家的儿子,麦家的这个举动肯定也给了我一种一辈子也忘不掉的记忆。太强烈的,以至于它会毫不费力地让我铭记一生。

这种记忆的深刻源自我万分地理解麦家的良苦用心,万分地理解这种教育绝对可以给他的儿子的生命带回连本带利的利息。可是,如果我是麦家,如果我有麦家现有的条件,我做不到。我疼我的钱。

麦家只能是不可估量的小说家麦家,除此之外,他成不了别的,因为他灵魂的深渊一般的旷大和对于良善的深渊一般旷大的透解。

我依旧只能是渺小的我。我短视。我装不出来我强迫自己加长的视野。我的灵魂和对于良善的生命实践,全都呆在众人的常膜范围里面。平庸而且常规。

王朔曾经很深刻地解释过自己痛苦的源由,大意是这样的:他是由自私和虚荣这两种东西结合生出来的,所以他活该倒霉注定不快乐。而快乐是善良和纯粹这两种东西生出来的。王朔的这个境界我能理解,不客气地说,这个境界我也能达到。可是,我依然不可能达到快乐的境界,就是因为我虽然知道快乐只能源于个体生命中像基督的爱的那种无限的靠近,可是我的生命在实践中离这种爱还差距太远。

爱是一种冒险。爱可能得不到回报,这是冒险的一种世俗意义上的解释。可是,这是一种多么健康的冒险,没有这种冒险,绝没有可能达成一种生命意义上爱的回报。

不爱虽然就不冒险,我却可以负责任地说,不懂得爱的人,绝没有良善的人生,绝没有快乐的人生。

健康是一种资源 第11篇

一、教师的心理需要“专业化,”这是成为专业人才的前提

有句俗语“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王婆首先得有自己的瓜,其次是先有瓜才自夸,三是夸瓜不夸自己。老师的瓜,就是专业技能,专业素质。教师要成为专业化的人才,自己的“瓜”才能卖出去。作为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先就要具备一个“专业化”的心理。这样的说法似乎很怪,却在情理之中。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自己热爱的专业,就要有个围绕专业学习发展的心理。我是一名语文教师,我会更多关注语文领域的知识,语文天地的变化,有意识培养自己语文方面的专业素质。比如朗读、演讲、书法、写作,关注网络新词变化,关注时事……干一行爱一行,不言而喻。如果在心理上没做好准备,没有关注自己的专业,那怎样来培养自己的学生呢? 自己的学生又怎会有意识地学习专业知识呢? 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教师,我觉得关注自己的专业,使学生也形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的意识,尤为重要。教育的发展进步,取决于教师的文化进步,教师专业技能的精湛。我想一个不关注自己专业成长的人,不会是一个合格的老师。只有你在心理上先具备“专业化”素质,才有可能成为优秀的专业人才,这是前提。

二、教师具备健康而“美丽”的心理,是热爱并推动专业素质提高的有力保证

“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心态发展成最佳的心态,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热爱的专业当中。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 “如果没有健康,智慧就难以表现,文化无从施展,力量不能战斗,财富变成废物,知识也无法利用。”这就恰好说明健康的作用。“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但教师也存在心理问题。社会过于美化教师这个职业,所有的老师都是高大全的形象。“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春蚕”“蜡烛”这样的比喻塑造着不求回报、安贫乐道的牺牲者的形象,教师被神圣化了。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过高期望,过于苛刻的要求,加重了教师的心理负担。很多教师把“完美”作为为人处世的目标,时时事事力求尽善尽美,教师自身迫于社会的要求,不断塑造自己的这个形象。从事教师这个职业的人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教育工作的长期性和“长时性”,使得教师普遍感到工作劳累。过重的工作负荷引发教师对工作的厌烦情绪。强烈的压力和矛盾使教师难以应付,遇到挫折易产生心理失衡。性格上过分内倾,忽视学生人格,不愿跟学生打交道。工作中自我效能感较差,缺乏进取心和责任感,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只有表面应付。这样的心理势必影响教师的工作。教师的心理健康将会直接、间接地影响学生的未来,乃至整个社会和民族的心理健康,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明天。不难看出,教师具备健康而“美丽”的心理如何的重要。一个不热爱自己工作的教师,又怎么会积极面对自己的专业和人生呢? 只有发自内心的热爱自己的职业,不断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才能全身心理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不断推动教育发展。健康心理,是热爱并提高专业素质的有力保证。

三、教师具备健康美丽的心理,才能更好地关注学生的成长,这是实现教育和谐的有效途径

1. 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好的心理是一剂良药,能催人奋进,反之它就是枷锁,使人灭亡。”因此教师的心理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对学生心理的影响也是全方位的、深刻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是任何其他教育手段无法替代的。教师面对的工作对象是身心发育不成熟的未成年人,中国的中小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突发事件,要求教师具有很强的应激能力。孩子一旦发生意外,不管是不是老师的责任,也不管多大的磕碰,有些家长总会迁怒于老师,认为是老师不负责任,不给老师点处分就不罢休,不是投诉就是告状,弄得教师实在难当。无论是多么优秀的教师,只要你出了安全事故,你所付出的所有努力都将付之东流。可见,教师拥有健康而美丽的心理,才能更好地关注学生的成长。教与学相辅相成,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无法衡量的。

2. 教师具备健康心理,会更加关注学生,促进教育良性和谐发展

教师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教师拥有健康的心理,就会全身心的关注自己的学生,研究教育教学方法,使教学质量获得质的飞跃,教育也会获得良性的和谐发展。教师的情绪犹如温度计,能使人沸腾,也能使人冷却。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关注,教师的情绪自然会被学生关注,也势必会时刻影响着学生。一个健康快乐的老师,会把自己这样快乐的情绪传给学生,学生又会回报老师的快乐,师生在互动教学中构建了和谐的教学秩序。学生的每一步成长都给一个教师带来成功的喜悦。他会更多地关注学生,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成功失败。教师把注意力从自身转移到学生身上,也正是教师自身的局限性的重大突破。

“雄心出胆略,恒心出意志,信心出勇气,决心出力量。”如果你是这样的教师,你的学生也会是个具有胆识和敢于创新的人。因为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行为跟着改变,行为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可见,人的心理情绪,人的态度直接对他人产生影响。对于一个心智没有完全成熟的学生,教师的关注会是多么重要啊!

上一篇:办学形式下一篇:趋势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