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标准化发展战略

2024-09-09

地方标准化发展战略(精选8篇)

地方标准化发展战略 第1篇

2013年, 福建省局标准化处在实现闽台LED标准互认基础上, 与台湾区珠宝同业工会完成制定《贵金属镶嵌首饰术语》等2项闽台珠宝首饰互认标准, 累计制定闽台互认标准4项。并首次吸收台湾方面的企业和专家作为标准起草方, 通过标准比对、共同审定的方式参与省地方标准研制工作, 制定发布《凉感机织面料》省地方标准。同时, 与台湾完成共建全国首个大陆、台湾两个版本的“两岸绿色能源产业标准化与认证信息服务平台”, 该平台的台湾版于6月21日正式开通运行。

目前, 闽台标准化交流合作实现了“共同比对参数、共同发布标准、共同审定标准、共同制定标准”等4种模式并行, 并建成了闽台标准信息互通的“1个平台”, 为闽台对接提供了基础支撑。

上海地方标准出台背后 第2篇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傅华第一次听到“老年友好城市”,是在2006年。

那一年,他参加世界卫生组织在温哥华召开的一次大会,与来自22个国家33个城市的专家一起讨论如何应对老龄化问题。在会上,他首次接触到这个新鲜的概念。

那次会后,与会的专家回到本国,纷纷开展了“老年友好城市”的前期可行性调研。

作为中国唯一的参会代表,傅华和他的团队在上海选取位于市中心区的一个街道、次中心区的一个街道,以及城郊结合部的一个镇为研究现场,围绕老年人口的生活设施环境和社会环境现状,对102位老人进行访谈。

2007年,根据各国调研情况,世界卫生组织设计形成了一套便于城市进行自我评估和规划发展蓝图的指导性手册——《全球老年友好城市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中提出了构建老年友好城市涉及的8个主题:室外空间和建筑、交通、住所、社会参与、尊重和社会包容、社区参与和就业、信息交流以及社区支持与健康服务。

傅华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这些有关城市生活的8个方面相互交叉,相互影响。比如尊重和社会包容可以在建筑物和空间可及性上反映出来,也可以从城市给予老年人社会参与、娱乐和就业的机会中反映出来。“所以,对于老龄化问题的思考必须具有系统性。”

上海是老年友好城市建设的排头兵

中国老年友好城市的建设始于2009年。彼时,上海进入人口老龄化城市行列已经30年,户籍人口老龄化率超过20%,常住人口老龄化率超过15%,老龄人口的比重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老龄化程度全国最高。上海也因此成为老年友好城市建设的排头兵。

2009年2月,上海市民政局与世界卫生组织老龄化和生命历程司共同召开了视频会议,讨论了上海开展老年友好城市项目的意义和可行性。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老年友好城市项目负责人约翰·比尔德博士在会上强调,上海无论从项目开展具备的基础、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发展需求、还是从政府体制所具备的优势来看,都是开展该项目最适合的城市。

2009年9月15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在辽宁省营口市举行会议,讨论“老年宜居社区”和“老年友好城市(区)”的建设试点工作。会议决定,在经济比较发达,老龄工作基础较好的东部沿海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6个省份的9个城市和城区进行试点。

接下来的每一年,相关的试点城市均在增加。上海参与试点的城区最多,杨浦区、长宁区和后来加入的浦东新区都是“老年友好城市(区)”的试点,黄浦区成为“老年宜居社区”试点。

从指南到导则

虽然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指南》提出了8个方面的基本标准,但也同时强调,这既不是技术指南,也不是设计规范,每一个城市都可以运用其他合适的技术方法来开展老年友好城市的建设。

遵循这样的原则,在中国陆续展开试点的城市纷纷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标准与实施细则。比如,湖州设定了26大项96条具体指标,落实到30个责任部门。青岛则将指标体系涉及的100项目标责任落实到67个责任部门。

2011年11月,上海市老龄办决定结合试点工作,编制上海自己的“指南”。

“当时我们考虑再称‘指南’似乎不好,因为指南指出的是一个大方向,而上海一个地区还叫指南,太粗。我们就提出叫导则。导带有指南的方向性,则是具体的规则。”负责起草的上海老龄科研中心主任殷志刚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2014年初,为了推动“老年友好城市”建设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导则》正式被确立为上海的地方标准。

《导则》规定了老年友好城市建设的户外环境和设施、公共交通和出行、住房建设和安全、社会保障和援助、社会服务和健康、文化教育和体育、社会参与和奉献、社会尊重和优待等基本内容。

“大部分内容与全球指南相似。但我们在其中特别增加了社会保障与援助的条目。这部分在全球指南中是没有的,是我们的特色。”

《导则》也借鉴了一些国际上的经验和做法。如,“公共厕所宜配有方便老年人的坐式便器,并安装扶手,宜配呼救电铃或同类功能的设备,以备意外发生时求救”;“人行横道线信号灯宜设置倒计时显示器,路口宜安装听觉信号装置,绿灯总时长应确保安全过街时段,方便老年人有效把握过街时间,提高过街安全性”等。

留出发展空间

在上海的《导则》中,特别注意到了要留出发展空间。

这个发展空间首先是留给具体执行的各个区县的。“因为各个区县情况不尽相同,我们的《导则》没有规定一些具体的达标条件,更多地是建议和倡导。”殷志刚说。

在他看来,老年友好城市建设不是花大力气或很多钱推倒重来,其最需要的反而是挖掘城市自身的潜力和资源。

比如,作为上海的老城厢,黄浦区地少人多,如果严格以面积作为衡量标准,黄浦区的很多指标都不达标。因此他们更注重在细节上下功夫,把重点放在老式住宅改造等惠民工程方面。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张钟汝参与过上海市老年友好城市的多次调研。她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在调研中,除了必须达成的“规定动作”外,他们也特别注意各区结合自身情况所做的“自选动作”。这种创新分、特色分在他们的调研打分中大概占到了30%。

《导则》的发展空间同样留给了未来。殷志刚介绍,《导则》在今后会不断完善。

“老年友好城市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始终可以搞下去。这和老年人的幸福度和满意度有关。老年友好城市始终在路上。”殷志刚说。

老年友好的环境有利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

本刊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都认为,目前老年友好城市建设最大的困难在于大众对于“老年友好”这一概念的不理解。

上海市静安区预防医学会会长丁晓沧至今还记得,几年前,当他在一个会议上提及上海建设老年友好城市的构想时,遭到了不少人的质疑,“在上海这么有活力的城市建设老年友好,不是显得太暮气沉沉了吗?”

“整个社会还是不太理解为什么要建设老年友好城市,也不太知道该怎么做。”殷志刚说,老年友好主要是指一个城市从硬件到软件(硬件主要指安全,环境等,软件主要指敬老氛围等等)对老年人表示出一种友好的姿态。在这种姿态下老年人是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被关爱的对象。

在傅华看来,老年友好的环境同样有利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比如,空气和水源质量的提高能够保护对环境较为敏感的老年人及儿童,而有保障的周边环境能为儿童、青年、女性和老年人提供安全的环境。

地方标准化发展战略 第3篇

1 制定无公害蜂产品生产标准, 提高蜂产品生产质量

推广养蜂业标准化生产, 提高蜂产品质量, 已成为养蜂生产管理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农业部先后发布了《无公害食品行业标准》、《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低残留限量》标准和规定。因此四川根据国内外有关标准的规定, 并以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蜂产品的系列标准为基础, 结合四川省蜂业生产的实际情况, 在2002年编制完成了四川省无公害蜂产品系列标准, 对规范全省养蜂生产, 提高蜂产品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1 四川省无公害蜂产品系列标准的制定, 标志着四川省养蜂生产第一次按照地方标准进行生产。标准规定了养蜂场生产条件、无毒养蜂生产设施、养蜂禁用药物。

1.2 四川省无公害蜂产品系列标准的制定, 强化了四川省蜂业管理站对蜂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 对蜂产品生产、储藏、运输进行全面质量监督和检测, 对保证产品质量安全, 防止有毒有害物质、药物等进入蜂产品中, 确保消费者身体健康, 维护四川省蜂产品信誉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1.3 四川省无公害蜂产品系列标准的制定, 推进了省内养蜂业向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促使了蜂农改变粗放型生产方式;加快了蜂农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养蜂生产。

2 制定阿坝蜜蜂系列标准, 保护国家优良品种资源

阿坝蜜蜂是我国东方蜜蜂优良地方原产品种。近年来, 由于外地中蜂转地放蜂进入阿坝蜜蜂生存区域, 致使部分阿坝蜜蜂产生杂交, 并且将一些蜂病也带入区域内, 严重影响了阿坝蜜蜂优良品种性能的发挥。为了保护这个优良的地方品种, 帮助当地蜂农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生产, 增加经济收入, 四川省蜂业管理站相继制定了《阿坝蜜蜂》标准、《阿坝蜜蜂种王》标准、《阿坝蜜蜂饲养技术规范》标准。通过推广和应用标准, 使阿坝种蜂的保护和发展发生了根本变化。

2.1《阿坝蜜蜂》标准

阐明了阿坝蜜蜂原产地以及主要分布区域的蜂群群体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蜂群繁殖性能、生产性能。让当地人们能够科学认识阿坝蜜蜂, 利用其生产性能科学发展养蜂生产。

2.2《阿坝蜜蜂种王》标准

对阿坝蜜蜂种蜂王的形态特征和经济性状指标、品质鉴定方法进行了规定, 规范了阿坝蜜蜂种蜂王的繁育和推广利用, 保证了阿坝蜜蜂种蜂王的种性纯正, 充分发挥了阿坝蜜蜂的优良品种性能。

2.3《阿坝蜜蜂饲养技术规范》标准

由于大多数原产地阿坝蜜蜂一直沿用原始的土法饲养, 采取“杀鸡取卵”式的方法收取蜂蜜, 不仅蜂蜜产量低, 而且造成阿坝蜜蜂种群数量急剧减少, 必将造成阿坝蜜蜂这一珍贵的种质资源不复存在。推广应用此“标准”, 促进了阿坝蜜蜂饲养走上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健康发展的轨道, 推进了阿坝蜜蜂品种保护持续进行, 使阿坝蜜蜂得到了科学、有效的保护。针对阿坝蜜蜂生物学特性, 制定阿坝蜜蜂科学饲养技术规范, 不但充分发挥了阿坝蜜蜂的优良生产性能, 而且迅速扩大了阿坝蜜蜂种群数量, 有效地保护了阿坝蜜蜂种质资源。

3 制定相应地方标准, 规范蜂业管理

四川省蜂业管理站承担着全省养蜂生产管理的职责, 要为养蜂农户解决养蜂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养蜂农户转地放蜂常常会因交通事故、洪水灾害、喷洒农药、甚至遭人为投毒等事件而造成蜂群死亡损失。由于蜜蜂损失鉴定需要相应的专业技术, 而相关的法规又非常缺乏, 在处理事故过程中, 事故当事人常对蜜蜂损失的价值估算产生分歧, 发生纠葛, 要解决这些问题, 就需要相关的法规。四川是全国最大的养蜂省份, 转地蜂群占全省蜂群数的70%以上。出川放蜂要进行蜜蜂检疫, 省外来川放蜂的蜂群也要进行检疫。规范四川省蜜蜂检疫工作, 控制蜜蜂病虫害传播蔓延, 促进养蜂业健康发展十分重要。鉴于综上因素, 四川蜂业管理站制定了《蜜蜂事故损失评估技术规范》标准、《蜜蜂检疫技术规范》标准。

3.1《蜜蜂事故损失评估技术规范》标准

规范了蜜蜂事故损失鉴定行为, 确保蜜蜂损失价值评估科学、准确、合理。为基层养蜂管理部门在处理蜜蜂事故时, 提供了具体操作方法。按照标准能够准确、快速和公正地评估蜜蜂事故损失经济价值, 有利于维护蜜蜂事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3.2《蜜蜂检疫技术规范》标准

地方标准化发展战略 第4篇

关键词: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会计学专业,课程标准,财务管理

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我国于2013年6月成立了“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2014年4月创建了“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这一系列举措说明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已成定局。近些年,在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与之相适应的办学定位、办学模式等顶层设计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得以深入。

但是,在“宏观(人才培养方案)—中观(课程体系)—微观(课程标准)”的整个核心改革路径上,微观层面的课程标准建设和研究还是显得较为滞后,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优化。一般来说,课程标准作为课程组织与实施的纲领性、指导性文件,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自下而上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因此,如何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的课程体系进行课程标准建设,是当前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关键。

鉴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的特征,然后在此基础上,以财务管理课程为例,对相关的课程标准建设进行了探索,以期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的会计学专业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一、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下的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特征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办学定位,是当前众多学校的困惑。学校一方面有着“申硕改大”的自身提升发展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又承担着为地方产业经济转型发展培养职业人才的重任。权衡二者,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向应用型转变发展,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既要吸收高职院校的“应用型”特色,又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对应的转型发展过程中中观层面的课程体系,应当区别于高职院校以“以职业技能为主、理论知识够用”的定位,以发展能力为导向、以职业技能和学科知识为基础的“倒Y型”结构,通过职业技能和学科知识的融合推进职业发展能力的形成。

发展能力,就是在应用型、技能型的基础上,具备更高的职业素养和一定的创新能力,是学科知识和职业技能相互融合推进、在实践过程中(包括企业实习和毕业后进入企业工作)逐步形成的。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职业定位,不应当仅仅是财会核算类职业岗位,还应当包括部分较高层次的财务管理职业岗位(因为很多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只开设了会计学专业,而没有开设财务管理专业)。因此,该类没有财务管理专业的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中的专业核心课程,既要包括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和培养职业技能的财会类课程(会计学基础、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审计学等),也要包括掌握学科进阶知识和培养发展能力的课程(财务分析、财务管理等)。本文以财务管理课程为例,拟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下的会计学专业课程标准建设进行探讨和分析。

二、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下的财务管理课程标准建设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财务管理课程是基于企业财会管理职业及相应岗位业务内容和工作过程开发的专业课程,是培养会计学专业人才财务管理相关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核心课程。课程在讲授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知识(财务管理概念、财务管理目标、时间价值、风险报酬等)的基础上,依据企业财务管理业务和岗位技能,着重讲授财务分析、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和分配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实操方法(工具)及技能。课程在使学生熟练掌握财务管理岗位工作所需财务管理学科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财务管理理念和分析解决财务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思路

财务管理课程基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任务、过程及业务流程,设计学习情境,整合、优化课程理论知识体系,对课程结构进行模块化设计,组织课程内容。具体包括以下模块:财务管理基础理论知识模块、财务管理业务模块(具体包括财务分析、投资管理、筹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企业利润分配管理等5个子模块)。

课程实施“课堂+课外”教学模式(课堂以理论知识讲授和业务技能训练为主,课外以企业财务管理实务工作者专题报告和企业财务管理岗位见习为主),采用“理论讲授”、“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课内教学方法,并且结合企业财务专家专题报告、企业财务管理岗位见习等课外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完成财务管理具体业务学习的过程中来构建财务管理的理论知识、岗位认知,提升实践应用技能和发展能力。

(三)课程标准建设目标

1. 学科知识目标。

经过财务管理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深入理解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具体业务内容、业务流程,并熟练掌握财务管理相关的专业知识、财务管理决策方法及工具。学科知识目标包括:

(1)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工具。具体为:(1)企业财务活动、财务关系和财务管理内涵;(2)时间价值、风险报酬和证券估价等。

(2)财务管理5个业务模块。具体为:(1)企业财务分析模块的相关理论知识、分析方法及工具;(2)企业投资管理模块的相关理论知识、分析方法及工具;(3)企业筹资管理模块的相关理论知识、分析方法及工具;(4)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模块的相关理论知识、分析方法及工具;(5)企业利润分配管理模块的相关理论知识、分析方法及工具。

(3)职业资格考试基础理论。具体为:(1)为学生在校期间或毕业后获得注册会计师(CPA)执业资格证书打好相关理论基础;(2)为学生在校期间或毕业后获得国际财务管理师(IFM)证书做好相关理论基础辅导。

2. 职业技能目标。

经过财务管理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深入理解企业财务管理岗位的职责、业务内容、业务流程和职业素养,并基本具备财务管理相关领域和工作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职业技能目标包括:

(1)基本职业技能。具体为:(1)掌握管理决策分析相关的方法及工具;(2)具备财经报告及总结的分析、写作及表达等方面的能力;(3)具备团队管理、协调、协作、沟通等方面的综合管理能力;(4)具备诚实守信、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品质和素质。

(2)关键职业技能。具体为:(1)企业财务分析相关的专业技能;(2)企业投资管理及决策相关的专业技能;(3)企业筹资管理及决策相关的专业技能;(4)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及决策相关的专业技能;(5)企业利润分配管理相关的专业技能。

3. 发展能力目标。

经过财务管理课程的理论知识学习和相关实践,学生能够掌握学科知识和职业技能,在这二者的相互融合下,以及企业对应岗位的实习和毕业后的实际工作积累后,能形成更高的职业素养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发展能力目标在学生的整个在校培养期间不能完全实现,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努力。该目标也不是单独依靠本课程就能实现的,一定程度上还需要依托整个课程体系甚至是其他相关专业课程体系来辅助完成。

(四)课程学习情境规划与设计

财务管理课程按照6大业务模块规划和设计教学项目模块(总学习情境)和项目载体(子学习情境),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课程的总课时为48学时,其中30学时用于课堂教学,18学时用于实验实训。专题报告、讲座及企业岗位认知和见习等实践环节另外安排时间。具体设计见表1。

(五)课程实施

1. 理论讲授法与案例教学法结合。

(1)理论讲授法。主要针对课程模块涉及的财务管理基础理论模块和5个财务管理业务模块相关基础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讲授,明确相关的重点、难点和学习目标。

(2)案例教学法。主要针对本课程模块涉及的财务管理基础理论模块和5个财务管理业务模块,通过案例讲解、案例分析和讨论的形式进行教学:一是结合教材现有的案例进行教学;二是针对当前财务管理业务的热点问题,收集素材,编写新的案例。在此案例教学的基础上,再适当增加案例,让学生充分参与讨论,从而让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和初步应用。

2. 任务驱动法与项目教学法结合。

(1)任务驱动法。以企业财务分析业务模块及其项目情境为例:

第一,创设情境——根据财务分析综合指标体系(杜邦分析指标体系),选择某上市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创设情境(股东权益报酬率变化—对应结构指标变动因素分析—结构指标对应财务状况分析)。

第二,确定问题(任务)——股东权益报酬率的影响指标、财务业务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第三,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在上述思路和线索的指引下,由学生收集结构指标数据资料以及相关基础业务数据,教师引导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和交流,完成财务分析的任务。

第四,效果评价——包括对学生解决当前问题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以及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

(2)项目教学法。以企业筹资管理决策业务模块及情境为例:

第一,项目目标和任务确定——由教师根据筹资课程内容模块对应的业务提出项目任务设想,学生参与讨论,共同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资金需要量预测—外部资金筹集方式和规模—综合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

第二,工作计划确定——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围绕筹资项目的目标和任务,制定决策分析计划及工作步骤和程序(项目数据资料收集—项目具体内容分析—项目结果反馈—教师指导和检查—项目结果修正—项目实施小结)。

第三,项目工作计划实施——在指导老师认可后,学生组成项目团队,确定团队内的分工及合作形式,然后按照已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工作。

第四,项目检查评估——先由学生结合筹资项目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自我评估,再由教师对筹资项目工作成绩进行检查评估。

第五,项目总结分析——师生共同讨论和评判在筹资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习行为特征,并总结归纳学生在学习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改进措施。

3. 实验实训教学法与课外实践教学法结合。

(1)实验实训教学法。主要根据课内教学的课程模块,结合企业财务管理业务特征,选择具体业务情境和素材,开展验证性、探索性和综合性实验实训项目,强化学生实操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课外实践教学法。主要根据课内教学的课程模块,结合企业财务管理业务特征,选择具体业务情境和素材,通过邀请企业财务专家开展专题报告讲座和财务管理岗位见习等方式,强化学生对财会相关岗位的认知,实现对其职业技能的培养目标。

(六)课程评价与考核

财务管理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因此课程评价与考核方式主要采取开放式体系。评价考核内容包括学习态度、学习参与程度、理论知识、职业技能和发展能力等方面,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可按照“投入—过程—结果”业务流程构建,具体如表2所示:

注:项目1~10分别对应表1中十大学习情境(项目载体),工作量和协作学习以项目团队负责人评价为主,以老师评价为辅。

表2中:出勤率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平时学生到课情况为依据;工作量主要考核学生学习的参与程度,以项目实施过程中团队成员的贡献度为依据;自主学习主要考核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以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理论知识准备情况为依据;协作学习主要考核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以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力度为依据;准确性主要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掌握程度,以项目实施最终结果的准确性为依据,可以按照三个程度档次(结果准确、结果不准确、过程准确、结果和过程都不准确)分别给出对应的分值;创新性主要考核学生的发展能力,以项目实施最终结果获得方式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为依据,可以按照三个程度档次(强、较强、一般)分别给出对应分值。

(七)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1. 硬件条件。

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实施需要的基本硬件条件为教材、课件、多媒体课室、计算机实验室及网络。本课程实施的“课外教学”模式,需要依托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平台或实习实践基地相关企业。

2. 师资条件。

财务管理课程要求课内任课教师有扎实的财务管理理论基础和丰富的财务管理教学经验,要求课外讲座专家具有丰富的企业财务管理实务经验和职业技能。能够利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平台或校内“双师型”师资队伍,打造具有“双师”结构特点的教学团队。

3. 教材编写。

财务管理课程标准建设可以依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财务管理》(第四版)实施,该教材理论知识体系相对完整、内容简明、难度适中,比较适用于地方普通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课程模块,围绕学习情境,根据不同的教学方法,重新组织规划或动态调整案例素材、项目内容,并修订和完善相应的教学大纲、讲义和课件。

三、小结

课程标准建设是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关键,但对其的研究在改革和探索的过程中较为滞后。本文基于以上考虑,分析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会计学专业的课程体系特征,并以财务管理课程为例,探索了相关课程标准建设,以期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的会计学专业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孙泽平,漆新贵.新建本科院校如何实现应用转型[J].教育发展研究,2011(21).

余冠芳.基于工作过程的财务管理课程标准研究[J].企业导报,2013(20).

刘丽梅,张英良.建设应用型课程,实现新建本科院校转型[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

杨敏,容莉欣.高校会计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J].财会通讯,2014(9).

刘克勤,佘德松.基于联合体合作学院的高职课程标准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14(2).

地方标准化发展战略 第5篇

但是, 当前不少单位仅把承担标准化技术组织秘书处工作视为行业地位和荣誉的象征, 对参与标准化技术组织的角色、作用和使命缺乏基本的认识, 不能客观评估承担标准化技术组织秘书处的责任, 导致标准化技术组织往往容易存在“只成立不运作”的窘境, 不能真正发挥其在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的实际作用。

1 地方标准化技术组织管理现状

1.1 省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现状

地方标准化技术组织是从事地方一定专业领域内的标准草拟和标准草案的技术审查等标准化工作的技术组织。地方标准化技术组织数量日益增加也对省级质监部门的管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管理, 充分发挥其在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中的重要技术支撑作用, 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一项课题。

目前, 绝大多数省份参照《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规定》制修订本地区《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各地管理办法对组织成立条件和程序、工作任务、组织结构、工作程序、经费等都做了相应的规定, 要求组织按时上报年度工作总结和新年度工作计划。表1中涉及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省份, 这些省份无论在地方标准化技术组织数量上, 还是标准化发展水平上, 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领先地位。然而从这些省份的管理办法看, 各省对地方标准化技术组织工作绩效评价的规定涉及甚少, 大部分省份仅凭工作总结和工作报表作为其考核评价指标, 考评指标设定或简单或模糊, 不成体系。

1.2 管理办法存在的问题

基于地方标准化技术组织当前管理现状分析, 笔者发现其管理办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评价体系可实施性薄弱, 缺乏定量评价

管理办法是对地方标准化技术组织进行绩效评价的主要依据, 但目前各地管理办法中对其考核要求只是简单列举所需考察的内容, 对需要换届、调整、撤销的情况做出了定性的说明, 并没有对工作完成程度、成效等设定具体的量化指标, 评分主观色彩浓厚, 使得绩效评价弹性过大, 从而给评价体系的实施带来了严重的困难。

(2) 评价未涵盖标准化全生命周期, 且针对性不强

各省管理办法大多按照总则、工作任务、组织和人员、管理要求、奖惩和考核五方面展开, 其中涉及的要求及评价方法、内容交叉重复较多, 没有围绕标准化全生命周期开展评价, 缺乏逻辑性和条理性, 很难构建起全面、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来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另外, 由于地方标准化技术组织涉及的行业领域不同, 其日常工作侧重点也不尽相同, 现有管理办法也未根据重要程度对评价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 使得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大大降低。

资料来源:各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官网整理而得。

(3) 评价体系与政府政策扶植间关联度不强

地方标准化技术组织资金筹集主要来源是政府资金支持和各会员企业缴纳的会费, 每年地方政府对于其有相关经费支持措施和政策, 然而这些政策主要是以补助的形式统一发放, 政府政策扶植与组织年度评价考核结果之间没有建立直接联系, 年度考核趋向形式主义走过场, 未能实行奖惩竞争机制:对于工作任务完成质量高、活动积极的组织, 加大支持力度, 以奖代补, 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运转不灵、工作交叉冗余的组织可以进行合并、暂停或终止其活动。

2 构建评价体系的原则与思路

2.1 构建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

绩效评价是运用一定的评价方法、量化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组织为实现其职能所确定的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安排预算的执行结果所进行的综合性评价。而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是开展有效绩效评价的第一步, 考核标准的设定是否科学有效, 将会对考核结果的信度和效度产生重大的影响, 直接影响组织的运行发展水平。

制定绩效指标时不应盲目追求量化, 而应根据实际情况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 进而实现全面、客观、准确的衡量。首先, 指标内容要清晰。每一个评价指标一定要有独立的内容, 有独立的含义和界定;指标要与绩效评价目的相一致;其次, 指标要有稳定性, 即:如果让两个评价者对同一个对象的绩效进行评估, 严格按照要求评价出的结果应该一样或近似;再次, 指标要有可操作性, 即:指标能够在实际中被清晰地衡量和操作, 并考虑取得评价所需信息的便利程度;最后, 要保持绩效评价指标的简洁性。选择关键绩效指标, 限制指标的数量, 防止面面俱到, 反而面面不到。

2.2 构建评价体系的思路

国内学者对地方标准化技术组织的深入研究较少, 对标准化技术组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 一是标准化技术组织在标准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二是较浅地涉及到标准化技术组织的管理研究, 提出了应对组织建立动态绩效管理, 但仍未涉及到具体的绩效管理体系或模型。

在对指标的设立上, 因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考核的内容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应同时结合这两类指标对该类组织的工作进行考核。定量指标用于考核可量化的工作, 侧重于考核工作的结果。定性指标用于考核不可量化的工作, 侧重于考核工作的过程。设定定性指标时, 先将定性指标进一步细化为多个考核维度, 每一个考核维度尽量用数据和事实来具体明确。这样能尽量规避定性指标非量化的特点所带来的笼统和模糊, 使之能够比较精确地进行考核。而定量指标设定主要依靠时间量化、数量量化、质量量化、成本量化等方式。

3 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和指标确定

地方标准化技术组织的评价体系大体分为基本项目和加分项目两大块。基本项目涉及其绩效评价的三大主体 (标技委、秘书处、委员) 的日常工作内容, 与现有管理办法的要求相衔接, 按与考核标准的符合程度做减分处理。加分项目主要包括组织在领域内开展标准化科研、宣传、科普等方面, 按与考核标准的符合程度做加分处理, 加分上限为10分。三个主体部分的权重分配为标技委60分、秘书处30分、委员10分。

3.1 标技委 (60分)

按照标准化工作全生命周期的理念, 标技委考核应包括会议和报告、标准研究、标准制修订、标准宣贯咨询、标准化合作与交流、其他工作6个考核维度。对于标准制修订和标准宣贯咨询这两个维度, 利用标准制修订完成率、重点企业宣贯覆盖率等可量化的关键绩效指标, 能够很客观地反映被评估标技委之间的绩效差异。而对于会议和报告、标准研究、标准化合作与交流等侧重于考核工作过程的维度, 用定性指标较为合适。

为尽量规避定性考核的模糊性, 对标技委工作的定性指标描述采用等级描述法和关键事件法。前者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分级界定, 后者对工作中的关键事件制定相应减分和加分标准。例如:对标准化合作与交流情况的考核采用等级描述法, 具体的考核标准为:“未开展与国内外有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合作与交流的, 扣3分;合作与交流频次少的或成效不明显的, 酌情扣0.5~2.5分。”而将标技委会议报告的上交作为关键事件, “对成立两年以上的省标技委, 该项不得分的直接判为不合格”。

3.2 秘书处 (30分)

对标技委的基本考核包括承担单位资源要素支持、承担单位工作支持、委员管理、经费管理、档案管理5个考核维度, 其中, 承担单位资源要素支持 (包括秘书处承担单位对标技委人员、设施、经费支持) 、委员管理、经费管理占据了较大的分值。

3.3 委员 (10分)

对委员的基本考核包括资质要求、出勤记录、参与标准项目情况3个考核维度。考虑到单一指标容易将考评对象引导到某一项工作当中而忽视其他相应的工作, 所以考核中通常需要多个指标相互配合, 如对委员的考核, 需要同时用到资质要求、出勤记录、参与标准项目情况3个指标。

在评价体系中设置否决项, 成立两年以上的组织在否决项不得分的直接判为不合格。

4 推行绩效评价体系的政策建议

为推进地方标准化技术组织绩效评价体系健设, 完善其管理机制, 促进其持续发展, 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供政府相关部门及地方标准化技术组织参考。

4.1 主管部门引导和强化评价体系

地方标准化技术组织主要由省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归口并管理, 年度考核一般采用工作总结和工作报表的形式。主管部门作为公共管理者, 发挥着制定方针政策、督促指导和协调相关方利益等重要作用, 应该突破原有的管理模式, 引导运用科学手段构建标准化技术组织绩效评价体系, 强化建立评价体系对于其长期发展的重要性, 利用有效的宏观管理和调控机制为推进绩效评价和考核的统一化、标准化、科学化提供良好的体制和政策支持。

4.2 秘书处全方位加强自身建设

地方标准化技术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推进, 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各组织自身力量。加强组织秘书处建设, 既要强化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明确秘书处与委员的职责, 规范标技委工作机制, 又要不断深化完善组织结构, 如有需要应根据产品种类、地区主导产业发展状况、企业分类, 借鉴其他行业组织的经验, 积极开展本领域内标准化工作, 同时放眼国际, 实时地了解国际标准化最新动态, 广泛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4.3 建设网络信息化管理平台

加快地方标准化技术组织信息化、网络化建设, 构建网络信息管理平台。通过建立网络管理平台和网络信息库, 开发标准化专家库和标准通报系统, 及时上传相关资料和数据, 强化对标技委的年度登记、绩效考评机制, 建立标技委秘书处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不仅有利于主管部门及时掌握组织的工作开展情况, 方便管理和监督检查, 也为标准化技术组织间提供了一个交流沟通的良好平台, 宣传推广先进技术和经验, 从而达到有效管理、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目的。

4.4 鼓励各方优势互补强强联合

地方标准化技术组织需要集中本专业领域内的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行业内各方力量, 倡导各方密切配合、统筹协调、有效沟通、相互协作, 尤其要充分听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组织的专业意见和建议, 不断完善绩效评价体系, 推进组织建设。同时地方标准化技术组织发挥其在标准专业知识、培训教育及提供技术性指导等方面的优势, 促进机构间的交流合作, 加强培养掌握标准化专业知识的青年技术和管理人才, 吸引标准化工作经验丰富又精通外语的高层次标准化专家学者参与到组织工作中, 充实专家队伍。

参考文献

[1]陈锦汉, 伍文虹, 黄怀. 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绩效评价体系初探[J].中国标准化.2009, (7) : 10-13.

[2]王丽娟, 何妍.绩效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9, (2) :7.

甘肃省渔业地方标准 第6篇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食品鲟鱼网箱成鱼养殖的环境条件。网箱设置、鱼种放养和饲养管理的技术要求。适用于甘肃省境内施氏鲟、西伯利亚鲟、俄罗斯鲟、杂交鲟等鲟鱼类无公害网箱养殖。

二、环境条件

㈠养殖水源网箱养殖鲟鱼应选择在水深3 m以上, 避风向阳, 水流平缓, 水质好、无污染、水环境稳定、不受大风影响的河流、湖泊、水库及发电型水库下游排水形成的亚冷水或冷水区域。

㈡水质水质清新, 溶解氧保持在5 mg/L以上, 水质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 养殖水质应符合NY505l的规定。

㈢水温适宜水温5~30℃, 最适水温18~25℃。

三、网箱设置

㈠网箱形状网箱形状可以是正方形或长方形。

㈡网箱规格网箱规格分别为2 m×2 m×2 m、3m×3 m×2.5 m、3 m×6 m×2.5 m。

㈢网衣网衣采用聚乙烯网线编织而成。

㈣网箱网目网目尺寸2~4 cm, 为防止饲料漏出, 在网箱底部加铺一层2/3面积的网布。

㈤浮架角钢或钢管作浮架, 应配有相应的金属、硬塑浮桶或泡沫块。

㈥浮桶浮力配置总浮力为网箱材料总质量的2倍以上。

㈦网箱固定采用锚绳固定法, 网箱排成“田”字形;网箱固定在用角铁制做的框架上, 底部用钢管将四周撑开, 在框架的两端用锚固定, 也可在水域的两岸打桩拉绳固定。

㈧注意事项有鼠害水域设置网箱时, 应采取金属电镀网作网衣, 网目为2~3 cm, 并配置金属架和浮桶;网箱与网箱之间, 应保持适当的距离。

四、鱼种放养

㈠鱼种质量与规格鱼种质量符合SC/T1086-2007要求。规格为10 g/尾以上。

㈡鱼种消毒放养前用2%~3%的食盐水浸洗鱼种3~5 min。

㈢放养时间放养时间应掌握在水温升至15℃以上。

㈣放养密度鱼种放养密度可参见表1。

五、饲料投喂

㈠饲料要求采用安全质量符合NY 5072规定的鲟鱼专用全价配合饲料, 其饲料基本成分见表2。

㈡饲料粒径依据鱼体大小及时调整饲料粒径, 保证适口性, 适口饵料颗粒大小应与口径相适应。鱼种规格在10~50 g/尾时采用2.0~3.5 mm粒径的饲料;规格在50 g/尾以上时粒径采用4.0~5.0 mm之间。

㈢投饲量应在鱼种转入网箱1 d后开始投喂。日投喂2~3次, 日投饵率由鱼体重的3%~5%逐步递减到l%~2%, 并根据水温变化和鱼的吃食情况, 及时调整投饵率。

六、日常管理

㈠检查网箱定期检查网衣是否破损或堵塞,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风浪大时更要及时检查。

㈡分箱每隔半个月对鱼体进行抽样检查, 记录其生长情况, 及时调整投饵量, 将不同规格的鱼分箱饲养并逐渐降低放养密度。

㈢清洗网箱及时清除箱底上的饵料残渣及粪便, 避免污染水质。每隔15 d刷洗网箱1次, 保持箱体清洁和内外水流畅通。

㈣生产记录作好日常生产记录, 包括鱼种放养密度, 鱼生长及鱼病情况, 出箱情况等。

七、鱼病防治

㈠防治原则

1.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

2.鱼种放养和每次分箱时都用食盐药浴后进箱。网箱周围水域严禁使用违禁药物。发现鱼群有独游、呆滞、打转、少食或明显的病症, 要立即隔离, 准确诊断、对症下药、及时治疗。

3.防治药物的使用应按NY 5071的规定执行。

㈡主要鱼病的防疗

1.鲟鱼常见鱼病的防治方法见表3。

2.鱼药的使用和休药期按NY 5071的要求执行。

无公害食品虹鳟鱼网箱养殖技术规程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虹鳟鱼无公害淡水网箱养殖的环境条件、网箱设置、鱼种放养以及成鱼养殖管理。适用于甘肃境内虹鳟鱼的无公害网箱养殖。

二、环境条件

㈠养殖水域河流、湖泊、水库及发电型水库下游排水形成的冷水区域均可进行网箱饲养。

㈡水质水域水质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

㈢水温适宜水温1~24℃, 最适水温14~18℃。

㈣水流速参照SC/T 1030.6的规定。

㈤水深设置网箱地点的水深应大于6 m。

三、网箱设置

㈠网箱形状网箱形状可以是正方形、长方形或圆形。

㈡网箱体积和深度网箱体积为6~216 m3, 网箱吃水深度为1.5~6 m, 箱底与水底距离应大于0.5 m。

㈢网箱网目网目尺寸10~30 mm, 盖网网目尺寸15~20 mm。

㈣浮架角钢或钢管作浮架, 应配有相应的金属或硬塑浮桶。

㈤浮桶浮力配置总浮力为网箱材料总质量的2倍以上。

㈥网箱固定采用锚绳固定法, 网箱排成“田”字形;网箱固定在用角铁制做的框架上, 在框架的两端用锚固定, 也可在水域的两岸打桩拉绳固定。

㈦注意事项有鼠害水域设置网箱时, 应采取金属电镀网作网衣, 网目为10~20 mm, 并配置金属架和浮桶。

四、鱼种放养

㈠鱼种质量和规格体色鲜艳, 体格健壮, 鳞、鳍完整, 无病无伤, 无畸形, 规格整齐, 不易捕捉。规格为2~5 g/尾。

㈡放养密度鱼种放养密度为100~200尾/m3。

㈢放养时间每年的4月初, 水库水温为8~10℃。

五、养殖管理

㈠消毒处理鱼种入箱前用3%~5%的食盐水浸泡10~15 min, 投放鱼种2~3 d后开始投喂。

㈡科学投喂鱼种时每天投喂4次, 成鱼时每天投喂2次。实行定质、定量、定时、定点的投饵方法。

㈢投饲率投饲率按照SC/T 1030.5的规定执行。

㈣饲料粗蛋白含量鱼种及成鱼对粗蛋白质的需求, 见表1。

㈤饲料质量要求饲料应符合SC/T 1030.7的规定, 饲料安全指标限量应符合NY 5072的规定。

㈥饲料粒径饲料粒径依据鱼的大小而调整, 应与鱼的口径大小相适应, 鱼种在2.5~50 g/尾时一般采用1.5 mm、2.0 mm、3.0 mm和3.5 mm粒径的饲料;当鱼规格在50 g/尾以上时粒径可采取大一些的为4.0~5.0 mm。

㈦饲料贮存饲料应在干燥、阴凉、通风性能良好的仓库中贮存, 库房相对湿度不大于60%, 并注意防潮、防鼠、防虫、防污染。

㈧分箱换箱在一个养殖周期内多次交换网箱, 使网箱保持干净, 以加快网箱内外水体的交换, 便于虹鳟正常生长。鱼种阶段规格2.0~50 g/尾, 在2 m×2 m×1.5 m或3 m×6 m×2.5 m小网箱中养殖;成鱼阶段规格为50~500 g/尾, 在6 m×6 m×6 m的大网箱中养殖。

㈨安全度夏当高温来临之前要将鱼放入深6 m以上的网箱中养殖。

㈩日常管理经常检查网衣是否漏洞, 一旦发现, 及时补好。定期刷洗网箱, 除去附着物, 在大风或洪水季节应加强巡查。做好记录。平时作好生产记录, 包括鱼种放养密度, 鱼生长及鱼病情况, 出箱情况等。

六、虹鳟鱼病防治

㈠虹鳟常见鱼病的防治方法见表2

㈡鱼药的使用和休药期按照NY 5070和NY 5071的有关规定

编制地方标准指导作业安全 第7篇

为了进一步加强浙江省有限空间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规范有限空间作业行为, 减少或杜绝同类事故的发生, 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707—2008《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程》2008年正式颁布, 并于2009年正式实施。该标准主要用以规范有限空间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 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条件, 进而保证浙江省经济有序健康发展。2013年, 经过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复审,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以下简称《安全技术规程》) 标准号更新为DB33/T707—2008 (2013) 。

本文将就《安全技术规程》的编制原则和目的、编制过程及编制内容等进行介绍, 并对标准的实施谈几点体会, 以期为各位同仁提供参考借鉴。

原则和目的

《安全技术规程》依据《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中对于有限空间等危险作业的4条综合要求, 即“制定施工方案、安全操作规程, 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设置作业现场的安全区域;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和专业人员施工;确定专人进行现场统一指挥;有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 并参照有关国家技术标准、规范, 如GB12942—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等, 规定了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安全技术要求和安全管理要求。

贯彻执行《安全技术规程》是为了明确浙江省有限空间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条件, 建立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执行《安全技术规程》将有利于形成行业的基本安全生产条件和规范;为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安全健康技术改造和管理提供标准;识别不安全和危险有害因素, 明确安全工作准则;掌握安全生产条件状况, 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提供依据。

编制过程

《安全技术规程》于2006年由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根据贯彻实施《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的需要而正式提出。2006下半年起, 浙江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着手调研并起草标准初稿, 2007年上报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并在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07年度第二批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中立项。2007年7—9月在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网上公开征求意见, 在此期间标准起草单位分别在宁波和杭州召开了2次座谈会, 征求省内不同行业类型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对《安全技术规程》意见和反映, 如:浙江省地勘局、杭州市市政工程公司、杭州电化厂、中国石化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台化塑胶 (宁波) 有限公司、伊力欧化学 (宁波) 有限公司、舟山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等, 征询意见并作了修改后, 提出了标准的送审稿。2008年2月28日由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主持, 在杭州召开了审查会, 浙江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根据标准审查组专家提出的意见对《安全技术规程》进行了补充、修改, 形成了报批稿上报。标准报批搞在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上和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管局网站上按照强制性地方标准制订程序的要求进行了3个月的公示, 在公示期间, 起草单位根据征求到的反馈意见, 对《安全技术规程 (报批搞) 》进行了修改, 于2008年7月形成最终报批稿, 并于2008年12月30日予以发布, 2009年6月1日正式实施。

主要内容

《安全技术规程》规定的范围是适用于浙江省内生产经营单位的有限空间作业。其他行业有对有限空间专业标准规定的, 执行相关行业标准 (如煤矿、化工应执行相关行业规定) 。

《安全技术规程》分为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安全技术要求、安全管理6章和资料性附录《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其中第4、5、6章为强制性条款。

识别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

《安全技术规程》明确了涉及有限空间的生产经营单位, 应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要求。其中有限空间危险、有害因素包括以下几方面:

1.设备设施与设备设施之间、设备设施内外之间相互隔断, 导致作业空间通风不畅, 照明不良, 通讯不畅;

2.活动空间较小, 工作场地狭窄, 易导致工作人员出入困难, 相互联系不便, 不利于工作监护和实施施救;

3.湿度和热度较高, 作业人员能量消耗大, 易于疲劳;

4.存在酸、碱、毒、尘、烟等介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易引发窒息、中毒、火灾和爆炸事故;

5.缺氧或富氧、易燃气体和蒸气、有毒气体和蒸气、各种机械伤害和人身伤害等。

《安全技术规程》参考GB8958—2006《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中缺氧危险作业场所的分类, 将有限空间分为以下3类:

1.密闭设备:指船舱、贮罐、塔 (釜) 、烟道、沉箱及锅炉等;

2.地下有限空间:包括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 (井) 、沼气池及化粪池等;

3.地上有限空间:包括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封闭空间。

综上所述, 《安全技术规程》将有限空间定义为:仅有1~2个人孔即进出口受到限制的密闭、狭窄、通风不良的分隔间, 或深度大于1.2m封闭或敞口的通风不良空间。同时, 明确了这些有限空间是否可能造成职业危害、人员伤亡的识别结果, 将有限空间作业分为了许可性有限空间作业和无许可有限空间作业。

安全技术要求

《安全技术规程》从作业安全与卫生、通风换气、电气设备与照明安全、机械设备安全、区域警戒与消防、事故应急器材等六个方面明确了技术要求。

第一, 作业安全与卫生。首先是规定空气中各类气体的要求。有限空间作业人员中毒、窒息发生在瞬间, 有的有毒气体中毒后数分钟、甚至数秒钟就会致人死亡。依据GB8958—2006《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 在已确定为缺氧作业环境的作业场所, 应采取充分的通风换气措施, 使该环境空气中氧含量, 在作业过程中始终保持19.5%~23% (不同浓度的氧气对人体的影响见表2) , 不允许使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其次, 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应低于燃烧极限或爆炸极限下限的10%。最后, 规定了空气中有害因素允许浓度, 主要依据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和GBZ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

第二, 通风换气。通风换气是保证有限空间安全作业的基本措施之一。按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分为<30℃和≥30℃两类地区, 每类按体力劳动强度指数提出卫生评价标准, 作业场所综合温度 (℃) 应不超过规定的限值;车间操作人员所需的适宜新风量依据GBZ 1—2010《工业企业卫生设计标准》为30 m3/h~50 m3/h。

第三, 电气设备与照明安全。有限空间照明、通信不畅, 会给正常作业和应急救援带来困难。此外, 一些受限作业空间周围暗流的渗透或突然涌入、建筑物的坍塌或其他流动性固体 (如泥沙等) 的流动以及作业使用电气设备漏电等都会给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带来潜在的危险。因此, 存在可燃气体的有限空间电气设施应依据GB3836.1—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 (截至2014年8月, 此标准已更新为GB3836.1-2010《爆炸性环境设备通用要求》) 中规定整体防爆;手持行灯等电气设备和照明设备应满足相应的安全要求, 如《安全技术规程》中5.3.3至5.3.7条款, 即为满足GB/T3805—2008《特低电压 (ELV) 限值》的要求而设置。

第四, 机械设备安全。对于机械设备的安全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机械设备的运动、活动部件都应采用封闭式屏蔽, 各种传动装置应设置防护装置。以操作人员所站立平面为基准, 高度在2m以内的各种传动、运动部位均应有防护罩、盖、栏等防护装置;各类机器设备在运行中, 当防护装置开启时, 控制装置应与安全防护装置联锁, 使机器设备运转、安全防护装置同时起作用;凡需设有联锁装置的操作门 (窗、栏、杆) 都应设有联锁装置, 并且灵敏可靠;凡限制运动件范围的, 应设行程限位开关, 且固定牢靠、有效;不能迅速通过控制开关来停止设备运行危险的, 或在控制台上不能观察到全部状态时, 应设紧急停车装置。

2.机械设备上的局部照明均应使用安全电压。

3.机械设备上的金属构件均应有牢固可靠的PE线。

4.设备上附有的梯子、检修平台等, 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某船厂有限空间作业

第五, 区域警戒与消防。明确了在有限空间作业外敞面醒目处, 设置警戒区、警戒线、警戒标志的要求。同时, 对于区域警戒安全和职业危害场所、存在易燃性因素的场所警戒区内的灭火器材配置, 以及涉及有限空间的焊接与切割作业等均按国家标准明确了相应要求。

第六, 事故应急器材。明确了对于应急器材配备的规定。

安全管理

《安全技术规程》设置了作业前准备、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责任、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作业人员及安全教育、现场监督管理和应急救援措施6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 对于作业前准备主要规定了先识别, 再实施检测、监护和进入的作业程序。对有限空间作业, 应明确是否属于许可作业范围。

第二, 对于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责任, 主要依据《安全生产法》及《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要求, 明确了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负责人、现场负责人、操作人员和监护人员的安全责任。同时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设置有限空间作业管理部门、人员以及相关作业发包、承包的要求。

第三, 对于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主要明确了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 必须建立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规定有限空间作业前的准备, 危险作业审批。涉及其他危险作业的 (如临时用电线路、动火作业) 应依照相关要求审批。

2.从事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培训教育制度。规定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新职工教育及其他变换工种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3.作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制度。规定从事有毒、有害和特种作业、危险作业的人员定期健康检查。

4.有限空间安全设施监管制度。规定进入有限空间的设备、设施, 包括检测仪器等, 均应按电气、机械的标准。

5.建立检测制度。主要规定作业前、作业中的检测要求。

6.其他还应建立的制度, 如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同时, 操作规程应有总则、通则, 并应根据设备种类、作业工种岗位等制订各类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第四, 对于作业人员及其安全教育, 首先明确了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如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 身体无妨碍从事相应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符合相应工种作业需要的资质等。同时对从事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的人员应进行培训, 提出了三点明确的要求:一是作业前应针对作业施工方案, 对作业内容、职业危害等教育;二是对紧急情况下的个人避险常识、中毒窒息和其他伤害的应急救援措施教育;三是按上岗要求的技术业务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合格。

第五, 对于现场监督管理, 明确了在有限空间作业活动过程中, 安全管理人员、气体检测人员、项目负责人、作业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各自的责职。

第六, 对于应急救援措施, 首先应该依据对有限空间作业场所风险识别、评估的结果制定, 其次, 应急救援的内容应包括以下三点:确定应急救援组织指挥机构;应急救援经费保证、物资和人员保障;善后处置措施齐全。同时明确了对于应急救援预案培训、演练、更新的要求。

几点体会

《安全技术规程》主要是具体化《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中的四条管理措施, 通过对有限空间作业程序上的制约、现场条件的确认等环节实施安全保障。《安全技术规程》的实施有利于有效控制和减少有限空间作业的风险, 同时又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安全监察和隐患整治提供了执法依据。不过, 想要切实发挥《安全技术规程》保障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的作用, 还需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相关生产经营单位以及作业人员的共同努力。

其实, 除了浙江省, 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等很多地区都针对有限空间作业颁布了地方标准和操作规程, 以指导有限空间作业活动, 同时, 近年来我国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有限空间的国家、行业标准, 例如GB8958—2006《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Z/T205—2007《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12942—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AQ3028—2008《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等等。但是有限空间作业伤亡事故仍然时有发生, 笔者认为, 其根本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标准、规范执行力度不够。各类有限空间作业标准和规范都要求进行作业前检测, 但实际作业过程中多数人员存侥幸心理, 未进行有效检测。很多有限空间作业事故都是由于未具备、未使用或不正确使用气体检测仪来检查气体危害所致。同时, 目前部分有限空间作业单位和作业人员由于安全意识差、安全知识不足, 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危害程度不能进行科学的判定, 且没有制定有限空间安全作业制度或制度不完善、不严格执行, 安全措施和监护措施不到位、不落实。未制订有针对性的应急处置预案, 缺少必要的安全设施和应急救援器材、装备, 或是虽然制订了应急预案但未进行培训和演练, 作业和监护人员缺乏基本的应急常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不仅容易导致事故发生, 还可能因在事故状态下不能实施科学有效救援, 使伤亡进一步扩大。

因此, 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还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相关标准的宣贯工作, 同时强化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 进而提高标准、规范的执行力度。

二是部分标准实际可操作性差。目前, 几乎所有有限空间作业标准中对检测仪器、应急装备配置均作了要求, 但如全部严格执行标准或规范要求, 企业装备配置成本往往过高, 导致实际可操作性差。因此, 有必要对相关标准的要求进一步细化, 在能够保障安全的前提下, 尽量减轻企业负担, 提高标准的实际可操作性。

地方标准化发展战略 第8篇

对于强化标准实施和实施监督, 《意见》提出, 要提高标准实施有效性, 以抓好强制性标准实施为重点, 建立标准实施推广工作制度;推动地方政府在制定法规、政策、规划时, 积极引用标准和有效使用标准;推动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运用行业准入条件、生产许可、合格评定等手段, 促进标准实施;激发企业在标准实施中的内生动力;发挥好行业组织、科研机构、学术团体以及相关标准化专业组织在标准实施中的桥梁纽带作用。要提升标准化试点示范水平, 统筹规划试点示范项目布局, 强化项目建设过程指导, 加大绩效管理力度;探索以市 (地) 、县为单位, 在农业和农村、新型城镇化、服务业等方面开展综合性标准化试点示范, 加强循环经济、装备制造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试点示范建设;做好标准化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的推广应用。要加强标准的实施监督。研究建立标准分类实施监督机制, 保证强制性标准严格执行, 促进推荐性标准有效实施;围绕标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组织协调行业主管部门, 多方面开展标准实施信息反馈与监测, 建立标准实施情况统计分析报告制度, 开展标准实施效果评价;进一步畅通标准化投诉举报渠道, 加强标准实施的社会监督。

《意见》提出了创新标准管理的4项措施:一是优化完善地方标准,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推荐性地方标准可制定满足地方自然条件、民族风俗习惯的特殊技术要求, 并做好强制性地方标准清理整合。二是增强标准制修订透明度, 完善地方标准制修订程序, 加强制修订管理, 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地方标准制修订信息披露, 畅通各方信息反馈渠道, 重要标准制修订关键环节要逐步实现全国通报, 有条件的地区要及时公布制定的地方标准。三是强化地方标准的动态管理, 及时备案地方标准, 依法做好地方标准复审, 提高标准有效性, 建立健全标准档案管理制度, 规范地方标准档案管理。四是改革企业产品标准备案制度, 进一步放开搞活企业标准, 推动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 逐步取消政府对企业产品标准的备案管理,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修订相关企业标准备案地方法规规章, 明确改革内容, 研究出台激励政策, 切实做好宣传引导。

上一篇:发动机下一篇:病原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