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科学探究实效

2024-06-16

提高科学探究实效(精选12篇)

提高科学探究实效 第1篇

关键词:实验材料,课前准备,探究实效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备受学生喜欢的课程, 因为其中常常贯穿着许多有趣的科学小实验。然而要上好这门课, 课前必须准备好合适的实验材料, 这是顺利开展教学活动、有效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障。如果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 没有对实验材料进行很好的准备, 就会直接影响科学探究的有效性。因此课前的实验材料准备显得尤为重要。

1.要选择典型的材料

选择恰当、典型的实验材料往往会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和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 教师在上课前一定要自己亲自实践, 反复实验, 找出最典型的材料, 确保实验现象明显。记得我在教学“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时, 其中一个环节就是把准备好的材料分别放入水中, 观察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我给每小组准备了石块、木块、回形针、胡萝卜、塑料、带盖的空瓶和橡皮, 学生按照我说的方法把它们准确地放入水中。就在这时其中的一种材料“胡萝卜”出了问题, 明明我在课前试过胡萝卜是浮的, 教学用书也是这么说的, 但是实际上胡萝卜在水中有的沉有的浮, 当时我尴尬极了。课后我对这个材料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和研究, 最后发现胡萝卜的沉浮其实是和它里面含有水分的多少有关, 新鲜的胡萝卜水分充足, 放入水中的确是沉的, 而失去部分水分的胡萝卜就会浮在水面。若是我在课前做尝试时选取有代表性的、典型的材料, 比如用新鲜的胡萝卜和失去部分水分的胡萝卜进行对比, 就能得到正确答案, 就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胡萝卜所含水分不同就会出现浮沉不同的情况, 这样可以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 如果只是简单地将胡萝卜改成塑料泡沫, 学生日常生活中早就知道泡沫是浮的, 就不需要什么预测, 探究的兴趣和热情也会变小。这次的经历让我深刻地明白了一堂科学课的成功, 必须准备好典型的实验材料, 也让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 不断地警醒自己。

2.要选择多样化的材料

新课程标准提出,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科学规律, 光靠一张嘴巴、一支粉笔是远远不够的, 更多的是要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实验、去研究。学生提出的假设是多样的, 教师尽可能为验证这些假设提供多样的材料, 在课前要充分考虑, 准备全面, 而不能把学生局限在几种固定的材料上。

(1) 合理利用配套实验箱内的材料。现有的小学科学工具箱器材是与教材配套的, 而且适合分组实验, 大部分器材都比较实用,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起来。而之前遗留下来的旧配套实验材料虽然不能满足目前科学教学中的需要, 但是也不能把它全部放弃, 只要我们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合理、充分地利用起来, 就可以继续为教学服务, 同时也能减轻学校、教师的许多负担。比如磁铁实验盒里的塑料小车和小磁铁, 就可以用来研究磁铁的性质。

(2) 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和力量。在学生刚开始接触科学课时, 就要培养学生留意身边的事与物, 养成有心收集材料的习惯。像塑料饮料瓶、棉线、生锈的铁钉、旧的鞋盒等都可能用得着的生活材料, 把这些材料放在自己的“百宝箱”里, 方便以后使用。教师在开学初制订教学计划时, 可将本学期每一课学生要用到的材料详细地列出并张贴在实验室内。这一做法促使学生平时留心, 随时随地看到有关的材料就收集起来备用。有些材料甚至要提前一年就嘱咐学生准备, 如凤仙花的种子、蚕卵等。这样就不至于因时间仓促而导致手忙脚乱。

(3) 教师自制或改装材料。实验室的材料并不能满足每一课的需要, 有的材料实验室内根本没有, 这个时候就需要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动手自制或改装实验材料。如“液体的热胀冷缩”这一课, 教材中是用烧瓶加插了玻璃管的塑胶盖来做实验。由于学校配给的烧瓶较大, 要使里面的液体受热膨胀需要的时间较长, 而且实验现象也不是特别明显。后来我改用装药用的小瓶子, 本身就自带有塑胶盖, 只要把喝药水用的透明细吸管插在瓶盖上, 就是一个液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而且在短时间内就能看到结果, 实验效果相当明显。

3.要选择准确的材料

在科学课上, 有的实验要用到一定量的材料, 如液体材料, 还要考虑液体的浓度等。课前老师要多实验几次, 找出最合适的量、最合适的浓度等。例如“物质的变化”单元中, 观察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时, 如果直接用药店买来的碘酊做实验, 浓度太高, 滴在米饭上所显示的颜色接近黑色, 不利于学生的观察, 应提前稀释。还有硫酸铜溶液的浓度, 也要注意调试, 才能在课堂实验时达到最佳效果。

4.要选择安全的材料

由于科学课中很多教学内容必须通过实验来完成, 而小学生普遍好动, 好奇心强, 因此教师在选择实验材料时, 既要符合科学, 又要适合小学生使用。如三年级科学自制小磁铁, 需要学生用大的条形磁铁反复摩擦小铁钉来完成, 小铁钉细而短, 一不小心很容易会扎到手。于是我就先将钉子尖打磨平滑, 同时发给学生镊子, 用镊子夹住小铁钉再去摩擦, 相对就比较安全了。在做加热的实验时, 如使用酒精灯, 桌面要放有湿布, 以防酒精不小心洒出时能及时灭火, 防患于未然。作为教师, 精选合适的实验材料, 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同时也是体现一个教师的良苦用心, 任何马虎、不慎, 都可能导致实验的失败, 影响探究的有效性, 有时还可能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在课前准备时要充分考虑到实验材料的安全性, 尽可能考虑周到, 多些防范。只有从细处着手, 考虑全面, 才能保证科学探究的顺利进行。

提高科学探究实效 第2篇

科学设计“学案”,提高中学政治教学实效

作者/ 林松波

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陶行知先生提出,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这给我们改革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方法提供了重要启示。我们应用这一思想,更加科学设计“学案”,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根据知识产生过程来设计“学案”

从宏观层面思考,高中思想政治课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呢?由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这一概括性的表述比较准确地体现了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对高中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的要求,符合我国社会的实际,也符合高中学生政治思想发展的阶段性的实际。这明确告诉我们,高中政治课的内容是由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水平,以及中学生身心、知识、能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生活中,高中学生应该做一名正确认识自我的人,做一名有责任、有自尊心的人,做一名认识中国国情、热爱祖国的人,这些层次,由低级到高级,由自己到他人,由个人到国家民族,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各层次间,逻辑联系紧密。这就是高中政治课知识产生的过程。如何帮助学生把握这个过程,那就是“做”――在实践中反思与体验。

这就确定了“学案”设计的思路:案例――反思与体验――提升与领悟。这种设计,把学生的亲身实践、学科知识的学习、用所学知识指导自己行动等三个方面结合起来,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根据学习目的与目标来设计“学案”

从微观层面来说,具体一节课的学案设计,也要注意凸显学习的实效性。

1.明确学习目标,初步感知教材知识

每一课都有它的学习目的与目标,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学习目标是根据学习目的决定的。如高一年级“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一课的学习目标,就是要认识中国为何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因而,“学习目标”是:(1)掌握世贸组织的作用和基本原则、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及其意义;(2)明确“引进来”要注意什么问题、“走出去”的主要内容和必要性;(3)学会辩证看待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的关系;(4)理解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的影响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必然性。

对于学习目的与目标,课程标准作了严格规定。(政治教学论文 )教师要严格依据课程标准,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以及思想政治课的现实性出发,既要体现知识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又要符合认知规律和利于能力的培养,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这样,学生在“目标”的指引下开展学习活动,明确了学习的方向,避免了盲目性。

2.学生依案自学,体验自主思考魅力

心理学强调“问题即思维”,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我们要努力把教学变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改变教师把真理、结论直接“奉献”给学生的做法,努力做到运用质疑而导其思。

在学案的“自学指导”里,教师把本框题所要学习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按教材的逻辑体系以问题的形式罗列出来。它的设置要求教师要提前总揽教材,吃透教材,深入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注意问题的序列性、系统性和可思考性。只有这样,“自学指导”才能成为学生学习前的自学路径,也才能成为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后对所学知识重新回顾、联系和系统化的参照。

如在学习“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一框中,其“自学指导”是:(1)世贸组织有什么作用?它有哪些基本原则?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2)加人世贸组织,对我国的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 (3)我国目前对外开放的格局是怎样的?这一格局的形成有什么意义?(4)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应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5)什么是“走出去”战略?我国为什么要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我国企业应如何走出去?(6)我国在对外开放中必须坚持什么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怎样?

学生对照“自学指导”阅读教材、整理概括,通过自主学习能在整体上了解所学内容,这期间,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一个粗浅的、感性的了解,他们有的会对自己自学过程中读不懂、不理解的字句进行质疑,甚至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与同学、老师共同探讨。

3.完成分层训练,深化巩固学习成果

分层练习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练习的内容应围绕“学案”的学习目标,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和学生学习可能存在的疑点,反映社会热点。要把不同的知识点转化为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对能力要求低的问题可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以帮助学生鉴别、识记,对理解运用的知识点可设计“辨析题”、“材料分析题”、“探究题”等,引导学生在思辨、分析问题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如笔者在高一《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一框中,设计了如下课堂练习:

(1)3月28日,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及相关资产。这一举措( )

A.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具体体现

B.是为了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C.有利于我国在世界资本市场发挥主导作用

D.表明我国商品生产主要面向国际市场

(2)辨析:坚持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相互排斥的。

(3)近年来,以绿色壁垒为代表的新的贸易壁垒形式,对我国出口的影响越来越大。如何应对国际贸易中日益苛刻的绿色壁垒,已成为我国出口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请你为我国出口企业应对绿色壁垒提出合理化建议。

在学生完成上述习题后,教师要当堂进行评讲,并对答题的方法和思路进行指导,如果当堂解决不了的问题,学生可以把自己的疑惑或想法写在作业本上,课下交给老师批改后再进行个别辅导。

三、根据师生教学互动过程来设计“学案”

学案是供学生学的,因而,学案的设计,不能由教师一手包办,更不能只是体现教师的意志,要调动学生“做”,促进学生参与学案设计,达到师生相互释疑,共享探究交流乐趣的新境界。

1.教学相长,共享探究交流乐趣。

知识源于生活。现实中有很多既贴近学生生活,又能突出重难点知识的事例,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生活中搜集他们喜闻乐见、有所感悟的新材料,充实学习内容,提升学习效率。如笔者在讲授“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这一框题时,以新疆乌鲁木齐的“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为例,要求学生围绕这一事件,通过媒体、报刊、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耳闻目睹“三股势力”的暴行,自觉养成维护民族团结的良好行为习惯,坚决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进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高度。

另外,教材里所设置的各个活动框中的内容、“专家点评”、“名人名言”、“相关链接”等栏目,是对正文疑难问题和相关概念、术语的运用、解析与拓展。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小栏目,有选择地把这些材料所设置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自主探究,以扩展知识,活跃课堂气氛。如在“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一框中,我让学生分析课本97页虚框中的“我国利用外资情况”的一组图片,在学案里设置了两个探讨问题:

(1)这些图片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

(2)结合这些材料反映的情况,请你为我国怎样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建言献策。

学生在探究、讨论时,教师可以启发引导、补充归纳和完善,使学生在新旧知识融合重组和内化中,获得更积极、更深层次的体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了他们分析分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精挑细拣,演绎知识内在联系。

教师在学案设计中,也要体现主导与指导作用,要注意在学案的适当所在进行精要讲解,演绎知识内在联系。

经过课前的自学与探讨,部分学生需要教师对他们的“困惑”进行释析。怎么办呢?教师首先要充分利用学校教学平台,直观地展示该节课所讲内容的“知识结构示意图”,然后联系生活,有意识地穿插结合本地实际的时政要闻,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典型案例,充实课堂,明辨知识,精讲重点,突破难点,明确易错易混点;通过分析、探讨,变抽象为形象,化晦涩为通俗,让学生在情感体验和辨析过程中,学会分析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从而加深对教材整体内容的把握和对知识的整合。

如在“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一框中,我设计的“知识结构示意图”如下:

学生根据老师的精要讲解,再回味自己对课本知识的预习,并在学案上作适当的记录,就可以使本节课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外到内,清楚细致完整地加以把握了。

总之,用学案导学,是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和创新性为根本目的,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己探索、提炼、练习、巩固、归纳为主要途径的教学方法。学案导学,重在培养学生“学”的能力,让学生多参与,多思考,教师巧妙点拨、指导,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策略,诱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知识的掌握融入到听、思、做的活动中,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不是“灌”进的,而是通过思考“悟”出来的,是通过活动“生产”出来的,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性,成为学习的主人。

提高科学探究实效 第3篇

关键词:科学探究 实效性 创设情境 多元化评价 网络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c)-0058-01

我国的《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1]“探究”是指深入探讨、反复研究。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对科学探究的表述是:“科学探究也指的是学生建构知识、形成科学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2]

探究性活动是科学教育的基础,它有助于学生形成个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和对科学规律的理解。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让他们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模拟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探究那些与科学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现象。用学生自己合理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不仅能激发他们更大的学习热情,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获得有关的科学知识与科学探究方法等科学素养。小学科学课教师在教学中提高科学探究的实效性势在必行。在日常教学中笔者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1 巧设问题,创设情境

心理学研究指出,探究的欲望是推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内部动因。这就是说学生的探究欲望一旦被激发,就会对探究活动感兴趣,并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坚强的意志思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创设有趣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3]例如,在教学《空气的成分》时,课上教师点燃蜡烛,并用一个空杯子倒扣在它上面,蜡烛慢慢的熄灭了,紧接着就启发学生问:对于刚才的现象大家有什么问题吗?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蜡烛为什么会熄灭?蜡烛为什么是慢慢地熄灭,而不是一下子熄灭……此时,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了,他们跃跃欲试想马上动手做实验。

1.2 提供结构化的材料,创设情境

在科学课教学中,材料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的保障。毛泽东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儿。”只有提供有结构的材料才能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心,主动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来,在看似平淡的教学设计中使探究活动动态化、活动化,孩子们在经历探究活动后,对自己的成功感到自豪,并产生一种成就感。例如《吹气球》一课,老师为学生准备了气球、塑料瓶、吸管、剪刀等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也感兴趣的材料,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兴趣极浓。

2 多元化评价策略,保持学生的探究热情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必须多元化,多层次。在新课标中有关评价学生质量的内容中指出: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生活。教师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发现学生的内在特点,充分挖掘其潜能,在具体的学生评价工作中,教师要善于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合乎标准的评价,从而使学生能够全方面的发展[4]。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以采取过程型评价,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采用自我评价、小组内互评和小组间互评等多种方式。根据个体的差异,用不同的标准评价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进步。这样可以使那些课堂上没有良好习惯的学生可以达到正常的水平。虽然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学生在每一堂课上都能取得一定的收益,获得一定的进步[5]。

3 发挥网络优势,发展学生科学素养

与传统课堂教育手段相比,网络突破了时空限制、丰富了学习资源,利用网络进行课堂教学,是教育现代化的标志,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我们可以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切实提高科学探究的实效性。

3.1 在教学过程中开发科学探究的新资源

开展科学探究型学习的基础是充分的学习资源。探究式学习的资源非常丰富,有助于学生多方位,多角度的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首先,可以从网上将丰富的科学知识充实到现行的教材中,使教材更为完善,将教材拓展的更为丰富,使科学知识更具有人性化和多元化,才更富有时代性和针对性,使教师传授的知识更具有时效性;其次,网络上拥有大量的信息,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资料搜集,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将所需的数据准备好,还可以向学生提供适当的参考信息,例如网址、搜索引擎等。

3.2 创造科学探究的新方法

方便快捷的在线搜索。网络内容具有集约性特点,打开关键词或姓名、发表日期等,选定检索工具,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检索到成千上万条相关信息,为开展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宽泛的网络资源。

平等宽松的在线交流。网络的交流不受时间、地点、人物的限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学中一堂课四十分钟固定的实时交流。同时,在探究中遇到的困难,可随时通过发邮件形式向权威人士请教,咨询。大家都能在这个“虚拟空间”中,自由地进行网上讨论、咨询、交流,投稿等学习活动。

我们只有把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在教师的一句句话语、每个教学环节中,才有灵性。只有树立起为学生而教,据学情而教,让学生看有所感,探有所获,才有意义。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需要我们理性的思考、创造性的设计、艺术性的实施,让我们把握课堂教学,让科学教学真正做到有效,让科学教学真正的“科学”。

参考文献

[1]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S].戢守志,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

[3]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姚国,王凯.论基础教育中学生评价的公平性[J].当代教育科学,2009(24).

提高科学探究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第4篇

关键词:科学探究,教学,实效性

教学是否有效, 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与否, 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 如果学生学得不好, 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很认真, 也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如何提高科学探究的实效性, 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和听课感受谈谈科学探究中, 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几种策略。

一、创设有效情景, 提高科学探究教学的实效性

一个好的情景, 能引发学生发现、提出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从而使学生进入有效的探究式课堂, 进行发现式学习。

在实验中, 创设有效情景, 激发学生探究动机, 真正发挥实验的最大功效。例如, 教学《液体的压强》时, 在利用底部和侧壁扎有橡皮膜的玻璃管研究了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后, 教学“液体内部压强”往往是按照课本先介绍液体压强计后用压强计去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这样, 教可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但容易给学生产生一个错觉, 以为液体内部压强只能用液体压强计来测量, 因此会束缚学生思维。其实, 上述教学会错失让学生进行探究的良好时机。在研究这个问题时, 若教师有意识地预设如下问题情景:“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 那么, 液体内部是否也有压强呢?如果有, 怎样来观察呢?”使学生容易想到“把底部扎有橡皮膜的玻璃管插入液体中去进行观察”。运用学生提出的方法去研究液体内部压强, 结果发现橡皮膜有变化但不明显, 此时教师可趁机激发学生思考, 寻找更佳的器材。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 教师出示“液体压强计”必定能达到水到渠成之功。

二、探究过程中尽量少说话, 让学生自己思考和动手, 提高科学探究教学的实效性

在学生整个探究过程中, 可说可不说的话不说, 尤其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 当你不能讲出有意义的话的时候或没有把握的时候, 就不要讲话, 让学生自己去做, 最好在学生注意力开始松懈的时候才进行课堂讨论。探究活动的关键在于自主发现的过程。竺本达教授认为:教师和学生在整个科学探究活动的经历中, 思维和行动应该比语言占优势, 甚至在讨论中, 教师也应该少说、多看、多听、多感受。学生们的话也主要在活动后的讨论中表达, 是集体思想的精华。实际上, 如果教师问题问得不好, 反而会干扰学生的探究。

当学生在探究时, 教师应多看、多听, 对各组探究过程出现的一些有意义的问题记在心里, 尽量少说话, 除了学生在操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加以个别指导外。然后, 在探究结束后, 再对实验中出现的典型问题由小组提出, 全班学生讨论, 这样, 使个别学生的发现转化为全体学生的知识, 提高了科学探究教学的实效性。

三、采用对比实验, 提高科学探究教学的实效性

要转变学生在实验中的地位, 让学生通过实验对新知识的探索, 去体会求新、求异的乐趣, 达到培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的。必须要为学生创设探究求新、求异的实验情境和机会, 让学生去实践、去探索。例如, 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时, 我有意把学生分成A、B、C三类实验组进行对比实验, 去探索实验室制取CO2的最佳方法:A组用石灰石和稀H2SO4反应, B组用石灰石和稀HCl反应, C组用Na2CO3和稀H2SO4反应。实验前, 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如产生气体的时间, 反应的剧烈程度, 反应物的量变等) 。实验中, 教师巡回指导。实验后,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并由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A组方法不可取, 原因是生成微溶的CaSO4要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使反应中止;B组反应速度适中且便于收集, 是实验室制取CO2的最佳方法;C组反应很快结束, 速度迅猛, 不便收集, 适宜灭火器原理。

通过这样的实验设计, 为学生提供了实验探究的机会。通过比较、鉴别, 举一反三, 既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了知识, 又激发了他们的探究兴趣。实践证明, 如果直接告诉学生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 那么知识容易遗忘, 记忆难以长久保持的, 教学效果也比较低下。

四、及时进行课堂讨论, 提高科学探究教学的实效性

课堂讨论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学生充分探究活动之后, 最好将实验器材全部收集归放在一边, 再集中精力进行讨论。

首先, 要让学生切实参与到讨论中来。探究活动中, 可能由于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加之传统教学过程从来没有经历体验探究创新学习的方法, 因而学生多数不会参与, 不习惯参与, 结果课堂上或者是一片寂静, 或者是提出的问题离题万里, 设计的实验令人啼笑皆非, 实验的结果乱七八糟。为了激励和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和动脑的习惯, 对这些现象教师不应批评, 而是设法从另一个角度进行肯定或鼓励或提示引导使之完善。学生能干的, 教师不做;学生能说出的, 教师不说;学生能懂的, 教师不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其次, 教师参与是课堂讨论的关键。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课堂讨论中, 教师应积极地看, 认真地听, 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 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 允许出错, 允许改正, 允许保留意见。对学生的独到见解或创新思维, 教师要及时给以鼓励和表扬, 以激发其继续探讨的兴趣和热情。

再次, 课堂讨论的内容要反映探究的过程。经过实验结果的研究分析后, 教师组织学生给各小组或个人一些机会, 以自己想到的各种各样的方式, 来展示他们的探究工作。这个环节对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促进:当某个小组或某人解释、阐明、澄清或为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时, 会促使学生构建起更深层次的理解。当学生交流了他们的发现和解释, 并倾听到他人对这些数据、资料、信息的解释或推论时, 他们将会刺激、被引导着去反思自我, 接受其他人的建设性批评, 或对这些批评做出反应。最后, 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做出最后的结论, 并将学会应用于生活之中, 这是一个完整的“发现”过程, 一次完整的探究经过。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 旨在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 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 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究精神。”因此, 为实现课程改革目标, 提高课堂探究教学的实效性, 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 尽量使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通过探究活动, 能使学生获得了丰富的、初级的、创新的新体验、新感知。从而让我们能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2]何灿华.从实验验证到理性思维.教学月刊, 2007, (10) .

[3]程思.小仪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指标.现代教学, 2007, (11) .

提高科学探究实效 第5篇

关键词:工程师职称论文发表,中级职称论文范文投稿

杰出工程师教育培育计划是一种培育高档使用型人才的一种探究,是人才培育方法的变革和立异,首要着眼于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工程实习才干、工程规划才干及工程立异才干的进步和培育[1-3]。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典型的工程实习特征专业,高档人才的培育有必要具有系统而有用的实习,才干取得较强的实习才干和工程立异才干。

1 当时高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培育目标剖析

1.1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习的辅导思维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培育计划请求学生在校时期有必要进行三次教育实习,别离是知道实习、出产实习和结业实习[5]。

(1)实习的教育计划辅导思维

知道实习是学生经过观赏给排水工程,知道和了解给排水工程,然后开始树立起对本专业的整体印象的实习环节;出产实习是学生联系已学水质工程学、修建给排水、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等课程的根本原理,与实习工程联系起来,进一步加深对所学常识的了解;结业实习是为学生进行结业规划之前,联系自个的毕设选题,有对于性地进行实习工程观赏实习[6]。

(2)实习的教育计划意图

知道实习首要杰出专业启蒙教育的作用,采纳讲座与观赏相联系的方法,力求经过知道实习,加深学生对本专业内在的知道,对本专业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开展中的作用有直观的感触,对本专业有关行业的建造开展状况有开始的了解,对给排水工程设备、给排水工程施工与办理取得感性的知道,为后续的专业教育打下杰出的根底;出产实习的意图是为学生供给一次理论联系实习的时机,加深对所学的专业常识的了解,了解公司的出产进程和给排水工程设备的运转办理,取得必定的公司办理常识和出产技术,促进学生树立工程知道和经济知道,进步着手才干和处理实习疑问的才干;结业实习的意图是使学生稳固和丰厚已学过的专业课程的内容,杰出深化专业教育,求深求新,联系结业规划(论文)搜集有关材料,进步归纳运用专业常识处理工程实习疑问的才干[7]。

2 当时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习与培育目标之间存在的疑问

2.1 优异实习基地建造面对艰难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习包含规划、水处理、施工等三个方面。规划单位通常不会一次性承受很多的学生去实习,致使与实习规划作业请求相差甚远,到不到规划实习的意图;水处理实习和施工实习通常都组织在暑假或开年后进行,这个时候是水处理公司的出产高峰期和有些学生找作业或考研复试的时刻,公司为了安全出产,拒绝学生进厂实习,而学生也在为自个的出路计划,实习办法变成了蜻蜓点水的观赏办法,使得实习作用很不抱负。如今的实习公司通常也不愿意承受学生来实习,其首要缘由有[8]:一是需求承当额定的设备运转费,由于公司承受学生实习要增加额定的设备运转费;二是公司需求组织专人给学生实习进行解说和辅导,必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的正常出产次第;三是公司基于安全疑问思考,不愿意承受学生前来实习。

2.2 缺少实习经历丰厚的实习老师

实习辅导老师的实习经历是不是丰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的爱好,配备专职的辅导老师就很主要了。但是,在工程实习方面有些老师存在短缺,在实习的辅导进程中力不能所及,呈现这么状况的缘由首要体如今两个方面。一方面,高校的人才聘任机制致使了高校老师从高校到高校,实习工程经历对比缺少。现在,各高校都以高学历来衡量师资力气的强弱,大多数高校都将学历和学术作用作为招聘的.首要条件,几乎不思考所招聘的人才是不是具有厚实的作业实习才干。另一方面,高校老师系统的查核规范也不利于进步老师的实习水平。现阶段的高校查核规范重视老师的科研项目和学术论文,而对实习才干的查核不作请求,这就造成了高校老师致力于学术作用,无心参与工程实习,缺少实习工程事例,授课也只限于教材,难以将工程实习中的领会传授给学生,很难确保实习教育环节的作用。因而,配备实习经历丰厚的实习老师非常主要。

2.3 实习环节不厚实

实习教育环节存在的首要疑问有:首要,有些高校没有与有关单位主张长期协作的关系,致使实习缺少安稳的基地,然后组织实习时有必定的盲目性;其次,学生受高校学风中“重理论,轻实习”的思维影响,对实习不重视,积极性也不高,写实习日志和实习陈说抄袭表象严峻,很难抵达实习作用;再次,实习内容组织不合理,对实习的地址组织倾向于“多而全”,而在实习单位的实习时刻很短,学生的实习进程就是蜻蜓点水看一看。对工程知道只能了解根本概略、工艺流程及平面布置等内容,而无法深化学习各构筑物的实习运转进程、详细结构及常见故障的扫除办法等内容,更不会处理一些实习疑问。

2.4 实习经费不足和查核办法单一

立足科学课堂提高教学实效 第6篇

一、激发兴趣,唤起对科学的好奇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天生有着成人所缺失的可贵好奇心。他们对一切未知的、充满情趣的事物都有一探究竟的热情。我们也应该把他们的好奇心激发在课堂,变“要他学”为“我要学”,使兴趣和好奇成为学生学习的驱动力。

(一)趣在课前

纵观苏教版小学三到六年级的科学教材,很多教学内容都可以在课前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六年级上册《做酸奶》一课,学生一般都喜欢喝酸奶,但都是购买的成品酸奶,如果让他们课前亲自按方法做,从而喝到亲自做出来的酸牛奶,那种成就感、新奇感一定会带着他们更投入地学习新的科学知识。

(二)趣在课首

一堂成功的课,课首的导入很是关键。导入新课的方法与策略多种多样,但如果你的导入一下子就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那接下来的教学实施将会事半功倍。如四年级上册《热空气与冷空气》一课,教师一开始就演示点燃的蜡烛上方,纸蛇不停旋转,离开火焰又停止转动的现象,激发学生探寻什么力量让小纸蛇转动起来的欲望,为接下来的学习与探索提供动力。

(三)趣在活动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活动性和实践性课程。活动性表现在小学科学课程把探究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强调通过学生亲身经历动手动脑活动,学习科学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精心设计实验过程中的探究活动,力求把趣味融合进严谨的科学实验里,增强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愉悦体验。例如四年级下册《力在哪里》一课,通过学生平时玩的弹玻璃球、玩橡皮泥、掰手腕等有趣的活动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探究实验,让学生在玩中学到了研究科学问题的方法。能够设计有趣探究活动的教学内容还有很多,《苹果为什么会落地》《简单电路》《七色光》等都趣在活动中。除了这些明显含有趣味性的内容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外,一些趣味性不足的课题,教师更要多花功夫,找到关键时机巧妙激趣,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利用儿童的年龄和认知特点促进他们更高效地学习科学。

(四)趣在课后

教是为了不教。在课堂上经过了师生的共同探究学习,学生学到了探究的方法,有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但如果因为学习明白了,就因此而减弱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浇灭了学习的热情,那么这样的科学课最终也是失败的。只有成功的科学课堂才有让学生继续课后探究的兴趣与冲动。我们教师应努力调动学生课后探究的热情,使兴趣不减,学生探究不止。最通常的做法就是在课尾留一个可以利用本堂课学到的知识技能去进行更深探究的充满趣味的问题或任务。这样就把课堂的兴趣点延伸到了课后,促进了学生的更深入学习。

二、做足实验,搭起学习科学的平台

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式学习机会,是科学教师必须在备课时充分考虑的一方面内容。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设置课堂实验,给足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会方法,创新思维,养成习惯,形成科学素养。让课堂实验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有力平台。当然,科学课堂并非实验越多越好,关键要让每个实验都能让学生收获科学探究的思想和方法。要达此效,我认为教师应在以下三点做足功课:

(一)指导性探究实验

三年级是小学科学学习的起始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科学学科,教师在这一阶段的实验探究上,要多做指导,是以开展指导性探究为主,当然也并非要学生按老师说的每一步按部就班去做,而是要教师在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过程的实施,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实验结果的分析等多方面进行跟踪指导,帮助他们较快掌握实验的操作技能,形成初步的有老师指导下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引导性探究实验

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性探究学习,学生已经形成了初步的实验能力,掌握了一定基础的探究方法。这一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采取半扶半放的方式,在关键处引导,在是非处解惑,让他们自己找到探究的乐趣。

(三)自主性探究实验

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有了一定基础的探究能力。这时可给予学生探究学习的更大自主性,让他们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过程,验证实验假设,分析实验数据,论证实验成败,得出结论。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监控,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给予适时的指导。

三种不同性质的探究实验,教师在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教师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注意自己介入学生实验的时机和程度,让学生多实验,多探究,多思考,多总结,就一定会让教师多省心。

当然,科学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是在教师的每一堂课堂教学中逐步培养出来的。这就要求教师立足科学课堂,扎扎实实上好每堂科学课,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提高课堂的实效,那么,学生才会真正成为科学研究的主人。

自主探究提高实效 第7篇

一、激起自主探究的兴趣

教师要在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前进行激发、鼓励和引导, 使学生尽快地进入一种好奇、渴望的境界, 在头脑中形成“究竟为什么?”“究竟是什么道理?”的悬念, 促使学生积极地投入自主探究活动中。

例如, 《研究凸透镜》一课, 教师为了激起学生研究放大镜的兴趣, 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环节:先让学生透过玻璃片看书上的字, 再将一滴水滴在玻璃片上透过水滴看书上的字, 发现字变大了。教师及时引导:“书上的字为什么看起来大了?这里包含着什么科学秘密呢?”学生由于亲自感知了实验现象, 对“为什么”在脑中产生了一个迷, 教师在进一步引导:“我们研究完放大镜之后就能把秘密揭示出来。”这样, 学生就对研究凸透镜产生了欲望, 自觉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

二、创设自主探究的情景

创设何种情境, 不能统一而论, 没有固定的模式, 要依课而设, 依学习内容而定。有时是需要安静的、严谨的环境, 如研究种子的构造, 在初次让学生解剖种子时, 课堂气氛应是较安静的,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个细心解剖、认真观察的环节, 让每一个学生沉浸在认真、细致、较为严谨的研究氛围中。有些探究的情境又是轻松的、活跃的, 如同是研究种子的构造, 学生在解剖某些种子的构造特征后, 在解剖认识更多种子的构造时, 教师可让学生伴着优美的轻音乐解剖种子, 小组的同学还可以边解剖边讨论,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学生也轻松自如, 在愉快中获取了新知识。有些探究知识的情景还可以设计成竞争性的, 或游戏性的, 或讨论性的等等。

三、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

学生探究习惯的养成往往是从看到现象引发入手, 一个人只有善于对某一事物或现象提出“为什么”, 才能促使自己去探索, 去研究, 去揭示迷底。因而, 让学生能自行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是教师将学生引入自主探究知识的第一步。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就要善于点拔和诱导。

如《观察鱼》一课, 先让学生分组自主观察水槽中游动的鱼, 边观察边讨论:关于鱼的知识你了解哪些?关于鱼的知识你还想了解哪些?学生经过讨论, 提出了一系列问题:鱼嘴一张一张干什么?鱼鳍有什么作用?鱼鳞有什么作用?鱼怎样繁殖后代等等。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 提出问题, 为自主探究提供了目标。

只有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研究方法, 使学生注重“现象———问题”之间的密切联系, 养成在头脑中经常问一个“为什么”的好习惯, 长此以往, 学生观察能力、注意力、研究科学的兴趣也会随之加强, 知识也会随之丰富, 也为将来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奠下成功之路的第一块基石。

四、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探究方案

提出了要研究的问题, 用何种方法去探究、去揭示, 正是训练学生创造思维和想像思维的一个契机。学生思维的火花是极其活跃的,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将这些聪明才智挖掘出来, 进行经常性的塑造、训练和培训, 让学生主动地、勇敢地走向自主寻求解决问题的道路。

提高科学探究实效 第8篇

一、引领教材的整合, 突显教学处理优势

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是教师宏观教学意图的体现, 它是指教师结合实际教学需要, 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或删减;适当拓展教学内容或活动步骤等都属于教材整合的范围。教师在对教材进行整合的过程中, 最为关键的是对教材的取舍和调整。而教师在对教材进行取舍和调整时, 要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 切实发挥板书的引领作用, 突显教学处理的优势, 促进教学目标顺利达成。

【案例1】 在浙教版科学八上《电路探秘》一课中, 在学习电流和电压时, 教材安排了学生分组实验, 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而教材在该章第八节 (最后一节) 又安排活动“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如果按照教材内容的安排, 让学生重新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 学生势必会失去探究的欲望, 更不用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对此, 我们可将这部分内容进行删减整合, 如通过复习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 将前面所学的内容进行小结, 然后对串、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压的分配问题进行研究, 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非常重要的新的研究方向上,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串、并联电路特点的理解。这样既节省教学时间, 又可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可精心设计如下板书, 以引领教材的整合, 突显教学处理的优势。

对教材内容的整合, 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在教学中应多角度钻研教材, 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尽可能地由教材的“复制者”转变为教材的“创造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对自己使用的教材做出适当的增删、整合、重组, 加深、拓宽课程的内涵与外延, 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而层次分明的板书设计, 紧扣课堂的节奏, 很好地体现了教者对教材内容的独到理解与解读, 能有效引领教材的整合。

二、引领教学的设计, 体现教学意图

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作为一名活跃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 这句话带给我的感受是:学习应该是一种带给人快乐的活动, 教学所要呈现给学生的应该是一种获得的享受。由此不由得让我反思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作为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往往反映教师的教学风格、对教材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一个好的板书设计, 沉淀了教师的教学意图, 潜藏着教师的教育智慧, 使板书映衬着教学进程, 使课堂走向有效、高效。

【案例2】 在浙教版科学九上《物体的内能》的教学中, 整个教学设计围绕内能的概念展开, 涉及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改变内能的方式、热量的计算、燃料的热值。从宏观上明确了教学的中心架构之后, 板书设计就可以有的放矢, 体现教学的进程, 体现教者的教学意图。具体如下:

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理念的展示, 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基本蓝图。但我们更应该看到, 教学设计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 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 为学生而设计, 应是课堂教学设计最初的出发点, 也是课堂教学设计最后的落脚点。一个好的教学设计, 应当体现教师的劳动、智慧和价值, 应当是一种创新、一种思维的开拓和思想的解放, 而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知识的传授, 照搬优秀教案或者教参提供的现成的条条框框。通过对板书设计的研究, 可带动教师对教材的钻研, 整理出更加优秀的教学设计, 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 为学生思想的自由飞翔插上坚实的翅膀, 为学生思维的创新提供理想的舞台。

三、引领学生的生成, 落实教学计划

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 预设是它的基本要求;然而在教学中, 又有很多问题是无法预设到的, 因为教学的主体———学生, 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存在, 他们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 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兴致参与课堂活动, 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因此, 教学不能拘泥于预设的固定不变的程式, 而应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生成, 鼓励师生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只是培养中的“中点”, 教师切不可把它当做“终点”, 以“目标”取代“目的”, 否则就会阻隔人的发展。不难推出, 板书设计也要追求超越:当预设已经势单力孤, 当生成显得势不可挡时, 我们必须尊重课堂的发展规律, 审时度势地让板书沿着生成的步伐前进。在成就精彩课堂的同时, 成就凝练的板书设计。

【案例3】 在浙教版科学九上《体内物质的运输》一课中, 涉及循环系统的众多概念。我听过多节该课时的公开课, 自己也上过此课, 但课堂平铺直叙、了无新意, 每每课后, 我都是很不满意。何不从板书设计角度做做文章呢?随着课堂的推进, 学生的问题接踵而至:血液中的成分在哪里发生转化?血液中成分转化的方式是什么?两条循环路径相通吗?每一次循环血液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等等。通过课堂的层层递进, 我板书的设计思路越来越清晰, 逐渐形成了如下图所示的板书。

从实践经验来看, 一个好的板书设计, 光有预设是远远不够的, 要想把预设好的板书设计转化为现实的内容, 就需要借助精心组织的课堂教学来实现, 将预设与生成有机地结合。为此, 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有明确的构建板书的意识。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不仅仅需要精心的预设, 还需要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动态, 有效地调整教学进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 随时捕捉教学生成, 而板书设计的内容也应相应的根据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有效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

四、引领思维的建构, 增强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的目的, 是要引领学生的思维层层递进, 构筑起知识体系, 形成认识现象或规律的思维过程, 即同时解决方法论层次的问题。透过板书这一工具, 若能达到上述两者的统一, 这对教学是极其有意义的补充。

【案例4】 在教学浙教版科学九上《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一课时, 通过对新陈代谢概念的认识, 了解到代谢终产物必须排出体外才能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而代谢终产物的排出涉及人体的泌尿系统, 有两个重要的过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从教学内容的梳理来看, 形成的教学线索是代谢终产物的形成→排出。围绕着这一主线,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沿着这一主线逐渐递进, 采用问题向导策略, 将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地引向亟须解决的困境。在这个过程中, 我形成了如下的板书结构。

为了达到通过板书真正促进学生思维训练的目的, 教师首先要挖掘教材中的思维训练点, 在备课中着重备思维发展链。这样才能让科学课确保做到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思维品质, 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最终让学生学会思维, 实现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双丰收。

五、引领难点的突破, 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难点是指教学中学生较难理解、不易接受的知识内容, 是课堂教学中的“拦路虎”, 如不及时解决, 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能否成功地传授给学生,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往往在备课时就非常注意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及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只有正确把握了它, 才可以少走弯路, 真正做到“轻负高效”。作为教师, 应积极发挥板书的引领作用, 通过板书有效实现难点的突破, 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案例5】 氧化还原反应是初中科学教材中的一个难点, 亦是后续学习中的核心概念。现行教材采用循序渐进的编排方式予以体现, 分散在浙教版科学八上与九上的教材中。为了让学生系统、本质地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在学习九上《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时, 我对教材的编排进行了大胆的整合与适度的拓展, 并分三阶段来完成这一内容的教学: (1) 回顾1:铁在氧气中燃烧, 从物质与氧的反应角度认识氧化反应; (2) 回顾2:写出氢气与氧化铜的反应, 要求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与氧化反应相结合的角度, 认识氧化反应 (虽然从化合价的升降角度阐释了氧化反应的特征及判断依据, 但并没有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在这儿我遵从教材, 没有一步到位将氧化还原反应诠释透, 那样会造成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辨别不清) ; (3) 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依据教材编排的阅读材料, 从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得失的角度向学生理清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并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线桥法标记电子得失情况及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确认, 最后将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做一个逻辑关系上的梳理。根据教学的推进顺序, 我进行了如下的板书设计。

能力与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是双向促进的。例如, 在总结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时, 当学生得出“有单质参与的化合反应、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等结论以后, 可以尝试让学生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物质的化合价变化。紧接着, 可以利用数学中的集合概念, 让学生自己利用集合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并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同时使得板书更加丰富、优化。

在课堂教学中, 优秀的板书不仅能完整地、科学地、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思维与记忆, 而且还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建构。一节完整的科学课是缺不了板书这支“点睛”之笔的。对此, 我不禁要疾呼:板书, 这一教学手段中潜藏着巨大的正能量———“引领作用”!希望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 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 更多地关注板书的设计与运用, 发挥板书的引领作用, 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摘要:板书是一门课堂艺术、一种可视语言, 也是课堂上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随着新型教学技术手段的大力推广与应用, 以及教师队伍中一大批年轻教师的加入, 板书的功能越来越被弱化。从教师层面来看, 板书是执掌在教师手中的一种“引领”工具。作为教师, 应多关注板书的引领作用, 充分体会板书在课堂教学中的巨大效应, 重新强化板书的功能, 使板书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新的增长点。

关键词:板书,课堂教学,引领作用,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显国.板书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9.

[2]王松泉.板书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5.

转变教学策略提高探究实效 第9篇

高中政治探究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关注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在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开展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人本对话,不仅帮助学生洞悉社会发展的现实,感受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而且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融入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洪流中,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科学文化基础和思想政治基础。因此,高中政治探究教学中要通过多种策略的有效实施,不断增强高中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一、创设探究情境,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高中政治教学中开展探究学习,要在学习内容和学生认知之间制造某种冲突,促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进行深入探索,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一个充满疑问和困惑的情境往往能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中政治探究教学中就是要把当代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有机结合,在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创设近乎真实的学习情境,有效地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在这些具有趣味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情境中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来内化新知识。而这个过程取决于新知识是否与学生已有知识是否建立了联系,以及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导致新旧知识的同化,从而不仅使新知识获得了意义,而且旧知识也得到了完善和巩固,这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例如,在学习《文化创新的途径》这一框时,本人设置了这样一个探究情境 :保存了425名发音人、时长超320小时、拥有容量超830GB的方言和地方普通话有声数据……我国第一个省级语言资源库——“江苏语言与文化资源库”正式开通。网站采集了江淮方言、吴方言、中原官话三大方言,分为字词句篇、声韵调、方言文化、语言学习等多个板块,收录内容包括江苏语言资料有声数据库的调查内容、方言和地方普通话有声数据,江苏省规划并采录的地方戏曲、民歌童谣、谚语叫卖等方言口头文化有声资料,以及针对江苏人语言学习而开发的多媒体视频资料等三方面资源。接着设问 :(1)从文化生活角度,江苏省为什么要建立“江苏语言与文化资源库”?(2)请你为江苏语言和文化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并指出其文化生活依据。学生很容易从文化对社会的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理解建库原因,更可以多角度来分析如何促进语言文化事业的发展。这些兼具探究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把学生带入了探究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有的从文化传承角度建议加强语言文化教育,对各地方言进行系统整理和学习;有的从文化传播角度建议加强中外语言交流,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有的从文化创新角度建议加强语言文化载体建设,进行形式和内容创新等等,从而把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和教材的理论知识实现有机统一,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实现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二、优化探究过程,提供合理的探究方法

教学过程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特殊认识过程,它遵循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认识和实践统一的规律。探究学习的关键是引导学生自主提出合理的、科学的探究性内容,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究情境中体验探究成功的喜悦。一是要采用合情的探究流程。按照“教师启动——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的流程,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引导学生探究的要求和方向,在巡视过程中了解学生自学情况和小组讨论情况,及时收集整理学生学习中显露出来的问题,为小组讨论找准起点和重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学习指导,通过及时反馈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学生则要在教师引导下开展自主学习,带着问题参与到小组的疑难问题讨论中,恰到好处地进行阐述和引导,这就形成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和平等对话。二是选择合理的探究方法,注重“观察——归纳法”、“操作——发现法”、“猜想——验证法”等方法的合理使用。通过具有明确目的性和典型性的观察、实际操作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并引导学生利用正确的思维方法达到理性认识,引导学生学会独立利用已知概念探索新知识,积极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

例如,在学习《民主决策 :作出最佳选择》这一框时,本人设置了这样一个探究情境 :城市轨道交通对于提高城市发展水平、缓解地面交通压力、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无锡市地铁1号线预计2014年中试运营,车票使用非接触式IC卡,采用计程限时票价制。按国家目前地铁行业运营成本测算,一条30公里左右的地铁线路,一年的运营成本为3.5亿元至4亿元。无锡地铁的运营成本将接近同类水平。目前,无锡地铁票价制定已经进入了成本监审阶段,预计明年2月份前后启动票价听证,并将有望采取“里程计价”的收费方式。接着设问 :(1)无锡市计划举行“无锡地铁票价”听证会,请你设计听证会的参加对象,并要求保证听证会能够反映不同方面的声音。(2)假如你所在班级准备举办一次模拟听证会,请你设计一个活动步骤。听证于民的目的是为了决策利民。让公民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可以帮助决策机关发现撰写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修正完善。无锡地铁票价的制定涉及多方利益,需要邀请代表消费群体的市民代表、代表生产企业的企业代表、代表公众利益的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富有专业素质的专家代表、媒体记者等。而模拟听证会的活动步骤涉及确定主题、角色分工、分组准备、陈述观点、听证总结等,这就把教材知识和现实生活实现了有机对接,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问题意识。

三、提供探究支持,支持必要的探究材料

探究学习不仅重视学习结果,更注重学习过程。教师把学生置于开放的、互动的、多元的学习环境中,让学生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和独特的知识视野。教师在创设情境过程中,一是可以提供探究提纲,让学生完成体验过程,内化知识结构。这比较适宜于以归纳发现为思维特征的学习材料,随着提纲中问题的逐个解决,提纲结构将被学生逐渐内化。二是可以提供资料链接,让学生完成知识迁移,提高问题意识。相关材料的链接,主要是促进学生新旧知识间的正迁移,在学习策略上体现为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问题解决意识。三是可以提供活动设计,让学生理解抽象理论,体悟问题本质。四是可以提供探究延伸,让学生走进课外生活,感受知识价值。同时,教师呈现的新知识材料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生活特征,还必须认真倾听学生的理解、相互交流的成果和激励独特的视角等,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选择性知觉,以便促进知识的获得、思维的发展、素质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这一课时,本人设置了这样一个探究情境 :2012年10月11日,美国商务部作出终裁,认定中国向美国出口的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决定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征收最高达249.96%的高额“双反”(反倾销、反补贴)关税。中国政府、企业协会、企业均对此表达了强烈不满,中方将在美国国内法庭和多边争端解决机制层面提出上诉。专家建议,除积极应诉外,企业可以通过海外设厂转移电池生产的方式绕开贸易壁垒,还可以开拓海外新市场和国内市场来转移过剩产能。同时,还要将光伏产业向高端改进,并借这次机会进行产业洗牌,消除低端领域的过剩产能。然后设问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面对贸易保护主义,中国光伏生产企业应如何走出困境。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出口遭受越来越多的技术壁垒、绿色壁垒和反倾销调查,对企业生产发展和国家经济发展造成了深刻影响。本题结合具有时代背景的最新案例,把事件经过和专家建议有机结合,为学生的有效探究提供了详实的背景材料,这种资料链接式的探究支持,有力地促进学生在近乎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实现新旧知识的正迁移,从而提高了学习实效。

四、拓展探究练习,深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探究型课堂必须立足课堂,又拓展课堂。布置探究性作业是实现增强探究意识、养成探究习惯的有效途径。探究教学要通过口头作业、书面作业、调查研究、实际操作等形式,充分验证知识或运用知识形成各种技能,学会自我检查和纠正学习中的错误,并善于充分利用意义识记和逻辑记忆来巩固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将知识应用于新情境,让学生运用已形成的知识经验“类结构”进行“用结构”的迁移性尝试与应用,让学生在广阔的、开放性的时空中,将知识转化为自己思考的果实,从而探究规律、掌握方法、形成能力。社会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最为鲜活的资源。当学科课程与社会生活资源整合在一起时,学生学习的空间将会得到不可估量的拓展,给学生以无尽的启迪。一是启发探究,做好探究准备。二是调查研究,做好实践探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实施社会调查、实地参观等方式开展探究性学习。三是资料整合,做好交流汇报。经过系列探究活动后,学生会形成对探究活动自己独到的见解,由学生进行初步总结,由各学习小组以各种形式展示汇报探究成果。

例如,在学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课时前,本人设置了这样一个探究情境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而中国目前大多数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差,部分城市雾霾天达130天,市区PM2.5数据不容乐观。空气污染,影响到每个人的健康。面对当前的环境污染,政府、企业应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每个公民也要行动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蓝天白云。久久挥之不去的雾霾从一定意义上警示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然后要求学生 :(1)请采用适当方法,调查我国部分城市雾霾发生现状。(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部分地区雾霾发生的现实原因,以及怎样才能让我们拥有蓝天白云。这道探究性问题遵循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认知过程。学生采用文献检索、实地调查、网络搜索等方式获取了雾霾的有关资料,并从企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等角度分析雾霾现象发生的原因,国家不仅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企业也要依法诚信经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而且个人也要树立环保意识,努力践行绿色消费和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从而实现了教材理论与现实素材、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情感体验与行动落实的有机结合,增强了探究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总之,高中政治教学中大力开展探究学习,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它能够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从而逐步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能力,也能促进教师综合素质、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提高。

摘要: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过分凸现和强调接受和掌握,贬低和冷落探究和发现。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凸显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高中政治教学中开展探究学习,可以创设探究情境,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优化探究过程,提供合理的探究方法;提供探究支持,支持必要的探究材料;拓展探究练习,深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正视教学误区,提高探究实效 第10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探究,教学误区

新课改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成为小学语文课堂屡见不鲜的常见学习方式。欣喜的是,大部分教师都能够以课标理念为指导开展探究教学,然而也有部分教师因为对合作探究的理解不到位,使得合作探究渐入误区,影响学生探究的效果。因此,正视合作探究中存在的种种误区,适时、适度地调整教学策略才能使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更趋完善,还语文课堂真正的精彩与活力。

一、“精心设计”误区:没有质疑就没有思考

就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合作探究而言,千篇一律的都是由教师根据课前的“精心设计”,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探究讨论。虽然,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探究问题的设计可谓是环环相扣、甚是完美,但是学生也因为这样的精心设计而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学生在探究教师设计的问题的过程中看似热烈的讨论,却缺乏思维的参与,能够真正凭借自己的思维去发现问题的学生寥寥无几,使得探究活动收效甚微。

例如《徐悲鸿励志学画》一课的教学,有教师在课堂上出示了如下一组探究题,请学生用文中的词语回答:1.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呢?2.听了外国人的话,徐悲鸿的表现是什么?3.徐悲鸿下定了什么决心?4.他励志学画的结果是怎样的?学生按照教师所给的问题逐一完成探究活动。看似很热闹的讨论,但经过仔细观察和分析,这些探究题都是以教师的思路为中心的,在这样精心的安排下,学生的探究只是一个形式而已,并不能激发学生的深度思维,因为所有学生最终得出的答案如出一辙,且依然是教学用书上的浅显内容而已。

没有质疑就没有思考。探究教学时,教师要走出“精心设计”的误区,给学生自由解读的空间,让学生对文本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悟,才会启发学生主动质疑,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解决,这样的教学方式更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自主参与”误区:没有主导就没有方向

自主探究俨然是新课改中的一大亮点,有益于学生学习、成长。但在部分语文教师看来,自主探究就是要大胆“放手”,一味地让学生对文本自由解读、讨论问题自由设置、学习小组自由组合,使得自主探究似乎成了“自由市场”,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反思这样的现象,正是缺乏教师主导所致,教师从传统课堂中的“权威”退到“边缘化”的行为,使得自主探究出现了不可避免的低效现象。

以《泉城》一课为例,这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描写了济南名泉的美丽与神奇,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但四年级的学生的自学能力毕竟有限,大部分学生的自学能力都只能停留在扫除生词障碍、简单概括课文内容的层面上,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仍然欠缺。如果教师一味地放手,课堂会有效果吗?笔者认为,教师不妨设置一些适合小学生的开放性问题,如:1.自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的泉水有哪些?2.你感觉文中对哪个泉水的描写最美,为什么?3.文章开篇和结尾有什么特点?想一想,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同样的写法吗?由浅入深的设置一些开放性题目,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教师适时指导,突出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更利于学生把握文章主题,使探究收到实效。

“放手”不是“放任”,自主探究依然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任何课堂,教师都不能把自身的课堂管理者的作用淡化。在自主探究的课堂上,教师要随时引导探究的方向,给遇到思维障碍的学生以适时、必要的引导,帮助每位学生都能由浅入深的自主解读文本,发挥探究教学的应有价值。

三、“拓展延伸”误区:没有文本就没有基础

大语文观念下,小学语文教师都开始从多角度、多层次出发,积极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但在这条探索的道路中,部分教师对“大语文”课堂的理解产生了歧义,使得教学重点主次不分,语文课堂变成了天文地理的“大杂烩”,不仅失去了原有的语文味,也让学生的心中失去了探究学习的方向。

例如《虎门销烟》一课,虎门销烟的相关背景资料、文中主人公林则徐的相关资料,这些往往会成为教师拓展的内容,但如果不注意控制,脱离了文本内容,语文课就会失控成为历史课,课堂探究也就成了无源之水。实际上,“虎门销烟”事件本身的内容并不是学习的重点,增加课外阅读了解这些相关背景资料,是为学生真正领会林则徐的形象和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而埋下伏笔。因此,拓展延伸也离不开文本内容,在适度拓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文本中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进行品读,细细体会,从而更具震撼效果。

教材文本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载体。教师应以教材为平台进行适度拓展,在对拓展内容进行探究活动中,依然需要紧扣教学目标,明确学习方向,这样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目的。

总之,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促进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然而在实践的过程中,需要我们教师以课标理念把握“自主”与“引导”的关系,在课改的“前沿阵地”不断探索、反思和总结,才能使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更趋完善、合理与科学,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苏锦彬.对小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引导[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6:68-69

提高科学探究实效 第11篇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学习方式。它是一种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其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然而,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存在“重形式,轻实质,低效果”的现象。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时机不当

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而盲目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结果由于时机不当,造成高能耗低实效的尴尬局面。

二、分组不科学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是按前后座位自然分成四人小组。这样分组虽然开展小组活动简便易行,但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三、分工不明

在课堂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讨论,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的场面。但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有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发言,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有的借此机会闲聊或干别的事等等。原因在于分工不明。

四、时间不足

教师往往呈现问题后即宣布“合作学习开始”,不到一两分钟就叫停。这时的小组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主题,难以开展深度探究,难以产生碰撞的火花。这样的小组合作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

五、评价不全

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二是偏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这种不恰当、不全面的评价极易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难以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以上问题,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呢?笔者在尝试的基础上有了下面的思考:

一、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

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二是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三是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这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支配性地位(或被支配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二、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时机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或开展全班教学,而较复杂、综合的学习内容,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三、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

1.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小组内应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教师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2.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一是独立思考的习惯,以避免小组交流“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三是认真倾听的习惯;四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争吵。

四、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1.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积极地参与活动。同时,教师也应平等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并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地给予鼓励、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2.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能得到发挥。

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还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团体意识、荣辱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每一位教师都应加强研究,认真探索,不断尝试,努力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

探讨提高小学科学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第12篇

目前, 很多科学教师觉得科学课难上, 因为没有配套的教学工具箱, 学具材料袋, 教师把精力主要花在语数英科目上, 科学课所花的时间很少, 没有时间制作教具, 不少兼职的科学教师还很困惑, 甚至对课本上的科学知识一知半解。没有教师的一桶水如何倒给学生一杯水呢?这些已成为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那么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 如何让学生爱上科学课, 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实效性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谈谈几点做法。

一、转变教师观念, 提高认识

小学科学课, 作为新课程改革设置的一门新学科, 我认为要上好这门课当务之急是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科学课是研究小学生身边的事物, 贴近小学生的生活, 有很多有趣的实验, 是很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专家认为学生学好了科学, 再用学科学的方法去学习其他的任何科目, 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呼吁所有的科学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不是老师们教不来, 而是教师要从思想上深刻地意识到科学课的重要性!没有教师的“乐教”, 何谈学生的“乐学”呢?

作为科学教师一定要热爱科学, 爱上科学课, 潜心钻研教材, 孜孜以求, 知识渊博, 做好学生的表率。教师不仅是探究活动的引领者, 更是探究活动的实践者和参与者。因为书本上的知识是有限的, 教师要积极地查找资料来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教师自己要像科学家一样的研究、实验, 体验实验的过程与结果, 做到心中有数, 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 上好科学课。教师还要抓住各种各样的机遇, 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和竞赛, 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二、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的导师, 对学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科学教师要精心上好第一堂绪论课, 让学生了解科学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例如, 给学生介绍中国科技的新成就, 中国科技的腾飞, 科学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等, 让学生认识到从小爱科学, 学科学的重要性。“万丈高楼平地起”, 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 增强学生主观能动性。

科学课还要注意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由于科学课老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较少, 学生如果不对科学课有浓厚的兴趣, 很多课外的观察与实验, 如《关心天气》《看月亮》《植物的繁殖》《养蚕》以及小制作、写科技小论文等作业, 就不可能自觉地、主动地去完成, 更不用说主动去探究科学知识。因此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科学的重要一环, 只有学生爱科学, 才能让学生对科学知识学得更扎实。

三、让学生亲自参与教学准备

科学课与其他学科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教学时要准备大量的实验器材和相关资料。让学生按照教材内容参与教学准备, 是一个很好的参与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使他们迫切希望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如学习《压缩空气》一课时让学生课前去了解并收集针筒、打气筒、气垫用品以及制作空气枪的材料;学习《神奇的机械》让学生收集各种机械;学习《岩石与矿物》让学生收集各种各样的岩石等, 学生的兴趣特别高, 他们积极地互相讨论、交流获取材料的信息, 自由分工合作。课堂上展示各小组准备的材料, 兴致高涨。事实证明:每当教师要求他们去收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实验材料时, 他们都是怀着极大的热情和探究欲望努力去完成的。对于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准备的课, 他们也会特别关注。

四、重视科学实验探究

科学实验, 充满神奇与奥秘, 它以独特的魅力, 吸引学生步入科学殿堂。例如我们来制造彩虹, 折形状, 做小孔成像, 造雨、造霜、造雾……学生们都非常喜欢做这样的科学实验。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充分调动。在实验中, 学生的思维活跃, 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他们为自己的成功而欢呼雀跃, 全身心享受着探究的喜悦。可以说每个孩子都是科学家,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靠教师讲书本知识, 让学生死记硬背那些知识结论, 绝不是科学教育。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从中获得科学知识, 增长才干, 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 理解科学的真谛, 这才是科学教育的全过程。

五、赏识学生

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之一就是:他们喜欢得到教师的肯定和鼓励。发掘学生的长处和潜能, 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发自内心地喜爱学生和赞赏学生, 会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科学的学习探究中, 学生的自信心很多方面来源于教师的鼓励, 每堂课中教师要努力地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表现好的学生除了语言上多表扬之外, 还可给予一定的奖励, 如有认真收集资料的, 积极制作学具的, 善于质疑提问题的, 认真操作实验的……只要某一方面好, 可以给他贴一颗五角星, 进行“科学之星”的评比。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树立学生自信心, 帮助他们坚持探究, 爱上科学课的有效方法。

上一篇:管理使用问题下一篇:数字X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