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目标再认识

2024-07-24

财务管理目标再认识(精选9篇)

财务管理目标再认识 第1篇

一、“管理就是服务”是管理本质的回归

现代汉语辞典将管理定义为:负责某项工作使顺利进行。这就把管理界定为一种责任。“负责”不是领导专属,每一人都对其着手进行的事情负有责任。追根溯源,管理是社会分工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产生了分工,先是行业的分工,随之是行业内部的分工。有分工就有合作,为了维护经济和社会的秩序,管理就应运而生。人们对管理的一般理解是:管理是管理者运用一定的原理与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引导、组织被管理者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活动。管理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为实现一定目标服务的。目标既有组织的目标,也有组织内成员的目标,管理所实现的目标应是组织的整体目标而不是组织内其成员的具体目标。管理也都是对人、财、物、信息、时空的管理,也即对这些资源进行分析、利用,使这些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力求以最小的资源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代管理主要是指对人与人的关系和对人与财、物的关系的管理,它归根结底是指对人与人的关系的管理。在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出于对维护秩序的需要,有一部分人就要把一部分权力交另一部分人,而另一部分人则对自己的发展加以保护,以达到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爱护。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组织目标,应集中组织成员的智慧,尽可能反映组织成员的要求,这样才能激发组织成员实现组织目标的热情。这样的一种特殊关系通过何种手段实现?那就是服务。管理者接受被管理者赋予的权力,这种权力关系产生了地位的尊卑贵贱之分。管理者合理运用这种权力为被管理者服务,才能真正实现组织成员利益的最大化,为组织成员的个人发展创造条件。反之,管理者把一部分人的权力拿过去以后并不为这一部分人服务,这样管理者就剥夺了被管理者的权利,权力与服务不对等的关系将会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并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异化,最终造成管理活动本质的“异化”。“管理就是服务”、“领导就是服务”、“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及“以人为本,与人为善”等管理理念和管理措施就是顺应以上观点提出的。也就是说,管理就是服务这一理念的提出就是对管理活动初衷即管理活动本质的一种回归。管理活动是管理者对被管理者进行管理的一种行为,同时也是对被管理者进行服务的行为。

二、管理本质是为人的自由发展服务

曾有报道,某幼儿园邀请上级部门的一位领导参加教师研讨课活动。课后,全体听课人员和授课教师到会议室进行研讨。大家落座之后,园长正要给领导倒水,领导却抢先倒了一杯水,来到授课教师面前,说:“老师,辛苦了,请喝水!”授课教师眼含泪水,一时无语。瞬间的静寂之后,在场的教师纷纷起立,报以热烈的掌声……事后,再谈起那杯水的事情时,领导语重心长地对园长说:“作为管理工作者,我们务必要牢记一条:管理,其实就是服务。”管理者尊重被管理者是做到管理就是服务的必要条件,但是仅仅如此管理就是服务,就是没有把握其实质。依据主体教育管理的观点,管理活动在产生之初也就是说管理活动的初衷,其本质是有利于人的自由发展的,这是根据“社会契约论”的观点来理解的。人们求得自由发展的机会,是为了有序而自由的生活。管理活动的本质是有利于人的自由发展,当然就要求管理对人宽松一些,因为只有这样,人才能自由发展;而管理活动的本质出现异化,管理者缺乏服务意识,官僚作风严重,对人严格限制,管理得比较狠和死,人当然就不能自由发展了。

三、管理与服务是实质上的统一

要实现管理就是服务,首先对管理者强调的是要树立服务意识。管理者树立为被管理者服务的良好意识是做好服务的前提。有人认为要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尺度,只有人民群众拥护了、赞成了、满意了,管理者服务才是真正的服务。但有人对此提出异议,认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是一对矛盾,他们认为管理就是服务,既然是服务,则态度为要,对管理者管理水平的要求则在次,要提高管理必须摒弃“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而且不能用群众满意指标来评价管理者的工作成效。这实际是把管理与服务对立起来,并没有看到管理活动深层次的涵义,是对管理活动认识的一个误区。另外一个误区就是如何看待“被管理者的异化”。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全心全意为被管理者的自由发展服务的管理者,他们是没有主动异化被管理者的群体。但是,一些被管理者不追求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相统一的自由,而追逐无法无天、随心所欲的自由。他们站在了自己自由发展的对立面而使自己不能自由发展,从而将自身陷入“异化”境地。管理者对这些出现异化的被管理者进行批评、教育,甚至做出必要的惩处,促使其回到正确的发展轨道上来也是一种服务。由上可见,我们既不能否定管理就是服务的正确性,也不能仅依据被管理者的满意度来评价管理者的工作成效。实现管理就是服务,不仅要把握服务的多层含义,不能局限于表面现象,还需从正反多个角度去看待服务这一行动的真实意义。服务是对管理活动本质的一种回归,管理就是服务,并且管理活动就是为人的自由发展而服务的。管理活动与服务行为是一组相辅相成的概念,二者相互支持、相互协作。因此,我们可以说,管理和服务是实质上的统一。管理就是服务,服务的重点是为人的自由发展服务。

四、高校管理工作应为实现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服务

有一位学校教务处工作人员在谈到教育管理者如何做到管理就是服务提到四方面:第一,要保障学校一切硬件设施能安全优质地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第二要保障教学工作程序的正常运作;第三要能及时为教师提供丰富、新鲜的教学、教研信息;第四是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机会,搭建平台。目前,很多高校管理者认为高校的管理服务就是要为基层服务,为一线教师服务,为广大学生服务,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保证学校各类资源最少损耗地发挥作用。这些观点强调的重点主要是服务态度,要求管理者多为教师和学生做好事。为学生服务应做到平等相待、态度和蔼、耐心细致,热情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各项服务工作。诚然,这些观点并没有错误,然而,这只是对管理就是服务的肤浅理解。主体教育管理理论,教师和学生既是管理的客体,又是管理的主体。高等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应为完成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服务。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也强调了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并指出要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把握管理就是服务这一精辟,高校管理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管理的本质是有利于人的自由发展。要完成高等教育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主题管理工作者,在确定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结构、制订培养制度时应切实做到为全面发展、自由发展、终身发展服务,并能充分调动广大教师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积极性,作为高等教育管理的主体之一———高校教师,做到管理就是服务应为学生的发展起到为人师表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高等学校的学生也是高等教育的主体,要树立起自我管理、积极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按照胡锦涛的总书记的要求,做到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

管理和服务都是手段不是目的,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人的自由发展,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做好高等学校的管理工作首先对管理就是服务应有一个正确理解。我们的教育管理者包括教育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及教师,都应树立起良好的服务意识。然而,我们注重的不仅是关心爱护学生、向他们认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服务;不仅是为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就业积极创造条件,更重要的是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孙绵涛.教育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财务管理目标再认识 第2篇

活动课程的再认识:问题、实质与目标

李臣之:深圳大学师范学院

活动课程以教育文件的形式进入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是我国课程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然而它对教育实践 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依然与预期的目标不甚相符。影响活动课程实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终都与我们对活动 课程的理解和认识水平有关。在人们对实施活动课程的热情日益高涨并对活动课程寄予厚望之时,我们重新反 思和认识活动课程,就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活动课程实施与认识上的问题

(一)过度膨胀与流于形式并存

1992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实施以来,出现了一个开发活动课程的热潮,“积极开发、全面铺开”成为活动 课程实施的流行话语。不仅如此,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活动课程更是成了素质教育的代名词。“学 科课程+活动课程”为时下教育的新模式。由此看来,活动课程实施似乎出现一派“欣欣向荣”的过度膨胀景 象。但是,活动课程实施中依然存在着另外一种情况:活动课程在整个课程结构中分量极小,很难达到原国家 教委所规定的基础课时数,更有甚者,尽管将活动课程列入课程表,但实质上作为学科课程补课之用,对国家 课程文件精神无动于衷。

针对活动课程实施状况,教育行政部门及时作出回应,指出要“抓典型,搞实验,稳步发展,逐步推开, 使活动课程向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在开设活动课程过程中,既反对急功近利、一哄而起、不切实际的 冒进,也反对认识不足、墨守成规、等待观望的消极情绪。”(注:陈钢:《关于开设九年义务教育活动课程 应当坚持和注意的几个问题》,载严尔权等编:《在活动中求发展――中小学活动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华中 理工大学出版社版。)学术领域也对此现象提出了质疑,主张正确认识活动课程及其价值,慎重对待活 动课程的实施。可以说,如果当前活动课程实施中的过度膨胀和形式化趋向得不到理性的控制,我国活动课程 必将走向荒废,并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二)学科化倾向

活动课程不等于学科课程,在理论上无需争辩,但活动课程的实施的确出现将活动课程学科化的现象。其 一,活动课程内容的设计拘泥于学科课程的范畴,深度有余,广度不足。表现为各种“学科活动课程”与学科 课程的一一对应,有什么样的学科课程,就有什么样的学科活动课程。这些学科活动课程在目标上只是满足于 学科课程的目标,即延伸和加深学科课程。其二,活动课程内容的组织套用学科课程的逻辑,“教科书化”现 象严重。几年间,活动课程的教材版本比学科课程的教材建设速度要快得多。在一些地方,小学二年级学生的 书包中居然有12本课本。学生的负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不少。对此,有专家呼吁:还课外活动的本来面目 !(注:顾明远:《还课外活动的本来面目》,载《教育参考》5期。)最后, 教育行政部门明文指示 :不准编教材。实质上,教材是教和学的材料,活动课程实施无理由没有教材,只是活动课程的教材不能与教 科书等同起来。其三,活动课程管理在思维上难于超越学科课程管理模式,封闭有余开放不足。

“活动”学科化原本是一种历史现象,如音乐、体育中的球技最初的确是作为学科外的活动出现的,随着 活动经验的积累,活动方式的丰富,更主要的是它们的价值得到承认,才逐渐演变为学科。但是,这种演变是 一个漫长的动态的历史过程,并非是短短几年间的事情,一旦演变为学科,必将在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被称 为学科课程。我国当今的活动课程基本上沿着课外活动的足迹发展而来,实施伊始并没有比较科学可行的措施 ,在对活动课程的价值抱有厚望之时,人们又机械地照搬学科课程的方式实施活动课程。如果从活动课程理论 建设不足,或者从理论研究与政策研究的关系的角度来理解,活动课程实施中这种学科化现象是不足为怪的, 但绝对不能因此而作为学科化的理由。

(三)依赖、套用课外活动

我国活动课程来源于课外活动的“课程化”,与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活动课程相类似,但与杜威经验主义 活动课程有着质的区别。(注:李臣:《活动课程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19版,第一章。)原国家教委 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将活动课程规定为:晨会(夕会)、班团 队活动、体育锻炼、科技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校传统活动等。九年义务教育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讨论五 稿)将活动课程的内容集中在社会教育活动、科学技术活动、文艺学术活动、体育卫生活动。3月26 日 颁发《关于印发〈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的通知》强调,活动类课程包括校会和班会、社会 、实践体育锻炼、科技、艺术等活动。这些课程政策还带有概括提炼课外活动的痕迹。

在活动课程实践过程中,由于理论界对“中国特色”的活动课程理论探索不足,一些学校在实践探索之初 ,大多将课外活动移到课堂内,把原来课表上的“课外活动”换成“活动课程”,其教学模式、活动方式和评 价方法出自课外活动实施的经验提炼。但是,把课外活动作为“活动课程”纳入课表,同时也抹杀了课外活动 的本质属性。其结果,把学生的自愿变为强制,把主动变为被动而加重学生负担。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 就应该正确地认识活动课程,将活动课程作为主要的“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来开发。应该 说, 活动课程并不等于课外活动纳入课表,进入课表的“课外活动”已经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课外活动。活动 课程的设计并不仅仅等于课外活动的升华。

(四)目标异化

活动课程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但是,我国教育现实中的活动课程目标却异化为多种近视的目的 。主要表现有三:其一,成为特色学校的工具。相比学科课程而言,学校活动要搞得有声有色,活动课程自然 是最理想的工具。其二,素质教育的代名词。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政策问世后,学校教育研究或实践总是与 此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活动课程是其中联系频率较高的代名词。其三,“数字化教育”的有效手段。“数 字化教育”是指对教育结果的评价片面追求数字,诸如,分数、获奖名次和次数、外语等级、钢琴等级、进入 培训班的次数等等。活动课程实施的目的并不在于获取一些数字,但实质上许多学校的确把活动作为得到这些 数字的手段。

(五)认识上的误区

活动课程实施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除社会性功利观的影响外,归根结底,与人们认识上的误区密切相关 。就价值论而言,人们没有从整个教育历史发展全过程去理解活动课程对人发展的价值和意义,认为活动课程 从属于学科课程,处于辅助、被支配地位,教育价值相应较小。这种价值观易使实际工作者产生“有它不多无 它不少”感性理解,同时考试也不考活动课程,人们自然认为学科课程才是教育的主体,抓住了学科课程,就 抓住了根本。直到现在,依然还有不少学者把活动课程视为学科课程的辅助。更有甚者,依据旧版《辞海》( 1983年版)教育心理分册“课程即教学的科目”“教学的科目即学科”等观点,推导出“课程和学科是等义的 ”的结论,认为活动的实质只是方法和手段,不能与学科相提并论。显然,按照如此狭义的课程观推导下去, 活动课程再也没有必要存在了。就本体论而言,活动课程究竟是什么?到现在仍没有一个比较科学的界定,把 活动课程视为课外活动、视为杜威的活动课程,将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对立起来等等的根本原因都在于此。活 动课程价值认识的误区实质上与本体认识密切相关,本体认识最终导致价值观的缺陷。因此,在教育改革的浪 潮中如何保持清醒的认识,始终把握好活动课程的精神实质是活动课程研究与实践的关键。

二、活动课程的实质

(一)现有认识水平

《九年义务教育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讨论五稿)》认为:活动课程是指在学科课程以外,学校有目的、有 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 、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内容的课程。这是中小学实施活动课程的直接依据,对 迄今为止的中小学活动课程实践影响较大,反映了教育当局对活动课程的实质认识。总体上看,仍然有需要商 榷的地方。其一,它虽然划清了与学科课程的界限,强调“非学科性”,但忽视了与学科课程的联系,有绝对 化、简单化、片面化之嫌。其二,虽然也划清了与课外活动的界限,突出了目的、计划、组织,但没有从根本 上与课外活动区别开来,因为在理论上课外活动也有目的、计划和组织。进一步就教育行政部门对活动课程指 导纲要的解释而言,(注:“在中、小学,除了学科类课程之外,学生所参加的一切活动,都应涵盖在活动课 程之中,……活动课程并不是一门新的课程,它是继承过去学校已经开展过的,但又是疏散的、……随意的各 种传统活动和课外活动,把它通过法规给予规范化,使之成为有计划的、有相对统一要求的、全员参加的一种 必修为主的课程……”。同陈钢:《关于开设九年义务教育活动课程应当坚持和注意的几个问题》,载严尔权 等编:《在活动中求发展――中小学活动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年版。)更容易让人 感觉到与课外活动相去不远。其三,虽然描述了活动课程的诸多特征,但最终免不了以“课程”解释“课程” ,仍不尽如人意。

目前,学术研究领域关于活动课程的认识,主要有三种取向。第一,取向西方学者理解的活动课程,强调 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是活动课程设计的出发点,经验是学生学习的内容,学生自己组织的活动是获得经验的手段 。(注:杨亮功主编:《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第八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70年版。)第二,取向课外活 动课程化。重在课外活动的系统化和规范化,从课程高度重新建构。(注: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办 公室主编:《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专辑1),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三,取向活动课程本土 化,力争创建一种新型的活动课程。(注:以廖哲勋、高峡等人为代表。)这三种研究取向,是我国活动课程 理论建设的阶段性尝试,为人们认识活动课程的实质提供了不同的角度,引发了不同程度的思考。

(二)活动课程实质的再认识

综合现有研究成果,我们可以进一步将活动课程界定为:为指导学生主要获得直接经验和及时信息,促进 学生情意、动作技能和认知协调发展而设计的一系列以教育性交往为中介的学生主体性活动项目和方式。这种 界定的优势在于:在课程思想上,突出活动课程以直接经验和及时信息为主要内容,不仅仅是人类的种族文化 ;突出活动课程目标,重在情意等协调发展,不仅仅是知识的授受;突出活动课程结构,强调学生主体性活动 项目和方式,不仅仅是知识的逻辑组织;突出课程实施过程的交往性,注重学生的自我组织和相互之间的启发 ,不仅仅是接受。具体而言,强调“体验”“整合”“开放”“自主”八字特征。

1.体验。学生的发展实质上是一个文化的体验过程。人作为主体,吸收人类文化并非等于学习文化,只有 当人类文化内化为个体文化时,才完成了文化的学习。但是学习文化并非是为了学习,最终是为了运用文化, 也就是说最终要将个体文化外化,用于解决社会问题,能够解决问题,文化学习才算最终成功。人在解决问题 的过程中实质上又为人类创造了新的文化。因此,人类的发展也就是文化的发展过程,文化的发展过程是作为 个体的人不断地吸收文化、运用文化、创造文化的过程。活动课程以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为构成要素,探究、交往、创造、即时反馈、及时检验,表现为现实的或模拟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实现对现实生活文化的 吸收、综合运用和创造,同时也将静态的种族文化“活化”,并利用种种活动方式实现文化体现。因此,活动 课程最易于学生体验成功。

学科课程以人类长期发展过程所积累的共同文化为主体、以间接经验为主要内容,是经过检验的真理,接 受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科学的审视,表现为以文字符号为主要载体的静态文化。学科课程的学习如果 不与体验结合起来,种族文化同样无法转化为人的个体文化。但是,它先天不足,不能完全实现文化体验。因 此,有必要在适当的时机,把活动课程体验学习精神渗透到学科课程学习过程之中。

2.开放。这里所说的开放表现为7个方面。(1)对儿童学习器官的全方位开放。解放儿童的.脑,让其自由 思考;解放儿童的口,让其自由讲;解放儿童的手,让其自由做。(2)学习空间的开放,学校、家庭、社区 、大自然都是儿童学习的空间。空间组合按学习内容和目标而定。(3)学习时间的开放,不以40分钟为限。( 4)学习目标的开放,不以知识为惟一目标。(5)教学评价的开放,不追求惟一目标的实现。(6)教学内容的 开放,来源学科、社会、活动本身。(7 )教学方式的开放,多种活动方式综合展开。

3.整合。活动课程不受学科知识体系的束缚,得益其体验和开放的特征,有效实现目标、内容、方式、结 果诸方面的整合。在目标上,很难将一次活动课的目标明确界定在某一具体方面,不同学生都有着自我体验到 的不同收获,这些收获既来自显性的,也有附伴隐性的。在内容上,活动课程涉及多学科的知识,若加以综合 运用,可以有效解决学科课程割裂整体知识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发现诸多学科知识以外的新信息。在方式上 ,根据活动内容需要,学生可以灵活选择或整合多种活动方式,并不断地在活动中受到启发。在结果上,同一 项活动,可能有多种结果,而且结果表达的方式也可能是多元的。

4.自主。活动课程不仅仅强调“做中学”和活动作业,而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能动性、参与性,体现学生自我意识的提升、活动课程强调研究“什么样活动最能促进人的发展”, 这种活动至少是学生自己的活动、或主体的实践活动、或探索性的活动。与学科课程相比,活动课程容易满足 这三方面活动的要求。在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发展是学生的主体性行为特征,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不断选择 并不断建构有价值的知识,同时通过体验学习的过程获得自主发展。

三、活动课程的目标

活动课程应该有自己明确的目标。我们可以借鉴布卢姆目标分类方法研究活动课程的目标。根据活动课程 的精神实质,活动课程不是将知识目标放在首位,而是比较强调情感(包括态度、意志、动机)和能力目标。

(一)情意目标

活动课程注重4方面情意目标的发展。(注:关于“关心”“参与”目标的论述,可参阅高峡等著的《活动 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上海科技出版社19版,第80页~81页。)第一,关心。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 生态环境、关心地球、关心可持续发展。第二,参与。主动介入,积极承担责任。第三,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共同进步。第四,发展。发展意识,改变目前生活状况的意识,自我发展的意识,牺牲局部利益、顾全长远 利益的意识,无论对民族、国家,还是对个体,都是十分重要的,发展意识在活动中容易形成。

(二)能力目标

当前学校课程建设所关注的种种能力取向都应该是活动课程能力目标所应该关注的对象,诸如,收集信息 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清晰的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未来的预测能力;对人类环境深刻的理解能 力;社会交际活动的能力;理解人类和社会的能力;个人能力,包括自卫、安全、卫生、营养及性的教育,消 费

[1] [2] 下一页

教育,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本技能,个人学习的最佳方式及策略,有自知之明及自我克制能力;等等。具体 而言,我们应该尤其强调以下5方面能力。

1.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应该从小培养。没有研究意识,缺乏研究能力,就不可能自觉地发现问 题,探究变革措施,改变生存的处境。有研究能力,才会自觉地在研究的状态下从事学习和工作,不囿于惟一 结论,不断创新。活动课程的实施常常需要学生围绕某一问题,广泛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提出假设,验证假 设,积极发表个人见解。在这种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渐进增长。

2.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多活动围绕主题进行,其中问题的选择、资料的收集、假设的形成 与验证等,均有助于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养成。

3.人际交往能力。活动课程强调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师生、生生、师生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交流机会比 较多,交际能力易于养成。

4.动手操作能力。操作是活动的构成要素,操作能力在操作活动中容易养成。

5.管理能力。活动的完成,并非一人之功,凡两人以上都会涉及组织和管理问题,怎样协调工作关系、人 际关系、人事关系,怎样调动每个人活动的积极性,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活动机会愈多,活动水平愈高,活 动内容愈丰富,此种经验愈丰富,管理能力终会得以形成和发展。

(三)知识目标

活动课程并非不注重知识目标,但它尤其强调知识的综合性、创新性和广博性。学科课程重在专门性知识 ,按一定逻辑顺序将知识分门别类;活动课程淡化知识分割,淡化学科之间的界限,以任务为中心,将知识学习融于完成任务的过程之中。活动课程主张尽可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尽可能综合学习并运用知识。诸如, “××军事观察”“澳门回归”“保护惟一的地球”“小区文化建设设计”等主题,往往涉及军事、宗教、经 济、政治、文化、环保等许多学科的知识。这些知识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都是 学生在活动课程中需要学习并且能够学习的。学科课程所体现的知识一般是相对稳定的、经过实践检验过的真 理性知识,学生不掌握这些知识,对学生来说是一大损失,但是这些知识中有的可以说是相当陈旧的。活动课 程所呈现的知识常常是看似“不成熟”的新知,但未必是没有价值的,尤其是与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 会和谐、学会沟通、学会合作、学会创造等相关的知识,往往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

上一页  [1] [2]

对泰勒科学管理原理的再认识 第3篇

一、泰勒科学管理原理的基本观点及已有评价

(一) 泰勒科学管理原理的基本观点

1. 谋求最高生产率是其根本目的

科学管理原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生产率。为实现这一根本目的, 泰勒发明了差别计件工资制、任务管理和工厂管理等卓越的管理方法。最高的工作效率是雇主和工人达到共同富裕的基本, 也是泰罗确定科学管理的原理、方法的基础。

2. 用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代替经验管理

作业标准化、制度化是提高管理效能、谋求最高生产效率的关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通过长时间研究发现作业的规律, 找到最有效的作业方法, 将最快的动作和最佳的工具定义为长期不变的标准, 直到有一系列更快更佳的动作取代它, 即时间和动作研究;第二, 为特定的作业选择和改造工具;第三, 通过对工人的选择和培训将最佳的标准和规范固化并运用到工人的日常作业中, 使工人掌握前辈们知识的结晶, 接受标准的工具和方法, 并有机会和更多的时间站在巨人肩膀上向前看, 发明更好的方法。

3. 劳资双方的最高利益一致

“管理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使雇主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 也联系着使每个雇员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 “一种管理制度或方案, 如果从长远的眼光来看, 不能使劳资双方都满意, 如果不能表明他们的最高利益是彼此一致的, 如果不能给双方带来彻底而又真挚的合作, 使他们同心协力而不是分道扬镳, 那么这种管理制度就不值一顾。”因此, 泰勒认为劳资双方的最高利益彼此一致。

(二) 对泰勒科学管理已有的评价

1. 它是管理走向科学的开端和重要奠基

科学管理的产生是管理从经验走向科学的标志, 不仅冲破了百多年来沿袭下来的传统的落后的经验管理方法, 而且也是许多管理思想的奠基, 著名管理学家厄威克说:“目前所谓现代管理方法, 如果不说是绝大多数, 至少有许多可以追溯到泰罗及其追随者半个世纪以前提出的思想。这些管理方法虽然已改进和发展得几乎同原来面目全非了, 但其核心思想通常可以在泰罗的著作和实践中找到”。德鲁克也在其经典著作中说, 正由于泰勒对工作的科学研究, 才使得生产效率成倍提高, 才导致了现代管理学的产生。泰勒科学管理原理的地位和历史作用不容忽视。

2. 泰勒科学管理制度被称为“血汗工资制”

泰勒把工人看成会说话的机器, 而泰勒制是资本家最大限度压榨工人血汗的手段。所用的标准作业方法、作业时间和工作量是大多数工人无法坚持和胜任, 所谓科学管理实际上就是高压管理。同时还认为泰勒把人看做是纯粹的经济人, 忽视了成员之间交往以及工人的感情、态度等社会因素对于生产效率的影响。

二、对泰勒科学管理原理的再认识

(一) 假设人是“经济人”, 但并不否认人的社会需求

在人性的假定上, 泰勒科学管理原理以“经济人”为假设进行制度设计, 奖金构成了科学管理结构上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但对人性做经济人的假设与重视人的社会性需求并不矛盾。泰勒认为雇主与工人之间应当保持良好的个人关系;每个领班都有责任使每个工人都得到公平的待遇;上级人员努力使员工更加坦诚、更加诚实和愉快地工作;通过快速的提拔和晋升提高工人的积极性;鼓励员工自我管理。重视激励的及时性, 用不同的颜色标识及时给员工反馈的已完成任务的数量和工资。这和泰勒身后的行为科学学派和当代管理学家的观点相类似。当然, 有一些学者提出泰勒的科学管理的实质是人本管理, 笔者认为有言过其实之疑。

(二) 侧重现场作业管理而非管理体系的建立

泰勒科学管理原理主要研究如何提高生产率, 侧重作业和现场的管理, 较少涉及管理体系的建立, 这与泰勒长期直接观察生产现场的经历不无关系, 属于公司运作微观层面的研究。而参加过大企业管理的法约尔则更侧重管理体系的建立, 他以大企业的整体运作为研究内容, 提出了经营的六项职能、管理的五种因素和十四条原则, 属于公司运作宏观层面的研究。这两者不是孰优孰劣的比较关系, 而是互补关系, 宏观面的成功需要微观面的支撑, 微观面的成功有赖于宏观面的引导。

(三) 混淆了分析的原则和行动的原则

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认为工作分析应将工作分解为最简单的各个基本动作, 即工作就是由一连串个别动作的组合, 如果可能, 应该由一位员工执行一个动作, 这是分析的原则。应该肯定, 把工作分解、通过改善个别员工的作业方式会提高工作绩效, 但在行动中, 如果认为越局限于个别精准的操作, 员工的工作绩效就会越好, 这就不对了, 且不论人有情感、意志、个性的考虑, 作为生产资源的人区别于机器的优点和特殊贡献是人具有整合、平衡、控制和判断的能力, 因此行动的原则应该着眼于发挥人的特质, 通过工作的整合和重组有效运用人力资源。分解和组合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 把分析的原则和行动的原则混为一谈毫不科学。

(四) 割裂了计划和执行的联系

泰勒的重要见解之一是认为计划应该由受过专门训练的管理部门的人员来完成, 而执行则是基层员工和部门完成。这种假设认为工作规划的越周全, 执行就会越简单、越有效, 生产力也会越高, 这一见解对工业发展和整个现代管理的结构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区分计划和执行职能并不意味着计划者和执行者必然是两个不同的群体, 相反, 计划和执行是同一工作的不同部分, 两者必须兼顾才能有效完成工作。在实证中可以看到当企业赋予员工自行规划工作职责时, 生产力不仅会大增, 而且员工态度和荣誉感也得到大大改善。在区分计划和执行职能的同时能够让计划者和执行者尽可能合二为一的效率远远高于计划者和执行者各自为政、关心局部的效率。

三、泰勒科学管理原理的现代意义

当代美国著名管理学大师加里·哈默尔说:“20世纪的工业之所以能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财富,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F·W·泰罗的贡献。即使泰罗被人轻视, 但他的理性思想, 天赋冲劲将会永存”。对泰勒科学管理原理, 我们更应该看到自实行泰勒科学管理以来, 生产力以每年3.5%~4%的比率提高, 所有先进国家的生产力提高了大约50倍, 国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方面都有了提高。即使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 泰勒科学原理对我们依然有诸多启示。

管理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这是管理实践中是人们孜孜以求的方向相反、互不矛盾的两个端点, 如同一体的两面。遗憾的是, 人们看待这个问题时却经常顾此失彼。笔者的观点是管理不是一门精确的学科, 也绝不能成为一门精确的科学。因为人有判断、认识和感官, 可以自己决定是否对组织有所贡献以及贡献的大小, 因此对人的管理要艺术化, 尤其是在管理知识性员工时, 尤其在对失业的恐惧已经不再是员工主要工作动机的今天。在管理其他管理对象时, 规范化、最优化的科学管理仍然是最有效的方法, 如果此时科学管理原则显得似乎不适用, 那是因为我们对这些管理对象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彻底。

时代的发展使员工日益成为知识性员工, 随着工作内容不断扩大和丰富化, 员工越来越要求有更多的协调能力, 越来越倾向于对自己的成果负责任, 但这并不意味着员工又回到了以前手工操作的年代, 而是更应该运用科学管理方法分析每一项作业, 哪怕是一个很简单的作业, 将必需的作业整合成工作。随着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 组织要求员工必须有能力从事规划的工作, 而不只是俯首听命。能做的规划的越多, 意味着计划和执行的区别渐进模糊, 意味着为自己的工作承担越大的责任, 生产力也会越高。

的确, 如果不能看清科学管理的盲点, 就无法真正受惠于科学管理的真知灼见。我们必须坚持科学管理的基本见解, 同时, 也必须结合当代特征超越其传统的方式, 看清科学管理的盲点, 继续发挥科学观念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美]F·W·泰勒.科学管理原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美]彼得·W·德鲁克.管理的实践[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09-213

[3]、王昊.论泰罗科学管理的当代意义和历史局限[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 (1) :56-60

[4]、陈天祥.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对我们的启示[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 (2) :54-57

[5]、常雪.泰勒管理思想的演变及其本质剖析[J].商业时代.2007, (29) :41, 42, 78

财务管理目标再认识 第4篇

关键词:实训基地;产教结合;合作办学;精细管理

加强电子电工实训基地建设,是当前职业学校深化教育改革、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培养能力、做强本专业建设的有力抓手。本文结合我校电子电工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和实践,通过参加实训基地负责人培训班的学习,对实训基地的建设管理重新思考,总结出电子电工实训基地建设要做到“真、实、活、精”。

1.产教结合,做真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有别于实验室和企业,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人才培养空间。主要功能是实现课堂外的技能操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规范的实际岗位群的基本技能操作训练,如焊接、装配等。电子电工实训基地建设要尽可能贴近生产第一线,努力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在电子电工实训基地的建设中,资金投入、学生实用操作技能训练的成效是基地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产教结合是解决上述两个问题的好途径。学校可以把原来的实验室、实验场建成具备经济功能的专业实体,或者通过招商引资等方法兴建具有实训功能的校办企业。学校兴建各种实体,要因地制宜,可先设厂再承包,先承包再建厂或给予政策让个人投资,学校提供场地、厂房。实验厂在走向市场时如果本教研室或本校确实难以承包或无法市场化时,可考虑向社会公开招标,把专业管理人员引入学校。实训基地围绕一个“真”字开展运作,即营造真实的企业场景,培养真正的技术工人。学校已经和台资企业苏州东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学校提供场地,在原电子电工实验室的基础上,由该电子厂投入资金,建立2条扬声器组装生产线,企业派专门的人员负责技术指导、质量监控,按照工厂管理模式运行,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实训真实的场所。学校有3名专业教师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招聘了2名技术工人为生产车间主任。结合电子电工专业课内容,安排每学期的生产加工任务,承接订单。学生分批编入加工车间作为员工,确定岗位并进行操作。从工装穿戴到作息时间,完全与电子企业一样。实训基地对实训内容的选择也很重要,如学校根据不同阶段分别设置了光声控开关、节能灯、电子镇流器电路板、扩音器功放电路、收音机等产品的生产,作为学生不同阶段的实训内容,做到了实训内容的循序渐进,产品生产围绕实训内容进行。

2.合作办学,做实实训基地

借鉴德国“双元制”办学模式,联系企业合作办学,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的教育资源,形成“双元互动,校企双赢”的渗透式办学特色。合作办学为电子电工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了极好的机遇,依托电子电工行业本身的设备和技术,为本专业学生创造了实训的良好平台。通过校企合作,明确目标,在企业原有的基础上建设本专业的实训基地,基地无偿或优惠提供实训设备及实训材料,提供兼职教师(师傅)指导学生的技能训练,使学生置身于现实工作场景中,在此基础上校企共建后备就业制。

在建设实训基地过程中特别注重3个沟通,即学校校长和企业厂长沟通,学校教研组长和企业主管沟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技术师傅沟通。还做到3个结合,即专业知识和实训内容结合,专业教师和实训师傅结合,现场观摩和顶岗操作结合。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做实了实训基地,培养了企业欢迎的实用人才。

3.精细管理,做活实训基地

为提高实践教学的水平和实践教学基地的效率,必须有一套科学的实践教学运行机制和规范管理制度。学校可设立实训中心这一机构,来统一管理学校的实验、实训基地,组织协调各专业的实验、实训工作。

4.与时俱进,做精实训基地

财务管理目标再认识 第5篇

1.1 本研究的目的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 与经济价值或财富的保值增值有关, 是关于创造财富的决策, 企业生存、发展、获利的总目标离不开财务的筹资、投资以及对资金的运用管理。另一方面, 财务管理目标是制定生产目标、销售目标等一系列目标的基础和前提, 这使得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处于一个核心地位, 财务管理目标将从根本上反映企业的总目标。

1.2 本研究的意义

a.有利于配合我国新型的财务管理理论发展, 完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改善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提高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b.配合经济体制改革, 推进企业财务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 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与国际接轨,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国际化。

c.有利于优化企业理财行为, 实现财务管理的良性循环并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

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理财活动所希望实现的结果, 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因此, 对财务管理目标的研究, 一直是国外财务学者关注的焦点内容之一, 对此, 回顾财务管理目标的发展, 以指出财务管理目标的发展趋势。

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首先介绍了财务管理目标的作用及基本特征;其次, 对传统财务管理目标与现代财务管理目标各自的优点以及所存在问题较为详细的分析, 针对我国面临的具体情况, 指出“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是我国目前财务管理目标的合理选择;最后, 对完善此财务管理目标提出了一些建议, 以便使该目标能够更好的运用。

4 财务管理目标的作用及基本特征

4.1 财务管理目标的作用

4.2 财务管理目标的基本特征

由于财务管理目标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特殊地位,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财务管理目标的特征做进一步的认识。

5 各种财务管理目标的比较分析

关于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目前的说法有很多种, 应该说, 各种说法都有其科学的地方, 只是考虑的角度不同而已。

5.1 传统财务管理目标

这类理财目标主要站在企业利益主体的角度, 以追求最大化的经济利益为突出目标。这也是企业管理者进行财务管理活动的最原始的动机。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当前仍然采用这种传统的理财目标, 具体说来, 主要有如下三种:

5.1.1 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目标是20世纪50年代以前西方比较流行的一种观点, 该观点认为, 利润代表了企业新创造的财富, 利润越多, 则说明企业的财富增加得越多, 越接近企业的目标。强调以税后利润的最多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5.1.2 股东权益最大化

股东权益最大化是指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 为股东带来最多的财富。股东的权益主要是通过股票的市价得以充分体现, 因此, 股票市价成了财务决策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5.1.3 经济效益最大化

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我国理财目标的总思路是有客观依据的。改革开放以来, 党和政府一再强调, 要把全部经济工作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5.2 现代财务管理目标

由于传统理财目标存在的种种缺陷, 我国很多企业已逐步由传统的理财目标向现代理财目标转变, 在总结借鉴传统理财目标特点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新的见解。

5.2.1 企业价值最大化

5.2.2 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

5.2.3 最佳现金流量

5.2.4 相关主体利益最大化

5.2.5 社会责任最大化

6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

6.1 我国企业面临的具体情况

我国目前最为流行的观点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采用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等传统理财目标。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问题存有不同的观点, 这也是学术界普遍关注的财务理论问题。

6.2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理想模式

6.2.1 利润最大化

企业利润最大化是指企业的利润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达到最大。它强调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在于利润, 而且利润总额越大越好。它可以通过以下指标反映:

a.净资产收益率。它反映企业盈利的真正绩效, 可以准确地反映获得利润与投入资本的关系, 弥补利润这一绝对指标的不足, 要提高净资产收益率, 就要不断提高税后利润, 就要求企业提高销售收入, 加强内部管理, 降低产品成本, 提高销售利润率, 同时要求企业有适当的负债, 利用财务杠杆的作用, 使企业获利更大。

b.成本费用利润率。成本费用问题是当前企业中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

6.2.2 股东财富最大化

该目标模式是企业经理应当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企业的财务目标。我国实务界有时把它看做所有者权益最大化。这种观点被称为“股东财富最大化”模式。它可以通过每股收益、股利支付率, 每股市价标来反映。所以它具有货币性、明晰性、可控性特征。

6.2.3 经济效益最大化

所谓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的产出和投入的比例关系, 反映企业经济效益的典型指标是企业的总资产收益率。将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与利润最大化目标相比较, 它最大的优点是剔除了企业规模因素, 能够直接了解企业的获利水平。

6.2.4 企业价值最大化

所谓“企业价值”是指企业全部资产的市场价值, 它相对于“资产负债表”左方资产的价值。企业价值不仅包括了已取得的利润, 还包括潜在的预期的获利能力。股东财富只是“资产负债表”右方的所有者权益的价值, 它只是企业价值的一部分。

6.2.5 最佳现金流量

持该观点的人认为, 现金流量信息是企业极为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理财资源。现金流量的多少、现金流动速度的快慢、流动的稳定性以及企业收现能力等等这一系列与现金有关的财务指标能够很好的衡量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 评价企业的财务风险, 反映企业的流动性和收益能力。

6.2.6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基于上述认识, 我认为企业的财务目标应该从上述目标中脱离出来, 在充分考虑我国现行的管理体制, 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进行确立。

7 完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几点建议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以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为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无疑是企业财务目标的最优选择。但由于我国部分企业的财务制度并不健全, 因此, 在追求“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的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其一, 在企业中建立一个目标激励机制, 以此来调动组成企业的各经济利益主体参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促使其树立起完成目标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激励其为自觉完成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而共同奋斗;其二, 建立一个目标约束机制, 以此来完善企业的经济责任制, 对企业内部各经济利益主体的经济行为予以约束, 使之符合社会主义国家的要求和企业的整体利益;其三, 在企业的内部实行民主理财, 用以确认广大职工群众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 完善企业的监督机制、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 在知识经济时代, 随着经济全球化, 单个企业的行为只有有利于相关主体的利益, 有利于社会利益的实现, 才能使自身利益得到保障;只有互惠互利, 才能共享识。正因为如此, 追求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由“利己”型转向“利己”与“利他”相结合, 才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最优选择。这一财务管理目标的确立, 将有利于各方面关心企业, 有利于国有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有利于协调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矛盾, 有利于协调股东与职工之间的关系, 有利于协调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关系。

责任编辑:王青翠

摘要:目标是组织预期要达到的目的或结果, 具有预测性, 激励性等特点。就财务管理而言, 判断一项财务决策是否有效率, 必须依据某种标准, 而要使财务管理有效率, 企业必须设置一些目标。但由于企业所面临的财务管理环境存在着差异, 因而其财务管理目标也并非是完全一致。

财务管理目标再认识 第6篇

一、税源管理的再认识

所谓税源管理是指以税务机关为主体, 其他相关部门配合, 以现行税法或现行税法的立法精神为基础, 实现纳税申报的税收收入最大化, 使之趋近于按照税法规定的标准计算的应征税收额所进行的管理活动[2]。狭义的税源管理主要属于税收管理中的事前管理, 贯穿于税务登记、账簿和凭证管理及纳税申报等环节。

(一) 税源管理与税收征管

税收征管是税务机关根据有关的税法规定, 对税收工作实施管理、征收、检查等活动的总称, 又称“税收稽征管理”[3]。以税款征收环节为界线, 税源管理属于税收征管的事前管理范畴, 目的在于运用各种管理手段使纳税申报数额最大化地趋向于法定税收收入数额, 归根到底在于提高纳税申报的准确性。

(二) 税源管理与税源监控

税源监控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科学、规范、现代的方法和手段, 对税源进行监督、管理、调节和控制, 以保证税收收入实现的一系列税收管理活动”[4]。税源监控是税源管理信息化的手段, 具体表现为“CTAIS”上线、金税二期工程和金税三期工程。信息化手段的使用将传统意义上的税源管理前移。税源管理不仅仅包括申报核算的内容, 税源管理的前提是最大限度地收集纳税人各种生产经营核算的信息, 最大限度地收集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涉税信息, 这样才能掌握税源, 通过强化管理, 把税源转化为税收[5]。仅有现代化的监控手段是远远不能达到税源管理目标的, 税源管理与税源监控应该是一个包含与被包含的范畴。

由此我们得出这样一个关系, 税收征管包含税源管理, 税源管理包含税源监控, 它们的关系如图1所示:

二、广西区税源管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 信息采集困难

1. 纳税人出于降低经营成本等纳税意识的局限, 在税务登记和纳税申报环节自行提供的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度也存在局限, 除了企业经营地址、注册类型、经营方式、销售额、应纳税额等基本信息之外, 能真正反映税源发展变化情况的动态的、关键的涉税信息, 如生产能力、购销存情况、产品价格、市场营销、资金往来等无从获悉, 无形当中使很多税源已在实际的生产、销售环节被转移和隐匿了。如对建筑安装企业外出经营管理、房地产税收一体化和房屋出租等行业难以监控、难以通过委托代征解决税收征管, 以及城市餐饮、服务业的实际营业额难以核实、监控。在无法获得足够信息的情况下, 税源不清也成为了必然。

2. 信息沟通机制没有建立。没有建立配套的信息整合制度, 而使各工作环节的信息没有实现契合。因为没有相应的信息管理制度, 而使分布于各任税务收管理员手中的税源“活情况”只随人走、没随户走, 人员调动一次, 资料就要重新积累一次。

3. 非重点税源信息采集相对来说更困难。税务部门采集信息是有成本的, 税源越分散采集成本越高, 随着专管员数量增加, 信息采集量的边际成本是递增的。这直接导致非重点税源的监管不力, 形成税收漏洞。

4. 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 征管手段仍比较落后。为纳税人服务的理念、内容和手段有待进一步加强。虽然自2003年开始, 广西地税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 信息化水平也大幅提高, 到2006年全区有8市1县实现了信息化建设达标。但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 从整体上上看, 广西的基础还比较薄弱, 征管信息化和专业化程度不高, 信息化建设仍很艰巨。

(二) 缺乏对税源的宏观把握

1. 税源预测方法落后, 现行的税源预测方式缺乏一定的科学性。

税源预测主要采用“基数+增减因素”法, 这既缺乏科学依据, 又与实际税源相差较大。首先, 基数仅是税收会计核算反映的“应征数”, 未包含尚未查到的纳税人偷骗税收的应征数, 因而, 该基数不能反映纳税人实现税源的“全貌”。其次, 通过对部分企业典型调查估计的本年“增减因素”因受调查估计准确性的影响, 很多因素没法事前预见, 税源预测的可信性较差。因此, 采用这种方法预测的税收收入计划与各地税源实际误差较大, 客观上很容易导致税源管理部门苦乐不均, 部分单位的计划无法实现, 而部分单位则增长过猛。因此, 存在征管质量考核结果不能反映征管的深度和质量的问题。

2. 纳税评估作为对部分企业税源监控的一种管理手段, 其监控的范畴仅仅停留在微观税源上。

纳税评估的具体指标选择、基础信息采集、评估分析手段等都需要完善。基层税务部门主要是为了评估而评估, 没有更好地把评估工作上升为管理效益, 因而实际应用的效果普遍不佳。

(三) 税源管理制度的基层可操作性考虑不到位

部分征收管理的模式或方式需要优化。如目前广西仍有个别市地税局未按属地管理的原则进行税收征管, 以及普遍实行的“税银一体化”申报征收方式需进一步优化的问题。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银行和企业在成本、风险等方面都加强管理、控制, 银行希望通过“税银一体化”这一模式向地税机关收取手续费的意识越来越强烈, 如桂林市建银, 在手续费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 突然中止了“税银一体化”合作模式, 地税机关和纳税人的工作因此十分被动, 在社会上和纳税人中产生不好的影响。

(四) 税收管理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有待提高和加强

税收管理员制度试行中暴露一些问题。一是“就户管户”的倾向。只重视对纳入征管信息系统且都是办理了税务登记证的固定纳税户的税源管理, 而把大量的经济社会活动等对税收收入具有相当影响作用的“非常规”税源税户排除在系统监控之外。二是“就税收税”的倾向。在信息共享制度、分类管理制度、纳税评估制度、征管查的职能衔接制度等还没有完全建立的情况下, 税源管理在内部各职能部门、各环节之间出现一些脱节现象。三是“就片管片”的倾向。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人员不足, 本应由实地调查的巡查巡管也就演变成为“纸上谈兵”。此外, 税收管理员设置普遍存在人均管户多、工作量大、管理员压力大的问题, 每个管理员的管户涉及到各个行业, 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难以提高, 等等。

三、新时期加强税源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 培养真正意义上的纳税人意识

1. 张馨[6]提出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纳税人, 只有缴税人, 他指出真正意义的纳税人应该是权利和义务对等的, 既有缴税的义务也有监督税收收入使用方向和效率的权利, 纳税人监督权利意识的缺失是导致我国税源转化为税收收入低的重要意识形态的原因。税源信息采集困难不仅应从加强税收征管员制度入手, 更应该考虑如何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国外有人说“死亡和纳税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两件事”, 纳税人意识从公民儿童期就开始灌输、培养, 这种观念的培养值得我国学习借鉴。我们目前应该在税收宣传和教育上多做一些工作, 一方面, 从儿童抓起, 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孩子认识税收的意义;另一方面, 加强税收宣传, 不仅要强调纳税人的义务, 也应宣传纳税人的权利、利益, 纳税是我们公民享受更好公共产品的根本保障。此外, 伴随着我国公共财政建设, 预算案不仅要受监督于人大代表也要向普通纳税人公开, 对于不影响国家安全而关系民生的预算向普通纳税人公开, 让普通纳税人看得到、看得懂财政预算, 真正清楚所缴纳税款的用途, 才能变被动为主动, 树立起主动纳税的意识, 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税源信息的漏洞。

2. 以人为本, 对于纳税来说就是以纳税人为本, 优化纳税服务, 建设更便捷的纳税服务体系。生活中有一种“捷径现象”, 不是人不愿意走规范的好路, 而是好路的铺设不符合人的行为心理——省时省力的心理。我们一贯强调的是如何对纳税人加强监督, 对不符合制度要求的纳税人如何打击, 而没有从纳税人行为心理出发研究如何提高纳税服务。因此, 纳税服务应该由监督打击向管理服务转变, 加强办税服务厅软硬件建设;优化申报缴税流程, 推行网上报税, 方便纳税人;创新纳税平台, 为纳税人与社会各界提供纳税咨询、法规查询、投诉举报、网上报税、政务公开等服务, 实现服务多元化。

(二) 加强具体技术管理保障

1.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加强内部协作。

(1) 国税与地税在企业纳税信用等级评定, 推行税收管理员制度, 货运发票信息的传输、比对等方面共同研究、协商和加强配合; (2) 加强与工商部门的企业户籍信息交换, 做好漏征漏户的清理工作。此外, 可以展开更广泛的领域协作, 借助“外脑”, 提高税收征管制度的科学性、规范性。

2. 加强发票管理, 促进以票控税。

(1) 规范发票批印管理。应用发票批印管理软件, 提高发票批印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2) 严格定点发票印刷厂的监管, 加强对定点印刷厂日常管理和检查; (3) 做好发票防伪品定购、发放工作; (4) 大力开展发票打假工作。打击税收违法行为, 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促进税收的公平和效率, 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和税收秩序。

(三) 加强纳税评估工作, 实施微观管理与宏观监控的有机结合

税源管理工作不仅是日常的程序化管理, 更要从更好的角度把握整个税源的发展动态。纳税评估是税源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可以通过四个结合来完善这项工作: (1) 上下结合。区、市局主要侧重分析宏观税负、地区税负、行业税负及其变化规律及对纳税大户进行重点评估, 基层税务机关侧重负责日常、微观税源的调查和把握; (2) 内外结合。税务机关内部对搜集的各类信息进行整理、归类、分析, 同时通过相关管理部门广泛搜集各类涉税信息, 为纳税评估提供充分、准确的信息数据。 (3) 各税结合。在评估分析中注重分析相关税种的关联性, 减轻纳税人的负担。

四、结论

广西在税源管理工作中已经探索出一些实际可行的操作并取得良好的增收效果, 但没有从根本上长久杜绝税源漏洞的出现和扩大, 本文提出的加强纳税人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建议是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 彻底解决纳税人被动纳税行为的一条思路, 此外, 我们还应该重视税收征管员素质提高、信息化手段的使用, 在税源信息全面采集、宏观税源评估、发票管理手段方式等细节方面还需要不断完善, 以期做到应收尽收, 税收漏洞最小化。

摘要:文章区别税收征管、税源监控与税收管理的范畴界限, 从广西区税源管理工作已有实践经验出发, 研究广西税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并指出提高纳税人纳税意识、落实技术保障是加强税源管理工作的根本所在。

关键词:广西,税源管理,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1]谢旭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努力开创税收事业的新局面——在全国税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2003全国税务工作会议大会简报, 2004 (, 1) .

[2]赵岩.税源管理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 2004.

[3]税收征管[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977448.htm, 2008-12-24

[4]姜爱萍, 林健.对税源监控的几点认识[J].地方税务, 2002, 36 (12) .

[5]张玉文同志在全省税源管理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Z].

财务管理目标再认识 第7篇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对其占用、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产权转让及注销产权的一种行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 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占有、使用主体变换的, 即以无偿的方式变更国有资产的占有权、使用权。如设备无偿调拨、房地产出租等行为。 (2) 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所有权主体变换的, 即以有偿的转让方式变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占有权、使用权。如房产、汽车、设备使用权等的出售等行为。 (3) 质换。即以非货币性交易方式变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占有权、使用权。 (4) 报废。是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已达到使用年限而出现老化、损坏、市场型号淘汰等, 经科学鉴定或按照有关规定, 已不能继续使用, 必须进行产权注销的一种资产处置形式; (5) 报损。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发生呆账损失、非正常损失等, 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产权注销的一种资产处置形式。

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存在的问题

(一) 审批意识淡薄

根据财政部令第35号《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规定, 国有资产处置应向主管部门、或者同级的财政部门报告, 履行审批手续, 并由社会中介机构或物价部门评估作价, 财政部门核实后予以批复。但在实际操作中, 个别单位主观意识严重, 未经任何部门审批, 擅自处置国有资产, 给财政部门的资产处置管理工作设置障碍。

(二) 没有统一的处置标准

各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资产报废更新时, 没有统一的报废标准, 如对办公用的电脑处置, 有的单位使用三至五年就报废, 有的已经使用了八年以上仍在运行, 而其他办公设备的报废年限差异更大, 短的只有一至二年, 长的可以永久使用。各单位报废更新的需求不是以资产真正有无存在的必要为处置依据, 而是以人为的需要和自己能争取到的财政拨款来决定的。

(三) 账务处理前后脱节

有的单位资产报废审批手续经财政部门核实批复后, 新配置的资产使用很长时间后, 原账面资产仍未核销, 造成单位资产账实不符。

(四) 资产处置脱离实际

一些单位购置资产时往往只从本部门的利益和需求出发, 很少从实际工作需要和使用效益等方面进行科学论证。而财政部门往往只重视经费预算, 对已形成的实物性固定资产如何物尽其用等方面兼顾不到, 这就造成了某些部门的某些资产随意添置, 重复购置, 从而因资产处置导致国有资产严重浪费。

三、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管理的对策

(一) 对审批权实施分权处置

财政部门拥有资产处置的审批权, 但财政部门所面对的是对被处置事项的全面认识。为提高效率, 加强处置管理力度, 必然对审批权进行分权处置。分权原则主要是抓大放小, 量力而行。财政部门从资产的单价、批量总价, 处置中的风险大小和处置协调的难易程度等方面考虑, 制定相应的处置管理标准, 保留必要的大额、大项的国有资产处置的审批权, 其他小额、零星的国有资产处置权限交由主管部门审批, 报财政部门备案。

(二) 执行严格的处置程序

1. 单位申报。根据资产处置的不同情况提交有关文件、凭证、相关报表及资料。

2. 财政或主管部门审批。对单位提交文件资料的真实性、合规性进行审核论证, 符合规定的, 应按权限及时办理审批手续。

3. 资产评估。

经批准处置的国有资产, 要按照规定委托有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 并履行资产评估项目核准或备案手续。符合资产评估行为的资产处置, 交易价格不得低于评估价格, 如因特殊原因确需低于评估价格的, 报财政部门批准。

4. 公开处置。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 应当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通过拍卖、招投标、协议转让等市场竟价方式公开处置。

5. 备案。市级主管部门应于资产处置后, 将本部门审批的资产处置事项进行汇总, 报市财政部门备案。

(三) 创新资产处置方式

1. 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调剂机构。

资产处置和闲置资产调剂是提高资产配置效率的有效手段。可以运用拍卖、联营、租赁等形式实现资产的流动, 采取激励与惩罚措施相结合, 促使资产占用单位及时清理闲置资产。为了保证资产处置的公平公开, 应建立资产调剂 (交易) 中心, 以集中处置方式为主, 将拍卖和调剂作为行政事业资产产权转移的重要方式。

2. 积极探索网上交易方式。

要利用互联网的优势, 把国有闲置资产处置的信息宣传到位, 在社会上形成真正广泛的客户群体。借鉴网上拍卖商品成功的案例, 积极尝试网上竞拍, 电子竞拍等灵活多样的交易方式。

(四) 处置收入纳入部门预算

财政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 对本地区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使用状况“摸清家底”, 年终编制下年度预算时, 对相关部门资产处置收入进行合理预测, 将因资产所有权变动形成的收入纳入预算, 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收入上缴财政专户, 支出由财政部门按照计划和用途审批。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是当前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环节, 如何客观分析当前行政事业资产处置中存在的问题, 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 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是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面临的新课题。

关键词:行政事业,资产处置,管理

参考文献

[1]李海军.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闲置资产的处置管理与处置创新[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0, (6) .

[2]苏永强.构建新型国有资产监督体系经营与管理[J].2004, (12) .

财务管理目标再认识 第8篇

1 关于钻井现场HSE管理的认识

HSE管理体系就是健康、安全与环境的管理体系的简称HSE MS。HSE是近年来国际行业的通行的管理体系, 主要是通过预防为主、领导与全体职工共同参与的科学的管理模式, 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方式。通过健康、安全与环境的管理系统是未来行业发展的趋势, 彰显了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与思想。钻井行业的特殊性导致其在操作过程中对人们的身体健康、设备以及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与危害。在钻井现场实施的过程中, 不同的环节有着不同的风险, 因此要通过推行HSE管理模式提高现场管理的有效性。

2 钻井HSE管理有效实施具体理念

要想在钻井现场中提高HSE管理的整体效率, 有效的保证钻井工作的有效开展, 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明确钻井HSE的主要管理内容, 加强其有效性。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 要对具体的状况进行系统分析, 切实有效的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 加强对HSE理论的重视, 明确主要的学习内容以及具体的应用模式, 通过系统的理论的学习模式, 提高钻井HSE的管理。

第二, 提高HSE管理系统的完善性, 全面促进HSE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在实际的钻井工作开展过程中, 要明确HSE的实际需求以及钻井行业的自身特点、操作过程中的具体技术等进行HSE管理系统的完善。要把HSE理论的主要观点以及核心内容作为整体框架, 通过操作过程中的具体技术以及相关环节进程不断的完善与补充。另外, 值得注意的是加强HSE工作的具体步骤与环节, 提高HSE管理的流程化, 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

第三, 制定HSE系统应急计划, 提高管理系统的前瞻性。在实际的钻井现场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 因钻井行业的自身特征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 如果不及时处理带来的损失是极为严重的。因此, 要综合钻井现场的具体情况, 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减少损失。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面对突发事件, 应该积极争取降低损失, 阻止事态的蔓延与发展, 提高应急计划的科学性与严谨性, 以备不时之需。

第四, 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手段, 完善HSE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首先, 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 要注重HSE管理系统与计算机软件的融合, 通过专业的HSE管理软件, 依靠HSE法律、相关报表以及电子巡更等技术手段作为支持, 提高HSE系统的覆盖范围。在钻井现场施工过程中加强对人文主义的重视, 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损失。其次, 要重视HSE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以及网络查询数据库, 加强施工现场的HSE管理, 有效的减轻了钻井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加强对井队的监督管理, 提高钻井队的整体工作效率以及水平。要不断的完善施工现场的钻井单机软件的自身性能与构造, 将其与web查询系统有效的融合起来, 实现施工系统预定功能。在钻井现场中的HSE系统单机软件管理主要包含了HSE相关报表、设备管理以及报表的录入与查询。

3 现场钻井HSE管理有效途径

要综合钻井现场的具体情况, 根据钻井现场HSE管理模式的相关理念, 开展现场工作, 加强对钻井现场的管理, 保障钻井工作的有效开展。

(1) 成立完善的现场HSE管理小组。在现场施工的过程中, 可通过钻井队、监督管理部门、以及其他成员于组织共同构建一个完善的HSE管理小组。在管理过程中要责权分明, 明确管理要点以及主要内容, 科学的合理的进行管理内容分配, 保证现场工作的安全性。

(2) 提高队伍在钻井现场工作过程中的风险意识。在钻井过程中, 钻井队核心的基层部门, 与其他部门构成一个完整的队伍。通过不同队伍之间的相互合作、共同协作才可以提高工作的整体质量与效率。因此, 要加强对井对的HSE管理模式的重视, 要提高对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以及自身综合素质的培训以教育, 经过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相关的资格证书以及特种作业操作证都要具备齐全。

(3) 加强现场HSE管理工作资料的完善。在实际工作过程中, 每一口井都要严格按照HSE管理体系以及行业标准进行检验, 对于HSE作业指导书以及计划书、检查表的都要进行上报审批合格后方可使用。在施工开始阶段要保证相关手续齐全, 针对特殊施工作业以及相关计划变更要遵循严格地审批手续, 加强岗位以及班组之间的检查工作, 对于存在的问题要进行及时解决处理, 避免形式主义。

(4) 在现场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循设计方案以及流程进行操作。由于钻井是较为危险的行业, 因此要构建一个完善的安全体系才可以保障人员的人身健康。钻井工作是一项系统化、多元化的大型施工操作工程,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专业化的设备以及团队, 对此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 提高安全性。

(5) 钻井现场应用配备专业的HSE管理人员。中石化安全信息系统的建立, 是安全管理上的里程碑, 标志着中国石化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在安全、环境与健康方面跨入了国际石油石化公司科学管理的先进行列。可以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管理精细化程度。系统功能非常全面:实现了自动提醒、跟踪、考核。包括:安全工作计划管理、安全隐患、事故的闭环追踪、考核评分。

HSE管理系统从发展至今经历过了实验与推广、完善与提高, 对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专业的HSE管理人员可以有效的保障钻井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安全性, 全面的促进其发展, 由传统的消极管理模式转变为预防性的管理模式。构建一个由基层人员到管理人员共同努力的HSE管理系统, 加强对钻井现场的安全监督, 甄别存在的风险, 保证现场的安全性。对此, 要做到一下几点:首先, 明确责权。第一, 信息系统上线运行由工程公司牵头, 主要负责协调系统运行、系统运行考核管理, 负责公司层面培训等工作;第二, 机关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谁主管, 谁负责”的原则, 对相关业务进行线上填报、审批和管理工作, 规范安全核心业务管理;第三, 各单位按照要求开展系统培训工作、基础数据填报、相应模块业务数据填报等工作。

(6) 加强HSE管理的宣传与培训工作。首先, 高度重视, 统筹安排。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涵盖了安全管理的主要业务, 规范并明确了企业从基层单位、二 (三) 级单位、公司到集团公司的各层次业务流程, 系统初期运行的工作量较大, 各单位、机关相关部门要按照“谁主管, 谁负责“的原则, 统筹安排协调, 推进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持续有效运行。其次, 持续开展培训工作。持续开展对一般用户或基层用户进行培训和指导, 使其能够理解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并能熟练操作和使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做到应知应会。要求安全部门人员、基层单位管理人员培训率100%, 生产相关业务部门培训率不低于50%, 其他职能部门不能低于20%。培训记录应及时录入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再次, 专人负责, 定期维护。各单位应确定系统实施联络人, 全程参与系统实施和系统日常的运维管理、问题收集反馈。最后, 定期考核通报。各单位要在统一时间内将上线运行情况书面报QHSE管理处, 公司将对系统运行情况进行月度考核通报, 并综合网上巡查情况等进行年度考核, 考核结果纳入年度HSE绩效考核。如因自身原因未能有效运行的单位, 将取消评先推优资格。

4 结束语

在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 现在钻井行业的发展面临着一定的机遇与挑战。钻井行业要想提高业务能力, 加强核心竞争能力就要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以及自身的行业需求, 要贯彻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因此, 在现阶段的钻井现场应用HSE管理模式, 可以有效地避免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保障了人身安全, 加强了对我国环境的保护。HSE管理模式是我国钻井行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通过相关部门之间的资源整合、监督管理, 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浩.钻井企业HSE培训教材[M].石油工业出版社, 2011. (1) :78.89.

[2]陈红.HSE管理与安全管理[J].安全、健康和环境, 2008 (10) :125-126.

财务管理目标再认识 第9篇

自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概念被提出至今,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 其可持续发展的整体状况不仅决定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而且决定其质量和能力。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针对企业资金的获得和有效使用而制定的, 是评价企业财务活动是否合理的标准, 是企业实施财务管理战略的依据, 同时也是企业制定财务战略的核心。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 对于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因此, 企业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 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树立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财务管理目标, 这个目标的确立将确保企业在正确的道路上发展。

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应当服务于企业的目标。因此, 判断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合理与否的标准之一是看该目标是否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所希望实现的结果, 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问题, 也是国内外财务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关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 比较集中的观点有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其中有些内涵与可持续发展是有矛盾和冲突的, 在实施中会不自觉地突破资源和环境的约束条件, 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 有必要进行分析和对策研究。

二、对财务管理目标主流观点的新认识

(一) 利润最大化目标

利润最大化是西方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经济学家以往都是以利润最大化这一概念来分析和评价企业行为和业绩。根据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和马歇尔的古典经济理论, 合适的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获得最大的利润, 而且利润总额越大越好。在市场经济环境中, 投资者出资开办企业最直接的目的就是经济求利。获取最大利润既是企业的基本宗旨, 也是企业不断发展的基本前提。利润不仅体现了企业经济效益和股东投资回报的高低、企业对国家的贡献, 而且和职工的利益息息相关。同时, 利润是企业补充资本公积、扩大经营规模的源泉。由于利润最大化目标容易被人们理解、接受、浅显通俗, 因此这一观点始终得到人们的关注。

利润最大化目标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其中, 最重要的一点是该目标非常容易诱发管理者的短期行为。为了获得最大利润, 管理者会盲目追求销售增长, 从而产生对资金快速增长的要求, 促使管理者大量举债, 结果是增长过快反而加速了企业的破产。同时, 为追求最大化利润, 管理者会做出一些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无关的行为, 如把资金投放到债券、股票, 或者选择一些高收益、高风险项目等, 从而加大了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这些都不利于公司的长期生存, 与可持续发展发生矛盾。这些矛盾本来可以通过适当减缓增长速度来解决, 但由于利润最大化目标的逐利惯性以及该目标对风险的忽视, 减缓是不大可能的。由于利润最大化目标的明显缺陷, 所以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不宜采用该目标。

(二) 股东财富最大化

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指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 为股东带来最多的财富。在股份经济条件下, 股东财富由其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和股票市场价格两方面来决定。在股票数量一定时, 当股票价格达到最高时, 则股东财富达到最大, 所以, 股东财富最大化, 又演变为股票价格最大化。西方一些财务学者认为, 在运行良好的资本市场里, 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可以理解为最大限度地提高现在的股票价格。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 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 较为注重公司的长期规划, 这一点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一致的。

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缺陷也同样由于股价而产生。第一, 如果经营者为了满足股东的需求, 一味追求股价的最高, 会不可避免地产生过分追求利润、从事内幕交易等行为, 从而增加公司的风险。第二, 股票价格真正能反映股东的财富是建立在完善的资本市场基础之上的, 但我国目前欠缺这一市场。股票价格的影响因素并非都是公司所能控制的, 股票价格和企业业绩并没有必然联系, 不能真实反映财务业绩, 当然也就无从考察是否符合企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第三, 当公司处于缓慢增长时, 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会促使管理者设法追求每股收益持续增长, 采用最大限度留存或者长期不派发股利的极端做法, 无视股东利益和市场信号传递作用, 这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是背道而驰的。第四, 只强调股东利益, 对企业其他关系主体的利益重视不够, 也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企业资源的使用和财务环境的和谐, 而这点恰恰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三)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1.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与企业价值最大化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理论基础是相同的, 都是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所产生的。目前学术界, 这两种观点均有众多支持者, 但鲜有学者对这两种目标进行比较。实际上, 无论从内涵或是计量体系, 企业价值最大化与相关者利益最大化都很难区别, 甚至部分学者认为两种目标应该是等同的。

首先, 从两个目标的内涵上来说。多数研究者都把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定义为:通过企业财务上的合理经营, 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 充分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 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而关于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 却很少有学者给出严谨的定义, 即使有其内涵和计量, 也没有能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相区别。

其次, 从两个目标的计量体系来说。刘斌 (2004) 认为“对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价值, 可以采用企业价值的计量方法, 用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收益现值来表示。”“用V+M来表示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总价值, 在财务管理上, 具体表现为工资、税款、利息、股利、以及企业的盈余总和, 可以称为薪息税前利润。至于折现率的选择可以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确定, 通过企业的日系数来确定企业的综合折现率, 另外也可以考虑使用相关利益者所要求的最低报酬率的加权平均数来确定, 其权数应具体分析其对企业的控制程度来确定。”按照价值计量理论, 企业利益相关者价值应该为:

undefined

式中:

V——全体利益相关者的价值;

DCFt——第t年全体利益相关者的现金流;

t——取得现金流量的时间;

WACC——全体利益相关者的加权平均报酬率。

从上述计量公式中可以看出, 其计算出的利益相关者财富实际上仍是企业的价值。

因此, 企业价值最大化与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无论从理论基础、内涵、计量上都具有一致性。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也是为了各利益主体得到满足, 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 也可以说企业价值最大化是实现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途径。

2.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观点,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 要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不仅要考虑股东的利益, 还要考虑债权人、雇员、顾客、供应商、政府、社会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凡是主体利益受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 并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群体与个人, 其利益都应该纳入企业考虑的范围。企业经营者在为股东谋求财富、追求可持续发展时, 必须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否则将会使股东利益受损。只有使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得到满足, 才能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的本质是盈利, 即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 获利是维持企业生存及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 企业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自觉维护社会正常的法制秩序和经济秩序。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 会导致企业出现短期行为, 如对资源掠夺式的耗用导致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不仅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 也涵盖了企业的社会效益。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其他方面的共同利益和要求同样受到企业的重视。虽然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在短期内可能减少企业的利润, 但是良好的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企业要为社会创造财富, 是在盈利的前提下。因此, 社会效益是企业发展的前提, 而经济效益是其根本目的, 两者协调统一, 才有利于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理论基础, 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各方利益得到满足, 客观上对企业的短期行为有抑制作用, 这一点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是相通的。同时该目标也克服了只强调股东利益, 而不顾其他集团利益的明显缺陷, 更注重创造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协调关系, 避免了为求得股东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的极端行为, 使各方目标最后都折衷为企业长期发展和企业总价值的不断提高, 这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有推动作用的。因此,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合理选择。

参考文献

[1].余琛.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J].商业研究, 2001 (12)

[2].刘艳玲.公司财务管理目标——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J].财会月刊 (会计) , 2002 (11)

[3].刘斌.关于财务管理目标的思考[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4 (2)

[4].李云.对“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财务目标的异议[J].金融会计, 2005 (6)

[5].陈海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理论基础研究[J].《会计之友》, 2008 (5)

上一篇:传统注射论文下一篇:法律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