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视角

2024-06-10

产业经济学视角(精选12篇)

产业经济学视角 第1篇

一、经济的空间性问题

社会经济活动的复杂多变与人类思维方式以及技术手段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从古至今一直存在。首先, 人类的各种行为活动是建立在对资源的消耗基础之上的, 然而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 用于满足人类需要的各种资源是有限度的, 那么如何在社会群体之间分享这些有限的资源, 使得物尽其用, 就成为了当政者必须予以解决的问题。在这个前提条件下就形成了经济学这门科学, 经济学就是研究资源如何在社会群体之间有效配置问题的科学。其次, 人类社会的任何经济活动都存在于一定的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之上, 时空的有效结合保证了社会经济行为活动的正常运行。因此在时空条件下对于经济学的资源配置问题就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即不同行为主体之间的资源配置、不同的时点之间的资源配置、不同空间位置上的资源配置。

传统的主流经济学主要致力于前两个问题的研究, 特别是对第一个问题的研究, 探讨资源在不同行为主体之间的配置, 强调个体行为的动机。它首先建立了物品稀缺性和理性人假设, 然后通过消费者的均衡和厂商均衡分析来获得最终的市场均衡。主流经济学的市场均衡分析没有考虑空间的因素, 假定消费者和生产者都集中在同一地区的, 因此剔除了空间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然而现实并非如此, 经济活动受制于地理空间上的限制由来已久, 即使在现如今交通运输很发达的状态下, 经济活动仍然脱离不了地理空间的限制。主流经济学缺乏空间维度并不意味着空间因素被所有的学科所忽视, 实际上, 经济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某些经济学分支学科始终关注经济活动的空间维度或地理尺度, 也不缺乏经典的空间分析方法。早在1826年, 德国经济学家杜能就已经建立了著名的杜能模型, 深刻的分析了城市周围的土地利用, 开创了经济学分析空间因素的典范, 他被认为是区域经济学的开山鼻祖。此后, 从20世纪初开始, 一批区域经济学者, 如韦伯、克里斯泰勒、廖什、艾萨德、胡佛、佩鲁等对经济活动的空间分析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二、区域经济学对产业集聚的探索

区域空间是产业集聚形成与发展的承载实体, 产业集聚不仅是主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同时也是区域经济学想要解释的对象。然而, 主流经济学由于缺乏对空间因素的研究, 所以限制了它只能解决产业集聚的一个方面问题。我们知道, 最早对于产业集聚原因提供系统解释的来自于经济学家马歇尔, 他通过成本与收益的古典经济学分析方法, 认为产业集聚是因为规模经济所致。这一解释目前仍然被多数学者所推崇。区域经济学在分析的过程中引入了空间因素, 从微观企业区位选择的角度来解释产业集聚, 并在分析过程中综合形成了区位论的概念, 区位论不仅成为产业集聚的微观基础理论, 同时也是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区位论解决了产业集聚的地点问题, 至于产业集聚的原因, 区域经济学继承主流经济学的解释, 认为产业集聚是由规模经济导致的。但是在具体的成本收益分析思路过程中, 更多的考虑了空间的影响因素, 也即更多的考虑运输成本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主流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对产业空间集聚的各自解释, 实际上体现的是如何处理空间布局、市场结构和报酬递增三者之间的关系。但由于二者研究对象的不同, 使得区域经济学和主流经济学一直不能相融发展。主流经济学缺乏空间分析的工具, 而区域经济学又缺乏对空间经济问题的规范解释, 这严重限制了他们解释现实中出现的区域经济问题的力度。虽然区域经济学对集聚问题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 但始终都没有给出满意的回答。区域经济学中的一些主要理论, 比如佩鲁的增长极理论、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弗里德曼的核心——边缘理论等都意识到了集聚存在, 并强调集聚效应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但是对于集聚为什么会产生, 以及为什么会在特定的区域产生, 并没有给出过多且合理的解释。直到20世纪90年代, 以克鲁格曼、藤田等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将不完全竞争模型引入区域经济的分析中, 尝试利用主流经济学的理论范式对区域经济以往的研究成果进行统一。克鲁格曼认为主流经济学对空间问题的分析必须解决三个问题:规模收益递增、竞争的非完全性和对运输成本的处理。规模收益递增是古老的经济学命题, 马歇尔曾经论述过规模报酬与产业集聚的关系。主流经济学对非完全竞争市场的研究有很长历史, 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的垄断竞争模型成为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基础。运输成本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但是直到现在, 经济学对运输的许多问题都难以解释。所以克鲁格曼假设运输成本以萨缪尔森的“冰山成本”的形式存在, 即假设只有制成品有运输成本, 任何制成品的价值在运输中都会有一部分的损失, 而不是引入一个专门的运输业。新经济地理学派首先将区域产业集聚归结为个体理性的行为的结果, 然后又把个体理性动机归结为规模收益递增所致, 最后又将规模收益递增的原因归结于外部性所带来的技术外溢和交易费用的降低。这样融合了主流经济学和以往区域经济理论对区域产业集聚的解释, 也为我们解决产业集聚的形成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撑。

三、区域经济学视角下的产业集聚机制分析

通过上述产业集聚的相关理论的研究我们发现, 学者们都在试图找出产业集聚的一条发展路径, 但是由于各自研究的局限性, 使得他们未能实现这一目标。直到新经济地理学的出现, 才给产业集聚的研究带来了新机。本文结合经济学和新经济地理学对产业集聚研究的成果, 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归纳出产业集聚形成的一般机制, 认为产业集聚机制是内生于经济系统的一系列因素交织并相互促进的具有累积因果循环关系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聚集的形成具有阶段性和梯次性, 表现出初始集聚机制和后续集聚机制两个方面, 初始集聚机制解决的是产业集聚从无到有的过程, 而后续集聚机则制解决的是产业集聚规模从小到大的过程。

1. 初始集聚机制

初始集聚机制是在区域要素禀赋不同的条件下个体理性行为选择的结果。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空间”, 区域的划分正是以空间为基础的。区域空间具有分异性, 即区域间是不均衡的。区域经济学对于区域差异的解释, 最初来源于地理上的不均衡, 比如由于矿产资源、水文资源、气候资源等自然资源在地表的分布不均而导致的, 后来, 在此基础上, 由于人类的经济活动行为和城市出现就加剧了这种不均衡性, 最终使得区域间的要素禀赋不同, 或者是区位势能不同[7]。在要素禀赋差异的前提下, 使得维持维持经济活动的市场是不均衡的。在非均衡的市场条件下, 企业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 通常会选择最有利的区位进行生产活动, 比如选在人口集中、交通条件好、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进行生产。其选择遵循的是成本收益最优原则, 最主要是降低各种成本, 包括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等, 这个在前面分析产业集聚的形成原因的时候都已经解释过, 可以把它融入到前人的研究中。最终, 众多企业集体理性选择的结果导致了产业在区域内的集聚发展。

2. 后续集聚机制

其次, 后续集聚机制是建立在递增收益基础上的各种集聚或溢出效应循环累积的结果。区域经济学研究区域经济现象时的理论基础是规模收益递增, 不管是城市还是区域经济发展, 都存在这种规模收益递增现象。产业集聚作为一种区域经济景观, 在分析它的过程中必然要运用递增收益理论。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发现, 一旦产业实现了集聚发展, 集聚所带来的好处会促使产业集聚自我发展, 并且依循这一路径使产业集聚的规模变大变强。产业集聚的好处主要表现在递增收益上, 递增收益又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解释。一方面, 从企业层面来说, 一个企业的生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 可以节省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 提高经济效率, 这个实际上就是我们所熟悉的规模经济。另一方面, 从产业层面来说, 众多企业集聚在某一区位, 能够使各个企业获得集聚租金;比如由于聚集效应的存在各企业可以共享基础设施和辅助行业带来的专门的服务、由于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企业之间可以相互学习降低学习成本、由于人才集聚效应的存在人口的集中利于形成专业的劳动力市场等等, 这些实际上是我们所熟悉的聚集经济。建立在递增收益基础上的各种集聚或溢出效应, 通过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作用, 产业集聚倾向于自增强发展, 最终使产业集聚规模的变得更大更强, 以至于产业集聚的力量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郝寿义:建立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想[J].南开经济研究, 2004 (1) :68~69

[2]殷广卫: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集聚机制研究[D].南开:南开大学, 2009

[3]Marshall A:1920 (1890) Principles of Economics[M], Macmillan Press, London

[4]Weber, A:1929The theory of the lovation of Industries[M],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Chicago

[5]Krugman P:1991Geography and Trade[M], MA:MIT Prcs, Cambridge

[6]颜飞罗永刚:区域经济学理论范式演进与应用拓展[J].财经问题研究.2008 (8) :25~26

[7]张秀生:区域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低碳经济视角下产业选择与对策论文 第2篇

摘要:整合了低碳经济和产业转移的概念,通过分析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和“十三五”规划,提出了河南省承接低碳产业转移的必要性和原则。依据产业梯度系数比较分析河南省可以承接的地区及相应产业。根据河南省地区优势,详细分析了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以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实现地区经济和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低碳经济;产业转移;梯度系数

产业转移是发生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之间的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是指在资源禀赋结构或者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顺应区域间比较优势的变化,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外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过程。经济要素的趋利性使得这种区域间的产业转移得以顺利进行。在加快我国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当下,作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支点,河南省在“十三五”期间,力主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国家重要的现代化制造业基地,国内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中部城市群的创新中心和经济枢纽,努力实现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前提下,实现省内产业的转型升级,使创新驱动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传统的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而且传统的高污染、高耗能产业也与河南省未来的发展布局不相符。在中国去产能,去高耗能产业的前提下,只有选择性的引进低碳产业,具有创新能力的产业,才能促进河南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推动省部经济长期健康发展。

1低碳产业转移

低碳经济是一个“面向未来”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基于低能耗、低排放和低污染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的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理念的转变。经过“十二五”期间的产业结构调整,河南省的三次产业结构已由的14.1:57.3:28.6调整到的11.4:49.1:39.5。“十二五”期间,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年均超过18%的增速高速发展,规模迅速扩大。智能手机、小麦、玉米、肉牛等生物育种技术,T700碳纤维、大尺寸硅抛光片等新材料产业,新能源客车等特色领域优势显著,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新业态模式蓬勃发展。“十三五”期间,河南省力争到,全省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15%左右,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力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成为万亿级产业,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先进材料三个产业规模分别达到4000亿元;高端装备、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数字创意等四个产业规模均超过1000亿元。经过“十二五”的发展,以及对“十三五”期间的展望,可以看到,新能源低碳产业已经成为了河南省经济发展的重点发展方向。

2河南省承接低碳产业转移的必要性

2.1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河南省长期以来一直以农业大省的形象自居,第一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占比一直很高,工业基础薄弱且分散,产业结构调整速度缓慢。金融危机以后,受国际环境的影响,我国东部产业开始大量向中西部转移,河南省作为中原农业大省,人力资源丰富且廉价,交通便利,迅速成为东部高耗能、低端加工产业的首选目标。在此期间,河南省引进了诸如富士康等龙头企业,进一步推动了三次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向合理化和高度化的方向发展,这可以从河南省三次产业所占比重及产值可以变化看出。—20,河南省三大产业的产值都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到年,河南省第一产业总产值达到4219.17亿元,占比已由.8下降到11.4;第二产业总产值达18172.03亿元,相对2008年占比下降了7.8%;第三产业总产值达14619.05亿元,相对2008年占比增长了11.2%,涨幅明显。河南省三大产业结构成明显的“231”的模式,其中第一产业所占比例最小,第二产业所占比例虽有明显下降,但仍在50%左右,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增长较快,但仍相对薄弱。西蒙库兹涅茨、霍利钱纳里等在考察了大量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变的关系后,得出了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被称为“库兹涅茨法则”和“钱纳里标准产业模型”。从表2中总体产业结构变动来看,以库兹涅兹为代表的研究者发现,工业化往往是产业结构变动最为迅速的时期,其中,在工业化初期和中期阶段,产业结构变动的核心是农业和工业之间的“二元结构”的转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经历一个由上升到下降的倒“U”型曲线变化。根据库兹涅兹工业化的划分标准,可以看到河南省正在经历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转变,产业结构逐步由“231”模式向更合理化的“321”模式转变。

2.2协调发展的需要

产业转移早期,为了追求经济的增长地方政府经常会毫无选择地承接一些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和低端制造业,虽然带来了短期的经济效益,但是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污染和长期产业结构落后,不利于地方经济长远的发展。因此,单方面追求经济的增长已不再符合经济发展模式,而应更多地关注产业转移过程中带来的生态价值和长远利益。河南省的产业结构,第二产业占比较高,而且主要集中在重工业,如传统的煤炭、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电力、化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而这些传统的高耗能产业不仅会给地区环境带来巨大压力,而且在产能过剩,外部需求持续低迷的当下,已不再适合地区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相对于传统行业,具有创新能力的信息技术产业和深加工业等低碳产业,不仅可以减轻外部环境压力,而且产品需求强劲,是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相对于传统产业的不同,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不仅可以给地区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动力,也可以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向着“321”的模式调整。

3行业选择是低碳产业转移的先决条件

3.1产业选择的原理

关于承接产业选择的方法,学术界主要有两种理论。主导产业选择理论:古典经济时期,大卫李嘉图首先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他提出某一产业部门如果在一定区域内相对其他地区具有相对优势,那么它就可以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部门,进而带动周围产业部门的发展。罗斯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了主导产业的概念,他认为主导产业对经济增长有前向、后向及旁侧效应,即产业扩散效应理论。该理论认为主导产业可以将其产业优势扩散到其他产业,进而推动的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全面快速发展。另一种理论认为,地区在引进产业的过程是收入和产出的过程,通过考察某一产业的引入成本,并对比国内不同地区该产业预期收益,进而来确定产业的选择。而低碳产业作为超越传统工业的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无论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还是在产品收益方面相对于传统的`高污染、高耗能产业都具有明显优势。电子信息产业作为21世纪经济发展重要的推动力,一直是各地区的首要发展产业。20河南省成功引进电子信息产业巨头———富士康落户郑州,并确定了富士康成为全球最大iPhone手机整机组装制造基地的发展方向。随后,在富士康的带领下,一系列电子信息产业在郑州迅速集聚,形成一系列完善的电子信息产业链。

3.2产业选择的原则

承接产业转移是推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该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如果不能选择适合地区经济长远发展的产业,而仅仅追求经济体量,盲目承接,不仅不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很可能还会阻碍地区经济的发展。3.2.1产业梯度原则在产业转移中,只有相对于其他地区具有一定梯度的相对优势的行业,才可以从高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这里提到的产业梯度优势,既包括整体战略优势、区域特色资源、独特的技术,以及能推动产业长远发展的工业基础。产业梯度优势是相对于可能转移目标所具有的相对梯度优势。在承接低碳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河南省要充分利用产业梯度转移原则,选择那些具有明显梯度优势的产业进行承接,以促进地区产业的发展,不断优化地区产业结构。3.2.2适应性原则产业之所以会在区域间进行转移,主要还是因为产业转移后给地区带来的竞争优势。然而,相对于竞争优势,则更应该考虑适用性的问题。也就是,无论是承接地区的基本情况还是特定行业的实际需求都要考虑到产业转移中。同时,引进的产业以及技术的应用也是有条件的,先进并不意味着适用,所引进的产业能否被地区产业吸收消化,能否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促进地区创新能力才是关键。因此,作为承接者,河南省必须考虑所承接产业是否适合河南省的发展特色和长远计划,客观考虑承接产业对地区竞争优势和创新能力贡献能力。3.2.3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最早是在1972年提出的,是指经济发展方式应该转变为,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是一种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和前瞻性”模式。河南省最新的“十三五”计划将河南省的经济发展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带动作用强的骨干企业,形成一批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正是切合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式,而传统的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已经不再适应河南省的发展目标,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规律。因此,河南省在考虑承接产业选择的项目时,应该坚持地区经济增长与社会及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重要原则,在追求地区生产总量增长时,生态社会效益也不容忽视。在产业选择过程中,可以对低能耗、环保产业进行税收减免政策,而对于污染行业应增加监管和税收,促使企业进行环保节能改造,从而达到经济和生态环保的双赢的局面。

4基于梯度系数分析河南省产业选择

在进行承接产业的选择时,首先应立足于产业梯度原则,根据产业的梯度系数来判断河南省对各个产业是否具有比较优势。梯度系数计算公式为:LGC=LQ×CCOR×CPOR(1)其中,LGC是产业梯度系数,LQ是区位商,CCOR是比较资本产出率,CPOR是比较产品产出率根据产业梯度系数判断标准,当某产业在地区i的梯度系数小于地区i,即LGCj>LGCi,它表示该行业在地区i要优于地区j,产业有必要转移到i区。河南省国内承接产业转移的省份主要来自于广东省、浙江省和上海市等东部省市。根据有关数据可以得到,河南省在纺织、服装、鞋类、食品加工、医药制造业的梯度系数为0.37,低于广州省的1.02,所以河南省可以承接来自于广东省的这些产业;河南省在电子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指数为0.61,低于浙江省的1.32,所以河南省可以承接来自于浙江省的这些产业;而在用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河南省的梯度系数为0.66,小于上海市的1.57,也同样具有优势。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河南省基本上是在资源密集型产业上占有优势,这与河南省在资源禀赋上的优势高度相关。河南省作为中原地区的交通枢纽,便利的交通条件也是自身优势所在,随着郑州航空港的建设趋于完善,也进一步吸引了一大批高附加值的电子产品及制造业向河南省转移。

5河南省低碳产业转移对策研究

5.1发挥产业集群效应

产业集群能够有效地促进地区产业向规模化发展,而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可以形成“资源+优势”的格局,加速信息产业流入市场,有效地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河南省应根据地区的优势与自身发展结合起来,打造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集群。郑州作为陇海铁路、京广铁路等多条铁路和高铁的交汇枢纽,拥有亚洲最大的列车编组站和最大的零担货物转运站,以及亚洲唯一运行时速350km的高速铁路十字枢纽站以及国家首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航空港。这些便利的交通条件,对于产业吸收附带产业形成集群和创新产业集群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此外,应该引进如富士康一类的支柱性产业,河南省应该注重扶持一些本地区还未形成产业集群的产业,引进和这些产业相关的企业,逐步建立新的产业集群,积极创造有竞争力的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产业集群。

5.2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河南省长期以来一直作为农业大省定位自己,第一产业在经济中占比较高,从业人员较多,但机械化、规模化程度较低;第二产业经过进入21世纪以来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完善的工业基础和较发达的制造业,但工业化水平较低;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相对于东部发达地区仍然滞后。因此,河南省应该根据产业结构的特点,加大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投资,实现第一产业的规模化和机械化,引导第三产业的发展。其次,河南省应依靠吸收和承接的先进工业技术,提升自身独立创新和研发能力,逐步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工业差距。最后,河南省应该努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和培育新的金融业;依托便捷的交通优势,优化仓储和配送能力,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河南省有着许多历史文化名城,秀丽的自然风光,应该促进旅游产业链的发展;郑州市每年都会举办众多全国性的和地区性展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展览提升河南省的形象和知名度,促进会展业的发展,不断调整区域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引导协调三大产业发展。

5.3促进产业承接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如今,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大阻碍。其结果是,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对于产业的选择应该考虑生态成本的问题,注重生态效益。因此,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河南省必须首先严格审查产业转移项目。其次河南省应该建立和完善环保法律,在不同的产业应该鼓励扶持高新技术产业,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产业。最后,河南省应该培养人们低碳消费习惯,引导形成低碳发展理念,促进地区产业转型。

6结论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中西部地区纷纷高调提出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政策。诚然,这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极大地推动了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和经济的发展。然而产业转移前期盲目追求经济增长,不加甄别地承接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虽然短期会给地区经济带来不错的增长,但是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效应——低效率、高污染。随着“十二五”计划的完成,河南省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工业基础,有能力承接一些高技术含量,能给地区经济带来长期效益的产业,而且随着外部需求的减弱和内部产能严重过剩,传统工业的产品已经失去了竞争优势。河南省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结合自身优势和发展定位,有目的地承接一些适合地区经济长期发展的产业。

参考文献:

[1]禄雪焕,凌祯蔚.河南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实证研究与行业选择[J].产业与科技论坛,,11(21):52-53.

[2]汪彩玲.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研究[J].统计与咨询,,3(24):24-26.

[3]刘红光,王云平,季璐.中国区域间产业转移特征、机理与模式研究[J].经济地理,2014,1(26):102-107.

[4]胡伟,张玉杰.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成效: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方法[J].当代财经,2015,2(15):97-105.

[5]张龙鹏,周立群.产业转移缩小了区域经济差距吗:基于来自中国西部地区的经验数据[J].财经科学,2015,2(1):80-88.

经济一体化视角下深港文化产业发展 第3篇

关键词:深港 文化创意产业 区域合作

2010年4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签署了《粤港合作框架协议》,提出重点联手发展文化创意等八大服务行业。2009年5月《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准,深圳将以深港紧密合作为重点,全面创新区域合作机制,形成国际文化创意中心。这一方案的全面实施推动了深圳和香港实质性的区域经济合作,为深港两地互动和融合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深港经济一体化推动了两地文化创意产业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为深圳文化产业跨境发展、与国际接轨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一、深港文化产业区域特色

(一)香港文化创意产业

历史渊源与优越的地理条件使香港成为一个市场自由度很大的开放型国际都市,其经济的多元化直接造就了当地文化的多样性。2009年香港经济机遇委员会确定了六大产业为香港具明显优势并可进一步发展的经济领域。这六项优势产业为文化创意产业、医疗产业、教育产业、创新科技产业、检测及认证产业和环保产业①。2010年六项优势产业为香港经济带来了1438.1亿港元增加值。其中,文化创意产业是最具活力的经济产业之一,增加值为776.8亿港币,占香港本地GDP的4.6%,较2009年上升22.8%。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贡献不断增大,已成为香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香港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中,软件、电脑游戏及互动媒体行业产值最多,为272.6亿港币,占35.1%。出版行业其次,为136.5亿港币,虽然出版行业仍占据第二位,但近年消费者偏好的转变导致以图书出版、报纸等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行业比重将逐步下降,而以网络服务、数字出版为代表的新兴行业比重上升。出版行业占文化创意产业总增加值的百分比由2005年的27.1%下降到17.6%。建筑行业排名第三,79.7亿港币,10.3%,包括建筑设计服务、城市规划及设计活动。

2010年,香港文化创意产业人员总计18.9万人②,同比2009年上升0.6%,占总体就业人数的5.4%。其中,出版行业和软件、电脑游戏及互动媒体人员最多,分别为4.6万人及4.5万人,占文化创意产业总人数的24.1%和23.6%。

(二)深圳文化产业

自2003年确立“文化立市”战略以来,文化产业已成为深圳第四大支柱产业,呈领先增长的态势,年均增长率25%。由表1可见,2011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高达771亿元③。2004年至2011年,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由4.6%提高到6.7%,成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国内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先锋城市之一。

在不同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重点不同。深圳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旅游”就结合了深圳是一个高科技城市、金融中心城市和滨海旅游城市的多面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文化+科技”以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推动传统文化产业融合数字技术、互联网、软件等高心技术,提高了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使高科技越来越广泛地渗入到文化创意领域,拓展了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文化+金融”是创新对文化企业的金融支持方式,深圳2009年挂牌成立了我国第一所文化产权交易所。2010年便推出了我国首个类证券化资产组合,有效解决了文化产业高速发展过程中的融资瓶颈,推动了文化与金融的对接。“文化+旅游”则以主题公园、文化创意产业园和基地为依托,为大芬油画村、观澜版画基地、华侨城LOFT创意产业园、田面“设计之都”等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注入旅游元素。“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旅游”发展三模式成为了深圳文化产业的“品牌特色”,推动了深圳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2011年深圳文化产业增加值相比2010年的637亿元增长了21%,为2006年的两倍。2006—2011年间,深圳文化产业的年均增长率为20.4%,增强了深圳的城市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二、深港文化产业的区域合作优势

(一)深化产业链分工合作

随着国际产业间分工日益向国际产品内分工延伸,产业链不断地高度细分化,深港经济往来和合作不断加强,产业规模和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在回归初期,香港对深投资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加工行业,近年来逐渐转向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及高端服务业。虽然深港两地的文化产业均呈增长态势,但各行业发展速度不一,可避免产业结构趋同,实现经济技术上的分工合作和优势互补。深港两地有效整合资源,可使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文化行业交叉发展,突破增长极限,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链的不断延伸。深圳文化公司可借鉴香港模式,在跨境交易、结算等方面与香港紧密对接,逐步向国际通行规则与标准靠拢。深港文化产品的研发、创意设计、品牌、增值服务等环节可走特色化、差异化路线,在两地实现各个独立工序的空间分离,区域经济范围内优化布局其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率,促进深港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和整体大环境的改造升级。

(二)提高文化产业科技含量

数字技术的突破和运用使一些传统的行业和工作岗位的逐渐消亡,令图书、报刊、音像、电视等信息内容融为一体;高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及高加工度等新工种的出现要求文化产业领域的革新。“文化+科技”是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特色,它不但促进一些传统行业如工艺品制造、文化用品、印刷包装、文娱旅游等的发展,也为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数字内容等新兴文化行业提供了技术支持。深圳具有高科技与人力资源优势,而香港则具有在资金和市场上的优势,深港两地如以深圳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行业为主导,结合香港创意优势与网络数码技术,可抢占国际产业链的全球布局制高点。深圳和香港间还可实现公共技术支持资源共享,加强高端领域的合作和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渗透。这样不但可以降低综合营商成本,为文化产业构筑电子贸易服务平台,还可提升文化产品的附加值,整合科技资源。

(三)显现区域集群效应

深港携手打造亚太地区世界级新经济区域,应是区域内经济生态与生活生态的有机平衡。深圳文化产业园区基地集聚带动效应逐步呈现,自“文化旅游城市”口号在90年代提出后,深圳赋予旅游业大量的文化元素,成功构建出一批集文化、娱乐、科技一体的主体公园项目和多个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深港两地如协作设立文化产业园的孵化基地,可实现香港研发成果在深圳的产业化,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跨境互通,优化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深圳可依托香港高度发达、监管有序的国际金融体系,利用香港的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资金,推进两地之间的产业协作,构建多元化格局,实现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另外,随着深港两地“一站式”通关模式的实施和外国游客入境手续的简化,深港应联合开展形象宣传工作,向世界推介深港的城市魅力,提升对全球游客的强大吸引力,形成以深港为中心,向海内外辐射的跨地区旅游品牌,增强深港都市圈的集聚功能,发挥“1+1>2”的协同效应,成为富有竞争力的深港国际大都会。

参考文献:

①The Situation Of The Six Industries In Hong Kong In 2010[R]. Hong Kong: The National Income Branch, Census And Statistics Department Of Hong Kong, 2012

②The Cultural & Creative Industries In Hong Kong, 2005 To 2010[R]. Hong Kong: The Construction And Miscellaneous Services Statistics Section, Census And Statistics Department Of Hong Kong, 2012

③深圳市政府.深圳文化创意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11—2015

产业经济学视角 第4篇

1羌族文化资源的经济学分析

1.1羌族文化资源的经济性

皮埃尔·布迪厄 (Pierre Bourdieu) 的文化资本理论认为, 资本分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三种基本形式, 文化资本是指通过对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所形成的文化生产、文化服务, 以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形式具体表现出来的文化价值的积累及其形态。文化资本分为内含文化资本、具体文化资本和制度文化资本三种类型。内含文化资本是指以精神等形式内含于个人的文化资本。具体文化资本是指以文化商品形态呈现的物品。制度文化资本是指个人所持有的文化资本在制度上被认可。如对各级非遗传承人的认定, 就是以文化资本的形式由政府机构授予, 成为一种具有保证性和权威性的认证。

从文化资本三种类型来分析, 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我国在2005年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 这一定义表明, 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资源, 通过口传身授、传统表演艺术等形式表现, 即以精神和身体持久性情形式内含于传承人, 因而它本身就是内含文化资本。同时, 羌族非遗文化在未进行合理利用之前, 只能以文化资源的形态存在, 而根据文化资本理论, 非遗文化资源在以艺术作品或科学制置的物品呈现时, 这种非遗文化资源就表现出文化商品形态, 而当文化商品进入流通环节进行商品交换后, 非遗文化资源就实现了文化资本化。此外, 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由各级政府机构认定, 具有保证性和权威性, 这种文化资源转化为制度文化资本。

1.2羌族文化资源的垄断性

羌族文化资源的垄断性是指羌族节庆文化、羌族手工技艺、羌族歌舞文化和羌族建筑文化的唯一性, 这一特性决定了其需求曲线缺乏弹性, 北川羌族自治县拥有这种资源的排他性所有权, 而从进入壁垒来看, 其他拥有这种资源极为困难, 从而形成文化资源垄断。

羌族文化资源的垄断性决定了其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的分布状况, 其需求曲线将决定其收益曲线。由于文化资源的平均收益总是等于文化资源的价格, 所以, 文化资源的平均收益曲线和需求曲线重叠, 都是同一条向下方倾斜的曲线。而文化资源的边际收益总是小于平均收益, 因此, 边际收益曲线位于平均收益曲线的左下方, 也向右下倾斜;由于每单位的边际收益就是相应的总收益曲线的斜率。所以, 当边际收益大于零时, 总收益曲线向右上倾斜, 斜率为正;当边际收益小于零时, 总收益曲线向右下倾斜, 斜率为负;当边际收益等于零时, 总收益曲线达到最高值。因此, 为了获取最大收益, 羌族文化资源拥有者只会在需求弹性大于1的部分进行合理利用。

1.3羌族文化资源的公共性

羌族文化资源虽然具有垄断性, 但这种资源形成于特定群体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 并经过世代相传得以保留下来, 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羌族文化资源不仅具有文化性, 更具有公共性和共享性, 它是一种公共资源, 一种公共文化, 具有传播性和分享性。羌族人民通过言传身教、口传心授等方式, 使其得到不断传播、扩散, 并在大众的广泛参与过程中, 对其进行传承保护与合理利用。正由于羌族文化资源的公共性, 因而它又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羌族文化资源的非竞争性特征可能使人们无节制地对其进行开发, 大打非遗品牌, 随意滥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羌族文化资源的非排他性特征则出现“搭便车”行为, 结果将导致羌族文化资源供给不足, 最终将破坏羌族文化资源的公共性。

1.4羌族文化资源的外部性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公共资源, 羌族文化资源具有显著的外部性特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过程中, 个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 则为正外部效应, 而个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则为负外部效应。就羌族文化资源而言, 大地震对其造成了毁灭性破坏, 全社会对羌族文化也给予了高度关注, 传承保护羌族传统文化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在这一过程中, 某些个人或组织出现了借保护羌族文化之名, 行赚取经济利益之实, 唯经济效益至上, 使弥足珍贵的羌族非遗文化受到严重的破坏。边际私人成本远远低于边际社会成本, 而破坏实施者不会为遗产遭受破坏买单, 因此, 羌族文化资源具有负外部性。当然, 在这一过程中, 各级政府部门、有关单位和专家学者多渠道多路径对羌族文化资源进行有效地保护, 使人们有机会感受羌族非遗的无穷魅力, 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从而具有正外部性。

基于上述分析, 羌族文化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 具有经济性、外部性、公共性和垄断性等经济特征, 为羌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 在对北川羌族文化进行传承和保护的过程中, 可以对其加以合理利用, 探索羌族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

2羌族文化资源资本化发展模式

羌族文化资源的经济性理论指出, 文化本身具有一定的价值, 是一种重要资源, 可以通过文化产品等形式转化成经济价值, 从而实现文化产业发展, 这也是文化产业化的重要理论基础。羌族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可以转化为文化资本, 具有一定的经济性。羌族节庆文化、羌族手工技艺、羌族歌舞文化和羌族建筑文化等是实现羌族文化价值的载体。其中, 通过对其手工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可以生产开发传统手工艺品;通过对羌族歌舞的展示, 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 实现直接的经济价值;通过举行羌族节庆文化, 以及促进羌族旅游产业的发展, 可以拉动餐饮、交通等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从而实现羌族文化资源的间接经济价值;通过对羌族节庆、技艺、歌舞和建筑等羌族文化资源的打造, 大力提升其文化品牌效应, 可以实现羌族文化资源的综合经济价值。因此, 根据文化资本理论, 我们可以大力发展羌族文化产业, 加强其羌族文化资源产业链的建设, 尤其是产业链上下游的延伸扩展, 以实现羌族文化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综上, 羌族文化资源本身具有一定的经济性, 可以通过文化产品等形式转化成经济价值, 从而实现羌族文化资源资本化。皮埃尔·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构成了羌族文化资源资本化的理论基础, 是实现向羌族文化创意产业转化、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特有模式。

3羌族文化创意产业平台支撑发展模式

根据羌族文化资源垄断性特点, 以及文化资源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相互关系, 为了提高羌族文化资源的总收益 (不仅是指经济收益, 还包括文化及社会等收益) , 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环境背景下, 应该进一步深入挖掘羌族文化资源, 丰富羌族文化内涵, 在保护其基本文化基因的基础上, 进行合理发展和创新。在政府相关部门主导下, 整合社会资源, 创建羌族特色文化创意产品研发中心, 研发具有民族特色的羌族文化创意产品, 增加文化资源需求量, 扩大文化资源的影响力, 进而提高羌族文化资源利用的总收益。

同时通过建立羌族传统文化产业园、羌族技艺传习所、羌族文化研究所等实体平台, 对羌民族分布与迁移、羌民族复兴之梦、羌民族服饰、羌民族绘画、羌民族音乐、羌民族舞蹈、羌民族节日、羌民族文学、羌民族影视等羌族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宣传推广, 推进民族特色的羌族文化创意产品线下推广平台建设。通过现代网络技术对羌族文化创意产品进行线上营销, 完善线上销售模式和销售渠道, 打造线上网络推广平台。

4羌族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羌族文化资源不仅具有文化性, 更具有公共性和共享性, 它是一种公共资源, 同时还具有外部性。羌族文化资源的公共性和外部性特征为羌族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

作为一种产业业态, 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和外延非常丰富, 而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是一种空间经济组织形式, 即一些文化创意企业进行合理分工协作, 同时聚集在一定的特定区域内, 以便低成本地获得外部性。从空间维度来看, 处于藏羌彝走廊的羌族文化资源相对集中, 形成了特定的集聚区, 这就有利于创建羌族文化创意产业园, 打造羌族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从产业维度和政策维度来看, 当前羌区地方政府实施的是产业扶持政策, 以发展旅游等重点产业为主, 传统文化产业和“互联网+”等跨界融合型产业处于起步阶段, 而对于衍生型产业则远未涉足。因此, 羌族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基本上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我们应该以羌族传统产业为基点, 不断创新意识, 将独特的羌族文化元素融入创意产品和品牌中, 以实现传统产业与文化创意相互融合。同时使羌族区域内各文化企业相互融合共生, 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资源, 以现有的羌族文化传习所、非遗工作室等为依托, 充分利用地缘优势, 在北川羌族自治县新城现有的“一廊”、“一轴”、“一环”、“一心”基础上, 建立“羌族主题文化湿地公园”, 形成“一廊”、“一轴”、“一环”、“一心”、“一园”的有效联动, 融羌文化普及、羌文化挖掘、羌文化体验、羌文化传承、羌产品创意于一体, 引进有关羌族文化科技企业入驻孵化园, 在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下, 发挥各企业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 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构成这一独特区域羌族文化的竞争优势。

5羌族文化创意品牌发展模式

羌族文化资源外部性特征表明,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过程中, 个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 则为正外部效应, 而个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则为负外部效应。

羌族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创意人才和市场潜力巨大。当地政府应该根据本区域优势资源特色, 积极打造相关文创企业龙头, 培育优质的产品品牌, 形成具有羌民族特色的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通过树立品牌将碎片化的文化资源和内容进行集合, 形成市场效应, 进而提升品牌价值, 实现品牌效用最大化。

5.1创建羌族节庆文化创意产业品牌

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共性特征, 可以把弘扬传统文化和经济建设相结合, 在北川举行全国性大型大禹祭祀习俗活动, 进而促进大禹文化品牌建设。全国性大禹祭祀活动可以继续传承原有民间的祭祀习俗, 用帝王、诸侯祭祀社稷时的太牢之礼, 举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体娱乐活动。祭祀可以是政府组织, 民间参与, 社会各界支持, 也可以开展大禹文化论坛、原生态文化展示等系列活动, 亦可围绕大禹这一历史人物, 举行大禹歌舞盛典。总之, 祭祀活动内容可以包括禹羌文化研讨会、公祭大禹典礼、以大禹主题的歌舞表演等系列活动。通过举办大规模的祭祀活动, 吸引国内外游客参与, 感受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 从而可以拉动北川旅游业的发展。广泛借助海内外各界力量, 共同推进大禹文化品牌的打造。

5.2创建羌族手工技艺创意产业品牌

根据已有研究, 北川羌族刺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条件、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效益的综合价值仅次于大禹祭祀, 具有巨大的资源利用潜力。因此, 为有效传承和保护羌族民间刺绣文化, 应加强北川羌绣品牌的创建。首先, 深度挖掘羌族文化基因。羌族民间刺绣是羌族文化的形象载体, 具有很强的经济和文化价值, 在创新羌绣产品时, 开发适合当代生活方式的文化产品, 致力于打造独特的羌绣品牌。其次, 对羌族刺绣进行品牌定位。确定自身产品差异化, 以区隔同类竞争品牌, 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再次, 实施羌绣品牌延伸战略。将羌绣品牌的个性、属性、价值等进行延伸, 实现羌绣品牌无形资产转移。最后, 运用营销组合策略。在销售的过程中去传递羌绣的品牌文化和品牌价值, 培育忠诚的消费者。为了推介展示羌绣特色产品, 北川县将羌绣作为特色商业街驻场项目, 为企业搭建市场平台, 经营范围包含各类羌族刺绣产品, 古老羌族绣品收藏展示, 服饰、鞋帽, 羌族吉祥物、羌绣工艺品、羌族旅游文化产品开发、羌绣技艺培训。

5.3创建羌族歌舞文化创意产业品牌

在对羌族歌舞文化本真性保护过程中, 我们应该对传统舞蹈注入一些现代时尚元素, 不断进行创新, 可举办羌族民间歌舞大赛, 在国内外进行公益性或商业性演出, 同时可以与婚庆公司进行合作, 举行具有羌民族特色的婚庆活动, 既可以有效传承保护羌族歌舞文化资源, 又可对其合理利用。如2011年4月, 在中国原生态民歌盛典暨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评选中, 经过再现和加工的羌族酒歌《尔玛西惹木》荣获“金奖”。对羌笛演奏艺术来说, 应该加大保护力度, 并与市场需求相结合, 适当举行各类展演活动, 对其进行活态传承。

因此, 对羌族民间歌舞和民俗活动利用融入民族风情旅游, 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 以丰富旅游景区、景点的文化内涵, 将文化资源变为文化资本, 这既传承了历史, 又为后人留下一笔精神文化财产。

5.4创建羌族建筑文化创意产业品牌

羌族建筑文化资源也极具民族特色, 而碉楼应该是羌族最具特色的建筑形态。羌族垒石为室的建筑历经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 并在吸收其他民族建筑文化过程中日趋丰富。但5·12地震后, 羌族建筑遭受重创, 碉楼残存无几。因此, 应进一步加强对羌族建筑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北川羌寨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需要政府部门、民间人士以及羌族同胞的共同努力, 在经营管理上进行创新, 进行公司化运作, 实施农户入股的经营模式, 使羌寨真正地走上品牌之路。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垄断性和排他性属性, 在具有代表性的羌寨, 应该进一步深度挖掘羌族文化元素, 打造一批经典而规范的独具民族特色的羌族剧目, 以吸引国内外游客, 大力发展开发旅游资源, 并着力打造一年一度的羌寨文化旅游节, 从而加快羌寨品牌化建设。在对羌族建筑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过程中, 我们可以复建一批碉楼, 保持原汁原味的风格, 使其既可以成为展示建筑文化的建筑物, 还可以采用租赁、出售等各种形式充分对其加以利用。同时可以以兴办农家乐的形式来开发旅游景点, 让游客更直接深切地感受到当地的原生态民风民俗, 这也是有效践行我国古村落修复和保护的政策。

6结语

羌族非遗资源的经济性、外部性、公共性和垄断性等经济特征决定了在对其进行有效传承的同时, 又要加大保护力度并进行合理利用。我们对北川羌族文化资源的传承、保护和利用问题上要进行战略性思考, 既要对羌族文化资源在传承和保护中进行合理利用, 又要对羌族文化资源在合理利用中进行传承保护。

总之, 将羌族地域人文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进行合理利用, 使人文资源转为文化产业, 实现文化资源资本化, 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实现传统民族文化有效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实现保护与利用共赢。市场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 不是为市场化而市场化, 否则没有市场效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终得不到有效保护走向消亡, 而某些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导致过度开发, 会使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生变异。

参考文献

[1]王文章.羌族文化资源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

[2]何斯强, 蒋彬.羌族:四川汶川县阿尔村调查——中国民族村寨调查丛书[M].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4.

[3]苑利, 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政府角色[EB/OL]. (2011-03-23) .http://www.ihchina.cn/inc/detail.jsp?info_id=1635

[4]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工作手册[S].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

[5]彭邦本.从大禹到李冰:上古水利理念初探──以古蜀治水史迹及其影响为中心[M]//江源文明.成都:巴蜀书社, 2006.

[6]周锦, 顾江.文化遗产的经济学特性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 2009 (10) .

[7]李全生.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J].东方论坛, 2003 (1) .

[8]宫留记.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M].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9.

产业经济学视角 第5篇

一、健康养老产业生态圈层次架构模型

产业生态圈概念从自然生态系统引申而来,在市场作用下,企业遵循优位效益原理选择适合的发展空间,企业和政府基于区域整体利益和发展需求推动产业链延伸融合,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产业生态系统。

(一)层次结构模型

从图1看,健康养老产业生态圈由外至里包括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产业生态结构和产业生态链三个层次。内圈的产业生态链是健康养老产业生态圈的核心和特点,决定了产业竞争实力;中间圈层的产业生态结构是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健康养老产业之间的合作竞争关系;外圈的产业生态环境是生态链和生态结构相互作用的发展环境和基础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健康养老产业的结构和发展水平。外圈层对产业生态圈的影响是间接和长期的,内圈层的影响是短期和直接的。

从图2看,健康养老产业生态链层次中,消费者即为具有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的人群,围绕消费需求形成了核心产业链。生产者则为提供健康养老服务的企业,包括康复疗养、医疗服务、保健服务、健康咨询、旅游休闲健身等,从不同层面满足消费者需求,是健康养老产业培育的重点。分解者的作用是促进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运行,消除产业发展不良影响,主要是各类监管机构和中介机构。通过培育、完善和延伸产业链上的行业和企业,形成分工明确、联系紧密的健康养老产业核心链条。

健康养老产业生态结构层次中,包括为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信息、人才和技术服务的其他相关行业,如职业教育、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和咨询等。配套行业是产业服务功能完善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健康养老产业培育和发展的效益。

健康养老产业生态环境层次中,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在特定地域中,生态环境是发展健康养老产业的基础条件,其他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综合作用,决定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方向、程度和潜力,可细化为产业发展空间、基础设施条件、人力资源条件、政策环境、相关配套服务产业的发展情况等,是产业生态圈培育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产业生态圈维度分析

从区域产业培育和集聚发展的角度,袁政将产业生态圈深入细化为以某主导产业为核心的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特征的地域产业多维网络体系,包括生产维、空间维、科技维、服务维、劳动维、相关基础设施、公共维(或政府维)等内容。生产维是直接为消费者提供健康产品和服务的相关企业和配套协作企业,体现了产业生态链的延伸与合作,以及产业生态结构间的竞争协调。科技维、服务维、劳动维指为产业生态圈提供科研创新、信息和服务的企业组织和专业技术人员。相关的基础设施,包括高速公路、机场、通讯设施等。公共维或政府维主要是指地方政府为了促进产业发展提供的金融、信贷、规划等支持政策。多维网络体系将产业生态圈三个层次的内容进行了明确和细化,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符合产业培育的重点任务要求。

二、蓟县健康养老产业圈现状分析

(一)生态基础条件较好

蓟县位于天津市最北部,南距天津市中心城区115公里,西距北京市中心城88公里,交通便利,便于对接北京和天津消费者市场。蓟县发展健康养老产业的生态条件优越,是天津市唯一的半山区县,有山有水,有平原有洼地,土壤肥沃,山清水秀,被列为全国生态示范县、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等。蓟县文化底蕴深厚,已形成盘山风景、黄崖关长城、中上元古界标准地层剖面和八仙山原始次生林自然保护区等六大旅游景区。

(二)生产维不完善

健康养老产业处于萌芽阶段,主导行业不明确,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健康服务产品质量不高,医疗服务和养老养生核心产业链条不完善,相关配套产业如职业教育、健康咨询、信息服务等产业小而分散,没有形成集聚发展的合力。

(三)公共维不断优化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蓟县健康养老服务业带来了较大的发展机遇。通过吸引北京和天津高端医疗服务资源外溢,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提升蓟县医疗疗养服务水平。蓟县正在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农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示范区试点。三大改革试点为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提供了资金、政策和发展空间方面的支持,开拓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科技服务维能力较弱

蓟县医疗养老服务设施不完善,医疗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区,乡镇医疗卫生资源分布较少,级别层次较低,针对康复、老年护理等领域服务能力薄弱,难以满足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要求。蓟县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业医师占比不足30%,健康养老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护理、家政服务、医疗咨询等人才缺乏。

三、蓟县健康养老产业链培育及路径设计

蓟县适合发展三大行业类型:一是老年健康产业,吸引北京和天津有休闲养老需求的老年人,发展保健品、营养品、家庭病床护理、健康咨询和老年康复中心等产业;二是营养保健品,借助蓟县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和已有的绿色农产品产业基础,发展营养保健品和绿色食品产业;三是健身娱乐产业,结合蓟县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旅游、健身和娱乐等产业。

针对蓟县健康养老产业集群发展要求,设计培育健康养老“特色先行—产业集聚—产业融合”路径,完善健康养老产业生态圈,创新产业培育发展模式,形成京津冀大健康产业发展示范基地。

(一)特色培育期(2016—2018年)

为健康养老产业的起步阶段,重点任务是基于蓟县现有生态、旅游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引入康复疗养、营养保健品和健身娱乐方面的重点产业项目,迅速形成有市场知名度的特色产品。与知名健康养老机构合作,吸引疗养康复为主的产业项目;引进农产品龙头企业,结合蓟县特色农产品,创新研发设计具有蓟县特色的有机农产品、保健品等;结合蓟县生态休闲旅游业,开发滑雪、骑行等健身休闲项目。

(二)产业集聚期(2018—2020年)

在前期重点项目的带动下,延伸产业链条,集聚相关的健康咨询管理、健康家居、康复调理等行业发展,丰富健康养老产业类型和内涵;加大金融、物流、职业教育等配套支撑产业发展,为主导产业提供人力资源支持。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在蓟县全域范围内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发挥中心城区、特色乡村和景区的空间功能,形成内涵丰富、模式多样的健康养老产业集群。

(三)产业融合发展期(2020—2023年)

在“互联网+”和智慧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构建安全、智慧和便捷的健康养老消费体系,加速有机农业、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健康养老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京津冀健康养老产业示范基地。

四、蓟县健康养老产业生态圈维度建设

在明确蓟县健康养老产业生态链的基础上,结合蓟县健康养老产业生态圈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为实现产业链各环节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蓟县还应加强以下几个维度的建设。

(一)空间维

空间维涉及土地规划、基础设施配套、城市建设、消费市场定位等因素,任务是对产业发展空间做出部署和安排。健康养老主导行业如健康疗养、休闲健身等产业必须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规划西北部盘山景区周边和于桥水库周边发展中高端档次的健康养老产业,中心城区做好健康管理和咨询行业。结合蓟县农村宅基地改革和发展乡村旅游的机遇,可在北部山区乡村发展特色化的休闲养老产业。

(二)科技维

完善的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功能是健康养老产业的重要竞争力,是产业做大做强的基础。蓟县应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积极吸引北京和天津医疗服务功能向蓟县转移,加强与京津医疗服务机构的对接和合作,在医疗管理、临床医疗、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双向转诊等方面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利用互联网和智能医疗平台,提高医疗信息化服务水平,为健康养老产业提供支撑。

(三)服务维

积极引入健康咨询、科技信息,人才服务等专业中介服务机构入驻,提升企业服务水平。打造完善金融服务平台;加快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为特色保健品和健康产品的销售推广搭建好流通平台。

(四)劳动维

解决健康养老产业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为蓟县及周边地区培养紧缺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积极对接中国保健协会、中国医院协会、中国中医药学会等健康产业相关行业协会或学会,加强与北京、天津等城市的中高端健康服务培训机构合作,支持蓟县发展健康服务业职业教育机构。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健康服务业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开设护士、养老护理员、高级药剂师、高级营养师、高级按摩师、康复训练师、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健身教练、社会体育指导员等人才培训。

(五)政府维

制定蓟县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和方向,引导产业有序发展。举办健康养老产业方面的商务论坛和招商推介活动,扩大蓟县知名度和影响力。出台产业和重点企业服务政策,特别是金融支持和用地支持政策,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完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提升职业教育、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功能,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进一步提升政府工作效能,基于“多规合一”的基础上,优化空间发展策略,保障健康养老产业用地需求,加快行政审批效率。推动建立健康养老产业行业协会,建立稳定便捷的沟通渠道,创造良好的政企关系。

(六)相关基础设施维

产业经济学视角 第6篇

关键词:产业布局;区域性;集聚经济;产业聚集;优化

中图分类号:F12I.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1)06—0024—02

1区域性产业布局综述

产业布局是产业结构在空间地域上的投影,而区域性产业布局是产业结构在区域空间内的投影。正由于产业布局是产业结构在空间地域上的投影,因此,谈到产业布局优化,就不能不提到产业结构优化。所谓产业结构优化,就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前者是指在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要求下,实现供求结构均衡、各产业部门协调发展并取得较好结构效益的过程;后者是指产业结构系统从较低级形式向较高级形式的转化过程。这种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过程在空间地域上就表现为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的空间地域在经济学上可称为经济活动区域,区域内运行的经济通常被称为区域经济,由鉴于此,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产业布局研究是区域经济问题的深化。就区域经济而言,产业布局优化实质上是区域内产业布局合理化和主导产业高级化的过程,其中,主导产业高级化是布局优化的关键,因为主导产业一旦被选定,其他辅助产业是围绕主导产业的协作配套产业,其布局的合理化和高度化问题要视主导产业而定,可见主导产业高级化是区域经济的核心,也是体现区域性产业竞争优势最优指标和最终决定力量,它决定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速度、性质和规模,其选择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主导产业本身的发展,而且决定着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优化。

2集聚经济与区域性产业竞争优势

集聚经济是指企业向某一特定地区聚集而产生的利益,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和动力。城市是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聚集有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属于同一产业,或性质相近的许多企业的集中。在一个地区内同类企业数目的增大,必然带来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总量的增加,分工协作的加强,辅助产业的发展,其结果不仅创造大规模的外部经济,而且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费用和成本。这样就便于形成本区域内的主导优势产业。第二种类型:属于不同产业,或不同性质的企业的集中,这样也会产生巨大的外部经济效应,这样便会产生集聚经济效益,有助于区域性产业竞争优势的培养和发展,这样便有利于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合理化和最优化。

2.1产业聚集能提高区域性主导产业的生产能力

①产业聚集加强了生产要素供应商的专业化,产业聚集区内的厂商能接近优质元件、专业化员工和准确快捷的信息;同时,多元化当地需求的存在,减少了专业要素供应商经营的风险;专业要素供给配置效率不断的提高,进一步增强了区域性主导产业的生产能力。

②产业聚集有利于信息的获得和传递。大量厂商的聚集,使市场、技术和其他专业化信息集中在产业聚集区内,厂商邻近形成的员工正式和非正式联系,使信息的传播和获得更加容易。

③产业聚集使各个产业或企业的互补性增强,从而使产业聚集区内的产品整体质量和配置效率得以提高。

④产业聚集有利于各企业接近所需要的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产业的发展除了需要政府部门和交通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外,还离不开教育培训、信息、商展、金融、法律服务等专业化基础设施,这些准公共产品是产业发展的必要前提条件。产业聚集使得这些准公共产品能被充分的利用,减少了企业对准公共产品的投资,节约了大量的生产成本。

⑤产业聚集有利于企业绩效的评估。产业聚集使企业绩效的评估有了比较对象,企业更容易比较内部成本;员工的声誉约束机制更容易发挥作用,节约了员工的监督成本。

2.2产业聚集能增强区域性主导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产业聚集有利于企业的创新,这是因为在产业聚集区内,企业能迅速有效地察觉到客户的新需求及其变化趋势,有很强的满足客户需要的创新动机;企业与产业聚集区内其他实体的持续联系、互访的便利性和面对面的接触,有利于厂商在“互动中学习”,企业能及早且持续地学习到发展变化中的生产技术和营销知识,产业聚集区内企业对新观念和创新的需要的高度敏感,有利于创新的产生;同时,产业聚集会产生创新的压力,如市场竞争、同行的持续比较等,企业必须迫使自己以有创意的方式与其他企业区分开来。

2.3产业聚集有利于成长性新兴产业的产生和产业聚集规模的扩大

产业聚集区内新企业的出现更容易,这是因为产业聚集会产生更多更佳的商业机会,所需资产、技能、元件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很容易在当地获得,对发展新事业带来很大的便利;当地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由于对产业聚集区的情况相当熟悉,投资机构因投资资金风险溢价较小而更愿意投资;产业聚集所形成的当地人才库更容易提供企业家,而且对外地企业家也有较大的吸引力,这为成长性新兴企业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大量基础性条件和优势;而且新兴企业在生产深化和专业化方面的成长,可进一步提高产业聚集的优势,进一步强化了产业在当地的聚集,并可能进一步形成具有规模和市场潜力的朝阳产业。总之,产业聚集在强化当地竞争优势的同时,也为产业在当地的进一步聚集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诱因。

3我国产业布局优化的思路及对策建议

3.1产业布局优化思路

近年来,尽管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投资和政策支持力度,西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获得迅速增长,但由于西部地区原有基础差,且政府新增投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东部与中西部地区间的发展差距仍在继续扩大。1979~2001年,东部对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57.8%、中部为27.9%、西部为14.3%。2006年,东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64.24%、中部为22.65%、西部为13.11%。再加上由于一些地区虽然有主导产业,但是去没有充分发展和培养,导致大量资源的闲置和浪费现象出现,例如河南省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省,应该将农产品加工制造作为本地区的主导产业,并以此形成一系列相关的产业链,包括加工制造业,食品包装设计业,运输业,服务业等。因此,就必须在充分了解信息的基础上,大力培养主导产业和增长极,尤其是在现在,更应该抓住技术创新这条主线,培养多元化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地区产业竞争优势,促使三次产业比重趋于合理化,从而取得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

高新技术的空间集聚形成了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随着我国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的产

业空间。一种是近年来开发建设的高新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区等形成了经济的创新空间组织:另一种是在原有的高新技术园区的基础上发展的高新技术“族群”。尤其是少数中西部地区依托当地的基础和优势:使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有了较快的发展,逐步成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亮点,并在支撑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内蒙古在稀土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拥有国内最大的科研机构,自治区政府的大力扶持稀土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目前其产量分别占全国的60%和世界的40%;国家级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产业实力、经济规模、体制创新和成果转化等方面走在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前列,尤其是在推动技术创新、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产品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2001年西安高新区实现技工贸易收入358.2亿元,212业总产值252.6亿元,工业增加值79.4亿元,利税35.9亿元,国内生产总值104.6亿元,拉动西安经济增长4.03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了科技创新的显著作用。

3.2对策建议

①以强大的要素禀赋优势为依托,迅速扶植和培养本地区独具特色的主导优势产业。应该充分了解本地区的区位优势的情况下,培植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并且可以充分利用这次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与国内产业重组的机遇,扩大产业集聚规模,形成集聚效益,并作为本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国际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形势下,更应该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培植新的利益主体,扩大市场规模和产业规模,以本产业的竞争优势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增强区域性产业竞争优势。

②促进区域性产业间和产业内的专业协作。这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要求效率,这样就会形成以劳动分工为基础的各个地区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因地制宜,各个地区资源要素不同,必定会形成各自的主导优势产业,而这些产业也是有一定规模的,成本低具有规模效益,它们之间的相互协作一定会优势互补,共同受益,形成“双赢”的局面。

③以科技创新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着力点,迅速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和专业化的格局。应该尽快培养一批完全市场主体,着力培育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市场竞争发展体系,努力把生产要素资源优先向企业配置倾斜。一方面,企业应该加大与社会科研机构以及各大高校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向科研机构反映情况和问题,同时,应该加大力度提高本企业人员的素质,并预留专项技术研发资金,对那些科研人员提高高额奖励;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加大力度扶持企业技术创新,制定详细的技术创新奖励标准,并且派出大量技术人员到基层去帮助那些限于困境的企业,指导企业科学合理的进行生产加工,同时,加大投资力度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利用节能环保可再生的资源,制定惩罚政策严惩那些任意破坏资源,胡乱践踏环境的法人主体,为国家未来的发展制定战略性的规划。

参考文献:

[1]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王述英,现代产业经济理论与政策f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

[3]余明江,产业集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5,(5).

[4]王向阳,布局优化、集中度提高与产业竞争力提升[J],东岳论丛,2009,(1).

[5]简建辉,基于集聚经济的我国区域战略性产业布局的现状与政策建议[J],市场周刊,2008,(3).

[6]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产业经济学视角 第7篇

一、农业产业化内涵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 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 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 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 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 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它实质上是指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 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这种经营模式从整体上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是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思路是:确定主导产业, 实行区域布局, 依靠龙头带动, 发展规模经营, 实行市场牵龙头, 龙头带动基地, 基地连农户的产业组织形式。它的基本类型主要有:市场连接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农科教结合型、专业协会带动型。

二、农业产业化的制度内涵

农业产业化的相关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或者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寻求一种合适的农业产业化制度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1. 强化农业产业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 延长产业链。

经济学家赫·希曼提出的“联系效应论”对产业的联系效应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农业特别是农民所从事的小规模农业是缺少联系效应的。“联系效应论”无疑是用于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 但就现代农业而论, 其“联系效应”决不比工业等其他部门弱, 而且正呈不断增强之趋势。农业生产需要向其他产业部门购买机器设备、肥料、农药、饲料、种子等, 具有后向联系;农产品产出后, 要向其他部门销售, 作为其他产业部门的加工原料, 又具有前向联系。当然, “联系”是一个具有多种含义的联系。长期以来, 中国农业与工业和国家经济其他部门的联系更多是一种不公平的“贡献”, 即产品贡献、要素贡献、市场贡献和外汇贡献, 农业并不具有现代意义上完整的产业链。因此, 农业产业化制度创新的根本要旨即在于重建农业和其他产业之间的一种平等的商业和市场联系, 加强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内在有机关系, 降低小规模、分散的农民进入市场的交易费用, 延长农业的产业链和提高农业的增值能力。

2. 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同时存在于农业产业化的制度创新过程中。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 一方面, 由于农业的比较利益和农民收入水平低下, 农民负担居高不下, 农民不论是采取消极的抗争弃农从商或只种口粮田, 还是采取积极的抗争组织起来联合进入市场或与有关部门及其他利益主体讨价还价, 都标志着农民商业意识和谈判能力的增强, 农民对提高农业生产收益和增加收入有一种强烈的需求。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 一些地区逐步探索到了在政策允许而又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可以做且能够做的事, 将农业生产的触角向工商业延伸自然而然就成为情理中的选择了。另一方面, 政府已经深刻感受到农业的每一次徘徊, 农民相对收入水平的下降都会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 所以, 只要能够通过“给政策”的投入方式取得整体利益最大化也就必然会有制度创新的动力。当然, 农业产业化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不完全相同。家庭联产承包制是农民在不被当时的政策所允许的情况下首创的, 改革只是在农业生产制度这一边际上, 正式约束对非正式约束变迁的追认, 而由此带来的农业生产的迅速增长又使制度变迁的代理人政府产生了对农村经济进一步增长的适应性预期, 从而认可了农民原有的制度创造并使其不断完善。农业产业化虽然也有农民自愿的创造与参与, 但政府性安排的色彩更浓厚一些, 包括创造有利于产业化发展的制度环境, 以调动公司、企业及其他各种利益主体参与农业产业化的积极性, 保护农民在产业化经营中的权益, 使其直接介入农业产业化的某一环节, 如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等。从长期看, 农业产业化必须建立在资源互利和以市场为导向的基础上, 而且要尽可能地实现从政府性安排向自愿安排的过渡。因为自愿安排是相互同意的各利益主体之间所达成的合作性安排, 参与其中的任何个人、企业和其他利益主体都可以合法的退出, 它要支付组织成本, 但没有强制成本;而政府性安排则没有提供退出的选择权, 因而它既要支付组织成本, 也要支付强制成本。这就造成了农业相关制度的变迁。制度变迁, 作为支配经济主体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方式规则, 既有可能是强制的, 也有可能是诱致性的变迁。一种制度之所以会被创新, 是因为有许多外在性变化促成了利润的形成, 而这些利益相关的组织或利益群体就会率先进行制度变迁。

3. 农业产业化的制度创新内含了组织创新的成分。

在制度经济学中, 团队生产本来是一种良好的组织形式, 如果通过团队生产所获得的产出大于分生产之和加上组织约束团队生产成员的成本, 就应该使用团队生产。但是, 团队生产的组织成本有时是相当大的, 以至大到足以使团队生产的绩效远小于分生产, 如此, 选择与分生产相适应的制度便成为一种更为有效的制度安排, 改革前的人民公社“三级所有, 队为基础”的制度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正是这样。分生产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种典型的分生产) 具有明确的权利界定, 可以较好地解决农业生产中的经济激励问题, 但分生产具有明显的规模不经济和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性及不对称性。因此, 许多农业发达的国家都十分重视培育与农业生产经营制度相适应的组织类型。这种组织的产生绝对不再是通过行政力量将单一的分生产加总起来, 而是建立在明晰的产权制度基础上的新的组织创新, 是以经济利益为纽带通过“自愿联合”形成制度创新的组织载体。虽然它仍需要支付信息费用和组织成本, 但由于联合体内部明确的分工协作关系和外部较强的谈判能力、抗御风险能力, 其总收益总是大于总成本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创新的形式多样, 股份合作制作为最基本的形式之外, 还有契约关系、合伙关系、从属关系、买卖关系等。

中国农业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虽走在了其他产业和部门的前面, 但是, 农业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制度短缺。制度因素在经济增长的诸要素中往往处于瓶颈性的位置, 对经济增长有着关键性的促进或阻碍作用。创造一个有利于农业产业化制度形成和不断完善的良好的制度环境, 对增强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无疑是颇有裨益的。而建立农业产业化的制度环境的关键就在于农业产业化政策的制定。

三、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分析

1. 利益分配机制。

利益分配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系统中最核心的问题, 可以从两个层面去理解和实施:一是在产供销经营层面上形成了经济利益共同体, 另一个是在产权层面上形成经济共同体, 利益机制通过分配方式来实现。现行的利益分配方式有: (1) “龙头”企业按合同保持纯收购签约农户的产品, 农户至少可以获得15%~20%的利益; (2) 实行股份制的按股分红; (3) 利润返还和让利于农户; (4) 企业与农户有租赁关系的, 以租金方式付给租让其承包地农户; (5) “龙头”企业多实行工资制, 企业按职工工种、技术水平等指标付给工资, 对成绩突出的发一定奖金。目前, 中国多数地方的农业产业化的利益分配机制与农民致富的迫切要求不相适应, 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根本目的不相适应, 还处于一种随意性、非规范性比较突出的阶段。这是一些地方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不快, 质量不高, 企业关系不顺, 甚至夭折的一个重要原因。

2. 约束机制。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约束机制有如下五种: (1) 市场约束机制。在农业产业一体化试办时期, “龙头”凭靠自己的信誉和传统的产销关系其贸易随行就市。 (2) 系统内“非市场安排”。“龙头”对农户的资金扶持、无偿低偿服务。以低价赊销生产资料, 按保护价收购农户产品。 (3) 契约约束机制。它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普遍采用的主要方式。“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产销合同, 明确规定各方的责权利, 以契约关系为纽带, 进入市场。产销合同可以防止生产的盲目性, 保证供需平衡, 是普遍适用的产销制度。 (4) 股份合作约束机制。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中, 企业与企业, 企业与农户之间实行股份合作制, 形成新的资产关系。 (5) 租赁约束机制。

3. 引导机制。

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项系统性的战略工程, 需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培育与引导。所以, 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 必须着力构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引导机制。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引导机制本身是一个有机的体系,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从主导产业的培育上引导。在主导产业的培育上, 政府部门应利用经济、法律、行政相结合的多种杠杆, 通过利益的诱导, 促使农业开发企业和农户集成主导产业的培育主体。 (2) 从龙头企业的发展上引导。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的培育必须坚持“高位运作, 多元投入, 促强扩优、制度创新”的发展思路。“高位运作”, 就是新建企业的运作和扩建改造企业要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真正起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带头羊”作用。“多元投入”, 就是要打破行业、地域和所有制界限, 坚持乡办、村办、个体私营一起上, 并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采取多种形式投资开发农业和建设农产品基地。“促强扩优”, 就是谁有能力当龙头, 谁有潜力当龙头, 就重点发展谁, 促使其壮大、扩张。“制度创新”, 就是利用资产重组和国有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 以低成本或重组形成新型的农业产业化主体。 (3) 从合作经济组织的突破上引导。合作经济组织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组织形式。目前不少地区的实践表明, 要在不动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 坚持自愿、互利、民主、服务的原则, 组织农民参与兴办各种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 (4) 从农业科技进步上引导。从科技进步上引导农业企业, 使产业的回报率较高, 企业积极性越高, 成果推广越快, 引起的社会效益也越大, 企业对科研推广的投资就越多, 政府就能集中精力办该办的事。 (5) 从金融杠杆的着力点上引导。这主要是指农业银行应该按照“效益优先、因地制宜、规模经营、循序渐进”的原则, 在充分进行市场调查和掌握足够的产业政策信息的基础上, 选准选好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金融杠杆的支点。从金融上大力支持一批交易规模大、功能齐全的农副产品中心批发市场, 发挥其对区域乃至全国的农业生产经营的市场引导和带动作用。

四、农业产业化发展建议

1. 组建农业企业集团。

各地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大部分仍是国有、集体的农业生产企业, 而不是以农户为主的基本生产单位。他们与农户一样面临着规模经济不明显、交易费用大、风险过度集中的问题。一批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经营困难, 而另一些企业形成优势, 急于吸纳新的生产要素, 扩大发展。对此, 最经济的途径是打破条块分割的多头行政管理体制, 以骨干企业为主体, 运用联合、合并、收购、兼并等资本运作方式, 把各个企业围绕优势产业进行联合, 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 组建成农业企业集团, 实行以产权为纽带的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

2. 大力发展“公司+中介组织+农户”模式, 以“公司+中

介组织+农户”模式代替“公司+农户”模式是近几年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一种新的趋向。主要是克服这种中介组织的纯商业性质, 代表农民利益。即应发展以为农户服务为第一目的的农民合作组织, 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

3. 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从世界农业一体化经营的经验来看, 发展农户合作经济组织是实现农业市场化、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在推进产业一体化经营过程中, 应逐渐按国际公认的合作社原则, 即“罗奇尔原则”加以规范和发展, 使之成为既适应市场经济需要, 能维护农民利益, 又具有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 能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

4. 要做好起步和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论证。

首先, 要围绕着生产潜力和资源优势, 选择好市场空间大、资源后备优、经济效益高的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或龙头产业;其次, 要围绕产业化方向, 确立产业化的经营组织模式, 模式选择要因地制宜, 符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不搞一刀切, 无论采取哪种模式, 都必须明确参与各方的责权利, 并签订协议与合同, 使之成为比较规范的经济共同体;再次, 要围绕着龙头产业, 确立好带动范围, 规范相应的生产基地;最后, 要围绕经济效益, 协调和衔接好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关联, 使之成为环环相扣、一体化经营的龙头企业。

摘要:在中国农业环境下, 制度对农业的影响较大,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了农业产业化的内涵, 并在此基础上考虑产业化发展问题, 对产业化制度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农业发展,产业化,制度经济学

参考文献

[1]庄丽娟.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利益分配的制度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 2008, (4) .

[2]牛若峰.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特点与方向[J].中国农村经济, 2009, (5) .

[3]侯军岐.论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与农民利益的保护[J].农业经济问题, 2010, (2) .

[4]郭红东.中国农户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意愿和行为[J].农业经济, 2010, (11) .

[5]徐家琦.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形式、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9, (2) .

[6]朱新方.制度变迁理论与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制度设计[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5) .

从经济视角看中国旅游产业发展 第8篇

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 起点较低, 改革开放前以外事接待为主, 只具备产业雏形不完全属于产业范畴。1978年之后, 我国旅游业挟带其巨大的资源优势和国际市场积蓄多年的需求存量, 领改革开放之先, 受改革开放之惠, 借改革开放之力, 30年来持续快速发展, 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和国际旅游大舞台上异常活跃、极富生命力的新生力量。特别是近几年来旅游业坚持“大力发展入境旅游, 积极发展国内旅游, 适度发展出境旅游”的发展方针,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形成了“三个市场”相互驱动、相互补充的好局面, 旅游大国的地位在多个领域、在国内外得到空前的巩固和提高。

二、中国旅游业投资方向的研究分析

1、文化观光产品的建设项目

文化观光产品过去和将来都是中国旅游业的主导产品, 丝绸之路、长江三峡、北京、上海、广东、西安、桂林等是中国旅游业创汇的主力, 但在未来却面临着进一步完善产品, 提高效益的问题。同时, 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建立新的成规模的旅游发展基地, 形成中国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增长点, 以都市旅游为依托, 完善旅游产品结构。

2、以中西部为重点, 充分挖掘

旅游资源的优势从整体上看,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产品结构的转型时期, 一方面, 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 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已经所剩无几, 下一步必须在提高产品档次, 加大技术含量, 营造市场形象方面加大投入, 产品开发的边际成本大幅度提高, 超额利润转向了平均利润, 客观上存在一个寻找新的投资热点和利润增长点的动机。另一方面, 旅游消费主题集中指向了中西部的生态旅游资源, 市场开拓的空间极为广阔。

目前影响中西部地区发展规模的最大问题是产业要素结构不合理。“行、游、住、吃、购、娱”六大要素在中西部发育得极不充分。首先是交通问题, 其次住宿设施短缺是中西部旅游产业结构中的又一短项。

3、当前旅游投资的热点问题

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 生态环境产品将是未来旅游投资的重点领域。在这里, 有必要强调的是对生态产品开发的认识问题。在我国, 生态环境产品开发的争议从来没有停止过, 甚至有人把生态环境产品的开发与环境的破坏联系到了一起。应该说, 不是生态环境产品会破坏资源, 而是当前的某些落后的开发方式会破坏生态资源。我们从旅游产品开发的过程就可以看出, 旅游产品的开发也有一个从简单粗放到精细化的发展过程。

4、中国旅游投资的增长方式

当前, 中国旅游投资与开发的突出问题是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 特别是在经营规模方面更表现出明显的差距。虽然全行业吸引社会资金的规模很大, 吸引了一批著名的国际管理集团和较大的海外客商, 但从投资规模上来看, 在全行业中有影响力的有资产联系的企业集团还不是很多。如果在投资开发过程中, 注意系列化、品牌化开发, 利用资金方面的优势, 创造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产品品牌, 实现规模扩张, 将会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益。

三、树立正确的旅游经营思想

旅游是一项特殊的综合性游览观光活动, 人们为达到度假、休养、娱乐、探险、求知等目的, 出游于地区、国家和洲际之间。中国是旅游大国, 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 近年来到中国各地来旅游的外国人和国内游客日渐增多, 认真研究旅游者的心理特点与需求, 对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发展旅游事业非常重要。对于旅游者的好奇心理、求知心理和怀旧心理旅游经营者要做到以下几点:

1、必须树立“资源开发”的观点, 克服“资源天赐”的观点, 要对旅游资源投入大量的生产性开发。

2、必须树立配套建设和综合经营的观点, 克服单打一的经营观念。

3、必须树立创新的观点, 要建立本地区的旅游商品特色和经营特色, 克服一般性的服务经营观点。

4、必须树立以内含扩大再生产为主的观点, 克服只注重外延扩大再生产的观点, 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作用和企业的内部潜力。

四、提高旅游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

旅游业的经济效益研究主要应从以下两方面来进行:一方面要研究在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条件下, 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旅游的需求, 即尽可能多地接纳旅游者;另一方面则要研究如何充分地利用现有的资源和设施。

1、加强旅游市场调研, 扩大旅游客源

旅游客源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也是增加旅游企业营业收入的重要途径。因此, 必须随时掌握旅游客源市场的变化, 对现有客源的流向、潜在客源的状况, 以及主要客源国的政治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 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旅游宣传和促销, 提供合适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不断扩大客源市场, 增加旅游企业的经营收入, 提高经济效益。

2、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低旅游产品成本

提高旅游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降低旅游产品成本是提高旅游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提高劳动生产率, 就是要加强劳动的分工与协作, 提高劳动组织的科学性, 尽可能实现以较少的劳动投入完成同样的接待任务, 或者以同样的投入完成更多的接待任务, 达到节约资金占用, 减少人财物力的消耗, 降低旅游产品的成本。同时, 提高劳动生产率还有利于充分利用现有设施, 扩大营业收入, 达到提高利润, 降低成本, 增加旅游经济效益的目的。

3、提高旅游职工素质, 改善服务质量

改善和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是增加旅游效益的关键。因为旅游服务是通过旅游企业职工热情周到、诚挚友好的服务态度, 通过服务人员谦虚的礼貌、整洁的仪表、娴熟的服务技能、良好的文化素质和修养来使游客真正享受到“宾至如归”的感受。因此, 改善和提高服务质量就能满足游客的需求, 促使他们增加逗留时间, 增加消费, 从而相应提高旅游经济效益。既然服务质量的好坏主要体现在职工身上, 因此必须提高旅游企业职工的政治素质、专业知识、业务技能和道德修养, 这也是提高服务质量的保证。

4、加强旅游企业的管理基础工作, 不断改善经营管理

良好的管理基础工作, 不仅是改善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的前提, 也是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因此, 加强旅游企业的管理基础工作, 必须切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加强标准化工作, 促使企业各项活动都能纳入标准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轨道, 建立良好的工作秩序, 提高工作效率。二是要加强定额工作, 制定先进合理的定额水平和严密的定额管理制度, 充分发挥定额管理的积极作用。三是加强信息和计量工作, 通过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交流和反馈, 不断改善服务质量。并在加强计量监督和管理前提下, 不断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四是加强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 严格各种工作制度、经济责任制度和奖惩制度, 规范职工行为, 促进经营管理的改善和提高。

5、加强经济核算, 提高经济效益

加强旅游企业的经济核算, 有利于发现旅游经济活动中的薄弱环节和问题, 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 开源节流, 挖掘潜力, 减少消耗, 提高经济效益。

摘要:近几年, 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国民收入增长最快、最有生机和活力的产业之一。作为“朝阳产业”、“无烟工业”的旅游业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 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 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如今旅游业已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关键词:经济视角,旅游产业,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胡祥修 通讯员 林永迪 张朝珍.罗田让传统文化融入旅游经济[N]. 湖北日报, 2009, (2009-01-03)

[2]、栾峰. 临沂:旅游经济逆市起飞[N].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9, (2009-06-06)

[3]、张延荣. 垦利“娘子军”成旅游经济主力军[N]. 东营日报, 2008, (2008-10-27)

[4]、蔡良焕. 上半年深圳旅游经济运行平稳[N]. 深圳特区报, 2009, (2009-07-15)

产业经济学视角 第9篇

一、文献回顾

1. 低碳经济理论

国内较早研究低碳经济的学者庄贵阳 (2005) 认为, 低碳经济是指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 实施一场能源革命,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 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谢军安等 (2008) 认为低碳经济的内涵是一种为解决人为碳通量增加引发的地球生态圈碳失衡而实施的人类自救行为, 其本质属于全球的碳中性经济。徐瑞娥 (2009) 认为低碳经济实质是新能源开发、能源高效利用和绿色GDP, 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念的转变。生产的低碳化、流通的低碳化、分配的低碳化和消费的低碳化构成低碳经济的四个要素体系。胡志伟 (2010) 认为低碳经济是为缓解气候不利变化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建立的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 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

在研究内容上, 低碳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路径、低碳经济发展的驱动机制, 以及低碳经济为背景的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冯之浚、牛文元 (2009) 提出要“以观念创新、结构创新、科技创新、消费方式创新和管理创新”5个方面的创新来推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林元龙、李红梅、孙延红分别基于低碳经济时代对我国能源结构优化策略、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低碳消费模式、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详细探讨。

2. 产业集群理论

刘斯敖 (2006) 从区域经济学、社会经济学、生态经济学三个角度综述产业集群风险并对产业集群风险进行了归类, 并提出了防范产业集群风险的措施;王雷 (2004) 认为在跨国公司参与的产业集群中, 其形成机制、成长模式、演变特征都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特征;周泯非、魏江 (2010) 从治理角度和演进过程角度对产业集群进行综述研究。

综上所述, 低碳经济是比较新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对于低碳经济研究的文献不多, 然而对于产业集群的研究却是非常成熟, 但是还是没有学者从低碳经济视角对产业集群的发展进行过研究, 本文基于低碳经济视角对产业集群的发展进行研究, 提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有效措施。

二、我国低碳经济与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研究

1. 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必然性

2007年9月, 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上, 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 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在2008年中国政府4万亿的经济激励计划中,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开发和能效提高为重点投资领域, 着力发展低碳经济;2010年10月, 国务院通过《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家将加强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 加快推进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重点领域。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有其必然性, 主要表现在: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长期以来, 中国作为世界的加工厂, 为国际市场提供了物美价廉的消费品, 而自己却承担着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众所周知, 中国人口众多, 资源相对紧缺, 近些年来, 中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 资源和能源的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 也已经明显制约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能力;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跨越式发展的契机。龚建文 (2009) 认为发展低碳经济有助于缓解温室气体减排压力和保护资源环境压力, 有助于确保中国发挥后发优势、在未来社会的国际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有助于实现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单宝认为低碳经济是继工业化和信息化之后, 人类经济面临的又一场革命, 能提高能源利用率, 促进新能源发展, 促进森林的保护和扩大,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

2. 我国产业集群发展路径及存在的问题

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集群趋于成熟, 并逐步向西部地区转移。倪鹏飞领导的团队对全国28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的调查发现, 有160个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产业集群, 其中, 从东北特别是辽中南城市的装备制造和京津的高新技术, 经山东和江苏城市的加工制造、上海服务和装备制造、浙江和福建城市的加工制造, 到广东的加工制造产业集群, 在中国经济的版图上, 已经浮现了一个产业集群的龙脉。中西部由产业集群所导致的从点状到带状经济的隆起, 也越来越清晰, 包括, 长沙、武汉、郑州、西安成渝等城市和地区。总的来说我国当前的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特别是集中在江苏、浙江、山东和广东四省, 这四个省约占全国制造业产业集群总数的54.5%, 而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尚处于培育期。沿海地区的产业集群的发展为其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 目前, 沿海产业集群的发展面临着不可持续发展的难题。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沿海资源短缺, 不能满足目前沿海产业集群特别是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 沿海经济急需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三、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徐瑞娥认为低碳经济实质是新能源开发、能源高效利用和绿色GDP, 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念的转变。生产的低碳化、流通的低碳化、分配的低碳化和消费的低碳化构成低碳经济的四个要素体系。作为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 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 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一个产业集群就是一个小社会, 如果每个产业集群都可以得到低碳发展, 那么社会的低碳发展就指日可待了。因为产业集群是GDP的重要贡献者, 产业集群的绿色GDP也是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者, 产业集群的循环生产、废物利用、零库存、快流通、共享生产生活资料都符合低碳经济发展宗旨。低碳发展宗旨可以促进我国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 我国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又可以为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在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主要有三个:

资料来源:刘世锦主编, 中国产业集群发展报告 (2007-2008) , 中国发展出版社

1. 大力发展低碳产业集群

以生态产业园为载体打造低碳经济生态链, 培育低碳产业集群。这样的产业集群不仅适用工业产业集群, 而且还适用于服务产业集群。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 但是制造业的发展水平还不高, 高耗能、低收益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总体特点。

(1) 鉴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特点和前景, 各个地区应该根据自身优势选择好自己的主导产业, 引导好配套产业, 加强集群企业之间的合作与资源共享, 并且对于入群企业的进行严格控制, 对产业集群的发展进行严格规划, 以生态产业集群作为发展目标, 实现产业集群的低碳发展。

(2) 大力发展服务业产业集群也是低碳产业集群发展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服务业发展速度相对滞后, 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散落, 一般服务业都是镶嵌在工业制造业产业集群中的, 很少有服务业形成了产业集群的发展态势。由于产业集群总是有溢出效应, 技术溢出和知识溢出, 服务业产业集群有其发展必然性。

2. 低碳经济视角下就地升级产业集群

沿海产业集群整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会形成沿海地区的产业空洞, 因此在低碳经济发展的视角下, 对于具有发展前景的产业集群进行就地升级改造。对于进行就地升级改造的产业集群必需具备两个条件:其一, 产业集群必需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经过一定的改造可以顺利升级;其二, 改造和升级成本可以在产业集群升级之后可以得到收回。产业集群的就地升级首先要对产业集群的发展进行重新定位与改造, 然后通过过技术创新或者生产流程重组提高集群企业的生产技术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减少污染与浪费, 最后, 要加强企业之间的产业链合作, 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从而提高产业集群在沿海乃至在国际上的信誉、知名度和地位。

3. 低碳经济视角下转移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的转移主要有两种形式, 复制性转移和选择性转移。选择性转移是指集群中的企业只转移生产链上某些环节, 并把那些有着清晰的和长期竞争优势的战略活动保留在原地, 比如设计、研发和营销;而复制性转移指的是企业把所有活动从一个地方整体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然而对于这两种产业集群转移模式适合于不同的产业集群。

(1) 选择性转移。选择性转移是指对产业集群的部分企业或者部分生产环节进行转移, 比如生产环节、设计环节等有选择性的转移。这种产业集群转移模式下转移企业是为了寻找良好的发展机遇, 获得丰富的资源与廉价的土地资源等。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的选择性产业转移一股情况下都是转移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企业与环节。这样的选择性产业转移有利于产业集群的持续低碳的发展, 因为在选择性转移过程中, 很多没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在原地没有发展的机遇, 缺乏转移的动力就会自动被淘汰, 而很多相对落后的企业在转移过程中就会改变原貌, 或者扩大规模、或者进行升级。

产业经济学视角 第10篇

因此, 研究产业的区域转移问题也就具有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试图运用空间经济学的经典理论找出东部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动因, 并预期未来产业转移的路径。

一、理论模型分析

1. 核心———边缘 (CP) 模型下的产业集聚与分散。

核心———边缘模型的基本机制主要由三种基本效应组成。第一个效应是“市场接近效应”, 也称为“本地市场效应”, 是指垄断企业选择市场规模较大的区位进行生产并向规模较小的市场区出售其产品的行为。第二个效应是“生活成本效应”, 也称为“价格指数效应”, 是指企业的集中对当地居民生活成本的影响。在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 由于本地生产的产品种类和数量比较多, 从外地输入的产品种类和数量比较少, 因而支付较少的运输成本, 这使得该地区商品价格较低, 消费者支付较低的生活成本, 因此在名义收入相同的情况下, 实际收入水平较高。第三个效应是“市场竞争效应”, 也叫“市场拥挤效应”, 是指由于人口增加、土地价格上升等成本的上升导致不完全竞争性企业趋向于选择竞争者较少的区位。前两种效应促使企业的空间集聚, 形成聚集力, 而第三种效应促使企业分散, 形成分散力。

交易成本是对聚集力和分散力的一个重要测度。如果贸易自由度较大, 那么同其他地区企业的竞争与同本地企业的竞争几乎相同, 区域间价格差异很小, 因此, 产业活动的转移对相对生活成本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 那么分散力将会被减弱;反之, 交易成本很高时会使分散力大于聚集力。

这个理论可以解释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以来, 东部地区以其便捷的交通、优惠的政策等因素, 聚集了一大批加工制造业企业, 形成产业集聚, 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地位在不断下降。然而, 近几年来大量的加工贸易不断从沿海省份向中西部地区甚至向东南亚、南亚国家转移, 这种产业转移或扩散由很多因素推动, 其中, 国内贸易成本的降低和外部市场的萎缩是重要原因。

2. 经济发展与产业的扩散顺序。

假设各产业在除了劳动密集度方面外所有方面都相同, 产业1的劳动密集度最高, 而产业3的劳动密集度最低。图1展示了该条件下3个产业的经济演进情况。

由于存在多个国家, 那么需要分析的是工业是向别国同时扩散的, 还是依次扩散的?阶段Ⅰ中, 所有工业都位于国家1, 并且国家1、国家2和国家3之间存在工资差距。随着工资差距扩大, 一些产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而重新选址, 阶段Ⅱ开始。阶段Ⅱ中, 国家2开始进行工业化, 同时, 国家1和国家2之间的工资差距加速缩小, 直到相同。

阶段Ⅱ刚开始时, 国家2和国家3都开始进行工业化, 所以曲线在很短的时间区间内是重合的。然而, 随着国家2和国家3的国内关联效应不断增强, 两国产业结构相同的均衡就不再稳定了。如果某国领先一点点, 那么它的领先优势就会扩大, 而另一国则会落在后面。

阶段Ⅱ结束时, 国家2已经完全赶上了国家1, 这两个国家与国家3之间存在工资差距, 并且这个差距开始扩大。在阶段Ⅲ中, 国家1和国家2的制造业就业不断增加, 造成工资差距扩大。当工资差距大到无法维持下去时, 国家3的工业化进程开始, 即进入到阶段Ⅳ, 国家3的工资增长开始加速直至赶上国家1和国家2。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 国家间的工业化进程并不是整齐划一的, 而是沿着一系列波状的轨迹向前推进。当一国建立的工业规模达到临界点时, 工资也会随之上涨到临界点, 从而驱使厂商向别国迁移, 加快别国工业化进程, 最终, 各个国家都会依次经历工业化快速发展进程。

二、对中国加工贸易转移的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 由于贸易开放以及随之带来的“本地市场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 中国成为了传统制造业全球转移的最大受益者, 产业地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东部地区凭借其便利的交通、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优惠的政策率先发展对外贸易, 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并吸引大量的人才和外来务工人员。众多企业也因市场的扩大而聚集于此, 形成大大小小的各类产业集群和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中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要远远快于西部地区, 同时也快于大部分东南亚、南亚国家和地区。

然而, 沿海城市工业化进程加速发展导致了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力、土地成本大幅上升。“市场竞争效应”增强, 促使企业由集中布局转而分散布局, 以期降低成本, 增加利润。这种变化既与成本因素有关, 也与中国深化对外贸易开放和国内市场一体化相关, 东部地区凭借其对外贸易的优势先行成为中国产业集聚地区。不仅中国如此, 世界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发展也是如此, 这些国家在“市场化”和“全球化”的浪潮下, 国内经济地理也同样发生了重大的调整, 经济活动的地理差异会促使人们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集中, 但“生活水平的地理的不平等会造成或深化国内的分割问题, 这会导致冲突, 损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进程”。

对于哪些国家或地区率先工业化的问题, 本文第一部分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的扩散顺序已经给出了结论:国家和地区间的工业化进程并非整齐划一, 而是分批次向前推进的。中国东部地区传统的加工贸易面临转型升级的问题, 发展相对滞后的中西部地区和东南亚、南亚国家正好可以凭借自身的优势承接东部地区转移出去的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工业。

这两个地区同样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中国中西部地区相对于东南亚、南亚国家而言, 在优势方面, 中国的劳动生产率高于东南亚、南亚国家, 市场广阔、基础配套设施和产业链相对完整;劣势方面, 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制造业工资高于东南亚、南亚国家。据估计, 中西部地区的全部用工成本是缅甸的10倍、柬埔寨的6倍、印度的3倍。综合考虑, 这两个地区承接中国东部地区转移的加工贸易各有优劣势, 未来世界加工贸易的空间分布如何, 还要取决于各地区循环积累的自我实现机制和预期机制, 另外还与政策导向, 甚至与偶然的事件相关。

参考文献

[1]Krugman, P., and G Hanson, “Mexico-US Free Trade and the Location of Production”, in Garber, P. (ed) , The Mexico-US Free Trade Agreement.Cambridge, MA&Lond on:The MIT Press, 1993

[2]藤田昌久、克鲁格曼、维纳布尔斯著, 梁琦主译.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

产业经济学视角 第11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产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4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5-0133-05

一、引言

胡锦涛主席在2009年9月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开幕式讲话中指出:“中国已经制定和实施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明确提出2005--2010年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可再生能源比重等有约束力的国家指标。仅通过降低能耗一项,中国5年内可节省能源6.2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少排放15亿吨CO2”。这表明了中国将降低碳排放强度,从而进入低碳社会的决心以及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技术装备的制造工业的总称,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必备条件就是高度发达的装备制造业。目前工业化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而我国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孙柏林指出,低碳经济将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重塑世界经济版图的强大力量。谁的经济更低碳,谁就有占有新市场的优势。因此,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低碳经济就成为了必然趋势。

二、相关理论概述

(一)低碳经济

2003年英国在其《我们能源的未来一创造低碳经济》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并力争到2050年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60%。日本也于2007年2月公布预算研究结果,到2050年可能减少70%的二氧化碳排放,从而进入低碳社会。欧盟、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也着手开展了有关低碳经济发展的规划及相应推动政策的研究。

低碳经济来源于可持续发展与全球气候变化,它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目的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低碳经济同时兼顾了“低碳”和“经济”,即在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碳基燃料的使用,尽可能地实现能源利用转换。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未来经济发展的模式

(二)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

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所以,产业集群与持续竞争优势(Sustainable Competi-tire Advantages,简称SCA)是互相关联的。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产业集群迅猛的发展及其在市场中所表现出的强劲的、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引起了理论界与实践界的广泛关注。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我国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已有210种。装备制造业迅猛发展,总量规模居世界第二位,数控机床、发电设备产量均居世界第一。2009年汽车产销已连续7个月超过了100万辆,居世界第一。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制造业大国。

产业竞争力,亦称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某国或某一地区的某个特定产业相对于他国或地区同一产业在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持续获利等方面所体现的竞争能力。由于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能够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加强集群内企业间的有效合作、增加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发挥了资源共享效应、有利于形成“区位品牌”,所以,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培育和增强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我国目前关于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的相关文献已有不少,学者们尝试从多个角度来研究产业集群对产业竞争力提升的作用机理,但对于低碳经济背景下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分析却鲜见。

(三)低碳经济与产业发展趋势

国际产业经济发展的三大态势是集群化、融合化、生态化。产业生态化是产业发展的高级形态,是人类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发展与良性循环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符合了产业发展的需要,以低碳型的新经济发展模式逐步替代传统经济模式。具体而言,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就是以低碳特征为发展方向,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低三高)为基础,,以实施CDM、节能减排为主要手段,以进行技术创新、碳中和技术为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图1。

因此,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也将顺应国际产业发展的趋势,寻求产业集群的生态化发展,并要以此为经济发展的契机,不断提升产业竞争优势。

三、装备制造业集群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现状与问题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指出,国际金融危机正在使世界经济经历深刻转型,并出现了一些结构性变化的新特征。其中,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受到各国的空前重视。同时,低碳产业发展将产生新的技术标准。发达国家正在凭借其技术领先优势,推动形成碳交易、碳关税等规则和准则。2007年秋,我国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低碳经济,重点围绕低能耗和低污染,圈定了“太阳能经济”、“风能经济”、“核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等方面。政府方面也高度重视“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早已纳入国家发改委的工作主题。2007年我国发布了《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成立了国家气候变化方案领导小组,温家宝总理亲自担任组长,具体工作由国家发改委承担。

2009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工业增长8-7%。工业39个大类行业全部实现同比增长;494种工业产品中,有364种产品保持同比增长。汽车工业产销两旺,前两季度的产销量分别为961万辆和966万辆,已超过去年全年总量,突破历史纪录。同时,我国在低能耗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十一五”之初,我国确立了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这一目标在前三年已经完成一半,GDP能耗下降10.8%左右,2009年上半年又有4.9%的降幅。而如果在“十一五”末实现20%寿右降幅的目标,相当于节约6亿吨的标准煤,相当于少排15亿吨的二氧化碳。可见,装备制造业集群借力“低碳经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大力发展了可再生能源和核能

2008年中国水电装机达1.7亿千瓦,风电装机1200万千瓦,核电装机910万千瓦。考虑生物发电、风能等可再生能源,2008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超过8%。预计2020年风电、

核电建成装机容量从此前中长期规划的3 000万千瓦、4000万千瓦分别上调至1亿~1.5亿千瓦、7000万千瓦。根据《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部分可再生能源2005年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规划,如图2所示(单位:万千瓦),可以看出,只要进行技术创新,目前在总的能源消耗占比不高的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将会在未来的十几年里得到飞速的发展。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到,中国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左右。通过相关测算,如果达到当前市场预期的2020年的风电与核电的装机容量,那么,届时非化石能源消耗占比预计很有可能达到16%~18%。这将超过15%。在这种情况下,按照风电、核电分别5500元/kW、8000元/kW的设备投资成本汁算,2020年之前,风电、核电设备市场约8250亿、8000亿元。可以说,国内再生能源规划为风电与核电制造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新兴产业发展带动了传统产业集群优化升级

面对全新的产业和市场,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充分利用企业间的合作与创新,共享资源,带动力了集群的优化效应。集群内企业纷纷以战略眼光,积极投身于新产业,成为低碳经济时代的新型企业。以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为例,在2009年,华冶集团与太阳能领域巨头——央企天威保洽谈强强联合,全力进军低碳经济领域;辽宁九夷三普有限公司在新能源充电电池行业实现了跨越,企业已经为美国、日本、德国等世界知名企业生产太阳能电池产值达到1000余万元;辽宁重机轴承有限公司研发成功风力发电用的新型轴承,已经在内蒙古等风力发电企业广泛使用;荣信股份生产的SVC可以节能30%以上,成为全球最大的SVC制造商,包兰线铁路改造、包惠线铁路改造、神华煤矿变电站建设、华菱钢厂改造、大唐辽宁风电场控制系统等都用了荣信的SVCt。

(三)大型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向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及相关业务转型扩张

国际上的美国通用电气集团从2000年开始打造水处理部门,先后进行五次并购,成为世界上工业用水处理装备主要提供商之一;2003年并购奥地利颜巴赫公司,成为分布式能源技术装备的领跑者。德国西门子依托技术优势,在华执行"2010加速度战略”,销售节能环保装备,力争获取1000亿元人民币收人。

低碳经济一般包括新能源和节能减排两个方面,风电、太阳能发电、地热、核电、生物质能等属于新能源,电路传输节能产品、减排技术等具体环节,智能电网带动的产业链等属于节能减排。在低碳经济引领下,我国大型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积极进行集群内技术创新,并以此为契机,进行相关业务扩张。以LED(半导体照明)产业集群为例。南昌市LED产业发挥集群效应,正在兴起电动汽车动力模组、环保电动车、LED绿色照明、节能环保建材新能源设备等一大批低碳产业。以硅材料为基础的光电产业,将光电子产业与微电子产业紧密结合起来,加快研发太阳能成套技术、生产太阳能成套设备。目前江西赛维LDK、上海卡姆丹克、通用太阳能电力等企业积极抢滩南昌光伏产业,初步开发了硅料、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及应用系统等上中下游产品,预计到2011年,全市光伏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将突破1000亿元。产业集群不仅实现了技术上的重点突破和产业上的重点跨越,还推动了节能减排,拓展了产业发展领域。

虽然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已经拥有了一定的产业发展基础和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需求市场,但面对国际化的“低碳”竞争,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产能过剩,核心部件过度依赖进口。中国电监会在风电发展调查报告中指出,中国风电机组关键技术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与国外比明显落后,仍局限于材料选用及局部工艺改造,轴承、变桨距系统等关键设备和技术主要依赖进口。2008年中国新增风电装机614万千瓦,华锐、金风、东汽稳居前三,市场份额分别为22%、18%、17%。由于风电整机制造的进入门槛较低,国内已经有许多企业通过引进国外技术进入了风电制造产业,按照各个企业的产能规划,后期将供大于求。这种主要以低附加值制造而带来的产能过剩,很可能引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如果国内企业没有足够的资源投入研发,维持当前核心部件国产化率不高,设计能力缺乏的局面,那么整个产业将始终受制于国外专利技术。

目前我国核电规划在建项目达2 500万千瓦,设备制造企业的核电业务的收入规模在未来三年将会呈现50%以上的增长。即便是核电技术门槛较高,行业竞争较有序。但是由于核电的核心部件也主要依赖进口,那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核电制造企业的核心业务至今仍未盈利。

第二,不够重视研发环节。一直以来,各地方政府在发展新能源过程中,只看重GDP增长,只关注产业链中的制造业环节,不重视研发环节。而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全民使用清洁能源”,而不是“全民制造清洁能源”。有些地方政府在低碳经济的发展上有思想误区,使得某些可再生能源的生产过程看起来并不低碳。我们在建设低碳城市的同时,往往将新能源设备制造简单等同于低碳经济,导致了仍然在大规模的发展制造业。

以电力行业为例。自1990年到2006年,我国因能源生产排放的CO2是全球变化最快的。目前我国因电力生产排放的C02占全球的18%,仅次于北美,节能减排任务艰巨而困难。我们根据世界能源理事会提供的数据图,图3,可以看出,中国排放的C2比较高,高于印度等其他发展中国家。同时也说明我国不够重视需要长期投入的低碳技术的研发,致使该技术比较落后。

第三,度偏低、企业规模偏小,不具备创新能力。目前在我国,不论是在什么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集群,都还没有达到创新性产业集群的阶段,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还偏低。其一,集群自身不掌握核心技术。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技术大多掌握在集群外的机构或企业手中,特别是在国外的机构或企业手中。其二,集群内企业创新能力不够。我国产业集群主要由中小企业组成,规模相对来说较小、技术力量相对薄弱。所以,除少数龙头企业外,基本上所有的各项资源和能力,主要用来模仿或追随其他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有的企业甚至连模仿都很难完成。其三,鉴于上述因素,企业也难以从集群中获取较强的创新支持。

四、基于低碳经济的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策略

(一)要帮助各级政府建立和完善低碳政策并坚决实施

产业经济学视角 第12篇

在中国,媒体经济与养老产业都有着独一无二的特征和属性。从本质上来说,养老产业符合媒体经济的涵盖范畴,但两者之间的契合点,才是媒体经济与养老产业形成相互作用与影响的重要因素。

(一)什么是媒体经济

媒体经济又称传媒经济,是当前我国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媒体经济学在中国的起步较晚,九十年代末才真正成为了一门系统的学科。综合来说,媒体经济所涉猎的范围较广,如媒体竞争、传媒运行机制、传媒支出、福利经济学与传媒的关系、衡量集中化和消费者行为分析等都是媒体经济的主要研究内容。当前,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的大背景之下,经济结构在不断的发生着变革。第三产业的崛起和传媒产业的日益发达,为媒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土壤,由此,媒体经济目前在我国也正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二)养老产业的特征和属性

基于养老机构的视角来看,目前我国的养老产业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养老产业的社会普及率低,且产业机构的主旨目标不在于 “养老”,而是在于经济利益。

第二,中国的老龄化增长趋势显然要大于经济增长,在西方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5000~10000美元, 而中国却不足3000美元。

第三,受传统文化和传统理念影响,中国式养老显然很难形成“产业化”。首先,进入养老院养老会增加子女的经济负担,这对许多家庭来说显然是不可能的;其次,在传统观念里养老是儿女的责任和义务, 这种观念严重制约了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

那么,从养老产业的属性层面来看,在我国,目前大多数人认为养老即是在特定区域单纯的生活,事实则不然。养老是一项生命保障产业,养老不仅关注老人的幸福指数,同时还关注老人的生命延续。因此,严格来说,养老产业是一种通过各种生命研发、科学研究、生产应用提供和延续生命活力的全方位针对性联通服务。

(三)媒体经济与养老产业的契合点

媒体经济属于第三产业,在当前,媒体经济的井喷式发展是一个主流趋势,它不再受传统媒体服务受众和广告商的限制,而是逐渐形成了产品多元化、服务多重化和形式多样化的发展格局。媒体经济与养老产业的契合点在于两者之间的发展步调类同,前者处于发展前期阶段, 后者属于发展初期阶段,养老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媒体经济的支撑,而媒体经济也需要从养老这一潜力巨大的产业中获得发展动力。因此,媒体经济与养老产业之间是相互作用与影响的关系,两者都能够提供对方成长所需的土壤,更重要的是,养老产业的经济力量当前正影响着所有的媒体,反之,媒体经济也能够为养老产业提供很多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二、养老产业与媒体经济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老年人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使得养老产业链条也在不断延长。 很显然,目前我国养老产业已经跳出“本位产业”的局限,向“衍生产业” 拓宽与发展,当老年人不再满足于养老机构、养老设施、老年护理、医疗、食品、保险等服务内容时,精神层面的追求使他们的注意力转向了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的传媒产业上来。养老产业已经逐渐从日用商品、老年人专用保健产品等领域拓宽到传媒经济领域,老年手机市场、 老年图书市场等受养老产业影响,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而伴随老年人对服务品质的需求越来越高,他们对新媒体也给予了更多关注,老年网络市场即为新时期在养老产业链条上衍生出的最新经济形态。同时,养老机构之间激烈的竞争也拉动了媒体经济的发展,很多养老机构采取了多种多样的营销方式:如社区活动宣传、媒体广告宣传:如借助老年生活期刊、报纸等媒体工具、以及电子营销和电子商务,如通过老年人网站进行网上授课、老年人网上团购、网上折扣等等。

此外,从可持续发展视角探析,养老产业并不“老”,在我国众多成熟的产业面前,反而显得更为年轻蓬勃。养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媒体经济的推助,从养老产业本身的发展趋势来看,这一论点的成立主要是建立在三个基础之上。

第一,养老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宣传,而媒体则是信息的主要传播媒介。从国外发达国家的养老产业发展历程来看,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正是促使社会发现养老产业价值的重要因素。在媒体经济的导向下, 中国的老龄化社会被许多民众所认可,而有需求就有市场,因此,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的动力有一大部分是源于媒体经济。

第二,养老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行之有效的建议和意见,而媒体经济也能够满足这一需求。在媒体经济的推动下,尤其是网络媒体,社会广泛参与中国的养老事业,为其提供了许多可行的建议和意见,而这为养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

第三,养老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民众的参与,同时更离不开经济和非经济组织的大力支持。而从我国的现状来看,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力量还非常弱小,因此,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必然要承担起连接养老产业与社会之间的媒介关系。由此可见,媒体经济在养老产业的发展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

三、基于媒体经济视角下的养老产业金融力量

近年来,我国政府逐渐加大了对养老产业的扶持力度,大力支持养老产业的投资和发展,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仅一年内我国就先后发布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养老机构管理办法》等十个养老政策,养老产业目前正成为我国政府最为重视和政策性最多的行业。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的扶持势必会促进养老产业的发展速度,由此,养老产业也凝聚了极为强劲的金融力量。而这种金融力量是呈井喷式态势迸发的,且这种金融力量又主要包含了三个重点内容:一是产业本身的金融力量;二是产业服务对象的金融力量;三是带动其他产业所产生的金融力量。

首先,养老产业本身的金融力量是由产业投资者所构成的,投资的主要对象包括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两大主体。硬件设施主要包括土地、房产以及各种养老和健身设备;软件设施主要包括环境建设、文化建设和普及推广等等。

其次,养老产业服务对象的金融力量主要针对老人及其家庭的相关经济投入,将老人托付于养老机构,老人的子女势必会投入一定的资金给予养老机构,而将千万个家庭的养老投入聚集到一起,则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金融力量。

最后,养老产业的崛起,势必会带动一系列产业的蓬勃发展,如医疗保健、医疗护理、家政服务、娱乐休闲、日常消费和信息平台等等。因此,养老产业的发展在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会形成一条新的价值链, 而这条价值链所凝聚的金融力量使巨大的。

进而,在媒体经济视角下,这种金融力量对媒体经济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第一,养老产业金融力量对传媒体系产生的影响。在养老产业金融力量的推助下,结合老年人对信息传播途径和传播形式的实际需求, 势必会对传统的传媒体系形成巨大的冲击。因此,基于传媒经济视角探析,必须要调整传媒体系,才能适应养老产业金融结构的需求。而新传媒体系的主体主要包括移动通信设备、电视、报刊和网络传媒。虽然这种传媒体系具有高度的针对性,会削弱传媒经济在其他方面的影响, 但相对于养老产业巨大的金融力量,这种针对是极具价值的。

第二,养老产业金融力量对传媒组织产生的影响。对于传媒组织而言,现有组织结构肯定不能适应即将到来的老龄化社会,更不能适应已初具发展规模的养老产业。因此,基于传媒经济视角,应调整内部的组织结构,抽调一部分力量投入到对养老产业的传播层面,如此,则既能对养老产业的发展形成推助力量,又能够获得自身的发展,从而使养老产业与媒体经济实现双赢。

第三,养老产业金融力量对传媒途径产生的影响。当前,我国许多媒体的传播途径仍然带有一定的传统色彩,严格来说,这与当前我国的社会形势不符。据统计,2012年第三季度,中国的智能手机用户达到了3.3亿,网民5.13亿,虽然中国也有约1100家电视台,但与前者相较,手机的随时随地性和互联网的信息多元化都是电视、广播和报刊媒介不能比拟的。因此,养老产业的崛起和受众行为的变革势必也会导致传播途径的变革,坚持采用传统的传播途径,显然与当前受众行为的转变是背道而驰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分别基于媒体经济和养老产业两个视角探析,首先,媒体经济是当代传媒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媒体经济又是当前经济化社会背景下的必然产物,因此,媒体经济是养老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其次, 当前,虽然在众多的产业中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态势尚不明显,然而, 在当前的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养老产业的发展在我国已是大势所趋,因此,养老产业也将会成为媒体经济所关注的重点对象。将媒体经济的聚焦点从其他产业向养老产业转移,不仅在于两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仅从养老与媒体的本位角度来看,将养老产业视作受众,这一产业不仅是媒体信息的接受者,更是制导媒体经济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让媒体经济与养老产业的发展步调保持一致,让养老产业与媒体经济之间产生双向作用,对两者之间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伴随十八大的顺利召开,标志着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正式建成,这说明了我养老产业也将以迅猛的发展态势影响我国的各行各业。当养老产业对我国经济已经形成重大影响之时,媒体经济也在养老产业链条的影响下拉动了自身发展。因此,如何借助养老产业对媒体经济的作用与影响,使媒体经济成为养老产业发展的金融力量,成为了当前重要课题。

关键词:媒体经济,养老产业,金融力量,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邹洪坤.试谈养老金入市问题及社保基金的管理[J].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12

[2]吴信讯.新媒体环境下上海及我国老年群体生活方式优化的前景研究——基于上海城市老龄群体新媒体使用情况的调查[J].科学发展,2011

[3]唐均.千万元养老告诉我们什么[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

上一篇:思考论述下一篇:党风党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