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育人艺术例谈

2024-06-29

班主任育人艺术例谈(精选4篇)

班主任育人艺术例谈 第1篇

一、幽默艺术

幽默不仅是用一种快乐的方式让别人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更是体现了一种宽容的胸襟。说话幽默的班主任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最大限度地消除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不可或缺的润滑剂。对于教育者来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让人接受”(演说家海因兹·雷曼麦)。通过下面一组语言比较,可以具体感受到幽默的力量。

案例:语境是上课时,有一个学生在做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情。

教师甲说:“你,站起来。知道这是上什么课吧,知道该干什么吧?不愿意上我的课,给你家长说一声往后停上,但我不允许在我的课堂上有人干其他的事情……”

教师乙走到跟前,没收学生东西,警告说“下课到我办公室来。”

教师丙说:“你是不是觉得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

三种语言传递给学生,收到的效果迥然不同。前两种导致课堂氛围凝重,学生处于明显的被斥责地位,师生关系出现裂痕。两者相比较而言,甲当面批评没有乙私下批评的做法理智。但乙给出的信息易使学生陷入心理焦虑状态,他会猜想老师的问话,还会自我保护地寻找理由借口。这样使学生的心思依然处于分神状态,没有回答老师所意指的学习状态,这一点没有甲显得干脆。第三种说法规避了前两种出现的问题,很轻松地化解了风波。丙的语言中“最危险的地方”指向是课堂,“最安全的”指向是学生所犯错误———干其他事情。实际上,丙在质问:“你觉得课堂上能干其他事情吗?”但丙用经典的常用语打破了语言的逻辑思维,完全超出了犯错学生可以预料的范围,促成了幽默点的形成,凸现幽默氛围,犯错学生也偷偷笑了,课堂气氛反倒增添了活跃的因子。

在日常教学生活中,班主任的语言幽默氛围能够成功地在话语中得到动态显现,最根本的是源于所说话语打破常规的语言构成方式,即“在辩证逻辑的制约下,突破语言学、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和形式逻辑的一般规律,变格运用语言材料,造成不能仅按字面来理解的话语”(胡范铸《幽默语言学》)。

案例:语境是学校马上要召开秋季田径运动会,班主任孟老师在班里召开夺冠动员班会。在班委和运动员进行了一系列活动后,主持人宣布最后由班主任孟老师讲话。孟老师信步走上讲台说:“我今天给大家谈三点。”接着,他井然有序地开始逐条谈起。谈完第二个问题时,学校晚饭开始的铃声响了起来。这时,他提高嗓门,不动声色,一本正经地说:“第三,奔向食堂!”随即教室淹没在掌声和笑声的海洋里。

本案例中孟老师的开场语“谈三点”明确了话题数量。接下来孟老师所谈内容,把学生的语言思维程式带入惯性状态,整个语言氛围呈现常规态势。然而孟老师的结束语“奔向食堂”打破了语言的逻辑,脱离了谈论的主题———运动会动员,超出了学生的意料范围,幽默效果也自然而然地产生,特别是“一本正经”的说话方式更增添了幽默的威力。

二、激励艺术

激励分为正激励和反激励。正激励也就是日常通称的表扬,它是以语言信息的正作用力刺激话语接受方按照话语人的意向产生反应。在对表扬甚为重视的当下教育环境中,表扬的浅层次运用,降低了表扬的功效。近乎泛滥的“你真棒”、“太好了”、“太有才了”引发学生的“抗药性”。当一阵狂热过后,表扬逐渐回归到理性状态———表扬可表扬之处。特别是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正如魏书生所说:“困难的不是批评,不是指责,更不是数落他的一系列错误,而是找出他的错误的对立面———长处。只有找到了长处,才算找到了错误的克星,才帮他找到了战胜错误的信心的根据地。”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糖果故事。事件处理得堪称经典。语言里没有训斥和说教,表扬的四个优点,让当事人心悦诚服,促使他将心比心,开展自我反思教育,明白了自己的错误。

反激励是以语言信息的反作用力刺激话语接受方按照话语人的意向产生反应,也就是俗话所说的:“请将,不如激将。”它是以激燃自尊心为目的的语言艺术,所以班主任在运用激将法谈话时要注意话语对象的自尊心是否强烈。同时注意话语时机和分寸,不要以毒攻毒,反被毒伤。

案例一:语境是运动会上一个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取得了100米冠军。

班主任表扬他之后趁势说:“要是能有一天,也表扬你学习成绩得了冠军该多好,怎么样,老师能有机会吗?”

“当然,老师你等着瞧吧!”学生拍着胸脯说道。

这个对话中,“取得冠军”是学生自尊心充分满足的时刻,班主任抓住这个激将的时机,用“冠军”字眼强化自尊心的同时指出他的欠缺———学习成绩落后进而产生激将的效果。这是利用话语接受人自身正反两方面进行对比产生的激将,也叫纵比激将。

案例二:牛牧晨是我们班的班长,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有一段时间他迷恋上了网络游戏,造成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滑严重,一次考试过后,我拿着他的卷子和班里其他三位成绩优异的学生试卷,跟他谈心。

我语重心长地说:“牛牧晨,成绩不理想啊。”同时把四份试卷排放在办公桌上,注视着卷子说,“你看,郭名扬、姚嘉学习成绩一直稳定,他们两个前一段时间还代表学校参加了市中学生辩论赛,并夺得冠军。再看看宋子恒,以前学习不如你,这次考试取得了班里第一名,并且这段时间他正在努力备战全国物理竞赛,已经超过了你。”

从语言表面上看,只是谈论了班里其他三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没有用语言来激将谈话对象。实际上,激将从一开始就展开了,我先选用和牛牧晨原本一样优异的学生与其对照,他们稳定饱满的学习现状和牛牧晨因迷恋网络游戏造成成绩下滑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对牛牧晨心理的刺激不言而喻,在此心理基础上,选用一位原本不如他,但现在已经超过他的学生来强化对比,在谈话结尾用“已经超过了你”一语“激”醒梦中人,这是利用话语接受人的反面和其他人的正面进行对比产生的激将,也叫横比激将。

三、委婉艺术

委婉是语言的“润滑剂”,它使日常教学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不便、不忍或者语境不允许直说的话题内容,通过曲折迂回的含蓄语言比较得体的表达出来。例如班主任经常会遇到女生因生理状况请假的场景,这时一般用“特殊情况”来委婉表达;对于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我们一般称为“学困生”、“潜能生”;有意和学生谈心,我们总是用看似很无意的“随便聊聊”开场。总而言之,因为班主任的语言对象以未成年的学生为主,他们的身心不稳定,对话语刺激产生的心理反应更感性,更直接。所以,在班主任和学生交流过程中,有时语言的委婉比直白效果要好,请看对比:

语境是到了期末考试阶段,学生学习任务加重,业余时间减少,此时,你拿着练习卷走进教室时,发现有一丝厌学情绪正在蔓延。如何把练习卷发下去,又点燃学生学习激情呢?

直白的说法:“都到期末的关键时刻了,大家要抓紧时间复习。这是老师精心给大家挑选的习题,课代表来把卷子发下去,大家认真做,不要嫌多。”

委婉的说法:“这几天大家复习很辛苦,但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目标,就是在期末考试中将自己的最高水平发挥出来,针对大家在阅读练习上的薄弱点,老师准备了一些练习卷,需要的同学可以到讲台上来拿。”

前者直截了当的表达了自己的意图,虽然发下了练习卷,但却招来了学生的不满,助推了不良情绪的扩散;后者委婉体贴的表达,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调动了学生心理的主观能动性,大家听后涌上讲台领取试卷,厌学的情绪一扫而光。由此可知,在语言交流中软化“话锋”,隐藏“话语目的”,运用曲径通幽的方式实现话语软着陆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无声艺术

语言包括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一般我们把无声语言称作态势语。态势语是通过人的肢体动作,或者某一个部分形态的变化来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美国心理学家梅拉比曾提出一个公式:交流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语速语调+55%的表情动作,由此可见态势语的作用不容小觑。甚至有时候人们可以用语言“伪装”话语意图,但态势语会不着痕迹地“出卖”内心真实想法。比如某天晚上,我刚回到家,就接到了学生杜弘治的电话。他略显吞吐地问:“老师,您是不是不喜欢我了?”我顿时有些语塞,一边礼节性地回答:“喜欢呀!”一边思忖自己是否做了不妥的事情让学生有了误会。在搜索枯肠未果的情况下,我很委屈地反问道:“老师挺喜欢你的,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他马上反驳说:“前天我找您签请假条,您不耐烦地签上字就递给了我。您以前不是这样的?”我听后心为之一震,那一天确实因为正在赶写材料被他的签字打断,心里很不乐意,没想到自己当时心理的微妙变化通过面部表情一览无余地传递给了他,伤害到了他。这个案例一直警醒我时刻注意和学生交往的细节,也提醒班主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注意恰当地、艺术地运用态势语,使其成为师生沟通的无形纽带。

态势语的运用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配合语言文字一起使用,收到相得益彰、锦上添花的效果。比如激励时竖起大拇指;幽默时用严肃的神情反差刺激;模糊时配以“难得糊涂”的肢体演绎;委婉时投以诚恳、会意的眼神等。另一种是脱离语言文字独立使用,达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妙处。曾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天气略凉的日子,一名学生在课堂上睡着了,面对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他的老师没有暴风骤雨,没有苦口婆心,只是默默地走到旁边,脱下外衣,盖在了学生身上。老师用肢体符号书写出关爱的语言,拨动了在场学生的心弦,诠释着无声的力量。

态势语交流是通过眼睛———心灵的窗户进行信息传递的,传递的信息更容易触及“听”者心理情感基点,激发其主观能动性。故对于处于敏感、叛逆期的学生来说,班主任老师在某些事情的处理上应力图实现“无声胜有声”的心灵震撼,达到语言的最高境界———一切尽在不言中。例如,面对即将进入中考、高考考场的学生,千言万语都化做了一个相信必胜的眼神或一个加油鼓励的握拳;在安静的自习课堂上,用紧锁眉头警醒不专心的学生,又不破坏学习氛围岂不是两全其美;特别是当学生处在极端情绪的心理状态时,无声的关注或许更受用。

班主任的育人艺术 第2篇

一、重赏识,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位班主任,家长到学校去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并提出让这位班主任多鼓励一下自己的孩子,可这位班主任说:“你们家的孩子一点优点都没有,你说拿什么来鼓励呢?”这位家长什么也没说就气鼓鼓地走了。我想,这位班主任也算是老师?说话也太绝对了,一个正常的孩子怎么可能一点优点都没有呢?如果这样来评价一个学生,用这样的眼光来看待一个学生,又如何能教育好学生呢?学生在老师的冷眼中连自信都全部丧失掉了,又怎么会有信心做一个好学生呢?这很可能会导致学生破罐子破摔,一生也就被这位老师给毁了。有一位叫周弘的家长说得好:“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这是他做父亲总结出来的教育心得。周弘的女儿周婷婷,幼时又聋又哑,在周弘的“赏识一成功”教育下,加上老师和众多热心人的帮助,周婷婷不仅能听会说,还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各种潜能,享受了更多的幸福和成就感。1993年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后来还进了大学。如果周弘的父亲和老师不鼓励和赏识婷婷,用的是责怪和鄙视,那婷婷会成为大学生吗?所以,请用欣赏的眼光去激励你的学生,给学生以成就感,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二、重关爱,让学生感受到温暖

高尔基说过:“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作为班主任,要用自己爱的火光去照亮每个学生的心灵。在农村中学,很多学生的父母都进城打工了,由于无人看管,部分留守学生染上了喝酒、抽烟、赌博等不良习气。为此,我常常把班上的这些留守学生带到自己的家里,给他们讲做人的道理,教他们做家务,也带他们做一些游戏,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慢慢地纠正他们的不良习惯。对待遭受过创伤的学生,班主任更要拿出百倍的爱心。前几年,我就遇到一个比较特殊的学生李平,当时他刚从小学升上初中,性格很内向,不合群,也不爱帮助别人。我找他谈了好几次话,都没什么结果。一次,李平生病了,挺严重的,我说叫他父母来校接他,他毅然拒绝了。后来我送他上医院,耐心地照顾他,还帮他付了医药费。李平很受感动,说我是他遇到的最好的老师,并且还告诉我一件他从不愿意提起的事: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老师组织全班同学春游,每人要交5元钱,可李平的父母离异了,都不愿管他,没有钱。当时他多么希望老师帮自己想想办法,哪怕是借给自己5元钱,可老师冷冰冰地说没有钱就不准去春游,结果只有他一个人没能参加。李平说他非常失望,从此,他对老师就没有了好感,也不想与其他的同学来往了。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李平现在的性格与他的经历有很大关系,他很少得到父母和老师的关爱,所以也就不懂得去关爱别人。找到了李平的“病根”,“治病”就容易多了,我常常找机会与他接触,并号召其他同学主动与他交往,让他充分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慢慢地,李平不再内向,我们常常能看到他脸上绽放出可爱的笑容。他变了,变得热心助人,学习成绩也进步很快,去年他还考上了县重点高中。可见,关爱学生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一个慈爱的眼神,一句关爱的言语,一次诚心的帮助,都能使学生获得温暖和幸福感。一位合格的班主任要毫不吝啬自己的爱,要用爱去抚平学生心灵上的创伤,更要用爱去创建一个和谐的班集体,保护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最大限度地去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三、重宽容,给学生改过的机会

班主任应该抛开所有功利目的,以广阔的胸怀接纳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在对待双差生上,更要宽容。有的学校,班级管理和学生成绩直接与老师评先评优挂钩,很多老师都不可避免地倾倒在实惠面前,没有拿出足够的宽容来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不是粗暴就是急躁,根本就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学生一旦犯错误,老师不是耐心地教育引导,而是大声地责骂,动不动就罚学生站、跑步、抄写作业、扫地等等。好像只有这样做才解恨,因为他们心里想的只是班里丢了分,自己离“先进”又远了一步,根本就没有心思去教育学生,更没有心思给学生指出错误之处。这种简单粗暴的行为只能加深学生对老师的怨恨,只能促使学生跟老师对着干,除此以外没有丝毫意义。“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未成年的学生。教育学生就像种树,需要的是精心呵护和耐心等候。我们要做的是找到最佳的方法与学生沟通,在沟通中找到学生犯错的症结,然后对症下药,力求使学生在每次接受教育之后,心灵有所震撼,并能诚心诚意地改正自己的错误。诚然,这是一个反复而又漫长的过程,我们要拿出足够的耐心和宽容来对待学生,要理解学生的不良行为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努力找到他们犯错的根源,这才是对学生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

四、重引导,让学生把握佳方向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正确引导,有经验的老师会时时提醒学生把握住自己的生命航程,做一名合格的“船长”。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既懒惰,又不能吃苦,只会贪图享受,胸无大志,过一天算一天,这就需要班主任及时发现及时引导。就拿我们班的王云来说吧,他家的生活条件很好,父亲在外做生意赚了不少钱,母亲什么事也不用做,只是负责看管王云。王云的家离学校不远,所以不用住校。王云的父母总希望王云能考上大学,将来能成材,可是事与愿违,王云下晚自习后总不回家,常常搭车到县城的网吧里打游戏过夜,白天根本没精神上课,他的母亲对此毫无办法。我发现王云的反常,就立刻找他谈心,才知道王云的母亲对王云要求很严格,一回家,就叫王云做这样那样的练习题,一点儿娱乐的时间都没有,久而久之王云就害怕回家了,才想到去网吧打游戏的。找到了王云犯错的根源后,我一方面与王云的母亲取得联系,让她改变一下管教的方法,另一方面我又对王云进行正面引导,告诉他母亲这样做的原因其实也是为他好,是为他的前途着想,王云很快就谅解了他的母亲。我还引导他,做人应该有理想、有目标,只有这样学习才会有动力,才会有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经过我的多次引导,王云果然改正了缺点,学习成绩有很大的进步。可见,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多么需要有人来正确引导,可以说班主任就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不然的话,他们就会迷失方向。班主任就如同前进道路上的灯塔,要时时为学生照亮前进的方向。

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我们每个班主任的心愿,虽然我们的学生越来越难管,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面临新的问题、新的考验和新的挑战,但只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积累,就一定会摸索出新的管理途径和方法,就一定能把握好班主任的育人艺术,从而成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引路人。

班主任和学生沟通艺术例谈 第3篇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 在这个大集体中, 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是否融洽, 对班集体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有资料表明:一个人的学生时代, 与老师相处的时间超过与父母相处时间的两倍;而老师的人际交往, 则有80%是与学生的交往。一个班集体如果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 没有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 班主任工作便难以收效。

本文试结合笔者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的经验, 通过几个实际例子, 刍议班主任和学生沟通艺术, 欢迎大家指正。

一、倾耳细听

有人说:上帝之所以给了我们两只耳朵一张嘴, 就是为了让我们少说多听。在和学生的沟通中, 倾听, 是一种平等而开放的交流, 是学生非常愿意接受的交流方式, 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他是个顽劣的孩子, 经常用恶狠狠的态度对待同学。由于经常欺负同学, 所以当又一次得知他和同学产生矛盾后, 被一次次欺骗的我再难信任他。我不问缘由地劈头盖脸骂了他一通。他屡次想要辩解, 都被我制止了。直到他多次坚持, 我心一软才给了他一个机会。他说:“我住在叔叔家, 叔叔有两个孩子, 女儿4岁, 儿子才几个月。有一次, 我做了个玩具给弟弟玩, 没想到他玩着玩着突然哭了起来。我就去给他冲奶粉。我婶婶在厨房里, 听见孩子哭, 就问怎么了。我妹妹跑过去跟她妈妈说我打她, 还打了她耳光。我婶婶问我有没有打, 我说你怎么相信4岁的孩子都不相信我。然后我就收拾好了东西走了。刚到苏州, 我叔叔就打电话给我, 我又回来了, 刚到家, 就被我叔叔揍了一顿。我去年刚来的时候, 天天都哭。”在他陈述的时候, 我突然发现, 他其实就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可爱的小男孩, 离开了父母, 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自从倾述之后, 他改变很多, 对待同学也变得友好多了, 不再满身是刺了。其实这个看似问题很大的学生, 也有着可爱的甚至令人同情的一面。所以有效的倾听可以帮助师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以求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倾听可以表达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关心, 倾听还是信息来源的重要渠道。

二、回船转舵

魏源说:法无久不变, 运无往不复。班主任的工作也是如此。当发现一种方法行不通时, 我们应该换个角度思考, 转变观念来解决问题。没有变通, 就不可能有合理的, 尤其是有效的沟通。

记得有一年班上来了一个经常不做作业的同学, 我另辟蹊径, 没有责骂他, 而是多次找他谈心, 同时请班上的同学在学习上帮助他。经过一个阶段的努力, 他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然后我杀个回马枪了解他不做作业的原因时, 他很感激我和同学们为他所付出的一切, 他很愿意地告诉我, 以前曾有一次因作业没做被老师批评, 还被老师拉到讲台前, 老师说他的脸是歪的, 全班同学都疯狂地嘲笑他。他快要哭出来了。老师的羞辱, 同学的嘲笑, 让他的自尊彻底消失。这使他朝着更坏的方向发展。而我的热心以及同学的帮助, 使他又重获改变。

所以, 当我们和学生沟通出现障碍时, 我们应该反思这种方式是不是学生所需要的, 是不是需要改变自己固有的观念。亲其师才信其道, 沟通的方式应以是否有效果为唯一标准, 这样, 我们才能万变不离其宗, 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

三、万法归宗

赞科夫说:“教育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 触及学生心理的需要, 这种教育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因此, 教师应加强与学生心灵间多渠道真心的沟通;真正地尊重、理解、关心和赏识学生, 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初当班主任, 我尽心尽责, 当看到有些学生因学习成绩而影响班级平均分时, 非常着急, 于是我就自己去辅导。在这个过程中, 我常常用成人的思维能力去要求这些初一的学生。一个题目讲了两三遍, 常常因为他们不能理解而大喊大叫, 直到看到他们受伤畏惧的眼神, 才有所警觉, 后来才醒悟到自己的过分, 是我的要求太高, 他们还没有能力达到我所期望的要求。我看似的好意, 更多的是满足我带班优秀的成就感和虚荣心, 有多少班主任借着为孩子好的借口不停地逼迫甚至打骂孩子。

时过经年, 我时常反思过往, 我认识到缺乏对学生真正的爱是造成当时我不良沟通的原因, 只有真正的爱才是和学生进行心灵沟通的源泉。作为班主任, 我更应该主动地关爱有困难的学生, 做好言传身教, 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 努力成为他们的榜样。同时, 我也应该让学生学会去爱, 让他们在爱的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结语

凡是教师缺乏爱心的地方, 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只有真心实意去爱学生, 才能够精雕细刻地去塑造他们的灵魂。卢梭的名言一直激励着我带着一颗爱学生的心投入到自己的班主任工作中, 尊重每一个学生, 呵护每一个孩子, 做学生们尊敬的师长、信任的大朋友, 努力创建融洽和谐的班主任学生关系。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2]朱新平.班主任工作漫谈[M].北京:漓江出版社, 2003.

例谈班主任与学生沟通的艺术 第4篇

一、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现状

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是班级管理中的常见现象,在教育生活中随处可见,其间对儿童的关注、对策略的把握等问题值得深思。

现状1: “你说,叫你下课不要跟别人追逐打闹,你就是不听,老师跟你讲过多少遍了,为什么死不悔改,难道你长的是猪脑子?”被训的学生一脸无辜地站在一旁,“聆听”着班主任的训诫。

现状2: 某班主任揪住学生的衣领,边往办公室拉边说:“走,跟我去办公室,我们当着办公室全体老师的面,把今天这件事说清楚,看看你知道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儿?”

现状3:两名学生被罚站在打破的消火栓橱窗前,地面上散落了一地的玻璃碴。班主任说:“你们两人,不管是哪个的责任,反正玻璃是你们打碎的,赶紧打电话让你们的家长一起来学校,把玻璃装好。”

现状4: 晨会课上,班主任把本学期的班级工作计划拿出来,对照文本读了一遍,然后对全班同学说:“刚才老师读的就是我们本学期要达到的要求,希望所有同学共同努力,不要让我失望。如果哪位同学做出导致目标未达成的事,我要好好教育他。”

……

教育的过程就是师生双方对话沟通的过程,究其本质而言是师生间的双向互动。在日常实践中,学生犯错是难免的事情,但上述所列,根本看不到班主任与学生良好的沟通,仅能看到的是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学生的斥责与痛骂,甚至是挖苦与侮辱,背离了教育的本质,其结果只能带来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更多的隔膜和抵触情绪,而真正的问题根本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二、沟通的实践策略

沟通是班主任对学生实施教育的重要路径之一,必须要讲究其艺术性。沟通的形式与方法不同,达成的效果也会大相径庭。怎样达到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沟通的艺术化境界,让沟通真正实现最佳的教育效能,促进师生之间互谅共生、和谐共赢的生态关系的形成呢?笔者以为,在班级管理实践中班主任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以期真正达成教育目标。

(一)借聊寓意策略

闲聊可能是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时最自然、最轻松的方法。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中,教师很容易打开学生的心扉,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案例1】 找回丢失的自信

晓晓的成绩是绝对没说的,在整个年级都是响当当的。但她就是与其他同学格格不入,不与其他人交往,成天沉默少言,显出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我通过与其父母联系,了解到原因,她生下来就是兔唇,后来经手术矫正已经恢复正常了,不过在上唇边留下了一条很浅的疤痕。怎样与她进行沟通,才能消除她心中的不自信呢,又不至于触动她敏感的神经呢?

某天下午,别的同学都去上体育课了,晓晓因为感冒请假留在了教室里,我也留在教室里批改作业。我说:“晓晓,小时候你都发生过哪些趣事,能告诉我吗?”晓晓睁大了眼睛,将信将疑地看着我。我说:“你不好意思说,没关系,老师先来讲讲。”我撩起刘海,把额头上因小时候顽皮而致的一道疤痕展示给晓晓看,并讲述了产生的原因。只见晓晓露出了惊讶的神情,小声嘟哝着:“原来老师脸上也有疤痕呀!”我笑道:“其实我从未放在心上,就权当是上帝在我脸上留下的永不磨灭的记号,要是走丢了的话,会方便家人很快找到的!”听了我幽默的话语,晓晓的脸上灿烂成一朵花儿。

从此,我和晓晓成了无所不聊的好朋友,她也渐渐地在我与她的闲聊中变得越来越开朗,与周围同学的关系也变得融洽起来。

闲聊与严肃的谈话有着本质的区别,班主任要注意运用“随风潜入夜”的方式,让学生自然地融入其中,感到班主任平易近人,进而消除紧张戒备的心理,与班主任达成共识。

(二)以退为进策略

以退为进的策略适用于自尊心较强的学生,这种学生犯了错误后,班主任不宜在公开场合立即进行批评教育,这容易使学生深受打击,感觉颜面扫地,尊严全部丧失,反而给沟通带来负面效应。

【案例2】文具盒的风波

课间,班长告诉我洲洲同学的文具盒不翼而飞了,这让我非常纳闷:短短几分钟的时间,文具盒会“躲”在哪里呢?我脑中立即闪现出一个最直接的办法:当场搜查!但我随即冷静下来,这样做很不妥。一不小心就容易伤害到学生脆弱的心灵,更何况这也许只是学生之间的玩闹呢?于是我问了一下:“有谁捡到一只文具盒?”结果谁也不作声,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不寻常,这绝不是简简单单地玩闹,而是故意的。下午班队课上,我首先讲了中国某留学生的诚信故事,然后说起了这只文具盒,我对学生说谁藏了这只文具盒,这会儿也不必急着告诉老师,我想你一定有自己的理由,你不妨在课后当我俩独自面对的时候告诉我。结果等待了一下午也没人主动向我坦白。我不禁叹息:我的教育策略错了,我真是一个失败的班主任。

谁知,出乎意料的事发生了:第二天,我在批改作业的时候却发现在周某同学的作业后多了两行铅笔字:“王老师,对不起,因为洲洲常常在课堂上用笔尖戳我,我忍无可忍便将他的文具盒藏在了电视机的后面。看完后,请你用橡皮擦掉这两行字,我希望你能为我保守这个秘密,更希望你仍是信任我的大朋友。”看完以后,我用橡皮认真地擦掉了这两行字。并在班上到处寻找洲洲的文具盒,假装最终在电视机后面找到了,我不知道我的这种“虚假”行为对不对,但我知道我保护了一个孩子的自尊!

班主任要智慧地审时度势,看清与学生沟通的场合,给他们留下空间,促使其自我意识的觉醒,让他们自己去认识问题。

(三)先扬后抑策略

每个人都喜欢得到别人的表扬,学生也不例外。面对犯了错误的学生,班主任大发脾气,只会使学生产生排斥心理,从而影响沟通目的的实现。但如果班主任先对学生的优点加以表扬,再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教育,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3】从体育节“跑”来的转变

“老师,婷婷的语文作业又没有做!”早上刚到办公室,语文课代表就向我报告。其实这样的情况已经不止一次了,作为班主任的我,也多次找过她谈话,但就是效果甚微。她的父母也很着急,多次打电话向我诉苦,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显然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了。我有时真的也想放弃,但那样明显违背教书育人的职责,似乎表明自己就是一个失败者。怎样与她沟通才会取得成功,促进她转变呢?我暗下决心,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

转眼间,学校在每年金秋十月举行的阳光体育节顺利开幕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婷婷超人的体育天赋获得了100米跑和200米跑的两项冠军。我隐约感觉到,与她沟通的时机到了。我先在班级上举行了隆重的颁奖典礼,以热情洋溢的颁奖词把婷婷“狠狠”表扬了一番,在颁奖典礼上我看到她眼中出现了少有的光亮。颁奖结束,我把婷婷单独请到了办公室,与她进行了意味深长的谈话,表扬了她在体育节上不畏艰难、敢于拼搏的精神,随后我说:“学习其实就和赛跑一样,有些困难克服一下也就过去了,希望你今后做作业时,也能像赛跑一样勇于克服困难,老师相信你能做到。”婷婷郑重地点了点头。我说:“今后老师就看你的表现了,希望你不要让老师失望哦!”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课代表再也没有向我报告婷婷不做作业的情况。在毕业考试中,她的语文成绩由五年级的五十多分提高到了八十多分。

俗话说:“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班主任采取先扬后抑的策略,能有效地拉近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让两者之间的沟通达到水到渠成的境界。

(四)欲擒故纵策略

在班级管理中,总会碰到有些学生屡教屡犯的情况。面对这样的学生,班主任可采用欲擒故纵的方法,先放一马,让这种学生把自己的“疯劲”发挥到极致,让他们自己品尝犯错带来的苦果,然后再由班主任趁势与其沟通,就能轻松促其走上正确的轨道。

【案例4】让任性多“飞”一会儿

悠悠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但他自以为自己很聪明,经常把老师的话当作“耳旁风”,表现出一副“我聪明我怕谁”的气势来。晨会课下课,别的同学都在认真做着课前准备,他独自一人抢先溜出教室;环境卫生打扫时,他不带劳动工具是常有的事;语文课上,别的同学都在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只有他的眼神游离于九霄云外……找他谈过几次,但效果都不理想。学期过半,向我告状的学生也越来越多,都是关于他如何整蛊人、怎样搞恶作剧的。我看沟通效果不佳,决定暂时“按兵不动”。

期末学习效果检测的成绩很快就公布了,我找来了悠悠的语、数、英三门学科的测评卷,给悠悠看了一下,当他看到语文72分、数学81分、英语67分的成绩时,他一下子愣住了,半天也说不出一个字来,只顾在卷子上看这看那。我说:“怎么样,你可是带着三门都是九十分左右的成绩升入六年级的,现在呢?”“我……”老师还没说什么,他的眼中已经噙满了泪水,看得出,全是悔恨。我说:“你好好想想自己近来的表现,老师也多次提醒你,你听过吗?”他摇了摇头。我接着说:“你本身有着聪明的头脑,不过升入六年级后,你就逐渐地把心思从学习转移到了疯狂的玩耍上,但老师相信你能改掉坏习惯,一定会赶上来的。”第二学期,悠悠像换了个人似的,变得稳重、认真了许多,成绩真的很快赶上来了。

欲擒故纵策略能将学生从疯狂的麻木中唤醒,班主任只要稍作深入浅出的分析,就让学生认识到错误,从而顺利接受正确的意见。

沟通是教育存在的前提条件之一,没有沟通的教育不会成为成功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没有万能钥匙,因为每位学生都是一个具有独立思想的社会存在。只要班主任遵循与学生沟通的正确原则,讲究沟通策略的艺术化,就能巧妙融化学生品德成长过程中的“拦路坚冰”,进而营造出良好的班级氛围,促进每位学生成长为德行优秀的“大写的人”。

上一篇:朝阳科技大学下一篇:青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