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上的举手之劳

2024-08-04

语文课堂上的举手之劳(精选7篇)

语文课堂上的举手之劳 第1篇

由此来看, 语文课堂上的诗歌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共同进行的一个解读文本并产生自己独特、愉悦新体验的愉快过程。但是, 对于诗歌的学习, 学生往往有一种畏惧甚至厌恶的心理。

不得不承认, 很多时候, 学生们不是在阅读诗歌, 而是在做一门莫测高深的“学问”。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惦记着高考, 小心依从教参讲解作品, 引导学生最终达到已经定好的作品理解。实际上,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应是一个参与者, 而不该是他人结论的接收者。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应该落脚于“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教师充当导引者的角色, 让学生自己去“整合、感受、鉴赏”, 有他自己的“领悟、拓展、发现”。现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际, 谈点粗浅的看法。

首先, 吟咏品味。语文教学中, 阅读在首要位置, 诗歌教学尤是。面对一个新的作品, 让学生带着他自己的思想情感、人生经历构建初步意义。“作者以一致之思, 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 切忌拿着作品生硬框套地切割划分。

在讲授《中国, 我的钥匙丢了》时, 一节课, 我让学生自己朗读, 结合作者的身份背景后朗读, 提示朗读, 设置问题朗读。最后, 学生自己较全面准确理解了作品。

其次, 多元解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 有这么一些话:“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 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 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也就是说, 对于文本的解读, 不是固定、单一的, 允许学生有他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做的, 是在其中穿针引线, 帮助学生将作品阅读感受上升到精神层面, 引导学生自主研读, 获取真正有价值的“个人知识”。

当然, 可能有老师对“允许学生多元解读”这点会说, 高考改卷, 对作品的解读, 答案是单一的, 学生的多元思考如果错了怎么办?这一点, 我的看法是:高考选择的试题都是具有代表性和明确指向性的题目。毕竟, 它是考察一个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而不是着意刁难我们的学生。

最后, 大胆创新。诗歌研读有很多种方式。比如对于古代诗歌作品的研读, 可以采用专题研读主题分类研读, 常见意象研读, 甚至可以让学生注意诗人对描写的景物颜色的选用。在讲解王维的《山居秋暝》时, 学生觉得《山居秋暝》读起来确实清新、干净, 有“山水田园”的味道。但诗人是怎么做到这点呢?我把诗中几个主要景物写出来, 让学生注意它们的颜色:空山 (青翠) ;明月 (银白) ;松 (碧绿) ;清泉 (透明) ;竹 (绿色) ;莲 (白色) 。学生马上说:“老师, 我知道了!诗人选择的景物本身颜色就具有干净、素雅的特点。所以在根据这些景物去想像意境的时候, 当然就是清新、干净的感觉了!”这么一说完, 学生全来劲儿了, 主动回忆起学过的一些诗歌, 想要再一次品尝发现的喜悦。

在我看来, 语文这门学科是一种工具, 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这个工具, 而不是把工具制好的成品给他。在诗歌教学这一环节中, 我们不是要教学生生硬背记田园派“清新自然”、“新月派”注重格律或者某作家代表作品是什么……而是要学生从文学作品中提炼出思想和情感, 升华个人的情感。

初中语文课堂上的朗读 第2篇

如何在语文教学的具体操作中达到这些目标?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不过,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是大家耳熟能详的, 讲的就是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会看到这么一种现象:凡是朗读能力强的学生, 其写作能力一般来说也是强的, 特别是达到朗读正确、流利, 语言抑扬顿挫、语速适中、语气准确、语义表达合理的, 其作文的语言表达一般也是通顺、流畅的;凡朗读中添字、漏字、破读、重读多的, 其作文语病也较多。这就说明朗读可以反映一个学生的语感和语文能力。

笔者在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也感到:语文课堂上的朗读训练能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 更能对朗读内容的理解、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 下面就粗浅地谈谈初中语文课堂上的朗读教学, 与同行交流, 请名师指正:

一.做好示范导朗读

范读能帮助学生正音, 引导学生对语气、语调和节奏、重音等方面的理解、处理, 培养学生对朗读的兴趣, 唤起学生的积极向上情绪, 丰富学生的语言词汇。有声有色的朗读, 还能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对作品中准确、优美、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词句的迷恋;范读还传达着朗读者的态度、情感, 这些都会强烈地影响学生, 容易使学生理解的思想感情和教师理解的思想感情和作者写作时欲表达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如法国小说家都德的《最后一课》的结尾部分:“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韩麦尔先生站起来, 脸色惨白, ……但是他哽住了, 他说不下去了。”在朗读时, 就要把韩麦尔先生内心的激动、沉痛、依恋、悲愤的复杂心情表达出来, 表现他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使学生感受到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形象并清晰地印在脑海当中。

二.精讲多读保时间

要有好的朗读效果, 必须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 不能多读, 就不易达到理想的效果。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 课文内容的理解是靠学生自己的阅读、领会和感悟, 不是光靠老师讲懂的, 学生 (读者) 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完全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虽然教师的作用不可低估。但“文贵自得”, “自得”才是提高阅读能力的主要措施。多读不是取消教师的讲, 学生多读, 只是对教师的“讲”提出新要求, 一节课的时间固定, 学生多读, 教师必然要少讲。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学内容,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合理分配时间, 科学地完成教学任务, 同时, 要求把时间“挤”出来, 给学生多读。比如:古文教学, 应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自己去朗读, 尤其是比较长的, 如《捕蛇者说》、《出师表》等。学生自己在读的过程中, 看注释就能熟悉内容, 理解意思的大部分, 加上教师的点拨、引导和一些补充就能使自己理解掌握。否则, 教师花好多时间, 效果也不一定理想!

三.因材施教为全体

在课堂教学中, 朗读只是少数学生才会有的机会, 大多数学生只是在齐读时跟在别人后面哼几句。长此以往, 这部分学生就失去了朗读的激情与动力。要想使每个学生都进入角色, 去细心品味课文内容, 可根据大家的特点和朗读水平的高低, 平时就组成小组, 发挥优势互补作用, 让学生再上台阶。在课堂训练的基础上或检验朗读效果的时候, 以小组为单位, 由朗读小组领头人给成员分工, 按不同的角色, 深刻体会人物性格的特点, 然后加以朗读;还可以进行分组比赛, 引发竞争意识;也可随时点拨、指导, 调整学生的朗读情绪, 使之产生激情, 充满信心, 充分表达, 身心合一, 融进角色。当教师把方法教给学生以后, 就让他们自己去练习, 按小组按确定的标准, 适时评价, 不说最好, 追求更好。这样, 既能使训练落到实处, 又能在训练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扩大训练面、受益面, 从而提高教学效益。

语文课堂上的“变形记” 第3篇

一、问题的变形

在课堂上, 如果老师只是按照讲义说稿, 学生听起来就会一点兴趣也没有, 这就要求老师要有目的地提出一些问题, 来开发孩子的大脑, 激发他们的兴趣, 给他们以宽松的环境去学习。例如, 在教授《陋室铭》一课时, 可提问“作者身居陋室, 却不以为陋, 安于清贫的物质生活, 追求高雅的精神生活。那么, 你们的家中是否有什么能表现你们自己的生活情趣和品质?”听起来仿佛聊家常, 但是课堂气氛一下被带起来, 孩子们马上联系自己, 也能够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中去学习新的知识。这种问题的变形, 能把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这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提问方法, 在讲授任何知识之前, 教师提问联系学生的实际, 给教授知识铺了一条康庄大道, 得以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 看似没有什么思维难度的问题, 却能不经意地发展他们的思维。

二、手段的变形

在语文课堂让学生充分动眼、动手、动口、动脑、动心、动情, 必将有利于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在课堂上不是简单的提问就可以的。有时形式手段的改变也会取得一定的效果。

采用绘画的手段, 可以让学生手、眼、脑等并用是记忆知识点的有效方式。学生也乐于在这一方面表现。学习语文要记忆很多的知识点, 但是绝不适合死记硬背, 这会让学生感到头疼不已, 产生厌烦的心理。初中阶段的学生在思维上直接与感性联系在一起, 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 才能让他们记忆深刻。语文课上可以画图片, 上面是画下面是词。

采用竞赛的手段, 可以让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又针对了他们的好胜心和表现欲, 而且集合了集体荣誉感等特点, 竞赛也能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只要组织一场场形式各异的竞赛, 就能猛增学生的情绪, 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最终达到积少成多的目的。竞赛的形式也是变化多端的, 可以和其他形式组合运用, 发挥它自身的作用。如, 我们在学习了课文后进行比赛, 看哪一组读的好, 给予奖励。竞赛可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在激烈的比赛中运用语文。

幽默——语文课堂上的动人花火 第4篇

一、有趣的“庄”与“压”

我今年带的是二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是一、二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为了让学生快乐又有效地识字,语文老师可谓是绞尽脑汁,我当然也不例外。前几天,备《充气雨衣》这一课,本课要求学生会认“压”这个字。看到它我立即联想到了“庄”。之前,学生在一年级下册一个语文园地里已经学习过“庄”字———“秋天到,秋天到,田里庄稼长得好……”现在,怎样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迁移到新知识而又不使两者混淆呢?想着想着,我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第二天上课,讲到“压”字时,我先在黑板上写下了“庄”字。我说:“这个字,本来在这里好好地站着,突然被一个大力士一巴掌拍在了头上!巨大的压力一下子把它头上的点拍进了肚子里,变成了一个新字,就是———压力的压。”学生听了哈哈大笑,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两个字。

启示:幽默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增强记忆力。

在课堂上,教师如果一味讲经似的分析讲解,学生的脑神经细胞将会处于抑制状态,兴奋不起来,时间一长,学生便慢慢趋于沉睡状态。如果此时教师“幽默”一下,就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注意力相对集中,记忆力也就会随之加强。

二、公开课上的小苍蝇

2012年10月开始,我们学校用上了“班班通”,可以很方便地使用电视电脑一体机查阅各种教学信息和资源,还可以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往常只能在传说中感知的现代化教学真实地走进了我们农村小学的课堂。老师激动,学生兴奋,课堂教学效果那可是非常好!但是,这么先进的教学设备却被小小的苍蝇给扰乱了:电视电脑一体机是触摸屏的,触感很强,它可不管是老师的手指还是苍蝇的小细腿,反正,只要触到它,它就“应声而起”。平时上课还不甚要紧,要命的是,它出现在了我的公开课上。

我记得当时我教学的是《称赞》这一课,内容说的是小刺猬和小獾互相称赞,使对方更有信心更有勇气做自己的事了。那天,学校领导和全镇同年级的语文老师都来听我这节公开课,教室里坐得满满当当的,我和我的学生被这阵势吓住了,都有点小紧张。还好,上课后顺利地导入,顺利地认识生字,顺利地领读……偏偏这时候来了一只苍蝇,它停在了大屏幕上,接着就开始旁若无人地用一条腿挠自己的脑袋!可怜我辛辛苦苦做的课件在它脚下走马灯似的不断变换……我按回来,它点回去,我按回来,它点回去……怎么办?一班的学生,一屋子的领导和老师,总不能就这么耽误下去吧?我似乎听到了学生泄气的声音……不用课件了!我果断地决定了,转过身子微笑着面对大家,说:“这只苍蝇真调皮,我猜它肯定是想让大家称赞它呢,称赞它也会使用电脑,所以跑到这里了。咱们不理它,让它自己在那里显摆吧!”学生都笑了,教室里的紧张气氛顿时缓和了许多……

启示:幽默能活跃课堂气氛,舒缓紧张情绪。

课堂上适当运用一点幽默能淡化师生角色意识,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认知发展。课堂上,学生或多或少,或轻或重都会存在紧张情绪,而此时的幽默则起着舒缓紧张神经的作用。否则学生从一开始上课,就一直持续紧张,其脑力就像机器齿轮运转一样,由于缺乏润滑油,磨损加大,不利于学习效果。运用教学幽默独特的情绪感染力,能恰到好处地活跃课堂气氛,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与教师的情感产生共鸣。

三、尴尬的“荼”与“茶”

这个小故事同样发生在一节公开课上。那是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一节关于礼节的课。当时来听课的不仅有我们学校的领导,还有板桥中学的郁主任和赵集中学的团支部书记李老师。在导入环节,我以“家里来客人了,该做什么”引入课题,学生说应该给客人倒茶,我便板书了“茶”字,但是却很不小心地写成了“如火如荼”的“荼”字,当即就有学生指出来我写错了。我猜当时我的脸一定红透了,连忙去改,我一边改一边想:唉,当着几个学校的领导这下丢人丢大了!但是,课还是要继续上的,怎么办呢?……有了!

字改好之后,我转身面对大家,说:“实在对不起,刚才碰了个奸商,买的是假茶叶,现在我们给客人换上了一壶正装好茶!”学生会意地笑了,我尴尬的心情也有所缓解,慢慢把思维重点放在了下一个教学环节。

启示:幽默可以化解尴尬,调剂紧张的课堂气氛。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课堂上写错字,读错音,讲错知识点都是很有可能的。当错误发生时,一句幽默的语言就可以化解尴尬,冲淡学生的对立情绪,使课堂回到教学重点上来。

四、老鼠的故事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相信许多人都读过:一只母老鼠带着几只小老鼠在草地上漫步,突然来了一只猫。小老鼠吓得全躲了起来,只有母老鼠沉着冷静,没有躲开。眼看猫越走越近,小老鼠们非常害怕,就在这时,母老鼠学了一声狗叫,猫不知其中有诈,调头跑了。等猫跑远了,小老鼠一个个胆战心惊地走出来。等所有的小老鼠到齐了,母老鼠才语重心长地教导小老鼠:“孩子们,掌握一门外语是多么的重要啊!”如果把这则故事运用到外语课上讲外语的重要性,相信学生在哈哈大笑之后定会有所感触和启迪。教学效果在不知不觉中就达到了,轻松自然而又回味无穷。

启示:成功的教育应当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教学中的幽默集中体现了智慧之美,给学生以美的启迪、美的熏陶。

五、永远的“面条老师”

我曾经从四年级接了一个班,一直带到他们六年级毕业。那时候我刚刚大学毕业,跟学生很近,他们跟我也很亲。班里面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有一次班会说到了大人不在家如何照顾自己这个问题,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我在家排行老二,老大是姐姐,作为家里的二女儿,在封建思想很重的农村,我的童年可想而知。到了初中就开始自己管自己了。我跟孩子们说我童年的故事,说我上了初中后因为不会做饭,就一天三顿都煮面条,吃到最后自己都快成面条了。他们听得哈哈大笑,以至于给我取了个“面条老师”的雅号。但是,从后来他们的作文和表现中,我发现那节课上他们不仅分享了我的故事,也分享了故事里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启示:幽默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作为教师,权威性固然重要,而充满冷漠、过于严肃、缺乏关怀和同情的心理环境会使师生之间产生误解和隔阂,形成认识上和情感上的各种差异和障碍。而幽默的笑声能填平师生之间的地位差异,沟通师生之间的思想感情,使师生间形成人格平等、心心相通、共同求索的和谐气氛,从而在心理上、认识上、情感上产生共鸣。

语文课堂上的“交流”与“获取” 第5篇

关键词:语文课堂,师生交流,生生交流

教学中,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地获取知识与技能,不难想象,学生获取的越多,说明这是一节好课。如何才能在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呢? 笔者就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交流”与“获取”进行了探讨。

一、师生交流

课堂上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教材为准绳,通过教师主导把教材所蕴含的知识与技能以及它所具有的本质与思想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主体,并使其获取知识与技能。交流是比较好的、也是常见的一种手段。师生交流有以下几种方式: 讲授式、提问式、启发式、点拨式。

1. 讲授式

就是以教师为主,把所要带给学生的知识点与技能用口头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能听明白,同时接受听的训练以及信息的捕捉。这种方法都是用一些直白的词意与句式来表述。如“托尔斯泰”“沈雁冰”,只不过是个人名。不同的是一个国内的作家,一个是外国作家。用不着什么讨论研究,都能得出结论。只要教师用浅白的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就可以了。但讲授时,应注意语气感情的表达,注意用你的语气来感染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预想的效果。

2. 提问式

“提问式”是教师针对教科书的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后回答,学生回答的正确与否,无关紧要。关键是能让学生思考你所提出的问题,通过思考寻找出正确的答案。这个环节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思维与整合的能力。至此,教师在没有提出问题之前,要首先考虑到问题的所在,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学识水平,是否能在思考后回答这个问题。不宜过难,亦不宜过高。过高不易于学生思考,达不到所需要求。

例如,《世间最美的坟墓》不能只在“朴素”的表面上做文章。而应深度开掘。世界朴素的坟墓多的是,可为什么托翁的坟墓是最美的? 值得探讨,原来是“美”与“内”体现在托尔斯泰伟大的人格及其平民化的人生追求上。托翁出身名门贵族,有身份,有地位,还有自己的庄园。他本可以享受荣华富贵,可托翁却视金钱如粪土,愿意过平民的生活。这无疑是为“朴素”注入了力量,注入了美,注入了伟大。这也无形当中映射出作品的思想,更映射出了托翁那常人无法达到的人性光辉,也蕴含了作者价值判断与价值取向。

可是,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应该注意它所潜在的含义,提出问题能在自己的感悟与发掘中现出真谛,让学生能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过程中,得到感染,同时情感得到升华,在回答出教师问题时的喜悦。

3. 启发式

启发式,就是学生在似懂非懂的状态下,一时还想不起来,抓耳挠腮之际,教师通过一段言语、一个表情、一个手势或一个眼神,给予学生思想起个头,打开思维的大门,让学生快速迈入思考的殿堂,此时,教师就应放手了。切不可主次不分,该放且放,能让学生自己做的,教师不能做。

例如,《世界最美的坟墓》一课,教师提出了问题: “为什么托翁的坟墓是最美丽的?”学生讨论时,教师可点拨,让学生多方面考虑,托尔斯泰的出身、地位、家境,但“托翁”是怎样做的这个方面去考虑,点到为止,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思维得到锻炼,而且在获取知识时得到乐趣。

4. 点拨式

通过教师的点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例如,《小公务员之死》一课。针对小公务员切尔维尔亚科夫名字进行探讨交流。“切尔维尔亚科夫”俄语的意思是“蛆虫”,教师借以常见的“蛆虫”进行点拨,让学生理解“切尔维尔亚科夫”就像“蛆虫”一样,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无论怎么努力,怎么攀爬,怎么蠕动,最终难逃厄运。

二、生生交流

生生交流,就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生生交流看似简单,真做到交流效果很好,实际很难。生生交流,应老师在交流的基础上,教给学生方法,借此引导,举一反三。

原来教师为导,现在导却无了。改为学生为主体的时候,学生互相交流的导向如何把握,导向没了,思维乱了,就起不到作用。这个导向,就得教师事先要做好文章了,实际上,就是让学生讨论的主题,这个主题代表了教师的“导向”。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导向交流讨论有了目标,有个方向,不至于迷失。下面以“小组”“同桌”交流介绍几点做法:

1. 小组交流

小组一般以4人以上为一组,以组长为代表发言,然后由其他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把意见汇总、整合。由小组长代表汇报,教师进行点拨、评论。与此同时,教师应介入到小组讨论中,代表其中一员,也表明自己的看法,形成一个整体。

2. 同桌交流

创设语文课堂上的情境导读 第6篇

一、立足课题, 初步感知课文

揭示课文中心的往往是课题, 它有时能概括全文内容, 有着较深的意思, 教学时若能抓住主课题, 就等于抓住了树的主干。在教学中, 我从课题入手, 引导学生初步读懂课文, 理清全文的脉络。《蜜蜂引路》揭示课题时, 我紧紧抓住“引路”, 提问:有人找不到地址, 我们怎么引路?学生脑海中会出现热心帮忙给人引路的情景并回答出来。紧接着提问:蜜蜂会引路吗?我们今天学习一个让蜜蜂引路的人, 看他是怎样让蜜蜂引路的。几个问题把蜜蜂和引路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引起学生的注意, 并迫切期待学习人是怎样让蜜蜂引路的。

二、步步创设, 细读精练

课文作者在刻画人物, 描摹情景时, 总是将自己的情感渗透字里行间。因此, 教师教学时用多种途径创设情境, 再现教材的有关形象, 引起学生理解教材所描写的事物, 激发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并通过感情朗读, 使学生深入体会意境, 激起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学生情绪,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 恰当使用电教手段

有声可视的内容可以弥补教材的不足, 激发学生兴趣, 帮助学生理解语言, 体味意境。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 让学生感知积雪、溪水、晨雾、阳光的美, 结合课文内容, 边学习, 边细看投影图像, 我交代清楚观察的要求, 让学生观察春、夏、秋、冬四季的美景, 启发联想比喻句“像绿色的海洋”, 海有什么特点?学生脑海会出现浩瀚无边的大海, 体会小兴安岭的树木之多。看图像读比喻“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学生会为这秀丽的山色、巨大的宝藏所赞叹。可见, 随着对对象观赏的深入, 学生有了身临其境之感, 读出了赞美喜爱的语气, 对兴安岭的美的体验流溢于朗读之中, 将感知感情交融在一起, 把自己的体验推向高潮, 理解达到了“珠联璧合”的效果。

(二) 升华学生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 对课文的理解、学习离不开情感的参与。激发了学生的情感, 就激起了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动力。比如:在《可贵的沉默》一课的教学中, 老师关于父母生日的两次提问, 唤醒了沉睡在孩子们心中的关于回报父母之爱的蒙眬意识, 孩子们因为感到惭愧而沉默了;我以简短激昂的演讲和包括感情的朗读, 震撼了学生的心灵, 学生们知道该怎样回报父母的爱了。于是, 我说:“请同学们也有感情读一读。”顿时, 学生们立刻投入到感情的朗读之中, 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三) 角色体验

教学时, 让学生进入角色, 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既模拟原角色的语气, 又模拟他的腔调, 既模拟他的神态, 又模拟他的动作, 在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 讲到邱少云爬在火堆里半个多钟头“也没挪动一寸地方, 没发出一声呻吟”时, 我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思维体验, 学生很快就领悟到英雄的壮举所反映的崇高革命精神, 再读这部分课文时一些学生潸然泪下, 烈火中的邱少云的形象便再一次浮现在他们的脑海中并深深地被他的崇高精神所感动, 使学生在读中开展思维活动, 品味语言文字。

三、体味语言精妙, 激起感情共鸣

阅读教学中, 在抓住重点, 理解关键语句的基础上, 应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语言的美妙, 培养学生鉴赏语言的能力, 如《再见了, 亲人》的最后一部分, 把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表达得淋漓尽致。我先有感情地进行语言描绘, 再配以战士们跟朝鲜人民分别画面和汽笛声, 火车启动的录音, 顿时, 学生产生如历其境的感觉, 激起感情的共鸣, 学生就自然而然地朗读起来, 声情并茂, 极富感染力。达到情景交融, 和谐统一的境地。

有效的情景导读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做到有感情、有兴趣地朗读。从而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 调动学生的情感需要, 让学生充分获得情感体验。

摘要:有些教师只求形式而不求实效地读, 忽视了“感情”的激发和培养, 这样, 学生们很难真切地体会课文的感情, 未能真正达到感情朗读的要求。因此, “创设情境”是感情朗读的基础和关键。

语文课堂上的“道”与“技” 第7篇

在语文教育中,同样存在着“道”与“技”的问题。

一、 语文教育之“道”就是语文的本质属性

语文的本质属性是什么?自清末语文单独设科以来,语文界一直争论不休,先后出现过“实用性”“工具性”“应用性”“思想性”“科学性”“文学性”“民族性”“综合性”“言语性”“审美性”“言语生命性”“文化性”“复合文化性”“人文性”“虚无性”“悬置论”等提法,并多次进行过“文”“道”之争、“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最新颁布实施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表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时,仍然认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却避而不谈。

语文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学的目的、内容、方法、效果等,如果不弄清楚语文学科的性质,就不能实现语文教学改革,真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因此,语文界又提出了“真语文”这一问题。2012年11月,在福建泉州聚龙外国语学校举办的一次语文研讨会上,与会代表观摩了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的“本真语文”的现场教学,并发表了《聚龙宣言》,提出“语文教学最该真实、真诚、真情、真切”,要使语文回归本真状态。

笔者认为,要想破解语文之质,我们必须从“汉字”入手,研究汉字的本质特征,研究“文”在汉民族经验世界和精神世界中的本源性,由“文”而“字”,而“辞”,而“质”,而“道”,而“文化”。语文课程的“文本性”是汉民族文化养育中生成的有关语文教学的观念和认识,是中国本土语文教学思想内在的精神力量,是蕴涵着蓬勃生命力的真实的原创,是实现语文教学创造力的根基,也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本体基础。坚持语文教学的“文本性”,是语文教学合适的文化选择;中国厚重的文化根基应该生成本土教学思想。

根据语文课程的这一性质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应当采取相应的“技”。

二、语文教学之“技”就是根据语文课程性质和课堂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教学设计及在教学中采取的方式方法

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之“道”与语文教学之“技”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语文教学之“道”是一种理念,是对语文教学性质和特点的本质认识,客观地反映了语文教学的规律,具有指导性和规范性。而语文教学之“技”,则是指语文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

教学设计应该是语文教学之“技”的综合体现,需要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之“道”的指导下,对课堂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进行系统合理的安排。

教学设计之“技”应重视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够在感官接受语言信息的基础上提炼生成表达力、表现力乃至创造力,使语言表达回归心灵,造就“人”“文”归一和“言”“文”融合的新境界,要义就是释放母语的表达力。

在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上,不能主体错位,以“教师”为中心;不能贪多求全,使教学目标泛化;不能含糊笼统,使目标虚化。目标设定之“技”,应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应基于教材的单元要求,应基于核心教学内容,应基于三个维度,应基于外显性动词的运用。

语文教学内容设计之“技”,抓学习起点的分析,契合学生经验与教材内容;抓学习状态的诊断,提高问题解决的内驱力;抓对言语形式的理解和感悟,引导学生在言语世界里塑造自我;抓文本中有意义的信息价值,引导学生提高捕捉信息的能力;抓文体教学,引导学生掌握文体特征;抓语体教学,引导学生形成语用的实践经验;抓语文知识教学,奠定学生的语文基础;抓言语表达,提高学生的表达水平。总之,语文教学内容设计的一个独特的“技”就是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

三、语文教学中要讲究哪些“技”

一是基于汉字象形表意的特点,语文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分析造字原理。汉字往往取万物之象,加工成为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能够触发人的联想和想象。因而教学时,尤其是教学文学作品时,教师要多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

二是基于汉字蕴含诗意智慧的特点,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语言文字中厚植的传统文化精神,体悟其中的文化内涵。

三是基于汉字构形讲究端庄对称的特点,要引导学生重视整体性感悟,不要刻意进行语法剖析。

四是基于汉语讲究韵律、平仄和气息的强弱的特点,要多引导学生朗读和诵读。其中,朗读是基础,诵读是“通过对作者的喉舌筋骨活动技巧的模仿,在身、心方面留下痕迹,使文章的词句甚至意绪从口中心中自然流出”,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出语调、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五是基于汉字言此意彼的特点,要引导学生善于品鉴经典作品,体验其丰富的意蕴,感受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

六是基于汉字文化性的特点,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感受和体验理解文化内涵。感受,就是直观地展示汉字形体,让学生了解造字原理,沟通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就是让学生说说汉字中的美丽故事,写写汉字的间架结构,体验汉字所呈现的审美世界。

语文课堂上的“道”与“技”,“道”对“技”起着统领和指导作用。教师对语文课程的性质把握准确了,对语文教学的理念理解深刻了,就能选择正确的语文教学方法。语文教学之“技”服务于语文教学之“道”,恰当适宜的教学之“技”,对“道”的实现能够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如今,不少教师不在文本的言语表达形式上下功夫,不在学生的主动学习感悟上下功夫,不在语文教学流程的生成上下功夫,而是把主要精力用在选图片、配音乐上,非语文的东西过多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这就是没有处理好语文教学之“道”和语文教学之“技”的关系。

摘要:语文教育之“道”就是语文的本质属性。语文教学之“技”就是根据语文课程性质和课堂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教学设计及在教学中采取的方式方法。语文教学设计应该是语文教学之“技”的综合体现,需要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之“道”的指导下,对课堂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进行系统合理的安排。

上一篇:高中英语听力训练下一篇:性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