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县城城镇化进程

2024-07-25

加快县城城镇化进程(精选10篇)

加快县城城镇化进程 第1篇

德化县位于福建省中部、泉州市北部, 全县土地面积2232km2, 辖10个镇8个乡, 191个村委会, 11个居委会, 全县人口31.36万。德化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以盛产陶瓷而蜚声海内外, 工艺陶瓷产值和出口创汇在全国九大陶瓷产区名列前茅, 享有“中国陶瓷之乡”、“中国民间 (陶瓷) 艺术之乡”、“中国瓷都德化”的美誉。

近年来, 德化县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 城镇化水平由2000年的46%提高到2008年的56.56%。随着德化县产业群和人口的高度集中, 将迎来城镇化进程的高峰, 预期2010年城镇化水平将达到61%。

1 德化县城镇化进程的现状

1.1 城镇化的定义

一般认为, 城镇化是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活动, 为节约时间向特定空间集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农业人口比重下降, 工业、服务业人口比重上升, 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聚, 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和生活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发展。

城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 不仅是一个城镇数量与规模扩大的过程, 同时也是一种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过程。其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人的地理位置的转移和职业的改变, 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演变;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城镇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城镇规模的扩大以及城镇经济社会、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1.2 德化县城镇化进程的现状及表现

1.2.1 德化县城镇化进程的现状

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 德化县的城镇化水平为56.56%, 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县大部分工业集聚在城关, 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2007年末, 87.1%的陶瓷生产企业集中在城关两镇, 成为德化县的支柱产业。2007年龙浔、浔中两个城关镇聚集全县69.2%的劳动力, 67.5%的经济总量和62%的税收收入。

1.2.2 德化县城镇化进程的表现

(1) 人口向城关两镇的高度集中。据德化县统计局2008年8月统计资料, 德化县总人口为31.36万人, 其中城区常住人口17.38万人, 占全县人口总数的55.4%, 中心城区已成为人口快速增长的集聚区域。在城区常住人口17.38万人中, 户籍地常住人口约8.5万人, 非本户籍地常住约8.88万人。德化县人口现状分布主要特征:全县人口进入稳定的低自然增长时, 人口机械增长为负值, 县域内人口的变化主要体现为乡镇人口向县城迁移, 中心城区成为人口快速增长的集聚区域, 从而形成“小县城、大城关”的特点。

(2) 主导产业陶瓷业高度集中, 企业集群效益明显。德化是中国的三大瓷都之一, 陶瓷业是德化的支柱产业。德化的陶瓷产业已经形成了企业集聚趋势, 在城关地区吸引了1100多家陶瓷企业的集聚。据数据统计, 截至到2007年末, 87.1%的陶瓷生产企业集中在城关两镇, 主导产业的高度集中必然会吸引大量的劳动力, 从而加快城镇化进程。

1.3 德化县城镇化进程存在的问题

(1) 德化县城镇化进程快, 而规划相对滞后。规划编制工作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工业化发展水平, 往往是一个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通病。一般情况下, 很多都是建设项目确定, 再匆匆进行规划编制, 一般规划缺乏超前性、科学性, 规划管理处于被动地位。规划起点不高, 缺乏瓷都文化内涵, 城市品位较低。

(2) 城镇建设的资金严重不足。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力度不够, 还没有真正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把城镇建设推向市场运作, 建立城镇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 投资主体单一。

(3) 与城镇化发展进程相适应的配套政策尚待完善。为适应县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结合商品房出售, 已出台在德化县城购买商品房可随迁户口的规定。但总体来看, 户籍制度还没有根本改变。县城住宅供应体系结构不合理, 房价上涨, 中档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偏少。进城务工人员因既买不到小面积低价位的低档商品房又申请不到经济适用房、买不起高价商品房, 只能“望房兴叹”, 仍然无法在城镇落户。

2 走“大城关”和“城乡统筹发展”相结合的战略, 确实加快城镇化进程

2.1 走“大城关”发展战略

德化县立足山区实际, 提出走“大城关”发展战略, 符合德化县的实情, 通过集聚要素, 实施大城关战略, 相对集中人力、物力、财力, 优先把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城关地区, 不断完善软硬件环境, 实现“大城关”发展战略。

2.2 统筹协调城乡发展

在发展“大城关”发展战略的同时应该结合“城乡统筹”发展, 坚持以城区为龙头, 加快县城中心经济集聚区建设向乡镇延伸, 城区带动乡镇城镇化, 乡镇的发展反过来促进城镇化进程, 从而实现“小县城、大城关”与“城乡统筹发展”的结合, 切实加快城镇化进程。同时切实做好城乡总体规划, 合理确定城镇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 保护好耕地;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 合理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完善城乡结构体系, 严格规划管理。

这方面重庆市目前走在全国前列。重庆市力争在10年来“打基础、建平台、增后劲”的基础上, 奋力“求突破、大发展、上台阶”, 走出一条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子, 为其他的一些城市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典范和套路。构筑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平台, 打造“1小时经济圈”。根据实现科学发展的要求, 适应重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大力实施“一圈两翼”总体布局, 着力打造以主城区为核心, 以1小时车程为半径, 具有核心区、扩展区和内层辐射区等功能分区的“1小时经济圈”。

增强城乡统筹发展的动力活力, 加大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力度。

2.3 实施乡镇合并

乡镇合并是为了落实择优发展小城镇的举措。德化县形成了目前10镇8乡的乡镇格局。乡镇平均总人口规模不足2万人, 有5个乡镇总人口数不足1万人。乡镇合并, 使人力、物力、财力相对集中, 可以有效利用优势资源, 优化配置生产要素, 从而加快城镇化进程, 有效缓解由于人口高度集中给中心城镇带来的交通、住房、以及市政市政公用设施等带来的压力。

2.4 合理协调好不同等级之间城镇的发展关系, 培育次级中心城镇

在分析德化城镇体系现状基础上, 根据对发展条件的预测, 形成城镇体系布局的总体结构特征:“一主一次, 中心集聚, 两翼伸展, 三足鼎立”。德化城镇体系划分为中心城镇、次中心城镇、重点镇、一般建制镇 (或集镇) 四个不同等级。针对现状情况, 优化次中心城镇及重点镇的布局, 协调一般建制镇发展的指导思想, 规划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中心, 次中心镇为副中心, 重点镇为骨干, 一般建制镇为基础的城镇结构体系。从而实现“大城关”发展战略与“城关统筹发展”的相互结合, 切实加快城镇化进程。

3 加快城镇化进程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3.1 城镇化发展的进程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经济的发展是推动城镇化进程的最原始动力, 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城镇化进程的水平。因此只有走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镇化道路, 才能促进城镇化进程更快、更好地发展。德化县由于地理条件的特殊性, 仅龙浔、浔中、三班三个镇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其他乡镇企业发展难度大, 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德化县支柱产业以陶瓷为主发展特色工业, 陶瓷产业比重占全县工业的67%, 且87.1%的陶瓷生产企业集中在城关两镇, 陶瓷产业纳税占全县税收总额额53.4%, 陶瓷出口占出口商品总值的93.6%。由于陶瓷产业的分布格局存在地区差异, 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悬殊, 因此在城镇化进程当中不能只用一种标准, 盲目地讲究城镇化速度, 而导致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相脱节, 由此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3.2 要建立与城镇化水平相适应的配套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

(1) 建立和完善相适应的基础配套设施。随着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高速迁移, 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交通道路系统混乱, 住房紧张, 供水、供电困难, 生活垃圾泛滥, 市政公用设施欠缺, 公园绿地不足, 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与水平。为了建立和谐的社会,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必须建立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2)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提高社会保障程度。加快建立健全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探索建立新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稳步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加强和改善失业保险管理服务, 不断完善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做好征地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 构筑和健全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 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医疗和子女上学;进一步加强优抚安置、社会福利、慈善和老龄人、残疾人等工作, 提高农村“五保对象”和城镇“三无”对象的集中供养率。到2008年, 城市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达到95%以上。

4 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对策与建议

4.1 进一步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小城镇建设是“大战略”, 是我县城市发展带动战略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也是泉州市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内容, 要把小城镇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认真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要求。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服务, 是小城镇建设的出发点和着眼点, 也是小城镇建设的基础和动力。小城镇建设必须深入研究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摸清他们对小城镇发展的实际需要和要求, 并据此制定小城镇建设的计划和方案;做到有的放矢, 防止出现为建设而建设的现象, 切实为“三农”问题服务。

4.2 着手区划调整, 扩大小城镇规模

按照广东、浙江的经验, 镇区人口达到7000人, 是小城镇的基本人口规模, 3万人是小城镇的理想人口规模, 我县现有10个镇8个乡, 191个村委会, 11个居委会, 乡镇平均总人口规模不足2万人, 有5个乡镇总人口数不足1万人。即使将来全部人口集中到镇区, 其规模也不能满足人口成本最低化的要求。而且, 经济与资源要素是有限的, 分散投入和建设, 必定导致哪个小城镇在短时间内都建设不好。2004年, 我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全部完成, 有关部门应根据规划编制的方案, 按照合理的城镇空间结构和规模等级, 对现行乡镇区划进行调整, 控制城镇数量, 逐步扩大重点镇和中心镇的规模。

4.3 完善和落实相关政策, 优化小城镇建设环境

(1) 在户籍管理上, 落实有关政策, 取消二元制户籍制度。同时按照个人上缴费为主、单位 (或雇主) 补助为辅、财政适当扶持这三者相结合的原则逐步建立健全好小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

(2) 在土地使用制度上, 一方面, 对城镇建设用地依法实行有偿使用, 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 广泛推行地块的拍卖和招标出让、出租。土地收入除按规定上缴国家和省市的以外, 其余的税费一律返还给小城镇用于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另一方面, 鼓励乡镇企业向城镇工业小区集中, 在今后3~5年以内, 在全县城镇规划的工业小区以外, 一律不再批准乡镇企业建设用地, 特别是占用耕地;有条件的城镇可以有计划地将学校、卫生院、敬老院、文化站等公益设施向城镇集中建设, 逐步实现对自然村的合并和分散农户向城镇的集中建设, 最终实现退宅还田, 维护耕地的总量平衡。

(3) 根据国家和省有关精神, 应尽快出台提供小城镇建设信贷的实施细则, 在加强项目前期论证的前提下, 对小城镇建设加大投入, 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公用服务设施、产业开发及乡镇工业和住宅建设。

4.4 理顺小城镇建设体制, 积极探索建设与经营的有效途径

以“政府决策、公司经营、项目负责、市场运作”的经营机制, 采取“垄断经营城区土地一级市场, 放开搞活房地产二、三级市场”的经营措施, 彻底改变城市建设由政府包揽和单纯靠财政投入的城建投资体制, 城市建设融资走自筹、自用、自还和以地生财, 以城建城的市场化道路。

4.5 加强综合协调, 切实抓好小城镇建设指导工作

(1) 推进城乡建设, 第一位是要做好城乡规划。城镇建设规划要有超前意识, 方向一定要明确。要以跨世纪的眼光编制和修订规划, 使之能够体现现代化城镇的文化气息和风貌, 同时对近期建设也要有很强的操作性。

(2) 城镇建设要加强全过程管理, 做到“管而有法、放而有度、活而有序”。具体说, 要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法》和《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对小城镇的各基建设包括各种地下管线和设施的开挖、埋设, 都要统一规划、统一协调, 同步施工。突出以道路、自来水、绿化和市场建设为重点, 加快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和配套;要“镇当城建”, 牢固树立精品意识, 抓好项目建设。

(3) 要加强街容镇貌、社会秩序的维护和管理, 重点抓污染源的治理, 严禁乱摆摊担、乱扔建筑垃圾、生活垃圾、乱贴、乱画, 提高小城镇环境质量, 使城镇整洁、优美、文明、有序。

(4) 坚持可持续发展, 不能再走先破坏, 后建设的老路, 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三统一。

4.6 采取有效措施, 积极推动城镇化进程

(1) 突出重点, 抓好县城和重点镇建设, 一是继续采取领导办点的方式, 加大支持力度;二是重点镇的确定, 应根据工作实绩, 在全县主要中心镇范围内实施动态管理;三是确保我县每年的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正常使用, 并逐年增加, 同时, 当地政府要组织相应配套资金。

(2) 培养支柱产业, 推行镇企共建。推进城镇化尤其需要强化产业支撑, 把城市规模的扩大建立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 通过产业发展创建更多的就业机会, 吸纳更多的生产要素, 特别是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城镇, 使扩大城市规模和加强产业支撑走上良性循环和轨道。

(3) 健全管理机构, 培养素质优良的小城镇建设队伍。尽快遏止村镇建设管理机构撤并、管理人员流失的状况。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的工作经费和人员工资应统一列入财政;加强培训工作, 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加快县城城镇化进程 第2篇

——在全旗城镇化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

发展和改革局 刘明涛

城镇化的基本涵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社会结构不断变化、城乡文明不断融合发展的过程。城镇化的本质是聚集,也就是产业聚集和人口聚集。通过聚集产生较高的经济、社会、文化要素的配置效率,从而不断推动经济规模的扩张、带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创新发展方式,使城市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综合体现。通俗的讲就是“以空间换财富、以空间换速度、以空间换资源、以空间换生态”。城镇化可以从根本上促进生态脆弱区人口的梯度转移,为生态恢复和重建提供基础条件。还可以提高资源集约利用的程度和效果,特别是为资源的循环利用提供条件。

就我旗而言,城镇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农牧民和农村牧区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不断现代化的过程,也就是城乡一体化的过程。我旗人均耕地面积不足5亩、农产品商品率低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长,大部分农村人口迫切要求摆脱日益狭窄的生产空间,到城镇寻求发展。目前,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劳务输出,但长远之计还是就地安置转移,因而,加快城镇化建设是迎接我旗农村人口空间和产业转移的必然选择。为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城镇化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大力 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一、我旗城镇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自“十一五”以来,我旗城乡建设发展迅速,城市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城镇化水平和城市建成区增长幅度较大。截止2009年末,全旗总人口25.6万人中,城镇人口 5.1万人,城镇化率为39.42%。初步形成了由城关镇——重点建制镇构成的规模等级、职能分工相对明晰的城镇网络体系,城市的区域辐射、集聚力逐步增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规划意识逐步增强,推进了城乡一体化。二是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供电、供水、通讯、道路等设施逐步完善。三是规划建设了煤化工经济循环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后劲将逐步增强。四是启动城区北扩工程。五是城市的管理正在加强,有些问题已经引起了高度重视。特别是近年来全旗一盘棋规划,分区布局,优势互补,市政管理上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确定了努力实现由村镇向城市转变的指导思想,从方向上确保我旗符合当前形势的发展要求。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旗城镇化建设的问题还很多,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城乡结构不合理,镇区规模普遍偏小,聚集、辐射作用不强。以经棚镇为例,常住人口不足6万人,规划“十一五”期末达到10万人,但就目前看来这一目标难以实现。常住人口数量不足就很难发挥通过消费拉动城镇需求的整体效应,县城辐射带动作用也难以得到较好发挥,这一点可以说是我旗加快城镇化 建设的一个瓶颈。同时乡镇的聚集和辐射效应较低,城乡一体化进程缓慢。

二是城乡收入差距大。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00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仅有4947元。农村的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条件更是与城市相差甚远。城乡差距的扩大,对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极为不利。

三是城乡规划体系不完善。城乡规划是政府指导和调控城乡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手段之一,也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截止2009年末,全旗的大多数乡镇几乎都还没有编制详细的城镇建设规划。加之专业规划管理人员缺乏,使规划实施管理无法保障,无法向农村延伸,村庄集镇长期处于无规划可依、无管理建设的困境。

四是城乡基础设施不完善。国家、自治区在城镇基础设施上的投入很少,我旗地方财力虽然近几年不断向经棚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但也拿不出更多资金投入其它小城镇建设。由于资金匮乏,大部分乡镇路灯、供排水、供电、通讯等配套设施差,公厕等公共设施建设严重不足,满足不了人们物质文化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管理粗放,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小城镇管理机制,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

五是人口整体素质不高。市民是城市的主体,城市人口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城市的发展。我旗是一个传统的农牧业旗县,随着工业化的洗礼,一方面,农牧民从思想意识、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开始了从农村到城市的逐步的转变,但同时在不同程度上也保留传统农牧业时代的烙印,这些“新市民”素质滞后,跟不上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的农民逐年增多,由于这部分人口大多数来源于农村牧区,教育水平相对比较低,而城镇又缺乏对这部分人的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基本设施。因此,城市人口整体素质不高,要实现市民行为意识的城镇化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二、我旗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有利条件

(一)特殊的区位优势为我旗城镇化建设创造了先决条件

我旗地处内蒙古东部经济区、东北经济区、京津冀和环渤海经济圈四大经济区的结合部,距首都北京仅500多公里,因此拥有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逐步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我旗城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旗已初步形成了以国省干线和县级公路为骨架,以乡村公路和旅游公路为微循环,纵横交错、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的公路交通网络格局。区域内基本形成以集通铁路、省际通道、303国道、306国道为干线的交通网络,距赤峰和锡林浩特机场均在200公里以内。国道、省级公路和旗乡级公路覆盖了全旗每个行政村。我旗矿产资源、水资源、风能资源较为丰富。同时已初步形成了冶金、能源、化工为主的工业骨干体系,并得到了快速发展,这将是我旗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有力支撑。

(三)独有的旅游资源为我旗城镇化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

我旗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对全旗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业起到了极大了推动作用。2009年,全旗共接待游客 187.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51亿元。在旅游业的带动下,第三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住宿餐饮业企业和个体商户已达到750家,交通运输户数1550多户,旅客运输能力96万人。可以这样说,旅游这一块蕴藏的潜力会在我旗今后城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几点对策

(一)完善城乡规划编制,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调控作用

城乡规划是以一个区域内的城镇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区域城镇发展的历史基础、区域基础和经济基础的充分分析,明确区域城镇发展的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我们应加强对我旗城镇体系和发展的研究,确定我旗未来城镇发展的基本框架,形成以经棚镇为中心,土城子镇、宇宙地镇、芝瑞镇、达来诺日镇、热水开发区、乌兰布统开发区等重点乡镇为纽带,辐射带动其他乡镇的格局,为全旗城镇发展布局、产业和生产力布局、经济建设以及区域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加强对区域城镇体系研究的同时,完善城乡规划的编制体系,按照科学性、前瞻性、连续性、长期性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的组织编制近期建设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各类专业规划。加强管理人员和规划机构的建设,特别要改变乡镇、村庄建设无规划、无管 理的无序发展模式,为城乡规划的实施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拓展中心城镇,充分发挥集聚效应

以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为发展目标,积极培育和拓展经棚镇作为区域中心城镇的职能和作用,加快经棚镇区发展,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空间,做大做强中心城镇。为“放大”中心城镇对县域其它乡镇的辐射和吸引力的作用,对于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要用改革的办法加以解决,要大胆探索与城镇化配套的改革措施。一是在消灭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差别的基础上,调整劳动就业和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管理措施和办法,提高转化农民工的水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都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把符合条件的农民转移进城,农民工城镇化是下一个阶段城镇化的重点。今后要在建立提高就业质量、推动城乡社保接轨等基础上,积极创造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转化为城镇居民的条件。特别是要采用廉租住房、鼓励低收入群体自建住房等可行办法,把农民工阶层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排除农民工转化为城镇居民的最大障碍,让他们真正留下来,真正融入城市,使他们在城市寻找一份可以发展的空间。切实提高我旗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

(三)加快重点小城镇建设步伐

积极发展作为区域次中心城镇的热水开发区、乌兰布统开发区、宇宙地镇、达来诺日镇、土城子镇等小城镇建设,确定各中 心城镇功能定位、主导产业以及经济发展模式,使其发挥边贸、旅游等优势,作好城镇间的桥梁、中介和传递作用。随着乡镇之间公路的建设,以高等级公路和县乡公路为纽带,将一些重点镇连接起来,形成以经棚镇为中心,以一批小城镇为依托的城镇群。

(四)以工业和旅游业为依托,带动劳动力转移

一般说来,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工业文明是城镇文明的象征,没有工业文明就没有城镇文明。推进城镇化进程,必须通过工业化为城市发展注入持久的活力,以提高城镇的承载能力和聚集效应,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和就业岗位。我旗要推进城镇化进程,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就必须抢抓机遇,以现有产业为基础,立足资源和地缘优势,打造煤化工、冶金和绿色能源产业集群,实现工业经济超常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城镇化进程,努力在“十二五”期间,城镇人口达到10—13万人,全旗城镇化率达到40—50%。

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度强,并且能够容纳大量人口就业。我旗拥有丰富且有特色的旅游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并且有地缘和交通便利等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只需加上创新的旅游发展政策和思路,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旅游业必将成为我旗城镇建设的有力支撑。

(五)发展农村牧区产业化,加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在“十二五”期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预计达到10—13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能够有效转移4—7万人,占全旗总人口比例由80%降到50—60%。那么农牧民人均生产资料将增加20—30%。如此一来,更加丰富的物质基础将会为农村牧区产业化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同时,农村牧区人口的有效转移,恢复生态环境也拥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因此,我们在推进城市基础建设的同时,要加快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农牧产品加工业,促进农牧民在产业链条延伸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利益。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将不再是“纸上谈兵”,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将得到极大改善。从而城乡一体化和缩小城乡差距的步伐便会逐步加快。

(六)严格管理,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镇

加快县城城镇化进程 第3篇

城镇化是工业化背景下的全球现象,农业发展是城镇化的初始动力,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工业化与城镇化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近年来,四川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同时,二者之间不适应、不协调的矛盾和问题日渐突出。“两化”互动是推进四川跨越发展的主路径和主引擎。从加快城镇化进程角度探讨推进“两化”互动发展途径和策略意义重大。

“两化”不相适应的主要表现

“十一五”以来,四川加快了工业化步伐,全省工业发展成效突出。2006~2010年,全省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了7个百分点。有7个市州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50%,其中泸州提高18.2个百分点,达州提高了15.6个百分点(见表1、表2)。

但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工业化与城镇化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

一是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二产就业比重与城镇化率的比率(I/U)、二产及三产就业比重与城镇化率的比率(N/U)是反映工业化与城镇化适配性的重要指标。一般而言,I/U=0.5、N/U=1.2表明工业化进度与城镇化进度基本相互适应。2000~2010年,四川I/U和N/U虽然逐步接近均衡值,但工业化与城镇化不相适应的问题仍然较为明显。2010年,四川省以二产就业比重为基准,按IU倒推的城镇化应为49.8%。以二产及三产就业比重为基准,按IN倒推的城镇化率应为46.9%。2010年四川实际的城镇化率为40.2%,由此表明四川的城镇化比工业化大约落后大约6-9个百分点(见表3)。

二是作为工业主要空间载体的城镇发展严重不足。2000年以后,四川再未增加设市城市。2003~2010年再未增设市辖区。到目前为止,除成都之外,没有1个上百万人口的城市,仅有南充、绵阳、攀枝花、自贡4个城市人口上50万人,但也仅在50~70万人之间。

三是城镇发展缺乏有效的产业支撑。城市工业集聚规模不大、集聚水平不高,并且有分散化的趋势。为代表城市地域的市辖为例,近十年来,尤其是“十一五”以来,市辖区在全省的经济地位和作用有所下降。GDP占全省比重较2005年下降了0.4个百分点,二产及工业增加值与2005相比都有一定幅度的下降(见表4)。

四是产业园区与城镇在空间上脱节。目前,四川有203个县级以上产业园区。在近年来产业园区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相当一部分产业园区与城市在空间上过度分离,形成空间二元化,导致产业园区得不到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支撑和高端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的有力支持,必须自我完成基础设施、商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既占用宝贵的建设用地指标,各类设施运行效率和利用率低下。城市又因缺乏就业机会难以有效吸纳人口,服务业也因缺乏服务对象而难以发展。

途径与策略

从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两化”互动的角度来说,四川推进城镇化需要突出五个重点:

优先发展大城市,集约发展小城镇

“十二五”时期,四川城镇人口将增加约630万人,其中460万人需要靠成都以外的城市来吸纳。只有大城市才具备大规模吸聚人口的能力,因而必须优先发展大城市。要以大城市作为四川加快城镇化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充分发挥大城市聚集经济、辐射带动和吸纳乡村人口的能力,使之成为四川人口城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全省30%以上的城镇人口。到“十二五”末全省城镇人口形成以下布局:成都市35%,大中城市30%,其他城镇35%。

工业集中发展区要以城市为载体和依托

以城市作为四川经济社会活动的主要空间载体,大力引导和促进二、三产业向城镇集聚、尤其是向大中城市地域集聚。工业集中发展区要以城市为载体和依托,协调和处理好与城市的空间关系,保持合理的空间尺度,以增强工业对城市的支撑作用,强化城市对工业的服务功能。

加快市制改革进程

四川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现有市制对城镇化进程的体制阻碍从来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为此需要加快市制改革进程,突破城镇化发展的制度瓶颈。

一是合理增设市辖区。目前,四川尚有7个地级市独立设区,即仅设一个市辖区,这已经远远不能适应这些城市发展的需要。应根据城市发展进程和实际需要,积极推进达州、广安、资阳等市增设市辖区,以更好地分担城市管理功能,有效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二是积极推进撤县建市。四川自2000年以后再未增加设市城市,目前四川大约有15~20个县城已经超过10万人口的设市标准,应积极推进具备条件的县撤县建市,增加全省设市城市数量,使之建立起相应的城市管理体制。

三是创新城镇管理体制。允许和鼓励具备小城市条件的县增设城市管理局、水务局等以城市管理职能为主的管理机构;将市街体制延伸到县城,将具备小城市条件的县城驻地镇改设或分设街道办事处;扩大小城镇、尤其是中心镇的管理权限,建立健全小城镇管理体制。

建立以常住人口为基础的新型城市管理制度

在城镇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城乡人口流动性加大,以户籍人口为基准的城市管理制度已经完全不能适应需要。为此,加快建立以常住人口为基础的新型城市管理制度。

一是建立以常住人口为基准的统计体系。建立以常住人口为基准的统计评价体系,以真实地反映大规模人口流动背景下全省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

二是建立以常住人口为基础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以常住人口为基础,配备与此相适应的城市管理机构和人员,科学规划和合理安排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完善商业网点、医疗机构、教育机构、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

加快推进陕西城镇化进程刍议 第4篇

一、陕西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时代的要求

(一) 陕西经济发展阶段要求加快城镇化进程

目前陕西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2011年, 陕西第二产业增加值6836.27亿元, 占全省经济总量的55.2%, 城镇化率达到47.3%。按照城镇化发展一般规律, 一个国家的城镇化水平在30%-70%的发展阶段和工业化阶段是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时期。

(二) 扩大内需要求加快城镇化进程

目前, 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 城镇化能带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房地产等投资需求, 拉动居民消费。小城镇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功能设施的逐步完善, 极大地吸引了资本、技术、人才、劳动力等各类生产要素集聚, 带动了城镇人口增加和建筑、建材、交通、电信等40多个相关行业的发展, 有力地增强了城乡的消费支出能力。据测算, 陕西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是农民的3倍以上, “十一五”期间, 陕西城镇化率平均每增加1个百分点即可增加居民消费约24.3亿元, 拉动GDP增长约81.1亿元。

(三) 提高收入水平要求加快城镇化进程

城镇的形成提高了人口的聚集程度, 大量的生产要素在城镇集聚, 可以使企业间相互提供市场、共享基础设施、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技术进步与扩散更为迅速, 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 能够支持劳动分工, 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进而提高劳动者收入。通过城镇化, 把农民从农业和农村中尽可能多地转移出来, 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实现农民增收。据统计, 2005年陕西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756.5元, 占纯收入的比重为36.8%, 2011年分别提高到2384元和47.4%, 比重提高了10.6个百分点, 成为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

(四)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要求加快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是将乡村分散的人口、劳动力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进行空间上的聚集而逐渐转化为城镇的经济要素, 城镇相应成长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城镇化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我国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以不足4%的国土面积, 集聚了全国18%左右的人口, 创造了40%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2011年陕西省西安市以占全省4.9%的国土面积, 集聚了全省22.7%的人口, 创造了全省31.2%的国内生产总值, 聚集效应十分明显。

二、陕西加快城镇化进程的紧迫性

西部大开发以来, 陕西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 2011年比2005年增加了10.1个百分点。各层次城镇竞相发展,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确定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 以西安都市圈为中心的关中城镇群已初具规模, 在国家城市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宝鸡加快建设副中心城市, 渭南、榆林、汉中加快省际毗邻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县城和重点示范镇作为小城镇建设的重点, 做大做强, 使其成为统筹城乡的突破口。全省城镇基础设施、生活居住环境、城市景观等有了极大地提升。但是, 与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 城镇化水平低成为陕西需要尽快解决的一道难题。

(一) 城镇化水平相对滞后

1. 陕西城镇化与全国和东部地区相比相对滞后

改革开放初期, 陕西的城镇化水平与全国基本一致, 1978年全国的城镇化率是17.92%, 陕西是17.8%。改革开放以来, 陕西城镇化水平与全国的差距逐渐拉大, 到2008年, 全国的城镇化率是46.99%, 陕西是42.1%, 相差4.89个百分点。2011年全国的城镇化率是51.27%, 陕西是47.3%, 还相差3.97个百分点。陕西与东部的城镇化水平差距就更大, 2011年东部地区城镇化率接近60%, 相差10多个百分点, 城镇化率较低制约着陕西经济的进一步快速发展。但从另一方面看, 差距大也意味着陕西城镇化未来的发展空间也很大。

2. 陕西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51.27%, 工业化率46.8%, 二者之比为1.09, 而世界平均水平是1.95, 美国城市化率是工业化率的4倍。陕西城镇化率47.3%, 工业化率55.2%, 二者之比为0.85, 远低于全国和世界水平。

(二) 陕西各地城镇化发展不平衡

1. 三大区域发展不平衡

2010年关中、陕北、陕南城镇化率分别为46.6%、43.9%和34.7%, 陕北比关中低2.7个百分点。特别是陕南比关中低11.9个百分点, 才进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

2. 县域城镇化水平偏低

2010年全省县域城镇化率为36.9%, 与全省平均水平差距达8.8个百分点。截至2011年, 全省83个县域只有14个县 (市) 高于全省47.3%的平均水平。

(三) 人口城镇化不彻底

2011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6.9亿, 其中至少有2亿多是没有当地城镇居民户口, 不能同等享受到城市的各类公共服务, 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镇人口, 是“不完全城镇化”和“伪城镇化”。陕西也面临这一问题,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陕西最大的城市西安市2011年常住人口是846.78万人, 其中非本地户籍人口为126.02万人, 约占常住人口的七分之一。

三、加快培育陕西城镇化的推进动力

目前, 陕西城镇化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 我们要主动作为, 乘势而上, 加快发展。

(一) 加快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产业聚集, 培育推进城镇化的根本动力

1. 发挥比较优势, 推进工业特色产

工业化是城镇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各个城镇应根据当地区位特点、资源禀赋等条件, 发展自己的优势工业产业。关中大中城市发挥人才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优势, 重点发展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陕北城镇发挥能源资源优势, 重点做大做强能源化工产业;陕南城镇发挥林、水资源优势, 发展绿色产业;县城和重点示范镇以县域工业园区为载体, 面向市场需求, 有序发展资源加工型、大工业配套型、劳动密集型产业, 推动“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积极促进农民就近就业。

2. 发展现代农业, 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只有发展现代农业, 有足够的农产品产出, 才能支撑城镇化发展。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 大幅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 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大力发展设施农业, 摆脱自然界对农业生产的制约, 稳定农业生产。强化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加强良种、良法等推广应用, 提高土地的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农业生产向优势区域集聚, 形成陕北的畜牧业、杂粮;关中的果业、蔬菜、畜牧业;陕南的中药材、茶桑蚕三个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农业产业带, 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商品化。

3. 加强城镇产业园区建设, 推进产业聚集发展

产业园区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最佳结合点, 通过规划和政策引导, 促进企业向园区聚合、产业向园区聚集、人口向园区集中, 使得产业聚集与园区建设的良性互动, 促进城镇的集约化发展。

(二) 加快制度改革创新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助推城镇化发展

1. 政府要科学制定城镇发展规划

通过制定全省城镇化总体规划, 保证省、市、县、镇之间规划和不同部门之间规划的衔接和统一, 确保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陕西土地资源、水资源等缺乏, 通过科学规划, 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 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保障城镇可持续发展。关中以西安都市圈为中心、宝鸡为副中心, 作为引领陕西和关中城镇化的龙头;陕北、陕南分别以榆林、汉中为中心城市, 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安康、渭南、铜川、延安等中等城市建设, 使其成为次区域中心城市。加快韩城、兴平、县城、重点镇建设, 形成联结城乡要素顺畅流动所必需的经济网络节点, 推动经济要素向城镇集中。

2. 创新社会管理, 增加基本公共服务支出,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 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通过户籍制度改革, 逐步剥离依附于户籍之上的福利内容, 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使进城农民在居住地可以享受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供的就业服务和各种培训、卫生部门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教育部门提供的公共教育服务, 依法参加社会保险, 解决进城农民的社会保障和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抓住保障性住房建设和重点示范镇建设的政策机遇, 通过保障性住房建设, 解决进城农民的住房问题。通过解决进城农民的社会保障、随迁子女教育、就业和住房等问题, 实现进城农民的生存手段、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城镇化, 推进农民融入城市生活, 解决“伪城镇化”问题。

3. 基础设施改善是城镇化的重要动力和支撑

加快城镇化进程的生力军 第5篇

劳务输出是区域间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转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一种人力资源,通过劳务输出得到开发利用,可以为农村经济超常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商城县是xx确定的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劳务输出大县,每年外出务工人员达10余万人。近年来,开放的政策,市场的拉动,政府的组织,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促使商城劳务输出规模与日俱增,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之一 ——输出总量迅速膨胀,劳务经济快速发展。到2002年,全县年输出剩余劳动力10.8万人以上,其中省内务工人员2万余人,跨省就业人员8.7万余人,出国劳务人员100余人,分布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及周边部分国家和地区,涉及21个行业,年收入从几千元至数万元不等。其中,年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占外出人员的4.6%,年收入在5千元以上的占62.3%,年收入在5千元以下的占33.1%。全县劳务输出总收入在6亿元左右。——规模输出初步形成,块状经济日益凸显。从20世纪80年代起,商城县劳务输出经历了起步、加速、稳定的过程。目前劳务人员中近3000余人成为外出务工部落的“领军人物”。这部分人在外已有相对稳定的经营地点和经营行业,成为在外成功的私营企业主、现代企业的管理者,带动了大批家乡农民走出农村,进入工厂,流入城市。全县“领军人物”每年带动和组织外出务工农民9万余人,占外出总人数的93%左右,成为外出务工人员定向有序流动的制导因子。许多外出务工人员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后或在城市扎根定居成为非农人口,或自办企业成为私营企业主,初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块状经济群体。——“金凤还巢”经营创业,回报家乡成效斐然。输出劳动力,回流生产力。有些农民工在经济发达地区学到技术,扩大视野之后,回到家乡创业,带富了一方百姓。李集乡刘怀同在武汉三镇多年艰苦创业,成为富甲一方的代表人物,去年为支持家乡建设,投资1000余万元,参与县城老城区改造;汪岗乡新湾村农民陈刚回乡创办“飞亚羽毛工艺制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羽毛面具、羽毛箭、羽毛帽顶、羽毛圣诞树等40多种羽毛工艺制品,产品出口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目前,全县务工人员回乡办企业的有396户,其中电子厂、化工厂、木工家具厂等74个,养殖、种植场103个,预制厂157个,砖窑厂62个,年产值近4000万元,吸纳安置了5000余名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及下岗职工再就业,实现了从“挣钱填肚子”到“赚钱盖房子”,再到“筹资办厂子”的转变,走出了一条“输出—成才—积累—创业—共同奔小康”的成功之路。劳务输出带来的几点启示启示之一,农村劳务输出过程孕育了劳务经济。农民开创的劳务经济,走的是一条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自力脱贫致富的路子。农村的大量劳动力在改革开放中抢抓机遇,纷纷走出家门,投入市场直面激烈的竞争,最终找到了新的发展空间和希望。这种现象蕴含着的深层次原因,就是广大农民具有吃苦耐劳的品质,具有“自我开发”的能力,他们进城以后投入市场经济的大潮,在干中学、学中干,发挥聪明才智,增强实际本领,实现人身价值,展示创业胆略,成为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启示之二,农村劳务输出过程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实现过程。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集聚,引导着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商城县为例,全县居住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达40%。改革开放以来,全县至少有6万农村人口通过改变户籍或在城镇经商、办厂等,由农村到城镇和城市落户,成为城镇居民。这些人在城市化进程中,作为现代城市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村小城镇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启示之三,农村劳务输出过程加速了农村土地留转,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劳务输出对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劳动力非农化水平的提高方面,而且更在于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使农民收入、农民的消费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机械化程度等方面得以提高,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2002年,商城县出现万余户“耕地代管户”,代管农田面积10多万亩。外出务工经商户将闲置耕地经营权全托或租赁给种田能手,作物收成部分或全部充抵托管费,或种田能手向外出务工经商户交少量的耕地租赁费,各种税费由外出务工经商户承担。鄢岗镇农民刘正海、胡大海一次性托管和租赁外出务工经商户耕地67公顷,种植花卉苗木15公顷,反季节蔬菜35公顷,优质水稻10公顷,无籽西瓜7公顷,充分发挥了闲置耕地的使用效益,促进了产业化经营。启示之四,农村劳务输出过程是农民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在现代社会,劳动者的素质是劳动力就业竞争中最重要最关键的因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农外就业和用工单位吸收劳动力是一种双向选择的过程,这种双向选择的机制决定了一个劳动力要从农业向非农行业转移,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商城县在1990年转移的劳动力40.2%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2002年这一比例提高到66.2%。由此表明,农村劳务输出实际上也是劳动力综合素质的竞争。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通过输出过程中的工作和学习,通过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环境,通过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掌握了新专业知识和技能,开阔了视野,培养了新的意识和观念,进而全面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几 点 建 议

1、加强宣传引导,把劳务输出、劳务产业、劳务经济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大力开展宣传教育,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到加快转移农民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使全社会明白,过多的农民滞留农业,会形成农村市场增长缓慢,相对萎缩,带来农民收入下降,影响城市工业品的销售。建立劳务输出的领导机构和服务体系,加强对劳务市场的规范化管理,保护输出者的合法权益,提升劳务输出经济,培育和发展统一、规范的劳务市场,加速非农化人口的转移,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进程。

2、以彻底改革户籍制度为突破口,进一步整合城镇管理体制,为农民工权益保护创造平等的制度环境。国家应放开中小城市户口,对大城市实行户口准

加快县城城镇化进程 第6篇

当前,加快驻马店发展的有利条件很多,我们的自身优势也比较明显。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以及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有利于我们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快新农村建设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要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是抓财源、扩内需、保增长的思想,紧紧抓住国家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国家财政项目资金,进一步把工业经济发展摆上突出位置来抓,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工业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也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要强力推进项目建设,着力围绕自身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努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不断扩充工业总量,增强工业发展后劲。要大力扶持骨干企业和优势产业,使之做大做强,积极开发新产品,挖掘新项目,拉长产业链条,进一步壮大优势产业规模。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城乡经济繁荣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要切实加强工业园区建设,积极引导项目和企业“进园落户”,不断提高园区的产业集聚能力。

要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做好“三农”工作,特别是要抓住国家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的历史机遇,认真落实好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切实改善农业基础条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推进农村、农业的全面发展。要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加快农田水利、安全饮水、“村村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要坚持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特别要重点抓好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的发展。要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着力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的专业乡、专业村和专业户,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快速发展。

同时,要围绕承接产业梯度转移,进一步优化环境,搞好招商引资工作,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从总体上看,我们的第三产业发展还比较滞后,城镇化水平较低,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很不适应,必须进一步加快三产发展步伐,努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切实增强经济实力,继续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河北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研究 第7篇

新型城镇化的特征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 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路径。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根据现在的国情和经济发展阶段, 汲取发达国家以及国内城镇化经验和教训, 选择有利于推进城镇化发展的科学发展道路。其基本特征如下:

第一, 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以人为根本出发点, 而且最终还要为人服务。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要始终把人放在第一位, 努力改变城乡分割导致的城市和乡村居民福利待遇不一样的局面, 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新型城镇化带来的成果。

第二, 与新型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尊重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可以改变现在农村落后的二元经济结构的局面, 实现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的农村现代化结构, 为农村的各方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第三, 不以牺牲农村发展利益为代价。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涵是城市带动乡村, 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型城镇化更加重视农村的利益, 主张城市经济辐射农村, 工业带动农业, 让农民享受到更多的权益, 逐渐缩小并消除城乡差距, 公共服务均等的服务于城市和乡村。

第四, 以城市群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新型城镇化将集中型与分散型相结合、据点式与网络式相结合, 构建高效率的城镇网络, 建立极具特色的城市群。

第五, 形成合理的城镇规模体系。城镇规模会影响城镇功能的发挥,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强调合理发展大城市, 积极发展中等城市, 适当发展小城镇, 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让城镇化在等级、结构、规模上合理发展, 达到互补城镇功能, 互促经济的格局。

第六, 走集约高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发展提出的战略要求, 新型城镇化必须实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节约资源, 引导城镇化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取得的成就与现存问题

(一)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取得的成就

1.新型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城镇化战略的实施,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河北省的城镇化率只有12.2%, 2005年河北省城镇化率达到37.69%, 2009年河北省城镇化率达到43.74%, 2012年河北省城镇化率达到46.8%, 2013年河北省城镇化率预期达到53.37%。但是与现代化要求相比, 与先进省份相比,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还存在相当的差距和不足。河北省城镇化水平不仅在东部沿海省份中居于末位, 而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与经济大省和东部沿海省份的地位极不相称。

2.新型城镇化质量不断提升

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 城镇建设质量也不断提升。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使农村经济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经过逐步的结构性调整, 乡镇企业逐步朝着实现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方向发展, 成为新型城镇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产业结构调整是发展经济、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动力和源泉。当前河北省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 淘汰低水平的工业生产, 努力发展第三产业, 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3.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河北省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2005年河北省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1.02%,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4.56%。2006年河北省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69%,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3.94%, 分别比上年下降了4.33%和0.62%。2009年河北省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下降为35.69%,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下降为33.59%, 比上年分别降低了2.48%和1.14%。近几年来, 河北省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 表明河北省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均有提高, 这有利于河北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4.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2011年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 投资拉动增强, 共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3060亿元, 比2010年增长153%, 其中市政基础设施投资1393亿元。2012年河北省共确定110个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 完善道路交通、管线入地、集中供热等配套设施, 实施城市气化工程, 推进小街巷、小游园、便民市场等项目建设, 共完成投资938亿元。除了建设大中城市, 还应抓好小城镇建设, 目前河北省部分地区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 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应优化城镇化布局, 推动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扩容升级, 建设一批重点镇, 加快城乡统筹发展。

(二)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1.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

按照城镇化、工业化发展规律, 城镇化的发展要与工业化相适应, 但长期以来, 由于种种原因, 河北省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2007年第二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86.74%, 2009年第二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87.19%, 2011年第二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88.15%。由此可见, 河北省的非农业水平较高。2007年城镇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0.1%, 2009年城镇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3.8%, 2011年城镇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5.6%。可见, 河北省的城镇化水平虽然逐年提高, 但城镇化水平仍然落后于工业化水平。

2.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匹配

河北省城镇化率与钱纳里标准模式相比, 其与经济发展水平显著不相适应。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表明,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宏观动力。城市化的进步发展离不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者关系密切, 呈水平正相关关系,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 城市化水平就低, 经济水平高就会带动城市化率的提高。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其他投入从乡村部门转向城市工业部门,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不可避免的结果。享有省级地位的上海、北京、天津, 其人均GDP和城镇化水平均很高, 而收入较低的西北和西南地区城镇化水平明显较低, 城镇化水平增长速度也较慢。

3.小城镇规模小, 缺乏支柱产业

河北省的小城镇建设规模小, 缺乏城镇产业支撑是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突出问题。河北省现有建制镇从人口来看, 大多数在10万人以下。从建成面积看, 块状不一, 大小各异。城镇二、三产业欠发达, 致使城镇缺乏支撑产业, 进入城镇的农民就业难以保障, 制约城镇化发展。小城镇发展水平低, 聚集效应缺失。一般认为, 小城镇人口应为5万人以上, 镇区人口应达到50%左右, 才能产生一定的聚集效应。就目前河北省城镇现有规模看, 1万人以上大型城镇占比较低, 中小城镇居多, 尤其是4000人以下小型城镇仍占相当比例, 这类城镇受规模限制, 对周围农村的经济辐射能力有限。

4.城镇化发展不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河北省单位GDP能耗居全国前列, 说明河北省城镇化发展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小城镇建设基础较差, 起点较低, 在小城镇的发展过程中, 随着城镇的自我扩张、大中城市企业向小城镇的转移和村办企业向小城镇的集中, 一些小城镇只注重近期效益, 引进企业门槛过低, 在产业筛选、主导产业培育等方面, 缺乏长期规划, 甚至无条件的接纳大城市淘汰的污染企业, 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城镇环境保护规划工作滞后于城镇发展, 没有做到与经济建设、城镇建设同步实施;城镇发展仍在沿袭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布局散、规模小、能耗高、污染重的产业占相当比重, 造成严重水体和大气污染, 多数乡镇企业科技含量不高, 不重视“三废”治理和环境保护;污水集中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绿化覆盖率低, 城镇功能不健全, 导致生活污染日趋严重。

5.城乡就业政策不统一

河北省现行的就业政策仍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计划色彩, 不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实行劳动力自由流动并按市场需求来调节流动, 而是通过强制性的行政干预来实现就业目标。各地在就业上搞地方保护, 排斥外地人。有些地方政府在教育、就业等多方面歧视、限制农民。这样的就业政策违背了市场经济的规律, 阻遏了经济的正常发展, 妨碍了充分就业的实现。进城农民不仅难以得到应有的就业机会和相应的就业保障, 而且也不能享受到充分的教育和应有的就业培训, 因而在相当大程度上使得他们陷于贫困之中。这种劳动市场分割极大地制约着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延缓了城镇化发展的步伐。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 城乡二元结构制约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 在制度和管理上把城市与农村截然分开, 形成社会经济“城乡二元结构”分治格局。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逐渐打破了城乡分割局面, 但现实生活中仍存在着种种“城乡二元结构”现象。产生“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和管理因素大体上有三点:户籍制度和管理体制,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 义务教育和公共服务。入镇经商、务工的农民, 得不到在参军、入学、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市民待遇。虽然河北省将农民工的就业保障、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指标作为政府政绩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 但是实际执行过程中, 由于农民工地位低下, 加上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局面的出现, 这些政策的实际执行效果并不佳。社会福利政策不能与城市居民平等, 导致农民工在经济上、心理上和社会地位上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这些压力的存在也成为阻碍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重要障碍。

(二) 城镇化建设规划滞后

河北省的一些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大大落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一些地方总体规划、建设规划、专门规划不配套。二是一些地方城镇建设缺乏长远规划, 各城市专业化部门明显出现低水平趋同现象, 工业部门主要集中于钢铁工业、石化工业、建材工业、冶金工业、食品工业等。三是地方特色体现不明显, 大搞重复建设, 各城市之间的基础设施建设自成体系, 城市群发展的整体效益难以发挥。四是将城镇化建设作为一项政绩工程, 盲目扩张, 引发很多城市问题。一些地区存在着重视建设而轻视规划的状况, 出现了先建设、后规划或边建设、边规划等不科学现象, 导致城镇布局不合理, 功能定位不清, 低水平重复建设, 资源浪费严重。小城镇随意更改规划的现象比较严重, 乡镇一级主要领导的变动比较频繁, 新领导上任后, 对小城镇建设往往有自己的想法, 从而对原有规划进行变动, 使小城镇规划流于随意, 缺乏长期性和严肃性。

(三) 城镇化财政投入不足

城镇建设和管理最大的制约因素是资金。在现行税收体制下, 财政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主要是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使用税、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和增容费、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收入及融资等。从实际运行情况看, 前三项税费类收入规模小, 近期靠大幅度提高税费增加投入的可能性不大, 真正有潜力的只有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一项。在财政体制上, 镇一级财政不能完全独立, 收入上缴县财政, 支出由县级财政拨给。镇财政多收不能多得, 使镇级财政无力来办镇发展与建设上的事情。在投资体制上, 适应市场化的投融资渠道不通畅。小城镇不仅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严重不足, 而且乡镇企业发展和居民消费亦缺少中长期贷款支持。多种投资方式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民间资金投入的积极性未能更好的发挥出来。

(四) 区域因素挤压

河北省城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京津冀关系影响。按行政区域统计, 河北城镇化水平较低、城乡差距较小。但若按经济区域统计, 京津冀经济区的城镇化水平较高、城乡差距也相对较大。河北省城镇体系发展的一个明显不足是缺乏强有力的“龙头”城市带动, 河北省至今仍没有具有全国性辐射能力的城市。特别是面对京津两大都市的吸附作用, 河北省大中城市均无力竞争, 甚至成为京津输送人才和资金的“跳板”。沿海与腹地互动发展格局仍未形成。建设沿海发展强省是河北省的奋斗目标, 发挥港口及临港经济的龙头带动作用, 实现沿海与腹地互动发展是建设沿海强省的战略选择。河北省港口建设和临港经济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 但沿海率先突破带动腹地互动发展的态势仍未形成。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为了加快河北省新型城镇化的进程, 针对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原因, 从深化城乡体制改革、提高工业化和信息化水平、优化城镇规划布局、加强小城镇建设、重视软环境建设等几个方面提出加快河北省新型城镇化的对策与建议。

(一) 深化体制改革, 统筹城乡发展

1.加强城乡规划一体化

要确定新的镇村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规划, 力争以城乡规划的一体化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注重城乡统筹发展, 在全面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实现城乡互利双赢。通过构建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农民生产生活的道路、用水、环境、医疗、教育等问题。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 稳妥推进土地流转, 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 吸纳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 使更多农民成为在自己土地上打工的产业工人, 走“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市场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2.改革户籍制度, 缩小城乡社保差距

在转向市场经济的背景下, 建立现代户籍管理制度, 实现开放的、动态的、平等的社会管理制度, 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差距, 使户籍制度的粘附性减弱而不是增强。百姓无论是要农村户口还是城镇户口, 其基本出发点是多得到点诸如教育、住房、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方面的实惠。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 重点是消灭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差别, 统一城乡居民身份, 让农村人口与城镇居民拥有同等发展机会, 让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居住, 工作和创业不受身份限制。

(二) 加快工业化发展, 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

1.改善投资结构, 加强技术改造

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从模仿和引进到自主开发, 迅速提高河北省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 加快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 逐步实现河北省工业结构由初级阶段走向高级阶段。钢铁产业、石化产业和装备制造业是河北省三大传统支柱产业。钢铁产业的发展重点是做优做强, 提升工艺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 继续保持在全国的领先优势。装备制造业重点是上规模、上档次, 与钢铁产业形成良性互动。石化产业重点是推行循环经济发展理念, 延伸产品, 提高效益。积极推进轻工、建材、纺织服装等产业的改造升级, 着力打造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优质产品。

2.重视信息技术, 加快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

传统的工业化割断了工业化和信息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工业化发展不平衡。河北省要快速实现产业升级, 实现城市经济升级, 加速城市化, 就要把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到一起。在工业领域, 要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 可以把焦点放在行业、企业、工业管理方面, 实现两者的有效融合。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在产前、产中、产后等各个环节的融合, 提高工业产品加工质量和附加值。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 促进河北省三大支柱产业实现高端化, 使得纺织业、轻工业等传统优势产业品牌化, 像新能源、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 要促进它们的规模化发展。

(三) 合理规划城镇布局, 协调区域平衡发展

1.抓好城镇区域规划, 明确功能定位

抓好城镇区域规划, 要明确各城镇的功能定位, 处理好与周边的关系, 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突出各自的特色。要把各个城镇的特色充分挖掘出来, 一镇一品的经济结构是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应尽可能根据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城镇的风貌定位, 根据文化含量, 保持与历史一脉相承的地方文化, 确立城镇的建设风格。各干线公路沿线城镇要根据自然条件和经济结构, 加快开发建设, 尽快成为各自的区域中心, 达到设施配套、功能齐全、文明卫生、产业发达、特色鲜明的要求。

2.做大做强中心城市, 建设中小城市群

做大做强省域中心城市, 以大城市为龙头, 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 构建以大城市为依托, 以中小城市为重点, 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继续发展壮大传统城市发展带, 构建与周边沿海地区相互贯通的沿海城市连绵带。以石家庄、唐山为依托, 推动冀中南城市群和冀东城市群加快发展, 提升在京津冀地区乃至国家城市网络中的级次。积极整合环首都地区城镇资源, 在规划、政策、功能、产业和设施等方面与京津实施对接, 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 以培育和打造新区、县城扩容升级为重点, 形成一批各具特色、设施完备、宜居宜业的中小城市群。

(四) 推进城镇软环境建设, 提高城镇化质量

1.增加文化设施建设投入

文化设施反映了城市的经济文化水平, 代表着城市的现代文明和建设成就。但就总体而言, 各设市、区作为区域性的文化中心, 缺乏一大批独具特色、规模相当、装备先进、品位高雅、功能完善、能够体现城市文明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文化设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应该有的镇文化站、农村文化室、农家书屋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当前, 要加快全省文化设施专项规划工作, 既要着力打造具有特色的城市文化地标性建筑或建筑群落、街区, 又要按照城市人口和服务半径, 具体规划专业博物馆、社区图书馆、文化馆、影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同时, 加强文化建设也要注重开发和保护文化古迹。要注重在保护中传承, 在保护中开发, 将文物保护纳入城乡建设规划, 实现文化保护与城乡建设双赢。

2.实施科技兴镇战略

强化科技进步的支撑作用, 实施科技兴镇战略。科技进步是实现小城镇经济和社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科技第一生产力的驱动, 大力实施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民知识化、农村信息化战略, 使镇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迈上新台阶。强化科技进步的支撑作用, 把国内外先进的科技成果、技术人才乃至高科技企业吸引到小城镇来,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大力抓好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工业性项目, 将科技成果迅速转化成现实生产力,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科技项目为载体, 建设科技示范园区。培养和引进科技人才, 用知识化支撑产业化发展。建立合理的科技人才引进机制, 聘请专家作为技术顾问指导生产。巩固科技组织和科技培训制度, 完善以镇科协、农技站、企业技术科、农民技术协会、农业技术员为主体的科技管理服务体系。

结论

总之, 通过推动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 可以提高河北省城镇化水平, 促进乡村城市化的结合, 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 扩大投资需求, 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和服务业的发展, 使社会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不仅有利于为整个工业和服务业长远发展拓展新的市场空间, 也为农村提供了更多发展契机,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有利于推动河北省发展经济、实现经济结构转型, 优化城乡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有助于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实现经济增长由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有助于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 环境的集中治理, 有助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减轻土地的承载压力, 实现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有利于充分认识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新阶段下的新变化、新问题, 为解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供政策建议。河北省的新型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和其他沿海省份相比还处于相对低水平状态。河北省要加快新型城镇化水平提高速度, 必须破除阻碍新型城镇化水平提高的制约因素, 打破社会经济“城乡二元结构”分治格局, 提高城镇化建设规划水平, 增加城镇建设和管理资金投入, 对行政区域和城镇布局进行调整和优化, 提高京津冀经济和社会一体化程度, 缓解资源供需矛盾。为了加快提高河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 针对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需要从深化城乡体制改革、提高工业化和信息化水平、优化城镇规划布局、重视软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改进提高, 不断提升河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

摘要:文章揭示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特征以及与传统城镇化的区别, 评价了当前河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 分析了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 以加快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 促进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恩格尔系数,二元结构,城镇软环境

参考文献

[1] .刘庆斌.关于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几个问题的思考[J].长江论坛, 2013, (1) :30.

[2] .江泽林.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J].决策与咨询, 2013 (5) :49.

[3] .王素斋.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的内涵、目标与路径[J].理论月刊, 2013, (4) :166.

[4] .马庆栋.关于推进河北省城镇化进程的战略思考[J].商业时代, 2011, (25) :135.

[5] .阎东彬, 王金营.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 2012 (11) :61.

加快县城城镇化进程 第8篇

1 智慧城市概念

智慧城市是新生事物, 其最初的提法是从英文词翻译而来, 用的较多的三个英文词分别是Smart City、Smarter City和Intellectual City。我们可以看出, 这三个词汇都是从信息技术对于城市发展的推进作用这个角度来说, 也就是说从“物”的角度来说。

关于智慧城市的概念, 专家学者从不同的领域和研究角度对其有不同的见解。不过概括起来大致分为两方面, 一方面是从技术的角度提出。如IBM (2009) 提出智慧城市指的是“能够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和通信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 从而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 为人类创造美好的城市生活。”[1]吴胜武 (2010) 指出, “智慧城市指的是采用更智慧的方法, 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政府于人民相互交流的方式, 通过城市信息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设施等的”[2]

另一方面是从社会功用的角度提出。欧盟委员会 (2007) 指出, “当一座城市既重视信息通讯技术的重要作用, 又将参与式管理等融入其中, 并将以上要素作为共同推动者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并追求高品质的市民生活时, 这样的城市可以被定义为‘智慧城市’。”[3]美国学者安德烈等 (2009) 认为“智慧城市是通过参与式治理, 对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传统和现代的通信基础设施进行投资, 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以及对自然资源明智的管理。”[4]史璐 (2011) 认为“智慧城市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 地方政府为行使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经济干预、市场监督等职能, 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通讯技术, 智能地感知、分析和集成城市管辖区域的资源、环境、基础设施、交通状况、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的运行状况, 以及它们对政府职能的需求, 并及时做出相应的政府行为。”[5]

综上所述, 智慧城市是在传统城市的基础上, 运用信息技术对其进行的重构, 建设具有广泛的物联网的, 以社会、环境和管理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 是未来的城市发展的趋势。智慧城市的实质是将信息化与城市建设管理和运行进行高度融合, 以人为本, 实现面向公众和社会的智慧化管理与服务, 提升社会公众的整体生活品质。

2 智慧城市与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 新型城镇化是集约型的发展模式, 更加注重城镇化的质量和效益, 摒弃了传统城镇化中仅仅追求速度和规模的发展模式。第二, 坚持以人为本, 将人作为城镇发展的根本, 注重社会的包容性和公平性, 注重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对全部城镇居民的覆盖, 同时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并实现真正的市民化。第三, 新型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城镇化。在城镇建设中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和市场体系, 是将城乡规划结合起来推进一体化建设。第四, 科学规划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 合理控制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发展规模, 同时注重中小城市的发展, 推进产业发展, 扩大公共服务的覆盖面, 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对于人口的吸纳能力, 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第五, 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信息化相结合, 运用信息技术对城镇建设和管理进行智慧化、精细化的改造。

建设智慧城市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可以提高城市竞争力,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全面提高信息的感知和利用能力, 加强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互联, 进而提高城市运行效率, 降低运行成本。第二是创新城市服务,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服务质量。第三通过信息的传递和运用, 增强城市反应速度, 比如在应对环境变化方面的反应速度。另外, 建设智慧城市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主要体现在智慧城市建设是以新型城镇化为方向, 着重解决当前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改善当前城市经济发展质量

辽宁省作为老工业基地, 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仍然是工业制造业拉动, 但是尽管我省工业制造业规模较大, 却仍然是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水平, 依靠的一直是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 经济发展方式由资本密集和劳动力密集产业为主的粗放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集约型转变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省面临的战略任务。尤其是我省的沈阳、大连这两个特大城市, 占据经济主导的都是重化工业, 城市产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 城市经济发展急需转型升级。在这种发展方式下, 建设智慧城市, 发展智慧产业有利于加速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智慧产业主要以知识技术的投入为主, 以信息产业为代表。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并与传统产业的融合, 将加速我省传统工业制造业的技术升级步伐,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并进一步提升我省城市经济发展质量。

2.2 改善城市民生质量

当前辽宁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包括城市公共资源供给不足、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这些城市病不解决, 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将难以提高。而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实现对城市资源更进一步的分析预测与整合, 从而能够更加高效的满足城市居民的公共服务需求。在智慧城市中, 资源的配置将更多的依赖信息的作用, 管理机构和市民将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并通过这一技术实现对资源的精确掌握, 减少浪费, 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智慧城市中的这种高效而低廉的信息处理能力确保了公共管理和服务的精细化、人性化、集约化, 为促进节约型社会的构建,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在智慧城市中可以构建智慧交通系统、智慧医疗系统等公共服务工程, 现在存在的交通拥堵、医疗教育等公共资源稀缺的局面将得到大幅度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的到提升, 民生问题得到解决。

2.3 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是建立在了解市民的真实需求基础上的。建设智慧城市, 服务型政务信息系统的应用将能够更广泛的汇集广大市民的真实需求, 同时更方面的进行对政府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公开评估, 起到更好的监督作用。各类信息资源空前高效整合, 更加公开透明, 市民的知情权能够得到更好的保证和落实。这种情况下, 市民对于政府的政务监督将会更加有效, 这种有效性会刺激使劲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 使得市民与政府之间的交流不断增加, 从而城市管理的民主化程度将会不断提高。新一代的智慧信息技术可以实现电子政务的建设目标, 智慧政务建设将成为服务型政府的载体。

3 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经验借鉴

3.1 国际实 践

智慧城市这一概念最早由IBM在2008年提出, 之后世界上很多国家开始了建设智慧城市的热潮。2009年, 美国的迪比克市第一个建立了智慧城市。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各种公共资源连接起来, 将这个城市中的水、电、油、气、公用服务等数据通过智能化系统进行检测分析和整合并作出智能化的响应, 这样能够从市民的需求出发, 更好地为市民服务。韩国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主要以网络为基础, 通过整合公共通讯平台, 让人们可以利用网络更加方便的开展远程教育, 并且无论是医疗保健还是交税等都可以更加方便的进行, 并同时可以更加智能有效的监控家庭能耗情况。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绿色的、数字化的、能够实现移动无缝连接的生态智慧型城市。新加坡启动了“智慧国2015”计划, 最突出的内容是电子政务和泛在互联以及服务民生等方面, 其智能交通系统能够为市民出行提供实时、适当的交通信息。这一计划完成后将会使新加坡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一流的国际化城市。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比特和原子研究中心发起的Fab Lab (微观装配实验室) 试图使人们能够在自己家中随心所欲的设计和制造产品, 试图构建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能够实现创新的制度环境。巴塞罗那等城市将这一实践从Fab Lab拓展到Fab City, 进而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了智慧城市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创新的内涵。欧洲的智慧城市建设注重在城市生态环境和民生领域, 关注的是信息技术在这些方面的作用, 希望借助智能技术来实现低碳减排的目标, 推动城市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如丹麦的哥本哈根, 其建设目标是在2050年前成为第一个实现碳中和的城市。

3.2 国内实践

我国的智慧城市试点工作起始于2012年。经过地方城市申报、省级主管部门初审、专家综合评审等过程, 我国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90个, 其中地级市37个, 区 (县) 50个, 镇3个。我国三大网络运营商已经与300多个城市达成了共建“智慧城市”的战略合作协议。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南京、杭州、广州、深圳等地已经明确提出了智慧城市计划并且正在努力建设当中。

北京的智慧城市建设以“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化北京”为战略指导, 结合“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的城市定位, 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 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优势,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北京的智慧城市建设是全面而系统的。在“十二五”期间, 北京市政府将在资金与政策方面推动北京市从“数字北京”迈向“智慧城市”。上海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大力实施信息化领先发展和带动战略”, 加快建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目前, 上海智慧城市的基本任务和基本内容方面, 上海已经设计了包括10个方面, 一共43项任务, 将对城市的基础设施、高端产业的发展、电子商务的使用、城市管理的服务水平、实施智能管理的安全、实施惠民行动、电子政务、产业发展、信息安全、营造信息环境等进行建设。致力于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天津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提出建设宽带、融合、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打造信息化高速路、高架桥, 构建城市安全保障体系, 形成高度一体化、安全可靠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体系, 实现政府精准管理能力、城市智能运行能力;形成惠及人人的智慧服务体系, 使天津成为智能化服务最高效便捷、优质繁荣的典范城市;重点构建以“六云”产业为核心的云产业体系,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 全方位、多层次推进智能工业和智能农业发展, 构建起以信息和创新要素为支撑的智慧产业体系;先行先试“智慧滨海”, 全面提高新区信息化水平、综合服务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4 辽宁省智慧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2012年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中 , 辽宁的沈阳市浑南新区和大连生态科技新城名列其中, 同年, 新增沈阳的沈河区、铁西区和沈北新区。2013年我省的营口市、庄河市、大连市普湾新区被列入试点范围。由此, 加快我省智慧城市的建设成为推进我省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助力。为了切实又好又快的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加快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 综合国内外发展的经验, 特提出如下建议:

4.1 做好顶层设计 , 制定智慧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标准体系

加强顶层设计是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党的十八大提出要促进新型城镇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智慧城市要从这一大战略出发, 对智慧城市建设进行全面系统地规划。应该结合当前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道路, 走出一条三化结合的发展路径。智慧城市建设要结合城乡一体化的要求, 不仅服务于城市居民, 还要辐射到农村居民。因此, 我省在进行顶层设计的时候要紧紧围绕着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这一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将服务民生、服务政府、服务产业作为切入点, 以市场为导向, 结合我省城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 制定智慧城市发展战略, 并相应地做好中长期发展规划。与此同时, 要研究制定有关的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 制定智慧城市发展的基础评价指标, 加强对智慧城市建设成果的考核, 分阶段分层次推进智慧城市发展, 统筹协调, 为智慧城市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4.2 突出重点和特色 , 以民生为导向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我们知道, 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使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因此智慧城市建设的目的也是如此。其最终目标是让老百姓在住房、医疗、交通、教育等等方面得到最大化的满足, 得到最便捷的服务。因此, 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应该是关注老百姓所急需的民生方面, 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社保、智慧校园、智慧安全、智慧防灾、智慧社区等。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项目现行, 做好试点和公关, 同时要边建设边调研, 通过了解老百姓的感受来改进项目的实用性, 使得智慧城市的建设能够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效用。同时要注意在不同的城市要根据自己的城市特色和基础来细化自身的智慧城市布局和选择重点项目, 不能简单地照搬其他地方的做法。

4.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加快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前提, 这一基础设施指的主要是信息相关的, 如信息通信、交通、电网等。要建设智慧城市首先就要夯实现有的信息化基础设施, 让市民充分享受到光网、3G、4G、无线Wi Fi、IDC、云计算、智能电网等基础设施带来的便利。此 外 , 还要整合城市周边交通环境资源, 实行出行成本更低廉、更便捷, 形成智慧交通框架。同时, 要有计划的加大对智慧城市发展所需的关键技术的研究, 要坚持产学研相结合, 建立技术创新体系。这个创新体系的主体应该是企业, 要摒弃过去技术创新中出现的科研机构与企业难以对接的状况。以企业为重点, 通过云技术和物联网这些高新技术的驱动, 实现智慧城市应用服务云端化。同时发展中要注意培养和推广典型案例, 如典型的智慧企业、智慧社区、智慧政府、智慧医院甚至智慧城镇等, 通过标杆的设立, 来带动智慧城市建设的大规模快速发展。

4.4 创新投融资机制 , 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重点发展的应该是高新技术产业, 这些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政策及多方面的投融资体系。因此, 我省政府要制定智慧产业的扶持政策, 促进智慧企业的发展, 加大项目引进和人才培养引进的力度, 吸引企业的集聚。在财政资金方面应该向建设智慧城市所需的网络建设、平台建设、产业发展、人才培养、重点共性技术的公关等方面倾斜, 加大投入, 建立专项资金用于智慧城市建设。同时要加快改进投融资体系, 制定适当的政策广泛吸引社会资本的注入, 加快金融创新力度, 大力发展风险投资, 为智慧城市发展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保障。

4.5 以智慧政府为抓手推进智慧城市发展

建设好智慧政府是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 是确定未来城市发展方向的关键, 同时将带动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省级。政府制定的规划和方案等可以引导企业从事智慧行业的研发和生产, 所以推进智慧政府是建设智慧城市的主要抓手。我省的各级政府要加快建立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当然, 这一体系的建立要以公民和企业为服务对象, 同时要向社区街道和乡村延伸。在社会管理方面, 要建立一个全面覆盖的社会管理信息系统网络, 增强对社会的综合治理能力。要加强信息化重点工程建设, 如与城市管理、城市安全和应急指挥等相关的工程, 使得城市政府运行和服务管理更高效。

摘要:自从2008年智慧城市概念提出以来, 世界各国开始了建设智慧城市的进程。2012年开始我国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试点的规划。辽宁的沈阳、大连、营口等地分别有区域作为智慧城市的试点, 因此今后一段时期建设智慧城市将是辽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借鉴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实践经验, 对辽宁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智慧城市,信息技术,辽宁省

参考文献

[1]IBM世博会上实践“智慧的城市”[N].上海证券报, 2011-03-01.

[2]吴胜武, 闫国庆.智慧城市——技术推动和谐[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

[3]欧盟委员会, Smart cities Ranking of European medium——sized cities[EB/OL].http://doc.mbalib.com/view/444fafd7d1b36c1118a4645b09166d0e.html

[4]Caragliu A, Del Bo C, Nijkamp P.Smart cities in Europe (2009) [R/OL].2011-03-01, http://www.cers.tuke.sk/cers2009/PDF/0l_03_Nijkamp.pdf.

加快县城城镇化进程 第9篇

近年来,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立足县域实际, 按照“改旧城、建新城、拓城镇”的发展思路, 以完善规划为龙头, 以改善基础条件为重点, 以发展特色产业为支撑, 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靖远县重点打造刘川工业集中区、金三角生态农业科技创业园、银三角中小工业园三大工业园区, 围绕城镇化建设、特色产业培育、文化旅游开发, 建设以黄河为轴线的沿黄核心经济带和以国道109线、刘白高速为轴线的刘白核心经济带;加快开发沿黄高效设施农业、高扬程特色种植养殖业、旱作农业三大农业片区, 着力加大东湾镇、北湾镇、刘川乡、北滩乡、五合乡、大芦乡等区域中心乡镇支持力度, 以面状辐射、线状延伸集聚产业, 以重点区域的率先突破带动县域经济整体联动发展, 城镇辐射带动能力和服务功能日趋提升。

加快县城城镇化进程 第10篇

1 专业农牧场等规模经营主体发展概况

2008年以来, 针对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农业与农民增收越来越难, 以及延边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较多, 农村劳动力缺乏的实际, 延边州政府从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出发, 提出了农村工作的主线就是“发展专业农牧场、促进土地流转、加快推进城镇化”。为全面加快专业农牧场发展, 延边州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发展专业农牧场促进土地流转加快推进城镇化的若干意见》, 经过积极的探索实践, 创新发展, 以专业农牧场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取得了长足发展。2012年延边州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单位”。截止目前, 全州专业农牧场总数已发展到886家, 经营总面积达6.4万公顷, 其中农户流转面积5.5万公顷, 占经营总面积的86%。

2 扶持专业农牧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作法

2.1 出台扶持政策, 创造良好环境

在扶持专业农牧场发展方面, 延边州出台了六项优惠政策。一是贷款贴息政策。州、县财政对专业农牧场贷款各贴息30%。二是国家惠农政策。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专业农牧场, 可享受各项国家农业财政补贴政策, 不受身份和户籍的限制。三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原一次性3台套农机具购置补贴标准基础上, 专业农牧场可以一次性享受5台套。四是提高政策性保险政策。在原农作物政策性保险基础上, 对专业农场提高了保险保额, 即每公顷保额水田增加3 000元, 旱田增加2 000元。对所增保费部分, 州、县两级财政各补贴1/3。五是支农政策倾斜。捆绑使用政策性支农资金, 采取以奖代补、项目扶持等形式, 重点向专业农牧场倾斜。六是税收优惠政策。专业农场享受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免税收政策。

在鼓励和引导农民流转土地进城方面主要出台了两项政策。一是固化农民利益政策。进城落户的农民继续享有原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权。宅基地变为耕地的, 其土地使用权不变, 已签订承包合同的由政府给予复垦补贴。二是出台农民进城定居配套政策。农民进城定居者, 要求落户的给予办理落户手续;没有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 按照相关规定自愿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可选择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者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子女就学享受市民待遇;符合廉租房、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条件的, 可享相关政策;符合城市低保条件的可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2.2 纳入立法程序, 提供法律支撑

为依法保障专业农牧场健康发展, 2012年12月, 延边州人大常委会制定《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促进专业农场发展条例》, 经州第十四届人代会通过, 2013年5月30日吉林省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批准实施, 为专业农牧场发展提供了更加充分的法律保障。

2.3 创新金融产品, 破解贷款难题

针对专业农牧场等规模经营主体生产养殖所需资金量大而抵押物不足的情况, 延边州在2011年创新了农村土地经营权他项权证抵押贷款。2012年, 又创新了“县市农业局+银行+担保公司”联合推荐担保贷款新产品。2013年以来, 延边州又在各县市成立了物权融资公司, 开辟了农村土地收益保证贷款。2011至2014年, 延边州金融机构利用抵押贷款、信用贷款、直补保贷款、他项权证贷款、担保贷款、农村土地收益保证贷款等, 共为专业农牧场解决贷款资金3亿多元, 有效地解决了专业农牧场的资金需求, 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

3 主要取得的成效

发展专业农牧场等规模经营主体对促进延边州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一是, 降低了生产成本, 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粮食产出率。专业农牧场实现了规模经营, 通过平整土地、打掉户与户之间的土地隔界、扩大水田地块面积等措施, 使土地面积平均增加5%。实行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机械化作业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提高了农作物品质, 使粮食产量增加15%左右。二是, 在推广农牧业新技术、新品种中, 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今年, 全州推广高光效面积2.5万公顷, 专业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落实面积占90%以上;在推广农作物新品种上, 专业农场起到率先垂范作用。三是, 实施规模经营, 实现了农场和农户的双增收。2013年, 全州685家专业农牧场中99%实现了盈利, 共实现净利润2.5亿元。同时, 土地流转农户的收入也得到了较大提高, 不仅得到了土地流转租金, 外出务工的劳动力收入比在家经营土地劳动力增收2倍多。四是, 促进土地流转, 加速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进程。发展专业农牧场土地实现长期流转, 初步破解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途径单一、后顾之忧的难题, 土地流转后使部分“亦工亦农”的兼业化农民, 摆脱了土地束缚, 安心发展二、三产业, 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上一篇: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下一篇:隐匿性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