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综合接入范文

2024-07-16

网络综合接入范文(精选7篇)

网络综合接入 第1篇

我公司营业厅的综合网络承载着OA、计费、视频监控等业务数据。随着营业厅接入点数量增加和业务所需传输带宽日益提高, 原有接入网络已经运行多年, 接入带宽较低, 接入能力趋于饱和, 接入业务也不能扩展, 另外相关设备厂家已经停止了设备的备件和技术服务, 网络稳定性很难得到保障, 严重影响了营业厅综合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移动渠道建设的发展。因此, 急需搭建一个新型的能满足目前需求和未来一段发展需要的营业厅综合网络接入平台。

技术人员通过对营业厅业务特点进行了分析, 并组织相关的专业技术专家共同研究, 采用头脑风暴法提出了多种技术方案。当前本地的传输网络特点及接入能力现状, 本地传输网是由SDH设备搭建的网络, 营业厅至县传输机房的传输只能依托于当前的SDH传输网络进行搭建;市核心机房至县传输机房的传输通道可以通过现网的波分网络提供;专家组成员通过多各种方案的技术可靠性、经济适用行等方面进行多次论证, 选定了利用“MSAP+VPLS”技术实现营业厅综合网络的接入方案, 并获得公司领导批准实施。

2 详细技术内容

本套技术方案的网络架构分为接入层、汇聚层和核心层三部分。营业厅业务数据通过接入层设备完成数据的收集, 然后通过本地SDH传输网上传至汇聚层;在汇聚层的MSAP设备和汇聚路由器等相关设备上进行数据配置, 实现业务数据的限速和分流;核心层路由器通过本地网波分设备提供的千兆以太网光口与各汇聚路由器形成点对点的连接, 实现了业务数据的上联, 然后核心路由器分别于不同业务的服务器或专网相连, 完成了整个业务数据流的传送和处理工作。

2.1 接入层部分

营业厅OA、计费、视频监控业务通过划分不同的VLAN连至接入接换机, 然后通过光纤连至就近基站内的多E1协议转换器。多E1协议转换器上联至SDH传输本地网内, 完成营业厅多业务数据的接入功能。为了保证各种业务的安全、稳定运行, 单点网络故障不影响其他接入点的使用, 各种业务采用基于每种业务每个接入点一个VLAN的原则进行实施, 在每个接入点的接入交换机上配置业务VLAN进行业务的区分, 最大限度的提高网络的健壮性。

2.2 汇聚层部分

本项目的汇聚层部分主要由安装在县公司传输机房的MASP设备、汇聚路由器等设备组成。接入层网络将各种业务数据上联至本地SDH传输网传送至县公司传输机房, MSAP设备与本地SDH传输网通过622M的POS口对接, 然后MSAP设备将SDH设备传送的PCM信号转换为以太网信号, 经过设备相关把卡的处理, 将所有接入点的数据汇聚至千兆以太光口上。另外MSAP设备为了满足不同端口类型的业务接入的需要, 还配备了百兆以太网光口、百兆以太网电口、2M速率的PCM接口等多种端口。汇聚路由器与MSAP设备的千兆以太网接口连接, 通过在汇聚路由器上进行相关的数据配置, 实现了基于每个接入点的业务进行个性化的限速工程, 并将VLAN终结至汇聚交换机上;另外在汇聚交换机上配置VPLS数据, 将不同的业务进行区分和传送。

2.3 核心层部分

本项目的核心层由安装在市局机房的一台路由器及各业务的核心网络组成。各汇聚机房的汇聚路由器由波分传送网提供的GE端口分别与核心路由器相连。在核心路由器配置相应的VPLS数据与汇聚机房的路由器配置的VPLS数据相匹配, 然后将各类业务通过与核心路由器相连的各业务服务器的连接端口, 完成了业务数据的传送和处理。另外核心路由器与监控网管服务器相连, 实现了各类监控告警信息的传送和处理。

3 主要技术创新点

本项目主要技术创新点有以下四个方面:1) 网络分层清晰, 全网设备实现集中监控。本项目网络由核心层、汇聚层、网络接入层三部分组成。网络接入层实现了各种业务的接入提供端口;汇聚层实现了业务数据流的控制和汇聚;核心层将业务数据提供给相应的业务服务器进行处理。并且本项目中所有的设备均通过网管可实现监控, 可实时关注全网各设备的运行情况, 为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故障的快速定位和处理提供了便利。2) 数据配置灵活, 施工简单。本项目数据制作实现模板化方式, 数据配置监控, 便于日常维护。另外数据配置灵活可根据需要提供2~16M及100M总带宽, 而每种业务任意灵活分配的特点。另外在新增接入点使, 只需要增加接入层的多E1协议转换器及相关跳线的连接即可, 其他部分无需施工, 由此减少了核心层与汇聚层的施工工作量, 有效的避免了由于施工造成的人为故障。3) 本项目可扩展性强。本项目可以根据工作需要, 可以通过数据的添加, 即可实现新业务的接入, 而无需另外增加新的网络设备, 因此此项目具有极强的扩展性。并且MSAP设备可以提供除POS口接入以外, 另可提供百兆以太网光纤、百兆以太网双绞线、和2M速率的PCM接入方式, 接口种类多, 可以根据需要接入不同类型的端口, 来满足业务传送的需求。4) 每个营业厅每种业务实现了业务隔离, 确保了信息安全和每处营业厅每种业务的独立性。本项目采用基于每个营业厅每个业务一个VLAN的方式进行业务的划分, 实现了业务的安全隔离, 避免了由于一处网络故障造成影响其他站点使用的情况的发生, 提高了网络的稳定性。

4 社会效益

本项目利用MSAP+VPLS技术实现了营业厅网络的综合接入, 搭建了一个稳定、安全、可靠的网络平台。通过本项目的实施, 不仅实现了营业厅网络综合接入带宽的提高和业务能力的增强, 而且实现了营业厅网络设备的全程监控, 另外营业厅专线故障比去年同期减少了25%, 业务中断时长缩短了50%, 有效地解决了处理业务故障历时较长的问题, 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由于此项目的应用, 营业厅综合网络的接入带宽由原来的核心层有原来的200M上行带宽提高至1G, 汇聚层的接入带宽由原来的155M扩展到622M, 接入层带宽由原来的2M转变成可提供4~100M的接入能力;提高了业务办理速度, 缩短了客户办理业务的等待时长, 客户满意度得到了提升, 为市场部门发展业务提供了强大的网络支撑, 对整个市场的掌控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提供良好的网络服务, 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中国移动的品牌知名度, 社会效应和信誉度得到推广和提高。

摘要:目前移动营业厅的综合网络承载着OA、计费、视频监控等业务数据。随着营业厅接入点数量增加和业务所需传输带宽日益提高, 原有接入网络已经运行多年, 接入带宽较低, 接入能力趋于饱和, 接入业务也不能扩展, 严重影响了营业厅综合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移动渠道建设的发展。技术人员通过对营业厅业务特点进行分析, 组织相关的专业人员共同研究, 结合本地的传输网络特点及接入能力, 经过深入研究和方案比对, 选定了利用“MSAP+VPLS”技术实现营业厅综合网络的接入方案。

网络综合接入 第2篇

首先解释一下什么叫做接入。

接入是指通过接入信道向基站提出工作申请 (如起呼、登记) , 或对基站的命令作出回答 (如对寻呼的回答) 。简单讲, 当一个用户拨打另一个号码时, 称为一次接入 (Origination) 。

接入是由移动台向基站发出消息的一种尝试, 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接入类型就是起呼。起呼又分为两种, 一种叫Mobileto Land (MTOL) , 指移动台起呼至基站;一种叫Land to Mobile (LTOM) , 基站呼叫移动台, 即移动台被叫。

本文的内容只涉及到MTOL情况的分析。

下面解释什么叫做接入失败。

当有资源可用, 但是不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起呼者到被呼者之间的呼叫连接的呼叫建立过程就称为一次接入失败。但是接入失败不包括呼叫请求由于基站主动拒绝而未完成的情况。

2 起呼流程

简单来讲, 加电后手机有4种状态:初始化——空闲——接入——通话。

在接入过程中, CDMA系统定义了一些定时器来控制接入状态, 在起呼流程的某个过程出现问题, 将会发生定时器超时, 移动台将退出接入状态, 返回空闲状态或者初始化状态。

下面我们就着重介绍接入定时器和会导致接入失败的5个里程碑事件。

3 接入定时器和里程碑事件

CDMA系统接入起呼流程涉及到5个定时器:T40、T41、T42、T50、T51。下面对这5个定时器做一个详细分析。

在我们平时的呼叫流程中, 按下“send”或者“呼叫”键之前手机就要进入起呼状态, 每隔T40时间, 手机就要收到一条寻呼信道上的好消息 (一般是3秒钟) , 3秒钟中之内必须收到, 收不到的话手机进入空闲状态, T40定时器的作用是确保前向链路可用;T41定时器的作用是保证手机收到的接入参数最新, T41超时, 表现为无法起呼, 不能更新开销消息;起呼后, 基站必须为移动台指配资源, 基站建立前向业务信道后发送业务空帧, 并在寻呼信道上发送信道指配消息, 这个时间由T42控制, T42定时器超时, 移动台将回到空闲状态;移动台收到信道指配消息后, 必须在T50时间内识别前向业务信道, 如果T50定时器超时, 则系统丢失, 移动台重新初始化;移动台成功解调前项业务信道后, 开始在反向业务信道上发送业务空帧, 当基站获得反向业务信道后, 随即在前向业务信道上发送BaseStation Acknowledgement Order, 如果T51定时器超时, 则系统丢失, 移动台重新初始化。

与5个定时器对应的5个里程碑事件是这样的:

M1, 基站证实响应:基站必须响应移动台的起呼消息;

M2, 信道指配消息:如果用户在收到基站响应消息后, 在12秒内 (T42m) 没有收到基站的信道指配消息, 移动台将会返回到空闲状态;

M3, 获得前向业务信道:在移动台获得了信道指配消息后, 必须在T50m内获得F-TCH。 (acquisition=2个连续好帧) ;

M4, 基站证实消息:如果在2秒内 (T51m) 移动台未收到基站证实消息, 移动台将会返回重新初始化;

M5, 服务连接消息, 如果失败, 系统释放。

4 接入失败原因

任何一个里程碑未满足要求都可能导致MTOL接入失败。我们在网络测试中, 分析接入失败的情况时, 基本上就是分析未达到这5个里程碑事件的原因。下面作一个简单归纳。

(1) 未达到M1的原因

接入试探序列已达到最大

移动台发射功率低:接入参数设置问题, 移动台发射功率不能达到23db M

移动台发射功率高:接入信道冲突 (最后一组探针发生碰撞) 、基站没有检测到起呼消息:链路不平衡 (使用单极天线) ;基站搜索问题 (前向有信号, 反向没有, 基站侧搜索窗大小有问题) ;接入参数设置不当PAM_SZ (探针消息体的前缀长度不够)

接入试探序列数未达到最大

Ec/Io低:系统丢失 (导频信道失败) 移动台往远离基站方向移动, 也可能基站有前向干扰

Ec/Io高:系统丢失 (寻呼信道失败)

(2) 未达到M2的原因

基站已发出CAM (信道指配消息)

导频信道失败

寻呼信道失败

基站未发出CAM (信道指配消息)

异常释放

容量限制:呼叫阻塞

(3) 未达到M3的原因

业务信道失败导致

前向业务信道增益不够

相关干扰

导频信道失败导致

手机移出服务区或出现强干扰

(4) 未达到M4的原因

基站发出证实消息:前向链路较弱, 移动台未收到

基站未发出证实消息:反向链路没有被检测到

搜索问题:业务信道搜索窗过小

覆盖问题:移动台移出反向业务覆盖区

功率控制问题:反向外环功控反映不适当, 反向链路没有以足够的功率发射

(5) 未达到M5的原因

业务信道已建立, 接入失败原因与掉话原因一致。

5 案例分析

我们以2009年2月的网络测试中的典型异常事件为例, 理论与实际结合, 分析起呼流程中, 接入失败原因及提供解决建议。

事件ID:1.遵义主叫.rcu (09-02-21 15:42:31)

【地点】遵义县鸭溪至洋水之间, 绵羊田村附近

【现象】主叫呼叫失败——基站发送信道指配消息ECAM, 在12内 (T42m) , 移动台未收到该消息, 未达到M2, 移动台返回空闲状态。

【原因】导频污染——接入时的最强导频PN135, 接入失败的那段时间该导频的EC/IO降到-24db左右, T42定时器超时。接入失败后手机从新同步PN 66的导频, 查看PN135的邻区列表, 发现PN66比较靠后:

因此, 接入失败原因是接入过程中突然有强导频加入导致解调性能下降无法收到完好的寻呼消息。

【建议】PN135的邻区列表, 有效导频PN66太靠后, 移动台难以搜索, 建议优化PN135邻区列表, 将PN66调整至列表中靠前的位置。

事件ID:2.遵义主叫.rcu (09-02-23 12:28:17)

【地点】遵义市长征镇至礼仪镇之间, 小堡附近

【现象】主叫呼叫失败——基站回复应答证实消息后, 未发送信道指配消息。导频不稳定, 反复切换, 导致接入失败。

【原因】导频污染——起呼后, PN360的RXAGC为-71.91, Totle Ec/Io为-13.81, 导频从PN360切到PN132;PN132的RXAGC为-70.58, Totle Ec/Io为-16.82, 不稳定, 又切到PN135;PN135的RXAGC为-69.25, Totle Ec/Io为-15.57, 也不稳定, 继续切换导频到PN102;PN135的RXAGC为-65.58, Totle Ec/Io为-15.06, 基站发射功率足够, 但是Ec/Io过低, 导致接入失败。

在该区域由于有4个可用导频, 空闲切换比较频繁, 频繁的切换导致接入/切换冲突, 属于典型的导频污染。

【建议】调整该区域基站的天线方向角和下倾角, 调整基站功率参数, 提高该地区主导频功率, 减小非主导频功率, 降低干扰和接入/切换冲突。

事件ID:3.遵义被叫.rcu (09-02-13 16:12:59)

【地点】凤冈县黄家祠附近

【现象】被叫呼叫失败——基站发送信道指配消息, 移动台没有成功捕获前向业务信道, 超时3秒, T50定时器到期, 未达到M3。

【原因】导频污染——接入失败的过程中, PN75为主导频, RXAGC为-55.25, Totle Ec/Io为-10.45;接入失败后, 系统同步主导频为PN270, RXAGC为-47.58, Totle Ec/Io为-9.55。查看PN75的邻区列表, 发现PN270太靠后, 所以, 本次被叫接入失败原因同第一个接入失败, 都是因为接入过程中突然有强导频加入导致解调性能下降无法收到完好的寻呼消息。

【建议】PN75的邻区列表, 有效导频PN270太靠后, 移动台难以搜索, 建议优化PN75邻区列表, 将PN270调整至列表中靠前的位置。

6 结语

在CDMA网络测试中, 接通率是衡量CDMA移动通信网网络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也是DT/CQT测试报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接入过程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CMDA移动通信网的网络质量。

在接入过程中, 导致接入失败的原因千奇百怪, 多种多样, 本文的侧重点是在分析无线侧导致接入失败的原因, 根据实际网络测试经验作一个接入失败原因的总结, 希望有利于TOPN分析中接入失败的异常事件分析。

参考文献

[1]李怡滨, 万晓榆, 管文明等.CDMA2000 1X网络规划与优化.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

网络接入的简单介绍 第3篇

通过各种方式上网, 所需添置的硬件亦不尽相同, 但网卡是必须配备的 (MODEM拨号上网除外) 。

网卡, 又称为网络接口卡或网络适配器, 英文全称为Network Interface Card (NIC) 。它是连接计算机和网络的硬件设备, 也是组建网络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 计算机利用网卡与网线进行数据交换来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

网卡的工作主要是整理计算机上发往网线上的数据并将数据分解为适当大小的数据包之后向网络上发送出去, 它主要有两个作用———发送数据 (将计算机里数据打包后向网络发送) 和接收数据 (将其他设备传输过来的数据包, 先经过拆包, 再变成计算机可以识别出来的数据) 。

每一块网卡在出厂前都设定了MAC地址, 每块工作于网络之中的网卡的物理地址都是独一无二的。

按网络传输速速率的不同, 网卡可以分为10Mbps、100Mbps、10/100Mbps自适应和千兆网卡。目前最常见的是10/100Mbps自适应网卡。自适应网卡可以根据网络带宽自动调节传输速率。目前我们使用的独立网卡一般都是PCI网卡。

按工作对象不同, 可将网卡分为普通网卡、服务器专用网卡、笔记本专用网卡 (PCMCIA卡) 以及无线网卡等。

此外, 网卡还可分为集成网卡、内置网卡和外置网卡。集成网卡是指主板上集成的网络芯片, 一般带有集成网卡的主板上都有网卡接口:内置网卡即我们通常所见到的插卡式网卡;外置网卡主要针对笔记本电脑, 大多采用USB接口。网卡处理数据的方式可以分为半双工和全双工两种。半双工指的是网卡和网络设备不能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数据;而全双工网卡中建有缓冲区, 因而具备了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的能力。

MODEM也是网络的重要设备, MODEM也叫调制解调器。由于电话线只能传输模拟信号, 因此, 我们就需要在电脑与电话线之间加入一个可以进行数字与模拟信号相互转换的设备, 这个设备就是调制解调器,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猫”。

按连接方式的不同, 它可以分为外置MODEM和内置MODEM和现在常用的ADSL猫 (也属外置) 等。其中外置的大部分为串口和USB接口产品, 内置的以PCI接口的最为常见。外置MODEM的优势在于, 一是上网的稳定性会比较好, 不易掉线:二是无需打开箱就可以方便安装, 但是它需要整流电源供电, 而且价络比内置的要高。

MODEM还有“软”、“硬”之分, 如果调制和解调以及指令控制都是由MODEM内部的芯片来完成的, 我们称之为“硬猫”;如果省去了指令控制器, 而这部分工作由软件来实现的话, 运行时要占用大量的主机资源, 这种MODEM我们称之为“软猫”。

当我们用电脑MODEM拨号上网, 向网上的其它电脑传输数据时, 先通过MODEM把数字信号转换为相应的模拟信号 (即调制) , 然后才能通过电话线发送出去。当网上的另一台电脑通过电话线接收到这个模拟信号时, 也必须先由MODEM把它转换为相应的数字信号 (即解调) , 然后才能交给电脑识别和处理。两台电脑之间的远程通讯, 就是通过这样一个调制 (数字到模拟) 与解调 (模拟到数字) 的过程来实现。

ADSL是“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的简称, 它的特点是能利用普通电话线提供高达8Mbps的下载速率和640Kbps的上行 (本地计算机向网络传输信息) 速率, 而且上网和打电话互不干扰。ADSL MODEM的技术更为先进, 并且有更好的抗干扰性, 特别是能根据实际线路及外界环境干扰自动调整通道的传输速率。这也是我们现在最为常用的一种猫。

双绞线是我们最常见的网络传输介质, 通常直接将其称为“网线” (事实上网线主要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三种) 。双绞线是将一对或一对以上的双绞线封装在一个绝缘外套中而形成的一种传输介质。为了降低信号的干扰程度, 电缆中的每一对双绞线一般是由两根绝缘铜导线相互扭绕而成。双绞线两端安装有RJ-45接头即水晶头。它分为非屏蔽双绞线和屏蔽双绞线两类。屏蔽双绞线外面由一层金属材料包裹, 以减小辐射, 防止住处被窃听, 同时具有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非屏蔽双绞线无金属屏蔽材料, 只有一层绝缘胶皮包裹, 价格相对便宜, 组网灵活,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采用非屏蔽双绞线。

RJ-45接头内有8个凹槽, 简称“8P8C“的别称。和RJ-45很相像的RJ-11接头, 也就是电话线接头, 它只有4个槽, 槽内仅有2个或4个金属接点, 因而外形比RJ-45接头略小一些。这两种接头的金属接点不同, 因而不能混用。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 宽带上网已经越来越普通。但是对于家庭网络接入所需要的硬件产品, 很多人还不是很了解。现介绍几种可以上网的实用方法:

关键词:网络接入,MODEM,计算机

参考文献

[1]戴云, 范平志, 入侵检测系统研究综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2, 2 (1) :11-19.

[2]陈科, 李之棠.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和防火墙集成的框架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2001, 3 (3) :11-19.

[3]罗守山.入侵检测[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4.

[4]张晓芬, 杨义先.入侵检测系统 (IDS) 的发展[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02, 4 (4) :11-19.

接入网络宽带提速方案探讨 第4篇

1 宽带接入网络技术

网络接入必须通过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许可,为了实现用户的需求, ISP必须借助于NSP (Network Service Provider) 的支持。 NSP主要是指那些国家电信运营商, 例如中国电信、 中国网通等, NSP可以兼做ISP, 用户端是宽带网络的使用层次, NSP和ISP构成了网络的管理层次。

目前的公用电信网络可以分为核心网(Core Network,CN) 和接入网(Access Network, AN), 两者是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的重要基础, 核心网主要包括长途网和中继网, 网络连接如图1 所示。

接入网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用户的接入, 核心网实现业务的处理, 两者便有了明确的分工, 接入网适应用户的额多样性, 核心网将面对一致的用户, 使网络体系结构得以明晰[2]。

接入网实现业务的透明传送, 为所接入的业务提供承载能力, 接入网通过有限的标准化接入与业务节点相连。 接入网的管理系统通过标准化的接口实施业务的操作、 维护和管理。

2 OLT (光线路终端) 规划思路

节点、 路由、 纤芯数量是接入光缆网的3 个要素, 其中节点受用户分布的影响, 主要考虑节点的位置和范围,路由受节点位置和节点归属关系的影响, 纤芯数量取决于节点数量和节点的纤芯需求。 在接入光缆网的规划过程中,需要先规划节点, 再对路由和纤芯数量进行确定, 在节点规划的过程中, 由于OLT影响网络布局, 必须优先规划, 重点考虑。

OLT节点规划的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降低机房和接入光缆的总投资, 实现FTTH (光纤到户) 规模化覆盖。 在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第一是OLT的机房投资, 例如相关电源空调和土建工程等, 机房投资主要取决于节点数量, 节点数量越多, 投资就越大; 第二是用户接入的光缆投资, 例如用户到OLT机房的光缆投资, 用户光缆的长度越短, 光缆投资就越低。

在实际规划过程中, 如果OLT的覆盖半径为正方形, 通过对总投资求导, 可以得出在总投资最低的情况下的最优覆盖范围。 由于实际规划汇总不存在坐标系, OLT所覆盖的范围也不一定是正方形, 因此OLT的覆盖半径为OLT到最远用户的直线距离, 由于不同区域的用户密度不同, 在总投资最低的情况下, OLT的最经济覆盖半径如表1 所示。

根据统计分析后发现, 直线距离是线路路由长度的0.68倍, 以覆盖半径为依据, 计算出线路长度。 在规划区面积和用户密度一定的情况下, 接入光缆和设备的单位建设成本比较接近, OLT覆盖半径与总投资之间的敏感性会对节点覆盖范围的取值造成一定的影响。

当规划区面积为30 平方千米, 用户密度为10000 户/平方千米时, 如图2 所示的关系曲线表示OLT覆盖半径与总投资之间的关系。

顺应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 需要合理规划部署PON (无源光网络), 结合现有光缆的汇聚点, 将OLT设备设置在用户密度中心, 选取 “田” 字形光缆覆盖中心节点, 在农村或用户系数的地区, 以无源分光器收敛至远端OLT中心[3]。

OLT规划宜相对集中, OLT逐渐向大容量和高能力过渡,功能和物力位置与交换机接近, 需要充分考虑二者的融合,同时接入OLT点应有双上行光缆, 保证良好的有源传输环境。

3 接入网提速

3.1 总体思路

为了实现城市用户的20Mb/s带宽需求, 乡镇用户的12Mb/s带宽需求, 农村用户的8Mb/s的带宽需求, 新建网络采用FTTH、 FTTO和FTTBC为主, 原有电缆网改造先采用FTTN, 考虑到光纤带宽理论上的无限, 将接入点下沉到交接箱旁, 合理控制主配线城区和农村铜缆距离, 城区铜缆距离控制在500m内, 农村铜缆距离控制在1.5km内, 为了短时间内达到带宽目标, 将ADSL2+和VDSL2 设备安装于接入点内,再根据用户的需求对FTTH进行合理化改造。

3.2 新建小区规划

针对新建别墅或者小区一律采用FTTH, 由于FTTH具有较高的带宽, 在实际应用中可将分光器布置于小区机房, 将光缆一次布放入户初期分光比按照1:32 配置, 再结合用户的需求对其进行调整。 在选用FTTH模式的过程中, 对分光器和PON口的需求较大, 现将分光器布置在机房内, 广角覆盖用户应在300 户左右, 光交至单元布放层绞式光缆再到单元网络箱, 将单元网络箱作为配线箱使用。

针对农村自建小区和经济适用房, 进行FTTN建设, 将机房配置在小区中心, 保证机房到用户的距离在300-500m, 采用这种方案的过程中将机房集中安装于PON上行接入设备,需要新设机柜, 在大规模进行FTTH建设前应用较为广泛。

针对商业楼宇和工业区, 主要采用FTTH建设模式, 按照用户的需求将带宽设置为50-100M, 商务楼宇基本都有光缆接入, 将分光器下沉到楼宇, 控制新建光纤城域网的发展,避免光缆网重复覆盖。

3.3 FTTH建设规划

FTTH是接入网的终极目标, 为了网络建设进度, 可以成立相关的技术攻关小组, 负责FTTH规划设计。

OLT上行带宽可以根据流量的增加而扩展, 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 采用1:64 的分光器, PON系统的传输距离采用最坏值计算方法, 计算出OLT的PON口得到ONU之间上行和下行的允许传输距离, PON至ONU之间的最大传输距离就是计算的最小值。 PON系统的传输距离公式如下:

L≤ (P-IL-AC*N-AWDM*M-MC-β) -AF

其中P表示OLT和ONU之间允许的最大通道的插入损耗;

IL为光分路器的插入损耗之和;

MC为线路的维护余量;

AC*N为N个活接头的损耗;

AWDM*M为合波器/分波器的插入损耗;

β为附加损耗;

AF为光纤线路的衰减系数。

4 FTTH改造最后10m的解决方案

通过设备升级实现提速, 在营业工ADSL2+和VDAL2 之后, 通过接入点下沉, 由于ADSL2+在500m内的实际带宽为20M, VDSL2 在500m内的实际带宽为50M, 在用户需求不断提高的同时, FTTH终将完全代替电缆网, FTTH改造最困难为最后10m的改造, 需要结合不同的应用场景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4]。

针对普通用户, 如果同意家中布置明管暗线, 可以将光缆布置在线路汇聚点, 安装ONU设备, 通过原暗线实现防线语音和宽带的重布, 对用户侧的改造程度并不大, 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如果用户不同意在家中布置明管暗线, 需要采用EOC(Ethernet Over Coax) 技术, 利用有线电视的同轴电缆作为基带, 代替原有的线路, 在满足网络带宽需求的同时, 降低用户侧的改造量[5]。

5 结语

4G网络安全接入分析 第5篇

关键词:4G通信网络,通信安全

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概述

1G通信作为最早的移动通信系统, 其由模拟蜂窝通信和频分多址技术组成。主要缺点在于由于技术的局限性, 无法进行移动数据的连接, 且通话质量较低, 通话范围受到局限性, 不能实现漫游通话。

2G通信系统由时分多址和码分多址组成其关键技术, 在1G的基础之上具有了移动数据连接的功能, 通话质量有所提高, 对外界干扰也具有一定的屏蔽能力。但是2G在安全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是在验证基站的安全性时, 不能够对基站的安全性进行鉴别, 无法保障用户数据安全。

3G系统提供了更为快速高效的移动数据连接, 并且这种技术已经被广泛的覆盖了全球, 能够对多种数据格式进行有效地处理。但是其对视频的处理仍然存在一切缺陷, 全球范围对通信标准也没有规范恶统一规定, 很难在多种通信标准之间进行通信。

最新的4G通信系统无论对数据的处理还是视频的处理, 有更加明显的提升。在数据传输方面, 高峰值能够达到10Mbps甚至是20Mbps, 从移动用户的角度而言, 其传输速率完全能够满足需求。除此之外, 4G技术具有更好的兼容能力, 能够与其他通信系统实现协作, 从而获得更好的用户使用体验。但是由于4G移动通信肩负了用户更多的隐私, 需要根据其特性建立更高的安全机制。

二、4G安全接入概述

4G安全接入可以通过多种措施进行保障, 其主要包含:

保障用户信息安全。移动终端由于大多数情况下是放置在用户附近, 因此极易产生根据定位移动终端而发现用户位置的情况。因此4G通信中, 需要对用户位置进行加密, 让非法跟踪者不能根据用户的信息发生地点而实现追踪, 从而保障用户的安全。

双方认证。双方认证中主要包括对用户身份的认证和网络的安全性认证, 主要是服务网络对用户的认证。在双方认证机制中, 密钥机制和本地认证机制是最为有效的认证方式, 使用者能够对AN发送认证消息, AN也能够通过历时密钥中建立密钥实现认证。

数据完整性。数据完整性中, 数据所指是加密算法和使用者的数据信息和操作信息, 以便在服务器端接收数据后完整的实现操作, 并且对其中的数据验证是否被非法篡改。

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移动终端编号需要在SN认证后才可以传送数据, 但是在紧急情况下除外。

三、4G安全接入技术

3.1 4G网络安全接入需求

4G网络面临着方方面面的安全威胁, 在所有的安全威胁中, 一下三个方面对4G用户或者服务器的安全威胁所产生的影响最大:

用户权限范围。需要对移动终端的用户进行身份确认, 从而分配合理的权限范围, 同理, 对移动终端的访问权限和操作权限也进行规范的划分, 避免访问或者篡改机密数据。与此同时, 也需要对移动终端的合法性和其属性进行确认, 避免有非法的配置信息。移动终端直接及移动终端与服务器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时, 应该对数据内容进行可信鉴定。由于不单单移动终端或者用户会伪装为合法用户, 在用户或者移动终端使用公共设备时, 公共设备也会伪装为合法服务器, 从而盗取用户数据。

网络和接口。接入网、移动通信设备等, 为了对本身的安全性和对方的安全性进行核实, 因此需要实现验证的双向性。用户通过无线网络向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室, 也需要对用户信息和传送的密钥的完整性进行验证。在服务器端, 对移动终端处的用户身份进行加密, 避免通过接口实现非法盗取用户身份, 进而对用户位置进行实时跟踪, 与此同时, 还需要对接口的建立合理的监控机制, 以便执法机构能够对嫌疑人进行定位和涉嫌违法活动的通话内容的监管。

3.2 4G网络安全接入的技术现状

与3G通信系统相比, 4G网络能够提供更高的服务质量的同时, 也需要对其能量损耗进行估量, 在避免非法者对用户进行跟踪时, 也要为执法机关建立便捷使用的监听接口。4G无线网络带来巨大便利, 却也对非法盗取用户信息和诈骗等, 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为了提高4G网络接入的安全性, 主要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第一个是对4G等同于2G和3G来处理, 对现有的安全框架进行修改, 使之能够应用于4G网络中。第二个是, 将4G视为全IP的网络, 不着重考虑其通信技术和接口, 甚至是结构, 而是重点放在建立动态配置和自适应的安全体制。

在近几年的研究成果中, 主要针对IEEE 802.16m进行修改和重新定义, 对物理层和其他层次之间的通信进行完善, 从而能够实现更佳的安全性能, 也对已有的移动通信技术提供了更好的兼容性。

除此之外, PKMv3认证状态机、LTE RAN、3GPP SAE等的变更也能够4G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帮助。

四、总结

无线网络经历国翻天覆地的变化, 移动通信作为支持移动终端通信的主流技术, 更是在经历了1G、2G和3G后, 迎来了具有更高通信质量、数据传输速度的4G时代。然而4G网络也面临着巨大的安全问题, 需要得到更高的重视与更加全面的安全技术, 同时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 也需要对通信方式和其安全机制进行变革, 才能够建立更加完善的移动网络。

参考文献

[1]吴新民, 熊晖.4G网络安全问题防范与对策的研究[J].通信技术, 2009, 42:148-150.

[2]杨光.4G时代安全风险数据窃取需谨慎防范[J].计算机与网络, 2014:46-47.

[3]朱朝旭, 果实, 薛磊.4G网络特性及安全性研究[J].数据通信, 2011:25-27.

宽带接入网的综合化技术 第6篇

1 接入网有关概念和技术特点

1.1 接入网有关概念

接入网是用来连接核心网和用户的有效桥梁, 是用户的驻地网, 也是用户终端到本地交换机的实施系统。它能够直接给用户提供视像、多媒体和电话等一系列业务, 并最终做好传输、复用和交叉连接等一些功能, 这些相关的接口就是用户和交换机的终端设备, 这其中的传输工具, 也可以称之为是传输的介质, 包括无线、光纤、同轴电缆和双绞线等。从现在的情况来看, 接入网主要是包括综合接入、无线接入和有限接入三种形式, 在这三种接入方式中, 有线接入主要有混合光纤同轴电缆接入网、铜线接入网和光纤接入网等方法。固定无线接入和移动无线接入是无线接入的主要方法, 综合接入则包括无线接入和有限接入的综合接入方法。

1.2 接入网的技术特点

目前, 由于接入网不存在交换功能, 只是简单的运用VS的接口和交换设备进行有效的连接, 再使用ATM来对多项业务的接入进行支持。在这个基础上, 不但接入了交换业务, 还接入了数据、视像等一系列的综合业务。除此之外, 由于接入网的网径较小, 并且只是连接本地的用户和交换机, 因此, 它所具备的传输速度要比核心网小很多, 基本是在几千米到几十千米的范围之内。网络的结构也与用户所处的地形有着密切的关系, 大多都是沿着街道进行铺设, 造成线路的施工难度较大, 业务量的密度也较低, 其产生的经济效益也较差, 因此, 大多数投资商不愿意参加到接入网的投资中来。

由于接入网在缺乏相应的经济支柱, 价格偏高, 作为核心网其实它的成本必须要由上千万人来进行分担才可以, 但是换成是接入网的话, 则是由个别用户自己来承担费用, 接入网的建设费用与全网的总费用相差较远, 仅仅只占一半。此外, 接入网的成本价钱差异很大, 有些甚至相差10倍的价格以上, 但是使用核心网的用户只需要分担的网络设施成本都是相同的, 接入网在运行过程中, 需要兼顾所有的用户, 因此所需的长度也会不同。接入网的技术更新较为缓慢, 但是核心网却经过了很多年的更新换代, 接入网则经过了约1个世纪, 才正式开始产生变化。由此可见, 接入网和核心网的区别主要在于:在电视设备上, 接入网的设备较为分散且独立, 而且是专人专用, 使得整个运行的效率较低, 它主要以硬件和模拟技术作为主要的方向, 一旦到了室外, 则不能起到任何的效果, 其运行的环境也比较恶劣。然而核心网其设备是采用共享的, 是高度综合集中的, 对外部的运行环境能够有效的控制, 使用的效率也较高, 其基本是以软件、数字技术和新技术为主要方向, 在技术方面更新较为迅速, 成本却在不断的下降。

2 接入网的有关技术方案

2.1 现有铜缆的一些技术方案

(1) 数字倍增设备。

大多数数字倍增设备都是采用数字编码的标准和回波抑制的技术来实施的, 使用144KBS的速率28+D的信号在一对双绞铜线的上面为用户进行传输。与此同时, 为了能够有效的发展电话业务, 也可以运用32KBS的自适应编码技术, 来完成在一对双绞上对4路电话进行传输信号。

(2) 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环路。

在HDSL上使用两对两线的方式, 可以使每对线的传输速率达到1168kbs全双工信号, 从而为用户提供2048kbs的E1业务。此外, 我们可以发现HDSL的在传输过程中, 要比原来PCM的技术来的更实际些, 其传输具备超出PCM的一倍。在对线的要求中, 基本传统的传输技术都要求较为严格, 但是其安装的方法较为简单, 一般情况下, 都不用使用中继器, 在维修的时候也较为方便, 这种方法已经被人们广泛的使用到移动通信基站中继、数字数据网节点中继, 远端用户线单元中继以及一系列的计算机局域网业务中去。由此可见, 在以后的时间里, HDSL发展的速度会越来越快, 一直到铜缆逐渐被取代。

(3) 不对称数字用户环路。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 许多宽带用户对娱乐的需求越来越高, 然而ADSL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为用户提供了方便。就像现在用户使用宽带点播看的视频一样, 这样的业务其上下行的数据在传输的速率上普遍存在差异, 在下行进行数学信号传输的时候, 其速率可以达到7mbs, 有时候还会出现更高的情况发生。而对于上行传送来说, 它只具备速率很低的数字信号, 其两个方向的传送数字信号的速率都存在较大的差别。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ADSL不但具备了HSDL的一些优势, 还能够使信号调制数字的相位均衡, 在回波抑制上面具备了最先进的高端设备和技术。

2.2 基于无线的接入方式

近两年来, 无线接入的方法各种各样, 品种各异。不仅包括卫星通信技术、无线局域网、蜂窝移动通信结束和微波传输技术等, 从这些技术上来看无线接入网, 主要存在安装维修简单、组网灵活等特点。运用无线接入网的时候, 可以在事先没有进行有效规划和设计的情况下完成, 安装好一些公用的设备。在这种环境下, 用户无论是业务的改变还是搬迁, 都能够达到易扩容、无需话务预测和方便快捷的作用。有线接入网在扩容、维修和扩建中都用使用大量的费用, 但是无线接入网正好掩盖了这样的缺陷。除此之外, 无线接入网对于一些地区较远和用户密集度不高的环境来说, 具有较大的优势, 无线接入网还可以在紧急状态下为用户提供通信的业务。

2.3 光接入网

在光接入网中, 大多数都是运用OAN光纤传输设计来进行操作, 主要是建立一个光纤传输的系统, 来实现远端程序和用户之间的信息传输。这种技术主要运用了基带数字传输技术和双向交互式业务来完成光接入网的, 在不久相信会有以模拟技术升级或者数字来进行交互式业务的。此外, OLT (光线路终端) 主要为OAN提供网络侧接口并连至一个或多ODN提供光传输的手段,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光信号的分配功能。在此基础上, ONU还可以为OAN提供用户的侧接口, 并与ODN进行有效的连接, 检测出来什么用户为侧接口。ODN还包括了光与电之间相互转换的基本功能, 在语言信号的转换上也能派上用场。如果ODN中包含任何有源光接入网, 当ODN的组成成分包括了许多无源的器件的时候, 例如波分复用器、光纤等, 没有任何的有源节点的时候, 这种接入网就称之为无源接入网。

2.4 光纤同轴混合网络

想要在现有的电视的同轴网上面建立光纤同轴混合网络, 则说明其网络形式, 必须采用AN-SCM的光波技术在前段HE和光节点ONU两者之间来进行光缆的传输一旦光节点到了用户所在的范围之中, 就可以运用同轴电缆来进行有效的分配, 使用户信息能够得到合理的分配。光纤同轴混合网络的主要优势在于, 其保留了传统的模拟传输方法, 使上下行双向的数字与模拟能够进行混合的信息传输, 并且还能够提供给用户同时提供多项业务, 不仅包括交互业务、模拟视频, 还包括电话和数字视频, 而且其建设的费用也较低。除此之外, HFC在网络中, 其升级速度十分快, 且具备灵活性。HFC技术在最早的时候, 是由美国西部HFC技术为成千上万的用户提供信息业务的, 在此基础上, 许多大的运营企业为了能够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 也制定了许多大规模的建设计划。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HFC宽带的传输业务, 逐渐发展成为宽带接入网, 并且将系统中单向的放大器转变成为双向的放大器, 增加一定的接受单元。当ONU通过光电之间的相互转换变成电信号以后, 在利用同轴分配的原理把这些信号传送到每一个用户的家里, 而用户在家里也是如此, 运用上行数字信赖传输到ONU, 再进行电光之间的转换, 最后传送到网络中。

3 现有宽带接入技术及其应用情况

无线接入网和有线接入网是宽带接入网技术中的两个重要技术。而有线接入主要是混合接入、铜缆接入、光纤接入等, 无线接入包括移动接入、固定无线接入。铜缆接入只要是运用在固定市话网络的运营商, 例如中国铁通、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现在我国采用的宽带接入方式, 绝大多数都是ADSL技术, 许多广播电视台都是运用光纤混合同轴电缆, 这也是北美地区的主要使用的宽带接入方法, 在我国使用光纤混合同轴电缆的较为少, 只有一些大型的网络场所才使用。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使用的是移动的接入, 但是其所存在的带宽还是非常有限的, 然而目前出现的3G的移动接入, 在其带宽上面还是较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固定无线接入则可以被所有的运营商所采用, 此外, 电力线等一些新的接入方式也逐渐被电力通信之类的新型运营商所青睐。

4 技术演进的几个方面

4.1 向光纤化过渡

近两年来, 我国的接入网骨干层的光纤化已经基本完成, 但是配线层和引入层还是只处在起步的阶段。一些无源光网络和与SDH相互结合形成的传输技术, 其实也是一种较便宜快捷的方式, 这也较为符合中国网络的发展形式。因此, 在我国应尽量引用光纤, 实现光纤的大范围使用, 并且随着我国通信业务的不断发展壮大, 把光纤接入网的建设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从而有效的扩大光纤接入网的覆盖范围, 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缩短了光纤接入网和用户终端之间的差距。

4.2 充分利用原有线缆并适度挖潜

宽带接入较为重视带宽, 都需要较高的带宽, 然而却往往忽略了方便性和经济性。从目前来看, 虽然光纤接入具有较大的带宽, 但是却不具备方便性和经济性。由此可以看出, 如果用户一直使用金属线缆, 经过长时间的建设, 必然会存在大量的线缆资源, 例如有限电视的HFC网、固定电话双绞线网和电力线网等。因此, 在宽带接入网建设的时候, 要充分利用线缆的接入技术, 节省大量的资源, 达到快速发展的目的。

4.3 接人平台的综合化

由于ASDL接入平台具备自己所独有的优势, 它能够与现有的电话线和ISDN共同存在, 其速率的不对称正好符合了上网的需要。但是它也存在许多的缺陷, 例如速率、距离和非对称性等特点, 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如果把各种不同的接入网技术归纳到一个接入系统中去, 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各自的特点, 实现技术之间的互补, 这也是当前接入网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5 宽带接入综合化平台的不同发展阶段

想要构筑未来接入网, 就必须合理的处理各种宽、窄带业务, 需要庞大的网络支撑, 由此可见, 宽带接入时演进而并非革命。随着我国宽带化进程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 只要能够实现它们两者之间的融合, 使用户和业务网之间的有效连接, 那么光纤化、宽带化和综合化最主要的发展趋势。

5.1 早期的宽、窄带兼容的综合接入

在以前, 绝大多数都是使用烽火通信的综合宽带接入系统来作为主要的综合接入方案。这个接入系统主要是使用一些较为成熟的光纤传输技术来作为主要的平台, 并且能够从根本上实现视频广播、语音、ISDN等一些窄带的接入。

5.2 基于DSLAM的宽带综合接入

基于DSLAM设备的综合化接入能力, 实现ADSL, SHDSL, VDSL和LAN的综合接入, 是当前宽带综合接入的主流技术。

5.3 下一代网络的综合接入

从现今的发展情况来看, 软交换的网络还只是出于试验的阶段, 其在综合接入设备上的一些功能还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且较为简单。然而如果能够运用宽、窄带兼容的综合接入平台来完成对软交换的支撑, 就可以完成更为丰富的接入方式。当然, 目前下一代网络的IP地址、流控, 安全、协议互通、兼容性等还不能完全满足运营商的需求, 一系列的标准还在制定的阶段, 因此, 其实用性有待规模商业试运营的考验。

5.4 新的宽、窄带兼容的综合接入

IONE是新一代的综合接入平台, 它能够有效的实现宽带IP分组交换一体化的结构设计和窄带电路交换, 运用宽、窄带的各类业务板的同框混插, 从而达到宽、窄带业务能够在主控板上面得到有效的利用, 并在一定程度上为宽、窄带提供了上行的接口, 使各业务板交换与集中控制管理功能, 不但可以提供窄带话音和传统的业务, 还可以提供多种宽带综合接入手段。

5.5 加速WATM的研究

无线WATM的出现主要是为了给高速数据通讯和高性能音频的用户, 提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能够给用户提供高传输速度的多媒体通讯业务。目前, 随着WATM技术的不断成熟, 许多运营商根据自己具有的宽带接入网优势, 在宽带的扩充中引进了许多新的元素, 例如FTTX+WLAN、FWA+LAN等形式的无线宽带接入业务。以此来起到增加宽带移动性能的作用, 从而有效的满足企业、家庭对移动接入的根本需求, 避免了室内布线、无线和有限相结合、多人共享宽带的一系列功能。

6 结语

综上所述, 目前宽带接入技术, 已经向着更加经济、更加方便、可管理和高带宽的方向发展, 并能够为人们提供一定的服务质量。接入网的综合化能够充分结合不同的技术优势, 使其适应未来网络技术的演变, 从根本上满足业务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符丽姹.下一代光接入网关键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2) .

[2]周生华.宽带光纤接入网的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 (17) .

[3]宋审宇, 于会山.接入网的发展方向[J].科技信息, 2009 (9) .

[4]王德秀.光纤接入网技术及应用[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 2008 (2) .

[5]潘志坚, 康勍.宽带光纤接入网技术对比与发展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9 (3) .

[6]唐彦儒.下一代接入网的关键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2) .

[7]李晓林.浅谈宽带接入网的综合化技术[M].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 (7) .

网络综合接入 第7篇

1、主干光缆网现状。

自电信业重组、电信体制改革之后, 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均成为全业务运营商, 期间三大运营商主干光缆网的发展亦因其起点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全业务承载特征, 如中国电信形成以固网接入点为中心、无线基站光缆相对隔离的光缆网现状,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形成以无线基站为中心、以基站辐射固网接入的光缆网现状。总的看来, 三大运营商主干光缆目前均以业务融合的思路在承载着各类业务, 但其在业务承载能力、满足业务差异化需求、网络业务的服务与融合方面还有所欠缺[1]。

2、现有接入主干光缆网存在问题分析。

在城市区域, 接入光缆建设前期, 由于各大运营商业务类型单一、网络规模较小、客户数量较少, 其在主干光缆规划建设中, 往往采用以开通为目的、“见子打子”方式来解决客户和自身网元的光纤需求。但随着电信业重组, 特别是在光纤到户、视频监控、无线基站等业务对光纤纤芯资源需求产生爆发式增长之后, 仍然采用“见子打子”的建设方式就直接造成网络层次混乱、交叉覆盖严重、重复投资、资源浪费等后果。

二、接入主干光缆网的建设策略

2.1城市区域主干光缆建设策略

策略一:按照“业务融合, 分层分区”、“总体规划, 分步实施”的策略开展主干光缆网建设工作。对城市区域主干光缆进行统一规划, 光缆网络作为业务网的基础核心, 需要首先进行统筹规划, 在充分考虑了技术、网络、光缆网现状、机房与管道等情况的基础上, 再根据各类业务的需求情况开展有计划的建设。

策略二:按照网格化的规划方法进行接入光缆网规划, 以便构建一张结构清晰、分层分区、资源配置合理的开放型主干光缆网;网格化规划注重光缆网分层分区原则, 它主要基于规划区域的经济发展、接入的用户数量及密度、区域发展策略等情况的系统分析方法。所以基于这些因素, 应该统筹性的将诸如固网宽带、大客户接入和移动通信等业务分层分区的融入到网络规划之中。

策略三:通过主干光缆结构、配纤方式的科学设计形成一张能满足无线基站、政企客户、公众客户等不同需求的光缆网, 如无线基站成环需求、高价值政企客户多路由安全保护需求、公众客户和低价值政企客户低安全保障需求等。一般来说, 主干接入光缆如果按照环网结构进行规划设计, 会采用96~288的芯光缆, 这一数据主要按照地区业务需求量的大小来进行实际设计。在分纤方式上, 采用独享纤芯+共享纤芯+预留纤芯的方式进行纤芯分配, 一般要求每光交点的独享纤芯不少于24芯、公共纤芯不少于24芯。

策略四:建设的主干光缆网需考虑PON接入技术树型或星型组网结构、加入分光器后的光衰需求。根据目前语音、普通宽带业务一般采用PON接入技术解决, 以节省纤芯资源, 但PON技术典型特点是点对多点、光链路衰减大、用户安全保障需求低。为此, 在以综合业务承载为前提规划建设的主干光缆网, 既要兼顾无线基站、重要大客户业务的安全要求, 又要特别考虑PON接入类业务的接入距离要求和分光器对纤芯收敛后的芯纤配置。一般以OLT中心局为中心进行光缆网整体规划, 光链路全程光衰不大于28d B暨等效全程光缆长度控制在10km范围以内。

2.2农村地区主干光缆建设策略

策略一:以现有基站光缆、接入网节点光缆为依托进行主干光缆建设, 尽可能利旧现有光缆和杆路资源, 以节省光缆建设投资;农村地区主干光缆由于建设滞后, 所以有些地区的主干光缆设备较新, 所以要根据地区的现实状况进行新接入主干光缆的铺设。要本着工信部资源共享的要求和原则, 在建设方式上采取合建、租用或购置的方式等等,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节省建设资金的投入。

策略二:根据农村用户分布、地形特征、光缆路由资源等进行区域划分并合理设置主干光缆汇聚点, 以形成分区明确、层次清晰的接入光缆网;对于一些主干光缆网络设备相对老化的地区, 要积极配合当地政府改造建设措施来进行资源的重新分配, 而对于设备使用程度还较新的地区要采用主干线路上添加资源设备的方式, 比如在主干层上接入光交箱等设备, 以便于光缆向配线层的延伸和覆盖。

策略三:综合权衡光缆建设成本、汇聚设备下沉成本、PON接入技术光衰要求, 通过设备下沉方式增加光缆网的覆盖;设备下沉方式增加光缆网覆盖要遵循几个建设思路, 首先要保证接入层OTN网络架构的搭建, 从而便于后期网络的发展;其次要保证OTN节点的选取和综合考虑光缆条件, 并也要兼顾后期提供PON等重要专线的综合接入位置节点, 做到对建设规划OLT节点或传送网络的汇聚节点优选。

三、结束语

本文对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对主干网络光纤接入不同需求的分析, 并分别针对两地区的主干光缆给出了相应的建设策略。

参考文献

上一篇:修复作用下一篇: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