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应用文教学

2024-07-14

中职应用文教学(精选12篇)

中职应用文教学 第1篇

一、应用文写作自身的特点

应用文写作较学生以前学习的作文写作而言, 显得单调呆板枯燥, 程式化突出, 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或者与他们的生活有一定距离, 学生学习起来没有兴趣。

因为应用文写作中讲究固定格式, 并对语言要求较高, 要做到准确精炼, 言简意赅, 并且有一定的古文词汇, 这些特点导致学生学习起来难度较大。

二、中职学生自身的特点

中职学生由于基础较为薄弱, 书面表达能力较为欠缺, 对文字的理解、组织和概括能力都较差, 缺乏生活体验, 这给他们的应用文写作带来很大难度。

中职学生较为懒惰, 对学习欠缺热情、目标和正确的认识, 导致他们无法主动学习。懒动手、懒思考、懒记忆。因而无法通过课堂讲授及时正确地获取和掌握知识。如学习“条据”的写作时, 一堂课的任务就是学会“借条”的写作, 而学生在练习时仍然会出现多处错误。反复纠正, 再做时, 同样的错误依然。短短十几个字的一张借条, 学生写出来就出现了语句不通顺、格式错误、错字、逻辑错误等多种情况。

三、应用与教学策略

针对以上情况, 可在应用文的教学中不断进行如下改革尝试:

(一) 确定正确的教学目标

正确的教学目标既为教师教学划定方向, 也为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因此, 教学目标的确定非常必要和重要。在确定的过程中, 既要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 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两者兼顾进行。

我认为中职应用文教学的目标应为:具备基本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熟悉常用应用文的用途、格式及写作要求, 熟练掌握各种常用文书的使用范围和写作方法, 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常用的事务性文书的写作及与专业相关的应用文写作。

教学目标不但教师要明确和熟悉, 同时必须告知学生, 让学生了解熟悉, 以指导自己的学习活动, 给自己建立相应的任务和学习要求。

(二)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以中职应用文写作为基本教学内容, 教授学生常用应用文的写作格式和写作要求, 结合浅显易懂并在生活中常见的例文讲解, 设计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实例进行强化练习, (如借条的写作, 我布置的练习很简单, 没用课本上的, 而是让学生以自己生活中借过别人东西的事例写作, 学生理解题目的难度变小了。) 讲授中注重引导和教会学生进行比较和总结。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 合理安排课时和教学进度。在授课中不能忽视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观察和分析。

(三) 实施灵活的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主要有:布置学习目标和任务;介绍学习方法和注意事项;讲授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实作练习;学生作业自我纠错、相互纠错、教师总结。

教学的方法手段主要有两方面:

(1) 划分学习小组。小组主要以学生前后共2—3排4—6人为一个学习小组, 并推选组长。组长主要负责催促收交本小组作业、了解本小组学习情况、及时向老师反馈信息、为组员的学习提供帮助等。组长的人选主要考虑本小组内学习能力较强, 且有一定责任心的同学担任;组员之间也要求相互帮助, 并能及时和组长反映学习情况、学习中遇到困难能主动在组内寻求帮助并及时解决。每次作业都先在组内进行交流, 共同找茬, 由组长统一作好记录。让学生的学习主要在小组学习中完成。

练习作业及考试的评定都同时将以组为单位进行评比, 以此促进学生的竞争意识, 调动其积极性。

笔者在教授应用文写作课的过程中, 进行了教学实践, 通过观察发现, 大多数学生都比较喜欢这种小组学习的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 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了解,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交流中既能学到知识, 又能学到方法。比如他们做得最好的两次就是海报制作和调查报告的写作, 每个小组都充分发挥成员的特长优势, 都要一比高下。当然, 这个环节一定要注意, 选好组长很关键;教师必须适时加强监督和引导, 防止学生乘机偷懒, 并给他们建立足够的信心完成学习任务。

(2) 多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如投影仪、网络、电视等, 以及多种学习形式的开展, 如比赛和趣味活动等, 以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和趣味性, 吸引更多的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消除他们对学习的厌恶感和倦怠感。如海报制作这堂课的教学, 条件允许的话, 可以先给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制作精美的或独出心裁的海报图片, 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海报的形式和不同的创意。同时, 将学生制作的海报通过扫描上传到QQ空间, 展示学生作品的同时, 发起网上投票活动, 选出最受欢迎的海报;也可以鼓励学生为学校班级制作海报, 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成就感。针对学生缺乏生活体验这一不足, 课堂中还可以有针对性的创设相应的情景, 通过情景教学, 让学生更直观的体验到应用文的用途和写作方法。

中职语文教学的应用 第2篇

在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中,“任务”一般指学生需要通过某些活动完成的一些事。

“任务引领”教学方式就是指通过师生共同确定学习任务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完成学习或工作任务,逐步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和职业行动能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实施“任务引领”教学方式,主要要抓住设计任务、解析任务、完成任务和评价任务等四个环节。

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科学设计任务,激发学习欲望

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学习任务,是实施“任务引领”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

中国教育家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应该注重实用,注重同社会生活的联系,重在形成实际技术。

应该坚持“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的教学原则。

任务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1.任务是教学目标实现的载体,应具有目标性;

2.任务可细化分解成一个个子任务;

3.任务源于学习问题、生活经验和工作岗位,应具有真实性;

4.任务能涵盖教学目标知识点和技能,并在完整的过程中内化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应具有完整性;

5.任务不能过于枯燥而单调,应该充满乐趣,以吸引学生长时间地关注和投入,应具有趣味性;

6.任务是学生通过一定的途径,在自主和协作下能完成的任务,不能太大太难。

二、认真解析任务,化解学习难点

在教学学习任务设定之后,教师就要认真讲解分析课文,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扫清障碍,准确描述任务,使学生理解各项任务的丰富内涵和多重意义,进而明确“为什么”,为制订完成任务的方案和路径理清思路,创造条件。

可将学生根据学习状况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开展组内讨论、辩论,互相提问解答,使重点进一步突出和巩固,使难点进一步化解和突破,使完成任务的方案和途径进一步明确,为进一步完成任务作好铺垫。

解析任务是实施“任务引领”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

要增强其实效性,就要求教师有丰富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过硬的专业基本技能,还要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恰当选择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心理和自我展示心理,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三、积极完成任务,实现学习目标

完成任务是实施“任务引领”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目标的归宿。

美国现代西方重要的教育理论流派“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倡导者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学习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学会学习和创造性学习,鼓励学生的自我评价”。

因此,在学生全面理解任务的内涵、完成任务的难点得到化解之后,教师就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让学生明白“怎么做”,努力强化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使学生对学习和完成任务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实现学习目标。

一是创设情境。

教师可运用多媒体信息化手段,创设有助于学生了解任务、理解任务、完成任务的生动、逼真的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如历其事,若见其人,若有所悟,从而轻轻松松完成任务。

二是音乐烘托。

教师可选择播放与学习任务有关的中外经典名曲、轻音乐,使学生在美妙音乐烘托中缓解压力,放松情绪,进而感知任务、理解任务、记忆任务、完成任务。

三是竞赛激励。

教师可利用中职生好胜心理强这一心理特点,组织学生开展组内成员间竞赛、全班性竞赛,限时回答问题,限时写出字词,限时背默诗词等,激励学生在比、学、赶、超的竞争氛围中完成任务。

四是角色表演。

教师可让学生扮演成课文中的人物、动物、植物等不同角色,根据课文故事情节和语言表达等,进行分角色朗读、分角色对话、分角色游戏、分角色表演,让学生在角色表演中感知任务,理解任务,体验情感,增长见识,进而完成任务。

四、准确评价任务,检测学习效果

一般情况下,可先由学生自己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再由学习小组内成员互相评价各自学习任务完成情况,最后由教师进行检查评分或组织疑点难点讨论综合评价,以此来检测学习效果。

任务结束实施评价之后,教师要及时讲评,反馈矫正,查漏补缺,确保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全面达成教学目标。

“积跬步而致千里,聚细流而成江海”。

任务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载体,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完成一个个任务的过程,是“教———学———做”的完整行动过程。

只要教师勤于探索,勇于实践,耕耘不辍,弛而不息,坚持科学设定任务,认真解析任务,引导帮助学生完成一个个任务,教学目标定能实现,教学质量必将提高。

浅谈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 第3篇

一、应用文的特点和作用

应用文,是人们在日常工作、生产和学习中,处理公务或个人的实际事务,具有直接实用价值,并形成惯用格式的文书。应用文因应用的需要而产生,这是它与其他文体最显著的区别。常见的应用文有通知、报告、计划、总结、请柬等,它的特点有:写作目的特定;语言表达规范、严谨,这一特点与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形成了鲜明对比;格式体例固定,很少有任意发挥的空间;时间要素如发文时间、执行时间等明确。

众所周知,职业学校培养的是直接走上工作岗位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应用文写作,要求中职生能熟练撰写求职信、自荐书、个人简历,在其参加工作后能很好地胜任工作。

二、中职学校应用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习兴趣低

学生学习兴趣低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自身的原因。相比较其他文体,教材中应用文的教学内容相对固定,基本上是概念、特点、类别、结构、写作要求、范文、练习,一些范文还配有解析,内容显得简单枯燥,不像小说、散文等文体能带给人想象的空间。因此,常有学生认为不需要听老师讲,自学便可掌握应用文写作。这造成课堂上学生听得随意、不爱听、不愿听。二是教师的原因。长期以来,一些教师认为应用文应是以文体知识教学为主,对语言文字不需要深入分析,而文体知识学生又看得懂,所以教学内容相比其他文体教学没有太多可供深入思考、挖掘的空间。在具体教学时,由于高职考试的作文部分也基本没有应用文写作,所以教师教授应用文写作往往没什么成就感。三是学校的原因。每一种教学活动都离不开相关的教学环境。几乎每一所职业学校对于实操性强的专业都设有大型的操作间与设备,但对于同样强调实用性与实践性的应用文,很多学校却认为只需要教师课堂上讲,学生下面记、练习即可,忽视了相应的硬性条件和教学设施。应用文的教学也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学生切身实践才能有质的提高。比如应用文中的演讲稿教学,需要有较隆重的仪式和较多的听众。如果学校能定期开放礼堂,组织学生亲临现场聆听演讲,会激发演讲者的热情,获得直接的体验,从而对应用文提高兴趣与写作水平。

2.教学效率低下

应用文由于其自身特点的限制,造成了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模式呆板、教法单一。如“通知”的讲解,教师往往是逐步提问学生:什么是“通知”?有什么用途、特点?在解答完“通知”的概念、特点、种类后,教师再进一步讲解“通知”的写法。教学过程也无非是先让学生看一遍范文,然后在提问分析“通知”标题、正文、结束、落款等部分的写作方法和相关知识。最后师生再一起总结“通知”的写法和注意事项。如此程序化的重复,看似师生互动,但本质还是灌输式教学,学生学习方法单一,思维不活跃,对知识只是机械化记忆,而非能动性地去理解。

3.学习效果不佳

应用文由于格式固定,无论教师教还是学生学,都没有太多个人发挥的空间。即使有写作实践,大多也是照着范文模仿,很少对其内容进行创造性思考。所以课堂上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听得懂、学得会,理论知识答得对,但合上书提笔练习,又会出现种种困惑,不知从何下笔。有的学生希望对书上的知识做进一步的拓展,却闹出笑话。比如在教师布置了“求职信”这样的作业后,学生们交上的作业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搞不懂“求职信”与一般文学类作品的区别,内容中往往带着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对学习、生活和未来工作有太多的想象和抒情,认为煽情能打动对方……究其原因,还是学生没有将书本上的知识消化吸收,没有真正掌握应用文的实际运用。

三、应用文教学的具体做法

1.讲授理论知识要简明化

很多教师在讲课时,会把教学容量放在备课的首位,希望学生多学,却偏偏忽视了学生吸收的有效性。应用文写作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到每位学生的认知情况,通过讲授总结知识要点使课本上抽象的知识简单、明了。比如“通报”,有表彰性通报、批评性通报和情况通报。一些老师在讲解时,常会将几种通报并列出来,一一讲解正文内容和各自的写作要求,再让学生进行比较,由于内容多,学生学完了往往没什么印象。其实,不妨换一种方式,找出每种通报最直接的目的,用简单而典型的词句概括,从写作目的方面询问学生“为什么”“怎么了”“如何做”,使学生心中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再引导学生正确表达,如从“叙事”“说明”“议论”等方面充实正文内容。这种分清主次、抓住重点、逐层推进的教学方法可以避免次要信息对主要信息的干扰,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更易于被学生接受和领会。

2.教学内容要有条理

所有成功高效的教学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富有条理。条理的内涵有两方面:有序和系统。教学的有序性是指讲授知识时要注意找出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样学生接受起来才会更简单有效。应用文中,有结构类知识、过程类知识。比如“通知”,从自身的框架来解构,可以从适用范围、特点、作用、种类和细部构造来解析。而对于过程类,比如“通知”中的分类:发布性、转发性、指示性、会议性等,则可以先从发文原因、通知事项、具体内容、特别规定等方面进行解构,再根据学生接受程度进一步细化知识。例如,为什么发文?发文内容与发文机关是什么关系?如何执行与谁执行?有哪些注意事项?通过这些问题逐步培养学生学习应用文的能力。

教学的系统性指的是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学生只有将某一知识点纳入大的知识体系中,获得相互联系的、系统化的知识,才能加深理解和记忆,并能够灵活地运用。如果学生学到的知识是孤立的,那么理解和记忆就会有困难,运用时也就不会举一反三。在讲课时,可以尝试将中职阶段要学的所有应用文的特征和适用范围进行归纳,每一大类下分若干子类别,子类中细化每种文体,如易混淆的知识,如通报、通知;有密切联系的文体,如计划、总结等,各种文体以目录的形式展示、比较。如此可以培养学生整体性的认知方式,即从概念至用途、从特征至类别、从结构至内容等,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

3.教学要注意学习效果

所谓有效学习,是相对于死记硬背、不知所云的机械性学习而言的,学生学后忘前,不能学以致用,就是无效学习。我们应该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这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找出与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相联系的部分,挖掘对学生有潜在意义的学习材料。比如在讲“贺信”“感谢信”时,可以先带着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私人书信”。同为书信,有共性,教师又有对象和功用的差异。所以先帮助学生回顾一般书信的写作知识,在此基础上拓展专用书信的特征与要点,教学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方能更高效。二是帮助学生树立对有效学习的向往。如“邀请函”,可以向学生列举它在生活中使用的频繁程度、作用,在班级活动时,让学生动手写邀请函,送给外班的同学和老师,以此激发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兴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教学方式要生动形象

要吸引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教师的语言首先要生动,能够感染学生。具体而言,包括讲解用词丰富、肢体语言形象、声音富有情感、音调抑扬顿挫、节奏张弛有度等。比如在讲解标点的用法时,可以让学生就“你好”一词,分别使用问句、陈述句、感叹句来感受语调的变化,由此来掌握各种句型的功效,以及标点的使用规则。此外,可以设置不同的情境,结合生活实际,以故事入题,这一点可以使用多媒体,用视频、图片、音频来使固化的知识变得活泼、生动,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使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轻松。

5.教学方法要理论联系实际

中职应用文教学探究 第4篇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情景推动,活动推动,项目驱动

应用文写作是以应用文的文体及其写作活动为研究对象,探讨应用文写作规律的实用科学。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多种多样的难题,学生缺乏对应用文学习的热情和信心。针对这样的状况,叶圣陶先生说:“同样的教材,可以有不同的教法,因为教的人不同, 学的人也不同, 总之能收到实效的就是好教法。”同样的道理,应用文写作,可以有不同的教法,学法不同收效就不同,而能收到实效的就是好教法。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应用文的实用特点,研究切实可行的学习理念和具体措施,改变以往枯燥、单一的应用文教学状况,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的教学方式, 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一、开展以情景推动为主的应用文教学方式

从应用文的概念看,应用文的核心是:用”字,应用文最大的特点是用———为用而写,有用才写,用来解决和处理生产和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事务和问题。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的基础和职业两个模块中,应用文写作占有重要地位,并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学习应用文热情不高的状况, 以情景推动为主的应用文教学方式,是学生学习应用文比较高效的方式之一。

美国著名理学家罗杰斯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中提到:“要构建一种让每个学生都面临非常真实的问题情境来引发其积极性,让他们意识到真实的挑战。”针对罗杰斯的学习理论,在应用文的学习过程中,老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创设接近真实的情境。比如我校的学前教育部每学年都要对临近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模拟招聘, 其中模拟招聘中第一个重要的环节是自我介绍。在这样的情景中, 我们激励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让学生实际体验实际问题、个人问题,并在实际情境中积极主动地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学生都会面临就业这样的实际情景,会积极主动地写自我介绍和自荐信,所以在日常学习中学生在自我介绍的学习后都会很用心地写自我介绍。而且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通常会制订以下学习方案:(1)在规定的时间写出一篇满意的自我介绍,(2)在规定的时间内脱稿,流利地进行自我介绍,(3)在规定的时间内声情并茂地进行自我介绍。为了实现以上目标,学生使出浑身解数,发挥主观能动性,认真学习探索。为了写出让人过目难忘、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自我介绍,学生通常是深入地钻研自我介绍的写作要求, 还会找很多自我介绍的辅助资料进行深入钻研。通过一段时间的自主学习及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学生都能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切实地体会到一篇好的自我介绍切忌太短和太长,要重点突出,主旨明了,语言朴实简练,实事求是地介绍自己的专业所学及优势, 并强调自己对岗位的适应性。在反反复复修正后,多数学生的自荐信随着自我介绍一起出炉。写好合适的自我介绍,实现第一目标后,他们都会自觉地在课余时间把自我介绍背得滚瓜烂熟, 同学间相互讲或是到讲台上面对全体学生进行自我介绍,总之形式不一,但结果一样:学生的深情、用心、自信,在不断修正中渐渐向第三个目标靠近。通常到模拟应聘的时候,多数学生都能声情并茂地进行自我介绍。

在这虽是模拟但又真实的情景中,学生不再与生活中所有的现实问题隔绝开来,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探索进步,全身心地投入情景学习活动中,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起学生的成就感,让学生在改善应用文学习态度的同时提高学习应用文的兴趣,深刻地体会学习应用文的快乐。

二、开展以活动推动为主的教学方式

人本主义心理学关于学习理论的基本原则是必须尊重学习者,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 相信任何正常的学习者都能自己教育自己,挖掘自己的潜能,并最终自我实现。开展以活动推动为主的应用文教学方式是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促进学生学习应用文,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式,改变了教师主讲、学生基本不练的应用文学习状况, 让学生爱学爱写应用文的同时让自己的学习生活变得更丰富多彩。

三、开展以“项目驱动”为主的应用文教学方式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所以把项目驱动转化为以学生为主的应用文教学方式是一种好的方法。在应用文写作中开展以项目驱动为主的教学方法,这样做的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老师枯燥教,学生痛苦模仿,在“项目驱动”中找到更适合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成为中心和主体。

为此,我们根据学生在校学习的实际情况,针对中职学生适应新的中职生活可以展开活动策划书、计划、总结、演讲稿写作;针对学生社团活动展开消息、简报、广告文案、说明书、海报、解说词等应用文写作;针对学生所学专业进行市场调研活动,可以展开调查报告、市场调查报告写作;针对学生的顶岗实习准备应聘求职材料可以展开简历、求职信、推荐信。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理清学生学习应用文学习的项目驱动学习思路,改变传统盲目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学习应用文的目标和方向,从而理清思路,重点学习,难点突破。

中职建筑专业的教学应用论文 第5篇

一、如何上好理论课。

理论课相对于实训课来说有些枯燥,但理论知识是对专业知识的高度概括,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如果缺少上理论课的环节,直接上实训课,就会缺乏基础知识,知识就会不系统,同时还会出现仪器操作不当而损坏仪器或安全事故。要上好理论课,首先要求教师要熟悉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必须要有好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才能吸引学生。

1、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它是一种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课件手段进行授课的教学形式,综合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动画等媒体有机地结合,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教学。这种教学形式是通用的、比较常见的,授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2、演示法。演示教学是教师在教学时,把实物或直观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者作示范性的实验,通过实际观察获得感性知识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知识的方法。演示教学能使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知识,加深对学习对象的印象,把书本上理论知识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形成正确而深刻的概念。这种教学方法比较贴近学生,学生也可动手演示,能够激发学生更多的感官。

3、案例教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对选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审理和讨论,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这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了它的启发性、实践性,开发了学生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

4、启发法。启发教学可以由一问一答、一讲一练的形式来体现;也可以通过教师的生动讲述使学生产生联想,留下深刻印象而实现。这种教学方法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举一反三。

5)课堂讨论法。课堂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或主要疑难问题,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共同进行讨论、辩论的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可以全班进行,也可分大组进行。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同学们各抒己见,展现学生的知识运用情况,通过教师的点拨,使同学们掌握重难点知识。

二、如何上好实训课。

实训课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实训课的优势是学生亲自参与、气氛活跃、锻炼动手能力、加强合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职业技能等等。但是对于教师来说,上实训课并不是那么轻松,因为我们要思考很多问题。

1、实训准备。物质上:每一次实训课前,实训老师应列出实训材料清单,包括仪器和工具等,按清单准备好各种材料,做到有条不紊,为实训打下基础。思想上:要设计好各个教学环节,熟练掌握各环节的要求。分组准备:分组时应做到合理搭配,使每一个小组实训时能够团结合作,做到动手能力强的能带好动手能力差的,从而提高整个教学效果。

2、实训精讲及实施。实训时,根据专业的特点,首先必须对学生强调安全事项,以及在实训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操作程序即按照什么程序去做也就是第一步应该做什么,第二步应该做什么……。怎样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实训班的学生少,实训的场地又宽的话,那么所有学生可以同步进行,老师教一步,学生跟一步,或者老师先示范,然后学生全部一起做,在学生做的时候,老师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于那些跟不上的学生可以再单独辅导。如果实训班的学生多,实训的场地又窄的话,那么实训老师就可以先培训每一个小组的小组长,把小组长培训好了以后,各小组组长再回到各小组进行本组的培训,小组培训时实训老师要到各小组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小组培训完以后,所有学生进行实训操作,并要求每一个学生能独立地完成每次实训任务。

3、实训检查、总结。实训课中,实训老师可以抽查3-5人或按小组每小组抽查一人,抽查时注意高、中、低搭配,以便掌握各层次学生对本次实训课的掌握情况。并对本次实训掌握较差的学生进行重点指导,提高实训效果。每次实训课结束前,实训老师要用5至10分钟的时间去总结本次实训课的情况,总结本次实训课同学们对本次实训内容掌握情况。

4、清理实训场地,巩固实训效果。每次实训课完后,实训老师要及时组织学生清理实训场地,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实训结束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填写《实训日志》,其内容包括:实训题目、任务要求、实训过程、实训总结等。填写《实训日志》时,应改变以往单纯以分数为标准的评价方式,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指导教师点评等方法,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这样,学生不仅能够了解自己实训中的不足,也为指导教师改进实训教学提供了依据。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训课。

中职学校的生源主要来自初中毕业没能考取普通高中的学生,这些学生文化水平相对差,但动手能力较强。既然学生喜欢实训课,我觉得凡是能开设实操的内容都要尽量开设,作为教师,想法设法使学生成才是我们的职责,学生满意就是对我们教师工作的肯定。

1、认识建筑的基本构造。中职生刚接触建筑专业,直接灌输理论或要求学生动手是非常难的。上课之前可带学生参观学校的建筑物、实验室、实训场,或结合课程内容到工地进行见习,学校在实训基地建设中也应购建各种建筑构造、结构构件实际模型,以便学生认识建筑的基本构造。

2、模型制作。建筑物是三维立体的,各种构件也是三维的,且有多种层次,结构构件或材料组成往往是被隐蔽的,在实际建筑成品是不能直接观察,学生在教学中接触的教学内容多以文字、图片等形式展现,这大多是二维平面形式,不容易形成立体形像,空间想象能力难于得到煅炼,模型制作恰可弥补这一缺陷。教师可把教学中的各种构件、系统要求学生画出图纸,制成立体模型。材料可用硬纸板、铁丝、线、软木条、薄胶合板,经济且利用剪刀、美工刀、钢尺、大头针容易制作。如建筑制图中的三维空间、基本形体、组合形体可用硬纸板制作,建筑结构中桁架用软木条制作,梁、板、柱用铁丝作钢筋、纸板作为模板,甚至整个结构体系也可制作模型。

3、开展AutoCAD与建筑制图组合教学。建筑制图课程是一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建筑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它研究如何绘制和阅读工程图,研究在平面上解决空间组合问题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制图技能和空间想象力,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完成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打下必要的基础。在建筑行业中,计算机绘图以其无与伦比的优势,早已取代了手工绘图,使用AutoCAD专业软件绘制建筑图形,可以提高绘图精度,缩短设计周期,还可以批量生产建筑图形,缩短出图周期。

除此之外,建筑专业的教学还可以围绕技能大赛开设一些实用的、对学生就业有帮助的实操课。建筑施工课程可以举行施工现场参观、砌筑比赛、脚手架搭设比赛等活动来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

结语:中职建筑工程专业的教学中应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教学中注重理论课和实训课相结合,在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动手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同时,也使学生的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协调能力得到发展,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所培养的学生适应现代企业提出的要求。

摭谈中职生应用文写作教学 第6篇

应用文是机关、团体、企业之间,以及这些团体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传递信息、彼此协商、共同信守的格式较为固定的文体。应用文教学的目的,就是适应生活、学习和工作需要,提高学生运用书面语言表达思想、办理事务的能力。应用文的写作技能是中职学生进入职场的基本素养,也是岗位能力的体现。应用文与学生将来的工作生活密切相关,是中职学生必修的一课。美国教育家布鲁诺也说过,“使学生对一门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势必使之知道这门课是值得学习的”。因此,要让学生学好应用文的写作,首先得让他们认识其重要性。

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语文教学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由此可知,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形成应该属于基本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应用能力的涵盖范畴,它在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自己始终要清楚,更重要的是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明白。

二、找准问题,知己知彼

怀着严谨的态度,经与多位任课教师及有关管理人员的交流了解,大家普遍认为,我们使用的现行中职教材,对应用文的安排仍存在重格式、要求及答案的正确性,轻实践练习,特别是与当下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不够紧密,缺乏针对性和趣味性,时代性不鲜明。中职生年纪较小、阅历浅,他们未涉足工作岗位,认为上职业学校就是唯学习专业是务,认识不到应用文的实用价值和重要性,只把它当作一般性知识的学习去被动接受。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主观能动性不强,加之他们中的大多数文化功底浅薄,接受能力较差,学习兴趣不浓,对于有些枯燥的应用文,学习效果就自然不理想了。

对于职业学校的教师,观念上或多或少对文化课教学重视不够,对应用文的写作教学也一样,教学上缺乏探索精神,不能很好地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教学模式僵化单一,总是按照教材中的程式照本宣科。教师对应用文相关的专业知识关注不够,也不写联系实际和反映时代气息的下水文,重教轻学,重讲轻练。长此以往,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厌学情绪加剧,应用文的写作能力得不到培养和提高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三、大胆调整,因材施教

虽然,当前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全国上下把中职教育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职语文教材中也专门开设了《应用文写作基础》这门课程,说明应用文写作教学更成了重中之重。然而,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个漫长过程,要在短短两年或三年时间内同时掌握多个应用文的写作,形成应有的能力,的确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通过对企业中最常用到的文种进行调查梳理,就可以删减增补教材,或者遵循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将教材内容由易到难重新组合调整,让它更好地为中职生的学习而服务。

对于调整后的教材,教学时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多练,让讲授指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让学生扎实学会写最基本最常用的应用文,采用学法迁移的办法,把难度大而专业性过强的应用文作为拓展内容处理;让学生根据自己将来从业走向和兴趣爱好选学,以兴趣小组等形式指导学习。

如,教学大纲的基础模块中要求掌握的便条、书信、通知、计划等常用应用文,因为学生自小学以来或多或少接触了解过,大部分已基本掌握,所以教学时采用复习检测、纠正强化的办法,让学生去巩固掌握即可。对于职业模块中要求掌握的求职信、应聘书、策划书等应用文,应作为重点去教学,通过各种方式方法,让学生真正掌握这些应用文的写法,使他们写出来的应用文格式规范,语言简明、得体,内容符合要求。对于拓展模块的说明书、海报、记录等应用文教学,就可根据学生的专业走向和兴趣爱好,作为选学或了解性学。这样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腾出的时间可以让学生对专业模块的常用应用文进行大量的强化练习。截至当前,无论哪类学校,考试评价总是教学的指挥棒,中职学校亦然。为了强化应用文的教学,学校要重视对应用文教学的考核评价,把它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专门去考查指导,代课老师和学生才会真正地重视起来。譬如,每学期学生应用文写作练习的篇目数量要有具体的规定,学终有对照检查,通过量变促能力形成。每年以级为单位,可轮流组织学生参加应用文写作竞赛活动,把它作为与技能大赛相当的重要考核,评价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四、多样策略,灵活选用

(一)紧贴生活练习法

著名语文教育家刘国正曾说:“语文教学过程中缺的就是生活的参与,”“一定不要忘记生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把课堂扩大到校园、家庭、社会,让学生结合本地、全国和世界的热点进行写作,让生活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因此,应用文写作教学一定要贴近生活实际,渗入社会时代内容,故事从现实生活中采集,例证从当代生活中列举,写作训练用于解决目前生活工作中的问题。每学期开学后,指导学生写学习计划,学终时指导写总结;学校搞活动时,可指导练习写海报;国庆节、元旦节放假时,指导写放假通知和请假条;在建党节或青年节到来之际,可指导学生写入党或入团申请书等。同时,通过比赛等途径,激发学生参与热情,以便取得良好效果。

(二)情景再现联系实践

上课伊始,通过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景,将相关文种还原到生活中,让学生感知这个文种在生活中的适用情境,从而把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打通,使枯燥的知识变成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表现错误应用文带来的困惑,教师可以口述有错误的应用文,让学生找问题,因势利导,强化训练。根据学生在实践中的认知特点,科学组织课堂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唤起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上课伊始,教师直接布置一种应用文,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放胆随心所欲去写。写成后,师生相互评价交流,肯定正确的地方,指出不足处,再提出正确的格式、对语言上的要求等,让学生反复强化训练,直至学生真正掌握。

(三)多媒体手段再现训练法

开课起初,教师讲一个因为写法错误而误了大事,或者让人不置可否的尴尬情形等,让学生感受掌握不了一种应用文写法的无奈,从而明白应用文学习的必要性,同时,也让学生在笑声中懂得哪一种应用文容易写错,并通过在课堂上教师的引导完善学习过程,真正掌握某种应用文的写法。

用直观便捷的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加大课堂的教学容量,也便于老师之间及时分享学生们的学习过程。如,上课前可以播放一段视频,一个故事,创设一种运用应用文的情景,增强学习的生动感和趣味性,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应用文的写作训练中。课中及时用投影仪投射学生习作,师生共同批改和讲评学生习作,使得反馈交流及时便捷。在交流总结的基础上,顺势引出某种应用文写作的格式写法,用投影及时出示,也让学生由感性的摸索学上升到理论上的完整概括,认知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因此,只要教师精心备课,将多种授课方式有机结合,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

参考文献:

[1]黄惠群.关于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探究[J].文教资料,2012,(10).

[2]杨永康.新教学大纲背景下的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3,(09).

[3]黄华添.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现状及对策[A].职教文论,2015,(06).

中职应用文教学浅议 第7篇

关键词:中职,应用文,教学重点

应用文是我们处理日常事务, 具有惯用格式的一种文体, 无论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还是个人, 都经常使用。应用文的教学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既是重点, 又是难点。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效果呢?笔者依据十几年的教学经验, 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以专业应用文的教学为重点, 突出针对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 应用文的种类越来越多, 根据内容、性质、使用范围和语言等, 可分出各种不同的类型。因此, 教学中应重点学习与学生将来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几类应用文, 即日常应用文、常用公文、事务文书和专业文书四种。教师的教学重点应放在专业应用文上, 针对学生所学专业, 重点讲授相应的专业文书。例如, 财经专业, 重点学习经济应用文, 如经济新闻、产品说明书、广告、市场预测、经济合同等;幼师专业, 侧重学习文化教育应用文, 如名胜介绍、文物介绍、影视剧说明书、教学大纲、教学方案等。学好专业应用文写作, 对学生将来解决专业实际问题、提高业务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二、以“双基”训练为重点, 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应用文的写作能力, 离不开“双基”训练, 即写作基础知识和写作基本技能的训练。

掌握基础知识就是要把握应用文的特点, 认识应用文的作用, 弄清应用文的种类。掌握应用文的特点是写好应用文的前提。应用文具有实用性、针对性、规范性、真实性、简明性的特点。向学生交代清楚:“实用”是应用文最重要的特点;针对性是指内容有明显的针对性;规范性体现在文种和格式两个方面;真实性是指内容真实确凿, 实事求是;简明性是指应用文在语言上尽量简洁、明确。

应用文是现代社会处理公私事务不可缺少的工具, 不管将来从事什么职业, 都会经常用到应用文。应用文对于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 尤其重要。他们走上工作岗位, 会经常遇到使用应用文的情况。在教学中, 我结合学生实际, 让他们认识应用文的重要作用。列举出和学生自身关系密切的应用文, 比如在校期间, 学生经常写的有信件、学习计划、学习总结、自评报告, 以及毕业前夕为择业投给用人单位的个人简历;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 经常写的应用文有广告、说明书、述职报告、借条、欠条、启事、书信、申请书、通知、请示等。并有针对性地举出实际应用的例子, 让学生充分认识应用文和他们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 非常重要, 从思想上重视应用文的学习。

基本技能的培养重在一个“练”字, 写作能力单靠“听”或“说”是得不到提高的,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多次练习。“练”的形式应多种多样, 可在课堂讲解例文后进行练习, 可布置课下作业进行练习, 有时安排学生校内实习, 再根据实习内容写出相关的应用文, 比如实习计划、实习总结、实习报告、调查报告、产品加工过程说明书等。同时, 教师也可组织学生参加以提高写作水平为主的课外实践活动。总之, 要求学生多写多练, 才能提高应用文的写作水平。

三、以学习应用文的文体格式为重点, 使学生掌握应用文的写作特点

学习应用文写作, 必须掌握应用文实用性、广泛性、程式性等主要特点。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要求学生以学习应用文的“程式性”为重点。

“程式性”是指应用文在写作上有较固定的格式和习惯用语。许多应用文, 特别是公文, 格式都比较固定。有些应用文, 如计划、总结、调查报告, 虽无绝对固定的格式, 但有大致相同的章法。例如“总结”的写法, 虽然比较自由, 但也有一定的要求和范围, 一般应包括基本情况、成绩、收获、存在的缺点和问题、经验和体会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等内容。应用文的种类不同, 格式也不同。格式是一种形式, 是为表达内容服务的。有了一定的格式, 既便于文书的起草、签署、收发、存档, 又能保持应用文的严肃性, 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要求学生懂得并且掌握各类应用文的格式。例如, 公文的格式一般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印章、收文年月日、抄送单位、公文编号、机密等级、缓急程度等, 其中正文是公文的主要部分, 又分开头、主体和结语三部分。又如经济合同的格式, 一般包括标题、正文和落款语部分, 正文是经济合同的主要部分, 要写明双方的单位名称、双方签订合同的依据和目的、双方协议的主要条款等。以上两种应用文都有正文, 但其内容、写法不一。因此, 学习应用文时必须了解各种文体的格式和要求。

中职语文应用文教学优化策略 第8篇

1. 因材施教法

中职学生大部分是由于学习能力差、基础薄弱、中考失利而无法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 很多学生写作基础差, 心理上比较恐惧写作, 在进行应用文写作练习时, 本能的产生抗拒, 甚至不愿练习。所以, 对这些学生特别要注重对他们在应用文写作上的信心培养, 帮助并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应用文的实践写作,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写作上取得成功, 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基础扎实的学生应该鼓励他们站到讲台上分享应用文的写作模式和经验, 并宣读自己的范文, 或者给其修改基础较差的同学的作品。同时可以采用一帮一的方法, 使基础好的学生帮助基础差的同学, 并潜移默化的激发基础差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种教学方法, 使不同的学生都能适应且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 真正了解并掌握应用文的学习, 并深刻认识到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

2. 结合日常生活教学

语文应用文必须结合日常生活进行教学, 如此才可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工作和生活中应用文的作用, 意识到其重要性。

在语文应用文教学的内容选择中, 教师应该让学生以校园生活为主要题材进行写作训练, 如校园内各种社团的招新启事、宣传海报、各类通知等。语文源于生活, 因此中职语文应用文教学应该选择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 才能够更加符合教学理念的要求,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教学质量。

在语文应用文教学的方法上, 应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例如, 实施情境教学法,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创设各种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境, 要求学生现场表演, 再进行写作训练, 能够更好的激发其学习兴趣。如课堂上设置招聘现场, 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课后, 布置作业进行训练, 巩固所学知识;对于模具专业的应用文教学, 可以在课堂上展示学生产品, 要求写产品说明书。搜集评议教学法, 布置学生在课后搜集各种材料, 由语文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引导, 再让学生评议所收集的材料。如收集一些宣传单, 可以从报纸、杂志等收集一些比较经典的实例, 在课堂上共同评议。经过课堂上的评议, 能够让学生得到比较相同的认识, 掌握应用文写作的特点, 激发其学习兴趣。

3. 案例分析法

中职学校的大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 未来不可能从事秘书和文员等职业, 不接触到应用文, 极大的缺乏对应用文的学习兴趣。如果在课堂上都是泛泛而谈大道理, 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 语文教师应该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 增加学生注意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应用文教学中关于合同的内容, 应该通过讨薪、陷阱合同等各种跟生活工作相关的案例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讨论, 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应用文的重要性, 重视其学习, 掌握要点。案例分析教学还应该分析学生作品, 并进行比较, 及时发现并改正错漏。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 而且还能够发挥教师主导性, 实现理论结合实际,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

应用文是非常实用的一种文体, 是社会工作生活中很重要的一种交际工具, 应用文在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 中职语文教师必须对应用文教学进行探索和改革, 完善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质量, 满足学生未来发展需求, 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摘要:应用文写作现已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 但广大中职学生对学习应用文缺乏兴趣, 厌学现象严重。要解决中职语文应用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就要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写作能力等方面入手。本文就此探讨了中职语文应用文教学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中职语文,应用文教学,优化策略

参考文献

[1]钱皓.关注学生生命成长, 实现学科生命价值——谈中职语文学科的有效教学[J].安徽文学 (下半月) , 2010, (12) .

中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探索 第9篇

尽管应用文写作课程属于语文大课程的教学范围,但相对于语文课程来说,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难度要大得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应用文写作课程无论从课程的生动性、趣味性还是文学性来说与语文课程本身都大相径庭,这对于从小学、初中上了九年乃至在中职上了一年语文课程的学生来说,应用文写作显得很陌生。这种陌生主要体现在学生不熟悉应用文的内容、语言特色及写作思路,即便在课堂上教师提供了充足的模板和讲解,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仍然是漏洞百出。如何让学生对应用文写作产生兴趣,形成应用文写作的思维习惯,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笔者在教学之余不断地进行反思与课程创新方面的探索,并与同行进行多方面的交流,希望能够从中找出适合中职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的有效教学方法。

一、初次学习的有效引导

很多学生在上第一次课的时候都会产生既好奇又畏难的情绪。好奇是因为这门课程与以前所学的语文课程大不相同,畏难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写作”二字,再加上学生看教材时看到的几乎都是理论知识,显得非常枯燥和无趣。因此,在学生初次接触应用文写作时,教师就有必要消除学生这种畏难情绪,让学生明白究竟什么是写作,什么是应用文写作,二者的区别在什么地方,给学生分析二者的异同,树立能够学好的信心,引起师生情感上的共鸣,那么学好这门课程的兴趣自然就会提高。

让学生简单地了解应用文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例如从周代的《尚书》文告,秦代的制诏谕奏,汉代的表疏律令,唐宋的图集表册,明清的史册文书、碑碣志铭,法律条文到现代的计划总结,报告请示,新闻报道、广告文案等。让学生充分了解应用文其实涵盖了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每一个人都密切相关。

我国著名作家、教学家叶圣陶先生:“许多人一辈子不一定能写诗歌小说,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好这门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师要强调未来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是一个能说会写的人才,而这里的写从广义上来说就是会写应用文体文章的人。例如将来找工作所写的求职信、做生意要签的合同、产品的推销广告等。这样更多的学生才会领悟,原来从古至今应用文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是如此紧密,应用文的使用这么广泛,在今后学习的过程中自然就会加以重视。而这种引导在第一堂课中非常关键和必要,只有做好了这种铺垫,学生才会在日后的学习中认真掌握写作技巧。

二、运用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

“方法”一词起源于希腊,可以理解为遵循正确道路的行动。方法本质上是一种工具、手段,是主体和客观的中介。教学方法则是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手段。教学方法运用的成功与否,对于学生接受能力和心智的提高与否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应用写作教学也不例外。有这样一则广告,看后令人感动和思考:在一个寒冷的冬日,有一位盲人在纽约街头乞讨,他胸前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道“我什么也看不见”,街上人来人往,无人理会。这时有一位诗人从这里经过,将上面的话加上了几个字———“春天来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诗人用诗的形式改变了内容,也改变了结果,随即引来路人纷纷解囊相助。在应用文的写作教学中,如果我们也改变教学方式和方法,就会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笔者在多年的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参考过多种教学方法,力图通过这些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

1. 生本教学法

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学生是否喜欢一门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这门课程的熟悉程度与创新性的高低。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与教材完全一致,没有自己的创新,那么学生就会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因为在他们看来,课后看书本和听课的效果是一样的,没有必要耗费时间听课。学生在课堂上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课堂教学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教材为起点,从更多的角度创新教学方式。生本教学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利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对该堂课程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掌握和吸收。采用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更能促使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和探究学习。例如“通知”这一环节,笔者提前一周给学生布置任务,要求他们搜集通知,或用手机拍摄,或从网上下载,或在报纸杂志上选取,等到正式讲授的时候,学生们便拿出事先搜集好的资料,自己做主角,给全班同学分析搜集到的通知中,写作的格式如何,运用的语言如何。根据学生讲授的实际情况,笔者进行补充和修正。这种方法直观性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学习的效果好。

2. 多元评价法

我校对学生一学期成绩的最终评价是平时成绩的50%加上期末考试成绩的50%,采用这种方式可以较为客观地对学生的总体学习进行评价,而不是一张试卷论成败。针对这一评价方式,在应用文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利用好平时成绩的这50%。除去出勤、课堂纪律这两项的20%之外,其他30%都来自课堂学生的表现,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就显得尤为重要。每一次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以课代表查验,教师抽查的形式登记在案,作为期末总体成绩评价的依据。采用这种动态评价方式可以避免教师只注重好学的学生,而忽视那些基础较差的同学,从而带动绝大多数学生在一堂课中学有所获。

此外,期末试卷中,应该从单一的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等客观题占比例很大变成内容丰富而又实用的试题。例如针对学校每年举办一次的迎新文艺晚会,制订一个活动计划;针对个人的实际情况写一封求职信等。采用这种考试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潜意识,在符合应用文写作规范的基础上,写出更有自己特点和创意的作品。

3. 细究文本法

研读规范优秀的应用文范例可以快速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水平,因此在课堂上研读教材中或者教师自己收集的优秀范例就成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学生在多年的语文学习中,习惯了用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进行写作,但对于应用文究竟该如何写并不十分明确。如学生会习惯写“莘莘学子”,却不习惯写“全体学生”,习惯写“寒来暑往”,而不习惯写“过去的一年”。在应用文的写作教学中,如果不打好词句的基础,只是一味地空谈理论或急于让学生迅速掌握写作技巧,则只能是隔靴搔痒,起不到任何作用。例如教材中的“请示”章节中的例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们地质勘测大队准备从明年起,开始为野外作业对购置一批冷藏箱,每台需款×元。考虑到一次解决款项太大,我们打算根据各队需要的缓急程度,逐年给予解决。明年拟购置×台,需资金×元。现我队有余款×元,用在购置冷藏箱方面符合规定,但尚缺×元,请局里予以拨款×元。

在这段文字中,出现的有“从……起”、“根据”、“需”、“打算”、“拟”、“予以”等词语,这些词语是行政公文的典型特征,如果用别的词语来写,则不能成为规范的合乎要求的公文。注意学习和把握应用文的语言特色是学习应用文写作的基础能力。此外,还要注意应用文语言的凝练、概括等特点,并有一些常用语,如标志关系的称谓语“贵、你、我、本”等;用于开头说明目的、原因、根据或介绍背景及相关情况的习惯用语“为、为了、根据、按照、依照、由于、关于、目前”等;过渡语“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等;结束语“特此通知、妥否,请批复、敬请函复”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帮助学生总结一些固定的词组,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发现较新的词语及用法。这样,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就找到了语感,有了语感就进入了应用文语言的表达状态。

应用文写作教学是中职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刘半农先生在《应用文之教授》一文中写道:只求在短时间内使学生人人能看通人应看之书,及其职业上所必看之书;人人能作通人应作之文,及职业上所必作之文。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应用文教学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文写作不是一种机械性的运动,而是富有个性特征的创造性劳动,是教师通过有声语言和多媒体介质传递思想和知识信息。无论是采用哪种教学方式,其主旨都是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并结合学生特点,把握好尺度,化深奥为平实,化抽象为具体,教师以真挚的情感感染学生,以理智的思想影响学生。只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才会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妙云主编.现代应用写作.中山大学出版社.

[2]黄东主编.应用文写作基础.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探析 第10篇

一、提高认识, 激发兴趣

学生正确的认识和态度是学习和提高应用文写作水平的关键。中职学校学生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差异性较大, 学生对应用性知识学习比较茫然, 很多学生甚至片面的认为, 只要专业技能课学好就行, 综合基础课听不听无所谓, 反正毕业后也用不上, 所以对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学习往往掉以轻心, 敷衍了事。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中曾说过:“在这个文字密集的社会里, 我们比以往更需要具备基本的读写技巧。”因此, 只有想办法帮助学生认识到学好应用文写作对自己未来生活工作的重要性, 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需要, 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在开始教《应用文写作基础》这门课时, 笔者往往是先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入手, 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的前景和社会需求, 引入生活实例, 辅以经典的类似《三纸无驴》等幽默小故事, 让学生了解社会选拔人才对写作能力越来越重视的现实, 使他们认识到学会写应用文是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是就业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 与未来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 写好应用文能让他们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凸显自身优势。通过这种方式, 有效帮助学生重新认识社会和自己, 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唤起学生的学习需求,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被动学”向“主动学”转变。

二、确立目标, 明确任务

学生有了正确的认识和学习兴趣后, 教师要在介绍应用写作课程的编排体例的基础上, 提出具体的学习任务。首先, 可以把事务应用文中的“计划”文体写作提前教学, 指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拟写一篇《本学期应用文写作学习计划》, 让学生明确本学期的基本任务, 在其他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注意按文种联系等规律来组织教学, 学期末再要求学生以“总结”文体练习, 进行课程学习的总结。如此安排, 学生有了具体的学习目标, 对应用文写作学习的目标任务心中有了大体的框架, 不至于盲目。

三、精讲多练, 自主互教

中职学生基础比较薄弱, 笔者所在学校现用应用文写作教材章节划分较细, 共有九章45小节, 涉及56个应用文种, 如果在一个学期内把所有章节都讲授, 学生接受消化有难度。因此, 针对学生未来发展需要和职业岗位能力需求, 笔者选择最基础、最常见、最常用的文种讲授, 比如通知、通报、请示、报告、函、消息、演讲稿、民事起诉状、刑事自诉状、经济合同、广告、计划、总结、推荐信等。在教学中尽量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叶圣陶先生主张“教是为了不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培养自主意识和自学能力。基于应用写作课程的特殊性, 教师更不应该“满堂灌”, 笔者在教学中每一种文体只用二十分钟左右来讲清文体概念、特征、写作方法、注意事项等并进行必要的范文评析, 对于相近相似文种, 宜采用比较教学法来分析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概括其共性, 强调其差异。比如在教学“自荐信”这一文种时, 会把“简历”和“求职信”的相关知识也一起进行拓展介绍, 让学生能够明白哪一种文种该怎么写、该写什么、为什么这样写, 什么情况下该用哪一种文种。帮助学生区分三者在求职过程中所承担的不同职能, 正确掌握三种应用文的写作方法, 避免文体混用。

课堂剩余时间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小作业当场训练, 作业倡导同桌之间、小组之间互评互改后才交老师审阅。互评互改过程中, 作者与批改者互相讨论、争论, 评议可以“添花”, 也可以“挑刺”, 教师即时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解答, 对共性问题和优秀作业进行讲评。把有限的课堂时间用来进行讨论、交流、纠错、点拨和展示成果,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些需要调查分析后才能完成或比较费时的写作练习则放在课外进行, 待下一次课开始时再进行交流、评析。比如笔者曾让学生根据学校最近开展的活动拟写消息, 作业情况除了在课堂上交流评析外, 鼓励部分写得较好的同学向报刊投稿。当散发着油墨香的报刊寄送到他们手中时, 他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有了“墙外开花墙里香”的成就感, 有效地增强了他们学好应用文的信心。

四、案例教学, 演示增效

应用文写作学习有些枯燥甚至乏味, 传统的教学手段效果不佳。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生动形象, 感染力强,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 形声资料是一种控制注意的工具, 视觉的注意力要比听觉的注意力高得多,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根据每一文体的特点, 笔者利用ppt等软件制作了许多教学课件, 将各种文体的要点、难点表述清楚, 配以规范的例文或病例加以演示, 穿插优秀的特色案例进行赏析, 适当引入一些贴近生活的音画影视资料, 有效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比如: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优秀的演讲稿、广播稿、解说词等, 引导学生领悟写作上的成功妙道, 如何立论构思, 恰当运用语气和语体等, 使学生感悟应用文写作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在演示病例修改过程中, 鼓励学生挑毛病, 发表修改意见:为什么要改?如何改?在上“广告”这一节内容时, 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感受各种形式优秀广告的创意魅力, 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 提高了信息传输的效率, 有助于学生的技能训练。

五、巧设情境, 模拟训练

应用文写作课实践性、操作性很强, 可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教室里进行, 社会实践环境相对较少。为解决这一问题, 笔者在部分应用文的教学中, 根据案例内容, 设置模拟训练的情境, 让学生进行角色模拟, 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认知社会, 感受生活, 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让他们感悟应用文的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 模拟情境教学在设置情境时要贴近现实, 选择恰当的材料, 学生才会感到有趣、实用, 在学习过程中才会积极地去思考、组织和策划。比如在学习行政公文时, 让学生模拟学校团委召开工作会议, 让学生撰写会议通知、会议纪要、通报、简报等;在学习事务应用文时, 让学生模拟毕业求职活动, 撰写简历和求职信, 把写作练习当做求职的实战演习;在学习法律应用文时, 结合经济应用文来组织教学和情景模拟。课前分配好模拟角色, 让学生根据原告和被告的身份、职业、文化修养、性格等来起草符合情境的经济合同、起诉状、答辩状, 以指定的角色身份去完成模拟训练, 仿真性极强。在整个模拟过程中, 学生们能切身感受到“合同”的一字之差, 将会引发经济纠纷, 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从而反思如何把合同写得更严密, 收到了一举多得的教学效果。

应用文写作知识具有连续性、衔接性、因果性的特点, 因此, 在模拟写作训练中, 笔者有意让学生把行政公文中的通知和通报、请示和批复、来函和去函, 法律应用文中的民事起诉状、民事答辩状, 礼仪应用文中的欢迎词和欢送词等文体放在一起让学生模拟练习, 引导学生注意两种文体的内在逻辑性和因果关系, 分析鉴别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让学生对相关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把握。

六、注重过程, 综合评价

中职应用文写作情境教学法初探 第11篇

【关键词】中职;应用文写作;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笔者在苏州大学研读教育硕士课程时,曾阅读过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著作,先生提出:“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要能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叶老先生所指的“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就是应用文。现今许多企业进校园招聘员工时,十分注重考查应用文的写作能力。但他们普遍反映“很多职高毕业的学生不会写信,就连写个请假条,也是错误不断,笑话百出”。由此引起笔者对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点滴思考。

一、中职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现状

(一)内容水平

接受调查的学生在写作取材时,一般能围绕个人实际情况,有感而发,但归因能力较差;从分析问题的能力来看,学生全面思考问题,透过现象揭示本质的能力较弱;从反映的思想来看,学生的道德评价水平不够高。

(二)语言能力

调查显示,女生语言发展相对平稳,但是语病发生率要高。语言衔接方面,大部分学生情况都不理想,应用文的基本的语势体现不出,句式也鲜有变化

(三)结构水平

调查发现,学生写作应用文谋篇布局能力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思维条理性差,段落划分不合理;段落处理不能突出中心;段落间缺少必要的衔接,读来生硬且突然。

二、情境教学法定义及发展

为了改善中职应用文写作难教厌学的现状,笔者尝试将情境教学法引入课堂,并从不同角度运用,取得一定成效。

(一)情境教学法

关于情境教学的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种表述:第一,“情境教学就是运用具体生动的场景,以激起学生主动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第二,“情境教学是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教师根据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起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第三,“所谓情境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

(二)应用文写作情境教学法

应用文写作情境教学法是从中职技术型、实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有意识的创设学生就业和创业涉及的应用文写作的具体场合、境况,让学生置身其中了解、观察、思考,引起学生的态度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积极思维,理解教学内容,进行应用文写作训练的一种教学方法。

三、应用文写作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一)创设角色情境

在教授求职信和个人简历时,笔者安排学生组建不同的公司,每个公司发布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招聘启事,并做好了校园模拟招聘会的活动策划书,举行模拟招聘会。活动结束后,笔者注意抓住学生在应聘时常常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提醒学生在求职信和个人简历的写作中要学会恰当地推销自己,要实事求是的充分展示自己的实力。

在这一教学案例中,学生根据各自特点,选择不同的角色,促使其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处理具体问题。这不仅能提高其应用写作能力,而且能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完成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二)创设影像情境

传统的教学局限在教室里,而对于一些不能在现实中模拟的情境,笔者尝试采用录音、电视、录像等多媒体手段再现情境。如在教学广告语这一内容时,笔者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广告,让学生进行评价。创设影像情境活跃课堂气氛,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对广告语的优劣基本取得了一致的意见。通过评议广告语,大家真正理解和掌握了知识,并能以更高、更新的眼光去鉴赏和创作广告。影像情境直观感强,并且印象深刻、具体,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三)创设故错情境

学生在学习应用文写作时,常常是“一看就会,一听就懂,一写就错。”笔者尝试创设故错情境, 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还培养了他们大胆质疑的精神。如在教学计划的结构和写法时,笔者先举一篇有错的应用文,让学生来分析,教师不急着做评议,而是有针对性地引入该文体的相关知识,再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对其进行修改,这使学生产生积极探究的愿望,使得他们的思维得到了有效训练。

四、应用文写作情境教学法的思考

首先,情境的创设要引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情境创设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身临其境,积极主动的学习。

其次,情境的创设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不是从教师的主观愿望出发,强加给学生的,而是需要贴近学生的实际和他们的经验相联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使学生学会把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最后,情境需要包含能启发学生进行思维的因素。情境与教学任务不能互相割裂,必须把任务寓于真实的情境之中。把教学内容的“此情此景”变为学生学习的“我情我境”,满足学生学习中的需要,促成学生“乐学”。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黄爱文.中专应用文的情景教学[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8).

作者简介:吴燕,女,1984年生,江苏省南通市人,助理讲师,苏州大学教育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职语文教学。

中职应用文教学 第12篇

1 《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现实的处境

1.1 应用文本身的“程式化”决定其教学不易

陈耀南先生在《应用文概说》中说:“应用文, 就是应付生活、用于实务的文章, 凡个人、团体机关相互之间, 公私往来, 用约定俗成的体裁和术语写作, 以资交际和守信的文字, 都叫应用文。”应用文是应付生活中“公私往来”又约定俗成的文体, 因此其在内容、形式上都有统一规范的要求, 讲究格式、程式化是它形式上最大的特点。语言要求简明、严谨、准确、恰当, 所依据的材料必须真实具体, 排斥艺术想象, 反对假设、虚构和杜撰, 一般的应用文也拒绝文学性的修辞手法和的审美性的艺术表现, 更反对形式上的“创新”。强调形式统一、讲究“套路”、注重“章法”的应用文, 要求篇章、结构、段落、句式、句法、甚至标点符号都要“中规中矩”, 要“合式”, 文体适用范围也是约定俗成的“一文一式”或国家法定“必须如此”。因此应用文内容上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语体上缺乏丰富的感情色彩, 形式上也不允许有发展变化, 更不用说诗情画意、情景交融, 在某种意义上讲应用文就是名副其实的“八股文”。应用文自身的特质决定了《应用文写作》的教学与一般的文学欣赏、美文解读截然不同。《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往往内容单一、形式死板、枯燥乏味, 缺乏生机与活力。

再加上很多教材编排上总是一成不变的“概念+格式+注意+例子”的模式, 有的甚至连“注意”都没有。从教材单篇来看, 显得孤立、单调、封闭;从教材全局看, 则显得死板、教条、散乱, 缺乏整体联系和对其共性的总体把握。从教学效果来看, 死板地解释写作知识, 容易使人产生视觉、听觉疲劳, 应用文上课的课堂教学效果往往不如文学欣赏课那么有滋有味。有人把写作应用文比作“戴着镣铐跳舞”, 而《应用文写作》的教学确实是“戴着镣铐教舞”, 其难度与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1.2 学生学习兴趣不浓

中职《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对象是中专生, 他们进中专的主要目的是学一门技术, 有一技之长, 将来能在社会上学有所用, 因而就容易在心理上轻视甚至忽视《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并且中专生的语文基础相对一般全日制大学本科生要差一些, 他们对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认知不够, 又缺乏必要应用文写作所需要的实践, 没有必要专门术语、词汇、句式的积累, 甚至模仿写作的能力也缺乏。因此他们对学习《应用文写作》兴趣不浓, 没有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多是需要老师的牵引、推动, 这也给教学带来麻烦与被动。

1.3 教材的选用也影响教学

现在各种出版社出的《应用文写作》教材, 在概念定义、例文选择、格式标题等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不同教材对同一问题作出截然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解释。如计划标题的拟定, 一般认可“单位名称+时限+事由+文种”, 但有些书把“时限”放到最前面。在这里这样说, 在那里面又是另一种说法, 也给上课带来一些麻烦。有的版本在各种应用文体的介绍中还有相关的应用文基础知识, 这能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总结一些应用文的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而有的版本却连这些基础知识都没有, 只是干巴巴地介绍各种问题的概念、分类、写作格式, 忽视其实用价值与时代性, 所选例文也不够典型, 甚至例文选用不能反映出理论的特点。如中国农业出版社《应用文写作》中讲计划章节所选例文, 没有一个是格式完整的。这也说明应用文的理论方面还不能很好结合实际, 不能与时俱进, 也不能满足现实教学的需要, 这必然会影响到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工作。

2 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针对上述问题, 下面来谈谈自己对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探索, 资与同仁共同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期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1 改变学生思维方式与学习态度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应用文在现实生活与社会活动中的重要性, 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区别应用文与一般文学作品在形式、内容、目的方面的不同:同一文体的文学作品形式可以千变万化, 如散文, 只要“形散而神不散”就行;内容上更是包罗万象, 无不可言;写景、抒情、议论等表现手法, 比喻、排比、反复、拟人各种文学修辞都可以用;文学的目的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审美能力为主。应用文则完全不同:形式、内容统一规范, 学习它主要目的是为了“社会实用”。如合同, 就是为确定并保证当事双方权利义务而订立的协议, 依法形成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合同法》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制定本法”。因此必须转变学生原来在中学阶段学习文学作品的形象思维为现在中职学习应用文的逻辑思维, 以科学严谨、严肃认真的态度来认识并接受应用文的特点与本质。

2.2 讲授课要让学生掌握应用文基础知识与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追求变化与“趣味”

应用文的格式、规范是每个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内容, 明确写应用文就是从内容到形式都要求按部就班:什么内容用什么文体, 标题如何拟定, 开头有没有称谓, 称谓是否有修饰语, 正文如何展开, 结尾是用“祝颂语”还是“致敬语”等等, 这是应用文的基本要求与规范, 必须“严守程式”, 无条件接受。

应用文的形式尽管规范、死板, 但内容是千变万化、各不相同的, 与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 有多少现实生活内容就有多少应用文的内容。如写计划是针对工作的还是学习的, 是个人计划还是集体计划, 是综合计划还是专项计划, 综合计划是机关团体的还是事业企业所需, 专项计划是科研项目还是工程计划。这些老师在备课时就要充分准备, 利用网络资源与教科材料, 从课堂延伸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让学生有更多接触社会了解新鲜事物的窗口, 从而增添课堂的“趣味”与新鲜感, 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有的老师说中专生基础太差, 你讲深广的社会生活内容他们不懂。实际上学生的水平是在跟老师的学习中不断提高的, 仅仅拘泥课本的教学往往是封闭而不切实际的, 只能把人教得更笨、更僵化;没有社会生活这一“源头活水”注入的课堂就是“死水一潭”。

苏东坡《书吴道子画后》说过:“出新意于法度之中, 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应用文的“趣味”也可以从自身内部挖掘开采, 在“法度”中求“新意”。如广告, 设计得好的广告辞, 不仅是应用文也是艺术作品, 它除了告知大众相关的信息外, 还艺术地追求“创意”新巧与“独出心裁”、富有吸引力, 语言的音韵和谐, 语意的双关, 含意的丰富等。此外, 其它应用文正副标题的拟定也有讲究, 一般正标题按文学性手法, 正标题则遵守应用文的“章法”。最简单的例子《做文明使者, 树校园新风——××学校2009年3月学雷锋活动计划》的正标题是一幅“对联”, 副标题则是“单位名称+时限+事由+文种”。

2.3 针对学生的实际备课上, 选择好教材

弄清学生生源的水平、层次, 针对学生水平, 讲授、练习相关的并能为学生接受的文体, 边学边练边参考例文。教材的选用是较为重要的方面, 很多学校都是统一教材, 但老师可以自己再参考其他出版社的教材, 对比选择, 加以甄别, 自己心中有数, 一不变以不变应万变。尤其对概念的语法要弄得一清二楚。如《应用文写作》教材对“计划”解释:“计划是单位或个人为了完成未来的某项工作或任务时结合实际情况做出安排和打算的文书。”其中的“时”字很难解释其在句中的语法意义, 前面是“为了”表目的状语, “时”如果单独做时间状语又不完整, 因此这需要上课教师灵活处理。再如写求职信和个人简历, 一些学校的人力资源部门、人事科或网上有很多最新的“求职信”、个人简历, 教师可以去选取或下载有代表性的例文再结合课本与学生实际来上课。

2.4 重在实践

写作应用文的实践是任何理论教学无法代替的, 只有学生不断的认真去写, 才有可能学会应用文写作, 否则老师的讲解、灌输只是“对牛弹琴”, 学生的听讲也是“充耳不闻”或“听过即忘”。在学与写的实践中往往会遇到不同内容、不同文种的例文和需要写的东西, 自觉不自觉地养成积累词汇、句式的习惯, 模仿借鉴他人经典例文的写法, 平时把经典例文的优点摘录下来, 以便日后运用, 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果是学文秘专业的学生最佳的学习方法是到单位实习, 写出并写好各种文体的应用文, 在实际工作中让理论指导实践, 在实践中提升理论水平, 这样才能真正学会应用文写作。

总之, 任何一门课程的都有其本身的特点与适合它的教学方法, 关键在于长期的实践中如何探索、把握与运用。要提高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水平与效果, 就必须综合考虑教材、学生、社会生活与应用文本身的关系, 做到统筹兼顾、科学教学, 才有可能取得相应的教学效果。

摘要:应用文尽管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重要, 但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正面临“两难”的尴尬处境:教师感到教学枯燥难讲, 学生觉得课程乏味无聊。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从应用文特点、学生、教材、教学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努力探索《应用文写作》的教学规律与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应用文,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黄红.应用文写作[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8.

[2]闻君, 倪亮, 魏娜.办公室常用应用文书写作及范例全书[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8.

[3]宋群.应用写作教学管见[J].保山师专学报, 1999 (3) .

[4]章建钧.中职语文强化日常应用文写作的策略与实践[J].中等职业教育, 2008 (11) .

上一篇:服务品牌创建研究下一篇:充血性药物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