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下的生活范文

2024-06-17

危机下的生活范文(精选12篇)

危机下的生活 第1篇

一、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常见的危机类型

(1) 晨检制度流于形式, 造成传染性疾病或大面积地暴发传染病危机。由于幼儿人数多, 保健人员更多的只是检查幼儿手、脸和分发晨检牌, 而完全淡忘了该履行的工作职责, 使晨检流于形式。

(2) 食品卫生监管不力, 造成食物中毒危机。由于幼儿园没有严格的食品卫生管理制度, 食堂管理人员、采购员、炊事员因责任心不强或工作疏忽易造成危害, 引发食物中毒事件。

(3) 门卫制度不严, 造成幼儿走失危机。保安、门卫没有坚守岗位, 没有随手关锁铁门, 以致幼儿从大门走失, 门卫制度形同虚设。

(4) 幼儿园设施不良、设备年久失修、没有及时保养或者存在细节隐患没有及时发现造成意外伤害危机。

(5) 幼儿安全意识薄弱, 自我保护能力差, 造成相互伤害危机。幼儿年龄小, 自制力差, 缺乏一定的安全常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在活动中经常表现为推、挤、碰、撞造成的相互伤害。

(6) 活动区材料卫生问题发生污染, 引发交叉感染危机。班级的幼儿活动材料丰富多样, 有购买的教学玩具, 还有很多老师自制的利废利旧的材料, 日积月累, 给保育员的清洁消毒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特别是自制的材料因季节、气候发生变化产生霉变, 让幼儿不可避免地接触到这些细菌, 大大增加幼儿感染各种疾病的机会。

(7) 离园接送时, 人多混杂引发接送危机。离园时, 老师要面对很多家长, 特别是老师需要与个别家长交流孩子情况时, 有的家长直接接走孩子, 没有告知老师, 甚至有的请人代接也未告知老师, 造成危机。

二、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危机预防策略

(一) 强化危机意识, 充分认识危机预防的重要性

(1) 增强管理者的危机意识, 常念“危机管理经”。管理者是幼儿园危机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管理者必须牢固树立“预防为主, 防范胜于抢险”的思想, 坚持以“忧患意识”来思考和构筑幼儿园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把危机管理摆上幼儿园一日工作议事日程, 时刻绷紧“危机”这根弦。管理者只有时刻保持对危机的高度警惕, 才能把危机管理扎扎实实落实到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每个环节, 及时排查和发现可能发生的危机和隐患, 包括对危机管理的计划、布置、检查、监督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 把可能发生的危机扼杀在萌芽状态。

(2) 培养教职工的危机意识, 常讲常敲。危机的管理和预防, 仅仅凭管理者本人是难以有保障的。调查发现, 一线教师常常因为大量的教学任务而冲淡了危机的意识, 而后勤人员因为工作性质缺少对危机判断的主动性、积极性。要培养教职工的危机意识, 首先必须让每个教职员工意识到安全工作是幼儿园工作者的重中之重, 保障幼儿的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首要任务, 明确安全一票否决制和责任追究制;其次, 组织教职工深刻领会各级各类有关安全文件精神及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 以提高他们更强的责任心和危机感;再者, 以全国各类典型安全事故为警示, 共同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 让他们充分意识到自己在消除和避免危机中的巨大责任, 从而提升对各种事故后果的预见性, 做到警钟长鸣。

(二) 建立危机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 增强防范能力

1.成立危机管理领导小组, 明确职责, 落实责任

(1) 制定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危机管理计划, 包括园内大型活动、户外活动、突发传染病、突发疾病、火灾、地震、食物中毒、触电、撞伤摔伤、烫伤、骨折、走失、幼儿接送等。计划要明确相关人员的基本职责、可能遇到的不安全因素、排除不安全因素的具体措施以及危机发生时的应对策略等。

(2) 成立以园长为组长, 行政后勤副园长、综治副园长为副组长, 教学副园长、保卫科长、安全员、保安、食堂管理员、保健人员、班主任为组员的危机管理领导小组。园长负责全园危机管理的总体决策、部署、人事调配;综治副园长、安全员配合后勤副园长负责在日常管理中对各类危机进行评估、检查、监督, 排除事故隐患;保卫科长负责协助保安做好园内治安危机的巡视、排查, 对所有进出幼儿园的外来人员进行审核、把关、登记;食堂管理人员负责对食堂食品卫生和饮食卫生进行检查、监督;保健人员则负责发现、排查、控制疫情的发生, 保持与所属卫生医疗机构的信息畅通, 对受伤幼儿进行检查、诊断, 作出相应的处理;班主任则配合教学副园长负责对全园幼儿进行安全教育计划的拟定, 组织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提高幼儿安全危机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小组做到责任分工明确, 落实到人。

2.健全各类危机管理制度, 确保危机管理有效运行

制度是危机管理的强有力的保障, 面对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危机和伤害, 制定切实可行、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的各种制度, 涵盖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所有的安全方面内容, 包括食品留样制度、索票索证制度, 等等, 让全体教职工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并严格制度的履行, 奖惩分明, 共同担负起对幼儿安全管理的义务, 确保幼儿的安全, 把危机隐患降到最低点。

3.加强危机防范措施, 构建幼儿园安全管理平台

(1) 加强各类隐患排查:定时或不定时对全园设施建设、户外场地、食品卫生、消防安全、制度落实、日常管理、保卫力量、治安环境等进行全面的排查, 坚持每天小检查, 每月大检查, 各类隐患排查定人、定点、包干, 做到及时记录, 及时反馈上报, 及时落实整改。

(2) 建立各类隐患台账:在每月深入排查隐患的基础上, 将各类隐患分门别类进行登记、统计、造册、汇总, 明确哪些已整改, 哪些暂时还无法进行整改, 明确整改责任人。台账的建立能够使管理者对安全隐患做到了如指掌, 心中有数, 更会有一种压力, 时刻牢记, 防范意识和执行力会更强。

(3) 制定各类危机应急预案:危机的发生是不可预测的, 它有很强的突发性, 令人措手不及。在危机未来临之前, 应加强应急管理, 制定应急预案;在危机来临时, 才能从容应对, 尽量减轻危害程度。幼儿园一日生活应急预案包括: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突发传染病应急预案、台风应急预案、火灾应急预案、地震应急预案、户外大型活动应急预案、触电应急预案等。每个预案领导成员必须熟悉自己的职责, 加强演练, 做到处事不惊。

(4) 加大硬件投入, 完善防范设施:在幼儿园有限的经费上, 要先确保安全经费的落实和投入, 加强人防、物防、技防的建设, 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和报警设施, 配置完善的安保设备, 包括:警棍、钢叉、强光手电筒、辣椒水;每个重点方位安装探头;每个科室配置消防灭火器材和应急照明灯;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标志醒目;使用安全智能刷卡系统接送幼儿;预防措施得力到位, 不断提高幼儿园危机管理水平和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 强化宣传教育, 普及安全知识, 增强师幼防范意识和避险能力

1.创设浓厚的安全宣传氛围

学习宣传国家《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园管理办法》《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和福建省《学校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安全宣传栏、安全宣传图片、安全宣传标语、安全宣传墙饰、安全知识讲座为阵地,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富有成效的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活动, 普及安全常识, 切实增强师幼的安防意识和避险能力, 真正形成“以人为本、防范为先”的幼儿园安全文化氛围。

2.寓安全教育于幼儿一日生活中

把安全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 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卫生习惯, 坚持每天5分钟的安全教育话题, 让幼儿懂得如何安全使用活动材料、如何进餐、如何在活动中避免碰撞、如何有序上下楼梯、学会安全防护技能和提高避险意识。

3.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主题活动

(1) 开展以游戏为主的安全教育活动:开展角色游戏《我是安全小卫士》等;开展表演游戏《着火了怎么办》等, 让孩子们在角色扮演和真实的情景表演中掌握安全知识。

(2) 认识安全标志和特殊号码:通过“你认识吗?”让幼儿认识各种安全警示和危险警示标志;请交警来园给孩子们上课, 让孩子学会辨别红绿灯和斑马线, 教会孩子如何过马路;通过游戏, 让孩子们记住119、110、120、114等特殊电话号码, 让他们有初步的自救意识。

(3) 开展应急演练:每学期通过全国安全宣传月、宣传日活动, 邀请交警、消防官兵来园指导全园幼儿进行消防、地震等实战演练活动, 让孩子们在真实的演练中学会逃生, 提高其自救自护技能, 增强其应急反应能力。

(4) 加强家园安全信息互动和交流:积极引导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 关心幼儿的安全, 争取家长对幼儿园安全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提高家长的安全危机意识, 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的作用。通过召开家长会、家校通短信平台、致家长一封信、家园联系栏等形式, 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安全工作制度, 明确家长在孩子们安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明确家长自身监护职责, 促使家长配合幼儿园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四) 建立危机预防信息库

(1) 建立幼儿园信息资源库:保持信息渠道畅通, 能够及时、准确、快速地获取信息, 密切与相关部门的联系, 是幼儿园危机预防和应对的必要基础。幼儿园信息资源库应包括教育主管局、未保办、卫生防疫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医院、公安、派出所、消防、电力、电话故障咨询台、保险公司以及全园家长的电话号码和主要人员信息。

(2) 建立班级信息资源库:幼儿活动的群体是班级, 班级的直接管理者是老师, 教师必须建立一套班级每个幼儿家庭完整的信息登记表, 以便随手可得, 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通知到家长, 内容包括家长姓名、职业、家庭住址、联系方式 (至少两个号码) 。

危机下的生活 第2篇

杨东广

税务机关也存在发生“税务危机”的可能性,比如偶发的“涉税突发事件”等可能会在一定区域内引起关注,在网络新媒体的作用下甚至还会加倍放大。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加快,舆情瞬息万变,税务部门偶发的“危机事件”往往伴随着各种“传言”、“猜想”裹挟在信息洪流中泥沙俱下,令舆论的复杂性骤然增加。化解税务危机,需要税务部门了解相关危机管理理论,做好信息公开工作,合理规划,有效应对。

在危机事件中,税务部门有计划、及时、准确地进行信息公开,在危机事件的整个过程中对有效应对危机、保障公众知情权、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等具有积极意义。信息的及时公开可以有效遏制各种“谣言”的产生,“危机”发生后,如果税务部门及时发布信息,还原事件原貌,就会正确引导舆论,就会大大减少各种“猜想”的滋长空间,就会及时扑灭各种“谣言”。

“危机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危机周期可分4个阶段, 即危机潜伏期、爆发期、善后期和康复期。应用危机生命周期理论,防范和化解税务危机,有效进行危机管理,税务部门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危机潜伏期的预防与准备。预防与准备是指在危机事件发生前,税务部门做好各项准备,包括思想准备、组织准备、预案准备、应急保障准备等,最大程度地减少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在此阶段,税务部门主要公开的信息就是各种危机事件的预防手段,使危机发生后,公众可以第一时间与税务部门取得联系,获取权威信息。税务部门可以充分利用官方网站、官方博客、微博、服务热线、本地媒体等与公众建立稳定的联系。从而使危机发生时公众能够通过有效的途径获取真实信息。此外,税务部门还应该定期对可能引发税务危机的科室及隐患进行监测并收集信息,做好内控工作,在逻辑推理和科学预测基础上,对危机事件出现的环境条件、发展趋势、演变规律等做出科学预判,并发出预警信息,及时预防、补正。

——危机爆发期的应对与化解。税务危机事件已经发生,主管税务机关在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积极开展应对活动,将损失减少到最小。启动“危机潜伏期”的预案与应急保障等措施,沉着应对,依法、依程序对危机事件做出应对。在危机爆发期,社会公众对危机信息的需求比较强烈,其关注的焦点主要是危机产生的原因、危机造成的损失、危机应对的方法等。税务机关应依法准确、及时发布有关危机事件进展和应急处置工作的信息。同时,社会公众由于对危机事件的强烈关注,需要税务机关分阶段、分层次公开更多细节,对于不能确定的消息要做出合理说明。对于在危机事件中的直接受害者以及关联受害者,他们更关注危

机责任人的处理、补救措施等,对这类群体需要采取一对一的公开方式,必要的时候可以举办见面会、座谈会等形式将信息准确传递。

——危机善后期的巩固与反馈。税务危机事件发生后,税务机关采取的有效措施已经使得危机事件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税务机关在危机善后期需要努力修复自身形象,增强公众信心。税务部门在这一阶段要提供全面的善后工作计划,动员税务机关干部的积极性,并努力寻求其他相关机构的帮协,巩固危机处理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借重群众力量,认真倾听社会各界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

——危机康复期的整改与提高。在此阶段,税务部门应针对危机事件处理的整个过程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继续优化内部组织、工作流程,不断提高纳税服务水平,通过多种途径及时向社会各界公开工作的新举措,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需要税务部门继续扑下身子“接地气”,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危机下的高品质生活 第3篇

乐观心态最重要

一只盛有一半水的杯子放在面前,悲观者会说只有一半了,而乐观者会说还有一半。一个字的差别,表现的是不同的人生态度。前者只会徒增伤悲,其实事情本没那么遭,但是因为自己的悲观,让事情变得糟糕透了。后者怀揣着无尽的希望,哪怕事情糟糕透了乐观者也能够绝处逢生,造就成功。

乐观的心态像太阳。走到哪亮到哪。生活不是缺乏阳光,而是你一味低着头,生活不是没有绿洲,而是你的心是一片沙漠,心态好,心情好,才能活出高品质。

健康是品质之源

拥有健康体魄是享受品质生活的基础。时下的职业女性工作压力大,电脑辐射强,作息不规律,一不留神就病倒了,还不肯上医院,常常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重病,即使赚得钵满盆满,也无福消受,只能望钱兴叹了。

林燕就是这样,在职场上虎虎生威,把自己的公司理得风生水起。去年春天,她感到身体不适。却不当回事,心想挺挺也许就好了,年底,公司酒会上。她突然晕倒,送到医院一查:乳腺癌。还好癌细胞没有扩散。做了双乳房切除手术,目前正在化疗期。医生说,乳腺疾病的诱因很大程度是压力过大,情绪不稳,生活不规律所致。林燕很后悔以前太忽略健康了,要是早点检查,还能保住双乳房,现在只能保命了,钱再多,又有何意义呢?

品质生活需要DIY

说起DIY无人不知,一些大城市四处都分布着DIY酒吧、DIY作坊、DIY餐馆……多彩多样。在经济危机时刻,它具有独特魅力:花钱少少,美丽多多,心情好好!正合它的口号:做回我自己!让所有追求品质生活的女人都找到了感觉,比如你可以自己动手装修房子、自己制作服饰和饰品、来一次自助游,生活随意而又写意。

张女士喜爱烘焙,但一直苦于没有时间。经济危机来了,公司放长假,张女士正好利用假期好好钻研烘焙,还参加了几个专业培训班。张女士很快成为烘焙高手,她设计了几款美观好吃的蛋糕,在亲朋好友中大获夸赞。现在,她正和几个闺密筹划开一家DIY烘焙坊,让大家都来享受DlY的乐趣。

文化的力量令生命常鲜

女性的魅力不是靠营养液、化妆品,那些只是辅助的东西,锦上添花,而一颗用知识武装过的心却能穿越一切障碍,直达你的灵魂深处,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文化的力量就是女性生命的保鲜剂,它可以令你永远优雅,永远美丽,受人尊重。

知识内涵是一个女人的必修课,曾经读过一个作者的文章说:有二女,其一容貌美丽可人,大家都很喜欢她。但时间长了发现她做事马虎还爱把错误诬陷给他人,从此就再也没人觉得她美了,这就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其二容貌平平,但待人接物温和可亲、笑容可掬,因此大家都喜欢她,并且博得一个帅气男孩的倾心,这就是芝兰之香出乎其内。这足以表明知识对一个追求品质生活女人的重要性。

所以说,聪明的女人,趁现在有时间,赶紧多读一些书,扩大视野,让文化的力量来提升你的魅力吧。

品质生活达人秀场

Sunny:快乐宅女

曾是外企小白领的Sunny,近日失业了,工作不好找,Sunny干脆做起了宅女,每天在家上网,买廉价光碟看大片,虽然不及电影院效果好,但也不差,最重要的是,在家里自由,可以边做健身操边看,比在电影院里坐得屁股麻木要舒服多了。Sunny把家里好好清理了一遍,发现不少东西用不着,又不舍得扔掉,于是全部放在网上卖,销路居然不错,几个月的饭票赚回来了,sunny乐翻了,灵机一动,赶紧联系法国的同学,托她帮忙进一批法国化妆品,放在淘宝网上卖。Sunny算了一笔账,一管洗面乳她至少能赚30元,只要一天卖2管,她就可以一直宅下去了。没准,还能做大当老板呢。

Linda:把party开到家

Linda被称为party女王,每个月,她都会找出若干理由,把姐妹们召集起来,热热闹闹地开个partyo Linda是个注重生活品质的人,party的规格办得很高,地点都选在高档酒店的包厢,每次大家吃喝玩乐下来都得花上几千元,不过Linda和她的姐妹们都不在乎这点钱。

由于股市低迷和金融危机,Linda的收入大大缩水,股票全被套牢,她的姐妹们也有不少受到影响。Linda再次号召大家参加party时,个个都推托有事来不了。可是,爱热闹的Linda哪里按捺得住?她想来想去,干脆把party开到家里,家里吃的喝的卡拉OK一应俱全,这样既实惠又不降低品质。

当Linda把这个想法告诉姐妹们时,大家都表示愿意参加,很快,Linda又当回party女王了。

Kate:享受二线生活

如果要问Kate去年和今年有何不同,Kate会毫不迟疑地说,去年,她过一线生活,今年,她过二线生活。也许你还不了解何为一线二线。一线生活指生活用品主要以一线品牌为主,比如,包要用LV、Prada,化妆品用迪奥,雅诗兰黛,等等。二线生活就是用二线品牌。

在金融海啸的冲击下,Kate所在的公司业绩大滑。公司主要做进出口贸易,生意不好了,Kate这班外援也就不吃香了,被公司暂时闲置起来,高额奖金也泡汤了,Kate不知道何时形势才能恢复,花起钱来也就小心多了。一线品牌店几乎不去转,购物全部改成二线品牌,阿迪达斯改李宁,依云矿泉水改娃哈哈……开始时,Kate在心理上有点难以适应,慢慢就好了,她告诉记者,其实二线品牌质量也不错,价格上是一线品牌的三分之一,真是惠而不费,她决定,就算是经济恢复了,她也要将二线生活进行到底。

危机下的生活 第4篇

1 企业财务危机的识别

1.1 财务危机的基本特征

财务危机指企业丧失偿付能力,企业的财务状况陷于入不敷出的危机状态。就丧失偿债能力而言,可从以下两个角度来理解:(1)从存量的角度讲,企业丧失偿付能力是指企业的资产价值低于负债价值,从而净资产是负值,资不抵债。(2)从流量的角度来看,企业丧失偿付能力是指企业缺乏偿还当前到期债务的现金流入。这一类型的企业可能财务成果较好,但因一时周转不灵,缺乏资金,从而导致偿债能力的丧失。

财务危机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客观积累性、突发性和灾难性。财务危机包括多种情况,但不管是资金管理技术性失败,还是企业破产,或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任何一种情况,都会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损失。

1.2 财务危机产生的原因分析

要做到防范企业财务危机的出现,首先要识别危机产生的原因,及早采取措施,才能争取到主动权,将财务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财务危机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外因和内因:

1.2.1 外部原因分析

(1)行业自身特点的影响。行业所固有的盈利能力、行业周期、行业特征等是决定该行业中某个企业盈利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市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也会使某些“夕阳”行业逐渐被淘汰出局,比如环境污染型企业,如果这些行业的企业不能够及时转型,必然被市场所抛弃,从而走向失败。

(2)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及政策调控的影响。国家的宏观经济状况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国家为促进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而出台的各种刺激性或限制性政策,以及国际上一些通用的准则,如WTO准则等,都会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产生影响。

1.2.2 内部原因分析

(1)重大投资决策失误。企业在做出一项投资决策前,应当对投资项目作充分的了解,对投资方案在市场、财务、风险性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同时,对企业自身的资金、技术、管理状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做到量力而行,有的放矢。不少发生财务危机的公司,投资前没有经过科学严谨的可行性论证,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导致投资方案实施后,不但没有给公司创造效益反而带来不良的影响。

(2)企业债务负担过重。过度负债可以说是高速成长的多元化经营企业的通病,也是企业财务危机的根源。企业为了达到快速扩张的目的,就不可避免的要负债经营来弥补资金短缺,抬高企业的负债率,导致企业经营成本加大,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日渐脆弱,巨大的偿债压力可能导致企业潜在的支付危机随时爆发。

(3)财务控制能力薄弱。企业财务控制能力薄弱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资金管理缺少控制,将短期资金用于长期计划,致使财务风险陡增;二是由于我国市场已成为买方市场,企业普遍存在产品滞销现象,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取赊销的方式销售产品,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造成应收账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致使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很差,由此而产生财务危机。

1.3 企业财务危机的显著征兆

从企业的理财经验来看,企业财务危机在爆发前总会出现一些应当引起重视的征兆。

(1)经营效益明显下降。经营效益明显下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销售额下降或销售额上升但利润下降。企业连续多年持续亏损,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明显可以改善的迹象。

(2)现金流量持续萎缩。

(3)资本结构不断恶化。

(4)重要关联企业的倒闭。

2 企业财务危机的控制和应对措施

2.1 企业财务危机的控制

2.1.1 制度性控制

完善财务危机控制制度要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参与人和影响者的相关活动进行控制和反映,预防可能避免的偏差,平衡可以控制的偏差,反映不可控的偏差,使企业财务活动得到安全的进行。该方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能够防范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道德风险,因为人的因素是很难用技术手段来控制的,只能通过制度的完善来防范。

2.1.2 技术性控制

与制度性控制措施相比,技术性防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操作性较强,不论财务活动的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以找到相应的技术性措施加以控制。

(1)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搜集企业财务预警信息,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组织机制和运行机制。在企业内部进行广泛的信息搜集是企业进行财务预警的前提,信息质量的好坏和真实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和实施防范效果的好坏。所以,企业应选派有经验、专业水平高的人员对预警信息进行判别。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的运行机制包括运行环境、运行渠道、财务危机评价和财务预警责任四个方面组成。

企业财务预警的运行应该有良好的环境支持,财务预警的运行渠道也应畅通,不仅要求财务预警所需的信息及时传递到预警部中,而且要求将经过加工、处理后的信息能及时反馈到管理层。一旦出现警情,企业管理人员能在最短时间内以最高的效率进行警情的处理,保证预警的及时准确,减少企业的损失。

财务预警责任是保证财务预警能否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企业应针对财务预警活动设定不同的岗位,对每一个岗位明确其分工,保证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员,只有权责明确才能确保预警的及时准确,保证预警功能的有效实施。

(2)实施资本结构的动态管理。对于企业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和时期,管理人员应当对资本结构实施动态管理和监控,合理地确定融资方式及期限能够有效地防范负债危机的发生。

(3)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作为企业主要的劳动工具是企业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对企业资金运行的效率与效益发挥着基础作用。固定资产的不足造成企业无法正常运作,生产能力不足;同样,固定资产过剩又造成资产的闲置。

(4)保持良好的财务信用关系。市场经济归根结底是信用经济,信用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其信用状况决定着企业自身的命运。因此,各个企业应该认识到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良好的财务信用是必不可少的。

一是与银行建立良好的信用关系。不管运营多么好的企业,总会遇到一些意外的事件,这就需要企业不时地向银行借款。因此,同银行保持良好的信誉关系是明智的。如果企业信誉差,银企关系恶化,融资渠道不畅,支付能力不高,就容易发生财务危机。

二是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信用关系。企业若长期拖欠供应商的货款,其财务信誉必然受到影响。这样不仅会影响企业的公众形象,也会影响到公司的正常经营。与供应商保持了良好的关系,一旦暂时遇到财务困难,也可以凭借以往良好的财务信誉向供应商请求延期付款或者赊购部分原材料来度过困难,给企业赢得时间来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这就避免了由于暂时的财务困难而导致财务危机的发生。

2.2 企业财务危机的应对措施

(1)企业财务危机治理应遵循“立足企业长远发展,冷静理智,利益协调,果断决策”的原则。即在处理时,要系统审视企业的现状,果断处理所面临的问题,同时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

(2)当财务危机发生时,企业应做出快速的反应,紧急召开最高层会议,由预警部通报最新情况,通过头脑风暴法或专家意见法等,以最快的速度制定出解决方案,对外保持口径一致,树立起负责人的形象。

(3)加强对外沟通。对利益相关者进行稳定和说服,取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尽量避免被起诉破产或情形的继续恶化。比如和债权人达成和解协议,延期还款,为调整生产经营,重新安排财务计划争取宝贵时间;及时通过新闻媒体向公众进行宣传,争取舆论的支持,至少不至于更加被动。

(4)迅速提出合理可行的整顿措施,其中所体现的企业财务目标和策略一定要清晰,这也是最关键的。通常包括以下措施:重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内部控制机制和风险约束机制,并对财务危机进行彻底调查;调整人员配置,这通常涉及到对关键经营管理者的任免;公司战略调整,往往要战略收缩,出售非核心资产,获得现金,减少债务规模,不断优化公司资本结构。

(5)有条不紊地实施整顿计划,做好善后事宜。实施时,最好邀请公正、权威机构和债权人等监督,以便保证社会的信心;同时还要时刻准备应付其他意外情况。企业财务危机发生具有涟漪效应,如果处理不当,不但解决不好现存的危机,还可能引起其他方面的危机,因此应采取措施,限制其扩散到其他方面。

综上所述,企业只有将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才能准确地做出财务预警,把危机控制在萌芽状态。在针对某一企业进行财务危机预警分析时,应先进行定性分析,观察企业是否存在明显的危机征兆,然后再对企业的定量指标进行分析,得出企业的综合评价值,并通过分析给出整改意见。希望通过对财务危机预警与控制的研究,使企业管理者、政府、股东、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财务风险信息,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适时监测与评价,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应对财务危机的能力,使企业的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保护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权益,有利于国家经济环境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艳,张海君.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的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7,(6).

[2]刘红霞.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方法及系统的构建研究[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3]姜红芳,吕潼.浅析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财务危机的防范和化解[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金融危机下的寒假 第5篇

这个寒假,最受瞩目的焦点莫过于“金融危机”了。电视里,在谈金融危机;报纸上,在谈金融危机;电脑上,也在谈金融危机。而在金融危机下,这个寒假也过得不太过瘾。

一、“零花钱危机”

“金融危机”,说白了,就是钱的危机,而我们小孩的零花钱也有“危机”了。以前问老爸老妈要零花钱易如反掌,现在简直比登天还难。这天晚上,我靠到正在看电视的老爸身边,“老爸,我的钱包现在很脆弱,可不可以支援一下啊?”我苦苦地“哀求”。“你这孩子,跟你说了多少遍了。现在到处都是‘金融危机’,我买的股票啊、基金啊,都在不断地疯狂下跌,我都快气死了,哪还有多余的钱给你?”唉,这个目标失败了。于是,我马上瞄准另一个目标。“老妈„„”还没等我说完,老妈就唠叨起来:“乐,你都是六年级的学生了,也应该懂事一点了。现在谁不为‘金融危机’而烦恼?我正在为买不起高价的OLAY化妆品而烦恼呢!唉,我这美丽的皮肤,要受一点苦咯„„”唉,金融危机真折磨人哪!我的零花钱哪„„

二、“时间危机”

这可恶的金融危机,不仅影响到“零花钱危机”,还影响到“时间危机”。“时间危机”主要是指老爸老妈的休息时间。这大过年的,老爸老妈的老板可精巴得不得了,为了自己能有更多的收入,根本不顾及我们的感受,竟然要他们大年初六就去上班。要知道,老妈可是休息了一个星期都不到啊!老爸老妈也没有办法,只得老老实实地去上班。原本热热闹闹的家,现在只剩下我一个人孤零零的了。我实在受不了了,就到外公、奶奶家去解闷。

蜜糖下的危机 第6篇

到了正午,太阳火辣辣地照射着大地。“呼——”一股热风吹过,芊芊灵敏的触角立即捕捉到一股异味。她好奇地问:“咦,这是什么味道?”

“哦,这是垃圾散发出来的腐败味道。”蚊子头领说着伸手一挥,蚊子军团就向垃圾填埋场扑了过去。一时间,在垃圾堆里觅食的、休息的野生动物全成了他们猎食的对象。

芊芊和维维也在用心地寻找着食物。闻着闻着,一丝甜滋滋的味道触动了芊芊敏感的神经,她高兴地说:“哈哈,我闻到糖的味道了。”

循着糖味,芊芊顺利地找到了甜味的源头——一块方形的纸板,纸板上已经密布着许多只蝇子。

“哈哈,我也来了!”芊芊高叫着向下落去。

“不要过来,危险!”纸板上的一只蝇子虚弱地警告道。

“独享可不是蝇子家族的作风哦。”芊芊以为对方不想让自己吃才这样说的,所以毫不客气地落在纸板上。然而,她还没来得及品尝一口糖,就发现自己的一只脚被粘住了。

芊芊的心里升起了一丝恐惧,赶紧抬起被粘住的那只脚。当她抬起一只脚后又发现另一只脚也被粘住了。于是她又试图抬起另一只脚,结果越挣扎情况越糟。芊芊这下真的害怕了,急迫地问:“怎么会这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伙计,这是人类专门用来对付我们的粘蝇板。粘蝇板先用糖把我们引诱过来,再用表面的胶把我们粘住。看到身边的这些伙计没有?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粘蝇板的牺牲品。”

芊芊定睛一看,身边的那些蝇子身上个个粘满胶液,有的在垂死挣扎,有的已经气绝身亡。如果自己在降落的时候能够认真观察一下,或是听从别人的劝告就不会落到这个下场了。想到自己很有可能像他们一样,芊芊忍不住“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危机下的生活 第7篇

2007年以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为导火索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的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并持续至今。2008年,欧美股市纷纷创下“9·11”以来的最大跌幅,标准普尔指数服务公司宣布,全球股市10月份市值蒸发达5.79万亿美元,较9月份的4万亿美元还要多。同时标普估计,投资者在的08年首十个月共损失16.22万亿美元。金融危机严重威胁了大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而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的一个重要的管理部门,应正确看待和应对当下的经融危机,把绩效指标和公司战略挂钩,变静态考核为动态管理。

二、五元结构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BSC)是由哈佛商学院教授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Kaplan)和复兴方案公司总裁戴维·诺顿(David Norton)在对美国12家优秀企业为期一年研究后创建的一套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后来在实践中扩展为一种战略管理工具。它是一种以信息为基础、系统考虑系统业绩驱动因素、多维度平衡评价的一种业绩评价系统;同时,它又是一种将企业战略目标与企业业绩驱动因素相结合、动态实施企业战略的战略管理系统。其框架由明确企业愿景开始,进而确定企业的总的战略目标,依据总的战略目标把战略落实到财务、顾客、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层面的具体目标。如今,全球经济受到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根据企业绩效管理的特殊要求修正和调整平衡计分卡的结构和维度,得到金融危机下平衡计分卡的一级指标: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金融危机。新的五元结构平衡记分卡能够在这种特殊时期帮助企业有效地解决两大问题:绩效评价和战略实施。

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金融危机这五个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每一个要素不仅包括具体的目标,而且包括为达到每一目标而相应设计的具体的评价方法。(见图1)。该模型每一个层面的使命都是在回答如何服务于战略远景的问题,就像飞机座舱中的标度盘:它使管理者一眼就能发现战略执行中的问题。这五个层面具有严密的逻辑支撑和循环发展关系:财务层面的成长源于客户的满意度;客户的满意度源于内部流程管理的有效性;内部流程管理的成功取决于学习和成长层面上员工能力、企业信息系统的完善;而金融危机的来袭对以上四个层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三、五元结构平衡计分卡评价方法

将金融危机指标纳入平衡计分卡后,需要对新平衡计分卡各维度分别赋予一定的权重。本文采用科学性最高的一种方法——层次分析法对五元平衡计分卡各维度指标赋权。层次分析法A H P(A n a l y s i s o f Hierachical Process)是由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的T.L.Satty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决策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一)构建递阶层次结构图

通过对评价对象进行分析,构建评价对象的递阶层次结构图。如图2:

((二)构造判断矩阵

指标的确定和分值的给定带有主观臆断性,为减小主观因素的影响,采用Saaty提出的1-9比率标度法,对各因素之间两两比较得到量化的判断矩阵。

按照表1的标度方法来确定因素之间的相对比分,从而得到若干个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如下:

(三)求解判断矩阵

求矩阵A的最大特征根λmax且必为正实数,其对应特征向量的所有分量均同号,且最大特征值λmax对应的单位特征向量若为W=(W1,Λ,wn)T,aij=wi/wj,i=(1,2,…,n),j=(1,2,…,n)。因此,W=(W1,Λ,wn)T就是所要求的同一子集中各指标相对于上级指标的权重向量。

(四)进行一致性检验

本文采用指标进行一致性检验。其中,λmax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n为判断矩阵的阶数。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其取值如表2所示:

当C.R.<0.10时,认为各指标相对于上级指标的重要性具有较满意的一致性,该分析结果可接受;否则,要重新修整各指标权重系数。

(五)计算权重

确定五元平衡计分卡中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后,使用yaahp4.0计算各层次指标的相对权重。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四、结论

通过运用科学的权重设计方法对绩效评价进行具体的研究,发现通过定量方法可以较好解决评价过程中的主观性和片面性。确定指标权重后,要按指标权重赋值对企业进行总体评价,并与预算标准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得分与标准分之存在差异的原因,特别要关注金融危机指标得分变化对总体评价得分的影响。这样,企业在金融危机时期提高绩效评价结果的科学性,最终全面提高企业的绩效。总之,此次的金融危机,我们应该积极对待,无论对企业还是员工来说我们都要以健康的心态来迎接这次的挑战。在逆境中磨砺,在逆境中发展,这应该是我们企业和个人都具备的心态。

参考文献

[1]、安申:美国次级房贷风波蔓延全球爆发小型金融危机[J].IT经理世界,2007年第16期

[2] 、方振邦:战略性绩效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2版

[3] 、成十:美国次贷危机与日本金融泡沫危机的比较分析[J].学术界,2008年第5期

金融危机下的人才“抄底” 第8篇

一位美国学者就忧虑说:“即使每个国家只带走2%的人才, 对于美国的影响也将是巨大的”。

印度的《印度时报》评论说:“一直到最近, 损失顶尖人才的主要还是印度和中国。但一项最新研究显示, 美国正面临‘逆向人才流失’。美国‘不合时宜’的政策, 阻碍了高技能移民成为美国的永久居民。这种人才流动的受益者是过去的输家, 比如中国和印度:这些国家繁荣的经济, 开始吸引那些到海外发展的人回国工作。”

金融危机已经让中国、印度直接到美国去人才“抄底”。中国中央部门中组部出台了引起海内外关注的“千人计划”。2008年, 中国上海市政府也牵头组织了金融人才招聘团奔赴英美。上海市人事局一位负责人表示:尽管过去5年, 上海市政府多次在海外招募, 但如此抢手还是第一次, 上海市政府甚至从欧美运回来的简历重达300多斤, 仅在纽约的招聘会, 一百多个岗位就来了一千多个应聘者, 许多人甚至打着“飞的” (把飞机当出租车使用) 来赶时间。

当然, 不仅仅是上海, 江苏的无锡、辽宁的大连等中国新兴城市都在看准这个大好时机。无锡人事局一位负责人说, 这些“开全国风气之先”去海外人才抄底、甚至引起国外关注的政府官员都很有开拓精神, 非常务实, 局长亲自率队前往欧美招聘优秀的留学人才, 无锡在支持海归创业这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包括培育出无锡尚德这样的高科技海归企业。用他们话说, 上海、无锡等地都建有借鉴西方经验的科技园, 也有发展高科技产业的雄心, 而配套以“凤巢”, 却不去海外引进“凤凰”——高科技人才, 无疑是本末倒置。

进行“人才抄底”的不仅仅是政府, 也包括有雄心跨出国门的企业。重庆金山科技集团董事长王金山在2009年1月跟随温家宝总理访问了德国、西班牙和英国, 参加了这次著名的“采购之旅游”。金山科技正谋划在美国上市, 因此, 在欧美具有实践操作经验的国际性金融人才不可或缺。在过去, 尽管开出高薪, 但英美金融人才大多数还是不愿来华工作。而此次王金山在英国相约面谈的伦敦金融街人士曾高达上百人, 他还“抄底”了一个英国21人的一流医药研发团队, 此前这个团队要求支付高昂的转会费, 如今将其招入旗下却不花一分钱。

“这不是人才打了对折吗?”王金山接受媒体采访说:“看到这种情况, 我当面向总理谏言, 应该把海外抄底人才和技术上升为国家战略。”

事实上, 缺乏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正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多以失败告终的根本原因。中国企业需要“走出去”不应有任何质疑。只有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并购, 而没有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发展与扩张, 这肯定不是正常的“开放”。并且, 中国也不应该在全球产业链当中一直扮演“工人”角色, 肯定需要成为全球智力产业的主要竞争者。

但是, 这些西方产业有多大的“泡沫”?中国是否能够“救活”?中国有没有能对西方的产业进行准确评估的人才?即使是优质资产, 中国是否拥有在西方当地经营与竞争的人才?许多本土人才虽然熟悉国内的市场、法律、游戏规则, 其国内竞争力已经得到证明, 但他们是否熟悉国外情况?是否具备国际上的优秀竞争力?是否有在西方当地多年具体操作、运营的实践经验与业绩?国家和企业是否值得用上百亿美元的财富去让这些“新手”去国外“赌博”和“交学费”?

海外投资、并购、扩张的成功还取决于是否具有国际化的人才。这些问题正是被长期忽略, 因此导致中国海外扩张失败居多。我们不能把国际经验照搬进中国的国情土壤之上, 可是也要习惯不能把中国的经验照搬到西方以及国际上使用。如果没有熟悉西方市场、能在西方当地经营、以及能与当地西方顶尖人才展开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自身培养不了又不愿引进, 引进了又无法妥善使用, 自然, “摸着石头过河”的跨海出征, 结果难免是钱“打了水漂”。经济学家郎咸平就指出:“在国际市场上竞争要有充足的资本和人才。我们现在不缺资本, 缺的是人才。”

并不是说中国人不善于在西方经商, 或者在海外遭到歧视无用武之地。在东南亚股票市场, 华人上市公司大约占到70%。在美国硅谷, 2005年度根据营业额评选出的150大上市公司名单当中, 有18家华裔企业。然而, 这些华裔要么是当地土生土长, 或从小移民过去, 或是当地留学并工作多年, 不但熟悉以及完全融入当地, 并且从基层一路奋斗到高层, 其在西方的实战能力和经验已经为事实上的业绩所证明。因此, 与其使用远在中国只能“隔海观花”的本土人才去经营一切, 为什么不能在海外收购资产、商品、技术的同时, 也去收购这些能在当地经营的人才呢?

在2006年, 百度因为在中国的成功已经难以撼动, 开始进军海外。有人就揶揄说:“他们听华尔街的声音太多了, 可能觉得这样能更快赚钱。”

“为什么没有人质疑美国公司说:美国市场那么大, 你为什么还要做美国以外的市场?”李彦宏的回答非常干脆:“15年之后, 百度的收入应该有50%以上来自中国之外。只把中国市场做好是不行的, 在30年前中国企业也许没这样的机会, 可是现在, 中国的搜索企业如果不能在国际上拥有相应的地位, 这是说不过去的。”

而百度进军日本的人才选择则正是榜样。2008年1月, 百度进入日本市场, 请来的是索尼前董事长出井伸之担任独立董事, 以便打响在日本商界圈子里的知名度。随后, 百度在日本组建人才团队, 招聘要求就是“日本人, 对互联网和搜索引擎有着深刻了解”。李彦宏甚至不要求这些人会中文或英文, 当被问及日本市场需要做什么样的产品时, 李彦宏也表示“不知道”, 他认为这需要由当地团队决定, 他们只教授“方法论”。

美国人一直期待中国利用庞大“中国美元”进行“金援”、购买债券、投资收购那些危机重重的产业, 就像80年代日本人所做的那样, 甚至可以买下洛克菲勒中心这样具有象征意义的大楼。但是, 如果中国是去抄底人才, 美国人就难以表示“欢迎”了。2008年12月5日的《华尔街日报》也表达忧虑说:“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向海外输送其最优秀、最聪明的人才, 而现在轮到中国从华尔街吸收专业人才了。”

美国学界和媒体界的担心, 则证明了中国这次做对了事, 这才是美国最核心的资产。在过去, 美国也曾有过经济停滞、日本迎头赶上的处境。但是, 美国只需要“留得青山在”——留住了人才, 通过出售产业、发行国债等重新获得资金, 然后注入到产业调整、科技创新、制度改革当中, 就往往又能够获得重新繁荣的机会。但是, 这次连韩国的《朝鲜日报》也意识到:“中国虽然热衷于招聘人才, 但在摇摇欲坠的西方金融机构的收购和投资方面则显得‘漠不关心’。”

某种程度上, 中国这次“学精”是通过头破血流的方式得到了教训。改革开放三十年, 中国在海外并购和投资当中所付出学费已经太多。然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 国内大多数媒体和专家对于中国“人才抄底”第一反应就是:需要深思缓行。诚然, 人才引进与人才使用必须结合起来, 国家引进人才是为了帮助发展, 人才也需要“事业留人”, “共赢效应”才是保持长期合作的根本。

但是, 有许多媒体喜欢不分情况地过分夸大国情的特殊性, 一提到海归以及引进海外人才, 不看招聘的具体岗位和要求, 不问水土不服的原因是海归自身调整出了问题还是本身制度和环境不利于人才发展, 首先就是去怀疑这些海外人才要求高, 熟悉西方而不适应国情。最后, 这些被鉴定为“水土不服”的高级人才转而为外国企业进入中国效力时, 结果却又让采信这些舆论的政府和企业“有苦难言”。

“中资银行成外资超级提款机”在2008年成为中国各大媒体热点, 因为跨国企业在中国的成功与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的失败形成了太鲜明的对比。也是国内的媒体称:目前中国所有的银行都被18家外资银行参股或控制, 而这些外资在短时间内都获得了高额溢价, 不管中国的银行是否想贱价出售股份, 事实上都成为了外资机构的超级提款机, 造成国民财富的大量流失。一位社科院研究员还以2006年美国高盛、德国安联、美国运通等公司用大约295亿元人民币收购工商银行10%股份为例, 指出一年后这些股份市值2755亿, 外国人不费吹灰之力就从中国净赚2400亿元。

但是, 这些专家和媒体却没有意识到:为高盛、美林进行中国业务运作的中国区高管们, 大多正是那些被他们认为“水土不服”、并由此成为质疑“人才抄底”理由的海归。当企业不问具体原因, 就以“特殊国情”和“水土不服”等拒绝人才, 最终付出的代价只能是自己。海外人才也并没有因此被耽误, 这正是国际人才的基本特征, 具备国际竞争力, 因此在外国以及外国企业也能取得成功。

同样的故事还发生在审计业, 即使中国对外资进入有明确限制。2005年中国评出百强事务所, 普华永道、安永、毕马威、德勤等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依然占了百强所业务总收入的49.46%。“四大”基本垄断了中国高端审计业务以及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所有审计业务。2007年, 当时的人民币升值还没有成为热点, 安永华明的董事长葛明就已经指出:中国大型企业海外上市全都由“四大”审计, 许多具体数据中国的政府领导和企业高管都不清楚, 而美国人 (四大都是美国公司) 却知根知底, 因此, 将来如果谈判人民币升值, 必然会让中国处于被动位置。

然而, 为“四大”中国公司效力的却基本都是中国人。例如在安永华明的数千名员工当中, 95%都是中国人, 其中大约五分之一是海归。葛明自己就是海归出身。在全球化当中, 当本土企业只用懂中国的人才时, 外国竞争对手却既有熟悉西方又深刻了解中国的人才。中国在全球进行这样的智力博弈, 以失败告终的故事只会更多。

作为少有并购后融合成功的案例, 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之后, 连续几任全球总裁都找了“洋人”。第一任沃德是原IBM副总裁和个人电脑业务总经理;第二任威廉·阿梅里奥以前是美国戴尔公司的副总裁, 此前也在IBM工作过, 此后的总裁罗里·里德也是个美国人, 在IBM工作25年后因为收购进入联想工作将近四年。实际上, 联想董事会的成员一半以上也都是外国籍人士。因此, 柳传志、杨元庆是船长, 但充当联想“走出去”先锋却是那些在西方土生土长、并有多年当地市场实践经验的西方人, 这或许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是个提醒。

危机背景下的会议成本 第9篇

有些单位的负责人认为会议方面的事儿很简单, 设专人或成立专门的部门没有必要。这明显是一个误区。由于没有专人负责会议的策划与管理, 各单位在会议策划的严密性与创新性方面, 以及在社会资源的合理运用、会议成本细节的把握、专业通道的建立等方面, 都做得不是很够, 而这些因素又是从根本上影响着会议成本的。资料显示, 美国的一些大型企业在引进了会议统一管理机制后, 会议成本通常能够降低10~20%。我们国家的企业如果也这么做了, 一年下来能节省多少开支并不难想象。

我们的企事业单位内部很少设有类似于西方国家的“会议统一管理部门”这样的机构, 也谈不上对会议进行科学的规划和统一的协调。发达国家企业及社团组织会议管理的实践证明, 对会议进行集中管理是提升会议效率、降低会议成本的有效途径。我们不少办会单位的领导只简单地要求组会人员想办法降低会议成本, 很少从战略的角度思考会议管理问题, 而这种思路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会议成本问题的。

金融危机下的资金管理 第10篇

笔者联系了一些跨国公司和本土公司的职业经理人, 试图作出一些归纳, 但我想肯定还有不足之处, 也希望大家能够补充。

一、重新审视交易对手风险

这里的交易对手包括银行和公司的业务伙伴。

金融风暴的影响力之大, 都能让银行破产, 企业当然要小心, 别把自己的血汗放在不安全的篮子里, 如果交易对手银行也有类似冰岛的landsbank这样的机构而预先未有所知的话, 那将给企业带来的会是灭顶之灾。在中国境内, 笔者得知, 境内很多外资银行因为要拯救母公司汇回利润, 同时又因为前些年存贷比拉得太高, 现阶段急需境内融资以解决流动性问题, 而境内银行因考虑到风险因素谨慎拆借导致外资银行头寸短缺, 如果企业的合作银行只是外资银行的话, 可能即使有额度也放不出款, 就像2007年底发生的银监会窗口指导产生的效果一样。于是以前完全依赖外资银行的机构现金流就产生了相当大的问题, 而现在再去修补和中资银行的关系却总有临时抱佛脚的味道, 而且这个“佛脚”还不是那么好抱的。

交易对手风险其实也应该重视起来。有些核心的大企业基本现金流还是正常, 银行额度也还够充足, 但是他们的上下游的中小厂家却未见得。随着国内大量的成规模的中小型制造型企业的倒闭, 核心大企业的零配件, 原材料或者某些大超市某些产品的稳定供应商出现生产问题, 均会发生一系列连锁性的问题并同时对核心企业本身产生巨大影响, 所以一方面需要尽可能的去了解供应链上关键机构的生存状况, 并适时给与帮助, 同时未雨绸缪, 总是为公司想好对策, 也是资金管理人应该干的事情。

二、重新制定资金管理战略

这个和上个交易对手风险密切相关。

企业需要重新审定合作银行, 并对和他们发生的业务金额额度作出相应的调整。同时原先资金管理重要的内容, 例如尽量压缩财务成本这条可能要重新审视。通用电气, 在危机发生之初就有敏感的意识并提早发行大量公司债券, 帮助公司提早实现财务的灵活度;通用汽车虽然债券已经早就进入了垃圾级别, 但是在危机之初他们也已经把在各个银行的额度提取干净, 宁可承受相对高的财务成本, 也要保证公司现金流的充足和稳定。过冬的心态促使企业对于资金管理产生了与在经济繁荣时期完全不一样的战略。

虽然中国并不是本次金融漩涡的中心, 但是中国的资金管理人也一样需要根据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为自己公司的战略安全保驾护航。比如充分考虑再融资风险, 减少以前经常性的短贷长用的方法, 同时要广开财路, 宁可资金管理人麻烦一点也要根据业务的需要多找一两家合作银行以做备用。有资深的资金管理人在去年宏观调控之前就用承诺费的方式固定了银行的借贷利率水平和信贷额度, 虽然花费了一定的承诺费用, 但在之后的调控紧急期大多数机构都有额度贷不到钱的状况下, 他们公司就可以安安心心的按照承诺合同规定的额度和利率进行融资安排。

三、谨慎制定风险战略

近期报出国航在石油期货上的亏损和香港中信泰富在衍生品交易上的失误造成的巨额亏损。其中均有时机把握和工具选择上的失误之处。失误点我们会另外行文仔细分析。但可以想见的是在选取金融工具的时候一定要再三考虑各种极端状况。今年早先欧洲银行主导中资银行大卖的CMS产品的大面积亏损, 就在于欧元区长短期利率的倒挂现象。这样的极端状况几十年不见而一旦显现就会让实际金融工具的使用者遭受巨大损失。

各种理财工具在背后都有各自的风险结构构成。而董事会必须清楚这背后的风险意味着什么而且承受的起。银行毕竟有自己赚钱的立场, 而企业资金管理人的职责应该是分析清楚这些工具的结构, 同时告知董事会并提出自己的专业意见。必须高度警惕风险, 尽可能的用常理去理解问题, 远离那些错综复杂的交易程式, 类似香港最近出事的的雷曼迷你债券, 任凭销售人员吹得天花乱坠, 最后还是投资者自己为损失埋单。从来都不睬纳复杂理财工具的Nike这次就可以笑得很大声, 因为他们的钱从来都是非常老实的呆在银行里吃利息, 最多做点结构性存款。虽然在经济繁荣时期看起来司库并没有为企业赚取足够的利润, 但是在经济风暴的今天他们完全可以笑看那些卷在各种债券风波中的企业资金管理人。

四、密切关注全球金融动向并为决策者提供战略决策参考。

大动荡的时期也是意味着大机会的时期, 很多准备充分的机构已经出手或准备出手在这次动荡中抄底突击。怎么抄底?花多大代价?整合并购怎样的资源?现金流的支持状况?上市可行吗?发债的成本比银行融资怎样?什么样的利息?长的短的?司库们其实有大堆的事情可以做, 千万不要被边缘化, 也不要整日埋头在琐碎的银行公文和财务数据的收集整理报告中。看看我们的资金管理网, 参与一下资金管理者沙龙的活动, 和同业交流交流心得体会和对未来趋势的判断, 不仅是对自身见闻的扩充, 更是可以一直搭着这个行业最前沿的脉搏。

几点建议而已, 相信大多数的朋友已经在做这样的工作。我们一直希望能够成为资金管理人专业群体的全方面的伙伴, 帮助大家的成长。

危机下的各国央行 第11篇

日本央行当天在一份声明中说,其买入对象将是评级在“BBB-”以上的商业银行股票,满足其购买条件的银行包括日本8大商业银行及24家地方银行。

此前,日本政府曾决定买进20万亿日元的银行股票。

日本央行曾在本世纪初为应对银行业危机而实行过该政策。全球市场紧张和股价下跌冲击了日本银行业的资产状况及其放贷能力,给已经陷入衰退的日本经济再添一份压力。

日本银行总裁白川方明央行已经决定购买商业票据和股票,但我们不仅要考虑接手,还要考虑如何退出。

巴克莱资本驻新加坡的信贷分析师Jason Rogers如果说会带来什么影响的话,也是积极的影响,但对稳定整个金融体系到底有多大帮助,还需拭目以待。

美国银行驻东京的经济和策略主管藤井知子这引发了对于根本性问题,即银行业资产状况的疑问。如果考虑一下为什么非在这一时刻出台该计划,确实会引发更严重的忧虑。

金融危机下的财务战略 第12篇

一、金融危机的影响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 企业正常经营发展的瓶颈很多。主要有:一是原材料价跌过快。去年及上半年原材料价格猛涨, 下半年价格猛跌, 原材料价格波动大而不稳带来连锁效应, 产品价格严重下降, 导致企业生产成本过高, 负债经营, 加之很多供货企业停产、破产, 导致企业举步维艰、生产困难。二是市场萎缩低迷。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用货企业限产、停产、及至破产, 造成市场萎缩, 产品无法销售。同时, 不少加工类企业工艺简单、缺乏竞争力, 市场占有额低, 销售途径狭窄, 无法在短时间内拓展国内、国际市场, 很难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立足。三是资金不足。虽然国家出台了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 降低了银行贷款利率, 调增了商业银行信贷规模, 但是银行对中小企业发展信心不足, 特别是当前金融危机这一大背景下, 银行为了降低风险, 加紧收缩银根, 对中小企业实行“限贷”、“惜贷”、甚至停贷。四是企业基础管理缺失和弱化。不少企业实行家族式管理, 管理体制比较混乱, 人员比较复杂, 不具备现代化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不能推行流程优化、效率明显、节约成本的精细化管理。在如此大环境下, 企业生存成为了首要目标, 而要想实现健康成长和持续经营, 在整体战略部署下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财务战略显得至关重要。同时企业家们也应该看到金融危机带给企业成长和变革的契机, 拥有更大的市场机会和竞争空间, 便于对企业外部和内部资源重新整合利用, 调整管理理念和重心等。如何利用这些机遇进行企业的整体战略布局和财务战略规划, 决定了企业的生死存亡、兴衰胜败。

二、财务战略的重要性

1.财务战略的概述

财务战略是公司经营战略的核心部分, 贯穿于企业整个生命周期, 即公司在一定时期内, 根据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和公司发展战略, 对财务活动的发展目标、方向和道路, 从总体上做出的一种客观而科学地概括和描述。财务战略具有三个突出特征——互逆性、动态性和整体性。互逆性即由于投资者总是希望公司在风险一定情况下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收益的提高;动态性即财务战略应该结合长期规划和环境变动保持动态的调整;整体性即公司财务战略从横向和纵向贯穿于整个组织决策的过程中。

2.财务战略的定位

财务战略的定位就是企业根据自身状况和外部环境作出的适合于本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财务战略实施途径、实施方向和实施目标的定位。财务战略定位的准确程度直接决定着企业资源配置的有序性、高效性和企业经营管理的效益性。对于财务战略的定位既要符合自身的企业特征、文化和整个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 也要顺应整个宏观环境和市场的变化。企业应该为自身的发展和战略的实施寻求潜在的资源并寻找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 优化资源配置, 实行多元化扩展, 实现企业的长久、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3.财务战略的选择

财务战略的选择是指在各种财务战略类型中抉择出适应本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和企业发展战略的财务战略。选择何种财务战略决定着企业财务资源配置的取向和模式, 影响着企业财务管理的行为与效率, 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在进行财务战略的选择时, 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企业财务战略选择要与企业的生命周期相适应。在企业初创期、成长期, 资金短缺、企业生命力旺盛, 这时企业就应选择扩张型的财务战略, 将重点放在如何筹措资金以扩大规模、促进企业的成长;在企业成熟期, 选择稳健性的财务战略以保障企业的健康和稳定发展;在企业衰退期, 选择防御收缩型的财务战略有利于企业通过重组和改制, 实现企业的蜕变和重生。二是企业财务战略选择要以公司所拥有的财务资源相匹配。丰富的财务资源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 促进企业的整体战略和财务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三是企业财务战略选择要与经济运行周期和市场环境相适应。

三、金融危机下的企业财务战略

金融危机的影响从区域向全球、从虚拟经济到实体经济、从外向性经济向内需型经济的不断扩散和蔓延, 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深刻的影响。为应对金融危机, 各个企业不得不冷静头脑, 察形观势, 重新审视自己的财务战略。笔者认为, 企业可以考虑以下战略:

(一) 安全稳健战略

安全稳健战略是一个流程, 而不是一件产品。它是一种为企业业务提供支持的实践方法, 可以帮企业改善安全流程、前瞻性地识别并消除漏洞、拦截攻击, 并自动完成法规遵从以及实施补救策略等风险管理。

1.调整投资:在当前经济动荡时期, 对于非核心主业、盈利能力不强、发展前景不明朗的出口型产品可以调整结构策略, 保证核心要素的资源需求。同时, 利用资源要素价格降低机遇, 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的投入, 并从战略高度重视“软实力”的投资。同时加强投资方案评价, 积极防范投资风险。

2.多渠道融资:融资是企业财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指企业为了增加企业资金、有效地拓展业务或者经营规模所采取的融资组合。除银行贷款外, 企业要积极运用票据、债券、信托、融资租赁、售后回租等方式, 尽量避免“短融长投”。多元化筹资, 确保现金流充足, 从而提高现金流的风险防范能力。

3.高度重视现金流管理:现金预算是现金流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通过现金预算, 掌握现金流入、流出情况, 及时补足余额。建立资金的储备制度, 提取风险准备金, 供企业危机时利用。企业的管理人员也要提高现金流风险管理意识。特别时在进行企业的战略投资时, 应考虑资金的占用率和回收率, 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

4.严格费用成本控制:首先, 建立产品全寿命周期的成本费用控制理念, 提高原材料利用效率, 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其次, 建立整个价值链的成本费用控制体系, 目前, 很多企业实行财务从紧政策, 压缩各种开销, 建立更加严格的管理制度, 再次, 要精细化管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 提高生产效率。

5.建立财务预警机制:财务预警, 即财务失败预警, 是指借助企业提供相关会计资料, 利用专业的分析方法, 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财务活动等进行分析预测, 以发现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潜在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并在危机发生之前向企业经营者发出警告, 督促企业管理当局采取有效措施, 避免潜在的风险演变成损失, 起到未雨绸缪的作用;所以作为企业的财务部门要缩短经济运行分析周期, 及时向决策层提供预警信息和危机应对的财务预案。

(二) 逆势增长战略

金融危机时期会有一些优质企业的价值被低估, 应当适时通过并购, 实现逆势增长, 低成本扩张, 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利润最大化和经理个人效用最大化。企业逆势增长至少要具备三个能力:第一消化被并购企业财务问题的能力;第二实施整合特别实财务整合的能力;第三财务风险的关控能力。

企业并购的优势:

1.取得规模收益:企业通过并购在整体产品结构不变的条件下, 充分利用大型设备实现专业化生产, 增加产量, 扩大生产规模, 从而可以降低成本。

2.取得并购收益:企业并购的信息通常是明确的利好消息, 一般会引起股价上升。有些企业由于管理较差、资源利用不合理, 造成市场对这些企业的价值低估, 如果能够把这种市场价值低于资产的重置成本的企业作为并购的目标企业, 然后对该企业进行重新整合, 就可以获得比市场价格更大的企业及其资产。

3.取得税收优惠:并购过程中企业可以利用税法中的税收递延条款合理避税, 把目前亏损但有一定的盈利潜力的企业作为并购对象, 尤其是当并购方为高盈利企业时, 能够充分发挥并购双方税收方面的互补优势。

4.取得上市资格:非上市公司通过并购上市公司, 可以取得上市公司宝贵的“壳”资源。“借壳上市”不但可以迅速取得上市资格, 提高企业知名度, 而且通过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以获取配股以及发行新股的资格, 较为便利地通过证券市场募集资金, 并节约上市费用。

摘要:金融危机的影响漫及全球, 我国也不例外, 本文结合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分析了财务战略的重要性, 以及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应该实施怎样的财务战略措施。

上一篇:尝试学科的整合教学下一篇:富士康事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