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工程范文

2024-09-03

涵洞工程范文(精选12篇)

涵洞工程 第1篇

公路跨越河谷、溪流、河流、人工渠道以及排除路基内侧边沟水流时, 常常需要修建各种横向排水沟构造物, 涵洞即是公路排水构造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一条公路来说, 一般平原区每公里1~3道涵洞, 山区3~5道涵洞, 因此涵洞的投资相当之大。因此, 涵洞设计的优劣对公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及控制工程造价影响颇大。

2 涵洞设计原则

涵洞设计应与所在公路等级性质、具体使用条件相结合, 遵循安全、经济、美观、环保的原则, 并充分考虑造价、便于施工、维护及因地制宜等多方面因素。

2.1 安全

安全是公路工程建设的首要原则, 即所设计的涵洞应具有足够刚度、强度及稳定性, 在车辆、自然力等荷载作用下可靠、安全, 即达到正常使用状态。

2.2 经济

涵洞选址应尽量做到就地取材、减少运距、养护费用低等目的, 力求在安全的基础上获得较高且合理的经济效益。

2.3 美观

基于安全、经济, 涵洞设计应尽可能达到造型优美, 其中包括进出水口流畅、孔径尺寸比例恰当, 力求达到协调、美观的标准。

2.4 环保

在选址时尽量结合地形、地貌, 减少对原有生态环境和风景区的破坏, 保护现有植被资源。特别是出水口位置、角度的选择, 尽量位于天然冲沟处, 以免影响附近居民生活, 使整个设计达到“安全第一, 以人为本“的理念。

3 涵洞设计若干细节问题

3.1 涵洞类型选择

从构造形式涵洞可划分为:圆管涵、盖板涵、箱涵及石拱涵四种。其中:圆管涵是一种在缺石料地区常采用的涵洞, 其力学性能好, 对地基的适应性较强, 构造简单, 圬工数量少, 施工方便, 适用于工厂预制, 因此适用于有足够填土高度的小跨径涵洞;盖板涵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涵, 当跨径在1m以下的盖板涵且石料丰富时, 可采用石盖板, 且石盖板的石料质量必须严格选择, 一般应采用具有较高的强度等级的石料;箱涵为整体闭合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 但由于箱涵施工较困难、造价高, 常常在软土基上采用;石拱涵是山区公路常采用的一种类型, 其施工技术简单, 跨径较大, 承载潜力较大, 且结构坚固, 使用寿命长, 但其对基础要求较高, 因此在使用范围上受到限制。综上所述, 设计时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结合当地筑路材料、填土高度、施工条件、工程费用和造价、养护维修条件等因素, 最终选择合适桥型以满足排水功能。

3.2 涵洞位置选择

一般情况下, 涵洞设计遵循“逢沟设涵”原则, 即涵洞的位置应服从路线的走向, 结合河沟位置, 因此涵洞的位置在外业勘测中就必须综合考虑布置。在设计中除遵循以上原则以外, 还应掌握以下几点:

3.2.1 顺沟设涵:

涵位一般应尽量保持河沟的原有状态, 与水流方向一致, 这样不但有利于泄洪, 并减少对下游的破坏。

3.2.2 改沟合并:

当路线通过地段两条河沟相距较近且流量又小, 在地形上便于通过排水边沟相连, 排水沟上游水流设计流量小于边沟宣泄能力, 同时又不至于危害路基稳定时可以考虑改沟合并以减少涵洞数量, 并减少造价。

3.2.3 配合路基排水:

涵洞设计与路基排水设计须密切相连, 路基排水多数情况下最终是通过边沟, 截水沟等排水涵引至路基以外。因此设计时需结合地形和路线平纵设计图, 当排除路基内侧边沟水, 涵洞位置一般设在凹形竖曲线最低洼处附近;或者在路线纵坡由陡变缓处。

3.2.4 结合地质勘探资料:

涵洞布置应尽量避开淤泥、崩塌、断层、滑坡或泥石流发育严重等不良地质地段。如必须在此地设涵, 则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固, 如换填加固法, 保证施工及使用安全。

3.3 涵洞孔径确定

根据设计流量, 通过详细水力计算, 并需进行现场考查, 特别需考查附近涵洞或排水情况, 结合所在河沟具体条件确定孔径尺寸。切勿单独根据理论确定孔径尺寸, 这样容易造成与实际不相符的情况。

3.4 涵洞长度确定

道路的断面一定, 如涵洞短, 洞身的工程量小, 上、下游翼墙高度减小, 翼墙工程量小。涵洞长短的确定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 需要经过经济比较确定。一般说来, 小断面涵洞, 洞身长度宜取大值, 大断面涵洞, 洞身长度宜取小值。

3.5 涵洞斜交角的选取

由于受地形、地物及水流方向的限制, 很多涵洞设计为斜交。除圆管涵外, 石拱涵、盖板涵和箱涵斜交角度偏大时, 洞口异形端施工较为麻烦, 另外还常常出现以下问题:a.洞口八字墙出现裂缝。b.洞口端部涵节在沉降缝处产生变形、偏移。因此设计时对于盖板涵、洞身异形端部台身回填砂砾石侧可设计成有背坡 (与箱涵原理相同) , 防止涵节偏压受力。此外可适当减小斜度或正交设置, 进出口适当改沟 (路) 顺接原沟 (路) , 达到设计与施工的协调。

图2平面设计

3.6 沉降缝

为防止不均匀沉降, 沉降缝是涵洞设计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涵洞在顺水流方向每隔4~6米设置沉降缝一道, 沉降缝贯穿整个断面, 缝宽1~2厘米, 缝内用沥青麻絮填满全缝, 其中凡地基土质发生变化, 基础埋置深度不一, 或基础对地基的压力发生较大变化, 以及基础挖填交界处, 均应设置沉降缝;凡是采用填石抬高地基的涵洞, 都应设置沉降缝, 其间距不宜大于3米。

3.7 涵洞布置设计

涵洞布置设计是涵洞设计的核心内容。涵洞布置设计即根据拟建涵洞原河沟及其两侧的地形、地质条件、路基高度和断面形式等来决定涵洞的平面和纵断面布置方式。纵断面布置设计 (图1) 指涵洞洞身和洞口基础布置成什么样的形式。平面布置设计 (图2) 则需确定涵洞布置成怎样的形式, 使其既有利于其泄流, 也能满足结构安全和行车需求。在这个过程中, 特别需要提出的是, 涵洞斜交斜做与斜交正做, 斜交正做的洞身与正交涵洞洞身相同, 因而设计、施工比斜做洞口方便, 但洞身长度较斜做时要长些, 工程数量相应也有所增加, 一般圆管涵和拱涵宜采用斜交正做洞口, 这样洞口与洞身的衔接更紧密, 更有利于排水。

4 结论

涵洞是保证公路工程安全、稳定和正常运营的关键环节之一, 探讨了在公路工程中涵洞设计的若干细节, 但除此之外, 仍存在一些需要我们重视的问题, 如高填方涵洞, 其中涉及土压力对涵洞的作用, 是否直接应用的线性计算?如此计算是否过于保守?对于同一工程, 涵洞的数目众多, 计算量仍然较大, 因此电算程序及软件的开发也是涵洞设计的必备工具。总之, 完善涵洞设计是我们作为设计人员应该努力和发展的方向。

摘要:结合涵洞设计原则, 探讨了在公路工程中涵洞设计中需引起重视的若干细节问题, 使设计与施工等各方面达到协调的目的。

涵洞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第2篇

专项施工方案

涵洞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艺流程及施工质量控制

1、基础土方工程:

①根据设计文件进行工程施工放线,放线后,根据施工现场具体地理条件及施工场地。将相关的水系进行改道汇拢引流至工作面以外,以防止土体渗水对桥基、涵基地基持力层的侵蚀。

②临时排水完成后,将工程施工部位表土清除,并将施工临时便道贯通,然后进行土方开挖,开挖过程中进行高程控制,机械开挖标高控制在设计基底标高以上30 cm,坑壁放坡采用1∶1边坡,并清抗槽边5M内石块,对于单侧山体陡峭的地势将边坡坡比加大至1∶1.5—1∶1.75,以确保坑壁稳固,坑内施工安全。基坑开挖后四角及周边设置集水坑和集水浅沟,若有土层渗水现象将于集水坑中采用机械集中抽排。机械挖方完成后,人工及时捡底至设计基底标高。人工捡底完成后进行自检,若土基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则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地基验槽工作,若自检发现土基承载力不符合设计要求,则及时上报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征得同意后进行地基换填。

地基换填:按设计基础几何尺寸各边加宽50cm进行清挖,直至符合设计要求的持力层后,人工清理浮土,然后采用合格砂砾石填料分层进行回填,每30cm一层进行夯实至基底标高。夯实遍数大于5遍,保证填料回填的密实度大于95%。

中国云南路建集团股份公司 G213线川汶路复建工程LJ10标段

专项施工方案

③基础模板: 在经检验合格的持力层上,打桩控制基础轴线和基础几何尺寸,依据设计文件进行模板支设,本工程中均采用组合钢模板,钢架管支撑固定。根据桩控轴线,按设计尺寸,精确支模、校核固定,经自检合格后,报监理检查,合格后方进行下道工序。

④基础混凝土工程:

在模板工程进行的同时,概算该部分工程量,提出所需砼原材,并备齐至拌和站堆料场,根据材料施工现场含水率、施工配合比等相关参数,调整后制定施工配合比,并准确称量每盘所需原材料。检查机具、施工便道确保正常使用。

⑤模板工程完成并检查合格后,方进行砼拌合,首先确保所使用的所有原材料为合格原材后,按施工配合比准确称量原材后进行拌合,砼拌合时间达到120秒后可出料。运输机具料箱提前湿润,砼运至现场后,利用滑槽将砼放置入支撑牢固的模板中。均匀分布后每30cm投放片石,片石量不超过构件体积的30%。片石与片石之间不允许重合、挤压,采用振动棒振捣密实后,再进行

中国云南路建集团股份公司 G213线川汶路复建工程LJ10标段

专项施工方案

在台身底部宽度范围内埋设片石,以便台身与基础有效连接。浇捣完毕后,及时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养生。

2、台身工程:

基础砼养身3天后,拆除模板,进行台身放线,复测基础标高,将台身尺寸用墨线标示于砼基础顶面,并进行模板支设。由于台身高度均大于1M,且台身较厚,模板支设采用3×3扁钢对拉片进行宽度控制。根据设计文件,提前放出模板大样,按台基上30cm起开始放置对拉片,横向间距80cm竖向间距50~60cm,呈梅花形布置,至台身顶面以下30cm止。对于梯台式台身基础内预埋ф12半环状钢筋,以便支设台背模板时将模板用10#铁丝斜拉于基础预埋环中,以防止因砼浇捣过程中台背模板受浮力而上移现象发生。支设过程中,严格控制台面模板的垂直度及台背的坡度、模板标高。模板支设校检完毕,报检合格后方进入砼浇筑工序。

砼浇筑:

首先清理台基顶面的杂物和灰尘,并浇水湿润台基及模板后,于台基顶面刷同强度水泥浆,然后进行配料、砼拌合。浇筑采用溜槽进行台身砼的垂直运输,每30cm投放一次片石,片石投放量控制在购件体积的30%以内。片石与片石间无重叠、挤压现象。然后采用振动棒振捣密实,每层砼均匀分布,砼不允许出现模板内堆积过高现象。砼浇筑至台身顶面后,埋设台帽连接预埋筋,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养身3天后拆除台身模板。

2.1混凝土工程特殊气候施工措施

1)、寒冷气候条件下施工,应与气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随

中国云南路建集团股份公司 G213线川汶路复建工程LJ10标段

专项施工方案

时掌握天气预报和寒流、大风警报,以便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2)、砼在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装运拌合物的容器应有保温措施。砼浇筑后当室外为度 在10℃—20℃之间时用草帘覆盖,当室外温度低于10℃时应加防冻剂。

3)、砼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有冰雪或冻块以及易冻裂。

4)、砼浇筑后应组织测温,当发现砼温度下降过快或遇寒流袭击,应立即采取补加草帘的措施。

5)、模板和保温层应在砼冷却到5℃后方可拆除。当砼与外界温差大于20℃时,拆模后的砼表面应临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

3、台帽工程:

台身模板拆除后,进行台帽放线并用墨线标示于台身顶面,依据墨线进行模板支设工序,支设过程中必须保证模板支撑牢固,控制台帽高程,精确控制盖板支承线。模板合格完成后。按照设计要求浇筑台帽,振捣密实并进行养生。3天后拆除台帽模板,拆除模板后进行涵洞的出口、入口及涵底浆砌片石工序。

4、涵洞盖板预制:

①依据设计文件,按涵洞施工先后顺序预制涵洞盖板。②按设计要求,制作盖板钢筋,钢材使用前抽检合格后,经除绣、除油渍后,加工成钢筋网片,支模、安装固定模板,支垫保护层后经自检、监理、质检、设计等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盖板预制。

③盖板预制采用预制场集中预制,同一型号盖板统一制模、钢筋制作。同一批次浇注砼,预制场地承载力确保无沉陷且平。盖板砼

中国云南路建集团股份公司 G213线川汶路复建工程LJ10标段

专项施工方案

采用振动棒振捣,砼浇注后采用塑料薄膜养身。

5、盖板吊装:

当预制盖板、台帽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以上后,方可进行吊装。

盖板运输:

采用平板车运输至吊装现场,盖板两端下部用10×10木方支垫,防止盖板整体受到震动。

盖板吊装:

根据盖板的重量不同,采用不同吨位的吊车进行吊装,台帽座浆(高标号砂浆,厚20mm),安全吊装后,按设计要求进行板缝、板端嵌缝和帽石安装,盖板运输及吊装过程中严禁正反面倒置。当嵌缝沙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后。则进行涵顶回填及碾压。

二、安全文明施工:

1、在施工位置设置明显的标示牌,工程所用材料分类堆放并标示,分部工程的主要内容。基坑开挖后,与基坑四周搭设有效防护栏。支设警示标语等,基坑周边5m内禁止堆放工程大件材料,以避免坠物伤及基坑内作业人员。

2、施工过程中,所涉用电机具,在使用前必须先由电工及安全员提前检查机具的绝缘保护、机具运转情况,以及配电箱、线缆是否无安全隐患,电线接头是否包扎牢固。机具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合格的操作培训,使用过程中必须穿戴绝缘胶鞋和绝缘手套,电工及安全员必须随时监督安全措施及操作方法。

3、基坑内施工时,必须有专人观察坑内四周土壁情况,若有情况及

中国云南路建集团股份公司 G213线川汶路复建工程LJ10标段

专项施工方案

时示警。对于有隐患的土壁进行支撑或清除。

4、开挖的土方集中堆放于堆积场地,所有周转材料集中码放整齐,拆除的模板及时清理、码堆。每道工序完成后及时清理现场遗留材料及杂物,做到“工完场清”。

5、每道工序前后必须进行报验、检验,并做好书面记录。

6、工人进场后进行安全教育,对部分具体工种进行针对性安全教育。未经安全培训的工人严禁上岗,严禁非操作人员操作施工机具。

中国云南路建集团股份公司 G213线川汶路复建工程LJ10标段

2009年5月10日

涵洞工程 第3篇

关键词:涵洞设计;箱涵接长;拆除拱涵新建双管涵;拆除盖板涵新建四孔箱涵;接长单侧单孔箱涵+新建单侧单孔箱涵

中图分类号:U41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30-0169-02

1 概 述

嘉山路拓宽改建工程沿目前的老104国道走向,起点为池河大桥,终点为远翔学校,全长8 581.854 m。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为:50 km/h,设计荷载:城-A级。

本道路现有4座涵洞,其中涵洞A为箱涵,涵洞B为拱涵,涵洞C为盖板涵,涵洞D为单孔箱涵,分别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次设计采用对原有涵洞接长或者新建的处理方式。

2 过水涵洞设计原则

①涵洞布设应贯彻“以人为本”的建设思想,原则上保持沟渠的自然状态,涵洞交角宜顺其自然沟渠走向,不得大面积强行改沟、改渠

②涵洞结构型式的选择,本着因地制宜、利用地形、方便施工的原则,根据汇水面积大小、设计流量大小、使用性质、地质情况、填土高度以及地基承载力的不同,可选用钢筋混凝土圆管涵、盖板涵、箱涵和拱涵。

③在一般地质情况下,设计流量较小时一般选择圆管涵,考虑检修方便也选择2×2 m跨径的盖板涵洞。设计流量较大时一般选择盖板涵洞,在基底应力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分离式基础;在基底应力不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应采用基础处理与整体综合比选后择优采用。

④软基路基或地质条件较差路段,设计流量较小时一般选择圆管涵洞,考虑检修方便也可选择2×2 m跨径的箱涵。设计流量较大时,宜选用钢筋混凝土箱涵。涵顶填土高度需控制在0.5~6 m,涵洞尽量按正交布置。

⑤安徽省地区降水时间多、强度大,在工程造价增加不多的情况下,建议圆管涵的孔径宜大于等于1.5 m。

⑥在填土高度和排水均满足的条件下,涵洞一律采用暗涵。

⑦当涵洞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对涵洞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时,地基加固后的模量不宜过高,在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的基础上,应尽量采用柔性的地基处理方法。

同时,地基加固的宽度应延伸至基底以外一定的范围。过强的地基处理不但浪费工程费用,还会增大涵洞位置路基与涵洞的沉降差异,造成行车跳车现象,增大涵洞顶面填土土压力集中系数,影响涵洞结构安全。

3 主要设计参数

3.1 技术标准

①设计基准期:100年;

②汽车荷载:城-A级;

③设计安全等级:三级;

④环境类别:I类(一般环境);

⑤环境作用等级:C级。

3.2 荷 载

3.2.1 恒 载

涵顶恒载计算填土土柱重量,按新填土情况计算,对涵洞的竖向和水平压力分别乘以K、λ系数,填土重力密度为

19 kN/m3,回填土内摩擦角为30 °,回填砂内摩擦角为35 °;砼(片石砼)重力密度为25kN/m3,钢筋混凝土重力密度26 kN/m3;竖向土压力集中系数K,按《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T 65-04-2007中表9.2.2进行計算。

3.2.2 活 载

计算采用车辆荷载,活载按30 °扩散分布;由于涵顶填土高度≥0.5 m,故不计活载冲击效应。对于填土大于8 m的涵洞,车轮荷载作用范围按照30°角向下扩散,到达涵顶的当量土压力很小,因此填土大于8 m的涵洞不考虑车辆荷载产生的竖向力河汽车土侧压力。箱涵的箱内外温差变化取±15 °C。

4 涵洞设计方案

4.1 涵洞A(箱涵接长)

涵洞A现状为断面5.5×3.5 m的箱涵,其满足荷载要求。故采取原箱涵断面接长处理, 左右幅均接长6 m,箱涵板厚55 cm,洞口采用浆砌块石八字墙,基础采用10 cmC15素砼垫层+90 cm毛石混凝土垫层。洞口铺砌采用40 cmM10浆砌块石+10 cm碎石垫层。如图5所示。

4.2 涵洞B(拆除拱涵新建双管涵)

涵洞B现状为拱涵,由于原管涵已经不能满足现有荷载要求,故拆除拱涵新建直径2m双管涵,设计流量满足设计要求,洞口采用钢筋混凝土翼字墙。洞身断面图,如图6所示。洞口断面图,如图7所示。

4.3 涵洞C(拆除盖板涵新建四孔箱涵)

涵洞C现状为盖板涵,由于现状盖板涵断面流量不能满足河道设计流量要求,故拆除盖板涵新建四孔箱涵,箱涵尺寸采用4孔5x3 m,C30钢筋混凝凝土翼墙。基础采用10 cmC15素砼垫层+90 cm毛石混凝土垫层。洞口铺砌采用40 cmM10浆砌块石+10 cm碎石垫层。如图8所示。

4.4 涵洞D(接长单侧单孔箱涵+新建单侧单孔箱涵)

现状涵洞D为单孔4x2.2 m箱涵,本次箱涵D设计分为箱涵A和B两部分,箱涵A为新建箱涵(4x2.2 m),箱涵B为原有箱涵(4x2.2 m)接长,箱涵A与B中线平行,两箱涵间设置沉降缝,箱涵A与B整体共同设置C30钢筋混凝土翼墙。箱涵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00 kPa。如图9所示。

5 结 语

明光市嘉山路涵洞改造设计,包含了大部分老路涵洞改造方案的处理方式,综合考虑了经济性、技术可行性等综合因素。该道路的建设,将对繁荣明光市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CJJ 11-2011,城市桥梁设计规范[S].

[2] JTG D60-201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S].

[3] JTG 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S].

涵洞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第4篇

1 管涵施工

在涵洞施工的过程中, 首先在施工之前要进行合理明确的放样, 并且要根据设计文件进行现场核对和审查, 使得设计文件能够与现场所处的地形、地址以及地面标高情况相一致。在各环节都十分明确的前提下, 再结合周围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 提出全面合理的工程流程。

1.1 工艺流程

填土预压→反基槽开挖→测量复核→开挖基坑及铺填砂砾→管底以下砼施工→拆除模板→管道吊装→管座施工→管道接口抹带→养护→回填土

1.2 施工方法

1.2.1 填土预压。

一般而言, 在公路涵洞路段施工中能够, 必须要先填入预压土壤, 并进行预压, 一般来说在预压的过程中通常都是采用等载预压, 使得少量软土和沉降量较大的地段能够采用超载力进行超载预压, 同时填入砂垫层, 填筑土壤的时候更是要严格控制土壤速率, 同时在施工中两个连续路堤的沉降量无法在间隔较长时间进行施工。

1.2.2 反基槽开挖、处理。

一般而言在当前涵洞基槽开挖过程中, 通常都是采用机械开挖为主, 人工配合的方式来进行基槽的挖除工作, 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 地基承载力更是要能够保证基槽底不得坚实、平稳和坡度的精准。

1.2.3 浇筑管底砼。

在施工之中, 验槽合格的情况下进行管底混凝土浇筑是十分重要的, 也是提高混凝土工程项目质量和结构完整性的主要手段。一般在施工中需要严格控制管底基层的平面搞成和冬季施工的施工措施, 同时更是要对施工中需要注意的保温层养护进行全面检查与处理。

1.2.4 管道吊装。

管底砼达到5MPa以上时方可下管, 下管采用汽车吊装。下管前先在平基面上弹放管节控制线, 稳管间隙按10mm控制, 避免出现错口现象。管节对口完毕后, 用与管座同标号的砼垫块卡牢、固定。质量要求:管内底高程偏差在±10mm, 中心偏差不超过10mm, 相邻管内底错口不大于3mm。

1.2.5 管座砼施工。

a.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拼装, 外侧用双钢管做横、立带加固, 并用短方木顶于边坡木板上模板内侧用钢筋头卡住。b.砼浇筑前, 对管底砼进行凿毛, 并用水冲洗干净。对砼与管接触的三角部分, 选用与管座砼同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 先行填捣密实。c.浇筑砼时两侧同时进行, 防止将管挤偏, 浇筑砼时同时进行勾捻内缝, 并用麻球在管内来回拖动, 将流入管内的灰浆拉平。

1.2.6 回填土。

构筑物两侧回填土采用透水性材料, 涵洞顶上及涵身两侧在不小于两倍孔径范围内的填土必须分层对称夯实。施工过程中, 当涵洞顶填土厚度不足50cm时, 严禁任何重型机械和车辆通过。

2 盖板通道施工

2.1 工艺流程

填土预压→测量放线→反开挖→基础模板→钢筋→基础砼浇筑→台身钢筋、模板→台身砼浇筑→台帽模板、钢筋→台帽砼浇筑→盖板安装→板缝砼浇筑→帽石、翼墙等附属物工程。

2.2 施工方法

2.2.1 盖板通道路段先填土预压 (一般采用等载预压, 少量软土沉降

量大的地段采用超载预压) , 并且砂垫层加厚, 填筑严格控制填土速率, 路堤连续2个月的沉降量小于3cm/月时方可进行反开挖施工。

2.2.2 安排测量人员定位放线, 并拴桩定位。

2.2.3 根据盖板通道基础形式, 视其土方开挖量大小决定机械或人工施工。

基础分为分离式基础和整体式基础, 分离式基础盖板通道底铺砌采用7.5号浆砌片石。

2.2.4 将加工的基础钢筋按图纸绑扎, 对于部分台身钢筋需视情况搭设脚手架以固定钢筋和便于施工。然后支设模板, 架好支撑。

2.2.5 浇筑基础砼。

在通常的施工条件下, 对于混凝土浇筑都是采用统一的拌制混凝土进行浇筑, 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振捣工艺和振捣的质量控制要求。对工程项目中容易出现振捣不实和遗漏现象进行全面管理与控制, 以确保工程项目的正常合理进行。

2.2.6 继续绑扎台身钢筋, 如果基础砼浇筑时间不长, 需注意采取措施不得使基础和台身钢筋位移, 绑扎完砂浆垫块后, 安装模板就位。

注意留置台帽抱箍模板所需预留孔。

2.2.7 浇筑台身砼, 在浇筑落差大于2m时, 需采用溜槽或串筒, 以避免砼离析。

3 箱型通道施工

3.1 工艺流程

填土预压→测量放线→反开挖→垫层浇筑→底板及侧墙钢筋绑扎及支模→底板砼浇筑→清理凿毛→顶板钢筋绑扎→侧墙及顶板内、外模板支立→砼浇筑→拆模、养护→洞口施工→土方回填。

3.2 施工方法

3.2.1 先填土预压。

一般采用等载预压, 少量软土沉降量大的地段采用超载预压, 并且砂垫层加厚, 填筑严格控制填土速率, 路堤连续2个月的沉降量小于3cm/月时方可进行反开挖施工。

3.2.2 测量放样。按照设计位置测设出箱涵轴线桩, 拴桩保护。根据设计图纸尺寸及相对关系, 放出箱涵基槽开挖线、结构边线。

3.2.3 基槽开挖。

基槽采用机械开挖, 人工配合, 管涵施工前必须验槽, 地基承载力要满足设计要求, 保证基槽底坚实、平整, 高程、坡度准确。

3.2.4 底板施工。

验槽合格后, 进行垫层砼浇筑, 垫层强度达到5MPa后, 即可绑扎底板和侧墙板钢筋、支立底板模板。内侧墙板保证50cm以上。

3.2.5 侧墙及顶板施工。

a.底板浇筑完毕, 将侧墙位置凿毛清理干净后, 绑扎侧墙钢筋、支立侧墙及顶板内模。洞内采用满堂红脚手架, 立杆间距90cm, 横杆间距120cm, 每3m设置剪刀撑一道, 侧墙用钢管对顶。b.砼由搅拌站供应, 罐车运输, 泵车浇筑。在浇筑侧墙前, 先浇5cm厚与砼同标号砂浆, 以利于结合, 防止烂根。

3.2.6 洞口施工。在涵身施工完毕后, 按设计图纸和规范进行翼墙施工, 施工方法同结构施工。

3.2.7 回填土施工。

在通道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90%后, 分层、对称回填, 密实度不小于95%。涵背回填长度按设计要求进行。材料使用砂砾或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材料。

结束语

工程劳务承包合同书(涵洞) 第5篇

劳务承包合同书

甲方:昌九高速公路改扩建A1标路基工区

乙方:

为优质、高效地完成昌九高速公路改扩建A1标的圬工砌体工程,甲方根据工程需要,同意吸纳乙方为本工程的劳务队伍,负责涵洞工程的施工。为规范甲、乙双方的劳务协作关系,明确双方的责任和权利,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达成以下合同条款:

一、工程地点及施工内容

1、工程施工桩号为K 86 + 240 至 K91 + 800。

2、本合同所指圬工砌体工程具体为通道、盖板涵、圆管涵。

二、承包方式

1、在甲方的管理下,由乙方组织机械、设备、人员、材料,按设计图纸、技术交底、施工规范要求,采取包工包料的形式完成本合同工程的施工任务。

2、单价:经甲、乙双方充分协商,甲方同意按下表所列单价及工程内容作为双方结算依据:

3、上述单价已包含乙方在完成该项工程及其缺陷修复所发生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税金等一切费用。

工程劳务合同

三、工程量的确定

通道、盖板涵、圆管涵墙身、盖板、护管按设计图工程量。基础超深(宽)部分经监理签认同意计量支付后,甲方才能将该超深(宽)部分计量支付给乙方,否则,按设计图工程量计量支付。

四、质量要求

1、质量控制依据:

(1)JTG 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2)JTJ系列的有关施工技术规范、试验规程、现场测试规程;(3)昌九高速公路改扩建招标文件《技术规范》 ;(4)昌九高速公路改扩建设计图纸资料

2、圬工砌体所用的片石、碎石、砂、水泥、钢筋等原材料,都必须是经过甲方试验室检验合格、监理同意使用的。任何不合格材料甲方有权随时要求乙方清出现场,由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由乙方负责。

3、砼浇筑前,甲方汇同监理检查验收乙方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原材料、3、现场准备情况等,甲方和监理认为乙方已具备施工条件和能力并同意开工后,乙方才能进行砼浇筑。如在施工过程中因机械故障、气候等因素造成半途停工、圬工砌体强度不足、冷缝、蜂窝、松散等质量问题时,甲方有权要求乙方返工至满足施工质量要求为止,由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由乙方负责。

4、乙方进行污工砌体所使用的施工员、劳动力应为具有熟练操作技能和施工经验,并能服从甲方和监理的指令的,对不服从甲方管理者指挥的,甲

工程劳务合同

方有权要求乙方换人,由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由乙方负责。

5、乙方在与甲方签订本合同书时,必须无条件签收甲方签发的《工程技术交底书》,并严格按《工程技术交底书》的要求组织施工。乙方在开始施工前,应严格按设计图纸所示的尺寸、测量放样所定的桩位进行挖基或安模、挂线砌(浇)筑圬工砌体。

6、在乙方开工前,甲方测量人员应及时准确地放出所需的桩位,同时在工作面以外适宜的位置设置必要的护桩,以供施工过程随时检查、复核圬工砌体的位置和尺寸。在施工过程中,未经甲方测量人员同意,乙方不得移动或损坏护桩,否则由此而造成的质量事故和经济损失由乙方负责。

7、乙方施工过程的每一道工序完成后,均应及时通知甲方管理人员和监理到现场检验,当确认合格并同意下一道工序施工后,乙方才能继续下一道工序施工。否则,甲方和监理有权要求乙方剥开本工序的工作面,检查上一道工序的工作面质量,由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由乙方负责。

8、凡甲方上级部门,在对甲方进行与工程质量有关的检查活动时,如检查出圬工砌体存在质量缺陷或质量事故,并造成甲方被上级主管部门批评、扣分、通报、罚款、返工、停工等处罚时,甲方将视该质量问题的严重程度,对乙方处以500~5000元/次的罚款,并要求乙方立即整改或返工。

9、如甲、乙双方因质量问题发生争议,应以本合同

范围内的全部圬工砌体工程。

2、如乙方不能完成

八、其他事宜

1、乙方应委托施工经验丰富、管理能力强的施工员,常驻施工现场组织施工。同时,该施工员应能全权代表乙方,凡与甲方发生的材料领用、工程款借支等事宜,统一由该施工员签署有关手续,其他人员前来接洽,甲方一概不受理。

2、为确保施工质量,乙方施工所用的水泥、钢筋由甲方统一调拨供应,乙方不得自行采购,否则按不合格材料处理。水泥、钢筋的材料款在每月结算中扣除。

3、完成本合同工程任务后,乙方负责自费进行施工现场的清理,因乙方施工造成的环境(农田)污染及纠纷,由乙方自行处理并承担相关费用。

4、本合同一旦签字即具法律效力,望甲乙双方严格遵守执行。

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乙方在进行工程收方结算后本合同自行失效。

甲方代表(签名): 日期:

浅析公路桥梁涵洞施工 第6篇

关键词:公路桥梁 涵洞 钢筋混凝土管 施工

1、钢筋渴凝土管的预制

1.1 震动制管器法

用震动制管器制管,可在铺放水泥纸袋的地坪上施工。模板与混凝土接触的表面上应涂润滑剂(如废机油等)。钢筋笼放在内外模间固定后,先震动 10s 左右使模型密贴地坪,以防漏浆。每节涵管分 5 层灌注,每层灌好铲平后开动震动器,震至混凝土冒浆为止,再灌次 1 层,最后 1 层震动冒浆后,抹平顶面,冒浆后 2-3min 即关闭震动器。固定销在灌注中逐渐抽出,先抽下边,后抽上边。停震抹平后,用链滑车吊起内模。起吊时应垂直,刚吊起时应辅以震动(震动 2-3 次,每次 1s 左右),使内膜与混凝土脱离。内膜吊起 20cm,即不得再震动。外模在灌注 5-10min 后拆开,如不及时拆开须至初凝后才能再拆。拆开后混凝土表面缺陷应及时修整。

用制管器制管的混凝土和易性要好,坍落度要小,一般<1cm。工作度 20-30s,含砂率 45%-48%,5mm 以上大粒径尽量减少,平均粒径 0.37-0.4mm,每方混凝土用水约 150-160kg,水泥以硅酸盐水泥或普通水泥为好,火山灰水泥次之。

震动制管器适用于制造直径 200cm,管长 100cm 以下的钢筋混凝土管节。此法制管时需分层灌注,多次震动,操作麻烦,制管时间长,但因设备简单,建厂投产快,适宜在小批量生产的预制厂中使用。

1.2 离心法

可按如下程序进行操作:①将钢模吊放到离心制管机的机轮上,此时钢模的档围应压在机轮上。②开动电机,通过皮带传动使机轮转动,机轮和钢模的档圈由于摩擦作用而带动钢模旋转,转速由慢逐渐加快,直至达到设计转速。③开动安装在制管机一侧钢轨上的喂料机。喂料皮带运输机应对准钢模中心,可利用喂料机行走机构和升降机构进行调节。当位置调好后,即可开动皮带运输机的驱动机构和进退机构,使皮带运输机伸进钢模,从钢模一端向另一端徐徐喂料,投放混凝土拌合料的数量可由边圈控制。④喂料完毕,钢模继续旋转,直至形成密实的管壁。⑤减速,关闭电机。⑥吊运管模,养生、脱模。

离心法制管应使用塑性混凝土,水灰比为 0.4-0.6,因此当钢模高速旋转时,从拌合物中有游离水排出,导致制管场地泥浆飞溅,极不清洁,加之噪声大,制管效率低(每制 1 节管约需 40 分钟)并需用大量的钢模,因此离心法目前已逐步为悬辊法、立式挤压法所代替。

1.3 悬辊法

悬辊制管法的操作程序如下;①操纵液压阀门。拉开门架钡紧油缸,再开动门架旋油油缸。徐徐开启门架回转 90 度,(对于小型制管机门架的开、关可用人力操作)。②将钢模吊起并浮套于悬辊机的悬辊上,此时钢模不能落在悬辊上。③操作旋转油缸,用它开动较快一些的速度关闭门架,并用锁紧油缸将门架锁紧。应注意门架开启和关闭时速度必需掌握适当,开启时间一般为 20-30s。④将浮套着的管模落到悬辐上。摘去吊钩。⑤开动电机,使悬辊转速由慢到快,稳步达到额定转速。⑥当管模达到设计转速时,即可开动喂料机从管模后部(靠机架的一端)向前部和从前部向后部分两次均匀地喂入混凝土(如系小孔径混凝土管,料可 1 次喂完)。喂料必须均匀、适量,过量易造成管模在悬辊上跳动,严重时可能损坏机器。欠量则不能形成超高,致使琨压不实而影响混凝土质量。⑦喂料完后继续辊压 4-5min,以形成密实光洁的管壁。⑧停车、吊起管模,开启门架。⑨吊出管模、养生、脱模。

悬辊法制管需用干硬性混凝土,水灰比一般为 0.3-0.36,在制管时无游离水析出,场地较清洁。生产效率比离心法高,每生产 1 根管节只需 10-15min。其缺点是需带模养生,用钢模较多。

2、管节的运输与装卸

2.1 管节的运输

管节混凝土的强度应达到设计标号的 70%,并经检查符合圆管成品质量标准的规定时,管节才允许装运。管节的装卸可根据工地条件使用各种起重机械或小型机械化工具,如滑车、镀滑车等。没有起重设备时,亦可用人力装卸。管节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应小心谨慎,勿使管节碰撞破坏。严禁由汽车内直接将管节抛下,以免造成管节破裂。为了减轻震动时的冲击影响,在运输时,宜在汽车上铺稻草、木垫板或者用圆木或方木将管节固定。

2.2 管节的安装

管节安装可根据地形及设备条件采用下列各种办法:

2.2.1 滚木安装法。先将管节沿基础滚至安装位置前 1m 处,旋转 90 度,使与涵管方向一致。把薄铁板放在管節前的基础上,摆上圆滚木 6 根,在管节两端放入半圆形承托木架,以杉木杆插入管内,用力将前端插起,垫入圆滚水,再滚动管节至安装位置,将管节侧向推开,取出滚木及铁板,再滚回来并以撬棍(用硬木护木承垫)仔细调整。

2.2.2 压绳下管法。当涵洞基坑较深,需沿基坑边坡侧向将管滚入基坑可采用压绳下管法。压绳下管法是侧向下管的方法之一,下管前,应在涵管基坑外 3-5m 处埋设木桩,木桩桩径不小于 25cm,长2.5m,埋深最小 1m。桩为缠绳用。在管两端各套一很长绳,绳一端紧固于桩上,另一端在桩上缠两圈后,绳端分别用两组人或两盘绞车拉紧。下管时由专人指挥,两端徐徐松绳,管子渐渐由边坡滚入基坑内。大绳用优质麻制成,直径 50mm,绳长应满足下管要求。下管前应检查管子质量及绳扣是否牢固,下管时基坑内严禁站人。管节滚入基坑后,再用滚动安装法或滚木安装法将管节准确安装于设计位置。

2.2.3 吊车安装。使用汽车或履带吊车安装管节甚为方便,但一般零星工点,机械台班利用率不高,宜在工作量集中的工点使用。为了加快工程进度,保证管节安装就位,用吊车安装时可采用特殊吊钩,吊钩由支柱 1 和横梁 2 组成,支柱和横梁均用外径102mm 和管壁厚 7mm 的钢管制成,套钩 3 用 3 号钢制成,厚20mm,嵌入支柱 1 终端的槽内并焊上。套钧 4 厚 10mm,装在横梁 2的套筒上,也同样用电焊焊上。支柱 1 的两端挂着链条和钩子 5。

用吊车起吊管节时,将横粱 2 穿进管节,然后把套钩 4 挂在钩子 5 上,管节用吊车吊起并安装在涵管的基础上。在管节准确安装就位后,将钩子 5 与套钩 4 脱离并把横梁 2 取出。管节间的缝隙应小于 1cm。

参考文献:

水利工程小型涵洞施工防渗处理 第7篇

随着现代化水利工程的建设,水利工程的修筑不仅得到了国家政府的支持,还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可。此外,为了能更好地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水利工程的施工人员一直不断地对施工技术进行钻研和研究,避免施工后期的漏水事件发生。

1水利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水利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其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特殊性能,这种特殊性除了表现在施工技术的要求以外,还表现在施工技术人员有着丰富的施工经验或者能熟练运用施工工艺。然而,水利工程的施工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即自然因素,因此在水利施工前不仅要做好施工技术的各项准备工作,同时也要做好应对各种自然事件的准备工作。

(1)水利工程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虽然水利工程最重要的阶段是施工阶段,其施工的重点也是施工中技术的运用,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若是不做好事前的准备工作就会严重地影响水利工程的施工进程, 并且也会加大施工中的问题难度。所以,在确定好具体的施工方案后,为了保证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水利工程的施工能够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任务, 要充分地做好水利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2)水利工程施工前施工环境的准备工作。水利工程施工前的环境准备工作是水利施工的重要环节。而施工前的环境准备除了外界环境以外还有内环境的准备工作, 其外界环境的工作主要包括施工场地的平整度、施工周围地质环境的监测、施工人员、供水管道的安全保护以及对施工所需原材料的运输到位的准备。然而其内环境的监测就比较复杂,首先需要对施工技术方案可行度最后的确定、前期施工技术的选择以及施工中不可测因素的解决方案的制定。

2水利施工中的防水技术的抉择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最重要的施工技术是防水技术,因为水利工程修筑后的功能使用就是防洪蓄水和水产养殖,这不仅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还促进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展,所以, 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防水技术是水利施工的重要技术。 然而,防水技术本身也有着施工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要求较高的特点,因此要求施工人员熟练地掌握施工工艺,并且要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和防水知识。

2.1水利工程中渗水的原因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要选择最佳的防水技术,需要对施工中的渗水原因进行调查,才能做到对症下药,选取最佳的防水技术,同时也是对施工质量的一种保证。

有关水利工程中渗水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施工间缝处理不当引起的渗水,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施工模板支撑不牢固以及施工人员将混凝土分成几个单元进行施工,以及在混凝土的注浆技术操作中出现了漏差,从而导致缝隙渗水的现象。二是大面积的渗水。水利工程的基面周围的基坑都在垫层之下,其并没有达到施工方案的要求,造成后期排水工作的不良,进一步出现大面积的渗水现象。三是,变形缝和穿墙管引起的渗水现象。这主要是由于止水带没有固定好,且混凝土的振捣工作不严密造成混凝土的孔隙增大从而导致大面积的渗水现象出现。

2.2水利工程的防水技术

(1)射水法成墙施工技术。采用射水法的方式施工其施工工序是利用钻孔机的成型器从喷嘴中喷射出高速的水流,然后利用上下反复的运动切割技术进行孔壁的修整,这样在堵住孔壁的同时也达到了防渗水的作用,进一步保证了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安全。 (2)多头深层搅拌水泥的技术。采用多头深层搅拌水泥技术具有造价低廉、施工方便等特点,并且适宜在砂砾土、粘土和淤泥质土中施工。其施工技术的原理是将有多个钻头的搅拌桩机的钻杆钻到土层当中,并将其和水泥浆一起搅拌均匀,这样土地和水泥浆就会自然而然地凝结成水泥土浆[2]。(3)锯槽法。这种防水技术的使用主要是借助于钜槽机的刀杆在导孔当中开槽和排土,但要求其钜槽机的移动速度较慢,大约为0.8~1.5m/h即可。此外在整个开槽和排土的过程当中应该与泥浆护壁的方式进行有效的配合,并且选择不同规格型号的刀杆组合进行开槽,但是应注意其开槽的深度应该控制在40m,而开槽的宽度则应该控制在0.2~0.5m之间。(4)混凝土浇筑技术。混凝土是水利施工中最基础的建筑材料,因此混凝土施工技术也是水利工程中经常采用的防水技术的一种。混凝土浇筑技术是避免工程渗水的前提保证。所以混凝土在实施浇筑工作的时候水利工程的监督管理人员要对其进行严格的监测,但要注意的是其浇筑工作对环境天气的要求很严格,要避免雨雪天气进行浇筑,或者提前做好防雨措施,再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3水利工程小型涵洞施工中的防水施工

江苏某废黄河治理工程沿线建造多个涵洞、泵站等建筑物,每个建筑物洞身墙及顶板内外侧都需要进行防水处理。具体施工处理如下:(1)墙身内侧、顶板下侧沉降缝防水处理,采用M10水泥砂浆,用刮刀进行填塞,填塞应从上自下依次完成。填塞过程中,用刮刀进行振捣密实,沉降缝表面应用刮刀进行多次抹面,确保沉降缝表面平整、光洁。(2)洞身墙内外对销丝孔防水处理:对孔洞内的遗留钢筋进行人工切割和清除;将外侧墙洞孔凿成5cm×5cm×3cm(3cm为深) 方形坑状;外口采用膨胀水泥,用铝粉膨胀剂,其掺量为水泥重量的1/10000,砂浆标号为M30=1∶ 1.75;外墙采用两油一毡(热沥青涂刷,贴上15cm×15cm沥青板)进行封盖;内墙用1∶2砂浆封盖、抹平。(3)涵洞伸缩缝防水处理:洞身段间伸缩缝在墙体内侧,用M10水泥砂浆填塞抹平,墙体外侧用沥青浸制的麻絮填塞,麻絮要嵌入墙体内2cm。麻絮填塞完成以后,外贴一层沥青浸制的20cm宽防水贴。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的建设发展不仅能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还能够改善生活环境。 在水利工程防水中,施工是关键环节,材料是基础作用,经常进行现场巡查,才能够有效地避免出现重大渗水事故,一旦出现渗水事故,及时地处理。因此,水利工程的渗水、防水,施工质量好坏起到了关键作用。 防水技术作为水利工程中的关键施工技术,对于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也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的成败。但如今的防水技术依旧不够完善, 还需在施工过程中进一步的创新与改进。

摘要:水利工程一直是国家防洪蓄水的重要建设工程,因此国家对于水利工程的施工也是格外的重视。现今水利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其防水技术一直以来都是水利施工的重点施工技术。文章就以水利施工中的防水技术为研究课题,系统地进行阐述和研究。

涵洞工程混凝土裂纹的抑制 第8篇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敦格项目部, 承担敦煌至格尔木铁路 (甘肃段) DK0+890~DK70+000段范围内的所有涵洞工程施工作业, 包括62座矩涵 (1.5m~2.5m) 、76座框架涵 (3m~6m) 、23座框架桥 (8m~20m) 。

涵洞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就是裂纹, 混凝土裂纹产生由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 有时很难明确区分裂纹具体是由哪些因素所引起的, 笔者结合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敦格项目部涵洞工程施工案例, 针对涵洞工程中常见的干缩裂纹及温差裂纹, 对裂纹的成因、特征及控制进行分析探讨。

2 常见裂纹的成因及特征

2.1 干缩裂纹的成因及特征

在实际施工中, 最常见的是因混凝土收缩所引起的裂纹。

涵洞浇筑完毕后, 混凝土初凝前, 由于水份比重小, 上浮至混凝土表面, 水泥颗粒、粗骨料比重大, 于是出现上下两个分层 (图1) , 产生泌水现象, 导致表面水份蒸发过快, 在凝固过程中会产生很强的收缩应力, 由于混凝土早期强度较低, 无法抵抗这种收缩应力, 进而产生了干缩裂纹。

干缩裂纹多产生于涵洞刚浇筑完毕后2h内, 构件养护不到位时。在混凝土表面呈现平行线状或网状的不规则分布, 裂缝两头窄中间宽, 宽度在0.05~0.2mm之间, 此种裂纹一般属于表面裂纹。

2.2 温差裂纹的成因及特征

涵洞工程属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 水泥用量较大, 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 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 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 与混凝土表面的温度差异较大, 这种温差在混凝土表面及内部引起拉应力。混凝土早期的抗拉强度较低, 当温差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 即会出现温差裂纹。

温差裂纹多产生于涵洞施工的中后期, 在混凝土表面呈现不规则分布, 纵横交错, 裂缝的宽度大小不一, 受温差变化影响较大, 夏季较窄, 冬季较宽。此种裂纹的发生受构件暴晒、环境温度突然下降、水泥自身水化热反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般属于表面裂纹, 但也会因为其他原因发展为深层裂纹甚至贯穿裂纹。

3 裂纹的抑制措施

裂纹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涵洞工程的施工质量, 造成了铁路运输中的安全隐患, 因而裂纹的抑制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各种裂纹产生的原因及特征, 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抑制措施, 能有效减少裂纹的产生和发展。

下面结合在涵洞工程施工中的经验和体会, 针对以上两种常见的裂纹, 从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涵洞施工过程控制、养护三个阶段分别采取抑制措施。

3.1 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

3.1.1 水泥

优先选用合格的低收缩性水泥, 降低水泥的用量, 从而减少水泥的水化热反应。本工程选用了某厂生产的P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3.1.2 掺合料和外加剂

优先选用电厂Ⅰ级优质粉煤灰, 这种粉煤灰具有活性高、抗冻、抗渗等优点, 能代替一部分水泥用量, 减少水化热反映。

优先选用高性能减水剂, 这种减水剂具有高减水率及早期减水率低的优点, 本工程选用了某厂生产的FAC型高性能聚羧酸减水剂, 减水率达25%。

3.1.3 骨料

优先选用细度模数、泥块含量、含泥量合格的优质中砂, 本工程选用了某厂生产的精品砂。

优先选用粒径较大、质量优良、级配良好的碎石, 本工程选用了某厂生产的4.75~31.5mm连续级配碎石。

3.1.4 拌合用水

拌合用水应满足《JGJ63-2006混凝土用水标准》中钢筋混凝土拌合用水的物质含量限值标准, 见表1。本工程混凝土拌合用水选用自来水。

3.2 涵洞施工过程控制

(1) 混凝土搅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水灰比越大, 干缩裂纹越明显。同时浇筑涵洞时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应控制在16~18cm之间。

(2)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夏季可采用在拌合用水中加入冰块, 给骨料搭建料仓遮阳、洒水降温, 在拌合用水中加入冰块, 给模板洒水降温等方法控制, 冬季可采用给拌合用水加热、蒸汽养护等方法控制。

(3) 使用砼输送泵车采用分层浇筑法施工。这种浇筑方法能较好地适应泵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提高浇筑效率, 简化混凝土的泌水处理。在浇筑速度满足总体浇筑时间 (不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的前提下, 应控制混凝土浇筑速度, 通过斜向分段、水平分层 (每层不大于30cm) 的浇筑顺序来提高混凝土散热量, 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同时应做好振捣工作, 保证振捣棒的插棒密度、插入深度及每个点位的振捣时间, 使混凝土均匀密实。

由于泵送混凝土的表面水泥浆较厚, 故浇筑后应在初凝前用铁抹子收光抹平, 以减少混凝土的干缩裂纹。

3.3 养护

要重视早期养护工作, 混凝土的保温保湿工作对抑制早期混凝土裂纹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涵洞浇筑完毕后要及时覆盖薄膜、土工布等材料并洒水保湿, 以加快混凝土内部热量的散发。冬季施工时可采用保温棚等方法为涵洞保温, 并根据气温变化适当延长保温时间。

严格控制拆模时间。通过对混凝土试件的抗压试验确定混凝土强度, 满足设计强度后才能进行拆模作业。拆模完毕后, 应立即对拆模部位进行覆盖洒水或喷涂养护剂养护。

4 结语

混凝土裂纹是涵洞工程施工中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 混凝土裂纹产生和发展的因素以及种类和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敦格项目部在施工实践中, 综合运用多种裂纹抑制措施, 有效地把涵洞工程混凝土裂纹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同时积累的这些施工经验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希望更多的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不断地探索, 提出更好更完善的抑制措施, 从而减少混凝土裂纹的出现, 不断提高涵洞工程施工质量, 以满足铁路安全、稳定、耐久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薛立言.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和处理[J].混凝土, 2005 (10) 96~97.101.

[2]杨晓东.预制箱梁裂纹发育机理及抑制技术[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2013 (6) .

浅谈公路桥梁涵洞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第9篇

1. 加强公路桥梁涵洞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原因

加强涵洞工程质量控制, 不仅是提升公路桥梁工程整体质量的需要, 也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 尤其是在当今形势下, 涵洞质量问题的层出不穷, 不仅对工程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还引发了一系列的桥梁坍塌问题, 一方面给社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另一方面也给行人以及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因此, 要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 就必须刻不容缓的以有效的措施加强涵洞工程的质量控制。

2. 加强公路桥梁涵洞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2.1 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在工程开工之前, 首先技术要交底, 确保其施工工艺方案详尽完备, 保障技术质量标准达到相关的施工要求, 更加全面的贯彻落实三级交底制度。另外, 在原材料方面也要加强相应的质量管理, 确保原材料的质量能够达到施工标准以及要求, 明令禁止施工现场出现不合格的原材料, 同时, 在对原材料加强管理的同时, 也应该设置专员维护以及保养好机械设备, 确保其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 以更好地服务于工程。除此以外, 施工人员还应进一步展开与设计方的交流合作, 加强自身对其设计意图的了解, 一旦发现设计中存在问题应及时的进行合理的处理, 以全面的保障工程质量, 加强质量控制管理。

其次, 在施工过程中, 工程技术人员要积极的履行自身的职业, 有效地发挥对施工现场的指导作用, 加强施工技术控制与管理, 要确保每一名人员都各司其职、分工合理, 对擅自离岗的人员进行惩处。工序完成后, 应该严格执行三检制, 通过有效的技术指导确保工序的质量, 特别是在施工质量方面, 要及时发现并详尽仔细的分析出现的问题, 及时的排除可能会造成质量问题的因素, 从源头上解决质量问题。

2.2 强化质量检测手段

工程质量与质量检测手段的技术含量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所以, 公路桥梁施工企业要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努力的强化涵洞工程质量检测手段, 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首先, 在开始施工之前, 要确保工序操作细则达到精细化程度, 明确有关的合同文件、图纸以及设计要求, 对施工顺序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详尽的了解有关的技术指标, 将可能出现的误差、检测手段以及频次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其次, 要在实践中促进检测手段的完善和丰富, 使检测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特别是在检测不同的施工部位、采用不同的施工工艺时, 应该增强检测的针对性, , 使其手段更加有效。

2.3 加大问题防治力度

2.3.1 蜂窝问题

在涵洞工程施工过程中, 要有效地防范蜂窝问题,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首先, 设计要精细合理, 要严格保障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性和精确性, 同时要定期的进行检查, 使计量更加精准, 特别是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 应该保持其均匀性, 也要对坍落度进行严格的控制, 尽量提高其适宜性;其次当混凝土下料的高度超过200厘米时, 应该进行串筒及溜槽的设置;再次, 在浇灌混凝土的过程中, 下料要进行分层, 同时也要进行振捣, 以有效的规避漏振现象;接下来, 在堵塞模板缝时, 应该对其严密性进行仔细的检查, 同时, 在浇灌混凝土时, 应该确保碎石有效地支撑模板, 以规避漏浆现象;最后, 在浇筑上部混凝土之前, 应该要确保柱子、墙根以及涵洞基础下部已经进行了浇筑并且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沉实。通过以上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蜂窝现象。

当蜂窝问题已经出现时, 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进行有效的治理:当蜂窝相对较小时, 首先应该清刷干净蜂窝, 然后利用配比为一比二的水泥浆来压实和抹平。当蜂窝面积相对较大时, 那么先要凿除掉处于薄弱位置的松散的颗粒, 并进行清刷, 等到这些被处理干净后再利用细石混凝土来填充、振捣以及压实;如果出现的蜂窝具有较深的深度并且很难进行清除, 应将砂浆抹于蜂窝的表面, 或者利用混凝土进行浇筑以及封闭, 然后通过有效的处理手段进行压浆。

2.3.2 麻面问题

要有效地防范麻面问题, 可以利用以下策略:首先, 要对模板表面进行仔细的清理, 使表面更加干净, 减少存在杂物的情况, 同时, 在浇筑混凝土前, 应该以浇水的方式湿润模板;其次, 可以通过比较密实的材料对模板存在的缝隙进行全面的堵严;再次, 应将具有长效性的隔离剂涂刷在模板上;最后, 在混凝土进行振捣时, 应该分层进行, 确保混凝土的密实以及均匀, 除此以外, 还要确保排出所有的气泡。

当麻面问题已经出现时, 应该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如果模板的表面已经经过了粉刷, 产生的轻微麻面是由粉刷不达标造成的, 不必进行处理, 然而如果模板的表面不曾涂刷过隔离剂, 那么应该将水浇于麻面上, 使麻面充分的润湿, 然后再以一定配比的混凝土以及砂浆石子对麻面进行抹平以及压实, 同时排出所有的气泡。

2.3.3 孔洞问题

在孔洞问题出现前, 可以通过以下策略进行有效的防范:首先, 可以在钢筋复杂处以及密集部位浇筑细石混凝土;其次将混凝土填充于模板内后可以分层振捣以及压实, 进行下料时还应该预留孔洞并且设置浇筑门户, 规避漏振现象以及有效的防止杂物出现在混凝土中的情况, 一旦发现杂物应及时的进行清除。

孔洞问题出现后, 可以凿除松散的混凝土以及软弱浆膜, 然后利用压力水充分的冲洗以及润湿孔, 接下来再浇筑细石混凝土同时进行振捣以及压实。

2.3.4 露筋问题

为了有效地防范露筋问题, 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应该将保护层的厚度进行严格的控制, 以达到相关标准的要求, 还要确保钢筋处于正确的位置, 定期的进行检查。如果钢筋相对密集, 就应该对石粒粒径进行合理的选择和配比。

要对露筋问题进行治理, 就要刷洗干净露筋的表面, 并将比例为一比二的水泥砂浆抹于其表面, 尤其是在露筋部位, 要确保水泥砂浆被抹平;针对于露筋较深的, 可以先将突出的颗粒以及薄弱处的混凝土凿去并且进行洗刷, 等到露筋的表面被处理干净后, 再用细石混凝土进行填塞以及压实。

3.总结

综上所述, 要切实加强涵洞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不仅要全面的掌握以及合理的应用相关质量问题的防范以及防治措施, 还要在工程实践中不断地加强施工技术, 使其更加的成熟和完善, 严格的执行相关的施工标准以及规范, 贯彻落实相应的规章制度, 同时, 要将质量控制意识细化到各个环节, 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涵洞工程质量, 促进整体工程质量的提升, 实现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摘要:近年来, 我国公路桥梁事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带动了公路桥梁施工技术的进步, 但是公路桥梁施工技术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也难以避免的出现了诸多问题。涵洞工程在公路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加强公路桥梁涵洞工程施工质量的原因以及措施进行一定深度的研究, 希望为相关的技术、施工人员提供一定意义上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公路桥梁,涵洞工程,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郭晓.浅谈公路工程桥梁涵洞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3, 33 (4) :93.

[2]刘嘉东.影响公路桥梁涵洞施工质量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 2013, (34) :101-101, 103.

涵洞工程 第10篇

由于高速公路的改扩建既要改善其服务水平, 提高其服务功能, 又要充分利用原有的结构物, 对其尽量采取加固改造措施后利用。在设计方案除满足以上要求外, 还要考虑对原有高速公路的保通对策及原有结构物拆除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等因素。充分利用原有的公路资源, 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工程, 尽可能地减少拆迁数量, 节约土地资源;结合现实条件, 提高服务水平, 较好地体现以人为本, 注重环保;结合实际情况把握标准, 积极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 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费用。

二、涵洞通道改扩建方案

涵洞通道改扩建方案根据改扩建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对于整体式路基段落, 涵洞通道按原有结构型式接长, 将需要加长段的洞口拆除 (一字墙可只拆除锥坡或护坡) , 按原有结构型式、交角、洞身几何尺寸顺接, 并设置2cm沉降缝。对于分离式路基段落新建涵洞主要根据实际地形, 以不破坏原有自然排水系统为原则, 按路基排水、耕地灌溉需要布置。凡沟、渠、洼地均设有涵洞。在距离原高速公路较近处, 涵洞跨径参考原有涵洞设置。位于分离式路基路段的新建通道, 以方便沿线群众生产生活为宗旨, 考虑现有农村路网布局、乡村规划及村镇分布情况等来设置, 通道类别根据被交路的功能确定。在距离原高速公路较近处, 通道跨径参考原有通道设置。基础及地基处理应考虑地质条件及新老结构物之间的差异沉降等因素。为减少施工中和工后沉降, 接长涵洞台背一定范围内采用碎石土或石灰土回填。为减少新旧路基的差异沉降, 结合原有路基边坡的处理措施和地质情况, 加长涵洞采用素混凝土桩、PTC管桩、灰土桩或碎石垫层等方案处理。

三、设计要点

在进行涵洞通道设计的过程中, 应考虑的方面主要包括:涵洞通道的加固、通道的积水处理、通道加高处理、涵洞通道的净空保障、涵洞通道的水毁处理等方面。

1. 涵洞通道的加固。

对于原有高速公路的涵洞通道, 大部分涵洞通道使用现状良好, 排水、通行顺畅, 但也部分涵洞通道出现了病害, 原有涵洞的病害及处理措施如下:

(1) 混凝土缺陷。混凝土的缺陷主要包括:碱化、碳化、蜂窝麻面等, 处理措施主要是对病害部分进行清洗后, 对破损部分用水泥基灌浆材料或用环氧砂浆修补。

(2) 混凝土裂缝处理。这里的裂缝指的是裂缝宽度较小, 对结构的安全性影响不大的裂缝。

裂缝封闭的原则:裂缝宽度≥0.1mm的裂缝采用压浆法进行修补, 裂缝宽度<0.1mm的裂缝采用封闭法进行修补。

(3) 八字翼墙处理。用干燥麻絮浸透沥青后填实。对于需要双侧加宽的涵洞、通道, 由于原八字翼墙需进行拆除, 因此原有八字翼墙的病害不再进行处理。

(4) 沉降缝处理。在沉降缝两侧各凿标准凹槽, 在槽内塞满沥青麻丝, 安装止水橡皮, 再用沥青油膏填平空晾和凹槽。

(5) 边坡处理。对于边坡的坍陷, 在边坡上挖台阶重新填土冲击碾压后, 恢复原有的护坡。

(6) 铰缝脱落、涵顶铺装处理。加固时首先将涵顶铺装全部凿除, 将铰缝的细石混凝土清理干净, 植筋及加焊连接钢板后, 加铺涵顶铺装。涵顶铺装按照新的结构进行施工。

(7) 盖板处理。采用原位铆粘钢板修复。原有暗涵、暗通道间脱落的混凝土采用环氧砂浆进行勾缝。

(8) 拱涵裂缝处理。在拱涵、拱通道处理时, 根据裂缝宽度的不同, 分别采用以下几种处理措施:对缝宽<0.1mm的拱涵、拱通道进行封缝处理;对0.1≤缝宽≤2mm的拱涵拱通道进行压力灌浆法灌缝。对裂缝较大的拱涵、拱通道进行压力灌浆法灌缝, 对侧墙后背进行灌浆处理, 再在拱顶部分区域浇筑25cm厚的钢筋砼内衬。

考虑到拱涵、拱通道的地基经过十几年的运营, 固结已基本完成。因此对地基不再进行处理。

(9) 洞口、洞内淤积, 排水不畅。对淤积物进行及时清理, 保持通畅。

2. 通道加高处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 原的通道已不能满足现有车辆的通行要求, 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当地群众迫切要求增加部分通道的净空, 同时在通道改造施工过程中不能影响连霍高速的正常通行。针对这种问题, 根据不同的结构型式, 采用了不同的加高方式:

(1) 对于整体式基础盖板通道采用U型槽跳仓施工。U型槽通过植筋与原有基础连接在一起。

(2) 对于重力式分离基础采用加厚原通道铺底跳仓施工。

(3) 对于箱型通道采用设置加固加筋水泥土桩锚侧壁支护后, 增加新底板跳仓施工。

3. 涵洞通道的净空保障。

受高速公路路面横坡影响, 暗通道加宽后涵顶最小填土高度会有所降低。当加宽后填土高度≥0.5米时, 拼宽的通道底纵坡按照原通道设计;当加宽后填土高度<0.5米时, 通道底纵坡根据主线纵坡、路面横坡进行调整, 使暗通道加宽后最小填土高度≥0.5米。

为保证通道净空, 明通道底纵坡根据主线纵坡、路面横坡调整确定。

4. 通道的积水处理。通过对原有通道的实地调查, 在设计中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改善原有通道的通行条件。

通道积水处理主要采取在通道两侧硬化, 设置人行平台, 将水引入边沟、河流、沟渠或专用蒸发池中。

5. 涵洞通道的水毁处理。

当路线经过不良地质地区, 特别是黄土地区, 由于黄土湿陷性及原有排水系统不完善等原因, 部分涵洞通道会出现了水毁现象。影响到结构物的稳定和安全。同时水毁也对附近居民正常生产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设计中针对不同情况对水毁路段排水尽可能地高接远送, 向远处延伸, 解决水的出路问题, 并采取措施防止水的下渗对黄土的冲刷。对在水毁附近没有沟渠可供利用的, 设置蒸发池。对出水口采取措施, 减少水能, 尽可能减少冲刷, 排水结构物周围设置防渗土工布及三七灰土。

摘要:本文就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针对涵洞通道在总体思路、改扩建方案、设计要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重点对设计中采用的技术方案作出了详细的阐述。

关于对公路桥梁涵洞施工的思考 第11篇

关键词 公路桥梁 涵洞 钢筋混凝土管 施工

涵洞按照建筑材料可分为砖涵、石涵、混凝土涵、钢筋混凝土涵,按照构造形式可分为管涵、盖板涵、拱涵、箱涵,按照洞顶填土情况可分为明涵、暗涵等。本文将以钢筋混凝土管涵为例对涵洞的施工进行分析。

一、钢筋渴凝土管的预制

钢筋混凝土管应在工厂预制。新线施工时,可在适当地点设置混凝土圆管预制厂。预制钢筋混凝土圆管宜采用震动制管器法、离心法、悬辊法等。

1.震动制管器法。震动制管器是由可拆装的钢外模与附有震动器的钢内模组成。外模由两片厚约为5 mm 的钢板半圆筒(直径0.2 m时为3片)拼制,半圆筒用带楔的销栓连接。内模为一整圆筒,下口直径较上口直径稍小,以便取出内模。

用震动制管器制管,可在铺放水泥纸袋的地坪上施工。模板与混凝土接触的表面上应涂润滑剂(如废机油等)。钢筋笼放在内外模间固定后,先震动10 s左右使模型密贴地坪,以防漏浆。每节涵管分5层灌注,每层灌好铲平后开动震动器,震至混凝土冒浆为止,再灌次1层,最后1层震动冒浆后,抹平顶面,冒浆后2 min-3 min即关闭震动器。固定销在灌注中逐渐抽出,先抽下边,后抽上边。停震抹平后,用链滑车吊起内模。起吊时应垂直,刚吊起时应辅以震动(震动2次~3次,每次1 s左右),使内膜与很凝土脱离。内膜吊起20 cm,即不得再震动。外模在灌注5 min~10 min后拆开,如不及时拆开须至初凝后才能再拆。拆开后混凝土表面缺陷应及时修整。

2.离心法。离心制管法是通过高速旋转的钢模,把离心力传递给灌注于钢模内部的混凝土拌和物,使其均匀地分布在管模的内壁上,多余的水分被离心力甩出,混凝土逐渐干硬密实。当钢模型旋转产生的单位离心力达到5 N/cm2~15 N/cm2时,即可制成密实的混凝土管。

离心法制管的主要设备有离心制管机、喂料机、不同孔径的钢模型和各种吊装设备。离心制管机由电动机、传动轴、主动袖、被动轴、机轮、机架等组成。电机应采用电磁调速异步电机,以保证钢模转速由慢逐渐加快以达到设计转速。喂料机是将混凝土拌和物均匀地输送至钢模内的大要设备。喂料机由机架、行走机构、料斗、皮带运输机、升降机构、进退机构等组成。离心法制管所用钢模是由模皮、环向带、纵向边板、挡圈(大头)、紧固丝杆等组成。

钢模由两片半圆形模皮用螺栓连接。模皮两端套上档圈,用紧固丝杆固定即组装成形。管成形后,拆去紧固丝杆和挡圈,可将混凝土管从模内顶出。

当钢模安装完后,可按如下程序进行操作:(1)将钢模吊放到离心制管机的机轮上,此时钢模的档围应压在机轮上。(2)开动电机,通过皮带传动使机轮转动,机轮和钢模的挡圈由于摩擦作用而带动钢模旋转,转速由慢逐渐加快,直至达到设计转速。(3)开动安装在制管机一侧钢轨上的喂料机。喂料皮带运输机应对准钢模中心,可利用喂料机行走机构和升降机构进行调节。当位置调好后,即可开动皮带运输机的驱动机构和进退机构,使皮带运输机伸进钢模,从钢模一端向另一端徐徐喂料,投放混凝土拌和料的数量可由边圈控制。(4)喂料完毕,钢模继续旋转,直至形成密实的管壁。(5)减速,关闭电机。(6)吊运管模,养生、脱模。离心法制管应使用塑性混凝土,水灰比为0.4~0.6,因此当钢模高速旋转时,从拌和物中有游离水排出,导致制管场地泥浆飞溅,极不清洁,加之噪声大,制管效率低(每制1节管约需40 min)并需用大量的钢模,因此离心法目前已逐步为悬辊法、立式挤压法所代替。

3.悬辊法。悬辊制管法是利用悬辊制管机的悬辊,带动套在悬辊上的钢模一起转动,再利用钢模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使投入钢模内的混凝土拌和物均匀地附着在钢模的内壁上。随着投料量的增加,混凝土管壁逐渐增厚,当超过模口时,模口使离开悬辊,此时管内壁混凝土便与旋转的悬辊直接接触。钢模依靠悬辐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力继续旋转,同时悬辊又对管壁混凝土进行反复辊压,促使管壁混凝土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和获得光洁的内表面。

悬辊法制管需用主要设备为悬辊制管机、钢模和吊装设备。悬辊制管机由机架、传动变速机构、悬辊、门架、料斗、喂料机等组成。离心法所用钢模可用于悬辊法。离心法钢模的挡圈需用铸钢制造。成本高,悬辊法钢模型挡圈除可用铸钢制作外,可采用厚钢板焊接加工制造。

二、管节的运输与装卸

1.管节的运输。管节混凝土的强度应达到设计标号的70%,并经检查符合圆管成品质量标准的规定时,管节才允许装运。管节的装卸可根据工地条件使用各种起重机械或小型机械化工具,如滑车、镀滑车等。没有起重设备时,亦可用人力装卸。管节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应小心谨慎,勿使管节碰撞破坏。严禁由汽车内直接将管节抛下,以免造成管节破裂。为了减轻震动时的冲击影响,在运输时,宜在汽车上铺稻草、木垫板或者用圆木或方木将管节固定。

2.管节的安装。管节安装可根据地形及设备条件采用下列各种办法:(1)滚木安装法。先将管节沿基础滚至安装位置前1m处,旋转90度,使与涵管方向一致。把薄铁板放在管节前的基础上,摆上圆滚木6根,在管节两端放入半圆形承托木架,以杉木杆插入管内,用力将前端插起,垫入圆滚水,再滚动管节至安装位置,将管节侧向推开,取出滚木及铁板,再滚回来并以撬棍(用硬木护木承垫)仔细调整。(2)压绳下管法。当涵洞基坑较深,需沿基坑边坡侧向将管滚入基坑可采用压绳下管法。

压绳下管法是侧向下管的方法之一。下管前,应在涵管基坑外3 m~5 m处埋设木桩,木桩桩径不小于25 cm,长2.5 m,埋深最小1 m。桩为缠绳用。在管两端各套一很长绳,绳一端紧固于桩上,另一端在桩上缠两圈后,绳端分别用两组人或两盘绞车拉紧。下管时由专人指挥,两端徐徐松绳,管子渐渐由边坡滚入基坑内。大绳用优质麻制成,直径50 mm,绳长应满足下管要求。下管前应检查管子质量及绳扣是否牢固,下管时基坑内严禁站人。管节滚入基坑后,再用滚动安装法或滚木安装法将管节准确安装于设计位置。

(3)吊车安装。使用汽车或履带吊车安装管节甚为方便,但一般零星工点,机械台班利用率不高,宜在工作量集中的工点使用。

为了加快工程进度,保证管节安装就位,用吊车安装时可采用特殊吊钩,吊钩由支柱1和横梁2组成,支柱和横梁均用外径102 mm和管壁厚7 mm的钢管制成,套钩3用3号钢制成,厚20 mm,嵌入支柱1终端的槽内并焊上。套钧4厚10 mm,装在横梁2的套筒上,也同样用电焊焊上。支柱1的两端挂着链条和钩子5。

用吊车起吊管节时,将横梁2穿进管节,然后把套钩4挂在钩子5上,管节用吊车吊起并安装在涵管的基础上。在管节准确安装就位后,将钩子5与套钩4脱离并把横梁2取出。管节间的缝隙应小于1 cm。

三、钢筋混凝土管涵施工注意事项

涵洞工程 第12篇

排渡和排涵已在景电工程干、支渠上广泛应用, 是排泄洪水流量不大的构筑物, 对渠道的安全防洪起了重大作用。但从渠道运行几十年的实际情况看, 排涵的应用效果往往不尽人意, 曾多次发生涵身漏水、进出口及洞内易发生堵塞、上下游淤积等情况, 有时导致渠道垮堤跑水, 造成重大损失。仅2002年冬灌景电二期的总干23#排涵坍塌跨堤, 就造成直接损失十几万元。下面笔者就发生此类问题的原因及排涵的应用谈一点看法。

一、排涵顶部及洞身侧墙外部漏水往往造成渠堤沉陷, 严重时发生决堤

渠底和排涵顶面预制盖板之间高差因受沟道地形与渠线高程的限制, 往往偏小, 一般小于50cm, 造成夯填层太簿, 渗泾不够大, 如景电二期的总干渠9#~13#排涵, 顶部与总干渠底之间的夯填层厚度仅为10多cm, 根据渗透定律Q=kh/l AL, 即渗透量Q在水头h, 渗透系数k等条件一定时, 渗透量与隔水层即渗径成反比。因此, 当隔水层没有达到一定厚度, 渗径过小时, 涵洞顶部就不可避免的发生漏水, 这些漏水少部分通过预制盖板之间的缝隙漏入涵洞, 大部分渗入洞身外填土中, 然后渗出渠堤, 渠堤填层中的小颗粒就有可能通过粗大颗粒孔隙沿着顶板被水流带走, 产生管涌现象, 形成决堤的隐患。洞身两侧土与侧墙接触部分不易夯实, 从渠堤渗透出来的水, 一部分通过洞顶泄漏, 大部分渗漏出来的水渗入洞身外填土中, 长时间的渗透、浸泡, 达到饱和状态就会产生渗透变形, 必然导致渠堤失稳, 造成垮堤事故。

二、排涵洞身及上下游道沟易被淤塞

在洪水期涵洞内及其上下游沟道多次清淤成为管理工作中的负担之一。设置排涵的地段, 往往山高沟深, 场地狭窄, 开挖渠道致使上下游行洪沟谷不可避免地成为堆放弃土的场地, 原来的地貌全非, 排涵位置事实上置于人造地洼中, 导致行洪不畅。若遇暴雨, 洪水夹带着沟上游冲刷下来的大量弃土, 致使洞内很快淤满泥砂, 使其失去排洪能力。如果雨水量大, 就会有洪水翻渠冲毁渠道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还需对沟道中的弃土设置浆砌石护坡固挡, 这样就会增大许多附加工程费用, 或者给管理上留下不断清淤的麻烦。

鉴于对景电工程干、支渠排涵运用中实际发生问题的分析, 笔者认为在大型渠道设计或改造中, 特别在地形复杂的地段应根据实际情况恰当的选择应用排涵、排渡。

若地形为连续低山 (或丘陵) 地带, 输水渠道底面与行洪沟道地面过水时, 不宜采用排涵, 而应设置排渡为好。这样做的好处, 首先是避免了涵洞漏水和涵洞淤积堵塞所形成的潜在危险, 减去了排涵上下游的疏通工作, 节约了管理运行费用。其次是就工程费用来看, 设置排渡要比设置排涵经济的多。如一期总干渠9#排涵工程共预算直接费为6.95万元, 若改建排渡预算直接费只有2.45万元, 设排涵比设排渡要多花费4.5万元。不利的方面是将排涵改为排渡势必使排渡进口上游形成小水塘, 使上游侧输水渠堤处于积水浸泡之中, 可能造成滑坡, 排渡进出口需要特殊加固消能设施, 加大了修建排渡的工程费用。上述不利方面, 只要注意排渡两侧支墩放在原地基上, 并做好进出口护砌与消能设施, 适当加宽渠堤, 放缓坡度, 就会排除滑坡的可能,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至于排渡进出口加固和增加消能设施的费用, 要比设排涵疏通行洪沟的费用少得多。

若地形较平坦、沿渠线较长距离内变化不大时, 渠线向上移动, 以设排渡为好。当渠道中心线向高处移动一定距离后, 渠道填方段就有可能变为挖方段, 此时设置排渡只需在进口两侧设置防洪堤、出口做好护砌消能设施。二期工程的总干渠9#、10#、11#、12#、13#、15#等排涵改为排渡, 经过近十年的运行, 都起到了预料中的效果, 为安全上水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三、以下两种情况仍采用排涵为宜

在行洪纵坡较大、输水渠底面与排涵顶有足够高度且施工弃土不易堵塞沟道上下游和上一游沟道很长且纵坡不大、场地开阔的两种情况下, 已避免了造成涵洞漏水、沟道堵塞的因素, 一般说来是足以保证安全运行的。但笔者认为, 在选择运用排涵时除了考虑地形、渠涵高差、弃土影响等重要条件外, 更应在结构形式的设计中和施工质量方面予以足够重视。若上移渠线后, 土石方开挖量增加较多, 从经济上看是不合理的。上游沟道很长、纵坡不大, 一般来说沟道汇水面积较大, 若设排渡, 势必形成一个较大水塘, 对渠道安全运行不利, 故在此情况下以设置排涵为宜。但在设计与施工方面应注意:涵洞洞身采用钢筋混凝土箱型结构, 不应采取浆砌石侧墙预制盖板;在涵洞洞身和两侧渠堤顶部中线相对应的部位, 设置现浇混凝土截水墙, 以增大渗经, 尽量防止渗水外逸;必要时, 将涵洞处一定范围内的渠道预制板护砌改为现浇混凝土护砌, 并以适量钢筋、塑料薄膜防水层由一层改为两层或多层;洞身周围渠堤夯填土, 尤其是洞身附近, 施工时要特别注意, 使其密实性达到夯填质量要求, 否则就会出现坍塌或跨堤事故。

上一篇:儿童肺部感染下一篇:专业实训基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