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视角论文范文

2024-05-27

修辞视角论文范文(精选6篇)

修辞视角论文 第1篇

在本书第一章《扑朔迷离的西方修辞》中, 刘先生谈到了修辞艺术的“自我韬晦”问题, 并援用了福柯有关“权力机制”的观点来解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福柯进一步认为权力的自我隐蔽绝非一种无关宏旨的恶作剧, 而是它得以作为权力运行的一个基本条件, 因为通过权力机制的自我隐蔽, 权力在受其支配的人们中间产生了他们是在行使自由意志的错觉, 从而使权力变得可以忍受和接受……如果我们用‘修辞’替换上面那段引文中的‘权力’二字, 则福柯有关权力运行条件的论述, 可以几乎完美无缺地移植到有关修辞吊诡性的讨论中, 并将这一讨论推进到一个全新的境界……在福柯搭盖起来的理论框架内, 修辞的权力层面, 或者说修辞作为权力的一种专用工具和特殊表现形式的本质, 被凸显出来。”

而在该节的末段, 他又充实了这一结论:“认识到修辞的‘权力’本质, 使我们有可能将修辞的‘自我韬晦’作为权力‘自我隐蔽’的一个特例而做出新的解读。例如, 修辞者和受众的关系可以被重新认识为一种‘权力关系’, 而修辞者‘藏巧示拙’, 极力掩盖自己的‘修辞图谋’的一切努力, 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将这种关系维持在权力行使的对象, 亦即受众, ‘可忍受’或‘可接受’的范围内……”

在我第一次读这一部分的时候, 我确实是非常惊喜, 因为之前就对福柯的理论有所了解, 当刘先生提出修辞与权力的无缝对应时, 我顿时觉得真是太绝妙了!然而, 当我阅读完第三章《受众与修辞实践中的权力关系》而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这一“无缝对应”时, 就有了不解之处。

“相对于受众, 修辞者在修辞过程中始终处在一个易受伤害、行为后果难以预测的弱势地位……受众成员作为握有决定权的人, 在整个修辞过程中总是处于一个相对于修辞者的‘权势地位’。”

我的疑问是, 按照我个人的理解, 在第一章中刘先生强调了言语的巨大力量, 即“言语权力”, 并指出修辞者是“言语权力”的行使者, 而受众则是权力行使的对象。在第五章中刘先生强调了修辞关系中受众从头到尾总是握有决定权, 处于优势地位。但这两种说法听起来是不是各有道理而又自相矛盾呢?

这个问题在我脑海中停留了好几天, 终于我试着用吉登斯的“结构的二重性”来解释自己的疑问。吉登斯将“结构”理解为不断地卷入到社会系统的再生产过程之中的规则和资源。结构具有二重性, 即社会结构不仅对人的行动具有制约作用, 而且也是行动得以进行的前提和中介, 它使行动成为可能;行动者的行动既维持着结构, 又改变着结构。不仅支配者占有着某种资源, 依附者也掌握着某些资源, 他们也可以凭借自己的资源影响支配者的行动, 产生臣属者对控制者的权力效应, 体现了权力本身是辩证互动的。

但问题是, 谁是支配者, 谁又是臣属者呢?读完第三章, 我个人还是没能被刘先生“修辞者占下风的不平等权力关系”的观点说服。我个人更愿意将这种权力关系看成是一种动态的过程, 无论哪一方在表面上看起来优于另一方, 也不仅仅意味着该方单向的控制, 另一方也有自己行为的能动性, 所以这听起来更像是“打太极”。

在第一章第四节中, 刘先生花了很大的篇幅, 从修辞的视角重新理解了启蒙话语。这其实与社会学中“建构”的概念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后现代主义思潮就像是一阵风暴一样, 震荡了人类几百年来发展出的现代科学话语体系。在后现代主义看来, 一切话语都只是建构, 从看似最为自然的“男女”两性, 到所谓实证客观的科学。

当然, 为了防止读者走得太远, 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进步性产生根本性的质疑, 刘先生在第四节的尾声补充了这么一段:“将启蒙话语重新理解为一种修辞, 丝毫没有贬损这一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在现代欧洲乃至世界历史发展中所起的关键作用。相反, 这一新理解解释并强调了它作为一个在宏观语境中应用修辞的范例如何成功地‘通过象征手段’……成功地开发和释放出言语中蕴藏的巨大能量……”简而言之就是修辞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针对这一主题, 我想谈谈关于现代科学的根基即实证主义。实证主义的核心概念是“价值中立”, 强调人们在从事科学研究时保持客观的立场, 还原事物的本质, 杜绝主观和偏见。它从自然科学而来, 而这面大旗也一直被社会科学高高举起。生活中最常见的表现莫过于统计数据的泛滥成灾。“据调查显示”“据最新的科学研究表明”, 这种程式化的开头变成一种科学与权威的象征, 它仿佛在告诉人们:“我用的是科学的方法, 请赶紧竖起你的耳朵, 听一听真相!”于是, 接下来便是一连串的数字。

显然, 大众传媒是这类话语的忠实粉丝, 正如刘先生在书中提过的, 它们乐此不疲地借着科学的公信力给自己贴上“权威”“真相”的标签。大众传媒起到了非常明显的示范作用, 普通人也纷纷拿起了这科学的利剑武装自己。想知道消费者的偏好?来张问卷!想了解你的性格和能力?来张问卷!想知道目前国内家庭中的夫妻权力分配状况?还是来张问卷!“用事实说话”就演变成“用数字说话”。问题是, 这些数字的意义在哪里?它在多少程度上能还原实际的生活?只要稍稍思考下, 它们的弊端便让你后背发凉:谁来决定样本?谁来拟定可供选择的答案选项?除了“是/否”“A/B/C/D”, 其他选择归向何处?所以, 当出现差异明显甚至相互冲突的数据结论时, 他们便声称是“一定范围内允许出现的误差”, 仿佛误差就能使自己免责。但我们这些信息的接收者要心中清亮。

说了这么多关于实证主义的不可靠性, 其实是与我们的主题“修辞”有关。实证主义的根本弊端就在于一味追求所谓的事实, 而忽略了人的主观视角各有不同、且很难规避。简单来讲, 话语是人产生的, 但是当抹去话语背后的根基如价值观、社会环境等, 话语也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从微观的角度而言,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立场、态度、价值观, 修辞是个人或组织的一种建构, 如果不去关注修辞的主体, 那就很容易将主体建构出来的话语体系当成一种普世的规范。

另外, 第二章《事实与雄辩》第六节的内容让我对我们一直所理解的“西方社会”进行反思。“西方话语的非西方‘消费者’往往不能准确把握其中所涉的各种事实的修辞分寸……非西方‘消费者’, 包括媒体、教育学术界等‘机构性消费者’, 在接触到这些事实时, 一般不会敏感地、条件反射地立即意识到它们是雄辩的产物, 其事实性实际上是完全依赖修辞手段支撑着的。”

是不是说我们很多时候其实是按照西方的设定去构想西方?政治体制也好, 风俗规范也罢, 之前关于西方的一切了解都有了一种不可靠性。对于普通的中国民众, 这种不可靠性更加明显, 因为本土的政治机构和媒体也会进行二次加工。这也是当今中国很多百姓对于国际关系演变的敏感度很低的原因之一了。

刘先生也提到了教科书的问题。“这些教科书中提及的各种事实 (包括真理和认定) 更被当成不容置疑、超越批判的客观状态或存在。殊不知这些事实中有不少是经过长期的学术论辩而后获得其‘事实地位’的, 针对它们的歧见很可能仍然没有完全消除。它们大多是已上升到主流或支配地位的某一新理论模式或范式所创造的‘机构性事实’。它们所享有的‘事实地位’并非恒定不变的。”这是与我们大学生息息相关的话题。目前高校中不少学科都是舶来品, 近年来国外教科书的翻译出版工作如火如荼, 甚至出现了极端化的评价与选择:国外学者写的教材就是权威, 而国内的教科书则成了“低水平”的代名词。

诚然, 就很多学科的发展与专业化程度来看, 相比西方, 国内仍望尘莫及。选用西方的教科书一定是必要的, 但如果戴上修辞的放大镜去看待这些教科书的流行与换代, 不忘提醒自己关注整个学科的发展背景, 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但同时能否很好地做到这一点, 更大地取决于国内专家学者的敏感度。毕竟是他们来决定在我们的课堂上会出现哪本教科书。

修辞视角论文 第2篇

[摘要]本文从交际修辞视角出发,对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深情挽留苏格兰的题为《让我们团结一致》的演讲进行了简单解读。本文着重探讨卡梅伦在演讲中的选词艺术与以及他驾驭复杂多变的英语句式的超高能力。

[关键词]交际修辞 选词 句式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5-0052-02

2014年9月16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前往苏格兰港口城市阿伯丁发表题为《让我们团结一致》的演讲,对即将公投的苏格兰做出了深情的挽留。这篇政治演讲内容丰富详实,语言流畅,句式富于变化,情感真挚动人,表达准确,集思想性与艺术性于一体。这篇演讲从政治意义上讲阻止了苏格兰脱离英国成为独立的国家,保证了英国的完整性与其国际地位不动摇,维稳了英国国内各地的经济,防止了动荡的发生。同时,也有力地压制了英国其他地区独立的势头。从文学角度出发,这篇演讲辞也是文采高超、富有号召力的一篇成功佳作。本文将以交际修辞的视角对其进行浅尝解读。

一、交际修辞概论

英语修辞学的理论源自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古典修辞学。修辞是修饰文词或语词的艺术手法,修辞是使语言表达产生美感效果的形式安排,使语言能最有效地传达信息感动听众、读者的策略。修辞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有:(1)言语的规律和特点,如语体、文风和风格的规律,修辞方法的规律,选择词语和句式的规律,组织话语的规律,以及语言体系中的修辞手段。(2)修辞现象,即消极修辞现象(交际修辞)和积极修辞现象(美学修辞)。(3)语言文学综合现象。[1]由此可知,交际修辞是消极修辞的一种。消极修辞是陈望道巨著《修辞学发凡》所建立的两大分野理论体系之一,它既指一种修辞现象,又指一种修辞手法。胡习之先生在《辞规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认为:“辞格与辞规最重要的区别在于是否有魅力可言。辞格属于积极修辞,它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不管是什么样的辞格,它都具有或强或弱的艺术魅力或感染力。而辞规属于消极修辞,它只是以事示人,以理服人,不以形象感人,不以情感动人,它只求表达得清楚明白、准确恰当、通顺晓畅、平易简洁。”[2]吕煦认为:“我们无论说话或写作,首先要求把思想感情表达得明白、通顺,这样才能正确地说明客观事物,表达主观的意愿,完成交际的任务。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这就是交际修辞。”[3]具体说来也就是交际修辞在内容的表达上则偏重于炼字锻句,明确流畅;形式结构上偏重于平匀缜密,严谨妥帖;总体上讲究逻辑思维,叙述准确,鞭辟入里,以有效地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交际修辞能增强表达效果,并且主要侧重于用词的精确、结构的多样化以及语篇修辞来完成。

二、修辞艺术解读

纵观卡梅伦的演讲全文,人们会问这篇演讲究竟有怎样的魅力?究竟在苏格兰公投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而从文学角度出发,我们也许会问在整篇演讲中,卡梅伦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达到其目的?本文以修辞学的视角从实际具体例子出发,在措词和造句这两个方面来赏析其成功魅力所在。

(一)选词恰当,传情达意

所谓词汇的恰当性,指的是词汇的使用要适合交际情景的要求,即要适合话题、目的、读者或听众。[4]从语体角度讲,演讲由于受到听众、场合、传媒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有别于其他语言活动的特色。它既有口语体的生动流畅,又有书面语的规范严谨。英国首相卡梅伦的这篇政治演讲目的在于呼吁苏格兰的公民在公投时拒绝脱离英国,放弃独立继续留在英国。尽管此演讲与政治权利、反对独立、保持团结一致这些抽象事物息息相关,但卡梅伦在表达过程中多选用简单易懂,人们所熟知的词语来进行阐述与呼吁。而这些词语更容易被听众接受,更容易被听众认可,从而引起听众内心的共鸣,使此篇演讲更加生动、更加富有说服力。如:

例1.This is a decision that could break up our family of nations,and rip Scotland from the rest of the United Kingdom.例2.Independence would not be a trial separation,it would be a painful divorce.例1中用break up和rip这两个简单的动词来解释如若苏格兰公民在公投中投肯定票,支持苏格兰脱离英国,独立成为一个国家这一抽象事件。这两个动词的使用,形象生动地说明如果兰独立,那么无论对苏格兰还是整个英国来说都将是一个痛苦的割裂,如同完整的一个人,被生生地撕扯开来。这样的词语有力地使苏格兰人民确信独立并不是明智之举,从而使卡梅伦在自己的政治生涯中又一次获得了胜利。例2中,卡梅伦用trial separation和 painful divorce这两个词组来比喻独立,使听众很自然地在头脑中形成了独立后的画面,也使人不禁考虑独立后的影响。卡梅伦将苏格兰要独立比喻为离婚同时也暗指了苏格兰与英国的关系,它们之间不是统治中的上下级关系而是一个互相帮助的家人关系。此外在此篇演讲辞中,卡梅伦还使用了大量的情态动词。如文中多处出现would、can、do等情态动词。情态动词是表达情态状况的助动词。情态动词作为英语中广泛使用的词语,其修辞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本篇演讲辞中所使用的情态动词,将卡梅伦呼吁苏格兰人民投反对票的感情从政治立场转变为朋友角度,更具说服力,也更易唤起听众的认同感。

(二)句式多变重点突出

从修辞角度讲,英语中的句子可分为掉尾句和松散句,渐近句和突降句,省略句和重复句,长句和短句还有平衡句。[5]有效的英语句子应该是结构清晰且具有吸引力,意思清楚、统一、连贯,并根据所述问题材料的要求重点突出、句式丰富,做到传情达意上符合主题、语境和对象。在本篇演讲辞中,各种句式的综合运用也体现出卡梅伦深厚的文学底蕴与驾驭语言的高超技能。下面看几个例子:

例1.If Scotland votes yes,the UK will split,and we will go our separate ways forever.例2.The values that say we don’t walk on by when people are sick,we don’t ask for your credit card in the hospital,we don’t turn our backs when you get old and frail,we don’t turn a blind eye or a cold heart to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who are desperate and crying out for help.例3.This is a timetable that is now agreed by all the main political parties and set in stone and I am prepared to work with all the main parties to deliver this during 2015.例1是一个掉尾句,掉尾句是一种把关键意思放在整句末尾的句子,是一种表示强调的句子。掉尾句句末所讲的东西一般都是一句话中最关键的东西,它留给读者或听众的印象也最深刻。掉尾句的修辞作用在于它一直吸引读者或听众的注意力,句子不完,就得不到一个完整的概念。掉尾句一般都是一步步地扩展,而又一层层地上升,在句末达到一个高潮,产生悬念,强调了主要意思,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本句将separate ways forever放于句末,目的就在于强调公投结果如果是赞成苏格兰离开英国独立,那么这个结果将无法改变,同时突出强调英国不会再给苏格兰提供任何保障,从而提醒投票公民慎重做出决定,达到挽留苏格兰的目的。例2是一个长句,长句的作用就是层层深入,感情强烈。这一段话,字字铿锵,句句有力,感情强烈。如果将这个长句拆开,分为几个独立的短句,虽然总的意思不变,但句子没有了顿挫,听起来就会软弱无力,没有一点感情,听不出一点挽留之意,更激发不起听众内心与情感上的共鸣。例3是一个松散句。在一个松散句里总是把主要的思想或要说的东西首先提出来,把解释或充实它的细节、次要的东西放在它的后面。这样的句子会使演讲听起来自然、流畅、易懂。使表意清晰完整。卡梅伦利用长句和复合句层次多、容量大的特点,来使其表述详尽严密。他利用短句、简单句简洁明快,节奏紧凑,表意精准、简单易懂的特点说明要点,做出结论,表达意见,发出呼吁,给听众以亲切感,从而使苏格兰公民乃至全英国国民燃起爱国之情,进而达到挽留苏格兰的目的。在通篇演讲中结构不同、长短不一的句式交错使用,不仅使演说层次清晰,而且使语言显得复杂但不晦涩,简单却又深刻,使通篇文章波澜起伏富有变化。

三、结论

演讲不仅是要晓之以理,更为重要的是要动之以情,因为其目的在于说服和打动听众进而达到演说者想要的目的。而如若是政治演讲,那么还要有很强的鼓动性和号召力。这就要求通篇演讲既要语句正确,逻辑严谨,还要把话说清楚、生动不乏味、精彩且富于感召力。卡梅伦这篇政治演讲的成功不单体现在其深远的政治意义,还表现在卡梅伦对语言的超高运用能力。卡梅伦用具体的词汇给听众以生动鲜明的意象;他用多变的句式来完美地传达了其思想意图,引起听众共鸣。正是由于卡梅伦十分注意根据演说的目的和需要,精心选择词语,安排句式,才使此篇演讲不仅达到了政治诉求,而且也必将是文学修辞史上的成功典范。

【参考文献】

[1]王德春.陈晨.现代修辞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532.[2]胡习之.辞规的理论与实戏[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131.[3]吕煦.实用英语修辞[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修辞视角论文 第3篇

关键词:演讲;修辞;劝说机制

美国著名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下面简称“金”)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迫使政府通过新民权法案,规定凡是接受美国政府资助的组织必须平等对待黑人,所有的黑人都享有选举权。强烈的劝说功能是该演说成功的关键。龚文痒(1996)认为劝说意为“诱导个人或群体运用一定的战略战术,通过信息符号的传递,以非暴力手段去影响他人或群体的观念、行动,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劝说功能强大,下面从修辞劝说机制视角探析《我有一个梦想》包括修辞理性logos、人格诉诸ethos和情感诉诸pathos的运用。

一、修辞理性logos

现代汉语词典(2012:795)认为理性“指属于判断、推理的思想活动”。通常指人类在审慎思考后,以推理方式推导出结论。因此理性具有可信度,可推动人根据已有经验形成判断标准,影响人对事情的反应和事情的发展。修辞理性logos主要“以形式、惯例、推理模式去打动听众使之信服的感染力。”(温,2009:156)在《我有一个梦想》中,形式、推理无处不在。

《我有一个梦想》的形式特征以排比为主,简洁有力,易于理解,感情强烈,能引起共鸣,淋漓尽致地展现金追求自由平等、渴望新社会秩序的愿望。例如演说第二段应用四次“一百年后的今天”,展现黑人遭受不公平待遇和种族歧视,生活环境贫穷困苦。现实与法律规定相违背,唤起听众的愤懑不平,瞬间建立起演说者和听众的共同立场:要求消除种族歧视,获得平等待遇。演说第五段出现五次“现在是”,揭示演说目的:要求美国政府实现民主诺言,实现人人平等,种族和谐相处。该排比加深黑人付出行动的决心,煽动性强。除段内排比,还有段落间排比。演说第十三、十四、十五段都以“我梦想有一天”作为段落概括句,和演说主旨呼应,深化中心,且节奏感强,增强演说气势。该排比描述各种族友好相处,催生听众的向往之情,鼓励听众改变种族不平等的现状。

亚里士多德著名的推理公式“修辞的三段论”认为“论辩中包括两个前提和一个逻辑的形式。这种逻辑形式运用推理论辩展现前提和检验前提中的理性,最后得出一个逻辑上真实的结论。”(温科学,2009)这类推理可在《我有一个梦想》找到:大前提“100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小前提“我是一个黑人”,结论“根据法律,我有权享有自由公平公正待遇”。金只提出大前提,但听众总自觉把自身条件和大前提融合在一起,无形中构成一种结论。此推理让听众参与论辩创造过程,加强听众自我劝说作用,使其更相信演说内容,坚定行动决心。

二、人格诉诸ethos

演说中的人格不等于真实内心人格,可能是遵从社会文化习俗要求所做反应,即人格所 “外壳”。但无论是外在人格还是内心人格,只要符合听众期待,都能提高演说成功率。温科学(2009:164)认为人格包括“利用演说者的道德操守为先决条件去描写”和“依赖于演说者在特定的修辞场合创造一种可信的特征”。《我有一个梦想》同时体现这两种人格。

金的人格首先体现在身份社会地位上。出身牧师世家,又身兼牧师之职,体现金个人品质正直,赋予他权威性和信服力;曾就读于亚特兰大莫尔浩司学院、宾夕法尼亚州克劳泽神学院和波士顿大学,为听众提供可信教育背景,增添言语可信度;多次参加民权运动,如领导公共汽车抵制运动、和南部黑人领袖建立南方基督教领袖会议、到印度游历并发展甘地的非暴力策略,证明金对民权运动的理解。金的人格还体现在根据听众创造有利的人格形象。演说中,金口吻严肃有力,饱含激情,抑扬顿挫,感召力十足,体现高尚、令人尊敬的人格,给听众留下积极印象,引导听众更加理解修辞者,提高演说效果。这些都为《我有一个梦想》奠定基本可信度。

三、情感诉诸pathos

听众对演说者的情感反应关系演说效果,所以“演说者必须懂得听众的心理,以便能激发和控制他们的情感”。(温,2009:169)若忽视听众心理,按照个人所想设计演讲稿,无法针对特定人群“对症下药”,达到“立竿见影”之效。

金善于“激发受情感,使听众产生同情心,注意和接受修辞者的观点、提议,进而采取行动”。(ibid:168)演说中,他大量使用情感色彩强烈的词语如“摧残生命”、 “煎熬”、“束缚”、“悲惨”、“奴役”,勾勒黑人生存环境恶劣:生活范围狭窄、物资短缺、工作低下等。黑人听众结合自身境遇,容易对自己或遭遇相似的种族产生同情。结果,听众在无形中注意并接受金的观点。

四、小结

《我有一个梦想》使用修辞理性logos、人格诉ethos和情感诉诸pathos,让听众参与演说过程,使演说者摆脱孤军奋战的状态,达到劝说目的,激发听众付出行动。这给人类一个启示:若修辞劝说机制用于外交性、商业性等发言,有助于和平解决外交事务、提高商业交易成功率。修辞劝说机制具有实用性。

参考文献:

[1]温科学.中西比较修辞论:全球化视野下的思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3] 龚文痒.说服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文化视角下的汉英修辞之比 第4篇

众所周知,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汉语和英语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语种, 分别代表了东方和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准确的发音和正确的语法只是语言最为基本的要素, 表达效果的优劣才是在根本上决定了语言的质量。修辞在任何一种语言体系中都是最直接影响语言质量的方法。

一、汉英修辞分类的差别

在汉语的语言体系中, 修辞通常被分为两大类, 一种是积极修辞, 一种是消极修辞。这样的分类是基于语言的表达效果所说的, 比如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等等

在英语的词汇体系中, 修辞则被分为了交际修辞和美学修辞两类。交际修辞的逻辑思维严密, 叙述精确, 为人们的日常交际提供了方法, 而美学修辞则是在语言的表现力上更具感染力, 对仗工整, 文辞兼美。

二、汉英修辞语音的对比

世界上所有的语言体系在进行口语表达时, 讲究的都是抑扬顿挫、音质音色。但是由于汉语和英语在组成单位上的差别, 语音语韵的表达自然就有了差别。比如, 英语中会将单词的重音进行有规律的排列, 这是英语语音的一个重要特征, 我们通过重音所在位置的差别就可以识别单词的词类与词性。但是汉语中每一个汉字就可以构成一个独立音节, 拼音中四声可以使每个独立音节在构成句子的时候产生高低错落之感。

三、汉英修辞词性的对比

人类的语言体系中, 大部分的词汇是不具备感情色彩的, 也就是说, 更多的功能是用来描述客观存在的, 这些无论是在口语表达还是书面语表达中都是如此。但是词性的丰富就在于它是可以转化和引申的。比如东方文化中将红色视为吉祥与喜庆的意思, 可是red对于西方的文化而言是残暴和血腥。

更为明显的例子是山羊作为一个中性词汇只是描述一种动物, 但是不同的文化对它又有不同的解读, 东方文化认为这是一种温顺的动物, 而西方人则将它和好色佬相提并论。

四、英汉修辞差别的文化成因

汉语的修辞理论最早是由《诗经》而来, 后经诸子百家发扬光大, 当时的社会具有政治抱负的人都希望自己的主张得到实现, 因此周游列国进行论辩, 为了说服执政者常常会列举一些身边的事例。这样的一种状态一直到近代才有所改变, 西方列强的入侵使中国社会不得不面对西方的文明, 也促使了语言由被动向主动的一个转化。由此使修辞从一个无序功利的系统逐渐演变成有体系的、实用兼优美的体系。

西方的工业革命发展的较早, 所以整个西方社会的思维模式都是比较理性和具有逻辑的。比如但丁的《神曲》和莎士比亚的系列作品都是对社会风貌的一种客观描述, 这也就是说西方将修辞作为一种工具, 从运用之初就和科学联系在一起的。包括了它后来的发展, 都是基于大量的心理学和社会学基础之上的。

由此可见,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 修辞的产生都是和所处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息息相关的。当然, 发展到今天, 东西方文化交融之处越来越多, 也使得理解对方的文化变成一件唾手可得的事情。

五、英汉修辞对比的具体解析

1.比喻 (analogy) 。用一种事物的某一特性来描述另一种事物的特性是比喻的定义, 对此东西方文化基本上是一致的。而在构成内容上也是一样的, 都是本体、喻体和喻词。汉语中的明喻多用“好像”、“仿佛”、“似的”等词, 英语中的明喻则使用as、like等喻词。暗喻中汉语多用“是”, 英语则是is。相对来说, 暗喻要比明喻更富有艺术的感染力。比如, 生命是一条河流。 (暗喻) , Lion is the king of animal. (暗喻) 。

另外, 在汉语和英语中都有很多的固定搭配来起到比喻的作用。比如at a stone’s throw和一步之遥都是表达距离短的意思。当固定搭配成为习语之后, 就会被代代传承, 使语言在凝练上得到发展。

2.夸张 (exaggeration) 。一种言过其实的表达, 有两种方向, 或是极度的夸大, 或是极度的缩小。目的都是为了表达强烈的情感,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汉语里用“心眼比针鼻儿还小”来形容人的性格, 英语里用chicken feed来形容收入的微薄等等。

比较有意思的是, 东方和西方的一些标志性景观也被人们拿来用作夸张之比, 比如人心齐泰山移, 其中的泰山是汉民族皇权的象征, 而To set the Thames on fire.中的泰晤士河则是英语国家中一条重要的河流。从这个角度来说, 东西方文化中共通共融的部分还是比较多的。

3.借代 (metonymy) 。汉语文化中的借代统指运用事物的主要特征来描述整个事物。而英语中的借代则分的比较细致。大致分为metonymy (转喻) 和synecdoche (提喻) 。转喻是将两个密切联系的事物进行相关表达, 而提喻则是用一件事物的局部代表整体或是整体代表局部。比如He paid the workers $5per head. 用head指代每个人。

结语:其实, 语言是一种行进中的艺术, 在人们日常的运用中一直被赋予更多的意义和更丰富的内涵, 虽然英语和汉语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体系, 在修辞的分类和具体的运用中千差万别, 但它们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达到沟通交流或是在文学作品中增强感染力、引起情感共鸣的目的。

摘要:英语和汉语作为代表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两个不同语系, 在词性、构词、理据等方面都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本文以语言表达效果为着眼点, 对汉语和英语在修辞手法上对事物描述的不同, 来对东西方文化中的差异做一些探析。

关键词:东方文化,西方文化,文化视角,修辞,差别

参考文献

[1]梁洪英.汉英比喻比较研究[D].安徽大学.2004.

修辞视角论文 第5篇

语言是传承和交流文化的工具,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交流、思想与思想之间的碰撞,都离不开语言。而当我们在交流中不可避免地用自己的文化定式去解读与本族文化并不相容或不完全相容的异族文化现象时,就难免会经历从不解、费解、误解、一知半解,终至理解的文化认知过程。也就是说,一个异域的表达方式能否最终被目标文化接受,并不是经过译者完成了语码转换就一蹴而就的,其中隐含着一个有序的文化认知机制。源语言项目(source language item)在进入目标语言(target language)时,要经过目标语言文化有形的语码转换(主要由译者完成)和无形的排异过滤(语言使用者来完成)。就实际情况而言,这时的源语言项目已经进入目标文化,但尚未被目标文化认同。在目标语言的读者的眼里,尚未被认知的源语言项目还具有很强的外来性或异己性,它与目标文化之间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才能让目标语言文化的人们接受它蕴含的异族的文化内涵。这一文化认知过程在修辞的喻体的选择与翻译上的表现十分显著。

二、比喻喻体的文化认知

修辞活动是从提高言语表达效果出发的,修辞格无疑具有美学功能。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修辞格同时也具备不可忽视的认知功能和语义功能。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修辞活动主要依赖于人类三种认知能力,即趋同认知(cognition byconvergence)、趋异认知(cognition by divergence)和联结认知(cog-nition by contiguity)。比喻(figuration)修辞格,则是说话者利用相似联想,借助“喻体”和“本体”的某种类似性质,去说明比较复杂、抽象的事物或深奥难懂的道理。

在比喻修辞格中,不同民族的人们往往借用类似的源域来表征共似的目标城,即将类似的喻体投射到同一概念范畴,表达相同的联想喻义。然而,文化固有的鲜明的民族个性,使不同的文化毫无疑问地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则表现为各种语言表达形式的差异。这种差异是一个民族语言在其漫长的嬗变过程中积累而成的,因而不可规避地烙上了民族文化特质的印痕。独特的文化决定了各民族对客体体悟和意义取象的特性,使喻体及其联想意义在不同文化中呈现出一定的相异性。在人们将源域的概念映射到目标域的认知过程中,文化各因素时时影响着比喻概念的形成和意义的取象,从而使修辞呈现出鲜明的文化个性。

三、喻体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比喻对本体设喻时,是通过“相似联想”而进行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进行联想时,其内容也有较大差异。Nida把翻译中涉及的文化因素分为五类,即生态文化、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

1.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是指由所在地域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所形成的文化,表现为不同文化对同一现象或事物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或对该事物的理解不同。中国东临太平洋,西部与亚洲大陆紧紧相连,春天时便会吹来东风,因而中国的东风(east wind)是温暖、希望的象征。由此,我们不难理解辛弃疾的“东风夜放花千树”的含义。相反,西风(westwind)在西方文化中是温柔的、富有生机的,在冬季为他们驱散寒冷。

2.语言文化

汉英民族的语言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以我们常见的动物为例,dog的喻义一般是褒义的,常用来比喻人:Lucky dog(幸运儿),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Gay dog(快乐的人)。但汉语中的“狗”用来比喻时则通常是贬义的,如“狗胆包天、狗腿子、狗急跳墙、狗仗人势”等等。

3.宗教文化

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基督教为主要教派的西方世界常用《圣经》里的人和物来进行比喻。如Judas(犹大)是耶稣的门徒之一,为了三十块银币就出卖了耶稣,被喻指叛徒。世界末日(End of the World),对于中国人来说,看到这几个字就很容易理解为大难临头、人类即将毁灭的恐怖时光。对西方人来说,它并无恐怖之意,而只表示基督世界的最高统治者上帝为人类伸张正义的时刻。“世界末日”之说来源于基督教,是其基本教义之一。

4.物质文化

各民族生活习惯不同,风物各异,由此而引起的联想也不同。一种文化中最普通的物品,在另一种文化中却可能闻所未闻;而同样的事物,在不同文化中因为跟人们的物质生产劳动密切相关,也会产生不同的喻义。比如跟农业有关的词语“牛”,汉语中“他壮实得像头牛”,在英语中却是He is as strongas a horse,原因是在中国农村,牛是用来耕地的帮手,而英语国家早期则是用马来耕地的。

5.社会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这一点在社会文化上表现得尤为明显。社会文化包括了风俗习惯、历史文化、文学作品、思想意识等。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导致了汉英语言在进行比喻时内容上的巨大差异,也增加了翻译的难度。

四、英汉喻体的翻译策略

在对比喻修辞进行翻译时,译者必须将原语中的本体及喻体的内涵进行对比分析,推导出二者之间建立在语义重叠基础上的可比性,将其文化倾向、知识结构、唤起的心理联想通过自己的理解与表达在译语中反映出来。修辞手法反映的是一种文化群体的认知和审美心理,而这种认知和审美心理既具有动态性,但更强调历史的传承,发展亦是基于继承的基础上的。

1.保留喻体,直译翻译

喻体和喻义完全相同的英汉对应成语和谚语一般可用直译的方法,保留原喻体。另外,原语喻体民族特征不很明显,目标语又无对应喻体时,译者也可试着采用直译的方法,从而达到神形兼备的效果。如The eye is the window of the heart(眼睛是心灵的窗户)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others to be swal-lowed,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书有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

2.舍弃喻体,意译翻译

如果原文的喻体形象既不能保留,又没有合适的替换喻体,就只能舍弃喻体形象,采用意译的方法传达原文的感染力。如:He is now 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他现在是一贫如洗。)

3.保留喻体,异化翻译

人类共同的生理与心理基础决定了不同语言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民族认知事物形成的基本范畴和原型、范畴结构相对稳定和基本一致的,而类似的生存环境和大致相同的社会历史发展也决定了人类感知、认知和思维结构大致相同。对于认知范畴相对应的喻体的翻译实质上是一个移植过程,因为两个民族在客体体悟和心理反映上相同。如:a Judas kiss(犹大之吻)(比喻背叛);涸泽而渔(to drain a pond to catch all thefish)(比喻残酷榨取,不留余地)。

4.改变喻体,归化翻译

由于社会文化因素对人类认知能力的影响,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们在认知客观世界方面有一定的差别,其结果是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们即使对相同事物的认识也有可能形成不同的认知范畴,或同一概念范畴经过不同的喻体投射而得。这种情况下翻译应根据译人语的民族心理,采用译入语中内涵相似的喻体替换原来的喻体,将相对应的图式投射到译入语读者心里,使其产生对应的联想。如:She is as happy as a cow.(她快乐的像只小鸟。)挂羊头,卖狗肉(to cry up wine and sellvinegar.)

五、结束语

不同语言之间之所以能够进行翻译,是以人类认知上的共性为基础的。然而,语言的民族文化特性又决定了人类认知上的差异。人们在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等方面均存在着必然的差异。在处理修辭喻体的翻译时,应深入了解两种语言中源域、目标域之间的异同,喻体及其所投射的概念范畴的异同,充分认识和寻求跨文化交际中的认知心理的共性和接受异质文化和修辞美学的心理限度,直译与意译、归化与异化翻译手法互相补充,使源语言项目中的喻体文化在目标语当中得到最完美的再现。

参考文献

[1]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

[2]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孙致礼.文化与翻译[A].张柏然,许钧.面向二十一世纪的译学研究[C].商务印书馆,2002.

[4]廖七一.文化观念与翻译协.郭建中.文化与翻译[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修辞视角论文 第6篇

电影基本修辞艺术的研究建立在对电影技术层面的探讨, 通过对镜头的调度、画面色调的掌握等探讨出影片的主题与意义。尤其对像金基德这样展现人物心境的导演来说, 更有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1、单一镜头的直观表达

电影是运动的镜头组合而成, 而单一镜头则是画面的暂时停止, 从而刻意关注单一镜头的直观表达。金基德电影中无处不在的长镜头与特写镜头从细微之处表露导演的人文情怀。

在《坏小子》中, 社会小混混亨吉爱慕美丽的大学生森华, 亨吉感觉自己配不上森华, 浴室就设计陷害森华卖淫还债。虽然最后亨吉与森华平等地在一起了, 但却以开流动的“服务站”为生, 当森华与工人在车上做爱时, 亨吉坐在海边的木头上抽烟, 从亨吉开始点上烟一直吸到剩有烟蒂, 导演用这样的一个特写长镜头, 把亨吉那种心疼森华但却无能为力的感受展现得淋漓尽致, 凸出人物内心矛盾纠结同时又无可奈何的心境, 同时还有精神的麻木与心理上的随波逐流。而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是亨吉与森华的“流动服务站”驶向远方的长镜头, 正是用这种开放式的画面结束影片, 传达出导演对边缘人物命运的担忧与同情。长镜头不仅有刻意问询的内涵, 同时也具有诗意流动的东方色彩。《春夏秋冬又一春》中, 对水中的寺庙进行了很多长镜头的刻画, 尤其春夏到来之时, 水漫过寺门, 春水的流动, 加上画面中柳枝、春花的点缀, 整个画面呈现出春意盎然与生机勃勃之态, 象征着万物生命的开始, 也是小和尚种下命运轮回的恶果的开始。这样诗意流动的长镜头, 已经脱离叙事的模式, 更多的展示是一种情感意蕴的表达。

2、组合镜头的极致呈现

除了单一镜头的直观表达外, 组合镜头的对比呈现都是为了影片的主旨服务。尤其是镜头之间的对比组合, 声音与色彩的偏重, 黑色光影的极致呈现。

《春夏秋冬又一春》中, 小和尚春天对动物的虐待, 以及冬天他成长为中年和尚时回到寺庙, 虔心修佛, 又收养了被遗弃的男婴。这些相似的生命轮回的镜头对比正是导演想要表达的电影主题—欲望与救赎的因果轮回。

在金基德电影中, 人物的对白稀少, 尤其是女性人物几乎很少开口说话。甚至有时候金基德会直接剥夺人物的说话权利。《坏小子》中声带有损的亨吉, 《漂流欲室》中哑女等, 这种“无声胜有声”的表达效果, 不仅没有削弱欲望与救赎的这一主题, 甚至更凸出了人物在尊严践踏之时的心境和与世隔绝的灵魂救赎。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 受到社会等级秩序的压迫和非人的虐待之后, 通过反抗的方式表达对社会的决绝报复, 从而达到欲望的张扬与精神的救赎。

二、寓意修辞艺术特色的多重表达

在《电影修辞学—镜像与话语》中, 李显杰说到, 在“单镜语”中, 其表现形态多是镜头语言, 主要探讨的是修辞功能与镜头技术上的关联性。而“喻意”“幻构”等修辞格却没有明显的电影技术性, 而更多是对影片的整体意象的揭示和建构。

1、人与动物的寓意建构

电影修辞是直观影像的呈现, 它的“比喻”更多是借助画面中出现的相似物引发的具体联想而不是词语意义上的想象性联想。例如, 通过水包裹的水中沙渚隐喻人物想通过物理的隔绝达到内心的安全感, 就像回到母亲的子宫里一样。“喻意”修辞是电影中最自由的表达方式, 不仅可以通过单一镜头探寻其象征意义, 还可以通过组合镜头和对比镜头的多种方式寻找其整体的意象建构, 更可以通过贯穿影片始终的动植物意象进行阐释。

1.1 鱼:欲望载体

金基德的电影中随处可见鱼的状态或是关于鱼的图腾。这些鱼的形态不仅仅是本身所表达的构建意义, 更多的是与主人公的命运密切, 尤其是不能自主命运的女性群体, 她们与鱼的寓意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漂流欲室》中的哑女, 在水边经营供游客垂钓的生意, 因为自身的身体缺陷, 再加上经常受到无良游客的猥亵。内心受到很大的心理创伤。哑女看到水缸里的金鱼自由自在的样子, 内心的不平衡使得她电死了这些鱼。《雏妓》中贞花养的金鱼, 其实是贞花的精神象征, 而当贞花被野狗大叔强奸时, 浴缸里的鱼也倾倒在地上, 奄奄一息。这些鱼的生存状态能够映射出女性被束缚被压迫的社会地位, 同时把女性通过无言反抗来达到的情感救赎通过鱼的象征意义表达出来。

不仅仅是真实的鱼的形态能够成为欲望载体, 关于的鱼的图形或是图腾同样揭示出潜在人性背后的欲望, 《收件人不详中》昌古与母亲生活在一辆废弃的汽车上, 汽车的顶上绘着的大片绚丽的鱼群图形, 这种好像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把控着昌古的悲剧命运。这个黑人的儿子在自己灰暗的人生最后终于像鱼群一样死的炫彩夺目。

1.2 狗:困顿人生

昌古的一生就是如狗的一生, 金基德导演很巧妙的通过母亲情人是屠狗人的职业角色引出昌古如狗的人生。母亲情人对昌古的身体虐待与精神上的讽刺挖苦以及多次出现惨绝人寰的屠狗场景, 将人物的命运与狗的境地放在同一空间下, 反衬出昌古悲惨的命运。同时, 在收狗时, 昌古都是钻进狗笼子里, 狗笼子的狭小空间使得人必须蜷缩到狗笼子里, 在影片中, 人也如同狗一样没有尊严的生活, 不能自主自己的命运。揭示出边缘人物受到的社会压迫与精神压抑, 这种想要反抗的欲望最终导致肉体的消亡, 精神的毁灭。边缘人物这种必然的悲剧命运正是影片中所要传达出的人生反抗精神。

1.3 蛇:解脱精神

在《春夏秋冬又一春》中, 蛇的形象多次出现。青年和尚在迎接女孩的路上, 看到两条蛇在交合, 这时的蛇是欲望的化身, 蛇的交合为青年和尚与女孩跨越理智肆意纠缠在一起的前兆, 同时也是青年和尚心底渐起的尘世欲念。这种情感欲念在青年和尚回归佛寺时得到暂时安宁。老和尚在送走青年和尚后选择坐化, 在一个唯美锋利的长镜头下展现出老和尚坐化的场景, 一条灵蛇从水中飘然游过。当中年和尚重回寺庙, 推开寺庙门时, 一条灵蛇盘桓在佛寺一角, 这条灵蛇就像是老和尚的精神化身, 一直守护着心中的佛性, 直到中年和尚归来, 这条灵蛇才安心离去。如果说, 老和尚的肉体消亡, 那灵蛇就象征老和尚的灵魂继续守护着佛寺。蛇不仅仅是欲望载体, 也是具有解脱精神的救赎化身。

2、自然景物的意象表达

电影中除了对动物与人的寓意建构做了一定的关联性的解读, 同时电影中对于“水”意象、“船”意象、封闭空间的隐喻意义都有细致入微的意象表达。

2.1 水:生命隔离

金基德擅长用水制造安全感, 通过水域的物理性隔离, 让边缘人物与尘世保持一定的距离, 水提供给边缘人物安定的住所, 也是其内心进行心理防卫的坚固堡垒。《春夏秋冬又一春》中寺庙修建在水中央, 寺庙还会跟随水流移动。这里的水域除了有隔绝的效果, 还有欲念泛滥的象征。《漂流欲室》中犯罪的男人来到哑女经营的水上小屋, 水域隔绝的陆地与小屋, 给男人的内心提供心理意义的安全感, 是男人为保护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用水域形成的包围空间, 一方面隔绝边缘人物与其他人交流的欲望, 一方面为了凸显出在封闭空间挤压下迸发的扭曲人性。

2.2 船:容身之所

除了水这一意象的隐喻意义外, 船也有一定的寓意表达。《弓》中, 老人与少女寄居在水域上的船上, 女孩从出生就一直生活在船上。这里的船不仅仅是他们居住的场所, 更是边缘人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而一旦有人想闯进他们的精神领地, 老人就会用弓箭给予游客警告。《春夏秋冬又一春》中, 老和尚用意念控制船的进退, 以及最后老和尚在船上坐化。如果说水有隔离保护的作用, 那船则是边缘人物的精神归宿。

船不仅仅是居住的狭小领域, 也是人物与外界沟通的唯一交通工具。《漂流欲室》中哑女必须用船才能把游客送到水上钓鱼台, 《春夏秋冬又一春》中, 老和尚和小和尚用船渡水通过寺庙与寺们的湖水。这种用船渡水的行为其实也是这些人物运动轨迹的安全输送, 人物在与外界沟通时, 也必然采取自己认为安全的方式。小船这种古朴简单的交通工具自然成为这些社会底层人与外界沟通交流的唯一工具。

三、金基德电影的主题表达及影像修辞学文化意义

从影像修辞学在电影中的实践运用来看, 优秀的电影中, 具有创新性与趣味性的修辞格能够显示出其成熟与优势所在。好莱坞电影看似是以追求票房为主的商业电影, 其实电影的镜头画面中已经渗透着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民主价值观念的思想准则。不仅仅是迎合观众的观影心理, 也在加大财力物力精雕细刻的创作电影, 重视镜头语言的精巧与主题意义的深化。真正优秀的电影不仅能获得市场的认可与观众的喜爱, 也能传达出导演所要表达的社会主题与精神内涵。

金基德的电影属于一定意义上的“小众电影”, 其电影中的修辞运用极其深刻, 但是金基德电影在韩国上映却没有引起强烈反响, 甚至称金基德的电影为“情色电影”。黑色光影、长镜头、对边缘人物的刻画与表达是金基德始终如一表达的电影内容, 通过对电影中影像修辞方面的研究, 或许能够提高“小众电影”“文艺电影”的观众认可与接受。

在当今的全球文化与大众文化中, 要求每部电影做到老少咸宜、雅俗共赏似乎不大可能, 但是可以针对特定的观众群体拍摄具有一定内涵的“小众电影”则更为实际。但从影像修辞学的角度来看, 要求电影修辞的理论实践, 在关注电影市场、注重接受需求的基础上追求艺术创新, 则是完全必要, 也是必须坚持的。

摘要:作为韩国电影导演中的异数金基德, 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电影作品如《春夏秋冬又一春》、《雏妓》、《坏小子》、《漂流欲室》等, 在电影中运用富含意蕴的长镜头、黑灰色调、丰富的镜头隐喻传达出金基德导演对社会边缘人始终如一的关注与同情。把金基德的电影放在影像修辞视角下, 通过剖析金基德电影中的技术手法, 通过镜头的对比修辞、色彩的偏重修辞、画面的喻意修辞等方面探寻其电影中欲望与救赎的主题内涵。本文从金基德电影中的基本修辞艺术特色的聚焦表达入手, 通过单一镜头的直观表达与组合镜头的极致呈现聚焦边缘人物内心的情感抒发, 从而总结出如何通过镜头的调动与艺术层面的展现深刻传达出导演的电影情怀。其电影中传达出的浪漫主义情怀与寓言性质的故事主体, 主要就是通过具体的意象传达出来的。同时, 这些意象构建能够体现出欲望与救赎的主题。通过研究电影修辞, 一方面提高观众的审美能力, 另一方面能够创作出更多既“叫好”又“叫座”的好电影, 给我国正在转型的电影市场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电影修辞,金基德,意象

参考文献

[1]蔡卫, 游飞.《雕刻时光的诗人—当代亚洲电影导演艺术细读》,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年1月.

[2]李显杰.《电影修辞学—镜像与话语》.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年3月.

[3]郑殿辉.谈金基德电影的边缘镜像[J].电影文学, 2011年第24期.

上一篇:英语口语的表达特点下一篇:企业工作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