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2024-06-08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精选5篇)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第1篇

关键词:计算机,保密通信系统,信息传递

传统信息传递一般由计算机、输入端头以及调制解调器等共同构成,这种形式的信息传递存在安全性问题,比较容易被病毒和恶意软件所侵犯,导致信息丢失和被窃,给客户带来较大的损失。而计算机保密通信系统的应用增加了对数据源信息传递编码的加密,这种方式能够很好的预防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被窃听和修改,提高信息传递的安全性。本文主要从安全性方面分析计算机保密通信系统在信息传递中的应用。

一、计算机保密通信系统的安装与设置

1.1调制解调器

计算机保密通信系统中调制解调器一般安装在PC机上,调试完成后再安装其驱动程序,并采用解调器的自带电缆线将密码机25芯插座连接在调节器和9号芯插座上;然后将电话外线的插头插到调制解调器的“Phone”插座上,以便能够保证插头在正确的位置。最后要根据说明书和相应的参照标准设置调制解调器,将数据设置为“8”,停止设置为“1”。

1.2链路密码机的设置和安装

链路密码机是系统中一个重要的设备,在连接的过程中将密码机随带的专用电缆线和密码机25芯插座连接起来,并且能够与PC计算机9芯实施串行通信口连接。在连接的过程中一定要参照相应的安装标准,不能搞错插头的安装,连接完毕后固定插座的螺丝。

1.3通信软件的安装

计算机保密通信系统中通信软件的安全是非常有必要的,这部分的安装主要包含共享目录和网络适配器的安装,利用密码编程保护信息的传递。安装八号网络适配器的过程中必须先打开系统的控制面板,然后在网络监察中观察是否适合这个适配器的应用,如果适合就不需要实施二次安装,如果不需要就必须在系统的控制面板中添加或者是删除程序中这个软件,然后再在Windows安装程序中安装。通信协议的安装和安装网络适配器的步骤是一样的。设置电脑标识后能够在系统的控制面板标识中找到网络的下属操作,然后按照通信甲乙方的协定实施设置,再构建一个共享目录,然后在根目录汇总建立数量子目录,并实施共享目录分析,共享目录一般通过设置共享文件完成。

二、保密通信系统的操作和应用

2.1保密通信系统的操作

计算机的保密通信系统操作比较简单,一般由拨号网络转入数据通信,也就是将电话线串联后利用互联网技术实施数据的传输,系统不需要数据通信的过程汇总,可以实施一般的语言通信,如果系统需要数据通信,这时仅仅将密码机和PC机打开,并操作拨号网络就可以实现。具体的操作一般包含四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通信双方确定站考信息传输时,打开设备蒂娜元,设备通电后双方将自己的信息通过邮件的形式传递,数据传输导入计算机后插入密码机插座,实施稳健加密处理,并将加密文件传送出去。其次,在各自的计算机上进入我的电脑、拨号网络,然后建立连接,将计算机的名称和号码输入到计算机系统中,产生图标,然后对计算机命名;在对系统实施拔入和拔出设置,最后双方会取得成功的连接。

2.2计算机保密通信系统在信息传递中的应用

保密系统应用在信息传递文档中,可以充分的发挥其保密作用,提高电话网络通信的安全性。首先计算机利用调制解调器对整个网络实施保密设置,再次过程中对用户的信息实施加密处理,但是加密的过程中各个通信网络之间的加密流程是不一样的。两个用户的通信网络之间主要是利用一条交换机实施操作的,首先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对PC终端实施加密处理,主叫终端实施加密处理后,可能还有呼叫请求传递出来,这个时候利用交换机时还是信息的密钥处理和分配,这时分配中心会详细的对每一条传递中的信息实施加密处理,这个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不同组别的加密信息,而加密系统必须能够保证整个加密信息能够同步产生不同组别的加密信息,以便能够使各个组别的加密信息时还是同步传递,接受信息的一方接收到信息后可将对不同组别的加密信息进行解密处理,而后就能够得到比较完整的信息。

用户手机网络短信加密处理有别于电话信息传递,手机一般采用单独的加密算法,短信的密钥长度一般为256bit,解码校验法的检验职位128bit,数据加密的过程中所有的加密算法都是使用32bit的单独秘钥进行处理,以便能够保证信息传递的安全性。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案 第2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新增加的内容,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理解。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教材仅作了简要的概述和距离,并安排了一个“思考与讨论”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动物是如何进行信息传递的。

本节重点是在信息传递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资料分析”列举了几种生物的生存、繁殖与生育和信息传递的关系,让学生分析,总结得出“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的结论。随后,教材载简要概述信息在调节种间关系时所起的作用。“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体现了与生产实践的结合。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在课程标准中,对该节内容的描述是“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该条内容标准属于了解水平,要求同学们能够对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举出例子,能从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的角度出发,说出信息传递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并能把信息传递与农业生产相联系,说出它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这样就能从宏观的角度,表述出信息传递的功能,进而体现它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

据此及高中生物课程的指导思想和新课程标准的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四个基本理念,本节教学目标确定为:

1、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2、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描述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策略

教学重点、难点: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突破策略: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在进行这部分教学时,要和前边所学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相联系,说明它们都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

本部分教学中,利用教材提供了四则资料,在“资料分析”中,用以分析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在学生分析、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它的作用与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一样,都是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成一个整体,并且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同时,要说明生物间的信息传递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二、说教法

众所周知,在教学中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只在课堂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精心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所以本课采用直观教学法、讲述法、指导法、比较归纳法、讨论法、阅读法等教学方法,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阅读、分析综合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直观教学法: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启发性,使学生更好地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通过师生互动、生生合作学习,共同讨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作用的知识。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ppt教学课时:1课时

三、说学法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新增加的内容,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理解,建议同学们联系各种亲身体验和生活实际,理解信息传递的类型,充分理解信息传递的作用。联系课件,并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理解信息传递的三个类型,讨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和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指导学生在预习时以信息传递的作用为主,突出自主学习和自主阅读,明确信息的类型、应用以及生活案例。

指导学生学会思维迁移,从不同案例和资料进一步巩固信息传递的类型,并从生活案例分析得出信息传递得重要性,完善生态系统功能的知识体系。

指导学生学会分析综合能力,从不同案例和资料进一步巩固信息传递的类型。

四、说教学过程

课题的引入:通过对“交流方式”中的生活事例做以分析与讨论,启发学生理解什么是信息,信息是怎么传递的?进一步设问:你能举出在生活中生物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例子吗?这样我们就很自然的把课题引入到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

设问:你知道在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有哪些吗?请同学们看课本,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并思考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主要有哪些种类?

2、你怎样去辨别这些信息属于哪种信息类型?

3、你能举出这些信息类型的其他实例吗?并举出。

同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多提供几个案例,要求学生从教师所给的案例中,分析它们各属于哪种信息类型,你是怎么判断的?以加深对本部分知识的理解。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看课本的“资料分析”,要求学生从中得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可以得出结论,这时教师要适时的点拨,给予小结,并引导学生站在整个生态系统的角度去分析信息传递,并和能量流动、物质循环联系在一起,说明它们都是生态系统各组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指出信息传递是长期的生物进化的结果。

学生了解了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后,教师适时进行话题的转移,“我们学习信息传递,是为了更好的利用它,谁能说出信息传递在我们生产和生活中应用方面的例子”?学生们这时就开始讨论了,他们可能做不出正确的回答,但他们却能举出生活中有关信息传递的许多例子。讨论几分钟后,让看看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有哪些应用吧?使教学回归课本,使知识得以沉淀,形成自己牢固的知识体系。(依时可以安排学生自学)

最后,教师应当指出,生态系统中存在着精巧的信息传递和联络,但是目前人们只能模糊地认识自然界的这种“对话”。信息传递是生态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随着研究的深入必定会取得更多的成果。

五、板书设计

六、效果预测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第3篇

近年来, 信息生态领域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当信息生态被正式提出以后, 信息生态系统也相应的被人们挖掘、利用和完善。但是, 在过去人们对信息的分析仅局限于信息本身和信息在社会、经济等其他领域里的研究和探讨, 而忽视了信息在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那么, 信息究竟在信息生态系统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

1998年, 李美娣定义信息生态系统是信息自身与生命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还有学者认为, 信息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信息空间中由于信息交流关系而形成的人、人类组织、社区与其信息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信息交流与信息循环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笔者认为, 信息生态系统就是信息主体与信息生态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信息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主体又叫信息人, 它包括信息生产者、信息传递者、信息分解者和信息消费者。信息生产者主要是指原始信息的生产者, 它既可以是个人, 也可以是团体。信息的生产是信息生态系统循环的基础, 是系统循环中最基本的要素。信息传递者是指传输信息的各种媒介或信息通道, 主要指广播、电视、网络和报纸等各种传播媒体。信息分解者是指对信息加工选择、整序, 剔除无用信息的个体或机构, 如网络管理人员、信息咨询机构、图书情报单位、科技信息中心等。信息消费者是指接收并利用信息的个人或群体, 主要包括各类企业、管理决策部门、研究人员等。

2 信息是信息生态系统形成的基础

在信息生态学中, 有学者认为, 信息生态是指一个组织中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社会、文化、政治等子系统组成的信息环境, 这些子系统决定了组织的信息生产、流动和利用。信息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信息空间中由于信息、交流关系而形成的人、人类组织、社区与其信息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信息交流和信息循环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根据生态系统、泛生态系统、生态链、泛生态链的概念, 结合信息生态系统的特点可以认为, 信息生态系统就是信息人之间、信息人与信息生态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 信息人就是需要信息并参与信息活动的单个人或由多个人组成的社会组织。在信息社会中, 没有一个人或一个社会组织不需要信息, 不进行与信息有关的社会活动, 事实上, 信息人包括所有的个人和所有的社会组织。信息生态环境是指对信息人的生存、生活和发展有直接影响的其他信息人、信息内容、信息技术、信息时空、信息制度等。现代社会以信息的收集、开发、传播、利用为主要特征, 并在社会政治、经济等各种领域和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是信息生态系统获取、开发、加工、利用的对象, 没有信息就不可能有信息主体与信息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 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发展, 信息人是信息生态系统的主体, 信息人通过对信息的获取、开发、加工、利用能动地改变着自己、改变着信息环境乃至整个社会。显而, 信息是信息生态系统形成的基础, 信息生态系统离不开信息而生存。

3 信息是信息生态环境的构成要素

信息生态环境是指对信息人的生存、生活和发展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信息因素的总和。包括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信息技术和方法, 以及信息政策、信息法律和法规。信息环境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 是在自然环境基础上经过人类加工而形成的一种人工环境, 它体现了自然、社会、科学技术间的交互作用。信息环境的优劣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化水平并影响人们的信息消费与生活质量。人总是处于一定的信息环境中, 并与其不断地进行着信息的交流与传递。人从其所处的信息环境中获取与利用信息, 通过实践活动改变信息环境, 同时信息环境又对人起着一定的影响与制约。

信息环境主要由信息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信息政策与法规四个部分组成。信息基础设施是信息环境的基础与支撑, 包括通信系统、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信息产业建设、信息市场建设、信息服务建设等。信息资源是信息环境的核心, 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意义。信息环境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资源的建设程度, 即人们可以获得的信息资源。信息技术是信息环境的关键, 人们通过一定的信息技术获取信息资源, 同时也通过信息技术的进步提高获取、利用和管理信息资源的能力, 促进信息环境的改善。这些技术包括:信息获取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检索技术、信息加工技术和信息标准化技术等。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得信息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其突出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以及智能化。信息政策与法规是信息环境的保障。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社会对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强, 信息市场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但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冲突、矛盾、挑战与机遇。所以必须意识到信息政策和信息立法的必要性, 通过正确的信息政策与信息立法规范、调控人们的信息行为。

显见, 信息作为信息生态环境中的一个构成要素, 它是信息环境的核心, 是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和信息政策与法规服务的对象, 同时它也促进和规范着信息生态环境其他要素的发展。

4 信息的变化引起信息生态系统其他要素的变化

信息在信息生态系统中起着桥梁与纽带作用。物质基础设施、信息资源、技术、人和社会信息环境构成了信息生态圈。信息生产者、信息传递者、信息分解者、信息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构成了信息循环链。

信息由信息生产者制造出来, 或经过信息中介 (信息传递者、信息分解者) 到达信息消费者, 或直接到达信息消费者。信息可以经由信息传递者提供给信息分解者, 而信息分解者将加工、整序、剔除后的信息提供给信息消费者。也可以由生产者直接到达信息分解者, 再提供给信息消费者使用。信息主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反馈, 形成互动、双向的信息循环, 它们之间既有明确的角色界限, 又相互寄生、转化, 在不同的阶段和场合可能扮演不同的角色。信息的时效性决定了信息的生命周期, 不能适应变化的、无用的信息将被淘汰, 最终失去生存空间。当生态圈的建设和发展到达成熟阶段时, 各类信息的比重、数量和信息的流量趋于稳定, 信息生态系统达到平衡, 这也是系统内的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的表现。然而, 圈内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某类信息生产太多, 或链中的某一要素出现问题, 都会导致系统的失衡, 影响信息的流动。因此完善系统中的各个要素, 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比例是系统建设的关键。

信息的变化引起信息生态系统其他要素的变化,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就是信息的变化导致信息主体对信息获取、开发、加工、利用的变化。例如, 法律是信息生态环境中的敏感因素, 对维护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 我国虽然已颁布了《出版法》、《广告法》、《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都规范了信息主体合法合理的生产和利用信息, 杜绝了一些不合法的犯罪行为。另一方面是信息的变化引起信息主体间以及信息主体和信息环境间的传递变化。例如, 信息生产者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 制造了大量垃圾信息, 这就需要高素质信息分解者能够对垃圾信息进行剔除和筛选, 然后再传递给消费者。

综上, 在整个信息生态系统中, 信息的变化引起信息生态系统其他要素的变化。因为, 信息不仅以某种方式维系着各信息主体间的联系, 而且还是连接信息主体和信息环境的桥梁, 信息既是信息人获取、处理和利用的对象, 又是信息人之间沟通的纽带, 还是改变信息人知识结构、优化信息人的各项决策的良方。信息可以改变信息主体的知识结构, 成为信息主体的源动力。信息还可以在信息生态系统中促进信息主体优化各种决策, 改进信息技术, 规范信息政策、法规等信息环境。

摘要:阐述了信息生态系统的概念, 构成要素及相互作用, 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信息在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信息是信息生态系统形成的基础, 是信息生态环境中的一个构成要素, 信息的变化会引起信息生态系统其他要素的变化, 信息在整个信息生态系统、信息主体、信息生态环境等各要素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信息,信息主体,信息生态系统,信息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娄策群, 周承聪.信息生态链概念、本质和类型.图书情报工作, 2007, (9) .

生态系统间的信息传递 第4篇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特征: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再给你介绍一下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概念和方式:

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组成成分相互联系成为一个统一体,它们之间的联系除了能量流动和物质交换之外,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联系,那就是信息传递。生物之间交流的信息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它可以把同一物种之间,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意愿”表达给对方,从而在客观上达到自己的目的。

其主要方式有:

1.物理信息 包括声、光、颜色等。这些物理信息往往表达了吸引异性、种间识别、威吓和警告等作用。比如,毒蜂身上斑斓的花纹、猛兽的吼叫都表达了警告、威胁的意思;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红三叶草花的色彩和形状就是传递给当地土蜂和其它昆虫的信息。

2.化学信息 生物依靠自身代谢产生的化学物质,如酶、生长素、性诱激素等来传递信息。非洲草原上的豺用小便划出自己的领地范围,正是小便中独有的气味警告同类:“小心,别进来,这是我的地盘。”许多动物平常都是分散居住,在繁殖期依靠雌性动物身上发出的特别气息——性诱激素聚集到一起繁殖后代。值得一提的是有些“肉食性”植物也是这样,如生长在我国南方的猪笼草就是利用叶子中脉顶端的“罐子”分泌蜜汁,来引诱昆虫进行捕食的。

3.营养信息 食物和养分的供应状况也是一种信息。老鹰以田鼠为食,田鼠多的地方能够吸引饥饿的老鹰前来捕食。再如,加拿大哈德逊是一家历史悠久的大皮毛公司,由于地理位置关系,他们收购的多是亚寒带针叶林中动物的皮毛。该公司历年收购皮毛的种类和数量的详尽统计(见附图)说明了猞猁与雪兔是食物链中上下级的关系,当雪兔数量减少时,这种营养缺乏状况就会直接影响到猞猁的生存。猞猁数量的减少,也就是雪兔的天敌减少,又促进了雪兔数量的回升……循环往复就形成了周期性数量的变化。

4.行为信息 行为信息是动物为了表达识别、威吓、挑战和传递情况,采用特有的动作行为表达的信息。比如地甫鸟鸟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为雌鸟发出信号;蜜蜂可用独特的“舞蹈动作”将食物的位置、路线等信息传递给同伴等。

植物传递信息的“秘诀”

生物学家们早就发现,植物尤其是同类植物之间是完全可能进行“语言”交流的。那么,植物之间究竟是怎样实现“对话”的呢?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生态学家发现,在一片柳树林中.一旦某一棵树遭受虫害,其新叶中的石炭碱的分泌量就会大量增加,以降低新叶对害虫的适应性,从而保护自己,减少虫害,这是人们能够理解的—种适者生存的自然现象。奇怪的是,在这棵遭受虫害的柳树周围约70米范围的其他柳树叶片中的石炭碱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且越靠近被害之树,叶片中的石炭碱浓度越高。它们是通过何种方法来传播“预警信息”的呢?起初,科学家怀疑是通过树根传递的,但挖开树根发现。这些树根并没有实际的接触,显然树根不是“语言的枢纽”。经过多方面的研究才发现,受害之树所释放的乙烯,要比正常情况下多得多,由此认为传递“语言”的物质很可能是乙烯。乙烯通过风的媒介作用,给邻近的柳树发出危险及预防信号,使其各自采取防卫措施。同样的,英国植物学家厄·豪克伊亚经过长期研究发现,美丽的白桦树被害虫咬伤后,其树叶中酚类物质的含量便急剧增加,以此抑制害虫的取食。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的动物学家也发现这一类似现象:当金合欢树遭到动物取食时,叶片中的单宁酸含量就会真线上升,其毒性足以使取食者丧命。同时,它还通过空气释放一种气体,使周围45米以内的金合欢树都能接到信号,在5-10分钟内大量产生单宁酸,迎战来犯之敌。许多科学家认为,植物各器官是通过自身发出的电信号传递信息,进行“电话交流”。实际上,早在1873年,就有科学家用实验方法检测到捕蝇草体内的电流产生,证实了“植物电”的存在。随后,不少科学家采用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刺激,在食虫植物、感震植物、攀缘植物和非敏感植物中发现了电信号。英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植物探测仪,把这种仪器的一根引线与植物的叶子连接,通过电子翻译器,便可在耳机内清晰地听到植物在“说话”。比如,在光照良好或雨露滋润时,植物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在刮大风或干旱的天气里,植物则会发出低沉的“叫声”。

植物学家发现,在干旱季节,某些缺乏水分的树木,仿佛在低声呼喊:“水!水!水!”可惜听到这种呼喊的并不是树木的朋友,而是树木的敌人,也就是那些专靠咬树为生的小蠹虫。听到树木如泣如诉的喊叫以后,小蠹虫立即就判断出哪些树木最惧怕干旱,哪些树木最缺乏抗旱能力,于是它们便向那些树木发起进攻。不过,根据昆虫学家们的意见,这—特点也可以利用来同专门危害树木的害虫作斗争。因为只需复制出一种频率与树木“说话”相同的超声波就行了,小蠹虫肯定会上圈套的。现在,日本科学家成功地将植物电转换成了和谐的音乐。他们

采用改进的人体电脑检测仪器,将测到的植物体内的电位差输入电脑,再利用处理杂音的音程转换软件,把植物的微弱电流先变成声,后改编成了音乐。近年来,科学家又发现,植物通过“电话交流”,可有选择地将外界信息输入体内,促进自身的生长发育。

最近,德国科学家又进一步证实、有的植物可以通过高频声音“说话”,只是由于频率太高,人耳听不见罢了;另一些植物则通道极微弱的)巴来传递信息——这种微弱光,人眼难以觉察,但仪器却可以测出。德国生物学家赫伯特·威茨教授最近宣称,已经破译了包括洋槐、梧桐等10余种树木的“语言”。他甚至指出,不同树种的语言风格也不尽相同,如橡树、山毛榉、杉树较为风趣、而马尾松相比之下却较为朴实。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第5篇

现有技术中网络服务系统一般只提供地点定位服务, 而且, 该地点一般只有在地图上已经标记或注册的地点才能提供导航服务, 这种导航方式只能满足大众的一般需求, 对于特殊用户的特殊服务, 该服务系统则有些难以胜任, 由于目前的网络服务系统基本都是面向大众的, 如果服务系统增加个性化服务项目的话, 投入成本会非常大, 难以实现。该发明提供一种个性化服务的系统, 采用独特的服务项目设置以及传送方式, 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移动通讯终端与汽车服务系统的导航信息传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在移动通讯终端中植入用于同汽车服务系统进行联络的操作软件, 该操作软件将该软件具有的功能以菜单形式在移动通讯终端屏幕上显示, 移动通讯终端包括手机、PDA或具有无线通讯功能的电脑; (2) 汽车服务系统对移动通讯终端进行定位, 移动通讯终端与汽车服务系统之间进行导航信息的联络。

步骤 (1) 中移动通讯终端具有GPS功能, 所述汽车服务系统通过移动通讯终端中GPS的定位坐标进行定位。或者步骤 (1) 中移动通讯终端不具有GPS功能, 移动通讯终端与在该汽车服务系统中注山的车载终端先进行绑定, 然后汽车服务系统通过该车载终端的定位坐标对移动通讯终端进行定位。

该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步骤 (2) 中选择菜单中的定位选项, 操作软件锁定本移动通讯终端的位置坐标, 并将该坐标信息发送给汽车服务系统。该发明的再进一步改进在于:步骤 (2) 中移动通讯终端选择导航请求选项, 并输入目标地点关键词, 汽车服务系统根据移动通讯终端自身的坐标信息以及其服务请求中的目标地点信息进行导航规划, 然后将规划好的导航线路信息发送给移动通讯终端。该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于:步骤 (2) 中选择标记地点选项, 并输入标记信息, 操作软件将该地点的坐标以及标记信息发送到汽车服务系统, 所述标记信息为符号或文字, 包括姓名、电话、单位、简称或代码;步骤 (1) 中所述的移动通讯终端包括第一移动通讯终端和第二移动通讯终端, 当第一移动通讯终端的导航目标为第二移动通讯终端, 在得到双方确认后, 第一移动通讯终端与第二移动通讯终端接近时, 汽车服务系统按规律间隔向第一移动通讯终端和第二移动通讯终端发送提示信息;步骤 (2) 中选择菜单中的导航信息选项, 操作软件调用移动通讯终端中的导航信息, 发送给汽车服务系统, 所述导航信息包括移动通讯终端利用自身导航功能规划并存储的导航线路信息, 或者移动通讯终端接收汽车服务系统发送并存储于中的导航线路信息;步骤 (1) 中移动通讯终端不具有GPS功能, 也未绑定车载终端时, 由移动通讯终端登录汽车服务系统网站, 先在网站上设置出发起始点, 作为汽车服务系统对移动通讯终端定位的参照, 然后设置目标地点, 由汽车服务系统规划好导航路线后, 发送给移动通讯终端。

该发明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 使得这种服务系统中的各移动通讯终端得到更加全面和个性化的服务, 方便用户使用。

联系人:杨尧任

地址:深圳宝安区西乡街道九围社区洲石公路111号

上一篇:目标驱动策略下一篇: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