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因素控制范文

2024-08-21

危险因素控制范文(精选11篇)

危险因素控制 第1篇

资料与方法

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眼部疾病患者200例, 男81例, 女119例, 年龄56~78岁, 平均年龄 (67.4±2.7) 岁。其中发生感染15例 (7.5%) , 所有感染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 治疗1个疗程, 并密切观察患者康复情况。

方法:对纳入研究的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分析, 归纳、总结患者的感染情况并对其解决方案进行归纳。对总结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 对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进行总结, 并且提出其易感因素。通过规避易感因素, 为未感染患者的有效控制提供更好的康复条件。

统计学分析:通过Excel办公常用软件录入本研究涉及的数据, 并通过统计、分析, 总结眼科感染危险因素。

结果

通过对15例感染患者进行分析, 发现感染患者住院时间长于未感染患者。感染患者住院时间大多超过1周。青光眼和白内障患者是罹患感染的主要人群, 且手术治疗后都发生了不同的并发症。感染患者以老年患者为主, 年轻患者2例。发生感染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的日常消毒与抗感染工作缺乏。

讨论

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①手术感染因素:通过对资料的回顾性分析, 手术室环境和手术器械是疾病治疗过程中导致手术感染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中发生感染的老年患者较多, 其原因是老年人身体素质较年轻人差, 代谢缓慢, 且老年人的眼部功能逐渐减弱, 易导致炎症发生。由于患者眼部结构复杂, 医生术前消毒时很难做到消毒全面, 对感染因子的残存消除不彻底, 容易导致炎症的发生。手术中感染因素包括:手术环境:主要是医生手术过程中助手的操作步骤不合理, 且工作不完善, 使患者的感染率增加[2];无菌操作不规范:手术过程中对无菌操作的要求很严格, 且无菌操作是手术过程中保证患者感染率降低的重要操作, 由于手术中医师和其助手操作中对操作过程无菌的疏忽, 大大增加了患者的感染率;需要义眼的某些手术:在操作过程中义眼的无菌状态出现问题, 或义眼本身出现问题, 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不利。②药物治疗导致的感染:药物治疗时, 患者眼部用药可造成眼部感染。另外, 患者长期口服药物或静脉输液, 导致自身抵抗力降低, 也增加了感染的发生率。药物治疗过程中, 患者自身的眼部清洁问题也会诱发感染。

应对感染的策略:①术前预防和控制:术前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 对可能发生的感染进行讲解, 降低其对手术的抗拒心理和恐惧心理。对手术器械、术者、手术室进行消毒, 确保无菌操作。术前医生需进行全面消毒, 穿戴好手套和手术服后进行手术, 消毒手术器械, 为无菌操作提供保障;对手术室进行必需的灭菌, 每次术后也要进行清洁, 且要求下次手术前对手术室进行消毒灭菌。通过建立惩罚和奖励机制进行手术室管理[3], 配备专业人员对消毒等工作进行监管, 确保医护人员按照实验室规章进行操作。②对医护人员的管理:手术中的无菌操作是降低患者感染率的关键, 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无菌操作能够降低术后感染率。通过建立手术室操作规范和紧急应对措施对手术中可能发生的影响无菌操作的行为进行预防, 严格要求医护人员手术中按照规范操作, 确保无菌操作, 杜绝手术室违规操作, 一旦出现违规操作, 根据产生的影响程度采取及时的补救措施。术后, 眼部护理或者滴眼药水前, 医护人员要采取消毒处理措施, 最大程度地降低患者感染率[4]。③加强术后康复教育[5]:手术成功后还需要加强术后护理才能确保患者痊愈, 因术后护理在疾病的治疗中也非常重要。然而患者往往忽视术后护理, 且不知道如何进行优质护理, 因此医护人员对患者和家属的宣传教育很重要, 包括隔离有害污染、及时换药、食物禁忌、如何用药等。由于患者知识有限, 对疾病的认识有限, 依从性有限, 医护人员应采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耐心教导, 为患者术后康复提供保障。

感染是临床常见并发症, 在眼科是很棘手的问题, 且导致感染发生的原因复杂多样, 给患者的预后造成影响, 并带来不必要的病痛。通过对术前的消毒、手术中无菌操作、术后药物预防的方式对眼科感染进行预防, 可有效降低眼科感染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张立伟.浅谈眼科感染危险因素的预防与控制[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2015, 2 (16) 3254-3255.

[2]刘殿洁.眼科手术的感染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控制措施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 15 (35) :15-16.

[3]李燕.眼科病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控制[J].医学信息, 2011, (8) :3625-3626.

[4]王仕全.眼科病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控制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 2012, (6) :1738.

危险因素控制 第2篇

施工安全事故是人们所不希望发生的一种事件.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却隐藏着许多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准确无误地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要先了解与控制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是必要且关键的,对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事故不发生)是极其重要的.进行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目的,在于保证避免或减少安全事故,使之与安全计划目标相一致,最终实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各项预期目标.

作 者:刘晓冬 路明 作者单位:刘晓冬(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建筑安装工程安全监察站,黑龙江,七台河,154600)

路明(七台河市第二建筑公司,黑龙江,七台河,154600)

建筑工程施工关键危险因素控制措施 第3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危险因素;预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12-0133-01

近几年,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中建筑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在建筑施工技术不断提高的今天,也存在着各种影响建筑施工的安全因素,而且这种影响也日趋严重。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市场的扩大,法制不健全等,更主要的是建筑企业管理方式的问题,如在施工过程中隐藏的许多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这些问题不但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给家庭带来了悲痛。所以为了避免建筑工程施工事故的发生,施工单位应该在施工前找到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并采取必要措施控制这些危险因素。

1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原则

在施工前要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要做好危险因素预防的控制,其中在各分项工程中,对于不同的危险因素作相对应的预防控制;在一些重点项目或分项工程中,要重点针对危险因素和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因素,进行重点预防和控制。

1)一般原则。在施工中,要时刻想到安全,在思想上构建安全意识,在行动中落实安全防护,并做好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安全防护,保证在出现危险因素时,防范预案和应急措施能适时跟进;对于具有可能会出现严重安全隐患的项目要进行严格整改,并在施工中动态跟踪,重点控制,严格按照施工安全规范进行。

2)事故预防原则。事故预防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危险因素控制的主要手段,施工单位要动态跟踪施工的安全,在施工中发现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对其进行预警,并采取合理的控制手段和措施,从而保证施工的安全。事故预防的目的是要根据监控、预警、采取措施,將危险因素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并防止这些危险因素带来的连锁事故。

2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一般方法

在施工前,必须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做好危险因素的防范措施,在施工中,动态跟踪,预警和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以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一般方法为指导,保证预防控制措施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分析危险因素、提出控制目标、建立施工安全部门、落实施工安全责任制;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做好分项工程的管理工作,督促各个分项工程负责人做好安全管理方案,如管理措施、技术措施等;熟悉安全施工守则,制定程序文件、安全施工规程等安全施工的指导性文件;加强危险作业、危险设备的监管措施,控制这些影响施工的危险因素。

在施工过程中,如果产生了由于危险因素控制不全造成的事故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应急安全处理,并管理好事故现场,防止产生次生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的减小事故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处理这些危险事故时,要首先确认危险因素,并隔离这些危险因素,再进行类似薄弱环节的安全防控,进行个体安全防控,最后采取救援行动,确保事故处理得当。

3危险因素控制措施

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安全控制和管理,是防控建筑工程施工中危险因素的主要手段,这些危险因素具体来说,包括材料危险因素,机械设备危险因素、技术工艺危险因素、环境危险因素、管理危险因素等五种,每种危险因素可细分为具体的危险事件。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危险因素控制内容:施工前的安全方案制定和审批及相关安全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实时监控,安全因素的识别、预警和采取措施;事故发生后的防范预案和应急措施共同作用等。

1)材料控制。在施工中安全因素控制中最难做到的就是材料的控制,因为这个控制是受人为影响最大的。为了做好材料中的危险因素控制,就必须做好安全材料的检验措施、建筑材料的招投标制度、材料进场检验和使用时复检的控制措施,从各个环节控制材料的质量,保证符合国家规范和设计要求。

2)机械设备控制。为了控制机械设备中可能出现的安全因素,施工单位要合理选择安全性能高的机械,特种机械设备的使用必须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对于危险性大的机械必须由专人看管,做好机械设备的保养、检修工作,保证机械设备不带病工作。

3)技术工艺控制。由于建筑工程是由各个分项工程协调进行的,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要做好各个分项工程的安全施工方案设计,对新采用的施工工艺和安全技术标准要做大量的试验验证其安全可行性。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三通一平准备过程的安全方案、地基处理及基坑护坡支护安全方案、脚手架施工安全方案、模板工程施工安全方案、高空作业安全防护方案、构件吊装安全方案等。

为使施工技术工艺更加规范,要做好岗位安全职责,确保技术施工中的操作标准化,要根据各个工种所涉及到的危险因素和工艺特征,做好安全施工的技术指导,并指导施工工人进行学习,规范施工操作,施工单位同时要根据施工进度和施工状况做好工程安全的自检工作。

4)环境控制。环境危险因素控制主要是在施工前制定的,并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在施工前,施工单位要根据工程所处的地质地貌、气候条件、周围建筑实物,合理的布置施工现场,并绘制好平面施工布置图,确保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做好阴雨天工程防护工作,并合理调整施工计划,始终确保安全生产;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平面布置图,由项目负责人带头做好现场安全管理。

5)管理控制。①安全管理控制。制定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建立健全各项危险因素预防的规章制度,在施工过程中认真分析每种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做好相关的防范预案,其中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重大危险因素控制细则、安全施工操作流程、安全培训制度、技术交底安全控制、安全检查制度、危险作业审批制度、事故处理应急措施、安全考核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

做好安全施工知识的培训工作。安全施工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一个方面,因此各级领导应该将安全放在首位,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定期做安全施工知识的培训工作,并考核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是否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人员应该进行再培训,直至合格。

明确安全责任,定期安全检查。单位领导必须强化安全意识,并督促各级管理人员做好安全工作,明确各自的安全责任,做好安全事故责任制,让每个人都有安全意识,单位领导应该组织项目负责人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实际情况做好自检工作,以排除安全隐患。②应急管理控制。对于不同的工程,危险因素产生的时间和环境有很大不同,所以在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要根据不同的工程做好应急管理的控制,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做好应急救援工作。因此,编制安全事故的应急援救预案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时,要落实应急人员,建立应急组织;储备应急物资,布置应急设备;组织员工培训,进行应急演练。

4结语

施工企业只有做好安全组织和进行安全培训,加强安全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对关键危险因素进行动态控制,并针对每种危险因素都从材料、机械设备、施工工艺、环境、管理方面做好安全管理和控制,才能做好建筑工程施工中关键危险因素控制措施,保证施工的安全,避免安全事故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廖品槐.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装饰施工中控制关键危险因素的措施 第4篇

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原则

预防和控制施工安全危险因素应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 不得马虎和忽视。控制过程中的重点是首先了解危险事件可能发生的原因, 针对性地做好预防方案, 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重大危险因素, 一旦事故发生将产生不可估量损失的影响因素进行重点控制。

1. 危险源的防控原则

(1) 以消除、避免或减小危险源造成的危害为目的, 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2) 预防第一, 防控结合, 针对性的制定安全应急预案; (3) 施工过程中应时时监督, 重点监控。施工中危险因素的类别判断十分重要, 根据建筑规范中危险性类别的判别标准,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 制定危险因素分析表, 对重大危险因素应以控制杜绝发生为目的;对于中度危险因素, 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以降低危险或避免危险发生为目的;对于轻度或是可以忽略的危险因素, 施工中可以不管或是将其降到根本不会发生为目的。

2. 安全事故控制原则

安全事故的控制可以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施工过程中应以事前控制为主, 力争把施工发生的可能性扼杀在萌芽状态。事中控制是在事故发生中, 将事故发生的不利影响因素降到最低;事后控制是在事故发生之后, 进行事故处理, 减少事故损失, 落实事故处理结果, 进行事后纠偏及总结。总之, 安全事故的控制, 危险源的识别极其重要, 危险源的识别、发现和控制主要来自于管理人员的甄别力、判断力和观察力及其采取果断措施。将危险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是管理人员必备一项管理技能, 其基本目标是采取有效措施约束、限制各种危险因素的产生、发展和作用的影响。

3.施工中危险因素预防控制措施的一般方法

工程开工前项目部的首要任务就是制定安全目标、组建安全管理机构、制定安全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制定合理完善的管理方案;监理单位及项目管理人员要加强监督、检查;特别是对高空、有毒有害气体等有损人身安全的危险作业场所、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施工机具和工程设备, 一定要制定安全防制与监控方案, 并将方案落实到相关责任人员。

4.安全技术和管理的应急措施

安全事故一旦发生, 必须及时采取安全应急预案, 努力保护好现场, 及时处理并保护现场人员的安全, 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事故造成的损失, 安全事故处理的一般原则是:在尽快隔离危险因素的同时及时向有上级有关部门报告;注重危险源的薄弱环节防控;采取分别防护措施;及时安排现场人员避难和逃生自救;加速救援行动;事后妥善处理。

危险因素控制措施

装饰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管理对象是整个施工过程的施工人员和现场主要施工设施等, 我们常常把施工过程的危险因素分为如下几种: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 错误或不当的施工工艺、不符合规范的建筑材料、存在毛病的施工机械、已经存在安全隐患的建筑设备极其不利的施工环境等因素。根据相应装饰工程的施工特点, 提前制定相关应对措施, 把危险因素的控制过程条理化: (1) 开工前做好安全分析, 制定安全预案, 审查并落实预案的准备情况, 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2) 施工过程中做好安全因素的分析, 识别危险因素、定期对安全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努力做好总结工作, 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控制措施; (3) 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响应、急救措施及善后处理等;事故的不同阶段所包含的内容不同, 采取的措施不尽相同。

1.施工工艺因素控制措施

(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开工前, 应根据设计要求及现场勘查情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临时用电专项设计、制定用水布线图, 根据总包单位制定的现场平面布置图, 做好装修阶段的平面布置计划, 施工中应采取成熟的施工工艺及安全技术标准, 班组施工前应做好班前技术交底, 完全响应三级安全教育制度。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的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一般包括:临时用电安全施工方案、脚手架搭拆安全方案、基坑支护安全方案、高处作业及临边安全防护方案、设备吊装的安全方案等。

(2) 施工中应做到操作标准化, 根据各个工种所涉及的危险因素和施工工艺特点, 编制科学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制定安全作业指导书, 通过专门的三级安全教育及班前的安全技术交底, 促使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得以落实。施工单位对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要根据施工进度和实际状况定期进行检查、修改和完善。

2.施工材料控制

建立材料管理台账和材料进场见证取样试验制度, 一定保证使用的材料符合国家相关质量安全标准, 建立健全材料安全搬运机制, 制定岗位责任制, 将安全管理责任到人。

3. 施工机械设备控制

(1) 优选性能稳定, 使用安全较高的机械设备; (2) 对于危险性较高的机械设备要有专人负责操作和看管, 特殊设备要执行国家要求, 操作人员必须培训合格并持证上岗; (3) 制定日常维修制度及大修制度, 机械设备要定期检修和保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

4. 施工环境控制

(1) 实地考查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地理、地形、市政管网、气象条件、周围环境, 科学合理地制定施工现场平面图并据图布置现场, 力保施工现场安全、整洁、有序; (2) 指定专人接收天气预报并制定晴雨表, 及时掌握天气变化趋势, 制定安全应急预案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3) 根据项目技术人员、安全人员审核过的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要求, 定人定岗负责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巡检和管理。

5. 管理控制

(1) 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 做好信息化管理, 总结或借鉴他人的安全管理经验, 编制本工程的危险元素分析和汇总表, 在对汇总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后, 制定可行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及安全责任制度。有技术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共同编制重大危险因素控制实施细则, 分别对不同的施工机械编制不同的安全操作规程, 制定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编制安全检查评分表, 制定信息反馈机制, 强化安全施工方案的审批制度, 做好安全管理奖罚工作, 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 落实和响应国家三级安全教育制度, 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项目管理者及施工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相关人员对安全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 所有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 高空作业必须按规定并灵活的使用安全带, 做好公司教育、项目教育及班组教育, 教育内容包括:如何理解安全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安全事故的应对措施;如何识别施工中的不利安全因素;危险源的分类与甄别;针对不同的危险源应采取的应对措施;安全事故发生后的处理及应对措施;施工机械使用前的安全检查等。

(3) 制定并落实安全岗位责任制, 安全检查制度, 编制检查评分制。要求安全员要持证上岗, 项目经理对安全负全责, 各个安全管理岗位均要责任到人, 创造有利条件, 确保岗位职责的实施。

6. 应急管理措施

即使我们制定了危险因素的控制措施, 但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 危险因素的发生状态及所产生的作用却不尽相同, 施工中的危险因素具有复杂性。鉴于危险因素的复杂性, 这就决定了我们无法也不可能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但我们可以在安全事故发生后采取应对措施, 把安全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或减少事故发生后的损失, 制定安全预案, 做好应急管理是安全管理措施的第一要件。如何做好安全应急管理, 一般提倡应按如下步骤展开进行: (1) 参考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安全案例及常见的安全事故预防措施, 并结合实际的工程状况制定安全应急预案; (2) 成立安全应急小组, 落实应急管理人员; (3) 根据应急预案储备应急物质, 合理布置应急设备 (如配备足够的灭火器、医药箱等) ; (4) 组织员工进行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 全面提高应急能力。

结论及建议

危险因素控制 第5篇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听觉的绝对阈限是指人的听觉系统感受到的最弱声音和痛觉声音强度值,其不包括。A:频率阈限 B:声压阈限 C:声强阈限 D:辨别阈限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2、直接接触电击的基本防护措施不包括。A:绝缘 B:屏护 C:间距

D:接地保护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3、生产经营单位进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试运行,目的是检验体系策划与文件化规定的__、有效性和适宜性。A.充分性 B.必要性 C.合理性 D.系统性

4、同一种工艺条件对于不同类别的危险物质所体现的危险程度是不相同的,因此必须确定相关系数。关于相关系数Wij的表述有误的是__。A.A级:关系密切,Wij=0.9 B.B级:关系大,Wij=0.7 C.C级:关系一般,Wij=0.5 D.E级:关系小,Wij=0.2

5、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时,未安排专门管理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可以并处__的罚款。A.二万元以下

B.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C.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D.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6、紫外线主要对人的眼睛造成伤害,可以引起职业病:__。A.白内障 B.放射性肿瘤 C.电光性眼炎 D.近视眼

7、[2010年考题]烟花爆竹生产过程中,装、筑药应在单独的工房中操作。当装、筑不含高感度烟火药时,每间下房定员最多不得超过人。A:1 B:2 C:3 D:4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8、《刑法》规定,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情节特别恶劣的,处有期徒刑。A:3年以上6年以下 B:3年以上7年以下 C:4年以上7年以下 D:4年以上6年以下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9、×年×月×日,某市某化塑制品厂发生火灾,整个厂房被烧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27.6万元。当日8时上班后,工人孙某某在该化塑制品厂压球车间门口西侧用电焊焊接压模。焊接现场的周围除一条3 m宽的通道外,堆满了袋装成品浮球及废料,还有数个装丙酮、乙烷的铁桶。8时20分左右,拌料员谷某某要在孙某某作业处西侧约1.5 m左右的地方,从铁桶中抽取丙酮,即告诉孙某某要先停止电焊,孙某某同意后便离开作业处。谷某某用塑料管从铁桶中向塑料桶中抽取丙酮,由于操作不当将丙酮洒在水泥地面上,谷某某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就离开了现场。孙某某回到作业处,没有检查也没有采取任何防护继续电焊。在焊接约3 cm长的一段接缝时,电焊溅起的火花将洒在地上的丙酮点燃。孙某某见起火用正在焊接的方模去压地上的火苗,但火苗仍然四溅。孙某某与另一名工人先后取来3只灭火器,均未启动。火借风势迅速蔓延,整个厂区被大火吞噬。直到11时,大火才被扑灭。事故发生后,某市环翠区人民检察院受理了此案,这起火灾事故是由于违章堆放危险品,遇明火而引起的,谷某某等4人对此负有责任。经现场勘察和调查认定,谷某某、孙某某在生产过程中,违反规章制度,导致发生特大火灾,造成集体财产遭受严重损失,他们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14条的规定,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厂领导孙某某和厂长刘某某身为企业管理人员,不认真履行职责,对厂内事故隐患熟视无睹,对工人的违章作业放任自流,以致由于操作工人在事故隐患区域作业而发生特大火灾,他们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87条的规定,构成玩忽职守罪。按照《火灾统计管理规定》的规定,这起事故构成火灾。A:一般 B:重大 C:特大

D:特别重大 E:特级

10、根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规定,关于行政处罚的决定机关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国务院公安机关,是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的决定机关 B: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是对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的决定机关

C:国家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是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的决定机关

D: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是对非煤矿矿山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的决定机关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1、依据《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被责令停产整顿的煤矿应当制订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和安全技术规定;整改结束后要求恢复生产的,应当由自收到恢复生产申请之日起60日内组织验收完毕。A:国家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 C:设区的市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 D:省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2、二级紧急情况响应需要成立__来统一指挥现场的应急救援行动。A.现场指挥部 B.场外指挥部

C.紧急事务管理部 D.公安指挥部

13、在特种设备检测技术中,是承压类特种设备最基本的检验方法,通常在采用其他检验方法之前进行,是进一步检验的基础。A:直观检查 B:量具检查 C:射线检测 D:渗透检测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14、生产过程中生产或使用的有毒物质称为__。A.煤尘 B.粉尘 C.灰尘

D.生产性毒物

15、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在建筑活动中属于主导地位。A:监理单位 B:设计单位 C:建设单位 D:施工单位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6、下列采矿法中,不属于按采用的充填料和运输方式不同而划分的是。A:水力充填采矿法 B:干式充填采矿法 C:胶结充填采矿法 D:分采充填采矿法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17、低压线路零线(中性线)每一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__。A.4Ω B.10Ω C.50Ω D.100Ω

18、__常用在桥梁或隧道入口前,以检验装备或碴石有没有超出正前方固定设备围砌的限界。A.隧道检查器 B.山洞检测器 C.临界检查器

D.临界限界检查器

19、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在__中应建立职业病申报制度。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卫生行政部门

C.劳动行政主管部门 D.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20、《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关于卫生部门职责的表述有误的是。A:拟定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 B:负责对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规范职业病的预防、保健,并查处违法行为

C:负责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定和监督管理;审批承担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并进行监督管理,规范职业病的检查和救治 D:负责职业危害申报,依法监督生产经营单位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定和标准的情况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21、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__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A.1 B.2 C.3 D.5

22、按照《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销售民用爆炸物品的企业,应当将购买单位的许可证、银行账户转账凭证、经办人的身份证复印件保存__备查。A.半年 B.1年 C.1年半 D.2年

23、时间平方规律,即火灾热释放速率随时间的平方非线形发展。建筑火灾的发展过程中__通常满足这一规律。A.发展期 B.初起期 C.最盛期 D.熄灭期

24、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方法、模式是在__进入我国的。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30年代 C.20世纪末期 D.20世纪初期

25、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矿山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矿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规定的“其他严重后果”。A:100 B:200 C:300 D:500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消防法》规定,火灾扑灭后,为隐瞒、掩饰起火原因和推卸责任,故意破坏现场或者伪造现场,尚不构成犯罪的,对有关单位处__。A.警告或者罚款 B.吊销执照

C.责令限期改正

D.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2、职业健康监护的主要内容有。A:职业健康检查

B: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C:进行安全检查

D:职工安全生产培训 E:生产安全教育培训

3、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范围包括。A:设施设备及危险源监控支出

B:安全技能培训及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支出 C:安全设施完善和改造支出 D:安全生产检查与评价支出

E:完善和改造供配电系统的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

4、在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时,要全面、有序地进行,防止出现漏项,宜从管理等几方面进行。A:厂址、总平面布置 B:道路运输、建(构)筑物 C:生产工艺、物流

D:作业环境、安全措施 E:次要设备装置

5、剪板机操作者送料的手指离剪刀口应保持最少__以外的距离,并且离开压紧装置。A.50mm B.100mm C.150mm D.200mm

6、依据《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煤矿发生事故,有下列__情形之一的,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3万元以上、15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责令停产整顿;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直至开除的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A.采取威胁、强迫等手段迫使遇难人员家属同意私下了结煤矿事故的 B.不按照规定及时、如实报告煤矿事故的 C.阻碍、干涉煤矿事故调查工作的

D.拒绝接受调查取证、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 E.伪造、故意破坏煤矿事故现场的

7、行政处罚实施机关__行政相对人行使陈述权。A.应当告知并保证 B.不应当告知 C.无所谓

D.在一定程度上限制

8、接到事故信息后,按照以下__规定报告。A.一次死亡(遇险)10人以上(含10人)或社会影响重大的各类事故发生后要在12小时内逐级报告至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调度统计机构

B.一次死亡(遇险)3~9人各类事故发生后要在6小时内逐级报告至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调度统计机构

C.一次死亡1~2人的各类事故发生后要在12小时内逐级报告至省(区、市)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调度统计机构

D.煤矿一次死亡1~2人事故发生后要在24小时内逐级报告至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调度统计机构

9、下列选项中,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为受理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注册的初审机构。A:省 B:市 C:自治区 D:直辖市 E:县

10、对于管理系统,有3种动力,即__。A.物质动力、内在动力和信息动力 B.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 C.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内在动力 D.内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

11、《行政处罚法》要求行政机关必须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实施。法律规定实施行政处罚的程序主要有__。A.简易程序 B.一般程序 C.听证程序 D.特殊程序 E.复杂程序

12、室外灯具距地不得__。A.高于3m B.低于3m C.高于2.5m D.低于2.5m

13、《行政处罚法》规定了行政处罚的原则,即行政处罚遵循的原则。A:公正、公平B:公正、公开

C:公平、诚实信用

D:实事求是、尊重科学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4、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设立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一定范围内的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等。A:核准 B:认证 C:认可 D:登记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5、A家具生产企业木加工车间内有油漆木制件的砂、抛、磨加工等工序,车间内有有机溶剂和废弃的油漆桶等。车间的除尘净化系统采用反吹布袋除尘器。因新增了设备并扩大了生产规模,致使车间内粉尘浓度超标。为了治理车间内粉尘污染,将布袋除尘器由原有的4套增加到8套,车间内木粉尘浓度经处理后小于10 mg/。2008年7月5日9时20分,除尘净化系统3号除尘器内发生燃爆着火,并瞬间引起4号除尘器内燃爆着火,造成燃爆点周边20 m范围内部分厂房和设施损坏。由于燃爆区域内当时无人,未造成人员伤亡。为预防此类事故再次发生,该企业可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有。A:布袋除尘系统采用防静电过滤材料 B:除尘仓间采用隔爆设计 C:定期开展防火防爆演练 D:执行明火作业审批制度 E:增加除尘器布袋清灰频次

16、对__的场所应采用密闭—抽风—除尘的方法来消除和降低粉尘危害。A.手工生产 B.流程紊乱

C.不能采取湿式作业 D.不能采取干法生产

17、根据《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要求,电梯应采取的电气安全保护措施中不包括的是__。A.直接触电防护 B.间接触电防护 C.电气故障防护 D.紧急事故防护

18、__包括了应急救援过程中一系列需要明确并实施的核心应急功能和任务,这些核心功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相互之间又是密切联系的,构成了应急响应的有机整体。A.方针与原则 B.应急策划 C.应急响应 D.评审改进

19、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__停止作业或者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A.有权

B.特殊情况下可以 C.无权

D.经批准后可以

20、依照《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本地区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前,应经签署。A:安全生产委员会主要负责人 B:政府主要领导人

C: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 D: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主要负责人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21、锅炉启动的步骤是__。

A.检查准备、上水、烘炉、煮炉、点火升压、暖管与并汽 B.检查准备、点火升压、上水、烘炉、煮炉、暖管与并汽 C.检查准备、点火升压、上水、煮炉、烘炉、暖管与并汽 D.检查准备、上水、煮炉、烘炉、点火升压、暖管与并汽

2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可以视企业的管理方式采取书面或电子形式建立并保持。下列不属于文件内容的是__。

A.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框架内的管理方案、程序、作业指导书和其他内部文件

B.传达到企业内所有相关人员或受其影响的人员 C.文件与资料控制

D.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关键岗位与职责

23、甲公司在50m高立脚仓现场施工作业中,委托乙公司承担仓顶防水材料吊装作业;委托丙公司承担仓内设备安装作业;委托丁监理公司负责施工监理。三家公司同时开展相关作业,根据《安全生产法》.对上述作业活动进行相应安全管理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A:甲公司与乙公司、丙公司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B:甲公司与乙公司、丙公司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约定由乙公司、丙公司承担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C:甲公司与丁公司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约定由丁公司承担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D:甲公司指定丁公司监理人员对乙公司、丙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统一协调管理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24、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__,防止事故再次发生。A.安全管理制度 B.技术整改制度 C.防范和整改措施 D.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危险因素控制 第6篇

关键词:起重机检验;危险识别;控制

中图分类号:TH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08-0111-01

1 危险因素的识别

1.1 起重机械的固有危险

起重机械的作业对象多是自重较大的物件,因此在对起重机械进行设计、生产制造和安装的过程中,其材料用量非常大,加工工序和技术也比较复杂,这就造成起重机械自身质量和部件安全性存在很大出入。设计脱离机械的使用实际导致机械作业的难度和安全性偏低,在检验和维修时难度大,某些起重机械的生产厂商在生产过程中置国家法律和行业标准于不顾,使用的生产原材料以次充好、生产技术陈旧落后等。在安装起重机械时安装人员凭主观想象或者经验印象盲目安装,不顾安装图纸或者技术要求,安装程序错乱或者安装不到位,为检验工作埋下安全隐患[1]。

1.2 作业环境引发的危险

起重机械的作业环境十分复杂且多变,绝大多数场地中具有强烈的噪、毒、尘以及辐射等危害,比如,钢铁生产车间浓重的粉尘严重影响人员的呼吸,而持续高温和强辐射对皮肤的刺激更加剧了作业人员心理的烦躁程度;大多数的工业生产车间噪声都难以控制,人员长期持续在高分贝噪音环境下会出现听力下降或者短暂性失聪的生理现象,这些不良影响都会致使起重机械操作人员不能疏于安全防范,进而引发安全事故[2]。

以谋海带加工厂所使用的电动单梁起重机(参数:额定起重量3 t,起升高度6 m)为例,其产生的问题主要以钢丝绳碱性环境下腐蚀为主。

1.2.1 缺陷描述

在对该台设备进行定期检验时,发现电机底部、按钮盘、按钮盘支持钢丝绳等锈蚀严重,腐蚀最严重的部分为经常接触海带的钢丝绳和吊钩组。

1.2.2 原因分析

①海水环境pH值较高,造成钢丝绳和吊钩组等腐蚀严重,破坏了钢绳、电机护盖等材料结构,降低了强度,导致钢绳大量断丝,如图1所示。

②在碱性蒸汽环境中,对电子元器件和电气线路影响也大。

1.2.3 处理意见

①更换与使用环境相适应的的吊钩组。对钢丝绳、滑轮组采用涂抹润滑脂隔离碱性蒸汽,延长钢丝绳、吊钩组的使用寿命。

②在电器安装部位加强隔离防护,减少电器元件与碱性蒸汽接触。

③对经常深入碱性池中的吊钩和钢丝绳进行强碱钝化处理。

1.2.4 今后应注意的事项

检验时应注意甄别不同的使用环境对起重机械的影响采取对应措施使起重机在各种复杂环境中满足安全使用要求。

1.3 人为引发的危险

人为因素是起重机械检验中影响层面最广的,检验及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准和观念意识存在很大差异,工作态度缺乏责任心和严谨性、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与设备更新换代不同步以及受环境影响出现抵触、烦躁等消极工作情绪,或者存在投机和侥幸心理,都会引发安全风险和事故。检验人员在对起重机械实施检验作业时,对安全防护措施不够重视,未佩戴安全帽、防尘或者防毒口罩、未更换绝缘鞋或者防砸鞋以及去静电服等。

以谋使用单位的电动单梁起重机(设备型号:LD5-16.5A3;额定起重量:5 t;起升高度6 m)为例,出现的主要问题是上限位失效,冲顶损坏卷筒,如图2所示。

1.3.1 原因分析

现场操作人员不规范,起重机械吊运过程中摇摆幅度较大,导致导绳器损坏缺失。

起重机械起升上限位失效后,未能及时巡查发现问题并整改,同时上升高度较低,操作人员操作不当,导致吊钩滑轮组上升冲顶,冲击电动葫芦底部,卷筒变形。

1.3.2 处理意见

立即停止使用,修复起升上限位,更换卷筒。

1.3.3 今后应注意的事项

卷筒变形后直接影响起重机械的承载能力,若不能及时发现并更换,卷筒有可能在承受冲击载荷的瞬间发生扭曲变形,甚至导致安全事故。只有安全管理得当,才能及时发现隐患并整改,保护设备良好运行。

2 危险防控

2.1 针对起重机械本身进行危险防控

首先是在对起重设备的设计环节中,就要全方位考虑设备实际使用时如何对人员进行有效的防护,在不影响设备性能正常发挥的前提下,在适当的部位增设扶手、栏杆、安全绳以及休息台等保障设施,优化起重机械的设计。其次是在起重机械生产和制造过程中要对生产原材料、生产工艺等方面采取严格的把控措施,保障起重机械每个零件的生产质量都能达标合格。再次是在对零部件进行组装以及设备调试时,必须严格遵照安装技术规范中对安装工序、安装标准等的要求进行,切忌凭主观印象或者毫无依据地盲目作业,充分保障起重设备性能优良。

2.2 对环境性危险的防控

室内环境相对而言具有更好的可控性,生产单位要针对噪、毒、尘以及辐射等因素制定有效的降低和缓解措施,通过降噪、减毒、除尘以及减小辐射等措施提高起重机械作业的环境质量,为保障人员健康和工作情绪的稳定提供基础条件。外部露天环境下,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要对起重设备采取必要的养护措施。将起重机械安置在坚固的平稳地面,强化设备基础的预埋和固定,对设备作业影响范围内的物品和其他器具加以清理,为起重作业提供必要的场地保障[3]。

2.3 人为危险因素的防控

首先是对作业人员加强培训和继续教育,起重机械的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筑牢思想意识的安全防线,提升自身心理素质和抗干扰能力;提升对起重机械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操作规程的熟悉程度,在实际操作中能够及时发现异常和不良现象并给以及时妥善的处理。作业人员要具备相当的防触电、防坠落等安全知识,并在实际作业之前将安全防护措施准备到位。安全绳、安全帽、绝缘鞋以及防尘面罩等器具要定期进行检修和更换。

参考文献:

[1] 高强.起重机危险性分析与事故预防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11.

[2] 余琳.试析起重机检验中对危险因素的识别与控制[J].电子制作,2014,

(12).

建筑工程施工关键危险因素控制措施 第7篇

危险因素预防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整个建设施工过程。在控制过程中, 要求对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突出重点, 针对重大危险因素和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因素, 进行重点控制。

1.1 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一般原则 (1) 立足消除和降低危险, 构建系统安全, 落实个人防护;

(2) 预防为主, 防控结合, 预案与应急措施联动机制; (3) 动态跟踪, 重点控制, 应变策略。对极不可承受的危险要禁止作业, 对重大危险要立即整改, 对中度危险要限期整改, 对轻度危险要加强监控和保护, 对尚可忽略的危险, 按照常规进行管理。

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一般原则告诉我们, 危险因素控制措施依次包括消除危险因素、降低和限制危险、使用个体防护装置等。在选择危险控制措施时, 优先选用图中底层的措施, 只有下一层的措施不能使用, 或受到技术、经济和管理等实际因素制约时, 才选用上一层措施。

1.2 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事故预防原则事故预防可以分为事故发生前的预防及事故发生时的防止和减少事故损失的预防。

这是一种发现、识别各种危险因素及其危险性并对其进行消除、控制的手段和措施。其基本目标是采取措施约束、限制危险因素的产生、发展和作用。一般按照以下优先次序进行选择:根除危险因素;限制和减少危险因素;隔离、屏蔽防止危险因素产生连锁作用;采用故障安全措施;减少故障及失误;安全规程;矫正行动。

1.3 建筑施工危险因素预防控制措施的一般方法制定安全目标、指标、组建机构、落实人员职责;

制定管理方案, 包括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等;制定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作业规范、管理制度等;加强监督、检查、测量及测试;对危险作业、危险设备、危险场所, 加强运行控制。

1.4 应急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当事故发生时, 必须及时采取应

急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 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事故损失, 选择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的原则一般按照以下优先次序进行选择:隔离危险因素;薄弱环节防控;个体防护措施;避难和救生行为;救援行动。

2 危险因素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管理对象是整个施工过程的具体危险因素, 施工过程的危险因素包括技术工艺因素、材料因素、机械设备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五大类因素, 每种因素都包含一定数量的具体危险因素。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危险因素预防控制工作可分为:施工准备阶段的安全方案制定和初始评审及相关准备工作;工程实体施工全过程 (基础施工阶段、主体施工阶段、装饰安装阶段) 的危险因素识别分析、预报和定期评价分析、根据评价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发生事故后的应急管理和紧急救援等不同阶段的内容。

2.1 技术工艺因素控制措施

2.1.1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进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设计、采用成熟的施工工艺标准和安全技术标准等。

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应包括内容有:临时用电安全方案、基坑护坡支护安全方案、脚手架搭拆安全方案、模板支撑体系安全设计方案、高处作业临边洞口安全防护方案、建筑构配件吊装安全方案。

2.1.2 使岗位安全化、操作标准化, 根据各个工种所涉及的危险

因素和技术工艺特征, 编制科学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作业指导书, 通过专门的培训教育或岗前的技术交底, 使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 真正落到实处。施工企业对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 要根据施工进度和实际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修正。

2.2 材料因素控制措施 (1) 建立安全物质材料和建筑实体材料招投标制度;

(2) 建立安全物质材料和建筑实体材料进场复检制度, 确保使用的材料符合国家相关质量安全标准。

2.3 机械设备因素控制措施 (1) 选用安全性能较高的机械设备;

(2) 指定专人操作危险性较大的机械设备, 特殊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3) 定期检修保养机械设备、及时更换零部件, 确保机械设备安全正常运转。

2.4 环境因素控制措施 (1) 根据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地质、地形、

气象条件、周围环境, 科学合理地布置施工现场, 保证施工现场安全、整洁、有序; (2) 指定专人接收天气预报, 及时掌握天气变化趋势, 以便采取对策; (3) 根据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设计的平面布置要求, 指定专人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性管理。

2.5 管理因素控制措施

2.5.1 建立健全各项危险因素管理的规章制度。

在对危险因素进分析的基础上, 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各项危险管理的规章制度。其中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重大危险因素控制实施细则、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制度、交替班制度、检查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异常情况紧急措施和安全考核奖惩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

2.5.2 加强教育培训, 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增强各级领导及相关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 对涉及危险因素管理的相关领导和人员进行定期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危险因素管理的目标和意义;施工项目危险因素的辨识和评价;危险因素触发条件及控制措施;危险因素管理的日常操作要求和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

2.5.3 明确安全责任, 定期安全检查。

对施工中的各个系统层面的危险因素管理确定各级负责人, 并明确他们各自应负的具体责任, 特别要明确各级单位对归属区域的危险因素定期检查的责任。包括作业人员的每天自查、职能部门定期检查、企业领导的不定期督察等。

2.6 应急管理措施虽然我们对施工过程各阶段的危险因素进

行了有效的控制, 但是, 具体到每个工程的实际情况, 危险因素的状态和产生的作用是有很大不同的, 这就决定了施工危险因素的复杂性。由于种种原因, 不可能完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因此当事故发生时, 应急救援是必不可少的。编制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是做好应急救援工作的前提。建筑施工的应急管理工作一般应按如下步骤展开进行: (1)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常见的六类安全事故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编制应急预案; (2) 落实应急人员, 建立应急组织; (3) 储备应急物质, 布置应急设备; (4) 组织员工进行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

摘要:施工安全事故是人们所不希望发生的一种事件。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却隐藏着许多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准确无误地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 (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 , 要先了解与控制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是必要且关键的, 对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 (事故不发生) 是极其重要的。进行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目的, 在于保证避免或减少安全事故, 使之与安全计划目标相一致, 最终实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各项预期目标。

危险因素控制 第8篇

1 人员因素

人的因素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人的行为受到生理、心理和综合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表现多种多样, 所以要充分认识人的因素是诱发起重机械事故的主要原因, 对加强火电建设起重吊装作业管理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具体表现如下:①操作人员失误;②监护人员失误;③指挥人员失误;④起重作业人员素质差;⑤起重作业人员道德素质低;⑥起重技术人员水平不高;⑦领导重视力度不够。

人的因素是第一重要的, 因为人是过程的直接参与者, 也是过程控制及过程方法实现的影响者, 不断提高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只有熟悉和掌握了起重机械的控制原理和结构性能, 才能有效控制其安全风险。再好的技术, 再完美的规章, 在实际操作层面, 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

2 技术因素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超大型火电机组的建设, 与之配套的电建塔机总是要经历一个新产品开发的过程, 在一个新产品开发过程中, 需要对产品诞生和成长的全过程进行严谨的过程策划。该过程策划适用于企业在产品立项至正式投产时的整个过程, 它包括对所有资源, 如工序、工艺、工装、设备、方法、人员和运输的策划工作, 还包括对生产的组织、物流和加工流、场地等的策划。

1) 作为产品开发部门应做好:过程开发计划的编制, 设计及研制, 工序、工艺与工装计划, 模具制造, 技术标准的制定等, 作为新产品设计不成熟带来的风险必须认真评估, 风险在可控范围之内方可进入市场。

2) 生产计划部门应做好:过程规划的归口管理, 生产的组织, 物流、加工流和作业场地, 模具制造和管理, 配套厂的管理;制造的缺陷, 诸如选才不当、加工质量问题等进行消缺处理, 达到合格标准后方可验收出厂。

3) 质量保证部门应对过程中测试与检验进行策划等, 做好设备点检、首件检验、末件检验、缺陷记录。

4) 市场部门应负责过程中成品贮存、运输、用户服务的策划等。

5) 采用先进的全参数监控管理系统, 实时对塔机机构部分、结构部分、电气部分、液压部分、吊重等物体状态以及塔机作业区人员进行监控, 自动监控塔机安全作业。

在整个过程的各阶段计划情况没有通过验证时, 还应提出纠正措施, 以避免整个过程混乱和生产的间断。这样才能保证过程开发的结果达到预期, 为后期过程控制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3 管理因素

起重机械的管理主要分为技术管理和安全管理。

技术管理首先来自于好的前期策划、好的过程策划、好的过程控制和好的工艺分析以及相关过程的不断优化改进和不断创新等。从产品的行程过程来看, 它和产品先期的市场调研、前期的过程策划、开发设计、工艺设计、验证评价、物流管理过程防护等直接相关。

安全管理主要涉及起重机械的安拆、运行、维护、保养、检查等各个方面。

设备管理单位必须要有满足施工需要的专业化管理团队, 有健全的大型机械管理制度, 并具备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保持管理、技术、操作队伍的相对稳定。

1) 提高人员素质必须要有专业化的安拆、操作及维护管理人员, 所有人员持证作业, 现场操作人员数量要能满足施工现场工作的需要。

2) 加强设备保养在运输过程中, 应正确搁置, 防止构件变形或因碰撞造成损坏, 如发现有变形损坏必须在安装前修复。起重臂为超高强度材料, 严禁擅自施焊、修理, 尽量避免安装缺陷, 杜绝带有隐患的起重机投入使用。在使用期间, 经常检查结构连接螺栓有否松动, 焊接有否裂纹, 构件有否永久变形等情况。经常检查塔身连接抱瓦螺栓是否松动、抱瓦是否有裂纹等异常。在存储期间, 采取必要措施保证设备机械状况良好, 进行有效的零部件保养, 降低安拆和使用的风险。定期检查机构部分电动机、减速机、制动器、钢丝绳等零部件的使用情况, 保养到位, 符合报废标准及时更换报废。

3) 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建立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制度, 执行起重机械安全操作规程, 落实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责任;起重机械操作、指挥、安装维修人员根据自己工作职责, 严格遵守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坚持“十不吊”原则;严格三级教育培训, 持证上岗, 作业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风险识别, 制定防范措施;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并按规定作相应处理。

4 环境因素

环境是影响塔机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影响的多样性和严重性比较突出。地形、地貌、地质的参数, 直接影响塔机基础的稳固性, 进而影响塔机的安全性;地震、强风、暴雪、暴雨、雷击等等自然天气因素直接影响塔机安全性;如上述多种的环境因素因防范失控或失误, 就会造成折臂、倒塌等严重事故。

5 结语

综上所述, 我们必须认识到电建塔机在火电建设的重要性, 该起重机械的安全使用和管理是一门学问, 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科学管理, 综合治理”的思想, 有效控制起重机械事故发生的根源, 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 敏锐而及时地发现这些事故的征兆并果断采取措施加以控制或消除, 为确保电力建设起重吊装安全无事故而努力。

摘要:为了预防火电建设起重吊装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文主要结合电建塔机使用的特点, 针对该设备的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 采取必要的预防控制措施, 提高电建塔机的安全使用性能, 从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关键词:电力建设,塔式起重机,危险因素,识别,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陈道南.起重运输机械[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1988.

[2]杨文渊.实用起重吊装手册[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6.

[3]樊兆馥.重型设备吊装手册 (第2版) [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

危险因素控制 第9篇

关键词:施工关键,危险因素,控制措施

1 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原则

危险因素预防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整个建设施工过程。在控制过程中, 要求对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突出重点, 针对重大危险因素和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因素, 进行重点控制。

1.1 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一般原则

立足消除和降低危险, 构建系统安全, 落实个人防护;预防为主, 防控结合, 预案与应急措施联动机制;动态跟踪, 重点控制, 应变策略。对极不可承受的危险要禁止作业, 对重大危险要立即整改, 对中度危险要限期整改, 对轻度危险要加强监控和保护, 对尚可忽略的危险, 按照常规进行管理。

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一般原则告诉我们, 危险因素控制措施依次包括消除危险因素、降低和限制危险、使用个体防护装置等。在选择危险控制措施时, 优先选用图中底层的措施, 只有下一层的措施不能使用, 或受到技术、经济和管理等实际因素制约时, 才选用上一层措施。

1.2 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事故预防原则

事故预防可以分为事故发生前的预防及事故发生时的防止和减少事故损失的预防。这是一种发现、识别各种危险因素及其危险性并对其进行消除、控制的手段和措施。其基本目标是采取措施约束、限制危险因素的产生、发展和作用。一般按照以下优先次序进行选择:根除危险因素;限制和减少危险因素;隔离、屏蔽防止危险因素产生连锁作用;采用故障安全措施;减少故障及失误;安全规程;矫正行动。

1.3 建筑施工危险因素预防控制措施的一般方法

制定安全目标、指标、组建机构、落实人员职责;制定管理方案, 包括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等;制定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作业规范、管理制度等;加强监督、检查、测量及测试;对危险作业、危险设备、危险场所, 加强运行控制。

1.4 应急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

当事故发生时, 必须及时采取应急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 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事故损失, 选择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的原则一般按照以下优先次序进行选择:隔离危险因素;薄弱环节防控;个体防护措施;避难和救生行为;救援行动。

2 危险因素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管理对象是整个施工过程的具体危险因素, 施工过程的危险因素包括技术工艺因素、材料因素、机械设备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五大类因素, 每种因素都包含一定数量的具体危险因素。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危险因素预防控制工作可分为:施工准备阶段的安全方案制定和初始评审及相关准备工作;工程实体施工全过程 (基础施工阶段、主体施工阶段、装饰安装阶段) 的危险因素识别分析、预报和定期评价分析、根据评价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发生事故后的应急管理和紧急救援等不同阶段的内容。

2.1 技术工艺因素控制措施

(1)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进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设计、采用成熟的施工工艺标准和安全技术标准等。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应包括内容有:临时用电安全方案、基坑护坡支护安全方案、脚手架搭拆安全方案、模板支撑体系安全设计方案、高处作业临边洞口安全防护方案、建筑构配件吊装安全方案。

(2) 使岗位安全化、操作标准化, 根据各个工种所涉及的危险因素和技术工艺特征, 编制科学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作业指导书, 通过专门的培训教育或岗前的技术交底, 使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 真正落到实处。施工企业对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 要根据施工进度和实际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修正。

2.2 材料因素控制措施

(1) 建立安全物质材料和建筑实体材料招投标制度;

(2) 建立安全物质材料和建筑实体材料进场复检制度, 确保使用的材料符合国家相关质量安全标准。

2.3 机械设备因素控制措施

(1) 选用安全性能较高的机械设备;

(2) 指定专人操作危险性较大的机械设备, 特殊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3) 定期检修保养机械设备、及时更换零部件, 确保机械设备安全正常运转。

2.4 环境因素控制措施

(1) 根据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地质、地形、气象条件、周围环境, 科学合理地布置施工现场, 保证施工现场安全、整洁、有序;

(2) 指定专人接收天气预报, 及时掌握天气变化趋势, 以便采取对策;

(3) 根据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设计的平面布置要求, 指定专人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性管理。

2.5 管理因素控制措施

(1) 建立健全各项危险因素管理的规章制度。在对危险因素进分析的基础上, 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各项危险管理的规章制度。其中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重大危险因素控制实施细则、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制度、交替班制度、检查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异常情况紧急措施和安全考核奖惩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

(2) 加强教育培训, 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各级领导及相关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 对涉及危险因素管理的相关领导和人员进行定期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危险因素管理的目标和意义;施工项目危险因素的辨识和评价;危险因素触发条件及控制措施;危险因素管理的日常操作要求和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

(3) 明确安全责任, 定期安全检查。对施工中的各个系统层面的危险因素管理确定各级负责人, 并明确他们各自应负的具体责任, 特别要明确各级单位对归属区域的危险因素定期检查的责任。包括作业人员的每天自查、职能部门定期检查、企业领导的不定期督察等。

2.6 应急管理措施

虽然对施工过程各阶段的危险因素进行了有效的控制, 但是, 具体到每个工程的实际情况, 危险因素的状态和产生的作用是有很大不同的, 这就决定了施工危险因素的复杂性。由于种种原因, 不可能完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因此当事故发生时, 应急救援是必不可少的。编制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是做好应急救援工作的前提。建筑施工的应急管理工作一般应按如下步骤展开进行:

(1)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常见的六类安全事故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编制应急预案;

(2) 落实应急人员, 建立应急组织;

(3) 储备应急物质, 布置应急设备;

危险因素控制 第10篇

1 集输管道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将集输管道从施工到正式投产过程分为管道施工期、投产前期及运行期, 并对每个期间按照主要工序进行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1 集输管道施工期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管道施工期工序主要包括施工作业带清理和修筑施工便道, 运管、卸管及布管, 管道补口 (补伤) , 管道组对及焊接等环节。

1.1.1 施工作业带清理和修筑施工便道

在施工作业带清理和修筑施工便道时, 由于作业带地基不牢塌陷、临时垒砌土壤承载力不够、土石方塌方或滑坡, 从而造成人员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等伤害。

1.1.2 运管、卸管及布管

在运管时, 由于管道捆绑不牢或钢丝断裂, 路况差, 发生钢管跌落、翻车;急刹车或碰撞等导致人员车辆伤害。卸管及布管时, 可能因钢丝绳两端的吊钩固定失灵或钢丝绳过度磨损, 出现钢管跌落伤人;吊管机近距离吊运时, 摆动伤人吊管机的制动部分失灵, 吊杆自动落下伤人;钢管堆放不当产生滑动伤人;负责挂吊钩的工作人员可能从管车上坠落;吊具和索具严重磨损可能发生意外。

1.1.3 管道补口 (补伤)

在管道补口 (补伤) 时, 由于喷砂除锈, 喷砂枪射出的砂子可能伤人;热收缩套防腐预热时, 可能发生烧伤事故;用电动设备进行除锈时, 可能发生触电事故。

1.1.4 组对、焊管

在管道组对、焊管时由于使用各种机具发生可能发生电弧伤眼、割伤、烫伤、触电等, 另外在林区可能引起森林火灾。

1.2 集输管道投产前期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天然气集输管道在投产运行前要先进行清管、试压、置换等工序。

1.2.1 清管、试压

在集输管道清管、试压过程中, 由于流程倒换失误, 可能造成清管球发球失败, 影响发球站内其余管线正常运行;造成憋压、泄漏、甚至爆炸, 现场人员重伤甚至死亡;进气量过多, 清管球 (器) 运行速度过快, 对管道造成冲击过大可能出现泄管或者爆管;清管器收发装置、弯管、三通、绝缘接头 (法兰) 、穿越管道、阀室、仪表接头以及连头等部位可能发生安装不合格, 元件飞出伤人的事故;试运投产期清管, 因施工中可能留下一些杂物, 清管运行中容易卡球、破球, 容易出现超压或突然解卡时球速过快而使管线剧烈震动。

1.2.2 置换

由于空气置换不彻底, 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1.3 集输管道运行期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管道在运行期, 由于管材设计及质量, 地质、地形因素, 腐蚀, 第三方破坏等原因, 造成管道泄漏或破裂, 当天然气泄漏后若遇点火源可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1.3.1 管材设计及质量

管道由于管道设计存在缺陷、管子、管件、连接材料质量不符合设要求、管道安装质量存在缺陷、管道焊缝缺陷、管道腐蚀, 发生油气泄漏和管道爆裂, 系统出现故障或误操作导致管道压力超过设计压力、安全泄压装置失灵、工作状态不稳定管道剧烈振动等原因导致管道泄漏引发火灾、爆炸、硫化氢中毒。

1.3.2 地质地形因素

集输管道穿越公路套管可能因地质因素、车辆因素而破损, 若不及时处理更换, 长时间受过往车辆碾压, 管道疲劳破裂而引发天然气泄漏;穿越管段未采取稳管措施或稳管措施不当, 易造成管道失稳破坏;稳管措施有缺陷或设计不合理, 或岩石管沟覆土不合要求, 可造成管道防腐层损坏, 进而造成管道腐蚀穿孔而泄漏。

1.3.3 腐蚀

管道由于水合物腐蚀、杂散电流干扰腐蚀、土壤腐蚀及应力腐蚀等多种原因, 造成管道腐蚀穿孔, 甚至断裂。极易造成天然气泄漏, 从而造成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1.3.4 第三方破坏

管道运营时, 由于遭到管道周边的第三方活动, 比如堆士、爆破、碾压, 打孔盗气等第三方破坏行为, 将造成管道的损坏, 发生泄漏, 可能引发火灾、爆炸及硫化氢中毒事故。

2 集输管道风险控制措施

天然气集输管道风险控制应从以下方面进行:

对天然气集输管道的安全运行实行分级管理, 责任到人。

天然气集输管道线路应避开人口、设备密集区域。防止由于人员活动造成管道泄漏或断裂, 同时也可以防止天然气泄漏形成火灾爆炸后造成人员伤亡。

建立工程技术档案, 内容包括:设备与管道使用记录;设备与管道工程设计文件;设备与管道工程竣工、监督检验资料;检验报告电法保护运行记录;检修、改造竣工资料;安全装置校验、检修、更换记录;事故的记录资料和处理报告。

设备与管道系统应建立完善的巡检、检修、抢修、改造制度, 系统的检修和改造由设备与管道使用单位技术负责人负责, 报主管部门批准, 过程执行本章的全部规定和要求。

运行中的设备与管道除使用专用设备、人员带压修理外, 其它不宜带压修理。

在天然气集输管道线路上采用各种腐蚀检测系统, 优化分析, 以此来检测集输管道缺陷及管道腐蚀情况, 制定缓蚀剂控制等腐蚀控制措施。

进行管道风险分析, 了解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将导致的后果, 制定预防和应急措施。

定期进行管道完整性检测和完整性评价, 了解管道可能发生事故的原因和部位。

厂区道路起终点处设置气田道路警示牌。分别在弯道、视线不良地段、限速地点等处设置提示、警告、限速标志。

对天然集输管道周边居民加强天然气管道的宣传及教育, 防止天然气集输管道的第三方破坏。

3 结语

本文主要对天然气集输管道从施工到正式投产的过程中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部分控制集输管道风险的措施, 可以为天然气集输管道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摘要:随着日常生活对天然气需求量的增加, 天然气开采面临巨大压力, 同时对天然气集输也带来了新的要求。结合近年来天然气集输过程中大量事故资料, 从集输管道施工期、投产前期及运行期对高含硫天然气集输管道进行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关键词:天然气,集输管道,危险有害因素,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章博.高含硫天然气集输管道腐蚀与泄漏定量风险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2010

起重机检验中危险因素的识别与控制 第11篇

关键词:起重机,检验,危险因素,识别,控制,策略

起重机检测是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安全、顺利工作的重要保障。检测行为在进行的过程中正规与否, 对于起重机操作人员来说至关重要。检测人员在进行检测的时候应该采取适当的策略, 对自己负责, 避免由于自己的检测不当, 为操作工作的流畅进展留下安全隐患。起重机的检测过程, 加强了起重机在工作状态下识别不安全因素的功能, 进一步的加强了起重机的管理程度, 最大程度上的减少了起重机操做者的安全风险。本文通过对起重机的危险因素识别与控制进行深层次的探讨, 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1 起重机检验危险因素存在的原因

1.1 起重机检验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

起重机的检验在操作人员工作过程中, 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降低危险事故的发生。由于检验工作的认真进行关系到了起重机操作员的人身安全, 所以检验工作必须按照规则严格进行。目前我国因为起重机检验人员工作态度的不端正, 所导致的不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代价惨重。因此, 检验人员一定要端正工作态度, 对工作、对他人负责。从根源上遏制惨重事故的发生。

1.2 起重机检验人员专业水平素质低下

起重机的检验过程比较复杂, 需要专业人员对其进行专业检测, 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更不能敷衍了事。近些年, 有许多企业一时急于招聘人才, 中间去掉对所招聘人技术上的检验, 直接让其上岗, 这就给那些浑水摸鱼的人留下了空子。导致企业用人不专业, 工作带来很大失误。起重机的检验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不能忽略其重要性。用人单位应该提高专业要求, 而检验人员自身也要注意提高个人专业素质。在工作上做到面面俱到, 不能忽略任何一个环节。

1.3 起重机检验设备不齐全比较落后

我们说起重机的检测对企业、对起重机的操作人员都有着重大意义。对于企业来说就牵涉到安全管理和企业利益。有的企业为了减少开支, 直接忽略起重机检验的基础设备的完善, 不注重设备的更新与完善。检测设施落后, 导致检验结果不精准, 不好的事情也容易发生。所以, 企业就应该时刻关注基础设施的完善与技术更新, 做好基层管理, 从提高企业盈利。

1.4 受外界天气环境因素的影响, 检验人员情绪化

受天气因素的影响, 在炎热的夏天, 检验人员容易情绪化, 不认真工作, 在检验的过程中能省则省, 简化步骤。方便了自己, 却埋下了危险的种子。无论何时何地, 不管天气地域, 要认真、仔细, 因为检验工作的结果直接关系到操作员的生命, 检验人员需要谨慎行事, 不能草草完事。

2 起重机检验中存在的危险因素

2.1 重物的掉落

起重机在超载工作状态下, 重物掉落的情况时有发生。或者特别是在吊具疲劳工作、滑丝、断裂, 重物夹的不够牢固, 承受不住重物的重量, 更容易脱落。这种情况的发生就需要工作人员有敏捷的反应能力, 避免或减轻不良事故的发生。如果操作人员不按照正规作业的方法作业, 就会导致重物的破损, 周围东西或者无辜人员的损伤。由此看来, 操作员必须严格按照作业员要求进行操作, 不能随意减少或改动操作步骤或方法。

2.2 工作人员的高处跌落

按照起重机的作业标准规定, 起重机操作高度超过2米就是高空作业, 操作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穿戴安全服或者帽子进行安全装置的实施, 检验人员也要维护好高空设备。在工作现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 由于天气原因, 夏天天气炎热, 操作员不按照规定穿戴、或者情绪不对不按照正常手法作业的时常发生, 这就给事故的发生留下了安全隐患。

2.3 起重机械部件存在的危险因素

起重机部件大多是由和金属制品构建而成的, 这些部件自身就存在着危险因素, 人与金属制品的碰撞容易发生摩擦。与起重机正在运行的部件进行接触, 就会发生绞、戳等惨状, 出现严重的工伤事故。

3 起重机检验危险因素的最基本检验项目

3.1 产品技术文件

检验人员在对起重机进行检测的时候, 需要对企业提供的起重机进行产品使用说明的了解, 检验产品技术是否复合使用要求。

3.2 起重机的作业环境与外观

在起重机进行工作之前要探测起重机工作环境, 看看起重机当前状态下是否能够安全工作, 如果不适合就需要对其作出相应调整。大致上看看起重机外观是否符合GB6067-1985和有关标准要求。

3.3 性能测试

1) 静载荷测试。在起重机启用前要按照相应要求对其进行静载荷测验, 其主要是对受力部件检测。譬如, 有无明显裂缝、变形等重要部件的检测, 不能有遗漏。还要对机构连接处查看, 检查螺丝等是否紧, 确保无松动或损害现象, 不能影响性能的正常施展。

2) 动载荷测试。动载荷测试主要是检验个部分零件的灵活性、制动性是否完好无损, 保证工作的顺畅进行, 还有链接个部分无松动。

以下是有关部分特种起重机械的设备目录

4 起重机检验工作中危险因素的控制

4.1 对起重机本身性能检验时安全因素的控制

在对起重机本身进行检测的时候, 检验人员一定要全面、彻底对起重机内部进行检查, 穿戴好防护衣物, 同时观察周围环境。特别是对操作员工作室的检测, 检查操作员工作环境是否安全, 不能有杂物堆积, 保证有足够的施展空间。最基本的, 在上下起重机的台阶时要注意台阶有无损害, 及时与操作员沟通, 了解起重机不安全隐患。从而达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4.2 对于起重机操作人员工作室安全因素的控制

在检验人员对工作室检测的时候, 必须按照检验人员要求的进行操作。也要与操作员及时沟通, 对不安全因素进行排除, 必须得到肯定性的回应才可操作, 将工作室的设备调到标准化要求。在检验时, 操作关掉机器检验工作才可进行, 避免在工作状态下发生事故。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 起重机工作的检验复杂和严肃, 检验人员和起重机操作人员都要有足够的专业素养, 按照专业规定进行工作, 不可私自调动。企业也要加强管理, 提高设备装置, 及时更新。先进的技术、先进的检测设备可以使得检验结果更加精准, 从而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赵彬.起重机械安全隐患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2]邱利才.塔式起重机的安全检验[J].科技创业月刊, 2011.

上一篇:换乘方案下一篇:自动扶梯桁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