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背景范文

2024-09-19

城市背景范文(精选12篇)

城市背景 第1篇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城市内部“热岛效应”愈加严重,国内一部分城市出现极端天气,区域内的积水较多,内涝问题严重,影响着城市的安全,城市内涝防治工程已迫在眉睫。在内涝防治工程规划的过程中,人们提出了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城市内涝治理涉及面极广,工程综合性较强,必须结合涝灾的原因、防治理念、城市发展状况和人文地理等方面开展工作,制定科学的对策。

1海绵城市及建设现状

1.1城市排水系统

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提出之前,相关部门在城市建设中就已经十分重视排水系统。城市排水系统是处理和排除生活污水和雨水工程的总称,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核心。从结构上讲,城市排水系统包含排水管道系统和污水处理站点。在污水治理和雨水治理分流的状态下,应用排水管道收集污水,经过污水处理站点处理后排入水体或者进行后续的回收利用,雨水经过排水管道收集后,可以就近排入水体[1]。

传统的城市排水系统以“排”为主要目的,而不是“治”,导致城市水污染严重,河流富营养化问题突出,排水管道逐渐增多的同时,城市水资源面临着更大的威胁,原有的生态系统受到影响,水资源匮乏,水污染和城市内涝问题逐渐严重,存在着较大的治理缺陷。随着(建设部令第152号)《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的颁布和实施,虽然内涝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是目前面临着污水处理的困难,这一问题的处理是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其首要任务是排除雨水和污水,同时保护生态环境,设置污水处理站。

1.2海绵城市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面临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需要正确树立尊重自然和顺应自然的观念,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点”。2013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指出:“城市排水不仅要排出污水,还要将有限的雨水留存下来,应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出可以实现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顾名思义,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海绵城市建设遵循自然原则和生态优先原则,根据城市发展将自然途径和人工方法相结合,在完善城市排水防涝的过程中,保证雨水在城市内部累积、渗透和净化,在充分利用雨水资源的过程中,提高生态保护的效益。

与传统城市相比,海绵城市注重顺应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传统城市在利用土地等资源的过程中不断改变自然、影响自然。海绵城市可以合理应用雨水,利用自然资源,缓解城市内涝,改善城市景观。

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尊重自然,尊重自然就要保护原有的自然环境。海绵城市注重低影响开发(LED),以建设具有自然净化功能和自然渗透功能的城市为目标,从源头上遏制城市内涝,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弹性”。

住房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将海绵城市的建设途径细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尽可能保护原有生态系统[2],也就是说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河流、森林和湖泊等资源,保证生态敏感地区有足够的水源,在强降水环境下,林地和草地等资源可以维持良好的生态特征,这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最根本需求。第二是海绵城市具有较强的生态恢复和修复能力,在传统粗放型城市建设模式下,水体等自然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需要应用科学的生态手段进行修复,保证原有生态空间维持一定的比例。第三是在城市开发的过程中降低破坏性,避免影响原有的生态环境,对开发强度进行科学控制,保留足够的生态用地,规划城市不透水面积的比例,避免对原有的水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结合实际城市需求开发水渠,规划城市水域面积,促进雨水积存、渗透。总之,在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统筹雨水管渠系统,降低开发影响。按照海绵城市的建设思路,促进城市与自然的和谐性,改善生态环境,遏制洪涝源头,实现雨洪的综合治理,提高城市的防涝能力。

2城市内涝综合防治措施

海绵城市建设和城市内涝的综合治理需要把握六字方针,即“渗、蓄、滞、净、用、排”。

第一是“渗”,核心方法就是利用多种路面、地面、绿地和屋面等结构,从源头上收集雨水。随着城市建设的进步,中国城市呈现出明显的混凝土特征,城市路面较“硬”,包含大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水泥用量较多,对原有的自然生态本底和水文特征造成了影响,因此,必须借助自然的力量进行渗透。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需要借助城市土壤来渗透雨水,在此过程中发挥土壤的吸纳作用。应用这一核心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地表径流,避免雨水集中汇集到路面。雨水渗透之后可以涵养地下水,弥补流失的地下水,应用土壤对水质的净化,对城市的微气候进行改善。当土壤含有一定量的水分后,白天可以适当蒸发,对城市内部的微气候进行调节,因此,将“渗透”放在城市内涝治理的第一位。

第二是“蓄”,核心方法是降低峰值流量,调节失控分布,提供利用雨水的条件。在留住雨水的过程中,必须尊重自然环境,例如地形地貌,保证可以实现自然散落,使江河中的水回归。由于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对自然的地形地貌造成了影响,导致雨水可能汇集起来,因此,必须及时蓄水,蓄水的目的是用水,实现调蓄和错峰,避免雨水汇集后形成内涝。

第三是“滞”,核心方法是降低雨水的汇集速度,在留住雨水的过程中,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延缓短时间内雨水形成的径流,可以借助微地形调节,使雨水汇集到一个集中的区域,以时间换空间。由于短时间内的强降雨会对城市结构产生冲击,形成较快的径流,积水较多后将产生内涝,因此“滞”的过程就是延缓径流的高峰。

第四是“净”,核心方法是应用过滤措施降低雨水污染,同时改善城市内部的水环境。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土壤的渗透作用,加上植被和绿地系统的涵养作用,对内部水质进行净化。现在城市内的降雨含有较多的杂质,滴在车窗上的雨水干燥后会出现明显的泥点。这些有污染性的雨水如果排往江河湖泊,将产生更加严重的污染,因此,在蓄水之后需要进行科学的净化处理,保证其干净、无污染地回归到城市中。

第五是“用”,即将收集净化后的雨水集中利用,在丰水区和缺水区都可以对雨水资源进行利用。例如停车场上部的雨水,传统的应用方法都是快排,将雨水收集净化后可以直接用作洗车。另外,如果直接用自来水浇花将会十分浪费,此时,可以在雨水渗透涵养后应用于浇花,应用净化的方法科学利用雨水。

第六是“排”,应用城市竖向和工程设施结合起来,同时将天然水系与防涝设施进行结合,将地面排水设施与水管渠道相结合,实现雨水和城市用水的合理排放,避免内涝灾害。如果城市内部的降雨较多,渗透能力将不足,水量也将累积,在短时间内无法用完,此时需要借助人工的方法及时排出。

3 S市内涝防治选择性措施

S市经过多年实践,建立了成熟的内涝防治策略,并完善了雨洪灾害评估体系,在数学建模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实现了排水设计的优化,提高了内涝防治的科学性。S市将人工方法和自然方法结合,将生态措施和工程措施结合,重点解决水体黑、臭的问题,对城市微气候进行调节,改善生态环境。海绵城市建设并不是单一的目标,必须结合长远的城市规划,优化城市的建设方式。

S市结合地形和地貌特点,采用GIS建模方法,模拟排涝系统,找出雨洪的敏感地区,针对城市内部的新规划区域进行评估。结合城市规划和建设方法,提出解决策略,主要建设工程包括增大管径、推进泄洪工程、利用绿地蓄水等。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和下沉式绿地组织排水,实现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

S市把握六字规划方针,首先结合城市现有的植被,开展大量的优化工作,扩大草皮,种植灌木,在调节城市微气候的同时,发挥渗透作用。之后建立雨水的蓄水中心,并建设成蓄水-净水-用水-排水的完整体系,降低雨水的汇集速度,引进先进的净水系统,提高雨水的应用效益。同时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大力推广智能型小区,小区内部都布置有科学的蓄水净水体系,将净化后的雨水用于小区内的植物灌溉、洗车、路面养护等。

采用LID(低影响开发)技术在源头上控制径流,构建城市智能公园,充分发挥城市公园的蓄滞作用,解决城市河网密度不足的问题。为了减轻暴雨后维护管理的工作量,在城市内部构建完善的预警系统和实时监测系统。在新城区规划的过程中应用风险评估和模拟方法,结合防涝系统的要求,对已有的景观公园进行改建,以提高蓄滞能力[4]。

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内涝防治工程十分复杂,涉及到防洪排涝和生态修复的多方面内容,同时还需要保证水资源的平衡。S市的主要工程有水利工程、LID工程、水体生态修复工程和管网建设工程,建设目标为内涝防治40年一遇,通过海绵城市规划建设,保证70%的降雨可以就地消纳和利用,预计到2020年,S市全面实现内涝治理。

4结束语

海绵城市建设,必须将科学的方案计划落实到实际中,提高城市洪涝灾害治理效益。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强基础性研究,例如对现有水利资料、景观和生态等的研究,同时还要遵循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保证生态环境和已有水系,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目标。生态城市建设和城市内涝治理都是新时代下的重大课题,需要多个学科在实际工程中不断探索,结合生态建设的角度研究城市内涝和污水治理问题,提高城市形象和品位。

参考文献

[1]徐振强.中国特色海绵城市的政策沿革与地方实践[J].上海城市管理,2015,18(1):49.

[2]吕一岚,刘伟.探索海绵城市建设[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26):230.

[3]曹智.基于“海绵城市”理念解决中国城市内涝问题[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20):226.

城市化背景协调心得体会感想 第2篇

这些年来,许多地方主动谋求在国家战略布局中的优先试点,通过城市规划进行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在节能减排、生态保护、循环经济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必须看到,在经济总量迅速增长的同时,一些城市生态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民生问题较为突出。比如,城市基础建设相对滞后。一些地方政府的民生投入重点更多关注“看得见、成效快、收益高”的形象工程,像修马路、建高楼等,而相对忽视立体交通体系、污水收集管网、城市垃圾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城市内涝、废水排放、河流污染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城市生态的脆弱性。此外,生态产品供给能力薄弱。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导致部分城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严重超标,空气、水、土壤等与人民群众生活相关的生态环境承载力过大;与此同时,一些地方生态保护屡屡让步工业发展,自主发展的供给动力不足。清洁空气、洁净饮水、良好气候、优美环境等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匮乏,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和美丽中国建设。

上述问题的出现,既是城市粗放发展形成的原因,也是粗放发展导致的结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我们必须根据不同城市发展的阶段性和区域性,充分考虑自然生态、资源禀赋、经济实力、人口密度等因素,在生态经济、生态安全和生态环境等关键环节有所突破,切实处理好当前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是树立科学发展的城市生态观。必须改变传统注重经济总量扩张的规划思路,要以改善人居生态环境为目标,坚持土地集约统筹发展,充分考虑新城开发与旧城改造、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的有机结合,从长远看,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在城市,区域重点则在旧城区,各地区要在城市规划上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理念。

二是提升经济增长的生态质量。必须强化空气、河流等资源的环境约束,坚持生态环境治理与产业转型升级并举,既要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大力发展服务业,还要培育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相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从长远看,加大城市市政设施建设的投入和新型生态产品的供给将是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但不能一味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当作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加速器。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与教育引导。继续完善各类生态法规,深化环评制度改革,建议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深入开展对城市居民的生态教育,在校园、社区、家庭营造良好氛围,通过举办各种活动逐步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使其成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自觉行动者。

城市背景 第3篇

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角度来看,中国城市化正面临资源环境支持能力下降、经济发展成本上升、结构性矛盾凸显、国际竞争加剧和国际贸易摩擦增大等多方面的挑战。同时,由于人口政策的巨大影响,中国比发达国家更快地实现了人口的转变,在导致人口老龄化的同时,也构造出一个黄金年龄结构,开启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窗口。

从城市结构发展的趋势看,加速进行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是驱动城市发展的两股强大的动力。以北京为例,自1985年以来人口总量与布局的动态变化,包括人口总量增长的加速以及区县之间、区县内部街道与乡镇人口总量与布局的非均衡变动,即北京人口的集聚与分散,就是在两种力量的作用下进行着。这两种力量其一表现为北京后工业化、现代化与郊区城市化相结合所进行的产业结构大调整,2005年国务院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就是这一调整的理性概括;另一种力量则是城市化进程。这两种作用的消长与交织,形成了北京人口迁移与流动的趋势性规律。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这同时也是北京大都市区形成、生态结构优化的一种必然过程。

从长期趋势看,中国的确遵循了这样的一般规律:在改革开放以前人均收入提高较慢,城市化水平提高也较慢;改革开放以后两者速度都加快了。但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全球最高,而城市化水平并没有快速跟进,具有突出的非对称性特征,迄今为止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201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为49.68%,预计到2030年达到65%,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城镇人口有较大幅度提高的目标。21世纪前50年,将是中国城市化高速成长的阶段。中国的城市化浪潮和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一样,是经济发展内在规律作用的结果,它不可抗拒,也不能阻止,只能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进行引导调控。

现代城市的发展存在着两种主要的趋势,即集聚发展和扩散发展。城市集聚发展理论的基础在于经济活动的聚集,聚集效应的推动使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使城市的中心优势进一步体现。

一、巴黎城市化进程与规模

(一)人口集中与扩散的主要特征

巴黎经历了人口的集中与扩散的过程,这符合城市化的一般发展规律。19世纪前的400年中巴黎人口缓慢地从25万增长到50万。19世纪以后受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城市化进程加速。法国各地的人口向巴黎集聚,巴黎市域范围内的人口迅速增长:从50万增长到100万,经历了140年时间;而从100万增长到200万,只经历了35年时间。1921年巴黎人口规模达到了最高,为291万,人口密度达到2.8万人/km2。随后人口由中心向外扩散的趋势逐渐占了优势,人口规模逐渐下降,1999年为213万人,比峰值减少了近三分之一。

到目前,巴黎大区范围内的人口规模在继续增长。1921年巴黎人口达到峰值年时,巴黎和近郊内环人口合计为588万。此后到1962年,尽管巴黎人口开始缓慢下降,但近郊内环人口增长了90%,巴黎大区人口总计847万。1962-1968年间巴黎大区人口年均增长率达到1.5%,1968-1990年间下降到不足一个百分点,1990-1999年年均增长率为0.3%,1999年巴黎大区人口达到1095万人。

以上表明,巴黎遵循了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即开始是向中心区集中的城市化过程,随后出现的人口向中心区外围地区扩散的郊区化过程,以及人口在更大的城市化地域范围内(大都市区)的高度集中。

(二)巴黎防控“空心化”发展的经验

与北美地区城市化过程显著不同的是,尽管中心区占巴黎人口比重、巴黎占大区人口比重、巴黎与近郊内环组成的中心地区占大区人口的比重在不断的下降,但巴黎并未像北美城市那样出现中心城区“空心化”现象,巴黎市内仍然保持了较高密度的人口和经济活动。自1860年巴黎行政区界进行重新划分并保持稳定以来,随人口规模在1921年达到最大值,人口密度也达到峰值2.8万人/km2,到1999年人口密度仍保持在2万人以上,是整个大区人口密度的22倍,是近郊内环圈层的2.5倍。近郊内环人口密度在80年间翻了一番,1999年为8千人/km2,是整个大区密度的7倍,比外环地区高出1.2倍。

(三)巴黎城市化与人口增长速度的关系

就城市化区域而言,巴黎一直处于迅速扩张状态。17世纪和18世纪虽然禁止在巴黎城墙外进行建筑活动,但巴黎城外的聚居点规模仍在不断扩大。19世纪上半叶巴黎人口迅速增长时,就已出现了人口和居住地向外围地区扩散趋势,城市用地迅速扩张。作为一个例证,巴黎在1860年和1960年两次行政区划的调整实际上是对郊区城市化迅速扩张的一种事后追认。1962年巴黎大区的城市化面积为1457平方公里,到1999年增长为2723平方公里,30年时间几乎翻了一番,城市化区域占大区面积比重由12%提高到23%。1962-1999年各时期巴黎大区城市用地面积增长速度均高于人口增长速度。平均而言,1962-1999年巴黎大区城市化区域面积增长速度为1.7%,比人口增长速度高出近一个百分点,人口-用地弹性为0.4。在人口高速增长时期,用地增长相对较慢,使得人口-用地弹性高于平均值,人口与用地关系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城市人口、经济活动过度密集,用地紧张;在人口低速增长时期,用地却相对增长较快,使得人口-用地弹性低于均值,人口与用关系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在郊区化无序蔓延,造成用地浪费。

二、东京城市人口、就业结构与工业化、产业化的关系

二战末期到战后两、三年间,东京的人口由于战争时期的疏散政策,一度减少到大正初期的300万人左右,1948年东京都的人口只有349万。但在战后不久人口就开始恢复,到昭和30年代的前半期(1955-1959年),人口规模就超过了战前鼎盛时期,伴随经济的恢复与飞速发展,人口第二次向东京及其周边地区集中,城市开发进一步出现扩大化与无秩序扩展。战前即已出现的都中心人口空洞化在此期间进一步加剧。

东京的城市化首先是从人口的城市化开始的。1950年东京的人口占日本全国人口的7.46%,但到1995年就上升到了9.37%,年均增长率为1.41%。东京人口的增长是与日本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的。

(一)城市的扩大化与人口无秩序扩展

工业化带来了人口的大转移,也造成了城市人口的过分集中。城市如果不向外扩展就不能正常运转,而交通的迅速发展及交通手段的多样化则恰好为城市的扩展提供了前提。

东京城市的外延是随着人口的大规模转移进行的。20世纪50年代以后,伴随着高速铁道的向外延伸,大量居民新住宅区在东京都的边远地区出现,由此引起了市区人口的第二次大转移,同时市区范围又有了新的扩展。此外,从东京人口的增长区域也可清楚看出城市的外扩区域。

从东京的城市规划与发展可知,传统上日本并没有限制城市外延的观点,高度集中的居住区也不是日本人最终的居住理想。在市中心,除商业区可重建外,住宅区的建设都是向外扩展,即通过城市的外延来解决市中心的集中问题。而土地权的私人所有,又使城市的外延与土地利用呈现一种无政府状态。拥有土地的主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加以使用。虽然早在20世纪70年代,持续发展的市区向外扩展问题就已成为城市规划的一个大课题。但此时恰值日本处于经济高速增长的顶点,作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政府寄予东京的期望很大,并且东京自身的实力很强,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它并没有在规划上采取有效的限制手段,从而造成和助长了“无秩序扩展”这一结果。

(二)多心型的城市布局与人口疏解

20世纪50、60年代,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的急剧增加及城市机能的高度集中,在东京都心部出现了如土地价格飞涨、环境恶化、交通拥挤混乱等一系列问题,市中心的容纳能力已达极限。人口的集中,也给交通和城市防灾带来了困难。为此,行政管理部门、研究机构和学术界纷纷就城市发展战略问题进行了研讨,最终确立了以分散、均衡、协调为目的的“多心理论”。

根据上述多心理论,东京都在其制定的三次“东京都长期规划”中,提出为了避免城市功能向东京中心区的过度集中,解决东京在城市发展中出现的上述问题,决定要贯彻落实分散城市各类中心机能的方针,在东京建设多个副都心,使东京形成了一个多核心的开放式的城市布局,使这个巨大城市呈现出全面繁荣的局面。

(三)产业结构的转变与人口迁移的影响

从20世纪50至60年代人口和产业向东京等大城市集中,而60年代以后则出现了人口和产业从市中心向城市外部分散迁移的现象,在主要城市表现为郊区比城市中心发展快的特点;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地区经济差异及地价变化在以东京圈为代表的大城市地区发生,又出现了人口向中心都市与郊区再次集中的再城市化现象。总体上讲,人口和产业向东京及其周边地区的集中是其发展的总趋势。

在东京的三大产业中,第二、第三产业为主要产业。东京的就业者总数约为565万,居全国首位。各产业人口的构成比例是第一产业0.6%,第二产业31.8%,第三产业67.6%。在已都市化的东京,其第一产业已明显衰退,其比率位列全国末位。第二产业的比率略高于全国水平,列第九位。与第一、第二产业相反,东京第三产业的发展迅速,其比率居全国的首位。在第三产业中,从事知识、信息、服务等软件服务行业的部门,随中心管理功能的不断加强而变得尤为重要,成为第三产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

三、纽约城市化、工业化与人口发展的时空情景

(一)人口流动特点与构成

美国的大都市区发展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两个时期。一是20世纪初至1940年。在这个时期,大都市区的数量和规模普遍增长。1920年,美国有58个大都市区,人口占全美国总人口的34%;1940年,大都市区增加到140个,其人口比重上升至48%,接近全国人口的一半;二是从1940年至今,主要表现为百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区增长较快。这一时期,大都市区数量增加至331个,大都市区人口近两亿,占全国人口80%以上。

今日的纽约已经进入了特大城市阶段,成为全美的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同时也是世界文化之都、金融中心、联合国总部所在地。截止2001年的数据,纽约市人口达到了804万,而纽约大都市区人口更是高达1600万(包括康涅迪戈、新泽西州部分人口)。其中,作为纽约市政府所在地和纽约中央商务区所在地的曼哈顿区的人口是153万,占纽约市总人口的19.2%。

全市327万就业人口,失业率6.2%,人均年收入26261美元(1989年为16281美元);中等家庭收入43618美元(1989年为29823美元)。曼哈顿区人均收入8.1万美元,高于全国人均收入2.5倍,为全国首富区。1997年纽约市政府颁布的贫困线标准为四口之家年收入低于16400美元。

纽约人口构成特点是:2001年,市人口中的西班牙裔人口有237万(25%),非裔人有220万(23.5%),亚裔及其他人口有83.3万(10.6%),非西班牙裔白人人口有381.9万(40.7%)。

人口流动特点是郊区和都市双向流动。这一特点表现在:在中心城市居住的白人和黑人中产阶级家庭向郊区转移,而中心城市边缘地区被新移民、少数族裔和低收入家庭占据。城市出现富裕郊区和破败城市并存的局面。到1970年中期,中产阶级开始从郊区返回中心城市居住,到1980年代中期这种回流加大。1990年以后中心城市人口逐步稳定,流向郊区人口减少。

(二)人口郊区化

人口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其流动水平和区域差异取决于经济发展状况。美国东北部城市(包括纽约市)由于传统工业集中、污染严重、城市空间有限,交通拥挤,中心城市衰落较快。与此同时,郊区发展引人瞩目。二战后,美国大都市人口增长主要表现在郊区人口的增长上。1960年纽约郊区人口占总人口的47.3%;1970年,这个比例增加到了51.2%。与此同时,纽约郊区的就业人口占纽约市就业总人口的28.8%,1970年这个比例增加到35.9%。

(三)产业和零售业郊区化

以纽约市为例,1963年郊区制造业就业比重占据纽约市制造业就业比重的19.1%;1972年郊区制造业就业占纽约市制造业就业比重的53.4%。1963年郊区的零售业就业占纽约市的零售业就业比重的32.9%,而1972年郊区零售业就业占纽约市零售业就业的55.2%。

(四)后郊区化

融工业、商业、购物、行政和文化娱乐于一体的郊区中心的崛起促进了美国大都市区多中心(不是以中心城市为中心)格局的形成。1970年后的美国被一些学者称为“后郊区化社会”。

四、比较结论与讨论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对人口流动性产生影响最大。巴黎、东京、纽约的历史证明,在经济繁荣时期,生产发展了,城市就业机会就增多,便会吸引农村人口、外来移民和城市高学历者流动。

第二种情况是,促成人口流动郊区化的不是就业机会而是住房。这可以理解为人口迁徙对经济的反作用力。确实在二战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虽然城市人口向郊区流动,可是就业仍然在中心城市。这种人口的空间分布带动和刺激了汽车、住房消费,使得汽车工业和房地产业持续增长。在人口郊区化后,随着人口居住的郊区化,制造业也迁往郊区,从而改变了郊区化初期的人口的“通勤”状态,实现了就业的郊区化。

还有第三种情况: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于人口流动的影响。有学者就曾经提出过“制造业决定城市家庭位置”的理论。从城市经济结构的变化也可以看出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于人口流动的影响。如二战后由于中心城市地价飞涨以及城市空间不适合新型制造业的发展,一度作为纽约市支柱产业的制造业开始搬迁到郊区,纽约市的人口也开始向郊区迁移。到了1970年,金融贸易服务业、信息业、媒体广告等第三产业成为纽约市的支柱产业,中产阶级开始向中心城市回迁,出现了“新城市主义” 的居住理念。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首先,人口流动受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就业状况、工资水平和消费水平影响。如在工业化过程中,出现城市化,并且出现了与工业化和市场发育程度相一致的人口流动。

其次,人口流动与经济增长成正比。经济增长直接影响人口就业、住房建设、住房贷款。另外,区域经济增长对于人口流动有直接的影响。如美国工业化开始时,人口往东北部流动;后来中西部石油开发,人口向中西部流动;现在电子、航空航天业、娱乐业在美国西部发展很快,人口又向西部流动。

正是由于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因此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口流动是辩证的关系。人口流动为工业化提供了无尽的人才和资本资源,具体表现在工业化初期,工业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体,劳动力的集中在城市培育了消费市场,首先带动了与国民生活相关的日用品制造、交通工具、住房、照明、水电等工业部门,这些部门又推动了商品批发、零售及其他服务业和公用事业的发展,使城市产业结构日趋健全,从而使工业区实现“城市化”。

影响人口流动的因素除了以上两点经济因素外,还有非经济因素。如城市基础设施、环境状况、税收政策、地方政府对劳工的优待政策、职业培训与福利待遇等城市政策也直接影响人口的流动。比如在二战后,纽约市正是由于中心城市的税收政策过高、环境及社会治安状况的恶化,直接导致了中心城市人口向郊区迁移的。

注:

[1]《纽约2001-2002年社会指标报告》(2001-2002:Report on Social Indicator of NYC)

[2]美国最大的15个标准大都市统计区人口和就业郊区化百分比统计。

[3]美国最大的15个标准大都市统计区人口和就业郊区化百分比统计。

[4]通勤指就业与居住分离的状态,如居住在郊区、就业在城市的情况。

[5]“新城市主义”是西方国家城市出现的新的居住理念,一些中产阶级家庭开始放弃郊区舒适的住房、回到中心城市居住。这是因为20世纪70年代后第三产业开始成为中心城市的支柱产业,中心城市生活的优点,如博物馆、图书馆、剧院、参观等都较郊区丰富多彩,或更加具有吸引力。

城市背景 第4篇

目前, 气候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关注, 并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危机和挑战。2003年英国在其发布的《能源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 中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概念, 其核心思想是以更少的能源消耗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 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随后, 低碳的理念由经济发展领域扩展到社会生活领域。日本于2007年提出低碳社会理念, 并力图通过改变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 实现温室气体的减排。

►►二、我国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和扩大, 城市作为经济发展主要推动力的作用也日趋明显, 同时, 城市也是能源的主要消耗者和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者。2005年, 我国的碳排放占世界的19% (WEO, 2007) , 而中国城市能源消耗占全国能耗的84%。目前, 我国城市总数为661个, 城镇人口5.6亿人, 根据专家预测, 到2020年, 我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58-60%, 而中国的城市人口将达8-9亿人。

首先, 城市能源消耗急剧增加, 主要集中在工业、交通和建筑领域。我国城市的生产活动中, 传统的重工业依然占据主要地位, 2005年我国重工业对GDP的贡献率接近50%。我国既有建筑面结约150亿m2, 且城市住宅能耗高比起发达国家高3.5倍。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 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 能源消费行为发生改变, 人均用能和城市碳排放总量迅速增长。我国碳排放总量巨大, 且城市人均碳排放量远高于我国人均碳排放量。

其次, 我国能耗增加导致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和室内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污染屡见不鲜, 例如, 机动车尾气排放已成为中国大城市空气的第一大污染源。据统计, 我国依然有27%的城市在整体空气质量评选中处于“劣三级”状态。环境污染不仅对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同时对城市居第天气和气候产生负面影响。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 一味增加能耗, 靠重化工业拉动GDP并不是可持续之路, 传统的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而发展低谈经济, 建设低碳城市, 能够为城市建设提供一条新的发展路径, 不仅可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 还会为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发展低碳经济已逐步成为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涵。

►►三、国内外低碳城市发展现状

1.国外城市发展现状

自低碳经济概念提出后, 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强烈的共鸣, 各国纷纷展开以温室气体减排、构建低碳社会为目的的一系列实践活动。英国伦敦、日本东京、丹麦哥本哈根等纷纷致力于建设低谈城市 (表2) 。

从国外低碳城市发展经验可以看出, 其关注问题主要集中在建筑节能、居民消费节能和交通节能。这是由于国外低碳城市多以生活区为主, 能源消费主要来源于居住用能 (38%) , 各种商用建筑和公共建筑用能占到33%, 交通用能占22%, 而像伦敦这样的大城市, 工业用能也仅占其总用能的7%。此外, 政府在低碳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中占主导地位, 对于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并推动相关项目, 并将公众和企业参与纳入为实施的重要环节。

2.国内低碳城市发展现状

随着人们对低碳理念的认同, 国内已经进行了较多建设低碳城市的探索。2008年, 世界自然基金会启动了“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 以期推动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 保定和上海是首批试点城市。以上海为例, 上海在打造“低碳城市”的过程中, 着重对建筑的能源消耗情况进行调查、统计, 公开能源消耗情况, 进行能源审计, 以期提高大型建筑能效。此外, 上海还于南汇区临港新城、崇明岛等地建立“低碳经济实践区 ”, 推动低碳经济发展。表3显示了目前国内的典型城市的低碳发展目标和相关措施或者规划。可以看出, 我国建设低谈城市的路径主要是发展能源基础设施和设立低谈示范区。尽管各城市的发展路径不同, 但大部分城市都能够依托自身的资源和产业特点进行低碳城市构建, 这点为其他城市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四、我国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

分析比较上述国内外低碳城市发展实践的过程, 可以发现, 不同的城市根据其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地区发展战略不同, 会选择不同的低碳发展模式。国外低碳城市能从各方面关注、实现城市低碳经济, 包括新能源开发利用、绿色建筑、环保交通、低碳消费模式等领域, 这是由于国外低碳城市处于工业化后期, 经济、产业基础良好, 具备转型条件。

但我国国情特殊, 大部分城市工业化基础深厚, 第三产业超过50%的屈指可数, 加之我国各地区发展程度参差不齐, 很难像发达国家的城市一样从全方位实现低碳经济。结合我国已试点低碳城市发展现状, 更多城市应选择一个切入点优先发展。目前我国可行的发展路径有以下几种:

1.能源低碳化

我国现有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导。据统计, 2005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重为69.1%, 石油比重为21%, 天然气、水电、核电、太阳能等站比重为9.9%, 而同期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重仅27.8%, 石油36.4%, 天然气、水电、核电等占35.8%, 因此, 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难以改变。

为了在能源方面入手实现低碳城市, 首先应实现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 如加快研发煤炭制取氢气技术、碳中和技术、碳捕获和埋存技术等, 提高煤的使用效率, 并减少其碳排放量。其次, 应对能源结构作相应调整。根据我国已有的低碳城市建设进程来看, 主要是开发新能源, 加大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 如德州发展生物发电、昆明开发光伏发电等。

由于技术水平限制, 新能源成本较高, 可能未达到商业化运作, 这就需要政府结合自身低碳城市发展理念, 制定相应鼓励政策。从长远看, 应增加对新能源的研究投入, 通过技术创新降低其成本, 从而达到市场化运作。

2.产业低碳化

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发展时期, 第二产业占比较高。根据能耗强度来看, 第二产业的能耗强度远远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 其中, 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油石化等行业的能源消费占全部消费量的50%以上, 2006年工业部门能源消费量占全部的78%。因此, 第二产业是节能减排, 实现低碳经济的重点。

对于我国工业化占主导的城市, 应从优化产业结构入手, 限制高耗能产业发展、淘汰落后产能, 优先发展第三产业, 以实现低经济发展。此外, 还应大力推进低碳产业, 拉动低碳城市的建设。所谓低碳产业, 是指相对能源密集型产业而言, 能够以相对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产出的行业, 多指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国际上部分国家采取低碳产业拉动的形式建设低碳城市, 如伯明翰以文化产业为核心, 而波士顿则着重发展低碳高科技产业, 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3.消费低碳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居民对物质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加大。2000年生活消费能耗量为14911.8万吨标准煤, 2006年增加为25387.9万吨标准煤, 增加了0.7倍。为了实现城市的低碳发展, 需要改变人们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是发展绿色建筑, 通过推广节能设计和建材, 减少建筑物建造和使用能耗, 其次应推动绿色交通,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 减少高耗能交通工具的使用, 第三应提高居民低碳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使公众对原有浪费模式进行反思, 促进公众在日常生活中节能行为。如我国珠海通过推动液化天然气公交车和出租车的使用, 并建设低碳城市示范区, 来推进低碳城市的构建。

►►五、政策建议

1.加强区域碳排放基础数据核算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是碳减排的基础工作。目前, 在碳排放核算领域, 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数据质量和核算方法存在和那问题。核算多在国家层面展开, 地方乃至企业层面的数据收集困难, 并且难以保证质量和科学性。尽管这些宏观数据为把握整体局势、制定政策大方向提供了依据, 但是落实到具体的区域减排策略, 则理论依据不足。我国应尽快开展并完善国家、区域乃至企业的碳排放核算体系, 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核算排放总量和结构等基础信息, 合理分配减排指标, 分区域制定减排目标, 加快低碳城市建设步伐。

2.健全政策保障机制、明确低碳经济发展理念

推动低碳城市发展, 需要政府主导、规划。政府要进一步明确城市低碳经济的发展思路, 着力推进以能源节约、新能源推广应用和CO2排放强度降低为主要标志的低碳发展模式, 并加强节能环保评估审查、提高产业准入门槛。同时, 应颁布鼓励新能源开发、提高能效的政策, 如财政补贴、减免税收、绿色信贷等, 来推进城市低碳经济的发展。

3.引导公众参与建设低碳城市

从国外建设低碳城市的经验可知, 低碳城市的建设应是一个综合性行为, 政府注重并引导公众参与低碳生活。在我国建设低碳城市的进程中, 政府应通过教育宣传、政策引导等手段, 推广应用节能产品、鼓励节约用能, 使低碳理念深入人心, 改变以往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模式。

摘要: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 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理念应运而生。我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中, 建设低碳城市是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分析国外低碳城市建设过程的基础上, 对国内部分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作阐述和比较, 提出中国在工业化时期适合的低碳发展路径, 并对今后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低碳城市,低碳经济,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夏堃堡.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J].环境保护, 2008 (3)

[2]付允, 马永欢, 刘怡君, 牛文元.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3)

[3]庄贵阳.低碳经济:气候变化毕竟下中国的发展之路[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7

[4]Dhakal, S.Urban energy use and carbon emissions from cities in China and policy implications[Z].Energy Policy in Press, 2009, 11 (37)

[5]戴逢.中国城市发展报告 (2008) [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9, 3

城市背景 第5篇

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领域信息资源共享问题研究

现代城市规划、建设及其运营管理是一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快速城市化进程给城市规划、建设、运行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导致城市经济发展失调、环境建设失衡、社会管理失稳,城市运行失序。智慧城市建设的提出和发展,为现代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注入了新的内涵,同时也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技术手段。智慧城市的核心内涵是将城市运行的各类数据整合在一起,并进行快速、有效分析,从而提升政府的管理能力,更好地为市民服务。在智慧城市的大背景下,传统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将实现融合,建立起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的理念,因此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重塑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领域,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有效利用和深度开发,已经成为现阶段智慧城市建设需要破解的重要课题。

一、智慧城市对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提出了新要求 根据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八部委发布的《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智慧城市的定义是:运用物 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意见》中也明确把“城市管理精细化”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目标,要达到市政管理、人口管理、交通管理、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社会诚信、市场监管、检验检疫、食品药品安全、饮用水安全等社会管理领域的信息化体系基本形成,统筹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及建(构)筑物数据库等资源,实现城市规划和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数字化、精准化水平大幅提升,推动政府行政效能和城市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将是区别于传统城市概念下的,更高一个层次的,新型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

(一)要实现以多规融合为代表的智慧规划

为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住建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县(市)城乡总体规划暨“三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建设智慧城市,实现规划管理的信息化。

城市规划是指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 安排。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管理三个阶段的龙头。目前的城市规划过多,相互矛盾,覆盖广度、深度不一,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编制实施衔接机制,城市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等规划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同一个城市空间上,多部门的规划引导和控制要求并存,因衔接协调问题导致开发管理混乱的情况时有发生,一定程度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应该是以城市空间信息为基础,根据城市发展普遍规律,结合城市自身的历史积淀、文化特色和产业特点,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空间布局、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层面上进行统筹谋划,有效衔接的科学规划,达到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二)要实现以智能化基础设施为重点的智慧建设 智慧化的基础设施是智慧城市的基石、细胞。智慧城市的建设不再是建筑材料的简单堆砌,而是要求各类城市建(构)筑物的智能化、信息传输的宽带化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化。

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三类智慧基础设施是建设的重点。一是传统的建(构)筑物要智能化。如交通设施、地 下管网、楼宇建筑等要具备感知能力,不仅要感知自身情况,还要感知周边环境,在智慧系统的控制下,实现能耗的最低化、使用效率的最大化。二是信息传输网络要泛在化。智慧城市离不开数据的汇聚和融合,因此需要宽带泛在的网络设施,保证各类数据快速及时的传输。三是信息资源共享要常态化。在感知和传输的基础上,要搭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通过数据的共享、开发和利用,实现系统的融合,为智慧城市的数据处理和大数据应用提供支撑。

(三)要实现以全面感知为基础的智慧管理 智慧城市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全面透彻的感知”,即通过传感技术,实现对城市管理各方面监测和全面感知。智慧城市利用各类随时随地的感知设备和智能化系统,智能识别、立体感知城市环境、状态、位置等信息的全方位变化,对感知数据进行融合、分析和处理,并能与业务流程智能化集成,继而主动做出响应,促进城市各个关键系统和谐高效的运行。

因此在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管理,不再是粗放式的管理,而是对城市中产生并感知到的各类数据分析、处理基础上的智慧管理。在全面感知和数据高效处理运用的条件下,城市的管理者可以对城市的状态进行全面的判断,并对今后一个时段内城市的状态趋势进行预判,智慧的系统也可以对城市将要出现的问题进行预警,在数据和系统的支持下,城 市管理者可以及时、迅速地做出科学合理的响应,从而保证城市各个系统的和谐、高效,保证城市以最佳的状态运行。

(四)要实现以人为本的智慧互动

城市的主体要素是市民,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是为市民服务的,智慧城市建设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为城市中的市民提供最优美的生态环境、最优质的公共服务。因此,在智慧城市背景下,城市的管理一定要实现市民和城市管理者之间的完美互动。要不断拓展渠道、运用各类通讯手段,使市民能够有效发表各种诉求,提出城市运行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使城市管理者能够及时了解市民的需求和意见,及时掌握城市中发生的事件,让市民既是城市服务的享受者,又是城市管理的参与者。

二、信息资源共享是构建新型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系的有效举措

(一)信息资源共享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特征 智慧城市建设不是空中楼阁,也不是另起炉灶。智慧城市建设成败的关键不是大量开工建设新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而是必须基于现有的城市信息化建设基础,科学处理好已建系统、在建系统、将建系统之间的统筹衔接关系,充分利用和整合已有的城市信息资源,大力推进数据开放与融合、信息交换与共享,进而实现信息与智慧决策的融合,从根本上促进实现政府部门的协同共享、行业的互动协 调、城市的精细化运行管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信息资源共享是科学配置政务资源的有效手段 通过信息共享,可以实现智慧城市各个子系统的关联,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在协同共享的智慧城市中,任何一个应用环节都可以在授权后启动相关联的应用,并对其应用环节进行操作,从而使各类资源可以根据系统的需要,各司其能的发挥其最大的价值。这使各个子系统中蕴含的资源能按照共同的目标协调统一调配,从而使智慧城市的整体价值显著高于各个子系统简单相加的价值。

(三)信息资源共享是按需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措施 通过信息资源共享,可以在已建成的全市各类业务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全市各部门和公共服务事业单位的信息资源整合,建立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和统一的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智能采集、规范管理、科学分类、智能组合、按需提供服务,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的综合效益,提高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四)信息资源共享是打破信息孤岛的必然要求 通过信息资源的共享,可以打破信息孤岛,解决部门之间数据分割、数出多门、数据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实现了基础信息集中采集、多方利用,政务信息资源统筹规划、共享应用,对于构建全市管理服务的新格局,改进管理和服务方式,推动跨层级、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起着重要的 支撑作用,是推动信息消费、信息惠民工程建设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三、我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领域的基本情况(一)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制现状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包含三个环节, 即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我市的管理模式属于规划、建设、管理分阶段负责各自分离的模式。

1.城市规划

长春市规划局负责组织城乡规划的研究、编制、审查和报批工作,并协调国土、发改、建委、环保、水利、人防、交通等多部门的空间规划信息,实现信息共享,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利用行政、法制与社会经济等管理方法,控制、引导与监督城市土地的使用与各项建设活动,以此在城市空间内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2.城市建设

长春市城市建设根据方向不同,由多个部门管理。建委负责全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地下管线敷设、全市重点工程项目及政府投资的其他项目建设管理;房地局负责全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市场管理;交通运输局负责全市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管理;市容环卫局负责全市市容环卫设施设计施工监督管理。3.城市管理

长春市规划建设领域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负责城市运行管理。规划局负责城乡规划的实施情况监督;国土资源局负责土地、矿产资源的权属及利用管理;建委负责工程质量的安全监管;公用局负责市政基础设施维护管理和城市燃气、供水、供热等公用事业管理;交通运输局负责道路运输行业监管;房地局负责房屋使用和拆改结构的安全管理、保障房的建设管理及物业管理;市容环卫局负责城市卫生的维护管理。

(二)城建战线信息化建设的比较优势

通过多年的努力,城建领域各个部门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根据我们的调研,同国外同类城市相比,具备了一定的比较优势。

一是数字长春地理空间框架基本建设完成。我市是国家测绘局空间地理信息框架试点城市之一,数字长春地理空间框架是长春市权威的、唯一的和通用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和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实现了地理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与共建共享,促进了长春市的信息化建设,提高了城市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完成了长春市“政务版”和“公共版”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城市规划、市政建设、城市执法、园林绿化和市情监测等领域提供了地理信息服务支撑。二是各部门业务管理系统信息化程度较高。市建委紧密围绕住建部“数据一个库、监管一张网、管理一条线”的目标,打通委内信息化子系统,实现委内业务信息数据共享、打造业务信息一体化平台。市国土局在2008年制定了“信息化金土工程方案”,目前已建立涵盖行政审批、公文流转、电子档案、国土“一张图”、用地综合监管、矿产资源综合监管、任务督办、业务统计辅助决策等9个子系统。应用范围覆盖包括外县(市)在内的国土系统,实现了业务远程网上协同办理和国土资源“一张图”核心数据库为基础的对国土资源管理“批、供、用、补、查、登” 全方位监管。同时通过电子政务平台实现了与国土部、省国土厅的纵向互通。市规划局建设了“长春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规划系统内规划审批的协同办公机制,对规划管理、审批等城乡规划工作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市房地局建立了统一房产数据平台、统一系统平台和公众服务平台,统一业务规范,所有业务基于唯一楼盘表管理,实现了房产业务登记簿功能,追溯房屋历史功能,以测绘为源头、以楼盘表为核心的房屋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系统房屋管理。市公用局基本完成了公用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的建设,目前已经建成供热监管、综合管线、视频会商、12319、供气管理、供水管理、防汛指挥调度、办公OA、道桥管理和市政数据发布十个应用子系统。市市容局建设了长春市市容环卫数字化管理平台,成立了长春 市市容环卫信息管理中心,数字化管理平台覆盖市容、环卫、渣土三大业务,包括办公自动化、部件管理、内部整改、案件派发、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绩效考核、气象监控、日常业务九大子系统,320多个功能点,打造了集业务管理与指挥调度为一体的综合性管理平台。市交通局依托于已经建成的公交GPS指挥调度平台和GIS地理信息技术,开发了“掌上公交”手机APP,能够提供最准确的公交实时数据、最便捷的公交乘车方案、最贴心的公交等车提醒,实现市民公交出行的智能化。

三是城建领域各类数据初具规模。城建领域各个部门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采集了大量的数据,并根据自身的应用需求,形成了种类多样的专题数据库。数字长春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建立了大、中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全市数字正射影像数据库、建成区规划三维模型数据库、多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库、三维实景数据库,共6大类、200多层地理信息数据,在不同层次上覆盖了长春市市域、规划区及城区。市建委建立了统一的项目库、企业库、人员库和诚信库。市国土局建立了土地利用现状、基本农田划定、卫星遥感监测、矿产资源规划、土地变更调查等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又建立了土地规划、土地利用、土地征用、土地基准地价等各类业务专题数据库。市公用局已经完成了长春市主城区三米以上道路地下管线普查数据的入库工作,总管线长度 15173公里,正在进行长春市主城区三米以下道路地下管线普查工作。市房地局建立了统一的房产数据库,完成了三环之内地理信息系统(GIS)建设工作和与各县(市)房产档案信息系统对接工作,实现了以图管房。

四是多规合一平台正在建立。我市通过多年的积累和努力,已经基本具备了“多规合一”的基本条件,目前正在开展“多规合一”建设工作。按照工作思路,长春市重点建设“多规合一”六大体系,即绘制“多规合一”的“一张蓝图”,建立一个技术标准、一个信息平台、一个组织机构、一个审批流程、一套法规制度。

(三)我市城建系统仍有上升空间

从智慧城市建设的要求来看,我市城建领域在规划、建设、管理方面,无论是业务层面,还是信息化层面都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从业务层面看,一是城市建设底数还有待于进一步梳理。由于历史原因、体制原因及过去技术手段的限制,长春市缺少准确、完整的地上、地下相结合的地理市情家底数据。当前的信息收集只是为了收集而收集,将历年的建设信息简单的作为历史资料储存,还没有形成动态更新的机制,缺乏宏观整体的对比、分析、统计功能,难以体现这些城建大数据的真正价值。二是城市建设过程跟踪数据还有待于进一步完整记录。在建设项目的跟踪上,各相关部门只负责审批和管 理项目的某一环节,没有形成部门间的协同机制,建设项目缺少连续、全面、系统地监督、分析和评价工作。在建设工程的跟踪上,对在建项目的进展情况不能实时的了解和掌控,工程实施的过程信息没有完整记录。三是对城市的发展趋势还有待于进一步明晰。如今我市面临一系列城市问题如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中心城区压力越来越大,生态环境恶化等,需要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在与国家和区域规划相协调,又考虑城市自身特点的前提下,通过建立具有长春鲜明城市特色的规划来解决。

从信息化层面看,一是信息孤岛现象没有有效解决。各部门之间业务系统网络不通、信息不共享,造成了众多的信息孤岛,同时也带来了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问题;二是数据标准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各部门的业务系统标准和技术规范不统一,数据格式不一致,为数据共享带来了困难。部分数据“数出多门”,无法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三是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力度还应继续加大。数字城市相关应用落地难、零散,不成体系。四是基础信息资源“一张图”还需进一步推广。各个部门用图不一致,导致各类行业和专业信息没有形成“一张图”,无法统一叠加和呈现。五是面向社会服务的应用系统还需大量开发。各部门对内部业务系统的开发和升级改造比较重视,对面向社会开展服务的应用建设较少。六是以物联网技术为重点的监控手段还需加强。目前 我市在城市管控方面,对传感技术、无线传输技术利用较少,在监督管控效率方面还有大量的提升空间。

四、搭建城建云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智慧城建云平台(以下简称“城建云”)是在各部门目前正在运行的各个业务系统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建设一朵云、一张网、一张图、一个目录体系、多个专题数据库、一个综合管控平台、一个模型,保证规划、建设、管理的统一和协同。

(一)建设原则

一是统一基础设施平台。各部门统一使用市电子政务云平台进行业务系统的集中部署,现有机房和各类硬件设施不再升级改造和重复建设,对可以继续使用的硬件设施要纳入云平台统一管理。

二是统一网络传输。各部门同县、区、开发区系统内部门及下属单位的网络链路、物联网相关设施链路统一接入市电子政务专网,不再单独敷设专线;移动执法、勘察设备、移动办公终端以及需要无线传输信号的物联网相关设施,统一接入市无线电子政务专网,不再单独租用无线网络。

三是统一数据标准。各部门业务系统产生的各类数据由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进行统一的清洗和转换,形成统一的标准数据,为城建云提供数据支持。

四是开放数据接口。各部门业务系统向市政务信息资源 共享服务平台开放数据接口,实现数据的共享。

五是有条件开放数据。依据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相关规定,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面向社会开放相关数据,为开展市民服务提供支持。

(二)建设内容

城建云建设的架构应该分为三层,即:基础支撑层,包括一朵云、一张网、一张图;数据汇集层,包括基础数据库、专题数据库,数据目录体系;应用平台层,包括城市综合管控决策平台和城市生长模型。主要建设内容为:

1、建设一朵云。

建设智慧城建云基础设施平台。以市电子政务云平台为依托,整合各部门现有硬件资源,建立智慧城建云基础设施平台,实现业务系统的集中部署和互联互通。各部门现有硬件设施通过型号梳理和性能测试,能够满足需求的,统一纳入云平台集中管理,不足的资源,由市电子政务云平台提供。通过统一的云资源管理平台,实现硬件资源的物理分散、逻辑集中,各类业务系统统一在云平台上部署,避免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同时依托云平台建立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各部门需要部署的物联网设施,都由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提供网络传输、数据处理、设备管理等服务,各部门只需向支撑平台提出需求。

2、建设一张网。依托市电子政务专网和无线电子政务专网建立联通城建领域各部门、各县、市、区、开发区和下属各单位的专用网络,为城建领域提供全方位的网络服务。

3、建立一张图。

依托城市空间地理信息服务平台,为城建云提供统一的空间信息服务,制定全市统一的城市GIS引擎系统规范和底层技术标准,为全市共享一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提供先决条件。为各部门专业图层开发、交换与共享提供基础支撑。

4、建立一个目录体系。

各部门对自身业务系统采集的数据进行梳理,按可开放、无条件共享、有条件共享和不可共享的标准,列出清单,同时对需要其他部门提供的数据提出需求,最后根据各部门的清单和需求,建立城建领域信息资源共享目录,并实行动态管理。

5、建设专题数据库。

城建云的核心就是数据的共享、开发和应用,要基于全市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充分共享人口、法人、空间地理信息、宏观经济等基础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根据城建领域的业务需求,建立专题数据库,为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提供支撑。

建设基础市情数据库。在已经完成的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基础上的进行转型升级,建立以物联网等高新技术 为感知手段,对时空信息进行高效感知、快速处理,为全市提供更加精细、智能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内容包括长春市地理市情及包含地质构造、水文条件、地下管线、地下交通、地下建筑物、城市规划及空间布局、地下工程等,地上地下相结合的全面的城市现状数据,结合各城市建设管理单位的行业数据,形成反应长春建设全貌的综合性大数据库。

建设项目管理数据库。是集成了城市建设项目的规划成果、现状信息、审批结果及各环节管理数据,用于实现项目建设相关环节信息共享、覆盖整个项目周期、提供查询及辅助管理的综合型数据库。

建设工程管理数据库。是感知城市动态,把握城市重点变化信息动态更新数据库,包括城市整体沉降监测、重大基础设施与重大建(构)筑物变形监测、重大建设工程建设过程动态监测、城市变化遥感动态监测、以及建成区建(构)筑物全生命周期信息库。

6、建立城市综合管控决策平台

建设覆盖全市的城市综合管控决策平台,实现城市建设领域各个业务系统的融合,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统一呈现。各部门现有业务系统通过接口开放,向综合管控平台上传和下载相关数据,以统一的空间地理信息为基础,在一张图上统一呈现各类规划信息、土地信息、建设工程信息、现有房地产信息、地下管线信息、其他城市部件信 息,以及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相关的人口、企业、宏观经济等信息。

多规融合。以“多规合一”为基础,实现规划建设领域并联审批,协同建设项目与用地,开展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开发边界、保护性空间、城市规模等重要空间参数一致,并在统一的空间信息平台上建立控制线体系,以实现优化空间布局、有效配置土地资源、提高政府空间管控水平和治理能力的目标。

网格化管理。将城市管理与服务对象划分在细分的网格当中,通过信息技术来对网络内的人、地、事、物、情、组织等进行信息的监控、采集、管理、应对和完成上下双向沟通的管理过程。

决策支持。综合应用三维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等技术建设城市综合管理服务系统,实现与应急指挥、安监安防、交通监控、联合执法等相关系统的互联互通,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监管、执法和决策分析的一体化管理水平。同时基于对城市运行历史数据的全面整合,建立城市运营管理分析决策模型,分析、挖掘城市运营管理领域的内在规律、发展趋势,为城市运营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市民互动。建立热线系统、短信息平台和手机应用系统,市民可以利用这些渠道及时向平台发送井盖丢失、广告牌破损、交通拥堵等身边发生的城市事件,使市民成为城市管理 的参与者;市民还可以利用这些渠道,向各部门和公共服务单位反映诉求、请求服务。

7、建立城市生长模型

城市生长仿真模型以计算机三维视景演示为展示手段,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展示城市的整个布局。城市仿真模型具有三个优点:一是良好的交互性,提供了任意角度、速度的漫游方式,可以快速替换不同的建筑;二是形象直观,为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之间提供了沟通的渠道;三是数字化的形式使其维护、更新非常容易。通过不同时期的三维模型对比,直观的展示出城市的演变更替,描绘城市的生长状态,结合城市不同时期的政治、文化及历史信息,准确的为城市规划建设领域管理部门提供城市现状、历史追溯及发展趋势分析,实现对城市发展脉络的精准把握,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五、城建云建设的实施路径

(一)建设模式

城建云的建设是一项跨部门的系统工程,建成后的城建云也会由于数据量大、服务的部门多,而产生大量的维护工作。因此,应采取第三方建设维护,城建战线各部门积极参与的建设模式。

方案一:由市信息中心根据城建领域各部门的需求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需要,在电子政务云和全市政务 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基础上,建设城建云。资金由市财政负责,通过政府采购完成平台建设。每年由财政部门拨付运营维护费用,保证平台的正常支行。

方案二:采取市场化的模式建设和运营。由于城建云平台上运行的系统和数据比较敏感,所以建议由市属国有企业投资建设、运营,政府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各相关部门购买使用权。这种模式下,平台上数据的所有权归各部门,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各部门可授权平台运营公司对数据进行运营,平台运营公司建立数据运营商业模式,政府以数据的运营权换取平台的使用权,不再支付购买服务的费用。

(二)建设步骤

城建云建设分为五个阶段:

一是前期准备阶段。对各相关部门的资源进行调查,了解各部门的业务需求,提出平台建设的初步方案。对建设方案征求意见,并组织专家对平台建设方案进行咨询,根据征求到的意见和专家意见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对平台建设方案进行论证。同时进行项目的立项审批和招投标的前期准备。

二是确定项目建设单位。通过招投标的方式,确定项目的建设单位,正式启动项目。

三是项目实施阶段。根据建设方案进行平台建设和软件部署、测试,进行平台系统的联调、数据汇集与处理,开展 应用服务推广。

四是项目试运行阶段。进行项目的试运行,对试运行期间出现的问题进行改正。

五是项目验收阶段。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验收。

(三)保障措施

一是建立高位统筹下的部门间协同和联动机制。根据其他城市的经验,信息资源共享及跨部门的应用,需要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位统筹和强力推进,因此要建立在市政府领导下的联席会议机制,各部门确定具体责任人,负责城建云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协调和联络,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和讨论城建云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二是建立资金保障机制。各部门要在信息化建设资金中设立专门项目,用于城建云的建设和维护或购买服务。统一的基础设施和网络费用由市政府统一解决。

三是建立安全保障机制。依据国家网络信息安全相关标准,制定安全保障体系,分别从整体框架、物理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应用系统安全、安全管理等各方面进行规范和要求。常态化聘请专业第三方安全评测机构对各个系统和网络定期检测和评估,持续优化。附:第八课题组成员名单

组 长:孙长进 长春市工信局巡视员

执笔人:王 也 智慧长春建设推进办公室处长 成 员:焦琳 长春市国土局土地监察专员

陈桂林 长春市建委副主任 赵家辉 长春市规划局副局长 李长城 长春市房地局副局长 邵永全 长春市交通局副局长 任晓强 长春市公用局副局长 张鑫彧 长春市城管办副主任 王也 智慧长春建设推进办公室处长 郑世彪 长春市交通局办公室主任 朱玉琦 长春市公用局总工程师

城市背景 第6篇

关键词:雨水花园;生态效应;雨洪管理;可持续发展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频繁遭遇前所未有的水资源危机,城市内涝严重,下垫面过度硬化,自然绿地已经成为稀缺资源。我国水资源相对短缺,有一半以上的国土地处干旱、半干旱以及季节性干旱的半湿润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导致结构性缺乏更加严重。与此同时,我国大部分人口和产业集中在江河湖沿岸地区,甚至处于泛洪区内,加之大陆性季风气候降雨集中等特点,使大多数城乡地区不可避免地遭受洪涝灾害威胁。水资源短缺与水灾害频发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两大重要因素。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国半个多世纪以来,以工程措施改造水环境、解决水问题,取得很大成就。

在当前水资源矛盾尖锐的情况下,将雨水进行再利用,弥补先天水源不足,缓解城市水问题。我国雨水花园技术尚处于发展初期,收效微弱,利用率低。人们一直视雨水为废弃物,长期以来“一排至之”的做法,不仅浪费了雨水资源,同时也破坏了城市水系统的循环性。在此背景下,我国急需建立一套“渗、滞、蓄、净、用、排”的雨水循环利用系统,应对水危机,助力海绵城市建设进程。

1 雨水花园的理论基础

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源于人类对于未来社会的担忧,最早应用于林业生产方面。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的《我们共同的未来》,将其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不危及下一代人的生存,又使下一代人的需要和生活得到保证。

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雨水利用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参考因素。首先,城市水资源日益短缺,地下水的开采过度以及雨水的初级污染加剧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其次,季风性气候影响,许多城市内涝严重,给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严重损失针对水资源短缺与城市雨洪灾害两大主要矛盾,实现雨水资源的收集与再利用,改善城市水循环系统,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品质。

1.2 生态设计理论

18世纪下半叶,人类社会迈进工业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与此同时,全球变暖、城市膨胀、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一系列城市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美国建筑师麦克·哈格出版的《设计结合自然》,标志着生态设计时代的到来。与传统设计相比,生态设计将重点放在城市环境方面,旨在构建结构合理、功能高效的人居环境。

在生态规划设计理论的倡导下,要求规划设计充分尊重自然原有肌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充分实现自然资源的再利用与再循环。雨水花园技术依据生态设计理念,结合规划地的自然禀赋,使用乡土植物,达到截留污染物、净化雨水的作用,实现城市雨水资源的再利用。

1.3 绿色基础设施理论

绿色基础设施不同于传统“灰色基础设施”,是保护环境、生态、资源的有效途径。

美国环境保护局将其定义为,为提高整体环境质量而设置的自然系统或仿自然人工设施,并将这一概念拓展到雨水径流管理方面,通过自然系统或模拟自然系统的工程措施对径流污染进行控制。

在城市传统发展模式的作用下,城市雨水难以下渗,造成初级雨水径流污染,形成较高的短时雨水径流总量和径流速度,致使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与传统工程设施相比,雨水花园技术不仅前期投资、后期维护成本低廉,而且与景观设计相结合,实现美学、生态等多种功能。

2 雨水花园的类型与结构

2.1 雨水花园的类型

根据实施目标不同,雨水花园可以分为以控制径流污染为目的和以控制径流量为目的两种类型。

第一,以控制径流污染为目的的雨水花园,主要功能为处理污染较严重的初期雨水,一般适用于径流污染比较严重的城市空间,例如停车场、城市广场、城市道路等,结构比较复杂,需设计专门的底部排水沟渠。第二,以控制径流量为目的的雨水花园,主要功能为减少区域内的雨水径流总量,一般适用于处理雨水水质相对较好、汇流面积较小的城市空间,例如建筑屋面、附属庭院、中小学校、居住小区等,构造相对简单,造价低廉,无须设计专门的底部排水沟渠。

2.2 雨水花园的结构

雨水花园通过植物的截留与土壤的渗透蓄滞作用,达到净化初期雨水污染、降低短时雨水径流量以及收集地面汇流雨水的效果。一般其结构主要分为蓄水层、覆盖层、植被与种植土层、人工填料层、砾石层等五部分。

第一,蓄水层主要为滞留和过滤雨水,同时将雨中的沉淀物留在该层。第二,覆盖层主要为提高土壤渗透作用和净化雨水,防止水土流失。第三,植被与种植土层主要为过滤与净化雨水,选择多年生植物,可短时间耐水涝。第四,人工填料层主要为渗水,其厚度应根据规划地的降雨特性、服务面积确定,多为0.5~1.2m。第五,砾石层主要为排除多余的雨水,由穿孔管排入城市管道中。

3 雨水花园的规划要点

3.1 雨水花园的选址

第一,规划建设前必须对场地进行适宜性评价分析。在选址前,应对土壤采样,进行性质分析实验,避免将雨水花园建设于土壤渗透性差、土质松软、保水量低的场地上,以免发生长时间的积水,对城市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第二,规划场地应具有适宜的汇水面积,能容纳短时骤增的雨水量。开工建设前,根据该地区相关室外排水技术规范计算场地内的雨水径流量,在城市低洼地带、易积水区设置雨水花园。例如,城市道路、广场等空间,以便于发挥对雨水的控制与利用作用。第三,不能对场地建筑以及其他基础设施造成损害。在开工建设前,应实地踏勘场地基础条件、周边环境特点,减少对基础设施的影响。例如,在居住区雨水利用系统建设中,选址要求距离主体建筑物至少3m,避免浸泡建筑基础。第四,规划场地应保留一定面积的地上或地下空间。依据场地内的雨水径流系数分析,确定雨水花园的建设规模。不同现状条件的项目,所需的雨水花园建设规模不同,留有足够面积的地上或地下空间,便于规划建设。第五,雨水花园的选址与后期维护对环境存在一定要求。例如,雨水花园的选址尽量设置于南向,远离高大乔木根系;场地高差系数小,减少人为施加土方量;控制周边污染源,保障雨水水质中等,降低对雨水花园内种植物的影响。

3.2 雨水花园的规模

在确定雨水花园建设要求后,应采用量化分析法对雨水花园规模进行测算。依据水量平衡分析法,对规划场地的地面雨水径流量、汇流量、蓄水量、下渗量等运用数学科学算法,推演出所需雨水花园的表面积。依据多次流量模拟测试实验,确定雨水花园的积蓄和下渗能力,以及应对暴雨强度测评系数,保证该规划地水文条件各要素值动态平衡,指导雨水花园规划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4 结语

作为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零散分布的雨水花园所能发挥的作用有限。当代设计师需要建设更多优秀的雨水案例,完善绿色基础设施理念,增强普及性(下转第页)(上接第页)与应用性。雨水花园的建设需要推广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发挥各自特定的作用,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应对水灾害,适应水环境,平衡水生态,以小见大,为现代海绵城市建设添瓦助力。

参考文献:

[1]车伍,马震,李俊奇.城镇雨洪控制利用与水景观设计[J].建设科技,2009(23):58-60.

[2]向璐璐,李俊奇,邝诺,车伍,李艺,刘旭东.雨水花园设计方法探析[J].给水排水,2008(6):47-51.

[3]王淑芬,杨乐,白伟岚.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雨水花园建造探析[J].中国园林,2009(6):54-57.

[4]孙静.德国汉诺威康斯柏格城区一期工程雨洪利用与生态设计[J].城市环境设计,2007(3):(下转第页)(上接第页)93-96.

[5]Megregor Partners.环境保护类规划的旗舰——绿色广场[J].潘岳,译.景观设计,2009(3):74-76.

[6]C .飞利浦,G.斯莫林伯格.哈斯廷公园[J].张文英,译.中国园林,2006(11):37-40.

[7]尹建强,曾忠忠.雨水之歌——解析波特兰雨水花园[J].中外建筑,2007(9):7-9.

产业转型背景下的城市变奏 第7篇

产业升级转型过程,同时也是城市及区域发展理念、园区建设模式、土地利用方式、金融环境等一系列方面转型的过程。本文将通过国内外的发展经验,指出现阶段产业转型过程中城市发展的一些新的趋势,期望在日后的城市建设中能够更好地与产业升级相结合。

产业转移路径

正如70年代的日本,由于石油危机、总需求增长减速导致重工业发展受阻,劳动密集型的组装加工产业比重上升,加上日元升值,日本劳动密集型企业纷纷将生产转移到东南亚和中国。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目前也正经历着极为相似的过程,由于劳动力、原材料、能源、土地等综合成本上升,而不得不走上产业转移之路。

从大的区位上看,产业转移的路径主要有两种,一是沿着重要的交通运输通道进行产业转移和布局,如欧洲的莱茵河产业带和我国长江产业带。目前形成的主要包括沿长江轴线、沿东部海岸线以及沿京九铁路线这三大轴线。二是以城市群为依托,由城市群内的中心城市向周边城市的圈层式转移。因此在这些区域的城市和地区,是承接产业转移的第一梯队,有比较多的机会。

模式一:以企业为代表的产业转移

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产业转移的转出方和转入方有着不同的诉求,以大型企业为代表的企业搬迁成为产业转移的典型形式。此轮大规模产业转移,对于转出方和转入方而言是一次双向选择的机会,把握好这次机会,将对于所在区域产生深刻的影响。

对于转出方而言,根据不同的行业类别,考虑的要素不同,比如化工业、冶炼产业,对于能源要求大,电子产品、纺织品对于物流、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素质更为关注,而快速消费品则除了物流运输外还要和周边辐射的消费市场能力直接关联。如联合利华将生产从上海转移到合肥,不仅仅因为合肥地处长三角腹地,交通便利,劳动力、电力与土地供应充裕,并且能够覆盖大量消费需求旺盛地区。除此以外,新的市场环境,如产业政策、制度环境都会对生产性企业产生很大影响,这也是现阶段我国产业的转移主要形式是国内转移,而非国际性转移的重要因素。

而对于转入方,一方面应当根据自身优势做好接受产业转移的一系列准备,比如技术人才的储备、基础设施的提升、物流设施的建立、制度环境的建设等,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转入方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也要有计划和有选择地进行产业转移。选择适合发展的行业类别,引入产业链的概念,有助于未来的长久发展,注重产业集群的形成,历史经验表明,产业集群的效应随着产业的发展将越来越显著。重视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避免企业大规模圈地行为的发生,以免最终丧失地区的收入来源和增长动力。

模式二:以产业园区为主导的产业转移

除了以大型企业为主导的产业转移之外,一些成功的产业园区也正在主动出击,成为产业转移大潮中的新力量。如苏州工业园区将园区开发模式成功地复制到苏北,建设异地工业园,不仅解决了苏州工业园土地有限,一些项目无法落户的问题,也将其发展经验“移植”到资源相对丰富的苏北地区,实现了苏北地区的快速发展,这种模式在江苏省得到推广。产业园区的复制模式能够推广成熟的产业园区运作经验,同时加强土地资源的整合利用。

模式三:以政府牵头的城市合作

以政府牵头的城市之间合作模式也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发挥着直接的推动作用。如广东提出的“双转移”战略。“双转移”即产业转移加劳动力转移。是指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较高素质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从而实现广东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是以珠三角各地的产业转移园区为载体,以一对一的产业转移帮扶,目前已设立35个省级产业转移园。

产业升级

现阶段的产业转型,除了表现为产业内部由沿海向内陆、由城市向乡镇转移的区位的转移之外,还包含产业本身由低端向高端的升级过程。

都市圈的进一步发展

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大范围的制造业升级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似乎都伴随着以都市圈为代表的巨型经济圈的形成,如日本的东京都市圈、关西地市圈、中部经济圈。这或许与资源有限性有关,一些地区能够聚集更多的资源,在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我国由于幅员辽阔,资源在一些地区聚集已形成更强大的经济体的趋势似乎不可避免,而政府的主导作用将使得我国的几大经济圈在未来的5-10年甚至更长时期内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而在这些经济圈内部,发展动力将取决于各大城市的分工与协作程度。提出区域经济和一体化的感念就是为了能够打破行政壁垒,取得大区域的协调发展。东京都市圈各城市分工明确,如:多摩地区为东京都高科技产业、研究开发机构、商业、大学的聚集之地;琦玉区域是政府机构、居住、生活、商务职能聚集之地。反观我国的城市发展,同一圈层内往往城市职能雷同、竞争大于协作,导致城市群发展的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也有一些城市已经意识到了合作的意义,如著名的港深合作,重点在于加强城市规划、口岸及基础设施、深港创新圈、金融贸易等领域的合作和衔接,目前,前海新区的开发建设成为合作的焦点。

环境保护与生态低碳理念深入规划

纵览各个发达国家,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都伴随着对于城市环境和生态保护的再思考,低污染高附加值产业成为发展主流,而环保理念和技术的革新被运用到产业园区甚至整体的城市规划理念之中。比如日本的川崎市,曾经是工业发展的高污染城市,通过20年的治理,环境大幅改善,并且实现了零排放工业园的建设,成为许多国家工业园区建设的参照。

产业转移的规律一般是生产制造中心先转移,然后是销售机构,最后是研发机构直至公司总部。随着产业的升级和劳动力素质的提升,为转入企业准备优惠政策已经不是招商引资的唯一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于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有了新的要求,以人为本的产业环境将成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水准的配套

除了良好的生态环境,高水准的配套也将为产业升级打下良好基础。里尔的建设注重了区域的形象与展示,最先配备的物流与会展功能,不仅能为传统工业的升级提供良好的基础,同时也突出了区域形象。接下来发展商业中心,逐步满足商务办公的需求,最后开展公园、广场等公共空间建设。注重功能的多样性与互补性,区域功能完善,设施分布合理。区域内各不同功能板块间,由共建、绿化、娱乐设施等相联系,完善了区域功能。产业升级的核心问题还是如何聚集和吸引更高素质人才和企业的聚集,因此,功能完善而具有吸引力的区域特点是关键之一。

工商业混合的土地利用模式

随着产业升级和制造业向城市外围迁移,可能造成城市产业的空心化,另一方面,部分制造业的外迁带来了销售成本的增长,城市地价的不断上升加剧了制造业企业的负担。针对这些问题,台湾的创新做法给我们一些启示,台湾从90年代开始设立工商综合区,在市郊生活圈内设立综合了购物、休闲、工商展示、仓储等多功能、多目标之新型副都会区,以满足新产业活动对土地的需求,让工业产品能通过商业服务快速销售,促进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现代化,同时也促进了城乡的统一发展。

随着城市圈的扩大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土地的混合利用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在维持地区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未来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周边工商业的混合发展成为可能,混合发展将缩短企业和居民的物流通勤成本,工商业的同步发展也将给区域带来新的活力。而不再是将某个地区简单定义为工业区或是商贸区。

产业升级资金支持发挥重要作用

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金融支持扮演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美国是典型的金融体系支持下完成产业升级转型的代表,拥有成熟的产业投资资金,包括风险投资基金、私人股权投资资金。2006年,美国产业投资基金的总资本余额约为4500亿美元。亚马逊、苹果、思科、联邦快递、英特尔、微软、雅虎等公司在创业之初都得到了这些资金的支持。

浅谈城市生活的背景音乐 第8篇

一、广场喷泉中的背景音乐

现在的喷泉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水样变化, 它在其中加入了音乐来作为水样变化的背景, 因此叫做音乐喷泉。音乐喷泉是通过千变万化的喷泉造型, 结合五颜六色的彩光照明, 来反映音乐的内涵及音乐的主题的, 它可以根据音乐的高低起伏而变化, 实现音乐、水、灯光气氛统一同步播放。如:江西南昌的秋水广场就有一个形式颇大的音乐喷泉, 在这里目前共收录了《我爱你, 中国》《西班牙斗牛士》《梁祝》《走进新时代》等60首歌曲来作为背景音乐, 有艺术歌曲、交响曲、民族音乐、轻音乐等多种体裁。

夜晚降临, 几道蓝色的激光射向水池。开始时一般以优美动听、节奏较为缓慢的民族音乐为主, 喷泉随着音乐的强弱而偏偏起舞, 当音乐出现赋格时喷泉则以相互交替的复调形式出现;随着乐曲的变化, 音乐的节奏也开始由慢至快, 五光十色的喷泉和着丰富而多变的音乐, 时而倩影摇曳, 时而轻盈曼舞, 时而欢跳雀跃, 时而澎湃激昂, 这种绚丽多彩的水舞加上音乐的渲染真使人如醉如痴, 最后迎来结束曲, 池中所有喷泉一起欢舞, 主喷随着音乐阶梯式上喷, 直冲云霄达到128米高, 乐曲达到高潮主喷也跟着直冲云霄, 然后两者同时结束, 水雾随风飘散像是七彩荧幕, 令人回味无穷。

音乐在喷泉当中不仅充当了喷泉起伏的节奏, 陶冶了观赏者的情操, 又增添了广场氛围, 让音乐掩盖噪音, 迎合喷泉表演给人们变化无穷、绚丽多彩的视听效果。

二、饭店和商场等公共场所的背景音乐

1. 饭店和咖啡厅等休闲消费场所中的音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 饭店和咖啡厅等场所迎来了越来越多的顾客, 为了营造一定的环境氛围、烘托气氛, 这些场所大都播放背景音乐, 使人感觉仿佛进入了一个宁静而温馨的城市绿洲。

饭店和酒楼在给宾客以美妙享受的同时, 更要为顾客营造出舒适温馨的消费环境, 当顾客在休息、进餐时, 可以选择播放一些旋律优美淡雅、自然舒展平稳、强度变化不大的乐曲, 如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民族音乐《渔歌唱晚》等, 这类音乐能够愉悦情志、及时转换心情、调整自身状态, 还可以促进人的咀嚼运动、胃和肠的蠕动、促进食物消化。在这里应用背景音乐增加了顾客的兴致, 同时也增进了餐馆、酒楼的人文氛围。

咖啡厅是温馨高雅的休息娱乐场所, 工作忙碌了一天大脑还处于紧绷状态, 选择到这里来坐坐是最好不过了。在这里我们可以设置播放一些柔和、优美的音乐, 如西方的弦乐曲、抒情的萨克斯风《回家》、浪漫的钢琴曲《献给爱丽丝》, 还可以选择播放一些轻音乐、英文歌曲、古典歌曲等高雅音乐来营造特殊的氛围;如果店内设备低音效果比较好, 还能在控制音量的情况下放些爵士乐或古典摇滚。让人们沉浸在音乐当中静静品味浓浓的咖啡味道, 忘掉工作的繁忙、生活的压力烦恼, 缓解身心的疲惫。

在医学中我们健康人理想的脉动节律应为60次每分钟左右, 而中速节奏的音乐正好与人的正常生理节奏共振, 所以这种节奏最容易使人保持心身平衡、生命体征平稳, 既不兴奋又无抑制, 是调养生理的最佳节奏。我们之所以建议不选择播放摇滚音乐的原因也在于此, 播放背景音乐不仅给顾客带来内心美的享受, 它所营造的轻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也有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消除精神上的疲惫感、改善劳动态度, 从而提高服务质量, 让环境更加和谐。

2. 商场中的音乐

随着物质文明的提高, 商场里的细节和氛围成为最被关注的东西, 其中音乐的作用尤其重要。播放背景音乐是烘托卖场气氛的一项有效的措施。

《商场播放音乐的必要性法制晚报》与《新浪网站生活频道》曾联合推出了消费者关于商场背景音乐感受的调查, 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消费者都喜欢商场有些背景音乐。但是由于背景音乐声音过大、节奏过快等原因, 有接近80%的消费者都表示曾对商场的背景音乐感到烦躁不安, 甚至有很多消费者因为背景音乐过于吵闹而离开商场放弃消费。尽管很多消费者对多数商家的背景音乐不满, 但事实上有86%以上的消费者还是希望商场播放背景音乐的, 而且近96%的消费者认为商业背景音乐的质量对商场档次、形象有影响。所以我认为在商场里应该播放一些轻音乐或者节奏适中、舒缓美妙的音乐;音乐调节人的情绪, 通过优美的旋律、轻松的节律、悦耳的和声、丰富的音色, 使情绪的强度得到调节、平衡, 身心愉悦、精神和谐、心态安宁, 消费者在音乐声中也会放慢脚步细心的挑选自己想要的商品。

播放合适的背景音乐是烘托卖场气氛的一项有效措施, 可以使营业员精神振奋、情绪昂扬, 有助于提高营业员的工作态度, 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情绪, 进而提高卖场的销售。

三、生活中的背景音乐

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和电视机在老百姓中的普及, 电视广告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并且日益引导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和消费观念。而音乐在电视广告中的作用和功能也已经远远超过了音乐本身, 它有多种形式的音乐风格、旋律悦耳动听, 选择适当类型的音乐与电视画面的巧妙结合, 增强了艺术欣赏价值也更好的推广宣传了广告产品, 这种宣传在听者脑子里留下了有声有色的深刻印象, 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音乐形象。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开始前的前奏曲, 只要音乐一出现人们就知道新闻就要开始了;新闻联播后的天气预报采用了乐曲《渔舟唱晚》来作为背景音乐, 背景音乐的播放使观众在观赏节目时从电视本身的画面、解说中解脱出来, 就算不守候在电视机旁也会对新闻及全国城市天气预报有所关注。

广告背景音乐已经成为塑造品牌和企业形象、推广产品、增强产品知名度的强有力商业营销手段, 典型的还以宣叙调的形式将商品品牌名称作为歌词再配以简单音调, 以此来引起注意加深观众对产品的记忆。例如, 儿童饮品“娃哈哈”的广告宣传设计了旋律欢快的背景音乐, 广告片结尾处由童声唱出了三个音符do mi so娃哈哈!这种形式的音乐广告音调简单易记, 观众一听到这个带有标志意义的音乐就会自然联想到产品的名称。

总之, 环境音乐与人们的生活、学习紧密相关, 它具有很强的抒情性。我们在现实环境中使用背景音乐主要是从心理上给人们一种安慰, 音乐能够无形地引起人们的自由联想, 让人们产生或朦胧、或明确的情绪。音乐富有生命力的音调和旋律, 能够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力和巨大的感染力, 所以我们要正确充分地利用音乐能带给我们的好处。

摘要:在经济逐渐发达的当代社会, 物质文明也不断提高了, 背景音乐的运用也渗透到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背景音乐是为了营造一定的环境氛围而选择性的播放一些音乐作品, 其音乐运用的效果也是不容忽视的。本文从城市生产生活方面来简单介绍背景音乐的应用及其功效。

关键词:背景音乐,城市环境音乐

参考文献

[1]高志英.《背景音乐在医院应用的必要性》[J].护理管理杂志, 2006 (01) ISSN1671-315X.

[2]赵名生, 孔庆华.《背景音乐对生产效率影响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 2008.2.

海西背景下的福州城市园林建设研究 第9篇

众所周知, 城市园林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对福州而言, 城市园林建设已成为福州优化人居环境的客观需要, 也是福州充分展现省会城市形象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

福州城市园林建设紧跟城市建设发展步伐, 采取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分步推进的思路,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福州市于2003年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为进一步巩固提高国家园林城市工作成果, 福州市始终坚持以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 持续加大对城市园林建设工作的投入力度, 在市财政十分有限的情况下, 仅2004-2008年五年之内城市园林专项经费总投入就达13亿元, 全市城区新增园林绿地2787公顷。近年来, 福州在城市园林建设方面的“大手笔”, 更是创造了许多标志性的工程:投资2亿多元新建占地约815亩的福州动物园;仅征迁费用就投入约1.2亿元的温泉公园改扩建项目等。福州市尤其重视中心城区园林绿地建设, 不断地扩大城市公园、景区绿地面积, 改造提升中心城区公园, 仅2009年, 建成开放了西湖公园大梦松声景区、环西湖左海步行道、乌山北坡公园、鼓楼前公园。截至2009年底, 福州市城市公园总量已达45个, 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0.61平方米、绿地率36.53%、绿化覆盖率40.02%, 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居于前列。福州市还陆续全部免费开放城区所有公园, 市民在500米之内步行范围内就可以到达公园、绿地或广场。

这些公园和绿地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效益, 不仅降低了城市热岛效应, 美化了城市环境, 提高了城市形象, 更重要的是为市民营造了良好的宜居环境, 到公园散步、健身、跳舞、唱歌, 已成为榕城市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

当然, 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 也应该看到, 福州的城市园林建设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现阶段福州市园林建设档次相对较低、绿化养管不太到位、文化的内涵挖掘不足与品位有待提升等问题, 影响了福州的省会中心城市形象。正如2009年3月23日至24日国家园林城市专家组对福州市的复查结果, 专家组对福州市园林绿化总体比较满意, 但同指出时存在绿化精品不多、档次不高、绿量有待提高、“显山露水”工程有待进一步推进等问题。

在海西战略纵深推进与实施的大背景下, 对福州城市园林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城市园林建设承载着更加重要的责任, 其必要性与紧迫性更加突出。本文就尝试在海西战略背景下, 重新思考福州城市园林建设问题。

二、海西发展战略及其对福州城市园林建设的要求

2009年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 标志着海西发展战略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海西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支持福建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是进一步发挥福建省比较优势,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完善沿海地区经济布局, 推动海峡西岸其他地区和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加强两岸交流合作,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战略部署, 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海西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包括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经济持续发展、文化更加繁荣、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和谐区域。

福州作为省会城市, 在海西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福州的城市建设与环境营造也是关系到海西战略实施的重要载体之一。要充分认识到发挥福州在海西建设全局中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必须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推进包括园林建设在内的城市建设, 更加注重树立精品理念、特色理念, 做好城市规划与建设, 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同时, 精心打造投资、休闲、宜居环境, 进一步促进创造财富的各类要素在福州集聚涌流, 抢占区域竞争制高点。

显然, 城市园林建设是城市建设与环境营造中核心内容, 必须在园林建设中创造精品, 提高文化品位与档次, 才能提高福州的城市形象, 打造宜人的人居环境, 使福州成为实施海西发展战略的有效载体。

三、海西背景下的福州城市园林建设思路

正如上文所述, 福州城市园林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了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尤其是海西发展战略对福州市城市园林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个背景下, 笔者就福州城市园林如何在海西建设的大背景下加强规划建设与管理等工作提出几点思路:

(一) 挖掘福州古典园林的内涵, 提高城市园林的品位与档次

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 其古典园林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2100多年汉初闽越王无诸时代。历史上曾有福州西园、芙蓉园、西陂园、石仑园、中伎园 (又名西园) 、宿猿洞、环碧轩、半野轩、双骖园、将军府花园、杏坛、伊园、大梦山房、欧冶池、桂斋、南公园、萨家花园、三桥俱乐部等名园。这些古典园林虽然大多已不复存在, 但有些仍保留一些遗址。另外, 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 福州古园林与苏州古典园林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历史脉络关系, 因此在合适的时机与地点, 可考虑借鉴苏州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 恢复与重建部分古典园林, 以此来提高福州园林的文化内涵与品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首先要讲究诗清画意, 通过文学意境的创造以求得“小中见大”;其次要充分利用福州的自然山水, 营造自然式的园林;再次植物配置应以榕树、樟树、桂树、荔枝、龙眼、白玉兰、广玉兰、松、竹、梅、月季、腊梅等以乡土树种为主。

(二) 引进国内外先进设计理念, 提升城市园林规划档次与水平

要吸取近自然园林、生态园林、山水园林等国内外先进的园林设计理念, 邀请国内外知名的规划机构与专家参与福州园林规划设计与建设, 同时通要经常组织专业人员外出参观学习, 学习各地园林建设的成功经验与经典范例, 并针对福州市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设计, 创造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 又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与先进理念的园林精品。与此同时, 要注意学习借鉴台湾园林的成功经验, 并加强与台湾同行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这种模式来提高福州城市园林规划的档次与水平, 同时还加强台湾各界的认同感, 为海峡两岸的全方位合作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 提高施工水平, 提升城市园林建设质量

绿地系统是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 绿化施工过程是二次创作的过程, 对现场施工员的施工水平要求较高。一方面, 园林绿化工程的大部份实施对象, 都是有生命的活体, 要通过各种树木、花卉、草坪的栽植与搭配, 利用各种苗木的特殊功能, 达到清洁空气、吸尘、降温、隔音, 营造与美化生活环境的目的;另一方面, 园林绿化工程还强调追求工程的艺术感, 在植物配置方面则更讲究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其效果要给人以“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移步换景”感受。而恰恰是这一点在某些部位仅凭设计可能难以体现要达到效果, 需要通过工程技术人员创造性的劳动, 去实现设计的最佳理念与境界。比如自然式植物搭配、微地形处理等。另外, 由于施工人员技能、种植前土壤处理种植穴、槽熟练程度不同, 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气势就完全不同, 观感反差较大。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应保证有优秀的项目经理及施工员, 杜绝无园林专业知识的施工员现场管理施工, 以此来提高城市园林建设的质量。

(四) 加强监理单位的监督职能, 保证城市园林建设质量

绿化工程监理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是综合性、艺术性和独特性, 此外还具有施工方法不一, 质量要求不一, 季节性强, 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等特点, 因而施工项目的质量比一般工程项目的质量更难以控制。基于园林绿化工程的以上特点, 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理与控制应严格控制园林绿化材料的质量, 做好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监理, 严把园林绿化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关, 督促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另外, 作为园林绿化工程监理企业, 要适应园林绿化事业的飞速发展, 就必须加大力度, 不断研究新情况, 找出解决各种问题的新对策, 培养具有丰富的园林绿化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经验, 具备园林绿化或风景园林专业知识, 掌握监理业务知识, 真正能胜任绿化工程监理工作的监理人员。

(五) 强化园林绿化后期养护与管理, 提高城市园林建设效益

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是园林绿化工程的重要环节。目前, 一般的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期不超过半年, 但园林绿化工程合同规定从工程施工到工程移交需两年, 即绿化养护期规定为苗木两个生长季节, 目的就是确保绿化苗木成活, 生长良好。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是苗木成活的关键, 如果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优良, 但绿化养护管理不到位, 将严重影响园林绿化工程景观效果, 影响工程质量。俗话说:“三分栽, 七分管”, 如果后期养护管理不到位, 会严重影响城市园林的质量与效益。因此, 必须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工作, 确保工程质量。当然, 市政绿化工程建设业主也应加大管理力度。市政工程应调配园林专业人员, 负责绿化专项。只有对绿化工程进行的每个阶段都可以加以关注, 对设计、施工、监理全面把控, 才能及时发现问题, 协调处理, 充分发挥城市园林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敏.现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2]、祁新华, 陈烈等.近自然园林的研究[J].建筑学报, 2005 (8) .

[3]、敖惠修.应用生态学观点建设生态园林城市[J].广东园林, 2001 (1) .

[4]、袁兴中, 刘红.城市生态园林与生物多样性保护[J].生态学杂志, 1994 (4) .

[5]、杨清, 许再富, 易国南等.生态园林的特征及构建原则综述[J].广西农业科学, 2004 (1) .

城市背景 第10篇

近几年,随着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城市内涝问题已成为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心梗”,尤其对于北京、上海、西安等大都市,内涝已经从鲜为人知的“零关注”转变为了威胁市民生命财产的“零容忍”状态。

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三点:第一,随着城市中人口的不断聚集,城市下垫面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这会间接影响到城市气候,增加城市中“热岛效应”“雨岛效应”和“混浊岛效应”,从而增加了城市大暴雨的概率。第二,城市地价的不断增值使得城市绿化变成了“奢侈品”,加上交通的高速发展,整个城市被无数条水泥、沥青路面交叉分割,土地的渗水能力减弱,这就导致了大多城市“只排不吸”的局面。第三,以往城市防涝的“主力军”——排水管道如今已经无法满足城市防涝的需求,城市暴雨量已经超过了城市的排水承载力,因而目前许多城市都在迫切进行城市管道标准的提升工作,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无法瞬时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同时,也无法从根本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1.海绵城市与城市防涝

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把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性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充分论证了我国建设海绵城市的优点与坚定信心。

狭义上,“海绵城市”理念源起于传统的低影响开发理念,强调保留和使用原味的自然特征来保护水质和利用雨水。这种方法使用诸如渗透、过滤、贮存、蒸发、源头滞蓄等源头分散的小尺度措施来保持流域开发前的水文特征。而广义的“海绵城市”则强调全流程的雨水综合管理,通过全面解决初期雨水径流污染、高频雨水收集利用、常规雨水管道排放、暴雨径流妥善安置等雨水问题,改善城市的水环境、水资源及水安全。更为广义的海绵城市概念还包含与城市水环境、水资源及水安全相关的各方面,如河道截污、节水灌溉、地下水保护、洒水降尘、再生水利用等。

从海绵城市内涵中,我们不难看出,城市防涝与海绵城市建设具有相关性。首先,两者目标一致:仇保兴认为“海绵城市目标是让城市‘弹性适应’环境变化与自然灾害。”车伍认为“海绵城市核心是实现控污、防灾、雨水资源化和城市生态修复等综合目标。”任心欣提出“海绵城市的本质是实现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水生态的目标。”因而海绵城市与城市防涝目标是一致的。但城市防涝并不是海绵城市最终目标,只是在历史欠账以及严峻现状下,自然凸显出的一个紧迫任务而已。

此外,“海绵城市”的提出为城市防涝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海绵城市理念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实现途径包括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生态恢复和修复、低影响开发三方面,转变了城市防涝的思路——由传统的“快排”到“渗、滞、蓄、净、用、排”。因而,在城市防涝规划的过程中,应充分融入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创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绿色的、生态的城市。

2.秦皇岛市内涝问题研究

秦皇岛市北倚燕山,南临渤海,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雨主要集中在7、8两月,这两月降水量约占全年2/3。根据秦皇岛市气象局提供的2003—2012年间的降雨统计数据,这十年间市区单日降雨量超过50mm的暴雨出现28次,其中100mm的大暴雨出现5次。特别是2012年秦皇岛自7月21日至8月4日连续遭遇4次强降雨过程,导致市区海港区、山海关区部分低洼处大面积积水,出现了严重内涝,造成了严重损失。

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导致秦皇岛市内涝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现状建成区排水管网全部为雨污分流制,且覆盖面广,比较成系统,但现状主要道路雨水管渠以及地道桥排水泵站系统设计标准偏低。

(2)排水设施的新建、改建相对滞后,部分旧管线和雨水泵站超期服役,超负荷使用。

(3)部分路段或区域雨水系统不健全,造成有些雨水管道没有排放出口。

(4)雨水系统维护管理不到位,部分路段雨水口及雨水管淤积堵塞,造成过水面积减少,泄水量达不到设计标准,导致雨水系统排水效果不好。

(5)存在其他管线与雨水管沟交叉,造成雨水管沟过水断面减小。另有部分雨水管线被建筑物或其他设施压占的情况,造成改扩建困难。

(6)中心城区用以调蓄的水体较少,随着城市发展许多坑塘被填,蓄水面积减少。水体的调蓄面积和水深,不能满足汛期调蓄水体的功能要求。

(7)秦皇岛市近海且区内河流较多,雨水基本能较快地自流排出,但现状河道标准偏低,河道没有及时进行疏浚。

(8)排水防涝设施管理存在多头管理、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涉及中心城区的主要排水系统和调蓄水体等,就有城管局排涝处、排水公司以及各区市政工程处、建设局、水务局等单位分头参与。

(9)排水设施维护经费不足,排水设施得不到正常的维护。

(10)管理设施缺乏,管理信息平台有待完善。现状排水数据资料呈多头管理,不成系统,且信息化程度落后,没有建立完成的数据库。

3.海绵城市背景下秦皇岛市防涝规划思路与方法

针对秦皇岛市内涝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引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秦皇岛市城市防涝规划:

3.1源头减排,全面开展低影响小区开发建设

主要以渗、滞、蓄设施为主,削减、延缓雨水径流外排量,净化雨水水质,充分利用雨水资源。

规划新建工程以不增加建设区域内雨水径流量和雨水外排总量为标准,建设用地竖向设计应满足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的要求。新建小区(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配建雨水利用设施,大型单体建筑(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推行屋顶绿化等雨水利用设施。此外,推行下凹式绿地建设改造,新建绿地采用下凹式设计,有条件的既有绿地进行下凹式改造。至2017年下凹式绿地占城市绿地不低于20%。城市道路、停车场、广场推广使用透水性铺装材料,城市新建道路人行便道采用可下渗结构,既有道路人行便道随道路改造进行透水性改造,至2017年,透水性便道长度不低于城市道路总长20%。新建城区建设的硬化地面中,可渗透地面面积不低于40%。

雨水收集利用采用“收集屋面雨水、促渗地面雨水”的原则。根据秦皇岛实际情况,雨水主要以就地利用为主。规划每万平方米硬化面积按不小300立方米有效容积设置雨水储存设施。建设区域内部或周边有景观水体时,雨水储存设施应优先以景观水体为主,没有景观水体时,需要建设雨水调蓄池。

3.2过程控制,统筹安排雨水排放和调蓄系统建设

主要以排、疏、蓄设施为主。就近排除地面雨水,有效疏导和调蓄超出排水系统能力的雨水径流,减少内涝灾害。

雨水管网系统规划采用2014年2月由河北省气候中心、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河北省主要城市城区暴雨强度公式修编成果(简本)》中的秦皇岛暴雨强度公式进行计算。规划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采用3~5年一遇,地道桥雨水泵站设计重现期采用10年一遇。各道路排水管渠双侧铺设,管道最小覆土按0.7~0.8米控制,管道坡度与道路坡度保持一致,并满足管道最小设计坡度,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减小管道埋深。规划设计排水管渠管径d800~d2800。钢筋混凝土排水管虽管材本身重量大,但造价低,并具有防腐性好、使用寿命长以及可以承受较高的工作压力和外部荷载的特点,对各种地形和地质条件适应性强,施工单位施工经验丰富,铺设速度快,且本地有生产厂家,可降低管材的运输成本。本规划排水管渠管材推荐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利用城市水体调节暴雨时的峰值流量,提高排涝区的标准。根据泄洪能力和气象预警能力确定,雨前24小时内应将河水水位降低到最低控制水位要求。目前秦皇岛市中心城区防涝片区内大部分区域河道和干渠坡度较大,且地势低洼,规划采取抬高地面的排涝方式,竖向调整后雨水都能自排入河或直排入海,不考虑水体调蓄。主要对大、小汤河防涝片区和新开河—马坊河防涝片区进行调蓄规划,雨水调蓄示意图如图1所示。

3.3末端治理,综合实施河道治理和蓄涝区建设

主要以排、蓄、控设施为主,确保上游排水通畅,控制下泄流量,减少洪涝灾害。

对城市内河道及时进行疏浚清淤,提高河道泄洪能力,推进建设生态护岸。规划对龙海道以北的深河河道进行治理。对新兴产业园区北侧现状小河沟进行整治并结合规划新建部分河道以沟通戴河和深河,河道宽度20米;在新兴产业园区南侧利用两条路之间的控制用地,规划一条人工河道,河道宽度20米,连通戴河和新河;通过河道的连通,可加强汛期各个防涝分区之间的调度。

此外,还应建管并重,加快建立海绵城市建设管控体系,同时,加强部门合作,努力搭建城市排水防涝决策支持平台。

4.总结与展望

海绵城市建设为城市防涝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与手段,综合考虑协调“渗、滞、蓄、净、用、排”等各项功能措施,从源头减排、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三个方面进行城市防涝规划;同时,加快建立海绵城市建设管控体系,搭建城市排水防涝决策支持平台,增加公众参与,从根本上消除城市内涝隐患,保障市民安全。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内涝灾害的频繁发生,城市防涝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同时,海绵城市的建设成为新热点,其与城市防涝有着密切联系,为我国城市防涝规划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文章主要以秦皇岛市防涝规划为例,从源头减排、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希望为其他城市的防涝规划提供借鉴

关键词:海绵城市,雨水,城市内涝,防涝规划

参考文献

[1].姜德文.城市内涝防治的生态保护对策[J].风景园林,2013(5).

[2].车伍,张鹍,赵杨.我国排水防涝及海绵城市建设中若干问题分析[J].建设科技,2015(1).

浅谈城市化背景下乡村的变化 第11篇

关键词:城市化;乡村;变化

1 乡村概述

在聚落分类中通常从特定的需要出发,选择其中的一项或几项特征为基础,拟定适当的指标而作出的,大多是根据职能或形态的特征进行分类。按乡村的经济活动内容,有以一业为主的农村、山村(林业)、牧村和渔村,也有农业、农牧、农渔等兼业农村。其中农村居民点称为乡村聚落,特点为人口规模较小且具有同质性,土地利用较为粗放。根据地域分布特点,乡村聚落可分为密集型、分散型、半聚集型。根据经济和自然特点,乡村有不同的存在形态。例如在农、林区,村落通常是固定的;在牧区,村落又可同时存在固定居住点、迁移居民点;在水乡或者河流湖泊众多地区,人们通常以舟为室。其中固定村落又可根据分布形态分为点状、线状、块状、团状。

2 城市化对乡村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城市化过程也是为区域人口变迁、社会经济转型、地域空间重建的过程。下面重点讨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对乡村的影响因素。

2.1城市用地扩张与乡村的变化

城市用地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用地和功能的土地的统称,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土地。城市用地扩张,不但了扩大自身聚落,延展了自身空间,快速推进城市的空间变化,同时侵入周边乡村,影响周围乡村的空间范围。2.2城乡人口流动与乡村的变化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人口呈现急剧增大趋势,给城市带来了很大压力,这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大量迁入有很大关系。究其根本,时代的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城市的发展,城乡的收入差距,生活质量的差别等,使得农村不断向城市涌进。这就使得城市更密集,农村相对就松散许多,留在乡村的大部分为老人与小孩,这使的乡村安全存在较大的隐患。再加之大量农村的人口到城里买房安家,这就会使的乡村人口越来越少,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好多乡村都会崩溃,甚至瓦解。

2.3 社会经济结构与乡村的变化

经济结构是一个由许多系统构成的多层次、多因素的复合体,有多重含义。社会经济经构,是指国民经济的组成和构造。不同的经济成分、各产业部门与社会再生产等在组成国民经济整体时需要相互的适应,彼此形成一定的比例,相互关联。区域的城市化有利于改变农村劳作方式、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人均收入,提高受教育水平,使农民的价值观念与城市趋同。

2.4 基础设施的改善与乡村的变化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在近些年来,农村的基础设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 交通变得更加的快捷,便利。随着国家的建设新农村的兴起,全国的农村大部分都有水泥马路进村的情况。这相比以前的的沙子路比,车子从城中到乡村的时间大大缩短了,而且村与村之间的连接也变得更方便。(2)农村居民家用设施更加完善。大多数家庭不仅仅实现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需求,更是冰箱,电视,空调,与现代化家具一应俱全,而且房屋建设在以前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改观。(3)信息全球化。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背景下, 即使在农村,现代信息交流的方式也相当普及,村民获取信息更快捷准确,思想觉悟也有了很大提高,从而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环境选择与行动判断。

2.5 城市化进程与农村居民生活方式与观念的改变

城市用地的扩张与迁入城市务工人员的增加,使农村人口或多或少的受到城市人口的感染。人总是延着自己觉得好的发面去发展的。城市期间,他们的收入与生活水平都会有所提高,从而会促使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转变生活观念。返回家乡后,他们会利用在城中所赚取的钱,去盖房子与配备各种所需要的生活用品。这些现象会无意中激起很多人的进城欲望。

3 乡村城市化

城市化的发展不仅仅是城市的自我发展与空间扩张,还包括乡村聚落的自我发展与乃至城市实现蜕变。城市化具体表现为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乡村区域转变为城市区域或在乡村地域中城市要素逐渐增长。乡村城市化具体表现为: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城市用地扩大,农业用地减少;农民逐渐成为脱离土地的非农户,专业农户逐渐减少;城乡居民贫富差距不断缩小,教育程度渐渐拉近,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趋同。农村城市化是让农民进城,并且改变他们的就业与收入结构。实现农村经济、人口、社会城市化,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根本和目标。正确认识城市化所带来的成果,采取必要的措施认真解决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大程度的使城市化的成果由城市居民、农民共享,才更具有现实意义。

4.1 人口变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虽然中国的人口在增加,农村人口却在明显在减少,人口一减少,就意味着乡村在慢慢衰退。农村人口大量外迁,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对农村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虽然农村人口外流促进了经济增长,提高了总体效益,但长远来看,严重抑制了农村的发展,造成了农民荒等一系列严重问题。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包括两个方向: 第一,就地转移。第二,向城市转移。

4.2 对农民精神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中的生活精神却不容乐观,要解决这种状况,应重视发挥传统民间文化的民族性,在当代多元文化的背景下,需要重构文化生态,促进新时代乡村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和谐。

目前克服农民的消极悲观情绪,已刻不容缓。另外农民需要转变进城的这种观念,正视现实,增加社会责任感。

5结语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也有许多消极的因素。我们在必须正视与解决这些问题。最近几年,国家对农村的政策是越来越好,也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口号,这也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手段。通过这些政策,中国会实现全民共同富裕,中国的乡村明天会更好。

参考文献:

[1] 赵荣等编著. 人文地理学[Z].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2] 刑谷锐,徐逸伦. 城市化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特征研究[Z].安徽农业科学.

城市背景 第12篇

1“多规合一”面临的问题

(1)规划期限问题。在各个环节进行规划期间,受政府行政因素的制约,城镇的总体规划、土地规划以及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规划等都存在较大的发展条件。规划的服务对象不同,其中要服务的内容也不同,在编制规划形式上产生较大差距。例如:将某个城镇的规划期限设为25年,其中,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规划期限就要10年,对土地的总体规划期限就要15年。影响规划期限的主要因素是规划基期、起点数据不够统一,很难形成融合性规划发展,而且,规划期限的不同还容易受发展现状、空间变化以及使用情况等要素的影响,影响“多规合一”的积极构建。

(2)规划体系问题。当前,我国的规划体系主要分为四个类型:(1)发展规划,主要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为依据,明确规划区域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思路。(2)城镇规划,是以城市的总体规划为主要目标,在一定时期内,对城市的发展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以及城市的空间布局现象进行综合计划与实施[1]。(3)土地规划,以土地的合理利用与合理规划为基础目标,根据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的自然条件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对该范围的土地资源进行积极组织,以实现综合性的经济运行。(4)专项规划,根据各个部门的相关职能因素进行分析,对不同专业的规划形式进行合理编制,例如:进行交通规划、对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的事业发展等进行规划。在大多数的规划形式下,都是利用不同的职能部门进行分析创造的,因为各个职能部门的使用用途不同,所以在对其进行规划期间,对“多规合一”进行融合发展也面对较大困难。

(3)基础数据问题。“多规合一”的实现最主要的就是要构建一张蓝图,要将所有环节的规划集中在一个蓝图上。所以,应结合基础数据的融合问题,根据我国基础数据以及相关的信息来源进行分析,不同的基础规划形式的蓝图也不一样。例如:根据国民经济、社会五年规划发展能够构建行政区规划蓝图;根据土地的规划利用能够构建该区域的空间数据库,也能为相关的建设单位提供地形图[2]。所以说,如果基础数据不够统一,就会影响整个数据的整合利用,在对蓝图进行规划期间就很难实现。

(4)监督机制问题。在“多规合一”构建过程中,建立完善的规划监督体系能够推动该规划形式的有利实施,并作出有利保障。但当前的规划形式上,在对其进行监督期间形成较大差距。例如:某城镇在总体规划形式上,是按照城乡规划的法律法规执行的,因为城乡规划法律法规对城市规划制定了一些规定,以促进城乡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土地的利用与规划也具有合理的法律法规,但其他项目在规划期间,并没有以法律作为支撑条件,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就应对各个部门的职责人员进行监督,以避免在规划实施期间产生不可避免的影响因素[3]。

2 智慧城市下实现“多规合一”的战略

(1)智慧规划管理机制。优化规划管理机制是重新对管理单位、编制单位、监督单位以及一些动态性消息进行重构规划,及时掌握期间的动态消息,以实现精细化的工作管理。在智慧城市发展背景下,相关人员可以利用大量有利的消息、相关的通讯技术构建规划管理体系,并能够在体系中利用网络技术、物联网等,以促进信息的及时获取,实现高效性的问题解决形式[4]。在智慧管理体系下,还应将环保信息、交通信息、建设信息等多个部门的信息进行合理规划,并集中在智慧规划管理中心。在这种管理形式下,可以对信息进行编制、筛选,可以对信息进行对比、分析,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各个单位的职能进行融合,并对相关信息定期更新。例如:智慧规划管理部门根据信息基础,编制相关的规划目录,并减少其中不必要的规划。而且,规划管理者与规划监督人员还要及时沟通,以促进信息动态的合理调整。

(2)智慧规划数据库。“多规合一”的形成要以数据为支撑条件,促进各种规划图的形成,以构建成一张蓝图。公共数据库主要是基础数据库、业务数据库以及服务数据库,智慧数据库的规划是在基础数据库上构建的,根据区域角度数据进行集成、扩展。而且,规划数据库还是利用编制需要进行扩展形成的数据库,以动态式的数据模式及时更新并获取。这些编制的数据本身都是大量的,又要对其及时更新并获取,所以,要通过采集与使用实现动态性服务[5]。规划数据库一般分为四个层次,如:感知层是对交通、土地等信息进行获取;传输层是将已经获取到的信息通过网络将其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应用层是对信息进行仔细的分析与处理,以形成一种基础数据;表现层为相关的编制单位以及规划单位提供有利的数据服务。

(3)智慧规划评价体系。实现“多规合一”,需要对规划行为进行监督与评价,以促进编制工作、规划工作的顺利完成。如:建立智慧规划实施水平评价,其中对基础数据的采集、流程规划、编制规划等相关内容实现科学性发展,主要对每个环节的经济指标进行评价。对协调推进情况进行评价,主要对规划机制建立的情况以及动态性的管理情况进行评价。

3 结束语

在智慧城市建设形势下,要实现“多规合一”发展,不仅要推动“多规合一”的规划管理方向,深化国家的改革需求,还要将智慧城市与规划管理进行融合,以促进“多规合一”理念的积极实现。

摘要:“多规合一”是十八届三中全会贯彻的重要精神,为了深化国家的改革形式,文章分析了“多规合一”在实现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阐述了“多规合一”在智慧城市背景下实现的有效战略。

关键词:智慧城市,“多规合一”,战略

参考文献

[1]龚磊,杨梅,张鹏程等.基于GIS的"多规合一"辅助决策系统研究与应用[J].城市勘测,2015,(6):11-14.

[2]廉军伟.智慧城市背景下实现“多规合一”的策略研究[C].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4:1-10.

[3]顾朝林.论中国“多规”分立及其演化与融合问题[J].地理研究,2015,34(4):601-613.

[4]王如松,李锋,韩宝龙等.城市复合生态及生态空间管理[J].生态学报,2014,34(1):1-11.

上一篇:泵站工程下一篇:剖析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