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路径范文

2024-05-27

审美路径范文(精选4篇)

审美路径 第1篇

一、美术教育的目的

目前,从大纲制定的教学目的来看,德国、日本的美术教育注重素质的培养,重视人的创造能力与评价能力,强调个性形成,注重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联系,把美术教育作为全面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全面协调的人,将生活乐趣、艺术实践、社会服务三者统一。但是我国的小学美术教育除了讲究智力和才能的发展外,还强调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掌握,特别考虑政治前提下的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教育,这说明中国的小学美术教育立足民族的基础和本国国情,正在逐步向以素质教育为主的方向转换。

二、美术课堂审美情趣培养的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就更高了,尤其是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作为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果。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我们的目的主要不是培养艺术家,而是以培养和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为前提,在美术课堂上对小学生进行审美情趣的培养。但是目前在教育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一方面课堂教学存在重技法传授,轻能力培养,只重视个别而忽略了全体,使美术教学出现一定偏差。据不完全统计,在广大教师的教学实施中,大部分教师非常重视绘画课的教学,手工课则选择较容易的内容教,对于欣赏课,大部分教师则是一带而过,教师本人也不知怎样欣赏或不知道该怎么教学,所以如何在欣赏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让学生主动参与,真正达到欣赏教学之目的,成为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

三、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

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培养的方法和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绝不能把审美教育简单地理解为加强美术教育中的美术欣赏课,而是应该把审美教育寓于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当中,在进行技能训练的同时,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美术文化修养。其目标就是要把学生引向自然、引进生活,促使其知、情、意、行等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1. 培养学生深入情境理解作品

目前,随着教学的改革,对老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不单单只是一个单纯的讲授者。教师在教学中设置相关情境,可以使学生更加直接地感受和体验,形成生动鲜明的表象特征,从而加深对材料的理解和认识,在欣赏领域,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无论是外国的美术作品中的裸体形象,还是中国古人的山水情结,甚至是民间美术样式,都是当今学生比较陌生和排斥的,道德习惯的不同或者对传统的审美观念陌生都会对欣赏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创设具体、形象、感性的学习情境和氛围,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可以引发相应的情感体验,体会作品产生的背景,深入理解作品的意蕴和含义。例如,在欣赏《清明上河图》时,可以请学生闭上眼睛,感受意境,融入其中,同时播放一曲古典音乐《高山流水》营造一种气氛。最后再请学生谈谈他们自己的内心感触。在意境中,让学生有了品味的时间与空间,给了学生消化、发现、吮吸、提高、驰骋的广阔天地,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欣赏中的艺术氛围会变得更浓。

2. 在美术课堂上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在平常的美术课堂上,教师只是繁琐地罗列一大堆画家和作品来做平淡的介绍,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象征寓意及历史事件进行介绍、讲解的比较少,这无疑限制了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大胆评论对象的能力。长久以往,教师的思想中就日渐丧失对学生审美情趣进行培养这一重要的教育目的,也就偏离了美术素质教育的宗旨。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应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重视对学生审美情操的培养,精心准备教案,积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美的环境。比如,在欣赏徐悲鸿先生的《奔马图》时,就可以要求学生仔细地观察作品,用简练的语言描述自己看了作品以后的心理感受,然后就可以趁机简单地介绍画家的生平和创作这幅画的时代背景,然后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使学生在处于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美的熏陶,从而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

人通过劳动创造了美,使之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到处都有,美育的途径十分丰富,方法灵活多样。美育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也可以在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美术教学作为学校美育的一个主要途径,并不仅仅像其他学科一样只是渗透美育,因为美术作为艺术的一个分支,它通过塑造典型形象反映现实生活的美。学校应该加强小学美术课学生兴趣的培养,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提高,学习更加主动。学生的美术学习活动通过创设具体情境展开,思维被激活,能力得到培养。不仅能使学生迅速从抑制到兴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小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审美情趣,还能提高他们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之成为多才多艺、和谐发展的新人。

摘要:目前,教育改革提出: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审美教育是小学美术的重要内容,它包括健康的审美意识、良好的审美情趣、正确的审美标准和敏锐的审美能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主要通过教师的不断启发、训练和熏陶来培养学生的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审美教育已深入到学校的各个领域,已经引起包括美术教师在内的许多科任教师的深切关注和认真思索。所以美术教育对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着重分析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以促进学生美术能力的健全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美育,情趣

参考文献

[1]陈杰.论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的审美情趣培养[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2(22).

[2]王香芹.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课堂对话的案例研究美术学[D].浙江师范大学,2012.

[3]王永新.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美术课教学经验探讨[J].才智,2014(5).

[4]陈琳玲.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自我价值的体现[J].小学时代:教师,2011(12).

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教育路径研究 第2篇

一、灵活适用多媒体教学,打造“三美”新境界

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为学生和作品中的人物情感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计算机能交互地综合采集、加工、处理语文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及视频影像等多种信息教学资料,以其形、光、声和色等多种功能作用于学生的多个感官,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优化审美情感体验,在审美理念上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教师在深挖教学资源蕴含的审美元素的基础上,可以采取运用CAI 、PPT、FLASH等灵活多变的多种手段与课件实现多媒体审美教学。如《丰碑》一课意境深远,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讲述了一位将军在云中山行军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位因未穿御寒衣服被冻死的战士,而这位战士竟是负责发放给养被服的军需处长的感人故事。文短情深,催人泪下。但是,现在的小学生对过去战争年代特定的环境了解甚少。为了激发学生对这位军需处长的崇敬之情,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技术优化教学结构。为了帮助学生走进课文特殊年代特定的战争场景,设计了一个大雪纷飞、狂风呼啸的大雪山,有一支队伍艰难地行进着的画面,在播放多媒体课件时由小到大逐步展现出军需处长倚靠树干的形象,并配乐声情并茂地朗读第7自然段,一个舍己为人、勇于献身的军需处长的高大形象植根于在学生心灵深处,军需处长变成了一座晶莹、透明的丰碑矗立在云中山上,渐渐地变成了一座雄伟的丰碑,引起了学生感情上的极大共鸣,学生的审美教育效果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升华,达到了“课伊始,美即生;课进行,美渐浓;课结束,美犹存”的“三美”审美教学境界效果。

二、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正能量活动,创新“生态审美”教学新理念

一个人生价值多元化、文化媒体众生化、经济利益趋向化、思想观念复杂化、社会现象渗透化的现代社会里,人们的审美开放性日渐凸显,核心价值观也在逐渐转变,给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社会、家庭对小学生的“童心审美”天真观或多或少地喷上了负能量的“霾雾”,学校的语文审美教学效果出现了“校内八分施教,校外二分淹埋”的不和谐格局。如老师在教中国著名教育家、文学家、语言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季羡林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后教育学生要时刻牢记和践行“我为人人,人人才为我”的社会责任,才能创建出更加和谐的社会,在教《为人民服务》一文后教育学生我们每一个人,只有职业上不同,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相同的,但在小学生现实生活中,往往就出现了与之背离的丑陋行为,如小学生的爷爷奶奶为了让孩子吃上纯绿色蔬菜,在小区里自开自留地种菜,并且还得意地问孙子:“还是爷爷奶奶种的好吃!”马路上不慎摔倒的老人或被汽车因交通事故撞碾的市民,家长和孩子一块见证到了,孩子想上前去救助却被家长阻止等真实案例,审美教育课堂效果却大大折扣、跌落万丈,导致了学校、家庭、社会审美合力减小。因此,语文教师要精心设计好、经营好审美资源,创设审美条件,优化设计方案,在爱发现、想发现、真发现美的元素上下功夫,在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理念、践行、持续、和谐、行为上求效果。如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在校内开展课本剧、生活剧、老人摔倒该不该扶起——“说三道四”美辩会、最美人物故事演讲会、模范英雄人物事迹进校园报告会等活动,语文老师与思想品德老师紧密结合起来,创立了语文审美文化走廊;在校外开展学雷锋、祭扫烈士墓、黄河口湿地采风、城镇化进程改造中美丽胜坨采风、游孙子故里——看审美兵法等活动,打通了语文审美教学与社会生活审美的通道,巩固了在语文教学审美教学成果,在教师营建的“生态美”的环境下让学生去发现美、创造美、享受美、守护美和赞美美。

初中美术教学中审美情感的培养路径 第3篇

一、充分挖掘美育素材, 培养学生审美情感

(一) 挖掘思想美

我们在感受美的事物时, 往往会对其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 因此, 在初中美术课堂中, 教师应充分挖掘美育素材, 精心选择各种风格的优秀美术作品, 同时加强沟通、交流, 抑或通过命题来让学生进行创造, 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康审美观念与审美理想。其中, 作品所反映的爱是人类重要的思想与感情之美。如《外国肖像画赏析》一课, 在教学中可以使学生明白:画熟悉的人更惟妙惟肖, 更容易画出其性格与表情, 同时也更易把自己的情感流露于作品之中。画家们更是将家人、邻居、朋友像作为描绘的对象, 以寄托自己的情感, 表达某种爱意。这样, 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美的情感。

(二) 再现意境美

在美术作品中, 意境美也是一种艺术美。学生若想在美术欣赏中达到审美效果, 则应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意境中, 即再现意境美, 从而体验作品所体现的情感, 把握作品含义。而若想对意境美进行再现, 则需要通过想象与联想等心理活动, 从而达到艺术欣赏的较高境界, 即若闻其声、若见其人、若见其情。教学中, 教师可通过音乐来渲染气氛, 烘托作品内涵, 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美术作品中的意境美, 并获得美的陶冶, 体会到美术之美。如教学《水墨交融写青山》时, 教师先让学生欣赏《秀石疏林图》, 随着优美音乐与视频的开启, 向学生讲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相关情况, 然后提出问题:①这幅作品主要表现了怎样的内容?②你在作品中体会到了什么特色?讲讲你对意境的体验, 并以两块石头或两块以上石头的组合, 选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 亲自来感受并表现一幅山水画。这样, 通过学生作品意境的再现, 展示其审美个性, 加深对美术作品中审美意境的理解。

二、重视艺术创造力的激发, 增强学生审美情感

(一) 引导学生观察与想象

美术课标中, 要求教师重视将美术课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激发想象力, 提高创造力, 培养审美意识, 提高审美能力。同时, 在美术学习中提高对社会、对自然的热爱, 激发他们创造美丽生活与美丽世界的愿望和能力。所以, 在美术的学习过程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善于观察, 唤起学生想象意识, 从而提高审美情感。如教学《多彩的学习生活》时, 教师可带领学生开展“校园采风”, 出发前向学生说明美术学习中观察的重要性, 积极指导学生从室内到室外, 选择好自己的角度, 多侧面、多方位地观察, 同时, 让他们注意透视变化中的感觉。这样, 通过观察, 奠定了学生想象的基础, 学生能够更好地创作出一幅幅充满创造力的图画。

(二) 引导学生步入社会生活

在社会生活与生产中处处渗透着美术, 它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美化生活、给人以精神享受等等。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走出课堂, 步入社会生活, 将田野、公园、村庄等自然场地作为美术学习的大课堂, 使学生于自然中进行美术学习, 感受生活的色彩美。这样, 不但可以让学生积累美术知识, 还能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 有利于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发掘美, 创造美, 增强学生的审美情感。如教学《冷色调的画》时, 教师先让学生欣赏冷色调的风景与画, 感悟冷色调, 体验其色彩表现力, 并运用冷色调小组协作完成一幅风景画。教师可以提示学生, 以蓝绿色为主画的风景是冷色调的风景。夜色、海景、草地、森林等, 常常画成冷色调, 静谧而幽深, 然后带领学生去室外写生。其次, 还可让学生课后拓展与美术有关的活动。如摄影、卡通与动画、园林、绘画、戏曲、雕塑、旅游等, 并让学生画出自己的感受, 有利于学生更透彻地理解美术名作, 提高美术鉴赏力以及审美情感。

三、营造宽松氛围, 保持学生审美情感

美术是一门充满情感的课程, 教师在教学中应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中心,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 从而让他们的学习变得更为轻松与愉悦。教学中, 应优化师生关系, 加强交流与合作, 增加师生互动, 通过提问与交流把审美情感传递给学生, 如共同进行美术欣赏、写生等。同时, 教师应敢于尝试、改变课程结构以及学生学习方式, 让学生自主学习。新课教学前, 让学生感知本次课程的主题内容, 通过精心准备, 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体验问题解决的喜悦, 并在交流与合作中学会欣赏, 提升审美情感。

审美路径 第4篇

一、音乐美与音乐审美判断力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时间的艺术、听觉的艺术, 同时也是情感的艺术。音乐在本质上体现着真、善、美的统一。每一首美妙的曲子都是由作曲者的灵魂创造的, 是作曲者内心的写照。由此也决定了音乐美既是一种艺术美, 也是一种社会美、思想美。

首先, 作为诉诸听觉的、流动的声音的艺术, 音乐的美包括声音的美和形式的美。大千世界在永不止息地运动着, 而在这丰富多彩的现实运动中, 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丰富的声响。作曲家正是通过自己独特的认知和感悟, 利用各种特殊的声响手段作为媒介, 来描绘和重现现实生活和客观世界的。感性的声音是形式美的组合要素, 但它并不等于音乐美, 因为它未必具备“构成艺术化的声音组合”这一音乐美的基本特性。而形式美除了必备的声音美之外, 还要通过约定俗成的种种综合技术手段得以体现。作曲家根据刻画音乐形象的需要, 准确地把握力度、音色、节奏等, 组织起旋律音列, 设计好调式调性, 运用好和声、复调, 造成富有表现力的音响“建筑”, 形成具有对比、统一、平衡、协调等特点的, 无穷的变化组合的音乐形式。

不仅如此, 音乐美还是人类心灵中美好情感的集中体现。无比动听的音乐音响, 对于纯净和美化人的心灵, 培养人们的高尚情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譬如进行曲能统一步伐, 鼓舞士气;各种抒情性的歌曲、乐曲则以音乐表现与情感交流, 使人们的思想感情相互引起共鸣。教材中编排的欣赏歌曲、器乐曲目, 思想性往往很强, 寓思想品德教育于其中。例如, 每当我们听到《义勇军进行曲》, 思绪都会被带到烽火硝烟的战场:号角式的音调曾激励着无数战士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富有动力感的旋律, 象征着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战斗步伐。

当然, 音乐美是一回事, 对音乐美的欣赏是另一回事。前者表现为音乐的属性, 后者则关系到欣赏者的音乐审美判断力。同一首曲子, 有人听得如醉如痴, 有人却充耳不闻, 丝毫不为之所动。历史上“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和成语“对牛弹琴”就分别表达了对不同的音乐审美判断力的评价, 简直出神入化。

音乐既是一种听觉艺术, 也是一门学问;既有形式上的、易于察觉的美, 又有深层次的、隐含的美。所以, 音乐的审美判断力基于听觉产生, 同时又不仅如此。从知识角度来说, 提升音乐的审美判断力需要了解音乐的节奏、旋律、调式调性、和声与曲式结构等, 还需要了解音乐作品的背景, 进而对作品做比较全面的分析。关于音乐美的层次性, 我们不妨以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为例说明:这套作品是复调音乐的巅峰之作, 在看似简单的表现形式中却体现着作曲家严谨的逻辑和思维, 是学习钢琴者达到一定程度后都需要练习的必修曲目。而对于这门“必修课”, 初学者一开始的感觉通常都是“动作单调”、“没有旋律感”, 甚至觉得“不好听”。只有随着逐步的练习和仔细的感悟才会发现, “十二平均律”中每一首赋格的每个独立声部都有它存在的意义, 如果拿走其中的一个声部, 就好像缺少了什么。如果演奏得比较完美, 甚至能令人感觉到神圣和空灵。

目前在社会中, 有人不喜欢交响乐的庄严肃穆, 有人不喜欢国粹京剧的有板有眼、字正腔圆, 相反, 一些俗不可耐的网络歌曲被部分年轻人喜爱和追捧, 觉得这种音乐好玩、好听、“个性”。殊不知, 歌中传达出来的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扭曲的价值观甚至低级下流的因素, 和那些阳光、向上的传统流行歌曲大相径庭。 (1) 问题出在哪里?笔者认为音乐审美判断力差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音乐审美判断力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

如果说音乐审美判断力的高下, 决定着音乐选择、音乐欣赏的趣味的高下, 那么它也进一步影响着音乐传播、音乐制作甚至音乐创作的取向和活力。可以说, 民众的音乐审美判断力是衡量一个社会、一个民族音乐教育、审美教育水平和文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那么, 当前社会整体的音乐审美判断力状况如何?制约音乐审美判断力发展的因素又有哪些呢?

应该说, 从时间上进行纵向比较, 随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音乐审美判断力、音乐素养总体上应该是不断提高的, 对于优秀音乐作品、音乐文化产品的期待也是越来越迫切的。但是, 如果横向比较, 特别是与欧洲音乐文化积淀深厚的国家和民族相比, 或者以更高的标准、更宏大的眼界来观察, 我们的“短板”是显而易见的。《老鼠爱大米》、《狼爱上羊》之类技法粗糙、价值观扭曲的歌曲之所以能在大街小巷被广泛传唱, 甚至登上一些原本应该典雅庄重的晚会, 背后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

笔者认为, 影响音乐审美判断力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大气候的“熏染”。“市场化”、“商业化”、“娱乐化”是这个时代的关键词, “浮躁”和“快节奏”是这个时代很多人常态化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市场化、商业化和娱乐化必然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带来的结果就是什么赚钱做什么、什么有人气做什么, 与提升审美判断力有关的艺术标准、艺术品位、艺术考量, 在此都退居次要地位甚至干脆不被予以考虑。而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的感官先于审美判断力做出反应, 主观直觉取代了客观审美能力, 一些不具有审美价值的音乐乘虚而入, 提前侵占了人们的耳朵, 可谓先入为主。

二是流行文化的“挤压”。我们所处的时代被称为“网络”时代或“多媒体”、“新媒体”时代。在这个时代, 音乐借助了多种高科技方式来传播。而智能手机的出现, 更是把电脑搬上了移动平台, 使得包括流行音乐在内的流行文化的传播更为便捷。商业化运营的音乐总是要千方百计地满足大众的审美趣味, 最大限度地争取大众的青睐,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大化的商业利润。尽管商业流行音乐作品中不乏体现当代人思想情感的上乘之作, 但与传统的古典音乐相比, 绝大多数流行音乐的情感内涵流于随意化、个人化甚至庸俗化, 其表现形式从旋律、节奏到曲式结构要么简单粗放, 要么刻意标新立异, 这样的作品只求满足一般大众的简单欣赏需求, 只求赚取“尖叫”和“传唱率”。

三是高雅音乐“底气不足”。高雅音乐无疑是艺术瑰宝, 是民族文化构成中最精致、最核心的部分, 在培育和引导音乐审美判断力健康发展方面理应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释放“正能量”。遗憾的是, 在市场化的大潮中, 在与大众文化、流行音乐的对阵中, 高雅音乐似乎显得力不从心, 没有实现应有的效果。这固然和商业大环境有关, 和政策引导以及支持力度有关, 但还不是全部。高雅音乐“圈子”的萎缩、相关舆论声音的衰减、影响力的低迷, 以及高雅音乐从业者 (包括创作者、推介者) 的信心不够、创意不够、下功夫不够, 都与“底气不足”有着很大的关系。

四是音乐教育“不给力”。面向社会的音乐教育在现今社会是比较稀缺的资源, 其充分发展尚需时日, 姑且不说。单看在“素质教育”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的背景下, 九年义务教育中“音乐教育”的比重有多大?效果又如何?事实上, 作为“小三门”的体、音、美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一直是比较尴尬的。中小学生的音乐课一向不受重视, 无非就是音乐老师——甚至是不太懂音乐的所谓“音乐老师”带着学生“唱唱歌”而已。到了高中, 音乐教育在很多学校干脆就“淡出”了, 学生的生活安排一律以高考的需要为取舍标准, 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只能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兴趣、爱好和注意力。

大学里音乐教育的情况同样不理想。虽然《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对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培养目标有具体的要求, 但事实上执行并不够有力:已经开设的公共音乐课内容比较单一, 不能满足学生更全面的认知需求;每班的上课人数过多, 不利于教学内容的灵活安排及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师多是从艺术系专业的老师中抽调上公共课的, 基本没有专职的公共音乐课教师, 可谓专职师资力量薄弱;学校的教学设备不够完善, 公共音乐实践活动的场地、乐器等设施也较缺乏。 (1) 诸如此类的情况, 连实现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目标都比较吃力, 更不用说音乐审美判断力的有效提升了。

三、培养音乐审美判断力的有效路径

音乐审美判断力的提升是渐进的过程, 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 必须立足平时, 追求长效。同时, 音乐审美判断力的提升还是一个内外兼修的过程, 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 更重要的是要练好内功, 从自身做起。

(一) 外力的推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对于美的感觉是与生俱来的, 但更高一级的审美判断力却是在此基础上, 在主客观条件的相互作用下, 后天习得和养成的。具体地, 可以有以下几方面的策略。

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改进美育教学, 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2) 这是新形势下加强艺术教育的重要信号和重要契机, 必将对今后的音乐教育进而对青少年音乐审美判断力的培养提供强大的推动力。当然, 再好的政策也必须“落地”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这就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立足平时、联系实际、着眼效果, 实现可持续发展。

切实强化艺术教育主体环节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是艺术教育的两大渠道, 其中课堂教学又包括理论基础和技能技巧。在高校, 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把课程开齐, 让学生受到系统的音乐知识和其他门类艺术知识的教育, 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在理论知识与技能技巧的搭配比例上, 应更加重视艺术理论课程。例如:音乐鉴赏课可以让学生欣赏和掌握不同作曲家的风格流派、时代背景、创作情感、精神内涵等大体知识, 从而锻炼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直觉;音乐史论课可以让学生把握各时期、各地域、各民族最能代表音乐艺术规律的特征, 了解和熟悉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不同审美情感, 从而获得美感经验和美感规律。由这样一个认知过程来把握审美标准, 调整艺术观念和判断标准, 能促使学生善于发现美、认识美。

注重培养正确的音乐审美价值观在音乐教学中, 老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 还要结合具体的作品鉴赏,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要让学生对音乐作品有基本的识别能力、选择能力和分析能力, 能够清醒地在鱼龙混杂的音乐现象中分辨出哪些代表着民族之魂, 哪些只是在迎合“一小撮”;哪些是积极的、昂扬奋进的上品, 哪些是“小打小闹”的劣质产品;哪些是精雕细刻的艺术珍品, 哪些是附庸风雅、修修补补的应景之作;哪些是经典、高雅的优秀艺术传统, 哪些是昙花一现的自我“炒作”。可以说, 只有具有正确审美价值观的学生才能敏锐捕捉和充分感受艺术氛围中别样的音乐美, 体味美的愉悦并进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努力营造整体的音乐氛围前面提到, 与欧洲一些音乐底蕴深厚的国家相比, 我们的高雅音乐氛围明显弱势。虽然我国也有不少人经常去现场观看音乐会或歌剧, 但其满足感的来源恐怕与西方观众多有不同。除了演出人员和演出内容, 西方观众感到自豪的可能是自己衣着和举止的合理, 因为这表现了一种对艺术的敬畏和亲近, 而有些中国观众却以开的是好车、穿的是名牌、买的是高档票为荣。何以如此?说到底应该还是价值观的问题, 是审美判断力的问题。现实是, 高雅艺术在我国并不一定受到了多少真正发自内心的欢迎, 歌剧、交响乐等在音乐欣赏心理方面依然被视为“冷门”。这就需要我们继续进行高雅艺术的教育普及, 需要调动媒体、舆论的力量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动员, 让更多的人感觉到这些高雅的音乐离自己的生活并不遥远也不应该遥远, 愿意花些时间去接触这些看不见也摸不着的“精灵”, 慢慢感受它的美。这不仅是个西方音乐的传播问题, 同时也是个审美心理的传播问题。

(二) 内力的引领

在音乐审美判断力的培养过程中, 比外力的推动更重要的是自身的重视, 即内力的引领。外界给予的条件即使再好, 再适合高雅和严肃音乐的普及和大众化, 如果个体自身没有意愿, 不愿意接受这样形式的音乐也是行不通的。

具体来说, 内力的引领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

不断增强自我的音乐修炼要培养自身的音乐审美判断力, 首先应当了解音乐方面的常识, 因为音乐基础知识是深入理解和喜爱音乐的敲门砖。目前, 多数人对我国传统民族器乐作品、民歌、戏曲以及外国的奏鸣曲、艺术歌曲、交响乐等接触不多, 感知不到其中的韵味, 理解不了其中的美, 即使强迫自己听下去也总是有“游离”、“不搭界”的感觉。要逐步改善这种情况, 就要主动学习一些音乐方面的常识, 具备一定量的音乐知识积累。而欣赏作品的时候, 不仅要能关注旋律、节奏、调式调性, 还要能通过相关书面信息的辅助来初步体会作曲家的情感和作品的思想内容, 即善于思考, 善于运用发散思维, 在体味作曲家塑造的音乐形象的同时, 激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共鸣。此外, 还可以有意识地练习自己视唱听音的能力, 培养自己对音乐元素的敏感性。

逐步增加自我的音乐审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培养个人的音乐审美判断力, 激发对音乐的审美兴趣显然是一种高效途径。闲散时间, 不妨借助手机、平板电脑等一切“涉音乐”的高科技产品“亲近音乐”, 用心去聆听和感受。当然, 也可以有选择地欣赏一些音乐剧, 其活泼多元的歌舞形式、各式各样的乐器演奏和新媒体条件下优质的画面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强化记忆、深化理解, 不失为一种刺激音乐审美兴趣的捷径。

音乐作品中, 不管是声乐作品还是器乐作品, 都蕴藏着很多美的元素, 期待着我们去发掘和发现。通过音乐欣赏的常态化, 特别是通过反复欣赏和品味一些自己喜爱的作品, 进而扩展到更多的作品, 音乐感悟能力和音乐审美判断力的提升就会来得更快、更扎实。

适当参加音乐艺术活动有了审美兴趣后, 就可以适当参加一些音乐活动, 这样会放大审美兴趣、增强审美自信, 进而有效培养自身的音乐审美判断力。比如, 尝试一下合唱 (这是一种近年来迅速发展普及并深受大众欢迎的娱乐形式, 也是一种门槛不高、自由度较高的音乐艺术实践) , 或偶尔去音乐厅挑战一下自己的音乐感悟能力, 欣赏一下那些经典但并不极端复杂的, 被认为能相当深刻、细致地表达人类情感的弦乐四重奏等体裁的代表性作品。其实, 高雅音乐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难以亲近, 诸如贝多芬的《欢乐颂》、舒伯特的《鳟鱼》、勃拉姆斯的《摇篮曲》、莫扎特《g小调第40交响曲》 (被流行歌曲《不想长大》引用) 和肖邦的《夜曲》等, 均被许多普通的欣赏者评价为悦耳、动听、“没有距离感”。特别地, 有不少人在欣赏肖邦作品的过程中, 逐渐了解到肖邦作为爱国者以及“钢琴诗人”的坎坷人生和独特品格, 反过来进一步加深了对作品的感悟。

结语

美是什么?康德的观点是, 美就是在纯然的评判中令人喜欢的东西。 (1) 世界万物多姿多彩, 只要是美的, 就具有独特的甚或永恒的魅力。这就好比站在清晨的海滩, 有人感到静谧, 有人感到壮丽, 但无论哪种形容都是对海和海上日出的喜爱的体现, 都是对美的描述。这是美的魅力, 也是审美的奥妙。

音乐不仅表现为技术、技艺和技能, 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 它承载着民族的记忆, 反映着民族的历史积淀, 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状况、精神气质的一种重要标志。只有拥有充沛的音乐审美判断力, 才能更准确地鉴别音乐的审美属性, 才能在浩瀚而神秘的音乐宝库中发掘和品味那些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能触碰和抚慰心灵的音乐之美。在音乐审美判断力的培养上, 政策、环境等外部条件固然不可缺少, 但最为重要的还是对音乐发自内心的爱、对音乐美的期待和追求以及为此而付出的不懈努力。

注释

1[德]康德著《判断力批判》, 李秋零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第35页。

2同上书, 第40页。

3武鹏《十大恶俗网络歌曲评选:〈老鼠爱大米〉榜上有名》, 载《深圳特区报》2007年2月5日, 转引自“央视网”。http://news.cctv.com/performance/20070205/100236.shtml

4田亚梅、王海英《河北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载《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第4页。

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载《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6日, 第1-3版。

上一篇:地震相分析下一篇:冠军中的冠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