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2024-08-28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精选11篇)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第1篇

1 应用型人才的基本内涵及培养目标

1.1 应用型人才的基本内涵

针对社会的需要, 从不同的角度对人才进行分类, 以工作活动和生产目的人才分为四类, 即: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世界教育分类标准, 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学术性、工程型人才相对应, 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学生所从事的专业实践中的一门专门的人才类型, 是可以从事一线工作的基本技能。

1.2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1.2.1 培养创新精神

培养创新精神, 遵从教育部、科技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作的若干意见” (教技[2006]3号) 的精神, 高校根据自身办学特点开展有本校特色的科技活动, 结合科技服务工作来培育各类的专业人才, 对提高教学质量及水平科技创新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在文件上虽未明确指出要具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应用型人才, 但明确强调了在社会分工中通过科技服务示范知识的应用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体会创新方法,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1.2.2 提高适应市场的能力

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看, 高校结合市场因素办学是必然的趋势。这就要求高校应当改变以往的静态发展模式, 更多地分析科学技术和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应当以一个动态平稳的过程发展教育, 教育中应更多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产和实践活动, 主动缩短与市场需求间的距离。

1.2.3 扎实知识和能力基础

走上社会时必须具备的素质决定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为社会服务的能力。除体现性格特点的内在秉性外, 必须要有学习的能力、实践的能力、团体协作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这些能力的具备必须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的铺垫, 学生只有具备了合格的素质, 才能顺利地开展社会服务工作, 并能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进步。素质目标是高校教育的主体, 所有的教学和管理环节都要围绕着这一目标的实现而展开。

2 应用型人才与职业素养

当前社会, 大学生与企业所需人才存在脱节现象, 主因在于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欠缺。高等教育的目的之一是“满足社会需要”, 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的问题迫在眉睫。大学生职业角色转换的着眼点就是职业素养。培养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高校急需做到的, 高校必须构建角色转换的对接平台, 让他们由大学生转向社会职业人, 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2.1 职业素养的基本内涵

现今的大学生要了解职业素养的基本内涵, 才能具备胜任社会实践的能力, 其主要体现:科学创新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爱岗敬业精神、团队合作意识、奉献和服从意识。

2.2 职业素养及其在工作中的地位

现今社会就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越高, 获得成功的概率就越大。我国大学生的职业教育特别是在与社会和职业衔接的实践方面尤为欠缺。理想化的大学生越来越多, 在其思想和意识上不能够正确的认识社会和他人, 所以要培养学生对社会和他人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上要有一定的理解、接受和宽容, 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度。

3 现阶段体育教学的现状

1999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 该文件明确指出,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 为人民服务的前提, 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学校教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 要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对于现在的教学来说, 光有体育项目的讲授是远远不够的。许世岩 (2003年) 等在《怎样充分利用与开发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提出积极开发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是顺利实施新课程的重要保障, 是实现“身、心、社”整体健康目标的基础, 是创新编写教材的前提, 可见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在高校课程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对几所高职院校的调查与走访, 发现体育课的教学非常相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教学的内容相似, 都是以足球、篮球、排球、田径为主的项目教学, 从单个项目开始, 教学结束以后以考核的方式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 (2) 课堂的组织形式相似, 都是以教师做讲解, 学生依据教师的要求做动作的传统教学模式。而这几所高职学校的办学特点又不相同, 所培养的人才也都是从事各行各业, 可以看出, 高职学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并没有体现出自身的特点。

4 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4.1 体育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集体观念和团队协作精神

现代企业的分工越来越精细, 如果要实现复杂的工作顺利完成, 除了自身的能力外更需要依靠群体的通力合作, 密切配合。对于地质专业的学生来说更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体育教学中, 这种训练是一种意识的强化, 如何来培养团队协作的意识, 那么在集体球类项目中有深刻的体验。球类集体项目, 包括足球、排球、篮球, 这三项运动的内涵就在于团结一心, 整体对抗, 个人英雄主义是不能在这几项运动中得到体现的。还可以开设定点徒步行等拓展运动, 在组织活动中, 让学生有个商讨的过程, 教会学生“倾听”, 当团队意见与个人意见发生冲突时, 个人必须服从团队。这不但使集体的目标更容易实现, 而且个人的能力也能更充分的发挥, 有助于学生个体合作意识的形成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战胜一切困难。

4.2 体育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敢干、勇于创新的精神

体育教学中创新一定要符合规律, 创新的意图要可行, 要符合教学的特点, 不但要有吸引力还要有挑战性。对于经常出野外的地质专业的学生来说, 体能的好坏直接决定他们工作的质量, 在教学中我们要把重点放在力量训练上面, 可以增加一些有针对性的项目进行练习, 比如负重跑、负重蹲起、俯卧撑等练习手段。除了这三项基本练习外还可以扩展其他的项目练习。例如游泳、登山、形体等。在体能练习的过程中, 学生可以针对专业特点自主选择练习内容, 制定符合自己身体条件并有独特新颖的训练方法, 在此过程中, 教师要正确引导并把握好方向, 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 使体育课程各加的兴趣盎然。

4.3 体育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和高尚的品格

一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 只有培养学生坚强毅力和高尚的品格, 才能在各种困难面前勇往直前, 经得起人生考验时的洗礼。针对地质专业的学生来说, 这一点就更为重要些, 针对其专业的特点, 几乎天天都要在野外实施工作, 体育教学中设计一些军训、越野、负重远足等课程, 让学生感受痛苦, 磨练意志, 多鼓励、表扬学生, 让学生能正确面对困难的心理, 还可以通过团队的鼓励和协作, 帮助学生客服困难, 战胜挫折, 从而获得胜利。

5 结语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第2篇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产业升级 学科建设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自开办以来,各校对其培养目标基本以此为依据自行编制,截止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符合自己教学实际的教学大纲。因此独立学院要与时俱进,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己办学定位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

一、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形成的现实背景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2012)中提出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熟练的英语语言技能、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能在外事、教育、军事等部门从事外事、教育、翻译各种工作的专业人才。

当前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共识是培养英语专业人才既要考虑当下市场需要,还应该考虑大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和学生自身及其家庭期望的长远目标,英语语言文学应保持并加强其自身的学科地位。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基于自身的特殊性,更应该首当其冲地确立高级应用型、通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形成英语语言技能全面、英语言语运用能力熟练、人文素养深厚、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较快适应各种相关工作的专业人才。人才培养应该而且能够兼顾国家与社会的长远发展和当前发展,应该而且能够兼顾学生个人的近期就业需要和终生发展需要。

体现在独立学院英语专业课程建设上,就是要特别优先建设好《专业介绍》(2012)中英语专业技能课程(基础英语、高级英语、听力、阅读、写作、口笔译等)和英语专业知识课程(语言学、文体学、报刊选读、英美文学、论文写作、教学法、翻译理论等),合理分配英语专业技能课程和英语专业知识课程的比例。

二、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形成的学科依据

《专业介绍》(2012)中指出英语专业毕业生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文学艺术修养、较强的现代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意识。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应该继续确立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和英语国家研究(包括跨文化研究)的学科主导地位,与此同时积极向人文学科的相关领域拓展。

应用型人才培养同时也应该体现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英语专业应培养学生具有求实创新的精神、专业学科意识和思辨能力;具有熟练运用英语,与海外人士进行口头与书面交流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更加重视师生互动,重视启发式、反思型教学,重视讨论与辩论。目前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至少有两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一是教学体制和课程安排的改革,一是师资队伍的建设。没有教学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就没有开设更多应用型课程的可能。没有师资队伍的提高就不具备开设这些应用型课程的条件。

师资培养是英语专业实施应用型人才教育的另一个瓶颈。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和评价方法鼓励年轻教师脱颖而出,通过各种途径继续深造,不断提升学历和能力,逐步建立一支教学理念新、实践能力强、熟悉外语教学理念及方法,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新型英语教师队伍。

三、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1.创新课程结构体系。根据《专业介绍》(2012)英语专业培养目标要求,改革和创新课程结构体系,对课程不断进行优化,深化英语专业知识的必修课程,设置多元化的选修课程,如哲学、经济、艺术、法律等选修课;优化课程比例结构和安排,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为主,促进其他各方面综合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在特殊环境下运用英语的能力,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包括相关国家的语言、文学和社会文化知识,从而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区分,成为真正适应社会,满足社会需求,拥有更大就业竞争力的创新型应用型英语人才。

2.加强实践教学。《专业介绍》(2012)中指出英语专业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既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也体现在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中。课外学习和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应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各种专业实践(如涉外活动和教育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

3.增强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通过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加强人才培养与“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互联网+”等国家战略的有效对接。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英语竞赛,如参加全国CCTV杯英语风采大赛等英语竞赛,举办模拟涉外商务谈判仿真洽谈会、英语口语辩论赛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英语与外宾进行交流、沟通和谈判、协调的能力;重视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环节,要求学生毕业论文用英语写,答辩使用英语表达,使学生的专业知识与现实结合。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绘就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发展蓝图,五中全会精神是“十三五”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我们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人才第一资源、科技第一生产力和创新第一驱动力的重要结合点的特殊作用,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4.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第3篇

一、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的科技含量、技术密集程度明显提高, 技术进步速度明显加快, 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对更高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已十分迫切, 因此, 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是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属于较高层次的技术教育, 是我国高职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级应用型人才在培养规格上, 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在培养模式上, 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 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 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 重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相应地, 高级应用型人才作为一种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它应具有以下几个特性和素质:第一, 人才层次的高级性。高级应用型人才应以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宽的知识面和较高的技术技能的操作水平区别于一般的应用型人才。第二, 知识、能力的职业性。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对学生进行某种职业的生产和管理教育, 以提高职业技术技能水平为目的;它以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设置教学计划, 在对职业岗位群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 确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 明确列出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 进而组织教学。其中, 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提高, 要着眼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 面向21世纪科技发展,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调整课程结构, 注重知识的横向拓展与结合, 体现知识的先进性和应用性, 培养学生掌握新设备、新技术的能力。第三, 人才的技术性、技能性。高级应用型人才不但懂得某一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和组织能力, 能够将研究人员的设计意图或工艺思想应用到具体技术技能操作的实际中去, 并能在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 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他们还应善于处理、交流和使用信息, 指导设备、工艺和产品的改进, 是一种专业理论够用、生产技术操作熟练和组织能力强的复合性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第四, 人才的创新意识。高级应用型人才是一种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其应用不只是继承性应用, 而且是创造性应用, 不只是对现有知识、技术、方法的应用, 而且是通过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 创造性地分析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因此, 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现代社会的高新技术产业, 在工业、工程领域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岗位, 直接从事解决实际问题、维持工作正常运行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这种人才既掌握某一技术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同时也包含在技术应用中不可缺少的非技术知识, 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技术思维能力、擅长技术的应用、能够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具体技术问题;他们是现代技术的应用者、实施者和实现者。其培养目标应定位在现场工程师岗位群。

二、高级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体现在教育模式、人才特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围绕学生动手能力、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从专业结构、教学模块、师资力量、导师引导、实习实训基地、创新实践方面来探索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实际上就是为受教育者构建什么样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紧密相关。课程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 合理的课程设置是人才规格准确定位的基础,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以下仅从课程体系方面谈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第一, 在课程设置时, 首先依据不同学生的共性发展和专业特征要求设置“平台”课。不论对于继续深造的学生, 还是以择业为主的学生, 给予他们可持续学习的基础是十分必要的。其次, 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和社会需要设置“模块”课和任意选修课, 从而形成以“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 突出了学习者的个性。最后, 以双重培养目标为目的, 赋予学生按自己的需要和目标进行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灵活多样的学习。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对有差异的学生, 实施有差异教育, 实现共同发展。

第二, 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 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体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培养必须具备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基本理论知识, 掌握相应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 而以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 以较宽的知识面和相对较深的基础理论知识区别于一般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第三, 在课程设置过程中, 遵循“前期趋同, 后期分化”的原则, 高级应用型人才是直接为地方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校期间的教育也是就业教育, 但不能将其说成是终结教育, 也要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前期趋同为学生的就业和继续学习及深造打下一定基础, 后期分化为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目标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创造条件。基础课程与专业理论课程、实践训练课程及素质教育课程在一定结合点上是相互渗透的。

第四, 重视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统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使职业岗位 (群) 的内涵与外延日趋丰富、变化频繁。职业能力观由狭义的职业技术扩展到综合职业素质, 由单纯的满足上岗要求, 走向适应社会发展。这就要求应该更加注重应用型人才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统一培养。

第五, 人才培养模式既不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强调“厚基础、宽口径”, 也不仅仅以岗位能力培养为准, 因为基础理论过分薄弱, 缺少高等教育的理论支持, 则会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三、高级应用型人才建设和发展的关键环节

上面探讨了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模式, 而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应重点抓好课程建设和改革、“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等关键环节。

1、课程建设和改革

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在课程建设和改革上应当体现培养高层次技术应用性职业人才的特点, 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在课程上应该体现“两个加强”:一是加强理论课程的学习。一般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理论学习是“必需、够用”为度, 但高级应用型人才的专业理论基础则应该比较厚实。二是加强实践环节。高级应用型人才面对的技术和工艺更加复杂, 对动手能力的要求更高, 因而应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的质量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基于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特点, 教师不但要求有较高的理论知识, 而且还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 教师必须将生产、管理、服务等的知识和能力吸收内化, 并能有效的再现、传授给学生。因此, 要结合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和现场考察, 支持教师参与产学研结合、专业实践能力培训等措施, 提高教师自身的技能水平, 以提升现有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同时广泛吸引企事业单位既有工作实践经验, 又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 到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 提高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教师比例, 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

3、实训基地建设

高级应用型人才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切实加强技能性和实践性环节, 因此要突出技能培训这一重点, 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一方面, 根据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 (群) 的实际要求设置和调整专业, 在确定专业设置的基础上, 建设校内实训基地, 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群基本技术技能的训练。另一方面, 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 依靠企业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形成有效的运作机制, 逐步形成教学、科研、生产、培训四个层次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教育培训基地, 让学生直接参加生产和实际工作, 进行现场顶岗实习。同时也进行教师的实践技能培训。

摘要: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既是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也是适应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潮流的一种需要。它的发展将有利于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发展, 有利于优化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 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本文探讨了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模式, 并提出了高级应用型培养应注意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应用型,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双师制

参考文献

[1]陈景增: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5 (1) .

[2]柳秉毅、徐锦康: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应用能力培养[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4) .

[3]李兴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模式研究[EB/OL].http:www.tech.cn/conference/forum/research/6320.shtml.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第4篇

作者:钟凌

来源:《新校园・中旬刊》2015年第04期

摘 要:过去我们将中职药物应用护理学科定位在基础学科范畴内。依据这个定位进行教学,造成护生知识结构陈旧,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医护模式变化,难以达到新形势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最近几年,药物应用护理学被定位到基础学科兼临床护理学科,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以及教材相关知识结构出现调整,加速了药理学教学改革和教师角色转换,有助于护生确定学习药物应用护理学的最终目的,进而转变学习方式,提升用药过程中的护理质量,尽快适应社会以及新医疗护理模式下对护理人员的要求。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第5篇

摘要:本文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三方面探讨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措施,希望能使高等数学更好地服务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应用型  高等数学  教学改革

2013年11月应用技术大学(学院) 联盟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在共同发布的报告中指出:“高等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势在必行,必须实现由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向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转变。”高等数学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如何结合专业联系实际,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学以致用值得深思。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首先,学时少,教学任务量大,教材使用混乱,没有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材;其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对学习高等数学的目的不明,畏难情绪普遍存在;再次,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基本上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教学低效性与其作为专业基础课的重要性不协调;第四,由于教师的专业分工不断细化和分科目设置课程,在高校教授数学的教师大部分都是数学专业毕业的理科生,缺少专业应用实践,导致教学内容和专业人才培养严重脱节;最后,考核方法单一,忽略了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高等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所以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高等数学改革的主要路径

(一)根据专业需要制定教学大纲和编写教材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高等数学教材应紧密结合专业特点编写,而不是理工类统一教材,教材中应体现专业特色,突出应用性,将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教学案例作为高等数学教材中的例题,逐步形成适合专业教学特点,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实用教材。比如,结合中学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删去已学过的内容,与专业课程教研室多沟通交流,将相关内容有机组合,制定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高等数学教学大纲。

(二)改革教学方法

1.利用史料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入数学史或数学家的生平事迹,这样既可以调剂课堂气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例如,天才数学家莱布尼茨和牛顿关于导数的争论。又如,在讲解“定积分概念及其性质”“定积分的几何应用”“空间解析几何”等知识时,教师可将多媒体课件制作得生动有趣,让原本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形象起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定理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应用时我们可以把高等数学和各专业案例结合起来。首先,培养应用型教师,让承担某专业的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师到相应的专业教研室进行调研,学习适当的专业知识,了解专业所需的数学知识,并根据教学需求编写、修改、完善案例资料,包括教师教学的案例和学生的实践案例等。其次,教师要巧妙地将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数学案例穿插到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高等数学在以后的专业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帮助他们更好地学好数学和用好数学。

当然,对于同一个知识点,结合不同专业的专业背景,可以选择不同的案例作为载体来开展教学。以“重要极限l”为例,对财经类学生教学安排的是连续复利:设本金为,银行年利率为,则年后的本利和为;如果一年分期计息,每期利率为,则年后的本利和为,如果按连续复利计算,即计息的时间间隔任意小,则有计息期数,这时,年后的本利和为。对生物医学类学生安排的是细菌繁殖过程(计算过程同上)。通过讲解这样的案例,学生能够体会到重要极限的广泛应用,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将数学建模融入到高等数学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引入数学建模的相关知识,增加数学建模的例题,并将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例如,讲解一元函数介值性定理的时候可以引入“椅子问题”,即把一个椅子放在凸凹不平的地面上,问能否使这椅子的四只脚同时着地。通过提出假设、建立模型、模型求解,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得更具体,激发学生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的兴趣和能力,增强应用性,并组织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等相关的数学类竞赛。

4.开设数学实验课程,加强数学软件的应用。在开设高等数学课程的同时,开设课程讲授或等数学软件,并设定学时进行上机操作和期末考核。这样,在讲授高等数学课程时,就可以适当地应用这些软件,使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理解抽象的数学问题。比如,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绘制二次曲线、空间曲面,演示傅里叶级数的生成等,使学生初步了解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为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和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改革传统考核方式

为了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高等数学的考核应该向多元化方向改革,重视过程考核。例如,平时成绩占20%,可由教师根据作业、出勤、课堂表现等给出;过程考核占30%,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是小论文、读书报告、综合性作业、专题讨论心得等;期中考试占10%,期末考试占40%,采用“一页开卷”考试模式,即学生可以在考试时携带一张A4纸,写上自己认为重要的公式、知识点或例题解法等,要求必须自己手写不能复印,考试结束这张纸一同上交。通过这样的考核方式,学生更注重平时的学习积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热情和动力,减轻学生考试压力,使考核评价伴随课程学习的全过程。

总之,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的改革刻不容缓,它需要教师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出发,在教学中根据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定位改进教学大纲,改变教学方法和完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秀,张霞.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9(8).

[2]陶思俊,王茶生.应用型本科高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探索[J].新余学院学报,2014(12).

注:本论文系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2014年度教学立项2014Y22

作者信息: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第6篇

一、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 我国的绝大多数产品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 市场竞争日渐加剧, 营销人才的需求逐年递增。国家人事部公布的2003—2007上半年全国人才市场供求信息显示, 市场营销人员连续多年位居我国十大紧缺专业之首。在麦可思对2008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中, 市场营销专业本科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0%, 比全国同届毕业生半年后平均就业率高两个百分点, 与同专业中类工商管理类持平。从收入情况看, 市场营销专业本科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为2298元, 比全国同届本科毕业生平均高8%。

由于营销科学是近20年才从国外引入的“舶来品”, 所以目前国内企业整体的市场营销水平还比较低。企业的市场营销人员大部分都是从其他专业或行业发展过来的, 很多高级市场营销管理人员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营销知识培训和学习, 做市场完全靠的是他们的经验和对行业发展前景的感觉, 市场运作的科学性、系统性不强。这种状况已经难以适应国内、国际不断提高的市场竞争水平。因此, 企业急需那种具备系统营销知识和技能的人才, 特别是高级市场策划和管理人员。

二、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

当前社会与企业对营销专业的人才需求包括三个层次:战略型人才, 管理型人才, 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就市场营销专业而言, 战略型营销人才包括营销项目策划与规划人才, 营销教学科研与培训人才。他们从事企业营销战略、发展方向的研究, 具备敏锐的市场预测能力, 能够深入分析市场营销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 熟知企业、行业的营销活动全局以及各个流程、环节。管理型营销人才则是指掌握企业或行业的经营活动规律, 能够胜任企业的经营管理各个方面的工作, 具备良好的协调能力, 既积累了一定的营销技能, 同时具备与营销有关的其他方面的知识、经验、素质。应用型营销人才是在企业中从事具体营销工作, 主要包括:市场调查、促销、推销。

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以下工作: (1) 各类商品 (或服务) 的营销工作及相关管理工作; (2) 商品 (或服务) 代理工作; (3) 各类营销活动的策划工作。具体工作岗位有:客服代表、销售经理、销售代表、区域经理、行政秘书和行政助理等。

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具备以下职业能力:

(1)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 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为人民服务, 有为国家富强, 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 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3) 系统的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市场信息获得、产品 (商品) 经营与开发、价格制定、渠道选择及促销运用的基本知识;商品购、销、运、存各环节的业务流程及知识;与本专业相关的经济应用写作、经济数学、英语及计算机知识, 国内外与本专业相关的新知识;熟悉相关的经济政策与法规。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

(4) 具有组织商品购、销、运、存等业务活动所必备的经营管理能力, 市场策划与设计能力, 市场开发能力, 公关交际能力, 谈判能力, 必需的文字写作及语言表达能力, 外语应用能力及运用计算机从事营销业务管理的能力。

三、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1. 市场营销专业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比较

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可描述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具有现代营销观念, 掌握相关理论基础, 拥有一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技术营销人才。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高技术营销人才”。“应用型高技术人才”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强调“应用型”, 说明培养目标定位在市场营销第一线的营销人才, 而不是企业高层营销人才, 这一点区别于本科培养目标;应用型“高技术”强调必须掌握现代市场营销第一线所必需的知识、技术和能力, “高技术”确定了与中专及一般的职业培训的区别。

市场营销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一般为“为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部门等培养营销管理专业人才;为高等院校营销专业培养师资队伍”。培养的是高层次工商管理人才。

本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于高职高专, 也不同于研究生。培养目标应从培养市场营销方面的“应用型或操作型高技术人才”转向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因为“高级专门人才”实际上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掌握市场营销所需的高技术, 二是应在企业从事高层市场营销管理工作。很显然, 这应属于本科及以上学历层次培养的目标。同时, 还要区分应用型本科和普通本科的不同, 普通高教的本科教学以学科知识为本位, 侧重于理论教学。而应用型本科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应用型营销人才”, 侧重于应用性、实践性。

2.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经过比较分析,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可描述为“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德、智、体全面发展的, 具备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 能够从事商品 (或服务) 的营销业务及相关管理工作, 或从事个体经营、商品代理, 具有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和一定的经济理论素养, 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应用型营销人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市场营销理论与方法也在不断地发展, 出现了网络营销、绿色营销等现代营销模式。这对营销人员的素质提高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大力发展本科市场营销专业的教育, 培养具有现代营销理念, 并能熟练掌握营销技巧的高素质从业人员, 已成为当务之急。

地方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重点是为本地区经济建设、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服务, 其人才培养目标, 应该根据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规格要求, 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要求来确立。与此同时, 也要立足高校自身的办学思想、专业布局、师资条件、学生特点等来确定的专业口径对专业或者专业大类的培养目标进行定位。并且在业务方向、服务方向、人才类型与质量等方面, 都应适应本地区的需要, 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的地方性。一般来说, 地方高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应以培养高级应用型市场营销人才为主, 同时培养少量的研究性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钟箐, 胡强, 陈琳: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构建[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09.10

[2]朱丽叶: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 2008, (22)

[3]潘振勇:对应用性本科培养方案的探索与设计[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 2007.1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第7篇

关键词: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地方高校

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1],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各类理工科高等院校大都有计算机或软件专业,每年都有大量软件专业的毕业生走向社会,然而这些毕业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无法满足软件产业发展的需要,因此产生了企业需要大量的计算机及软件人才,而大量的计算机及软件专业毕业生却难于找到合适工作的局面,计算机软件人才紧缺已经成为抑制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瓶颈”[2],不仅缺乏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员、项目总体设计师、软件市场开拓人员、软件质量评测人员,而且缺少大量从事基础性软件开发工作、承担标准化程序编写和软件测试的人员[3]。我们培养的学生90%以上是面对企业的软件从业人员,因此我们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非常重视社会需求,并且将社会需求反映到我们的教学改革规划和措施中来。

高等教育面临着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新形势,培养大量的软件适用型人才是发展IT事业的首要任务[4]。尤其对于地方性普通高等院校来说,没有重点高校的生源, 又不能等同于职业培训,如何培养能够适应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整体素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在国家积极倡导提高教学质量之际,我们总结全国首批软件学院十二年办学经验,提出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旨在培养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软件人才。

一、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定位模糊

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很多是利用原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资源建立起来的,其人才培养方案多数是对原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计划进行修改, 并没有真正地从工程角度和社会需求对软件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培养计划的偏差最终将导致人才培养无法实现专业细化,达不到企业对软件工程人才的要求。

(二)教学资源陈旧

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的师资基本是以原有计算机相关专业教师为主,很少有具备大型软件开发经验的教师,教师的知识结构陈旧,缺乏实际软件的开发经验, 导致课堂教学经常是纸上谈兵,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胜任软件的开发工作。

(三)理论与实践脱节

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并没有按照软件开发流程进行实践教学安排,更谈不上如何根据软件工程自身的生命周期和软件工程管理的需要进行实践教学的安排。因为缺乏真正的实践,学生很难将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很多学生须经过企业培训方能适应岗位需要。

二、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计算机软件行业一直是最具潜力的行业,合理的软件人才层次应该是高级(科学型)、中级(工程型)、初级(应用型)的“金字塔”型,但实际上我国的软件人才呈橄榄形分布,缺少基础程序员,因此必须从应用型培养做起,这样才能形成合理的软件人才结构。只有更多的软件程序员产生,由其作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高级管理人员才能逐渐成长。

大庆师范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是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上成立的,专业成立之后我们感到专业的发展首先要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即有明确的目标定位。2011年,大庆师范学院已经将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定位于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我们先后到许多软件企业和同类高校走访调研,根据目前企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和生源层次特点,把目标定位在培养大批初级应用型和部分中级工程型软件人才上,即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油田发展建设需要,具有扎实的软件工程专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参与软件工程项目开发的实践能力,能够在软件企业以及信息产业相关领域从事软件开发、维护、管理和软件测试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三、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变革

明确了培养目标,接下来就要考虑“怎样培养人”。 为此我们根据调研了解的情况及大庆师范学院的生源特点,对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作了全面调整, 按照新的培养目标,以软件开发及生命周期为线索对核心课程和模块课程重新布局,课程设置整体向实践应用方向倾斜,本科四年级不再设置课堂教学,而是用于实践或实训,理论教学总体课时删减,专业必修课、选修课的实践学时大幅增加,加强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便于学生毕业即能上岗。

(一)“平台+ 模块”的课程体系

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满足软件行业的社会需求,面向应用、面向工程培养从事软件应用和开发的中、低级软件工程师,高级软件工程师、系统分析人员、 软件项目策划和管理人员、系统架构师等是靠工作经验积累才能逐步达到的。因此围绕着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将素质与能力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以培养学生专业理论、技术、技能以及工程经验为教学主体,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软件人才为目标构建课程体系。面向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与软件产业实际需要相适应的课程, 增加与工程实践和前沿技术紧密结合的模块课程,以保证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培养目标和企业需求,我们采用“2+1+1”模式(即两年基础课、一年专业拓展课、一年企业实践课),课程体系为“平台+ 模块”(基础课程平台、专业模块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素质拓展环节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平台课程包括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模块课程包括软件工程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核心课程在原来程序设计语言类、软件开发工具课程基础上增加了软件工程化开发模块课程(软件需求分析、软件建模技术、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软件项目管理等),选修课不仅增加了新技术新方法的介绍,还设置了方向提高课程,目的是进一步夯实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此外通过实践教学(课程设计、专业技能训练、专业实训、毕业设计)和素质拓展训练(人文、艺术等通识选修课、社会实践、创新实践活动、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大学生安全级心理健康教育等)加强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经过三个阶段的培养(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阶段、专业技能训练和素质拓展教育阶段、企业实训阶段),可以直接面向就业企业。

(二)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加强实训

实践教学是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5]。改革后的教学方案中,课程设计、专业技能训练、创新训练与竞赛、 专业实训及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的学分已占总学分的32%。学生大三时所学课程,是根据社会需求由企业和专业针对学生特点共同制定的,融入了软件开发全过程所涉及的工具和方法,为学生实训做好了铺垫,这期间通过课程设计和实际项目驱动教学,甚至直接聘请企业工程师前来授课,把丰富的工作经验融入教学,使学生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大庆师范学院积极与地方企业联合,以社会需求目标导向为基准,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努力为学生搭建就业平台,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作为实训基地的企业每学年都来校对学生进行企业需求和新技术发展等介绍;大学四年级时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实训基地,参与一个完整的项目开发训练, 90%以上的学生经过3—5个月的实训直接应聘上岗, 毕业就能进入工作状态。同时也派专业教师前往企业跟班实训,一方面指导学生,另一方面锻炼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大部分教师没有参加大型软件开发的经验,因此每个假期都选派年轻教师到企业学习锻炼,经过两年的实践,我们已经有七位教师取得了全国计算机专业教师软件工程设计开发“双师型”教师证书,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大幅提升。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第8篇

1人才培养目标含义

人才培养目标,是指学校所培养的人才在德、智、体诸方面应达到的标准,即所培养的人才在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业务能力、身心素质方面应达到的标准[1]。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的安排和实施起决定性作用。

2应用型本科、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内容

2.1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类型定位为应用型人才中的工程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一般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要目标。 基于此定位, 考虑会计学专业本身从业以理论技术和智力技能为主的特性,本文认为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面向会计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和会计职业领域知识与能力, 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以及教学科研等相关工作,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

2.2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本文认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德、 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职业领域能力与人文科学素养,能从事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

3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专业培养目标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联系与差异

3.1联系

3.1.1培养的均是技术型人才

从形态上来看,技术可划分为实体性技术、规范性技术和过程性技术。 过程性技术是人类目的性活动方式或序列的技术,不能脱离个体而存在,如个体的经验、策略等,因此也被称之为“技能”。[2]技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的区别在于前者主要应用智力技能来进行工作,而后者主要依赖操作技能来完成任务。 会计人员除了应掌握过程性技术(技能,如会计处理经验、策略等)外, 也应掌握相关的实体性技术(如使用计算器、算盘等工具)和规范性技术(如数码字书写规范等),且主要是应用智力技能来进行工作,因而,应用型本科和高职院校会计教育教学培养的均应是技术型人才。

3.1.2培养的人才均应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强调知识应用

应用型本科和高职院校会计教学,培养的均是技术型人才, 而非学术型、工程型人才,是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财务会计及相关工作, 使会计学术型人才的规划、决策、设计等得到实施应用的人才,而非从事会计理论学术研究的人才。

3.1.3培养目标中的会计职业道德标准要求相同

财政部1996年6月发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二章第二节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作了八条规定,可总结为爱岗敬业、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秘密等。 会计职业道德标准对本科学生和高职学生以及其他所有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都是相同的, 它是对会计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方面的最低要求。

3.1.4均要求有较高的科学和人文素质

应用型本科和高职会计专业均要求培养的学生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较高。 要求培养的学生具备一定的人文知识,尤其是具备较高水平的法律、哲学、道德、语言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做一个高尚的人;要求培养的学生要有较高的科学素质,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知识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3.1.5要求培养的基本能力和财务会计业务能力有一些是相同的

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学生应有一定的技术水平, 在基本能力和会计业务能力方面不能明显低于高职学生。 所谓“不能明显低于”,是指应用型本科会计不能只强调理论学习的系统性而忽视学生技术能力的培养, 本科会计学生的基本能力和会计处理能力不能明显低于高职学生。 在基本能力培养方面,应用型本科和高职会计专业均要求培养的学生,要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书写能力、倾听能力、数学分析处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较强的思维能力。 在会计业务能力方面,应用型本科和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均要求要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会计核算能力、财务管理能力、资金运用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3.2差异

3.2.1培养目标要求不同

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个别(类)岗位,培养会计员,要为将来学生成为助理会计师作准备,希望一部分人能成为会计师乃至高级会计师。 而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行业,培养助理会计师,要为学生将来成为会计师作准备,大部分人能成为会计师,一部分人能成为高级会计师,除此之外,希望培养的学生能有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能够胜任中职学校乃至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

3.2.2专业理论和实践两个体系掌握的完整性方面要求不同

由于应用型本科会计学面向行业设置专业, 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及对实践体系的掌握也要面向行业,要求全面系统。 而高职会计面向具体会计岗位设置专业, 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要求是以“必需”、“够用”为度,要求具有“较系统的会计专业应用知识”,而不要求有很系统的“专业知识”或“专业理论”,实践方面要求岗位动手能力强而非要求掌握整个会计实践体系, 因而应用型本科会计学生对会计专业理论和实践两个体系掌握的完整性方面应高于“以突出实践、理论够用为度”的高职会计专业学生。

3.2.3职业活动的整体把握程度要求不同

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学生对行业职业活动的整体把握程度应高于能胜任个别岗位、 能顺利完成部分典型工作任务的高职会计专业学生, 这是由本科会计面向行业设置专业而高职会计面向个别岗位设置专业所决定的。

3.2.4整体素质要求不同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第9篇

在这一背景下,许多学者和专家均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下课程体系的构建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诸多的研究成果值得借鉴与参考,本文着重对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下课程体系的相关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希望通过文献梳理和分析,为后续探讨和研究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定位下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主要可以概括以下三方面:一是关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思考,包括应用型本科内涵的探索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类型的研究;二是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下课程体系构建问题的研究,包括课程内容、设置、目标、实施、评价方面的研究;三是关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下课程体系构建基本原则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一、关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思考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思考研究包括应用型本科内涵的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特点三个部分。

(一)应用型本科内涵的探索

关于应用型本科的界定,国内学界观点比较统一,即石伟平、徐国庆在《试论当前中国发展技术本科的意义和策略》一文中提出的“技术本科教育即本科层次的技术教育”。[1]夏建国在其著作《技术本科教育概论》中,也将“技术本科教育”内涵界定为本科层次为进入应用科学和现代技术领域就业的学生提供为期四年的学术和职业准备的教育,它以培养具有较强技术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并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一线的高级技术人才(亦可称为“技术师”或“技术工程师”)为主要目标,是培养技术师基本技能的教育。潘懋元在《我看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问题》一文中,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普通本科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中一支正在成长的生力军。不论公办或民办,都是由水平较高、条件较好、规模较大、业绩较佳的专科层次院校提升的,拥有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文化积淀,都可以增强本科教育力量。[4]郭伟伟在《应用型本科课程改革的思考与探索》一文中指出,应用型大学是一类新型大学,是与市场、产业、行业和岗位群紧密结合的地方性大学,它的出现是高等教育类型多样化的表现;发展应用型大学教育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5]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特点和规格

关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特点与规格,国内学者主要从人才培养特点、目标和规格等方面进行探索,普遍认为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是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即应用型本科教育以培养本科生为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主要有以下观点。

潘懋元在《我看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问题》一文中,对高校进行了分类,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有四方面:一是以培养本科生为主,二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三是以教学为主,四是以为地方或区域社会经济服务为主。这比较符合应用型本科的办学地位要求。[4]

潘懋元在《构建多样化的本科教育》中提出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观点: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者对所要培养的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规定。认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首先,应用型本科应该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适应性,具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现场工程师和管理人员;其次,突出“应用”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核心,也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科学定位和办学立足点;最后,他认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集中体现是学术、技术和职业的结合,注重管理能力、设计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以面向“应用”作为专业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7]

黄克孝在其著作《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8]以及周义龙在其论文《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9]中,认为应用型本科人才的主体规格为: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规格特征突出表现为基础知识扎实、学习能力与适应性强、实践动手能力突出、综合素质好、具有创新意识的高层次专用人才,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专业能力,具有较好的职业技能意识,注重技术实施和技术运用,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服务生产和管理一线,致力于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善于解决生产和管理一线中的实际问题。

张洪田、孟上九、秦进平,郭秀颖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一文中对应用本科人才培养规格的认识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承担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任务,除应重视较宽厚的基础知识的传授,还应重视面向生产、经营、管理实际,面向经济社会活动实际,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创业发展的能力。[10]

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下课程体系构建问题的研究

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构建问题,大多数学者从课程设置、内容、目标、实施、评价等方面阐述当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下课程体系的构建。主要在《技术本科教育概论》(夏建国)[11]、《应用型本科课程设置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探析》(赵海涛,靳晓娜)[12]、《试论应用型本科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构建》(赵中岳)、《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张洪田,孟上九,秦进平,郭秀颖)[10]等论文中提及,主要观点如下。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与市场需求脱节

上述学者认为我国大多数普通本科院校在课程设置上脱离地方经济发展状况,理论化、学术化倾向严重,以学问为课程内容中心模式,重点培养继续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研究型人才。虽然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有实践课程,但许多院校的课程设置缺乏创新和内涵,衔接性不高,特色不明显。部分院校对课程设置缺乏严格的管控和组织,对学生职业操作能力的提升帮助有限,也不利于其就业能力的提高。许多院校对实践课程重视程度不够,仍以学科体系为中心构建课程,忽略工作能力与课程的联系,导致课程设置内容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严重不适应。

(二)课程内容陈旧,学生专业素质不强

关于课程内容,上述学者的观点基本一致,认为我国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在构建课程内容时也比较随意,教授的课程内容大多数也已过时,内容不具备前瞻性,脱离生产技术要求,不能很好地为社会生产服务,实践课与理论课的比例失调使课程内容缺乏较强的社会适应性,从而使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更不能解决其就业问题,与能力本位教育观相违背。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不具有自己的特色,没有体现出自己在“地方性”“应用性”的办学定位下课程内容的特点和优势,导致专业设置严重趋同,互相竞争,所培养出的学生专业素质不高、综合能力不强。

(三)课程目标模糊,缺乏脚踏实地精神

课程目标反映现代社会生产和职业领域对人才的要求,上述学者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它的课程培养目标,有明确的办学定位才能有清晰的课程目标。虽然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制定出了许多培养目标,但大多数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与课程目标不一致,课程目标模糊,比较宽泛,没有明确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类型的差异,不能指导专业的设置和课程实施。还有一些院校以“厚基础”的原则制定课程目标,缺乏实用价值,许多目标连一些具有实力的综合院校也难以实现。目前应用型本科课程目标普遍过于宏观、雷同、缺乏针对性与可操作性,偏离应用型本科“应用性”的性质和特点。

(四)课程实施不当,重灌输轻实践

上述学者普遍认为,应用型本科教学方法必须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课程体系相适应,然而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仍然以灌输理论知识为主,虽然这种教学方法在某种程度上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迅速建立起知识结构框架,但它忽视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这种纸上谈兵式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对学生的实际培训,导致一些学生毕业就失业,动手能力差,理论与实践的不一致也使得学生对就业倍感压力,同时也使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一些普通综合大学教学趋同,失去其办学特色和竞争力。

(五)课程评价单一,重成绩轻分析

课程评价是课程体系的重要方面,学术界对它的理解比较宽泛,它包括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等,评价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提及的课程评价主要是指对课程开发全过程的评价,也就是对课程设计、实施与效果的评价,关于应用型本科课程评价的问题,上述学者主要从课程评价主体与方式两个方面进行研究,观点总结如下:课程评价单一,从内外两个方面来看,这种单一主要体现在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的单一。首先,我国课程评价在总体上具有鲜明的行政主导色彩,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掌控着课程评价全程,这种行政主导评价方式使多方参与课程评价的格局没有形成。其次,课程评价方式也比较注重纸笔考试,在考试目的上存在误区,致使学生为了考试而考试,考试内容局限于课本,考试方式单一,笔试多,理论多,实践少,客观题多,综合分析少,且重成绩结果,不注重学习过程的分析,这样的评价体系不利于学生开放思维、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形成,势必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下课程体系构建基本原则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潘懋元先生指出,要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要落实人才培养的具体问题,首当其冲的是课程体系的建设问题,[14]课程体系构建原则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研究也得到了学者的关注。关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下课程体系构建基本原则及发展趋势的研究文章有30篇左右,经过对检索文献的整理与分析发现,其中蕴含的主要观点如下。

(一)课程设置上,坚持岗位需求和能力本位原则,注重课程的科学性与实践性

关于课程设置,吴磊在其《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比较研究》一文中,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宏观上要适应社会的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微观上,对学生而言,课程设置要注重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核心能力,实施个性化教学,对各类课程进行优化组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15]另外,周义龙在其《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一文中认为:首先,课程设置在专业课程上要拓宽理论知识学习范围,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按通识教育对学生的基本技能、基本素养进行培养。其次,要设置专门的、培养职业能力所需的课程内容,以就业与能力为导向,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突出课程专业特色,从而使专业人才与通识人才培养相结合。这样的课程设置有助于专业分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喜欢的课程。[9]

(二)课程内容上,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原则,开设特色专业,内容要有前瞻性

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遵循职业定向性、技能主导性、知识体现性、内容适用性的原则。[17]学者们普遍认为,应用型本科的课程内容,首先要紧跟生产技术的步伐,根据生产服务与现实需要组织知识体系,使所学内容能适应经济的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其次,课程内容要多元化,不仅限于课本知识,增设实践性知识,课程内容要具有自身特性,有明确的职业定向性和技能主导性的同时,注重知识的社会性和普适性,注重对默会知识的开发;最后,课程内容还要具有前瞻性,要始终走在社会经济的前方,推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18]

(三)课程目标上,坚持多元化、应用型的原则,突出能力本位要求

关于课程目标,姜金鑫在其《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反思和探索》一文中,认为课程目标是构建课程体系的灵魂,培养目标统领课程体系的设置与课程内容的选择。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培养目标必须与学校培养目标相一致,要与普通大学有所区别,在强调理论基础的同时,认识学生个性差异的重要性,培养创新意识好、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强的学生。[19]另外,黄克孝在其《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思考》一文中,认为:第一,课程目标要具体明确,同时也要具有多元化和兼容性,以提高个体的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第二,目标要提倡素质教育,突出能力原则,并指导课程设置,在个别人才类型培养上要划分清楚,要有清晰的、细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找到自己学校定位与培养目标,才能有竞争力。[2]

(四)课程实施上,坚持注重理论教育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原则,以学习者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中心

大多数学者认为,传统型大学的教学多以理论教学为主,灌输学生理论知识,丰富其知识储备,这种教学方式已不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因此在课程实施上:首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和特点,决定了应用型本科教学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用性和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即用所学知识熟练地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这方面来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传授知识而忽视能力和思维的有效培养,明显不能适应应用型本科课程的教学。其次,应用型本科课程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重视知识系统性的同时,使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联系起来,这样学习者对学习内容才有所理解和领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体现“做中学”的理念。最后,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训实验室和实习基地,使教学以学习者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充分实现产学研结合的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制教学。[21]

(五)课程评价上,坚持确立以能力取向为主的多元化评价观原则,注重评价主体和方式的多样化

课程评价在课程体系中至关重要,它是教学质量的保证。在课程评价上,学者在课程评价研究的维度和得出的问题是一致的,即课程评价主体和课程评价方式的研究。学者们认为,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必须要充分发挥课程评价这一重要的评判指标。课程评价不应是简单的鉴定,应该是通过多元分析、多主体协商而逐步达成共识的过程。因此,首先,要摒弃传统的单一的评价形式,建立以能力为主的多元化课程考核机制,加强地方特别是学校层面的课程评价,使评价主体多元化;其次,要使应用型本科课程考试多元化,在课程考试中,考试内容要丰富,不单是课本知识,要注入一些能够提升学生实际能力的课程,使书本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22]课程考试还要注重过程,不要只重视结果,对每次考试要认真总结并进行反思,加强反馈,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指导。

四、结语

通过对当前我国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构建研究文献的综述,笔者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想向社会输送优质的应用型人才,必须把培养应用性和实用性的创业者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并在此目标下构建具有应用型本科院校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此外,还需要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提出严格要求,也要考虑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办学能力。笔者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在研究课程体系构建方面,有些研究缺乏理性认识,建议设定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过于宏观、宽泛,可操作性不强,有些目标即使一些优秀的综合性大学也难以实现。因此,笔者认为课程体系构建在设计培养目标时应脚踏实地、务实一些。除此之外,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构建研究存在重复性研究和研究不深入等问题,而且仅停留在对本国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上,对其他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构建发达的国家,如德国,研究借鉴很少。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构建研究尚待深入与完善,希望本研究综述能引起我国高等教育界的关注,予以深入、充分的研究,为我国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构建提供坚实的学术基础。

摘要:应用型本科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高等教育类型,其如何发展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界非常关心的问题。应用型人才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十分突出,因而培养具备更高素质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环节。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课程体系研究也在深入展开,目前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下课程体系构建研究成果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特点和规格的思考,二是关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下课程体系构建问题的研究,三是关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下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及发展趋势的研究。通过对上述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归纳、分析与总结,发现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的过于宏观、宽泛,即使一些优秀的综合性大学也难以实现。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第10篇

【摘要】本文立足于學校发展现状,针对大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良问题,探究了大学数学课程的模式,以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应用型;高等数学;教学模式

2009年10月,黑龙江工程学院入选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试点单位,该计划就是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应用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当今世界的竞争,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人才的竞争,而培养人才是高等院校的基本职能之一。自1999年中国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以来,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一直是人们普遍关心和焦虑的问题。很多专家学者在如何提高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和质量方面也都做了大量探索和研究。有关于学校制度建设方面的研究[1],也有关于课堂教学管理方面的研究[2][3]。

本文主要从课堂教学环节入手,针对高校数学这一门重要的基础课课堂教学上存在的问题,探究了大学数学课程模式,以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一、高校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目标设置不明确

教学目标为当教师完成课堂教学之后[4],认为学生能做到什么。通过对5个专业10堂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及完成情况了解,高校数学的教学目标的确存在不明确或者不太合理的地方,这和学校的师资构成有着很大的联系。

本校的师资由外聘及自有教师组成,外聘教师多来自更好的学府,多年面对本一批学生,对我校学生的现状及教学要求了解不多,从而导致教学观念不能改变,教学目标的设置不能完全适应本校的教学要求;而自有教师,多为年轻教师,虽然很多“出身名校”,而经验尚浅,还不能很好地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及主观需求。

2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化

我们常用的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有讲解法、谈话法、演示法、讨论法,自学辅导[4]法等。国外教改中的数学教学方法有发现法、程序教学法、范例教学法、合作性学习教学法[5]等。长期以来,高校教师重科研、轻教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陈旧。大多数教师教学方法上仍然延续过去的形式,抽象的定义、定理推导,往往会让学生一头雾水,对数学产生畏惧心理而失去学习兴趣。

3教学内容存在不合理

目前高校数学的教学未很好地体现出应用型,有的内容虽为适应应用型培养目标作出了调整,但在具体实施中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没有完全避免知识复杂、枯燥的老问题,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数学课堂教学的模式研究

1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

首先,应明确在各个专业培养计划中大学数学所处的地位,明确专业需求,体现服务性。例如,在机电专业中关于傅里叶级数要加重讲解。其次,明确应用能力的培养,知识的传授仅是教学的任务之一,而如何传授才能提升学生的能力才是重中之重。

2课堂教学模式多元化

在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比较成功的教学方法[6][7][8]主要有:多媒体演示教学法,即通过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把抽象的数学定义、图像、演算过程等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探索发现法,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推测问题结论,探讨问题解法;合作性学习教学法,学生按不同性别及不同能力分成若干团队,团队成员分工合作,每个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掌握所学的内容,并为团队的共同学习目标作出自己的贡献。此方法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成团队之间的竞争,通过团队内的合作和互动来相互传递和交流信息,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实现课堂教学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的目标。此方法一般用于学习的后期,并且在实施中最好根据学生的所学专业知识来设计问题,使数学与专业结合,引起学生共鸣。

3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就该抛弃原有的旧观念,不要强调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应结合专业特点,将数学建模实例引入教学内容中,避免复杂的定理推到,通过实例培养学生的应用分析能力,例如泰勒公式的证明应解释的简单易懂,重点讲几道实例,体会它的用途。

三、结束语

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高校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改进的方面还有很多,例如课堂环境,人文关怀,讲解技巧等,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致力于这些方面的提升,已达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胡燕 龙游宇.高校教师行为激励机制的博弈分析,经济师,2005年第11期

[2]赵晓东.课堂点名的博弈分析,管理教育,2008年12月

[3]周传生.博弈论在高校课堂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0月第29卷第4期

[4]杨小微.刘卫华. 教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5]苗雨君.基于合作性学习的管理案例实践教学研究,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10月

[6]万华明,蒋雪明,蒋鑫..基于S-T信息分析的高校教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教育与职业,2010年第24期

[7]蔡惠.运用网络技术探索“自主实践-课堂教学-组织实践‘课堂教学模式.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7期

[8]刘洪泉,李丹.构建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四川教育,2000年第6期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第11篇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转型, 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需要既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 不少高等院校与时俱进, 不再单纯以学术型人才为培养目标, 而进一步确立了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以求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优化人才结构, 使高等教育进一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中国经济发展和转型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国际结算》作为一门研究国际间以货币表示的债权债务清偿或资金转移行为的课程, 是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等专业的核心课程。作为一门具有较强实务性、操作性的课程, 国际结算的教学需要紧密联系国际结算实务,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但是就目前的《国际结算》教学现状而言, 虽然从任课教师到教学软件供应商等各方面都做出了一定的努力, 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 需要进一步深化《国际结算》课程的教学改革, 以求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1当前《国际结算》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内容空泛, 理论与实践脱节

当前高等院校的《国际结算》教学主要还是立足于课堂, 而课堂教学的载体则是教材。就目前主流的《国际结算》教材而言, 基本上都涵盖了国际结算工具、国际结算方式、国际结算单据、贸易融资等内容。虽然相关教材也不断推陈出新, 但是教材中相关内容的论述, 往往仍然侧重于理论的阐述, 而对于实践性内容的介绍略显单薄。比如, 在介绍票据行为相关内容时, 教材中一般都以文字的形式解释了各种票据行为的含义, 而教学中仅仅以文字的形式又很难将各种票据行为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理论与实践存在着一定的脱节, 这就导致课堂教学难免陷入了说教的境地, 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 教学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此外, 随着SWIFT系统日渐成为国际结算、收付清算、外汇资金买卖、国际汇兑等各种业务的通信主渠道, SWIFT实务在国际结算实务工作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作为国际结算相关岗位的从业人员, 只有熟悉各种SWIFT报文格式, 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胜任相关岗位的工作。但是就目前《国际结算》课程内容的设置而言, 由于资料、课时等各种因素的制约, 课程中关于SWIFT报文的训练偏少。学生对于SWIFT报文的认知仍然缺乏一定的深度, 动手能力不强。

1.2教学模式陈旧、学生参与度不高

在以往的教学改革中, 已经有不少研究者对国际结算的教学模式改革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比如引入案例教学的模式, 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理论教学配合软件模拟, 帮助学生熟悉结算业务流程。但是就目前的国际结算教学而言, 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 学生仍然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教学的重点仍然是知识的传递, 而学生在接收知识的过程中, 没有对相关内容的深入思考, 缺少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由于国际结算课程所固有的操作性强的特点, 单纯的理论教学有时会使课堂缺少一定的吸引力, 学生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 课堂参与度不高。比如, 在讲授各种结算方式的业务流程时, 教师可能会配合流程图将各种结算方式的当事人以及相关步骤讲解一遍, 但是有时候学生会觉得这些内容自己都能看懂, 听不听都无所谓, 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但是这种能“看懂”并不意味着将来学生在工作岗位中能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并没有在大学期间培养起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考核方式单一, 能力导向不突出

任何一门课程都需要一定的途径检测教学效果。而国际结算通常所采用的考查途径则是期末考试的形式。虽然最终总评成绩包含了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的加权, 但仍然是期末成绩所占权重较大。整个考核体系比较侧重于卷面的表现, 而对于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不够突出。在这种考核导向下, 学生对于该门课程的学习往往比较看重最终的成绩而不注重学习的过程, 普遍存在考前突击的现象。而对于该门课程的复习策略则普遍采用的是记住考试要点的形式。所以不少学生考前背一背, 以比较低的分数通过考试后所学的知识又瞬间遗忘。这种现象最终导致的后果是学生在走出校门时连基本的理论都忘了, 更不要说具备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了。

2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国际结算》教学改革思路

为了使《国际结算》的教学能从传统教学的困境中走出, 使学生同时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应用能力, 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相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必须对《国际结算》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2.1优化教学内容, 强化能力培养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我国参与国际经贸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加。《国际结算》作为一门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课程, 为学生将来从事国际经贸方面的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先期准备。《国际结算》课程要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置。

首先, 应该合理分配课时, 突出重点难点, 强化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避免单纯地讲概念, 说流程, 将太多的课时浪费在一些识记性的知识点上。在课时有限的前提下, 对于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的基本概念可以安排学生课前预习, 课堂上教师简单介绍, 避免出现教师总是在泛泛而谈各种基本概念而对于学生比较难掌握的内容却讲不透的现象。教师应该注意将更多的课时分配在学生能力的训练上。

其次, 应将课程内容与国际结算实务中的具体环节相联系。对于实务工作中经常涉及的信用证结算方式下开证、审证和审单的环节, 教师可以充分搜集开证、审证和审单相关的实践性资料, 在课堂上强化学生应用能力的训练。对于开证环节, 要指导学生正确、合理地根据合同填写开证申请书, 确保实现 “合同条款化, 条款单据化”。对于审证环节, 应要求学生在充分读懂合同和信用证的基础上, 能够根据合同、国际惯例以及外贸工作经验审出信用证中的问题条款。对于审单环节, 应指导学生掌握审单的原则、方法, 熟悉常见的不符点, 在读懂信用证和各类单据的基础上, 审核单据是否存在不符点。

最后, 应该加强SWIFT实务训练,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国际结算实务中, SWIFT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国际结算相关岗位的从业人员, 只有熟悉各种SWIFT报文格式, 掌握报文收发的要领, 才能满足日常工作的要求。在国际结算的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熟悉SWIFT报文格式及各种常用的表达, 理解各种字母缩写的含义。结合具体的交易背景, 按照正确的格式编写SWIFT报文。

2.2改进教学模式, 增加体验式教育

在过去的国际结算教学中, 一般都以教师作为教学主体, 在教学中注重教师所发挥的作用。但是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 教学目标不只是单纯的知识传授, 学生记住了、理解了知识点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 教学的效果应当体现为学生将所学知识进一步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一门具有较强实务性和操作性的课程, 如果国际结算的教学仍然停留在单纯由教师讲授的模式, 将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所以, 国际结算的教学应该进一步改进教学模式, 增加体验式教育环节, 将学生置于教学主体的地位,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变被动的接受教育为主动的学习。

首先, 在国际结算的教学中, 可以引入情景模拟的教学方法。 比如,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票据行为, 在经过事先预习的基础上,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构造一个票据使用的场景, 借助适当的道具, 邀请几位同学分别扮演出票人、受票人、收款人等相关角色, 将出票、背书、承兑直至付款的一系列票据行为在全班同学面前演示一遍, 最后由老师做适当的总结和点评, 这种教学方法可能比老师单纯用PPT将票据行为介绍一遍的效果要好很多。

其次, 要充分利用校外资源, 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体验机会。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 因此高等院校应该加强与校外金融企业的合作, 为学生体验工作实践创造更多的机会。学校可以努力与相关银行达成协议, 建成校外实习基地, 选派一部分老师与学生去银行工作的一线实习, 亲自参与实践。考虑到金融行业的特殊性, 实习的面不会很广, 可以与相关银行合作, 组织学生去工作现场参观, 目睹真实的工作场景。

最后, 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平台, 实现软件模拟。由于条件所限, 校外实践的时间以及机会将会相对有限, 因此需要进一步挖掘可以利用的校内资源。目前不少教学软件供应商已经研发出针对国际结算的实训软件。高等院校可以考虑引进实训软件, 进行软件模拟, 尽可能创造实践机会。有些学校校内实训采用的是集中上课、理论教学结束后集中实训的模式。这种模式不太利于学生及时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而且集中于一段时间进行实训, 可能会出现边际效用递减的现象。学生持续进行软件模拟后, 实训效率下降明显。因此, 在校内实训中应该制定合理的实训方案, 合理安排实训时间。建议将实训内容模块化, 在讲授完一部分理论知识后, 及时对所学内容进行实训。并注意实训效果的反馈, 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及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3完善考核方式, 注重应用能力考核

设置合理的考核方式必然会对课程的学习起到良好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国际结算》课程传统的考核方式侧重于理论导向, 对应用能力的考核不明显。要提高教学效果, 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必须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国际结算》课程的考核应该包括理论与实践2部分。理论考核可以采用传统的期末考试的模式, 但是要注意科学地设置考试题型, 筛选较为经典的知识点。鉴于目前在国际结算领域, 国际商会组织的 《跟单信用证专家》考试 (CDCS) 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而相关银行国际结算部门招聘的要求中也提及通过《跟单信用证专家》 考试者优先录用, 因此在《国际结算》课程的理论考试中可以参照《跟单信用证专家》考试的题型及知识点设置部分试卷内容。 这样也能够使学生尽早了解《跟单信用证专家》考试, 为提高就业竞争力提前做好准备。而对于实践考核部分需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的过程管理, 在日常教学设置的情景模拟、上机实训等环节对学生进行跟踪考核, 引导学生提高应用能力。

3结语

由于条件所限, 教学改革的启动有其固有的困难。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 要提高《国际结算》课程的教学效果, 将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需要多方面相互配合, 形成良好的互动, 推动教学改革的实施。就学校而言, 需要密切联系校外资源, 了解企业真实需求, 推动校企合作, 为《国际结算》课程的教学改革创造更好的平台, 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创造更多的机会。就任课教师而言, 需要强化自身的学习, 注重合理运用相关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 教师应尽可能深入国际结算工作一线, 关注国际结算领域的最新进展, 了解国际结算的发展动态。就学生而言, 应该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 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及时反馈实践效果, 推动教学改革不断完善。

摘要: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 《国际结算》课程的教学应该紧密联系国际结算实务,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但是就目前的《国际结算》课程教学现状而言, 仍然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难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 需要进一步深化《国际结算》课程的教学改革, 优化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模式, 完善考核方式, 以便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国际结算,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式,改革

参考文献

[1]王学惠, 张丽琼.《国际结算》教学改革初探[J].高教论坛, 2008 (12) :187-189.

[2]史雪娜.国际结算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金融教学与研究, 2007 (3) :55-56.

[3]谢琦.高校国际结算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J].科技信息, 2010 (29) :542-543.

[4]周忠英, 林琳.《国际结算》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 2012 (20) :255-257.

上一篇:晚期垃圾渗滤液下一篇:任务型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