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感范文

2024-06-18

读书有感范文(精选6篇)

读书有感 第1篇

季先生为何有如此高的成就?当然是离不开他的一个爱好———读书。当时的教育条件如此艰辛, 更是这份执着与爱好成就了他。在他的《读书与做人》一书中分为两个大部分教育我们当代年轻人, 一写读书, 二写做人。作为教育者的我们, 首先审视自我的文化修养, 以季先生为楷模。改善学生对我们教育者的看法。为人师表者需要我们博览群书。只有提高我们自己, 才能成为学生的榜样!在教育上我们作为学习的先驱者, 就应该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带好头。

首先我们来谈读书, 季老先生曾写道他的读书经历:“六岁以前, 我有一个老师马景恭先生, 他究竟教了我些什么, 我现在全部忘掉了, 大概只不过是几个字罢了。六岁离家, 到济南去投奔叔父。他是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逃到济南去谋生的, 经过不知道多少艰难险阻终于立定了脚跟。从那时起, 我才算开始上学。”现在的时代不同于往日, 我们有良好的社会环境, 教学环境以及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多读书, 读好书, 形成良好的自我修养成为当今教育学生的主要的问题, 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又多了一个问题, 就是如何让学生自觉的去读书?让学生自觉去读书, 则需要作为老师的我们去正确引导, 大学主要以自立、自觉、自信、自强为前提, 教育大学生因有相应得当的方法。四个‘自’则是我们教育者去引导的重要入手点, 从四个‘自’上着手改变一个学生也是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的。

季先生在书中还写道:“在清华北大期间, 我曾读遍了图书馆中大量的书籍, 去充实自己。”从这里我们可以得知———书是他自愿读的。我们在引导学生正确的利用时间时就可以去引导他们多看点书, 让他们自愿去看书是我们引导的首要工作。想要改变他们, 首先我们自己能否用闲余时间多看两本书, 能否在学生面前出口成章, 在大局面前稳如泰山, 这便是考验我们的读书量。当我们做到时, 自然可以影响学生去自愿读书, 我们也可和他们一起阅读, 既提高了自己也改变了学生的想法让他们自觉起来提高自我修养。就在上周参加一个班的读书分享会的时候, 我了解到学生的读书趋势, 曾经在我眼里, 这个学生好像从来都不会涉足到某方面的知识, 可是在分享会上, 他让我感受到了另一面的他, 我想这也是我们应该反思的地方。

作为新生代的老师, 走过学生的路, 也成为一名教育者, 应该懂得读书的重要性。前段时间结束的节目《我是歌手》, 当一位具有影响力的选手在直播时提出退赛的请求, 著名主持人汪涵急中生智, 化解危机, 并且解决的如此漂亮, 这对于当年还只是在湖南卫视当一个小小杂役的他来说, 能做到著名主持人的位置上, 定是建立在博览群书, 每天抱着《菜根谭》和《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过日子。只有脑子里有货, 才能急中生智。所以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该审时踱世, 更有力的去改变学生对于读书的看法, 我在工作岗位上, 时常也遇到各种问题, 结合这些问题, 得到一个答案就是充实自己。

作为教育者读书确实重要, 但却不能落下做人的道理, 我从读大学到现在在大学里工作, 我深刻的理解到大学的定义, 大学是为国家培养有素质有品德的大学生的地方, 现如今的大学不仅注重专业培养, 也在教授大学生做人的道理。有人说人分三品, 有才无德者, 下品。有德无才者, 中品。德才兼备者, 上品。为什么说有才无德者为下品, 因为这样的人往往可能做出一些危害社会的事。在大学里, 需要培养德才兼备者, 季老先生书中也提到尊重, 孝道与礼貌。做人最重要的往往需要尊重他人, 能尊重他人的人也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 走进社会以后才有更好的发展。学会孝道, 父母之恩大于天, 孝敬父母是每个人必须做到的。礼貌则是尊重的一种。抛开其他的做人准则不看, 单单看这三点则就可以判断一个人的品德。

古往今来, 中国人讲“读书”, 就是为了“做人”。从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上来谈,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形成的重要时期, 也正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所以在这个尤为重要的时期, 我们更应该以身作则, 丰富自身的知识面和实践观来教导和引导好我们的大学生们。我们的教育本质本应是追求精神高尚。一个没有“精神”支撑的躯体, 何言“成功”?由此可见, 教导学生的成功, 不在于权势, 不在于财富, 而是取决于交给学生的常识, 学识, 和胆识, 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健全的人。我们有句俗话说:“世上难事千千万, 最难还是做人难”。做人确实难, 但是如果我们能明悉做人的本质, 一心向学, 难又如何?这也是我们要给学生传达的。如何培养有品德的学生群体, 这并不是学校一个机构的事, 而是社会全体人员该关注的事, 作为我们与学生走的最近的人的大事!做人两个字说起来很简单, 但做起来很难。我们站在教育的立场上反而应该反思一下教育两个字是否在我们心里已经产生深刻影响。下一代人应该如何去做人, 我们应该如何以身作则, 是不是我们当下非常值得考虑的一个问题?!

读书有感 第2篇

自从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著述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后,似乎找到了答案。书中涉及到了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好多内容,让我意识到作为新时代的一名教师,不管你教的是什么学科,教育学与心理学是必须掌握的内容,只有这样你才能了解学生的行为举止到底是怎么回事,才能顺着学生的想法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从而帮助学生解决在生活和学习当中遇到的困难。虽然《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中列举的示例大部分都是建立在教授小学生之上的,但其中蕴含的道理是一样的。比如在第二十二条中谈到“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时,他写道:一个人不可能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接近那种无动于衷的头脑的最可靠的途径就是思考,只有靠思考来唤醒思考,对于那些对知识和脑力劳动无动于衷、漠不关心的学生,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把自己所有的“智力工具”拿出来试验一番(P63)。的确,在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上,最令人难以接受的就是这种无动于衷的精神状态。俗话说:“不怕你慢,就怕你站。”学生某一门功课落后,考不及格,都不用怕,最可怕的是学生对什么都持以冷淡麻木的态度。再如第六十四条“在课堂上怎样指导学生的脑力劳动”:我们不允许“反复咀嚼”已经熟知的东西,以免引起少年对知识的冷淡和轻蔑的态度(P232)。所以我们主张在完成每一个阶段的学习后,教师直接找出相关的练习题考查学生的掌握程度,让学生自己边思考,边在自己意识的深处找到学过的已知的东西,不要再回头教师带领着学生一一重复,让那些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产生惰性思想。不过,这也需要教师深入思考,采取一定的方法,我平时下的功夫还不够,以后应该加强学生这方面的训练。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本书中给我感触最深的还是第六十三条“教师要把学生的脑力劳动放在注意的中心”中提到的:教师的知识超出教科书的范围越远,他的话的含义就越深刻,学生从他的讲述的字里行间学到的东西就越多(P217)。列宁的父亲伊·尼·乌里扬诺夫曾经也说过:“教师应当知道的东西,要比他教给学生的东西多10倍、20倍;至于教科书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他应当善于弹离的跳板而已。”由此可见,读书,读大量的书是教师的精神需要。想想自己接近二十年的读书生活,自认为很喜欢语文,看了不少的书,但仔细回顾:小学就不用说了,初中时一切都是以中考为主,很少看课外书,每天都是啃课本;高中时是以考大學为主,也没有富余的时间去读书,只是偶尔看看杂志报纸之类的东西;好不容易到了大学以为可以敞开时间好好读书了,结果又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考英语四六级上,仅仅是读了大纲书目里要求读的书;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后,每天又把自己埋在备课、上课和批改作业当中,读过的书是少之又少。一个真正的教师应该是一个会读书会思考的人,我想自己今后应该抽时间多读书,多思考,以便于教学实践中的灵活操作。“只有当老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是的,只有教师有足够广博的知识,他在讲课的过程中才能做到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教师不是把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思想上,而是能看到学生是在怎样思考的;占据他的注意中心的不是自己的思想,而是学生(P217)。的确,在课堂上,我们教给学生的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学生要想提高成绩,在课下必须努力思考和钻研实践;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水平,在平时必须持之以恒地读书和坚持不懈的思考,在教学实践中检验自己的成果。只有这样,我们教师才能从知识的海洋里不断地汲取营养,才能补充我们的头脑,才能使我们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

读书有感 第3篇

关键词:读书,图书馆,学习型社会

1 引言

罗斯·特里尔所著的《毛泽东传》当中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中国的革命始发于图书馆”。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之前在网上看到的一篇搞笑的日志:神之职业——图书管理员。日志中列举了一些我们都耳熟能详的人物:沈从文——北京香山慈幼院图书管理员;冼星海——国立北京大学图书管理员;当然还有我们敬爱的毛主席——国立北京大学图书管理员以及最近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先生——解放军某部图书管理员。我们姑且称之为“图书馆现象”。这篇日志虽然是用来娱乐大家的, 但是细细想来也不无道理。当然我们要客观辩证地去看待问题:不是所有的伟人都出自图书管理员, 也并不是所有的图书管理员都能成为伟人。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 这些人与图书馆的缘分还是要落到两个字上那就是——读书。

首先从我们敬爱的毛主席的读书历程谈起。

毛泽东6岁开始家务劳动, 白天在地里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 晚上帮父亲记账, 记完账, 就在小油灯下刻苦读书, 常常读至深夜。只要是能够借到的书, 他都借来读。从表兄文运昌那里借来的《盛世危言》, 使他终身难忘。该书的中心思想是强调富强救国。毛泽东被深深地打动了, 他后来和斯诺谈话时说:“《盛世危言》激起了我恢复学业的愿望。”渐渐地, 韶山能借的书他都借了这里的读书资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 他内心极其渴望进一步求学。经过和父亲的多次抗争, 终于能够走出韶山, 离开韶山时, 毛泽东的肩上还是那根用惯了的扁担但这次两头挑的不是粪筐, 一头是自己的衣物, 另一头则是装着《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的筐子。毛泽东接触的第一个图书馆是东山高等小学堂藏书楼。他经常到藏书楼去阅览中外历史和地理书籍, 也正是这个时候他开始对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的文章感兴趣, 他反复阅读, 甚至可以达到背诵的程度。1912年7月, 毛泽东到湖南省立图书馆, 开始了他后来称之为“极有价值的半年”自学生活。半年时间, 他先后研读了亚当·斯密的《原富》,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赫肴黎的《天演论》等十八、十九世纪西方资产阶级启蒙学者的代表性著作。除此之外, 他还读了一些希腊、罗马的古典文艺作品和世界地理、历史书籍。青年毛泽东就这样如饥似渴地阅读, 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 他逐渐从一个什么都一知半解充满了好奇心的毛头小子走向可以比较系统地感知新知识, 获取新思路的青年。这半年的读书生涯让他获得了大量的新知识, 受到空前的新启示。新中国成立后, 他向老同学回忆起这段生活仍然深情地说, 他每读一本书, 都觉得有新的内容, 新的体会, 于是就“贪婪地读, 拼命地读, 正像牛闯进了人家的菜园, 尝到了菜的味道, 就拼命地吃一样”。1913年春, 毛泽东考入湖南省第四师范, 次年春该校并入第一师范。一师有座藏书丰富的图书馆, 师生借书时间不限、报刊开架阅览。毛泽东是图书馆借书册次最多的学生。在这里他打下了深厚的学问基础, 形成了自己的政治见解。1918年夏毛泽东从一师毕业, 毛泽东被安排在图书馆做一名助理员。在北大图书馆工作期间, 毛泽东充分利用这里的各种资源来充实自己。后来他回忆道:“我在李大钊手下在北大图书馆当图书管理员时, 就迅速的朝马克思主义方向发展。”后来, 在组织革命斗争的同时, 艰苦的生活条件并没有妨碍毛泽东读书, 相反他还多次创造条件建立图书馆, 为广大同志们提供读书的机会, 来传播马克思主义, 为革命指明方向, 蓄积力量。

总体来说, 可将毛泽东的读书历程概括为四个主要阶段。一是毛泽东的青年时代。在这个阶段, 毛泽东克服了生活条件和专制家长的阻碍, 通过大量地读书, 为自己储备精神食粮, 这为他之后寻找真理, 走上革命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毛泽东读书历程的第二阶段是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这一阶段, 毛泽东同时扮演着宣传家和实践家的角色。这时的读书就并不是单纯的读书了, 除了充实自己更为重要的作用是指导革命实践, 为革命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促进革命活动的顺利开展。第三个阶段是延安时期, 这是毛泽东读书的一个高峰时期。延安时期的阅读结合之前的革命实践, 促成了毛泽东的理论创造, 并确立了毛泽东此后看待实践、分析问题的两个最根本的方法, 即实事求是和对立统一, 还有一个根本主张, 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中国成立后, 是毛泽东读书历程中的又一高峰。涉猎范围更加广博了。

毛泽东曾说过“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 “饭可以一日不吃, 觉可以一日不睡, 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他还曾说过, “有了学问, 好比站在山上, 可以看到很远很多东西;没有学问, 如在暗沟里走路, 摸索不着, 那会苦煞人。”毛泽东的一生, 是酷爱读书的一生。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介绍, 古今中外的政治家、军事家、政治家当中, 像毛泽东这么酷爱读书, 而且读有所得、得而能用、用而生巧的人, 非常罕见。可以这样说, 在某种程度上, 读书对毛泽东来说, 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选择, 也不只是为了工作的需要, 读书是毛泽东的精神寄托, 更是他的生存和升华方式。毛泽东读书是活到老、学到老、读到老, 甚至是“读到死”。在去世当天他还读文件、读书11次, 近3个小时。

读完《毛泽东传》, 让我深刻体会到:读书, 应该作为一种精神, 贯穿于生命的始终。我们倡导的学习型社会, 要求全民学习, 终身学习, 而作为年轻一代, 祖国的希望, 更应广泛涉猎, 发奋读书, 将读书进行到底!

2 结论

读书铸就了毛泽东传奇的一生, 也为世界带来了一个新的中国。我们享受着革命前辈的胜利果实, 拥有如此丰厚的资源, 更要好好地珍惜, 多读书, 读好书, 充实自己, 富强中国。

参考文献

[1]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29.

教师读书交流材料——读书有感 第4篇

马元良

这段时间,我认真拜读了《有效教师》这本书,它不像一般的理论书籍那样枯燥无味,整本书中都自自然然的书写着教师对教育的热爱,字字散发出来的是执着的人才有的努力与付出;句句相连的是倾心于教育的人才有的思考与奉献;篇篇倾谈的是充满热忱的人才有的智慧与希望。文中有这样一个提问-----“什么是有效教师?我怎样成为一名有效教师?这需要多长时间?”这么简单的几句深深地吸引了我,这不正是我内心一直存在的疑问吗?顺着淡淡的墨香我整本通读下去,一切都让我豁然开朗。现将几点感悟与大家分享以求共勉。

一、热爱能伴随有效教师的成长

在这本书中,描述了诸多名师成长的经历,这些经历告诉我们:教师的成长,首先取决于对教育事业的态度。随着教龄的增长,有些教师的教学硕果累累,但有的教师却停滞不前,对工作也失去了热情,过早地出现了职业倦怠。是什么造成了这巨大的差别?就在于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所持的态度不同。不管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只要你有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你就会自觉地去改变自己,把外在的压力转化成巨大的动力,不断地学习,引千道清泉、集百家之长提升自己、充实自己。“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标示了有效教师高尚的师德境界。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教育尤其需要热情,需要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博大而炽热的爱,就不能成就有效教师。古今中外的名师们都是在以德施教,以身示范的教育过程中站立起来的,都是在无私奉献、无私的爱中不断认识自我。成功源于热爱,只有心中装满了对教育工作的爱、对学生的爱,才能伴我们走向教育的高点。

二、反思能促进有效教师的发展

大教育家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要成为一名有效教师一定要善于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进行反思,也要善于通过阅读思考反思比较自己的实践效果,从其中发现差距。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简洁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它清楚地揭示了一个教师的成长过程离不开不断的反思。反思不仅仅是头脑内部的想一想,他是一个不断实践、学习、研究的过程,是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的深层次的对话,要想成为一名有效教师,扎实苦干、满怀爱心的精神和态度是基础,而学会不断地自我反思则是发展自我的必由之路。而在《有效教师》这本书中也谈到了许多反思型教师的事例,当我看到书中所讲的山村优秀教师卢冬梅老师在进行关于“太阳、月亮、星空”方面教学设计之前对学生的访谈时,我被深深的触动了。她的访谈提纲中有12个问题,每个问题中又包含1-4个不等的小问题。卢老师在访谈之后又写了一份反思分析报告,并对自己的课重新进行了调整。可想而知这些工作是非常繁琐的,但它却是绝对有效的备课!可见有效的教师更应该是是一位会思考、有思想的人。我们每天也带着一颗会思考的大脑从事每天平凡的工作,却在忙于应付补课、出卷子、批改作业,而使自己成为思想视野愈来愈狭窄、思维触觉越来越麻木的“教书匠”,读了《有效教师》之后,我意识到自己要想在教学上有所建树,就一定要时时反思,没有反思,就永远不会有进步,永远不会有突破。

三、学习能成就有效教师的未来

读了《有效教师》这本书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成为学生的源头活水,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向书本、向实践、向各种信息渠道学,引千道清泉、聚万座富矿、集百家之长,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才能用自己渊博的学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兴趣。所以,要做一名有效教师就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通常有两种基本途径,一是长期实践,积累经验,形成能力;二是学习理论,研究思考,掌握规律。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展教研科研,是教师提高能力最经济、最科学的办法。

读书有感 第5篇

打从读幼儿园起,父母、老师们就教育、教导我要学会忍让,要学会遇到事情不与别人争执。进入社会已经很多年的我,越来越发现很多人,很多时候都习惯说“不好意思”,我还是需要转变我的思想,需要以“社会人”来要求自己,做什么事情不要不顾虑后果,也不要太懦弱。学会正确地处理事情的尺度,有时候该拒绝的时候就要拒绝,有时候该你去独立的时候就要学会独立。

在我的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事情,有些时候我总会遇到很多不好意思的事情,但我总是唯唯诺诺。在单位,女同事较多, 我们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矛盾,难免会有些摩擦。有些时候明明年段中的老师犯错或有坏习惯,作为组长的我,为了不伤感情,有时候就会不好意思去说她们。怕说了感情会破碎,殊不知我的不好意思慢慢成为了对方的好意思。看了这本书,我觉得从此以后我就要做到别不好意思了,一旦发现她们做得不对,就必须去说她们的不足,做到不怕伤害对方。假如他们因为这个而生气弄得关系不好, 我就会很公正,我也不会太在意,我会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原谅对方,不会为那鸡毛蒜皮的小事情而斤斤计较,做到大度,有风度。

在这个社会中,“不好意思”已经是人类懦弱、无能、自卑的代名词。在为人处世中,我总会因为“不好意思”这个“不好意思”那个的,浪费了自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让自己的心情很糟糕,严重影响了自己正常工作和生活。在工作中,我都会自己遇到明明心里想去尝试的事情,却因为一句“不好意思”说而失去了很多机会,从而让自己失去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这是多么的悲哀!事后自己会很后悔、沮丧。让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心烦。像我这样的人,会不好意思去拒绝别人的请求,也很难承受别人拒绝的心理,心理承受能力很差。

轻轻地翻完这本书我意识到“拒绝”,不代表弱势,也不代表逃避、怯懦或者是偷懒。而是对自己的负责,也对别人的负责。让我明白这个世界只有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的,有些时候只有自己才知道这个任务适不适合自己,只有自己才知道这任务你是否能完成。 不要让自己因为不好意思而不会去拒绝他人。

当拒绝了他人的“不好意思”,那怎么样才能做到“好意思”,这可是个大学问。在书中我找到了答案。

在社会的大家庭中,我觉得首先应该要调整自己心态,觉得自己要正确的学会说“不”。在自己工作范围的任务要欣然接受,要是不属于自己的额外任务要勇于拒绝,别让不好意思毁了我。当机会来临的时候,我就要抓住眼前的机会,不要被竞争激励的社会给狠狠抛弃。在中国的传教育中,常常教育孩子不能厚脸皮,但从这么多的经历中发现有时厚脸皮也未免是件坏事。每个人都有缺点,关键是自己找到自己的弱点将它变成优点。人的一生会失去很多机会但请不要错过,因为失败总比遗憾好。

读书有感 第6篇

●学习的革命

行为主义曾经把学习的概念定义为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60年前, 认知心理学的崛起, 提出了认知的信息加工理论;30年前, 建构主义的兴起, 使教育关注的焦点从教师的教学转移到学生知识的形成;20年前, 情景认知理论的提出开始挑战信息加工理论……

对人类学习过程的研究, 一直在不断地修正和前行, 没有停止。美国杰出的心理学家约翰·D·布兰思福特和应用心理学家安·L·布朗、发展与认知心理学家德尼·R·科金, 会同来自于众多科学研究领域的研究人员, 对人类学习的科学知识基础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评估, 《人是如何学习的》正是这一项目的总结报告。

该书“以原有的学习研究为基础, 借助学习科学的最新成果, 对人类的学习进行多维的研究”, 涉及学习、学习者、教学、学习环境等内容。书中许多内容对信息技术教师而言很有启发性, 有助于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教学。

●学习的迁移

《人是如何学习的》一书用了一个章节的篇幅深入探讨了学习与迁移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往往发现学生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的操作。例如, 面对一张学习成绩表, 学生会计算平均分;换一张粮食指数的表格, 学生就不会计算平均指数。类似的情况还有许多, 为什么呢?

原因之一可能是原来的操作过程掌握得不够好。信息技术教师一般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先演示, 学生再练习。学生练习时能够把平均分计算出来, 是不是表示学生就掌握了平均分的计算?是不是表示学生掌握了公式或函数的使用?显然, 答案是否定的。此时, 学生仅仅是模仿教师的操作而已, 仅仅是机械地记住了教师演示的步骤, 并把这些步骤重复了一遍, 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这些步骤。

相关研究已经得到这样的结论, 死记硬背的东西是很少能够迁移的, 理解的东西才能够迁移。同样的内容如果采用理解法和死记法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 采用理解法学习的学生能够把知识迁移到新问题上, 而采用死记法的学生对新问题的反应是“我们没有学过”。

由此可见, 教师要采取措施来帮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计算, 如通过Excel计算平均分和日常生活中计算平均分的类比, 帮助学生理解平均分计算的步骤。这样, 再遇到计算平均指数、平均价格等新问题时, 学生才能灵活地把计算平均分的方法和步骤迁移过去解决问题。

影响迁移的因素还有许多, 如情境、学习时间、学习动机等。只有了解了哪些因素会影响学习的迁移, 才能够在教学中尽量利用或者避免这些因素的影响, 使学生的学习能够进行有效的迁移。

●学习的差异

不同的教学目标, 会导致不同的学习效果, 下面是《人是如何学习的》中介绍的一个例子。

对于有关媒体制作方面的内容, 假设有三位教师分别进行了如下教学:

第一位教师布置了若干活动和作业, 通过让学生完成作业, 监督、检查学生所完成作业的数量和质量来达到教学目标。

第二位教师不满足于媒体制作练习的教学, 强调学生通过活动和练习学到的内容, 教师采取措施确保学生理解所学的内容, 而不仅仅是关注学生的作业。

第三位教师把媒体制作作为学习的直接结果, 学习体现在媒体制作中。例如, 学生在研究蟑螂的过程中, 了解到许多有关蟑螂的知识, 以致于他们想与他人分享所学到的知识, 于是他们就制作了录像等媒体文件供其他班级学习。

当我们走进三个教室时, 看到的情景或许是一样的, 或许会看到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制作视频动画或多媒体演示文稿, 或许会看到教师从一个小组走到另一个小组, 检查学生作业的进展情况, 解答学生的问题。

然而, 三位教师的教学给学生的影响是不同的。第一位教师只教给了学生知识, 而没有教给学生有关调控自己学习的能力。而学习科学的新进展强调学习者对学习进行自我调控 (元认知) 的重要性。

因此, 对于信息技术教师而言, 很有必要对照三位教师, 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是否关注了学生的元认知?是否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 提醒自己不能只关注学生的练习和作业, 而要考虑练习的意义、作业的意义, 它们是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 是否在练习过程中帮助学生调控他们自己的学习, 是否着眼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习的体会

许多信息技术教师存在这样一种观点,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 只需要掌握计算机技术就可以了。然而, 只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专家不一定能够很好地教别人学习, “事实上, 专业知识有时对教学是有害的, 因为许多专家忘却了学生学习的难易。” (P45) 显然, 仅具备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信息技术教师, 还不是一名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

那么, 对于信息技术教师而言, 还需要哪些知识呢?答案是:进行有效信息技术教学所需的教育教学知识。所谓进行有效信息技术教学所需的教育教学知识, 本质上就是“有关如何教好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例如, 学生在学习某些主题时会遇到的典型困难有哪些?采取哪些措施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某些内容?如何帮助学生挖掘已有知识并和新知识产生联系……这些是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基本要求。

反思目前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 如课堂纪律问题、教学效果问题等。根源就在于信息技术教师缺乏必要的进行有效信息技术教学所需的教育教学知识。因为, 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如何教学的教育教学知识是相互作用的。学科专业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教师如何进行有效教学。教育教学知识才能够帮助教师判断学科专业知识中哪些是难点和重点以及如何突破难点和重点等。

而要解决上述问题, 唯一标本兼治的方法就是从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入手, 从根本上防患于未然。例如, 针对课堂纪律问题, 采取技术手段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对于教师来说, 一方面需要从开学初就制定课堂纪律, 并采取措施保证课堂纪律得到执行;另一方面需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调整, 不能只是布置些练习作业让学生完成就了事, 而是要考虑如何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 如何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 如何让学生进行理解性学习……从而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因此, 对于信息技术教师而言, 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 更要学习和阅读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书籍。而《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 就是这样一本适合我们的好书。该书的开始, 有一个“全书概要”, 为我们阅读本书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脉络。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是始终的学习者, 我们探索到的学习理论, 不仅可以用在学生身上, 也可以用在自己身上。最后, 引用书中的一句话, 让我们共勉:“成功的教师学习要求有一个连续不断的、合作努力的职前、职后以及终身的专业发展机会。”

图书信息

[美]约翰·D·布兰思福特著, 程可拉等译。《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图书简介

《人是如何学习的》是美国国家研究院行为科学、社会科学和教育委员会学习科学开发项目委员会主持的一个课题, 由国家科学院和美国教育部基金资助, 参与者有16位国际著名的学习研究专家教授, 分别来自美国1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该课题以原有的学习研究为基础, 借助学习科学的最新成果, 对人类的学习进行多维的研究, 历时两年, 最后以论著的形式发表。本课题研究的一个重点是专业知识。学习研究委员会认为理解专家的专业知识非常重要, 因为这使我们能够洞察思维和问题解决的本质。

上一篇:反贪侦查实务下一篇:畜禽养殖污染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