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学习方法范文

2024-07-04

幼儿学习方法范文(精选12篇)

幼儿学习方法 第1篇

一、充分提供自主空间, 促进幼儿积极参与

陶行知曾经解释道:“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 即是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 对事说是做, 对己之长进说是学, 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想要促使幼儿能够在自主能动的状态之下开展学习活动, 教师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为幼儿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 整个课堂大部分都是被教师所掌握的。教学内容由教师进行讲解, 教学时间由教师进行分配, 教学效果也由教师进行评价。这样的方式虽然能够严格保证教学进度, 但是难免让幼儿思维产生被束缚的感觉。在缺乏自由思维空间的状态下, 谈及学习自主能动性也是困难的。

例如, 在一次教学中, 我希望能够锻炼幼儿们的节奏感。为此, 我设计了一个课堂小活动, 向每个幼儿提供一个小鼓, 通过让他们敲击小鼓来找到并掌握其中的节奏。然而, 我并没有手把手地带领幼儿利用小鼓敲奏出何种节奏, 而是将探索和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幼儿自己, 我只是为幼儿播放了一段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 让幼儿跟随音乐来自主敲击出相应的节奏。幼儿们起初跟不上音乐, 两只手分别拿着鼓槌也配合得不甚协调, 但是, 仅仅不到一分钟, 幼儿们便找到了感觉, 节奏把握得越来越准确, 即使停止播放音乐, 很多幼儿也能继续敲击出原有的节奏。

想要为幼儿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 教师就要做到适当放手。也就是说, 敢于将一部分课堂教育的自主权交给幼儿。很多教师认为幼儿年龄尚小, 从认知能力到自控能力等方面的发展都是不甚完善的, 不敢让幼儿自主承担太多学习任务。这个想法是存在偏颇的。幼儿其实是具有很大创造潜力的, 教师需要做的就是为幼儿预留出一定的自主掌握空间, 并且从旁引导, 让幼儿在自主能动中积极参与到实际学习中。

二、注意开展分层教学, 面向幼儿因材施教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 不是教学生, 乃是教学生学。”每个幼儿在知识内容的接受能力以及实践活动的执行能力上都是存在着很大差异的。如果教师们始终采用同样的标准对全体幼儿进行要求, 难免会造成一部分幼儿无法适应教师要求, 轻则无法达到教师所预期的教学效果, 重则导致幼儿对教学课题产生抵触情绪。因此, 分层教学在幼儿教学课堂当中的开展是一个必然。

例如, 为了培养幼儿的模仿能力、理解能力与创造能力, 我设计了一次以广告为主题的课程。我在课堂上向幼儿们展示了一段关于果冻的广告, 请大家说出对于这段广告的看法。有的幼儿认为广告中的果冻很可口, 有的幼儿认为广告中的色彩很鲜艳。于是, 我为每个幼儿布置了一个任务, 即自主设计一段广告。广告的内容可以是果冻、食品或是其他种类的物品。幼儿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选择任意一种内容进行广告设计。

分层教学的有效开展, 需要知晓每个幼儿的特长及不足, 才能开展综合评价, 并将幼儿能力划分出合理的层次, 依据不同能力层级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要求。通过这样的途径对幼儿提出的学习要求, 与之前教师们仅靠主观判断来制定出的要求相比, 要科学很多。与此同时, 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 也给了幼儿们更多更灵活的选择余地, 幼儿们可以依据自身情况进行适用, 实践起来自由了很多, 幼儿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来, 自主性与能动性也就随之被激发。

三、加入现代教学技术, 实现幼儿高效学习

陶行知说:“把教育推广到生活所包含的领域, 使生活提高到教育所瞄准的水平。”当前的幼儿教学区别于过往教学形式的一个关键点便在于教学环境的巨大改变。具体说来, 主要指的就是众多现代教学技术的出现与应用。这些方式的存在, 为幼儿教学实效的提升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现代教学技术的合理运用, 不仅能够大大触发幼儿的学习热情, 更重要的是能够优化课堂教学, 显著提升幼儿的学习效率。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幼儿教师们理应将其纳入到课堂教学设计范畴之内。

例如, 在一次教学幼儿绘画京剧脸谱的课程中, 我便借助了现代教学技术的形式。京剧脸谱对于很多幼儿来讲还是比较陌生的, 很少有幼儿能够在这么小的年龄便开始接触京剧内容。因此, 如果幼儿不知京剧为何物, 必然无法接受京剧脸谱, 自主学习效果与实践效果都不会理想。于是, 我先利用多媒体向幼儿们播放了几段京剧表演片段, 并且展示了几种富有特点的京剧脸谱图片。幼儿们立刻熟悉了京剧脸谱的内容, 并且兴趣大增, 在亲手绘画时动力十足。

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都是现代社会当中对于优秀人才所提出的必要要求, 也是每个孩子不断成长发展所必需的素质。然而, 这些能力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想要实现进一步提升更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 从幼儿教学阶段开始, 教师就要尤其重视对于幼儿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即以“教、学、做合一”理念为指导, 在开展教学活动的同时, 兼顾对幼儿知识内容学习的引导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的拓展, 采取灵活创新的教学方法保证上述目标的高效实现。只有大胆走出固有教学模式, 在幼儿的学习当中融入生活, 融入实践, 才能实现自主能动的幼儿学习, 实现知行合一的幼儿教育。

摘要:随着人们对于幼儿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 社会各界对于幼儿教学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当今的幼儿教育不能停留在固有的单一教学模式上, 而是要将提升幼儿学习的自主能动性放在重要位置。围绕这个问题, 在本文中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幼儿教育,陶行知,自主

参考文献

[1]杨海燕.浅谈如何提高幼儿生活经验讲述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3 (45)

[2]王洁.幼儿的生活教育[J].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 .2010 (01)

幼儿学习数学方法 第2篇

幼儿时期的各种心理过程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的特点,一些新颖的、有情节的、变化的、让他们动手的活动,能够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幼儿通过操作活动,通过操作具体的材料(这种材料多数是幼儿身边常见的自然物品、玩具等)而且每个幼儿都有足够的材料,使他们都有操作的机会,独立进行学习活动。这种活动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随着年龄的增大,幼儿的注意和兴趣转向数学的结果,幼儿为自己能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而高兴。例如:幼儿独立地分辨出各种几何图形,并将它们一一配对,或者是按老师的要求,操作时自己动脑筋,克服困难,独立解决问题,有了成功的体验。从而使幼儿对数学活动有了兴趣,也增强了其自信心。而且操作活动内容的多样化,使幼儿获得多种数学感性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操作活动在使幼儿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也促进自身相应能力的发展。

学习任何一门知识都能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而数学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的特点,对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在数学活动中,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概念,也需要对操作材料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判断和推理。需要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一过程既是幼儿初步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也是幼儿思维能力获得发展的过程。让幼儿在许多图形中分别把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找出来,再把找到的图形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这些操作活动可以巩固、加深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同时发展幼儿的分类、排序能力。再如教幼儿学习“6”的组成时,可以让幼儿把6个实物分为5个和1个、4个和2个、3个和3个,再把5个1个、4个和2个、3个和3个合起来成为6个。通过操作活动,幼儿不仅理解了6的组成,还体验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并初步培养了他们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三、操作活动能够发展幼儿的智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人手一套学具进行实际操作,不仅能使每个幼儿获得练习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手的操作活动能引起大脑的积极活动,促进脑的发展。在操作中,要求幼儿眼看、耳听、手动、脑想、嘴说,这样感知较深刻,记忆也较长,有利于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在操作的同时,要求他们边“做”边“说”通过“说”可以使他们对自己的“做”有所了解;通过大声讲述,可以帮助幼儿理解操作内容和要求,更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教幼儿学习“对应排列相关联的物体”时,教幼儿边操作边说:“毛巾和脸盆做朋友,杯子和牙刷做朋友,床和被子做朋友…….”在学习“比较两组物体数量”时,幼儿一边操作一边用语言讲述:“一只鸡送你一条小虫、一只鸡送你一条小虫、一只鸡没有小虫了。”动作和语言的结合可以帮助幼儿体验到物体间的对应关系,所以在操作活动中的讲述不仅使幼儿能够得到正确的答案,还发展了语言的表达能力。

四、操作活动能够使幼儿养成按顺序整理物品的良好习惯。

幼儿舞蹈学习对幼儿身心素质的影响 第3篇

【关键词】幼儿舞蹈 身心素质 作用和影响

1.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1研究对象

以山东省烟台市东华幼儿园30名幼儿(3—5岁)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并搜集有关幼儿舞蹈教育和幼儿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培养等书籍、资料和期刊,参考并借鉴国内外关于幼儿舞蹈教育对幼儿综合能力培养的相关评论和研究。

1.2.2数据统计法

在幼儿园挑选同等年龄的并且之前没有接触过幼儿舞蹈学习的孩子进行舞蹈教育,在经过八周的舞蹈学习以后,通过对孩子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指标结果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

1.2.3对比分析法

通过幼儿学习舞蹈前后身心素质指标的前后对比,分析得出幼儿舞蹈学习对幼儿身心产生的影响。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身心素质的定义与概念

身体素质通常指人体完成某个动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基本运动能力,身体素质是构成体能的一个因素,是体能的外在表现,通常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等。心理素质是人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先天素质为基础,通过后天环境、教育和主体的实践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发生、发展起来的。通过正确的方法和适当的锻炼,可以从各个方面提高身心素质水平。

2.1.1幼儿期生理、心理特点分析

幼儿期是人体处于初步的发育阶段的时期,身体机能发展迅速但很脆弱,该时期幼儿骨骼细小,骨骼中含有的有机物较多,而无机物较少,骨骼硬度差,但弹性较好,所以易发生弯折变形;肌肉体积小,肌纤维细薄,收缩能力弱;心脏腔室小,心肌薄且收缩力小,心跳较快;肺组织中的弹性纤维少,呼吸肌不发达,肺活量小,呼吸较弱;神经系统比较容易兴奋,但持续时间较短,注意力不集中或集中时间持续较短。因此,幼儿时期不宜进行长时间、重复性的练习,也不能进行超过幼儿承受能力的强度和负重练习,以上可以看出,幼儿时期幼儿的身体活动具有特殊性和选择性的特点,并且要严格遵循这一规律和原则,应采用科学适当的方法对该时期的幼儿进行舞蹈教育。

根据人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规律可以看出,幼儿期属于人一生心理发展的初级阶段,幼儿能够进行一些简单且具体的形象思维,但是思维能力比较弱,思维特别浅。由于幼儿大脑发育还不成熟,,因此他们的感知、想象、思维、记忆以及注意力和言语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兴趣爱好具有暂时性,兴趣爱好、特长表现不明显,意志力不够坚定,情绪、个性、性格都属于形成前的初级阶段,有待于后天的培养和教育。

2.1.2幼兒的肢体柔韧性

舞蹈动作对身体的柔韧性有较高的要求,柔韧性是学习舞蹈动作的基础,动作主要是指手臂和躯干的动作。手臂的柔韧性主要包括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和手指等部位的柔韧性,躯干部位的柔韧性主要包括胸腹部、背部、腰部以及躯干两侧的柔韧性。这里以腰部柔韧性训练为例,腰部处在人体的中段,是人体核心区域的一部分。我们在训练腰部柔韧时,首先,要遵循幼儿身体发育特点的规律,根据孩子们的身体条件和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不要盲目或不切实际。要遵循柔韧性练习的方法和手段与舞蹈动作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就能使柔韧性练习更加有导向性和针对性。并且要由简单到复杂,有小幅度到大幅度,逐步发展,逐渐提高,让孩子们的身体逐渐熟悉并适应这种训练方式。

2.2幼儿舞蹈的定义和概念

舞蹈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经过对生活的提炼、组织、美化通过人体动作表现出来的艺术,反应某一个主题、人们的思想情感或事件、背景。幼儿舞蹈,反映学龄前儿童的生活,表现孩子们的可爱、天真,表达孩子们童真和童趣的舞蹈。其特点是形象直观、动作简单、力度适中,易于被儿童理解和接受。

2.3对济宁市东华幼儿园舞蹈学习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对济宁市东华幼儿园没有接触过舞蹈学习的30名3-5岁的幼儿进行为期8周的舞蹈学习,运用生理指标每周一次对孩子们进行测试,观察记录8周的变化;通过观察和询问幼儿舞蹈教师以及孩子家长得知他们这8周心理上的变化,例如幼儿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形象思维能力等产生了那些变化,通过记录整理进行分析得出结果。

2.3.1幼儿参加舞蹈学习前后的对比分析

经研究可以看出幼儿舞蹈可以促进幼儿肢体灵活性、柔韧性、协调性的发展。舞蹈动作一般复杂多变,需要包括上下肢和躯干以及头部等各个部位的协调配合,全身各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需要手、眼、身、法、步的共同协调,幼儿通过练习舞蹈动作,身体更加灵活,更加柔软,动作更加协调,舞步更加轻盈,身体姿态也更加优美。幼儿舞蹈有利于促进幼儿优美体态的形成通过舞蹈学习,能使幼儿的腰背挺拔,形体更加优美,纠正了一些弯腰、勾头、端肩、驼背等不良体态和习惯,为孩子今后优美形体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3.结论与建议

学习幼儿舞蹈可以提高幼儿的身体机能,促进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幼儿优美体态的形成,促进幼儿肢体灵活性、柔韧性、协调性发展;学习幼儿舞蹈对可以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幼儿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邹静,素质教育在幼儿舞蹈教学中的体现[J]. 文教料,2010,11

[2]王国宾.平心.矫立森,关于舞蹈美育与素质教育的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2

[3]王雁,浅谈舞蹈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玉溪师范学院,2005(9)

幼儿如何学习数学 第4篇

一、数学学习的源泉—生活

奥妙无穷的生活中处处蕴含着数学, 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学”的世界里。例如, 幼儿穿衣时, 让幼儿数数穿了几件衣服及衣服上有几个扣子, 大的几个、小的几个, 这种颜色的几个、那种颜色的几个;早接待时, 先让幼儿手口一致数本班来园人数, 然后再让幼儿两个两个数, 五个五个数, 统计来了几个幼儿、缺席几个, 男的几个、女的几个;上下楼梯时让幼儿数数台阶, 学习顺数、倒数;进餐时让幼儿将勺、碗、食物一一对应;整理玩具时让幼儿按类别、形状、颜色分类;早操时让幼儿说说自己所站的位置, 前后左右是谁;午睡前开展“鞋子找家, 鞋子配对”等活动;散步时说说花、草的数目、形状、颜色, 数数路边有几棵树, 比比树的高矮、粗细等。总之, 生活中隐藏着大量学习数学的机会, 是数学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生活资源, 珍惜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轻轻松松学数学, 获得乐趣。

二、数学学习的关键—环境

1. 创设有利于幼儿学习数学的精神环境

(1) 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学习数学不能以牺牲兴趣为代价来求取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 自然的、身边的、熟悉的事物都是幼儿最感兴趣的。

例如小班数学活动《认识几何图形》, 我将其取名“图形宝宝找妈妈”, 亲切、易懂、趣味性浓。活动中我为每个幼儿都准备了三个笑容可掬的“图形妈妈” (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和颜色、大小、形状不一的若干图形宝宝, 让幼儿按形状特征帮助“图形宝宝”找妈妈。因为妈妈是幼儿最亲近的人, 此活动符合幼儿的兴趣点, 贴近幼儿的生活, 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学习欲望, 让幼儿真实地感受到数学的有趣, 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因此, 教育内容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来选择, 要来自生活, 贴近幼儿的心理发展。

(2) 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要珍视游戏的独特价值。

例如, 小班幼儿的手口一致点数, 就可以在游戏活动中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如在建构房子时, 让幼儿手口一致点数自己搭建的房子是用几块积木搭成的。点数积木比点数项链难得多, 因为积木排列得不整齐, 颜色也很杂, 但因为这是在游戏中, 所以孩子们还是很高兴地一遍遍地数着。而幼儿每次搭建的物体都不一样, 所用的积木也是时多时少, 幼儿数的方法也随之越来越多, 一会儿从上往下数, 一会儿从后往前数, 一会儿从两头开始对称地数, 一会儿数一块拿掉一块积木, 一会儿数一块积木就往这块积木上放一个纽扣……在多次的手口一致的点数活动中, 幼儿都会有不同的发现, 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2. 创设有利于幼儿学习数学的物质环境

材料是引发幼儿学习的刺激物, 又是幼儿数学学习的“中介”与“桥梁”。首先提供的材料要丰富多样、贴近生活且具有趣味性。

例如通过积木来学习长度、面积的知识;通过玩沙、玩水来学习容量的知识;通过瓶瓶罐罐叠高比较物体的高矮等, 让丰富多样的材料点燃幼儿学习的火花, 使他们不知不觉地积累一些相关的数学经验。其次提供的材料要经济实用, 具有多功能性。例如制作数量不同的小动物卡片 (小鸡、小鸭、小狗、小兔等) , 进行一物多用。在点数活动中, 可以用它按物点数小动物的数量;在分类活动中, 可以用它按动物名称分类;还可用于比较动物的多少, 以及学习数的组成及数的加减等。最后提供的材料要能不断扩展且具有递进性, 尽可能为幼儿提供由浅入深的教育目标和内容。例如学习《分类》, 让幼儿按一维、二维、三维的特征进行分类活动, 材料可按这样的顺序投放:

(1) 根据球的颜色不同, 投放红皮球和黄皮球。

(2) 根据球的大小、颜色不同, 投放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的红皮球和黄皮球。

(3) 根据球的大小、颜色、有无图案的不同, 投放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及有图案和无图案的红皮球和黄皮球。

这一系列活动材料所蕴含的教育目标、内容, 所揭示的事物之间的联系, 由浅到深, 由易到难。幼儿通过对材料的操作, 使探索不断走向深入, 并建立起持久的学习动机。

三、数学学习的方式—多样

1. 做中学

应鼓励幼儿的“求异性”, 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中。如《认识正方体》, 先让幼儿在正方形的积木上粘上自己喜欢的颜料并在纸上拓印, 接着将每个面都印下来, 随后用剪刀把每个面都剪下来, 最后数数有几个面并用重叠的方法比比是否一样大, 幼儿颇感兴趣, 在涂涂、印印、剪剪、数数、比比中知道了正方体是由六个一样大的正方形组成的, 体验着发现的乐趣。

2. 生活中学

幼儿对空间的感知模糊不清, 掌握空间定向也比较困难, 若能使幼儿亲身体验空间方位, 用外部动作内化思维, 将会获得理想的效果。

例如《认识远与近、中间与旁边》, 活动时引导幼儿体验自己在空间中的位置, 如“我来说你来做”。儿歌:“小孩小孩真爱玩, 找个离老师近点的地方蹲一蹲;小孩小孩真爱玩, 找个离老师远点的地方站一站;来来来, 小朋友, 快到老师的旁边来;来来来, 小朋友, 请到圆圈的中间来……”幼儿玩得开心, 学得主动, 不知不觉地掌握了难以理解的远与近、中间与旁边等空间方位。

3. 游戏中学

巧妙地应用游戏, 不仅能够激发幼儿学习的情趣, 帮助幼儿理解内容, 加深印象, 提高学习效率, 还能点燃幼儿的思维, 拓展想象, 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开始部分我以游戏形式复习《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 一边念儿歌一边做运动。儿歌:“来来来, 小朋友, 把你的右手摆一摆, 向前摆, 向后摆, 转个圆圈接着来。来来来, 小朋友, 把你的身体摆一摆, 向左摆, 向右摆, 转个圆圈坐下来。”基本部分引导小朋友和同伴一起面对面。儿歌:“右手拉右手, 握握手;左手拉左手, 拉拉钩;一起跺左脚, 一起跺右脚……”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学习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结束部分以游戏给客人 (老师) 送礼物, 让小朋友用右手拿礼物送到客人 (老师) 的右手上, 并用右手和客人 (老师) 再见, 鼓励幼儿将获得的经验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幼儿学习英语的方法 第5篇

尽管学习语言的过程很复杂,幼儿通常在3岁甚至3岁之前就可以掌握一种或多种语言。从小就学习第二种语言,有助于幼儿大脑的听觉皮层发育和总体智力的发展。事实上,从小学习第二种语言对促进幼儿的发育是非常有效的,甚至对于脑损伤儿童和自闭症儿童的发育也是有帮助的。

孩子越小就越容易自然而然的学会一种语言,年纪的增长会给学习者掌握正确的口音和语法的母语式运用增添难度。因此,让孩子从小就学习英语,不仅能帮助他们轻松完成学校的英语课程,还能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幼儿学习方法 第6篇

【关键词】幼儿 舞蹈教学 培养 兴趣

幼儿舞蹈教学是学前教育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对幼儿的智力发展、道德养成、意志品质的培养、身体素质的提高、审美能力的培养等,具有课堂教育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幼儿舞蹈教学是幼儿感兴趣且易于接受的一种美育教育形式,是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任务的一部分。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幼儿对舞蹈有了兴趣,就能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爱美、善良、纯真无暇的幼儿插上理想的翅膀。作为一名幼儿舞蹈教师该如何针对幼儿年龄特点,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学习兴趣呢?

一、针对幼儿的心理特点来调动幼儿学习舞蹈的积极性

幼儿天性活泼、好动,舞蹈可以充分满足幼儿自身活泼、好动的天性。兴趣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强有力的动力之一,有了兴趣才能使幼儿乐意学。让幼儿欣赏教师完整的舞蹈表演,或者请能干的幼儿示范给其他小朋友看,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运用自己的体态语,亲切、柔和、舒展的表情近距离地接近幼儿,用缓慢、充满激情的语言和幼儿说话,让幼儿在放松的状态下引起学习的兴趣。教师要以自己的情绪感染幼儿。教师本人兴致勃勃,幼儿才能精神饱满,在有趣的音乐活动中发展能力,掌握一定的粗浅知识和技能后,感到快乐,提高兴趣,并在愉快的环境中,享受到音乐的美。

二、教学内容必须闪烁幼儿的心灵,充满童趣

幼儿舞蹈的内容应该是幼儿喜欢、熟悉的事和物,富有幼儿生活情趣,多观察幼儿的喜、怒、哀、乐及其表现方式。对于成人舞蹈,我们不能照搬,要学习、借鉴,更重要的是将幼儿特点结合进去,变成幼儿可理解可接受的东西,这样的舞蹈才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才能为孩子们所接受。只要我们用敏锐的眼光去观察、体验、研究他们美丽的内心世界,就可以在他们天真有趣、奇妙多彩的生活中寻找他们能理解、能掌握的舞蹈教学内容。如:《洗手绢》、《小露珠》、《春天到》、《数星星》等等这些舞蹈都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以及周围熟悉的环境,因此他们很容易理解接受。经常利用短小、生动形象、动作性强的舞蹈来吸引幼儿的兴趣,使他们感到亲切可信,易学易记易模仿,也为他们今后创作舞蹈动作打下基础。

三、教师必须有一套规范完善而又实用于幼儿的教学方法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如:讲解启发法、示范法、练习法、动作分解组合法、游戏法、个别教学法、模仿法等等。

示范法——要求教师要准确,形象,富有表情地表演舞蹈作品,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示范时要伴着语言讲解,面对学生做镜面示范.

语言讲解法——要求教师语言讲解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如做手腕转动,就要形象地比喻我们来到了果园摘苹果,想把苹果摘下来必须转动手腕拧一下就能把又大又红的大苹果摘下来了,这样让孩子既觉得有趣又很快地学会了动作.

教师可以根据舞蹈内容的需要来选择教学法,也可以将各种教学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要一味灌输,机械地学、枯燥地练,要注意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要以培养幼儿对舞蹈的兴趣为首要前提进行舞蹈教学。

四、运用舞蹈游戏促进幼儿学舞兴趣,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舞蹈,使他们忘记训练的疲劳和痛苦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而舞蹈本身就是与游戏有着重要联系。幼儿园的许多音乐游戏、表演游戏也与舞蹈有则密切联系。如果在幼儿舞蹈过程中不能有效地激发和调动他们的兴趣,他们就会感到枯燥无味,原本非常自然的表现力也会随之消失。而老师如果把所学动作渗透到游戏中,让孩子在愉快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会动作。通过游戏与联想,使幼儿身临其境,从中猎取情趣和美感。

五、尊重幼儿,树立幼儿自信心,也是培养幼儿学习舞蹈兴趣的重要途径

对幼儿的点滴进步,只要教师用点赞许的眼光或口吻进行鼓励。如点头、微笑、拍手、伸拇指等,对幼儿都能起到极大的鼓励作用,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大大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

幼儿舞蹈犹如春风细雨,潜移默化地陶冶儿童的心灵,作为一名舞蹈教育工作者,要仔细洞察孩子美丽的童心世界,了解孩子的质朴情感。广泛收集、提炼他们天真、形象的动作,吸收为幼儿舞蹈的基本素材。创作出幼儿喜欢和接受的舞蹈,幼儿舞蹈教学才能推陈出新,不断完善。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舞蹈水平编排相适应的舞蹈组合,在教学上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手法,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只有这样,既能保持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又让他们不会因太简单而感到乏味,也不会因太复杂而感到缩头缩脚。

幼儿学习方法 第7篇

一、激情引趣, 放飞幼儿美术学习的梦想

1. 多维了解幼儿爱好。

幼儿正处于对世界和事物认知的懵懂时期, 针对幼儿生性好奇、好问、好玩、好动的特点, 教师要合理呵护其稚嫩的创作热情, 激发创新灵感, 如此就能有效培养幼儿的创新兴趣。教师要经常深入到幼儿中, 从幼儿的角度出发, 与幼儿谈心交友, 走进他们的心灵, 把握幼儿的发展脉搏, 了解他们的喜好, 根据儿童的个性特点、心理状况因材施教, 让幼儿用美术表达所想、所思, 不断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

2. 催生幼儿学习兴趣。

教师要准确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爱好兴趣, 引导幼儿调动情感、思维、想象、动作、语言等全方位、多渠道参与美术学习。在美术活动中, 不断更新观念, 厘清思路, 创设能激发幼儿好奇和兴趣的环境, 使幼儿主动投入到美术活动中。如在调色教学活动中, 我为幼儿准备了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水和小瓶, 教会幼儿方法, 在幼儿了解和掌握了配色的方法后, 让幼儿任取颜色相互搭配、调和, 孩子通过实践发现瓶中的颜色一会儿变深, 一会儿变浅, 一会变绿, 一会变紫, 十分奇妙, 孩子们一下子对颜色的变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小朋友们兴奋地说:“我成魔术师了。”

3. 创设宽松教学环境。

创设幼儿熟悉、喜爱和积极投入的教学环境, 让孩子们主动参与到美术学习之中, 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在教学中, 我通过选择一些儿童美术作品, 组织幼儿进行欣赏, 让他们在欣赏美、发现美中找出美的长处, 发现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幼儿的美术学习兴趣。在教学中, 我注重把幼儿的作品都集中展示出来, 让幼儿互相欣赏, 在肯定他们的创作成果的基础上, 婉转地指出孩子在线条、色彩、内容等方面的不足, 鼓励他们努力学习, 不断提高。

二、激发想象, 注重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

1. 提供幼儿想象空间。

想象力是指对事物的联想能力, 给幼儿提供想象的空间, 放飞幼儿想象的空间, 让幼儿时期的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幼儿是一张白纸, 想象力往往会比成人更丰富、更大胆, 更创新, 他们会天马行空地创造出成人难以想象的思维, 这就需要教师大胆地利用, 合理地引导。我在美术活动“未来汽车设计展”教学中, 在让幼儿了解了不同汽车的功能后, 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 大胆想象设计未来汽车的形状和功能。孩子根据我的指点, 大胆现象、合理创造, 设计了能自动抓小偷的新警车、能起飞的急救车、拥有各种功能的游乐车, 幼儿的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

2. 鼓励幼儿参与实践。

引导和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探求新知, 体会成长是激发幼儿创新意识, 发展创新思维, 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实践中, 我给每个幼儿不同的彩纸, 启发孩子们用彩色纸折、拼、剪出图形、图案。在我的指点下, 孩子们有的折出了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图形, 有的撕出了雪花、树叶、五角星等不规则的图案, 我因势利导, 组织小朋友玩组合图形, 孩子们发挥想象力, 大胆地实践, 盖起了红房、折出五彩鱼、拼贴春天的景象等。幼儿的创造思维、发散得到了展现, 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

3. 引导幼儿表现自我。

在美术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培养孩子乐于思考、勇于探索、大胆表现、锐意创新的精神。引导和鼓励幼儿个性化发展, 在生活和学习中, 大胆表现自我, 展示自己的特长, 表述自己的情感体验, 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世界的看法, 表现对事物发展的认识。在美术课中, 教师要以教材中的内容为中心, 通过联想、类比等方式, 不断扩散思维、活跃思维。我在美术教学中, 注重引导幼儿打破思维定势, 通过尝试和探索, 改进制作方法、表现方法, 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激励施教, 提高幼儿美术教学的成效

1. 形式多样灵活施教。

幼儿是美术活动的主体, 在教育活动中要把主动权让给孩子, 让他们去探究、去创新。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认识事物、感知事物, 让幼儿在观察中学会思考, 并进行有益的尝试, 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我的情感爱好、对事物的认知程度。在此基础上, 我鼓励他们认真学习, 继续探究, 运用所学的新技能、新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爱好, 激发幼儿对生活和事物的热爱。在美术学习中, 采用丰富多彩的游戏形式, 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学习, 在学的过程成长, 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满足幼儿的求知欲望。

2. 激发幼儿创作热情。

教师要鼓励幼儿独立思考, 主动发现问题, 获取经验。在幼儿观察、分析、交流的基础上, 应鼓励幼儿进行创作。在幼儿作画时, 老师要因人而导、因材施教、因需而导, 让孩子们丰富画面, 提高技能。在教学实践中, 我带领幼儿走进生活, 走进大自然, 听人情世故、看桃红柳绿、品果实香甜, 通过各种途径, 加深他们对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印象, 鼓励他们多听、多看、多摸、多试, 让他们增长知识、开阔眼界, 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和感性认识, 鼓励他们用美术的形式来表现这些现象, 引导孩子们创作出一幅幅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画面。

3. 合理利用激励评价。

幼儿学习方法 第8篇

一、教给孩子观察的方法

观察是绘画活动的源泉,只有通过观察才能在人的头脑中形成表象,为绘画活动积累素材。小班期幼儿喜爱的是绘画的过程,对画什么即结果并不感兴趣,所以我们不要急于教他们画什么,而要利用幼儿园内外的环境条件,带他们参观、发现、认识,引发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观察的兴趣。如观察花草树木的形状、颜色,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养成观察的习惯。通过让他们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和体验,自由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观察是幼儿学习和创造的基础,在活动中教师重视对孩子们观察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观察生活中的闪光点,捕捉美的每一瞬间,并用绘画的方式进行记录,让他们从更真实的角度、更小的细节去观察事物,无疑会对他们的创造能力产生极大的帮助。

二、选材贴近幼儿生活,教学内容适度循序渐进

幼儿对任何一种绘画技能技巧的认识与学习都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当脱离幼儿的经验时,他们的学习会因不理解、没兴趣而变得被动。因此,教师要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幼儿对其有感性经验或可能获得感性经验的,曾打动过幼儿的、幼儿对此有过情感上的经历的……如“下雨了”是短线条练习,把线条练习融于幼儿熟悉的经验中,能增强其作画的趣味性。雨是幼儿生活中常见到的,能充分调动幼儿的视、听、触、味觉,所以在活动中幼儿非常积极,能描述出各种雨的状态,还能用各种身体动作表现雨。在讲述下雨时的各种感受时,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在这样愉快的情绪中,幼儿掌握了短线的画法。

对所定内容不能过易或过难,过难会让幼儿望而生畏、止步不前,从而打击他们的信心。幼儿从一种认识水平发展到另一种认识水平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的教学过程即在两种认识水平之间为幼儿搭建一个个距离不太大的阶梯,幼儿每前进一步,既是上一步的发展,又是下一步的准备。如“粘贴圆点”“放气球”作为一个系列的活动,以气球为主线,先用粘贴的方法帮气球穿花衣,让幼儿在手工活动中感知圆,学习初步的构图能力。再让幼儿用笔来画圆,这样能让幼儿得到循序渐进的发展。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小班幼儿年龄小,手部肌肉尚未发育完善,手的动作不协调,但对动手的活动比较感兴趣。如果只用油画棒作画,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失去兴趣。这时,我们可以采用多种绘画形式,如棉签画、吹画、水粉画、点彩、印画等;也可在一张作品中,用多种作画形式;还可利用手工与绘画相结合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这种方式让幼儿能体验到动手操作的乐趣,幼儿非常喜爱。如捏泥、折纸、撕贴、粘贴等活动中获得的对物体的感知,有助于他们在绘画时表现复杂的事物。如“喂小兔吃草”是撕纸、贴纸的训练,先让幼儿对小兔进行涂色、粘贴,再让幼儿进行撕纸粘贴,作品生动有趣、立体感强,既有一定的情趣又能发展幼儿的手脑,让幼儿得到成功的体验。

四、儿童游戏与教学活动相结合,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在游戏中向儿童展现,儿童的创造才能也是在游戏中显示的。”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些与教育内容相交融的游戏,真正做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如“欢乐的曲线”中,把音乐游戏与绘画结合,让幼儿欢快地唱呀、跳呀、舞呀,在欢快中感知曲线的流动感,探索曲线的特征,并进行丰富的想象,从而在愉快的情绪中接受知识并把自己的体验表现出来。这种轻松愉快的情绪能提高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五、绘画教学评价艺术化,调动幼儿绘画活动的积极性

在绘画活动中,评价是一个重要环节,教师通过此环节可让幼儿了解自己、表现自己,使其产生一种成功的体验并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从而增强对绘画活动的兴趣。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重视过程评价。首先,要重视幼儿参与绘画活动的情感态度,关注幼儿在活动中对美的情绪体验,帮幼儿建立自信。其次,评价中要重视幼儿的探索与创造精神。教师应允许幼儿在创造中采用不同的方法,接纳他们不同的创作结果,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肯定。第三,要重视培养幼儿在活动中克服困难、大胆表现的勇气。

幼儿古诗学习的引导 第9篇

一、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

1. 在自然环境中学古诗

每当带幼儿外出活动时, 我都会随时选择情境教幼儿学古诗。如在学院的池塘里观察荷花, 让幼儿观察后讲讲荷花、荷叶的颜色。结合王昌龄的《采莲曲》, 可以启发小朋友们:“请想象一下, 要是有小孩穿着与荷叶相同的衣服在这密密层层的荷叶间会是什么样?”然后朗读古诗:“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接着进行解释:这首古诗就是讲采莲姑娘身穿着和荷叶一样颜色的裙子, 姑娘红润的脸庞像盛开的两朵荷花, 采莲小船进入荷塘中, 哪是荷叶荷花, 哪是姑娘的身影, 分也分不清, 只听到姑娘们唱起了《采莲曲》才知道她们在里面。最后与幼儿一起学习《采莲曲》, 幼儿通过玩玩、看看、想想、念念, 学得较轻松愉快。

2. 在正规教学活动中学古诗

课堂活动是老师有目的地选择好古诗内容, 准备好教具, 精心设计好教学程序, 由表及里, 让幼儿在自觉状态中学会、学好。如中班学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先出示四幅画, 让幼儿观察画中人物形象的变化, 想象这是怎么回事?然后用故事解说古诗含义, 让幼儿理解。再出示有节奏的文字, 学会有节奏地朗诵。接着创编动作加深印象, 最后倾听配乐吟唱古诗, 体会它的意境, 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 幼儿轻松愉快, 兴味盎然。

3. 在日常生活中学古诗

将古诗教学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 幼儿通过学习, 受到教育。如每天吃饭时幼儿会将米粒洒到桌子上、地上, 无意中浪费了粮食。于是餐前我与幼儿一起学习古诗《悯农》, 让幼儿了解我们每天吃的米饭来之不易, 是农民伯伯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换来的, 我们小朋友要懂得珍惜劳动果实。以后小朋友在吃饭时不小心把米粒掉在桌子上, 会情不自禁地说“粒粒皆辛苦”, 并将桌子上的米粒捡起来吃掉。

二、选择灵活多样的古诗教学方法

1. 画图学诗

此法与看图学诗法相同, 可使诗情画意交融渗入于幼儿语言、绘画教育中, 来巩固、加深幼儿对已学古诗的理解。如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诗:篱落疏疏一径深 (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幽深的小路) , 树头花落未成阴 (路边树上的花已经凋谢了, 树叶还没长大没有树阴可以蔽日) 。儿童急走追黄蝶 (孩子们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 , 飞入菜花无处寻 (蝴蝶飞进了黄色的菜花中找不到了) 。教师在教给幼儿这首诗后, 让幼儿自由想象画出图景来。当幼儿这样来作画后, 他们对这首诗也就会有更多的领会和喜爱了。

2. 观赏自然景物学诗

这可说是一种直观的教学方法, 在学习古诗时, 让幼儿去亲自体验, 不但会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还能在老师的启发讲解下掌握诗意, 学起来也就快了。如我在教贺知章的《咏柳》时, 带幼儿去春游, 我们先从远处观看春天柳树变成了什么颜色, 以及柳条在微风中飘荡的情景。问:那高高的柳树, 好像被什么东西打扮得这样美?从而授以一、二句: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再带幼儿来到树下, 就近观赏, 启发、询问:柳树细细长长的叶子多么整齐、多么漂亮呀!授以三、四句: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为加深幼儿对最后一句的理解, 可引申地问:二月春风还“裁”出了哪些美丽的景物?让幼儿观察周围景物回答。这样, 不仅使他们学了古诗, 而且也培养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及对事物的观察能力。

3. 讲故事学诗

故事是幼儿百听不厌的, 我常把一些幼儿难以理解的古诗内容编成一个个易懂的小故事, 有感情地讲述, 让幼儿从故事中理解古诗内容。

4. 复习巩固法

巩固法就是将学过的古诗录在磁带上, 在幼儿自由活动时间轻轻播放, 让幼儿不断学习, 不断巩固。同时将学过的古诗文字图片贴在活动室的每个角落, 让幼儿随处可见, 随手可触。

通过以上多种方式, 培养了幼儿对古诗的兴趣, 幼儿在掌握一定量的古诗后, 才会进一步品味诗中之意、诗中之情, 才会得到情操的陶冶和升华, 才能摘取中国古代文学中这一璀璨的明珠。

如何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第10篇

一、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孩子们一生下来就对眼前的大千世界充满了好奇,这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天赋,有了这样的好奇,孩子们就想去探索。但是由于孩子们还处在幼儿期,对很多事物和现象都只存在于表面,并不能清楚其中的缘由,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去引导。当然,为了保持孩子们的这份好奇,我们在引导的时候就应当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这样一来就能调动幼儿的有意注意,提高他们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幼儿喜欢学、学会学。例如:在中班美术活动“奇妙的圆”这一教学活动中,在“元元”把一个圆变成苹果,两个圆变成了小鸡,三个圆变成了小花,四个圆变成了蝴蝶,让孩子们发现不同数量的圆通过添画可以变成各种不同事物,然后让孩子们在这个基础上思考还能把两个圆、三个圆、四个圆、许多的圆变成什么,孩子们围绕这个问题和自己的同伴一起想一想、说一说,使整个活动的气氛活跃起来。到底哪些圆还能变成什么图形呢?孩子们急于回忆生活中的各种物品。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人人渴望寻找奥秘的心理状态,进而激发了幼儿渴望学习知识的欲望以及兴趣。

二、通过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兴趣的产生常常都伴着愉悦的情绪体验。幼儿园教师每天都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孩子们和老师在一起的时间甚至超越了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时间。作为幼儿教师,不单是孩子们的老师,还是照顾孩子们起居饮食的妈妈,更是孩子们嬉戏娱乐的朋友。要想孩子接受你,最重要的是和孩子们建立一个融洽的师生关系。幼儿园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孩子们都喜欢幼儿园的生活,这里有好玩的玩具,有无数的朋友,有和蔼可亲的老师。在教学中让孩子们经常感兴趣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教师在平时也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幼儿,平等对待他们,每次进入教室都应该而是把自己的“微笑”带进教室,热情地接孩子,使孩子们能感到老师是友好的,是爱自己的,不是来批评他们的,是来传授他们知识的。同时,还应改真正把幼儿看成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以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充分发挥教学的民主行,创设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多表达、多操作,同时,教师要学会表扬,尽量不要去批评孩子,针对孩子们的情况设计出不同难度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幼儿回答,使每一位幼儿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如果在活动中遇到问题时,应该与孩子展开讨论,和孩子们一同思考、解决,使他们切身感受到老师和他们在一起,就像自己的朋友一样。这样有助于增进老师和孩子间的感情,使师生关系变得融洽。

三、通过学具操作、媒体教学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孩子们对动手操作的活动显得尤为感兴趣,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能够一下子吸引他们的眼球。例如,在中班数学“小兔逛超市”这个活动中,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水果卡片,同时布置了一个超市的背景,孩子们一下子就被超市所吸引了,迫不及待地想变成“小兔子”去“超市”购物了,在“超市”里我们提供了充足的材料,让每个孩子都能购买到,活动获得了很大的成效,孩子们基本都能达到目标,也应征了玩中学这个道理。所以利用学具的操作,创设参与条件,面向全体幼儿,是贯彻落实主体教学的重要措施。当孩子们能主动学习的时候,思维就随之展开了,兴趣就被激发起来。

现代社会不断推行“数字化”教学,幼儿园不断汲取新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利用多少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其中,多媒体的运用较为广泛,经过多年的教学,我们发现多媒体的运用也能很好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如在中班数学活动“摘果子”中,可利用PPT制作课件,课件精美的果园图片、操作展示的各种效果,以及声音的提示深深吸引住了大家,大大提高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四、通过精心设疑质疑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孩子们对生活中某些现象产生强烈的求知欲,通常是因为他对这些现象感到奇怪,不懂得究竟是什么原因,有了这样的质疑,他们会认真地投入到对这一现象的学习中去。同时,教师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的提问,很可能会将幼儿的思维状态转入到“最近发展区”中,从而激发了他们思维兴趣。如在中班语言活动“小猴变魔术”这个活动中通过让幼儿看图片,猜故事,先请他们观看图片,根据自己看到的大胆猜测,然后在继续观看下面的图片,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而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诉幼儿。这样一来老师利用有目的、有意识地设障立疑,使孩子们在教师提问的引导下,一直处在积极思考状态,让自己成为学习的小主人,激发学习兴趣。

五、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园的教材内容,教师应该采用多种形式的教法,使教学活动变得多样化。比如:直观式的教学方法、竞赛式的教学方法、讨论式的教学方法等,这些方法都能从一定程度上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

1. 直观式。

教师在开展任何一个活动时都应该精心设计教具和学具,多创造机会让幼儿动手操作,再动脑思考,让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到活动中来,形成一定的表象。把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逐步提升到抽象思维,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2. 游戏式。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游戏是他们的基本活动,由此可见,游戏对孩子的重要性,游戏不单单是在于课余时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把游戏贯穿在教学活动中。如:“红红的枫叶”“小兔子运货”等贯穿游戏的教学活动,让幼儿在活动更为投入,课堂氛围更为活跃,很好地调动了幼儿的情绪,使他们轻松地中学到了知识。

3. 竞赛式。

在教学中可运用竞赛方式,提高幼儿活动兴趣。我们都知道幼儿具有好奇心,竞赛可以对刺激幼儿好奇心,让他们踊跃投入到学习中。

4. 讨论式。

学习《指南》,追随幼儿 第11篇

关键词:课程;实施;游戏;发展

《指南》指出:“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遵照《指南》精神,我园一直以“幼儿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宗旨,积极、创新、扎实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让幼儿园真正成为幼儿幸福的“家园、学园、乐园”。

一、课程内容游戏化,满足幼儿天性需求

游戏来源于生活,是日常生活的再现。本着“来源生活,回归生活,高于生活”的宗旨,我们立足在主题课程背景下开展游戏活动,根据园内硬件设施特点,充分对空间资源整合利用,在走廊、操场等设置了公共游戏区,室内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及材料特性进行区域隔断或组合,利用设备资源有序呈现、摆放材料,满足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内容、合作伙伴及活动方式。如,大班注重激发幼儿的建构兴趣,利用木制积木、拼插玩具、乐高玩具等多种建构材料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在“爱心甜品屋”游戏中,从幼儿喜欢的蛋糕入手,带幼儿多次走进蛋糕房,考察蛋糕房的名称、蛋糕房的布局、蛋糕的种类及蛋糕房的工作人员等,幼儿从中了解了蛋糕的制作流程,学习为蛋糕裱花,了解蛋糕房的各种促销活动,尝试为蛋糕房设计促销广告,制作圣诞蛋糕;为了蛋糕的销路更广,他们还自主布置了就餐区,提供外卖服务,推着外卖车去其他区域送餐。中班充分挖掘家乡丰富的教育资源,以“家乡的小区”“家乡的桥”“家乡的动物园”“家乡的月季园”四个话题为切入点进行雪花片拼插。在参观周围居住环境的活动中,家乡的住宅小区给幼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围绕“我居住的小区里有什么”“小区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等话题,幼儿主动参与调查,并用图文的形式进行记录,激发幼儿对身边事物的探究兴趣;在“家乡的桥”探索活动中,幼儿带着爸爸妈妈去参观家乡的桥,并带来合影,开心地向大家介绍自己见过的家乡的桥。追随幼儿的兴趣点,师生开始用雪花片拼插“家乡的桥”,拼插过程中共同探讨“大桥不倒”的秘密:“先插桥的哪个部分?”“怎样拼插才能使桥更结实?”幼儿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分享、合作,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桥,加深了对桥结构和功能的认识;在对“家乡的市花——月季”探索活动中,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游览家乡的月季园,并参观家乡新建的以月季为主要特色的景观大道,幼儿感受到家乡环境的美,激发了建设“美丽淮安”的激情,他们利用雪花片的造型,发挥想象,拼插出五颜六色、多种造型组合的月季花。小班的 “娃娃家”“小医院”“生活游戏”“烧烤城”“汽车城”“美食加工坊”等,将课程融入游戏之中。在“医院”游戏中,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三原色融入其中,制作了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挂号牌”帮助幼儿区分“打针、挂水、吃药”。 幼儿在游戏中摆摆、讲讲、玩玩,体验游戏的快乐,获得多种能力的发展。同时,充分利用周围环境资源,组织幼儿到体育场活动,包括绳彩飞扬、玩转纸盒、民间游戏、吹泡泡等多项内容,有效促进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

在游戏过程中充分尊重幼儿的意愿,从活动区的设置到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都本着以幼儿为主的原则,鼓励幼儿自行设计、自主布置、自己管理、归放有序。逐步将游戏规则内化为幼儿的行为。如,将材料操作方法、整理要求等和幼儿一起讨论,并让幼儿自己设计,通过简单的图示、照片、符号等方式给予幼儿显性暗示,同时将人数提示由贴花等形式逐步过渡到让幼儿自主协调,提高自主管理能力。

二、课程实施综合化,满足幼儿全面发展

立足《指南》解读,科学规范,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夯实主题教育活动方案、游戏计划、周活动计划,注重生活、游戏、运动、学习和谐均衡,着力提高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质量。扎实开展综合主题课程,进一步挖掘家乡文化内涵,开展家乡课程“一课三研”活动,对活动内容的筛选提炼、活动方案的设计呈现以及教师的组织机制进行研讨和反思,完善家乡文化课程,推进课程游戏化、园本化。

在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坚持“主题墙是师幼互动平台”的创设宗旨,跟随教学主题的变化,及时、多元化地呈现主题墙内容,丰富幼儿的认知结构。在创设过程中,根据幼儿的兴趣,不断探索新的构思,追求每一次都有一个亮点,有教师的精心设计,有幼儿的亲自参与,有家长的协助配合。每次幼儿都会骄傲地向家长宣布:这是我画的!瞧!我们和老师一起把教室布置得多漂亮。他们在资源共享中获得了知识、结交了伙伴,开阔了眼界。结合主题活动还创设植物角,利用泡沫盒,请家长与幼儿共同收集不同的植物种子,师幼共同参与其中,制作标识、植物观察记录表、值日牌等,让值日生照顾植物角或集体清扫植物角。平时幼儿经常聚在一起观察,看看谁种的植物先发芽,都长出了哪些植物,它们的芽有什么不同,哪种植物长得快等。幼儿从中既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又培养了从小爱劳动的品质。

同时,让幼儿走进自然、走进社区、走进生活,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发现,发展动手动脑的能力,真正达到环境的教育功能。

三、课程形式多元化,满足幼儿个性发展

本着“每个幼儿都很重要”的理念,我们积极围绕主题、节日、时令等内容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主题活动、生活活动、实践活动、游戏活动,一步一个脚印,蹲下身子聆听幼儿的心声,让每个幼儿都能获得发展。

表现活动:根据幼儿发展需要,开展“故事大王就是我”“我爱唱歌”“小小表演家”“儿歌朗读会”“新闻快递”“天天美食”“天气播报”“雪花片作品展”“早操表演”“叠衣服”“幼小衔接系列活动”等活动,给每个幼儿搭建锻炼的平台,鼓励幼儿在集体中大胆表达、勇敢表现自己。

节日活动:结合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庆祝活动和感恩教育。教师节开展“老师,我爱您”;中秋节开展“月饼品尝会”;国庆节开展“祖国真伟大”传统教育活动和国庆画展;重阳节开展“我为爷爷奶奶做事情”;儿童节开展“快乐童年”等活动,让幼儿在各种活动中感受快乐的节日氛围,了解节日的意义以及风俗习惯,留下难忘的、美好的童年生活,更加健康、幸福地成长!

亲子活动: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开展“亲子钻爬”“周末亲子游”“亲子运动会”“元旦亲子同乐会”“亲子绘剧表演”“亲子手工制作”等活动,活动的开展拓展了教育途径,让家长和幼儿们一起放飞心情,让幼儿们开阔眼界、在体验中成长,增进了亲子感情。

走进社会:为充分挖掘周边的教育资源,开展“摘冬枣”活动,幼儿感受到秋天丰收的喜悦;“走进军营”活动,幼儿初步体验了军旅生活,对解放军叔叔充满了敬佩之情;“走进日月州”活动,幼儿了解淮安的美丽等等。“参观银行” “超市购物”等活动,从不同的层面与角度带给幼儿全新的感受,收到较好的效果。

家长老师:整合家长教育资源,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带动家长积极参与,提高家长教育技能。创新亲子活动组织方式,充分考虑不同性别、年龄、兴趣家长群体的实际需求,让更多的家长有时间、有机会、有兴趣广泛参与活动。我们将家长分为三个组:爸爸组——培养幼儿独立性和坚强毅力;妈妈组——引导幼儿体会爱与感恩;祖辈组——带领幼儿在做与玩中传承家乡文化。根据各组的群体特点,创设针对性的、新颖的、多样化的活动,让家长自主选择参加。学期初我们共同商议亲子活动内容,以菜单的形式发给家长,家长根据自身需求报名,根据报名情况开展相应的亲子活动实践,此举措调动了家长参与的主动性,扩大了参与面,提高了活动效果。

多元化的活动为幼儿创造了锻炼的机会,进一步锻炼了胆量,增强了自信心,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在《指南》精神的指引下,我们将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游戏的教育价值,真正体现“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

如何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第12篇

一、培养幼儿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幼儿在这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他们是带着兴趣进入学习状态的。有了兴趣, 他们才会能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 才会积极探索想知道的神奇的东西。应把培养幼儿的求知欲和兴趣放在首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为本, 观察现行。”通过观察孩子们在生活与环境的互动所产生的兴趣, 教师才能抓住孩子们关注的问题, 正确引导孩子们将问题引向深入, 这样, 孩子们才会积极主动学习。

目前, 主动学习是幼儿实现终身教育的必要手段和重要前提, 我们在为幼儿创造学习机会与条件的同时, 就会生成许多幼儿感兴趣的、乐于参与的、探索性很强的活动。如:大班的小朋友在户外活动时, 发现草地上的蚂蚁在搬, 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孩子们观察着、议论着, 蚂蚁这么小, 它们搬得动大虫吗?它们是怎么搬的?讨论非常热烈。老师注意到了孩子们的争论, 走进孩子, 观察着, 倾听着, 在倾听中了解幼儿, 认识幼儿, 引导幼儿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开展活动。虽然生成的各活动之间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但又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 因而从不同角度促进了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又如故事《白雪公主》中, 我们主要是同情白雪公主的遭遇, 而孩子们提出了更有趣的问题:为什么白雪公主总是不听小矮人的劝告?她是不是憨的?她也许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带着问题, 老师和幼儿一起寻找答案, 使孩子们明白人总有优点和缺点。在活动过程中让幼儿的兴趣占了主导地位, 使幼儿在兴趣中获得了探究、交流、合作的机会, 体验到了自主学习的乐趣, 这样孩子们获得的是难以忘记的学习, 每个幼儿都在原有水平上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所以, 我们要在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兴趣, 引导幼儿放飞思维, 发现问题, 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让孩子们参与环境创建。

《纲要》指出,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通过环境的创建和利用, 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如:主题“放飞风筝”就是孩子们共同创设的, 孩子把自己喜欢的风筝用来布置环境, 他们相互欣赏, 了解了风筝的种类, 风筝是靠什么飞上天的?

创建自由探索的学习环境。从墙面、空中到活动区都体现出了幼儿的广泛参与, 自主安排, 呈现出幼儿在自己生成的主题活动中的作品, 收集的图片、照片、天气记录、观察记录, 新闻分享, 心情表现, 以及一些可探索、可操作的图片、插片, 科学动手活动的原材料等。幼儿可在这些活动中自由取放, 主动操作, 自由交往, 从而体现出幼儿是环境的主人。环境中的内容来源于幼儿的生活, 环境中的材料是由幼儿、教师、家长共同收获, 师生同商量、讨论决定的, 并一起参与和布置的, 要让他们在与环境、材料的互动中发现、思考、探究问题, 主动参与, 能够体验到发现的乐趣。这样的环境布置是幼儿最喜欢的, 因为里面有他们值得骄傲的成果。

三、增强游戏的灵活性, 激发好奇心, 促使幼儿主动学习。

我国著名的教育专家陈鹤琴说:“小孩子是生来好活动的, 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幼儿的主动性主要是通过活动表现出来的, 也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培养幼儿主动活动的习惯, 而游戏是最能发挥幼儿主动性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的愿望得到满足, 兴趣得到提高, 身心舒适而愉快。

让游戏贯穿于教学活动始终是促进幼儿学习的关键。例如:玩水的游戏, 培养了幼儿的自理能力 (洗脸、洗手、洗手帕) , 知道了水的用途;在认识稀有动物时, 我模仿动物叫声, 并出示动物卡, 幼儿在模仿的同时认识了一些稀有动物;在游戏“小猎人”中, 如果是稀有动物就要开枪射击, 玩角色游戏“幼儿当老师”, 小老师带领小朋友们复习学过的各种图形, 游戏贯穿于活动中, 整个活动自然、轻松、愉快, 幼儿从无意识学习转为有意识学习, 既满足了愿望, 又使学过的知识通过游戏的形式得以巩固, 调动了积极性。根据教学内容采用丰富多彩的游戏, 使不同水平、不同能力的幼儿都能在游戏中获得兴趣和满足, 激发了主动学习的热情。

四、激励评价, 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激励是教育工作者激发孩子的兴趣, 充分调动其积极性的手段之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每个孩子思维发展都有独特的道路, 每个儿童的聪明和才智都各有特点。我们用积极、热切的期望寻找和发现、捕捉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并促进其发展。老师要善用语言激励、唤醒、鼓励孩子。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一句激励性语言, 可以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如:在游戏活动“过独木桥”中, 我班的章小蕙小朋友不敢过, 我对她说:老师知道你很勇敢, 能走过去, 拿到一朵小红花送给妈妈。在老师的鼓励下, 她迈开脚步走过去了, 做了她从前不敢做的事。当班中的孩子做了好事时, 教师就要充分肯定他们, 告诉他们这样做对人、对自己的好处。不仅如此, 在他们做了好事以后, 还要不失时机地表扬, 使他们有所进步。所以, 我们要针对孩子的表现激励他们, 这就是鼓励, 它能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每个孩子都需要鼓励和表扬, 就像植物需要阳光一样。

上一篇:科技术语翻译下一篇:柞蚕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