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动力设备范文

2024-05-16

机械动力设备范文(精选12篇)

机械动力设备 第1篇

1 目前存在的问题

1.1 检修管理手段落后, 管理理念不新

目前车间依然参照八十年代机车维修的模式, 即主要以定期维修和事后检修为主。定期检修是一种以时间为基础的预防检修方式, 也称为计划检修管理。目前我段的定期维修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定期检修的检修范围大, 发布的年度检修计划包括所有的机械动力设备, 种类杂, 没有针对不同的设备制定不同周期的检修计划。笼统的检修计划不仅费时费力, 而且好多工作没有按照轻重缓急去做, 这直接导致维修效果不佳。有的设备总成在几个检修周期内实际上是可以免维护的, 也被拆分检修, 做了很多不必要的工作。二是定期维修的周期设置不合理。因不同厂家设备质量不一样, 即使相同的设备使用环境和条件也不同, 有的周期还没到就急需维修, 有的两个周期内设备质量都有保障。由此也造成了一些需要维修的没有维修, 不需要维修的也维修了。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 而且检修的效果也不好。

事后维修是当设备发生故障或其它失效时进行的非计划性维修管理模式。事后维修影响了设备的使用, 影响了安全效益, 提高了设备的停机时间。由于我单位的机械动力设备不是集中在一个地方, 而是散布在各条铁路线上。检修人员出动往往需要1天时间, 如果发生了故障误判等情况, 需要二次派人维修。维修周期长。而且检修设备不方便携带, 有时候因为一个配件坏, 却只能更换总成, 加大了检修成本。部分职工存在懒汉思想, 故障没有彻底处理, 留有尾巴, 造成二次报故障和二次维修, 影响检修成效。

1.2 成本意识不高, 检修管理优化动力不足

作为比较传统典型的国有企业, 我们的成本意识不高, 检修管理优化的动力不足, 这主要体现在各项支出上。据段财务科统计, 动力车间2012年由事后维修造成的短途运输费用5.9万, 交通费0.7万, 住宿费5万。事后维修的费用高达11.6万。检修库房的备用料库存不科学。一些常用的经常备用量不足, 一些不常用又剩了好多。据材料系统库存材料统计, 库房存料达30.2万, 相对动力车间每年110万的材料成本支出, 数字很惊人。主要是因为现在检修用料的采购不科学, 采购料的周期长, 需要先报计划后再由材料科按计划购买。这种方式虽然理论上比较科学, 杜绝了浪费。实际上由于没有采取措施掌握设备的状态, 很难判断实际需求的备用料。车间为了防止备用材料不足, 购买了很多不常用的材料和配件或者估计错误超量购买。直接加大了一些不必要的成本。铁路单位在体制上没有鼓励节约成本的措施。各单位依然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思想, 按照划定的成本来检修设备。即使节约了成本也得不到应有的奖励, 相反由于成本没有花完, 在下一年的预算中相应的成本就会减少, 这有可能造成成本不足, 超成本后自己反而被考核。

1.3 设备发生故障后定责不清, 责任追究制度不全

设备维护维修后, 车间只有一个很简单的派工维修单保存。没有系统的统计和技术资料的分析。设备发生故障后, 不能很好的通过资料追溯到维修的责任人。这就让一些时间跨度大, 或者涉及到其他设备, 情况比较复杂的责任故障, 故障责任人逃脱了考核。目前检修管理人员未对设备故障定责做专门的调查和研究, 因此发生故障后, 设备故障的责任不能很好的落实到设备的检修人员或者使用人员。责任追究制度不全。发生故障后追究责任人, 都是通过大家讨论, 没有形成书面的硬性的规定。因此发生故障后, 大家都做好人, 经常发生免除惩罚的情况。

1.4 检修质量卡控不严

检修过程中存在不按作业标准和检修工艺执行的现象。这些不按规定检修的设备, 从外观和当时设备运行的情况来看没有异常, 但是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故障。给生产带来很大隐患。在检修工作业时, 设备的使用人员往往离开现场, 设备检修质量没有卡控。主要因为设备质量问题没有考核设备使用人员的条款。相当于设备使用人员是免责的, 因设备使用人员的检修质量卡控动力不足。

1.5 检修人员学习积极性不高, 干活多凭经验

目前车间仅有一名内燃机钳工技师。其他检修人员都没有很大意愿考技师。而且技师和普通职工收入差距不大, 干活多少和干什么活对应的收入分配机制没有建立, 职工学习的意愿不高, 甚至学的越多, 干的越多, 收入也不见有提高很多。这也直接导致了现状。在这种氛围下的职工, 对于老的旧的常见的故障还能应付一下, 一旦新设备和新工艺上马, 马上就跟不上步伐。

2 加强检修管理的思路

2.1 细化设备基础资料, 建立设备分级管理模式

充实细化设备的基础资料, 包括设备的出厂资料, 各总成资料, 日常运行资料 (运行时间, 运行公里等) , 日常检修资料, 定期检修资料, 定期保养资料等。根据设备实际状况实行分等级管理模式。使用频率高、安全性要求高的设备分为I类。主要包括作业车的发动机、液压系统、制动系统、传动系统;使用频率高、安全性要求不高的设备分为II类。主要包括非车载的发电机组、部分电器。使用频率低、安全性要求不高的设备分为III类。

针对不同类别的设备, 制定不同的修程。修程也不一定固守厂家的要求, 根据设备等级灵活安排定期检修。从而达到节约成本, 提高检修效率的目的。

2.2 利用网络技术, 构建检修管理系统, 提高管理效率

利用信息技术办公已经发展很成熟, 信息化有利于减轻台帐的压力。纸质的台帐有很多弊端, 比如不方便统计, 不方便查看, 不符合环保理念等等。车间在2011年开发了机械动力设备管理系统, 随着系统的完善, 各种数据分析和统计也方便了很多。在2012年车间就延长了非车载发电机组的定期保养时间和缩短了车载发电机组的定期保养时间。优化了检修的资源。而在以前大家是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的, 或者意识到了也只是忽略了。

2.3 利用检修管理系统的数据推断, 合理确定材料和配件的库存

针对每一台设备建立设备检修、检验、事故、故障等的时间档案, 同时, 每一台设备都有多种配件和备品, 每一配件都有详细的信息描述。按照这样的组织, 能保证数据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数据畅通。能保证设备管理的预期功能的数据需求。综合所有信息, 我们就可以统计出故障的类别和数量以及更换的配件, 依据这些再加上一定的设备备用率, 就确定了配件的储备数量。从而达到减少库房库存, 节约成本的目的。同时依据系统统计分析出的保养和定期检修的规律, 分阶段分情况购买定期保养所需的材料。从而达到平稳有序的材料支出。

2.4 细化设备故障的定责标准, 制定完善的责任追究制度

依据不同分类的设备, 制定不同的定责标准。I类设备从严从重考核。II类、III类酌情考核。从而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情况。同时细化故障定责的标准, 对不同等级的设备制定不同的考核指导意见, 对不同的故障制定不同的考核指导意见。设备使用者有连带责任的, 考核设备使用人员;设备检修人员有连带责任的, 考核设备检修人员。从而使考核有依据, 从而使责任制度落实到位。

2.5 合理调整机制, 提高职工学习积极性

从职工的绩效工资机制入手, 根据不同设备的维修技术难度确定不同的工作绩效。适当拉开检修高技术含量设备的技术人员与普通技术人员的收入。另一方面强化学习机制, 营造学习氛围。目前车间有很多的学习活动和培训比赛等, 车间管理干部应带头参与, 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通过以上措施, 提高了机械动力设备的检修管理水平, 加强了设备检修质量, 同时降低了设备检修维护成本, 提高了安全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赵国.创新设备管理机制, 提高设备管理水平[J].设备管理与维修, 2010, 312.

铁道部机械动力设备管理规定 第2篇

时间: 2008-03-20 11:30:55 | 文章来源: 中国工程机械银网 第一章 总则

第1条 机械动力设备(以下简称设备)是完成铁路运输生产建设的物资技术基础,是实现铁路现代化的重要生产手段。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为加强设备管理,提高企业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和经济效益,保证安全生产和设备正常运行,并结合铁路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2条 本规定适用于铁道部所属全民所有制单位构成固定资产的设备的管理。

第3条 设备管理要贯彻执行“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发展和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4条 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令、法规;通过技术、经济和组织措施,对设备进行综合管理,做到全面规划、合理配置、择优选购、正确使用、精心维护、安全运行、科学检修、适时改造和更新,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不断改善和提高技术装备素质,充分发挥设备效能,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

第5条 要加强设备管理和维修技术的科学研究,积极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多种维修方式,不断提高设备管理和维修技术现代化水平。

鼓励设备管理和检修工作的社会化和专业化协作。

第6条 根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铁道部对全路设备管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

第7条 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设备管理工作是各级领导的重要职责,设备管理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要列入单位领导任期责任目标,并定期考核。

第8条 设备管理部门要负责(或参与)对设备规划、选型、购置(设计、制造)、安装、调试、验收、使用、保养、检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实行综合管理。

第二章 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9条 铁道部、部内各有关业务局、部属各单位都要有相应的领导干部主管设备管理工作。

铁道部设备办公室综合归口负责全路的设备管理工作;部内各有关业务局(总公司、工程指挥部)的设备综合管理部门分别负责本系统的设备管理工作。

第10条 部属各单位要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加强设备管理工作,各基层单位要按照设备复杂系数配备必要的专业管理人员。

第11条 铁道部在设备管理工作中的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定全路设备管理的规划和规章制度;

2、监督检查和组织协调全路的设备管理工作;

3、掌握全路设备的数量、技术状况及安全情况;交流和推广设备管理的先进经验和维修新技术;

4、组织全路设备检修专业化协作;

5、组织全路设备大检查,表彰奖励全路设备管理优秀单位和先进个人;

6、组织设备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

7、负责部管大型、精密设备的调拨和报废工作;

8、按期统计上报全路设备管理工作的有关报表;

9、负责特大设备事故的处理工作。

第12条 部属单位在设备管理工作中的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对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条例和有关规定,制定本单位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

2、监督检查和组织协调本单位的设备管理工作;

3、掌握本单位设备的数量;技术状况及安全情况;交流和推广设备管理的先进经验和维修新技术;

4、组织本单位设备检修专业化协作;

5、定期组织开展设备检查和竞赛评比活动,抓典型、总结推广先进经验,表彰奖励设备管理的优秀单位和先进个人;

6、对职工进行设备管理和维修方面的教育及技术培训;

7、办理本单位设备的调拨和报废工作;

8、按期统计上报本单位设备管理工作的有关报表;

9、按照规章提取并合理使用设备大修理和基本折旧基金;

10、制定设备综合管理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及工作标准;

11、制定设备管理工作规划,完成设备管理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12、负责对设备事故的处理工作;办理特大设备事故的上报工作;

13、组织制定所属各级单位的职责范围。

第13条 为加强设备管理,保证安全生产和设备正常运行,必须建立设备监察制度,监察人员有权监督检查各单位的设备管理工作。

第三章 前期管理

第14条 按照设备综合管理的要求,各单位要做好设备规划、选型、购置(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和验收工作,重视和加强设备的前期管理。

第15条 设备管理部门必须负责(或参与)设备的前期管理工作,购置设备应充分考虑适用性、可靠性、维修性和经济性,为后期管理奠定基础。

各单位购置进口和重要生产设备,应当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并按照有关规定上报审批。

第16条 自制设备设计方案的研究和审查,应当有设备管理人员参加,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做好制造工作。设备制成后,必须有完整的技术资料,并经过一定时间的生产验证,方可组织验收。

第17条 设备管理部门要参与对进口设备的选型、考察工作。进口设备应当有完整的技术资料和必要的维修配件。设备到达后,要认真点收并及时组织安装、调试和投入使用,发现问题应及时会同有关部门办理索赔。

第四章 基础管理

第18条 设备管理范围是:凡符合国家规定,构成固定资产的机械动力设备。

第19条 设备应按《铁道部机械动力设备分类目录》的规定,进行统一分类编号、设置标牌、建立健全设备台帐、技术档案(图纸、说明书、履历簿及原始资料等)。

第20条 各单位应建立健全设备管理的各种工作制度、标准、流程、定额和技术、经济考核制度。

第21条 动力、起重、运输、压力容器等有专业规定的设备,按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第22条 预计连续停用三个月以上的设备,应当封存。封存设备必须做到技术状态完好,并指定专人定期检查、维护。

封存一年以上的设备,上级设备管理部门有权调剂使用。

封存与启封必须按规定办理手续,经批准后,方能生效。审批权限,由部属各单位自行制定。

第23条 设备租赁、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办理手续,核收费用。

第24条 对多余闲置设备应及时调剂,设备调拨应根据上级下达的“设备调拨通知单”办理有关手续。调出设备应保持完整,并将随机附件及技术资料一并移交。

第25条 设备报废应按分级管理的权限和报废条件,上报审批。未经批准,不得拆除。

已报废的设备,不得继续使用,对能用的零、部件,可以回收利用。

第26条 要加强设备管理方面的信息积累和统计分析工作。各种原始凭证,数据资料要齐全准确,并认真做好设备固定资产创净值率、主要生产设备利用率、主要生产设备完好率、设备大修理计划完成率、净产值设备修理费用率、设备事故率、设备故障停机率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统计分析工作。

第27条 为全面掌握设备的数量、分布、技术状态和基本情况,作为研究制定有关设备管理、技术、经济政策的依据,各单位要正确填写各种报表并及时上报。

机械动力设备年报要逐级汇总,按时报部。

第五章 使用与保养

第28条 必须建立健全设备的使用和保养制度、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和工作标准。

第29条 使用设备必须执行两定(定人、定设备)、三包(包使用、包养修、包保管)制度。操作人员必须通过培训,经考试合格后发给操作证,并定期考核。无操作证者禁止使用设备。

第30条 必须严格遵守设备操作、使用和维护规程,禁止超负荷,拼设备和精机粗用。各类设备操作人员都要做到三好(管理好、使用好、养修好)、四会(会使用、会养修、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第31条 应当对设备进行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使设备经常保持整齐、清洁、润滑、安全。

第32条 要建立健全润滑管理制度,实行润滑五定(定人、定点、定时、定质、定量),切实做好润滑工作。

第六章 修理与备件

第33条 设备修理分为小修、项修和大修。

小修:是维持性修理。对设备进行全面性检查、清洗及调整,修复或更换磨损及不能维持使用到下次修理的零部件,效能要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项修:是项目修理。根据设备的结构和使用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对其中丧失精度或达不到工艺要求的某些项目进行针对性修理。修复项目的效能要满足或高于产品工艺要求。

大修:是恢复性修理。全面解体检查,修复和更换全部磨损的零部件。大修后的设备要全面恢复设备性能和安全装置,恢复外观,配齐必要的部件,主要几何精度(能力)达到出厂标准(或合同要求),保证使用到下一次大修。

附属设备及电气装置与主机同时修理。

第34条 要按照计划预修的要求和设备的实际技术状况编制设备修理计划。

设备修理计划是单位年度生产、技术、财务计划的组成部分,要与生产计划同时编制下达,统一安排,严格执行。

在设备修理中要积极推广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第35条 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和使用大修理基金,由设备管理部门计划使用,财务、审计部门加强管理和监督,不得挪作它用。

基层单位要加强维修费用的管理,并由设备管理部门计划使用。

第36条 设备修理应当严格遵守修理规程和技术标准,以保证质量,缩短时间,降低成本。

第37条 要建立健全设备修理质量检查验收制度,设立相应检验人员。验收标准按有关规定(或合同)执行。不合格不准交付使用。

第38条 要建立设备备件储备制度,制定备件储备范围和定额,有计划的采购和生产,做好供应和管理工作。

各单位备件储备资金,不少于本单位设备原值的2%(工程部门不少于5%)。

在保证设备修理质量的前提下,要做好设备旧件的修复利用工作。

第七章 改造与更新

第39条 要有计划地加快对老旧设备的改造与更新,编制设备改造与更新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从资金、材料、技术力量上给予充分保证。

第40条 为改善设备的精度、性能和效率,需要对重要生产设备进行加装、改造、必须做出技术经济论证,按分级管理权限审批后实施。

设备加装改造可以结合大修理进行。

第41条 按国家规定提取的折旧基金,应主要用于设备的改造和更新。还可以从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加速老旧设备的改造和更新。

第42条 设备改造验收后,新增的价值,应当办理固定资产增值手续。转让、报废设备所取得的收益,必须用于设备的改造和更新。

第43条 凡属于下列条件之一的设备,应当报废:

(一)经过预测,继续大修理后技术性能仍不能满足工艺要求和保证产品质量的;

(二)设备老化、技术性能落后、耗能高、效率低、经济效益差的;

(三)大修理虽能恢复精度,但不如更新经济的;

(四)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身安全与健康,进行改造又不经济的;

(五)其它应当淘汰的。

第八章 安全管理

第44条 各级领导要经常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定期组织设备安全检查。各类设备都应有可靠的安全装置和防护设施,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第45条 设备因非正常损坏,造成停机或使设备质量、技术性能降低,影响正常使用,均为设备事故或故障。

设备事故分为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三类。凡属下列条件之一者,即按该类事故处理:

(一)一般事故

1、修复费用在一千元及以上;

2、设备连续停机时间五天及以上。

(二)重大事故

1、修复费用在一万元及以上;

2、设备连续停机时间三十天及以上。

(三)特大事故

1、修复费用在五万元及以上;

2、设备连续停机时间六十天及以上。

有专业规定的设备按有关规定执行。

修复费用只计算直接发生的人工、材料费用(或因事故报废的设备价值)。

未构成事故的均为设备故障。

第46条 设备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停止使用,采取措施防止影响扩大。要保护好现场,按照分级管理的权限逐级上报有关部门,并积极组织抢修。

对设备事故要做到“三不放过”(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未受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对于责任事故应视其性质严肃处理。

对隐瞒事故不报、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应加重处罚,并追究领导责任。

第47条 要做好设备事故、故障的统计、分析工作。对经常重复发生故障的部位或部件,应分析研究故障发生的原因和规律,制定治理措施。

第九章 教育与培训

第48条 要对在职的设备管理干部进行多层次、多渠道和多形式的专业技术和管理知识教育,对现有设备操作和维修工人进行多种形式、不同等级的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培训考核成绩要记入技术培训档案,作为职称评定和提职晋升的依据。

第49条 全路的大专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开设设备专业或课程,培养设备管理与维修方面的专业人员。

第50条 各级设备管理部门的负责人,一般应当由具有中专以上文化水平(包括经过自学、职业培训、达到同等水平),并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

第十章 检查评比与奖惩

第51条 部属各单位每年要有计划、有领导、有组织地开展一次设备大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集中力量组织整改。

对设备大检查情况要组织复查,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第52条 设备完好标准

1、设备性能良好,动力设备的出力能够达到规定标准,机械设备精度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设备运转时无超温、超压现象。

2、设备运转正常、零部件齐全。没有较大的缺陷、磨损程度不超过规定的技术标准,主要的计量仪器、仪表和润滑系统正常。

3、原材料、燃料、油料等消耗正常,基本没有漏油、漏气、漏电、漏水等现象。

设备技术状态统一分为一、二、三、四级。

一级设备:符合完好标准;主要精度(能力)能达到原设备出厂标准。

二级设备:符合完好标准。

三级设备:达不到完好标准,有缺陷,带病运转和停机待修的设备。

四级设备:待报废设备。

达到一、二级的为完好设备。

在计算完好台数时,不得用抽查折合的方法推算,必须反映每台设备的实际情况。

第53条 各单位要定期组织竞赛评比,开展群众性的评优活动,评出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红旗设备,并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54条 部属各单位要开展设备管理优秀单位评选活动,并择优向部推荐,参加部级评选。

部级设备管理优秀单位每年评选一次,并择优向国家推荐,参加国家级的评选。

第55条 对因设备管理混乱,设备严重失修而影响生产的单位,应当令其限期整顿并根据情节轻重追究单位领导人员或有关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

对玩忽职守、违章指挥、违反操作、使用、维护、修理规程,造成设备事故和经济损失的职工,由其所在单位根据情节轻重,分别追究经济责任和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一章 附则

第56条 本规定是铁道部机械动力设备管理的统一规章,所有现行设备管理规章、文件中,凡与本规定条文有抵触的,均按本规定执行。

机械源动力 第3篇

车队驻地探营

作为一名拥有十余年公路自行车运动观赛经验的“资深丝”, 一年前现场观赛遇到的种种困境依然历历在目,第二届环北京职业公路自行车赛作为我的第二次“混场”之旅,心中惴惴然不足为奇,但上帝总是青睐有准备的孩子,有过惨痛经验的我凭借深厚的赛事经验知识终于成功地获取了文字记者证,这意味着车队驻地我将如入无人之境。

到达车队下榻酒店的当天,设立在停车场旁的维修区显得格外冷清。维修区不仅是机械师们装车、调试、洗车的地方,也是车手们每次外出训练之前的必经之地,他们需要在这里取车,并满载补给品。而车队队车并不会跟随每一次赛前训练。我原本以为先期抵达驻地的巴斯克电信车队(Euskaltel – Euskadi)将在随后不久进行他们来京后的首次训练,然而直到临近中午,只有车队主将萨穆埃尔·桑切斯独自一人向维修区走来。本赛季对于萨米(萨穆埃尔·桑切斯的昵称)来说可谓多灾多难。在重要的环法热身赛Critérium du Dauphiné的比赛中,这位已经年满34岁的老将在第一赛段中就遭遇了严重的事故。不过,凭借着惊人的毅力,他不仅在队友的保护下抵达了终点,而且坚持完成了余下的全部赛段。然而,萨米终究没能逃过厄运。在环法赛第八赛段中,他摔断了手指,这是萨米13年职业生涯以来第一次遭遇骨折,这次意外受伤也使得他彻底告别了环法之旅,而更令他感到痛苦和难以接受的是他不得不缺席自己的奥运卫冕战。“高莫?艾斯达乌斯DAY,萨米!”见我华丽丽地用西班牙语问候(事实上我只会这么一句),萨米惊愕之余微笑着挥手致意。但萨米并没有外出骑车,而是选择了进行40分钟有针对性的骑行台快慢节奏交替练习。

我精心地准备着晚间对萨米的专访。不过当我第一次面对面采访顶级职业车手,已经记不清自己当时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心情。“萨米,事实上,我同样是一名车迷。中午的时候,我看到你一个人在进行骑行台训练,那么,你现在的身体状况如何呢?”“噢,相当不错。”我们之间的交谈就这样开始。尽管由于英语的不熟练,萨米的回答始终比较简单,但从他的言语当中,依然能够感受到四年前北京奥运金牌对他的车手生涯甚至他的人生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萨米从14岁起开始从事自行车运动,是这支巴斯克血统车队历史上为数不多的非巴斯克车手之一。2008奥运之前,萨米已经在环西班牙自行车赛、伦巴蒂自行车赛这样的大赛中有所斩获,但奥运会公路自行车赛冠军无疑是他职业生涯迄今为止最为重要的一场胜利。如今在萨米的车架上,“2008.8.9”的字样清晰可见,而他所佩戴的耳钉也是奥运五环图案。在采访进行的过程中,萨米曾开玩笑说打算再做10年的职业车手,然而当问及对下赛季有何打算的时候,萨米却显得有些迷茫。毕竟刚刚过去的一年无论是对萨米本人还是对巴斯克电信车队而言都异常艰难。由于整体战绩不佳,车队面临降级的危险(由PC级别降为PCT)。为了保住执照,车队高层已经决定放弃持续了近20年的传统理念,计划引进众多与巴斯克地域毫无关联却拥有UCI积分的各国车手。即便如此,车队的未来依旧笼罩在一片迷雾之中……末了,萨米告诉我,他希望能够登上本届环京赛最终的领奖台。离开车队驻地,不远处鸟巢和水立方的灯光在夜空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这就是属于我的环京之旅的第一天,有些匆忙,却也丰富多彩。

当个机械师不容易

开赛前几日,车队下榻的酒店大厅和维修区已然成为了我每日的“游荡”之地,不过Vacansoleil车队的到来令我心有戚戚焉,不仅一直以来自己格外喜欢他们,而在去年的环京赛期间同车队工作人员也曾有过一段愉快的交流。对许多国内车迷而言还有些陌生的Vacansoleil车队的确只是职业车坛中的新军,成立于2008年,前身为荷兰P3 Transfer-Batavus车队。尽管缺乏最为顶尖的车手坐镇,但车队仍然在过去的几个赛季中取得了不错的战绩,特别是车手们在比赛中所表现出的积极攻击的风格更是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一些传统豪门车队有所不同,Vacansoleil队内的气氛总是显得轻松、融洽,不禁让我想起了队员Marco Marcato的说法,整个Vacansoleil车队就像一个大家庭。

在公路自行车领域,车手们充当的是一种冲锋陷阵的角色,他们在赛场上拼搏、赢得各项荣誉。然而,就如同每一项竞技体育,荣耀的背后同样承载着更多幕后英雄们的付出,机械师就可以算做自行车赛场上的幕后英雄。公路自行车是一项艰苦的运动,而作为一名顶级职业车队的机械师自然就更加辛苦。以一个比赛日为例,机械师需要先于车手起床将车手们的比赛用车及备用车的性能调试完毕。当然,在比赛进行的过程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机械师以相当快的速度为车手们更换轮胎、更换车辆、排除各类机械故障。作为一名机械师,你必须像参赛车手一样在比赛中时刻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以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故障和事故。而当比赛结束,车手们各自回到驻地休息的时候,机械师还要将自行车全部冲洗干净并重新进行调试。Vacansoleil车队的机械师Klas Johansson告诉我们,通常,一支车队在一项赛事中配备两名机械师,而现在的Vacansoleil实际上总共只拥有四名机械师,整个赛季显得相当忙碌,而在比赛中,如果有车手卷入事故,车子受损严重,那么对于机械师而言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

Klas Johansson来自瑞典。或许是由于寒冷的天气,自行车在瑞典并不是一项受欢迎的运动。自行车运动在瑞典的普及程度远比不上它的北欧邻居丹麦和挪威,Klas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瑞典一直缺乏像Boassen Hagen这样的明星车手,使得人们对于自行车运动的关注度也降低了不少。和绝大多数Vacansoleil的工作人员相同,Klas非常热情,也很健谈。他曾是一名业余车手,从1998年起担任机械师。起初,Klas先后在几支女子车队中工作,而在2009赛季,他成为了荷兰一家名为Flexpoint女子职业自行车队的经理。也正是在那段时期,他结识了荷兰前著名冲刺手Jean-Paul van Poppel。van Poppel是Klas在Flexpoint车队的前任,后来,也正是他引荐Klas加入了Vacansoleil车队。由于要随队前往各地征战,每年,Klas至少要有200天以上远离家乡,他坦言,这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极其困难,特别是当你拥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孩子之后,这种聚少离多的日子的确令人非常痛苦。“不过,现在,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但对我的女朋友来说就不同了。”Klas半开玩笑地说。当他不在家中的时候,他只有通过互联网、电话或短信的方式与家人进行交流。

尽管日常工作繁忙,但当赛季结束之后,Klas便可以享受长达一百多天的假期。在这段时间里,他惟一要做的就是保持通讯畅通,以便车队可以随时联络到自己。通常,Klas会利用假期与朋友一起外出骑车或进行一次短暂的旅行。不过,在瑞典的冬季,Klas还是选择在家中度过大多数的时光。

本届环北京自行车赛是Klas Johansson第三次来到北京,第一次是奥运之前的测试赛,接着是2008年奥运会。当问及对北京印象如何的时候,Klas并没有刻意隐藏内心的真实感受。他直言北京的交通状况令他有些头疼,此外,干燥的气候也使得他的眼睛和喉咙感到不舒服,当然还有那些难以消散的雾气……我们无意责怪Klas的坦诚,好吧,哥们,你被你老家的纯洁惯坏了。

那个总是坏笑的菲利普

菲利普(Philippe Mauduit)是参加本届环京赛的盛宝银行车队(Saxo bank)的运动主管,但却算得上半个“中国通”。与绝大多数的法国人有所不同,44岁的菲利普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甚至还可以听懂简单的中文词汇。菲利普为人随和,每次遇见他都向我们坏笑,他最常说到的一句中文就是“没问题。”作为一位来自自行车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度、从事这项运动已经30年的业内人士,菲利普认为,尽管自行车运动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有着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不乏优秀的自行车手,从名将汤学忠到前不久刚刚完成了环西班牙自行车赛的年轻车手计成。在菲利普的眼中,汤学忠绝对可以算作迄今为止最为出色的中国车手,而对于新秀计成,他的评价是非常努力,同时也很敬业。不过,最令菲利普深有感触的还是现阶段中国与欧洲国家在车手培养方式上的差异。中国的车手在选择自己职业生涯的问题上缺乏自主权,往往都是听从教练的安排去从事某项运动。而在欧洲,孩子们有充分的选择权,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投入到运动当中,而父母也大都尊重和支持孩子的选择。在法国,几乎全年都会举办不同年龄组各个级别的自行车比赛,如果你愿意成为一名职业车手,成绩又足够优秀的话,那么,命运完全在你的掌控之中。不过菲利普相信,总有一天,自行车在中国也会成为一项深受人们喜爱的运动,中国的自行车运动必将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作为职业公路车手,常年的艰苦训练及征战使得伤病在所难免。那么,自行车运动员身体上的哪些部位最容易受到伤害呢?对此,菲利普的看法是,通常,当遭遇事故或发生激烈碰撞的时候,肩、胯、锁骨往往成为了最薄弱的环节。此外,小腿肌肉和作为支撑点的手掌也极易受伤。而在我们看来较为脆弱的膝盖部位反而很少会出现运动性损伤。

既然谈到盛宝银行车队,就不可能不提及刚刚禁赛期满复出就拿下环西班牙自行车赛冠军的康塔多。从瘦肉精事件披露到康塔多最终回归盛宝银行,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全队上下始终给予了康塔多最坚定的支持。他打开手机中的一段视频,正是今年环西倒数第二赛段极为关键的Bola del Mundo爬坡路段,当时菲利普就坐在康塔多身后的指挥摩托车上。同样,菲利普还是第17赛段—那场至今仍令无数车迷记忆犹新的惊天逆转的策划者之一。因为考虑到正常情况下很难击败Purito,车队必须想尽办法放手一搏。最后,菲利普对下赛季的看法简单而充满自信:“有了康塔多,我们的目标当然是环法赛冠军。”

指挥车中观环京

开赛前一天,我专程拜访了天然气车队的领队斯蒂法诺(Stefano Zanatta)。年轻时的斯蒂法诺是一名职业车手,曾多次参加环法自行车赛。随后,他向我介绍了这次与他搭档的运动主管,同样是意大利人的Bigaio Conte。Bigaio在职业车坛小有名气,为Saeco车队效力期间曾经取得著名的米兰-圣雷莫古典赛第四名的成绩,还拿下过Tirreno – Adriatico(两海多日赛)的冲刺王。的确,在自行车这个圈子,你很难找出一位真正的“门外汉”。

第一次坐在队车副驾驶的位置观赛对我来说未免有些心潮澎湃。环京赛组委会提供的队车中并没有安装像环法赛时使用的袖珍电视屏幕,仅配备了基础的无线电通话设备。我迅速系好安全带,因为对车队“指挥家”们的驾车方式早有耳闻,尤其是在转弯的时候,你甚至丝毫不会感觉到刹车的作用。坐在一旁的Bigaio正在有条不紊地做着最后的准备,他将一张缩小版赛段路线图粘贴在方向盘的正中间,将无线电调整到准确的波段,时不时与坐在后排的机械师用意大利语交流着什么,之后又用带有浓重意大利口音的英语和我闲聊几句。不过,发令枪响前的几分钟,指挥车内则显得异常清静,甚至听不到两旁观众热烈的欢呼声。即使在大部队已经离开起点线足足几公里之后,这种气氛也依旧保持着。

第一赛段是今年环北京自行车赛惟一的一个纯平路赛段,自然也是冲刺手们难得的展现自我的机会。在天然气车队的阵容中,维维安尼(Elia Viviani)无疑是本赛段夺冠的热门,想必天然气车队也是不会轻易放过这个绝好的机会。直到比赛进行了十几公里之后,才逐渐有车手从大集团中成功突围,而此时,Bigaio也终于拿起了无线电话筒,向全队通报突围车手名单。坐在队车中观赛的感觉与在电视机前简直有着天壤之别,最大的不同之处便是视觉的角度,尽管天然气的队车排在各队的第一位,但即便如此,也只能依稀看到大部队尾部车手的背影。不过,这对于Bigaio来说显然不是问题,因为他仅仅依靠观察这样的背影,便可以准确辨认出视觉之内的每一位天然气车手,着实令我感到不可思议。比赛本身的进展自始至终都是那样的波澜不惊,特别是在进入绕圈之后,甚至连机械故障都极少发生。不过天然气车队还是上演了一次“极速换胎”,急转、急停、更换后轮,整个过程大概只持续了20秒左右,之后便是我们在电视上常见的用队车为车手领骑,将其带回大部队。而机械师则会将更换下来的车轮上的管胎用剪刀分离出来(管胎用胶水与车轮粘合),又是一条报废的轮胎……绕圈的过程似乎显得有些漫长,比赛进行到最为关键的最后几公里,无线电通话也越发频繁起来,不懂意大利语的我不知道Bigaio究竟在向车手们传达着怎样的意图,不过从他的语气中,可以猜测一定是在部署冲刺的战术。最终,维维安尼如愿夺得首赛段冠军,Bigaio也兴奋地和我击掌庆祝。他自己本身就是一位优秀的冲刺手,看来对于冲刺型赛段还是颇有心得吧……“一定是你的到来给我们带来了好运。”Bigaio笑着对我说。“也许吧……”在回驻地的路上,我告诉Bigaio,我要用文字记录下整个过程,无论如何,这都是一段难忘的经历……

与天然气车队面对面

参加本届环京赛的意大利天然气车队派出了以维维安尼、莫泽尔(Moreno Moser)领衔的年轻阵容。尽管缺少了绝对的王牌,但天然气车队依然在比赛中有着极其出色的发挥。在车队下榻酒店一楼的咖啡厅,我们对天然气车队进行了一次简短的采访,领队斯蒂法诺率八名参赛车手悉数到场,当然,主角无疑是勇夺第一赛段冠军的维维安尼。23岁的维维安尼是一名多面手,不仅在公路赛场上摧城拔寨,在场地赛中同样表现不俗。维维安尼从八岁起便开始接触自行车运动,但直到14岁之前,他都是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了足球场上(嗯,意大利,足球,你们懂的)。但他最终全心投入到自行车训练和比赛当中。我们问及维维安尼为何会作出这样的选择,他毫不迟疑地回答,因为相比足球,他更加热爱自行车运动。事实证明,维维安尼也的确在这项运动中有着过人的天赋,很快,他就在青少年级别的比赛中屡创佳绩。马可·潘塔尼是维维安尼儿时的偶像,这或多或少令我们感到有些意外。潘塔尼是公认的公路自行车历史上最优秀的爬坡手之一,而维维安尼本人则是一名冲刺型车手,不过,由此可见潘塔尼在意大利人心目中的地位。如今的维维安尼依旧会利用赛季间歇期参加一些场地自行车比赛,而在奥运会、世锦赛、欧锦赛等大型赛事中,维维安尼同样是意大利场地车队中雷打不动的主力车手。对此,维维安尼认为适度的场地训练恰好有助于备战新赛季的公路赛,自己完全有能力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后,谈及对于未来发展的目标,维维安尼表示希望在自己的职业生涯结束前至少能够夺得一次米兰-圣雷默古典赛冠军。

下赛季,天然气车队将更名为Cannondale职业自行车队,这也是Cannondale第一次以首席赞助商的身份冠名顶级职业车队。然而,队中主将尼巴利已经确定将在下赛季转投阿斯塔纳车队,不过,本赛季大放异彩的斯洛伐克天才彼得·萨甘(Peter Sagan)、新星莫雷诺·莫泽尔,当然还包括维维安尼仍旧选择留在队中。领队斯蒂法诺对于新赛季同样充满信心。他坚信拥有这批年轻车手的Cannondale车队必将成就一番辉煌。

农业动力机械更新的探讨 第4篇

1 我国农业动力机械的更新状况

改革开放以前,根据北京农机学院的研究,拖拉机合理的更新期为8~10年,联合收割机为10~13年。国际上发达国家大多也在10年左右,而根据国家管理部门的规定,拖拉机折旧更新期为16~17年,联合收割机及汽车为19年,机引农机具为13.5年。这一规定长期未根据实际加以修订,同时还不适当地提倡为了节约延长机器使用寿命,从而错误地鼓励了农业动力机械的超期使用。

改革开放后,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经过6年的时间农民手中的旧拖拉机基本被小型轮式拖拉机所取代。又经过8年左右的技术进步和资本的原始积累,到1992年出现了中小型拖拉机混合使用的状况,小型拖拉机在本地服务,中型拖拉机已开始了跨区作业,这样中型拖拉机年单机作业量增加和作业时间的延长,使得中小型拖拉机更新加速。

2 影响农业动力机械加快更新的因素

2.1 技术进步

改革开放前技术进步年不超过5%,而农机制造业还处于从无到有的过程,从客观上抑制了农机具的更新。改革开放后技术进步年超过了10%,有的行业超过了20%,农机化技术和农机制造技术的进步加速了新机具的更新。

2.2 资本积累的增加

开放初期,家有储蓄500元的农民可以购买1 200元左右手扶拖拉机,购回使用3年更新为小四轮;1985年后出现的农机万元户可以购买5 000元左右小四轮;1990年左右的农村万元户已很普遍,2万元左右的中小型拖拉机成为他们的新宠;到1995年以后,36.8 kW以上的拖拉机逐渐成为农民最新的选择。

2.3 使用技术水平

养机户使用技术水平高的机具寿命长,反之则使用寿命短。合理的磨合新机更为重要,拖拉机使用者基本能达到这一要求,而联合收割机的使用者很难达到这一要求。

2.4 单位作业量

手扶拖拉机年作业量年不超过40 hm2;11.02 kW小四轮拖拉机年作业量在53.6 hm2;18.3 kW拖拉机的年作业量保证80.4 hm2;22.05 kW的拖拉机年作业量100 hm2;36.8 kW拖拉机的年作业量200 hm2。根据以上数据,在机手操作水平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应该在单位作业量达到或接近16.67 hm2时实现淘汰和更新,如果再行使用将增加成本从而延误作业时间。

2.5 农艺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前,可耕耘面积为大中型拖拉机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各项经济指标中单位耗油量不超过0.85 kg,生产责任制后这项指标达到1.1~1.2 kg。这是由于地块过小所至。从技术经济的角度看:使用了现代最好的机器,使得机器调头次数、单位开沟量都在增加。联合收割机在跨区作业中有20%的地块要单趟作业以达到一苗不留;大中型拖拉机有33%也在单趟作业,以减少耕种地头,相比较使得达不到农艺要求的机具没人要,被淘汰。

2.6 地理经济环带的影响

受到地理经济的影响,使用作业收益在发达地区可达35元/0.067 hm2、较发达地区30元/0.067 hm2、欠发达地区25元/0.067 hm2、不发达地区20元/0.067 hm2。这使得使用者单位面积作业成本超过33%后就要淘汰机型,而形成发达地区使用新的,欠发达地区用旧的,不发达地区使用接近报废的,这样各使用5年达到15年才报废。

2.7 国家政策的影响

公社化转为责任制使得链式拖拉机不到3年而报废或改型为推土机使用。近几年的国家机具补贴政策加快了车况差的机具淘汰率提高,跨区作业中各项优惠政策使得联合收割机不到5年就被淘汰。

2.8 修理水平的影响

生产责任制后各国营农机修理厂在10年左右转产、关闭。农机修理中的大修也不复存在,各个时期的修理费用不尽相同,假冒伪劣零部件在市场上的存在促使养机户尽可能使用整机或原车零件,换件修理成本高等因素,使得使用者在5年左右就淘汰机车。

2.9 农机工业发展和社会进步

农机工业的发展为使用者提供了价廉物美,舒适的操作平台,使得使用者加快了农机具淘汰速度。社会进步使得农机使用者的思想观念逐步改变,走南闯北的作业提供了互相交流的机会。各个省区各不相同的农艺要求,各不相同的作业季节使得作业时间大大增加,各不相同的生活方式使得使用要求有合适作业平台而减少劳动强度,各不相同的机具技术经济指标差别,加速了机具淘汰。

3 合理更新期的界定

合理的更新期应多长为宜?责任制后各种情况的变化和现有条件下界定更新,动力机械的更新应根据其作业量界定为宜。拖拉机不得超过10年,总作业量达到68.37 hm2/kW就应及时报废,而收割机则以技术进步影响为第一界定时间为5年为宜,国家规定的手扶拖拉机界定在12年是合理的。

农机经营者也是一个企业。作为企业经营管理与一身的农机户,以其追求最大利益为目的,以服务于农业生产为手段。在农业生产这个市场中有其自身的需求。最大利益促使其经营到一定时期淘汰更新;资本积累使其追求使用更加先进的机械以使用机器求得利益最大化。追求利益最大与适应市场需求就会按时按需而更新机具。国家跨区作业政策的实施,农机使用者在几个省之间,实施了农机具的流动与配备,在这样大的市场中,适者生存而得利,不适者被淘汰,在地理经济的环带中逐次淘汰最后达到更新报废。

摘要:农业动力机械的更新率可以直接证明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高低,通过对影响农机更新因素的分析,计算出了合理的农业动力机械更新率。

劳动力、机械设备和材料投入计划 第5篇

一、劳动力投入计划及保障措施

1、劳动力投入计划

根据确定的现场管理机构建立项目施工管理层,选择高素质的施工作业队伍进行该工程的施工。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工程特点和施工进度计划要求,确定各施工阶段的劳动力需用量计划,我公司将派出本公司最优秀的成建制的劳务队伍进驻现场,进场前进行入场教育,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入场后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我们将保证劳动力的质量和数量不受季节的影响。具体劳动力计划见劳动力需用量计划表。

对工人进行必要的技术、安全、思想以及法制教育,教育工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正确思想;遵守有关施工和安全的技术法规;遵守 地方治安法规。

生活后勤保障工作:在大批施工人员进场前,做好后勤工作的安排,为职工的衣、食、住、行、医等予以全面考虑,认真落实,以充分调动职工的生产的积极性。

2、劳动力计划保证措施

工程开工前,根据劳动力投入计划安排,立即组织施工队伍陆续进场,劳动力配备要充足,参加施工的人员应具有类似的施工经验,且熟练。

施工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和技术交底,合格后方可上岗。特殊工种施工人员还必须持有上岗证。

做好施工人员、技术工人、农民工的组织工作,建立工地劳动力检查制度,严格按计划组织投入使用劳动力。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计划,发现劳动力不足时及时补充。

做好后勤工作,建立工资保障制度,及时支付农民工和其他施工人员的工资。依靠党团组织、工会及其他社会团体,及进了解施工人员、农民工的思想动向,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解决实际困难,确保施工人员、农民工安心工作。

二、机械设备投入计划及保障措施

1、机械设备投入说明

根据各个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施工难度,施工工期,故所需投入的机械设备数量和种类较多。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机械设备投入计划,投入的数量和时间可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及各分项工程施工的先后进行安排,必须做到投入的机械设备可以充分利用,避免出现因机械设备闲置而造成浪费的现象。

2、各阶段主要机械设备计划表 详见拟投入的施工机械设备情况表

3、机械设备投入保证措施

(1)按施工进度和施工阶段,编制主要机具及检测设备的供应计划,以便于有计划有组织地进场。

(2)加强与项目管理公司联系,制定材料、设备采购送审制度,保证材料设备顺利采购进场。

(3)主要材料、设备在使用前10天左右进场,在使用过程中根据仓库或堆放场地情况分批进场,以保证施工需要。

(4)在施工前,我们将选定多个长期合作且信誉良好的材料的供应商签定供货合同,明确材料的供应时间、数量和质量,保证材料能及时供应,不影响现场施工;同时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5)加强对材料的调控,特别是节假日,应提前准备,做好材料的进场工作,保证在节假日期间施工不受影响。

(6)加强机械设备的保养工作,在进场前对所有机具都要进行试运行,试运行无问题后方可组织进场。

(7)及时对检测设备送检,确保检测设备在检定周期内使用。(8)各种机械设备采取定机定人定岗,设备的操作人员应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并具有相应的操作资格证书,进场前统一进行考核,不合格者需重新进行配训,确保操作人员能熟练掌握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使机械设备能充分发挥其效率。

三、材料投入计划及保障措施

1、材料投入计划 详参考各工程量清单。

2、材料投入保证措施

本标段的材料投入量巨大,必须投入大量人力进行材料的管理。为了更有效地对主要材料进行管理,拟采用如下措施:

机械动力设备 第6篇

关键词:动力设备拆装与操作 轮机工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c)-0149-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简称“11规则”)以及新的适任考试大纲已颁布实施。“11规则”更加体现了实践的重要性,强调院校和培训机构必须完成全部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后才可以申请参加理论考试。新规则对航海院校的实践教学设备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实践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在新规则实施背景和“名校工程”建设平台下对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实训教学进行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应按照“名校工程”建设要求,建立与“11规则”接轨的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训教学体系。

1 动力设备拆装与操作教学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航海高职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其实训教学体系建设与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所创新和发展,但在微观层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当前,高职轮机工程技术专业动力设备拆装与操作实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现有教育教学观念落后,传统教学模式难以突破。学生依赖性较强,缺乏主动实践的习惯和意识,创新能力较差。

(2)该院的毕业生越来越多的被独立外派到外籍船舶上工作,对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及英語交流的要求特别高,现有的实训教学模式在这方面缺乏有针对性的教学导向方法。

(3)实训教师授课积极性不够,不同教师的授课内容随意性较大,讲课内容与操作要求缺乏统一的标准,教学效果也有较大的差异。究其原因是实训教学缺乏完善的反馈机制,实训教学内容不统一,缺乏规范、操作性良好的实训教案。

(4)实训教学条件不足,设备老化,与船舶实际应用差距拉大。

(5)目前的实训课程考试成绩评定不太科学,基本以海事局的评估考试成绩作为标准。缺乏完整的、成熟的成绩考核模式。

2 动力设备拆装与操作教学改革的方法和思路

2.1 改善实训教学的模式和教学方法

通过对该院学生的调差问卷显示实训教学的模式和教学方法都有待改进,“填鸭式”教学居多,基本都是先讲后练的模式,讲的过程基本就是理论课程的重现,以致使课程不生动、枯燥乏味。那怎么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该在教、学、做一体化的基础上大力推行行动导向教学。行动导向教学是源自德国的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它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过程的“主角”,而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配角”,即组织教学与协调教学中出现的各类情况。教师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注意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从而建构属于自己的经验、知识体系以及技能。与传统教学相比,行动导向教学能更好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有助于以后的独立外派工作。在实训教学过程中还应该逐步尝试双语教学训练模式,注意对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教师应积极尝试用双语授课,鼓励学生用英语交流。

2.2 建立实训教学质量监督反馈机制

一般高校对理论教学都有完善的质量监督和反馈机制,而实训教学的监督和反馈往往不足,严重制约了教师的积极性,也影响了实训教学的质量。对实训教师教学质量的三级监控包括“学生评教”、“教研室同行评教”、和“专家组评教”3个部分。对实训教学环节和实训教师进行监督,其所获得的信息全部汇总到相关教学管理部门,由他们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将最后的结论向有关部门反馈,责成有关人员或部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再次接受相关复查。学校将监控管理中所取得的有关重要信息列入各单位和教师的年终考核中。监督和反馈机制提高了实训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力地促进了教学管理部门、实训教师、实践教学管理人员及上实践课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对实训教学条件、教学师资、学生状况、教学管理等各方面进行有效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了实践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保证了实践教学各环节处于良性运行状态。

2.3 更新实验设备,探索其他的实训教学模式

轮机工程专业实训室建设投资费用较高,占用场地较大,更新速度慢,随着船舶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现有的实验设备与训练内容与船舶实际的差距在拉大。基于此现状,要在不断更新实验设备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要积极探索其他的实训教学模式。随着虚拟现实技术、仿真技术的快速发展,开发功能先进的轮机模拟器、船舶机电设备虚拟操作平台成为可能。所以以后的实训教学应该是“虚实结合”、“理实一体”的模式,使得轮机工程专业实践训练更为经济、安全、高效。

2.4 实训课程教学评价的改善

传统实训课程的评价基本以实训报告的优劣来定,忽略了学生的平时表现,对学生的考核不全面,不能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既不能满足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也与行动导向教学背道而驰。对2012级学生改进了教学评价,重视过程的考核,以《动力设备拆装》课程为例,总评成绩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二是实训报告的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而平时成绩主要由学习态度和实操考核成绩决定,见表1。

3 结语

该文通过对轮机专业实训教学教学现状的分析,发现了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一些新的改革思路,但要想真正达到好的训练目标和成效还需要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摸索和总结。学院高度重视航海类专业实训教学,为了满足新时期的教学要求,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领先,学校已充分认识到实训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相信只要学院上下一起努力,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参考文献

[1]殷胜,肖海瑞.船舶动力设备操作训练质量分析与改进[J].船海工程,2014(1):99-101.

机械动力设备 第7篇

1 传统的汽车动力存在的问题

1.1 变速箱的性能不高。

变速箱是汽车构造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变速箱直接影响着汽车满足汽车低速起动、爬坡、高速行驶、空档、倒车等各种工况对扭矩和转速的要求, 在传动系统中使用的机械传动, 液力传动和电传动中, 鉴于机械传动和电传动在工作的过程中变矩器的不同而造成的工作效率不一样的情况从而导致了变速箱的性能不高, 最终造成的结果是汽车的动力不足, 在行进中难以达到用户想要的结果。在节能减排是主角的今天, 在一些运输行业中低性能的变速箱难以达到节油减排的效果, 相关的制造公司也在积极的探讨出新的节能减排的变速箱, 同样也像是自己的产品在竞争中获胜。变速器油前置前驱前置后以及后置后驱等形式, 变速器一般可以分为两种:自动变速器和手动变速器, 手动变速器需要操作者频繁的进行变速操作, 而自动变速器提升了汽车的档次。手动变速器的变速箱的齿轮结构也注定应该被改进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1.2 原料利用率不高以及动力不足。

在汽车动力单一的年代, 汽车燃油就是单一的汽油或者是单一的柴油, 原料的利用率以及提供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产生汽车行进动力的是将原料放进气缸中, 由气缸工作产生的动力来推动汽车的前进, 可以说汽缸是产生汽车驱动力的“源头”, 不论你的汽车能达到多高的速度, 能爬多大的坡, 能拉多重的货物, 一切动力都来自汽缸内部, 都是由于燃料在汽缸内部燃烧后推动活塞直线运动 (转子发动机除外) , 然后再通过连杆、曲轴、变速器、传动轴, 最后将动力传递到车轮, 从而推动汽车飞速前进。然而在实际工作中, 往往会出现各种动力不足的原因, 空气滤芯质量不好或太脏造成进气量不足, 进气歧管积碳过多早成进气不足, 油路脏赌造成油压不足, 油泵损坏泵油不足造成油压不足, 火花塞工作不良点火不够, 三元催化剂损坏造成排气不畅都有可能导致动力不足, 而且单一的原料也使得原料的利用率不足, 排出来的尾气中污染物太多, 对环境造成了双重污染:原料的浪费以及空气的污染, 这样也给社会带来了压力和负担。

2 液力机械变速箱的新型混合动力汽车动力对传统的改造

2.1 使用液力机械变速器来增强汽车性能。

新型液力机械变速器是利用液压油的流动进行扭矩传递的, 变速器的动力就是来自于曲轴的。液力变矩器主要是由泵轮, 涡轮以及导论三部分组成, 当泵轮运转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 一系列机械在有序的组合下进行运转工作从而使得液体不断地流动最终形成了循环流。还有变矩器处于工作状态时, 有两种扭矩作用在涡轮上, 分别是泵轮的扭矩和导论的反作用力矩。在这两种力的共同作用下汽车的动力才能的到充分的满足, 在评价车辆的性能指标中, 车辆的变速器的液压控制, 发动机转数以及油门开启的速度是比较重要的。液力机械变速器在这几方面的做得都很到位这样使得车速和油门开启速度达到最佳, 车辆的运行也达到最佳, 使液力机械变速箱在市场中有多了一份筹码。与工作的原理方面来说, 液力机械变速箱液压产生的动力是由于液压和液力系统合成, 这两个系统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形成想要达到的效果, 在变速器中保持档位摩擦离合器以及变速器闭锁离合器对工作缸造成的压力, 对于减速方面液力机械变速器也有很大改进, 在轴承以及齿轮上有很高的技术, 通过这些技术大大提高了汽车的性能。

2.2 使用混合动力来提高汽车的动力以及达到减排的目的。

混合动力车辆是指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动力来源的车辆, 其最常规的模式是内燃机加上电池或者是电机, 使用混合动力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车辆系统效率,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与常规的内安吉动力相比较, 混合动力车辆的有点相当突出, 它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内燃机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双重优势, 混合动力车辆还有一定的辅助动力, 起辅助动力系统大概包括有电池, 超级电容和液压, 在行进的过程中使用辅助单元可以时期陈的续驶里程和动力系统可以达到内燃机汽车的水平;还可以减少汽车有害尾气的排放, 尽管在使用内燃机的时候后有一定的尾气产生, 但是结合其排量小, 最明显的体现是工作在最佳工况点附近是, 大大减少了汽车变工况使得排放, 再由于可回收制动能量, 可以是混合动力汽车成为较低排放的节能汽车也是他的一大优点。混合动力汽车在行进中还可以依据路况来调整所用的动力系统在路况好的地区可以使用纯电力来驱使成为新一代的零排放混合动力汽车。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同时使用两种动力来提高车辆前进的动力。混合动力汽车在节油减排方面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限制发动机的工作空间, 通过提供发动机在高速运转期间所需要的扭矩, 将电机作为载荷调节装置, 并根据汽车所需的动力大小来对扭矩进行调整输出的能量;取消发动机怠速, 当车速为零, 加速踏板松开时程序自动的关闭发动机, 反之则在最短的时间内万恒对发动机的启动, 这样也达到了节油的目的;通过回收再生制动能量, 相关研究已经表明, 根据电机的再生制动能量回收一般节油量在百分之十左右。

3 液力机械变速箱的新型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的发展前景

综合我国目前的发展趋势以及国际上对于环境的重视, 液力机械变速箱结合新型混合动力汽车动力在将来一定会被广泛的应用到生活生产当中, 在当今这个竞争力强大的社会里, 混合动力汽车不仅接解决了在动力系统上的不足, 而且还符合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节能减排。液力机械需要有液力偶合器, 而液力耦合器具有无级调速空载启动、高效节能等特性, 经研究发现, 其单台节电率可达20%~50%, 被广泛应用在冶金、电力、石化、矿山、建材等行业的建设中。而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 中国的变速箱就是机械变速箱那是因为中国还没有生产液力偶合器的专业厂, 国内建设所需的液力偶合器大多依靠进口, 对于汽车生产企业来说生产成本太高不经济实惠所以就没有搭理的发展液力机械变速箱。但是, 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使得我们有了能力自己生产, 这样一来减少了汽车生产企业的陈本, 进一步的推进了液力机械变速箱的普及。科技的发展使得我们可以使用混合动力的汽车, 将液力机械变速箱结合新型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结合起来, 是我国汽车行业的一大突破, 相信它有一个很广阔的发展前景。

结束语

在新时代的要求下, 节能减排才符合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 新型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满足时代发展的主题, 再加上它减少了故障维修, 是应该积极推广的。从而较快地改变我国目前汽车制造业通用性差、质量低、批量少的状况, 更快更好地满足我国经济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摘要:当今社会的发展中, 交通运输已经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行业, 而且交通在日常生活中也扮演着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但是目前我国的汽车生产以及动力提供方面却显得有点跟不上时代的潮流。研究探索出一种既环保又高效的运行系统对于当今社会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针对于液力机械变速箱的新型混合动力汽车提高汽车的性能, 增加燃油的利用率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

关键词: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并联式混合动力,节油减排

参考文献

[1]过学迅, 郑慕侨, 项昌乐.车辆闭锁式液力变矩器闭锁过程动态性能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13, 14 (3) :273-279.

工程机械混合动力时代即将来临? 第8篇

气候问题是全人类要共同应对的问题。工程机械行业有责任和义务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努力。加上日趋严格的工程机械排放法规和居高不下的燃油价格都促使工程机械行业必须解决目前产品油耗高、排放高等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近年来诸多的工程机械制造商相继推出了混合动力工程机械产品。

2003年,日立建机推出世界上第一台混合动力驱动的轮式装载机,这是混合动力系统在工程机械上的首次应用;2004年5月,小松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混合动力液压挖掘机的试验机型;2006年4月,纽荷兰与神户制钢联合研制推出了7 t混合动力液压挖掘机样机;2007年,詹阳动力重工推出JYL621H型轮式混合动力液压挖掘机,开创了我国混合动力工程机械的先河;2008年,沃尔沃建筑设备推出了采用混合动力技术的L220F型轮式装载机;2009年5月,凯斯推出CX210B型混合动力挖掘机;2009年1 1月,三一重机在BICES 2009上推出了SY215C型混合动力液压挖掘机。

混合动力工程机械的研发也得到了中国政府的支持,2008年,“新型混合动力工程机械关键技术及系统”作为重点科研项目列入国家863计划。首批承担混合动力工程机械863科研攻关计划的有柳工、三一、江簏建机等企业,计划到2010年上半年前结题出样机,这意味着2010年还将有一批混合动力产品推出。

实验数据表明,混合动力技术能够帮助工程机械产品节省燃油20%~40%。尽管混合动力技术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大多数技术研究者认为这将是未来工程机械的技术发展方向。如此多的制造商纷纷推出混合动力产品,工程机械的混合动力时代即将来临?

日立建机从事多年技术研究的龙小平告诉笔者,工程机械种类繁多,工作特征、负载方式也都不一样,并不是所有的工程机械产品都适合混合动力技术。他强调,即使对适合混合动力技术的工程机械来说,其实在元件的选择,系统的配置、匹配上也都是非常微妙的,并非装上蓄电池、电动机就一定能节省能耗,盲目渲染混合动力的优势实际上是在坑骗百姓。

行走工程机械液压混合动力技术 第9篇

关键词:行走工程机械,液压混合动力,节约能源

0 引言

2004年, 美国环境保护署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缩写:EPA) 对福特公司和伊顿公司 (EATON) 的立项以支持, 使得第一辆采用液压混合动力技术而发明的运动型多用途车研制出来。液压混合动力技术应用于装载机中, 可以提高装载机的运行效率, 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性, 其中尤其发挥了环境保护价值, 在工程领域得以推广。美国环境保护署将液压混合动力技术向其他种类的车辆推广。2003年, 第一台使用混合动力驱动的轮式装载机被研制出来并投入应用。2008年, 沃尔沃 (Volvo) 公司研制出L220F Hybrid装载机, 属于是混合动力轮式装载机。所研制出来的新型装载机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主要是为了弥补传统装载机质量大而油量消耗高的问题, 导致装载机运行效率低, 不仅每天会消耗200升至400升, 而且还会排放出很多的有害气体而污染空气环境。而且, 当装载机进行作业的时候, 会有噪声发出来, 对作业环境造成了噪声污染。与传统的装载机相比, 新型的装载机具有更高的市场竞争力。因此, 工程机械制造商会应用液压混合动力技术对工程机械设备进行研究。

1 行走工程机械的作业特点

行走工程机械在运行的过程中, 不仅使用频率高, 而且还要持续往复运动。行走工程机械的整机重量是非常大的, 当对行走工程机械进行制动的时候, 就可以有大量的能量释放出来。这些所释放的能量会被转化为热能, 还可以造成系统发热, 由此而导致行走工程机械的各个部件使用寿命缩短[1]。所以, 对于行走工程机械设备采用混合动力技术, 可以将传统的工程机械设备运行中所浪费的制动动能进行有效回收, 重物势能也得到了节约, 从而起到了节约能源, 降低能源消耗的作用。

与普通的公路车辆相比, 行走工程机械有属于其自身的作业特点, 特别是在作业循环上有所不同。通常而言, 轮式装载机 (见图1:轮式装载机的作业循环) 的作业循环作业的时候, 速度是比较低的, 叉车 (见图2:叉车的作业循环) 的作业速度也相对较低, 都没有超过20公里/小时。从作业周期上来看, 两者的作业周期都是非常短的, 但是, 制动的频率非常高, 而且制动的周期会不断地变化着。当轮式装载机处于高速运转状态的时候, 其处于最大速度, 制动减速度就可以达到3米/秒。

对于公路车辆而言, 如果制动频率比较低, 当车辆处于正常行驶状态的时候, 发动机可以在良好的燃油经济区运行。轮式装载机的负荷以及叉车的负荷都会出现变化, 而且这种变化是具有周期性的。所以, 车辆的发动机要能够适应负载功率的变化断, 以避免出现燃油经济性恶化的问题[2]。

行走工程机械如果不断地启动制动装置, 就说明当行走工程机械整机作业的时候, 其负荷会存在周期性的变化, 此时, 就会有大量的能量可以回收。这就需要混合动力系统能够瞬时释放能量, 而且还能够将这些能量存储起来。

2 液压混合动力系统

行走工程机械运行中, 其传动装置有其自己的特点。在液压混合动力系统的选择上采用相应的同动力配置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液压混合动力叉车是串联式的, 其构成上包括液压泵马达、发动机、液压泵以及蓄能器。由于液压混合动力叉车的结构是串联式的, 就使得车轮和发动机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机械连接, 由此而使得发动机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并在良好的燃油经济区运行[3]。液压混合动力系统可以提供给发动机一定的输出功率, 还包括整机需求功率。为了使得液压混合动力系统轮边可以独立驱动, 就需要对液压泵马达所排放的能量予以控制。当行走工程机械下坡的时候, 就可以将叉车的惯性能回收。

液压混合动力装载机如果是并联式的, 组成上包括液力变矩器、发动机、液压蓄能器、变速箱、马达、液压泵以及耦合器等等。在液力变矩器的驱动下, 变速器对行驶机构也产生了驱动作用, 此时, 发动机的动力就会驱动装载机运行。液压油缸是在液压油泵的驱动下完成的, 从而完成转向工作和装载工作。液压再生系统的构成上来看, 包括马达、液压泵、耦合器和液压蓄能器。液压再生系统结合发动机而构建了双动力驱动系统。当装载机处于制动状态时候, 变速器后离合器就停止了运行[4]。在高压蓄能器当中就会存储车辆回收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制动能。当装载机启动的时候, 装载机的运行就可以使用所回收的能量, 以此作为辅助功率。由此而使得剩余的能量得以重复利用。

在使用装载机进行挖掘的时候, 辅助牵引的功率是依赖于液压泵提供给装载机, 以提高装载机的运行功率。其中的一种重要性就是可以避免发动机出现掉转的现象, 从而可以保证发动机在最佳的燃油经济区, 而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由此可以避免液压工作系统出现溢流损失。

3 能量控制策略

混合动力工程机械运行中采用能量控制策略, 所涵盖的内容包括再生制策略和能量利用策略。其中的再生制动策略在运行中, 可以通过对混合动力系统中的动力元件进行控制而使得动能大量消耗。采用有效的控制方式, 就可以将这些动能进行回收。能量利用策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即整机能量分配的控制和动力系统的控制。

3.1 再生制动策略

液压混合动力工程机械在运行中, 其制动转矩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 即由传统的制动器所提供和由液压泵/马达所提供。两者的和就是制动转矩。在液压混合动力工程机械制动的过程中, 整车的动能都会经过技术转换之后成为液压能而在液压蓄器中存储, 从而回收了整车的能量[5]。当传动系统处于运行状态的时候, 就会有制动力产生, 对车轮发生作用。此时, 就会有再生制动力产生。对整机的制动力用公式表示, 即为:

其中, Fb:整机运行而产生的制动力;

Fhyd:液压再生而产生的制动力;

Ffri:摩擦而产生的制动力;

j:主动减速度。

3.2 能量利用策略

混合动力工程机械启动的时候, 可以根据存储能量的方式操作液压蓄能器向混合动力工程机械提供能量, 以提高传动系统的运行效率。当混合动力工程机械处于空载运行状态的时候, 就可以对发动机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 时期处于最佳燃油经济。当发动机运行中释放出多余的能量的时候, 就可以使用液压蓄能器对这些能量进行回收。从而使得整机的工作效率有所提高, 同时还提供辅助功率使得发动机的云状速度加快[6]。当混合动力工程机械为全动力驱动的时候, 液压蓄能器就会将辅助牵引功率提供出来, 以对发动机运转中所使用的能量予以补充, 同时还可以确保发动机在最佳燃油经济区运行。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本论文针对行走工程机械的液压混合动力技术进行了分析, 主要提出了由于行走工程机械的作业特点不同, 就会对行走工程机械的运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了使行走工程机械运行中得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就要将液压混合动力技术应用于其中, 以提高机械设备的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李伟雄, 黄宗益.混合动力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J].建筑机械化, 2011 (04) :35-38.

[2]刘良臣.混合动力工程机械的现状及展望[J].工程机械与维修, 2013 (04) :42-44.

[3]张彦廷, 王庆丰, 肖清.混合动力液压挖掘机液压马达能量回收仿真及试验[J].机械工程学报, 2014, 43 (08) :218-222.

[4]杨立夫, 孙辉, 景军清, 等.液压混合动力装载机的节能研究[J].工程机械与维修, 2011 (01) :183-185.

[5]石荣玲, 赵继云, 孙辉.液压混合动力轮式装载机节能影响因素分析与优化[J].农业机械学报, 2011 (03) :31-32.

动力机械减振设计性能预测及评估 第10篇

关键词:动力机械,减震设计,性能预测

有害的震动不仅影响机械的性能, 而且减少机械的使用寿命, 对于动力机械减震设计性能进行预测和评估, 利于有针对性的减少动力机械的有害震动, 提高其使用寿命。

1 动力机械减震措施

根据生活经验, 生活中充满了各种有害振动。为了减少有害振动的危害, 人们深入研究了不同工程领域的有害振动, 并提出了控制有害振动的多种措施。减小有害振动, 即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 使振动物的振动水平保持在合理范围之内。振动控制工程中时常会用到吸振、阻振和隔振三种措施。

隔振技术在实际中应用最广。隔振, 顾名思义, 就是将一定的弹性物设置在物体与支承面中间, 从而将振动隔离。从振源角度对隔振的类型进行划分, 它包括两种类型:一是使发生在物体身上的激振力不向支承面传导, 振源为机器, 这种隔振方式被称之为积极隔振;二是通过一定的手段使支承面的振动不向被支承物体的方向传动, 振源为支承面, 这种隔振方式被称之为消极隔振。

2 动隔离的基本原理

目前, 各种类型的弹性安装支承已经广泛应用于现在船舶建造中的柴油机装置, 且取得了良好的隔振效果, 将噪声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在多种振动隔离方式中, 单层隔振系统最简单, 从理论角度来分析, 当外干扰力频率比隔振系统本身所具有的频率高出2 倍时, 隔振效果就会很明显。频率值与隔振效果之间呈正相关性, 频率越高, 隔振效果越明显。但从实际隔振效果来看, 由于隔振器的频段高, 隔振器内部会出现驻波, 形成驻波效应。在高频振动的作用下, 支承物边缘产生振动, 且随着振动频率的提高, 隔振器刚度也会随之增加。当单层隔振处于高频段时, 它的衰减值就会大幅减小, 我们再从理论角度分析双层隔振系统, 双层隔振系统的传递频率为-24d B每倍频程, 比单层振动的12d B每倍频程降低了一倍, 因此机组传向船体的振动会大幅减少。正是因为双层隔振系统能有效隔离振动, 消除噪声, 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船舶动力装置中。如今, 在单个机组的双层隔振装置基础上, 研发人员又研发了只有一个中间基座的多台机组双层隔振系统, 这种装置被人们称之为“浮筏”。

由于人们一般只能了解到隔振系统的局部坐标中的刚度矩阵、质量矩阵和阻尼矩阵, 人们计算坐标共同点时的计算过程相当繁琐, 因此人们将欧拉角的坐标转换法用于共同坐标点的计算过程, 在转换矩阵中结合力、力矩角位移来进行, 转化局部坐标下的参量为选定坐标参量。

3 隔振效果评估指标

隔振系统通过减少振动达到消除噪声的目的。在实际工程装置中的隔振设计中, 人们通常会对控制振动对象的振动减少量表现得很关注。人们通常会针对隔振效率来优化设计隔振系统的结构参数, 因此效果评估体系中最关键、最核心的内容是确定评估效果指标。一整套效果评估体系的内容最少需要包含两种:一是从理论的角度对隔振系统展开分析, 预测隔振效果;二是实际测定隔振系统的隔振效果。

当某一结构下的振动通过隔振器或隔振材料向另一结构传递时, 振动速度、振动的力以及位移都会发生变动, 我们可以用传递系数来表达这种振动。人们一般通过传递系数来描述隔振效果, 隔振系数为经隔振器传递的稳定的力值与激振力值之比, 即力的传递率;也可以是经隔振器传递的位移量和激励幅值之比, 即位移传递率。当前, 人们经常使用如下几种隔振效果评估指标描述隔振效果。 (1) 力传递率。作为隔振效果评估指标的力传递率, 出现和使用时间最早, 它是经隔振器传递的稳定的力值与激振力值之比; (2) 插入损失。刚性安装时基础响应与弹性安装时基础响应之间的比值, 插入损失包括速度插入损失、位移插入损失, 还包括加速度插入损失; (3) 振级落差。弹性安装下的隔振器上振动响应与下振动响应之间的比值。

4 动被动控制通用计算软件开发

计算人员在计算隔振系统振动时, 经常会依据结构编制下的具体结构的计算程序来计算, 有时候也会在计算过程中采用商业软件进行。依据具体结构的计算程序来计算的工作量相对较少, 可是不同的结构要配备不同的程序, 因此这种方法会导致浪费资源的现象。如果采用商业软件来计算, 计算结果准确度高, 可是这要求工程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软件操作。为了避免出现以上问题, 既要操作简单, 又要准确计算出任何系统的振动特性, 需要开发出一款通用的计算软件。

4.1 软件开发平台

利用MATLAB开发核心程序, 程序界面采用vc++ 来进行, 二者的有效结合能实现变成效率的提升。研发人员可以将COM组件运用于两种语言的混合编程。在组件对象模型中, 发布对象为组件。该模型下的工作标准可以共享二进制代码, 只要程序符合相关标准, 便具备了访问的资格。因此, COM组件可以十分便捷地应用于两种语言的协作开发。

4.2 软件界面的设计特点

由于计算隔振系统隔振吸振过程会有大量数据的输出与输入, 以及图像的生成等, 因此界面编写时应体现以下几点: (1) 操作界面要简洁、易操作, 同时还要友好。操作界面包括对话框、菜单栏、输入数据区, 包括工具栏、查看数据区, 还包括图形显示区与数据保存区; (2) 有效解决数据输入问题, 具备数据导入功能, 同时还能实现数据的管理; (3) 有效解决隔振、吸振过程中的各种数据计算问题; (4) 具有文档功能, 所有的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都可以完好保存下来。

5 结语

动力机械减震设计有利于减少有害震动, 增加机械的使用寿命, 提高机械使用的安全性。对其进行预测和评估, 有利于对整体机械的安全性进行掌握, 进而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 减少有害震动。

参考文献

[1]吴广明, 彭旭, 沈荣瀛.多层隔振系统功率流研究[J].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4 (03) .

[2]高立冬, 喻浩, 王暖.减振降噪技术的应用设计[J].中国造船, 2012 (02) .

机械动力设备 第11篇

【关键词】恒功率;控制技术;计算机

工程液压系统动力匹配及控制技术在国外起步较早,发展较快,新成果、新技术不断涌现,很多技术在国外使用后,很快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国内已经由引进和模仿状态,对相应的技术进行了创新和改进。

一、单泵恒功率控制技术

在单泵控制系统中,通过变量控制机构实现对变量泵排量的控制,在最早的恒功率控制技术中,通过对变量机构二根弹簧弹力的不同设定,实现对变量泵输出流量的控制,其工作曲线为折线,当系统压力达到第一根弹簧设定力后,变量泵排量开始减小。当系统压力克服第二根弹簧设定力后,变量泵变量曲线斜度变化。通过以上控制,使其变量曲线上乘积的离散值趋近于常数。通过以上控制大大提高发了动机功率的利用系数,又能保证发动机不会因为过载而产生熄火。在力士乐公司开发的恒功率控制技术中,通过杠杆原理对变量控制机构进行了改良,使其功率曲线近似为反比例曲线,功率利用系数更高。

二、双泵恒功率控制技术

在双泵或多泵系统中,由于存在多泵之间功率分配的技术难题,如何使发动机功率合理地分配到各泵之中,使各执行机构协调工作,都能尽可能发挥其最大效能,最大程度发挥出发动机功率。目前,在这方面控制技术中,有不同组合形式。

(一)分功率技术。分功率控制是根据各泵所负责的执行机构实际需用功率将发动机的功率按一定比例分配给各泵,在分功率控制中,每个泵均有其独立的变量控制机构,使其负责的执行机构在其预先设定的工作曲线上工作。但分功率控制存在最大的缺点是不能充分利用发动机功率,当某一个泵因某种情况不需要其工作时,其功率不能给另一个泵使用而白白浪费掉,因此极易出现发动机“大马拉小车”的现象,无法满足大型工程机械的使用要求。

(二)交叉传感技术。交叉传感控制系统是日本公司于80年代中期在总功率控制和分功率控制的基础上研制出的一种新型功率控制技术。它是在分功率控制的基础上,通过将两个泵工作压力互相交叉控制来实现,每个泵具有各自的变量机构,因此其流量可以不同,但同时当其中一个泵的功率利用系数少于总功率的50%时,其多余功率将被另一个泵利用,当两个泵的功率利用系数都达到50%时,两个泵每个都利用50%,交叉传感控制技术集中了总功率控制和分功率控制的优点,同时又摒弃他们的缺点,是一个较为理想的功率控制系统。但其缺点是仍不能全部利用发动机功率,而且功率分配在多执行机构共同工作且工作速度不同时仍显不合理,尤其是当某一个泵所负责的执行机构工作速度调至很低,而因工作负载较大时,由于交叉传感已将压力反馈一个泵,这时另一个泵只能利用最多50%功率,而第一个泵却也没用完50%,显然在这种工况下,发动机功率利用系数仍然偏低。

(三)负反馈交叉传感功率技术。交叉传感控制技术虽然在某种程度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发动机的功率,但其只限于两个主泵之间。而对于多泵控制系统,由于每个泵并不同时处于工作状态,或者虽然每个泵都处于工作状态,但并不同时以最大排量或最大压力点工作,这样还是无法准确确定变量泵的实际应输出功率,易造成功率设定超载或过于保守。

三、计算机控制功率优化控制技术

传统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动力匹配及控制技术采用了很多方法,虽然取得了不少效果,但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90 年代以来,国外很多公司将计算机技术成功地应用到动力匹配及控制技术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传统的恒功率控制中,控制系统与柴油机的匹配非常保守,油泵的输出扭矩要远低于发动机的最大输出扭矩,且当柴油机性能下降时,易使柴油机转速下降导致熄火。

浙江大学流体传动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建的节能实验台,采用的是计算机功率优化控制系统。它设有多种工作选择模式和怠速模式,用户可按负载大小和实际工作需要进行选择,每一个工作模式对应于一定的油门位置。当设定好一定的工作模式后,电脑向步时电机发出输出指令,给定一个油门开度,同时控制系统可根据工作模式,在系统数据库中查出该油门开度下的柴油机目标转速。同时该系统还有一个输出模式选择,即最大功率模式和最节省燃油模式。在设定了功率模式和输出模式后,通过检测柴油机的工作转速的变化对油门和主泵排量进行电比例无级控制,从而使发动机始终处于柴油机目标转速范围内工作。

在混凝土泵车行业,目前三一重工开发出的柴油机转速闭环控制装置,该装置利用PLC中的PID控制指令对柴油机的输出转速进行PID调节,该控制系统有效地减小了发动机工作转速在液压系统输出功率加大后造成的波动,使控制系统在不同负荷下,都能维持同一工作转速。该控制系统的使用提高了整机的输出功率和工作效率,使柴油机在较低转速工作时,不会因为过载而产生掉速或熄火现象,因此使液压系统和柴油机之间的匹配得以优化。但该控制系统只是实现了对柴油机工作转速的闭环控制,在系统超载而产生柴油机失速后,只是通過加大油门开度而实现转速的恒定,而系统中并没有实现对液压油泵排量的控制,因此该控制系统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对对液压系统和柴油机之间的最佳匹配和控制,而且当系统在较高转速工作时,控制效果并不理想。计算机功率优化控制技术的出现,不但使柴油机和匹配实现最优化,还使液压系统更趋于简单化。

四、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国内对液压系统动力匹配及控制技术的研究还不够,很多技术的核心还集中在国外专业公司手中,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无法对已有产品进行必要的改进和提高。液压系统数学模型建立较为复杂,很多研究还集中在定性方面,缺乏理论计算基础。液压系统动力匹配及控制技术的研究需要研究者在发动机技术,液压系统控制技术,电气控制(主要涉及PLC控制领域)方面都有全面的理解,对三者进行有效接口,拿出系统控制方案,因此研究难度较大。缺乏必要的测试手段,液压系统动力匹配及控制技术的研究在系统编程及调试过程中,需要采集很多输入输出实践数据,和对发动机、液压系统进行测试,但目前在测试手段还很缺乏。很多研究成果还是在实验室内完成的,只是一种理论成果,并未经实际检验,实验室往往无法完全模仿出实际工作状况。

参考文献:

[1]沈千里.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动力匹配及控制技术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5。

[2]路甬祥.液压气动技术手册[M].北京: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农业机械化与劳动力转移 第12篇

1 发展农业机械化是解决农业劳动力短缺矛盾的必然选择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 都经历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由农业转移到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发展阶段。与此相适应, 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都迅速提高, 在农业劳动力数量持续下降的情况下, 保障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20世纪50年代, 在人多地少的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 农业劳动力所占比例均在50%以上, 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工业化进程, 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 农业劳动力所占比例均已下降到10%以下, 这期间农机装备水平迅速提高, 基本实现了机械化, 现代农业得到长足发展。

目前,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和工业化中期阶段, 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由“农闲打工、农忙返乡”转为常年性稳定外出, 农业劳动力结构性、季节性、区域性短缺的矛盾逐步显现。根据2007年农业部南京农机化所组织的对500个农户和500名机手的问卷调查表明, 随着劳动力价格上涨、农民收入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农民劳动观念已经转变, 迫切希望降低劳动强度。所以现在农业生产上, 凡是劳动强度大、作业条件差, 农机作业价格又合理的, 农民都希望使用机械代替人力。我国农业机械化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 许多农机产品供不应求, 正反映了这一基本规律。在农忙季节, 许多农村出现上路拦截、争雇农业机械的现象, 表明了这一发展趋势。

实现农业机械化, 是我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重要任务, 是应对劳动力转移, 稳定发展农业的必然选择。

2 农业机械化在应对劳动力短缺矛盾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农业分工分业细化, 促进了农村生产力要素的重新配置, 农业机械的优势正日益凸显, 已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在应对劳动力转移、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2.1 省工省力增效增收优势明显

农业机械化是挖掘我国粮食增产增收潜力的现实选择。随着劳力紧缺和用工价格不断提高, 农机作业比人工劳动不仅在时效、质量、减少投入品支出上占据了优势, 而且在经济上更加合算, 农业机械化是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有力保障。

2.1.1 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争抢农时

小型耕整机耕地的效率是牛耕的5倍。人工插秧每天只能作业0.034 hm2, 机械插秧每天就可以作业0.67 hm2, 是人工插秧的20倍。使用大中型农业机械进行耕整地、精量播种、收获作业的效率, 是人工的40倍以上。

2.1.2 节约支出

经济合算随着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兴起, 大部分粮食生产作业环节的机械作业成本低于雇工成本。水稻机插平均每0.067 hm2节约雇工成本30元, 玉米、水稻、油菜机收0.067 hm2平均分别节约雇工成本20元、40元、60元。

2.1.3 提高播种收获质量增加产量

机械栽插水稻比人工手插提高单产25 kg/0.067 hm2以上, 且抗倒伏、抗病害能力显著增强。与人工撒播小麦相比, 机械化精少量播种每0.067 hm2增产约50 kg。联合收获小麦可减少遗撒损失5%~8%。

2.1.4 减少农业投入品使用

保护环境用机械播种小麦和玉米, 可将化肥施用在种子下2~3 cm处, 保证种子正常萌发, 并可节省30%~50%的种子和化肥。高效植保机械喷洒农药均匀, 可节省30%~40%的农药。

由上可见, 农业机械突破了人畜力不能承担的生产规模、生产效率、生产质量的限制, 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据测算, 使用先进的农机化技术对于增加粮食产量的贡献率可在20%左右。

2.2 是引导各类现代生产要素回归和投入农业的重要纽带

发展现代农业, 需要先进的生产要素。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生产要素和主要标志, 是先进的生物、化学技术大规模推广应用的物化载体, 是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的必要条件。一些人力难于实现的现代农艺技术只有通过农业机械化才得以实施。在部分高素质农村劳动力外流, 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对先进农业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下降的情况下, 发展农机化, 通过农业机械物化和承载农业技术, 是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水平的主要途径。

同时, 农业机械的使用者也是先进生产要素之一。调查表明, 农机大户多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他们的知识、技能、体力、年龄在农村都是佼佼者, 其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都远远高于传统农民。

同时, 由于经营农业机械有比较稳定的收益, 开始吸引城市里的人才和资金向农村回流, 一些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有资金的农民工和一些企业家开始投资农机。因此在农村劳动力不断转移和老龄化、女性化、低文化等特征加强等背景下, 迫切需要以农业机械为纽带, 引导人才、资金、技术等各类现代生产要素回归和投入农业。

3 机械化是实现农业规模经营主要手段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务工, 农村产生了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的需求。而缺少农业机械, 规模化经营就难以实现。从调查来看, 广大土地集中经营业主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越来越旺, 很多种粮大户往往也就是农机大户。一些农机大户也逐步成为种粮大户, 甚至是“超级”种粮大户。

4 是保障农业生产不萎缩的主要途径

在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背景下, 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短缺地区的农业生产出现了2类不同的情况:由于机械化程度较低, 复种指数下降。土地抛荒、粗放经营和“双改单”等原因, 导致出现复种指数下降现象严重,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丘陵山区和主要粮食作物用工量大、机械化程度低的地区。另一类是由于政府扶持引导有力, 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快, 这些地区的复种指数保持稳定或有所增长, 粮食实现稳定发展。

多年来, 农业机械化对我国农业生产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部南京农机化所的计算表明, 按照1981年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初步建立时的生产力水平, 完成2006年主要粮食作物相同播种面积的生产所需劳动力数量, 要比2006年实际投入劳动力数量多7 000万~8 000万人, 在此期间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从1.4×108 k W增加到7.26×108k W, 很大程度缓冲了劳动力减少对农业的冲击。如果没有这些年农业机械化的长足发展, 我国农业生产必将受到严重影响。江苏常州市是已实现稻麦生产机械化的地区, 其农机有效配备情况是每48 hm2备1台大中型拖拉机, 每36 hm2备1台联合收割机, 每20 hm2备1台小麦播种机和1台水稻插秧机 (步进式) , 通过社会化服务, 粮食生产主要环节就可基本实现机械化, 就能解决农业劳动力转移后的农业机械替代问题。

上一篇:不能不去菜市场下一篇:新农村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