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图书范文

2024-07-01

重点图书范文(精选10篇)

重点图书 第1篇

随着服务经济时代的到来, 服务在经济、政治、文化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当前, 重点高校图书馆面临高校竞争激烈、用户需求多样化、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等挑战, 使它需要重视服务管理, 以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服务管理以了解顾客的需要、满足顾客的需要并与顾客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为中心。

重点高校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被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高等学校。服务一直是图书馆的使命和主题。图书馆服务主导观的主要代表人物张晓林指出:“在现代信息环境下, 图书馆应该建立知识服务核心。”于鸣镝先生也曾指出:“图书馆应该定位在服务上, 要科学、高效地服务, 服务性决定学术性。图书馆没有了服务性, 就会被其他的社会机构所取代。”

1 重点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的实际需要

1.1 外部因素

首先, 受信息技术因素的影响。一方面, 在网络时代重点高校图书馆相继引进了先进的信息设备和技术, 馆藏方式由单一纸质书本文献转向电子与纸质共有, 读者由必须亲自去查询借阅资料转变为亲自去图书馆或在网上查询的多元化方式。信息技术发展带来了巨大改变, 高校图书馆应顺势改变自身的馆藏观念和服务方式, 进行服务管理, 提高服务水平。另一方面,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 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多样化, 网上书店、网络搜索引擎和信息服务商等竞争对手比比皆是, 如果高校图书馆在这场争夺信息用户的竞争中失败了, 那么它依靠资源、地理、行政地位、技术与系统复杂性等建立的竞争优势随之弱化。

其次, 受读者用户因素的影响。进行服务管理最主要的就是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 提供用户满意的优质服务。因此, 面对读者的多层次性和读者需求的多样化, 高校图书馆必须改变服务观念、改进服务技术、改善服务态度。

最后, 高校之间日趋激烈的竞争使重点高校的地位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威胁, 而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图书馆也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根据教育部的数据, 2009-2013年,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增加了215所, 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增加了90所。高校要在众多学校中脱颖而出, 吸引足够的优秀学生和社会上有限的资源, 就需要有自己的特色和足够的竞争力。朱九思曾指出:“高校的3大支柱是教师、图书馆和实验室。”作为高校3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在提高重点高校的竞争力方面理应具有重要作用。

1.2 内部因素

图书馆自身的目标是影响高校图书馆进行服务管理的内部因素。长久以来, 我国高校的行政化色彩浓厚, 各部门把教师和学生, 特别是学生当作管制对象, 采取管制和规范的态度。这种观念显然不符合高校所追求的学术自由、学术自治等理念。此外, 高校图书馆是一种组织形式, 每一个组织都会形成自己的共同目标和愿景, 以实现本组织的持续发展。高校图书馆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下, 应顺应高校改革和社会发展的形势, 提出服务管理和提供优质服务的共同愿景, 所有员工共同分享, 使他们自愿接受本组织的共同目标和愿景, 最大程度地激发工作积极性和服务热情。

2 重点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的内容

2.1 重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和属性分析

重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与公共图书馆和高职高专等高校的图书馆有一定的区别。一般而言, 根据其服务对象的属性特征, 大致可分为3类:普通本科生、研究生、重点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

2.1.1 普通本科生

以下原因导致本科生对图书馆的需求有自身的特点。首先, 高校培养目标总体呈现出“宽口径、厚基础”的特点, 本科生需要阅读的书籍范围较广, 针对性不强;其次, 本科生本身对大学期间的学习内容和目标等难以形成清晰的认识, 信息资料的搜集、辨别能力有局限性, 更需要方向性的指引。

2.1.2 研究生

研究生是具有学术能力、创新性和专业性的有系统学科知识的人才。首先, 他们有了本科阶段的学习基础, 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其次, 他们有了更加明确、清晰的专业方向;最后, 他们跟着导师或学科带头人学习, 与学科前沿也有了一些联系。所以, 研究生虽仍处于学习阶段, 属于学习型读者, 但他们的需求更具有专业性、针对性、新颖性。

2.1.3 重点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

重点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是提高教学质量、增强科研能力和提高直接服务社会能力的重要力量。一方面, 他们站在学科前沿, 对学科的前沿热点问题进行研究, 从而能发现最新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 高校对教师的考核使教师必须就本领域的相关问题发表论文或其他学术成果。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工作性质使其需方便、快捷地获取最全面、最前沿的文本或电子资源。

综上, 重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普通本科生、研究生、教师和科研人员, 3者的角色属性决定了其对图书馆有不一样的需要。图书馆要实现服务管理, 提供优质服务, 以读者需求为中心, 就需要充分分析服务对象, 了解他们的需求。

2.2 重点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的内容

对重点高校图书馆服务的管理, 能改善高校的教学、科研水平, 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文章从重点高校的实际出发, 把重点高校服务管理的内容概括为以下方面 (见图1) 。

2.3 重点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流程

文章根据重点高校服务管理的内容设置了实现其内容的具体流程 (见图2) , 以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实现对重点高校图书馆服务的科学管理。

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前提是每个工作人员都确立满足读者需求、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理念。步骤1只是对读者需求的数据收集过程;步骤2对所取得的数据进行分类、整合与分析, 从而形成提供读者服务、对自身进行管理的依据;步骤3是图书馆在为读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对自身进行的管理。管理的具体职能可包括“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5种。步骤4是对前几个步骤的分析、总结与改进, 使图书馆的服务能够更趋完善。而经过改进和完善的服务管理流程又进一步整合到理念中去, 加强它的影响和作用。

3 结语

虽然我国很多高校图书馆已经开始对自身进行改变, 在服务经济的背景下对服务进行管理, 但更多的是从技术层面着手, 而没有从价值层面和技术层面去革新。重点高校图书馆只有从价值层面和制度层面着手, 改变固有的管理理念才能更好地服务高校, 进而推动重点高校办学质量的提升。

摘要:重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 肩负着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使命。图书馆是高校3大支柱之一, 对提升重点高校办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服务是图书馆的基本职能和本质, 加强图书馆服务工作的管理能促进图书馆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文章论述了重点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的重要性和内容, 以提高重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关键词:重点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

参考文献

[1]张晓林.走向知识服务:寻找新世纪图书情报工作的生长点[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0 (5) .

[2]于鸣镝.读懂图书馆——试评胡氏定义[J].图书馆学研究, 2003 (7) .

[3]张晓林.走向知识服务:寻找新世纪图书情报工作的生长点[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0 (5) .

[4]朱九思.高等学校的三大功能和三大支柱[J].湖北工学院学报, 1994 (1) .

重点图书 第2篇

------2012年安全生产月重点图书、音像产品推荐

1、煤矿常见“三违事故”典型案例剖析(3D动画U盘版)共21集总计时长110分钟出版日期:2012年04月定价:2800元 内容简介:

煤矿3D动画演示(模拟煤矿事故过程)三维动画模拟制作,通过动画再现煤矿常见“三违”导致的典型事故发生过程、案例解析、事故原因分析等一系列煤矿安全的演示。高度仿真的虚拟技术直观展示案例发生的整个过程,使观看者有如身临其境的事故现场的感觉。真实生动地再现了煤矿现场的“惊险瞬间”。通过观看使矿工能领悟到事故发生过程中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出现了什么问题,出现的问题对事故的发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从中找出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和主要教训,为预防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提供借鉴。

本片选取21起煤矿井下常见违章作业引起的典型案例,可作为煤矿安全培训机构、煤矿企业区队班组在班前、班后会上进行安全教育的生动音像教材。

第一集(时长5分30秒)天车挤伤事故

第二集(时长2分47秒)摘钩砸人事故

第三集(时长2分51秒)精神恍惚 运棚梁挤手

第四集(时长5分12秒)运料伤人事故

第五集(时长6分57秒)点动开车打盹 皮带轴盘滚落伤人

第六集(时长6分15秒)跨越皮带太危险 掉进皮带酿惨祸

第七集(时长4分36秒)皮带运行清浮煤 卷入皮带受伤害

第八集(时长3分54秒)挂链违章 肩骨挤伤

第九集(时长8分48秒)顶车串道 挤伤人事故

第十集(时长6分15秒)天车吊物 脱钩伤人

第十一集(时长6分15秒)机车超速行驶 引发的撞车事故

第十二集(时长5分32秒)锚杆撬旱船 伤人事故

第十三集(时长4分25秒)煤壁片帮 员工受伤

第十四集(时长5分42秒)追求速度 漠视生命带来的后果

第十五集(时长7分19秒)煤壁不护帮 片帮腿受伤

第十六集(时长4分25秒)架棚掉矸 伤人事故

第十七集(时长4分21秒)找掉不清 片帮砸人

第十八集(时长6分03秒)论职称与技术素质

第十九集(时长3分40秒)操作随意 左脚扭伤

第二十集(时长4分14秒)棚梁戳放倾倒 砸人事故

第二十一集(时长4分21秒)机车误动挤伤腿

2、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实际操作考核教材

主编:宁尚根出版日期:2012年03月定价:18.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规定的煤矿安全作业包括的10个工种编写的实际操作考核教材。内容包括:必知必会必禁知识点、安全操作要点识记能力知识、读图绘图计算能力知识、案例分析知识、技能实际操作知识。本书内容符合《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要求》中实际操作技能考核要求,具有针对性、实用性、新颖性和客观性的特点。

本书是煤矿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实际操作技能培训的必备教材,也可供相关人员参考。

目录

第一部分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实际操作通用知识

Ⅰ必知必会必禁知识

Ⅱ安全技能口述知识

Ⅲ安全技能实际操作知识

操作模块一心肺复苏

操作模块二化学氧自救器的使用

操作模块三加垫屈肢止血法及止血带止血法

操作模块四骨折的临时固定

操作模块五灭火操作

第二部分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实际操作专业知识

第一章 煤矿井下电气作业

第二章煤矿井下爆破作业

第三章煤矿井下监测监控作业

第四章煤矿瓦斯检查作业

第五章煤矿安全检查作业

第六章煤矿提升机操作作业

第七章煤矿采煤机(掘进机)操作作业

第八章煤矿瓦斯抽采作业

第九章煤矿防突作业

第十章煤矿探放水作业

3、听煤矿工人讲自己身边的安全故事(漫画版)

主编:王荀晏出版日期:2012年04月定价:15.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首先打破了传统的事故案例编写模式,运用了“讲故事”的方式,将事故案例和事故点评直接展示到矿工面前。通过“主人公”的形式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详尽的事故经过,真实生动地再现了煤矿现场的“惊险瞬间”。其次通过“主人公”和现场工友及班组长对事故的点评,让矿工从点评中反思,回味、总结、触动矿工神经。最后通过矿区领导对每起事故的发生给予“一针见血”的点评,使矿工能领悟到事故发生过程中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出现了什么问题,出现的问题对事故的发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从中找出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和主要教训,为预防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提供借鉴。

本书通过作者的想象力与创造性,原本抽象枯燥的煤矿安全事故以最能被接受的方式传

达给矿工。一幅幅漫画,简洁生动、寓意深刻,对重视煤矿安全的人和事投去敬佩的目光,对忽视煤矿安全、习惯性违章等现象折射出鄙夷的视线,使更多的矿工受到教育和启迪。

本书具有通俗易懂、潜移默化的特点,适应广大矿工的阅读习惯,即可作为矿工班前、班后会上进行安全教育的生动教材,也是矿工应该随身携带、随时学习的安全知识读本。

4、特聘煤矿安全群众监督员培训教材

主编:王中昌出版日期:2012年04月定价:18.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了目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简貌,煤矿班组安全群监员的地位和作用、特聘煤矿安全群众监督员管理办法、开展班组安全群监员争当 “五员” 活动、提高班组群监员素质的途径和方法、提高班组群监员工作技巧和煤矿安全群众监督员应该了解的井下安全知识等内容。

本书适合煤矿安全群众监督员培训教材使用,也可作为煤炭集团公司和煤矿企业党委、行政、安监和工会有关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第一章 目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简貌

第二章煤矿班组安全群监员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章特聘煤矿安全群众监督员管理办法

第四章开展班组群监员争当 “五员” 活动

第五章 提高班组群监员素质的途径和方法.第六章提高班组群监员工作技巧

第七章 煤矿安全群众监督员应该了解的井下安全知识

附录一 《全国煤炭系统工会群众安全工作条例》

附录二 《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群众监督工作的指导意见》

附录三煤矿井下安全标志

5、煤矿企业职工家属安全协管工作必读

主编:王中昌姚秀通孟祥军出版日期:2012年04月定价:18.00元

内容简介:本书包括了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情况,煤矿职工家属安全协管工作的意义、作用、责任及现状,煤矿职工家属协管安全的有关规定要求,创建煤矿职工家属安全协管良好的工作环境,科学发挥家属协管员的工作自觉性, 煤矿职工家属安全协管工作的内容及方法, 煤矿职工家属协管会工作制度以及煤矿职工家属安全协管工作经验做法等内容。

本书适合煤矿企业职工家属安全协管员使用,也可作为煤炭集团公司和煤矿企业党委、行政和工会有关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第一章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情况

第二章煤矿职工家属安全协管工作的意义、作用、责任及现状

第三章建立煤矿工会女职工委员会

第四章 煤矿职工家属协管安全的有关规定要求

第五章创建煤矿职工家属安全协管良好的工作环境

第六章科学管理,发挥家属协管员的工作自觉性

第七章 煤矿职工家属安全协管工作的内容及方法

第八章 煤矿职工家属协管会工作制度

第九章 煤矿职工家属安全协管工作经验做法

附录一关于开展全国煤炭系统工会女工家属协管安全工作竞赛的通知

附录二煤矿职工家属安全协管员应该了解的井下安全知识

6、煤矿班组全员安全知识竞赛500题

煤矿班组全员安全知识竞赛试卷(含答题卡)

主编:袁河津出版日期:2011年5月定价:7.50元

竞赛试卷(含答题卡)出版日期:2011年5月定价:1.00元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煤矿班组全员安全知识竞赛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第二部分为煤矿班组各专业(采煤、掘进、通防、机电运输、防治水)安全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第三部分为煤矿班组长安全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本书内容丰富。内容涵盖了煤矿班组全员所需了解、熟悉的煤矿安全法律法现,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防治水、爆破和监测等专业安全知识、矿井主要灾害防治知识、自救互救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及煤矿班组和班组长所需掌握的班组安全建设、管理知识和本领。

本书形式新颍。采用安全知识竞赛平台,是将培训、宣传和智力竞赛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安全知识在较大的范围内迅速普及的一种有效办法。本书编写了煤矿班组全员安全知识500题,为煤矿班组全员安全知识竞赛提供了大量试题及答案,促进了竞赛的开展。

本书系统实用。按照各专业的实际情况,划分了三个板块,七个单元。内容浅显通俗,答题准确易懂,读者可根据培训、宣传和智力竞赛的需要进行选择录用。为了方便各单位组织班组全员安全知识竞赛,还专门提供了一套试卷和答题卡,答案可参考本书有关内容。

本书适用于组织煤矿班组全员安全知识竞赛使用,也可作为煤矿班组全员安全知识培训和宣传时的参考读物。

7、煤矿员工岗位规范操作多媒体系列教程

介质:320G移动硬盘定价:7200元/套2011年11月出版

内容简介:

该套电子教程是根据最新的《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工人技术操作规程》和《作业规程》制作出版的,共67个工种。包括采煤工种、掘进工种、机电工种、运输工种、通风工种及其他工种六大类。采煤工种:采煤机司机、乳化泵司机、回柱绞车司机、刮板输送机司机、掩护支架安装工、掩护支架撤架工、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采煤工、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采煤工、综采移架推溜工、综采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司机。掘进工种:爆破工、回柱放顶工、架棚支护工、掘进打眼工、掘进人力装载工、锚杆支护工、锚索支护工、粑斗装岩机司机、砌碹工、人力推车工、回采巷道维修工。运输工种:矿车修理工、斜井信号把钩工、电机车跟车工、行车调度工、窄轨钉道工。机电工种:大型设备维修钳工、翻车机司机、立井井筒装备维修工、大型设备维修电工、电气试验工、矿井电气防暴检查工、给煤机司机、井下胶带输送机司机、井下管道工、井下钳工、井下电工、矿灯充电工、螺杆式空气压缩机、锅炉司炉工、提升机司机、小水泵司机、桁车司机、主排水泵司机、主通风机司机。通风工种:安全

监测工、测尘工、测风工、瓦斯抽采泵司机、防火检查工、防突工、风筒工、局部通风机安装工、通风设施工、瓦斯抽采工、瓦斯抽采钻工、瓦斯检查工。其他工种:班组长、测量工、带锯工、矿山救护工、爆炸材料库管工。

当前煤矿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方式单

一、效果有限,不能有效满足煤矿安全教育培训要求。通过集视觉和听觉于一体的多媒体教程,使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更加直观、形象、易懂,能够显著提高煤矿安全教育培训的效果。本多媒体教程主要用户对象是中小煤矿企业,三级、四级培训机构,煤矿职校、技校等。本多媒体教程内容多、容量大,为方便用户使用和保管,采用320G移动硬盘作为载体。

8、煤矿员工安全应知应会问答

主编:王明韵出版日期:2012年4月定价:18.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入井安全知识、矿井生产技术安全知识、五大灾害防治、井下爆破安全、提升运输安全、井下安全用电、煤矿井下安全标志及设施、职业病防治、煤矿井下自救互救与创伤急救、煤矿井下危险源辨识、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等煤矿生产的安全基本知识。本书适用于对煤矿全体干部员工进行应知应会安全知识教育,提升员工整体安全素质。

本书适合国有大中型煤矿三、四级煤矿安全培训机构对所有工种岗位人员进行培训使用。这本煤矿安全生产培训教材,体现了教、学、考、用的结合,具有系统性,实用强等特点。

目录

第一章 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第二章 入井安全知识

第一节 煤矿作业特点

第二节 入井须知

第三章 矿井生产技术安全知识

第一节 矿井生产基础知识

第二节 采煤工艺知识

第三节 掘进基础知识

第四节 工作面安全知识

第五节 矿井通风安全知识

第四章 煤矿五大灾害防治

第一节 矿井瓦斯灾害防治

第二节 矿尘防治

第三节 矿井火灾防治

第四节 矿井水灾防治

第五节 顶板灾害防治

第五章 井下爆破、运输提升和用电安全

第六章 煤矿井下安全标志及设施

第七章 职业病防治、自救互救与创伤急救

第八章 煤矿井下危险源辨识

第一节 煤矿工种岗位危险源辨识

第二节 煤矿井下五大灾害危险源辨识

第九章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重点图书 第3篇

引进版图书是整个图书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台湾版图书引进出版的数量也不断增加。与其他引进版图书不同,台湾版图书不存在引进后翻译的环节,这也使得台湾版图书在一定程度上,更受编辑青睐。但由于台湾与祖国大陆暂时处于分离状态,台湾版图书在引进后编辑审读和加工工作显的尤为重要。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下面具体谈谈大众类台湾版权图书编辑在审读加工中应注意的重点。

(一)内容先进性及文化的融合性

对引进版书的加工要对原版书的出版时间、内容提要和内容等的先进性及文化的融合性作审查。台湾与祖国大陆政治文化背景的不同,在大众类图书中多有体现,在编辑审读和加工中尤须注意。如笔者曾引进过一本台湾的理财类图书《一生的理财规划:创造精彩退休生活》,书中在讲到养老、医疗体系、税金等方面与大陆的差异很大,在编辑审稿、加工中如果不注意修改,就会给读者造成“水土不服”的感觉,影响图书的销售。同时在与台湾出版方签订版权合同时,也应注意在条款中要有这方面编辑修改的权利。以避免在后期出版过程中来回沟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二)政治问题不容忽视

目前,台湾与祖国大陆暂时处于分离状态,这就造成有些说法在台湾可以使用,但在祖国大陆却不可以用。如民国××年、中华民国总统等政治问题,对于这类问题在引进版权时,就要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要有改动或删去的权利,并在编辑过程中改成符合大陆习惯的说法或删去。对涉及台湾当局“政权”系统和其他机构的名称,在稿中无法回避时,编辑加工中应加引号,如台湾“立法院”“行政院”“监察院”等。同时如“中央”“国立”“中华台北”等字样,如在书稿中不得不出现时应加引号,如台湾“中央银行”、台湾“行政院长”、“立法院长”、“立法委员”等。还有台湾“清华大学”“故宫博物院”等也应加引号。在台湾版引进图书的审稿加工中这些方面如处理不慎,就会产生严重的政治问题。

还有一些不明显的文字表述,在编辑加工中也应特别留心,如笔者引进的一本《咖啡学》中有:

一六九九年,荷兰人从印度马拉巴(Malabar)移植咖啡树到爪哇岛,造就了印度尼西亚咖啡今日的盛况。虽然印度是亚洲最早种咖啡的国家,产量居世界第六,但在日本、台湾甚至美国都并不普遍,但印度马拉巴的“腊味”咖啡或称风渍咖啡(Monsooned Coffee)却迷死欧洲人,意大利是印度咖啡的最大买家。

危地马拉北接墨西哥,南邻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东滨加勒比海,西临太平洋,面积只有台湾岛的三倍,却得天独厚依山傍水,坐拥热带雨林、火山地质、高原峡谷和多变的微型气候。

稿中将日本、台湾和美国并列,如不修改成中国台湾,就会造成严重的政治问题。后一段也是如此。

台湾的出版机制和大陆不同,对于作者出书内容没有太多限制,也不像我们有这么多道把关。作者收集的信息,有些是不加任何修改就放入书中或是夹带作者个人看法,这些在编辑加工中都需要特别注意。特别是对于书中有地图出现时,更应给予高度关注,有的地图会出现对我国边界指示不明确或指示错误。有的会出现丢失我国南沙群岛的部分岛屿,有些对新疆和内蒙古的中国边界线存在问题。对这些都要有高度的敏感性,如果出现这些问题,就要与出版商协商作修改处理,不能让有边界划分错误的地图出现在正式出版物中,或请专业地图出版社帮助把关,以避免出现政治问题。

(三)名词术语、人名地名的不同

因为台湾与祖国大陆语言习惯的差异,在台湾版图书中存在名词术语、人名地名等提法与大陆不同的现象,如“公车”大陆应为“公交车”,“公吨”大陆应为“吨”等等。这些都需要在编辑时加以更改,以方便读者理解和阅读。在有些大众类图书中还会涉及到相对专业的名词术语的修改,这就需要请行业专家帮助审核,以保证书稿的质量。如笔者曾引进过一本《法国波尔多红酒品鉴与投资》一书,书中介绍了波尔多158家顶级酒庄的评鉴、评级等内容。这些酒庄的名称台湾与大陆有很大差异,需要编辑在审读加工中一一查阅、修改、核实。最终请业内的专家审定。下面是笔者总结的常见的台湾与大陆不同提法,列表如下:

(四)排版软件和汉字繁简转换

台湾版图书在引进后,因为不存在翻译问题,为了节约成本,有时编辑会选择直接使用台湾版版式,只进行字体的繁体转简体。如果要使用台湾版图书的版式首先在版权合同中要明确约定,并购买电子版及图片等的版权。在购买之前还要与台湾出版社确认台湾版的排版软件,要确定是否与我们使用的排版软件一致或是易于转换。如笔者所在的出版社基本使用的排版软件是Adobe Indesign软件。如果台湾方面使用的排版软件差异很大,购买后还是需要排版人员重新排版,则失去了购买的意义。同时,在用排版软件或是word软件进行繁体字转为简体字时需要注意,对文中艺术字中的繁体字,图中的繁体字计算机是无法自动转换的。这就需要编辑在加工时逐一改动。以保持整体风格的统一和便于读者阅读。稍不注意,就有可能繁简共存,破坏整体风格。

在标点符号方面也应注意,台湾版图书中“「”“」”既作书名号又作括号,但不可改作引号。对于这类问题,编辑在加工中需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改成相应的大陆常用标点符号,以符合出版要求。

总之,在审读加工大众类台湾版引进图书时,编辑要有更强的政治敏感度,更细致,不断通过编辑实践去体会这项工作的经验和技巧。在平时,注意不断学习和积累,及时了解相关的新规定、多方收集信息,了解行业动态,不断补充各方面的专业知识,才能做好大众类台湾引进版图书的编辑工作。

(作者单位系化学工业出版社)

论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重点 第4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

图书馆是高等学校的文献资料信息中心, 在到校的重要作用不可低估, 地位十分重要。国外把现代化的图书馆视为现代化大学的三大标志之一, 梅贻琦校长也说过:“办好一所大学必须有两个必备条件, 其一是设备, 其二是教授”。设备, 包括图书和仪器, 是学校办学的硬件基础。

可见图书馆在高等学校整体工作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而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如何提高服务质量, 一直是图书馆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王虹予认为, “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不在资源, 不在内容, 而在服务。”说明了图书馆工作的重心。有目标才会有创新。如果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不能够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图书馆的作用, 体现图书馆的应有地位。

毋庸置疑, 高校是一个人才集中, 信息量需求巨大, 科研活动丰富的地方, 因此, 作为信息集散地和传播地的图书馆就发挥着更加巨大的作用。时代的发展已经使图书馆的信息存贮方式和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要求图书馆的服务也要相应变化和提高。然而, 事实上, 目前高校的图书馆服务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 亟待改进和提高。

刘泉在《浅谈高校图书馆的创新服务》一文中认为目前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存在分散式服务、被动式服务、无差异服务的不足, 根本原因在于目前的大部分大学图书馆是传统型图书馆向数字化图书馆过渡的复合型图书馆, 其服务既有传统的一次文献借阅服务, 也有现代化服务, 尚没有克服固有的服务上的不足。这诚然是看到了图书馆现阶段发展所产生的问题。但笔者认为, 所有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真正服务理念的树立。

随着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等现代科技的发展, 图书馆服务与传统的服务方式相比, 的确发生了很大变化。如网上联机书目查询、电子资源服务、参考咨询服务现代服务模式在大部分高校图书馆都被普遍采用, 方便快捷。但为什么读者还是不太满意呢?

事实上, 所有的现代技术手段的采用都是技术手段, 而掌握使用技术手段的永远是人, 人的因素是首要的。图书馆的整体实力是由硬实力和软实力构成的。硬实力主要是:藏书数量、建筑规模、馆藏资源、设备设施等;而软实力就是图书馆的精神风貌、价值理念、内在品质、服务意识、人力资源、规章制度、创新能力等。传统观念往往重硬轻软, 常常使得图书馆员成为图书馆管理的附属产品, 这实际上是本末倒置。离开了人的服务意识的提高, 离开了提高服务的人的荣誉感的建立, 任何服务口号的提出, 任何服务技术手段的采用, 都无法最终最好得到实现。因此, 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升与创新, 关键是教育人的思想创新。

为着解决这个问题, 需要做两方面的工作。

一、提升馆员和读者之间的感情, 培养馆员发自内心的为读者的服务意识。不少高校图书馆提出微笑服务、热情服务、周到服务的口号, 并制定了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 但在实际中仍然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究其原因, 是没有解决好思想问题和感情问题。因为微笑服务、热情服务、周到服务既可以是一个技术层面的东西, 又是一个本质和核心的问题。这里可以用《世说新语》里的一个故事来说明这个道理:“阮浑长成, 风韵气度似父, 亦欲作达。步兵曰:仲容已与之, 卿不得复尔。”阮籍为什么反对他的儿子阮浑“作达”?刘孝标认为:“谓其非有玄心, 徒利其纵恣而已。”阮浑既无玄心, 其学习乃父的作为便是“作达”, “达”而要做, 便不是真“达”。同理, 微笑服务、热情服务、周到服务既可以是通过培训和领导要求“作”出来的, 也可以是发自内心真情自然流露的行为, 前者是为“为”而为, 后者自然而为, 是真正的热情服务, 尽管可能表现相同, 但却有着本质的差别。

因此, 和读者的感情问题是提高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根本, “本立而道生”,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只要根本的问题解决了, 提高服务的种种办法也就自然有了。你想的就是读者想的, 你渴望解决的就是读者渴望解决的, 读者感到什么地方不方便了, 想办法解决, 读者有弄不懂问题了, 积极给予解答, 这样创新服务中的如何主动服务问题就就不再发生了。

二、努力提高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素质。目前在高校, 图书馆成立安排富余人员的地方, 成了家属收容所, 人员文化水平低, 严重影响了服务水平的提高。尤其在现代化科技手段引入到图书馆系统后, 这个问题显得更为严重。如实事咨询、E-mail咨询、电话咨询、BBS咨询等, 但是在研究与学习的现场却找不到可以提供帮助的专业咨询人员, 这样就造成了读者与图书馆以及图书馆资源的距离感。要解决类似问题, 除了加强图书馆员的学习之外目前别无他法, 相信随着中国教育的持续快速发展, 这个问题最终会得到解决。

总之, 目前高校图书馆服务上存在的创新问题只有在根本问题上下功夫才能得以解决, 才能有效利用图书馆硬件设施, 开展大量无形的服务延伸和拓展工作, 在扩展和传播上下功夫, 才能使图书馆工作提升一个新的台阶。在这项工作中, 服务体制的完善, 竞争理念的形成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最大限度地以读者为核心, 以服务为载体, 以读者满意度为宗旨的整体建设, 将会为图书馆建设和各项工作的全面提升提供不竭的动力, 也将使图书馆日益成为高等教育必不可缺的一线单位, 成为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前沿阵地。

参考文献

[1]王虹予、党跃武:《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综述》, 《情报探索》, 2009年第9期。

[2]李金环:《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及馆员素质能力的培养》, 《图书馆建设》, 2001年3期。

[3]万仁莉:《论国家图书馆如何实现优质服务》, 《国家图书馆学刊》2000年第1期。

重点图书 第5篇

摘 要 从多年工作实践出发,对重点图书出版项目运作中总编室的工作定位与职能进行认真梳理,需要做好选题规划、编务及生产协调、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加强宣传等工作。总编室作为出版社业务工作开展的中枢,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保证图书出版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部门。

关键词 重点图书;总编室;定位;职能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5-0060-02

在科技类专业出版社中总编室是出版社业务工作开展的协调和管理部门,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保证图书出版工作顺利开展的中枢。总编室既是联系社领导和编辑出版业务人员的桥梁和纽带,也是社领导的参谋和助手,既要对社领导负责,准确传达其指示精神,使之得到落实;又要在落实过程中做好业务部门的各种协调和管理工作,保证图书出版工作的顺利开展;还要及时反馈各编辑业务部门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编辑的意见和建议,做到上传下达。科技类专业出版社中的重点图书,一般包括各种专业技术手册、工具书和各类专业教材,既是出版社的拳头产品、品牌图书,也反映了一个时期内整个行业的科技水平。因此,在重点图书出版过程中,总编室能否发挥好自身的作用、落实自身工作职能,将对重点图书出版工作有着很大影响。

根据多年工作实践,本人认为,在重点图书出版过程中总编室应该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发挥参谋和助手作用,协助做好重点图书出版的选题规划

在重点图书的选题规划过程中,总编室应当发挥参谋和助手作用,为社领导的规划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和数据支持,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可行性方案,组织安排全社的选题论证会,做好选题论证工作,协助社领导确定当年的原创性强、代表专业领域技术水平的重点图书项目。总编室作为出版社业务工作的中枢部门,对内掌握出版社的业务状况和人员基本情况,对外掌握了解国家出版方针政策,了解图书出版行业发展趋势,与所关注的出版领域行业专家接触较多,因此,在重点图书项目的选题规划上,能够根据本社的人员情况、业务现状及发展潜力,以及出版社自身发展需要,做出符合本社实际的可行性选题规划。做好编务及生产协调管理,保证图书的顺利出版

出版社编务工作不仅包括书稿在出版社内部审稿的取送、稿酬单据的审核报送、出版合同的收档等日常事务性工作,还要积极做好实名制书号的申领、协助编辑进行重大选题备案、地图审核、版权合同备案等工作,如果不认真对待,就有可能影响到重点图书的顺利出版。例如,近期煤炭工业出版社已经启动的第二轮煤炭史志图书出版工程的史志类图书,其书稿内容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国家领导人视察煤矿企业的相关图片、介绍等内容,还有部分书稿涉及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我党在煤炭行业开展革命、部队在煤炭工业建设发展中的作用等内容,需要按照重大选题备案要求做好此类图书的选题备案工作,因此,总编室需要提前与各编辑室做好沟通,及时准备重大选题备案材料上报,合理筹划安排图书运作时间,比一般图书多预留3~4个月的审稿时间,方能保证重点图书的顺利按时出版。

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服务中心一直由总编室负责管理,因此,总编室还承担着编后生产协调、监控管理工作。日常工作中,总编室需要了解全社各种图书出版周期,了解当前运作图书的总体情况。重点图书进入编后环节后,应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最大的支持,统筹全社图书运作,做好各环节工作的协调,加快重点图书的运作进度,使之早日出版,为出版社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加强质量管理,确保重点图书高品质出版

重点图书不仅代表了出版社的品牌,更是业务领域内高水平专家的心血之作,反映了行业科技水平。因此,在图书出版质量控制上,更要严格管理。除了在出版社质量管理制度中规定的选题论证、组稿、三审三校工作中严把质量关,更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加大印前审读力度、专人下印厂检查、批量装订前检查样品质量等,保证重点图书在内容、编校、设计、印制4个方面达到并高于国家图书质量规定要求,体现出重点图书的价值。《煤矿总工程师技术手册》出版于2010年10月,由煤炭行业大中型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200余名院士、教授、总工程师和技术专家,历时5年编写而成。在前期选题阶段多次论证,确定选题内容;组稿阶段广泛征求行业技术专家意见,反复修改;编辑审稿过程中反复斟酌,增加审稿次数,不断完善;校对过程中增加校对次数,提升校对质量;设计制作环节考虑多种方案,优中选优;印制环节挑选高质量用纸、高质量印刷厂并蹲点检查。经总编室积极协调、全社通力合作,保证了该书高质量出版,在行业内反响强烈。加强成本管理,提升经济效益

重点图书项目虽在整个图书运作过程中得到内部大量人、财、物的支持,但能否取得好的经济效益,一方面要靠发行部门加大发行力度,另一方面也需要总编室进一步加强成本管理,提升整体利润率。从多年的工作经验来看,重点图书为体现其权威、美观,在成品书的装帧设计、纸张选用上比较考究,因此,图书运作初期应在充分保证图书出版质量的前提下,广泛询价,寻找符合市场实际价格的优质供应商,并做好图书预算供社领导、编辑参考;图书出版之后进行图书成本核算,审核成本支出中的一些不合理费用,还要对图书成本状况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降低成本的具体措施,为社领导与编辑部门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为以后全社图书的成本管理,积累经验。把好成本关,也是出版社增加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举措。做好宣传工作,促进图书销售

一本好书经过作者、编辑、校对、印制人员的不断修改、润色、完善,要想发挥其最大的效用,还需要展示好、宣传好、销售好。科技类图书通常的宣传工作主要包括广告和公共关系。广告因图书内容不同,应在对应领域的专业报纸、期刊上刊发相应图书广告;在经销商渠道采用邮寄宣传品、网络通知等方式,告知图书信息,展示图书产品。针对科技类图书的属性,可围绕作者专访、专家讲座、技术培训等形式展开,一方面提升了出版社品牌形象,一方面扩大了读者对该图书的认知。出版社网站在宣传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随着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也为图书宣传增添了更多渠道,得以促进图书的销售。

在重点图书出版过程中,总编室除做好上述五方面的工作外,还应做好版权管理,安排专人从事版权输出及引进工作,开展版权贸易,将优秀的图书输出到国外去;开展打击盗版活动,解决各种版权纠纷问题;组织做好各种图书评奖活动,协助社领导做好内部的评审工作,并及时报送评奖材料。随着数字出版产业的蓬勃发展,在做好存量重点图书数字化转化的同时,总编室工作中还应不断创新思维,结合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与数字出版部门共同思考探索新的图书出版模式、编辑手段、编务流程等。同时,人才队伍建设不仅是重点图书出版的基础,更是出版社基业常青的保证,因此,加强全社人才培训,定期组织编辑业务学术交流,也是出版社总编室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能。

在图书出版业飞速发展的今天,总编室既要扎实做好目前的工作,还要适应图书出版业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增加新的职能,为业务部门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满足出版社发展的需要,为出版社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与重点学科建设 第6篇

一、重点学科建设及要素

重点学科建设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学科方向、学术团队、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支撑条件。这六个方面都离不开图书文献资料等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

图书馆配备丰富的电子资源和虚拟资源, 通过网络提供目录公共查询和文献信息检索服务, 初步形成一个以信息服务为中心的全方位、多层次、开放式、高效率的文献信息服务体系, 可以为学科建设、教学和科研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二、加强重点学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意义和要求

(一) 重点学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意义

学科建设是高校的核心任务, 重点学科建设则是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 也是学校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的体现。从当前影响学科建设的诸多因素来看, 图书馆在高校学科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 高校一定要建设一个符合学校重点学科实际的文献资源保障系统。

所谓重点学科文献资源保障, 是指在某一学科或专业范围内, 应用、研究和参考文献的收藏相当完备, 完全可以支持学科的教师、科研人员进行一定深度的教学辅导和科学研究, 完全可以满足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人员对该学科专题文献需求的保证。这种保障使图书馆工作体系中处于最基本位置的采访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而图书馆采访工作的工作方式、工作效果则直接影响着图书馆藏书的质量及馆藏结构, 也影响着图书馆其他服务功能的发挥。

(二) 重点学科建设对高校图书馆的要求

重点学科建设对高校图书馆的要求包括对图书文献资料保障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文献信息服务手段、服务方式的整体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用户开展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 高校图书馆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

1. 要围绕重点学科组织开发信息资源。

采访人员应积极主动地担当起师生的“引路人”,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组织开发文献信息资源, 使读者能够迅速准确地查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此外, 还要对馆藏文献中某学科的主要文献和最新文献资源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判断、归纳, 形成学科文献的综述等。

2. 要根据图书馆的实际, 确定重点服务对象。

这些对象可以分为承担学校重点学科建设和教学的人员、承担省级以上重要课题的教学和科研人员、取得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和博士学位的人员等。

3. 要注重收藏读者需求的相关文献资料。

除印刷型文献外, 还应该注意引进光盘文献、全文期刊和学位论文数据库等, 为“重点”读者提供有力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

4. 要积极转变传统观念, 紧密结合形势的发展需要, 为重点学科建设提供可靠的图书文献资源。

图书馆要对重点学科的带头人、学科专家提供个性化服务, 搜集、整理学科文献资源, 进行文献深加工, 编写二、三次文献, 提供文献代查、代借、代复印等服务。

5. 要围绕重点学科提供深层次的信息服务。

要利用信息定制服务、定题跟踪服务、主动推送服务、垂直信息服务等形式, 及时传递新到的中外文献信息。

三、深化和改进采访工作的措施

(一) 提高采访人员的业务素质

采访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采访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因此采访人员要不断充实自己, 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了解本校专业设置及教学、科研的需要, 对涉及重点学科、边缘学科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此外, 还要通晓一门外语, 熟悉书源, 了解出版动态, 掌握馆藏情况, 通过各种途径及时掌握师生的需求, 只有这样才能在采选资料时做到有的放矢。

(二) 注重调查研究和信息反馈

1. 采访人员要与本校的相关单位如教务处、科研处及有关院系加强联系, 了解和掌握学校的学科建设规划、教学计划、科研人员的研究课题。还要经常与各学科带头人沟通信息, 了解他们的需求。

2. 要了解现有馆藏文献的数量与质量、重点藏书与一般藏书的比例、印刷型文献与电子出版物的比例、各类藏书的流通使用情况及馆藏的薄弱环节。经过综合分析制订相应的采购计划, 使藏书体系更趋合理, 符合重点学科的文献保障要求。

3. 要摸清各类出版发行机构的状况。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 我国书刊发行业出现了多种发行渠道和方式, 采访人员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掌握各出版机构的规模、特色和购销方式。

4. 要在图书馆主页上设置留言簿, 搭建师生员工反映建议和需求的平台。采访人员可以通过网上对话及时与师生员工沟通交流, 摸清一段时间内读者的需求,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整理, 调整采访策略, 以加强采访工作的针对性。

(三) 改变封闭式采访, 扩大现货采购

重点学科建设对采访工作的高质量需求迫切需要采访人员改变封闭式采访形式, 直接到各大出版社和各专业书店采选图书, 并参加各种涉及面广、影响大、水平高的订货会。因此, 采访人员要充分利用网上购书模式, 以最快的速度、合理的经费购入高质量的图书, 或委托各学科专业教师代为选购, 拓宽图书采购的范围和领域。

(四)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加大电子出版物的采访力度

电子化、网络化的迅猛发展, 改变了图书馆的服务模式, 给予采访工作新的内涵——文献资源载体类型迅速多样化, 载体结构向电子型发展。采访工作从印刷型资料转向多种介质资源的采访, 即对印刷型图书及期刊、单机版及网络版光盘、数据库等多种介质资源的“大采访”体制, 作业技术也全部由计算机处理。结合重点学科建设, 要加大电子出版物的采访, 购置精选的文献数据库。

(五) 突出特色, 保证基本的外文文献收藏

外文书刊是图书馆藏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入藏外文书刊应该采用基本收藏与特色收藏相结合的原则, 对与学校重点学科密切相关的外文文献要有经费保证。此外, 还可以通过接受赠书、馆际互借等途径弥补购书经费的不足, 达到基本收藏与特色收藏的完美结合, 满足教学科研人员对外文文献的需求。

(六) 构建特色鲜明的馆藏结构

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要根据学校学科建设规划及时调整馆藏结构, 大力加强重点学科领域的文献收藏, 形成有本馆特色的馆藏文献布局, 这是图书馆围绕重点学科深化文献资源建设的必要举措。在文献资源建设中, 应确定重点学科的核心文献及所藏文献类型, 做到重点学科文献全面系统收藏、相关学科文献有选择收藏, 以形成较完整的学科文献体系, 达到研究级藏书水平。

总之, 重点学科建设是高校的生命线, 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志, 如何尽快适应当前重点学科建设的实际需要, 为重点学科建设提供切实有效的文献信息服务是高校图书馆亟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需要高校领导高度重视, 需要采访人员更新观念、开阔思路, 只有这样, 高校图书馆的采访工作才能为学校的重点学科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 对重点学科建设举足轻重。目前, 图书馆采访工作普遍存在许多共性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采访工作的深入开展, 采取有效措施改善采访工作是图书馆提高文献信息服务能力的中心任务。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重点学科

参考文献

[1]郑重.信息时代高校名牌专业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J].情报杂志, 2004, (10) .

[2]李岳云, 朱方长.高校重点学科特色的内涵、价值与建设思路[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9, (2) .

[3]朱永聪.重点学科建设中的期刊资源保障分析[J].肇庆学院学报, 2006, (4) .

浅谈县级重点中学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第7篇

作为一名从事学校图书馆管理员多年的我认为, 目前, 中学教学课本中文化知识只是一种程式化的基本知识, 学生在掌握知识要点的同时, 更需要用课外的相关知识辅助, 才能更好的消化课本重点和难点。在知识信息激增、知识老化加快的背景下, 要把知识单纯靠通过课堂教学传输给学生是无法做到的, 学校图书馆可以依托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的文献信息, 依靠图书馆专业人员创造性的劳动, 借助高科技的信息技术, 开放性的向学生传播大量优秀的系统化的科学文化信息, 开展专业课程的参考咨询服务和课外阅读辅导服务。还可以通过人性化服务, 个性化知识需求服务达到深层次、全方位提高教育服务效果。学校图书馆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教学阵地, 它为学生提供了自学的场所, 而且本身也是一种无声的人文教育, 中学图书馆它的教育职能比其他类型的图书馆更为突出, 要引导学生有效的利用图书馆资源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向学生宣传介绍官藏的有关书籍、培养他们不断追求新的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进一步发挥个人的创造力。图书馆作为学校的辅教部门, 并不直接从事教学工作, 到完全可以从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教学育人等多个角度、全面介入到学校教育的各个层面。图书馆这种润物无声的教育和服务功能正逐步步入学校教学工作中心。这些就是图书馆在中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所在。

学校图书馆也很好的配合了学校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因为图书馆能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在举办多样化的读书活动过程中, 同时举办一些专业知识讲座, 开展专题辩论, 如:“学习方法”“环境保护”“名著阅读”等等, 并配合课堂教学, 让学生在图书馆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既可以活跃读书气氛, 又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还可以让学生认清当今21世纪的到来意味着技术变化越来越带全球性, 技术与工艺的进步越来越快, 过去那种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培训人才的模式已经不合时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要求培养的人才应该是知识面广、一专多能。为此, 学生会更加会利用图书馆这个知识宝库, 在那里感受到读书的真谛。图书馆也是传播知识的平台, 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向学生宣传爱国主义、遵纪守法、和社会公德教育, 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阅读思想修养读物, 如:“红军长征的故事”“红岩”等。这些催人奋进书籍, 会转化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动力, 会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图书馆正是通过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提供优质的服务来达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目的, 因此说, 学校图书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它的作用和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学校图书馆能保障教师充分利用图书资料, 巩固和强化教学内容, 没有高质量的藏书, 中学图书馆要搞好工作是不可能的。同样,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部充分利用馆藏资源来充实教学内容, 只是单一的教学方法, 学生听起来乏味, 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中学图书馆的主要职能就是为本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文献资料需求保障。同时学校图书馆还能与课堂教学互相配合、互相补充。图书馆是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积累、构建和创新的一个主要场所。事实上, 课堂教学实行的是共性教育, 而图书馆实行的是个性教育。利用图书馆对学生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使他们形成自我调节、动态平衡和持续发展的知识结构。学生也能利用自习和休闲时间到图书馆寻求知识, “补血”“充电”, 扩大阅读视野。

笔者认为, 要充分发挥中学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学校图书馆必须提供层次较高的服务工作, 这就要求学校图书馆理员既要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又要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一方面要熟悉各学科专业设置, 研究课内课外师生阅读和用书特点及不同性质课程参考书在阅读使用中的不同功用, 又要了解科研课题和发展方向, 为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要以教师的角色, 对学生利用图书馆学习进行指导, 要指导学生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进行自主学习、鉴赏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指导学生查找各种文献信息资料, 尤为要教会学生利用网上搜索与联机检索技术。图书馆理员应以信息交流为基础, 知识相通为纽带, 与师生建立融洽的关系, 起到学校图书馆与师生之间的桥梁作用。

重点图书 第8篇

1 高校重点学科建设与图书馆可持续发展

作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 如何适应新形势下高校重点学科的发展需要, 构建基于重点学科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将参与学校重点学科建设作为提升自身服务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是当前高校图书馆建设和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1.1 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对图书馆有着较强的依赖性

图书馆不仅具备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 同时拥有各类专业知识背景的图书馆馆员。教学及科研工作所需文献资料大多是由这些馆员为其提供的。同时, 师生的学业完成和学术研究更离不开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因此, 图书馆文献资源质量及服务能力直接影响着重点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成效。

1.2 重点学科建设对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也会产生重要影响

图书馆作为高校文献信息中心, 是为学校整体建设与发展, 特别是为高校重点学科建设服务的, 其工作重心必须与学校的重点同步。重点学科建设给高校图书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而重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图书馆未来发展方向。因此, 可以说图书馆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依托于重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2 高校图书馆构筑重点学科文献保障体系的途径

2.1 建立重点学科文献保障系统

重点学科文献保障体系, 是指在高校某一重点学科或专业范围内图书馆拥有的服务于应用、研究和参考等方面所需文献的收藏, 能支持重点学科师生尤其是教学科研人员进行一定深度的教学科研工作, 能满足高校科研人员对本学科专题文献的整体需求。

高校图书馆重点学科文献馆藏数量、质量、多元载体服务体系的建设, 是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的基础, 也是图书馆自身建设的重点。图书馆要参与高校重点学科建设工作, 做好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 制订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总体规划和具体措施, 进而形成重点学科文献保障体系。

2.1.1 印刷型文献的建设工作

所谓印刷型文献, 主要包括正式出版的图书、期刊、会议文献、学位论文、标准文献其他文献等。专业图书的建设应以学术专著为主, 辅以指导性读物。如倾向于收藏重点学科与专业领域的权威论著、学科发展各阶段有代表性的学术论著、学科前沿论著等。学术期刊因其出版周期短、数量大等原因, 最能反映高校学科和专业的学术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 图书馆在资源配置时应加大力度。

另外, 在印刷型文献的收藏过程中, 要注意适当收集非正式出版的“灰色文献”。该类文献多为第一手资料, 能及时反映各个学科及专业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 是重点学科资源建设重要的信息源。当然, 由于此类文献未公开出版, 获取程度相对困难, 有时通过正常的收集渠道无法获得, 图书馆可以通过相关渠道与相应的学术机构建立联系, 或者通过文献传递、馆际互借等其他方式获得。

2.1.2 数字资源的建设工作

网络环境下, 加大数字资源收藏的比例, 是构筑重点学科文献保障体系的有效途径。图书馆在保证印刷型文献建设的同时, 应适当向数字资源倾斜。在数字资源的建设过程中, 可以请重点学科及专业的专家教授和教师参与其中, 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数字资源的利用率。对一些能代表学科前沿和反映国外学术动态的重要数据库及电子图书, 应及时更新, 以满足教师和科研人员的资源需求。

2.2 加强资源及服务的宣传推介工作

教学科研人员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缺乏对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了解, 有些教学科研人员很少登陆图书馆网页, 对图书馆的可用数据库并不清楚, 对数据库的使用不熟悉, 这些都会影响图书馆资源的有效利用。

面向重点学科的服务过程中, 图书馆应充分了解教学科研的文献需求情况, 面对面地与教学科研人员进行沟通, 同时对国内外的相关动态进行跟踪, 随着科研的进程提供相应的文献资料。如在科研课题立项阶段, 提供相关课题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等;在课题研究阶段, 及时提供国内外相同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学士动态;在课题结题阶段, 提供研究成果的整理及服务工作。

2.3 开展重点学科的学科馆员服务

学科馆员服务模式最早出现于美国研究型大学, 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在内地首次推行学科馆员服务, 随后, 北京大学等其他研究型高校图书馆也陆续开展此项服务。学科馆员一般由有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馆员担任, 也可以在各学科专业聘请资深教师担任顾问, 主要承担学科联络咨询及开展学科嵌入式服务等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 学科馆员不能将工作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参考咨询及用户培训等方面, 而要从用户的实际需求出发, 开展嵌入式学科服务, 为重点学科的教学科研人员提供学科化、知识化、个性化的服务。同时, 可以针对科研的不同阶段提供个性化服务, 如研究成果展示、学术前沿跟踪等, 将图书馆服务工作与整个科研过程结合起来, 为科研课题进行内容分析、创新论证、方案策划、成果预测等专项服务。另外, 学科馆员和科研人员之间需进行良好沟通和交流, 建立稳定的信息反馈机制, 以便有效的服务于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

2.4 建立重点学科资源导航系统

学科资源导航系统是高校图书馆有效组织和利用文献资源的重要形式, 是科研人员了解和使用学科资源的一个重要窗口。高校图书馆应围绕重点学科发展方向, 从本校教学和科研的实际需求出发, 为其提供高质量、针对性及全面准确的文献资源, 建立良好的网络服务平台和学科导航系统, 包括重点学科个性服务网页, 以超媒体形式链接网络信息及相关专业网址, 平台的各类型数据库, 网络和数据库检索的导航信息等。重点学科资源检索途径应简单化、多元化, 不仅要提供关键词和分类检索, 还要建立简介、综合检索等其他高级检索功能, 使重点学科用户能通过网络迅速准确的查到所需文献资源。

3 结语

高校重点学科建设和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工作是重点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图书馆应将重点学科文献资源的全方位建设与服务作为工作重点, 强化为重点学科专业教学科研服务的理念, 为重点学科提供针对性强、信息量大、参考价值高的信息资源, 不断拓展具有特色的重点学科服务新途径、新方法, 为高校重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 并以此促进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白兴礼.高校图书馆学科化信息服务体系构建[J].图书与情报, 2008 (1) :95-97.

[2]王晶.浅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与重点学科建设[J].中国科技信息, 2007 (17) :167-168.

[3]王善林.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为重点学科建设服务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情报, 2010 (3) :127-131.

重点图书 第9篇

1 重点学科建设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

在“科技兴院”的战略方针指导下, 重点学科建设已成为医院医、教、研综合发展的支柱及专业化建设的长期任务, 是医院提高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加快医院学科建设的步伐, 全面带动医院快速发展, 是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重要举措。它将起着牵引医院整体科技实力发展的龙头作用[1], 也是医院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以, 强化重点学科建设的作用是提升医院竞争力、提高技术水平的必然选择[2], 有利于医院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高质量、有特色的优势学科。这些优势学科将成为医院科学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 并以此为依托, 充分发挥其示范和技术辐射作用, 带动全院其他学科建设和发展, 增强医院科研实力, 为医院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医院图书馆信息服务与重点学科建设的关系

重点学科建设是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医院提高医疗质量、科研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贯穿于整个医院的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医院要在竞争的医疗市场中求得发展, 必须把学科建设作为增强专业优势、提高竞争能力的关键。图书馆作为医院的文献信息中心, 其中心工作必须与医院的发展同步[3], 明确为重点学科服务的目标, 紧紧围绕重点学科建设提供深层次的信息服务支持重点学科科研人员进行的科学研究, 及时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和学科前沿动态, 掌握学科最新的发展方向, 强化科研服务意识, 充分发挥图书馆对重点学科建设的支撑能力, 以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重点学科建设对图书馆有着较强的依赖性, 文献信息资源在重点学科建设中起着重要的文献保障作用, 同时又能推动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3 医院图书馆为重点学科服务的目标

主动参与重点学科的临床、教学、科研活动, 发现需求。围绕重点学科建设和发展方向, 建设科学合理的馆藏体系, 合理配置文献信息资源。以创新的服务方式, 利用本馆文献信息资源和现代信息处理系统, 为医院重点学科提供充足、质量保证的医、教、研所需的知识和信息服务。

4 建立满足重点学科发展需要的资源保障体系

4.1 做好调研, 制定本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规划

重点学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是一项知识含量高、内容复杂的系统工程, 必须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在文献采集过程中, 首先需要了解、掌握重点学科建设和发展方向, 对学科的发展要有预见性、前瞻性。图书馆应根据学科发展需要, 深入开展调研, 广泛征求意见。建立专家选书制度, 邀请学科带头人、主任、专家等专业人员参与文献采访工作。正确处理纸质文献、电子文献和网络信息资源三者的关系, 根据本馆实际合理规划馆藏文献布局, 形成一个各有特色、互为补充的馆藏体

4.2 增强对重点学科建设的文献保障能力, 提高文献收藏的水平

重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不仅需要高水平的教学科研人员和先进的试验仪器设备, 同时也需要具有全面支撑能力的重点学科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系统[4]。重点学科带头人都承担着较重大的科研项目或课题, 迫切需要跟踪国内外最新科研动态, 了解本学科前沿发展动向。高水平的文献资源应具有覆盖面宽、动态性强、多载体的特点。因此, 一是要突出藏书特色;二是要选购国内外有影响、信息密集的检索性书刊;三是要围绕本院重点学科和专业, 有针对性地购进一些光盘和网络数据库。这就要求瞄准服务方向, 集中资金, 保证重点, 加强对那些优势明显、影响较大、发展迅速、成果颇丰的重点学科文献的收藏。

4.3 构建以重点学科为核心的特色馆藏

4.3.1 建设学科型特色馆藏

特色馆藏是图书馆的核心馆藏, 要突出优势学科特点, 以现有馆藏为基础, 有计划、按比例逐步增加文献数量, 对学科急需的有价值的文献给予充分保障。如国内外专著、核心期刊、工具书等。西安市中心医院是一家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消化科、血液病科、职业病科、神经内科、心血管病科、CT-MR和烧伤科等九个科室是市级重点学专科。图书馆对这些重点学科的文献资源采集上邀请专家主任参与选购, 采纳他们对文献学术价值的评价决定取舍, 确保重点学科图书经费的合理使用。

4.3.2 扩充基于学科发展需要的电子资源

图书馆采访人员在配置电子资源时应以学科布局为基础, 优先考虑代表医院重点学科、特色专科需求, 增加电子文献收藏的比例, 注重引进公开发行知名度成熟的数字资源和网络数据库。在引进数据库时要摸清其收录范围、检索平台、技术条件、使用权限、价格等。此外, 在选择时首先要申请试用, 在院内公告栏宣传或张贴海报介绍数据库及使用账号密码, 及时听取使用反馈意见。我院图书馆先后试用了CHKD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FMJS、医知网、超星医学知识库等多家数据库, 根据本馆实际选择订购了两种数据库:清华同方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医学数据库。通过几年在我院的使用受到了临床科研人员的一致好评, 为医务工作者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 为科研工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在我院使用中每月的在线阅读和下载量都在3000篇以上, 极大的解决了我院图书馆馆藏不足的问题。

5 深化重点学科建设中的文献信息服务

5.1 参与科研的全程服务, 为学科带头人提供特色服务

一方面, 图书馆可为重点学科的带头人建立相关联系档案, 主动了解他们的科研课题, 为他们代查文献资料, 提供科研立项查新、课题论证、最新信息报道等服务。另一方面, 重点学科大多承担着一批重点科研项目, 图书馆可以选定有关研究课题, 作为重点服务对象, 重点关注和跟踪研究, 随时掌握课题的研究状况, 广泛收集与课题相关且专业性强的文献信息并将文献及时传递给科研人员, 以加快科研课题研究进程。

5.2 整合网络医学信息资源, 建立信息导航系统

根据各重点学科的需求和利用率, 构建智能化的用户界面, 建设基于用户浏览行为的智能导航系统, 增强可用性。借助有效的搜索引擎, 收集、组织、分析和整理网络信息资源, 分门别类地将其下载, 按照学科的主题或内容进行筛选、整理、分类, 形成各学科专业的导航系统。对国内外常用数据库和网上免费检索数据库, 可以把它们服务内容、检索方式整理成册以便查找, 并注意随时更新。主动提供文献检索服务, 定期检索最新数据库中相关重点学科文献, 及时提供给相关教学科研人员并根据重点学科专业建设与科研项目研究的需要, 及时提供科技成果的反馈信息。

5.3 建立学科馆员制度

学科馆员制度是以学科为对象而建立的图书馆高级专业人员对口服务模式, 既是一种创新的服务模式, 又是一项高层次的个性化服务。学科馆员要具有专门学科知识背景, 才能够很好地、有序地整理学科信息资源, 为重点学科提供深层次的信息服务[5]。其具体内容: (1) 学科联络:学科馆员主动定期联系医院科研主管部门、在临床科研中承担重大科研课题的各学科带头人或重点学科项目主持人, 取得科研人员的信任。 (2) 信息推送:学科馆员对图书馆各种载体的专科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分类、归纳、加工成用户需要的二、三次文献, 提供给科研人员。 (3) 文献跟踪:各学科馆员都应参与到对口课题组中, 进行文献跟踪服务, 随时根据课题进展, 调整检索策略, 提供强有力的文献支持, 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4) 专项培训:有针对性的对临床科研人员进行数据库使用的培训, 不仅可以提高数据库的使用效率, 还可以提高科研教学人员的文献利用能力, 促进医院科研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申红菊.学科馆员在综合性医院重点学科建设中的角色定位[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0, 19 (3) :19-21.

[2]何茵.医院图书馆为重点学科建设服务的思考与实践[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2006, 19 (3) :180-190.

[3]苏晓英, 王盛, 王洁利, 刘志红.医院图书馆管理与重点学科建设[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2007, 20 (1) :58-59.

[4]张小梅, 郭凤媛.高校图书馆为重点学科建设的文献保障与服务[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09, 18 (4) :45-47.

重点图书 第10篇

1、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重点学科信息保障服务的特点

1.1 信息资源多元化

网络时代, 信息资源从载体形式到内容都向多元化发展, 主要体现在:信息源类型的多样化, 信息源内容海量化, 信息源更新迅速, 图书馆馆藏资源向因特网无限延伸。通过因特网, 各图书馆之间、图书馆和其它机构团体之间实现资源共享, 网上大量信息源可供图书馆免费利用[1]。

1.2 服务内容精品化

高校图书馆借助先进技术, 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和人才优势, 对网络信息进行定期的、长期的跟踪、搜索和收集, 二次开发提炼出对重点学科有针对性、有深度、新颖及时的信息, 大大拓宽了信息保障服务的内容和范围。

1.3 服务方式现代化

通过电子邮件, 将咨询问题回复、文献资料代检服务、专题服务、电子邮件通告服务提供给重点学科联系人, 加强与他们的沟通、交流。服务方式从一对一转变为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等多种方式。

2、改革服务手段, 为重点学科提供深层次的信息服务

2.1 围绕重点学科, 构建有特色的馆藏资源

为使重点学科在高校的教学、科研中真正起到龙头作用, 带动和促进其他学科的迅速发展, 高校图书馆应加强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 增强文献保障能力。在具体运作中应做到集中资金, 保证重点, 狠抓学科建设方向, 加强对优势明显、影响较大的重点学科的文献收藏, 形成有重点学科特色的馆藏体系[2]。如我校现有重点学科12个, 口腔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病理生理学、组织胚胎学、内科学、皮肤病与性病学、护理学、外科学、人体解剖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病理学、医学免疫学, 在文献资源建设中, 有关这些重点学科的文献都是本馆收藏的重点。

“灰色文献”即非公开发表的内部资料, 主要有预印本、会议录、科技报告和内部刊物等几种类型, 其中绝大多数反映的是各领域的新成果、新动态, 具有独特的参考价值。我们采取上门访求、主动发函和资料互换等多渠道有针对性地收集重点学科“灰色文献”。高校重点学科用户中有许多人是本学科的学术权威, 经常参加一些重要的学术话动, 可获得会议资料, 凭借他们与国内外同行的联系及其在专业学会中的地位, 向校外学者主动发函寻访内部资料。还采用科研成果互换的方式获取有价值的预印本文献。

2.2 围绕重点学科开展定人、定向、定题跟踪服务

重点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多是有相当名望、影响较大的专家学者, 我们图书馆参考咨询部针对我校的重点学科, 派专人深入到各教研室, 为他们建立档案, 主动了解他们的科研课题, 为他们代查文献资料, 提供科研立项查新、课题论证、最新信息报道等服务。另一方面, 重点学科大多承担着一批重点科研项目, 我们选定有关研究课题, 作为重点服务对象, 深入其中, 从课题立项到成果鉴定, 自始至终进行跟踪服务。主动提供文献数据库的检索服务, 定期检索最新数据库中相关重点学科文献, 及时提供给相关教学科研人员[3]。

2.3 围绕重点学科, 建立特色专题数据库

为了更好地为学校重点学科建设服务, 我们结合本校重点学科建设的发展动态, 利用互联网上信息资源并结合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数据库, 建立了《近视眼的治疗专题数据库》、《呼吸循环系统疾病专题数据库》、《神经解剖学专题数据库》, 在图书馆主页上发布, 供专家学者使用, 以方便他们有效地了解、获取本专业的前沿信息和最新动态, 收到良好效果。

2.4 围绕重点学科, 建立学科导航系统

建立学科导航系统, 是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新举措, 特别是对重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 广泛征求重点学科专家、权威的意见, 根据学校建设的重点和方向, 分析重点学科的特色和范围;其次, 从学校的教学和科研需要出发, 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 有针对、有侧重、有选择地收集网站信息及其网址, 并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筛选, 去粗取精, 去伪求真, 以保证信息的高质量和实用价值, 第三, 构建重点学科信息门户。通过建立学科信息门户, 将某一学科专业信息资源整合在一起供科研用户查找利用, 同时利用数字参考服务系统来反馈用户的建议和请求, 并采取一定的方式答疑解惑进行资源的重新调整。这样, 我们就能把不同学科的资源与特定服务群体有机结合起来, 从而以最优手段为重点学科提供深层次的信息保障服务[5]。

2.5 围绕重点学科, 做好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介服务

目前, 高等院校科技人才众多, 科研成果累累, 但大量的科研成果却止步于鉴定阶段。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大约只有5%左右, 形成了企业对科技成果和技术创新孜孜以求, 而高校大量的科研成果却待字闺中的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 是图书馆进行社会化服务的重点, 也是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重要内容。首先要求高校图书馆应面向市场, 开展社会化服务, 充分利用图书馆广阔的信息渠道, 搭建成果转化服务平台, 为科研成果转化牵线搭桥, 及时宣传科研成果, 把研成果推向市场, 使其转化为生产力;其次是把市场急需的技术、产品信息反馈给高校的有关教师和科研人员;第三是与企业建立联系, 争取企业对科研项目的资金支持[6]。

3、学科馆员综合素质的自我提高

3.1 学科馆员应具备的条件

学科馆员整体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图书馆为重点学科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学科馆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以及丰富的图情基础知识、深厚的某学科知识底蕴, 熟悉馆藏特别是重点学科专业馆藏, 了解国外学科发展的动态。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和网络技术知识, 熟悉掌握对电子文献、网络文献、印刷型文献和多媒体文献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 能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重组。具有研究分析能力, 能有效地发现信息需求, 正确的评价信息, 判断和使用信息, 熟练的编制二次、三次文献, 满足读者现实和潜在的信息需求。具有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加强与用户的联络、沟通, 充分发挥自己作为学科用户与文献信息之间的“桥梁”作用。具有勇于创新的精神, 自觉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 及时更新、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国内外20多年的实践证明, 学科馆员制度是一种从静态服务到动态服务、从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的新型服务模式。学科馆员制度使大学图书馆真正融入学校的教学科研当中[7]。

3.2 加强学科馆员的继续教育, 更新服务内容。

选拔合适的学科馆员对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 我们在本馆挑选一些业务素质好, 工作能力强的同志来担任学科馆员。因为他们对本馆的馆藏资源比较熟悉, 同时节省了培训的成本;另一方面引进人才。我们优先考虑那些既具有图书情报学知识背景又具备其他学科知识的双学位人才或研究生。我们对即将分配到这个岗位上去的学科馆员进行培训;在教育培训方式上, 形成单位、个人两方负担的继续教育投入机制, 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 把学科馆员的教育培训纳入单位发展规划, 建立非脱产带薪学习制度, 建立健全教育培训的激励约束机制, 推行公开选拔, 竞争上岗和职务聘任制度, 增强学科馆员的职业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 着力培养学科馆员的创新能力。同时, 我们还实施定期进修, 采取短期与长期培训相结合, 学历教育, 非学历教育以及馆员自学相结合的措施。建立健全学科馆员队伍的激励机制。如职位升迁, 鼓舞信心, 提高报酬等, 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激发学科馆员的工作动力, 提高大家的积极性, 更好的为重点学科提供信息保障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沂秋.重点学科建设与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 (12) :205-206.

[2]朱小宁.围绕重点学科建设开拓知识服务领域[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7, (06) :50-52.

[3]王静.高校重点学科的特色文献资源建设与服务——以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7, (02) :92-94.

[4]徐学锋, 孟宪秋.重点学科信息服务的实践探讨[J].图书馆学研究.2007, (04) :53-57.

[5]张方.论图书馆对重点学科建设的信息服务[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 (03) :37-38.

上一篇:翻转学习下一篇: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