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框架体系范文

2024-09-03

生态框架体系范文(精选9篇)

生态框架体系 第1篇

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属于一种互利共生的关系, 合理有序的生态空间结构和丰富的生态系统多样性可以保证良好的国家发展环境, 进一步使自然资源得以合理利用和开发, 社会与经济保持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生活环境与质量不断提高。

可以说, 科学合理的引导规划国土空间格局的开发, 调整国土功能布局, 提高空间使用和生产效率, 完善生态系统空间结构的合理性, 对城市化地区的结构、人口分布以及产业结构进行优化, 是保证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1 主体功能区的主要内涵

“主体功能区”是以国土空间格局为对象进行的战略规划, 以指导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化发展的战略格局[1]。“主体功能区”根据中国不同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资源的开发强度以及地区发展潜力, 按照区域共同发展和协作分工、维持国家与区域整体生态平衡的原则, 对特定区域进行特定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理念进行指导的空间规划。

根据目前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需要, “主体功能区”将国土空间分为四类区域: 将人口密集、发展程度较高, 资源与环境负荷较大的3 个地区设立为优化发展区域; 将人口集聚较多、发展条件较好, 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较强的18 个地区设立为重点发展区域;把7 个具备较好农业生产条件, 以农产品生产为主要功能的地区, 以及影响国家整体生态安全格局的重点生态功能地区设立为限制开发区域; 将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与文化资源保护区的25 个地区设立为禁止开发区域。

国土空间格局则由三项基本内容组成, 包括: “两横三纵”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七区二十三带”的农业战略格局和“两屏三带”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主体功能区”从宏观角度出发, 以维护经济、城市与生态和谐发展为目标, 明确指出了国家生态体系的重要性。但中国生态体系具有自然地理条件复杂、整体布局不均衡、结构破碎、城市地区绿地面积少、景观结构单一等问题。“主体功能区”中的生态战略格局的定位层次较高, 范围非常广阔, 针对区域层次的生态差异则缺乏准确合理的分析研究, 也没有对区域之间生态体系衔接、景观连通的实施方法做出具体指导。

2 生态框架体系的应用价值

生态景观体系的连通对区域生态功能的衔接起到重要的作用, 并直接影响到各种生态过程, 如水土涵养、生物群落分布与迁徙、自然灾害蔓延等。世界上有很多加强区域或者国家生态景观连通性 ( Landscape Connectedness) 的实践, 如美国的绿道网络 ( Green Way) , 欧洲的生态网络 ( Ecological Network) , 英国的绿色网络 ( Green Network) [2]。本质上讲它们都是对生态景观元素在空间结构上的连接。所以生态景观的相互联系、区域生态体系的相互衔接是国家生态格局能否形成有效整体的关键。

3 生态框架体系的应用方法

3. 1 河流体系的生态框架搭建

中国拥有面积约437 万km2、占国土面积45. 6% 的广阔流域。总长达11 700 km的长江与黄河则由西至东横跨全国, 并分别成为中国南方和北方的主要水系。把与两大干流水系平行的区域划定为三部分基本生态发展带, 在广大的干流与支流流域发展沿河生态带, 依托水系生态网络良好的空间连续性, 可以建立起覆盖面积广阔并具备完整结构的国家生态网络。

根据目前中国生态与城市化区域的分布, 结合俄罗斯规划学家米佳金C.D.的流域地区城市化发展的理论模型[3], 可以得出结论:在河流上游地区必须严格保护水源的生态与环境安全;下游城市密集分布的地区则应该通过滨河绿道的建设, 保持流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以此降低城市化对河流体系的影响, 为动植物的生长和栖息提供空间, 也为城市居民带来良好的城市生活环境。

3. 2 空间生态网络框架的建构

生态连接体系的构建, 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生态与城市化地区中的绿色空间体系构成[4], 如自然生态地区中的山脉河湖、农田牧野、防灾与道路林带、自然保护区、景观旅游区、野生动物生态廊道等; 城市地区中的城市开敞空间、公园绿地、道路林带、废弃设施的生态改造等。将不同内容、尺度、孤立分离的生态景观元素相互连接, 使城市生态体系融入区域生态体系中, 组合形成区域一体化的完整生态空间网络格局[5] ( 如图1所示) 。

同时还需要拓展生态系统构成元素的组成形式, 丰富生态景观的环保和美化功能、游憩和文化功能。如引入农业景观区的旅游功能, 以拓展新型产业模式; 发展城市中垂直农场, 以塑造新型城市景观、拓展其环保与教育意义; 改变道路防护林的树种组成和排列样式, 赋予其更多的景观价值。通过多种方式, 可以使区域与城市生态体系的构成与功能更加多样化, 并与经济发展和谐统一。

3. 3 生态环境发展策略的制定

针对不同开发目标和强度的区域应当采取不同的生态环境发展策略。

优化和重点发展区域作为国家城市发展与生产活动的主要区域, 应当着重进行生态环境的修复再造, 降低环境破坏和污染的影响, 并加强对外与区域整体生态体系的连接; 限制发展区域结合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功能, 应当注意对生态环境的适度开发, 使其成为城市化区域和自然生态区域的生态过渡区和缓冲区; 禁止发展区域拥有较好的生态条件, 作为国家整体生态格局的核心和基础, 必须严格维护现有的生态状况, 将构成完善的景观组织拓展并延伸入生态系统脆弱地区。

但从根本上讲需要改变传统粗放型的经济生产模式, 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 优化城市体系运行的效率, 以降低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破坏与消耗。

3. 4 生态体系保护辅助机制的建立

现阶段中国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 受强烈的地方行政区划影响, 也面临着社会群体整体环保意识和知识不足的主要问题。

应当确保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家战略规划的地位和优先度, 通过立法和监督体系维护主体功能区划的严格性; 建立主体功能区与地方行政区之间的决策和利益协调机构, 并提高政府综合绩效考核中对生态建设的评估标准; 针对不同的生态发展区域建立相应的生态补偿机制, 以确保地方对区域整体生态体系建设的积极性。

针对社会群体需要将单纯的用行政手段来治理环境, 转化为运用立法、经济、技术和教育相结合的手段, 增加社会群体对生态环境建设的关注和参与机会, 强化民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主动性, 使环境优先的原则渗透进社会发展的每个方面。

4 结语

生态框架体系的运用, 是通过空间指导和约束的功能, 来衔接和协调生态景观结构、生态过程以及与人类生产活动等各类空间规划, 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 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主体功能区”作为稳定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 是中国对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使用原则和生态格局规划的首次尝试, 在执行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系列来自自然、人口、经济、行政等方面的问题。在国家和区域生态共建的过程中唯有不断的发现问题和矛盾, 制定完善合理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循序渐进的推进规划政策的执行, 才能使“主体功能区”的战略规划得以持续并有效地实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Z].2010.

[2]杜钦, 侯颖, 王开运, 等.国外绿地规划建设实践对城乡绿色空间的启示[J].城市规划, 2008, 32 (8) :74-76.

[3]МитягинС.Д.Экологическирациональнаямодельземлепользованиявбассейнахкрупныхрек[P].СПб.2009.

[4]МасловН.В.Градостроительнаяэкология:Учеб.Пособиедлястроит.вузов[M].ФГУПИздательствоВысшаяшкола.Москва, 2002:17-19.

崇明生态县建设规划框架结构 第2篇

体现“生态岛”的战略定位,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依据长江口岛屿生态系统特征,留足自然生态涵养空间,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维护生态安全格局,不断提升岛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市的环境保护战略,把环境保护放在优化经济发展、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的战略位置加以推进,坚持环境基础设施先行,实施节能降耗、增产减污,全面提高环保工作水平;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以生态经济学理论为依据,依托合理的生态经济功能分区、高效的生态产业、安全的生态环境、舒适的生态人居,实现生态经济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系统构建生态县建设的总体框架和具体任务,扎实推进生态县创建工作。

坚持将“环境保护优先”和“基础设施先行”两条主线,贯穿于生态县建设的始终。

构建“六个体系”框架,支撑生态县建设。包括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体系、循环经济与生态产业体系、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体系、舒适人居与生态安全体系、社会和谐与生态文化体系、能力建设与生态保障体系等六个体系。

生态框架体系 第3篇

笔者认为, 可利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对生态补偿机制经济、环境系统中物质的投入和产出进行量化分析, 同时建立物质投入和产出的账户, 形成生态补偿物质流分析框架与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物理单位 (吨) 对物质从采掘、生产、转换、消费、循环使用到最终处置进行结算, 利用相应指标体系 (环境纳污饱和度、物质消耗强度、物质生产力等) 评价地区生态补偿资金有效利用程度与生态补偿资金分配方案合理性。

1 物质流分析理论

物质流分析 (MFA) 起源于1965年Wolman提出的城市代谢的概念[4]。普遍认为, 物质流分析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 同时也是产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的重要研究领域和分析工具。陈波等认为, 城市物质流分析 (MFA) 需要关注城市系统对自然资源依赖与系统的资源效率;城市系统输出端的污染排放;城市系统内部的废物循环;城市系统与其它系统间的废物循环[5]。通过物质流分析, 有利于认识区域 (城市) 当前发展阶段的物质消耗特点, 为制定区域 (城市) 的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规划、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等提供一些基础性的定量分析结果, 这对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生态补偿机制物质流分析必要性

从理论上讲, 生态补偿可从两个层面来分析:一是对于资源开发本身带来的经济补偿;二是资源开发取得收益, 应进行效益性补偿。根据公共物品定义, 生态环境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它性。对公共产品的消费, 通常会有免费搭车的问题。每个人不愿意为公共物品自动付费, 因此, 需要政府介入对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进行资源, 污染输入、输出物质流分析。

在物质流分析基础上, 我们能清晰的了解城市资源与废弃物的循环, 然后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调整和优化,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从本质上看, 通过物质流分析, 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发展经济, 以最小的社会经济成本保护生态环境, 才能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同步增长、同步改善。

3 生态补偿机制物质流分析框架

3.1 系统边界

物质流分析首先需要确定其研究范围, 包括时间边界和空间边界。根据系统边界界定原则, 分析中时间边界一般定为生态补偿试行时间段, 空间边界定为试行城市行政规划区域。

3.2 物质流分析框架

在总体结构上, 生态补偿物质流分析可采用城市物质流分析框架, 借鉴欧盟方法指南国家物质流分析框架[6], 生态补偿物质流分析的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3.3 物质流分析数据来源

生态补偿机制物质流分析中资源投入及中间消耗的历年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省市统计年鉴。污染物排放的历年数据取自相应省市环境质量报告书。其余若需要补充数据则可取自其他国家正式发行的统计年鉴以及网络数据库。另外还可采用相应地市年度统计年鉴。

目前物质流分析的数据来源存在根本性的制约因素。首先, 物质流分析统计物质成分的数量相当庞大, 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往往受统计数据的制约。再者, 相当数量的物质成分由于缺乏统计数据, 而只能采用替代数据, 或剔除出核算体系。现今已有的研究只能是对系统物质流状况的近似估计, 而非精确核算。也正是这一制约因素, 物质流分析在生态补偿机制中的推广较为困难[7]。

4 生态补偿机制物质流分析指标体系

4.1 指标体系建立

根据欧盟导则, 生态补偿机制中物质流分析可采用现有国家框架内的指标体系[8]。根据物质守恒定律, 生态补偿经济环境系统内部物质存量的变化量等于进出系统物质量之差。所以生态补偿物质流分析指标体系应拥有物质输入指标、物质输出指标、物质消耗指标以及强度和效率指标 (见表1) 。

4.2 指标体系的运用

生态补偿物质流分析指标体系可基于不同时空范围内横向纵向比较判定生态补偿经济-环境系统可持续性程度的高低与升降。它明确反映了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城市中资源的配置情况, 资源利用效率以及城市发展情况。

其中, 环境纳污饱和度 (SEC) 、物质消耗强度 (IMC) 、物质生产力 (MP) 是调整产业结构, 评价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环节。根据指标计算公式 (见表1) , 比较不同的经济-环境系统, 环境纳污饱和度 (SEC) 、物质消耗强度 (IMC) 较低, 物质生产力 (MP) 较高的系统拥有较好的可持续性。由于各省市制定的生态补偿方案中存在动态资金调节, 这也意味着生态补偿资金将向可持续性更好的地区偏移, 提高生态补偿的积极性。

5 结论

生态补偿有效管理需要对其进行物质流分析, 以指导生态补偿资金的正确分配和使用, 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物质流分析的量化数据不仅能够引导社会舆论, 把握资金流动方向, 发展技术有偿转让, 提升人力培训、社会技术援助水平, 降低建设成本, 减少企业负担;还能使政府在生态补偿的基础上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 从整体上提高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将高资源消耗, 高输入型产业转变为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型产业。总的来说, 实行物质流分析是生态补偿机制运用于各省市, 提高经济、环境系统的可持续性, 提高生态建设积极性的必经之路。

摘要:目前生态补偿机制只能体现部分的经济价值而无法体现完整的生态价值, 从另一个方面看, 未体现的生态价值远远超出了经济价值。因此, 本文认为, 生态补偿机制需要对机制中涉及的经济活动进行物质流分析, 即对物质投入和产出的量化分析, 形成物质投入和产出的账户, 以便进行以物质流分析为基础的优化管理, 达到核算生态价值, 增加生态补偿有效性管理, 实现生态补偿机制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生态补偿,物质流分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毛显强, 钟瑜, 张胜.生态补偿的理论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2, 12 (4) 38-41.[1]毛显强, 钟瑜, 张胜.生态补偿的理论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2, 12 (4) 38-41.

[2]庄国泰等.生态环境补偿费的理论与实践[A].见:国家环境保护局自然保护司编.中国生态环境补偿费的理论与实践[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5.88-98.[2]庄国泰等.生态环境补偿费的理论与实践[A].见:国家环境保护局自然保护司编.中国生态环境补偿费的理论与实践[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5.88-98.

[3]庇古.福利经济学 (上册) [M].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1971.154.[3]庇古.福利经济学 (上册) [M].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1971.154.

[4]Marina F K.Society's metabolism:the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materialsflow analysis, part I (1860-1970) .Journalof Industrial Ecology, 1998, 2 (1) :61-78.[4]Marina F K.Society's metabolism:the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materialsflow analysis, part I (1860-1970) .Journalof Industrial Ecology, 1998, 2 (1) :61-78.

[5]陈波, 杨建新, 石垚, 等.城市物质流分析框架及其指标体系构建[J].生态学报2010, 30 (22) :6289-6296.[5]陈波, 杨建新, 石垚, 等.城市物质流分析框架及其指标体系构建[J].生态学报2010, 30 (22) :6289-6296.

[6]Eurostat.Economy-wide materialflow accounts and derived indicators-amethodological guide[M].Luxembourg: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European Communities, 2001.[6]Eurostat.Economy-wide materialflow accounts and derived indicators-amethodological guide[M].Luxembourg: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European Communities, 2001.

[7]徐一剑, 张天柱, 石磊, 等.贵阳市物质流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 44 (12) :1688-1691.[7]徐一剑, 张天柱, 石磊, 等.贵阳市物质流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 44 (12) :1688-1691.

农业生态园项目建设合作框架协议 第4篇

甲方:武汉天磬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乙方:蔡甸张湾街四红村村委会

经双方多次协商,甲方愿意将鲁子海农业生态园建设项目,总体委托给乙方进行施工建设。目前除已经施工的木屋钢架、木屋结构等技术含量较高的工程项目仍由甲方组织施工外,其他土建、道路、园林、农业及相关辅助工程,一并委托给乙方施工。

(一)、甲方权利与义务

1、甲方根据鲁子海农业生态园项目的总体规划,提出若干个建设事项,针对该建设事项,绘制设计图、施工图,依照市场行情制定工程预算、工期,制作工程合同。

2、在于乙方签订施工合同后,甲方指导乙方施工,监督工程质量和工期,口头或书面向乙方提出工程整改意见、下达停工通知。

3、甲方按合同约定,向乙方按时支付工程款,兑现奖罚金。

4、甲方按5%的工程合同金额,向乙方支付管理费。

(二)、乙方权利与义务

1、组织项目建设工程的管理团队,扎实管理好每个工程事项的具体施工。

2、在与甲方签订土建、道路、苗木、农业等建设工程后,及时组织施工队伍和相应劳力开展施工。

3、、乙方按合同约定,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工程事项。施工过程中,乙方应主动接受甲方的指导、监督。

4、、乙方应承担处理好土地流转、土地纠纷、工程承包等诸多矛盾,避免纠纷给项目建设造成的影响。

(三)、其他事项

1、甲乙双方应本着“早日建成现代农庄,彻底改变四红面貌”的一致思想,相互配合、协调,共同处理好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2、透过乙方参与、具体组织管理工程建设,产生一批本土的组织管理人才,为改造、重建合作社组织打下基础。

甲方代表(签章):乙方代表(签章):

无框架漂浮式网箱生态养殖鳙鱼技术 第5篇

1 试验条件与方法

1.1 水域环境

养殖水域选择在离岸边较近的区域,水深3~5m,湖底平坦,黏土质,底质较硬,有湖流,pH值最大值8.5,悬浮物84 mg/L,溶解氧10.58 mg/L,透明度1.1 m,经常出现6~7级大风,风浪较大。

1.2 网箱结构与设置

1.2.1 网箱结构

网箱为全封闭单层网箱,由箱体、浮子、沉子和地锚4部分组成,箱体规格为8m×10 m×2.5 m。箱体由聚乙烯网片编织而成,网目尺寸根据放养鱼种规格而定,浮子选用圆柱形泡沫浮筒,浮子高32 cm,底直径16 cm,用网衣包裹浮子结实后每间隔1 m一个系于上纲。

为保证网箱抗风浪效果,网箱上纲每个角用2个地锚进行固定,保持地锚与地面的夹角小于30度,地锚采用长度80 cm以上的木棒或竹签,用套筒将地锚插入地下,箱底用石块或砖头作为沉子,使箱体充分展开。

1.2.2 网箱设置

网箱采用多箱串联设置,每排设置15~20个网箱,箱间距保持在15 m以上,行间距30 m以上,以有利于网箱内外水体交换和船只方便进出。

1.3 鱼种放养

1.3.1 放养前准备

在鱼种放养前7~10 d将网箱入湖安插,使网衣附生藻类,避免鱼种进箱后擦伤鱼体。

1.3.2 放养时间

以春放为主,时间为3—4月份,此时水温较低,鱼种便于运输,成活率高。

1.3.3 消毒防病

鱼种进箱前用3%的食盐水浸浴消毒20 min。

1.3.4 放养规格和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依据放养鱼种规格而定,一般放养规格为600~750 g/尾,放养量3~4尾/m2,根据水流、水质等因素进行适当的调整。

2010年推广示范面积4.62万m2,放养鳙鱼12.0176万kg。具体放养情况见表1。

1.4 日常管理

1.4.1 网箱的巡视与检查

鱼种入箱后,注意将网箱入口封好。鱼种入箱后前10 d,坚持早晚巡箱,做好统计及时补充。网箱检查每周1次,采用随时检查与定期全面检查相结合,大风过后及时进行检查,在水位变化时,及时调整锚绳长度。

1.4.2 勤刷箱

网箱下水3~5 d后就会附着大量污物,水质越肥附着物越多,需定期清理网箱附着物。

1.4.3 适时起捕

根据市场行情及时起捕上市,提高养殖效益。

2 结果

2010年,经过7~8个月的养殖,11月前开始起捕上市。此时鳙鱼平均规格达1 500~2 500 g, 4.62万m2示范推广网箱共产鳙鱼29.087万kg,实现产值220.02万元,创利106.51万元。具体产出详见表2。

3 小结

在骆马湖进行无框架漂浮式网箱生态养殖鳙鱼创新了网箱结构,完善了养殖模式,突破了骆马湖长期以来原有的固定式网箱养殖的局限性。该养殖模式投资少、养殖周期短、养殖技术简单易学,所形成的养殖区整齐有序,与湖区景色融为一体,实现了网箱养殖的生态化、景观化,是同类型湖泊值得推广的一种生态养殖模式。

利用无框架漂浮式网箱养殖的鳙鱼完全依靠湖泊的天然饵料为其提供生长所需,不仅消耗了湖中大量的浮游动物,有效地遏制了湖水富营养化趋势,同时又将湖泊中的水生生物资源转化成优质的鱼产品带出水体,提高渔业产出率,增加了渔民的收入。

多措并举,提高养殖效益。应结合湖区实际,在苗种供给和创建品牌上下功夫。在具体操作中可搭配一定数量的网箱用于苗种培育,实现苗种自给,降低养殖成本。每个网箱还可放养5~10尾杂食性鱼类,达到生物清理网箱附着物的作用。另外,应依托骆马湖水环境的优势,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加强骆马湖鳙鱼品牌的宣传,注重市场信息的搜集,加强市场信息传递和沟通,必要时可以采取联营、合作方式,积极争创骆马湖鳙鱼品牌,利用品牌效应,提升水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

谈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框架 第6篇

1 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总体思路

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生态农业建设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从我国国情出发, 寓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之中, 有效遏止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实现资源培育和高效利用, 逐步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推进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

因此, 从我国“十一五”规划和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可以概括为:一是要立足于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 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艺措施,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快速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生态安全保障;二是着眼于质量和效益, 解决农产品地区性和结构性过剩, 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三是解决农产品污染问题, 保障国民消费安全, 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2 我国生态农业的区域布局

在今后一段时期内, 要按照“重点突破、稳步推进”的原则, 在“十一五”期间, 巩固和提高全国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县的基础上, 有重点、分区域地全面推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一是高集约化程度地区生态农业建设。重点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太湖、三峡库区、滇池等重点区域。二是西部生态脆弱区生态农业建设。重点在农牧交错带、黄河中上游与黄土高原区、长江中上游地区、“三北”风沙综合防治区、南方诸河流域综合治理区、淮河和海河流域土石山区。三是粮食主产区生态农业建设。该区域主要包括黄淮平原区、东北平原区、长江中下游农业区和生态脆弱区以外的其他农业主产区。

3 主导产业

无公害粮食生产是我国粮食主产区生态农业建设的重点。从全面提高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角度分析, 畜牧业、蔬菜和水果、水产等产业要保持持久的市场竞争力, 就必须确保将其发展纳入生态农业的轨道, 建立起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为基础的生态型技术保障体系。今后生态农业的发展一方面要针对已经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加以重点整治,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对常规的以资源环境为代价的主导产业加以生态改造, 同时建立不同产业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利用体系, 农牧结合、农林结合, 逐步实现生态农业“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理想模式。

4 关键措施

4.1 建立适合新农村建设的生态农业发展创新机制

生态农业是以技术为前提, 本着长期发展的目的, 立足于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思路下, 投入更多的资金, 让农业技术可以更好的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这是一项长期发展的创新机制, 只有在法律制度得以充分的完善之后, 生态农业才能发挥出本身应有的作用。基于此, 就应当对每一个步骤都进行详细的具体安排:要根据生态农业的特点制度出相适合的管理体制及相关的监督制度;全面完善各项运营程序以及规章;在投入上要进行多元化、全方位的覆盖, 力争让生态农业可以覆盖到社会的每一个环节之中;为了长远的发展, 应规划和制定出相应的配套政策, 让政策的督导真正融入到生态农业的每一项具体工作之中;必需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 这是生态农业体系最为关键的环节, 它不但为生态农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托, 更为新农村建设的长远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4.2 建立生态农业技术保障体系

生态农业的发展, 主要依托于关键技术的研究, 只有在技术上攻克难点, 才是真正符合新农村建设以科技为长远发展的目标, 也才能逐渐完善生态农业在技术上的更高要求。这其中就包涵了对管理方法的创新;对农业生态指标的提高;对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与改良。这其中的每一项技术与标准, 都是对生态农业整个体系的加强与保障, 同时也是科学技术与新农村建设最全面的完美融合。

4.3 全面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

制定政策吸引企业和农民投身于生态农业的产业化开发。鼓励采取“公司十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建设”和“订单农业”等多种经营方式发展生态农业。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企业、科研单位等进入生态农业建设和无公害食品加工销售领域, 与生态农业建设基地和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关系。采取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 使生态农业的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

4.4 发展框架

按照有关专家的观点, 要在存在着上述制约因素的情况下发展我国的生态农业, 可以通过建立如下三个层次的结构体系, 来逐步解决:生态农业产出无公害食品, 进一步提高后产出绿色食品, 再提高后产出有机食品。但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均可直接开发。

对生态农业的产出达到无公害食品的要求, 不仅有利于提高生态农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而且使得无公害食品生产规模化、消费大众化, 而且, 为全面改善我国生态环境, 提高一般农产品质量, 其生产过程、环境控制和产品质量要求可以相对较低。其产品主要是大宗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发展可生产以国内市场为主的绿色食品, 以优质农产品的生产为主, 重点面向国内中高档消费者, 同对力求达到发达国家一般食品的安全标准。最后, 根据国际市场需求和生产管理标准, 在生态环境和生产过程控制良好的地区, 有选择地生产有机食品。

摘要:生态农业在我国发展的历史并不长, 但由于政府的高度重视、科技界的积极探索、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企业资本等市场要素的大量进入, 再加上生态农业本身强大的生命力, 使我国的生态农业在短短的几年里, 就取得了明显成就。我国的生态农业, 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生态农业理论与技术体系。我国生态农业在其技术体系方面也具有鲜明的创新特征, 它以复合型的技术组合为特征, 高度体现了智能及技术密集的特点, 符合了农业技术由单纯物质型投入向以知识、智力、信息为基础的知识型技术过渡的变革趋势。

关键词: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创新

参考文献

[1]孔志峰.中国生态农业运行模式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生态框架体系 第7篇

一、文献回顾

作业基础预算 (ABB) 是建立在作业层次上的一种管理过程, 以达到对成本和经营业绩的持续改善, ABB模式是通过预测计划期生产、销售产品或劳务的需求量, 从而预测相应的作业需求量, 进一步预测资源的需求量, 将预测的资源需求量与资源的供应现状作比较, 使资源配置最有效 (欧佩云等, 2004) 。ABB模式的路径与作业成本计算的路径相逆, 作业预算是将平衡记分卡和企业内部价值链及成本管理有机结合的必要纽带 (潘飞等, 2004) , 平衡计分卡融入预算编制, 为企业作业预算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但是企业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 必须考虑所有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以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研究作业预算, 平衡计分卡已不能满足其需求, 便提出利益相关者最大化目标的绩效棱柱预算框架 (詹洁, 2006) 。

对作业预算的研究, 从最初将作业预算看做是作业成本计算的逆过程, 到作业预算融入企业战略, 到最后以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出发点, 都局限于企业单一作业这一预算空间, 以企业拥有无限资源为前提, 并没有将生态环境纳入企业作业预算框架内, 使得企业作业预算的研究存在不足。因而将生态环境管理理论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整合到作业预算, 对进一步完善作业预算基本框架有积极意义。

二、产品作业预算

产品作业预算是基于产品生命周期、整合上下游企业与相关组织的作业预算而形成的总预算。产品作业预算具有自己的特征, 主要表现为: (1) 产品作业预算不是企业内部管理, 而是一个跨越多企业与组织的管理; (2) 产品作业预算强调产品生命周期整个作业成本最小化, 体现了企业的成本战略; (3) 产品作业预算是多组织作业预算协调的结果。

1.产品作业预算的基本程序。产品作业预算的基本程序与企业作业预算的基本程序相似, 即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 具体程序是:首先, 确定预算年度产品或劳务的市场需求量与销售量, 确定终端企业预算年度产品的产量。其次, 以终端企业产量为基础, 进行作业动因分析, 根据各类作业动因率确定产品生命周期内所涉及的各类作业预算年度的作业需求量, 并将预算作业量与各个企业的实际作业量相比较, 通过调整, 使预算作业量与实际作业量达到动态平衡。最后, 进行资源动因分析, 根据资源动因率和其他相关条件确定计算汇总预算年度产品生命周期内各类资源的需求量, 并将预算资源需求量与企业实际资源量加以比较, 通过调整, 使预算资源量与各企业实际资源量达到动态平衡。在整个产品作业预算进行的同时, 对预算与实际的作业、资源的供给进行动态平衡。产品作业预算基本程序如下:

2.产品作业预算的实施。产品作业预算是企业作业预算的扩展, 只是涉及多个组织。产品作业预算实施可以采取以下思路:先成立一个由核心企业牵头、各组织参与的产品作业预算制定委员会, 从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作业的角度考虑, 制定产品作业预算初步框架, 然后分解到各个组织, 各个组织结合自身的特征提出修改意见, 反馈给产品作业预算制定委员会, 委员会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修改产品作业预算初步框架, 反复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多次, 最后形成产品作业预算决案, 各成员根据产品作业预算决案制定企业作业预算。

三、生态作业预算

生态预算是基于预算会计理论和循环管理原理, 对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计划和控制的手段。一般认为生态预算是一个宏观问题, 本文试将生态预算融入产品生命周期作业预算中, 首先将生态治理分解成若干个生态作业, 从作业层面来进行生态预算, 然后将生态作业按性质归属到各个作业中心。生态作业预算是基于作业层面对生态进行计划与管理控制, 生态作业预算基本目标是使生态环境得到维护, 形成循环经济, 使之可持续发展。其具体目标是实现整个生态作业成本最低化。生态作业预算涉及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生态作业预算与企业作业预算基本思路相似, 经过产品作业动因与资源作业动因的分析, 可预测出预算年度整个产品寿命周期内需要消耗的资源。生态作业预算以预期消耗的资源量为基础, 根据生态承载能力 (即在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 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素的组合, 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 与生态足迹 (即特定数量人群按照某一种生活方式所消费的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各种商品和服务功能, 以及在这一过程所产生废弃物需要环境吸收, 并以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表示) (李刚, 2010) , 通过计算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能力的差额, 可以预测出生态赤字 (或生态盈余) , 生态赤字表明该地区的人类负荷超过了其生态容量。在此基础上根据生态作业动因率确定预算年度生态作业总量, 并与企业实际生态作业量作比较, 通过调整使两者实现动态平衡, 然后根据市场消费需求动因率, 确定预算年度预算需要缩减的市场消费需求量, 并与市场实际的产品消费需求量比较, 通过调整使两者实现动态平衡, 为下一预算年度产品作业预算提供新的预算基础。具体生态作业预算基本程序如下:

四、产品作业预算与生态作业预算的整合

产品作业预算以产品市场需求为预算基础, 预算的动机是为了满足消费需求, 而生态作业预算以资源消耗为基础, 其预算动机是为了还原或修复原本的生态足迹, 由于两种作业预算的出发点是一致的, 且两种作业预算运用方法的思路也很相似, 因此完全可以整合两种作业预算, 从而使作业预算更加具有现实意义。产品作业预算与生态作业预算整合不外乎三种模式:一是融合模式, 即在应用产品作业预算 (或生态作业预算) 时, 融合生态作业预算 (或产品作业预算) , 使两种作业预算有机融合;二是嵌入模式, 将产品作业预算 (或生态作业预算) 分解成若干个子作业预算嵌入生态作业预算 (或产品作业预算) 之中, 实现两类作业预算的整合;三是对接模式, 将生态作业预算与产品作业预算视为独立而又有联系的两类作业预算, 以两类预算的交叉点为支撑点, 实现两类作业预算对接, 形成作业预算循环。

将产品作业预算与生态作业预算加以整合, 体现了两类作业预算的有机联系, 也凸现了两类作业预算的平等地位。但是, 目前将两类作业预算进行融合尚停留在理论层面, 缺乏可操作性。笔者认为, 采取对接模式比较合理, 这样既将两种作业预算置于同等地位, 又没有贬低任何一种作业预算, 最重要的是其可操作性较强, 而且环境成本能否归属于产品成本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 将环境成本从产品成本中分离出来进行单独核算, 也符合我国企业成本核算制度。

将产品作业预算与生态作业预算实施对接, 关键要注意两点: (1) 寻找两类作业预算的支撑点。产品作业预算以产品市场为起点, 以产品生命周期消耗资源量为终点, 而生态作业预算以产品生命周期消耗资源量对生态的影响为起点, 以产品市场为终点, 也即产品作业预算的起点是生态作业预算的终点, 而产品作业预算的终点是生态作业预算的起点, 产品市场与生态环境是产品作业预算与生态作业预算对接的两个强有力的支撑点。 (2) 两种作业的对接路径。可以从作业预算的动机、内容、编制与评价入手, 作业预算的动机是以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同时考虑生态环境可持续使用性, 作业预算内容设计增加生态环境部分, 作业预算的编制应有环境方面的专家参与, 业绩评价体系中增加生态评价维度。

五、作业生态预算基本框架

生态管理基于生态学与经济学思想, 生态管理强调经济与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 从传统的线性、理解性管理转向一种整体的、系统的、循环的管理。生态管理的实质是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群体和外部环境间建立一种和谐共生的生态关系。从上面的分析可知, 无论是产品作业预算还是生态作业预算都是单向作业预算, 由于产品作业预算的起点是生态作业预算的终点, 而产品作业预算的终点是生态作业预算的起点, 以产品产量与资源作为对接支撑点, 产品作业预算与生态作业预算可以实现对接, 形成一个作业生态预算循环, 从而构建如下的作业生态预算基本框架。

在作业生态预算基本框架图中, 无论是产品作业预算还是生态作业预算都涉及到创意、研究开发、设计、试制、小批量生产与大批量生产等整个产品市场周期中各种作业, 同时考虑到产品开发、投放、成长、成熟和衰退期各个阶段产品需求的波动性, 产品作业预算中体现“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的思想, 而生态作业中体现“生态赤字消耗生态作业、生态作业消耗产品需求”的思想, 由于两类作业预算实现无缝对接, 实现了产品市场需求与生态资源供给双向互动及生态资源消耗与控制、修复互动, 且通过调整产品作业预算与生态作业预算中资源量、资源价格、产品作业动因率、产品作业量、产量、产品价格、生态作业动因率、生态作业量等变量实现作业生态预算循环各个环节的动态平衡, 从而使得整个作业生态预算循环保持强有力的原动力。

六、改进许继电气作业预算的建议

许继电气基于产品成本的事前控制、生产品种多样化、各企业间的竞争是全方位的 (包括研究开发、产品质量、信誉、供货周期、售后服务等) 三个方面, 2005年成功实施作业管理, 作业预算作为作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将企业内部价值链优化和将成本管理与平衡计分卡有机结合起来的必要纽带。许继电气首先按照单位级作业、批次级作业、品种级作业和过程级作业进行分类, 然后对各类作业根据相同作业成本动因划分作业中心。

许继电气作业预算的要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 作业预算流程的编制。可以调整预算年度产品、产品价格、产品供应量与企业现有的资源能量、资源价格、资源动因率、作业动因率等变量, 实现营业循环与财务循环预算平衡。 (2) 编制年度预算与月度预算, 将事业部分为生产性作业中心、非生产性作业中心和研发中心三大类作业中心。生产性作业中心的预算主要根据相应作业的标准作业成本与预计作业量编制;非生产性作业中心的费用预算主要由各作业中心在年度预算编制工作开始时填制相应的费用预算表格, 由预算编制部门按费用项目汇总编制;研发中心的费用预算主要依据各作业中心在年度预算编制工作开始时提供的相应的项目预算汇总后编制。 (3) 年度预算的调整。由于重大的环境变化, 或者预算编制时出现的重大预测错误, 各作业中心的业务量可能大大超出编制预算时的预测, 该作业中心原来编制的费用预算就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为了不影响正常的业务, 需要调整作业中心的费用预算。 (4) 执行与事中控制。预算控制程序的关键点有五个:控制对象、控制方式、控制点、控制级次和控制期限。 (5) 将预算数与实际发生数对比进行差异分析。

许继电气作为国家电力系统自动化及继电保护控制行业的大型企业, 是我国国有大型企业中实施作业预算的典范之一, 但是从许继电气作业预算实施方案要点看, 我们认为许继电气的作业预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值得思考: (1) 许继电气整个作业预算系统中没有生态预算部分, 作业预算评价指标体系中也很少涉及生态维度, 企业的预算空间停留在传统的预算空间, 并没有扩展, 只是预算方法的改进, 预算方法的改进对降低企业成本有一定帮助, 但是若在改进预算方法的同时改进预算空间, 作业预算的效果会更加明显。 (2) 虽然许继电气的高管充分认识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重要性, 但是作业预算没有考虑与产品的直接上下游与相关组织的作业预算统筹协调, 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品生命周期的作业成本最低化, 只是许继电气企业内部的作业成本有比较大的降低空间, 但是一旦上下游企业作业成本较高, 对产业链中核心企业许继电气也将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

七、结语

产品作业预算是企业作业预算的改进, 生态作业预算是生态预算融入企业预算的一个切点, 产品作业预算与生态作业预算的对接, 形成作业生态预算循环, 给作业预算注入了新的动力, 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作业预算对解决多组织的作业预算这一难题有一定的帮助, 产品作业预算与生态作业预算实现对接, 形成作业预算循环, 也是一种兼顾企业作业成本与生态环境管理的新管理控制模式。

摘要:本文结合产品作业预算与生态作业预算提出了作业生态预算基本框架, 并在许继电气案例中对其进行运用, 指出经过对接后形成的作业生态预算循环给作业预算注入了新动力, 成了一种新管理控制模式。

关键词:产品生命周期,产品作业预算,生态作业预算,作业生态预算

参考文献

[1].欧佩云, 王平心.作业基础预算模型研究.当代财经, 2004;1

[2].胡玉明.管理会计研究.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世界历史知识框架体系构建初探 第8篇

一、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亚非拉和亚非拉国家反抗侵略的斗争 (也就是史学界通常所说的亚非拉国家“民族、民主运动”)

(一) 工业革命后, 以“亚洲革命风暴”为代表 (实质是工业革命后以英国为代表的工业资本主义经济与亚洲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的碰撞)

1、爪哇反荷兰起义;2、阿富汗反英大起义;3、1848年伊朗巴布教徒起义反英国;4、1851-1864中国太平天国运动;5、1857-1859印度民族起义。印度民族起义的性质是:封建王公领导的, 以土兵为主力的, 广大农民积极参与的反英民族大起义。其他国家的起义多半是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对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农民运动。

最终的结果, 工业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工业革命后强大的生产力发展起来的经济、军事力量打败亚非拉封建国家, 亚非拉国家开始沦为了工业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建立;世界市场也初步建立起来。

(二) “亚洲觉醒”为代表反帝反封建斗争

1、朝鲜义兵运动 (1907年) ;2、中国辛亥革命 (1911年10月10日) ;3、印度国大党要求“平等与自治” (1885年, 印度国民大会党, 提拉克) 。这一时期革命的领导阶级, 主要是亚非拉国家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

最终结果:虽然亚非拉国家有了先进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为基础的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 但还是被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的强大生产力的帝国主义国家打败, 最终沦为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建立;世界市场也最终建立起来。

二、在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关系问题

(一) 工业革命后,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卢德运动”, 工人阶级自发的斗争。

2、19世纪30、40年代欧洲工人三大运动: (1) 1831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2) 1836年英国宪章运动; (3) 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1)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 马克思在其基础上, 发现了资本家发家致富的秘密——“剩余价值”理论, 这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

(2) 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把黑格尔的主要贡献——唯心主义辩证法, 发展为唯物主义辩证法。同时把费尔巴哈的主要贡献——机械唯物主义, 发展为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这就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3)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创立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把他们的“空想社会主义”发展为“科学社会主义”。这样, 马克思批判的吸收了英、法、德等国思想家们的政治、经济理论, 世界观、方法论的合理内核,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

4、“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

5、“巴黎公社” (1871年3月18日-5月28日) , 是无产阶级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其失败教训——没有接管银行, 没有发动群众, 没有和外省取得联系等, 直接成就了列宁主义诞生后十月革命的胜利。

(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列宁主义的诞生

1、1898年,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没有建立起俄国的无产阶级政党 (列宁被流放, 没有在党章中写入“无产阶级专政”) 2、1903年,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 成立了俄国的无产阶级政党, 列宁坚持把“无产阶级专政”写进党章, 最后在选举的时候, 取得了多数派“布尔什维克”对少数派“孟什维克”的胜利, 标志着“列宁主义”诞生。3、1905年革命, 成为“十月革命的总演习”。4、1917年11月7日, “十月革命”, 由于无产阶级意识不到位、软弱, 造成大权旁落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 “工兵代表苏维埃”没有掌握实权。5、列宁发表的《四月提纲》提出:在革命的第二阶段, 要用无产阶级军队反对资产阶级政权, 把政权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转到“工兵代表苏维埃”手中。6、“七月流血事件”, 使得布尔什维克党认识到, 革命和平发展已经不可能, 只有武装起义夺权。7、1917年11月7日, “十月革命”胜利,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革命后发表的《和平法令》、《土地法令》和与德国签订的《布列斯特和约》等是吸取巴黎公社失败教训的集中体现。8、“十月革命”的消息传到中国, 中国思想界开始由“新文化运动”前期对“德先生” (democracy民主) 、“赛先生” (science科学) 的传播, 转向了新文化运动后期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从此中国共产党走上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武器, 对内反对封建主义, 对外反对帝国主义,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9、“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 产生了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10、“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 产生了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思想。

政务信息资源标准体系框架研究 第9篇

统一标准是实现跨部门信息共享的重要前提。目前, 国家出台的一系列重要文件中均有关于加强政务信息资源标准化工作的要求。《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若干意见》 (中办[2004]34号) 中明确要求:要“加强标准化工作。建立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标准化工作的统一协调机制, 制定信息资源标准、信息服务标准和相关技术标准。”

1 我国政务信息资源标准化工作现状

政务信息资源是政务部门在履行职能过程中产生或使用的信息[1], 是重要的国家资产, 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是目前, 我国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政务信息资源标准体系, 在政务信息资源标准建设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 我国关于政务信息资源标准多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制定的, 相互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和有效衔接, 国家标准和国家标准之间、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之间在质量、数量、相互间的协调符合性、兼容性有待完善, 即标准不统一, 如有关数据元的标准, 就有多种形式的描述, 致使难以理解和阅读对方的标准。

其次, 现有的政务信息资源标准主要集中在政务信息资源本身, 如信息描述标准、信息表示标准、信息资源基础编码标准等, 对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各业务环节:采集、公开、共享、存储、归档、销毁等, 则缺乏相应的标准。

最后, 我国的政务信息资源标准多为技术标准, 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各环节的管理以及评估、审核与改进方面的标准较少。

通过上述问题, 我们不难看出, 建立政务信息资源标准体系是目前我国政务信息资源标准化工作的当务之急。

2 政务信息资源标准体系框架设计思路与方法

2.1 设计思路

如前所述,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很多地方的政府部门都在进行从部门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如图1所示。政府业务按服务对象需求进行分类, 业务流程和政务信息资源按服务对象的需求进行整合, 为公众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

而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仍然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不适应服务型政府建设:首先是应用系统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并且不同应用系统建设采用的技术多样化, 难于实现互通和互操作;其次是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困难:一方面, 相同的信息源多头采集、重复采集, 造成数据命名、类型、格式差异;另一方面, 数据不能及时更新, 造成部门间的数据不一致;最后是跨部门业务流程难协同:一方面, 许多政务部门之间的业务信息还是通过传统方式交换;另一方面, 跨部门业务流程缺乏有效的信息技术协同机制, 难于实现高效政务业务效率。

基于上述问题, 可以看出开展顶层设计是新阶段深化电子政务应用的抓手, 是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的关键环节, 我们在进行政务信息资源标准体系框架设计时, 也不能脱离这一背景。

通过对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政府部门信息资源管理现状进行深入研究, 我们认为可以采用企业架构 (EA) 的方法, 进行政务信息资源标准体系框架设计, 在进行框架设计时还要兼顾政务信息资源的特性, 要充分考虑政务信息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作的特点。

2.2 企业架构的方法与典型案例

企业架构EA是英文Enterprise Architecture的缩写。1 9 8 7年, J.A.Z a c h m a n在I B M的一个内部刊物上发表了“A Framework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A r c h i t e c t u r e”的文章, 第一次提出了E A的概念。Z a c h m a n认为, 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I T系统以及高投资、低回报的问题, 使用一个逻辑的企业构造蓝图 (即一个架构) 来定义和控制企业系统及其组件的集成是非常有用的。同时, Z a c h m a n还定义:E A是构成组织的所有关键元素和关系的综合描述。企业架构框架 (E A F) 是一个描述E A方法的蓝图。

美国联邦政府最先引入E A的方法开展顶层设计。1 9 9 9年, 美国联邦C I O委员会出版了联邦企业架构框架 (F E A F) , 其框架可以简示为如图2所示。

从横切面分析, 联邦政府企业架构 (F E A) 的核心内容是业务、数据、服务、技术、评测五大体系模型。五大体系模型概括了信息资源建设中互相依存互相作用的五个最重要方面, 而每一个体系模型都包括一套相应的标准、参考模型、指南。五大体系模型的内容各有侧重, 其中:

业务模型是一个涉及政府使命和宗旨的、建立当前和未来目标体系结构的一个构件。包括描述业务参考模型的内容、面向业务领域和管理驱动的过程响应, 描述政府的业务过程、业务功能、信息流。

数据模型是业务和技术驱动的一个构件。主要包括数据参考模型和数据标准 (如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等) 。描述数据本体、属性和与其他数据本体的关系, 用来定义支持业务的主要数据类型、含义和格式。

服务模型是政府应用系统的基础, 将描述满足政府的系统、系统的各组成部分, 以及系统互联的关系和他们的功能;主要包括:服务构件参考模型、流程模型、互操作模型。

技术模型是对技术环境的物理描述, 用来呈现节点和网络 (线路) 上的硬件和系统软件, 并包括操作系统和中间件;主要包括:技术参考模型、技术模型和技术标准体系。

测评模型主要由测评指南、方法和参考模型组成, 它提供了政府机构用于实现其业务规划目标的通用的绩效结果与方法集合。

美国能源部 (Do E) 采用企业架构的方法, 提出了如图3所示的CSIA (Do E Corporate Systems Information Architeture) 架构:

美国能源部认为, 基于C S I A架构可以找到一个有序的可重复的方法, 架构计划的实施可以带来以下好处:

(1) 将信息技术投资与能源部战略目标和计划以及业务功能有效地联系起来。

(2) 能够帮助能源部避免不必要的冗余和重复系统的开发。

(3) 使所有部门能够共享统一的可靠的数据。

(4) 促进基于业务需求做出技术决策。

(5) 引导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和节约成本。

(6) 使能源部在向行政管理和预算局 (Office of Management a n d B u d g e t, 简称O M B) 办公室和国会申请预算时处于有力地位。

以业务为驱动的企业架构设计思路, 为政务信息资源建设提供了系统地方法和流程, 通过业务需求分析, 建立模型, 制定标准, 可以使得整个信息资源建设标准化, 并且更具有可操作性。因此, 我们可以借鉴E A的顶层设计思想, 使我们的政务信息资源标准体系框架更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

2.3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工作

政务信息资源不同于一般信息资源, 除具备一般信息资源的基本特点外, 还具有以下特性[2]:

权威性:政府部门是法律法规发布机构, 是重大事务的决策机构, 其产生的信息具有强烈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特点。

综合性:政府机关具有多种职能, 是全社会众多事务的协调者与管理者, 由此而来其信息具有多样性、多维性和综合性特点。

时效性:政府职能决定其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决策的超期性和发布的及时性, 准确和及时有效决策决定了其信息具有时效性特点。

共享性:作为公共财产, 政府信息具有社会公众公开、政府部门间共享、政府部门内共享的特点, 在信息流通时需要注意信息安全与信息隐私保护问题。

机密性:政府信息资源有相当一部分涉及到国家安全等机密性信息, 信息安全问题需要特别强调。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工作是围绕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各环节展开, 具体包括针对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存储、公开、共享、应用、运维、安全、销毁等环节, 开展政策制定、组织协调、统筹规划、标准制定、服务、指导和监督控制等[3], 它是实现政务信息资源上述特性的基础性管理工作。

我们建立政务信息资源标准体系, 不应仅重视信息资源内容标准的建设, 而缺少面向信息资源管理过程和管理活动规范化过程控制的标准。

3 政务信息资源标准体系框架建议

通过以上研究, 我们认为政务信息资源标准体系框架应包括基础标准、业务标准、数据标准、管理标准、通用技术标准、应用领域标准六部分, 具体如图4所示。

其中, 基础标准主要包括术语标准以及其他基础性的标准;业务标准是指描述政府内部运行与对外提供服务的业务流程标准;数据标准是用来描述支撑业务流运行的政务信息资源的标准;管理标准主要指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各环节所需的管理要求与管理活动标准;通用技术标准主要是与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的通用信息技术标准;应用领域标准是指以上述五类标准为基础, 面向专业应用的信息资源标准, 如地理信息资源标准。

下面重点对业务标准、数据标准和管理标准进行描述。

(1) 业务标准

如前所述, 业务标准是指描述政府内部运行与对外提供服务的业务流程标准, 它主要包括业务建模标准和业务流程设计的规范性标准。

首先, 为满足当前“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需要, 我们需要打破部门界限, 梳理现有的公共服务事项, 建立一个能够为公众提供“一站式”服务的业务参考模型。这个业务参考模型能够有效促进政府各机构间的协作, 同时能够以全面了解本领域的业务职能范围以及与其他业务职能领域之间所需共享的信息。

其次, 应该制定业务流程设计方法和通用规范, 对业务参考模型中的业务流程进行清晰、可视化的描述。

(2) 数据标准

数据标准化是建立在对业务流程分析基础之上, 是信息共享的前提和基础。数据标准化的对象是数据元。数据元是构成数据的基本单元。数据元是通过定义、标识、表示以及允许值等一系列属性描述的数据单元, 是数据库里表达实体及其属性的标识符。元数据是描述数据的特性 (即语义内容) 的信息, 是关于数据的数据或信息, 是关于数据活动和数据系统的描述性信息。

数据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

信息描述方式 (信息模型) :为信息资源中的各类信息提供形式和结构化描述的重要手段, 主要包括信息资源分类、信息资源元数据、信息资源标识编码等标准。

信息表示 (信息显示) :对信息赋予人们可以理解的各种表示形式, 主要包括如信息表示格式、中文字形、信息代码解释等。

信息资源基础编码:是面向计算机提供各类信息的二进制的存储方式。

(3) 管理标准

首先, 应按照统一规划和持续改进的全程管理原则, 对政务信息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各环节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如在共享环节, 国家已正式发布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标准, 国家标准委正在制定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的国家标准;在存储环节, 为了应对日益增大的数据量, 需要制定政务信息资源分级分类存储的标准;在安全环节, 面对日益严峻的个人信息泄露事件, 工信部正抓紧制定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标准规范;在归档环节, 国家已出台了电子文件归档的标准, 一些地方如北京市也正在进行公务电子邮件归档标准规范的研制工作。

其次, 在制定各环节管理标准的同时, 还要针对各政务部门, 制定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绩效评估标准, 建立起政务信息资源管理评测体系, 以使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工作能够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穆勇, 彭凯, 谢立民, 等.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2]李绪蓉, 徐焕良.政务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3]穆勇, 王薇.基于信息资源目录的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实践[J].信息化建设, 2007 (11) :31-33.

上一篇:松树育苗与种植技术下一篇:电视剧中的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