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市场监管实质

2024-07-10

文化市场监管实质(精选8篇)

文化市场监管实质 第1篇

建筑幕墙、门窗是专项技术, 由从事建筑幕墙、门窗工作多年并具有丰富实际经验的享有高级职称的专家进行评审。从市场调研中发现一项幕墙门窗工程招标时报名投标的单位少则几个、多则十几个或更多, 报名的单位都是具有一级资质的幕墙门窗施工企业和甲级设计资质单位, 而其中包括可能有多个分公司或挂靠的单位, 真正的主体施工或设计单位为数并不多。现在全国具有幕墙门窗施工和设计的一级资质企业约有400余家, 把分公司和挂靠单位统计下来约有上千家。真正设计施工实力强的单位为数并不多, 僧多粥少而产生市场激烈竞争在所难免, 投标报价就可能成为胜败的主要因素。对此目前对建筑幕墙、门窗投标和施工的质量、安全和存在的隐患问题就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我们从一些审查过的建筑幕墙、门窗设计方案或施工图中发现与价格有关的问题, 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建筑幕墙或门窗的结构设计存在不少安全隐患

1. 幕墙的设计和施工应符合JGJ102、JGJ133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和金属板与石材幕墙技术规范, 幕墙结构系统设计使用年限应满足不低于25年的要求。从审查的资料中发现有不少的幕墙结构系统设计中缺少具体完整的建筑幕墙结构体系与主体有相对位移能力的结构设计, 而多采用的是一种简单的预埋件和角钢来固定立柱的结构方式, 这是不符合规范要求的结构设计。

2. 构件式玻璃幕墙中半隐或不隐的幕墙玻璃多采用压板固定, 立柱和横梁采用隔热条的断桥铝材来解决断热达到节能, 而固定压板的螺丝和隔热铝材的端部相连接是错误的, 因为当幕墙玻璃受负风压时, 隔热条与隔热铝材端部的结合力是满足不了负风压的作用, 极有可能把玻璃板块吹落造成严重事故, 尤其是使用低质低价 (约1 元左右) 的国产隔热条更加危险。

3. 石材幕墙结构设计中石材的挂件采用了穿销式、T式、碟式、斜插式、胶接式等做结构的受力连接, 尤其是在凹凸立面造型复杂的结构上使用都会因支承力不够的影响造成石材挂接不牢脱落而造成安全隐患。

4. 建筑幕墙、门窗上都采用多种型式和用途的胶、胶条、胶垫及五金配件等, 这些配件的质量和性能都有明确的标准要求, 投标单位在投标时对其型式和用途也都明确了, 但实际采购和应用时其质量与标准产品的性能质量差异很大, 规范要求使用应不低于25年, 但实际上用不上几年就出现胶条、胶垫等就产生老化硬化失去弹性、开裂等。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门窗关闭不严、漏水、透风、连接不牢、窗扇变形或脱落等现象, 这些都给工程质量造成不良的影响。

5. 幕墙铝板的设计和加工中边肋高度低于标准要求并与加强筋不连接使加强筋不承受荷载作用的重大错误。

6. 幕墙钢化玻璃质量问题所引起的自爆现象和造成的危害己引起社会上广泛注意, 因此在招投标文件中对玻璃的选用和处理应有明确技术要求。

二、建筑幕墙门窗低价中标危害极大

伏羲文化及其精神实质 第2篇

刘雁翔

追寻我们民族的根,有几个伟大的名字是无法回避的,他们就是“三皇”——伏羲、神农、黄帝。伏羲位居“三皇”之首,中华文明史上一些重大的发明创造如画八卦、结网罟、兴嫁娶、创乐器等都附着在伏羲身上,因此伏羲也就成了文化的化身,古往今来被尊称为“人文始祖”,民间称“人宗爷”或“人祖爷”。当然,现代意义上的伏羲文化内涵更加广泛,凡和伏羲事迹相关的事或物,诸如祠庙遗迹、民情风俗、轶闻传说、史籍记录等都属于伏羲文化范畴。关于伏羲的传说至迟在春秋战国之时即口传心授,长久流传于黄河上下、大江南北。秦汉以降,伏羲开天辟地第一帝的地位确立,其事迹及相应的文化通过三个层面传播:其一,典籍传承层面,经、史、子、集各类典籍代不绝书;其二,图像传承层面,伏羲女娲交尾像被广泛采用,频频出现在墓室雕刻、建筑物彩绘、工艺品加工等各种艺术形式中;其三,祭祀传承层面,从官方到民间都是设祠祭祀,绵延不绝。由此,形成了内容博大的伏羲文化,而对伏羲的钦崇自然而然成了几千年来信仰民俗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

伏羲文化既是一种历史文化,也是一种地域文化。关于伏羲及伏羲文化的发祥地,多种史籍都指向同一地方,那便是地处陇右的古成纪,其具体的地点就在今渭水本源上游的甘肃省天水市境。天水市有规模宏大的伏羲庙古建筑群和相传伏羲画卦的古画卦台。1993年,江泽民同志视察天水,欣然题词“羲皇故里”。伏羲的故事和著名的大地湾(天水市秦安县境)等古文化遗址相对照,可证陇右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就大的地域而言,伏羲的故事及相关遗址遗物遍布祖国各地,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文化交流融合最好的见证。

尽管伏羲的形象或事迹被传说和神话缠绕,尽管学术界对伏羲是人、是神以及功业等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有共识的,那就是伏羲的身上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基因。《汉书·古今人表》称之为“上上圣人”,的确实至名归:伏羲的发明创造是人文之根,如后世颂扬词所言:“开物成务,万古文明”;以伏羲八卦为基础的《周易》是思维之根,作为六经之首,构建了我国古代认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基本模式;伏羲人面蛇(龙)身所代表的龙图腾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维系之根,也是海内外华夏儿女团结奋进的标识。

文化市场监管实质 第3篇

2013年7月11日,201沖国工程机械^手设备高峰论坛暨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二手设备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百余位工程机械制造商、代理商、二手设备经营企业、技术服务企业和相关企业的经营管理及技术人员莅临参加。此次会议就国际国内二手设备发展历程及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应对措施及解决方案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同时讨论了“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二手设备专家委员会章程”,确定了组织架构及其职责,并选举产生了二手设备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

(详细报道参见:http://news.dlcm.com/special/2shoushb2013)

文化-武术跨文化传播的实质与本性 第4篇

人类为了求生存而创造文化, 同时又为了文化而求生存, 人就在这一互动中分享其文化意义, 凝结其文化精神。“由于精神的自由本性, 我们又能实现精神超越, 提升文化精神, 摆脱自我的限制, 以适应新的发展。”在此过程中, 文化“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含蓄的象征部分……构成了社会互动所依赖的潜在的假设和期待。”已深嵌在社会结构之中, 被视为一定人群所共享的价值观、规范、信仰和态度。没有人能免受文化的影响。就如本尼迪克特所说“最孤立的细小行为, 彼此之间也有某些系统性的联系。”更何况“全球性的时间和空间的紧缩, 不同社会、文化、以及不同地区的人们相互交往的强烈欲望愈加强烈, 为全人类赋予着一种全新的全球社会意识, 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正面临一种全新的国际生活, 不同社会和文化的相互依赖和融合已经是回避不了的现实。武术在这一时代文化背景下走向世界。

2、武术的传统文化本性

武术能在世界各地传播开来, 在于武术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经过几千年历史传承不断的涤荡与积累, 是中华民族抹不去的记忆, 深深地烙印民族之心上。当下仍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情感基础, 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精神归属和自我身份确定的来源。“它深藏在民族个体的内心, 形成坚硬的保护壳, 是积淀而来, 遵循自己的‘基因’密码运行, 有时甚至不足为外人道。”

2.1、武术传播的实质是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中华民族体育影响至深, 其中儒、释、道等思想致使中华民族体育被深深地打上了传统文化烙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体现中国文化精髓。可说中国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核心, 它蕴含了中国传统的儒、道、佛哲学思想。如以儒家“礼、义、信”等为价值体系指导人们的言行和规范人伦秩序;以道家的“道”来统摄武术的战略战术思想, 教导人的处世态度和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墨家的“兼相爱、止戈为武”思想使人彻悟武术真谛。以佛学“空”的“无心于万物”使人心灵得到宁静来达到身心皆修。因此, 武术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君子文化。习武之人孜孜以求的是成为既能“威武不屈”, 又能“淡泊名利”的“谦谦君子”。它与现代体育的打斗文化理念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价值观大为不同。习武讲究是“以武会友”、“点到为止”、“止戈为武”, 习武的目的是切磋与交友, 而不是与人争高下。比武双方形式上好似势均力敌, 而胜负结果双方早已心知肚明。这样的比武既是交手双方的武技、武力与武功的比试, 也是双方的武德、武品和武义的较量, 双方比的是技能, 实质却是人的品德的展现。在温文尔雅, 谈笑自如中高下自分。胜者不仅赢了“武”, 也胜了“德”;“胜者”并不趾高气扬, “败者”也不无地自容。通过比试既交了“手”, 也交了“友”。这与儒家文化的“和为贵”宗旨极其为相切。又与现代竞技体育提倡的打倒对方, 击垮对手, 获得最大优势比赛理念是那么的不适。这也正是中国传统体育思想与现代体育观念形成互补的原因所在。在当今激烈竞争的社会中, 高度物化和功利性的价值取向, 使人性受到严重的扭曲, 德性不在, 礼义全无。中国武术的君子之争使现代人从中受益。它以一种健康、充实、和谐的运动形式和蕴含的传统文化精华内在人文精神, 来匡扶现代科技导致的体育竞争异化的弊端。如许倬云所说“未来人类文化中, 科技毋宁是主要环节之一, 但科技与人生意义不当导致文化分离, 基督教、伊斯兰以及印度文化中神的位置太高, 人的位置太低, 而在这一点上, 都不及儒家人文精神有统摄人生与科技的可能。”武术受到儒家文化思想的千年浸润, 无疑可以有效地缓解科技异化带来的种种人性弊端。武术所包含的儒家文化崇尚以德服人, 以礼待人、先礼后兵, 强调人的自然性与社会和谐, 通过德性自律达成社会向善。与西方现代体育强调的自由、人权与自我实现, 通过法制达成社会之治的思想有着较大的差异。但两者差异并非不可调和, 只是文化的侧重不同, 在一定程度上却形成了互补。

2.2、武术跨文化传播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由于各个民族的文化的价值取向都有特定性, 它隐含于该文化庞大系统之中, 中国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 兼蓄佛、道等, 它内含中国文化的主体价值观和普世思想。其“统一性、整体性和和谐性, 是一种调和矛盾、缓和冲突、淡化竞争的独特思想格局。”与现代体育激烈竞争、彰显个性、超越极限的文化追求差异明显。更何况当今世界, “工具理性的强化、人文理性的弱化, 人逐渐异化为物质、速度、金钱的奴隶。自然身体观与社会建构主义身体观中明显出现的许多分裂:生物与社会、心与身、自然与文化”等。整个文化工业把人类塑造成能够在每个产品中都可以进行不断再生产的类型。”中国武术是道、儒、佛等哲学思想与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强调“天人合一、身心合一”;武术的要义在于“内外兼修、阴阳平衡”, 重在“养生、养心、养性”。“天人合一”和传统伦理道德所体现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思想以及尊重人格的体育价值取向正是我们要向世界输出的文化思想精髓, 是对现代体育价值取向 (现代体育的实用与功利性) 造成人性扭曲的缓解与校正。因为它强调“天人合一、身心合一、和谐相处”, “对现代西方体育文化带来的极端个人主义的负面影响, 特别是竞技运动中攻击性欲望的失范对人身心的伤害, 进行着良好的修正。这种用儒、道、佛的思想来规范和节制人的行为的传统文化, 对矫正过分职业化和商业化等一些有悖奥林匹克精神的弊端, 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武术的侠德礼义等与传统文化的仁德礼义一脉相承, 可以缓解当前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紧张。修正人与人的价值认同在多元价值观下趋于物质与利己的实用欲求。阻止在西方价值观下寻求个人价值实现时对人的底线的不断突破, 改善人的实存与人类的发展的对立, 缓和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与武术的价值理念或许能为人类和谐发展提供哲学上的思考与理论性的工具。展现了中国武术对人培养的全面性, 是身心合一, 内外兼修, 更为重要的是体现武术的人文关怀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素养的底蕴。

2.3、武术是中国传统体育跨文化传播的典型形式

文化必须以符号为基本手段来表达和传播, 没有符号我们无以认识文化, 更别提传播了。正是因为文化对符号的依赖性, 它总是依赖特定的语言、文字、肢体语言、图像、符号、声音等符号系统来传播, 表现着独特的语意。而武术是中国文化的典型符号。因为“武术的产生不是简单的肢体运动, 她凝聚着民族的智慧, 经历了时间的考验, 是被证明了的极具科学理念的通俗文化”符号。文化的发展性又使得武术这一文化符号为了生存和发展, 必须不断调整以适应人类生活方式和环境的变化。在跨文化交流中, 武术作为文化的符号, 跨越了语言与文化双重障碍, 直接进行身体对接, 这种身体对接是以武术技击为基础的, 在各民族中都能找到技击原始的形态。在人类的漫长发展过程中, 各种文明的发展有其不同的原因、条件和环境背景。但是人类面对生存处境却有诸多相似之处, 原初始民在获得食物和防御动物袭扰的技击之术是没有本质区别的, 即使后来发展成人类抵御野兽及敌人侵袭的一种搏击技术, 其外在表现形式或由于各民族的生存背景、生活习惯和文化观念千差万别, 但技击的本质属性必然具有相同或相似性。“仅从这种意义上看, 这些武技和中国武术是没有区别的, 因为人体的基本结构和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相同, 决定了不同民族必然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攻防技击技术”。各民族技击技术的共性, 使各技击具有了交流的可能与条件。但真正使各民族技击之术成为交流需要的是蕴藏其中的文化, 文化使技击具有了本质内涵和区别他者的本质属性。中国的传统文化特性通过武术含而不露的技击韵味、抑扬顿挫的演练风格、纷繁复杂的肢体展现、变化多端的运动路线呈现出来。使中国的技击之术成为了武术。

3、跨文化传播的武术实然存在与应然选择

体育交往已经从一种体能技巧的竞技、社会活动或是文化实践, 上升至诸如奥运会这样具有跨文化传播特质的宏大文化景观。体育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诸多运动规则与规范用语简单并且高度符号化, 成为不同文化人群交流的世界性语言符号, 既能够发挥通用语的沟通作用, 又为在不同空问转换中发生的文化的碰撞与交融预设了制度性的约束。在这宏大的国际交流背景下, 武术未来存在必须具有选择性。

武术的跨文化传播应有统一的规则和相对简明的话语体系, 才能在人群中形成即时性的文化认同。才能为全球的受众所接受。因此, 武术不应纠缠于技术之上, 也不必强调其外在的依附着的实用性载体, 其核心是对“道”的追求与参悟, 这是一缓慢的无止境的过程。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赋予武术无限的文化内涵和魅力。这其中的理、意、道等含义是要参与者慢慢体味的。它体现了东方文化对过程的追求, 与西方文化注重结果却存在实质差异, 使得武术领悟有了东西方之别。同时, 我们自己神话或神秘化武术, 以一种自己的语言表述和解释, 对一些动作的发力与效果的自我夸大与演绎的描述。使用晦涩的语言, 以及在科学上尚不能完全讲清的自家言说, 使人听而生疑、观而生畏、做而生难。使武术自身难以呈现独特性和文化内涵。也使武术在世界各地虽有一定的影响, 但观者多, 应者少, 缺乏应有的认知度, 也成为武术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障碍。在跨文化的交流中, 如何诠释武术这些文化意义, 怎样才能为武术“文化找到在现代世界堂皇存身的支点, 既不是经济支点, 也不是地理支点, 而是文化本身的支点”?以及在怎样的文化语境中武术才能产生有意义的影响?这些都要求武术必须对传统形式进行适宜的修正和改良来弥合差异。没有永恒不变的传统, 将传统理解为永恒不变乃是一种“文化的幻觉”。“传统不是传下来被动接受的一系列固定的或特定信念、习俗, 与此相反, 传统乃是对于过去某些价值观念的选择及其渗透当下性的一种解读。”通过变革涤荡传统武术的污泥, 还武术以真实, 传承武术文化精髓, 给武术一个理想的发展空间。

在全球化视野下, 对跨文化传播中的武术当下解读与现代阐释却又极易导致对武术的误读。他们以全球化为借口, 将中国传统文化从武术中剥离, 只剩体育的形式与构架, 填充的只是动作组合, 武术被按西方的竞技形式改造成了现代竞技武术, 这时武术不仅没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武术的形式与架构亦不存在。这种改造还能否称为中国武术亦不得而知。我想说的是在竞技武术在一味追求难、美、新、奇的狂飙下, 是否可以停下来自我追问一下, 世界真的需要中国输出这种武术吗?这种武术的改造与创新与现代体育项目何异?中国武术不能因为改造而失去了武术的文化特质和本性, 无形中失去了武术自身, 将改造成进入奥运会的武术将不是中国的武术, 而是世界的武术, 它没有中国的传统, 失去了中国文化的血统, 那样的武术将是一个世界混血儿, 没有文化的传承, 缺少自我归属感。这样的武术将不是人类的需求, 因为人们需要武术, 是他的文化性与民族性, 而不一个躯壳, 需要它是因为它与世界其他的文化的运动不同, 是它与现代体育文化的不同, 是它与现代体育文化互补, 当他与现代体育同质共类时, 他也就失去了自身的独立性与文化本性。

摘要:在跨文化交流中, 武术以其身体对接的肢体语言形式成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代表传播于世界。武术跨文化传播的文化本性表现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民族独有处世哲学与价值体系, 这是由蕴含于武术之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本性决定的。文化本性决定了武术养生、养心、养性, 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人文精神, 这与现代体育工具性理念不同, 以及武术在现在与未来世界体育文化建构中的价值, 使武术与西方现代体育形成互补。

关键词:武术,跨文化传播,传统体育文化,文化本性

参考文献

[1]单波.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50 (1) , 103-112.

[2]戴安娜·克兰主编.文化社会学[M].王小章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3]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吕万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8.

[4]孙英春.跨文化传播研究面临的“知识整合”[J].浙江学刊.2007 (3) , 41-48.

[5]李小川.全球化过程中本土文化的命运[J].北方论丛.2004 (1) , 46-49.

[6]许倬云.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214.

[7]姜广义.试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输出的新路径-孔子学院策略[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 27 (11) , 21-24.

[8]江玉琴.论伯明翰学派先驱F.R.利维斯的民族文化建构-大众文化全球化背景下英国本土文化的民族诉求[J].江西社会科学.2012 (7) , 250-255.

文化市场监管实质 第5篇

作为一名外语学习者, 翻译是既不能也不愿避开的一大领域。对于外行人来说, 翻译无非是在外语与母语之间的信息转换, 起的是传达作用, 只要对所学外语的语言知识熟练掌握便可毫无困难地从事, 因此翻译便被理解为一种纯技术活动。然而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译者的存在就显得意义不大了, 因为机器翻译几乎也可以完成上述的任务和要求, 所以说事实远非如此。

二、翻译的实质

那么, 翻译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

许崇信老师说过:“翻译是一个充满矛盾的领域, 它既是模仿, 又是创造;既是语言的, 又不是语言的, 这中间异同共在, 得失并存。”因此可以看出, 翻译并不像其被误解的是一种纯语言技巧活动。在翻译的过程中, 文化的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实可以说, 各民族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正是翻译的目的和特点, 翻译的文化功能也在于介绍传递文化信息。文化之于翻译, 犹如水之于鱼。没有水的环境, 鱼是无法生存的, 同样, 离开文化环境, 翻译也就无从谈起了。脱离了文化背景的翻译, 只能是干巴巴的文字组合, 使人嚼之无味, 毫无兴趣。而只有在翻译的过程中融入文化因素, 置身于两种语言所处的文化背景中, 才能既不违背译出语所要体现的文化特色, 又在一定程度上迎合译入语读者群的文化知识, 真正起到文化桥梁的作用, 扮演两个文化群体的良好的沟通介绍者。

然而, 要想做到翻译与文化的合理融合也并非易事。由此产生了一个问题:即在译的过程中, 如何把握译入语与译出语各自文化背景的体现度。在译文中应该对译出语文化毫无保留的体现呢, 还是要尽可能体现译入语文化的韵味?翻译史上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已经层出不穷, 然而结果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各执己见, 没有能够形成一个统一一致的观点。

首先, 翻译之称为翻译, 便不是纯粹的创造, 它是将已有的作品用另一种文化中的语言表现出来, 因此原作便是其存在的基础。译作要体现出原作所代表的那种文化气息, 要将原作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尽可能准确完整地传达出来, 这样才能实现文化交流沟通的作用, 才能促使两个民族互相之间的文化认识和了解。比如说德国作家歌德的鸿篇巨著《浮士德》, 由于其意义深刻, 语言和思想等都具有很深的时代烙印和研究价值, 因此在德国拥有的青年读者不多。可想而知, 其思想意义对于中国读者来说会显得更加遥远和陌生, 因此中译本拥有的中国读者会更少。但即便如此, 在译的过程中也要尽可能原汁原味地体现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 而不能为了拥有更多的读者淡化原作中特有的文化意义, 甚至为了迎合中国读者按照中国文化的常用方式表现作品。毫无疑问, 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可行的办法只能是少数中国学者在了解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及欧洲特有的宗教文化之后领会原作内容并进行研究, 进而将其传播给更多对此感兴趣和有能力的中国读者。

与此相应的另一个典型例子便是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的作品。众所周知, 卡夫卡原著语言晦涩难懂, 表现手法荒诞不经, 这正是他表现作品主题的独特所在。因此译者在翻译卡夫卡作品时, 面临的处境要比其它时候更难。因为若是沿袭原作的语言风格的话, 不仅对译者的语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且译入语读者对于作品内容的理解也会遇到重重困难;若是改用译入语读者熟悉的语言风格的话, 又失去了原作的灵魂所在, 很明显这是与翻译的本质相悖的。因此, 在对不同译本对比之后目前普遍的观点是, 译者决不能放弃原作的语言风格和表现手法, 应该尽可能准确地用自己民族文化的语言表现出原作的风格。任何脱离译出语文化特色的生硬文字翻译都是失败之作, 因为它失去了原作中最宝贵的文化财富, 犹如一个失去了灵魂而只剩下肉体的人———尽管外表保留了原貌, 内在却毫无思想可言。可想而知, 后果会是多么严重可怕。不同的文化, 只有保持了各自的特点才有吸引力, 才能推动深层次的思维方式交流。因此可以说, 翻译首先在于恰当完整地再现原作的思想和文化, 其次才是用本民族语言对这一再现尽可能自然地表达。

另一方面, 译者除了要反映译出语的文化背景之外, 还要考虑译入语的文化习惯, 这不仅包括语言表达方面的习惯, 更是指风俗习惯、历史背景等方面。在语言表达方面, 例如汉语和德语的句法结构存在很大差异, 如德语对从句、框形结构等的频繁使用, 汉语无主语句的通用等, 这些都需要译者对两种文化背景下的常用语言表达习惯进行认真思考。关于文化习惯方面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 最简单的比如:德国人对于称呼“您”和“你”的区分标准是熟悉程度, 即使一位老人和一位儿童刚认识, 那么互相也都要以“您”相称, 而对于非常熟悉的关系则不分长幼辈分一概以“你”相称。对于这个问题, 我认为合适的翻译是遵循译入语的文化习惯就好, 这样的话既可以表达出原作的思想内容, 又方便读者对译作的理解。如果中国读者看到一本书上记叙一位老人称一位儿童为“您”, 可以想象他会是怎样的反应。所以说, 翻译过程中对译出语文化的体现, 不能建立在违背译入语文化的基础之上。译文的读者群必须得到考虑, 既要使他们能够认识一种新文化, 还不能强迫其颠覆自己民族文化的内在。两种文化的交流沟通是建立在互相承认共存的基础上的。翻译的目的就在于持两种语言的双方在各自的文化基础上对对方文化内涵的了解和学习, 进而相互借鉴共同进步。我国著名文学家、翻译家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凡是翻译, 必须兼顾着两方面, 一面当然力求其甚解, 一则保存着原作的风姿。”由此可见, 鲁迅先生也主张在翻译的过程中, 两种文化都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研究。只有在此基础上, 才能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消融文化冲突进而达到共同进步。

三、翻译的“暗伤”

然而, 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够达到上述目标。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由于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误译。这种文化背景的误译与技术性质的误译存在着根本不同, 后者是一眼便可看出来的技术“硬伤”, 通过简单的查阅识记可以很容易得到克服;而前者从字面上看似乎不是错误, 因此也不易被察觉, 这正是它的难度所在。然而置身于特定的文化意识下这种错误便十分突出, 它的缺憾以及带来的后果是出其不意甚至十分严重的, 因此有时也被称为“暗伤”。对此, 最简单同时又最明显的例子就是, 中国人见面常以“吃饭了吗?”等类似的语句开始, 如果译者不理解这其中隐含的文化背景直译给一名德国人的话, 这位德国人将会十分惊讶和不解, 他会理解为这是想要请他吃饭的标志或其它类似, 这样设想下去这场对话将会多么的尴尬和没有意义, 因此正确的译法不应拘泥于语句表面, 而应该深入到文化底蕴中, 在双方的文化背景下理解各自话语的意义和目的。

四、翻译者的跨文化自觉

在了解了翻译与文化的关系以及翻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之后, 就要落实到翻译的主体———译者自身了。从译者的角度看, 种种差异给译者提出了跨文化自觉的要求。因此可以说, 翻译者是一名永恒的学生。

首先, 译者必须具有一种跨文化意识。译者要认识到, 翻译要跨越的不仅是语言文字, 更多的是文化, 文化差异是影响交流的一种重要因素, 因此在进行语言文字转换的同时还要注意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译者之所以不同于翻译机器, 在于他对两种语言所涉及的两类文化的了解与掌握不仅仅停留于字面意思的层面上, 而且能够领悟到原话的语用意义。这种能力是通过对各种跨文化现象的研究逐步培养起来的, 因此具备这种跨文化意识是对译者的基本要求, 对翻译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 译者具有跨文化意识还不够, 更重要的是注重自己文化素养的提高。作为外语学习者,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一种经历:感觉自己已经学到一定程度, 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都有所成绩, 唯独口语却不能够达到相应的水平, 这正是文化素养不够的表现。“如果对人对事物不关心, 对知识上的新动向无兴趣, 特别是对自己国家里的文史哲和科技的进展缺乏起码的知识, 那就不会有多少东西可谈, 谈起来也会干巴巴的———要不然就是油腔滑调的若干会话套语。”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 文化底蕴深厚, 作为中国人, 必须首先对自己国家丰富灿烂的思想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有深切的理解, 才能准确形象地翻译介绍给其他文化背景的读者了解认识。很难想象, 一名中国人在自己都不了解道家思想的情况下遇到与此相关的翻译时能够将其内涵准确译出。由此带来的后果不仅是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一种亵渎, 更会造成其他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误解。同样的道理适用于对外国作品的正确翻译和引进。前文提到关于卡夫卡的写作风格, 想要译出卡夫卡作品的思想主题以及其承载的文化气息, 译者必须具备足够的文化知识, 不仅要充分认识了解当时的各方面时代背景, 还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观点, 只有做足了这方面的准备之后, 才能体会到其荒诞晦涩的文字背后所要表达的思想, 从而为良好的翻译质量奠定基础。由此可见, 翻译工作者不仅仅应该是“双语言的人”, 更应该是“双文化的人”。

五、结论

通过以上阐述, 结论就是:翻译只有置身于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 才能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翻译的实质不应是简单的字面过渡, 而应发展成为一种文化沟通, 即促进跨文化交流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在当今全球化日益推进的背景下, 翻译的跨文化使命更应该发光发热, 得到广泛重视。

参考文献

[1]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

[2]江枫.江枫翻译评论自选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3]许钧.翻译思考录[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8.

文化市场监管实质 第6篇

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指出:国家繁荣靠经济, 经济繁荣靠企业, 企业兴旺靠管理, 管理关键在文化。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方式和新经济发展战略, 将对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实现竞争力与凝聚力的统一起到决胜作用。

一、企业文化生成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力量源泉

1、企业文化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整体团队所认同并遵守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 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行为规范的总称。企业文化生成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普遍认为, 资本、技术、产品、价格、规模都不再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存在, 因为这些都很容易被对手超越。而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长期积累的结果, 对企业长期绩效有重大作用, 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重要的是, 企业文化生成过程及丰富的内容最具特色, 因此, 塑造与整合有特色的企业文化, 是企业生存及发展所必需的。优良的企业文化是最具威力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 是企业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培育出企业团队更强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能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

2、优秀的企业文化为企业生存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优秀企业文化的基本功能决定了它具有凝聚、导向、激励、约束、协调、维系、教化、优化和增誉等基本价值功能。这些功能既可以引导企业尊重经济规律;提高企业的商誉;开发人的潜能;引领企业发展与改革;也可以体现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成为新的社会文化的“生长点”。因此, 优秀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就在于它能够转化为企业的经济效益。一是它能够引导经营方向, 促使企业按照经济规律办事, 把握正确的方向, 使企业保持良好的经营状态;二是通过打造良好的商誉, 积累无形资产, 保持企业长远健康发展;三是提高品牌附加值, 品牌的一半是文化, 它是和消费者的一种情感的连接;四是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增强企业内聚力。五是实现科技强企、人才强企战略。

延长石油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始终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以人本管理为核心, 以诚信经营为基石, 以学习创新为动力, 以构建和谐企业为主线, 围绕企业发展战略, 努力建设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延长油田特色的企业文化, 促进延长油田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全心全意依靠员工群众办企业的方针,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为员工搭建发展平台, 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 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团队精神, 实现个人价值与企业发展的有机统一;始终坚持特色化原则, “延长石油”以其独特的历史优势为切入点, 形成富有个性特色的企业精神、品牌战略和企业形象识别系统, 增强企业凝聚力, 树立公司的整体形象。同时允许公司所属各单位在统一指导下, 求同存异、优势互补, 培育和创造特色文化, 实现公司文化的整合与再造, 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始终坚持系统性原则,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有计划、按步骤地从基础工作抓起, 从而在观念、制度、行为、物质等各个层次上实现重点突破, 全面推进, 逐步形成和确定了延长油田文化体系;始终坚持实践性原则, 企业文化来源于企业实践, 又服务于企业。

二、企业生存发展现状决定企业文化的根基与繁荣

人类的生存前景的确是铺垫在自身的思想通道上, 但思想通道的宽敞与包容、尖锐与流畅在一定程度上源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处境。延长石油经过几代人的努力, 打造成“百年老矿”, 其厚重的文化积淀本身就源于埋头苦干、开拓创新、不断壮大的石油企业。

埋头苦干是延长油田创建、成长、壮大的思想基础, 是对延长油田艰苦创业, 艰苦奋斗的高度评价, 是延长油田员工的精神家园。开拓创新是延长油田一步步发展壮大的引擎与动力, 是企业发展与时代要求相结合的集中体现。只有把企业做大做强, 把延长石油真正建设成国内一流标准化大油田, “埋头苦干, 开拓创新”的企业精神, 艰苦奋斗, 勤俭节约, 爱厂如家的优良传统才能成为永不凋谢的亮丽花朵。延长石油依托强大的经济实力, 坚持“唱响百年品牌, 实现科学发展”的企业发展战略, 充分利用和发挥延长油田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各种优势, 树立品牌意识, 提升品牌形象, 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

坚持“发展油田、风险能源、企业共赢、构建和谐”的企业发展宗旨, 实现“老区发展我发展, 我与老区同发展”和“企业靠我发展, 我靠企业生存”的发展理念, 既追求经济效益的增长, 又注重社会效益的提高和员工的全面发展。

只有企业做大做强, 才能建设现代化生产生活基地, 创造良好的环境文化。延长石油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把生产发展与环境治理结合起来, 建设绿色石油企业。加快建设文化教育设施, 依托“延一井”, 建设延长石油博物馆, 充分展现延长石油百年创业历程。把石油文化阵地建设与延安红色旅游紧密结合起来, 形成“延一井”、博物馆、文明井场三点一线的油田旅游专线。设计制作一批诠释延长油田文化内涵的音像资料、图书、礼品等, 给人以思想启迪和教育。选择重要城区建设延长油田文化广场、雕塑、标志性建筑等, 使其成为宣传和战士延长油田文化的重要载体与窗口。

浅析市场经济中的核心竞争力实质 第7篇

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的谋求生存、获取利润、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和能力,是企业具备的应对变革与激烈的外部竞争,并且取胜于竞争对手的能力的集合。其独具性内在表现为竞争对手难以简单模仿也无法直接购买,其外在表现为企业把握商机、管理风险及驾驭风险的综合能力,体现在企业的执行力、财务能力、企业文化等各方面。

个人核心竞争力,是指个人具有竞争优势的,独特的知识和技能,简单的说就是个人所具有的优势能力,参与和别人竞争,包括个人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对于事件的分析能力,面对困难坚持不懈、不退缩的能力。

在倡导以人为本的新形势下,人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企业每一个人的努力和奋斗,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巩固过程中,开始强调个人尤其是领导人的个人核心竞争优势。

二、核心竞争力的各种表现

个人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一个人处理各种事情的能力,本质就是让人满意、快乐的能力。

1. 个人升职。

如今在政府、企业,特别是制度还不完善的中小企业,职位的升迁,人事的任免,主要决定权掌握在老板(上级领导)的手中。有些人勤奋工作,业绩突出,为企业获取了很大的利润,所以得到老板(领导)的重用;有的人并不一定能为企业做出重大贡献,但是交际能力不错,和同事关系处理的好,和老板走的近,也得到了提拔。并不是每一个努力的人都能有其相应的收获,同样地有些人将其归结为机遇不好,或者那就是命,从而放弃了继续拼搏。其实不然,以上两种升迁的情况站在领导的角度考虑,其实是有相同因素的,他们都让老板或者上级领导感到满意、高兴。所以在现今社会出现一种情况,要在社会上立足,在企业里升迁、在事业中掌握话语权,努力工作并非是唯一的途径。有几种让领导满意的方法,就有几条升职的途径。比如自己是关系户、官二代,能给企业带来政府资源,老板会高兴;如果自己就是老板的亲戚子女,那么其接受企业重要工作本身就会让老板高兴;还有送礼、走后门、托关系等手段,只要处理得当,都能让老板(领导)高兴、满意,都能如愿以偿。当然也有失败的,自然是由于没有处理好细节,并没有让领导高兴起来。有些人自命清高,不甘摧眉折腰,低不下高贵的头颅,认为只要做好工作,一定会得到赏识。这样的人往往比较自我,或者比较胆小,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不一定很好地与人配合,即使得到重用也不一定能给企业带来良好的收益。试问,如果让一两个人满意都做不到,又如何在“人情社会”的中国立足?

2. 谈判,推销。

这是最考验个人能力的,他要求个人在谈判或推销的过程中拥有敏锐的观察力、严密的思维、谨慎的语言、超凡的耐心、优秀的应变能力、良好的适应能力,谈判的过程能很好地反映一个人各方面素质。在谈生意、谈项目、推销或者拉赞助时,都必须充分考虑自己谈判的目标、对方的需要和相对实力,谈判的成功很多时候必须要考虑能为对方提供什么,让双方都有利可图,实现双赢,从而让对方同意合作或者接受己方的产品,这是企业间实现合作的重要条件。然而,很多时候谈判的过程并不尽如人意,对方要求太高,难以满足,话不投机等都会让谈判变得步履维艰。可是还有一些情况下,特别是在拉赞助、找投资和推销的过程中,很多时候自己并不一定能提供实质性的好处和承诺,但是谈判的过程融洽,双方聊得开心、投机,甚至只是对己方个人的欣赏、看好,也能促成谈判的成功、交易的达成。谈判最重要的条件还是让对方快乐,能为对方提供合理的条件能让对方满意,在谈判时让人觉得舒服能让对方满意,让人看到己方成功的希望也能让对方满意,甚至己方的公关人员长得漂亮也能让对方满意、高兴,哪怕让对方一时头脑发热,都可能促成合作或者投资。

3. 领导组织。

领导组织是一门艺术,他对个人能力的要求相对更高,既要与合作商、客户以及政府部门打好交道,又要让下属员工心甘情愿地愿意为其工作,树立共同目标,最大限度地调动积极性,建立企业文化,而这一切,归根结底,就是对外让客户与合作商满意,对内让员工满意。

在企业中,建立健全良好的企业文化,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是为了让员工满意,吸引人才;发奖金、股票,奖励业绩突出者,激励员工努力也是为了让努力工作者快乐,留住人才;提供良好产品和服务,是为了消费者满意;诚实守信,是为了让合作者满意;依法纳税,是为了让政府满意;分红是为了让投资者满意;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和企业收益是为了让所有关注该企业的人满意。在当代激烈的市场经济中,企业的一切活动最终目的是做大做强,而工作的实质是让人满意,满足人们的需求,于是才有了企业文化建设,“拼产品、拼服务”,“顾客就是上帝”等各种经典理论。

三、如何把握核心竞争力的实质

培养人才,从提高个人核心竞争力,尤其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竞争力起步,有人说,“领导就是领袖和导师。”领袖即带领大家为了共同目标努力拼搏,导师就是言传身教,让属下也成为领导,成为领导的领导,即大领导,那么企业也就成为大企业。

更新观念,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意识,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从思想上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和创造性,使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贯穿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

构建企业文化,强化民主意识,以共同价值观凝聚员工力量。塑造以企业价值为核心的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留住和吸引优秀人才,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四、总结

一个人能让人满意、快乐,他就能得到大家的赏识,在当代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一个企业能让人满意、快乐,就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展壮大,立于不败之地。让人满意、快乐的能力是当代社会核心竞争力的实质,也是交际能力最大的体现,科技、创新、独特的优势等等都能在市场上满足消费者特殊需求,而发广告、公关、招聘、策划、执行、预算,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让人满意,起码让直接厉害关系者满意,当然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满意,不可能赢得所有人的赞赏,在特殊的情况下要取舍,核心竞争力就是要让尽量多的人满意,各方面的人都满意,无论“人情社会”的中国还是所谓“开放、公平”的欧美,令人满意就等于给自己未来。

参考文献

[1]安静,刘福民.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反木桶”原理——论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财务能力、执行力的关系[J].企业研究,2009,(12):12-18.

文化市场监管实质 第8篇

一、经济问题的政治化

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地位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历史遗留问题, 反映了深层的意识形态问题。在冷战时期,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成立了巴黎统筹委员会封锁社会主义国家的高科技产品出口。冷战结束后, 对东欧、苏联以及中国等国家的贸易歧视问题却延续了下来, 中国非市场经济国家地位问题由此产生。

在反倾销调查中, 美国对我国出口产品价格不予承认, 要采用“替代国”制度, 用“第三国”来考核中国是否存在倾销等行为, 然而这是一把“有弹性的尺子”, 对中国、东欧和古巴等国家来说存在严重不公平。在对非市场经济国家替代国的选取上, 美国多是采用如印度、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和阿根廷等劳动力成本明显高于我国的国家来计算我国出口商品的正常价值, 使我国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此外, 还有美国一国一税制度对市场经济地位国家和非市场经济地位国家的区别对待, 还将中国所有同类生产商视为一个整体;在法律诉讼过程中市场经济地位国家通常采用“过错责任”原则, 而非市场经济国家采用“过错推定”原则。种种不公平的做法和歧视归根溯源都是美国同中国在某些政治问题上存在分歧或美国为了达到某些政治目的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从而阻碍和影响中美间的贸易发展。

同样出于这种政治性原因, 美国在2002年和2003年分别给予俄罗斯、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等国家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但这些国家市场化程度远不如中国, 而作为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中国却没有得到这一应有的地位, 从中可见一斑。事实上, 中国市场化程度正在逐步地提高, 早在2002年, 中国就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资吸引国, 这不但证明了中国的投资环境稳定性和优越性以及引资政策的有效性, 也从中表明各国投资商对中国投资环境和政策的认可和信任。

二、隐性的贸易保护

21世纪以来,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不断加快, 国与国之间的经贸联系达到前所未有的紧密状态, 再加之WTO所提倡的贸易自由化使得各成员国之间的关税锐减, 相关的进口配额、许可证和原产地规则等相对传统的贸易保护手段的作用也都大大减弱, 反之对反倾销、反补贴等确保贸易公平的措施却成为了新的贸易保护手段和各国之间贸易摩擦的起因。

中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国家,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改革开放、招商引资政策的相继实施吸引了世界各国在华大力投资建厂。从世界经济格局来看, 90年代开始, 世界各国都致力于发展本国经济,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这就使得处于发达国家产业周期中衰退期的夕阳产业被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这些夕阳产业大多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和低技术含量产业, 而在当时的中国恰恰拥有这些产业所需的一切生产要素条件, 再加之优惠的吸引外资政策, 都无疑为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创造了条件。中国从别国进口所需原材料和零部件, 经过在本国的加工制造后再出口到美欧等地。这样一来, 美国的进口对象从原本的较为分散的许多贸易伙伴国相对集中到中国, 美中贸易逆差逐年攀升, 中国也成为美国发起反倾销调查的“靶心”。可以说, 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各国经济产业转型、美中大量贸易逆差和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氛围浓厚的大环境下产生的。

中国对美国贸易的持续顺差致使中美间贸易失衡, 从美国国内分析, 这必然会使其国内大量相关企业的利益受到一定的影响, 在其经济不景气, 失业率上升时期, 国内受影响产业和工会集团会积极加大对美国国会的游说, 要求加大贸易保护力度。基于美国政治体制, 国会通过立法、相关预算限制等来影响贸易委员会对相关国家的倾销裁定。影响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难以顺利取得。

此外,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前, 美国会每年对中国进行贸易最惠国待遇的审查。通过一年一度的审查机会, 美国还可以趁机对中国提出相关的贸易设限要求并以此来保护本国的同种类生产企业, 达到其贸易保护表面合理化的假象。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这种贸易最惠国待遇的审查再也不能成为挟制中国出口的工具, 并且世界贸易组织的贸易自由化原则、非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等也使美国觉得有必要寻求新的贸易保护手段。基于中国大量出口低劳动力成本、低附加值, 相对价格也较低廉的商品, 美对中国大量发起反倾销调查而却不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这正可以达到美国表面上尊重贸易公平、推崇贸易自由化, 但实质上又保护了本国相关产业的真正目的。从中可以看出, 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无法取得根本原因在于美国保护本国国内产业的初衷。

摘要:从美对华反倾销中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展开, 对美国等国家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实质进行分析, 其既是意识形态矛盾的产物, 由经济问题政治化造成的, 也是美国为了保护本国产业采取的一种贸易保护手段, 一种隐形的贸易保护方式。

关键词:非市场经济地位,美国,反倾销

参考文献

[1]吴媛媛.论中美知识产权争端及其合理解决[J].法制社会, 2009 (4) :97.

[2]李明德.知识产权的国际争端及我国政府的应对之策[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8 (1) :52-55.

[3]曾令良.区域贸易协定的最新趋势及其对多哈发展议程的负面影响[J].法学研究, 2004 (5) .

上一篇: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策略下一篇:温泉花园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