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垃圾的综合利用

2024-05-23

城市垃圾的综合利用(精选12篇)

城市垃圾的综合利用 第1篇

1 城市垃圾的危害

城市生活垃圾和其他固体废物处理, 如果管理不当, 有害成分会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和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 对生态系统和环境,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对土壤的污染

城市生活垃圾和其他固体废物长期露天堆放, 土壤中有害成分的迁移渗透到地表径流和雨水淋失土壤孔隙。在迁移的过程中, 土壤的吸附有害成分。由于土壤的吸附能力和吸附容量大, 随着渗滤水的迁移, 有害成分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在土壤固相积累, 导致土壤成分和结构的变化, 进而产生严重的土壤污染。

1.2 对大气的污染

城市生活垃圾和其他固体废物, 如果在运输储藏过程中, 净化措施处理不当, 会使粉尘随风扬散;堆放和填埋垃圾使废物进入土壤, 通过挥发和化学反应, 释放有害气体, 这将产生严重的大气污染, 使空气质量下降。例如:生活垃圾填埋后, 有机成分在地下厌氧的条件下, 分解会产生二氧化碳, 甲烷和其他气体排放到大气中, 如果聚集可能引起火灾和爆炸。垃圾焚烧炉运行时会排放颗粒物, 酸性气体和没有燃烧的废物, 如重金属和微量有机物。

1.3 对水体的污染

如果城市生活垃圾和其他固体废物直接排入河流, 湖泊和其他地方, 或通过雨水冲刷径流携带入水后, 或漂浮到空气中的小颗粒通过降雨和重力沉降进入地表水, 水溶性后产生有害成分, 导致严重的水污染, 很难处理。

1.4 对人体的危害

生活垃圾产生的有害物质通过水、空气和土壤为介质由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等进入人体, 引起疾病。

2 城市垃圾的主要处理方法

废弃处置方法分为软处理、硬处理两种方法。软方法主要有经济手段, 技术手段, 政治手段, 法律手段, 其目的是要落实污染者责任的,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受益者补偿, 抑制市场失灵, 社会和政府失灵, 市场的调节作用。硬方法主要有分流分类, 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 生物转化, 热转换与处理。

在2013世界城市垃圾的末端处理主要有分类回收, 填埋, 堆肥和焚烧。

2.1 填埋

填埋处理需要大量的土地。同时, 也会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土壤和水, 垃圾中的有害成分, 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 而且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

2.2 堆肥

堆肥的垃圾要分类, 要求有机垃圾含量高。堆肥不能减少, 仍然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

2.3 焚烧

焚烧是在高温下与氧气供给充足的条件下氧化成惰性气体和无机不燃固体。首先把垃圾在焚烧炉燃烧, 产生热能并回收余热用来供热或电。烟气净化后排出, 少量剩余残渣填埋或用于其他目的。其优点是完全无害的高温处理, 迅速减容, 占地面积小, 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 而且可以做到热能回收利用。

3 沼气工程技术

3.1 沼气

沼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它含有甲烷, 二氧化碳, 硫化氢, 一氧化碳, 氢气, 氧气, 氮气和其他气体。比例最大的是甲烷, 占总体积的50%~70%, 二氧化碳占25%~40%, 其他气体只占约2%的体积。甲烷可以燃烧, 是一种无色, 无味的气体, 将其与一定量的空气, 点火就可以燃烧, 火焰是蓝色的, 产生大量的热。有时会产生臭鸡蛋气味, 这是硫化氢的独特气味, 燃烧后气味没有了。

3.2 生产原理

沼气发酵又称为厌氧消化, 厌氧发酵和甲烷发酵, 是有机物质 (如人畜家禽粪便, 秸秆, 杂草等) 在一定的水分, 温度和厌氧条件下, 品种繁多, 通过数量巨大, 和不同的微生物代谢功能, 最终形成甲烷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 (沼气) 的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

沼气发酵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过程, 了解这一过程的微生物的功能和不同类型的活动规律, 才能把沼气发酵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只有有了大量的沼气微生物, 并使各种类群的微生物得到最佳的生长条件, 各种有机物原料才会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沼气。

3.3 生产条件

(1) 密封; (2) 适当的温度; (3) 充足养分; (4) 最优含水量; (5) p H值7~8.5; (6) 丰富的沼气细菌; (7) 适宜的发酵浓度。

4 沼气工程技术可行性分析

中国是世界上城市垃圾产量最高的国家, 城市固体废物年产量已超过1.4×108t, 超过世界总量的1/4, 且每年仍在8%~10%增长速度。在城市环境日益严重的今天垃圾污染将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需要政府高度重视和解决。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不仅会造成大量的污染还会浪费了大量能源, 因此,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垃圾收集工作的推广和试用, 采用沼气工程技术处理城市垃圾将成为有效途径。

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该方法在我国是可行的,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主要原因如下: (1) 技术设备简单, 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的优点, 设备成本较低, 可塑性较强, 具有较好的普遍性。 (2) 环境条件适宜, 容易建立垃圾填埋场规模大, 效率高;城市生活垃圾有机质含量很高, , 有利于沼气的生产, 随着中国改变燃料结构, 垃圾中的有机成分提高, 而且有利于填埋场沼气技术。 (3) 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我国目前能源紧张, 但劳动力较为廉价, 且沼气工程技术成本较低, 具有低成本高收益的特性, 符合中国国情。

5 实例分析

国际上, 德国是当今世界上沼气工程技术发展和实践应用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 在推进国内能源结构转型升级、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增加业主收入和生态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2000年德国可再生能源法开始实施以后, 沼气工程得到了快速发展。在2000年之前的10年间德国沼气工程的数量增加了1050座, 而从2000年到2010年的10年间就增加了4750座, 到2011年已累计建成沼气工程7200座, 遍布整个德国, 分别应用于私人农庄、畜禽养殖场、垃圾处理, 总装机容量为2700MW, 最大规模沼气电站装机容量高达55MW, 而最小沼气发电工程装机容量仅为7k W。沼气发电每年在200×108k W·h以上, 超过我国三峡工程的年发电量, 占德国年平均用电量的4.9%。目前, 可再生能源已占德国整个能源消耗的8.6%, 而且发展势头良好, 潜力巨大。用于沼气生产为目的的能源作物种植面积已达80×104hm2, 占德国耕地面积的6.8%。

6 结语

城市垃圾的综合利用 第2篇

为进一步提高垃圾的综合利用率,逐步实现垃圾处理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和产业化,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和《浦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浦江县“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及综合利用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垃圾分类工作的目的意义

为了贯彻国务院确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县人民政府“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相关要求,提高城市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实施城市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对策方针,提高市民环境意识和文明程度,倡导科学治理垃圾,我县决定近期全面启动并积极推进垃圾分类收集回收综合利用工作。

垃圾分类收集回收综合利用工作是我县环境卫生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衡量城市垃圾管理水平和城市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提高我市垃圾处理水平的重要工作。

垃圾分类的目的是使更多的资源从源头分离出来,减少垃圾的产生量,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减轻处理垃圾的社会负担;同时,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缓解资源短缺。这是一项造福当代,泽及子孙的重要工作,尽快推进浦江县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回收及综合利用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垃圾分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指导方针

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坚持政府扶持、市场运作、各方配合、群众参与的方针,周密部署,分步实施,讲求实效,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开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新路子,为我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垃圾分类工作应坚持系统性、广泛性、有序性和市场运作的原则,由简入繁,注重实效,稳步推进。政府负责统一规划,加强组织协调,积极推进;规范社会单位和居民行为,人人参与;鼓励和扶持垃圾产业的发展,逐步形成市场运作的机制,积极有序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回收综合利用工作。

三、垃圾分类的工作目标

依据国家建设部关于城市垃圾分类工作的部署,浦江县垃圾分类工作的目标是逐步提高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率。2015年,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2%。通过几年努力,力争到2020年使我县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5%。

我县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回收及综合利用工作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启动阶段,时间为2010年底以前。主要工作是进行一定的社会宣传教育,启动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第二阶段为试点阶段,用五年左右时间,在全县城区内逐步推广垃圾分类收集;第三阶段为实现阶段,用五年左右时间,建立并逐步完善相应的法规和技术措施,全面开展执法监督,力争到2020年达到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率5%的目标。

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确定阶段性工作目标如下:

1、2012年底,我县城区范围内所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和医院等单位开展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

2、2015年,我县城区范围内所有公园、大型超市、主干道等区域开展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

3、2020年底,在城区范围内全面宣传推广,使我县城区范围内城市居民垃圾分类收集覆盖面达到5%,即各街道办事处要有5%的生活垃圾实行分类收集回收利用;

四、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步骤

垃圾分类收集回收综合利用工作,应在垃圾的产生源头、收集运输和最终处理的全过程开展,包括人工分类和机械分类,也包括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公众行为的有机结合。

根据国家建设部关于垃圾分类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县实际条件,五年内(到2015年底前),我县垃圾分类的重点是废纸类和废金属两类。各单位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工作。

垃圾分类工作要规范进行。垃圾分类标识要全县统一,并注意与收运车辆衔接。分类后的资源原则由废品回收企业负责收运和处理。

五、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系统的设施建设

1、配备必要的垃圾分类收集设施。

各试点单位要配备必要的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各试点单位和居民小区要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可以分类收集的大型容器,建设专门用于倾倒渣土的封闭垃圾池。垃圾分类收集容器要配备标识与文字说明。

根据国内外许多城市设置垃圾分类收集容器的经验及我县的实

际情况,确定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分为三类: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县环境卫生管理所负责在所管辖主次干道上设置分类收集废物箱(商业大街1个/30-50米,交通干道1个/80-100米,一般道路1个/150-200米)。

2、建设生活垃圾填埋场终端回收体系。生活垃圾填埋场是垃圾分类回收及综合利用的末端,要加强垃圾分拣回收,可开展垃圾分拣回收市场化运作,将垃圾分类回收权转包给社会企业,所获得的利润按一定比例分配,县环境卫生管理所获得的部分利润用于补贴填埋场所需处置费用。

六、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模式

根据国内外经验,充分考虑浦江县现有及规划垃圾处理方式,确定以下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模式。

1、垃圾分类贮存。由单位和居民自行将生活垃圾分为四类存放:(1)可回收垃圾,即废弃的纸张、塑料、金属等;(2)非回收垃圾,即零食垃圾、厨房垃圾和零星肮脏的纸片、塑料袋等;(3)有毒有害垃圾,即废电池、废日光灯管等;(4)大件垃圾,即废弃的家具、家用电器,如床、床垫、沙发、桌、椅、凳和音响、空调、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

2、垃圾分类堆放。(1)对数量较大的可回收垃圾,单位和居民可以投售。(2)环卫部门在垃圾收集点按可回收垃圾、非回收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三类设置若干不同颜色的收集容器,单位和居民将非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不投售的可回收垃圾,分别装袋后投放到相应

颜色的收集容器内。

3、垃圾分类收集。(1)对单位和居民投售的可回收垃圾,由废品回收公司按市场价收购;(2)对投放到垃圾收集容器内的可回收垃圾,由在同一区域内从事保洁工作的工作人员和拾荒者收集回收;(3)对非回收垃圾,仍由环卫部门收集、清运;(4)对有毒有害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清运,环保部门负责监督。

七、垃圾分类工作的经费筹措

垃圾分类工作经费采取多方筹资,市场运作,政府推动的原则筹措解决。

1、垃圾分类后的可再生资源的收运、处理和加工费用原则由企业承担,并根据《浦江县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废旧物资回收与利用企业发展的意见》给予政策支持;

2、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和医院的垃圾分类工作和有关购置容器费用可由各单位筹措解决;

上窖村农村垃圾综合利用的启示 第3篇

上窖村坚持做好农村垃圾综合利用,给农村综合治理工作带来诸多启示。

一、引导村民自觉形成良好的卫生保洁习惯。上窖村是个多姓氏聚居的客家山村,睦姓敦亲、尊祖敬贤、朴实节俭在该村有着良好的传统。镇驻村干部和村党支部、村委会成员从抓党员、干部带动各村小组保洁员、理事会成员以及老人入手,一方面,在全村营造卫生搞得好、疾病不缠绕,卫生干净、能防百病等卫生健康的好风气。另一方面,积极完善村、组理事会、保洁员环境卫生责任制等相关村规民约,较快在全村形成了良好的卫生保洁习惯。

二、引导村民自觉养成农村垃圾综合利用的好习惯。俗语说,勤俭兴业、奢靡败家;精打细算、油盐不断。农村垃圾包罗万象,细究起来有很多垃圾是可以再次利用的。例如,一个矿泉水瓶收购价只有两分钱,顺手一扔,不但有碍环境,也扔掉了中华民族的节俭美德;一个装肥料的蛇皮袋子,用完肥料后洗干净可以用来装稻谷、杂物,破烂的蛇皮袋子可以卖给收购商。关健是要引导村民自觉养成收旧利废、综合利用、勤俭治家的好习惯。该村党员、干部引导村民自觉养成垃圾分类利用的习惯、发展代销店帮村民收走可出售的废品等,坚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长抓不解,从而使该村村民慢慢地养成对农村垃圾综合利用的风气。

三、引导村民对不可利用的农村垃圾进行无公害处理。对可焚烧的物品,该村采用沤火土的堆放式沤焚,既减轻了有害有毒垃圾污染,又提高了肥效;对人畜粪便、腐烂果蔬、作物秸杆等,发动村民建沼气池用于作沼气的填充料或挖掘粪窖通过发酵转化为农家肥,该村9个村小组、215户农户中,就有64家农户有沼气池,化粪池和浆切水泥粪窖几乎家家都有。该村对农村垃圾进行无公害处理,消化了农村垃圾,净化了环境,还为农户增加了能源、肥料,为农村垃圾永续利用、农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不断探索农村垃圾治理的新路子。一是系统地对本村、组环卫一体化体系进行合理科学设置工作。如对小户人家动员联户建造沼气池,引进外地资金技术对本村林竹品下脚料再度加工,规划建设村、组农村垃圾集中焚烧点填埋点等。二是以2015年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村、组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三是进一步建立健全村、组保洁长效管理机制等。

良好的生态环境,给上窖村富民强村、绿色崛起带来无限生机,该村近年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人均纯收入,村、组危旧房改造,村容村貌等多项指标位列全镇前茅。每当谈起这些变化时,村民都会高兴地说,这里有村党支部、村委会带领村民坚持做好农村垃圾综合利用的一份功劳。

(作者单位:江西省全南县龙源坝镇财政所)

责任编辑:欣闻

城市垃圾焚烧底灰的综合利用 第4篇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MWC)灰渣根据其收集位置的不同,主要可分为底灰和飞灰。底灰一般包括炉排渣(grate ash)和炉排间掉落灰(grate siftings),有些焚烧厂也将锅炉灰与炉排渣混合收集处置[2]。底灰占了灰渣总量的80%左右(质量计),主要由熔渣、黑色及有色金属、陶瓷碎片、玻璃和其它一些不可燃物质及未燃有机物组成。随着垃圾焚烧技术的不断发展,先进无害化的垃圾焚烧处理技术不断进步,焚烧过程将实现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焚烧灰渣也就能符合无害化的环保要求。这种无害化的垃圾焚烧灰渣在建材、道路工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1 底灰的基本性质评价

1.1 底灰的元素分析

化学分析表明,底灰的主要成分为SiO2、Al2O3、Fe2O3和未燃尽的炭,与飞灰差别不大;有害元素Pb、Hg、Cd、Cr等均未超过作为建材用的国家标准。无害化焚烧处理的生活垃圾底灰溶浸试验研究表明,主要有害元素的溶出度小于国家标准,因此,生活垃圾焚烧底灰完全可以无害化利用。

1.2 底灰的物理性质

焚烧底灰是一种非均质混合物,新鲜的焚烧底灰中包括:灰质量分数为42%,熔融产物质量分数为40%,金属化合物(多为铝、铁、铜的化合物)质量分数为8%,其他质量分数为10%。底灰中主要物相为玻璃相,占40%左右,主要晶相为硅酸盐(如钙黄长石、斜辉石、透辉石和石英)、氧化物(磁铁矿、尖晶石和赤铁矿)、碳酸盐(碳酸钙、金属碳酸盐)和盐类(氯化物和硫酸盐)。焚烧底灰的pH值在11.2~12.5之间,属高碱性物质,主要是由于底灰中含大量碱性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氯化物及硫化物。底灰的含水率较高,呈灰黑色且有轻微异味,干燥后则呈灰白色。干燥后的底灰进行筛分分析后发现,颗粒尺寸以1.0~19.0 mm范围的为最多,占79.7%,其次为0.25~1.0 mm的颗粒占14.2%,大于19.0 mm和小于0.25 mm的颗粒各占3.1%,因此,焚烧底灰是一种颗粒较粗的砂状粉末。

1.3 底灰的化学性质

焚烧底灰大部分由碱金属及碱土金属构成,微量部分的金属多是焚烧过程中富集在底灰上的,含有部分重金属和溶解性盐类,能对环境造成危害。焚烧底灰的化学组成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表明,焚烧底灰中主要组成为SiO2=34.32%~49.53%, CaO=15.66%~35.23%,Al2O3=8.59%~13.54%, Fe2O3=5.28%~10.23%;其次还有Na2O,K2O,MgO等。Pb,Cd,Cu,Cr,Zn等焚烧底灰中重金属质量浓度最高的为Zn,其次是Mn,Cu,Pb,Cr,质量浓度最低的为Ni。重金属在灰中的分布与其自身的特性有关,不同重金属其分布特性亦不同。

2 底灰的处理与分选

各地垃圾焚烧底灰的性质变化较大,考虑到规模应用的需要,必须制定相关的产品质量标准,这就需要采用分选技术以保证产品质量。

破碎、筛分是将原料分成不同的粒级以满足后续产品加工的要求,常用设备有颚式破碎机和筛分机。各种分选技术也是常用的处理方法:重选,按物料比重不同实行物理分选。如重选中的跳汰机可根据需要将底灰分成轻、重两种产品,是一种处理量很好的设备,能满足底灰加工的需要。磁选,对于含强磁性物质量较高的底灰,可磁选回收其中的磁铁矿。一般使用园筒形的弱磁选机。浮选,在某些特定地区,将底灰全部磨细至-325目(0.045 mm),再通过浮选分出其中的炭,其烧失量可达到80%,尾灰则可作为填料、混凝土的掺和料等使用。经过各种技术处理后的底灰才能进入利用阶段。

3 底灰的资源化利用

底灰的化学成分与飞灰相近,物理形态则完全不同。底灰是目前灰渣资源化利用的主要考虑对象,可用作填料、牵引材料、轻骨料和重骨料,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目前综合世界各国的利用现状,底灰的资源化利用途径主要有:1)石油沥青路面的替代骨料;2)水泥或混凝土的替代骨料;3)填埋场覆盖材料;4)路堤、路基等的填充材料等。如果考虑其利用位置,主要是被用作陆地水泥基及沥青基工程(如道路、停车场等)和海洋建筑工程(如人工暗礁、护岸等)[3]。

3.1 石油沥青铺装路面的应用

垃圾焚烧底灰或混合灰渣,经筛分、磁选等方式去除其中的黑色及有色金属并获得适宜的粒径后,可与其它骨料相混合,用作石油沥青铺面的混合物。美国、日本及欧洲一些国家在这一领域开展了较早的探索。

从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FHWA)分别在休斯敦、华盛顿和费城等地,成功地完成了至少6项含混合灰渣(焚烧炉灰,Mass Burn facilities)的沥青铺装示范工程,这些灰渣被分别用于道路的粘结层、耐磨层或表层和基层。试验结果发现,当灰渣用于粘结层或基层时,灰渣最佳含量不宜超过20%;用于表层时,不宜超过15%。为避免灰渣会对沥青产生较高且不均匀的吸附,其热灼减率(LO I)不能大于10%。并且,示范工程的测试结果表明,只要处置得当,灰渣沥青利用并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通过对底灰-沥青混合物渗滤液9年的跟踪测试,研究者发现即使用保守的方法估计(当重金属浓度低于检测限时,以检测限值作为该重金属的浸出浓度),底灰中Pb、Cd、Zn和其它成分的9年累计释放量也仍然是很低的。

研究者们也对某种用于沥青中的商品化灰渣骨料(Boiler Aggregate,美国工程材料公司制造,由去除黑色及有色金属后的底灰制成)利用的预期生命周期及其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等进行了综合风险评价。评价结果认为:只要采用适当的管理技术,该骨料沥青利用的所有风险均低于美国环保局认为的可接受风险目标值。骨料中最有可能造成潜在危害的元素为Pb,但其危害程度也低于实施中的健康标准,该骨料的沥青利用不会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不可接受的影响。

3.2 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

在美国和荷兰,底灰(或混合灰渣)被用作混凝土中的部分替代骨料。最常见的是将底灰、水、水泥及其它骨料按一定比例制成混凝土砖,相关技术在美国已有商业化应用。

从1985年起,美国Stony Brook大学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废物管理所开始评估稳定后垃圾灰渣的各种海洋和陆地利用的可行性。他们在Long Island Sound海底,用稳定后焚烧灰渣制成的水泥砖建成了2座人工暗礁。在6年实验时间里,研究表明并没有有机或无机的有毒有害成分从焚烧灰渣水泥砖中渗出到环境中去。然后,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评价垃圾灰渣作为建筑用水泥替代骨料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采用不同产地的焚烧灰渣制成了符合或超过美国材料试验标准(ASTM)的水泥砖,证明了灰渣建材利用的技术可行性。此外,一个用灰渣砖建造船库的示范工程已经建立,在这个项目里,他们将350 t灰渣(100 t混合灰渣,250 t底灰)与硅酸盐水泥混合,用传统制砖工艺将其制成标准空心砖,然后用此砖建成27 m长、18 m宽、7 m高的船库。在建成后的30个月中,研究者周期性地收集船库里的空气样品进行测定(TSP、颗粒态和气态PCDD/PCDF、挥发和半挥发有机物及挥发性Hg等)并与周围大气样品做比较分析,与船库围墙接触的雨水样品及船库建成前后的土壤样品也被采集用以分析其中的微量元素。结果表明:船库内的空气质量与周围大气相同;灰渣中的环境相关污染物能被有效地截留于水泥基质中,工程测试还表明该灰渣砖与标准混凝土砖的抗压强度相当。这些研究表明,垃圾灰渣的环境协调性和材料的使用性能安全可靠。

3.3 在填埋场覆盖材料方面的应用

底灰用作填埋场覆盖材料是美国目前用的最多的资源化利用方式。由于填埋场地自身建有卫生保护条件如:含环境保护设施(防渗层及渗滤液回收系统等),底灰因重金属浸出而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不利影响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底灰若用作填埋场覆盖材料,可不必进行筛选、磁选、粒径分配等预处理工艺。因此在经济上、环境上和技术上,灰渣用作填埋场覆盖材料均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

通过对专用混合灰渣填埋场渗滤液的分析表明,渗滤液中的重金属浓度均低于毒性浸出测试(TCLP)最大允许浓度,底灰样品中的2,3,7,8-TCDD毒性当量低于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推荐的居住区土壤限值(1×10-6),且土样中的dioxin浓度也低于此限值(1×10-6),土样中重金属浓度不超过背景值。但须引起注意的是,灰渣填埋场渗滤液中的溶解盐浓度较高, 常高出饮用水标准值几个数量级以上。因此, 在将底灰用作填埋场覆盖材料时, 须监测其渗滤液中的溶解盐情况。

灰渣运输、装载、卸载和覆盖时,易产生飘尘。因此研究者也对其做了分析测试和评估。他们认为,底灰在运输、处理、贮存、装载和卸载过程中产生的飘尘不会危害操作工人的健康。

3.4 路基、路堤等的建筑填充材料

由于目前垃圾填埋库容的紧张、重新选址的困难和填埋费用的昂贵,同时天然建筑骨料缺乏的压力,底灰用作停车场、道路等的建筑填充材料,成为欧洲目前灰渣资源化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在美国也有一些示范工程应用。

底灰的稳定性好,密度低,其物理和工程性质与轻质的天然骨料相似,并且焚烧灰渣容易进行粒径分配,易制成商业化应用的产品,因此成为一种适宜的建筑填料。欧洲多年的工程实践经验表明,这种灰渣资源化利用方式是成功的。

4 底灰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底灰的资源化利用已被证实是可行的,但由于底灰中也含有一些有毒有害的污染物,如重金属,直接利用可能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并且未经处理的灰渣不一定能满足建筑材料所规定的技术要求,因此,底灰渣在利用前,须进行预处理,满足一定要求后方可进行利用。底灰处理工艺流程针对底灰物质组成多样复杂、毒性小的特点, 为了达到各得其所、物尽其用的目的,一般选择这样一条处理工艺[4]:首先采用人工分选方法选出底灰中一些比较大的石头、砖块、陶瓷碎片和玻璃碎片等物, 这些物质没有什么毒性, 可直接用作路基; 然后用磁选分选出底灰中有回收利用价值的铁质金属; 接着灰渣通过锤式破碎机, 在此过程中, 一些大的熔融块被破碎成小粒度熔渣; 最后, 底灰通过一滚筒筛, 可得到3个粒度范围的组分, 一是粒度比较大的塑料、木头、布等物, 可再被送入垃圾焚烧炉燃烧, 一是粒度最小的灰分, 由于其P、K 含量较高,可用作农肥, 剩下的就是介于二者之间的熔渣, 可直接送入垃圾填埋场填埋或用作路基、建筑材料[5]。

5 结 论

垃圾焚烧底灰经球磨、筛分、分选后具有较好的环境安全性,可用作填料、轻骨料和重骨料,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但由于品质不一,应用过程要在科技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底灰经预处理后进行资源化利用,其重点应用领域在建筑工程和填埋工程中,这是目前比较适合我国经济条件与环境要求的灰渣管理与利用策略。

参考文献

[1]石云良,邱冠周,陈淳.谈电厂锅炉底灰的综合利用[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3(6):47-48.

[2]章骅,何品晶.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灰渣的资源化利用[J].环境卫生工程,2002(1):6-10.

[3]Wiles C C,Shepherd P.Beneficial Use and Recycling ofMunicipal Waste Combustion Residues———a Comprehen-sive Resource Document[R].USA,National RenewableEnergy Laboratory,BK-570-25841,1999.

[4]赵由才,宋立杰.垃圾焚烧厂焚烧底灰的处理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3(2):94-96.

中国城市垃圾资源循环利用问题探讨 第5篇

中国城市垃圾资源循环利用问题探讨

长期以来,人们提到的资源一般是指自然资源.从当前世界发展趋势看,自然资源虽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十分重要,甚至起到某种决定性作用,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往往取决于社会经济资源对自然资源的作用效率.在现代社会中,资源的`概念迅速扩展,人们对复杂问题的理解和思维方式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特别是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资源环境和生态全球化趋势,考虑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资源、人口、经济、环境、生态、社会等越来越明显地交织在一起.“垃圾”作为一种资源类型,愈来愈受到世界各国决策界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通过我国经济增长和城市垃圾增长的正相关关系,分析了城市垃圾资源循环利用的操作原则和相应对策.

作 者:罗春 马立实 吴坚 周超平LUO Chun MA Li-shi WU Jian ZHOU Chao-ping  作者单位: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湖北,武汉,430077 刊 名:资源开发与市场 英文刊名:RESOURCE DEVELOPMENT & MARKET 年,卷(期): 23(12) 分类号:X705 关键词:垃圾资源   循环利用   操作原则  

城市垃圾的综合利用 第6篇

一是城市管理必须是综合管理,涉及的部门必须齐抓共管。这是城市管理理念和思路问题,因为城市管理涉及的部门众多,任何一个职能部门的职责都无法全面涵盖。如果城市管理非要落实到一个主体,那就只能是城市人民政府。即便是建筑垃圾运输,就是再窄一点:渣土运输,也至少牵涉到住建、交通、城管、公安、环保、市政市容等6个部门,这六个部门单打独斗就会出现多种不协调、不合拍、不顶事儿的结果,施工扬尘、道路遗撒、路面塌陷、垃圾成山等都是具体体现。北京市成立了由市政市容委牵头的建筑垃圾管理联席会议,落实了齐抓共管的体制,一年的运行效果良好。印证了城市管理的综合性和城市综合管理的有效性。

二是城市管理必须有抓手,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首先是思想上的抓手,空气清洁行动计划和APEC保障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任务在北京的具体落实,相关部门必须统一思想,要像保奥运一样顾大局、识大体。部门敢碰硬了,推诿问题不见了,动力问题也就解决了。其次是技术上的抓手,建筑垃圾运输关键环节在车辆,北京市从落实地标《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标识、监控和密闭技术要求》改车入手,协调相关部门、动员行业组织、引导车辆生产和运输企业投入到建筑垃圾运输管理升级中来,形成了合力。

三是城市管理必须引入社会力量,让监督无处不在。北京市把“一偏二小五阶段”作为建筑垃圾管理工作的重要地区和重要环节,发动系统内员工把微信微博作为群众投诉和发现问题的途径,通过信息化提升服务水平,帮助运输公司改车、安装定位系统,有效调动各类社会组织的力量,大大提升了专业和社会监督力量和力度。配合严格执法,建筑垃圾管理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建筑垃圾管理只是城市管理的一个局部,但它解揭示了城市管理的规律。城市管理涉及运行的方方面面,涵盖城市秩序的各个角落,具有综合性、制约性和社会性等特点。

做好城市管理大文章,需要政府的大手笔。成立联席会议,构建公务协助机制是应对城市管理综合性特征的内生要求,北京建筑垃圾的管理实践印证了满足这一要求的必要性。

最近郭金龙书记讲到:“不管看到多少高楼大厦、名胜古迹,一个脏乱差的城中村就会损害首都的美好形象;不管上了多少项目,一条没人管理的臭水沟就会凸显发展的薄弱环节。”这用短板理论揭示了城市管理的制约性特点。也就是说,与抓经济工作不同,城市管理的重点区域不是CBD,城市管理的关键环节不在核心区,而是问题多发的偏远地区、小散乱的城乡结合部、各部门专业管理的遗漏或薄弱环节。

这刚好揭示了城市管理的社会性特征,其工作量大面广,仅仅靠行政部门、执法力量、脆弱的行政处罚远远不能奏效,即便是联合执法、资源共享、链条配合、信息技术、齐抓共管也未必能够全覆盖,所以必须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发动群众,多渠道、广覆盖,让监督无处不在。

此外,城市管理必须建立属地管理基础之上的巡视、换防监督、交叉抽查制度,让权力寻租阳光杀毒;必须加大处罚力度,沿着酒驾入刑的思路,宣传严惩案例,增加威慑力,提高违法成本,发挥法律的教化作用;必须完善相应的考评奖惩制度,形成公务协助的内生动力。

城市垃圾回收再利用的前景 第7篇

城市垃圾主要包括以下3种:

1)生活垃圾: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有机垃圾等,其中产品包装物和厨房产生的食物垃圾占主要部分。

2)建筑垃圾和清扫垃圾:包括泥土、石块、混凝土块、碎砖、废木材、废管道等,公共垃圾箱中的废弃物、公共场所的清扫物、路面损坏后的废物等。

3)电子垃圾和医疗垃圾:包括废旧电器、电器废料、电池、日光灯管、温度计等,医院产生的含有病毒、病菌或化学物质的医疗废弃物,特殊行业产生的易燃易爆物品以及含放射性物质的废物。这类垃圾一般不能混入普通垃圾中。

文中讨论的城市垃圾主要指城市居民生活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不包括工农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城市每人每天的垃圾量为1 kg~2 kg,其多寡及成分与居民物质生活水平、习惯、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程度,市政建设情况等有关。中国城市垃圾人均年产量达到440 kg,1996年,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就已达到了1亿t,而且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长。2000年,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量达到了1.5亿t。垃圾的历年堆存量达到60多亿吨,全国有200多座城市陷入垃圾的包围之中。垃圾堆存侵占的土地面积多达5亿多平方米。这些城市垃圾绝大部分是露天堆放,它不仅影响城市景观,同时也污染了与生命至关重要的大气、水和土壤,对城镇居民的健康构成威胁,垃圾已成为城市发展中的棘手问题。垃圾不仅造成公害,更是资源的巨大浪费。

时至今日,直接倾倒和简易填埋仍然是中国主要采用的城市垃圾处理方式,无害化处理水平极低,这种处理方式会产生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加剧环境污染,对土壤、地下水、大气等都会造成现实的影响和潜在的危险,严重危害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条件。特别是自然填埋厂的渗沥水,由于没有进行必要的收集和处理,已经导致了一些地区水源的严重污染。更有甚者,垃圾堆放场或填埋场发生沼气爆炸和长期自燃现象。如1994年8月1日,我国岳阳羊角山垃圾场就曾发生过甲烷爆炸事故,又如2001年10月19日华西都市报刊登的《燃烧的垃圾扑不灭》,1996年,四川省荣县长山镇一个名叫“廖叶沟”的小山沟里堆放的数十万吨的垃圾自燃,几年来,县、镇两级政府为此已投入了数十万元。

2 城市垃圾的处理方法与技术

事实上,人们每天在丢着大量的可回收物。据北京市环保基金会统计,北京市年产垃圾中有废塑料36.2万t,而1 t废塑料可生产0.37 t~0.73 t油,每回收1 t饮料瓶塑料可获利润8 000元。有废纸38.8万t,每回收1 t废纸,可造好纸0.85 t,节省木材3 m3,节省碱300 kg,比等量生产好纸减少污染74%,有废玻璃15万t,利用碎玻璃再生产玻璃,可节能10%~30%,减少空气污染20%,减少采矿废弃的矿渣80%。有废电池2.37亿支,利用废电池可回收镉、镍、锰、锌等宝贵的重金属,同时可减少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废金属3.5万t,每回收1 t废钢铁,可炼好钢0.9 t,可减少75%的空气污染、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比用矿石炼钢节约冶炼费47%。有废食品草木121.3万t,每回收1 t这类垃圾,可生产0.6 t有机肥,也可生产垃圾燃料,用来发电、供热。据美国新兴预测委员会和日本科技厅等有关专家的预测,未来10年间,全球在能源、环境、农业、医药等领域将出现10大新兴技术,其中有关垃圾处理的新兴技术被排在第二位,垃圾处理产业将成为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

城市垃圾的传统处理方法主要有填埋、堆肥和焚烧3种,3种方法技术相对简单,资源回收率低,存在二次污染。

1)填埋:

填埋垃圾投资少,处理量大,技术要求不高,永久性占地面积大,造成污染的潜力大。在美国等发达国家都出现过垃圾填埋几十年后造成污染的事件。

2)堆肥:

用堆肥方式处理垃圾,可使垃圾变成有机肥。但是这种垃圾肥的肥效低,销售有限,发展余地不大。

3)焚烧:

焚烧垃圾具有回收热能和垃圾减量最彻底的优点(焚烧后垃圾体积减少80%~95%),然而这种方式耗资巨大。建设一个日处理垃圾1 000 t的焚烧炉及附属热能回收设备,大约需要7亿~8亿人民币。焚烧如果控制不好,会产生“二垩英”类物质,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

垃圾回收再利用的工业化方法目前主要有三种,即填埋构成“沼气田”发电、垃圾焚烧回收热能发电和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处理,使垃圾变成肥料。无论是哪一种方式都有无限的商机。

利用垃圾“沼气田”发电,是当前技术成熟、投资少、造价低、使用管理方便,备受发达国家青睐的一种城市垃圾处理途径。截至20世纪末,世界各地有140多座“垃圾沼气田”发电站在运行。英国垃圾沼气田发电能力达18 MW。美国伊利诺斯州的垃圾沼气田电站,占地61 hm2,填埋180万t垃圾,发电能力1 600 kW,相当于每年用2.8万桶石油的发电量。

建立垃圾焚烧厂,在焚烧过程中回收其热能,并用于发电,可实现垃圾焚烧能源化。最先利用焚烧垃圾回收热能发电的是德国和美国。20世纪60年代,前西德建立垃圾焚烧炉,垃圾发电受益人口为245万;到80年代,已经可向2 120万人供电,受益人口占总人数的34.4%,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起投资兴建垃圾焚烧厂,年处理垃圾能力达3 000万t;90年代,美国垃圾焚烧发电占总垃圾处理量的18%。 在美国底特律市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日处理垃圾4 000 t的垃圾发电厂。日本最大的垃圾热电厂最大发电能力达22 MW。

生物工程技术处理方式投资低,效益高而且安全。生物工程技术处理是利用微生物快速的新陈代谢作用及高效的发酵作用,将垃圾中所有能分解的有机物质在短时间内转化为稳定状态的高效生物有机肥。垃圾中能分解的有机质包括剩余的食物、烂菜叶、纸、木质类、煤灰、粪便、羽毛、屠宰场的废弃物等。中国专家对生物工程技术处理方式进行了经济分析后认为,利用垃圾生产1 t高效有机肥的成本约为324元人民币。按当前市场行情,一座日处理垃圾600 t,日产成品肥300 t的工厂,每年可获取利润2 580万元。

综上所述,城市生活垃圾采用填埋、焚烧的堆肥处理都有它们各自的优点,但也有不可回避的缺点。解决的办法就是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采用矿物加工技术和设备回收再生大部分有用的物质(占50%~80%),然后将剩余部分不能回收的物质(50%~20%)分别送去填埋、焚烧或堆肥等。这样能将城市生活垃圾做到无害化、减量化和再资源化,并且节省大量资金。

城市垃圾中蕴藏着巨大的价值,并且能提供很多的就业机会。今日垃圾已不是昔日“废物”的代名词,而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而且是世界上唯一增长的资源。但由于我国缺乏垃圾回收利用的产业政策,因此垃圾处理并没有形成产业规模。目前,我国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大部分费用要由政府买单,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垃圾产业的发展。如何根据各个城市的经济实力,对垃圾实行分类收集、无害化处理和回收再利用,变废为宝,实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如何从原有机制和管理体制上寻求突破,让垃圾处理进入市场化运作模式;如何从产业政策上、税收上、金融上吸引和支持民营企业、民间资本参与进入到城市垃圾处理中,是各级政府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应当着重考虑的事情。

摘要:从城市垃圾的组成与危害入手,总结了城市垃圾的传统处理方法和工业化发电方法及其相关技术,结合实际事例提出城市垃圾实行分类收集、无害化处理和回收再利用,从而实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

关键词:城市垃圾,回收,利用,资源,污染

参考文献

城市垃圾的综合利用 第8篇

关键词: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现状水平,资源化水平中

一、项目研究背景

目前, 在基于我国国情下采用的建筑垃圾处理模式显得规模过小, 大规模资源化实现推动力不足, 虽然取得了很明显的成绩, 但是与发达国家的处理技术水平和规模化的程度相比, 我国的发展现状就显得比较滞后, 我国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基本问题。就目前而言我国尚面临着以下几点较为常见的问题:

1.缺乏先进的施工工艺, 而且设备落后, 功能欠缺。目前, 填埋处理仍然是主要处理方案, 甚至是随意倾倒, 对环境和社会的统一协调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 制约力过小会对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的浪费问题造成更深远的影响。

2.国家支持建筑垃圾资源化相关的法律法规较少, 法律体系仍不完善, 另外对建筑垃圾资源化提供的资金支持较少。普通市民对建筑垃圾利用方面的意识相对淡薄, 无法最大程度上刺激该产业的发展。

3.由于建筑施工中的施工方法不当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欠缺, 再加上许多建筑工程的机械化程度较低, 导致建筑垃圾的产生量超过了预期的标准。

二、国内外现状对比

1.国外发展现状:最早进行建筑垃圾综合处理的国家是美国, 美国在20世纪初就提出要对修筑公路而产生的废旧沥青进行回收利用;在一百年左右的时间, 美国通过政府支持的科学研究, 使得这项可持续发展的项目越来越完善, 形成了完善的政策和管理体系, 甚至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来支持, 使得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几乎完美, 同时美国也开发了非常先进的废旧沥青混凝土回收利用技术。例如美国的CYCLEAN公司的微波技术, 通过对道路开挖的建筑垃圾的利用, 达到100%回收再利用。在质量保证的情况下, 节约了33%的成本。

还有比较重视资源再利用的国家就是日本。日本是个岛国, 国土面积非常小, 这两点对于日本的自然资源来说限制非常大, 尤其是稀缺资源。日本现在也是建成了非常完善的资源再利用体系的国家之一。早在上世纪, 资源稀缺的日本就很重视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 开始建立相关建筑垃圾处理的法律。由于日本非常重视建筑垃圾资源回收再利用, 这项措施使得日本在短期内就在资源回收再利用方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例如, 在1977年, 日本政府制定了《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使用规范》, 而且大力推行, 并在全国建立起处理混凝土垃圾的再生加工厂, 生产再生水泥和再生骨料。

德国也比较重视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 在德国, 混凝土再利用率有希望在近期突破80%。还有就是德国的西门子公司, 该公司开发了一项能将垃圾中的各种可再生材料几乎完全再分离出来的技术, 该技术就是干流燃烧垃圾处理工艺。在新加坡, Semb Corp公司通过电脑化和输送带的模式, 把拆除建筑物得到的建筑垃圾循环, 然后处理成各种资源, 如铁、木材、纸皮等, 建成了日处理能力3000吨的建筑垃圾处理厂。

2.国内发展现状。相对于外国建筑垃圾的资源利用率和处理方法来看, 我国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只是处于萌芽发展阶段, 既没有科学的处理方法也没有合理的法律保障, 以至于某些城市周围出现了大量垃圾堆积的现象。

目前我国在建筑垃圾回收应用方面做的工作还比较少, 并且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规模化和正规化。我国建筑垃圾的首次规模化回收利用是在2007年的一次商务区工程建设中将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于基础建设, 此次回收的建筑垃圾超过15万吨, 对于我国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工作起到巨大的推动意义。另外, 北京一家城建公司也对建筑废渣进行了回收, 回收后的废渣经过特殊处理可以用于砂浆抹面和替代混凝土垫层, 废渣重新利用后使用的工作面积约3万平方米, 大大节约了建筑成本。

在国家政策上, 我国中央部门都努力投身于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工作当中, 国家发改委在出台的相关文件中提出, 我国的建筑垃圾要在2015年之后实现30%以上的利用率。为了执行和响应国家的相关政策, 我国各地区也为实现建筑垃圾的资源化付出巨大努力, 例如深圳和北京就较早出台了建筑垃圾地方管理法规和生活垃圾管理条例, 并作为政府的首要工作进行。

根据以上情况可以看出, 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处在方兴未艾的状态, 虽然我们要向西方国家学习有效的处理方案和措施, 但是不能生搬硬套, 我国应该根据我国的实情制定符合我国发展现状的再生利用政策。

三、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水平的提高

与国外处理建筑垃圾的技术以及资源化的程度相比, 我国在这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为了促进我国建筑垃圾再生利用以及资源化水平的提高,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强化工作。

1.强化科学研究, 提升国内技术水平。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实现既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也需要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案支持。我国可以根据国外的技术处理方案并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符合我国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方案。我国也可以从“量”的减少上想办法, 从建筑垃圾的形成和出处进行限制。

2.强化法律法规, 通过制定相关法律, 将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提上章程。通过对垃圾合理有效的分类, 不仅仅是简单的分类, 要做到物尽其用, 达到对各种各样的建筑垃圾的充分利用。建立具有相应技术基础的垃圾回收再利用工厂, 使得建筑垃圾有专门的工厂来消化处理。国家可以对相关的先进单位进行嘉奖, 刺激其他单位加入到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的行列中来。对于刚刚起步的建筑垃圾再生工厂, 国家财政可以给予适当的财政支持或者补助, 支持这些企业渡过初期的难关。如果相关法律颁布之后, 国家应加强法律的执行力, 通过严格的监督来保证法律的力度, 确保相关单位能够依法办事。

3.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人们垃圾资源化的意识。要让相关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意识到建筑垃圾的巨大价值, 推出一定政策以鼓励人们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工作, 同时也要鼓励全社会使用再生产品以提高工作效益。

4.加强政府扶持力度。政府要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引导和优惠, 要发挥主导、协调的作用, 总体上加强各方面的再生利用工作。

四、结语

建筑垃圾作为各种建材产品废料的混合物, 未加处理直接填埋, 不仅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而且也是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 将建筑垃圾进行再生利用, 实现并扩大其产业化的规模尤为重要, 同时还要对此方面进行长期宣传, 从而能够增强广大民众的环保意识, 营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袁志平.城市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对策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1 (5) :107-108.

[2]薛菊.建筑垃圾利用的现状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 2007 (4) :9-11.

[3]白建明.建筑垃圾回收与利用[J].山西建筑, 2011 (35) :188-189.

[4]李南, 李湘洲.发达国家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经验及借鉴[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09 (2) :41-43.

[5]刘数华.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综述[DB/OL].http://scitech.people.com.cn/GB/25509/58105/118897/7089275.html.人民网, 2008 (4) :41-46.

对现代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探讨分析 第9篇

1 我国建筑垃圾的产生与利用现状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 我国在未来必须要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必须要将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作为国家的基本国策, 走节约化、集约化的资源利用路线, 改变传统的资源利用方式, 提高对各种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与效益, 以此解决生态环境污染与资源紧缺两大难题。现代建筑垃圾的特点是产生量巨大, 能源、资源消耗量高, 只有科学合理、节能环保地处治、利用这些建筑垃圾, 才能有效促进我国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建设, 推动我国社会整体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从日、韩和欧美等国家的情况来看, 他们目前对建筑垃圾的利用率已经达到了80%~100%, 这一方面缘于政府高度重视, 规范、约束到位, 另一方面缘于相关的技术先进。我国在现阶段的城市化建设进程尤为迅速, 每年都有大量的现代建筑投入建设施工或是装修、改造施工, 这使得建筑垃圾产量呈急剧上升趋势。有相关的数据统计显示, 目前我国城市垃圾的30%~40%都来自于建筑垃圾, 每年新建建筑大约为2×109m2, 这些新建建筑会产生大约1.2×108t的建筑垃圾, 另外我国目前共有约4×1010m2的建筑, 每年平均将拆除其中的8×108m2, 由此而产生的建筑垃圾可达1.08×109t, 总计我国每年的建筑垃圾产生量约为1.2×109t, 其中主要为废弃混凝土与废弃砖瓦。而与上述的日、韩和欧美等国家相比, 我国的建筑垃圾利用率目前还非常低, 据统计还不足10%, 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通过焚烧、填埋、露天堆放等方式在处治, 治标不治本, 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 如何科学合理、节能环保地处治、利用这些建筑垃圾, 提高对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效率与效益是我国当前应当重点研究、改进与完善的问题。

2 现代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途径

2.1 废弃混凝土的利用

2.1.1 拌制再生混凝土

对于建筑建设施工所产生的废旧混凝土, 可以将其用作粗骨料来拌制再生混凝土, 从而部分替代天然骨料, 与利用天然骨料拌制的混凝土比起来, 再生混凝土拌和物密度小、和易性低, 其密度和塌落度减小值随着再生混凝土配合比中再生粗骨料掺量增加而增大, 当再生混凝土拌和物中再生粗骨料的掺量由0%增大至100%时, 其表观密度和塌落度分别下降5.7%和25%。废旧混凝土的强度越高, 其作为骨料的性能就越良好。再生骨料混凝土与天然骨料混凝土的压应力-应变曲线明显不同——与天然骨料混凝土相比, 在所有龄期内, 再生骨料混凝土压应力-应变曲线峰值应变均高的多;在压应力-应变曲线后峰值部分, 再生骨料混凝土有较强的变形能力和延性。废旧建筑混凝土再生骨料可用于公路工程中, 将其预填并压浆形成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和耐冻性能相对较差, 可用于挡土墙、地下管道基础等应力较小, 又不会产生干缩、冻融的结构中。

2.1.2 用于喷射混凝土

除了可以将废弃混凝土用于拌制再生混凝土之外, 还可以将其直接用于喷射混凝土。其特点是回弹率较小。荷载在压应力-应变曲线的后峰值部分下降缓慢且比较平稳, 以及在压应力-应变曲线的后峰值部分的变形能力和延性较大, 可以显著提高喷射混凝土的性能。

2.1.3 制作无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

由建筑建设施工而产生的废旧混凝土, 可以用作骨料与粉煤灰配合使用, 制作无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这种混凝土的一大特点是强度较低, 且强度增长缓慢, 非常适合用于路基施工或是填料。

2.2 废弃砖瓦的利用

2.2.1 制作混凝土砌块

在建筑建设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碎砖块、砂浆块, 可以用来制作多排孔轻质砌块。低标号废弃混凝土中碎砖块粉末占20%左右时, 在砖块粉末的惰性填充作用下, 可以使混凝土的和易性得到改善, 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 提升混凝土的强度。但需要注意的是, 砖块粉末的用量必须要严格控制, 不能过多添加——如果其含量超过了25%, 混凝土的强度会不升反降。另外, 碎砖块、碎砂浆块制作的砌块具有非常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当其厚度达到19 cm时, 砌块墙体的热阻值可以达到0.393 m2·k/W, 显著优于普通的砖墙。

2.2.2 制作耐热混凝土

用废红砖作粗骨料可配制出理想的耐热混凝土, 用废红砖作粗骨料配制的混凝土, 其强度主要取决于骨料与水泥石之间的界面连接, 在一定条件下, 有一定活性的碎红砖表面与水泥的某种或树种水化产物有可能发生化学反应或物理化学反应, 生成稳定的化合物, 达到一定的强度。且这种结构体在300℃的环境条件下, 水泥石界面与骨料之间的化学结合或物理化学结合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从而表现出更加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

3 结束语

针对目前我国建筑垃圾产量高、利用率低的问题, 我们必须要加强研究、改进与完善, 科学合理、节能环保地处治、利用建筑垃圾, 提高其综合利用效率与效益, 以此解决生态环境污染与资源紧缺两大难题, 以有效促进我国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建设, 推动我国社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波.基于国外建筑垃圾综合利用谈我国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对策[J].上海建材, 2015 (04) :12-15.

城市垃圾的综合利用 第10篇

关键词:生活垃圾,终端综合处理,填埋气掺烧,管理模式

宁波枫林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配置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有3台350t/d的垃圾焚烧炉排炉和2台6MW汽轮发电机组。该电厂自2001年至今运行正常。所属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日均处理垃圾约为550-800t/d, 截至2011年底已经填埋了1.6×106t以上生活垃圾。垃圾在填埋过程中产生一种强温室效应和臭味的副产物———填埋气, 为了对其利用, 该公司采用了一种新的终端处理综合利用管理模式———填埋气在生活垃圾焚烧炉中的综合利用模式, 达到了预期的环保和经济双赢效果。

一、可持续的城市生活垃圾终端处理综合利用管理模式

1. 垃圾终端处理综合利用管理模式的定义和内涵。

城市生活垃圾终端处理综合利用管理模式并不局限于某一部分采用填埋、焚烧、堆肥、回收利用等处理处置手段, 而是将各种垃圾处理和副产物的处置进行优化、组合和集成的管理系统。该模式能随着时间、地理、气候、垃圾组分、处理方式的改变而稳定运行;模式也应按照资源配置集约化、规模化的要求, 合理组合, 以保证资源的循环利用, 在保证环境效益的基础上, 能量和质量转化等过程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因此, 城市垃圾终端处理综合利用管理模式是资源循环利用为主导, 技术处理手段为依托的过程集合, 经济、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贯穿全过程的新理念。

2. 垃圾终端处理综合利用管理模式的特征。

(1) 终端处理综合利用管理模式支撑体系的核心———可持续发展, 垃圾终端处理综合利用管理模式的可持续性体现在:一是环境可持续。缓解环境生态的资源危机, 降低环境负担。二是经济可持续。综合处理要考虑整个管理模式的运行成本和经济成本。三是社会接纳可持续。社会的支持、参与与垃圾综合利用管理系统的运行是互动的。

(2) 终端处理综合利用管理的目标———垃圾处理达到最大“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 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再循环利用。

3. 垃圾终端处理综合利用管理模式主要特点。

(1) 处理工艺上的综合。垃圾的生物降解、气化、热解、等离子熔融、油化、RDF、沼气化等生活垃圾处理的新工艺各有可取之处, 应积极探索这些处理工艺的适用性, 走多元并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 管理模式上的综合。根据垃圾终端综合处理模式的要求, 处理系统被优化整合成几个大的部分, 但每个处理步骤、处理环节和相互配合, 互为补充, 在生活垃圾安全卫生处置的同时, 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生产管理和环境管理的效率提高了,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达到了最大。

二、垃圾终端处理综合利用管理模式的应用

宁波枫林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已有的终端处理方面有卫生填埋和焚烧发电两个处理模式, 垃圾终端处理综合利用管理模式在该公司的典型应用主要是针对垃圾填埋上产生的填埋气的组织管理和综合利用, 取得良好的效果。

1. 填埋气综合利用的模式选择。

目前国内对填埋气的利用有入炉掺烧发电、沼气发电机组、余热炉供热等综合利用方式。从配套投资、收入来源、管理成本、环境控制、原有设施利用率等对比分析决定采用入炉掺烧发电的模式。

2. 填埋气综合利用的模式实施。

(1) 实施内容。从垃圾填埋区内有序布置的集气井中按负压形式抽取填埋气, 集中收集后进行气体的净化处理, 然后用罗茨风机通过专用管网将其输送到焚烧炉, 经过新增设的燃气燃烧器系统进行焚烧。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生活垃圾完全焚烧, 减少辅助燃料用量, 而且还能够充分利用填埋气的能量多发电, 增加经济收益, 同时将填埋气中的甲烷、硫化氢、氨气等存在异味的温室效应气体组分燃烧去除, 促进生态环保, 具体详见图1。

(2) 管理模式的优化。在垃圾填埋和垃圾焚烧上综合管理, 协同调度, 末端统一处置, 在保证填埋气充分环保处理上, 达到填埋和焚烧的统一以及经济与环保的双赢, 详见图2。

三、填埋气综合利用的模式效果评估

1. 对生活垃圾焚烧直接作用效果。

(1) 由于填埋气燃烧器布置在二区炉排上部, 对其上部的生活垃圾进行直接热辐射加热。运行期间数据显示, 炉排二区温度基本维持在850~1, 000℃, 温度场恒定, 起到了烘干、引燃垃圾, 保持垃圾火床充满的作用。

(2) 垃圾焚烧炉负荷稳定, 且负荷同比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以基本维持在850~1, 000℃, 温度场恒定, 起到了烘干、引燃垃圾, 保持垃圾火床充满的作用。

(3) 垃圾焚烧炉负荷稳定, 且负荷同比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以2010年某日数据为例, 掺烧填埋气焚烧炉与未掺烧填埋气的焚烧炉的平均负荷值比较, 锅炉产汽量明显增加。

(4) 因为填埋气的助燃, 焚烧炉炉渣含碳少, 热灼减率降低且呈稳定趋势, 尾部排放的烟气中SO2、NOx指标没有明显变化。

2. 直接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1) 生活垃圾焚烧炉掺烧填埋气后的收益是:每年填埋气发电量约为:0.59×106度KW·h (相当于节约标煤1800t) , 直接收益为300多万元, 年度节约燃油约30t。

(2) 根据南京大学对填埋场的产气量的保守估计得出的年减排CO2约8×104t。

三、结语

宁波枫林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的实践证明, 现代化大型的垃圾终端处理机构, 要结合自己的特点, 利用城市生活垃圾终端处理综合利用管理模式来解决垃圾处理过程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使垃圾处理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只有优化系统配置, 才能充分做到资源的再循环利用, 取得经济与环保的可持续发展, 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该公司可持续综合性的垃圾处理模式在垃圾综合处理方面具有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陶渊, 黄兴华.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导论.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4

城市垃圾的综合利用 第11篇

【关键词】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综合利用

一、前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而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城市污水的处理程度逐渐得到提升,进而也大大提高了污泥的产量。城市污水厂的污泥是指在处理污水的过程中产生的液态、半固态、固态的废弃物,同时也是一种由无机颗粒、有机残片、胶体、细菌体等组成的结构复杂的非均质体[1]。若不及时处理掉产生的污泥将会严重危害到城市环境,造成城市环境污染,进而威胁到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

二、城市污水厂污泥的处理处置及综合利用

(一)土地利用。污泥的土地利用包括污泥用于废弃矿场、园艺和森林等场地的改良和污泥农用。污泥中含有大量的寄生虫、病原菌、重金属及放射性核素等降解性较难的有害有毒物质,因此,污泥进行土地处置时必须要经过无害化无毒处理,以避免污泥中存在的有害有毒物质二次污染土壤或水体。而污泥中同时也富含营养元素、有机物及植物生长需要的各种微量元素,如N、Ca、Fe、K等,将污泥施用在农田中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结构,并使土壤肥力进一步增加,更好地促进农作物生长。因而,进行污泥土地利用属于安全的污泥处置方式。

(二)焚烧处理。由于城市污水污泥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有机物、木质素等,因此具有较高的发热量,在污泥中掺入适当的催化剂或引燃剂可以便于焚烧,而当前污泥焚烧处理中有干化焚烧和直接焚烧两种技术。干化焚烧是通过干化处理脱水污泥并在污泥含水率约为5%时进行焚烧的一种技术,而干化过程中又可以分为直接干化和间接干化。直接干化是通过将高温烟气直接引入干燥器,使得气体和污泥在干燥器内充分接触和对流,进而进行换热以使含水率降低,具有高热量利用率,通常可以使污泥含水率降低至5%至15%左右。进行干化过程中为避免污泥内的有害有毒物质进入大气导致污染,故在干化气体处理后进行排放,并于干化过程中分离干污泥与介质。间接干化是利用热交换器将热量传递到空气或导热油等介质的一种技术,而介质因在封闭空间内循环,故有效避免直接接触污泥。目前,通常采用的干燥设备有空心浆叶式干化机、圆盘式热干燥器、薄膜热干燥器等,由于间接干化中的污泥与蒸汽无法直接接触因而产生少量不溶性气体,通过炉焚烧大大降低二次污染的发生,在进行干化前应将其破碎并搅动成均匀颗粒状,这样利于后期焚烧处理。另一种技术是直接焚烧,通过掺入油、煤等辅助燃料直接燃烧,主要适用于含水率约为75%至80%的污泥。

(三)卫生填埋。卫生填埋是在传统的垃圾填埋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卫生填埋是指将简单消毒或消化脱水后的污泥混合到垃圾中进行处理,并将污泥倒入垃圾填埋场并覆土压实填埋的技术。卫生填埋过程中可以产生沼气,但由于污泥自身带有毒害物质,这些物质通过渗漏和雨水侵蚀作用会污染到地下水,并导致饮用水污染,故在填埋前应使用完善的抗渗性能的材料和滤液收集装置予以处理。但采用卫生填埋技术处理的填埋场内环境为生活垃圾场,故其环境较为恶劣,容易给周围环境和大气带来污染。同时加上随着城市化不断推进,污泥量逐渐增加,有些填埋场的使用容量在未达到设计寿命前已经超标,而新的填埋场选址较为困难,因此,卫生填埋技术适合应用在土地资源较为足够的地区。由于卫生填埋技术无法有效地处理自身有毒有害物质,也无法降低含水率,故只能暂时存储和延缓污泥,不能作为污泥处理处置的最终技术。

(四)堆肥处理。堆肥处理属于稳定化、减容化及无害化的综合处理技术,主要是通过混合微生物群落在潮湿的环境中进行分解有机物的污泥处理处置。堆肥过程中产生的高温不仅可以将各种寄生虫卵和病原微生物杀灭,还可以结合生物发酵技术将有机废物转化为高稳定性的腐殖质,达到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目的,同时高温状态下可以提高分解速度,提高杀菌灭虫的有效性。在堆肥过程中掺入可以改善污泥胶体团粒结构的膨胀剂、调理剂,同时还可以降低污泥的含水率。通过堆肥处理可以进一步使污泥腐殖化,进而提高植物养分和肥料利用价值。

(五)建筑材料制作。可以通過污泥制作建筑材料,不仅可以减少污泥填埋所用的土地空间,还可以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并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价值。主要制作材料如下:(1)混凝土制作。据相关文献资料表明[2],污泥灰可以替代混凝土的细填料,高达30%,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因此,可以利用污泥灰作为混凝土的细填料;(2)生化纤维板制作。通过利用活性污泥中含有的球蛋白酶和蛋白有机物可以溶于烯酸、稀碱、中性盐和水等水溶液性质,基于碱性条件进行加热干燥、加压使其蛋白质发生变性作用,进而制作成活性污泥树脂,并将其与经过漂白、脱脂处理的废纤维进行压制,最终制作成质量较好的板材;(3)砖制作。使用污泥制作砖一般有污泥灰渣制砖和干化污泥直接制砖两种方法。使用干化污泥直接制砖时应注意适当调整污泥成分,使其与制砖粘土的化学成分相一致;(4)沥青制作。据相关试验研究表明[3],沥青混合物中含有污泥灰时,其各个方面的性质和性能与一般出材料制作混合物相似。因此,在沥青制作过程中加入一定的细集料,可以提高沥青混合物的稳定性、耐久性及载度。

(六)能源利用。污泥的能源利用主要表现为污泥燃料化利用、污泥沼气利用和污泥低温制油技术,具体内容如下:(1)污泥燃料化利用。当前,污泥燃料化主要有污泥燃料和污泥能量回收系统。污泥燃料可以应用在厂区水泥生产和发电等,污泥燃料可以替代煤炭资源,减少煤炭资源的使用。通过污泥燃料的应用,可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提高污泥燃料热值的使用率。污泥能量回收系统是通过混合消化、厌氧消化初沉池污泥和剩余活性污泥,降低污泥含水率,同时添加适量的轻溶剂油使其变成流动性浆液,然后置入四效蒸发器脱除轻油,在含油污泥脱水后添加重油成流动性浆液,同样将其置入四效蒸发器进行蒸发和脱油,最终制成质量较佳的污泥燃料;(2)污泥沼气利用。污泥经过厌氧消化后可以产生沼气。现代工艺中是根据处理物的实际需求通过电脑调节反应容器内的厌氧环境,这样可以将微生物充分与有机物逐渐发酵和降解,进而甲烷化。沼气中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和甲烷,因此可以将其作为清洁燃料。利用厌氧发酵制作沼气不仅可以形成高热值的沼气,还能生产有机肥,并且大气污染较轻;(3)污泥低温制油技术。在常压或高压缺氧,温度为300℃至500℃的条件下,利用污泥中含有的硅酸铝和重金属的催化作用使污泥中的脂类和蛋白质转化成碳氢化合物,其最终的产物有非冷凝气体、碳、反应水、油等,因此,污泥低温制油技术属于能源回收型化学处理技术。

三、小结

总而言之,进行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及综合利用时应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为原则选择正确的处理处置方案,实现资源化、生态化。

参考文献

[1]陈科.我国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浅谈[J].科技创新导报,2012,(08):141-143.

[2]刘喆,任焕丽.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与资源化[J].泰山学院学报,2012,34(06):94-98.

城市垃圾的综合利用 第12篇

伴随我国城市化的进程逐步加快, 城市生活的垃圾量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加。有关调查资料显示, 近几年每年我国城市的生活垃圾数量均已达到上亿吨, 这些垃圾中只有少数垃圾可以通过无害处理。生活垃圾导致的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已经是城市发展的重大难题之一。垃圾可以看作是一种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如果运用科学的技术重新开发再利用, 能很大程度减少垃圾数量, 解决它对环境的污染, 也可有效避免浪费资源, 缓解资源紧缺的现状。加快推进生活垃圾的资源化, 不但可以解决垃圾环绕城市的问题, 也能促使城市进行可持续发展。

2 城市生活垃圾的定义和我国的垃圾处理现状

城市生活垃圾就是生活在城市的人们通过日常生产生活产生的废物 (包含建筑工程产生的垃圾和土渣等) 。生活垃圾污染环境有很多方面, 例如:垃圾的渗滤液污染地下的水和土壤, 垃圾中的病原体污染附近空气, 垃圾场附近的苍蝇造成一些生物污染等等, 一定要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处理垃圾。

目前, 我国的城市垃圾还处于混合收集、运输及处理阶段。采用混合收集不但加大垃圾的运量, 消耗大量人力和物力;还增加垃圾处理的难度以及处理产生的费用, 不能有效促进垃圾的循环再利用和处理。我国很多城市的垃圾都严重阻碍着城市化的进程。目前生活垃圾处理能力的提高已远远赶不上垃圾的增长速度, 必须加大对垃圾的处理力度, 同时充分利用垃圾中的可再生价值资源。因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消费结构也在逐步改变, 垃圾构成也随之发生变化, 特别是垃圾的有机成分占很大一部分。

3三种常见的资源化处理技术

我国处理生活垃圾主要有填埋、堆肥和焚烧方法。三种技术都有优缺点和适用的条件。

3.1填埋技术。

填埋是目前城市处理垃圾的最主要方式, 即在传统堆放的前提下, 应用防渗把垃圾分层, 使垃圾发酵, 出现沼气后回收利用。填埋的处置能力较大, 但渗滤液的处理费用较大, 且容易造成再次污染, 经济效益不高, 资源化的效果不够理想。

3.2 堆肥技术。

堆肥方法是我国处理垃圾最早应用的方法, 它是把垃圾里可降解的物质变成稳定土壤的改良剂。因为垃圾组分较复杂, 很多物质不易分解, 致使很难保证堆肥产品质量, 会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们健康。垃圾堆肥法被广泛用于小范围的地区, 它处理量小, 适用性较低。

3.3 焚烧技术。

焚烧拥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它能使垃圾达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并且资源化的效果非常明显。国家也大力提倡对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焚烧垃圾对节约资源、缓解资源紧缺具有重要作用。

4 资源化处理垃圾的问题

4.1 人们资源化的观念较弱。

因为我国已习惯大批量生产、大批量消费和大批量排弃模式, 垃圾带来的环境污染并没有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人们对垃圾的资源化认识不够深刻, 思想观念落后, 仅注意垃圾的末端处理, 没有把垃圾当成资源, 没有形成全民性的垃圾资源化氛围。

4.2 资源化的难度较大。

由于常采用混合定点收集的办法, 再把垃圾送到处理场。收集处理垃圾时, 并没有对垃圾进行有效分类, 仅有少数拾荒者在垃圾的源头筛选部分有价值垃圾, 仅仅靠个人的利益驱使行动, 多数垃圾都是混合在一起进行处理, 致使许多有价值的资源没有被二次利用。不清晰的垃圾分类现状, 提高了资源化的难度。

4.3 资源化的水平较低。

垃圾资源化的每种方式都有它的适应条件与局限性, 并深刻影响垃圾资源化的水平。同时, 因为我国目前的管理体制还不够健全, 监督管理工作没有落实到位等原因, 致使垃圾处理产业发展的比较缓慢, 它的相关技术发展受到限制, 大大降低了垃圾被资源化的水平, 导致处理效果较差, 阻碍了垃圾无害化发展。

5 环境污染防治的建议

5.1 树立垃圾也是资源的理念。

政府部门应该制定一些相关法律法规, 把垃圾资源化作为处理垃圾的重点工作, 大力提倡垃圾资源化, 促进垃圾处理逐步产业化, 使人们提高环保意识, 使群众参与到环保工作中;把垃圾看作是资源的思想可以促使人们积极参与到垃圾资源化的进程当中, 提高公众变废为宝的自觉意识。通过全民的不断认同与积极参与, 才会推进垃圾资源化, 进而增加垃圾被二次利用的可能性, 实现有效资源被循环利用。

5.2 制定垃圾分类的相关体系。

把垃圾进行资源化的前提是分类收集垃圾, 分类收集垃圾是实现资源化的基本途径, 各项处理技术都必须建立在对垃圾进行有效分类的基础之上。把垃圾进行有效分类, 建立高效实用的分类体系是城市发展进程中解决垃圾问题的重要环节, 也是让垃圾再生利用工作的重中之重。

6 结语

随着人们的生活垃圾逐渐增加和我国暂未制定有效的分类体系, 政府和公众的环保意识不高, 导致垃圾资源化的水平较低。所以, 应该以政府为中心, 提倡全社会共同参与, 使人人树立环保观念, 构建有效的垃圾分类体系, 探索综合垃圾的资源化技术, 从本质上促使资源良性循环利用,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市的规模在不断扩大, 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迅速提高, 造成了生活垃圾数量不断增加。本文主要论述了城市生活垃圾的定义和处理现状, 分析常见的垃圾处理技术, 为探索处理垃圾的能源化再利用发展做出积极努力。

关键词:生活垃圾,能源化,再利用

参考文献

[1]周传斌, 徐琬莹, 曹爱新.城市生活垃圾代谢的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 2014 (01) .

上一篇:农村小学个性习作指导下一篇:企业局域网安全与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