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改造范文

2024-07-26

村落改造范文(精选7篇)

村落改造 第1篇

一、强势拆迁目的背后的决策疏漏

强制对于古村落进行全体拆迁, 诸如石家庄城中村改造、工业区改造及旧城改造等, 是以牺牲其历史脉络与文化根基为代价的。可以说, 在建筑群上进行大规模的整改在为经济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 也突显了城市变化的激进与亢奋。蛮力改造的最终结果却是一个新兴现代化城市在信息化竞争丧失城市人文竞争力, 从而在革新的大潮中丢掉了自己的身份名片。一个在文化上没有连续性的城市, 也很难保证其经济发展的后劲与推动力。

建筑是一个城市凝固的艺术, 是城市发展的实体性见证者与传承者。如今古房屋村落沦落成为以“商机”为动因进行规划拆迁, 以图激活衰败地区的经济和功能、推动区域振兴与发展, 这是在升级与转型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对城市富有特质的人文环境的一次鲁莽的主动放弃。事实上, 那些弥足珍贵的人文环境大多由于经济理由而被破坏, 既有的空间结构在更新策略下被改造、变易, 以至对旧建筑、老街区甚至是历史性地区的开发缺乏足够的谨慎和考量。石家庄市区核心地带的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古村落——休门村, 其现实存留的形式结构呈现了城市演化的基质及脉络。虽说房屋已经破败, 但是经久性的价值在于连续的空间场景及肌理, 成为“活着”的实体文献, 且具有历史的参照意义。事实上“休门”在当地读作“丘门”, 最早的休门原是获鹿县 (今鹿泉市) 的一个村镇。史料记载, 1939 年在小沿村东南地内曾出土一块古砖, 上刻:“大隋大业七年石邑县休门乡赵氏”字样, 可见隋朝已有此村。明嘉靖本《获鹿县志》也记有“休门乡”名。以此推算, 休门村的历史迄今已有1397 年了。正是这个昔日称作“吉祥之门”的城中村, 在上世纪初的石家庄之于休门来说则是“村中城”, 这个恰当的对比道出了石家庄是从休门村一带铺展起来的。1902 年芦汉铁路 (京汉铁路) 铺到了休门村边, 加快了这里城市化进程。1925 年筹建石门市时, 休门村被划入市区。在石门市取名时石门市的‘石’取自‘石家庄村’的‘石’, ‘门’字则取自‘休门村’的‘门’。”休门的历史地位可见一般。然而在“三年大变样”中, 休门村却未能幸免被夷为平地, 取而代之的是“商机”规划下的效益最大化的建筑, 商场、小吃街、商务会所充斥着挤占着原本古朴的城坊古道, 摇身一变成为高楼林立的富贾中心。这种以牺牲城市文化特性的改造工程在决策的时间上可谓“省事省力”, 可是决策的质量却未免惹人怀疑。没有对实施结果进行长远价值利益的评估是有失妥当的, 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利益与文化利益可以分庭抗礼的阶段, 再忽视文化传承与发展而一味固执的认为一切应该也必须为经济发展让步的决策是失败的。

二、忽视习俗与文化价值修缮与传承的决策漏洞

城市改造的规划中以其经济价值为根本出发点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对于具有传统建筑或历史遗迹的地理环境的改造进行规划时就应该把对于其文化价值的保护提上重心环节。盲目得照搬西方建筑风格进行规划, 或是过分引入现代化的建筑气息, 无疑是对于本地文化根脉的破坏。这种以破坏历史文化传承为代价进行城市建筑的改造, 是在加注城市的陌生感, 剥夺一座城市对于市民的归属感。

随着城中村改造步伐的加快, 过不了多久, 休门这座千年老村就有可能合上她的书页。平安大街以西的旧村, 这里有弄有里有胡同, 南北建筑风格在这里交融。穿梭在这些小街巷里, 旧时气息扑面而来, 垂花拱门、木刻砖雕、吊脚飞檐等建筑元素与胡同外21 世纪的钢筋水泥形成绝妙对比。历史已成云烟, 至今留下的些许遗留古迹也在推土机的轰轰浓烟中不复存在。现在钢筋水泥的架构, 瓷砖的拼接, 现代化感觉扑面而来, 缺少的则是本地地理文化特殊性的保留与特质文化的传承。现代化不是同一化更不是迷失化, 而是要基于本地文化特性的基础上引入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保留传统并不是对于新文化采取故步自封的态度, 但也绝对不应该是移花接木到最后把城市变得面目全非。

在城市规划中最重要的其实是让市民对于周边的生活元素形成文化认同和环境认同感。对于古村落的全盘拆除, 无非是考虑到其剩余的经济价值是十分有限的。在这种以机会主义与功利主义为目的的商业化开发方案为主导的开发背景之下, 对于古村落的保护采取修葺思想的观点早已被抛之脑后。然而, 现代化的顺利推进并不是依靠全盘接受外来主义, 而是应该在现有的历史文化肌理与脉络的基础上与现代文化进行交汇与融合。没有文化基质的新城市建设是毫无长远效益而言的。

三、反思

环境基质的变易建筑无疑是人们生活中最大的商品, 不过, 要警惕它可能对环境造成难以修复的破坏, 如街道的肆意拓宽、钢筋混凝土建筑群如森林般的耸立以及环境基质的变易等, 已无法挽回昔日近人尺度的和谐景象。

因此, 在进行公共决策时, 要谨慎评估其环境效益以及该项政策给市民带来的生活文化效益, 而不是单方面强调以经济效益为重。其实, 街道环境本应是人们认知城市环境和体验空间关系的基本载体, 是感受移动的参照系, 能够给人身心上的归属感。可是, 如今城市规划和改造的公共政策决策中缺失了对空间场景所持有的惯性认同的判断、理解与安排, 在推行政策中导致无节制的变异使得经历了多个时代的环境基质迅速消失。也由此可见, 决策的实效性与后果的灾难性是成正比的。然而一旦造成环境基质与城市人文特性的流失是无法弥补的。

反观公共决策, 其中对经济发展速度的极力拉动对经济结构转型的促进作用与文化发展中对于文化特质的传承与保护是相冲撞的, 可是这对矛盾关系是非对抗性的。如何合理高效的解决这一矛盾, 是知识经济时代下改革发展步入深水区后的又一重大挑战。真正高效利民的政策是不会辜负民众心中的归属感的。在经济走向繁荣的同时, 抹去社会公众在文化认知上的陌生感, 重新加深城市的向心力才是如今公共政策所需要突破和实现的新课题。

摘要:在城市规划中最重要的其实是让市民对于周边的生活元素形成文化认同和环境认同感。对于古村落的全盘拆除, 无非是考虑到其剩余的经济价值是十分有限的。然而, 现代化的顺利推进并不是依靠全盘接受外来主义, 而是应该在现有的历史文化肌理与脉络的基础上与现代文化进行交汇与融合。没有文化基质的新城市建设是毫无长远效益而言的。

村落改造 第2篇

据了解, 我国2012年12月公布了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共646个村落, 2013年8月公示了第二批915个村落, 今年计划收录第三批传统村落名录。而在我国的76万处不可移动文物中, 就有32万处文物位于村落中, 占总量的42%。保护中国传统村落, 是目前亟待完成的重要任务。

《意见》强调, 保护村落的传统选址、格局、风貌, 以及自然和田园景观等整体空间形态与环境, 是此次行动的主要任务;注重村落价值的完整性, 挖掘和保护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经济、社会等价值, 同时注重村落空间、历史的完整性, 防止盲目塑造特定时期的风貌, 防止片面追求经济价值。

同时, 改善中国传统村落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也是重中之重。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表示, 部分村落要统筹污水、垃圾、道路等项目的相关治理, 但不能盲目的高标准, 要切实适应地方需要。

《意见》还要求各传统村落负责部门要合理利用文化遗产, 挖掘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以及经济价值, 开展研究教育等实践活动, 发展特色产业及旅游。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强调, 各部门要建立保护管理机制, 做好村落文化遗产详细调查工作, 按照“一村一档”要求建立中国传统村落档案;统一设置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标志, 实施挂牌保护;引导社会力量通过捐资捐赠、投资、入股、租赁等方式参与保护;探索建立传统建筑认领保护制度。

草虫的村落 第3篇

空间在我眼前放大了,细小的草茎变成了粗大的树木,柔软的草地变成了茂密的森林。一条小蚯蚓,一条有着褐色皮肤的可爱的小蚯蚓,正在泥土中钻上钻下,小小的身躯前后摇摆,像是在和你玩捉迷藏。我的目光跟着它的脚步,就这样向前扭着扭着,一路上遇到了不少虫子,它们互相打着招呼。我真想和它们寒暄几句,可惜我不懂它们的语言。

一只小巧玲珑的黑色蜘蛛正缓缓朝这儿爬来。嘿!它和蚯蚓打起了招呼:小蚯蚓扭动它那细长的身躯,打起了“蚯蚓式”招呼,蜘蛛则慢慢地向四周移开脚掌,往下蹲了蹲,马上行起了很淑女的“蜘蛛礼”,这对“死党”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便一起行走在了快乐的路上。

在村子的大街小巷上,大部分行客都是苍青色的西瓜虫,但也有不少别的虫子。颜色多样的小瓢虫正缓缓爬行,好像美丽的少女,身上那五彩的衣裳,使得回头率又高了百分之百!哈,又碰着一只小蜥蜴,它静静地蹲在“树叶公路”旁,一群行色匆匆的蚂蚁搬运工正从公路上经过,小蜥蜴的嘴巴一张一合,像是在向它们问好呢,嘿,蚂蚁的触角也有规律地一动一动的,像是在回应呢!

我的目光被一群屎壳郎虫所吸引。这些小虫子,有着不为人喜欢的名字,但它们个个是勤奋工作的模范哪!你看,那只屎壳郎倒立在地上,用长长的后腿抱住粪球,前腿左右交替蹬着地面,粪球快速地滚动了起来。突然遇到一段坡路,“嗨哟!嗨哟!”它吃力地推着粪球往上爬。一不小心,它的前腿踩到了土坑里,它晃晃悠悠地和粪球一起滚下斜坡,“吧唧”掉在了地上。幸好它心爱的粪球没有碎,也没有扁。这大自然的清道夫继续神采飞扬地工作……

嘿!嘿!妈妈的呼唤把我的心唤了回来。嗯!昆虫的世界充满了生活的色彩!是的,生活,永远会亮出丰富的色彩,只要你热爱它!

(指导教师:徐华军)

教师点评

村落的魅力 第4篇

我远远地看着村落, 村落亦如阅尽世事的老妇人, 把疼爱的目光, 一点一点地落在我的身上。一片拥挤与纷杂中, 一段平凡而又安静的情愫, 温柔地潜入我的心底。

四周高楼林立, 村落宛若是一只蜷缩在一角的老黑猫, 安静着, 温良着, 令人心安。

朴素的天空下, 村落里, 大多是一片低低的红砖房, 青瓦, 木窗子, 偶尔爬上几条青青的丝瓜藤。村口的老榕树那么绿, 小巷里纷杂微湿, 偶尔有阳光探进头来……光阴仿佛在小小的村落里, 穿行而过, 都斑驳了, 却是一招一式的, 温暖踏实。

清晨上学的小道上, 传来高高低低的叫卖声, 洋溢着各种早点的香气。沿途热气腾腾的菜肉包, 被舀进大海碗里的海鲜粥, 奶白香甜的豆浆, 不断向行人招手。那里的生意特别好, 也不贵, 花上几块平时不用的硬币, 便可买到一袋沉甸甸的早点, 美美地让一个早晨都精力充沛。常去的老人和孩子, 看到那些在热气里时隐时现的小老板的笑脸时, 都会含笑着打个招呼, 亲切如自家人。

中午阳光正好, 金子般的阳光铺满了一地。会当家的妇女, 边在厨房里忙碌, 边高声呼叫着屋里的孩子, 把准备过冬用的棉被拿到小巷里晒晒。得到命令的孩子, 如撒欢的小狗般, 欢天喜地地搬来棉被, 你撞我我撞你, 玩棉被大战呢。终于, 屋里头传来母亲的叫骂声, 才低了声, 乱七八糟地在自家门口晾了厚薄不一的棉被, 而后匆匆往屋里跑———灵敏如小狗的他们, 都嗅出了母亲炒好了的菜的味道。小巷里, 落满了阳光, 那一排排的被子, 红红绿绿, 一片喜庆与热闹———里头, 有孩童嬉戏的笑声, 与阳光的温暖。

傍晚, 夕光一寸一寸变暗。村头老榕树下, 三三两两地坐着几位老人, 悠闲地摇着蒲扇, 低声谈着自家孩子, 苍老的脸上, 有骄傲, 有慈祥, 有疼爱。偶尔看到匆匆路过的孩子, 那些皱缩蹙结的脸, 更是如雨后的叶子, 舒展开来, 缓缓地柔顺地, 笑了。

这是生我养我的村落, 朴实, 安静, 一鼎一羹, 一招一式, 都散发着丰饶的热气, 都让人温暖地感觉到尘世里, 日子安好。

长期住校, 忙碌, 年轻的心, 因排名的徘徊, 惶恐着。却在回村的刹那, 一下子忆起村落的好, 忆起它那令人心安的魅力。

手机响了, 我边听手机边往村口跑;“我回到村口了。”眼前, 村落安静, 沉静着的是岁月最美好的本色, 是村落的魅力。读

学校:广东佛山市南海中学

导师:佚名

村落改造 第5篇

肌理, 原本是美学的概念, 是包含自然物质在内的所有表面组织构造的有序形态。引申到村落语境, 肌理主要是指由路网、水域、建筑实体、地块界线等要素形成的一种序列的空间秩序。空间肌理不仅是村落建筑与景观视觉的关键因素, 也是村落组织形态构造的外在体现。村落空间肌理的形成是乡村历史发展的结果, 其自发形态有着显著的地域适应性和生活的便捷性[1]。柯林·罗 (Colin Rowe) 认为对于空间肌理的尊重其实是对人类传统的尊重, 他指出“传统拥有重要的双重功能, 它不仅产生了某种秩序或社会结构的东西, 而且也提供给我们可以在其中进行操作的东西”[2]。因此在传统村落更新过程中, 把空间设计转化为肌理延续, 从村落空间肌理的角度 (面) 而非从单体建筑 (点) 、沿街建筑立面 (线) 本身来塑造空间形象, 这是在设计过程中须不遗余力去发掘的, 也是规划设计师在村落空间创造中如何延续尚存的文化内涵必须关注的着眼点。

目前国外在空间肌理方面的研究较多, 成果较为丰富。如A.B. Jacobs在97 个城市中选取相同面积 (1 平方英里) 的区域进行城市肌理取样和对比研究, 指出步行体验的视觉丰富程度与相同面积的特定区域内的街道交叉数量成正比, 与交叉口之间的平均距离成反比[3]。Colin Rowe提取城市建筑的基底轮廓, 将现代城市所陷入的“实体的危机”和“肌理的困境”以图底的方式表示出来, 说明现代城市的问题就在于最为实体的建筑不再具备围合空间的能力[2]。国内相关研究虽然起步相对较晚, 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吴良镛先生在主持北京菊儿胡同更新时, 将南方住宅“里弄”和北京“鱼骨式”胡同两种体系融为一体。这种“类四合院”肌理模式, 是对传统住区内部的危房所进行的成功尝试[4]。马非运用“类型——形态学”分析方法, 对福州旧城肌理的过去和现在进行了深入研究, 提取了城市和建筑两个不同尺度下的肌理特征, 用以指导旧城保护与更新[5]。段进从建筑空间、街巷空间和整体空间三方面对世界文化遗产宏村古村落进行了空间解析[6]。陈雪容、陈群元以长沙市湘绣民俗文化老街改造为例, 从街道整体布局、街道交通组织、沿街建筑改造、街道路面改造、环境小品布置五个方面, 探讨了老城空间肌理保护和传统的设计手法[7]。马振华等以汉正街区域的街巷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街巷空间肌理的历史演变, 揭示了街巷肌理与丰富街巷生活之间的关系[8]。

综上所述, 目前国内外在空间肌理方面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以城市 (镇) 为主, 针对乡村聚落的肌理研究非常有限; (2) 以定性、个案分析为主, 缺乏一种定量化、普适性的技术方法。

2. 参数化解析与重构体系

针对上述问题, 笔者在《传统村落空间肌理的参数化解析与重构体系》一文中, 从纯粹的形态学角度出发, 将参数化技术引入空间肌理分析, 构建了参数化解析与重构的技术路线: (1) 解析, 分别针对道路、地块和建筑三要素, 选定能够反映各自空间肌理特征的参数集, 并从原始村落空间中提取出各个参数的数值; (2) 重构, 针对道路和地块, 直接将前述提取的各参数值代入City Engine (以下简称“CE”, 是本研究所依托的参数化设计平台) 内建的相关生成模块, 而针对建筑则还需先创建基于CGA (Computer Genterated Architecture) 的生成规则 (一种计算机脚本) , 而后将其参数值代入规则, 并由这些模块和规则自动生成新的空间肌理 (规划方案) ; (3) 将新方案与原村落肌理进行比较, 若相似则证明空间肌理解析成功, 整套参数及规则可直接应用于规划设计, 反之则调整参数集、参数值和生成规则, 重复上述步骤。

3. 应用研究——以贵州某传统村落为例

本文重点将以实际村落为例, 证明本方法的可行性。案例村落位于贵州省黔中地区 (见图1-a) , 是一个中心村, 全村共有人口2650 余人, 村有600 余年历史。整个村依山傍水而建, 村后以青山为屏障, 村内道路、建筑仍延续古代的布局和形制, 具有相当丰富的空间肌理。

首先抽取该村的道路网络 (见图1-b) , 并进行参数化统计, 得到如表1 所示结果;其次, 按照矩形最优原则对整个村落进行地块划分 (见图1-c) , 并统计各参数值, 结果如表2 所示;接着, 从现状地形图中提取出该村的建筑原型, 主要包括一字形、L形、U形、同类组合和异类组合五种, 分别针对每种类型的建筑进行参数统计, 得到如表3 所示结果, 并根据五种类型编写CGA建筑生成规则。最后, 我们将上述表1、表2 中的数值代入CE平台的道路和地块生成模块中, 并将表3 结果代入生成规则中, 得到如图3 所示的最终参数化重构结果。

对比图3 和图1 可以看出, 本文重构出的空间肌理与该村原始肌理具有较显著的相似性, 这种相似性并不是说把两者相交叠具有很大的重合度, 而是指两者在各类空间要素的特征上具有相似性, 比如重构的道路在道路曲折度、平均长度、宽度等方面延续了原始道路的空间特征, 重构地块在形状、大小和密度等方面与原地块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 建筑在体量、风格、密度方面也继承了原始建筑群的肌理。不仅如此, 适当改变任一参数的数值, 重构方案可以自动实时更新, 从而在理论上可以获得无数多种新方案, 为传统村落的新区扩建和旧区更新改造提供多方案比较和决策支持。

通过上述案例可得出: (1) 利用参数化技术进行传统村落空间肌理特征的辅助分析与设计具有可行性; (2) 该体系中的针对道路、地块和建筑的参数集, 能够较好地概括乡村空间基本特征; (3) 该体系的重构方法, 虽具有一定的随机性, 但在宏观尺度上能够较好地模拟原始村落的空间特征, 对以空间特色传承为导向的村落空间规划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实用价值。

4. 总结与展望

本文重点以贵州某传统村落为例, 对村落空间肌理的参数化解析和重构体系进行了应用研究。首先针对道路、地块、建筑3 类地物要素, 分别进行了参数化解析, 得到了能够表征地物特征的参数值, 然后将这些参数值代入CGA生成规则进行参数化重构, 得到计算机模拟的新的空间方案。通过对比可以发现, 本文所述参数化解析与重构体系能够较准确地提取和反演原始村落的空间肌理特征, 为村落空间肌理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全新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支撑。

本研究是参数化技术引入传统村落空间肌理传承与保护的首次尝试, 仍有诸多方面尚待改进和完善, 如: (1) 三类要素的参数集能否适应类型更为广泛的村落, 还需作进一步的实验和改进; (2) 地块分割仍具有一定的随机性, 需研究一套精确、量化的分割规则; (3) 目前通过目测方式评价相似度不够科学, 未来需要发展一种定量化的肌理相似度评价方法等等。这些问题将是课题组下一阶段的研究重点。

摘要:本文尝试将参数化技术引入村落空间肌理分析, 构建了村落空间肌理的参数化解析与重构体系, 并以贵州某传统村落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针对道路、地块、建筑3类地物要素, 分别进行了参数化解析, 得到了能够表征地物特征的参数值, 然后将这些参数值代入CGA生成规则进行参数化重构, 得到计算机模拟的新的空间方案。通过对比可以发现, 本文所述参数化解析与重构体系能够较准确地提取和反演原始村落的空间肌理特征, 为村落空间肌理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全新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村落空间肌理,参数化,解析与重构

参考文献

[1].张冠兰, 赵颖泽.基于自发形态的参数化设计--以海河南岸村落为例: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2010[C].

[2].柯林·罗, 弗瑞德·科特.拼贴城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3].李怀敏.从"威尼斯步行"到"一平方英里地图"--对城市公共空间网络可步行性的探讨[J].规划师, 2007, 23 (4) :21-26.

[4].徐丹.论城市肌理--城市人文精神复兴的重要议题[J].现代城市研究, 2007, 22 (2) :23-32.

[5].马非.福州历史街区城市肌理探究[J].华中建筑, 2011, 29 (4) :155-158.

[6].段进, 揭明浩.空间研究4:世界文化遗产宏村古村落空间解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

[7].陈雪容, 陈群元.民俗文化老街改造的城市设计手法探讨--以长沙市湘绣民俗文化老街改造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 2012 (1) :47-52.

原始村落风貌保护初探 第6篇

(一) 古村风貌

庄河村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郊外40公里。初春季节, 驱车前往, 村头漫山遍野梨花盛开, 令人心旷神怡 (见图1) 。

庄河村处在群山环抱之中, 弯弯石河村前流过, 可谓藏风得水, 村落布局错落有致、完美和谐。庄河村虽然比不上江南古村镇之风光秀美、高雅脱俗, 但也颇具北方韵味, 村庄建筑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那些在上个世纪已经消失或改变了的乡村的面貌, 其街巷道路、庭院格局、建筑风格以及建筑砖木雕饰, 都是非常独特的文化遗存。村民保护意识比较高, 老宅院落保存完好, 村容整洁, 村内街道保持原始的格局, 街道两侧稍有空地便砌筑花池, 或植一两株红杏、山桃, 初春季节鲜花盛开。村内的曲径、街巷、石阶、门楼、石墙、黛瓦原始韵味十足, 古香古色。古村宅院布置错落有致, 古朴典雅, 多为石头或青砖垒砌而成, 木雕、石雕、砖雕精巧, 古朴而安详。沿村里曲折幽长的小道漫步, 但见户户有雕刻精美的门墩, 独具匠心的砖雕, 灰瓦飞檐、棕黑色的老木窗及旧柱之中隐现出江南水乡的风韵, 而石垒的院墙又展示着北方宅院凝重威严的气势。漫步在蜿蜒曲折的小街和深巷, 石缝和墙边, 杂草和野花随风摇曳, 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这里各具特色的农家小院, 风雨剥蚀的石阶小巷, 饱经沧桑的参天古树, 淳朴善良的风土人情, 优美动人的故事传说, 构成了一幅幅和谐宁静的世外桃源图景, 让人流连忘返。

(二) 古宅雅韵

村庄古宅院落布局严谨, 空间利用合理, 古老的民宅体现民间建筑高超的艺术水平。大门入口青石板台阶朴实厚拙, 院落幽深;石砌的高墙古老而稳固, 墙面青苔斑斑、韵味脱俗。古老建筑细节上也保护完好, 精工细作门楼的脊瓦也十分讲究, 颇具匠心。虎头瓦当, 墙腿石饰有雕花, 高大的门楼两边精致的砖雕、细巧的门及门外的报鼓石等, 这些遗迹都保持着它的原貌, 记录了它所经历的历史风霜。每户大门旁都有一对精美的雕花门墩石, 镌刻有精美的花卉、兽类等图案, 墙脚石、抱鼓石、门墩石雕刻精致, 图案丰富, 工艺精湛。门楼硬山顶, 清水脊, 门框两侧采用磨砖对缝砌砖墙, 墙体内侧有精致的水磨砖墙花纹。砖墙侧面与门之间设有神龛, 神龛周边砖雕图案各异, 砖雕工艺细腻、花饰图案精美。古朴的民居、雕花门楼、门墩石都保留了历史的烙印, 民居的装修、雕饰、彩绘中处处都承袭了古老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无论是斑驳老宅和屋檐斗梁, 还是古民居精美的砖雕、石雕、木雕, 即使残破缺损, 依旧固守着昔日的精致与风采 (见图2、图3) 。

(三) 田园意境

百年古树的枯枝伸向蓝天, 黛瓦屋顶长满了瓦松, 几支鸽子在屋顶飞起飞落, 映衬着山庄的幽巍。院中有小菜园, 间或种植几株花草, 院里的水井和菜窖建在一起, 顶板用条石或用砖石发券, 顶板距地表深约一米, 设有通气孔, 菜窖下部是水井, 方便实用、科学合理, 院子用竹竿和苇秸编织的帘子遮挡着太阳, 创造出自然幽静的空间。门前悬挂的玉米、窗边晾晒的蒜辫、墙台上摆放的盆花、院里堆放的核桃都充分体现了田园生活的意趣。村中还有保存完好的石碾子、石磨和磨房, 辘轳摇着吊桶依然能从井里汲出甘甜清凉的井水。房前屋后的古树保持着优美的造型, 山坡上各类植被茂盛, 使这里形成了宜人的小气候环境。沿着村中小径漫步, 路边偶见院中伸出墙外的杏花, 身旁是青砖墨瓦, 它们历经风吹日晒而风貌犹存, 看那已成青黑色的梁柱、檐瓦, 以及寂静屋檐上那些风中瑟瑟摇晃的野草枯茎时, 耳边仿佛传来远古的声息, 那声息幽忧如诉, 宛若落在窗前檐下的雨滴, 凄清, 缥缈。如若在阴雨霏霏的春日, 更能体味出古村的纤丽和清幽。无论是斑驳老宅还是精美的屋檐斗梁、砖石木雕, 仿佛是描绘漫漫历史长廊的画卷, 呈现出乡间田园诗般浪漫的悠悠时光。晴朗的春日, 在暖洋洋的阳光下, 行走在这些古村落, 听着忽远忽近的鸡鸣、犬吠, 看着远方缥缈的炊烟, 内心一片宁静, 不由想起陶渊明所描绘的“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那种令人陶醉的况味。

(四) 淳朴民风

宁静的村落, 流泻出古老深沉的韵味, 人们徜徉其中, 经历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 也遵循着亘古绵延的风俗。建筑本身是很宝贵的文化遗产, 而这里淳朴的民风在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今天则更加难能可贵。村民贫富差异程度不大, 都不是很富有, 大家相处轻松和谐, 其乐融融。村民淳朴善良, 随便走进哪一家, 都很随意自在, 随便看, 随便坐, 也可以聊聊家常, 听他们讲讲这里的历史故事或者神话传说。在这里你既不会感觉自己被冷落, 也不会感觉自己是逛商场的消费者, 你只感觉自己是个欣赏者, 可以放开一切站在每个角度探询这个古村的每个角落。家家都可提供食宿, 你可以选择在任一家休息就餐, 春季有各种山菇和山野菜, 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本地特色小吃“檗窠叶饼子”, 是用当地的一种檗窠树的树叶包上面皮及野菜, 在土灶地锅蒸熟的, 清香让人流涎, 具有独特山野风味。

(五) 民间艺术

这里的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交相辉映, 古村落蕴藏着浓郁的民俗风情和丰厚的乡土文化, 古村落也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信息, 通过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传承给后人, 留住了昔日历史和文化的烙印。村庄有当地特色的手工艺民间剪纸远近闻名, 笔者走访了当地一位最有名气的女性民间剪纸艺术家, 世界妇女大会为她颁发了“中华巧女”证书, 同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她有一手的剪纸绝活, 外地许多人到村里来拜师学艺 (见图4、图5) 。

二、庄河村古村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 不和谐因素的出现造成整体意境的破坏

旧房的修复采用现代材料和原来灰砖瓦的古朴色调极不协调;有时一座装饰时髦的红顶小洋楼突兀在古宅灰屋顶之间, 让人感觉非常不合时宜, 原始的古村风貌一下就被打破;村里许多地方都立着水泥电杆、还有个别室外变压器, 电视天线高高耸立屋顶, 电线满天架设, 这些现代化的设施破坏了古村的意境;随处张贴的广告、墙面的宣传画以及不锈钢雕塑都与古朴的建筑环境格格不入。

(二) 人为因素的建设性破坏

一些富裕起来的村民为了改善居住条件, 争相盖别墅、小楼, 有的为了显富, 把所有见过的高级建材、饰材、电器设备都买来, 把自己的家俨然盖成了卡拉OK厅。新建民居既没规划、又缺少美感, 毫无特色、杂乱无章, 缺乏协调感。乡间小道, 车子开不了, 就拓宽铺上水泥;老院落的垂花门太窄, 车子开不进去, 就拆毁了;要住新房子了, 就把古民居拆掉重建新房。如此恶性循环, 原来风貌就渐渐被毁掉, 古村落古老风水学上的格局就不复存在了。村民出于对现代生活的追求对住房进行拆除改建和大动作改造, 传统的黛瓦屋顶、砖木结构越来越少, 取而代之的是高墙阔路、钢筋水泥楼房。传统民居、历史建筑被新建的方形建筑弄得支离破碎, 古村风貌受到日益严重的侵害, 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格正在逐渐消失。

(三) 个别建筑物色彩不协调

村内广场周围色彩配置不合理, 墙面装饰、花坛、道路两侧小挡墙墙面等颜色都是用大红大绿, 与周围建筑和村庄的古朴环境很不协调, 破坏氛围。村内多处围墙、建筑墙面都采用黄色、白色涂料粉刷, 色彩看似统一了, 但是失去了那种古朴的格调氛围。有些村民缺少历史观念, 拆掉了流传百年的破砖烂瓦, 换上了光洁的水泥墙彩钢瓦, 百年建筑旧貌换新颜, 却破坏掉了承载历史的载体, 也破坏了古朴的环境氛围。

(四) 资源缺乏合理利用

古村依山傍水, 弯弯河水自村南流过, 自然环境优越, 然而村南的水系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大部分宅院都距水较远。风水上古谚说“前有照、后有靠”, 即宅前有明堂 (水面) 、宅后有靠山, 这里有先天的环境优势却没有得以利用和发挥。

三、针对古村保护提出的措施与建议

(一) 保留自然原始风貌, 保持传统生活韵味

保留古村历史的原真性, 制止人为的建设性破坏。老宅院落应“修旧如旧”, 保持原有风格不变, 采用跟原来一致的灰瓦, 颜色搭配协调, 尽量采用自然材料。去除与环境不融合的彩旗、广告、标语、宣传墙画等, 对电线杆、变压器、电线、电讯线、排水管线等进行地理处理, 以减少视觉上的不协调。建筑装饰、装修必须保持传统色彩, 以黑、白、灰为主色调;工艺上采用传统砖雕、木雕、石雕;沿传统街巷建筑表层门窗应为木制, 踏步应使用石质材料;沿街的墙面装饰应与传统风貌协调。

借鉴“整体保护、历史延续”的模式来留住原有生活模式, 保留原生态的风土民情, 在街巷系统、建筑形式、建筑与环境等细部上多吸收传统做法, 保证村落总体风貌的协调。从空间上延续街巷空间特色和场所精神, 恢复修建的房屋也保持与原建筑风格相同, 和谐统一。经济在发展, 社会在进步, 生活在改善, 居住在古村落的居民不可能永远停留在过去的生活模式之中, 他们也需要提高生活质量, 在古建筑的外部特征和内部布局不做根本变动的基础上, 在功能上加以改进, 如增设水电设施和必要的内部装修, 以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 但总体上要保持原来的建筑风格不变。

(二) 山水田园相得益彰, 体现人与自然和谐

重视山水田园在居住中的作用, 重视人和自然和谐的关系。结合自然山水创造出优美的人类居所, 将风景如画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相融合成田园诗般的居住环境, 成为世人所迷恋的天堂。闲适的农家田园生活, 可以让城市居民在忙碌的工作之余, 在田园牧歌里放松疲惫的身心。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人天生有亲水性, 没有水的环境总感觉缺少生气和灵性, 人们都留恋“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环境, 更向往“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假如在村中部因形就势开挖一湾池塘, 汇集村中雨季的地表径流, 也可引河水进来, 创造一个静态的水环境, 开筑清泉小池, 乱石为岸, 并植配细竹野藤、朱鱼翠藻, 鱼戏莲叶间, 山水倒映水中, 水面芙蕖睡莲, 水中皎洁的明月……那么虽是一洼水池, 也可增添许多惬意的感受。借村南门湾一带溪流, 设计营造亲水、戏水、观水、听水小景, “江干湖畔, 深柳疏芦之际, 悠悠烟水, 澹澹云山, 泛泛鱼舟, 闲闲鸥鸟”也令人似有深邃山野风致的感觉。

(三) 关注古村色彩特征, 塑造田园诗画意境

如果说现状古村是一幅画, 那么, 色彩规划将使这幅画更和谐、更优美、更富有田园诗画意境。

村庄色彩是展现古村落面貌特色、塑造古村个性魅力的重要内容之一。村庄色彩与当地自然气候、人文历史、周围环境、传统建筑等诸多因素紧密相关, 适宜的建筑色调更能烘托独特的环境氛围。村庄民居建筑房屋体量不大, 一律灰砖青瓦, 淡雅古朴, 在静谧安详中透露着百年古村的闲逸与幽远, 构成的景象如中国的水墨画。

在村落规划建设中, 色彩不应太鲜艳, 而应追求一种淡雅、宁静的感觉, 这有利于创造一个安逸祥和的生活环境、烘托一个素雅古朴的农村氛围。在新农村建设中, 色彩规划应结合当地环境、气候特点使其形成统一、和谐、优美的古村色彩风格。古村建筑色彩风格应趋于淡雅, 淡雅的色彩不仅带给人宁静平和的感受, 还具有较浓厚的文化韵味;居民住宅以浅淡、雅致为主, 这样能给人以宁静、宜居的感受。

(四) 承扬村落传统文化, 流露浓郁乡土风情

村落文化是自然与人类长期相互作用的共同作品, 是人类活动创造的并包括人类活动在内的文化的重要类型, 体现了乡村社会及族群所拥有的多样的生存智慧, 折射了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 是农业文明和农耕文化的结晶和见证。村落文化展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 记录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保存着民间传统文化精髓, 是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宝贵的文化遗产。村落文化所蕴含的自然和文化多样性是未来理想生活的活力源泉, 具有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

古村落既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也是村民的生活居住场所, 受着传统生活习俗和现代文明生活的双重影响。古村落文化是历史的沉淀, 存留于村落和建筑之中, 融汇在村民的生活中, 对村庄的建造、村民的观念和行为起着无形的影响, 是古村的灵魂。古老浓郁的乡风民俗一代代传扬下来, 保护好这些无形的村落文化, 既丰富了乡村的文化生活, 也传承民族文化传统, 又见证了中华古老农耕文化的历史。

四、结语

古村保护亦类似于古镇、古建筑遗址等的保护, 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 不仅要保护其珍贵的物质遗产, 也要保护其非物质遗产。针对古村落的现状特点, 结合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 制定一整套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 在保护的同时, 不破坏村民的正常的生活起居, 又要维持当地的习惯风俗。鲜明的地域特色, 宜人的居住环境, 对内可以使村民增强认同感、归属感, 有利于提高村民素质, 增强凝聚力, 对外可以增加古村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优化居住环境。保护好我们的珍贵遗产, 继承古老的人类文明, 让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永远流光溢彩。

论革命歌谣的村落传承 第7篇

祝家楼村位于红安老君山、金牛山、龙王山三大山脉之间, 是一个有200多人口的自然村。它东靠本镇金桥村, 西连大悟县吕王镇, 滠水河穿村而过, 全村系祝氏一族居住, 别无他姓。明朝洪武元年 (公元1368年) 祝氏始祖延龄公自山西迁至此, 历经六百余年, 绵延二十三世, 是典型的家族村落。祝氏一族民风淳朴, 重文化尚娱乐, 节假时令, 常舞龙灯、踩高跷、演奏锣鼓曲牌。日常劳作之余, 山歌小调不绝于耳。革命战争风起云涌的年代, 先进的革命思想和这里的传统民歌得以很好的结合, 产生了许多广为传唱的革命歌谣, 这些歌谣至今仍活跃在当地。

祝家楼村距武汉140公里, 距京珠高速联结线8公里, 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 战争年代它曾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活动区域, “鄂豫皖苏维埃政府”即设于此。红二十五军重建时, 徐海东部队长期在此驻扎。抗日战争时期, 新四军第五师李先念也以此为根据地。

二、调查问卷的情况说明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特别强调创造、享有和传承这一文化遗产的群体自身对这一文化遗产的认识与保护态度, 因此本调查从对歌谣的情感认识、对歌谣的了解及保护意识、群众对政府的态度评价三个方面来开展调查。

此次调查共设计了二十五个问题, 回答者一般用30分钟就能完成。对歌谣的情感认识涉及传统歌谣 (问题1-4) 和革命歌谣 (问题5-9) 两个方面。由于传统歌谣与革命歌谣的特殊关系, 因此, 将传统歌谣纳入调查视野对考察革命歌谣就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对歌谣的了解及保护意识包括对红安革命歌谣与革命历史关系的了解 (问题10-12) 、对传统歌谣与革命歌谣的娱乐功能认识 (问题13-15) 和对革命歌谣、传统歌谣是否应该保护或怎样来进行保护 (问题16-18) 等方面。现代影视媒体对革命歌谣与传统歌谣的冲击 (问题19-22) 也属于这一范畴。群众对政府的态度评价主要调查村民对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态度认识 (问题23-25) 。

考虑到农村农忙季节和部分年长者文化水平的有限, 本次调查采用发放问卷和当面访谈两种方法, 以确保调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祝家楼人口共计202人, 按1∶2的比例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 收回有效问卷58份;当面采访则按照问卷的格式和要求忠实记录被调查者的各种问题, 得调查问卷11份, 两种调查方法共得问卷69份。调查时间为2007年5月。

69名调查者中有女性13人 (18.8%) 、男性56人 (81.2%) 。年龄分布为11~80岁, 跨度为70余年, 在调查中为方便起见, 将被调查者分为三个年龄档次, 即10~30岁 (新生代, 共6人) 、30~50岁 (出生于解放后期的中年人, 共32人) 和50~80岁 (出生于解放前和解放初期的老年人, 共31人) 。这些被调查者的受教育程度涉及到文盲 (11人, 占15.9%) 、小学 (39人, 占56.5%) 、初中 (15人, 占21.7%) 、高中/职高 (4人, 占5.7%) 四个层次。职业多为农民, 也有少数私营个体户和学生。

三、群众喜爱歌谣的原因及政府的保护措施

1. 群众对歌谣的喜爱及原因探讨

在祝家楼调查群众对歌谣的情感态度时, 调查表中的数据反映了人们对这一传统民间文艺是无比喜爱的。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出, 在50~80岁的老年人、30~50岁的中年人和10~30岁的新生代三代人中, 人们对歌谣的喜爱程度分别是100%、96.8%和66.7%。

人们为什么喜欢这些传统民歌与革命歌谣?在回答此问题时, 很多老年人都说因为唱歌是他们这里的习惯, 是一种风俗。

以前大人们在田里插秧、割谷唱, 走路也唱, 听惯了, 也就喜欢了。

也有的说唱歌可以解乏。

以前我们华河镇没有汽车, 要去县城就只有靠脚走, 走路吃亏, 没办法, 就唱歌提神, 那个时候要走大半天, 几十里地的。

传统歌谣中的打夯歌现在在农村依然唱着, 谁家要做个房子什么的, 总少不了要人帮忙, 虽然有机器搅拌混凝土了, 但小户人家还是愿意请众乡亲来出劳动力, 唱唱这些打夯号子、讲讲笑话, 图个热闹。女人们喜欢唱歌的原因也差不多, 祝家楼的村民大多种有茶树, 每年采茶季节时, 一眼望不到头的山, 山上一眼望不到头的茶, 采茶妹子和媳妇为了驱赶寂寞, 或排累解闷, 都会情不自禁地放开嗓门, 引吭高歌。只是现在的年轻女子都爱去外面打工, 不屑于在这地里挣钱, 因而会唱采茶歌的多半都是50岁左右的妇女。小孩子们喜欢唱歌的原因则多半是好奇, 对歌谣中所唱的内容则不太感兴趣。

在实际调查中, 我们还发现喜欢听的群众远远多于会唱的群众, 会唱传统歌谣的人数多于会唱革命歌谣的人数, 而在会唱歌谣的人当中, 中年人又要多于老年人和青年人, 同时会唱歌的男性要多于女性。

2. 群众对歌谣的保护意识与矛盾心理

(1) 人们对自身文化的认同

在村落当中, 地缘、血缘和文化传统的同质性使人们容易建构一个象征的共同体, 为作为共同体的村落制造一种特殊的感情和心理状态, 从而寻求一种自我认同。因此, 他们会通过种种手段来展示自己的民俗传统, 并借此表达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1]对祝家楼这样一个昔日革命战争的重要之地, 村民是相当地自豪和满足的, 他们对自我的遗产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和强烈的记忆:

以前我们村几乎人人都会唱, 现在忙, 顾不上这个了。

村民口中的“忙”是指抓经济效益, 搞自己的小家庭收入。祝家楼村不像七里坪镇的长胜街, 那里现在已经成为红安重要的红色旅游胜地, 经济收入自然要远远高于本村。祝家楼的名气也不能和长胜街相比, 虽然“鄂豫皖苏维埃政府”的牌子挂了好多年, 但真正来参观的人也没几个, 整日在这个遗址前忙碌着的人们多为着自己的生计, 也没觉得有多大的意义, 但即使是这样, 在内心深处村民们依然保留了对先辈的怀念和崇敬之情, 正如学者所说:

一个特定的社群, 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享用和传承主体, 绝不会在满足经济物质生活要求的时候, 忘记自己的传统文化。因为那是他们的精神之根。[2]

在考察革命歌谣与传统歌谣的历史轮廓之后, 我们还可以发现, 60~70年代, 表面上好像革命歌谣的演唱要多于传统歌谣, 但在实际生活中, 情况却正相反, 流传的传统歌谣大致有80首左右, 革命歌谣则不到40首, 两者的差别还是很明显的。

(2) 村民保护意识的矛盾与模糊

在调查的69名祝家楼村民中, 认为革命歌谣值得保护的人占了97.1%, 这说明他们对自身本土文化是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的, 但另一方面, 在问及那些会唱革命歌谣的村民平常在家中是否会有意识地教家中小孩唱歌之时, 回答“是”或“有”的几乎没有, 他们认为“现在的小孩不喜欢这些, 他们又要读书, 学习的压力也大, 没时间来搞这个”, 由此说明村民心目中对革命歌谣的心理是比较矛盾的。一方面, 他们希望自身的文化得以传承, 另一方面却又不知道传承本土文化最终还是需要他们自己, 忽视了自己在文化保护中的重要作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魁立先生在一次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研讨会上指出:从根本意义上说, 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 首先应该是对创造、享有和传承者的保护, 同时也特别依赖创造、享有和传承这一遗产的群体对这一遗产的切实有效的保护。我们在革命歌谣的保护过程中, 应该重视对文化传承者的宣传, 使他们明白革命歌谣的价值, 不因这个口头文化遗产不再具有当初的地位和功能而被村民所忽视和遗忘。

3. 政府在革命歌谣保护中的主导作用

任何一项民俗事项, 虽然它的主体是广大的民众, 但是政府的意识或意志将会给予民众主体以重大影响。因为政府的介入以权力为依托, 具有某种强制的功能, 处于决策、组织、统筹的地位, 构成一种主导力量。[3]

政府要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作用。由于革命歌谣本身所具有的活态性、民间性和口头性等特征, 它的保护就不是哪一个部门、哪一个村落或哪一个时间阶段的事情, 它需要全社会的民众都给予关注, 特别是一代又一代的年青人对它的兴趣与爱好。这就需要政府倡导全社会尤其是年青人对革命歌谣的认识, 提高他们对歌谣的保护意识, 在宣传教育的过程中, 要加入革命歌谣与革命历史的结合。

最后, 政府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新农村文化运动结合起来, 以改善村民的精神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徐芳.从山西洪洞县侯村女娲神话及信仰的个案研究看民间传统的重建.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村落改造】相关文章:

传统村落景观05-23

传统村落保护08-09

传统村落河南06-19

湘南传统村落07-11

村落体育文化08-25

城市与村落发展05-09

传统村落旅游发展09-05

村落文化论文提纲08-10

孤独的村落散文08-29

徽州村落论文题目04-04

上一篇:养生价值下一篇:巡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