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趣味性的物理课堂

2024-07-25

营造趣味性的物理课堂(精选6篇)

营造趣味性的物理课堂 第1篇

一、物理课程特点

(一) 学科特点

物理课程的学习并不是单一的学科学习, 需要以数学、自然科学等为基础去理解学科知识, 它所研究的是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运动规律, 从学科横向角度看, 物理课程涉及多学科知识, 需要学生对其他学科有一定的掌握。纵向角度来看, 物理课程又有着独特的知识结构和体系, 这就强调了物理学习的整体性。物理课程涉及自然现象﹑日常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 对于初中生来说, 自然现象与日常生活在接触时并不难, 关于物理课程中涉及的相关问题也有所接触, 但是对于大部分问题学生的理解都很模糊片面, 他们并不明白现象产生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初中物理课程就是让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和知识去认识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

很多物理学科的概念, 对于初中生而言都是初次接触, 理解起来比较抽象难懂, 特别是其中涉及的事物内部规律的问题, 单纯的讲解概念, 学生很难明白, 需要让学生通过实验自己得出结论, 才能实现概念的具体化。另外, 对于初中生而言很多的物理公式都是初次接触, 虽然掌握起来并不难, 但是如何才能正确的运用是初中生物理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

(二) 传统教学的缺点

1. 教学方法单一

在很多物理老师的课堂上, 几乎是一本教材撑下整个学期的物理课, 当然不能否定教材的基础性作用, 特别是一些基础知识和概念, 学生需要以课本为主理解并记忆, 传统的教学强调熟读概念, 记忆概念。但是现实的教学经验反映出, 学生在熟读和记忆概念之后还是不能够将其灵活的运用到解题中, 这说明学生在熟读和记忆概念时并没有真正的理解, 而是简单地机械化地将其记在了脑子中。

如此单一的教学方法, 实现不了快乐课堂的目标, 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 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是一个引导的作用, 知识和概念需要学生自己理解, 不是老师的灌输。新课标要求教学改革, 就是要改变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 为学生营造快乐轻松的课堂氛围。

2. 课堂缺乏活力

一些学校重视老教师, 一些家长也认为老教师更有教学经验, 但是相对应的问题就是, 老教师的一些教学方法过于陈旧, 已经不再适合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 老教师由于年龄的限制, 教学热情也随之退去, 面对一群初中学生, 这样的课堂难免会让他们觉得没有活力, 因此教师队伍的年轻化是改变课堂模式的一个重要举措。

同时, 传统的教学观念里, 老师是教学的主体, 而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压制, 对待知识的渴望和热情被传统的教学观念浇灭。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 导致课堂缺乏活力, 长此已往, 学生难免会产生厌学心理。

二、营造快乐课堂的方法

针对传统的物理教学中存在的缺陷, 建立快乐高效的初中物理课堂, 对于物理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初中生来说, 物理是自然学科学习的一个基础, 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找到学习方法, 对于他们今后的学科学习非常关键。

(一) 轻松的学习氛围

1. 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营造快乐课堂的关键。物理学科相比较其他学科来说, 学习难度较大, 这就要求物理老师要更有耐心, 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有的时候, 学生会钻牛角尖, 越是苦想越是想不通, 这时候如果老师可以稍稍地点拨一下, 学生也许就能恍然大悟。

2. 以学生为主体

相比老师而言,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 为他们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氛围, 能够激发他们的学生兴趣。改变以往老师为主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去动手、动脑, 自己寻找学科的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让学生自己找到学习物理的兴趣, 引导他们自主学习。

3. 教学语言生动化

物理学科的抽象性使得学生在理解时存在难度, 特别是一些定义和概念的基础知识, 这类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又是必须掌握的, 知识本身虽然抽象枯燥, 但是教师作为传递知识的桥梁, 也同时兼具着提炼知识润华知识的任务, 这就要求教师需要用简单和生动的语言将抽象的知识表达给学生, 让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更加形象化。风趣幽默的语言能够带动课堂气氛, 同时又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生动形象语言, 能够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同时, 让他们产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

(二) 挖掘学科趣味性

1. 教学贴近生活

物理学科是一门研究事物内部规律的学科, 涉及自然现象以及日常生活, 教师在教授物理课程时, 可以尽可能地将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帮助学生理解学科知识。在讲解一些物理现象时, 可以通过学生在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对象进行讲解, 在增加课堂趣味性的同时, 引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 用实验引导学生

物理学科最大的兴趣还在于它的实验性的特征, 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是通过实验说明向学生展示的, 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将教材中的实验搬到课堂上,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利用一些教学仪器将物理现象在学生眼前发生, 让学生产生好奇, 自发地去寻找现象发生的原因。

(三) 创新教学方法

1. 情景式教学

情景式教学在很多学科教学中广泛使用, 也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 物理课堂的教学也同样可以引入, 在解释一些物理现象发生的原因时, 有的学生很难想象和理解, 设置特定的情境, 让学生融入其中亲身体验, 能够帮助学生领悟出其中的道理。

2. 开放式教学

开放性教学, 改变传统的老师手把手教学的模式, 鼓励学生开发课堂, 向老师提建议, 共同营造快乐的课堂氛围。也可以让学生成为老师, 针对一些物理题型, 让已经掌握解题方法的同学走上讲台 (下转第35页) (上接第43页) 教授更多的同学, 并介绍自己学习物理的一些心得。在互助学习的同时, 增进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在比较中实现进步和自我提升。

三、结语

快乐课堂, 快乐学习, 一直以来是物理课堂追求的目标。新课改的出台, 对这一目标有了更为具体的要求, 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深入各学科教学。学生作为物理课堂的主体, 需要一个快乐轻松的学习氛围, 在借鉴传统教学优势的同时, 改进教学方法, 挖掘物理学科本身的趣味性, 让学生爱上物理, 实现快乐教学与快乐学习的融合。

摘要:初中物理是物理学习的基础阶段, 也是中学生最早接触的一门系统性的自然科学, 相比其他学科较为抽象难懂, 从学科的整体性来看, 物理学科的基础知识的学习非常关键, 基础知识学得怎样, 直接影响到后面的知识的学习。由于物理知识较为抽象难懂, 很容易令学生产生厌烦心理, 如何营造快乐的物理课堂氛围, 让学生更为轻松地接受学科知识, 成为了现阶段物理教育工作者的重点。

关键词:物理课堂,快乐气氛,学科趣味

参考文献

[1]王茂.初中物理快乐学习方法浅探[J].中学物理, 2011, (18) .

如何让营造趣味课堂 第2篇

语文课堂往往会出现两个极端,一种是课堂上充满欢声笑语,老师与学生都其乐融融;另一种则是在课堂上学生都鸦雀无声,老师讲的唾沫横飞,而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一节课下来,双方都觉得枯燥无味。前一种叫趣味课堂,学生与老师都是课堂的参与者,正是我们需要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我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创设趣味语文课堂:

首先,可以从导入入手。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能够扣住学生的心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旺盛的求知欲,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比如说,可以用音乐导入,音乐可以调动人的情感,特别是用学生熟悉的音乐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用故事导入,爱听故事是学生的一大特点,特别是在学习文言文时,一般比较枯燥,若能用故事导入或者说能挖掘一些文言文中的故事,就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其他的如悬念导入,介绍背景导入等,是导入能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其次,自己要多读书,要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我记得去年新教师培训课的时候,听的最多的一句话是: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成为自来水。现在我对这句话有了深刻的理解,作为一位老师,特别是一位语文老师,不仅要博古通今,而且还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比如,八年级上学期有篇课文叫《故宫博物院》,故宫又名“紫禁城”,这个学生都知道,但是问他们紫禁城中的“紫”是什么意思的时候,所有人都不知道,其实我也不知道,但我上网查了一下,原来它是跟天上的星宿有关。当我在跟他们讲这个的时候,他们都听得很认真。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应多教给他们不知道的东西。

第三,教学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学习最终是要为以后的生活服务的,如果学生认为他现在所学的东西对以后的生活没有帮助的话,那他肯定就不会认真听。因此我们的课堂应该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伸,全方位的把学生的学习向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结合起来。缩短课本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距离,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使课堂教学富有趣味性、知识性。

第四,可以在课堂上开展竞赛或游戏。比如说可以让学生来当小老师,不仅能让学生新鲜感,锻炼他们搜集资料的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也能让一部分学生感受到备课、上课的辛苦,从而使他们更加认真学习。

营造趣味性的物理课堂 第3篇

关键词:生物   趣味   课堂   营造

高中生物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内容偏难,而学生的初中生物知识又极度欠缺,这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虽然生物的高考难度有所降低,但涉及面更加广泛,实验增加了,选拔人才的标准也提高了,注重能力的考察,强调了知识的综合化、整体化,而且表现为“稳重有升,变中有新,新中有活”,这无疑是对生物学一个新的挑战。如何培养高中学习生物的兴趣,如何让高中生物课变得生动有趣,达到提高学习生物效率的教学目的,成为每个高中生物教师面临的问题。学生一旦对生物有了学习兴趣,思维就会异常活跃,学习活动就会随之变得愉快,学生就能高效率地掌握学习技能。下面,笔者就生物学教学中如何营造“趣味课堂”谈几点做法。

策略一,巧妙设计导语,吸引学生注意力,营造“趣味课堂”。

精巧的导语设计,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对培养学习兴趣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如,讲“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时可以采用网络新语言导入课题:“网络语言中的蛋白质是什么意思,谁知道?”全班同学一起回答“笨蛋+白痴+神经质”,学生的兴趣一下集中到了教学内容上。于是教师顺势引导说,其实每个人都是“笨蛋+白痴+神经质”,因为大家的身体里都存有蛋白质。通过教师形象的讲述,学生听来乐此不疲,充分感受到了生物学习的乐趣。实践证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表现欲,巧妙地吸引学生注意力,对整堂课的氛围、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策略二,创设浓厚的问题情景,营造“趣味课堂”。

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与社会生产实践及日常生活等方面联系密切,不仅能解释一些现象,还可以指导一些实践活动。而有趣的问题,更能将学生吸引到课堂氛围中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课积极性。如“一粒种子”能长成一株植物的奥秘究竟在哪里?我们吃的大米主要来自种子的哪一部分?它们的成分主要是什么?”这就把种子的结构和有机物结合起来。讲“生物圈到细胞”时,联系2003年SARS病毒,对这种病毒进行讲解。这样恰当地引导学生在问题中学习,不仅活跃了气氛,还使生物课能密切联系生活,关注社会,学生如能成功地回答问题,会产生一种满足感,通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好地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增强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同时也使课堂富有挑战性。课堂中联系实际事例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的一种重要途径。

策略三,以“趣味语言”营造“趣味课堂”。

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只要具有幽默感,做到“雅俗结合”,用风趣的语言、材料和与众不同的思维,就能将繁重沉闷化为轻松活跃,将繁杂化为简洁,将单薄变为丰富。高中时期的课业繁重,休息时间也比较少,如果教師可以构建一个相对幽默、轻松的课堂环境,用幽默的话语进行暗示教育,学生会更乐意接受教师的意见和观点。在高中生物趣味教学中,教师语言的表达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成效。例如:物质出入细胞膜有两种方式:(1)自由扩散,可形象地表述为“飞流直下三千尺”,“飞流”表明不需要能量,“直下”表明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且不需要载体;(2)主动运输:可形象地表述为“逆水行舟用力撑”,“逆水”表示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行舟”表示需要载体,“用力撑”表示需要能量。这种趣味性语言的运用,一方面可以化繁为简,使枯燥乏味的课堂轻松愉悦,另一方面教师自身语言的魅力也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精力不集中的问题。

策略四,加强实验的实际演练,营造“趣味课堂”。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我们应该加强实验的探究性、演示性,多做分组实验,充分利用学生对实验操作的兴趣,通过探索性实验重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虽然实验室的条件有限,但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课堂演示实验的优势进行授课。例如学习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试验,先引入问题:“大多数植物叶片为什么是绿色?”“秋天植物叶片为什么会变黄?”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探究实验得出上述问题的答案。在最后又提出“农业生产过程中塑料大棚的种植技术”问题,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这种直接或者间接的实验会直接带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高中学生好奇心强,实验的直接操作或者直观演示在很大程度上会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验的实际演练是高中生物课堂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兴趣所不可或缺的方式之一。

策略五,运用故事探秘生物原理,营造“趣味课堂”。

例如讲解认识“微生物”这一节可以引用“新白娘子传奇”中的“盗仙草”故事,说的是白娘子为救许仙,舍命到仙山去盗仙草的故事。那仙草即是灵芝。在古代中国,灵芝被赋予神奇的色彩,被认为是“长生不老药”。实际上灵芝是一种高等真菌。真菌在拉丁文中的原意是蘑菇。 灵芝的整个生长发育经历着从孢子到孢子的过程。孢子、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等生物学知识都在美丽的传说背景下一一得到解答。这样从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缺失所在,使呆板、枯燥、乏味、无趣的知识点在中国传统的神话故事中开展,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又掌握了生物知识点,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又怎么会感到无趣呢?

能在生物课堂上全力营造趣味氛围,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可以使学生上课积极,轻松学习、气氛活跃,学习效果明显,甚至树立终身学习生物学的志向。当然,要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还要求教师在遵循教学规律、把握学生学习心理的基础上,将教学艺术化,将知识通俗化,敏于时事,多于学习,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努力构建生物教学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和谐体系。

参考文献:

[1]史京花.基于趣味教学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效果[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19(2):234-235.

趣味物理实验在课堂引入中的作用 第4篇

趣味物理实验在课堂引入中的作用

作者/米热古丽 肖琼

摘 要: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初中理科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还能高效地完成课堂知识教学的任务。

关键词:兴趣;物理实验;入门

课堂引入在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子,因为好奇心和兴趣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源泉,好的课堂引入可以将教师目标转化为学生目标,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好的课堂引入可以将学生吸引到特定的教学氛围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使教学进入最佳境界。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初中理科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初中物理知识大多数是通过实验引入的。由于初中生年龄较小,学习枯燥乏味的知识极易让他们产生厌烦情绪,导致学习效率难以提高。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物理产生浓厚兴趣才会想学、爱学,才能学好物理这门学科。因此如何在实验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就成为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

而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促使学生自觉学习呢?我想首先得让学生“入门”。“入门”就是让学生知道物理要学些什么。所以第一堂“入门课”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生动活泼的实例,给学生打开一扇物理窗口,向学生展示绚丽多彩的物理世界,使学生产生急于要学习这门学科的强烈愿望,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可充分利用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初中生刚接触物理时,都有一种新鲜的好奇感,也有忧虑感,担心自己学不好。教师可适时地提出一些适宜于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让学生在迫切的期望中解答问题,引导学生寻找答案。例如,在自然界中的“夕阳西下”“地震”“彗星”“电闪雷鸣”“火山”“雪崩”“龙卷风”等皆为自然现象。这些现象分别与物理学中的光、声、电、热、力等现象有关,而且也与天文学、气象学、地质学等其他学科有一定的交融。又如,生活中的脱衣服时的火花,梳头发时的静电,倒饮料、水折筷子、拉链关闭、圆珠笔、冲浪、跳高等生活现象,它们不仅与物理学有关,而且还与技术发明、社会影响等有密切联系。教师可以以此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热情,启发他们去做实验,从实验中找答案,培养他们的物理兴趣,提高他们的动脑、动手能力。

而要让学生经过入门怎样才能让每节物理课都能吸引学生呢?我想设计与课堂有关的趣味实验是最好的方式。一个好的开端就成功了一半,一堂课也是这样。新课的导入,如物理中的魔术,不仅可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吊起学生探究谜底的胃口,还能在他们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下学好物理知识。特别是对那些化学基础不好、有厌学情绪的差生,趣味实验的作用尤其重要。趣味实验中五彩缤纷的实验现象比一般演示实验更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引导他们去观察、分析实验现象,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不断深化与积累,自然产生出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如果趣味实验贴近生产生活实际的话,教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还能高效地完成了课堂知识教学的任务。这样的课堂真是一举多得!

营造快乐的物理课堂 第5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营造;快乐课堂

许多初中的学生感到物理难学,课堂上不愿听,教师费尽心思,学生成绩难以提高,甚至出现不少学生反感物理老师的不正常的现象,造成师生关系僵化的现象,教学效果差。新课标的出台呼唤教学的改革,物理教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发动学生主动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要想使学生能体验到物理学习的快乐,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有使学生愉快的因素。本文试从以下几点进行讨论。

一、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愿学

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对真理的追求。”情绪、情感具有感染性,没有情感的教育是愚蠢的教育。教师健康的情绪,积极的情感,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前提条件。老师的高昂、激情带给学生高涨的情绪和活跃的思维;老师的低沉、稳重带给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认真的思考;老师的幽默、风趣带给学生轻松和愉悦的感受和谐的课堂气氛,真诚的师生关系,决定了课堂信息传递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水平的发挥。教学一方面是进行认知性学习,另一方面是情感交流,两者结合得好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把智力活动由最初简单的兴趣,引向热情而紧张的思考,教师要关爱学生,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恐惧心理。当师生之间形成一种融洽、和谐、轻松、愉快的人际关系时,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教师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建立一种开放的、多元的、具有无限包容性的关系。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感情和学问,让心灵紧贴心灵,用关爱赢得尊严,并以一颗坦诚的心去感受每一个学生的喜怒哀乐,进而把他们的精神生活引向美好的境界,让他们也能享受到生活的乐趣,生命的存在价值。在学习中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

二、师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中让生得到快乐

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还不够,要学好物理的另一点是教师必须投学生说好,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了解到以下的可学生都不愿听,因此,使课堂的学习效果很差。

1、老调重弹的复习课、试卷分析课。

2、是新课,但大部分同学都能看懂的内容。

3、实验课,教师课前喋喋不休的交待。

鉴于此,针对本班学生的特点,在复习课,试卷分析课的教学中,把时间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讲解,因为我了解到,每考完试学生都急于知道正确答案,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做错题。每个同学都会将自己的错题进行分析,因此,在课堂时给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给学生留空间,能使他们很好的展示自己,课堂效果也显而易见。至于对新课的教学,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当老师,这样可以将简单的内容学的更透,当然,有学生讲解,也有学生为老师进行评价,教师只是作适当的点拨,这样一来,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了做教师的辛苦,课下要查资料,写教案,课堂上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每节课都要倾注老师的心血,这项任务交给学生,使他们真正寻找到了学习物理的快乐。对实验课的教学,是学习物理的重点,所以实验课前老师总不放心孩子,怕弄坏这,碰坏那,但学生不这样认为,因此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到手,他们不仅能顺利地完成实验要求,还能进行一些合理的探索,看到这种情况,老师高兴,学生不仅玩出来门道,而且玩得更高兴更有趣。

三、多做实验,在实验中产生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物理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物理教学中必须重视实验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自己实验和演示实验比听教师讲课更要感兴趣,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给学生创造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使他们在操作过程中体验快乐,在实践过程中自主学习。

如学习“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时,可让学生用手轻挠桌面,用耳朵贴在桌面上较远处的另一端能听到声音,说明木头能传播声音。用一根细棉线两端各拴一个一次性纸杯,就做成了一个土电话,一个人拿着纸杯对着嘴说话,另一个拿着纸杯对着耳朵听,就能听到对方的说话声,说明棉线能传播声音。在“测量”一节中,可以让学生自备一小圆瓶或乒乓球,利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它的直径,从中掌握测量方法以及观察、读数、记录结果(数字+单位)等测量中必须注意的问题。诸如以上实验还有很多,利用这些有趣的小实验引领学生走进对物理知识的探究,使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体验物理学习的快乐。

四、创设情境,精心设疑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们感知连续的事物,对开头和结尾的印象往往比中间深,尤其是开头。听故事,对故事的开头和结尾印象,比中间部分深;看电视,对电视剧的开头和结尾的印象,比其他部分深。导课虽然在一堂课中只占很少的时间,但是它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精心研究导课的方法是每个教师值得重视的首要问题。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疑问,巧妙提出疑问,先让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激励诱导学生,尔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寻找“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教学实践中,能否成功运用“设疑法”进行教学,关键在于教师设疑的艺术,所设的问题要富有启发性,符合学生实际,这正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讨论的基础。例如,为什么人触电会有生命危险,而鸟落在高压线上却安然无恙?为什么苗田灌水能防霜冻?类似这样的问题一提出,就会深深吸引学生探索。但是,“设疑”一定要注意教学的目的性和学生的接受性、兴趣,应力求创设一种使学生产生疑问、渴望解答的情境,以保证学生获得正确的科学知识。

总之,要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好物理,教师要发挥教师自身优势和学科优势,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以欣赏的态度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特别应注意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些微不足道的“成功点”,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使学生学习兴趣稳定,学习成绩进步,学习能力提高。

营造快乐和谐的物理课堂氛围 第6篇

一、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发现快乐

一直以来,师道尊严束缚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往与交流,也束缚了学生个性和思维的发展。新课改要求,物理教师要和学生平等交往,教师要爱护学生,使学生喜欢老师,相互建立亲密平等的师生关系。同时,利用自身优势,发挥自己特长,与学生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创设融洽的氛围。这样,在教学中利用爱的迁移,使学生由喜欢物理老师到喜爱物理学科。在学习物理过程中,能转化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力,把以和物理老师交往为快乐迁移到以学习物理为快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亲其师,信其道”。

二、投其所好,使学生得到快乐

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还不够,要学好物理的另一点是教师必须投学生所好,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了解到以下的课学生都不愿听,因此,使课堂的学习效果很差。1、老调重弹的复习课、试卷分析课。2、新课,但大部分同学都能看懂的内容。3、实验课,教师课前喋喋不休的交待。鉴于此,针对本班学生的特点,在复习课,试卷分析课的教学中,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讲解,因为我了解到,每次考完学生都急于知道正确答案,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做错题。每个同学都会将自己的错题进行分析,因此,在课堂时给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给学生留空间,能使他们很好的展示自己,课堂效果也显而易见。至于对新课的教学,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当老师,这样可以将简单的内容学的更透,当然,有学生讲解,也有学生为老师进行评价,教师只是作适当的点拨,这样一来,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了做教师的辛苦,课下要查资料,写教案,课堂上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每节课都要倾注老师的心血,这项任务交给学生,使他们真正寻找到了学习物理的快乐。对实验课的教学,是学习物理的重点,所以实验课前老师总不放心孩子,怕弄坏这,碰坏那,但学生不这样认为,因此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他们不仅能顺利地完成实验要求,还能进行一些合理的探索,看到这玩得高兴有趣,而且还能学到知识。

三、实验探究,让学生体验快乐

物理,即从自然现象中悟出道理。也就是说它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不仅绝大部分物理概念和自然规律都由实验归纳得出。而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对实验特别充满兴趣。因此,物理实验,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获得心理上的愉悦,有利于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利于否定思维定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例如,在浮力教学中,教师可提出问题“为什么有时浮力大的可以浮起一艘万吨巨轮,而有时小到却托不起一枚铁针?再如,学习摩擦时,我们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没有摩擦,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呢?”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不论成绩好坏,都能积极思维,参与讨论,表达自己见解。1、师生共同探讨。初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逐步形成。物理学中有一些概念、规律很抽象,光靠教师讲解很难让学生理解,教师可收集或自制相关教具、学具,在授课时演示或让学生操作,把抽象的概念或规律直观形象地演示出来。如在学习分子运动、磁感线、电流、电压等一些抽象的概念时,必须借助想象才能理解的,初中学生更难理解。要帮助学生理解,可凭借科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课件,模拟这些物理学过程,或上互联网搜集相关资料并下载,播放给学生观看,师生共同讨论,既便于学生理解,也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学习物理的乐趣。2、学生分组讨论。在学习压强一章内容时,在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时,让同学们拿一根一端削尖而另一端较平的铅笔,左右手挤压笔的两端,并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感觉。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两手挤压,受到压力相等,但受力面积不同,靠笔尖的那只手受力面积小,受到的压强大,所以要痛一些。通过学生自己感受实验效果,比教师演示实验时看到现象的印象要深得多。再如,讲授影响滑动摩擦大小的因素时,可让学生们各抒已见,提出各种猜想、实验方案,并指导学生用实验验证,并对他们的探究进行交流评估。让学生尝试初步的科学探究,使学生在实验与探究中体验物理学习内在的快乐。

四、巧妙设计作业,让学生享受快乐

传统的作业是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在批作业,但好多学生的作业都是抄袭别人,多次强调也无济于事,针对这种情况,我对作业进行改革。大家都知道,初中物理中的许多现象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但是因为太平常了,他们往往不太留意,有时在分析问题的时候会出现偏差。例如我在讲解“惯性现象”这一节时,以人们坐车时常遇到的几种情况作了课堂实例,当提到紧急刹车或启动时,身体会不由自主地向前或向后倾倒,他们异议不大,一提到向左或向右身体会向哪个方向倾倒,学生意见就不一致了,有的说向左,有的说向右,而且谁都据理力争,不肯让步。看到学生讨论的激烈万分,我看就是我亲自解释也不足以服人了。于是,我说:“这个作业留在课下,我们坐车的时候亲自体会一下,然后再做回答”结果,第二周上课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而且问题弄得很透,这样的作业,比老师反复解说效果要好得多,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一些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形,当他们对某一问题出现争议的时候,我当时都不马上给出结论,而是布置成体会型作业,使他们在体会中学到了知识,得到了快乐。除了教材提供给我们的参考方法外,我们教师更要结合当地条件和学生实际,设计多种形式的课外作业。例如,通过调查研究,收集和整理信息,探讨学生身边的科技问题、生活问题和环保问题等。例如:我在讲解“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之后,就组织学生调查自己学校、家庭周边环境存在哪些方面的噪声以及如何采取方便有效的控制措施,最后将调查结果写成调查报告。然后我帮他们打出来印好,在发给他们,学生看到自己的调查成果被老师变成了铅字,装订成了书籍,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喜悦和满足。当然,学习物理知识,掌握一定的做题方法,培养其快速准确计算的能力还是必不可少的。

上一篇:安装设计方案下一篇:贸易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