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境界范文

2024-08-31

三重境界范文(精选12篇)

三重境界 第1篇

境界一:一己之力谋生存

创业之初, 大多是孤身一人, 筚路蓝缕, 破釜沉舟, 创建事业的起点。事实上, 创业初期的企业, 决定其成败的关键, 往往就是创业者个人的魄力和眼光。没有魄力, 根本不敢干;缺乏眼光, 干了也白干。创业者既需要异想天开的勇气, 也需要脚踏实地的智慧, 还需要审时度势的灵巧。所谓异想天开, 就是见人所未见, 想人所不敢想, 从而打破常规, 超越现状, 洞察未来的机会。所谓脚踏实地, 就是行动至上, 严谨务实, 一步一个脚印, 拒绝虚浮、轻率和投机。所谓审时度势, 就是敏捷感知环境条件的变化, 善于把握时机, 顺势而为, 量力而行, 不做无谓的牺牲。此三项是从成功创业者身上提取的创业基因, 有此基因者, 往往有通过创业改变命运的机会。

但是, 超常的个人能力, 也容易坠入孤家寡人的陷阱。相当高比例的企业家, 习惯于始终凭借一己之力来打拼, 久而久之, 公司内部不可避免的形成高度集权和老板说一不二的独裁文化, 大至公司的战略决策, 细至差旅费用报销之类的小事, 统统是老板一个脑袋一张嘴, 一双眼睛一支笔, 权力、责任和风险, 高度集中于老板个人。这样的企业, 无论其发展到怎样的规模, 也无论其老板拥有怎样的身价, 终究只停留在“生存”的边缘状态, 缺乏抗风险的能力, 也缺乏持续成长的动力和保障。典型的场景是:老板们案头待签字的文件堆积如山;门外候旨的各阶层员工成队成排;企业家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都神经高度紧张;吃一顿饭要接10个紧急电话并下达20个工作指令;凡此种种, 不一而足。这样的企业和企业家, 毫无安全感可言。什么原因呢?仅凭一己之力, 当然只足以谋生存。而常识和经验告诉我们, 处于勉强生存这种边缘状态的人, 是缺乏安全感的。没有安全感, 当然也就失去了从容和大气。

境界二:一群之力谋事业

如上所述, 一己之力显然不足以成事, 当然就只有建立团队来成就事业。创业途中, 创业者要积极寻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 通过共同的努力, 发挥集思广益的优势, 形成分工协作的合力, 才有机会把创业初期打下的事业基础, 转化提升为真正的事业。事业从来就只属于集体, 而不属于个人。

基于普遍实践的研究结果表明, 能够渡过创业期而存活下来的企业, 往往会迎来一个快速成长的阶段。反之, 如果经过了3-5年的创业, 而并未进入一个相对快速增长期的企业, 往往注定走不了多远。这个阶段的企业, 总是不进则退, 不长则亡。成长期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 是基于组织能力的战略实施能力, 即企业整体的执行力。执行力是一个典型的组织行为的概念, 个人行为无所谓执行力。执行力的三要素是领导、战略和执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组成的团队, 一定有公认的领导者。能够成功创业并将企业领入快速成长通道的企业家, 就是这个当仁不让的领导者。企业家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领导力, 开发团队成员的个人创意和集体智慧, 制定战略, 明确企业发展的方向、路径和节奏, 并以此为指引, 优化团队分工, 促进团队协作, 实现富有成效的执行, 则依赖一群人之力, 可成就一番足以积极影响社会的事业。所谓事业, 往往指超越养家糊口层面并提供公众价值的作为。

境界三:一党之力谋发展

然而, 仅有志同道合的一群仍然不够。因为, 如果一个企业, 不能够持续吸引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 不能够造就一代又一代志同道合的人才团队, 就不足以成就生生不息、基业常青的事业。企业界的长期实践, 可以总结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规律:企业的生命周期为15-20年。具体来讲, 包含三层意思:第一、绝大部分企业存续期达不到15年;第二、存续期达到15-20年的企业, 往往有潜质成为细分行业的领导者;第三、基业常青的企业, 一定只是极为罕见的小概率事件, 而且必将周期性经历“死去活来”的磨炼。任何创新的商业模式或者畅销的产品, 如果一成不变吃老本, 都不可能历经15~20年而不衰退。如何才能克服这个普遍存在的周期律, 成就基业常青的事业?表面性的答案是不断进行商业模式和技术的创新;而更深层次的解决方案, 是通过持续的制度创新, 实现人才发展的“成群结党”, 把一代人的团队, 转化为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的人才梯队;把一群之力, 提升为一党之力。

学习的三重境界 第2篇

学习的三重境界

据说人生有几重境界,一开始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然后再高一层境界时就会“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到后来层次更深时的“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以前我也只是略微的了解,并没有把他放在心上,因为我觉得那个离我很“远”,我不修道,而且人生还年轻,应该更积极的进取。但昨天我似乎对这句话的理解更深入了一个层次,发现他在生活中随处都可以找到答案。

完全理解“守、破、离”的意思,只是略微了解一些,也不算深,但当他说学佛之人在刚学佛时的三重境界时我豁然开朗:“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三年,佛在天边;学佛十年,佛在眼前”,我忽然明白了一个人生的道理,其实任何事情在我们刚接触时都会很新鲜,感觉自己突然间明白了,但当我们慢慢的熟悉后,这时的了解其实也不深,但我们会觉得这个没什么新奇的,往往会忽略了他的存在,直到最后我们真正明白时,发现原来这就是人生的真理。

这让我联想到学习上,因为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让大家悟出道理,我想我当时突然明白了某些道理,或者我不能完全的把他表达出来,今天就把我能表达的与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比如说一个从来不学习的人突然在某天参加了某项培训,这时候发现:哇!这个东西太棒了,这时候就是“佛在眼前”,然后就加以应运,取得了非

常好的效果,心态上也会变得特别的积极进取,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这时候“有如神助”,发现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他会不断的学习。

但他不断的学习之后会发现,自己还是有很多的困惑,因为学的越多时,会慢慢觉得自己所知的东西越来越少,这时会感觉人生又出现一个瓶颈,没有办法突破,这时他会觉得参加培训或学习也并不能解决什么问题,因此对学习及培训失望了,这时候就是“佛在天边”。有的人就在这时候放弃了这个“信仰”,人生失去了进取的希望,然后再按自己原来的方法做事,因而还是得到原来的结果。

有的人这时候并没有放弃学习的欲望,不断的找寻更好的学习方法,不断的学习更多,更全面的知识,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后发现,原来这些人生的道理或真理都是“互通”的,等你站在智慧的最顶峰看世界时,你会发现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这时候发现原来自己以前学的东西并没有错,只是自己还不会用,没有把他应用出来而已。这时候便又回到了“佛在眼前”的境界。

其实我们所有的人在人生的过程中都会有这样的三重境界,不论你做什么事都是一样的,刚才我只是以学习为比方做了一个说明,相信在人生当中只要我们不断的去“悟”,就可以明白真正的道理,这时我们的智慧就会得到一个升华。

再重复学习同一内容时发现重复学习的重要,难怪孔子会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现在才明白这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只要我们持续不断的重复做一件事情时,相信我们所做的事情也会出现这样的三重境界,因此最怕的是我们在第二重境界时对自己失去“信心”,从而就会失去追求的动力,放弃了就再也找不到“佛”了,所以我们还是要坚持,如果碰到瓶颈时并不是我们所学的东西有问题,而是我们还不够深入,这时候就是我们突破的时候,应该再进一步,相信你会得到你要的。

同时也让我想起我们网站上的会员,当他第一次进入我们的这个网站的时候,感觉发现了宝藏,因此就非常的兴奋,就开始学习,并应用到工作和生活中,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时慢慢的他就很少来了,因为在工作和生活中会有很多东西让他们觉得“培训和学习”好像也并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时候就会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怀疑,因此就没有再学习了,这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

我想如果我不是一直从事这个行业的话,我可能也会发生和我刚才所说的人一样的情况,但因为我没有其它的选择,只能继续做这样一件事情,所以我还是不断的学习,才有今天的感悟及现在所从事的事业。

教师的“三重境界” 第3篇

“不知道”,是教师最低级的职业层次。这样的教师还没真正做到“术业有专攻”“闻道在先”,在知识占有上也不见得比学生多,强不知以为知,是用自己的权威、权力压制学生的不同看法,把自己的认识作为唯一正确的观点。而其实,他对该知识了解甚少,是用自己的无知、不知压制学生的多知与歧见。在教学实践中,这样的教师恐怕并不少见。当我们对学生的看法无言以对,当我们对学生的意见表现出极大愤慨,当我们以教师职权指责学生异于自己的见解的时候,可能我们就已经离“不知道”不远了。“不知道”属于“不知”也要“道”,这里的“道”是“说”“讲”的意思。

浙江绍兴鲁迅中学的苗金德老师在《尴尬的语文教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虽然我们没有什么底气,但在学生面前似乎又显得底气十足。我们常常是这样说,作文要怎样构思、怎样布局,要怎样琢磨、怎样去写,这样说几乎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于是听话的学生会奉为圭臬。而令人忧心的是我们没有感觉到这样做是在“误尽苍生”。真的很难想象,一个语文教师自己不能写,却去指导学生作文;自己构思不出一篇文章,却能让学生去琢磨文章的写法。语文教师本事不小,尽管自己平时不作文也写不来作文,但评点起学生的作文时,又显得无比的“大气”,空洞说教者有,隔靴搔痒者有,甚至错对颠倒者也有,把作文中许多精妙之处作为“劣质品”处理掉。记得前年《浙江教育报》登过一篇题为“老师,你能作文吗?”的文章,用语尖刻,但确是实情。如此景况,不能不引起我们这些语文教师的震惊和深思。语文教师会写理应不成问题,不成问题现在却成了大问题。上海《语文学习》举办过一次教师、学生的同题作文竞赛。出人意料的是教师的作文,总体水平竟不及学生,令评委们瞠目结舌。【苗金德:《尴尬的语文教师》《大地》2001年第23期】

教师虽然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难免有时“不知道”,因为教师所知也是有限的,尤其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教师不可能获知所有的知识,但假如教师的“不知道”成为习惯,成为一种日常化的职业存在方式,那就背离了教师职业的操守,与称职的教师相去甚远了。

“知道”,是教师中规中矩的职业行为。这样的教师信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信条。“知”多少,便“道”多少。尽量将自己已经知道的知识告诉学生,让学生实现知识的复制,缩短学生在实践中探索掌握知识的时间。浙江衢州市菁才中学吴磊老师在一篇教学随笔中写道:

在教《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为苏轼的心情找到了一个词——“悲欣交集”。这是我无意中在一篇文章中发现的词,它是弘一大师圆寂前写下的,这个词既有对尘世的悲悯,也有超脱后的欣喜。我太喜欢这个词了,但当我写在黑板上时,却有学生说它不好。问学生原因,她又一时说不上来。当时,我果断地把学生的理解扯到了“悲欣交集”四个字上,然后她哑口无言地坐下了……

这是我这节课最大的败笔,现在想来仍懊悔不已。再想想,一定有许多教师也遇到过和我相似的情景——课前很认真地设计学案,也自以为设计的问题足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能够营造出讨论的氛围,但在教学实践时,却因为一两句按捺不住的针对学生发言而“纠偏”“纠错”的话,将整个课堂的“自主氛围”打破了。其实,学生的发言并不一定有“偏”有“错”,只是因为我们太想让课堂教学按照自己设计好的思路开展下去,太想把自己深思熟虑的结论与他们分享,所以一念之间,功亏一篑。

其实,吴老师描述的问题在不少教师身上会自觉不自觉地出现,甚至笔者也是如此。我们总觉得自己掌握了相关知识,有时会觉得自己是真理的占有者,况且,我们与学生在年龄、阅历等方面的差异,让我们将自己自然而然定位在“发言者”的角色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总是想学生这也不了解,那也不掌握,而自己的知识一旦为学生所拥有,就会变得有聪明才智,就会获得成长与发展。与“不知道”相比,“知道”的确有了不小的进步,但这种角色定位仍然是在“教”知识,再现或复制知识,还不能说达到了一种高明的教育境界。

高明的教育,在于“知不道”。即使教师自己已明明知道了,但也不会呈现给学生,是在“已知”的情况下偏偏“不道”,属于引而不发,让学生经由探究、讨论、思考成为知识的占有者。百岁老人杨绛先生在谈到什么是“好的教育”时说道:“好的教育首先是启发人的学习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人的上进心,引导人们好学和不断完善自己。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让他们潜移默化。这方面榜样的作用很重要,言传不如身教。”杨先生的这段论述即使从教育学的角度来分析也是入木三分的。教师的作用不在于给予,而在于激发;不在于授“鱼”,而在于授“渔”;不在于教给固定结论,而在于引导学生认识结论产生的过程,认识知识从何处来、到何处去。这个时候,教师恰恰要做到的是“不道”。教师在实践中,大概都会有这样的看法:“知道”容易,而“知不道”困难。把自己知道的告诉学生,相对来说是一件较为容易的事情,而自己明明知道答案、结论,却不说出来,经由学生的探索由学生自己获得,则要困难得多。我们习惯于“知道”,但有时不习惯于“知不道”。哲学大家冯友兰先生穷尽精力完成两大卷《中国哲学史》之后,却在《中国哲学简史》的最后一句里说:“人往往需要说很多话,才能够归于潜默。”大象无言,大辩无声。经历过层层解剖知识,滴滴分解知识,反反复复地诵讲,絮絮叨叨的话语,我们教师大概才能到达“知而不道”的境界。广东江门市江门第一中学郭梓耀老师深有感触地写道:

“导”在高三课堂复习中,就是一定要站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肩膀上,不能单纯从教师的知识经验出发,把填鸭式的教学当做导。依据哲学的观点,我们不能从外因对学生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当成基地,引导学生在巩固基地的基础上去占据新知的地盘。高三复习不是简单知识的传递,而是对众多知识的归纳、比较和转换。在网络知识的年代,教师不能单纯地从网络上搜寻知识、复制知识,再把知识粘贴给学生,而应该重视学生在阅读中运用已有各种知识进行分析、鉴赏、探究,倾听他们对文章的看法,思考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想,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调整自己的思路。

在课堂教学前,教师要了解学生已掌握哪些知识,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都必须以学生已知知识作为基础,不要急于对学生的活动做出是与非的判断,不要急于把教师自认为是规范的正确答案抛给他们。教师要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去启发他们,必要时保持暂时缄默。对学生活动的评价和分析要遵循“学生自己写的答案作参照”的原则,而不以“标准答案”为标准。

“不知道”“知道”“知不道”虽然是教师教学的三重境界,但在一个教师身上可能会体现出这三种不同的行为。一般来说,教师偶尔“不知道”可以谅解,有时“知道”在所难免,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应该尽量做到“知不道”,并逐渐把“知不道”作为教学的基本行为,作为教学的“新常态”。

凌源教育的三重“境界” 第4篇

这是记者日前在辽宁省凌源市看到的一幕。凌源市教育局局长马金厚告诉记者,在凌源最偏远的乡村学校,都能看到类似的场景。因为有“设施设备作保证,干部作保证,师资作保证”,凌源在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上正在营造三重“境界”:学校建得一样好、教师调配得一样好、学生素质一样提升。

一、改变窘境推动义务教育均衡

和全国许多农村县市一样,“点多、面广、规模小、资源分散、优质教育资源匮乏,教育发展不均衡”,曾经是凌源市教育的基本状况。马金厚说。

学校之间的不均衡达到“极致”:办学条件不均衡。城区学校普遍配备了电脑,农村学校仅有几所中心小学配备一台“小霸王”学习机,偏远学校和薄弱学校校舍60%是D级危房。农村学校尤其偏远学校和薄弱学校,教师严重缺编、年龄老化,教师中由民办教师转正者居多。农村学校校长和骨干教师缺少流动,乡土化、老龄化严重,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不合理。学校的作息时间也不一样,农村学校一般9点上课,午后两点就放学,比城区小学至少差1.5小时……管理标准就更不一样了,农村学校只有一两名教师的不少,如果其中的一名教师有事,甚至全校放假。

在当时,全市优质教育资源十分有限,择校问题突出,几所所谓“重点学校”班额不断扩大,教学质量一路下滑。凌源每年有上千学生“迁徙”到周边的喀左县、建平县读书。

城乡办学差距本来就很大,但还有这样的不公:城乡中考录取不是一个分数线,农村中学比城镇中学高40分。就这40分,拦截了大部分农村孩子的升学希望!

穷则变。凌源教育走到了一个必须变革的关口。要改变窘境,推进教育均衡成为必然的选择。2003年年底,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凌源制定了“城乡均衡、区域均衡、校际均衡、校内均衡、班际均衡”以及“高中教育城镇化,职业教育规模化,初中教育区域化,小学教育标准化,学前教育3年化”的目标,提出把高中集中在城区,扩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初中打破乡镇行政区域,建在人口相对集中、交通便利、环境好的地方。同时规划初中占地面积必须达到50亩,小学达到25亩,学校设施、办学条件达到省级标准。

二、偏远山村和城区学校一样好

在四官营子镇,记者看到了修建一新的学校,整齐明亮的教学楼,干净整洁的学生宿舍、食堂、开水房、厕所,生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马金厚局长告诉记者,全市所有学校的建设坚持同一标准。

市委书记肖建辉说:“政府为教育投资多少都不为过,为教育怎么投入都不为过,怎么支持教育都不为过。”市长侯荣昌反复强调:“让城乡百姓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是政府的第一责任。”

从2004年以来,凌源的危房改造与学校新建同步进行,在全市范围内,打破乡与乡、村与村的界限,新建及改造校舍面积27万多平方米,占全市校舍总面积的55.5%。

在规模办学的同时,凌源强调布局调整必须保证校园安全、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吃好住好。

四合当中学校长李永斌自豪地说,学校有5400多平方米的教学楼,2700多平方米的宿舍,1000多平方米的学生食堂,专用教室齐全,这个规模和档次,以前想都不敢想。他告诉记者:“现在,学生吃住都没有问题,住宿免费,伙食费每顿仅需2元,有荤有素,家庭贫困的孩子会得到补助。”

在改造和新建学校上,凌源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穷、最偏僻地方的学校先修先建。在规划好布局后,投资的重点放到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偏远学校。在凌河小学记者看到,房子刚刚建成投入使用,按照农村优先的原则,县城的学校是最后得到改造的,这使凌源有的农村学校甚至比城区学校建得好。

三、把最新鲜的“血液”输送到农村学校

2003年以来,凌源几乎每年都要补充100多名新教师,除了高中教师在城区学校,其余全部到了农村。四合当中学副校长张志刚介绍说,学校连续3年择优进了17个本科毕业生,这些新教师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很强的课改意识,很受学生欢迎。

最新鲜的“血液”输送到农村。经过短短几年的政策倾斜,凌源集中解决了偏远学校教师缺编和部分学科教师紧缺的问题。凌源还将名校干部派到薄弱学校,城区学校干部到农村学校,作为一项常规制度,强力推行。

有了师资队伍均衡的前提,凌源开始在管理上坚持同样标准。实行城乡教师“同时、同工、同酬、同标准”,城区和农村学校作息时间一样,工作量一样,待遇一样,全市中小学一把尺子、一个标准考核,实行质量统一检测,没有城乡之分。

抓校际均衡的同时,凌源还关注校内均衡和班际均衡。教育局通过监督考核,要求学校各方面工作均衡发展,学生整体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学校必须结合老师的业务素质和个人能力,合理安排所教学科、年级和班级,合理任用班主任,力求各学科、年级和班级的教师配备基本均衡;要求生源基本均衡,新生入学后采取按升学考试成绩平均分配的办法,由各班班主任抓阄,不设重点班。

实施统一平分高一新生和指标到校相结合的高中招生政策,保证了农村孩子上优质高中的机会。3所城区高中以抓阄的形式平分优质生源。同时采用统招、定向两种录取办法,高中招生25%的名额由教育局制定分数线,对全市学生择优录取。75%的名额按毕业生人数相应分配到各初中学校,教育局设定最低录取分数线。这样不仅控制了高中一直难以化解的择校现象,也使农村初中学生有了更多机会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四、推进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整体提升

凌源教育改革的设想是:解决了设施设备、干部和师资的均衡,质量自然就上去了,教育自然就均衡了。凌源追求的是水到渠成。事实证明,这个设想正在逐步得到实现。

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凌源尝试用“均衡发展”诠释素质教育思想,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注重习惯能力的培养、人格的健全,做到身心两健。围绕这个目标,凌源设计了一个“抓手”,在2006年年底提出“三个一工程”:要求学生定期改掉一个不良行为习惯;熟练掌握一项伴随终身的体育锻炼项目;掌握一项愉悦自己、感染他人的艺术特长。农村孩子以前不接触琴棋书画、不唱歌跳舞的情况被彻底改变了。

在推进学生素质培养的同时,提高课堂效益成为凌源在解决办学条件和师资均衡后,正在努力破解的另一个难题。马金厚说,不改变教师的教育思想、教法,不关注师生关系,课改就是一句空话,课堂效益很难提高。

在四合当中学,记者看到,班级座位设置不是传统的一排排,而是一个个小组围坐而成。教师在各个小组之间穿行,一边走一边讲解,讲一会儿会停顿下来让学生们讨论。

均衡发展让今天的凌源教育,有了可喜的全新格局:办学布局调整到位,整体办学质量明显提高。流失到周边县市的学生大幅度减少,上学成为农村孩子最好的选择,以前在这个山区县市最难维护的义务教育巩固率、入学率问题也迎刃而解。

□记者手记

如果不是了解到以前的凌源教育有多么不均衡,记者很难理解下车伊始听到当地同志形容教育变化的一个词:天翻地覆。面对让孩子们有更多机会上好学的现实,最受益的是学生,是近10万个学生家庭。

凌源推进教育改革得到的支持,从一条马路上就可以得到体现:县城最好、最宽的一条马路,修在学校门口!在推进均衡的道路上,修路、建学校只是奠定基础的第一步,更难的历程在后头。凌源抓住了提高质量和内涵发展的“牛鼻子”:抓师资均衡和提高。这是农村学校质量变化的最关键因素。

凌源的探索是遍及全国的致力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这样的探索和成果越多越好。

人生的三重境界 第5篇

1、看远。极目远瞩才能览物于胸。只观眼前美景,难见山外之山;困于蝇头小利,难睹天外之天。

2、看透。天下熙熙为名来,天下攘攘为利往。阅透人情知纸厚,踏穿世路觉山平。

3、看淡。平和、宁静、坦然。离尘嚣远一点,离自然近一点,淡泊就在其中。青年看远,中年看透,老年看淡。

【 人生禅语 】

1、气不和时少说话,有言必失;心不顺时莫做事,做事必败。

2、事莫虚应,应则必办,不办便结怨;愿莫轻许,许愿必还,不还便成债。

3、万物在说法,看你如何着眼;一切是考验,试你如何用心。

4、知足是富人,平常是高人,无事是仙人,无心是圣人。

5、想开了自然微笑,看破了肯定放下。

【 人生的三个警示牌 】

1、人生三为: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

2、人生三修炼:看得透想得开,拿得起放得下,立得正行得直。

3、人生三不争:不与上级争宠,不与同级争锋,不与下级争功。

4、人生三不斗:不与君子斗心机,不与小人斗歹毒,不与天地斗膂力。

5、人生三件事不能硬撑:花钱、喝酒、性爱。

【 挑战困境的八大法则 】

1、认知:困境是上苍赐予。

2、心态:你对生活微笑,生活就对你微笑。

3、起点:用希望的火种燃烧自己。

4、过程:从“怨由心生”到“怨由心灭”。

5、关键:战胜自己是最大挑战。

6、情境:知难而进是一种风景。

7、成熟:寻找破解难题的生活密码。

8、结果:恒久努力是最大秘诀。

【 失败人生的五种思维 】

1、我不想做。懒散和懈怠是生活毒药也是失败人生的基因。

2、我没想到。成功者总是留意任何情况下的每一种可能。

3、我尽力了。尽力不等于尽心竭力。

4、这不可能。如果相信美妙,美妙生活就在眼前;如果自我设限,限制就会无处不在。

5、没人帮我。成功者本身都是一个巨大磁场。

【最温暖的八种食物】

①早上醒后来的一个煎蛋;

②上班出门前塞在包里的一个苹果;

③加班深夜回家后的一碗热汤;

④睡觉前的一杯牛奶;

⑤伏案工作时的一杯热茶;

⑥生病卧床时的一碗白粥;

⑦喝闷酒的时候一碟小菜;

⑧酒醒后的一碗清汤面。

你吃到过几样?

【经营人脉的十条铁律】

1、想钓到鱼,就要像鱼那样思考;

2、不要总显示自己比别人聪明;

3、必要时让对方做主角;

4、尊重对方,不能目中无人;

5、常与人争辩,你永难赢;

6、保持克制,不能锋芒太露;

7、永远保持适当距离;

8、树一个敌等于立一堵墙;

9、谦虚不虚伪,适度展现自我;

10、易失言不如无言。

【处世哲理】

1,想改变世界,很难;要改变自己,容易。

2,与其改变世界,不如改变自己。

3,改变自己的某些观念和做法,也就改变了世界。

4,如果你希望世界改变,必须改变自己。

5,放弃自己的固执、狭隘,一切都会改变。

【哲思小语】

1.没有风暴,船帆不过是一块破布。

2.钱能买到的东西,往往并不值钱。

3.不要企图无所不知,否则将一无所知。

4.孩子把玩具当朋友,成人把朋友当玩具。

5.人犯错误,大半是该用感情时太过动脑筋,该用脑筋时又太感情用事。

6.最不好玩的游戏是——轮到你上场时,却改变了规则——人生往往如此。

【 沈从文妙语 】

1、普通人用脚走路,我用的是脑子。

2、我动,我存在;我思,我明白一切存在。

3、多少文章就是多少委屈。

4、秋成熟一切。

5、凡事都若偶然的凑巧,结果却若宿命的必然。

6、美丽令人忧愁,然而还受用。

7、一辈子最怕的是在同一张床上睡觉。

婚姻的三重境界 第6篇

一个姑娘和一个汉子成了家,姑娘的口味清淡,汉子无辣不欢。

姑娘常去父母家蹭饭吃。一天,姑娘的父亲做的菜咸了些,母亲一声不响拿来水杯,夹了一筷子菜,将菜在清水里荡一下后再入口。忽然,姑娘从母亲细微的动作里领悟到了什么。

第二天,姑娘在家做了丈夫爱吃的菜。当然,每一个菜里都放辣椒。只是,她的面前多了一杯清水。汉子看着她津津有味地吃着清水里荡过的菜,眼睛里有轻微的湿润。

之后,丈夫也争着做菜。但是菜里面已经找不到辣椒了,只是他的面前多了一碟辣酱,菜在辣酱里蘸一下。每一口,他都吃的心满意足。

为了爱,也为了自己,他们一个坚守着一碟辣酱,一个坚守着一杯清水。他们更懂得怎样坚守一份天长地久,细水长流的爱。

电话的故事

有一次,我和几位朋友到江西,晚上刚刚睡下,突然下起了雷雨。朋友披衣起床,自言自语:“不知杭州下没下雨?”

朋友叹口气,说:“我老婆特别怕雷,只要雷雨天,她肯定失眠。”

朋友的电话打通后,我听他在说:“杭州有没有下雨?”接着,朋友说,“那就早点睡,别看那些婆婆妈妈的电视连续剧。”

他合上手机,对我说:“杭州没下雨。”

前前后后,通话时间不到一分钟。

比起恋爱时期的“电话粥”,几十秒的通话时间真是太短了,但是,这几十秒钟,隽永如斯。

婚姻不只是嫁一个男人或娶一个女人那么简单,它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和一个自己所爱的人结婚。

第二重境界:和一个自己所爱的人及他(她)的习惯结婚。

第三重境界:和一个自己所爱的人及他(她)的习惯,还有他的背景结婚。

处在第一境界的夫妻,婚姻相对稳固。处在第二境界的夫妻,婚姻比较稳定。处在第三境界的夫妻,很少见到有离婚的。

在这个世界上,那些白头偕老的人,一生基本上都结三次婚。

第一次是在饭店里,在亲朋好友的恭喜和祝福中,与一个自己所爱的人结婚。

第二次是在家里,两人经过几年磨合,互相与对方的习惯结婚。

第三次是在家族里,与对方的各类亲情结婚。

第二次和第三次结婚与第一次相比,有很多的不同。没有隆重的婚礼,也没有亲朋好友来祝贺,唯一在场的是双方的默契。

真正的婚姻,往往都是发生在最后的两次。

现在好多人结婚两三年就离婚了,如果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原因就是没有把自己的婚姻从第一重推入到第二重境界。

大家都知道,沸腾的水能杀灭细菌。热恋和沸水一样,也能杀灭当事人身上的缺点和不足。

那些热恋中完美无缺的白马王子和小鸟依人的姑娘,进入婚姻这杯不温不火的水之后,缺点和不足会像细菌一样重新回来。

这时你必须跨入婚姻的第二重境界,和他(她)的习惯结婚,接纳和包容他(她)的缺点和不足。否则,婚姻之花就会因为根系过浅而枯萎。

跨入第二重后的婚姻是甜蜜和温馨的,呈现出的最大特点是宽容和互补。然而,婚姻的温馨并不能代表婚姻的稳固。稳固的婚姻还需要第三次升华,那就是与对方的各类亲情结婚。

也就是说,把你对他(她)一人的爱扩展到他的父母和亲友,并且在这种爱中,对婚姻有了智慧的领悟:你的另一半不但属于你,他(她)还属于他的父母和朋友,甚至还属于他(她)自己。婚姻一旦进入这种境界,也便进入禅定的状态,想分开都非常难。

在爱情的世界里,许多男人往往误解婚姻就是娶一个女人,而忽略了还要娶过来女人自身的追求,以及女人身后的背景。许多女人误解婚姻就是嫁给一个男人,而不知道还要嫁给这个男人的习惯和性格,以及这个男人背后的家族。这种认识上的错误,让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看到了不少破碎的婚姻。

寓言教学的三重境界 第7篇

步入激荡的青春年华, 不知不觉远离了“寓言”, 原因是我不知何时起觉得寓言的故事情节过于怪诞, 尽是些编造的东西。自以为成熟的我将一本本寓言集束之高阁, 弃之不理。

作为教者踏上讲台, 再拾寓言文体, 从“无趣”到“眼前发亮”, 我忽然发现, 寓言类的文章中自有乾坤, 这本是一片沃土, 值得每位读者沉浸其中。

寓言作为一种文学形式, 无疑是老幼皆宜的读本。作为一名教师, 如果在引领学生阅读寓言时, 及早明晰寓言文体的特征, 依照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教学, 那么, 每个学生都会尽享此种文学形式的妙趣。

一、亦幻亦真, 沉浸梦幻的寓言世界, 达到第一重境界

寓言是以故事为外壳的, 看似怪诞的情节、现象, 仅是为揭示深刻的道理服务。不必引导学生以成人理性的眼光看待寓言中的人和物, 不必对寓言中看似怪诞的情节妄作评论, 应让学生沉浸在亦幻亦真的寓言世界里, 达到第一重境界。

老师如果在进行寓言教学时没有明晰并遵循儿童的心理和智力发展特征, 没有站在儿童的立场去感悟寓言的真谛, 就会造成偏颇, 总觉得寓言情节过于简单, 一点也不合乎现实。哪有《郑人买履》《南辕北辙》《买椟还珠》中那么荒谬的人? 其实寓言的这一特征, 恰巧迎合了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具有独特的童趣性和幼稚性的特点。孩子的世界是五彩的, 他们大多在童话的陪伴下长大, 在灰姑娘的世界里成熟, 在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命运里读懂世界。他们认为哈利波特的魔杖、会飞的扫帚本是世界的一部分。

教师应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教学中要有童心, 珍爱童趣, 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去评论寓言, 要让学生有独特的见解, 不能抹杀学生的创意。进行寓言教学时, 可直观演示, 使用图片再现寓言中的故事情节, 师生共同扮演角色, 借故事论寓意, 观看视频, 联系实际等, 让学生加深对主题的感受。教学的重点、难点应是让学生明晰隐含在简单而生动的故事情节之中的深刻寓意。

低年级教材中的许多寓言同时也是童话故事, 教师可先带领学生先在虚幻的世界里遨游, 感悟人物的情感起伏, 再理解寓意。

如我执教 《蜗牛的奖 杯》 (苏教版) 这则寓言时, 是这样设计的:

对照图, 我们再来看看蜗牛现在的样子:没有了翅膀的蜗牛, 它再也不能自由地飞翔了, 只能勉强地从硬壳里伸出头来。“勉强”一词让我们体会到了什么?学生静心体会, 知道:蜗牛连从硬壳里伸出头来, 都非常地吃力。引导学生捕捉到关键词“勉强”, 是为了让学生加深对蜗牛痛苦心情的体会。

看着这只痛苦的、可怜的蜗牛, 你们还记得以前的蜗牛吗?教师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分别再读课文前两次写蜗牛善于飞行时情形的句子, 也就是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 对比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写蜗牛缓慢爬行样子的句子。在三次比较朗读中, 让学生感受蜗牛的巨变, 知道:再也看不到这只自由飞翔、快乐无比、在飞行比赛中遥遥领先的蜗牛了, 我们只能看到在地上痛苦挣扎、慢慢爬行的蜗牛。

教师这时再让学生思考:蜗牛为什么会变 成这样呢 ? 学生畅谈 后 , 再以英国莎士比亚的名言升华寓意:一个骄傲的人, 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这样的设计, 教师以一唱三叹的语言, 步步为营, 将学生的心与蜗牛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情感走向了高潮, 认识引向了深入, 使文章的寓意更有说服力, 更能打动学生。

带领学生进入作者描绘的世界, 教师无需将学生从他们认为真实的神奇的寓言世界里走出来, 就让他们确信文章描绘的一切。由于学生的情感与文本的情感相融合, 很快能明白道理, 并推及己身, 树立正确的观念。

二、明晰主旨, 走出荒诞的寓言世界, 达到第二重境界

寓言这种体裁具有哲理性、讽喻性、情节虚假性的特点。在教学中, 教学的重点、难点不应是寓言故事中情节、形象的描绘。教学的重点、难点应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把“明理”作为教学核心。在教学寓言故事时,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寓言故事本身的分析去揭示和“消化”寓意, 是教师教学艺术的展现。

进入中年级的学生, 对寓言故事情节的虚构性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学时可以淡化对情节真假的分辨, 重点可放在引导学生明晰作者表述的主旨上, 达到第二重境界。

如教学《纪昌学射》 (人教版) 时, 无需关注“用一根长头发, 绑住一只虱子”怎能做到, “虱大如车轮”是否为真, 而应通过文本的阅读让学生明白纪昌学射过程中的艰辛付出和坚持不懈, 明白寓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纪昌是怎么练的呢?我让学生先从文中找出句子, 抓住关键词语, 再慢读细品, 加深对纪昌的认识。

学习纪昌首次练习眼力时的句子, 学生透过“注视”一词, 读出纪昌的专注劲; 从模仿看“穿梭着的梭子”, 体会练习 的苦和累 ;从两年的漫长日子里, 不论寒冬酷暑, 纪昌艰难练习情景的联想, 体会纪昌那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 让学生看到一个有决心、有毅力、有恒心、专注认真的纪昌。

纪昌的眼力练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了, 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飞卫为什么要让纪昌先练眼力呢?学生由这件事想到了其他知识的学习, 也就明白 了寓言要 告诉我们 的道理———无论学什么本领都要练就扎实的基本功, 只要有恒心和毅力, 在学习的道路上百折不挠地前进, 就有可能攀登上光辉的顶点。

这样的课堂是充满活力的, 学生的思维被激活, 他们发问、争论, 自由、表达, 在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的气氛中明白了寓言蕴含的深刻道理。

三、探究真相, 超越荒诞的寓言情节, 达到第三重境界

一至六年级学生的心理和智力发展水平具有巨大的不平衡性, 高年级学生心理和智力发展速度较低年级学生更迅猛, 更成熟, 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客观和更深刻, 理解感悟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自主思考能力增强。此时教学寓言可以带领学生超越寓言情节, 探究故事背后的真相, 达到第三重境界。

不论是人教版还是苏教版均选用了部分《伊索寓言》作为教学内容, 在学生心智发展具有一定水准时, 教学此体裁文章, 可让学生思考:伊索寓言为什么大多以动物为喻?学生通过对作者生平及生活时代的了解, 知道伊索作为一个奴隶, 为获得自由需要付出许多。虽然《伊索寓言》大多以动物植物的故事, 揭露富人贪婪自私的丑恶, 表达对恶人残忍本性的鞭挞, 对劳动创造财富的肯定, 对社会不平等的抨击, 对懦弱、懒惰的讽刺, 对勇敢斗争的赞美;教人如何处世做人, 怎样辨别是非好坏, 怎样变得聪明智慧。但相传伊索最终仍因得罪权贵, “亵渎神明”而遭杀害。“假语村言”的故事的背后是一份无奈。恰如《 红楼梦》 第一回 , 曹雪芹的 自我评价:“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

教学《螳螂捕蝉》 (苏教版) 时, 我引导学生争辩:少年给大王讲的故事到底是真还是假? 自然界中真有“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这样的巧事吗?又真的是这少年巧遇吗?学生细读文本发现:“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 我就处死他! ”“死命令”“一连转了三个早晨”“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等词句, 明白少年是故意为之, 意在“巧谏”, 让吴王明理。这一故事的真假均有可能, “亦假亦真”的故事背后是一份机智。探究看似荒诞的故事情节背后的真相, 可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 达到第三重境界。

作文审题立意的三重境界 第8篇

一.莫让浮云遮望眼———审准题意

近几年盛行的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不是开放式作文, 恰恰是对题意有所限制的作文 (有人称之为“高度开放, 合理限制”) ;这个题意, 就是引题语段或者话题材料的意义。考生在入笔缀文之前, 必须对引题语段的丰富内涵, 话题材料自身的多元寓意, 深味透析, 然后抽绎出自己认定的观点。如果能够从整体上或者从某一个角度把握住意义, 就是审准了题意。

那么, 如何审准题意呢?

1、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凡是材料作文, 先要弄清材料本身的立意;而材料的立意往往可通过关键词体现出来。如2009年全国卷1的作文材料:

兔子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 可是不会游泳。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边, 差点被抓住。动物管理局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 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 同班的还有小狗, 小龟和小松鼠等。小狗, 小龟学会游泳, 又多了一种本领, 心里很高兴: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长时间都没学会, 很苦恼。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 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汗水。加油!呷呷!”评论家青蛙大发感慨:“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思想家仙鹤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 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

这是一个寓言, 属于新材料作文。材料的关键词很明显:“全面发展”、“发展特长”和“生存本领”, 这样就明白了材料的中心:如何确定人的发展策略。围绕这个问题, 立意的角度是多方面的: (1) 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强调要有自知之明, 扬长避短, 张扬个性, 做到学有专长; (2) 从教育者的角度:要处理好全面发展与发挥个人特长的辩证关系, 弄清人的发展到底是要强调“全面”, 还是要注重“特长”。这里就涉及到对“全面”的理解, 如果认为指的是德、智和体等诸方面, 那么这个“全面”是要的;如果认为仅仅指的是才能, 那么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 社会更需要复合型的人才的今天, 那也不一定要“全面”。据此, 我们既可从前者的角度谈人的全面发展, 又可从后者的角度谈“术有专攻”;这样就要遵循教育规律, 区别个性差异, 因材施教, 发现特长。

2、准确理解题目或者话题的含义。

如2009年的北京高考卷的作文题:“有一首歌唱道: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 给我希望。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 飞向远方。请以‘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为题”。这个题目是给材料的作文模式, 材料虽然是流行歌词, 内容也贴近学生生活, 但是在立意时不弄清题目中的“隐形”、“翅膀”这两个关键词的含义的话, 写起来也容易出问题。在这个文题中, “翅膀”的功用是能够“带我飞”的, 又因为是“隐形”的, 那么这个“翅膀”就是引领人走向成功的愿望、信心等, 比如坚韧的毅力, 顽强的斗志, 远大的理想等。例如袁隆平之所以能成为“杂交水稻的专家”, 就是因为他有一个“让老百姓有饭吃”的愿望, 这个朴素而伟大的愿望就是袁隆平成功的“隐形的翅膀”。当然, 也要注意题目中的“我”, 它告诉我们:“翅膀”的主人公也应该是抒情主人公“我”而非“他者”。

二.横看成岭侧成峰———选定角度

确定了材料或者题目的立意, 下一步就是选定自己作文的角度———或者写作的主旨。因为这两个主旨往往是不一致的。例如2008年湖北省高考作文题目“举手投足之间”的前面所附的一则材料, 其主旨是“我们在举手投足之间要善待自然、他人和自己”, 但是学生在确定自己作文主旨时, 完全可以抓住其中的一点生发即可。如“举手投足之间要善待自然”“和谐即在举手投足之间”等等。而在确定自己作文的主旨时, 就要在准确的基础上, 力求新颖。

以2008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为例, 这则关于5·12地震的新材料作文, 可以说审题的“门槛”很低, 考生大多都能准确审题, 但正因为审题大多都能“过关”, 所以阅卷老师把眼光更多地集中在立意上。事实表明, 有太多的考生在立意上撞车, 缺乏新意, 以致无缘高分。而有一位考生却能独辟蹊径, 以一位灾后“逝者”的口吻, 表达了对地震带来灾祸的苦痛和悲愤, 特别是运用欲扬先抑手法表达了对灾后救援工作的肯定与欣慰。此文细腻的笔触、丰富的情感、奇特的构想特别是新颖的视角, 深深打动了阅卷老师, 从而获取了令人满意的高分。又如2008年湖南卷作文, 要求就“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翻出新意。然而遗憾的是大多数考生浅尝辄止, 多围绕“距离产生美”这一立意进行构思, 结果频频“撞车”, 只有少数的考生能够达到“险以远”的“胜境”———将心胸视界宽窄与名利物欲的有无联系起来写, 既有思辨的韵味, 又有哲理的高度;其不俗的见识、深刻的立意最终也博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因此, 当我们面对高考作文文题的时候, 应尽量做到两个“避免”, 避免从常规的角度去思考, 避免从常见得方法去切入;要转换思维, 突破常规, 想出人人都知道好但并不是人人都想得到的立意, 才能使你的作文免于“大路货”, 而成为“抢手货”。

三.无限风光在险峰———力求高远

不过, 在批阅作文中, 最受阅卷教师青睐的立意是那些指能以旁观者的心态, 客观理智地审视、分析问题的作文。因为第三者立场的独特性, 再加上辩证分析、理性思考, 所以往往给人在境界上更高一层的感觉, 使人更信服。以2008年高考山东卷作文为例, 这是一个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的作文, 题面非常简单, 初看非常好写, 但深思之后, 始知并不容易。其难就难在对“春来草自青”的生发与分析上。很多考生只能看到这句话的一面意思, 而不能认识全面;或者是抓住了一点, 就不及其余, 说话过头。“春来草自青”指的是要顺从自然、遵循规律。但一些考生过于强调了“顺应自然”, 完全否定了人的能动性和作为;或只言“自然”的一面, 不提“人为”的一面, 从而使得立意不高, 失去得高分的机会。因此, 当我们面对高考作文文题的时候, 一定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进行全面、辩证的思考。只有运用辩证思维进行全面立意, 才能使自己的作文具有高屋建瓴的宏大气势和左右逢源的洒脱俊逸, 才能在千人一面的立意中脱颖而出, 才能让慧眼独具的阅卷老师从眉头紧锁到会心一笑。

走过作文教学的“三重境界” 第9篇

一、会写——作文教学的第一重境界

对于刚写作的儿童来说,我们千万不能对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我们首先对学生习作的定位应该是能将作文写通顺,换一种说法就是会写,这也是作文教学追求的第一重境界。那么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老师,该从何处着手,让学生写出文从字顺的文章呢?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点入手:

1. 浸润经典书香。

阅读是作文之母。回望古往今来每一个文学作家的成才之路,无一不是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之上的厚积薄发。我不太提倡学生读作文书,而是提倡让学生从小诵读各种经典,因为这些经典之作,不仅仅文辞优美,最关键的是它们的思想能“养”人之心灵。久而久之,学生的目光里、谈吐里、文字里都会散发着一种文学的气息,闪烁着思想的光辉。我坚信:只有亲近文学,写作才能走进新天地。

2. 夯实写作根基。

小学阶段是学生作文习惯养成最关键的时期,无论是好的习惯还是坏的习惯都是在这个时期养成的。起步坚实,今后的迈步才能从容。那么在学生作文的起始阶段,我们该夯实的写作基本功是什么呢?一是把语句写通顺,让人读来舒畅。二是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三是作文中要杜绝错别字。如果做到以上三点,可以说学生写作的最基本的能力便具备了。

3. 传授写作技巧。

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说过:作文没有捷径可走,却有方法可循。因此,传授写作的基本技巧是十分必要的!必须告诉学生:写作之前要进行精巧的构思;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写出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要确定好写作的重点,做到有详有略;写活动类的作文要注意点面结合;要学会使用一些四字词语、名言诗句等,增添文采;要学会使用打比方、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让语言生动形象;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如巴金先生所说的:“写作的唯一秘诀便是对生活充满无限的热情。”如冰心奶奶所说的:“有了爱就有了一切。”一定要告诉学生言为心声,情动辞发,只有用真情,才能去打动读者。

二、乐写—作文教学的第二重境界

当学生走过“会写”的第一重境界之后,“乐写”便成了作文教学新的追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觉得无东西可写时,当学生的写作素材陈旧时,教师首先应该反思自己的作文教学是否出了问题。如何让学生迈上“乐写”之路。我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

1. 开展活动,丰富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是作文之父。我曾与学生开展“吹羽毛”“两人三足”“反口令”“辩论会”“包粽子”等活动,有了“生活这个作文之本”,学生的写作就成了一种自然的倾吐,成了一种快乐的事情。

2. 写作接力,提高能力。

日记是学生积累作文素材、感受真实生活、提高写作能力的必要手段。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写日记的热情,提高学生日记的质量,我把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每天每个小组的一个人进行小组日记的记录,记录的内容可以是班级或小组发生的事情,可以记录自己的阅读感悟,可以记录天下大事……几学期下来,学生的小组日记的写作接力一天也没有间断,他们在快乐中记录每天发生的事情,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写作与互评互改的能力。

3. 师生比赛,激发热情。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每次学生有写作文时,我都会与学生一起习作。我常常给学生讲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希望他们写作文的水平能够超过老师。在这样一种比赛的氛围之下,在竞争的时候,学生往往灵感四射。

三、“享”写——作文教学的第三重境界

几年下来,写作文不仅仅成为了学生的乐趣,更成为了他们心底深处的一种欲望,每当置写作文,学生会兴奋得手舞足蹈。渐渐地,作文教学步入让人享受的第三重境界。

1. 博客记录生活。

吴勇老师在《儿童写作论》中说:儿童写作,强调以“人”为“文”,将儿童的生活、实践、阅读、梦想、情趣等有机地糅合在写作课程资源之中,它注重以“文”化“人”,借助儿童的言语写作、言语交往、言语成长来推动儿童精神发展。为了开辟一个支撑学生精神成长的天地,我特地开通了班级博客,每当学生有自认为优秀的作文时,就直接在班级博客上发表。未发表的学生见到别的同学的文章发表了,也不甘示弱,纷纷投入到写作的热潮之中。学生在阅读博文之后,可以进行赏析、点评。每周每月每学期都要评出班级博客之星,阅读(点评)之星等等。两年多,班级博客越来越红火,点击率也是节节攀升。写班级博客已成了一种享受,班级博客已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2. 创作连载小说。

福楼拜在指导莫泊桑写作时说:“才气是坚持写作的结果。”如果学生能够养成坚持写作的习惯,那么作文就变成了创作,被动就变成了主动,痛苦就变成了享受。《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所以,自从进入六年级以来,每天中午30分钟,我让学生进行自由创作。每天走进教室,在优美的钢琴曲中,学生的思绪轻舞飞扬,灵感流溢笔端。一学年来,全班学生人人都有一部小小说。其中有的虽然还很稚嫩,但是在字里行间,我已经感受到了他们创作的冲动,他们的灵性,他们的一颗童心。

数学课堂的三重境界探幽 第10篇

凭三尺讲台、一方空间的数学课堂, 能否区分境界的高低呢?能的, 只不过划分的标准会见仁见智.笔者不揣浅陋, 尝试做一番探讨.

其一为“效率境界”.我们常常会用“扎实”“实在”“高效”等词来评判这类课堂教学.追求效率的数学课堂教学在我国有其历史渊源.“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国家急需培养出大量又红又专的人才.教育系统拨乱反正, 对中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进行了深刻的反思.1978年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加强“双基” (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的训练.从那时起, “双基”在中国教师的头脑里就打上了深深的烙印.通过一代一代人教学经验的传递, 其教学方法、教学流程、教学手段都得到延续.其教学的主要特征是:强调教师的讲授要准、要细, 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正确理解, 加强解题技巧训练, 训练学生解题的熟练程度.显然, 这是一种效率至上的教学, 关注的是课堂中“投入与产出的效益比”.所以, 其教学方法的设计, 往往将材料划分成一系列连续的小单元, 采用小步子教学, 一步一回头, 不断地强化学生正确的行为, 修正错误的理解和认识, 整个系列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这种小步骤进行呈现明显的及时反馈、自定学习步调的教学方式, 显然与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程序教学法”的四个要素是相一致的.“效率境界”的课堂, 表现为快节奏、大容量, 带有浓厚的功利主义倾向, 在这样的课堂里, 学生习得的是“枯燥的”“专深的”数学知识, 但学生的主体未得到解放, 学生的数学素养不能得到全面的、和谐的提升.

其二为“质量境界”.这类课堂我们往往会用“精致”“巧妙”“行云流水”等词来形容.若从技术层面上分析, 这一境界的数学课堂教学, 则更多显现为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数学教学实践的影响.一是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主体能动作用的发挥.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活动的有效性, 不仅依赖于主体对所学材料的识别、加工和理解, 同样依赖于主体对自身学习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 更包括了主体对于自身结构的改善和重组.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学生经历“同化”或“顺应”后, 自身心理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 故而学习主体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是重视迁移.所谓迁移, 是指—种学习对后—种学习的影响.奥苏伯尔在有意义的学习研究中, 强调认知结构是知识学习发生迁移的主要媒体.为此, 他认为, 教学时要设计适当的“先行组织者”, 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具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 并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内容相关联, 使之在学习者已知的与需要知道的两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 促使其更有效地学习新材料.与之相呼应, 在国内数学界, “为迁移而教”的口号一度被广大教师奉为圭臬, 显然是把“迁移”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推向了极至.三是突出学习的过程性, 倡导让学生成为积极的探究者;强调利用发现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诱导直觉思维, 鼓励创新.布鲁纳认为, 编码系统不仅能够接受信息和组织信息, 而且能够超越一定的信息, 即产生创造性的行为.这样便把创新性思想观念的产生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观念和知识的结构形式关联起来.四是受奥苏伯尔关于成就动机内驱力说的影响, 加强了对学习兴趣的培养, 关注学习者的“心向”;受加涅的认知策略理论的影响, 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等等.由于加强了对学习心理的研究, “质量境界”的数学课堂在教学设计上表现出的明显特征是“精雕细刻”, 巧妙的迁移、精到的讲解、精致的练习设计、对教学流程细腻地加工和处理, 都使这一境界的课堂教学愈加趋于科学化、精致化、审美化.“质量境界”的课堂, 虽呈现出局部设计的细腻与精致, 但缺乏整体观照的大气;虽然可以顺利达成一节课的认知与能力培养目标, 但难以顾及“全人发展”这一更长远的教学目标.特别是, 教师越是追求教学精致的同时, 也越是消解了学生对于真实问题模糊性的忍受力.

其三我们不妨称之为“生态境界”.我们会用“像呼吸一样自然”、“像拉家常一样轻松”等语句来描述对这类课堂教学的感受.这样的课堂教学, 它超越了对某一节课具体内容短期目标的设定, 而是着眼于学生长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生态境界的课堂首先意味着是“生命的课堂”, 尊重生命自主性、多样性和差异性, 使得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都是可以自由呼吸的.这种自由体现在他们有权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知识, 他们有权发表对知识理解的任何看法, 他们有权对教师的教学和自己的学习作出评价.学生在这样的课堂里所体验到的, 就是佐藤学说的“润泽的课堂”, 就是叶澜说的“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生态境界的课堂还意味着是“和谐的课堂”, 这不仅表现为课堂内人际关系的和谐, 还意味着科学、文化、审美协调发展的和谐;“思维场”、“情感场”、“交往场”平衡的和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统一的和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和谐;课堂生态空间环境与课堂教学环境的和谐等等.和谐超越了以往强调某个单一指标的局限, 实现了元素分析向各元素间整合的跨越, 这无疑开辟了一条数学课堂研究的新视角.再者, 生态境界的课堂还是“发展的课堂”,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人们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和传统的依赖大量消耗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方式进行反思的结果.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和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形成, 倡导以更多的机会来发展学生自我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让个体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即终生学习的能力, 从而大大提高个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阅读的三重境界 第11篇

阅读分为若干种,绝大多数人的阅读属于消遣性阅读。这种阅读的目的就是打发时间,说得高雅点,是让时间不至于白白流逝。浏览网页,翻翻报纸,看看电视,了解一些热点新闻,搜集几件明星八卦,打探哪里出了奇人异事,瞅瞅又有几个老虎被调查……边看边乐,然后与志同道合者大摆龙门,是很惬意很得意的事。

市井闲人们的阅读大抵如此,很多上班族的阅读也有相当的比重可归入此类,我们青年学子,有时也愿意做这些消遣性的阅读。为的是放松放松,调剂一下有些枯燥的学习生活。我觉得,“消遣”是个中性词,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归入褒义,毕竟有所消遣便有所寄托,这总比无所事事、无是生非要好得多。

阅读的第二重境界,我称之为充电式阅读。这种阅读有明显的现实“功利性”,颇有现趸现卖、临时抱佛脚的意味。以我为例,该交综合性研究作业了,我才上网搜索相关的材料,包括成本的书、杂志,相关论文,然后挑灯夜战,快速扫描,从中筛选自己用得着的矿石,冶炼、提纯,最终形成自己的产品。这样的阅读,效率高,印象深,积少成多,集腋成裘,我的大脑里面的东西感觉越来越多,越来越有品位。出于很“近视”的目的,其效果却是长久的,这样的阅读,其实就是我们成长的台阶。

听说大多数成年人尤其是上班族,其阅读大都含有某种“功利性”。这不是坏事。关键是要将这些信息合理转化,切忌生搬硬套,机械照搬。否则的话,这种阅读就成了鸦片,副作用可不是一般的大。

阅读的最高境界,是精神性阅读,或者叫心灵性阅读。这样的阅读完全是个人的兴趣所在,阅读的过程,也是修养身心、陶冶情操的过程。据说,这样的人,看经典的影视作品,会忘掉了世界的存在,能与剧中人的命运相喜悲;看喜欢的文学名著,常常会如五柳先生“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可惜的是,我还没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但我会向这个方向努力。

鲁迅说过,要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卢梭则强调,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道出了读什么书和怎样读的问题。我的同桌师兄曾告诉我,经典是用智慧写成的,读经典,可以做智慧人。我当明乎此,力行之,便会臻于大境界。

2016年天津市高考作文考的是“材料作文”,材料如下:在阅读方式多元化的今天,你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在宽广无垠的网络空间中汲取知识;你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悦读”有形有色、有声有像的中外名著;你也可以继续手捧传统的纸质书本,享受在墨海书香中与古圣今贤对话的乐趣……当代青年渴求新知,眼界开阔,个性鲜明,在阅读方式的选择上不拘一格。请围绕自己的阅读方式,结合个人的体验和思考,谈谈“我的青春阅读。”材料的关键词是“阅读”和“青春”。这样的考题定向性强,有感召力。在我们国家大力提倡“全民阅读经典”的大形势下,把“阅读”的元素融入高考作文测试,这个定位很有方向性,体现了“阅读”的重要性。加之“青春”符号,十分切合考生的生活实际,这样就有话可说,有素材可选了,给他们提供了展示写作能力的平台。考生可以晒自己的阅读故事,写成文情并茂的记叙文;可以抒写自己的阅读感悟,写成饶有兴味的散文;可以发表对于阅读的看法,写成观点鲜明的议论文。这样的作文考题,既能展示考生的文字表述功底,又能引发考生的思辨力,文学性和社会性并重,是很不错的考题。

《阅读的三重境界》是2016年天津市高考满分作文,之所以获得满分,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赏析:

首先,结构十分清晰。第一重境界是“消遣性阅读”,第二重境界是充电式阅读,最高境界是精神性阅读。结构的清晰,折射出这位考生的思维清晰。文章由浅入深,先谈消遣性阅读的目的,再结合社会上的“市井闲人”和青年学子的阅读实际,作出合适的评价,“我觉得,消遣是个中性词,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归入褒义,毕竟有所消遣便是有所寄托,这总比无所事事、无是生非要好得多得多。”第二重境界讲了上班族的功利性阅读,做出了评价,“这样的阅读,效率高,印象深,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其效果却是长久的,这样的阅读,其实就是我们成长的台阶”。“这不是坏事。关键是要将这些信息合理转化,切忌生搬硬套,机械照搬。否则的话,这种阅读就成了鸦片,副作用可不是一般的大。”最高境界的阅读是心灵性阅读,以“五柳先生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为例进行了述说,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这种境界的赞赏。

其次,有“自我”的元素在闪动。每一种境界里都有“我”的出现,第一境界这样写,“我有时也愿意做这些消遣性的阅读,为的是放松放松,调剂一下有些枯燥的学习生活。”第二种境界“以我为例,该交综合性研究作业了,我才上网搜索相关的材料,包括成本的书、杂志,相关论文,然后挑灯夜战,快速扫描,从中筛选自己用得着的矿石,冶炼、提纯,最终形成自己的产品。”最高境界抱有遗憾,“可惜的是,我还没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但我会向这个方向努力。”这样跟“我结合”,切合“我的青春阅读”要求,指向性强。

再次,语言简练精致。不是泛泛谈及阅读,而是给阅读进行了很合理的定义,比如“阅读的第二重境界”,把它称之为“充电式阅读”;比如,“阅读的最高境界,是精神性阅读,也叫心灵性阅读。”很不错的名称,精准适度。让读者很佩服这位考生的语言表述力,比一般的学生语言表述力要强得多了。还有结尾,语言也是很凝练有力的,“明乎此,力行之,便会臻于大境界。”用文言的小句子来启示读者。

总之,《阅读的三重境界》是一篇语言精练、结构清晰的文章,思维有深度,在高考学生中实属难能可贵,值得评满分。

小学数学动手操作的三重境界 第12篇

一重境界:动手操作从关注学生的手势运用开始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也曾经作过这样的论断:“人类心理的发展都来源于动作。”小学生的语言逻辑思维和联想实际的能力还不发达, 动作思维是他们理解事物的开端。尤其在小学低中年段, 动作思维与形象思维是支撑他们学习的主要形式。因此, 动手操作可以从关注学生的手势运用开始, 帮助学生建立“数学表象”。

1.在课题引入中让学生运用手势

手势是学生最基本的体态语言, 它通过学生的触觉、视觉等发生作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手势动作, 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其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 引入课题时, 有位老师请同学们观察屏幕上“苹果平均分成两份”, 并用拍手的次数表示每份的个数。接着, 屏幕上依次出现每份4个苹果、2个苹果、1个苹果, 学生相应地拍手4次、2次、1次。然而, 当出现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时, 学生的手停在半空中没有办法拍手表示。这就是教师巧妙设置的一个动作悬念, 顺势引入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于是, 学生被动作吸引, 为悬念惊奇, 以高昂的学习兴趣投入到分数新知识的学习之中。

2.在课堂练习中运用手势

手势语言是人类感情的一种表达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或无意识使用的手势语言, 是学习心理与学习个性的一种反映。它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 还可以在数学知识巩固与运用中发挥作用。如教学《9的乘法口诀》后, 为帮助学生快速记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手势演示乘法口诀。其做法是:伸出双手, 十指平伸, 掌心向上, 从左至右, 几个9就弯曲第几个手指, 曲指左边的手指数代表积的十位数, 曲指右边的手指数就代表积的个位数。以此类推, 可用手势表示9的全部9句乘法口诀。又如学习《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后,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肢体语言设计“用手指凑十”的游戏:教师伸出一个手指头, 学生伸出九个手指头, 凑成十, 以此类推。当然也可以学生对学生, 在这种互动游戏中形成良好的动作记忆。

3.由手势运用延伸到肢体语言和学具摆动

首先, 将学生的肢体语言引入到课堂教学的探究活动过程中, 能充分激活学生的智力活动。如在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找次品》的教学中, 有位特级教师巧妙地用“人体天平”让学生身动思维动。她围绕找次品安排了小组合作实验活动, 把用身体模仿天平平衡与倾斜的动作融入到探索的全过程。这里的身体动作是学生头脑中天平状态表象的外化, 本身就是一种思维活动的表现。同时这里身体的动作又促进了学生更高层次的思维:次品在“身体天平”的哪一边?找出唯一一个次品还要怎么分组?需要分几次?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丰富数学思维历程。其次, 操作学具符合儿童“感知—表象—概念”的认识规律, 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 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 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 获得感性知识, 形成知识的表象, 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 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同时, 合理操作学具还有助于学生理解算理, 有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等, 这里不作赘述。

二重境界:动手操作从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开始

数学的学科特点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为缩短这个距离, 动手操作活动以其直观、具体的优势成为数学知识抽象性和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一座桥梁。但值得注意的是, 只有有效的操作活动才能成为学生思维活动的载体, 才能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

1.让操作活动与思维紧密结合

调查表明, 很多教师简单地把动手操作活动中的“动”理解为动一动、摆一摆、做一做, 而忽视了学生操作过程中内在的“思维操作”活动。如果我们只是停留在实际操作层面, 而未能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建立相应的数学对象或数学概念的心理特征, 就不可能发展真正的数学思维。“没有数学思维, 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离开了数学思维的动手操作活动, 只能沦为非数学活动。要做到动手操作活动与数学思维紧密结合, 就必须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有效提升数学思考, 努力把外显的动作活动与内隐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起来, 使之成为“思维的动作”和“动作的思维”。例如, 在教学《可能性的大小》时, 一位教师 (出示盒子) 说:同学们, 这个盒子里放有白球和黄球共6个, 不过这两种球的个数是不相等的。如果不打开盒子看, 你们有办法知道哪种颜色的球多吗?接着, 在热烈的气氛中引导学生从摸球的次数中根据摸出颜色的多少来确定两种颜色球的多少 (盒子里白球5个, 黄球1个) 。在这个案例中, 教师组织操作实验的目的明确, 具有足够的思维含量。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不仅感知了不确定性和可能性的大小, 而且在探索活动中学到了科学探究的方法, 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2.提升操作活动后的反思

关注动手操作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确保操作活动最大限度地为教学服务, 操作后的反思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因此, 我们在通过操作解决概念、计算等问题后, 必须再引导学生对操作的目的、过程、结果和作用进行回顾, 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这样, 不仅能有效提升动手操作的价值, 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如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将9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 每份4根还余1根, 从而引出有余数的除法。在新课结束前, 又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余数小于除数?”当学生难以回答时, 教师再引导学生回忆刚才的操作:把9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 为什么只剩1根, 不剩更多呢?学生通过回顾思考得出:如果余数比除数大就还可以再分, 只有余数比除数小, 才不能再分, 从而理解了有余数的除法的算理。又如, 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时,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后, 再引导学生回忆是怎么解决的。在学生说出可以把梯形变成以前学过的一些图形后, 教师相机板书:新知—旧知 (转化) 、旧知—新知 (联系) 。这种数学思维方式的反思, 会对学生产生很重要的影响, 它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 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的数学素养才能得到有效提高。

三重境界:动手操作从矫治学生的伪操作开始

动手实践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 在当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毋庸讳言, 不仅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动手操作异化现象, 而且不少教师由于理念把握的偏颇、行为演绎的失当, 屡屡发生“操作与目标偏离、与思维脱节”等缺乏有效性的伪操作现象。

1.摒弃动手操作异化现象

小学数学课堂中存在的动手操作异化现象主要有两种:一是动手操作边缘化现象。比如教师演示代替学生的亲手操作、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模仿操作等, 像这样被边缘化的操作很少能达到应有的效果;二是动手操作扩大化现象, 这是由于教师对动手操作的功效和价值的错误认知而盲目强化导致的。例如, 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 教师课前让每个学生准备完全一样的钝角、直角、锐角三角形各一对。课中让学生先分组操作这些三角形, 自主探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几分钟后, 教师发现多数学生都在无序地摆弄这六个三角形, 就提醒他们先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分成组, 一组组去拼成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或正方形, 然后分别测量每组三角形的底和高及拼成后图形的底和高, 把数据填进对应的表格。等所有学生基本操作好, 时间已经花了不少。谁知教师却问:刚才我们是通过拼一拼来比较它们的底和高, 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比如可以剪一剪、移一移, 大家再动手试试看。于是学生继续动手操作三角形……类似的二次操作现象并不鲜见。像这样过度强化学具操作, 不仅会淡化学生对新知的掌握, 而且会使得课堂效率大受影响。

2.理性诊治伪操作现象

数学课堂上伪操作现象也不少, 值得我们高度警惕。试举几例:一是操作与目标偏离———“伪”在迷失了方向。比如在教学《抛硬币》 (教师演示, 学生猜, 介绍硬币正反面及操作要领) 时, 教师每桌发一枚一元硬币, 要求同桌合作, 每人抛10次, 一人抛, 另一人猜, 看猜对没有。接着, 学生在“热闹”的课堂上表现出了极高的参与热情, 但这种热情都集中在“猜”上。其实, 教材创设抛硬币的情境, 意在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加深直观感知, 体验哪面朝上是不能确定的, 进而对不确定现象的感知由模糊到清晰。显然, 把活动的重点放在猜的结果是否正确的指向上, 明显偏离了“感受不确定现象”这一教学目标。教学时, 可以每桌再发一张记录单, 将“一人抛, 另一人猜, 看你猜对没有”改成“一人抛, 另一人记录, 把每一次落地时哪个面朝上写在记录单上”。让学生在试验、记录的过程中, 体验到这一事件的不确定性———有时正面朝上, 有时反面朝上。这时, 再追问:“如果让你猜, 你能保证每次都猜对吗?为什么?”让学生在反思和交流中, 再次认识到因结果的不确定性, 导致很难保证每次都猜对的道理。二是操作与思维脱节———“伪”在丢失了本质。比如在《十几减9》的

上一篇:倍增型企业的危机下一篇: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