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尝试

2024-09-15

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尝试(精选12篇)

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尝试 第1篇

一、使问题具有探究性, 营造探究问题的氛围

教师可以结合学过的知识, 提出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使学生自主地尝试、探究、感悟, 从而自然而然地体会问题的本质。如:教学《向沙漠进军》这一课, 学生通过认识沙漠, 了解沙漠对人类的危害, 增强了环保意识。长大为治理沙漠做出贡献自然会成为同学们的共同愿望。在此基础上, 组织一次交流、自励的语文活动, 可以增加他们的忧患意识。 (1) 分小组对有关沙漠的知识进行搜集、整理。同学们可以充分利用图书或网络进行了解。 (2) 在沙尘暴到来的日子进行实地观察, 写出观察日记。 (3) 组织全班同学交流材料, 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补充。 (4) 同学们完成一次想象作文, 如果我们积极地治理沙漠, 将是什么样子?这样的活动和探究可以使学生有自己的认识, 有自己的判断, 有自己的立场和观念。

又如:在学完《春》以后, 我结合小组为他们提供活动范围: (1) 关于春节民俗的研究。 (2) 天津地区春季沙尘暴的研究。 (3) 春的丰富文化内涵。鼓励他们借助图书馆、互联网及身边的书刊, 搜集、整理相关资料信息, 对其中一项活动进行探究。

二、教师做合作下的点拨者

学生经过自主、合作、探究过程, 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把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 教师帮助解决。教师在帮助学生解决疑难时, 要注意引导学生读文, 让学生自读自悟, 确实需要讲解的, 简明扼要, 只做点拨, 而不是面面俱到、滔滔不绝。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 引导学生总结一些有规律的学习方法, 使学生能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允许学生犯规,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为创新思维提供契机

在教学中, 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现并敢于提出问题。因为, 学生要能发现并提出问题, 就必须分析、思考、观察。许多伟大的发明创造是自提问开始的。学生提出问题后, 教师要积极地引导, 鼓励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 绝不可以包办代替, 简单回答了事。教师对提出设想的学生及提出问题的同学要加以表扬, 鼓励其他同学学习他们的敢于质疑的勇气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 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

四、注意多元化的课堂评价

评价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但不应由教师垄断, 应让学生自己对学习上的优点和缺点作自我评价、各抒己见。课堂教学评价不仅仅是教师单方面对学生作出评价,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 让学生在交流式的互评中, 评价同学的朗读、回答和表演, 指出其优点, 提出其建议。特别是面对众多美丽的错误、可爱的偏见、荒谬的异端及灵动的创见等信息不迷茫, 通过正确引导、参与评价, 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提高思辨能力。

当学生的独特体验与人生的价值取向发生偏差时, 在允许学生“自圆其说”的基础上, 通过阅读反思、协商、辩论的沟通方式进行评价, 用“我赞同……更赞同……”“我欣赏……更欣赏”等激励、辩证的语言评价, 使学生有受重视、被认可的满足感和愉悦感, 从而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 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学会聆听、理解、赞赏、争辩和互助, 达成共识, 学会共享、共进。

当然, 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 看起来非常热闹。实际学生交流得怎样?老师要深入小组当中, 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认知的进程, 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在学习中合作和共享, 是学习心理的一种需要, 如能得到满足, 将使教师和学生都感到愉悦。探究式学习是自主、合作、探究这三方面共同组成的一种整体的学习方式, 三要素相互作用。如果单方面强调自主, 就有可能变成各行其是, 所以自主应与合作互补, 而提倡自主和合作是为了更有效地进行探究活动。今天的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课本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在教育过程中造就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者和开拓者。

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石。课堂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使其维持饱满的学习热情。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能让学生在合作这种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里自主探究, 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产生乐于学习的愿望。

参考文献

探究性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尝试论文 第2篇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通过发现问题,进行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作为探究性学习的导师,其任务主要体现为确定教学目标,创设探究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对学生的自主活动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以伙伴身份参与学生的实验、调查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促进探究的发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作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善于激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善于激疑,就能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情绪。良好的学习情绪和精神状态,是学生自主学习成败的关键。如在学习碱的性质时,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了“巫婆斩妖”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个农民,孩子生病了,认为是鬼神捉弄的,就请来巫婆化水化符。巫婆叫他找些石灰溶于水制成澄清的`石灰水,并烧香化纸。巫婆口中念念有词,并说妖精已捉入盆中,而且眼睛被她弄瞎了,什么都看不见,然后举起宝刀向盆中一劈,结果盆中出现了红色的血。妖精被劈死了,但是孩子也一命呜呼了。学生们听后既谅讶又很想知道其中的奥秘,为什么盆中会出现红色的血呢?

带着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熟石灰的化学性质,要求同学们分组试验。学生各取一定量的石灰水加入试管中,然后滴入1~2滴酚酞溶液,结果溶液变红了。同学们观察到此现象后,惊呼道:这就是盆中的“血”。从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对常见碱的其他性质的探究学习中。

二、叠现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

新课程主张教师要做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即针对相关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学生的自主探究中逐个展开相应问题,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构建。如在学完氧气和氢气的实验室制备后,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自主设计完成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为此,教师特设计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问题1:要设计一个制备气体的装置,你要从哪几方面考虑?

问题2:怎样设计装置可以使实验操作简便?

问题3:你能否设计一个随用随制的装置?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在课堂上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对学生提出的各种可能方案,教师要引导学生相互评价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不足。随着问题的逐个解决,学生不仅在知识层面上获得了温故知新的良好收益,而且在“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的能力层面上也获得了进一步的锻炼和提升。

三、开展探究性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知识环节的前后联系,开展探究性的课外活动。这样,不仅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学到课堂上、课本里学不到的知识,而且更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创造意识,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如在学习“自然界的水”这一单元时,教师可设计一节综合实践课,主要以五个话题作为展示学生实践探究的成果。第一,水的重要性。第二,水资源的缺乏。第三,水的污染。第四,水的净化处理。第五,我国政府治水的方略等等。这些话题都要求学生课前尽量通过教科书、资料、报纸、电视、网络等方式收集信息,采取水样,小组合作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进行污水净化处理等。

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尝试 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教学效率

一、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挖掘知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需要教师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发现知识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注重教学的成绩。因此,要想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能力,教师需要实现其传统教学方法的改进,不再作为一个讲授者将知识死板地传递给学生,而是作为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挖掘的过程中来。由于小学生的心智还尚未成熟,对未知的事情充满好奇心,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来设置问题,激发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的兴趣。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仅仅要使学生掌握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为其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主角是教师,学生充当的是聆听者的角色,在课堂中的参与度不高。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心智不成熟,自制能力差,其往往会走神、分心,从而影响整个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教师需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加强对知识的体验

小学语文课堂除了需要学生理解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与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需要使学生体验情感,从而产生自我认知和思考。这也是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要求在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的氛围下进行语文教学,从而在学习课本知识之余使学生产生对事物的感性认识。这就要求各教师注重在其教学中将课本知识与生活知识、情感有效结合,加强学生对知识的体验,从而提高其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是新时期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能够提高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包括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挖掘知识、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加强对知识的体验,希望对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耿书辰.浅谈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J].学周刊,2011(08).

[2]常青.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6).

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几点尝试 第4篇

计算机网络具有信息量巨大,以及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与主动性的特点,给学生构建了一个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进行探索及创新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作用,利用各种不同的策略来存储和提取信息,使学习环境适应自己的需求和目标。

教师不仅要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知识,还应坚持边思考,边实践,及时进行反思、调整和总结。下面是本人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一些做法。

一般而言,这种教学一般不能在一节课中完成,要根据项目的难易程度确定所需要的时间。此做法的实施分为五个阶段:设置情景、确定主题→自主探究、查找信息→交流协作、解难释疑→成果汇报、讨论评价→拓展延伸、带动课外。下面结合具体教学实践来谈谈我的做法。

一、设置情景、确定主题

情景创设的目的是激发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兴趣,创设的情景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而且要利用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媒体信息来呈现问题,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确定主题。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活动《邀游汉字王国》第一课时,我利用课前制作的课件创设情境,播放一组画面:美籍华人教孩子学写汉字,新加坡、泰国等周边国家青年掀起学汉语热,王羲之、欧阳询等书法大家的作品,汉字演变过程图表……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阅读材料里刘湛秋的《我爱你,中国的汉字》,激发学生探究汉字之美的意识,然后进入本次活动的主题“遨游汉字王国”。当然,情境的创设应注意问题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否则将收不到预期效果。

二、自主探究、查找信息

探究主题确定以后,学生需要在老师的指引下确定好探究小组,每个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任务进行分工,对于一些学生未掌握的知识,教师可提供给学生相关的资源、网址或搜索引擎,让学生开始收集与解决问题相关的信息,并在此过程中形成自主的思维能力与习惯。比如,有关汉字的故事非常丰富,可以通过网络、报刊等多种途径获得关于汉字谐音、歇后语的素材。当然,如果只满足于材料的罗列与汇集,那么,本次综合性学习就会沦为大拼盘、大杂烩,缺少了深度。因此,我要求学生首先确定好小组,人数为三到五人,在组长带领下制订活动计划。提醒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开展哪些活动,小组每个成员都要明确活动的时间、内容、方式、分工等。我则以参与者与建议者的身份对学生的活动提供帮助,让每一个学生都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

三、交流协作、解难释疑

当小组的成员找到所需的信息后,让他们回到小组中,交流他们所查的信息以及为什么选择这些信息的理由,讨论其中有分歧的地方以达成共识。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搜集来的信息进行处理。《遨游汉字王国》尽管以“汉字”为主题,但并不是系统地传授有关汉字的语文知识。本组学习内容中如汉字的发展演变、错别字的类型和成因、汉字书法的字体等,都不必作为系统的知识来教。学生可以在比较宽松的环境中学习、探究。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探究,掌握其方法和规律。

四、成果汇报、讨论评价

借助网络技术,学生搜集整理了信息,接下来如何为学生提供一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也能让学生体会到探究合作的乐趣。在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的活动中,我专门组织了几节汇报课,如《猜编字谜擂台》、《汉字知识竞赛》、《小书法展览》、《寻找身边的错别字》、《汉字历史大揭秘》、《为规范出点力》,等等。

五、拓展延伸、带动课外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奢求一步到位。如前所述,教师要提供课外探究的参考资源、网址或搜索引擎让学生查找、搜集、拓展相关的材料,进行分析处理信息,从而积累语言,积淀感情。学习《遨游汉字王国》之后,再通过猜字谜,搜集利用汉字谐音特点的文字材料(如歇后语、诗词、对联),调查街头错别字,举办书法展览等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汉字的神奇和有趣,提升对祖国文字的感情。举办这样的活动,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而且其听说读写能力也得到整体发展。

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尝试 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尝试探究初步实践

一、课题的提出

(一)背景

1、针对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

首先,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着重教轻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学习实际和学习主体地位的倾向。课堂上,教师往往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程式,以知识代言人形象成了课堂的主宰,忽视学生的生命存在,忽视人的完整发展,过多地关注知识,过少地关注人的情感、态度、学习知识的能力和投入度,其教学模式一般为“告诉--接受”。学生主要在教师的带领下被动地学习,以听教师的讲解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为主。教师常以自己的设计和思想去规范学生,教学活动基本上是按照教师预先设计好的进程一步步进行,学生不过是一出又一出教案剧的配角。

其次,在传统的语文学习中,由于受教师影响,学生习惯于接受学习,学习方式单一被动,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来掌握知识,缺少横向的、与同学之间的沟通,学习能力普遍不强。

2、时代发展的需要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的科学技术在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加速到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未来社会要求公民必须具备创新实践能力。时代的发展呼唤教育创新。

3、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我国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强调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纲要》在课程的实施上特别倡导建构的学习,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

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基础,“语文课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提出“尝试探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开展研究。“小学语文尝试探究性阅读教学”为该课题中的一个子课题。本着学生身体、心理得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努力凸显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尝试、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多元学习方式的建立作出我们一线教师应有的贡献。

(二)内容与目标

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是:对小学生学习方式加以研究,探索出能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自主学习基本模式,同时达到促使教师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转变教学理念,确立新的教学衡量思路,改革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目标:

1、对小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

(1)通过各种形式了解、分析、研究本校学生学习的现状,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宗旨、科学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指导、提高我们的认识,从而为课题的深入开展奠定扎实基础。

(2)根据学生学习的学习动机、学习需要、学习策略等影响学生学习的内因和外因,探索出能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自主学习基本模式。

2、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给教师提出的挑战的研究。

(1)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转变教学理念。

以人为本的教育要求教师充分认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确立“心中有学生”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明确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教师的职责在于“引路”,“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为学生的个性发展,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在设计课堂教学组织过程中,应把以前设计如何教转变为设计学生如何学。

(2)确立新的教学衡量思路。

在教学过程中,将面向结论的学习转变为面向过程的学习,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变成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过程。以“是否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欲,是否增强了学生的创造欲”来衡量,达到“教得科学、学得主动、练得适度、评得合理”的教学境界。

(3)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是教师,核心在课堂。学习过程是学生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过程。作为认识对象的知识并不像实物一样,可以由教师简单地传递给学生,须靠学生自己来建构,并且纳入他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别人是无法代替的。因此我们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教材特点、学生特点大胆改革40分钟的课堂教学,还学生生机勃勃的真面目。我们进行该课题的研究,旨在以课题研究这种形式促使广大教师通过合作研讨的形式,以敏锐的眼光,洞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难点。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务实态度进行一线科研工作,在实践研究中不断提升理念,提高能力。

三、初步成果

小学语文尝试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初步形成

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形成了初步的小学语文尝试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

1、基本模式

小学语文尝试探究性阅读教学立足于“语文”,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积极尝试,自主探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并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获取新知和发展能力的途径,让学生在探究、实践的过程中自己获取知识,增长能力。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学生的学习伙伴的身份来面对学生的探究活动,绝不能简单地把现成的结论告诉给学生,而要引导学生自己经历探究学习的全过程,获得亲身的体验,从而有所感受,有所发现,同时,实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并掌握终身有用的学习方法,提高探究意识和创造能力。概括起来,小学语文尝试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基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尝试自学--合作研讨--得出结论--探究发展

此基本模式在运用中还需结合不同课例加以灵活变通。

2、模式特点

小学语文尝试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

情境性。尝试探究性学习十分注重学生在真实的学习环境中去实践和探究。所创设的情境要有利于显示学习的真实性,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引出整体性的任务。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还要把情境创设看做是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问题性。学习者总是从问题出发,围绕一定的问题展开探究活动,并最终解决问题。

尝试性。学生在自主阅读探究中,只有敢于尝试,善于尝试,才会有所发现。

合作性。学习者在进行尝试探究中,往往需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探究任务。

指导性。教师在学生尝试探究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及时的引导和点拨,促进学生探究成功。

反馈性。教师不能满足于问题的解决,还要引导学生对探究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价。

3、应用举例

(1)、教学精读课文《将相和》这篇远离学生生活的课文时,教师宜先引导学生解题,并组织学生交流课外收集的相关背景材料,之后安排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尝试提问,整合出三个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蔺相如拿着和氏璧是真撞还是假撞?”“蔺相如是要与秦王真拼还是假拼?”“蔺相如对廉颇是真怕还是假怕?”以此作为本课的探究学习目标。再组织学生围绕三个问题进行默读勾画、小组交流与研读,准确把握人物形象。最后引导学生自由组合,对三个问题展开辩论。在辩论过程中,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思辩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其基本教学模式如下:

解题入手交流资料→自读课文感知内容→质疑问难整合问题

自由组合展开辩论←小组讨论研究朗读←默读勾画自主解疑

(2)、教学《赵州桥》一课,从学情来看,学生对赵州桥知之甚少。教师在课前应引导学生查阅有关赵州桥的文字和图片资料,为课文的学习积累信息,丰富知识背景。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后,鼓励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并将学生的难点和本课重点结合起来,把教学目标确定为:理解“为什么赵州桥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然后放手让学生静心读书,勾画出能体现“创举”的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并在小组上交流。接着,组织学生借助图画和课文,围绕“创举”深入阅读讨论,用读、画、讲的方式理解赵州桥的设计特点,突破了难点。最后,引导学生模拟游客参观赵州桥,使他们在有趣的情境中多向互动,深化了对“创举”的认识,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探究学习中提高了语文能力。其基本教学模式如下:

课前查阅资料交流→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质疑问难确定目标

小组合作模拟参观←图文结合理解特点←勾画句子小组交流

(3)《鸟的天堂》一课的教学,应紧扣一个“美”字,利用图、文、音乐,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美,欣赏美,理解美、体验美。其基本教学模式如下:

配乐朗读(《苗岭的早晨》)学生朗读勾画研读

创设审美情境→感受美→理解美

课后练笔←师生感情读←配乐品读

创造美体验美欣赏美

总之,小学语文尝试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能抓住模式的基本特点,结合课文类型与学生实际加以灵活变通,学生的的尝试探究就能获得成功。

促进了教师整体素质和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1、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自春季学期开展课题实验研究以来,我校多数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首先,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在20的县、市课堂教学竞赛中,我校选派参赛的教师有三人分别获县一、二、三等奖,一人获市三等奖。其次,促进了教师教研能力的提高。在年全国尝试教学研讨会论文评选中,我校教师撰写的论文《在尝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五项基本功》、《运用尝试理论指导探究学习》均获三等奖。,我校教师申报的教育科研课题《农村小学应用远程教育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技能培训的研究》顺利通过县教育局评审,被推荐参加省级评审。

2、课题研究促进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课题研究促进了我校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在春季学期(也就是开展课题研究之前),我校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教学质量一度降到全镇最低水平,名列全镇七个村之末。20秋季学期,善抓教育科研的新领导上任,在规范学校管理的同时,结合学校实际,组织申报了现正在进行实验研究的省立项课题--《尝试探究性学习研究》。年秋,由于管理的规范,我校教学成绩一跃而进入全镇第二名。2004年春,课题研究实施一学期后,我校教学成绩又有了较大的提高,与全镇第一名相比,仅相差0.1分。至2004年秋季学期,我校教学成绩再度上升,一举排到了全镇首位。由上表可以看出,我们所选择的四组班级,从实验前测来看,只有第二组中实验班成绩高于对照班,一、三、四组中,实验班成绩均低于对照班(这也是一种对比实验)。开展实验后,四个实验班的语文统测成绩有三个班的平均分、优分率、及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班。只有三年级组中,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差异性不太明显。但从总体来看,实验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

四、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实验教师的积极主动性是保证实验成败的关键

从上表也可以看出,四组班级中只有三年级组,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差异性不太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进行实验研究的积极主动性不强。可见,无论是开展实验研究,还是平时工作,教师的积极主动性是保证其成败的关键。基本对策是在平时管理工作中,积极建立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以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二)教师教学经验成果过少

实验工作开展至今,我校教师撰写的经验论文只有两篇在全国论文评比中获奖,两篇在县级刊物《威信教育》刊出。总体上看,教师教学经验成果较少。主要是勤于动笔的教师还不多,还有待加强培训。初步计划于20秋季学期的实验推广阶段,举行一次“探究杯”课堂教学竞赛(由各教研组推荐优秀教师参加)和说课竞赛(非课赛人员全部参加),以赛促学,推动教师群体素质的提高。

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巢宗祺等编著.《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5

2.李家栋主编.《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11

3.任长松著.《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叶平等著.《研究性学习的原理、方法与实施》.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5.杨九俊主编.《新课程--备课新思维》.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6.黄小莲陈东法.对问题探究式学习的探究.《中小学管理》2004第8期

7.李建平.理科教学中如何实施科学探究性学习.《基础教育》2004第1期

8.傅先蓉主编.《小学语文教学建模》.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5

9.顾明远孟繁华著.《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口:海南出版社..10

10.陈爱苾著.《课程改革与问题解决教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11.邱学华著.《尝试成功发展》.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在化学课堂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尝试 第6篇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很大程度来自于充满问题的情境。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恰当的方法,创设情境,引发出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例如:在学习“盐类的水解”时,教师提出问题:“盐溶液都显中性吗?”问题一出即唤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进一步学习创造了很好的氛围。

由于问题不难,学生通过PH试纸就测定了NH4Cl、Na2CO3、KNO3这三种盐溶液的PH值,找到了答案。所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自己就能探究出盐的酸碱性。这时候教师再趁热打铁提出问题:NH4Cl溶液为什么会呈酸性?Na2CO3溶液为什么会呈碱性?KNO3溶液为什么会呈中性?浓厚的问题情境一下子把学生吸引住了。这样在解答问题时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兴趣盎然,思维也活跃了。一石激起千层浪,通过老师创设情境,学生倍感兴趣,此时激起了学生强烈的自主探索的欲望。

二、提供探索内容,构筑探究桥梁

自主探索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體验或已有的知识背景去探讨知识的形成过程。一个化学问题提出以后,每个学生都会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考虑,并产生不同的见解。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就要引导学生进入到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中去。例如为了证明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四位学生分别设计了如下探究方案:

甲学生:在醋酸钠溶液中滴入2滴酚酞,加热后观察颜色的变化。

乙学生:在盐酸中加入氨水,测量混合液的温度变化。

丙学生:将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测量水温的变化。

丁学生:在氨水中加入氯化铵固体,测量溶液的PH变化,然后由学生讨论得出结果。

三、培养合作交流意识,强化探究效果

新课标指出:“学生学习化学的主要方式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实践中,有效地进行合作交流,有利于让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合作交流就是让学生在同桌间、小组内、班集体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与过程,在合作交流中学生互相帮助,实现了学习互补,增强了合作意识,提高了交往能力。

例如:学完Fe(OH)2的性质后,可让学生分组讨论Fe(OH)2的制备。一定要注意Fe(OH)2白色沉淀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红褐色的Fe(OH)3沉淀。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实现了方法的互补,总结出了以下几种制法:

四、实践运用,体验成功

探究性学习的新尝试 第7篇

一、引情激趣, 深究文本含义

1. 激趣诱导, 逐层深入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提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 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可见,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必要。

以情引趣。文学作品总带有作者浓厚的感情色彩, 教师注重建立“情绪潮”, 使整个教育过程弥漫着和谐、融洽、振奋、饱满的情绪气氛, 并浓化信息的感情色彩, 不把知识讲成冷冰冰的真理。一个精心设计的开场白, 一个巧妙的切入点, 一张老照片, 一曲熟悉的音乐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都能帮助学生寻找并打开进入作者心灵世界的精神通道, 让他们通过文本与作者交流感情或碰撞思想, 确定探究的课题。

求异促趣。写作实践表明, 文本不能称之为作品, 只有有了读者的“再创造”, 文本才能具有作品的资格。这样很自然地就会赋予作品更多的意义和解释。以往的阅读教学, 常常是教师宣讲文本, 把自己和教参对文本的理解硬塞给学生, 将答案定死, 不能越雷池半步, 学生的思维被禁锢, 兴趣也无从谈起。现在教师鼓励学生质疑求异, 同学们可以凭借个体审美经验参与作品诠释, 拓宽思路, 发表见解。比如《三峡》一课, 课本预习指出“本文是描写了三峡四季壮丽的风光。”我则联系《水经注》提出“本文是描写了三峡四季水的特征。”这一与传统看法不同的见解激活了全班同学们的思维, 同学们纷纷开动脑筋, 或证明这一观点, 或否决这一观点, 或提出将二者组合的观点……教师以宽容的态度对待每一种不同的意见, 适当加以点拨, 同学们纷纷把自己的主观认识注入到课文 (文本) 中去, 他们的思维活跃了, 求知欲望被激发, 对文本的探究兴趣也高涨起来。

2. 研究教材, 鼓励多元解读

只有经过读者的再创造, 作家所创作的文本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作品。语文教材里的每一篇文章既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积累优秀语言的材料, 同时, 还通过一个个丰富的意象, 带给学生一个个美妙的意境, 让他们从中培养想象力和对文学语言的感知力, 激发他们对未知领域的积极探索, 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引导学生进入探究性学习, 首先应指导学生研究、解读教材, 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选取不同视角去挖掘教材蕴涵的意义。比如, 阅读郦道元的《三峡》, 有的同学被作者清新典雅的语言风格打动, 他们的研究专题就是“试看《三峡》的语言特色”;有的同学思路很开阔, 从本诗联想到其他绘景的古文, 他们的研究专题就是“万水千山皆是情”;有的同学立足古今三峡围绕“三峡工程”, 选择有关环保、文物保护等方面的研究专题。

二、确立探究问题, 拓展教材的空间

1. 整合信息, 发现问题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开展探究性学习, 首先要做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了问题, 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 思维才有动力。因此, 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地设计问题情境, 将一味的知识讲解变为多维的问题情境设置, 化消极的灌输为积极的探究, 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和动机。

由于年龄等原因, 初中学生独立阅读很难一开始就能发现问题。因此, 老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信息平台, 鼓励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文字, 涉及到的人、事、景、物大胆发表意见, 评头品足, 论是说非, 提出问题。如在讲解《荔枝蜜》一课时, 将未改动过的原文发给学生, 供他们进行比较阅读;在讲解冰心的《纸船》时, 与泰戈尔的同题诗歌作对比, 让学生在自己的朗读、观察、思考中, 从寻常现象中发现不寻常之处, 从看似已经解决的问题中找出隐蔽未见之谜, 这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途径。因为意识到有问题, 他们就会产生一种怀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 在这种心理的驱动下, 就会聚焦问题, 积极思维, 产生内在的驱动力, 以推动他们寻求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直至有新的发现和创新, 进而构建属于个体特性的知识成长体系。

2. 循序渐进, 逐步提高

由于受学科教学目标、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限制, 课堂40分钟不可能全部完成探究任务。结合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 我把探究内容分为课文研究和专题研究, 有效利用课外时间, 延伸课堂教学的长度和广度。

(1) 课文研究。课文研究多是就所学某篇课文,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最有心得、最有疑惑的话题去思考, 去查找资料, 研究成果主要用作文形式出现, 要求每个同学独立完成。研究成果主要在小组传阅、宣读, 优秀的在全班宣读、点评。

(2) 专题研究。专题研究一般是就课内一个教学单元或某种文学样式, 结合课内外知识进行横向对比研究或纵向深入研究。多以语文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在老师指导下, 学生选择那些容易占有材料的题目, 入题较小的地方进行研究, 写出了如《试探李白与杜甫的创作风格》《浅谈散文的特点及阅读》等优秀作品。

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要有计划, 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情况, 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 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对有特殊困难的同学或小组要进行个别辅导, 或创设必要条件, 或帮助调整研究计划。老师要成为探究性学习的促进者。这样做, 有利于强化学生探究欲望、激励学生再研究, 培养学生的悟性、灵性,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尊重多元化的态度。

农村中学开展生物探究性学习的尝试 第8篇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我们初中的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非智力方面的,所以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教学途径,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使其在竞争中取胜,与其他人同样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因此,我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什么是探究性学习

探究模式源于美国探究教育专家萨奇曼,“萨奇曼探究模式”的核心就是通过探究活动发展思维与技能。它的理论主要是:(1)识别问题(课始由教师提出问题);(2)假设一种可能解决问题的办法;(3)收集资料来检验假设;(4)修改以前的假设;(5)重复第3和第4个步骤,直到找到能解释所有资料的假设为止。这一教学模式试图模拟科学家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像科学家一样自己去研究发现,搜集和加工所需要的资料,经历问题解决的探究过程,从而使学生获得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生物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尝试

学生的学习包括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如果教师能在他们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中都渗透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并付之于实践,我想就算是学困生,也会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在探究性学习中快乐成长。

(一)善用实验教学,掌握探究性学习方法

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是中学生物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实验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探究性学习方式的真正建立。在实验中,我对探究性教学模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1.研究目的(发现问题)

我们与周围的生存环境之间,就像是鱼和水的关系,周围的环境最终决定了我们的生活质量。所以,要了解我们周围有哪些环境被污染与它们的污染程度、它们又是怎样危害我们的生活、党和政府对环境保护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及尚未得到治理的环境污染问题等等。

2.研究计划(解决方法)

(1)研究内容:根据老师的指导,我们小组决定研究我们周围环境的空气污染问题。

(2)研究步骤:利用双休日,对城区空气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并做好记录。

(3)成员分工:这次调查难度较大,我们小组成员将共同进行调查研究。

(4)成果表达形式:研究报告,研究论文。

(5)完成时间:一个月。

3.研究过程(计划实施)

(1)实地调查城区空气的污染状况。

我们周围的空气到底有没有被污染,污染程度有多大?第一周,我们利用星期天和课外时间,对居民区或村庄、厂区、街、路等,进行了实地考察。

(1)我们对城区空气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记录如下。

(2)我们对城区工厂排放的废气造成的空气污染进行了调查,记录如下。

(3)我们对城区主要街道中通过的车辆排放的废气进行了调查,记录如下。

(2)讨论。

我们小组成员对这次调查进行了讨论,同时一起阅读了有关空气污染方面的资料,使我们加深了对空气污染的认识。

通过考察,了解到我们周围的空气污染程度是相当严重的。从有关空气污染方面的资料来看,污染大气的有害物质主要是粉尘、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硫化氢、一氧化碳及铅、水银等等,这些污染物主要是工厂生产、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各种交通工具等排放出来的有毒物体,这是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排放的有毒气体总量高达6亿多吨,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硫化氢等都是对人有害的气体。在燃烧煤、石油时都会产生二氧化硫,如果氧气不足,还会产生—氧化碳,而硫化氢则是由工厂直接排出的。

经过讨论,我们认识到了空气污染的严重性,并针对空气污染的治理提出了建议。

(3)治理空气污染的建议。

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工厂生产、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各种交通工具等排放的有毒物体,铅、水银主要由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产生的。因此,要保护大气不受污染,使空气清洁新鲜,我们必须大量植树造林,以净化空气。建议有关部门,把有毒气体净化到对人体无害的程度再排放到空气中去。

4.自我评价

我们小组的这次调查研究是最脏、最苦的一次,但我们不怕脏、不怕累,敢于去访问环卫部门的负责人,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这给了我们足够的勇气和信心。我们感到,深入生活、深入人民群众,才能得到详实可靠的资料,这样的调查研究才具有实际意义。

本次实验调查,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完成了课本上没有的实验,从实验中获得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不仅提高了他们对实验探究的浓厚兴趣,也培养了他们的发散性思维。

(二)巧借课外活动,运用探究性学习方法

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各不相同,但二者有密切联系,相辅相成。开展课外活动必须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要充分利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思想和科学的探究方法进行课外活动。课外活动使学生的相关知识、技能、思想和科学的探究方法得到进一步发展,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的知识起巩固和加深的作用。

如学习种子植物、孢子植物时,学生对丰富多彩的植物无法一一分清,我鼓励他们去查阅资料,到大自然中观察各种植物。为了使活动顺利开展,我将学生分为5个组,分别研究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学生们非常认真,做了充分准备,到展示交流时,有的拿植物图片,有的拿植物标本到现场,展示了他们研究的成果。这样的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生物是活生生的,真正认识到植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探究性教学实践,我所带的班级,学生在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方面已经有了初步的改善,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有了较大的改观,学习成绩也较其他班级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感到学生在成长、在进步,同时也觉得自己需要充电。教师不但要精通专业知识,还要了解相关的学习方法与技能,要有一定的社会实践和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连宁等.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2]胡兴宏.关于学校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构想.上海教育科研,2000(1).

[3]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

探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尝试 第9篇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习最好的激发乃是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当学生产生兴趣时,求知欲就旺盛,思维就灵活、敏捷。这就要求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探究的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新知。

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是这样设疑导入的:

师:(出示教具:一个长方形框架)它是怎样的形状?

师:怎样求长方形的面积?(板书:长方形的面积 = 长×宽)

师:它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它所围成的长方形面积是多少?

师:如果捏住这个长方形的一组对角,向外这样拉,同学们看看现在变成了什么图形?(平行四边形)

师:你还知道关于平行四边形的哪些知识?(出示课件平行四边形)

师:这样一拉,形状变了,面积变了吗?

师: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在疑。教师在教学中应寻求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学习。

二、开放课堂,引导学生独立探究

开放课堂,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乐趣。教师要同学生一起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注意观察和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并随时加以引导,保证他们自主探究、主动发展。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时,为学生提供了平行四边形纸片和相应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拿出平行四边形纸片组织学生探究,并对探究提出要求:“想一想,要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你认为最好把它转化成什么图形?为什么?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怎样把这个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你想要转化的图形?”这样的设计给学生留出了足够的探究空间。在整个探究活动中,问题是开放的,目标是明确的,思维是发散的,操作是自由的,结论是待定的,学生始终是积极的。

三、合作交流,深化探究

所谓合作交流,是指在学生个体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班级集体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组合作学习正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思考、互动研讨、合作探究,共同获取知识的舞台,使具有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思维、智慧上的碰撞,从而发展和完善每个学生的思想,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目标。我们把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构建生命化课堂的一个突破口,就是要通过“小组合作”这种形式实现教与学方式的改变,从而真正变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四、运用体验,保护探究热情

实践运用是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去。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实践运用是让学生应用探究的成果去解决一些练习性问题。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注意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题目。学生通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掌握知识,提高数学思考水平,亲身体验数学的意义与作用,在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及实践能力的同时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价值,从而保护学生探究的热情。

例如,在学生探究总结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可设计这样的练习以加强运用:用两根相等的长小棒、两根相等的短小棒,做一个平行四边形,做出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都相等吗?让学生面对条件、问题相同的题目,进行不同角度的思考、分析,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运用知识于新的问题情境的实践能力,延伸探究兴趣。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探究活动设计;并且注意在强调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同时,不能排斥包括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在内的其他学习方式。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交流等探究性活动,以获取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根据对探究性学习的理解及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笔者认为,问题—探究—交流—运用,构成探究性学习的一个活动系统,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尝试运用探究性学习,取得了一定收效。

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尝试 第10篇

上世纪末, 我国语文基础教育受到尖锐的批评, 引起了新一轮关于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 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 要求大力实行“主体性教育”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主体性教育就是一种培育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1]而所谓学生的主体性, 是指在教育活动中, 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功能特征, 具体表现为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 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 学习探究的方法, 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所以, 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构建主体性教育的模式, 培养主体性人才。

二.教学模式的构建

正是基于当前高中语文教改的趋势, 结合主体性教育的理念和《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精神, 对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构建“文本———问题———探究———回归”教学模式。其教学模式结构示意图如下:

这种教学模式展开的前提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存在。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是同伴间的互助合作活动, 它通过创设“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形式来改变班级教学结构, 其目的就在于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与合作, 并以此作为教学活动的动力。[2]

这种教学模式贯穿三个指导原则:科学性、民主性、活动性。科学性原则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 引导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和独立活动, 把人类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财富、智力、才能, 转化成他们的思想观点和方法结构。民主性原则是指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把教育变成一种民主的生活方式。活动性是指教师规范、组织、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去掌握知识, 培养品德。

这种教学模式必须有相关的评价、激励机制。通过评价、激励机制来规范、引导学生的小组活动, 加强学生对问题探讨的成功感, 增强学生对语文的浓厚兴趣。

评价、激励机制其实也是监管机制。教师的角色是批判式地保证每个小组正常运转。教师有必要时刻警惕小组的工作, 发现困难和问题点, 以防它们阻碍小组的进步。并非所有人都对他们要完成的任务有信心, 有些任务并非其所愿, 教师的鼓励和支持能给他们诸多信心。

评价、激励机制的内容要突出时代特点, 评价指标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 便于学生理解与逐步实现。评价、激励机制也要使学生自觉参与评价, 注意评价的层次性, 针对不同的学生运用激励性语言进行评价。定性评价要考虑学生的进步幅度, 灵活掌握, 使不同层次的孩子根据自己具体情况逐渐纠正自己行为不断进步。

三.教学模式的流程

在这个教学模式中,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 也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 更是课堂学习参与者, 教师的活动贯穿于课堂的始终。教学模式在教师的组织下, 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连续的步骤:

第一步: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 恰当创设教学情境, 以激起学生对教材的热情, 引起学生对教材学习的兴趣, 激发学生阅读的潜能。

第二步:学生研读文本。

学生进入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 结合教材的要求, 独立研读文本, 独立思考, 发现问题, 并通过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 交给小组讨论。

第三步:小组合作学习。

首先, 小组成员交流自己的学习所得, 提出疑难问题;然后, 小组成员合作学习, 整体把握教材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色;最后, 小组合作对疑难问题进行探讨, 力争解决, 解决不了的, 提交到全班探究。

第四步:全班交流探究。

首先, 各小组代表发言, 介绍学习成果, 提出疑难问题;然后, 全班交流探讨, 在深层次上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及写作特色;最后, 全班同学对疑难问题积极思考, 各抒己见, 在教师的引导下, 达成对问题的共识, 或者对疑难问题展开新一轮的小组合作学习, 再在全班的讨论探究中解决疑难。

第五步:主题回归, 借鉴吸收。

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目的也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 不管课堂放得怎么开, 最终也得回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个主题之上, 从与文本的阅读对话中, 借鉴写作经验, 与作者的思想碰撞, 吸收其中体现的人文素养, 从而内化为自身的语文素养。

四.教学模式的关键

“文本———问题———探究———回归”阅读教学模式的实行, 有几个必须注意的关键问题:

第一, 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 创设教学情境。对学生而言, 教学情境是引发认知冲突的条件;对教师而言, 创设教学情境是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手段。创设教学情境, 实际上就是通过呈现教学情境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引起学生认知“失衡”, 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 唤起学生获取新知识的强烈愿望, 使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 使学生迅速进入课文规定的情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发现的热情, 入境进而入情, 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 与作者同喜同悲, 同爱同憎, 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着一种孜孜以求的最佳心理而主动地去生疑质疑。

创设教学情境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 从开讲到回归的各个教学环节, 只要有心都可能创设出生动的教学情境, 好的开讲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 使他们的情绪进入亢奋状态;好的收尾能激起学生的遐想, 把他们积极的探索引向更为广阔的空间;而注意中间环节的教学情境优化, 则会使教学显得张驰有致、情趣盎然。

第二,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 这种心理状态使学生积极思维, 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 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所以没有问题意识, 创新精神及创新活动将成为无本之木。

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发现提出问题, 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知识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提出启发性的有效发问,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问, 激发起学生的内驱力, 调动学生的主体性, 使学生不自觉进入探索者的角色之中, 参入学习过程, 促进学生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 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未来的社会需要合作, 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 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能否虚心倾听他人的意见并概括和汲取他人的意见, 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是很重要的。在未来的社会中, 只有学会合作, 才能取得更大范围内竞争的优势, 才能适应信息社会高效发展的需要。从教育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来说,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应该适时恰当地组织学生合作探索、讨论交流, 在合作学习中教会学生独立学习, 教会学生倾听、交流, 教会学生互助、协作, 教会学生在把个体差异当作资源来开发, 能较好地促进自己和他人的学习。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启发、倾听、帮助、协作, 各抒己见、大胆设想、大胆探索,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能力和探索求新能力, 当然也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天宝.《主体性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2].裴娣娜等著.《发展性教学论》.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8.

[3].王玉珍, 人民教育, 2003 (21) .

[4].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2.

[5].[美]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易东平译.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6].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3.

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尝试 第11篇

一、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1.设计实验或多媒体课件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

例如,在讲“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节时,设计一个小实验:一个小烧杯装有热水,另一个小烧杯装有自来水;然后分别向两个小烧杯加入一朵新鲜的红色的大红花:让学生观察实验结果,然后进行讨论。通过讨论,有的同学说是:热水使细胞破裂,从而使里面的物质流出来;有的同学说是:细胞被热水烫死了,里面的物质就流出来了,而自来水中的花的细胞还是活的,物质就不能流出来。在通过讨论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调动出来了,充满探究激情。

2.设计情境式问题、探究式问题等方法,引发学生对知识产生认知需要。主动参与探究

如,讲“遗传的基本规律”时采用提问式导人课题,“为什么有的同学是双眼皮,有的是单眼皮?”“为什么有的同学父母都是双眼皮,而他却是单眼皮?”,“为什么有的同学是双眼皮,而他们的姐妹却是单眼呢?”通过探究性的提问,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讨论和学习过程。

在这些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是起组织者的作用,不断鼓励和表扬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索,获取知识,提高自身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索

1.教师可根据当前社会发生的生物事件或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观点,然后让学生自己确定想要了解的某一事件或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学习,体验事件或问题的性质或规律。例如,结合社会上发生的sARS和禽流感事件。让学生讨论和探索。通过讨论,有些学生结合所学的生物知识提出了许多问题:如sARS、禽流感、口蹄疫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什么?它们的寄主有哪些?这些病毒的生存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些病毒是通过什么方式传播的?人体会产生免疫功能吗?应该怎样去预防这些病毒?为了解决提出的问题。学生就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确定调查项目。然后利用各种媒体如报刊、杂志或Intenet等,查阅和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在这一过程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使学生懂得如何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归纳资料,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观,懂得从生物学的角度去科学地认识和理解社会的某些事件。

2.利用课文的“资料分析”让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如在学习“免疫调节”时,以课文的“资料分析”为基础,开展“关注艾滋病”专题讨论,让学生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来发表自己对艾滋病的认识,以及如何运用生物学知识原理去预防和治疗艾滋病。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专题研究性活动,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尝试 第12篇

●运用现代媒体, 揭示文章难点, 与相关学科整合, 突出启发性

在教学设计时要准确地估计学生的思维障碍, 正确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 是教与学获得成功的关键一环。因而我们在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进程中, 就应该在确定教学难点的同时, 有针对性地了解各学科中的相关知识, 并较为充分地估计学生的掌握程度。然后, 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 引导学生把各科知识联系、结合起来, 运用信息技术这个学习工具和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让学生自行去探索解决问题, 突出教学的启发性。因此, 在课程整合时, 要体现课件要为教学活动服务的思想, 重点考虑如何激发学生兴趣, 突破教学重点。

整合的过程中, 学生在课件的“帮助”、教师主导作用的“启发”下, 融合自然、美术等学科知识、技能, 使学生学得轻松, 学得有趣, 通过看、想、做、讨论等形式, 对学习资源进行分析、归纳、评价, 激发学生自己去揭开科学的奥秘。

●提供课堂虚拟场景, 促进相关学科和语文整合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 是学好各相关学科的重要保障, “具有工具性”, 这是因为语文课能涉及到几乎所有的知识领域, 可以说, 语文科有其相对独立的一面, 又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所以, 要经常与其他学科的教师交流, 以熟悉各学科教材体系, 把相关学科与语文有机地融合起来,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例如自然课《月食和日食》。由于学生已学过《看月食》, 已经有了对月食初步的认识, 但对于月食的成因却认识不清。为此, 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月食, 就必须突破时空限制, 要把浩渺的太空呈现给学生。因此, 在教学时, 我组织能够上网的学生自主学习, 借助Google搜索引擎, 查询月食有关图片及说明, 引导学生探索“月食成因”, 再教学“日食成因”: (1) 联系《看月食》, 说一说“月食”时作者看到了月亮有什么变化? (2) 观察课件, 讨论交流:从月亮形状变化的过程中, 你认为月食是怎样发生的? (3) 借助有关“月食成因”的教学仪器, 配合学生自己动手试验, 让学生了解“月食成因”。 (4) 演示动画课件, 并联系语文课《看月食》, 让学生说一说“月食是怎样形成的”。 (5) 用迁移学习法, 让学生自己动手研究“日食成因”。

这个教学设计, 主要应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联想、推理的思想基础 (如 (2) 、 (4) ) , 融合了语文科之所学 (如 (1) 、 (3) ) 。让学生通过观察、推理、实验, 主动去探索宇宙的奥秘。同时, 课件的演示为学生创设了一种虚拟化情景,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并为学科新旧知识的联系起了“链接”作用, 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呈现模拟情景, 促进活动课程和语文课程的整合

活动课程“同学科课程相辅相成, 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中小学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而可以说, 活动课程是促进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重要“媒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模拟情景”, 利于学生启发联想, 融合学生自己的“所学”、“所会”。在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中, 促进新旧知识技能的不断磨合——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 使活动课程与小学语文课程有机地融合起来。

例如语文课《黄山奇石》。在课前, 可以做两方面的准备: (1) 把能够上因特网的同学组织起来, 让他们去网上浏览有关黄山的资料。 (2) 动手制作课件, 在演示文稿中插入一段有关介绍黄山的视频文件, 并配以优美的音乐。在课堂上, 我采用了分组讨论与课件演示的方法进行教学活动。先通过课件把学生带入了那美妙的画面意境当中, 然后, 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 让学生说说黄山都有什么名胜, 什么最有特点, 再回顾课件, 使学生通过观察、联想, 较快地抓住画面内容的中心。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联系知识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环保教育。

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 应在突出教材重点与学科特点的基础上, 发掘教材间的“联系点”, 重视现代教育手段的有机“嵌入”, 实现各学科课程间的“无缝连接”——课程间的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 要在活化一个词句、段落或篇的学习过程中, 在自主探索的学习实践中使知识与技能不断磨合, 从而促进各相关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上一篇:中学生写作情感培养下一篇:企业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