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能力范文

2024-06-27

体验能力范文(精选12篇)

体验能力 第1篇

一、体验操作过程,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如果学生仅是在课堂上听过教师讲课, 那么学生对教师所讲的内容可能记忆不深且容易忘记, 但如果听过老师讲课, 又用游戏方法融入解题过程, 则更容易记住;如果既听过、看过、又亲自参与做过, 就会印象深刻, 且易于真正地明白和理解。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人有两件宝, 双手和大脑。动手又动脑, 才能有创造。”在教学中, 教师应当根据题意, 让全体学生动脑想、动手做、之后动口说, 让学生进入数学学习情境, 再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 然后进行抽象概括, 之后逐步形成数学模型, 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 一年级下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几”教学时, 让学生猜一猜:粗绳 (长一点、横着放) , 细绳 (短一点、竖着放) , 哪一根绳子长?长多少?引导学生想出要让两根绳一端对齐摆放, 并让学生进行操作, 把长的一段用剪刀剪下来, 理解从粗绳中去掉和细绳同样长的部分, 剩下的部分就是粗绳比细绳长的。接着出示:作业评比结果出来了, 小雪得了12朵小红花, 小磊得了8朵小红花, 小雪比小磊多得多少朵小红花?让学生摆出小磊的8朵小红花, 小雪的12朵小红花, 使小磊的朵数与小雪的朵数一一对应。引导学生说出是小雪的朵数跟小磊的朵数比;小雪多, 小磊少;小雪的朵数可以分成哪两部分, 理解从12朵里去掉和小磊同样多的部分, 剩下的部分就是小雪的朵数比小磊多的朵数, 所以要用减法计算。这样的教学, 使学生明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展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 为今后解答更复杂的应用题打下基础。

再如, 二年级下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的几倍”。在教有关“倍”的数量关系时, 核心问题是对“倍”的认识。为了使学生理解“倍”的意义, 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操作: (1) 在第一行摆了2个△, 第二行摆了2个○, 启发学生说出○与△的个数同样多。 (2) 在第二行再摆上1个○, 这时○比△多1个。然后在第二行再摆上1个○, 使学生说出○比△多2个。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得出:○比△多的部分与△的个数同样多。 (3) 如果把2个△看作1份, ○有这样的几份呢?○有这样的2份, 我们就说○的个数是△个数的2倍, 从而初次感知“倍”。在此基础上, 再安排两组实际操作的题目, 使学生对“○的个数是△个数的几倍”有较深刻的理解, 从而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有进一步的认识。在教学例2时, 通过用小棒进行操作, 让学生直观地看到, 15里面有3个5, 15是5的3倍, 同时也就自然而然地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与“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联系起来, 从而加深对“倍”的认识, 并为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的几倍的应用题的解答思路打下基础。

学生的操作过程实际上是将静态文本进行动态演绎的实践过程, 是将抽象的文字具体化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经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应用题数量之间的关系并形成对数学的思考, 且将其具体运用到其他的同类实际问题中, 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二、游戏角色扮演, 在体验中理解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 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生来就是好玩的, 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大多数低年级的学生是天生好玩的, 游戏是孩子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 他们在游戏过程中喜欢表现、乐于表现, 且不惧表现。所以, 在低年级解决问题的教学, 教师设计一些既有趣味性又有知识性的游戏, 适当穿插在课堂教学中, 不仅可以消除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恐惧感, 增强对数学的吸引力, 调动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 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解决问题, 而且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增强思维的敏锐性, 使低年级学生的定向思维模式向发散思维模式转变, 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品质, 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让学生懂得学习数学不是件难事, 懂得学习数学、学好数学并掌握数学的应用方法和技能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

例如, 教学“连加连减”时, 我创设了一个实际情境———与学生一起做开汽车的游戏。老师当司机, 做开车动作, 老师后面 (也就是汽车) 有7个同学。汽车启动, 老师问学生现在汽车上有几个同学 (7个) 。老师报站名, 停车, 又上来几个学生。汽车再启动, 老师问又上来几个同学 (2个) , 再问汽车上一共有几个同学 (9个) 。又到一站, 停车, 下去了4个学生, 老师问现在汽车上还有几个同学 (5个) 。这样抽象出算式7+2-4=5。如果只让学生看书上的图, 是很难理解的, 而通过形象的表演, 学生知道上车是把人合起来用加法, 下车是走掉了用减法, 都是学生自己“做”出来的, 教学任务出色“玩”成。

三、联系实际, 让学生体验生活化数学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 神秘难懂的印象, 成因之一就是脱离实际。”教学中应注重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是当前数学课堂改革的要点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使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而且更应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使学生深切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参与到一定的、富含数学问题的实践活动中, 使他们既能够及时掌握并巩固课堂内学到的知识, 又可以开阔视野, 增强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例如, 教学《连乘应用题》后, 教师创设了让学生模拟去“超市”购物的情境:三 (1) 班有8个小组, 每组8人。“六一”节那天, 学校给这个班320元为每个学生买礼物, 圆珠笔每支1元, 钢笔每支2元, 水彩笔每盒3元, 根据这些条件你们打算怎么买?教师扮演售货员, 学生扮演顾客, 进行购买活动。这一游戏, 把巩固连乘应用题与购物紧密结合起来, 购买活动热烈有趣, 将课堂教学气氛推向了高潮, 学生编出了很多连乘应用题。在轻松的“购物”情境中, 学生对连乘应用题的数学关系理解得更加透彻, 学得更加轻松, 也让学生能够体验生活的情趣和品尝成功的滋味, 也能够体味失败的苦涩, 从而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历, 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实践证明, 选择并开展日常生活中内容和形式都符合学生年龄和思维特点的数学实践活动, 可以使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更加真实、亲切和自然, 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理体验, 即感受到生活中数学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这种心理体验, 有利于逐渐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 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 让学生更加乐于参与课堂的学习活动, 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

体验数学美感,培养创新能力 第2篇

颜港中心小学

汪银海

美国数学家克莱因曾对数学美作过这样的描述:“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技可以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却能提供以上一切。”无数实践证明,数学美对于人们进行数学创造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数学美感的追求是人们进行数学创造的动力来源之一。其次,数学美感是数学创造能力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第三,数学美的方法也是数学创造的一种有效方法。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方的对称、圆的和谐、曲的变化、数和形的协调无不给人以美的感受。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展示教材的数学美,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时时体验着数学美感,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情,提升他们的数学才能,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一、体验数学简洁之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数学的简洁美包括了符号、公式、技巧、逻辑上的简洁。数学提供了抽象整洁的形式化语言来表达丰富的数学内涵。在教学中,如能通过学习实践,展示出数学的简洁美,从而让学生领会到丰富的数学内涵,则不仅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更会激起他们强烈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时告诉学生:圆的面积公式蕴含简洁美,看谁能通过动手实践而发现它。学生顿时兴趣盎然,通过把圆分一分、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及各种感官协同参与活动拼出以下各种美丽而简洁的图案:

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梯形 三角形

此刻学生对数学美的体验,激发了他们对数学进行再创造的动力,通过观察思考每个图形,底(或长)与圆周长的关系,高(或宽)与圆的半么的关系,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即为 S=πr2,多简洁的公式啊!通过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公式的推导转化成对数学美的体验与追求,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就随之产生了,创造能力也就得到了发展。

二、体验数学层次之美,培养学生创新欲望。

数学的层次美是指数学的知识层次结构能够给学生以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认识过程的一种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遵循知识的层次结构。如:“分数的意义”分为以下几个层次教学。其一,说明分数产生的背景,展示分数的产生过程。其二,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2 份、3 份、4 份……),表示其中的几份的数,用几分之几表示,然后归纳分数的意义。其三,把单位“ 1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其四,认识分数中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分子、分母的含义,会读写分数。这样,通过以上四个层次的教学,使学生明白了分数的概念。这样的教学,无形中使学生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认识过程,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创新欲望。

三、体验数学统一之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统一美体现于数的统一,运算的统一,形和数的统一。小学数学知识是一个具有逻辑关系的体系,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数学的统一美。即谋求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统一,激发创新意识,形成创新习惯。如任何一条直线、曲线、一个面都可以用代数方程表示,而任何一个代数方程也可以转化为线和面,对于某些数学应用题,也可以用形(如线段图)解释。对于某些形的面积和周长,则可借助数的运算求得。在学习实践中引导学生对数学概念和思想作简明而统一的考虑,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学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体积计算公式后,可以通过知识结构图,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用一个统一公式表示: V长 =abh V正 =a V=S 底h V柱 = π r 2 h 数学的统一美,提示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学生所学的分散的知识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形成知识网络,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学习的创新精神。

四、体验数学对称之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形体的对称美在自然界中处处可见,数学中的对称美更是其显著的特征之一。如几何图形的对称,公式的对称等等。它还可以更广泛地解释为某种相应性:如乘与除、加与减、乘方与开方等都是具有某种广义的对称性。在数学教学中若能充分发挥揭示出几何的对称美,则可使学生把握住几何形体的许多性质,并用简捷灵活的方法求解。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这一课,通过向学生展示了许多漂亮的图案:

来认识轴对称图形,体验数学的对称美,主动地参与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运用绘画的功能,充分发挥想象,同桌合作,共同设计一副轴对称图形的图案。学生饶有兴趣的动了起来,经过一番讨论,想象,动手制作后,一副副设计新颖、富有新意的轴对称图形展示于眼前:

在交流中,学生喜滋滋地欣赏着作品,从同学投来的阵阵赞许声中成功的喜悦油然而生。通过教学,充分展示了教材中所蕴涵的数学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创造美的意识,整堂课充满了美的韵律。如此,通过对数学对称美的展示,从而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美的感受,美的体验,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从而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体验能力 第3篇

个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特性。个性化体验,从心理学角度说,就是指写作主体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在与感情的同化中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一个少年作者,不受别人思想的框束,用心去体验生活,让胸臆敞开,让情感展开,就会从生活中产生写作的欲望和激情,升华自己个性的思想认识和生命体验。作文中有鲜明的个性,就会体现出思想的光芒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因此,关注学生“作”前个性化体验的引导,对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率,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那么,怎样进行写作教学中的个性化体验引导呢?笔者的做法是:

一、独具慧眼,形成个性化积累

凡是文章写得富有个性的同学,都是善于积累的人。积累什么?主要是积累生活、知识、语言。社会生活丰富纷繁,需要作者独具慧眼地有个性地进行选择积累。因此,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将自己融入社会之中,关心祖国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关心周围环境的发展变化,关心社会中引人注目的倾向性的问题;要开阔自己的视野,磨励自己的思维,陶冶自己的人格;有了深厚的思想和人格的积淀,写作材料就会左右逢源。其次,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去体验生活,积累生活,学会品味,心入其中。并且要树立语文训练“生活化”的新理念,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建作文训练“生活化”的平台,创设生活情景,如:开展学当主持人活动,名言警句互赠活动,班级辩论赛活动,朗诵擂台赛活动,班会感悟课活动,师生对话活动,采访活动,手抄报编辑活动,模拟法庭活动,影视欣赏评价活动,新编课本剧演出活动,访古揽胜活动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必要的生活素材,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促进了写作能力的提高。

再者,文化知识积累是获取“第二生活”的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师要引导学生爱读书,多读书,会读书,读好书,在好书的熏陶感染之中观察社会,品味人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从许多经典篇章中汲取人文精神,积淀优秀文化,学习优秀的人格,获得文学、文化修养。要有意识地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粹营养,有意识地接触与理解多元文化,感悟体味伟大的襟怀与纯真的情感,领悟体会深刻的思想与璀璨的智慧,赏析优秀文化的底蕴与发展的价值,积累优秀的文化现象、文化思考。教师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在课外广泛阅读报纸、杂志、名著,在班级创办“读书角”,引导学生从中搜集资料,写摘记,编卡片,搞剪贴,记读书笔记等,不断充实丰富自己的“精神大厦”。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资源,从网上搜集有益的文学、文化资料,为自己所用。背诵名句是一种“文化储蓄”,有积小流成江海,集沙成塔的功效。教师要引导学生日积月累,长期坚持,不断储蓄个性化的“营养液”。这样,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学生的写作活动必然在一种广阔的、丰富的、多维的、立体的知识背景下进行,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会不断地提高。

二、独特感悟,追求个性化感受

作文的能力,也就是感悟客观事物的能力和表达自己对客观事物感悟的能力,而感悟能力对作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培养中学生的个性化感悟能力,首先要强化观察能力的培养。从观察引入感悟,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方法和观察习惯,要求学生在观察中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创造性,在观察中渗透浓厚的主观情感色彩,从平凡微小的日常事物中感受到伟大与不平凡的东西。并坚持写观察日记,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积累个性化写作素材。这样,作文真实的内容、深刻的思想、生动的描述、新颖的形式才成为可能。

其次,要注意培养个性化感受的心理层次。当个性化感受的心理内涵形成强烈、深刻、细腻这三个心理层次后,作者的心灵才有可能容纳更丰富的写作素材。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观察时要关注某一客观事物对自己心灵震撼性刺激的最强点,去摄取那些人人眼中所有,而人人笔下皆无的写作材料,去捕捉自己内心细腻、微妙的情绪和感情的波动。如:一个自然风景,一件细微的小事,一个小小的微笑,一丝淡淡的心绪,都能引起学生的某种感悟,成为写作的契机和切入点。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从看似平凡的人、事、物中感悟出一种品格、一种情趣、一种哲理、一种时代精神。再者,只有把外物和内在的感情连接起来,触景生情,才能产生鲜明生动、印象深刻的感受。而且要鼓励学生寻找独特的、个性化的感悟,去描绘浓重的主观色彩,张扬自己独有的丰富的情感世界,用真切细腻的文字去打动读者。思考是在感悟的基础上对生活的一种认识。思考生活是写作的生命,通过思考开掘材料的内蕴,加深立意的深度,展示艺术形象的魅力。思考要尊重客观规律,学会正确的方法,运用创造性思维方法对客观事物进行由感性到理性的本质认识,要善于联想和想象,要学会辩证思考,要学会“多思”“深思”“善思”,打开灵感的大门,悟出闪光点,悟出事物内在的意义和价值。

三、独特品味,进行个性化审美

美的事物不仅表现在审美对象上,也表现在审美感受上。作文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在阅读和生活中积累审美的个性化感受和体验,不断提高审美水平。要启迪学生发现和品味课文中的意境美,驱遣学生的想象来感悟作家创造的优美、新鲜、深邃的意境,去感受生动、真实、美好的生活画面,去欣赏多姿多彩的优美语言。如《琵琶行》中通过琵琶女“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精湛技艺,将音乐之美描绘得惟妙惟肖,细腻感人,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启迪学生发现和感受课文中的景物美,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启迪学生发现和欣赏课文中的人性美,鲁迅的“横眉冷对”,屈原的“高驰不顾”,司马迁的“忍辱负重”,陶渊明的“淡泊明志”这种高尚的人格精神都给学生以美的启迪。要引导学生在绚丽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发现美,依依杨柳,小桥流水 ,大漠孤烟,社稷情怀,是审美话题,也是写作源泉。在这审美过程中,学生用美的眼睛捕捉美的镜头,就会感到生活是无限丰富的海洋,更加热爱生活,礼赞生活。人的本质力量在于创造。感知美、理解美、发现美的目的在于创造美。教学中要对学生的创造给以积极肯定,鼓励他们大胆创造,积极实践,如开展“黑板报设计编辑”比赛、“手抄报设计编辑”比赛、“影视欣赏评价”比赛、“名胜古迹欣赏”比赛等创造活动,提高审美水平。

四、独抒性灵,丰富个性化情感

常言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思想感情是文章的灵魂。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说:“没有情感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登山者情满于山,观海者情溢于海,言传心声,文抒真情,影片《焦裕禄》《快乐妈妈》,散文《陈情表》《背影》等无一不是抒写个性化情感的典型,都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启迪学生,作文中的感情,既不能虚情假意,也不能矫揉造作,而应是深切真挚,丰富细腻,自然和谐,情不自禁地从心底流露出来,给人以真实感、真诚感。而且要有独抒性灵感,要把握感情脉搏,表达主观情意,体现作文的个性化。要选取那些自己最熟悉的,深深打动了自己的、不吐不快的内容来写,并力图找到一个独特的角度,采用巧妙的表现方法,“独抒性灵”,恰到好处地把自己的真情倾吐出来。平时的练笔都要把从自己心窝里流出的喜怒哀乐,倾注于人事、景物、道理上,“要代表小小的自我”,处处有“我”之主观色彩,才能使读者产生共鸣。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创建多姿多彩的情感数据库,注重情感的储蓄。感情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要做到“感情真挚”,就要平时多做有心人,要有丰富而浓烈的情感体验,注意写作时写真人、叙真事、抒真情。客观事物是复杂的,人们对它的体验和感受也是多方面的,所以人的感情也是丰富的、多彩的。因此,教师在平时要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美好、丰富的情感,以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

五、张扬自我,创造个性化氛围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个性”,主张尊重学生的潜能和生活实际,追求的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精神和能力。因此作文教学中就要将学生看作鲜活的生命个体,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内在欲求和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变作文教学的主宰者为学生情感的激发者和响应者,提高学生作文的自主意识和写作欲望,让学生在作文中反映自己的生存状态和内在情感,审视自己的生活,评判自己的行为,这样容易给学生一种成功感。这种成功感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兴趣。使他们懂得写作应神于好,精于勤,成于悟,使作文活动真正地个性化、生活化、本色化。只有学生从自己的生活感受和体验出发的作文冲动,才能全身心地感奋和活跃,进入生机勃发的作文状态。为此,必须营造开放型的作文教学氛围,给学生以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张扬个性写作的翅膀。平时的自由练笔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如笔者每周布置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选择感受体验最深的生活,给“每周随笔”出三个题目,当场比赛择优,选出十几个优秀题目评价赏析,并作为本周随笔的选写题目,这样顺应学生的心理,就能使学生写真话抒真情,大大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使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的储备,又要补充新鲜的材料,再加上想象和思维的启发,学生的写作活动定会出现柳暗花明的新气象。

总之,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个性化体验的引导,中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知识、文化、审美情趣和感情有了独特的深刻的个性体验,再加上一根兴趣的杠杆,中学生的写作状况就会产生一个新的飞跃,写作的前景,必将会是一片美好的蓝天。

参考文献:

[1]徐和平,丘才妹.高中生阶梯作文[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10).

实施体验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第4篇

一、更新观念“搞”体验

传统教育模式可谓是“重教轻学”, 而现代教育理念则主张“重学”胜于“重教”。重学即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主动去体验、去感悟、去思考, 激发其探求知识的欲望, 开发其智慧的潜能, 培养其理解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些教师认为让学生体验耽误时间、浪费精力, 远不如自身精彩的讲演效率高。实践的结果怎样呢?教师讲得很精彩的知识未必能完全转化成学生的知识, 即使有些掌握了, 也只会生搬硬套, 无法举一反三, 更谈不上转化为求异创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通过体验, 才会有效地把陌生的知识直感化、简明化、领悟化, 这样自然而然地变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同时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创设情境“供”体验

情境是学生全身心投入所必需的。鉴于形象思维对感知事物的作用, 教师教学时要创设良好的情境, 让学生能够并愿意去体验。

1. 直观情境。

如:生活展现、实验演示、表演体会, 以及利用电脑、实物投影、电视、录像机等多媒体进行图画展现、音乐渲染, 营造恰当氛围, 这些方法不仅可以振作下水管精神, 又可提供让学生去体验的时间和空间。在化学课上, 可让学生去做演示实验, 去闻气味、观现象、触器皿等。学生可完成事情都交给学生自己做, 现象表述也让学生自己说, 教师不能取而代之。如果学生说得不准、不全, 教师可及时弥补、完善。这样, 教师充分创设直观情境, 为学生真正提供体验的知识、事物与环境, 学生乐于去体验, 切实把体验教学落到实处。

2. 问题情境。

对于一些需要让学生进行思维体验的训练, 教师可设计一些有层次性的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体验、去发现。如:讲到“氯气的性质”时, 先让学生画氯原子的结构, 预测氯气的化学性质, 再问这些性质用何实验方法验证。最后, 让学生归纳氯气的氧化性是强是弱。学生这样层层递进地体验, 可以将知识学习达到很高的境界, 也会使学生对下一个知识的体验充满好奇。

三、变换角色“试”体验

这里提到的变换角色, 内涵很丰富, 既有教师的变换角色, 又有学生的变换角色。

1. 教师应以学生角色审视教学过程。

由于教师对教材的熟悉程度、理解能力、思维能力都较学生高出一筹, 常常出现师生间的思维逻辑差异和知识差异。正是由于这些差异形成了沟通障碍, 因此, 教师需“雉化”自己, 倾听学生的声音,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过程。如:讲到“钠的化合物”时, Na2CO3的性质初中已涉及过, 教师不必去讲, 可先让学生自己写出有关Na2CO3性质的反应式, 然后让学生做对应实验。接着做NaHCO3类比Na2CO3的相关实验, 再让学生小结两者的异同点, 并讨论原因, 教师可参与讨论, 也可向学生质疑。这样设计更切实地注重了学生的体验。

2. 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

如:让学生充当课本中的作家、科学家、主人公等角色, 或充当现实生活中的一位领导、一位企业家、一位校长、一位设计者等角色。学生为了扮演好角色就要去积极思考、深刻理解、全方位把握。如讲到“化学反应速率定义”时, 问学生:如果你是一位化学家, 你如何给反应速率下定义?在学生下定义过程中, 往往出现一些不切实际的问题, 教师不要指责, 应做好引导、点拨工作, 这样让学生体验科学家为了确定这个定义付出的很多心血, 同时也使学生真正懂得了该定义的内涵和外延。又如:讲到“环境保护”时, 可让学生充当环保局局长, 制定实施环境保护的方案。学生在不同角色的扮演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了思维能力、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学生充当教师角色。

对于难度不大的知识点, 尤其是学生较熟悉的热点问题, 可让学生参与备课、讲课。学生为了能在讲台上展示自己、锻炼自己、培养能力, 便会到图书馆、阅览室、上网查阅资料, 想方设法调查实践、整理数据来研究某个课题。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合成氨工业简介等知识点, 就可让学生充当教师角色去讲。这样做, 学生可对本部分知识印象深刻, 理解到位。

四、激发兴趣“争”体验

首先, 要培养学生体验的积极性。舆论上宣传, 实施中鼓励, 行动上支持, 结束时表扬。其次, 要多提—些与学生息息相关的问题、多分析一些案例, 使他们产生好奇心。第三, 展开同学之间、小组之间、班级之间的竞赛活动。还可以多让学生参加一些评价活动, 发表自己的见解, 相互激励。总之, 要利用学生们天生好动、好玩、好奇、好幻想的心理特点, 激发他们的体验兴趣, 让学生面对体验的机会, 人人跃跃欲试, 在互动中让体验真正成为发自内心的追求。

五、利用质疑“引”体验

了解学情、因材施教, 应从学生的“质疑”开始。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拘于现成答案, 独立思考、另辟蹊径、大胆提问、大胆质疑, 对教师的讲授内容或教材内容进行反诘。这种质疑的过程就是充分体验的过程, 能真正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提出的有价值、有见地的看法, 让学生去实验、分析、假设、推断, 让他们在体验中澄清问题, 在体验中掌握知识, 在体验中领悟真理。如:讲到“BaCl2溶液与CO2能否反应”的问题上时, 有同学提出:BaCl2是盐, CO2溶于水是酸, 生成的BaCO3是沉淀, 所以可反应。针对这个问题, 教师不要急于回答, 而是提出如果发生反应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然后再问BaCO3与HCl能共存吗?这样, 学生在写方程式的体验中, 真正理解了强酸盐一般不与弱酸反应的道理。

体验能力 第5篇

每天早上,当军官吹响哨子,大家都飞似地赶向集合点,准备集合,训练,教官也早早地来到了集合点,带我们走向操场训练,我们既严厉又可敬的谭教官就会指挥我们训练,我们立正时都站得笔直,生怕站不直要继续罚蹲着,我们像一支支铅笔,垂直在地上,我们也不知站了多久,直站到腿发麻,人腰酸背痛,终于可以停下了。“原来军训时那么累呀!”我们都忍不住叫起来,“真是太辛苦了!”我们在队伍中,教官连动都不让我们动,即使连抓痒也不行,于是我们都忍着,等待着训练结束。

我们大家经历了这次的军训,不但磨练了坚强的意志力,增强了我们的组织纪律性,树立了不屈不挠、勇于承担错误的信念,还培养了爱国主义思想和集体主义精神,还有团队的意识!

在军训中,我们受一些苦,受一些累是值得的,是必要的!是值得留恋的!虽然我们现在已经离开了西湖少年军校,告别了严厉可敬的谭教官,但我们仍然记得在西湖少年军校和敬爱的谭教官一起进行艰苦的训练,这些我是永远不会忘的!

提高鉴赏能力丰富审美体验 第6篇

《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指出: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特征是审美性。它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对音乐的欣赏、感受、理解、表现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在教学中强调师生共同投入、互相吸引的情感交流活动为教育目的。音乐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的提升,是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提高音乐鉴赏能力,丰富审美体验,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地发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

1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音乐感知能力是人对于“音乐语言”的理解能力,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础能力。在音乐教育中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如欣赏《让世界充满哎》第二段,欣赏设问:a. 能否用一个或多个形容词来形容你听到的这首歌?b. 歌曲旋律有何特点?(哼唱旋律感受旋律特点。)c. 作曲家在处理伴奏音乐的配器时,选择性地采用了哪些乐器?为何选择这些乐器?这样的选择对表达歌曲情绪有怎样的帮助?d. 伴奏音乐是如何与人声的演唱相呼应的?《让世界充满爱》组歌的第二段是《心灵的呼唤》是主要的教学内容,通过欣赏、演唱、听辩、演奏等教学环节。让学生感受音乐要素对体现音乐作品情感与表现力的巨大作用。在音乐教学中,教师结合大量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反复感受、体验、掌握“音乐语言”的一般规律,逐步积累音乐审美经验。

2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联想和想象能力是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重要基础。如《李有松》引导学生分析那些看似反反复复、啰啰嗦嗦的音高组合,凸现的是一个封建老顽固喋喋不休的形象以及不同时代的人性文化。《黄河大合唱》热情歌颂中华民族的斗争精神,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贝多芬的《命运》,人类的精神内涵和对思想感情的表达,在他的音乐里完成了一个巨大的突破。赏析这些音乐,必将深刻影响学生的音乐审美观与艺术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

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如欣赏《潇湘水云》的主题呈示段落,照例让学生们写出自己的感情体验,学生却作出了不尽相同的回答:叙述某种痛苦;忧郁而充满一种力量;典雅而明快的情绪;快乐;陶醉……学生产生感情体验,主要是学生很少接触古琴音乐,对它还不能正确地进行感知,因此也就不能正确地体验乐曲的感情内涵。

4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引导学生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除了要选择有艺术价值的表演曲目之外,还要注意活动形式的趣味性以及学生参与活动的广泛性。教师要在引导学生处理歌曲、乐曲的力度、速度、音乐、和声、情绪上下功夫,老师要把表现音乐情感和刻画音乐形象放在重要位置上来加以引导。如弦乐四重奏《让世界充满爱》,要开班会课主题是《感恩的心》,有三个拉小提琴的学生与一个拉大提琴的学生想合作表演《让世界充满爱》。学生齐奏《让世界充满爱》。在这里教师引导学生如何作音乐处理是关键。在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中要尽量发挥学生的创造积极性。

5 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许多学习内容合作性很强,如齐唱、齐奏、合唱、合奏、重唱、重奏以及歌舞表演等。这种通过组织排练、举行演出等群体音乐活动,是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音乐教育成为学生更好的与自然、与社会相互沟通的有效手段。音乐在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加强情感体验 提高写作能力 第7篇

关键词:中学作文,以情为贵,充分体验,随情而作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 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余秋雨先生也认为作文是生命之间的表达与沟通的训练。文章要靠真性情打动人, 缺少真情实感, 再好的作文“外包装”, 读来也味同嚼蜡, 索然无味。所以, 情感体验是写作必不可少的。

名家的作品都饱含着真实的情感, 出自于体验之中, 是灵魂深处的最真表白。苏东坡饮酒赏月, 触发了思念亲人之情, 写出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杜甫一生都非常关心和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 他的许多反映百姓疾苦的诗篇至今广为流传;学生写的优秀习作也都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一个对于任何事物、任何情景都无动于衷、熟视无睹的人, 即使学到了不少写作技巧, 也难于获得写作灵感, 写出感人之作。一味强调写作技巧, 就是给学生写作戴上了“镣铐”, 学生写作起来会举步维艰。

一、情生于体验, 有体验才会出灵感

作文先要让学生学做人。首先就要培养学生有一颗敏感、纯净的心, 要让学生的心充满爱, 也就是说要具有良好的情感素质。生活中一个细小的事件, 一个微小的物品, 一个平凡的举动都能激发自己的情感, 当见到别人的不幸, 以及别人在不幸中表现出坚强品格时能产生应有的感动;看到一个人的善意举动或一个善意的眼神时, 心灵能涌起一股感激;看到动人的文章或影视剧时, 心理能引起一些震动, 与作者产生共鸣等。具备了这样的情感素质, 就有了写好作文的基础。这种情感需要让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充分体验感受, 寻觅那一份真情, 一份真感动。我曾在九年级进行了一次尝试, 让学生放假回家仔细观察父母的脸和手, 关注他们忙碌的身影, 聆听他们朴实的话语, 返校后让学生以“感动”为话题作文, 许多饱含浓浓亲情的真心话语倾注于笔端, 让我看到了他们的真心。这次写作的成功得力于情感的体验。除此之外, 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体验的机会, 让他们在各种场合去体验, 获得最真切的情感。如秋天来了, 让学生走进大自然采撷秋韵, 触景生情, 陶冶情操;中秋之夜, 让学生吃月饼赏月、话月, 品味月夜之韵, 再来写作, 学生笔下生花, 文章酣畅淋漓。

其次, 就是让学生多读好书, 这是开发情感的另一途径。读书, 词汇的积累是基础, 但不是读书的主要目的, 读书主要是看作者如何寻找情感与描写事物、事件的契合点, 如何抒写自己的感情。读别人的作品, 就是要在别人的作品中寻找自己, 看见自己。这种阅读, 才是智者的阅读。

二、文无定法, 让写作随情而作

写作应是不受固定模式束缚的, 少一些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选材、怎样创新等等束缚, 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 记自己愿记的事, 抒自己最真的情。一位名师说过:“作文, 就是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 就是心灵自由自在的飞翔!让作文多一些童趣、童心、童真, 少一些虚假的庄严和崇高!”只要学生自己具备了细腻和敏锐的情感, 而且习惯于用笔来抒写性情, 将情诉诸于笔端, 那么诸如谋篇布局、详略处理等写作技巧就会成为随时抒写性情的桥梁, 而不会成为学生作文的拦路虎了。

写日记和随笔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好方法, 这样能有意识地调动学生平时积淀的感情体验, 充分再现心中所想, 让学生在日记和随笔中自由发挥, 破除虚假作文的面具。许多学生在随笔中写出了自己的事, 抒发了真挚的情。

亲历体验探究,促进生成能力 第8篇

一、创设生活情境, 引发参与探究

教师立足于教材内涵, 创设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验与感悟, 激发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从中发现数学信息或提出数学问题, 在充足的思考与探讨的时空里积极探究, 做到敢于质疑、勇于质疑, 增强对数学的亲近感, 体验到应用数学的乐趣, 在品尝成功的过程中丰富情绪体验, 激起探究欲望。

例如, 在实践活动“我们的校园”中, 多媒体屏幕呈现了学生参加校园里各种各样的活动, 教师要求学生依据教材内容, 选出自己喜欢的6种活动, 喜欢哪个活动就参加哪个活动项目, 学生一边活动一边观察, 哪种活动参加的人数最多, 哪种活动参加的人数最少? 活动人数最多的小组比活动人数最少的小组多出多少人呢? 学生探讨交流后, 提出哪种办法能使人直接看出结果? 学生开始进行数据的搜集、整理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统计数据。 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 体验运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为进一步形成统计观念奠定了基础。 又如, 教学“圆柱体积计算的应用”时,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动画:孙悟空学艺归来后, 特到东海龙宫向老龙王讨兵器, 最后孙悟空随龙王看到了定海神针。 屏幕上呈现闪烁金箍棒及相关数据 (高25米、周长3.14米) , 当孙悟空摸了神针后, 说:“如果能短些细些就好了。 ”只见那神针已变成长约1.5米, 底面半径约3厘米的细棒。 孙悟空高兴地说:“小, 小, 小。 ”细棒又变成长1.5厘米, 底面直径1毫米的绣花针。 孙悟空立即把它藏在了耳朵里, 便飞身而去……观看画面后, 教师提出:“从这个故事中, 大家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探究交流后, 生1根据金箍棒长1.5米, 底面半径3厘米, 计算出金箍棒的体积;生2根据定海神针高25米, 周长3.14米, 计算定海神针的体积;生3根据绣花针长1.5厘米、底面直径1毫米, 计算出它的体积。 在这种激发探究欲望的学习氛围中, 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提高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积极建构知识, 亲历知识形成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 因为这样的发现理解最深, 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教师要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 关注学生亲身经历探究问题解决的过程, 设计具有开放性、 层次的数学活动, 把教材中静止状态的知识信息转变为充满挑战性的动态的知识信息, 引导学生大胆地猜测、试算、摆弄, 让学生动手动脑, 通过看一看、摆一摆、想一想、议一议等学习方式, 做到以动促思、以思促动, 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方法, 体验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获得了数学活动的经验, 建构了数学知识体系, 完善了数学知识模型, 培养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例如, 教学“加、减法的估算”时, 学生掌握了加减法的估算方法后, 用多媒体呈现:二①班45名学生计划到公园划船, 看到划船处的公告:大船每条租金51元, 限乘40人;中船每条租金38元, 限乘25人;小船每条租金17元, 限乘8人。 教师提出:“应该怎样租船呢? 租船时有什么要求? ”学生分析了数量关系后, 利用若干个大、中、小船模型, 以及若干张每种船限乘人数、租金额贴纸, 在小组里动手摆一摆、贴一贴、议一议, 动手、讨论和设计合理的乘船方案:①可租一条大船和一条小船;②可租两条中船。 汇报活动成果时, 学生估算了每一种方案共需要多少钱, 讲述合理的方案。 又如, 教学“数学广角——抽屉原理”时, 学生动手操作把4支铅笔放入3个笔筒, 一个笔筒里至少有几支铅笔? 该怎么放? 又有几种不同的放法? 学生运用了猜测、列举、验证等实践操作, 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分析策略相互结合, 经历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在这种积极构建数学知识体系, 逐步深化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 学生获得了学习数学的方法, 发展了观察、操作、推理和创造能力, 完善数学知识模型。

三、拓展探究时空, 深化体验感悟

“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教师要给学生留有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优化各种活动策略, 引导学生根据各自的体验, 采用各自喜欢的思维方式, 观察分析数学现象, 提炼数学问题, 形成多样化的解题策略, 增强体验与感悟数学知识, 使学生的探究欲望形成于课堂, 满足于课外,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强化物理过程教学培养体验顿悟能力 第9篇

一、注重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的教学

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结构的基础, 物理规律反映物理概念之间的联系, 概念和规律是人类对自然现象和规律的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是物理教学的核心。实践表明, 学生理解、掌握概念和规律的前提是要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来龙去脉。加强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过程的教学, 利用物理实验和生活中物理现象为基础, 身体力行, 开展师生共同体验、分析、概括、抽象思维等活动。加强学生体验意识,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顿悟能力, 提高应用概念和规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特别是提高其辨明是非及对事物现象的质疑、释疑能力。在探索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中, 锻炼创造性思维, 开发等效、类比等高级物理科学思维方法。以上是非常重要的。

例:高中物理“磁场”和“电磁感应”两章概念和规律颇多。教学过程若机械地只重视结论的教学, 学生易机械地记住结论, 而难于应用和迁移知识。教学中规律的形成可以先感性化再到抽象、概括发展。如通电直导线产生的磁场的磁感线, 图示法有正视图;俯视图。

初学者普遍表示难于接受。我以讲台或学生课桌等效为通电导线, 让学生绕其一周表示磁感线。有了感性认识后, 学生便于掌握右手定律, 进一步类比通电圆环, 通电螺线管。这两章概念和规律多涉及空间几何问题, 学生不易掌握, 我在课堂中多采用身边实物来等效替代, 帮助学生建立相关的直观形象情境。又例如在北半球地面上, 有一条东西水平放置的长直导线, 通以东向西的电流, 则此通电导线所受地磁场的作用力的方向是。学生易把物理模型画成二维平面图来分析而得不到正确结果。实际上让学生制作地球仪, 不仅可以解决这一道题, 还可开拓学生的思维视野:让学生回想: (1) 飞机以相同功率从上海到洛杉矶往返过程, 哪一过程时间花得少? (相对运动问题) ; (2) 极地轨道卫星、同步轨道卫星应怎样围绕地球转动。

有了初步的磁场知识和磁场分布类型空间认识的体验和顿悟, 为再进行深层次地学习新课“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于本节课的教学之前, 安排学生在进行“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分组实验的过程中, 增加了探索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的课题。实验中引导学生观察与判断的问题有: (1) 确定引起磁感应现象的磁场 (以下简称原磁场) 的方向。 (2) 探索电路中磁通量的增加或减少。 (3) 确定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 寻找原磁场方向与其关系的规律。 (4) 思考:感应电流的磁场对原磁场的变化起什么作用?经过思考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抽象的思维活动, 概括和归纳: (1) 感应电流磁场方向与磁通量变化的关系:磁通量增加时, 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反, 磁通量减少时, 两者相同。 (2) 感应电流的磁场对原磁场变化的作用是“阻碍”了原磁通量的变化, 而不是“阻止”。 (3) 从运动学角度看, 导线 (线圈) 和原磁场发生相对运动时, 感应电流磁场要“阻碍”两者的相对运动。 (4) 从能的转化和守恒的角度看, 在发生电磁感应现象过程中, 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关系判定:磁场力做负功;其他形式能要转化为电能。最后定义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上述教学, 利用周边实物情境、简易制作、分组实验背景, 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真正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 积极参加探索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体验。通过教师精心设计, 调动了学生想学、会学, 培养了学生发展可持续自我增长知识的能力, 挖掘了其潜在能力, 发挥了非智力因素, 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突出物理实验与物理现象演变过程的教学

学生对物理实验课是非常感兴趣的, 一般情形下, 有实验课的物理课, 课堂气氛是好的。但有道是“外行看热闹, 内行看门道”, 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多是重感性、轻理性、重结果、易忽视实验过程及物理现象变化的过程。若教师能因势利导, 在物理实验过程中或物理情境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物理现象的演变过程, 发现各物理量的变化及变化的因果关系, 并能据一些物理量的临界状态划分不同的物理过程, 且与有关物理规律联系, 培养学生质疑、分析、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能力, 这才是重要的。

三、重视科学研究和发现过程的教学

让学生了解人们最初是怎样形成物理概念, 发现物理规律的, 能够让他们看到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 既有助于学生接受知识, 又能使他们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 并能从中学到一些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得到些启示, 培养实践体验顿悟创新意识。

例:高中物理“磁场”和“电磁感应现象”两章不仅概念规律多, 而其科学研究和发现过程也为典型之一。1820年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 把电和磁联系起来, 这是建立电磁学的开始,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电流磁效应并不是奥斯特偶然发现的, 他的关于电和磁相关联的思想由来已久, 1803年他就曾说过:“我们的物理学将不再是关于运动、热、空气、光、电、磁以及我们所知道其他现象的零散汇总, 我们将把整个宇宙容纳在一个体系中, 这是19世纪具有普遍性的‘自然力的统一’思想的反映。”电能生磁, 磁能否生电呢?1821年法拉第就提出了这个思想。介绍法拉第生平:出身铁匠家庭, 家境贫困, 13岁开始在书店做童工, 苦熬7年, 20岁时, 才当上一名正式的装订工。工作使他懂得“书籍就是知识的源泉”。他努力地自学, 大量阅读文章。他喜欢听著名化学家戴维的报告。追求科学的热情, 使他大胆地给戴维写信, 把自己整理的报告笔记寄给他并请求戴维收他做助手。当一本本装订精美, 有条有理的笔记呈现在戴维面前时, 他为这个年轻人的决心感动了。1823年, 在他22岁的时候, 他如愿以偿当上了戴维的助手。34岁就晋升为英国皇家学院院长。靠自己的努力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法拉第在他的多方面贡献中, 最主要是电磁感应的发现。接着介绍法拉第当时的三个实验, 历经十年, 终于发现磁生电现象的过程。

至此, 学生电磁感应现象分组实验可进行, 让同学们体验法拉第实验过程, 引导学生、归纳、概括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并由此引导学生探索楞次定律。

又如另一类型典型例子:卢瑟福是原子核物理学的奠基人, 他开创了对放射性的研究, 是认识放射性元素的原子自发蜕变的第一人;是原子核式结构的发现者, 他最先实现原子核人工的嬗变。

不仅如此, 卢瑟福的人格高尚, 学风民主, 他善于发现和培养人才, 尤其是鼓励年轻人超过自己。正是他培养出大批出类拔萃的人物 (其中有13人先后获得诺贝尔奖) 。

……

为了丰富这部分教学内容, 需要常阅读课外读物, 搜集一些有益的材料, 包括物理学史、现代物理科技前沿等。使这部分教学内容更富有内涵意义, 让学生还受到人生观、世界观等多方面的教育, 从中吸收成功经验, 得到人生启示。

四、教学体会

体验能力 第10篇

一、引导学生课前预读, 使学生对新课的字词、脉络有一个初步的感受。

从学生认知规律看, 每一课的学习都必须建立在学生的预读基础之上, 如果要让学生对课文有情感体验的话就更需要学生课前预读, 以对新课字词、脉络有一个初步的感受。为了减少学生阅读的盲目性, 尤其是使中、后等生预读有方, 我多引导学生按这四步去初步体验新课: (1) 借助工具书, 自学生字新词, 读通课文, 并联系上下文体会生字新词在课文中的意思或含义; (2) 尝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 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 理清课文脉络; (4) 结合课文内容尝试回答课后思考题, 并在预读本上记下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二、引导学生课中“四读”, 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及其特色有一个个性化的体验。

新课程标准还指出, 学生的阅读过程应该是一个个性化的阅读过程, 应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阅读中有自己的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为此, 我多在课堂中通过以下四步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多层次、多角度体验课文内容及其特色。如在教学《社戏》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 引导学生细读。

让学生在圈划批注之中对课文概要内容有一个阅读理解的过程。在学生汇报交流《社戏》预读情况后, 我再让学生细读课文, 并要求在细读过程中圈划批注。“圈划”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关键词语、佳词妙句等;“批注”出自己对课文词句的理解、事情的归纳、产生的问题及评价等, 以便学习交流。如在这课“圈划”情况交流中, 有学生认为:写平桥村的语言十分精炼, 虽然只有一句话, 但表达内容很丰富。第一, 写清了它的位置:离海边不远, 临河;第二, 交代了环境:极偏僻;第三, 指出人口:住户不满三十家;第四, 点明了平桥村人民的生活情况:都种田, 打鱼, 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 说明多是劳动人民。在“批注”中, 有学生概括出了作者写的七件事: (1) 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 (2) 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 (3) 看社戏前的波折; (4) 夜航看社戏途中; (5) 赵庄看社戏; (6) 看社戏后归航偷豆; (7) 六一公公送豆。还有学生认为课文详略得当:详写第3—5自然段, 略写第1、2、4、7自然段, 从而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个性化的理解。

(二) 引导学生“角色”阅读。

让学生对课文描写的情境有一个身临其境的感受。为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如临其境的感受, 我便让学生扮演课文里的角色, 使学生置身于课文的情境之中, 进行理解与体验。我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体验后即让学生分角色来朗读课文, 同学们兴趣盎然, 个个争着“角色”朗读。为使每位学生都有“角色”阅读的体验, 我顺势提出“角色”竞选条件, 谁能最准确地表达出人物情感特点谁就可以入选。为能入围, 学生又是读, 又是写, 又是捉摸角色的语气, 有的还让同桌听、评。最后在竞选获胜的同学的朗读中我们仿佛能感受到双喜胆大心细、聪明伶俐、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反应机敏的特点;感受到阿发纯洁、无私、憨厚之性格;感受到“六一公公”的为人宽厚、淳朴、热情、好客……

(三) 引导学生“换位”阅读。

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赏析课文, 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换位”阅读其实就是进一步的“角色”阅读, 教师可根据不同的学习情境和要求, 让学生模仿教师讲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或向同学提出问题, 这样不但能多角度体验课文内容, 而且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能力。如在本课的“换位”阅读中, 一位同学模仿老师“分析”课文层次后, 直接提问同学:《社戏》按题目所示似乎应该写戏, 但文中大量的篇幅写了戏外的天地, 是不是离题了呢?并要求大家分组讨论。讨论后各组发言也相当踊跃, 同学们多认为课文用大量篇幅写了我对平桥村的热爱 (以为是“乐土”) 和因看不成戏的焦急心情, 写了赴赵庄看戏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以及归途中“偷”豆、剥豆、烧豆、吃豆和事后谈豆等事。这样花笔墨写, 非但没有离题, 反而是紧扣主题的。因为《社戏》并不是专门为了写看戏的, 而是通过写看戏反映“我”与农民孩子的美好友情, 歌颂农民孩子高尚淳朴的优秀品质和聪明才干。

(四) 引导学生品读。

让学生在课文的写作特色品味之中感受写作的艺术魅力。对于课文的写作特色的体会, 不能只满足于公式化的概括, 而要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来品味写作的艺术之美感, 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如在本课写作特色的品读中, 有学生认为这课自然景物描写得好, 让人感受到乡村景象的自然美, 我就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朦胧在水气里的月色”、“碧绿”的豆麦、“淡黑”的远山、“白色”的航船等写景句;还有同学认为在事情的叙述中让人感受到了情感美, 我又让学生归纳出了平桥村乡亲特许小朋友来伴“我”钓虾、游戏, 大家想法找船让我去看社戏, 去时又是年幼的陪“我”坐在船中, 桂生为“我”找豆浆、舀水, “六一公公”的嗔怪与送豆等洋溢着爱的温情的场景, 从而使学生在写作特色品味之中感受到文中无处不蕴含着对平桥村的热爱和对平桥村的乡亲们的赞美与感激之情。

三、引导学生课后写作, 让学生在多角度的描写中能对课文主题有一个深刻的体会。

如何提高学生体验式阅读能力 第11篇

【关键词】体验;阅读能力;创设情境;表达情感;思考迁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快速检索式阅读逐渐充斥学生的语文学习,单纯的找阅读答案,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越来越差。因此,回归体验式阅读显得尤为重要。在阅读的主要教学模式——体验式阅读中,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创设情境,以感知情感为切入点,以自主体验为主要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体验式阅读的优势,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讲、演、播放音乐视频等形式创设情境化的教学环境,营造适宜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多感官地感知和理解文章,从而激发阅读热情。如《红楼梦》节选《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出场的特点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小说描写生动,形象鲜明,在教学时可以结合故事图片内容,创设诸如贾府院落、游廊等情境。课前预习,可以找几名学生扮演角色,在座位上的同学做出点评,这样全班同学都会借助演与评去体验、感受和思考。其次,为了更好地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王熙凤在贾府的社会地位,教师也可以通过讲述其他小说情节及播放图片、视频的形式来理解和深化读本内容。在这样情境化的教学中,学生们的阅读兴趣被大大地激发了,他们会情不自禁地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脑子去想,用行动去感知,从而更加全面地理解故事内容,感知人物形象。

二、表达情感,培养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独特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情感世界,面对同一读本,自然会产生各自不同的理解、感悟和情感体验。因此,必须尊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想法,那么如何表达阅读情感呢?首先是要注重“读”。要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感情,读出个性,读出自我。如教学杜甫《登高》一诗时,对“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怎么读,学生们各有看法,有人认为诗人此时身在异乡又年老多病,同时又值悲秋,读时语速应因哀伤而缓慢;而有的学生认为杜甫虽然历经坎坷,却始终壮志不减,乐观豪放。因此,朗读时应该大气而有力量,显示出不畏困难的心态。学生的每一种朗读处理都是不同理解分析能力的体现,教师分别用“你分析的有道理”“老师感到很欣慰”等一一作出评价,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其次,表达阅读情感还体现在对他人分析的质疑上。如教学李商隐《锦瑟》一诗时,一个学生说:“‘蓝田日暖玉生烟中‘玉这个美好意象只是象征着诗人的才华吗?我觉得还有可能是其他的美好事物。”教师马上捕捉住这个问题资源,让学生再次深入研读课文,然后展开讨论。学生各抒己见,不仅进一步研读了课本,同时也引出教学的下一个环节就是这首诗歌的主题探讨。在探讨和争论中,他们积极表达情感,培养了自主体验的阅读能力。

三、思考迁移,积累经验

在阅读文本时,教师不能忽略学生拘泥于自身认知和感悟的习惯。更应该引导学生与作品中展示的人、事、物进行互动沟通,让学生以自身的情感领悟,积极地去思考迁移。如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负荆请罪”廉颇知错能改的片段和许多文学作品一样,这个读本所反映出来的哲理在生活中,甚至在学生们的世界里也是可以找到原型的。因此,教师将阅读活动的情感教育锁定在“如何正确看待他人的优缺点”上。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整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其交流讨论:“为什么廉颇要负荆请罪?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通过提问,让学生自然地进入到读本角色中,进一步延伸自己的情感和经验。随着学生认知发展的进步,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和情感迁移越来越重要。当学生学会迁移延伸自己的情感时,这样的阅读,就不只是阅读了,而是一种新的阅读能力的体现。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创作能力,将获得的阅读经验应用起来,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续写课文,指导学生写作,也就是通过写作能力来检测和巩固阅读能力。如《负荆请罪》续写,赵国两员猛将,一文一武,能否“一山容二虎”等等,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写作。这样一种基于学生自主体验的创作活动一定会带给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

从创设情境到表达情感再到思考迁移,是一个从被动阅读到主动阅读的过程。体验式阅读,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对阅读活动的兴趣,学会表达情感,逐步形成将阅读经验迁移到自身生活中的能力,从而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体验人生的重要通道。

体验能力 第12篇

新课标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的乐趣。

在教师的领引时, 教师所提出问题不宜过多, 所设置的问题要有利于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深层理解。所谓深层理解, 指的是学生所学的新内容已经形成了新的认知结构, 学生可以自由灵活地提取它来构建新知。为此, 教师确立学习主题, 要精心设计, 才能灵活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在主题设计中要做到以下三步:一是精心设计课前导学问题, 引导学生走入文本;二是巧妙设计课内探究问题, 激发学生质疑兴趣;三是分层设计课外提升问题, 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展现学生个性特长。通过科学的设计问题, 引导学生高效学习。其关键是抓住主要问题, 既能够体现学生对知识有着深层理解的问题主要是关于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 教师应多多设置类似的问题。如, 在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可让学生自主研读, 体会奇丽的景色。让学生读课文, 找出描写奇丽景色的句子或词语, 多读几遍。相机课件出示:走过任何一条街, 抬头向上看, 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 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 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 应接不暇。请学生再读这句话, 用横线划出描写花很美丽的词语。词语 (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描绘的是怎样一番景象?请同学们闭上眼睛, 边听老师读这两个词边想象画面。 (课件再现词语所描绘的画面) 然后再提问这段话中还有用得非常贴切的词语吗?说出理由。让学生读句子, 体会作者用词贴切。如:“家家户户”指的什么?能去掉吗?有更贴切的词语替代吗?正所谓增一字嫌多, 减一字嫌少, 改一字嫌不当, 通过想象画面、用心揣摩文中每个词语的意思, 融入了文章的意境, 读出了文章所蕴含的真情。

二、讨论交流, 合作探究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构建知识, 重视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性, 体现了教学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沟通、合作的理念。因而教师的角色转换很重要, 在整个课堂教学要淡化四种意识:一是裁判意识, 二是权威意识, 三是传授意识, 四是教参意识;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知识点, 进行小组学习、讨论, 在小组中, 不同程度学生都能主动参与, 相互质疑, 提出问题, 进行合作、探究。教师只要成为积极的旁观者, 不打断学生发言, 也不做随意的评价。俗话说, 旁观者清, 在学生讨论、交流时, 教师并不是闲着, 而是积极地看, 认真听, 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 随时掌握课堂的各种情况, 考虑下一步如何引导学生学习;不是直接参与, 而是适时提示或点拨, 否则直接参与就意味着干涉, 左右学生的思维。如在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时, 也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 感悟奇特的民族。请同学们再回到课文, 找出相关的句子, 多读几遍, 分组讨论。相机课件出示学习提示: (1) 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 养在屋子里, 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的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 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2) 每一家都是这样, 在屋子里的时候,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 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然后结合课文内容或者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理解, 学生小组讨论, 学生可运用小黑板或以小老师形式进行汇报交流, 正如《易经》中所说的:君子学以聚之, 问以辩之, 宽以居之, 仁以行之。意思是:君子通过学习来积累知识, 抱有疑问的态度来明辩事理, 用宽厚之心待人接物, 实践学问。

三、师生互动, 共同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礼记》曰:力不能问, 然后语之。古时候教育家们就指出教学当中, 教师要善于启发, 不能包办代替。在传统教学, 教师习惯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搬运工式的教学 (服从于教科书或教参) , 教学过程“格式化”,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总是过多的讲解、分析、说明,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教师仍把自己作为教学中心, 担心学生听不懂, 于是包办代替, 往往缺少课堂师生、生生互动环节, 新课改强调: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交往, 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如在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时, 让学生感受了景色的奇丽, 那么民族的奇特你又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划划相关语句, 来说一说。出示课件内容: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 养在屋子里, 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 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提出相关问题, 进行横向比较, 加深理解。如:德国人养花呢?脊背是什么?他们养花却只看花的茎叶, 显然最美的花朵是给 (别人) 看的。突出这种养花的方式、养花的目的真是奇特。从文中找出答案: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最后教师点出为什么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如果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他人, 都为他人着想, 必定能创造出人人为我的境界。

古语云: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意思是高明的教师的教学, 在于善于引导, 要引导学生, 但绝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要严格要求学生, 但决不使学生感到压抑;要在问题开头启发学生思考, 绝不把最终结果端给学生。在课堂中, 教师真诚的赞美、恰当的评价会让学生如沐春风, 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 从而调动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 参与到课堂中来, 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总之, 增强学生实践机会, 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能促使学习气氛得到有效调节, 根本的目的还在于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有效探究, 旨在让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得到启发, 集思广益, 更快速地理解课文, 而非形式主义的表面热闹。教师应全面理解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内涵, 平时要做好小组成员合理的搭配、分工, 尤其是让学生产生合作中团体间的荣誉感,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不是在公开课时搞一下形式主义。教师要精心设计合作探究的学习内容, 让每人都有事可做, 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真正有所发展。

摘要:语文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因而, 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而, 我认为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引导学生参加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不断积累, 把握运用语文规律, 发展学生素质。

上一篇:现代职教下一篇:国内建筑安装工程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