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施问题创新教育

2024-09-02

基于实施问题创新教育(精选7篇)

基于实施问题创新教育 第1篇

当教育界人士提出素质教育提法后, 并非已形成了完善的概念, 但却是针对应试教育劣势问题的考量, 素质教育究竟应该怎样进行, 实践中遇到了诸多质疑并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创新教育的提出是在素质教育观念提出之后, 同样也遭遇了诸多干扰因素, 很多人士认为创新教育仍旧是素质教育的翻版, 没有任何新内容。非教育界人士也有的采取观望态度, 因为几年素质教育实施使得孩子被教育成了四不象的“人才”, 没有特长, 没有专长, 又样样通, 样样不精通。一个素质教育基础上的创新教育, 再怎样大肆渲染也很难让人们完全相信。于是口头大喊创新教育, 却仍旧搬用着那种错误的素质教育实践, 把不留作业, 文化课删减, 增加音体美课, 课堂以游戏为主, 考试以优良中差评价来充当新型的创新教育。

对于发展现代教育事业无疑应该持有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 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出发, 把教育事业看作是一个由各个要素或子系统组成的社会有机整体, 其发展是要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 关注人的自觉活动在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作用, 把两个方面辩证地统一起来。这里面可以看到的人、教育事业、社会发展的三者关系是如何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社会发展是由人来推动的, 人的品质依靠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来提高, 教育事业的发展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子系统。由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存在, 人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性因素必定也要处于不断地提升自身品质的运动中, 人的自身品质的提升依靠教育事业来提供。应试教育是渊源于我国封建社会的经验, 当人类社会的历史进入当代文明阶段, 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状要求人的素质与之相适应, 那么, 在人的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显然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使然, 我国的应试教育考评的是学生的知识层面的学习状况, 缺失了对人的思想品德、实践能力等其他方面的考评, 培养出的人才出现了“高分低能”的“书呆子”问题。那么, 素质教育的提出就是社会需要的必然。但是, 还必须看到, 在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今天, 世界的大环境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知识经济社会、信息社会的特征凸显, 科学技术水平日新月异地提高, 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的观念已经成为人类共识, 提升科学技术水平最需要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当然需要的是人的相应素质的支撑, 这种相应的素质是什么?就是创新素质。对于过去人类所创造的具有先进生产力水平的经验固然需要继承, 但仅仅满足于对于已有经验的传承的教育一定是落后的教育, 而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的教育, 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当我们国家拥有大批的创新型人才, 通过他们进行世界领先的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才会有实现的可能, 也能使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在世界领先, 才能够振兴中华民族, 才能够使得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最先进和最具有实力的民族。

创新教育显然不等同于素质教育, 而是使整个教育过程被赋予人类创新活动的特征, 并以此为教育基础, 达到培养创新人才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素质教育为创新教育奠定了基础, 包容于创新教育之中。

二、创新教育实施中应重视解决的问题

1、观念问题。

人们接受新事物总是很困难, 对新的、一时无法接受的就认为是错的、不可信的。搞创新教育绝不是从根本上推翻原有的传统教育, 把教育变得面目全非。创新教育其实并不神秘, 提出它是为了把它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作为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只有从观念上接受了这一新的教育理念, 其开展才能畅通, 并会卓有成效地进行。所以, 围绕创新教育应树立三大观念:一是树立人本教育观念。即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教育培养的是人, 教育教学活动中应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不能把学生当成知识容器、考试工具和分数奴隶。二是树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念。学校无差生, 只存在有差异的学生, 他们都是人才, 但都不是完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是扬长避短, 使他们都成为人才。三是树立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价值观。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毅力、创新体力。

2、认识问题。

创新教育的目标不是追求传统教育和继续教育的“灌输”、“充电”和“加油”等作用, 而某些学校却将其曲解, 把创新教育与课堂教学对立起来, 开辟所谓第二课堂, 把课外活动作为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于是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小实验等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创新教育的主流形式, 导致创新教育的课外活动化和实施主渠道的非课堂教学化。其实, 创新教育的非课堂教学化只是对整个创新教育活动的有益补充。如果单单如上理解, 便是将创新教育狭隘化了。教育创新的主要内容首先是创新精神的培育, 其次是创新思维的培养, 最后才是创新能力的养成。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是创新能力得以实现的前提基础。创新教育的非课堂教学化, 虽然能在某种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但由于其开展形式的非系统性, 非组织性, 故往往不利于全体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和创新思维发展, 这就显示出创新教育实践主渠道的非课堂教学化的短视心理和行为。

3、评价效能问题。

创新是一个既具层次性, 又具相对性的双重概念。有人指出:基础教育的创新有三个层次:其一是相对于自己的创新;其二是相对于全体学生的创新;其三是相对于整个社会而言的创新。由于创新的层次性和相对性所具有的特点, 因而导致教师对创新概念的理解和把握缺少深度, 故而在对创新教育的评价过程中, 教师往往容易越俎代庖, 以自我为中心去概括和评价学生的创新, 忽略了学生这一创新主体的角色意识, 导致创新教育评价过程的教师中心主义和创新主体的主体性失落。创新教育评价过程的教师中心主义和非学生主体化误区有着极大的消极影响, 表现为评价过程的教师中心主义和非学生主体化不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主体人格的养成和主体能力的增强, 而且, 过多的外部评价会弱化创新主体的内部评价或自我评价, 最后形成对外部评价的期待心理。这样, 常常会因缺乏对创新主体思想意识、情绪状态的深刻理解和整体把握, 而产生对创新主体的主观的消极评价。这些消极评价容易成为创新主体追求创新的拦路虎, 使其创新精神和能力减弱。而反过来它又强化着教师的消极评价, 如此便形成了恶性循环,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综合课程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1、知识的综合有利于创新精神的激发。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需要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 培养学生“重新组合”知识的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首创前所未有”事物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要实现知识的创新, 首先就需要我们对原有知识有一种全面的理解和洞悉, 综合与创新总是连在一起的, 创新本身就是对知识的利用与综合。科学是一种知识系统, 学习科学并不是为了记忆和背诵真理, 而是为了认识和不断更新真理。但是传统的学科课程很少教会学生从总体上观察学科知识系统, 只注重某一学科中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和不断深化, 较少关注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和整体性, 结果束缚了学生综合能力、创新精神的发展。综合课程则有益于克服这种缺陷。

2. 综合课程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综合课程的优势是:对学科知识内部的综合;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跨领域知识的综合。人类的知识本身就是一个有机整体, 在狭隘的学科观念背景下, 过分地局限于本学科知识的讲授, 不仅会禁锢教师自身思想的自由驰骋, 也不利于培养视野开阔、才思敏捷、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例如综合理科是由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自然、地理以及生态环境等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相融合, 以人类活动及其与自然的关系为基本线索, 重视科学实践活动的课程。其课程目标为: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知识, 增强对自身社会和现代科技的了解, 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和创造能力。综合课程的学习更重视方法性知识。它立足于现实社会复杂而综合的生活问题,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学会并掌握各种信息处理的方法, 主要包括信息收集与交流的方法、调查访问的方法、统计测量的方法、发表和讨论的方法、评价、比较、观察、试验、鉴赏的方法等, 这些方法均是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发展的必备知识。综合课程的设计体现了对高校课程建设的创新发展, 更加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

摘要:在我国当今教育界, 教育需改革、教育要创新的共识已经形成, 但教育改革即创新教育的实践中确实存有模糊认识、采取的“创新”对策也有形式主义之嫌, 实在有必要探究这一事关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性问题。笔者对于创新教育的前瞻性能力有限, 本文仅就现存的值得争议的问题予以分析。

关键词: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创新精神,创新人才,综合课程

参考文献

[1]阎立钦.大力推进教育科研为教育创新作贡献[J].教育研究, 2003 (1) .

[2]张文修.谈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 2004 (3) .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能力 第2篇

一、实施教育的基本原则

1、普遍性原则。实施创新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普遍生,努力构建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创新教育模式。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改变教育内容,变革学习方式,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潜在的品质,疏导学生从小关注人类和世界,认清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2、民主生原则。在创新教育中,师生关系应和谐融洽。老师要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育气氛,使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学生则要以主人翁精神参与教育活动,积极进取,主到探索,力图创新。一切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参与的积极活动,才能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精神财富,才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成长和发展。

3、探索生原则。教师要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使教育活动富有探索性。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一定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积极进取,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之把“分数上的好胜心”转化为“学问上的好可心”。“好胜”与“好奇”,虽仅一字之差,但却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爱因斯坦说过:“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好奇心可驱使学生主动、精细地观察事物和思考分析,有利于创新品质的形成。

4、创新性原则。老师要在教育活动中体现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良好的、民主的、和谐的环境。无论在时间上、空间上,还是在精

神上、物质上,都要满足学生的创新欲望,适应学生的创新需求,鼓励“异想天开”,提倡“出奇制胜”。老师不要怕学生冒尖,对于学生的异常思维方式和行为举动,教师要善于理解、宽容,并采取正确手段进行奖惩。

5、个别性原则。老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开展教育活动,尊重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学习。由于个体之间的创新品质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所以老师要尽可能地运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段,把正确引导和促进不同个体创新精神和创新的发展作为一切教育活动的“着陆目标”。

6、实践性原则。“实践出真知”。实施创新教育要坚持实践第一,在各学科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并用的操作能力的培养,尽力为学生创造动手、动脑的实践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还要强化学生的课外创新实践,努力在学生的课外活动领域、活动的组织形式、指导方法和活动效果等方面寻求突破。要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自然,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叛党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7、激励性原则。实施创新教育,要注重运用激励性的评价策略。对于学生来说,与其“数其十过”,不如“奖其一长”。学生的创新精神往往源于一定的兴趣、爱好,源于一定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这是他们要向未来,探索新知的不竭动力。如果教师善于支持、鼓励学生创新,便可达到“一荣俱荣”的效果,学生各方面素质都会得到很好地发展。

二、实施创新教育的若干措施

1、提高教师素质,转变教育观念

(1)通过“强思想、比素质、赛师能、树形象”系列活动的开展,从而树立一个良好形象(师表形象),提高两个水平(学科业务水平、使用现代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水平),增强三个素质(政治思想素质、教学业务素质和教育科研)素质。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我们要求全体教师做到“师德高,师道尊,师纪严,师业勤,师艺精,师爱真”。组织教师学习师德规范,强化规范言行,美化教师形象,制定《师德公约》。每末,在民主评议的基础上,评选“师德之星”、“师德标兵”,树立师德典型,宣传先进事迹,做到学有榜样。

(3)在业务学习方面组织教师开展“三寻”活动,即寻找你的理想教学观,寻找你的理想教学专家,寻找你的理想教学模式。各教研组定期组织教师学习、讨论,学习优秀教学专家的教学思想,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改革自己的教法。

(4)大力开展创新教育研究,坚持“六个一”流程管理,即一份学科创新教育研究方案,一人创新教育研究周工作安排表,一本创新教育业务学习笔记,一本创新教育实验过程记录簿,一份创新教育研究阶段小结,一篇创新教育研究论文,在研究 中强化教师三种意识,即课题实践意识、理论学习意识、经验总结意识。学校根据研究进展情况,举办“创新教学汇报”和“创新论文”评奖等活动。

2、采取多种措施,营造创新氛围

(1)活泼和谐的氛围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我校要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时间和开放的空间,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每星期二为“小班主任日”,让学生民主竞选小班主任,提出表班级管理的想法,对班级建设提出一条创新建议。每星期

三为“无作业实践日”,教师不布置局面家庭作业,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办手抄报、收听广播、收看电视、小采集、小制作、小发明等活动,学期末学校组织“课外实践成果展”。每周四为“无批评日”,对于有问题的学生教师要从下面引导,不呵叱、不指责、不讽刺、不挖苦。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扫清创新中的心理障碍。道德是在学科教学的主渠道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各学科协调合作,发挥各自优势,体现各学科自身特色。其次,设置个别心理咨询服务。本着“尊重、同感、保密”的原则,理解、接纳、导、启发、帮助学生。学校设立“天天乐小屋”和“悄悄话信箱”,对学生排忧解难,扫清求知创新中的心理障碍。

3、丰富实践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1)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在创新活动中产生、发展和巩固起来的。开展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我校将进一步筹措资金,建成校内各种供学生实践的专业教室,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艺术、体育、文化、班队、读书读报等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进一步办好一年一度的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童话节,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在活动中创新。王阳明说:“知而不行,则是未知。”校园“四节”的设立,有利于学生在亲自实践和探索的过程中,学会研究、学会创新。

(3)将学生的创新实践延伸向家庭,拓展他们实践活动的领域,形成“班级、年级与校级相结合,学校与社会、家庭相结合”的三结合的大课堂、大实践创新教育体系。

4、构建创新模式,深化教学改革

(1)教学模式是由教学理论转化而成的,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形式。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应由创新教育的课程设置体系、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模式和教学评价体系4部分组成。

(2)课程是实现一切教育活动的依据,是实现创新教育的主要手段。创新教育课程设置体系应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严格执行教育部分发的教学计划,开好四种课程,即学科课,活动课、隐性课、环境课。第二,坚持选修课和必修课同步进行。

(3)学校教育任务主要在课堂内完成,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只有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构建创新教学模式,才能真正落实创新教育。我校教学模式有五小:第三步,指导学生自学。第四步,引导讨论探究;第五步,师生反馈评价。

基于实施问题创新教育 第3篇

培养创新人才是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呼唤。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创新教育已经逐渐深入中学的不同学科中,为适应这种要求,应试教育的课堂必须创新,否则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将无从谈起[1]。进行初 中物理创新 教育 ,既是物理教师当前的教学重点, 又是广大物理教育工作者必须长期合作、共同探索的教研难题。积极开展、努力做好这项工作,对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完善义务教育体制,培养综合素质的新型人才,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二、初中物理实施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

物理是初中学科中比较难学的科目, 主要是物理知识比较抽象,而且教师主要是以灌输式教学为主,使致学生对抽象的物理知识不感兴趣。笔者查阅相关文献, 根据实际调查发现,在初中物理学科中实施创新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应试教育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在一些教师的思想中,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依然根深蒂固,重视的还是物理基础知识的传承,忽视知识的创生及对学生的创新教育。在这种教学理念下教师教会学生的只是解题技巧,而不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物理学科 实施创新 教育课时严重不足 。目前 ,一些学校都通过开设物理创新实验进行学科创新教育, 但大部分学校的物理实验创新实践活动课、创新实验课程受师资等影响,开课常出现不足的情况。另外,初三学生受升学压力影响,一些物理创新实验科目被挤占、调为考试科目课程。

3.教育经费 短缺 ,创新教学设备相对 落后。目 前一些学校的物理教学依然采用传统的板书式教学方式, 这种教学手段对于内容抽象、操作性强的物理学科都是不合适的,很容易使初中生对物理学习失去兴趣和热情。另外, 部分中学投入不够,设备不全,学校物理创新型实验室建设步履维艰,活动空间狭窄,加之校外活动场所太少,影响初中生参加物理创新实验的热情[2]。

4.物理教学考 核模式单一 。虽然国 家倡导素 质教育 ,但目前初中物理教学的考核方式主要是通过考试形式实现的。这种单一考核模式一方面束缚了教师实施创新教育的手脚,在物理教学中,创新教育相关教学内容得不到应有尊重,不能列入工作量,不能够得到教育部门足够的认可。另一方面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初中物理实施创新教育的若干对策

笔者结合多年物理教学经验及在实施创新教育过程中的体会提出如下若干策略。

1.转变观念 ,实施创新教学 思想。为 更好地在初 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首要步骤就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新思想。叶圣陶先生认为实现教育宗旨的关键在于“习惯”,这就要求物理教师引导学生转变学习观念,端正学习动机,做好课前预习,课堂上积极发言,课后积极温习。在教学方法上,物理教学要根据教学内容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综合应用微课、视频教学手段,在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与讨论法、任务驱动、实验教学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加强实践操 作 ,训练创新能力 。初中物 理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实施创新教育的策略,因为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主要突出强调:观察、实验、思维、运用的综合能力,这是训练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内容。即在物理教学中需要突出培养三种能力———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3]。但仅仅依靠上述三种能力是无法满足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为进一步提高能力培养的可操作性,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细化分解为以下八种能力:1观察能力;2注意能力;3记忆能力;4实验操作能力;5检索能力;6积累资料能力;7发问能力;8讨论能力。这样使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表现出具体性、分层性和可操作性。

3.拓展问题 ,训练发散 思维。在 初中物理学 科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就是要杜绝人云亦云,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4]。根据这一 创新能力培养要 求 ,在物理教学中就应该有意识地设计出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疑难问题,尤其是对教学中的疑点和难点及比较含蓄或潜在的问题能够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方法、习题与练习启发学生思索探讨,追随疑问步步深入问题本质,使学生在探索中有所发现和创新。通过对教学问题的扩展,学生的思维从书本拓展到生活、社会和自然, 逐步由跟着问题学转变为在学中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结语

初中物理实施创新教育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一般素质,更应关注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其中创新能力素质是学生诸素质中的核心素质。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要充分把握学生的创造潜能,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因此, 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应逐步摒弃传统的物理教学过于注重纯粹的客观知识的传授的做法, 而应该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自己发现问题、积极思维,并最终实现总结出物理概念、规律的能力。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必需的,并且要落实到物理学科具体知识内容的教学上, 要不断地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只有实现了这一目标,才能更深刻地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体现物理教学的创新教育价值。

摘要:物理学科是实施自然科学教育的重要学科,由于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能够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本文主要对初中物理实施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结合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和体会,提出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若干策略,有利于在初中阶段、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能力。

基于问题解决的创新教育理性探索 第4篇

创新人才培养,希望在青年学生,关键在教育。20世纪80年代美国、日本和英国为了提高国民创新能力,把“数学问题解决”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立足点和突破口。从此,“数学问题解决”成为世界性创新教育理念。随后我国数学教育界积极响应,探索“问题解决”创新教育规律,取得了丰富成果。其他各学科也纷纷效仿,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蓬勃开展,理论研究方兴未艾。

但是,基于问题解决的创新教育(下称问题创新教育)研究尚存在明显缺陷,一是停留在具体操作层面,心理学层面深入研究不够,立论依据不明;二是局限于各自学科,通用性有限;三是成果零散,未形成体系。由此看来,如何确认问题创新教育的逻辑起点、论证问题创新教育的可行性、揭示问题创新教育的有效性、建立完备的问题创新教育理性,是问题创新教育研究的当务之急。

一、问题生命理性——问题创新教育的逻辑起点

现代生命活动竞争和挑战日趋激烈,问题和困难无处不在,因此,对生命活动的问题性和创新性加深理解,提高认识,已成为为人处事之必需,成为问题创新教育研究的切入点。

(一)问题——创新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问题是什么,问题就是困难,问题是人对生命活动的体验和感知,产生于人对生命活动的追求和向往。因为如果没有追求和向往,就不需要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即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命活动不是因有了问题而停顿,碰到困难而止步,而是因发现问题(遇到困难)和解决问题(克服困难)而发展创新。这样的生命活动史实不胜枚举。

由此看来,生命活动的有效开展,以问题和困难为起点。生命活动内容的丰富多彩和发展创新,以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为真实写照。对生命活动的认知(感觉认知、感知认知、体验认知和策略认知),以解决问题和战胜困难的亲身体验为本质内涵。所以,真实的生命活动即问题生命活动,亦即创新生命活动。问题是创新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二)问题解决——创新生命活动的本质属性

问题解决被认为是创新生命活动的本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问题解决是创新生命活动的过程体现。雷伯朗斯认为:在问题解决时,个体已形成的有关过程被用来处理个体面临的问题。全美数学管理者协会把问题解决定义为:将先前已获得的知识用于新的不熟悉情境的过程。就是说,问题解决过程就是生命活动的创新过程体现。包括问题解决创新生命心理活动过程和问题解决创新生命思维活动过程。行为主义学派认为问题解决是联结的激起过程。认知学派认为是知觉的重组过程。现代认知学派认为是寻找和接受信息、回忆知识和对方法进行加工和探索的过程。所以,问题解决是探求新情境中的问题和达到问题目的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思维是人对事物及其关系的反映,贯穿整个认知过程。问题解决是创新生命心理活动表明,它同样伴随着思维活动,因为心理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相连,是思维活动的前奏。

二是问题解决是创新生命活动的能力体现。美国数学咨询委员会把问题解决列为十项基本技能之首。英国Cockcroft报告指出,问题解决就是把已有经验用于新的问题情境的能力。问题解决是创新生命活动的过程说明它也是创新生命活动方法和技巧的体现,即创新生命活动能力的体现。因为过程不可能无缘无故地存在,而是方法和技巧的运用过程。而生命活动能力正体现为对方法和技巧的运用,离开了方法和技巧,过程就无从谈起,能力更无法体现。

三是问题解决是创新生命活动的目的体现。G?波利亚说“解题是最富有特征的,特殊类型的有目标的活动”[2]。问题解决是创新生命活动的过程和能力体现,它同样是创新生命活动的目的体现。因为没有困难、不存在矛盾、不需要解决问题的生命活动是不存在的。只有及时地揭示矛盾、战胜困难,生命活动才能发展,才有创新,才会是真实的、有价值的。生命活动是否有价值、是否真实、是否有创新,是否发展了,是以能否达到目标为评价标准的。

问题作为创新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和问题解决作为创新生命活动的本质说明,生命活动是一个循环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的过程,即是一个不断发现和不断创新的过程。人的生命活动创新能力,是在问题解决体验中发展起来的。生命活动的发展创新,是随着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实现的。这种融生活和创新于一体的生命活动,只有问题生命活动兼而备之。这正是问题生命理性作为问题创新教育逻辑起点之必然。

二、问题逻辑理性——问题创新教育可行性的基点

任何一门理论,其内容的逻辑关联至关重要。《九章算术》和《欧氏几何》同为世界名著,前者早已成为历史,后者因其科学严密的逻辑结构而经久不衰,凸显强大的生命力。以问题为逻辑起点的问题创新教育,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建立是关键。相互关联的问题体系才能建构问题创新教育理论框架,才能组织逻辑关联的问题创新教育教学内容。

(一)问题海量

问题海量以生活现实问题为起点,以足够多的问题数量(问题海量)为前提。因为只有当问题积累到足够数量时,才能从中寻找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应有的逻辑结构。问题海量的形成,主要从下列几方面入手。

一是生活现实问题发现。生活现实问题的发现源于人们对客观现实和生活的实践体验。如农民工问题、留守儿童问题、户籍问题、临时夫妻问题、市场经济规律问题、万有引力问题、人机安全问题、孙子问题、黄金分割问题、圆周率问题等,都是来自生活,以现实需要为起点的。

二是科学概念问题发现。科学概念是人们认识事物本质与内在联系的抽象思维结果。是通过对现实世界事物之间的关系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认识和思维加工而得,并随人们的认识深化和现实需要逐步演变和发展。如函数、复数、虚数、无理数概念、生命教育概念、夫妻性道德概念等。科学概念问题发现和转化设置既要源于生活又应高于生活。

三是科学方法问题发现。科学方法是人们认识现实世界的手段和步骤,其发现发展是由个别具体到普遍抽象、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变过程。如由求圆面积的割圆术抽象而得极限方法,由解代数方程组的消元法抽象而得行列式方法等。科学方法问题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作为某一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第二层次,作为某类问题的具有操作程序和思维模式的解决方法。如行列式方法、矩阵方法、微积分方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第三层次,高度抽象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方法。如辩证唯物主义方法、科学方法论、逻辑方法、美学方法、科学史方法、建模方法、对数方法、化归方法和公理方法等。科学方法问题发现和转化设置,问题大与小、难与易、个别与普遍、具体与抽象要层次分明。

四是科学规律问题发现。科学规律是构成科学理论的素材,主要以公理、定律、法则和性质形式表现,是现实世界客观规律的本质反映。如知识就是力量、劳动创造世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牛顿定律、高斯分布、斯托克斯定律等。科学规律问题发现和转化设置,重在引申推广和深化应用。

五是科学理论问题发现。科学理论是人类关于客观世界本质规律的系统认识,是科学发现和发明成果的有序展开和完备表述。科学理论随着认识量的积累而更加适应现实变化,并通过逻辑构建形成体系,使之更准确完备地反映现实世界客观规律。如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到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化认识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过程。如由欧氏几何到非欧几何,由数学理论形式化到其他学科理论形式化演变等[3]。科学理论问题发现和转化设置,重在问题之间的逻辑链接和知识体系的相互关联性的综合系统分析。

(二)问题链接

问题海量形成之后,就要揭示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链接)。寻找和建立问题链,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建立问题之间逻辑关系和问题创新教学内容逻辑结构的主要方法。

科学理论是研究自然现象的,科学思考未体现宇宙结构,未反映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情况是存在的。面对客观世界的演变,科学理论缺陷经常存在,在适应变化过程中,旧问题不断解决,新问题不断发现。已形成的知识体系在不断发现矛盾和解决问题、寻找缺陷和补正不足中完善。问题链接就是以适应客观世界和科学理论发展需要为目的,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为主线,通过寻找问题之间内在联系,对海量问题进行系统链接的方法。

面对已有的问题,当对它进行推广、收缩、引申、深化、综合和系统分析,从而发现矛盾和缺陷,探索到新规律。或通过比较、类比、一般化和特殊化找到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时,问题链就形成。从知识广泛程度而言,问题链可分为概念链、定理链、知识链等。由方法论可分为推广链、收缩链、引申链、类比链、深化链、综合链和系统链等。从知识逻辑结构入手,可分为横向链和纵向链等。

三、问题教学理性——问题创新教育有效性的落脚点

以问题生命理性和问题逻辑理性为认识基础的问题创新教育,以问题教学理性为有效性落脚点。即以对问题教学价值目标的有效实现、教学特征的有效实践和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为落脚点。

(一)问题教学价值目标

问题解决被引申为问题解决教学(简称问题教学),可追溯到心理学家加涅把学习方法分为8种类型,其中三项是概念教学、命题教学和问题教学。概念教学是基础,命题教学是核心,问题教学是前两种的综合和提升,由此奠定了问题教学的价值地位。我们所说的问题教学与加涅的区别:一是地位变化,由综合提升变为中心;二是观念变化,由熟练掌握概念、理解命题并运用它解决问题,变为以问题解决为主线,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时概念、命题等教学内容被转化设置为“问题”,问题解决既是教学内容,又是教学方法,更是教学目的,这种三位一体的价值取向,唯问题教学能具有。

于是,问题教学的目的,不是单纯地尽量多地教学生解决问题,而是以培养问题解决能力为目的,为了学习在充满疑问和不断变化的世界里生存本领为目的,这一目的定位使问题教学融进问题生命活动,使教学能围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来展开,并通过培养和提高学生适应生活、战胜困难的能力和提高创新能力而发展。

(二)问题教学特征

问题解决既然是生命活动,问题教学就是生命活动的教学,是生存能力的传承与内化,因此问题教学的主要特征是情境特征、内化特征和问题特征。

问题解决是将已获得的知识应用于新情境的过程,因此问题情境是教学起点。问题情境创设和运用应注重三项指标:一是情感指标。问题解决的目标是激活学生探索动机和心理需求,因此情感揭示是首要任务。二是认知指标。教师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既不能了无情趣地生搬硬套,也要防止思维漫无边际地游离于教学情境之外,教师要动情而教,学生要动情而学,让问题教学成为“生命活动教学”。三是能力指标。问题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所设置的问题应有隐蔽性、启迪性、思维发散性、非选择性和非唯一性等。

问题教学内化特征,意指使学生充分学习和实践问题解决活动中的元认知调控策略和技巧,并逐步内化为自己的调控能力,能在新的环境中灵活运用。因此要让学生实践调控策略和技巧的自主运用,并内化为自觉行为。

问题解决教学不是为了解决现成的问题,而是要发现问题,所以,问题是教学的起始情境;教师不是教给学生现成的解题方法,而是方法形成的思路导向。不是展示现成的思维过程,而是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所以,问题解决是教学的过程情境;问题解决既是教学目的状态,又是教学过程作为问题系统的新的起始状态。旧问题解决后,新问题又将发现,因此问题解决作为目的是相对的,是过程的链接点。即由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再到发现问题的链接点。这种问题意识的始终性,是问题教学独有的特征。

(三)问题教学方法

日本1994年开始实施的教学大纲就提出问题教学中心。全美数学教师协会强调教学应围绕问题解决来展开,营造使问题解决活动得以蓬勃发展的课堂环境。在我国,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历来被视为高水平的教学,受到普遍地欢迎和推崇。将问题解决作为创新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教师为学生设置实际情境,鼓励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发现新问题,启发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知识与获得方法,这与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方法有本质区别,其关键在于将静止的知识转化为关于问题解决的活的知识。

问题教学方法的实施,要将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起点、教学目的等要素有序组织和科学设置。其中关键是过程设置和关系设置。

问题教学过程设置涉及教学准备、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它们同时指向问题教学和问题解决学习的认知过程。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有程序性和关联性,教学过程有逻辑性和系统性,二者的有机结合形成教学过程设置合理性标准。其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问题解决认知目标指向性与教学准备方向性同构;二是问题解决操作系列性与教学结构程序性同构;三是问题解决内隐性与教学复杂性同构;四是问题解决思维发散性与教学方法策略多样性同构。

融合问题解决过程与课程知识系统的关系,是问题教学与课程知识关系设置的可行性保障。由此需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课程知识内容如何用问题系统来表征,二是问题解决过程如何与学科知识系统性融合。

首先是课程内容与问题层次关系设置。将由课程内容转化设置而得的问题分为“材料知识性问题”和“主体内化性问题”两个方面:用材料知识性问题表征外在的教学内容。包括五个类型:一是识别性问题,由事实、定义、定理等转化设置而得。二是算法性问题,由公式、操作程序等转化设置而得。三是应用性问题,由事实材料等转化设置为教学模型。四是探究性问题,由定义、定理、公式等推广引申而得。五是情境性问题,由以上各类综合而得,是条件比较含混、结论有待考察评判的问题;用通过教学主体内化产生的渴求和疑问来表征知识性材料。分四个层次:首先是“要去哪里?”,由提问预见目标。其次是“如何去那里?”,即方法提问,包括可行性、多样性和技巧等。三是“是否到了那里?”,即目的性提问。四是“为什么如此去?”,即评价性提问。

其次是课程知识系统性与问题解决获取知识零散性的平衡设置。平衡方式为:

基于系统性知识转化设置问题时,各问题包含的学习议题的互相衔接和交叉重叠。基于逻辑性知识转化设置问题时,问题之间的纵向和横向交叉链接关系清晰度、问题大小和难易度等层次分明。

四、问题创新理性——问题创新教育的价值归宿

希尔伯特说:“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问题它就充满着生命力,而问题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衰亡和中止”,“正是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研究者锻炼其钢铁意志,发现新的方法和新的观点,达到更加广阔和自由的境界。”[4]波普尔说:“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现知识,去实践,去观察。”[5]由此看来,科学发现实质上是问题发现,或是以问题发现为起点的。问题和问题解决是科学发现和科学创新之源。

于是,将创新教育理性建立在问题教育理性之上,其创新优势明显:一是拓展了创新能力内涵。即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创新能力的基本内涵,揭示了创新能力的问题解决能力本质。二是拓展了生命教育内涵。即揭示了生命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原动力和问题创新本质属性,使创新能力培养置于问题生命活动范畴内,研究视角广阔。三是拓展了素质教育内涵。即认识到问题解决能力素质就是人的创新能力素质。四是拓展了创新教育内涵。基于问题解决的系统完备的创新教育理性,能填补创新教育理论空白。

基于职业教育创新问题的探讨 第5篇

教育需要创新, 教师是实施教育的直接参与者, 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发展, 而现代教育强调的是以人为本, 其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 作为教师自己必须是一个善于创新的人,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 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善于激发兴趣, 营造质疑氛围

心理学家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对学生的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即主要是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力, 这是直接推动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人的一种特殊认知方式, 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体现。高职学生的好奇性强、喜欢质疑,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点, 采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给他们营造提问题的氛围。不论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教学活动, 不论是自主学习还是集体研究, 都要求学生经常在学习中质疑, 提出问题, 养成敢问、乐问、善问的学习精神, 对碰到的事件、问题要开动脑筋思索, 再进行联想。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判断。在自主学习中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在同学之间进行讨论、交流, 虚心倾听同学们所发表的意见, 在交流中发现他人的解题方法, 吸取他人的长处。在交流中思维得到发展和开拓。同时, 教师应给学生恰当的鼓励和表扬。这样, 既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自主探究意识, 又培养了他们在自主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发展创新能力。

二、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善于教给学生一定的质疑方法。“授之以渔, 不如授之以渔”, 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 我们身上担负着艰巨的任务, 既要传授全方面的知识, 更重要是让学生们理解的方法上得到一定的帮助, 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方法上以学生为主体, 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 培养自学, 激励创新, 发展智力, 提高素质。教学中突出知识应用的教学, 并融入专业案例, 增强课堂的吸引性。

三、通过各种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对高职学生来说, 参与必要的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是相辅相成的, 教师可以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展兴趣、爱好、特长, 拓宽视野和知识面。通过参与课外活动, 引导他们了解一些专门的、专题性的课外知识或进行专项技能训练, 更重要的是要激发他们从事这方面活动的兴趣, 通过分析、研究, 或是进行实践, 动手操作, 在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 通过认真思考、判断确实解决不了的疑难, 要把问题向班级的同学们提出来, 以便得到他们的帮助, 在班级里, 同学们在研究中听取他人的意见、见解, 在交流中学会解决难题的好方法, 在集体的智慧中释疑, 通过释疑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根据教学内容, 设计实践性教学

根据高职会计课程的实践性、技术性、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教师要善于设计不同的实践项目, 比如借贷记账法的运用、试算平衡表的编制, 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会计账簿的登记、科目汇总表的编制、会计报表的编制等, 学生在完成实践项目过程中, 教师要管教管导, 帮助学生分析实践项目内容、启发实践项目涉及的知识内容, 学生在教室的指导下完成实践各个项目, 对于学生有疑问的内容, 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分组讨论, 让他们在主动学习的前提下, 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掌握这些实践项目, 从而培养他们创新的思维能力。

五、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 树立“以学为本”的理念, 鼓励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 进行尝试, 使学生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自觉性, 并从中获得感性上的认识和实践经验, 满足它们的自我的需要, 从而实现自我价值。

六、师资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创新的关键

社会在进步, 知识也在更新, 教师的眼光更要放眼于社会和未来, 因此教师要树立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思想, 学习先进的理念, 投身教学改革, 不断进行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反思自己的教育是否“以学生原有经验、心理结构为基础来构建新的知识, 反思自己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的了解, 通过反思发现自身的观念、行为不合理、不科学地方, 予以大胆的否认, 从而完善自我、提高自我。

另外, 为了使培养的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还要根据对人才的需要, 制定合理人才培养的方案, 改革原有的教学模式、解构重构教学内容, 改革原有的教学方法, 善于教学研究, 提升教育理念。立足现实, 在做好基础性工作的同时积极进取, 不断创新, 充实自我, 发展自我, 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强技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实验技能[J].中国校外教育, 2012 (10) .

[2]曹慧勇.浅谈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教育, 2009 (Z1) .

[3]李淑华.现代教育科学[J].高教研究, 2008 (01) .

基于实施问题创新教育 第6篇

按国际人口学会的定义,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10%时, 这样的社会即称为老龄化社会。据有关资料统计, 中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地处东南沿海的温州不仅比全国平均进程提早4年进入老龄社会, 而且老龄化进程在逐步加快。

截至2010年, 温州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有110.78万人, 占总人口的14.08%, 比2009年同期增长0.23%。温州经济较为发达,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学习热情在不断地递增, 但是温州老年教育的情况却不尽如人意。

据温州市老龄委统计, 2010年温州市共有9.93万老年人进入各类学习机构学习, 只占老年人口总数的 8.96%。老年教育主要依托各市、县 (区) 老年大学、老年电视大学及老年学校, 其中老年大学12所, 老年电视大学921所, 老年学校107所。近几年兴办的社区大学 (学院、学校) 虽然承担了老年教育的部分任务, 但是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要。同时这些教育机构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 在教学内容、活动方式上也比较传统、简单, 不能体现时代性、多样性与灵活性。因此, 探索老年教育模式创新, 创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操作便捷、喜闻乐见的老年教育模式迫在眉睫。而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新兴网络技术的发展, 无疑为老年教育模式创新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老年教育作为一个全球共同关注的课题, 得到了各国普遍重视。西方国家开展老年教育较早, 1972年皮埃尔·维勒斯教授在法国图卢兹大学创办的世界上第一所老年大学通常被认为是西方老年教育举办的标志。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西方的老年教育拓展了教育模式, 开展了基于网络的老年远程教育。如英国“第三龄大学”普遍开展远程教育, 利用因特网等现代设备满足不同区域和不同文化层次老年人的学习需求。瑞典许多老年人通过大学开办的网上老年大学接受教育, 老年大学生在高校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

1986年美国成立的SeniorNet网站成为社区学习中心和在线社区网络。与此同时, 西方学者对开展基于网络的老年教育模式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如在技术支持方面, Swindell & Thompson (2000年) 认为第三年龄大学的在线学习需要提供熟悉而稳定的技术支持。在课件设计方面, VanBiervliet (2004年) 基于老年人记忆力衰退的特点, 强调需要在音频素材中用慢速演讲 (转引自:Rod P.Githens, 2007年) 。美国伊利诺大学教授Rod P.Githens (2007年) 认为, 由于老年人越来越融入整个社会, 其使用在线网络学习的比例将会稳步增加。他从老年人的工作与学习观念改变出发, 探讨了老年人在网络学习过程中的技术使用的迷思, 适合于老年人在线网络学习课件类型以及老年人在线网络学习中的参与热情的障碍等 (Rod P.Githens, 2007年) 。

我国老年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 而基于网络的老年远程教育则始于20世纪的90年代。1999年上海市创办了“网上老年大学”, 之后在北京等地也开展了基于网络的老年远程教育。2008年,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和北京东方妇女老年大学共同创办和开展了一项面向全国老年人的“东方银龄远程教育普及工程”, 用现代化的远程教育手段, 向广大老年人传授科学知识和实用信息。随着老年教育模式的创新, 研究如何大力发展在线网络学习, 切实解决老年教育发展难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但目前国内对此类课题进行研究的学者却是寥若晨星, 主要有:陕西广播电视大学的李海宁对如何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促进老年人的教育进行了探讨 (李海宁, 2005年) ;华东师范大学的李洁等对老年教育信息化的必然性与可能性、可行性作了诠释, 并对其方法与步骤进行了探讨 (李洁、孙惠丽, 2007年) ;江苏大学的李萍对利用网络开展老年教育的可能性、必要性进行了论证 (李萍, 2009年) ;等等。

三、研究设计及数据分析

(一) 研究设计

为更好地提供研究实证, 课题组采用抽样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调查形式。调查地点在温州市老年大学、温州市社区大学两个老年人活动集中的场所。调查对象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 共分放问卷460份, 回收卷为452 份, 有效回收卷432份。

此次调查的内容主要为老年人的学情及学习支持服务情况, 包括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学习模式、学习内容、经济情况、学历情况、计算机拥有及应用情况等6个问题。

(二) 数据分析

1.总体情况。

在此次的有效调查对象中, 男性 180人, 女性252人, 分别占总调查数的 41.67%与58.33%。其中, 60-69岁312人, 占72.22 %;70-79岁105人, 占24.31 %;80岁以上15人, 占3.47 %。

2.学习需求。

接受问卷访谈的老年人表现出高涨的学习热情, 他们学习的愿望十分强烈。在“你认为现有的学习机构能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吗”一项调查中, 满意度情况如图1。这说明, 老年人的学习需要未得到有效的满足。

3.学习模式。

在问卷中, 老年人对“最佳学习模式”的选择如表1:

4.学习内容。

根据老年群体的需求与老年教育的实践, 世界各国老年教育形式大致上分为补偿教育、继续教育和闲暇教育三种 (岳瑛, 2003年) 。温州老年教育亦以闲暇教育为主, 即闲暇的时间内为满足老年人的爱好、天赋与潜能的教育。在调查中发现, 老年大学与社区大学 (院、校) 提供的老年教育项目主要是养生保健、音乐舞蹈、书法摄影以及电脑培训等。这种以充实生活、提高生存质量为目的教育, 得到了老年人的欢迎。

5.经济情况。

调查显示, 目前温州老年人的收入主要集中在1000-3000元 (图2) 。随着工资改革不断地深入以及社会养老模式不断地完善, 老年人的经济收入还会有所提高。

6.学历情况。

接受调查访谈的432名老年人的学历构成情况如下:小学毕业9人, 约占2.08%;初中毕业153人, 约占35.42%;高中毕业189人, 占43.75%;大专及以上学历81人, 占18.75%。这种情况说明, 温州老年学员具有较好的学历基础。

7.计算机拥有及应用情况。

调查发现, 有294位老年人已购置了电脑, 有36位表示有购置电脑的计划, 有102 位表示没有电脑且目前没有购买计划。有57位老年人表示能比较熟练使用电脑, 有225位表示应用能力一般, 有102位表示不会使用电脑。

基于以上的调查访谈情况, 课题组认为, 在温州老年教育资源缺乏但老年人有旺盛的学习需求、高涨的学习热情、良好的经济基础、较好的学历状况及一定的电脑知识的基础上, 开展基于网络的老年远程教育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四、基于网络的老年远程教育模式实施策略

老年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成人教育, 特别是基于网络的老年远程教育, 既要遵循远程教育的一般规律, 更要尊重、体现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特点, 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必须把握以下原则:

(一) 开展基于网络的老年远程教育的原则

1.便捷性。

即要尊重老年人的生理特征, 坚持易学、易懂、简单、快捷以及足不出户即能享受教育等便捷性原则。老年人接受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遇到的主要障碍是计算机的操作及网络资源的获取。因此要针对老年人记忆力不强、技能掌握速度缓慢的特点, 教会他们少用鼠标, 多用键盘操作;要考虑到视力、听力衰退等因素, 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注意加入字幕或者音频素材;要针对老年人出行不便特点, 考虑利用免费的Wi-Fi无线信号, 教会老年人逐步使用便于携带的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 随心所欲地访问在线网络课程。

2.生动性。

老年教育模式的创新必须具备生动性, 能激发老年人学习兴趣。老年人学习驱动力不在于谋取证书或者学位, 而在于提高生活质量、扩大社会交际、展现自我。因此在设计老年人的网络课程内容时要抓住其内在的动因, 多实践、少理论。在课程的表现形式上, 增强生动性, 加大诸如视频、动画、语音等多媒体信息的比例。

3.交互性。

由于城市的变迁以及家庭结构、生活模式的转变, 绝大多数的老年人处于空巢、独居状况, 老年人交际、交流的圈子在不断地缩小, 孤独、寂寞的心理在老年人中普遍地存在。因此基于网络的老年远程教育必须体现老年人渴求交际、排遣孤独的心理需求, 增强教育方式的交互性。如采用即时聊天工具、学习论坛、电子邮件、个人博客空间、实时的文字聊天室或是视频聊天、在线视频会议等多种交互工具与授课者及其他在线学习者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交流, 也可以与事先设计好的网络虚拟人物进行不受时间限制的对话。

(二) 创建基于网络的老年远程教育模式的对策建议

1.在网站界面建设上, 体现色彩明快与结构简洁相融合。

老年人视力不好, 精力不济, 不宜久坐。因此在设计老年学习网站时, 应当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在追求网站设计艺术性的同时, 要关注以下四点:

(1) 内容要鲜明突出。不要在单一页面放置信息量过于复杂的内容, 要减少页面的下拉滚动次数, 突出主题;要设置合理的链接跳转, 引导学习者主动探索。页面字体不能太小, 重点内容可以适当地使用加大字号, 以帮助老年人学习和记忆。

(2) 网页排版要平衡统一。应充分考虑到老年人使用的浏览器、显示器、分辨率等不同所带来的差异。版面在主流的浏览器上能正常显示, 结构层次要分明。同时还要注意网页布局的平衡, 把握内容的疏密度。

(3) 配色要明快宜人。不能过度追求艺术化, 忌用过多的色彩, 要注意以下四点:第一, 网页背景色的饱和度不能过高, 以免刺激老年人的眼睛;与前景色既不能对比过度, 也不能对比不清, 否则会加重老年人的视力负担。第二, 在配色上可多运用敏感度强的黄、绿色两种颜色。第三, 文字链接的颜色必须要鲜明, 使老年人能够很快地找到。第四, 可用不同的配色体现不同的课程。如科技类课程使用偏冷的蓝色, 艺术类课程使用暖色的橙黄, 等等。

(4) 导航设计要合理。网站导航位置要醒目, 首页及子页面的导航形式要一致, 以利于老年人的快速、熟练掌握。从用户体验来说, 横向导航栏要优于纵向导航栏;对于重要的链接, 尽量辅以鲜明生动的图标来帮助用户记忆;文字链接的含义不能模糊。此外, 老年人对键盘的掌握要优于对鼠标的操控, 因此在设计导航时, 可以考虑使用js脚本技术, 对各个导航链接使用键盘快捷键。

总之, 基于老年人的特征, 应提倡用户从登录到使用网站各类资源的各个步骤应当是操作容易、记忆方便;在获取资源时, 操作的复杂度和出错率应当尽量低。

2.在课程建设上, 实现丰富生活与促进价值取向相统一。

在课程建设上, 要以丰富老年人的生活为主, 以探索知识、提升素质、富有乐趣、健康向上为课程建设目标。要注重老年人生活品质及文化素质的提升, 主要以养生保健、娱乐休闲、求知求乐等为课程建设内容。在课程建设过程中, 要着力营造一个乐观活泼的学习氛围, 促成老年人积极健康的生活观。在价值取向上, 要促进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老年人退出职场后, 生活的重心和人际交往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因此不可避免地与社会产生了一定的距离。但是他们同样有着被社会关注、接纳与认同的需求, 有着与社会生活在不同程度和各个方面交往与互动的渴望 (王英, 2007年) 。一些精力充沛、有一技之长的老年人还有再次就业或创业的欲望。因此, 开展基于网络的老年远程教育不仅是为了丰富晚年生活, 更重要的是让老年人老有所用、老有所为、老有所成。反映在课程建设上, 要设置一些与社会发展关联度大的内容, 如时政要闻、科技发展动态、社区知识甚至一定量的专业知识。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 促使老年人接受新知识、新观念, 走出封闭的内心世界。在丰富精神生活同时, 开发和利用老年人身上蕴藏的巨大财富, 促进家庭和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3.在学习模式上, 采取被动型与主动型学习相结合。

现代远程教育主要采取基于网络多媒体技术与互动型在线交流的两种学习模式。实验心理学家Treicher做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渠道。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 11%来自听觉, 3.5%来自嗅觉, 1.5%来自触觉, 1%来自味觉。基于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学习模式不仅可以将传统的图书、音像制品等教育资源通过计算机技术将其制成可以在线观看、具备多种表现形式的网络在线多媒体资源, 还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甚至在将来可以通过嗅觉等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信息。但基于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学习模式是属被动型的学习, 学习者还存在着信息储存 (记忆) 不牢固等弱点。Treicher的另一个实验, 是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 听到内容的20%, 看到内容的30%, 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 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 如果通过既能听到又能看到, 再通过讨论、交流的学习模式, 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因此随着老年学员计算机操作水平的提高, 应进一步提倡主动型的学习方式——互动更多的在线交流。当老年学员能够较为熟练地通过键盘或者写字板输入中文后, 可以使用网络聊天室、QQ、MSN或其他在线聊天工具, 学习论坛、博客等以网页文字形式交流的网络资源以及网络多人视频或点对点的视频语音会议等方式让学员与学员、学员与教师之间进行网络在线交流。通过互动的自主化、个性化学习, 既增强了老年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又可以激发学习兴趣, 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总之, 在使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互动相互结合的学习环境下, 老年人不仅可以通过视频、音频、动画等形式高效地掌握课程信息, 还可以通过多种交互方式进行学习上的互动, 从而大大增强学习成效。

五、结论与问题讨论

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型老年教育模式, 在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上必将担当起重要的角色, 但在现阶段只能作为一个辅助性的教育模式, 其推广与发展需要有一个过程, 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原因:

(一) 传统教育观念及受教育程度妨碍远程教育模式的普及

老年人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或以前, 传统的面授教学模式在他们观念中已根深蒂固, 因此, 可能不易接受网络教育。此外, 20世纪50年代的教育条件十分有限, 特别是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 文化程度更低。有资料表明, 65周岁的温州老年人口中, 女性老年人口接受过初中及以上的教育只占5.69%, 男性老年人口接受初中及以上教育占17.58% (周文珍, 2010年) 。老年人受教育程度低, 识记、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低, 技能掌握情况差等情况会进而影响远程教育模式的普及。因此, 在老年教育领域推广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模式, 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二) 学习成本影响学习模式的推广

老年人接受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学习工具, 二是学习技能。购置学习工具 (电脑等) 支出不菲, 学习技能的培训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与费用。老年人的经济收入不一, 较高的学习成本可能会使经济收入低的老年人摒弃网络学习模式。

(三) 人机交互的机械性降低学习积极性

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学员与教师处于准分离状态, 整个学习过程基本上是处于人机交互的状态中。与传统的面授教育相比, 人机交互具有机械性, 缺乏人际之间面对面的形、声、神的交流, 容易造成老年学员学习的疲惫感, 从而会降低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四) 学习技能的欠缺会影响学习成效

开机、点播、输入、复制、粘贴、下载乃至搜索, 是老年学员在远程网络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学习技能。老年人的记忆力不强, 思维灵活性下降, 在学习技能掌握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欠缺, 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习成效。

(五) 网络平台的优劣直接影响学习者的粘黏度

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是一种松散的学习模式。如果网络教育平台对课程资源、学习模块、技术支持、互动交流模块等缺乏优化整合, 不能方便使用和交流时, 就不能促进老年学员的学习热情, 从而会降低老年用户的粘黏度。

摘要:开展多种形式的老年教育是各级政府公共服务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银发浪潮的到来, 老年人旺盛的学习需求与有限的老年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本课题小组通过实地调查, 分析了温州老年教育的学情及学习支持服务现状, 研究了开展基于网络的老年远程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探讨了开展基于网络的老年远程教育的原则, 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网络技术,远程教育,老年教育,温州

参考文献

[1]Rod P.Githens.Older Adults and E-learning:Op-portunities and Barriers (J) .Quarterly Review Of DistanceEducation, v8 n4 p329-338, 2007.

[2]李海宁.浅谈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发展老年教育[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 (9) :49-50.

[3]李洁, 孙惠丽.解读老年教育信息化[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9) :106-107.

[4]李萍.浅议网络与老年教育[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 (16) :193-194.

[5]岳瑛.外国老年教育发展现状及趋势[J].外国教育研究, 2003, (10) :61-64.

[6]王英.中外老年教育比较[J].教育科学文摘, 2009, (2) :48-49.

[7]浅谈多媒体技术及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 2011-6-13.

基于实施问题创新教育 第7篇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与国外的发展状况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离学生的需求也相差甚远。根据笔者对淮海地区1 055位大学生就自己所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普及情况的调查显示如表1所示 (1) :

调查结果显示, 认为没有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只针对少数学生开展的人数占了46.5%, 接近50%, 这说明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普及程度很低。虽然调查中的大多数大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 但他们期望学校能提供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期望, 笔者专门设计了一道问题“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并设置相应的选项, 调查发现, 84.5%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认为针对少数学生开展就可以了的学生占10.4%, 认为开不开无所谓和没必要的学生只占被调查人数的5%。由此可以看出, 目前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的预期脱轨, 没有达到其预期, 因此在我国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很有必要和紧迫的。

二、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目前, 我国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却没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响应程度不高, 创新创业意识不够强烈。以淮海地区各高校为例, 在对1 055名大学生进行在创新创业方面的参与热情度的调查, 设置问题“学校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参与热情很高涨”, 并让学生对其的认同程度做出评价, 调查发现, 有68.3%的学生热情程度处于平均水平和平均水平以下 (见表2) 。由此可见, 我国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没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的主体地位没能得到很好地落实。

2. 师资力量有待加强

创新创业教育成功与否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息息相关, 师资力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创新创业教育的成败。教师是课堂的灵魂, 学校如果配备了专业的教师, 那么创新创业教育将事半功倍。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综合素质的教育, 不仅要注重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的传授, 更要注重创新创业意识的激发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除了要具有较高的与创新创业相关的理论知识水平之外, 更应具备丰富的创新创业实践经验, 但是现实中很多学校的老师都属于“半路出家”, 即使有一定的理论知识, 也缺少实践经验, 所以无法给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专业化的指导。有很多学校会邀请一些成功创业的企业家或政府部门的相关人员来举办讲座, 这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弥补师资力量的不足, 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也不能满足众多同学的创新创业需要。在对淮海地区高校的调查中, 学生希望成功企业家或行业专家来教授创业教育课程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9.6%, 远远高于其余人员。而目前我国高校从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和培训的教师一般来自两个方面:一类是原先从事企业管理学科教学的教师;另一类是学生就业工作指导老师。两者的共同弱点是都缺乏创业经历, 他们在为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时, 更多的是纯理论知识, 关于实践经验的讲述却很少。但是创新创业教育是特别注重实践和实务的, 简单的照本宣科无法把握创新创业的精髓和实质。用这样的师资队伍来讲授创业课程, 对学生不具有说服力。根据目前国内外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 创业教育师资体系的构成要素应当多元化, 可包括经济管理类专家、工程技术类专家、政府经济部门的专家、成功的企业家、孵化器的管理专家、创业投资家等六个方面。因此, 我国高校应积极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创新创业教育中专业化师资匾乏的问题, 这也是影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

3. 对学生创新创业支持力度不够

要搞好创新创业教育, 相应的投入如资金、技术等是必不可少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有强有力的资金、硬件设施、技术、信息等的支撑, 即使有再好的制度, 想做好创新创业教育有如天方夜谭。虽然目前我国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支持力度正在进一步加大, 但力量还是相对过于微薄, 很难满足学生正常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相关信息指导不够充分。根据我们对淮海地区各高校的的调查, 只有32.3%的学校有创新创业指导中心或类似机构有专业指导教师, 同时有64.5%的同学希望学校能牵线搭桥提供更多有关创新创业方面的信息, 这充分说明我国高校在给学生提供有关创新创业方面的信息指导不够充分。因此, 学校应提供更多便捷的有关创新创业的信息渠道与咨询服务等, 让同学们能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减少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的迷茫。

(2) 资金投入不够。根据我们对淮海地区各高校大学生在关于学校在创新创业方面投入资金情况的调查, 设置问题“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的资金很充足”, 并让学生对其的认同程度做出评价, 结果显示, 有80%的同学认可程度在中度以下, 同时又有一半的同学希望学校能提供配套资金, 这也说明我国高校对学生创新创业的资金投入并不充分。

(3) 硬件平台搭建不够强大。对淮海地区各高校的硬件平台现状进行调查, 设置问题“学校为创新创业教育搭建的硬件平台很强大”, 并让学生对其的认同程度做出评价, 如果显示, 77.6%的学生认为所在学校硬件平台支持不够理想;设置问题“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 调查结果显示, 只有20.9%的学校有创业实践基地;设置开放问题“对学校的创新创业现状的建议”, 并对结果编辑整理, 有38.9%的学生希望学校能提供相应的硬件支持。这说明我国高校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的硬件平台还不够强大, 不能很好地支撑同学们在创新创业方面的需求。学校应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硬件设施等让同学们更好地参与其中, 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

4. 创新创业教育效果不明显

尽管我国部分高校在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做出了一些努力, 但效果并不明显, 从以下两点可以看出。

(1) 创新创业理念未深入人心

设置问题“学校学生经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培训后创新创业理念深入人心”, 并让学生对其的认同程度做出评价, 调查显示, 有73.6%的学生认为经过创新创业教育培训之后, 创新创业的理念并没有深入人心, 学生对创新创业的概念意识并没有太多的提高, 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2) 创新创业教育对该校大学生的创业所起的作用不大

设置问题“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对该校大学生的创业所起的作用很大”, 并让学生对其的认同程度做出评价, 调查显示, 有63.4%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对该校大学生的实际创业并没有太多帮助, 这也说明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多是纸上谈兵, 流于形式, 并没有很好地与实践相结合。

三、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策略

根据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结合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笔者认为我国高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改进目前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

1. 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由于长期以来基础教育领域受应试教育影响很深, 我国大学生普遍缺乏创业意识、敢于冒险并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精神, 培养他们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的改革意识, 锐意进取、敢为天下先的竞争意识和励精图治,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学校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基地如墙报、宣传栏、校园刊物、校园网等宣传成功创业者的成长经历, 公布国家的创新创业优惠政策, 一定程度上也能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激情。

2. 教学形式多样化

首先, 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社团的力量, 定期组织开展创新创业类比赛或活动, 如:机器人智能大赛、数学建模大赛、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软件设计大赛、创业计划大赛、全国“挑战杯”竞赛、益暖中华比赛等, 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指导学生, 这样一方面能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与激情, 又能有效地提高同学们创新创业的素质和技能。其次, 学校可以向学生赠发有关创新创业方面的书籍, 让学生有更多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自己主动去学习有关知识, 而非仅限于课堂上。再次, 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和校友网络, 邀请一些商界精英, 定期举办创新创业论坛讲座, 通过他们向学生传授创新创业经验和技能, 这样既可以弥补学生社会经验的不足, 也可以突破课堂的局限。最后, 学校可以与校外一些企业合作, 给予学生亲身去企业实习的机会, 让同学们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磨练意志, 锻炼能力。

3. 加强师资力量

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着力建设一支乐于教学、勤于教学、精于教学的师资队伍, 是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关键[1]。为此, 学校一方面可以聘请一些具有创新创业经历的专家来从事创新创业教学活动, 另一方面还应当加强对现有教师创新创业素质的培训, 如可以派遣一些参与创新创业教学活动的教师参加教育部组织举办的“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或鼓励教师到创新创业一线兼职等。

4. 加大对学生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

我国高校应积极主动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 以弥补校内创新创业教育资金、设施等的不足。学校在对学生提供支持时,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①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计算机网站建设, 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收集、研究、处理、反馈适应大学生创新创业需要的短期市场信息, 利用校园广播电视发布利于学生创新创业的信息与项目, 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充分的信息;②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资金、技术、信息、资料、设备等方面的支持, 尤其是高校教师的科研成果和发明、技术专利, 要优先提供给有创新创业愿望的学生, 使其在创新创业的同时又能够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③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实践场所, 如创建创业园 (创业孵化器) , 引领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避免大学生创业的盲动性,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模板[2]。

5. 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是否完备直接决定着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现阶段, 我国高校普遍都比较浮躁, 在创新创业教育上游急功近利的现象很严重。据调查, 大多高校虽然开设了创新创业类课程, 但课程学时被压缩, 导致教师教学进度过快, 学生还没来得及消化就要开始考核, 此外课程内容普遍过时, 很少有学科前沿理论且课程内容模块不够丰富。要提升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 学校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①将创新创业类课程纳入必修课或选修课, 并要求达到充分的学时; (2) 吸收国内外前沿创新创业理论, 及时更新课程内容, 做到与时俱进。课程内容应与实践相结合, 不仅要包括创新创业基本知识, 更应包括创新创业专业知识, 此外还应辅以案例分析, 并要求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模拟实践课程, 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注意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的培养, 在此前提下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

6. 建立有效的创新创业职能部门体系

在我们对淮海地区部分高校的教师进行访谈时发现, 部分高校关于创新创业的资金、场地、师资力量目前到底属于哪个部门还不清楚, 没有明确的界定。这样很容易导致教学责任不清, 严重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学校应尽快明确落实关于实践的资金、场地、师资力量等部门的职责。此外学校还应明确本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工作职能和任务, 充分发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的作用, 研究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推进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制定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相关重大政策, 全面领导、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创业教育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创业活动平台建设和创业实践基地建设等工作。

7. 改革创新创业教学管理机制

在高校实施开放且富有弹性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制度是很有必要的, 这样能让学生有更自由的时间和空间去实现创新创业, 更大发挥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主动性, 同时也能更全面科学地检验和评价学生的接受教育的情况。我国高校要改革传统的创新创业教学管理机制, 应做到以下两点:①实行完全学分制, 保证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爱好、特点来自由选修课程、转系、转专业、决定修业年限等, 承认学生跨校选修、辅修以及各高校之间的学分认证。②实行创新创业学分制, 一方面要把创新创业类的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纳入课程体系, 并给一予相应的学分, 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创新, 对在国家级、省级、校级各类比赛中获得奖项的学生, 或者取得发明、专利, 或者发表优秀论文、优秀设计以及取得其他突出成果的学生, 经专家评定, 应被授予相应的创新学分, 可以免修相应选修课程。

参考文献

[1]黄进, 胡甲刚.“三创教育”论纲[J].武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4) :516-521.

上一篇:3D打印技术发展分析下一篇:二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