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小学数学课堂

2024-05-30

把握小学数学课堂(精选12篇)

把握小学数学课堂 第1篇

一、明确阅读意义, 提高学生阅读教材的自觉性

教师应使学生明确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 它既是教师教学和依据, 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源泉, 教学是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的, 考试也是以教材为根本的.所以教师要向教材学习, 但更要把课本当成认知对象, 研究对象, 不是恭顺地接受, 而是平等地对话, 不追求确定的“唯一”, 而是以教师富有启发意义去为学生构建一个富有弹性的阅读空间.教材是教材编写者依据一定的教学原则、学生学习心理等精心编制而成的, 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认真阅读教材的必要性, 教师再渗透数学阅读的重要性, 并结合实例, 启迪学生认识阅读自学能力往往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重要能力.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早年就是靠刻苦自学数学获得初步成功的;爱迪生在校时间不足三年, 全靠阅读自学成为大发明家的, 等等.这样, 通过正面引导, 提高学生阅读数学的自觉性.

二、根据教学内容确定阅读时机

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及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确定阅读时机, 对于较易理解的, 文中出现的概念不算太抽象的内容, 可以安排在讲授前阅读, 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对于较抽象、难于理解的内容, 可以采用边讲解边阅读的方法, 或讲解后阅读.如小学数学苏教版第八册教材中关于几何形体知识的内容可安排在讲授前阅读;“简单统计”一节可采用边讲授边阅读的形式;而苏教版第十册“数的整除”一节宜安排在讲授后阅读, 因为这一节内容不仅理论性强, 而且分类讨论对学生来说没有基础, 讲授前阅读, 学生不易整体把握, 很可能会糊涂, 最好教师先讲授, 讲授过程中要渗透数的分类讨论思想, 这样之后的阅读收获会大些.

三、设置阅读问题, 把握重点, 顺利通过难点

我国著名思想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 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 到这里方是长进.”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始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阶段, 不论是安排讲授前阅读还是讲授后阅读, 都应精心组织设置些阅读思考题, 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这样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在重点、关键地方多分析、多思考, 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教材的重点, 顺利通过难点.例如, 在教学“加、减法的计算”时, 教师让学生阅读图中信息后, 可问: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可以想到哪些数学问题?小明拿100元给“手拉手”小朋友买一些礼物, 这100元可以买哪些礼物?如果只买两件礼物, 可买哪些?如果有余, 还剩多少元?这样, 在老师的指导下, 在这些富有开放性的问题情景中, 学生由浅入深地接受, 思路得到了开阔, 思维的火花闪现了, 并能积极地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 发展问题,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这样的探究式过程中, 学生开始感受到个体的独特存在价值, 感受到了自我理智的力量和情感的满足, 同时激活了积极性和创造性, 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

四、合理安排时间, 留有分析思考余地

阅读最忌流于形式, 如有的教师只安排很短时间的阅读, 也不出示阅读提纲或问题, 只是让学生泛泛而读, 结果学生在漫无目标的状态下浪费了时间, 且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安排阅读前一定要估算好时间, 在既定目标的状态下, 留给学生分析思考的余地, 保证大多数学生通过阅读能理解并记忆主要内容, 而且能够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数学阅读不同于语文和外语的阅读, 讲究阅读速度, 每分钟达到多少字、词, 它重在分析、思考、体会, 短短一面的教材有时甚至要安排十分钟以上的阅读时间.

五、教授阅读技能, 提高阅读质量

教材呈现给学生的都是静态的画面, 学生缺乏亲身体验, 不利于学生提出问题, 不利于学生思考和探究, 不利于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所以, 教师要教授给学生阅读技能.教授学生阅读技能就是教会学生正确地阅读数学的方法.根据数学阅读的特点, 数学阅读时, 要精力集中, 边读边思考分析, 要根据教师的阅读提纲, 抓住关键, 仔细阅读, 概念、公式、规律等是阅读的重点, 要仔细分析, 弄清概念的实质及公式和规律的条件与结论以及推导的思路.实践表明, 学生不会阅读数学符号和图表, 不明其中的含义, 是学生阅读数学教材的最大障碍, 教师要从这些方面加以引导.例题应充分帮助学生理解解题的各个步骤, 如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根据题意, 得”的“根据”和说理性问题的“所以”等.重点概念、公式、法则要用心记, 几何图形教学内容还要注意图形模式的记忆, 结合图形将概念、公式“图形化”.为丰富数学语言, 还可以让学生朗读 (a+b) ×c=ac+bc, S=ab等有关概念、公式的文字叙述.

如何把握数学课堂教学节奏 第2篇

控制课堂教学的节奏的能力,是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体现,也是教学艺术的一种表现。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善于运用控制论的反馈原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精心设计丰富多彩、新颖多变、起伏有致的活动形式。下面谈谈如何控制数学课堂教学的节奏。

一、数学课堂教学节奏的优化

好的方法能将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教学环节串联起来,使整堂课环环相扣,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和目标、学生的基本情况,在教学方法上以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综合智能活动取代单

一、乏味的你说我听的“灌注”,在方法上既要运用比如限时口算,夺红旗,开火车,抢答案等手段,以及教师短促的语言,严肃的表情来营造紧张的课堂气氛,又要运用讲故事,课中操以及幽默的语言,活泼的表情,让学生时时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鲜好奇感,让他们的思维不断得到调整,注意力更加集中。在任何讲课中,学生们都能轻易地记住开头、结尾和任何一个激发他们想象的突出例子。经常的“ 状态变换”,这就使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不会厌倦,也就为课堂节奏提供了可能。

二、课堂教学师生语言中的节奏

教学中教师长时间的单一的语言往往会让小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模仿孩子化的语调,或高或低、或轻或重、变化有致,让学生觉得生动有趣,学得开心。如:对法则的指导,规侓的揭示,结论的归纳等重点部分,可采用高亢激昂,洪亮起清脆的声调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在教学难点知识时应和风细雨,低语轻声,循循善诱,化难为易。这样通过语调的强弱变化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在教学活动中,推动课堂节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一起一伏的教学节奏把握时机,创设活动情景,掀起“小高潮”。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教师可借助课件或投影仪进行演示,把圆沿其半径剪开分成若干等分,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近似长方形和宽与圆的周长和半径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接着,再让学生利用圆纸片进行剪、拼、想,把圆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后。分组讨论:“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以此让学生加深对圆面积推导过程的印象与理解。然后利用圆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这样通过师生双边的共同活动,伴随一起一伏的教学节奏,使学生的认识活动行象直观,印象深刻,应用自如。

把握小学数学课堂 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优质课堂;强化教学;措施;意义

数学是一门贴近实际,与现实生活接触密切的科目,生活中处处都是数学的影子,无形中就在我们身边出现,所以对于这样一门重要科目,教育事业正在极力的寻找与发现正确的引导方法来进行这门课程教学工作,为了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全面发挥自己的潜力,教育人员也在做相应的教学计划调整,相信这门课程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育现状

(一)教学思维过于传统,如今是科技发展带动各行各业,无论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都迎来新的核心理念,当前对于学生们来说教育还存在教学思维过于传统,以教师所讲课为中心,学生们过分依赖老师,对老师讲的内容毋庸置疑,并且跟随老师的思想,使得学生们的主体思想得不到发挥,观念过于陈旧体现不出新时代青年应当有的好奇,善辩等时代衍生的对于学生来说精神文明产物。

(二)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学生们只是单纯的接触老师来进行数学学习,而老师在课堂上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学生们死记硬背进行数学学习,在对于数学这门科目上得不到正确认识,从而降低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不仅学习效率得不到提高,反而还给学生们带来不少压力。

(三)互动方式过于缺乏,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目,也是生活中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科目,如今学生们一味的被动式进行学习,主观意识不上去,互动环节缺乏,从而导致学生们交流过少,学生们没有交流的机会促使这门课程变的更加枯燥,成为教学中的死科目,学生们因此心里产生惧怕心里,降低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二、小学数学教学强化课堂保证优质教学策略

(一)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小学的数学相对较为简单,就拿小学生算数来说吧,在进行百以内加减乘除运算上,这是考察学生们运算能力的学习项目,为了提高课堂学习氛围,老师可以制定一些学习环节,来促使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学习气氛,例如老师可以将班级的同学分为相应的组别,然后让每一组进行答题接力赛,每一组指定相同数量的百以内的加减乘除,最后看的不是哪一组进行率先答完,而是哪一组答对习题的数量最多,哪一组就获得了胜利,对于胜利的一组,老师可以采取颁发小红花等奖励,这样激励学生们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氛围,可以让学生们轻松愉快的学习,使得教学质量得以提高,强化优质课堂教育。

(二)加强教材深度解析,也就是在教材上进行深度教学方式,例如小学数学对于图形的认识,延伸到生活中老师可以进行举例,然后扩大学生们的眼界,在进行圆柱型来对学生们进行识图学习中,可以加大学习知识采用实物进行课堂展示,老师可以拿笔筒,饮料瓶等圆柱型物体进行展示,让学生们知道生活中圆柱体的用处,对于一些大型比如烟筒,电厂建筑等采用圆柱型模式的实物以图片形式进行讲解,并且深入教材深度来进行面积,体积等运算引导,来让学生们对于这些图形运用有一个暂新的认识,优质课堂教学使得学生们提高学习效率。

(三)重视学生们课堂上反馈问题,老师不要一味的将教材运用到整个课堂,一来学生们无法消受过多的知识,二来对于老师的讲授可能有一些反馈问题,如果老师占用整个课堂进行教材朗读式教学,那么学生们可能在前半节课中可能还会注意力集中,但是后半节依然一种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则会事半功倍,学生们无法进行问题反馈,没有时间进行提问,所以应该给学生们留出充足的时间来进行问题反馈,让教师知道学生们在学习这一节遇到怎样的问题,还有他们独特的见解,来抓住学生们的学习思路,从而从根本上进行思想引导,优化课堂教学。

(四)培养学生们学习兴趣,让课堂教学不再单一,取缔教师直讲模式,采用多媒体教学来辅助老师进行多方面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小学数学有很多应用题学习,小红家距离学校2000米,小红以每分钟70米的速度,问小红回家需要多长时间,针对这样距离式的应用题,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实物描绘,使其变得更加形象化,多媒体不仅可以展示图片还可以进行声控教学,就是在小学数学概念这一教学上可以利用多媒体声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多媒体的课堂演示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们接受起来更加容易,从而也是提高了教学层次,让学生们以新的课堂教学来提高学习效率。

三、小学数学强化课堂教学意义

在学习上,提高学习效率,优化课堂教学,使得学生们更好的吸收知识,从而帮助学生正确对待数学这门课程,并且培养学生们学习兴趣,好让数学这门科目更好的被学生所接受,规范教学内容。

总而言之,为了让小学生数学科目得到一定的帮助,所以针对小学生数学教学采取优化课堂教学方式,让更多学生能够从中受益,全面提高教学层次。相信这种教学模式的延用会给教育事业带来新的改观,从根本上解决旧模式到新模式的转变,为社会培养出和当代教育匹配的新型文化青年。

参考文献:

[1]杜鹃,培养兴趣乐学教学[J]扬州教育2013.

[2]周梅华,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4.

[3]裴春静,小学数学教学课堂趣味性策略研究[J]现代阅读2014 .

小学数学课堂问题设置应把握的原则 第4篇

一、以问题与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关系为依据, 审视问题对知识理解是否起到了有效的助推作用

在设置课堂问题时, 首先, 教师要深刻挖掘教材内容, 理清教材知识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并依照教学目标来设计教学过程, 再根据合理的教学过程, 设置出必要的、有用的问题。其次, 教师要对所设置的问题进行验证, 一方面教师可以顺推一遍教学流程, 根据学情来衡量每一个问题是否能够起到引导学生探究知识、激活思维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倒推教学流程, 看下一问题是否是上一问题的合理延续, 是否需要学生经过深思熟虑地思考。如果教师能够以问题与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为依据来审视问题对知识理解的助推作用, 那么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就有了前提和保证。以“小树有多少棵”为例, 依据教材例题, 教师在课前设置了“20+20+20=60和2×3=6, 20×3=60”的算法有什么不同、用什么算法比较简便、类似的问题你还能提出来吗三个主要问题。根据教学流程, 笔者进行了顺推, 发现第一个问题难度最大。只要学生掌握了第一个问题,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于是教师对第一个问题进行更丰富的设计, 增加了例题的内容, 引导学生从例题中寻找规律。三个问题之间联系紧密, 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思维拓展, 通过自己寻找事例, 把所学的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了起来, 提高学生的理解力。毫无疑问, 这样的问题设置是成功的。

二、以问题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关系为准则, 看看问题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想要让问题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来要让问题有针对性, 提问具体而且有指向性, 学生能够通过问题准确地找到需要思考的内容;二来要让问题具有启发性, 通过语句的暗示或者对具体内容的联系, 学生能够经过思考之后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 理解重、难点。以“圆柱的表面积”一课为例, 教师根据知识点的理解层次, 设置了观察展开的图形各部分与圆柱体有什么关系、长方形与圆柱体上的那个面有什么关系、圆柱体的表面积怎样求等问题。这三个问题的难度依次递进, 要求学生思考的内容也逐渐增多, 难度也随之增加, 但是学生经过思考之后, 都能够得到正确的理解和答案。一方面学生的思考十分积极而且有效, 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序推进;另一方面这种问题的设置符合思维发展的规律, 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稳步提高。

三、以问题与学生运用能力提高的关系为标尺, 衡量问题是否有助于知识的内化与运用

课堂教学的目标在于让学生学会知识, 并且能够把知识加以运用。小学数学学科由于和生活的联系更为紧密, 更需要学生学以致用。因此, 课堂教学中, 教师设置的问题要能够为学生运用知识创造前提和条件。首先, 问题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知识理解水平, 能够让学生将已有的知识转化为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只有学生能够不断地把理解和实践进行转化, 才能够提高知识的内化与运用能力。其次, 教师要适当地设置一些运用性问题。这类问题要兼顾知识的衔接和内化为一体, 让学生能够在训练过程中自然地提高思维能力, 主动地思考下一问题, 同时将已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解题能力等实践能力。以“圆柱的体积”一课为例, 教师首先设置了计算圆的面积的计算题, 让学生在计算中回顾所学知识, 然后回忆什么叫体积,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接下来让学生用圆的面积公式和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进行比较, 探讨圆的体积计算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中, 学生以问题为导引, 不仅有知识的回顾与运用, 也有对新知识的探索, 达到了知识的内化与运用的双重均衡。

可见,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置需要教师进行严格区分, 不仅要把毫无意义的问题进行剔除, 而且要对所设置的问题详细进行检验。既关注问题的形式, 又注重问题的实际作用。相信只要提高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质量, 小学数学课程的质量定会得到有效提高。

守住数学素养的质把握课堂练习的度 第5篇

【摘要】课堂练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觉的控制和矫正,反复地完成一定量的习题,借以巩固、复习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体力的课堂活动行为.而数学素养包含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意识和思维、数学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所以,课堂练习安排得好自然会有助于数学素养的提高.【关键词】课堂练习;数学素养;教材例题

俗话说:“老师靠度,学生靠悟.”数学课堂练习是师生互动的重要环节,教师要细心准备、审题,把握好题量度、难易度、综合度、阶梯度、时间长度.优秀的课堂练习必当蕴含优秀的教学理念、有效的课堂效率和新颖的形式.而相对来说,适量适度是要狠下功夫的,具体做法有:

一、改编教材例题,把阶梯搭出来――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为例

教材例1:求直线4x+3y=40和圆x2+y2=100的公共点坐标,并判断它们的位置关系.教材例2:自点A(-1,4)作圆(x-2)2+(y-3)2=1的切线l,求切线l的方程.教材例3:求直线x-3y+23=0被圆x2+y2=4截得的弦长.三个例题一层一层递进,从代数方法到几何方法,自然地使学生体会数形结合、转化化归等数学思想.但是例1一个题目的训练对于学生来说有点偏少,一方面,并不能训练学生对例题掌握的熟练度,另一方面,对于判断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第二种常规几何方法即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进行比较没有强调,因此,将例1进行扩充.例2和例3单独练习,学生只是思考了一个个点,不能把问题串起来,要在深度和广度上进行拓展,因此,将例2作为一个变式题源进行拓展,并把例3(求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融入例2的变式中,增强了问题的连贯性.改编如下:

练习1:判断下列各直线l与圆C的位置关系:

(1)l:4x+3y=0,C:x2+y2=36;

(2)l:y=-x+1,C:x2+y2=25;

(3)l:4x-3y-8=0,C:x2+y2+2y=0;

(4)l:x-y-5=0,C:x2+y2-2x+4y+4=0.练习2:自点A(-1,4)作圆(x-2)2+(y-3)2=1的切线l,求切线l的方程.变式一:若点A为(1,5)呢?

变式二:自点A(-1,4)发出的光线l射到x轴上,被x轴反射,其反射光线所在直线与圆(x-2)2+(y-3)2=1相切,求光线l所在直线的方程.变式三:在变式二中,若反射光线所在直线被圆(x-2)2+(y-3)2=1截得的弦长为2515,求光线l所在直线的方程.对于本题,点A在圆外,应该有两条切线,在教材中,不论利用哪种解法,都强调说明了当l⊥x轴时的直线与圆不相切,接着再求出的结果是两条切线的斜率都存在.在变式一中,点A(1,5)也在圆外,当l⊥x轴时的直线为x=1与圆相切,接下来再利用两种解法去解,得到的切线只有一条,为3x+4y-23=0.可见,如果不去考虑斜率不存在的情况,就会出现漏解,通过实例使学生更加明确为什么要进行分析讨论,确保完善性.变式二对直线l进行了变化,增加了对称的元素,这时可以作点A(-1,4)关于x轴的对称点(-1,-4)转化为求过点(-1,-4)的切线方程,但需要回过来求光线l的方程,因此,可以把?A对称,而把圆对称的过程只需要把圆心对称,即(2,-3),半径不变,求过A(-1,4)与对称后的圆相切的切线方程即可,马上把题目提高了一个层次,并且在变化的基础上增加点训练量.变式三也就是把教材的例3进行了融合.评析:对教材例题作适当变式处理成为课堂练习,既达到了及时巩固的目的,又增强了问题之间的连贯性,使教学过程过渡自然,层层深入.二、先易后难排序,把知识点巩固住――以“辅助角公式”为例

在讲解辅助角公式后,安排练习:请把下列各式化为y=Asin(α+φ)(A>0)的形式.(1)y=22sinα+22cosα;

(2)y=32sinα-12cosα;

(3)y=sinα-3cosα;

(4)y=sinα+cosα;

(5)y=3sinα+4cosα;

(6)y=2sinα-3cosα;

(7)y=asinα+bcosα(a,b都不0).这个练习的要求非常明确,在我们已经学习过的两角和与差的基础上,把y=asinα+bcosα(a,b都不0)化为y=Asin(α+φ)(A>0)的形式,得到辅助角公式,关键是如何找到A和φ角.(1)(2)中的数字是比较特殊的,同学们看到22,32,12就会想到特殊角π4,π6,这个φ很容易找到,逆向运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从而得到结论.(3)(4)在(1)(2)的基础上,引导同学们往特殊角靠拢,(3)中提取一个2即可,(4)中提取一个2即可,这个φ也能找到,逆向运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从而得到结论.(5)中部分学生会出现思维困惑,引导学生分析(3)(4)中的A,φ,而因为3,4,5是常见的勾股数,同学们可以理解应提取5,其中的cosα=35,sinα=45,即

y=3sinα+4cosα=535sinα+45cosα=5sin(α+φ)(其中tanφ=43).(6)中虽然不存在勾股数,但在学生已经对三角函数定义理解的基础上,也就自然能理解提取22+32即13,从而得到y=2sinα-3cosα=13213sinα-313cosα=13sin(α-φ)tanφ=32.在上面的练习的一步步铺垫下,辅助角公式就成了顺理成章的结论,同学们就能自然地理解A和φ的含义,从而得到

y=asinα+bcosα=a2+b2sin(α+φ)(其中tanφ=ba).评析:这道练习不仅培养了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也渗透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成功地通过一个个台阶,把学生的思维带到了知识的最高点.三、穷尽变式类型,把规律找出来――以“解分式不等式”为例

练习:解分式不等式x+2x-1<0.变式一:x+2x-1≤0;

变式二:x+2x-1<2;

变式三:x+2x-1≥2;

变式四:x+5x-1>x-1.在学习完一元二次不等式后,紧接着就要学习分式不等式的解法,解分式不等式的关键是要将其转化为整式不等式,题目本身很容易理解,只要转化为(x+2)(x-1)<0即可.对于变式一,学生很容易认为是(x+2)(x-1)≤0,而忽略分母不能为0的要求,这时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x=1成立吗?那么它的等价条件又是什么呢?从而得到(x+2)(x-1)≤0,x-1≠0.对于变式二,应指导学生进行移项,得到结论.对于变式三,是变式1与变式2的综合,不仅考查了移项,也考差了分母不为0的充要条件.接下来进行总结:f(x)g(x)>0f(x)?g(x)>0,f(x)g(x)≥0f(x)?g(x)≥0,g(x)≠0.?τ诒涫剿模?在变式二的基础上,学生很快就知道要移项,通分,转化为整式不等式,但在这里增加了高次不等式的元素,为下面学习高次不等式埋下伏笔,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对分式不等式进行了扩充.评析:通过变式,对分式不等式有了全面的认识.四、腾出足够时间,解透一类问题――以“解绝对值不等式”为例

练习:解绝对值不等式:x2-|x|-6<0.这道题目学生一上手就会想到分类讨论:

解法1:当x≥0时,原不等式化为x2-x-6<0,解得-2

解法2:将原不等式转化为|x|2-|x|-6<0,解得-2<|x|<3,因为|x|≥0,所以即为解不等式|x|<3,得到原不等式的解集为(-3,3).这时有同学又提出了新的思路,说为什么不画图像呢?

把握小学数学课堂 第6篇

关键词:概念;教学尺度;非智力因素;计算能力

小学数学的授课,应十分重视课堂教学,因为学生年龄比较小,对数学还没有形成深刻概念,自我学习能力较差,需要教师的大力引导。所以,教师能否正确处理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几个主要因素,决定了小学生数学基础的积累。

一、把握概念教学尺度,帮助学生步入数学殿堂

总体来讲,数学还是具有抽象性的,但在低年级,大部分是具体的,比如数据,加减法,能用可直接感知和重复教学来达到教学目标。而从四、五年级起,数学的抽象程度加大,需要学生理解的要领逐步增加,要让四、五年级学生掌握这些抽象的概念,确实有一点困难。但只要把握好尺度,用好方法,抓住儿童的心理特征、学生的积极性,深入浅出地讲解概念,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效果就会很好。

比如,在讲“长方体和正方体积”时,如果用文字讲解,就显得枯燥无味,容易让学生分散注意力,掌握效果不会很好。大部分学生会一知半解,似是而非。我采用了演示法,一是分别拿出两种实物,比如木块、盒子等,再分类对比,将长方体的实物和正方体的实物先进行分类,再对比,这样一目了然。接着再让学生思考,找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再理性讲解定义,总结两者的不同和关系。这样,既认识了两种物体形状,又掌握了规律,效果很好。

其次,在讲清概念的含义的同时,还要选择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自己动手练习。在小学数学文本中都有练一练这个环节,一般在每个章节后面都有,也就是说每节课都可以进行这样的练习。由于这样的练习是在一节课的时间内进行的,所以在讲完一个概念之后,就指导学生反复阅读教材,要求学生逐字逐句推敲,进一步消化所学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实战,帮助消化、巩固,从实践中获知概念的思路,效果会非常好。例如,在讲“运算”时,几种不同类型的运算,方法不一样,仅仅靠讲解是不能达到掌握的目标的,只有通过反复的运算,才能运用自如。

二、利用非智力因素,克服小学生的学习障碍

小学生对科目的认知能力差,学习的主动性不高,需要教师科学地引导,从非智力因素出发,则是另辟蹊径,科学合理。

1.加強创新精神和意志力的培养

意志力在非智力因素中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才能促进其创新探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讲授过程要有意识磨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其良好的学习意志以及敢于探索的学习精神。比如,在学习“图形的变换”一节时,教师除了将主要概念、理论讲清楚,更要启发学生对图形的理解以及生活中图形的变换,找到其规律,利用活动课的形式,更加深入地启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此外,教师还可以有目的地布置难度较高的作业,以促使学生在解决难题的同时,意志得到磨炼。

2.科学评价,建立学生的自信心

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中,水平总是差异很大,这是很正常的,如果不去关注那些成绩较差的、学习主动性不高的学生,他们很可能因此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动力,也就很可能放弃了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生涯。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评价就很关键了。学生遇到挫折,教师要耐心讲解,给予鼓励,直到学生彻底解决问题。对于基础差的学生,不但不歧视,还不能漠视,更要给予特殊关照,让他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3.用良好的学习习惯抵御学习障碍

在小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重要,这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比如,培养学生对数学教材的预习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自学能力很差,让他自己静下来去阅读,确实有困难,所以需要教师要积极引导,克服学生精力不集中等不良习惯。再有就是课后复习,这对记忆巩固,知识反馈都有好处。但有的学生贪玩好动,听教师讲完就撒手不管,需要教师通过对前一节课的内容进行小测试等方式,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这也是使课程完整的主要方式。

三、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计算是数学的基本能力,也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在当前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对学生学习质量提高,加强计算教学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在轻松中去计算,创设生活情境激发计算兴趣。教师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渗透计算。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在训练中用卡片、小黑板等视觉比较直观、能带动学生积极性的方式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二是加强基础训练提高计算能力,除了笔算,还要引入口算,并强调速度与准确率。

参考文献:

郭凡义.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M].教育教学出版社,2011-09.

把握小学数学课堂 第7篇

一、在知识切入处导问

现行的教材在很多知识的处理上安排了丰富的情境, 为学生留下了充分想象的空间。教学时, 要依据教材内容, 有意识地在知识的切入处设计开放性提问,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去补充符合题意的内容。数学课与语文课既有联系, 更有差别。语文的工具性在数学课堂得以充分体现, 但数学课又不能被上成纯粹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课,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要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结合数学科所特有的数字、符号等数学信息, 去展示、交流、表达他们的数学思维。

二、在认知矛盾处探问

在认知矛盾处探问, 就是提出假设、制造矛盾, 从相反的方面引发学生展开思维交锋, 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学生受知识经验的影响, 有时思维会遇到障碍或产生矛盾, 不能进一步思考和分析, 此时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泓平静的池水, 那么教师的课堂提问就像投入池中的一块石子, 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和心灵的浪花。在学生已有旧知识的基础上, 激起矛盾冲突, 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同时培养学生审题的习惯, 避免学生在不知如何审题, 题目一拿到手, 没有把内容弄明白就盲目去做, 或者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解决问题。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分析提出深浅不一、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积极的学习情境之中, 促进其积极思考, 顺利过渡掌握到所学新知识, 形成技能技巧。这样的提问有启发性, 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达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 在思维上得到发展, 为学生进行创造性地学习提供了帮助。

三、在知识关键处点问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作为起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堂提问, 正是满足了学生这一需求。课堂提问要问在点子上, 问在关键处, 教师要善于围绕教学中心抓住课堂教学的关键提问, 能起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帮助学生扫除学习的障碍。在知识的连接点和解决问题的支撑点上提问, 能启迪学生的思维, 疏通学生的思路, 足以引起学生丰富的联想、猜想, 以知识和方法的正向迁移, 从而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在知识拓展处追问

由于学生受阅历水平的限制, 他们对问题往往缺乏深层次的思考, 只停留在一般或浅层次的认识水平上, 满足于一知半解。这时教师要及时追问, 步步深究, 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向纵深拓展。深究性的提问,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探和理解, 更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提高思维水平。

如教学“认识二分之一”一课时, 本人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在一个正方形纸上找1/2、1/3、1/4, 再观察比较得出1/2>1/3>1/4, 接着又引导学生寻找规律, 一位学生答:我发现数越多那个数就越小。我听到这样回答时没有立刻否定, 而是启发性地引导就可打开学生的思维。如问:你发现哪个数越多, 哪个数就越小, 为什么?最终得出结论:同一物体分的份数越多, 表示每份的数就越小。这样的及时追问, 步步深究, 就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得到拓展。

总之,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 更是一门艺术。如果提问能收到“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境, 能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大胆想象, 产生一种“欲罢不能, 跃跃欲试”的状态, 思维的火花、智慧的灵感就会不断产生。课堂提问才会真正的有效, 课堂才会成为学习的乐园, 课堂教学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罗增儒, 李文铭.数学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把握小学数学课堂 第8篇

1.被遗忘, 将成为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隐形杀手。

【案例一】

今天, 新来了一位老师, 她说要借我们班上数学观摩课。上课了, 我认真听讲, 渐渐地, 不再去想那身后许多听课的人, 看到周围同学争先恐后回答问题, 我也大胆举手。可一直到下课, 老师还是没有叫到我。快下课的时候, 老师让同学们跟她说句悄悄话。我觉得既新奇又有趣。大家陆陆续续向老师说了悄悄话, 愉快地走出了教室, 而我因为害怕不敢跟老师说。其实我多想对老师说:“我爱听您讲课, 希望您能多让我回答问题!”可是这句悄悄话, 只有在回家的路上一遍遍对自己说……

这是一篇六年级学生的日记。我们可以看出教师是借班上课。面对陌生的学生, 情感沟通是上好课的前提, 教师坦诚与学生交流并引起学生共鸣, 说明师生的课前沟通是有效的。但是, 课上学生个体的体验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教学活动不能只为了教好而研究怎样能扫清障碍, 还要研究学生如何参与学。因而课上教师应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学生身上, 通过与学生的目光接触、扫视学生整体状况、对学生各种表现进行观察、不定时到学生中间进行巡视等方法, 关注学生的认知状态、情绪状态、参与状态、交流状态、生成状态等, 及时察觉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 做出反应, 为每个学生创造体验和表现的机会。如果教师心里装的只是“我已经完成哪几个环节?下一步该做什么?我该说什么?”被动等待学生的主动配合, 眼中只有为自己捧场的学生, 那么, 何谈面向全体、尊重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生动和富有个性的学习?如果经常在课上冷落一部分学生, 而这部分往往是信心不足、需要帮助的学生, 那么时间长了, 这些学生就会形成胆小怯懦、自暴自弃等心理障碍, 这样的教学岂不是“圣益圣, 愚益愚”?

2.不了解学生真正需要的教学不是有效教学。

【案例二】

一位教师讲授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内容。教师先用5个圆片摆一朵花, 然后引导学生分组用学具在彩纸上摆花, 比赛哪组摆得多。接下来, 围绕“这是第几组摆的作品, 摆几朵花, 一共用多少个圆片?”等问题进行交流, 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摆几朵花, 就用几个5那么多的圆片”。随着学生的汇报, 教师将作品贴在黑板上, 形成如下板书内容。 (见图一)

师:这几组花的图形个数与老师摆的有关系吗?

照理讲, 这个问题并不复杂, 但学生当时的不响应及后来的错误回答令教师很尴尬, 这里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板书的数据搅乱了学生的思绪, 图形左侧的8、6、5是组别号, 下面的15、20、30是花瓣的总数, 括号中的3、4、6则是花的个数。

课后与教师交流这一环节的设计, 教师强调板书活跃不死板, 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而将一倍数 (一朵花) 放到了中心位置, 几倍数 (几朵花) 放到周围。事实上,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 一倍数与几倍数的关系要有一个明显对照, 以便于观察和分析两数之间的倍比关系, 因而建议板书调整为如下形式 (见图二) , 并且随小组汇报展示, 避免组号的干扰。

这个事例再次告诉我们,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 教师必须了解学生, 站在学生角度, 为其发展进行计划和安排, 活动既要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又要注意与知识逻辑密切吻合, 自以为是和一厢情愿只会事倍功半。

二、在教与学方法选择上, 有机械模仿、生拉硬拽之嫌

实践中, 教师容易陷入在教学方法上兜圈子的误区, 似乎方法好, 教学效果就一定好。其实, 教学方法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 是受教学内容制约的, 教师对内容掌握得精、深、透, 有效方法就在其中, 且简洁清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反之, 如果教师忽略学生在40分钟内的记忆特点与实际能力, 而是片面模仿他人的教学方法, 或者机械操作, 那么学习的过程将是不科学的、不顺畅的, 必然也是不符合学生需要和教与学的规律的。

【案例三】

师:这个分数像我们的三口之家, 它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同学们研究研究。

生1:“2”叫爸爸, “1”叫妈妈, “—”叫孩子。

师:“2”可以叫分母, “1”可以叫什么?

生2:“1”可以叫“分父”。 (教师未置可否, 示意学生坐下)

生3:“1”可以叫“分女”。

师:我们一家三口中有的孩子是女孩, 有的是男孩, 那“1”可以叫什么?

生4:“1”可以叫“分子”。

【案例四】

上课伊始, 教师让学生拿出从家里带来的各式钟表, 开始玩, 十分热闹。大约过了10分钟, 学生已尽兴, 开始讲自己的观察与发现。有的说发现钟面上有12个大格, 60个小格;有的发现钟面上有长针和短针;有的发现长针移动时短针也随着移动;有的听到了“滴答、滴答”的响声……教师看着学生渐渐进入学习状态, 开始把时、分、秒的知识讲给学生听, 对于教学难点“几时几分”的问题, 只是简单提示, 然后让学生们自己试验, 同桌比赛。下课了, 学生们依然摆弄着手里的钟表。

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说明根据内容的需要, 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案例三中所涉及的分数概念, 通过教师直接介绍就可以让学生了解, 学生再通过模仿训练与记忆完全可以达到自主内化和占有, 因此这一内容没有必要探究。案例四涉及在“玩中学”, 这一安排顺应学生天性, 但教师要让学生带着问题“玩”, 围绕本课难点展开活动。在玩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 这才是“玩中学”的本意。探究性学习方式在使用上不能放任自流, 不能造成活动游离知识之外。

三、教学资源开发上的片面与浮躁

凡是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谐发展的人、事、物都是教学资源。特别是教师的开发与创生, 学生的思想方法、态度、能力以及行为都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来源。但目前在资源开发与使用上存在着肤浅表面、急功近利、华而不实、粗疏盲目等问题。就下从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1. 对学习内容的挖掘。

【案例五】

下面是关于《圆的周长》一课的两种练习设计方案。

A方案

(1) 求下面各圆的周长:

(2) 一个圆形花坛的半径为3米, 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3) 一个圆形水池, 周长是37.68米, 它的直径是多少米?

(4) 一个圆的半径扩大了2倍, 它的周长扩大了多少倍?

B方案

(1) 用圆规在纸上画一个圆。你能知道它的周长吗?

(2) 手指的截面形状近似圆形。量量算算, 估计每个手指尖的粗度大约在什么范围之内。

(3) (教师拿出一个底面为圆形的水杯, 问) 有办法知道它底面的周长大概是多少吗?

不难发现, A方案的优点是练习量充分, 巩固性强, 由易到难, 梯度明显, 重视双基的培养;缺点是脱离学生实际, 内容稍显枯燥乏味, 应用性不强。B方案的优点是体现数学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的理念, 题目设计灵活, 培养数学应用意识;缺点是淡化基本技能训练。AB结合既有利于双基训练, 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可见, 教师要以扬弃的态度, 在继承传统教学优势中创新。

2. 对学生出现错误的处理。

教育专家指出:错误是宝贵的教学资源, 它可以激活学生的心理矛盾和问题意识, 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这一理念虽逐步被教师们认识和接受, 但实践起来又谈何容易!

【案例六】

在一次数学教学大赛的现场, 参赛教师执教“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出了一道题, 学生们分别在自己的算草纸上写起来, 不一会儿, 大多数学生都有了答案, 坐起来等教师下一步安排。教师在学生们中间往返批阅, 并不急于收兵。突然, 像找到宝似的, 迅速拉起一个小女孩, 拿着她写的答案走到大屏幕前:“同学们,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同学写得对不对。”教师把学生答案通过实物投影呈现。然后, 教师和学生开始对女孩的答案进行分析和评论。这时, 女孩从不知道教师拉着她到前面做什么, 到一下子听到这么多批判的声音, 似乎有些难为情, 她微低着头, 看着地面, 脸上有懊悔也有不满, 一句话也没说。教师再次搂住女孩肩膀, 笑眯眯地说:“我们要感谢这个同学, 虽然做错了, 但她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也因为她的努力, 我们才有了这样热烈的讨论。好了, 你请回。”女孩微低着头回到座位上, 这节课她再没回答问题。

在慢慢咀嚼与细细品味中发现, 课改后, 教师们从观摩课上不愿、不敢暴露学生错误, 到借这笔错误资源, 引发讨论、分析或辩论, 加深学生对问题的深入理解, 进而生成正确的知识和观念, 这是正确并应该提倡的。但是, 教师还应该认识到, 在错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对学生的权利和需要应给予理解、尊重和保护。因为学生犯的错误有的是粗心大意造成, 有的是没有听懂, 有的是已有知识掌握不牢固造成的理解缓慢, 无论是哪种原因, 产生错误是个事实。借错讲解不失为有效策略, 寻找和使用错误答案亦无可厚非, 但相关设计和操作要达到为出错学生发展服务的目的。因而在错误资源使用前要诚心征得学生同意, 使用后表达谢意要实实在在, 不要流于形式或作为一种装饰来抬高教师自身。

把握小学数学课堂 第9篇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是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混合运算单元的起始内容.如果钻研教材不够深入, 对学情估计不足, 那么这节课后学生作业的错误一定会令你大吃一惊:50-20×3=30×3=90, 先乘后减的运算顺序根本就没掌握, 头脑中有的是既往的从左往右的运算顺序;25+12×6=72+25=97, 尽管从计算结果来看不错, 但不可忽视如此书写背后的错误想法, 即认为先算的结果一定要写在前面;再如60÷2×3=60÷6=10, 这样的错误极有可能是学生片面理解了“先乘除、后加减”这一运算顺序的内涵.只有切准了教材的脉搏, 准确把握了学情, 设计教学时, 才能做到环环相扣, 步步深入, 课堂教学时才能得心应手, 以学定教, 打造高效课堂.

二、教学案例

(一) 复习导入

1. (板书:混合运算) 学生齐读, 问:你觉得怎样的算式就是混合运算的算式?下面的算式, 你会算吗?

2. 课件出示:

学生口答.

思考:算式中有哪些运算?先算什么? (引导学生一组一组地观察)

小结: (课件出示) 算式中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 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过渡:我们再来看这样一组算式.

3. 出示第三组:5+3×2 6×4-9

思考:这两个算式中含有哪些运算?

(在课题前板书:乘加乘减)

计算时应该先算什么呢?

估计学生会有不同的意见, 下面我们就结合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研究乘加、乘减的混合运算到底先算什么才比较合理.

(二) 探究新知

1. 研究乘加混合运算

(1) 出示例题主题图.

出示问题:小军:我要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 一共需要用去多少钱?

你会解答吗?试试看.指名不同做法的板演.

(2) 指出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

(3) 交流明理, 明确顺序.

指名说说分步算式分别求的是什么.

综合算式里含有几步运算?哪两步?

先算什么合适?为什么? (先算乘法, 先算出3本笔记本的价钱, 然后才能算出总价钱, 体会先算乘法的必要性.)

在综合算式上面对应板书:3本笔记本的钱+1个书包的钱

(4) 书写格式指导.

师:同学们, 计算综合算式时, 为了看清楚运算的过程, 一般都要写出每次计算的结果, 用递等式表示.

板书:3×5+20=15+20=35 (元) .

边板演边介绍:在第2行先写上等号 (为了便于第二行的算式与第一行的算式对齐, 等号要写在算式稍左的位置) , 再写上第一步的得数, 还没有计算的一步要照抄下来.

提问:接下来算什么?得数是多少?再写一个等号和上面对齐, 然后写出第二步得数.

(5) 启发思考:求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的钱, 除了列这个综合算式解答, 还有别的算式吗?说说想法. (板书:1个书包的钱+3本笔记本的钱) 这个算式也含有乘法和加法两种运算, 与刚才不同的是什么? (乘法在后面)

(6) 比较:比较这两个算式, 有什么共同点?

(都有乘法和加法两种运算, 都是先算乘法.)

2. 小结:对, 当算式中有乘法和加法运算的时候, 不管乘在前还是乘在后, 我们都是先算乘, 再算加.

……

三、教学反思

1.巧设细节, 突破重难点

数学课上如何有效突破重难点, 往往会在细节处见分晓本课中学生在解答“3×5+20”的过程中, 已初步知道要先算乘法的道理了, 其实这题的运算顺序符合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体系, 即从左往右算, 可如果乘法在后面, 是否还应该先算乘法?显然这对学生来说是困惑, 也是难点.教学中针对“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需要用去多少钱”巧设一问:“还可以列别的综合算式解答吗?”乘法在后的算式应运而生:20+3×5, 再次引导学生思考先算什么比较合理, 然后通过两个算式的比较, 明确当算式中有乘法和加法运算的时候, 不管乘在前还是乘在后, 我们都是先算乘, 再算加.

再如课始复习准备第一、二组试题分别呈现, 回顾计算方法的同时引领学生小结运算顺序, 即算式中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 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这样的安排承前启后, 同时与新课要学习的运算顺序明确区分.笔墨虽不多, 但对学生准确掌握运算顺序十分重要.

2.善用对比, 探究知识本质

把握小学数学课堂 第10篇

一、在新旧知识难以形成链接时出手

数学知识内部具有较强的逻辑联系, 已经掌握的旧知识往往就是新知识学习的基础与桥梁。传授新知识时, 只有依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教学, 才能促进学生认知体系的平衡。因此, 教师的引领价值就在于帮助学生以自己形成的知识经验自主探寻新的知识, 尝试解决新的问题。而一旦学生在新旧知识的链接中出现问题, 就会导致认知链条的断裂, 给新知识的学习造成一定的障碍。此时, 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进而促进高效课堂的产生。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时, 我并没有直接告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 甚至连平行四边形面积与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也没有涉及, 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障碍。但是在合作学习中, 学生通过观察、裁剪、转移、拼接, 琢磨出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联系, 从而为提炼、习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奠定了基础。

在这个案例中, 我并没有直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 而是在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下, 在学生揣摩不透时, 及时出手, 解决了学生的燃眉之急, 顺应了学生的认知需求, 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在学生提出富有意义的问题时出手

爱因斯坦曾说:“学习过程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数学是历练学生思维能力的学科,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思考, 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也是学生提升思维品质的重要方式。对于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过程中提出的富有思维意义的高质问题, 教师不仅仅要千倍呵护, 更要让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合作探讨, 这样才能取到顺水推舟的教学妙用。

例如在教学“比的意义”一课时, 教师提出比的后项不能为零。此言一出, 立即引起了不少学生的质疑:在足球比赛中常常会出现几比零的情况, 为什么此时后面的数值可以为零呢?

这一问题直接涉及到比的核心概念, 我考虑到如果直接揭开问题的谜底, 学生就失去了自主探究的机遇。因此, 教师踢了一次回传球, 让学生在探讨中各抒己见, 然后在认知形成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提炼出最佳认知, 从而借助合作实现了思维品质的再度提升。

三、在认知游离表面难扣本质时出手

数学课堂中, 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 学生经过自身的仔细体察, 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表象认知并不是难事。但要从本质上形成理解, 学生往往就只能停留于表面, 而难以扣住事物的本质属性了。而此时, 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 发表自己的看法, 聆听他人的意见, 从而丰富自我认知, 对自己的认知进行有效的拓展与补充。

还以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为例, 学生在直观的裁剪过程中, 能够感知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面积的对等, 但如何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学生就显得为难了。此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这样的合作交流: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面积有着怎样的联系?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有怎样的联系?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有怎样的联系?

借助这种富有层次感的探讨, 让学生借助长方形的基本认知逐渐形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可谓水到渠成, 其效益显然要比教师直接告知更加深刻牢固。

四、在认知混淆不清难以辨别时出手

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 学生需要掌握的数学知识也越来越多, 很多概念、公式在形式上非常相似, 如果稍有理解不透, 就会形成认知上的混淆不清。如何才能有效克服这一认知上的困境呢?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 共同从相似之中寻找不同, 从相异之中探寻共性, 从而在严谨的对比辨析中提升学生的认知意识。

例如在教学除法时, 教师发现学生对“整除”和“除尽”这两个概念混淆不清, 合作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从两者的意义出发, 虽然两者都没有余数, 但整除要求被除数、除数以及商都是整数, 然后从两者之间的关系入手, 从而帮助学生深入感知两者的区别。

在这个案例中, 教师就是在学生对相似相近的两个概念模糊不清的时候让学生在彼此交流探讨的过程中强化认知, 聚焦体验, 形成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把握细节,彰显数学课堂实效 第11篇

一、创设情境,把握课程导入细节

导入环节是数学课程的开端,把握好课程导入的细节,便可以让课堂教学顺利开启。我采取的方式是,给学生创设一个数学问题的情境,让他们得以身临其境地体验数学,自然而然地从中发现问题。

如在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九章的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学习10以内的加法,首先需要让学生明确加法的含义。在课程一开始,我左手拿着2根粉笔,右手拿着5根粉笔,问:“我手中一共拿着多少根粉笔?”学生小声地数了起来。我又利用别的物品变换数字提问了学生,多次下来,学生已经对“合并”这个概念十分熟悉了,于是我很自然地告诉他们,把几部分合并起来,得到一个总数,就是加法的含义。通过这种导入方式,学生们都觉得加法很容易、很有趣。学生们的热情被激发起来,接下来的教学也就容易了。

二、活用教材,把握课堂教学细节

教材是教学的根本。再精彩的教学设计,也必须严格从教材出发。教材当中蕴涵着许多有助于实际教学的细节,应当引起教师们的足够重视。加强对这些细节的把握,吃透教材,活用教材,数学教学便可事半功倍。

如在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章《角》的教学中,需要学生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这一定义。稍加注意便可发现,在第16页的下方列举了几个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这个结论,这就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细节。于是,我在实际教学当中利用教材中提供的短跑时起点、终点与奔跑路径的例子,让学生从中找到这里面的“两个点”与“一条直线”,很好地理解了定义。

三、合作讨论,把握问题探究细节

探究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重点培养的能力之一。然而,不少教师专注于知识点的讲述和传达,忽视了为学生提供探究平台。长此以往,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创造力将会受到影响。我们应当在课堂中重视这一细节,为学生搭建探究的平台。

如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十章里,有一个计算周长的活动课。我将全班学生按照五六人一组的方式进行划分,然后将第69页“量一量”中的两个不规则图形提供给他们,要求学生想办法得到图形的周长。大部分学生都采取了分段测量,然后逐个相加的方式。突然,有一个学生提出:“虽然图形不规则,但是把这些零星的线段平移一下,就是一个规则的长方形呀,其实直接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就行了。”他甚至还直接跑到讲台上,在黑板上进行演示,使全班同学都对这个巧妙思路恍然大悟。通过合作讨论的方式,学生们集思广益,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听取他人的想法,创新思维不断被激发,对数学问题的探究能力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高。

四、加强实践,巩固知识应用细节

知识重在掌握和应用。仅仅通过教师的讲述,学生“听”懂了并不代表“学”会了。灵活的应用才是检验知识是否掌握的标准。因此,应用知识作为教学过程后期的一个细节,具有重要意义。数学学习的实践无须复杂,只需要在学习之后为学生提供一个应用的机会,让大家通过实践对所学知识进行验证就足够了。及时的应用与实践,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学习内容,提升学习实效。

细节如同一个个水滴,把握住每个细节,便可将这些水滴汇聚成江河湖海,数学课堂的实效也正是这样积聚而来的。脚踏实地落实每个细节,是从根本上彰显数学课堂实效的有效途径。

把握数学课堂问答的脉络 第12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课堂问答,高质量问答

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取知识, 形成技能, 训练思维, 而课堂问答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因此, 如何提高课堂问答的有效性, 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好的问答方式应该是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思维的过程上, 而不应该急促地迈向结果。教师应采用合理有效的问答方式, 给学生创造思考的条件。要鼓励学生多动脑、勤动手,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好的问答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 让学生沉浸在思考的涟漪之中;又如柳暗花明又一村, 让学生在探索顿悟中感受思考的乐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教师的“问”的质量显得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问答的质量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注意课堂问答的“精”与“准”

所谓课堂问答的“精”“准”是指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求精确、正确、准确, 力求精巧、精致、不随意。研究表明, 要实现这一目标, 教师必须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多做问答设计的思考, 并以此作为问题设计的依据, 使设计的问题既简明准确, 又能突出重难点。在关键性问题和小结性问题的设计上更要斟字酌句、反复推敲。另外, 课堂问答还必须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找准问题的切入点, 要问在关键处, 问到点子上, 问出精彩, 问出实效。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 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问题既不能太难又不能太易, 尽量设计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的问题。因为问题太易会使学生提不起兴趣, 问题太难又会使学生失去信心, 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久而久之, 还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 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问答语言不仅要讲求科学性, 还要讲究艺术性和准确性。教师要善于精心设计和提炼富有启发性、准确性、挑战性的数学语言, 问答语言要严谨、简洁、精巧、细致, 不能含糊不清。

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口算”时, 我在出示了“小卡车、小轿车、大客车”及各有多少辆之后, 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 根据这些条件,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这时第一个发言的学生提出:“谁比谁多多少辆?”紧接着, 其他同学受到启发, 提出了“还有谁比谁多多少辆?”、“谁比谁少多少辆?”等问题。显然学生的回答不是老师所期望的, 却是由于教师的问答不够精确和准确所造成的。

二、增强课堂问答的艺术性

教师设计课堂问答一定要讲究艺术性, 否则收不到好的效果。教师应该从研究学生的心理着手, 在维持问答愿意的前提下, 对习题的形式和内容作适当修正, 在问答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 创设一种能触及学生情感和意志领域的情境, 有意识地把学生引入一种解题的最佳心理状态, 通过心理上的接受, 达到问答情境与学生心理情境的共鸣, 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发挥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促进学生智力潜能的超常发挥, 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也就是说, 问答时要旁敲侧击, 绕道迂回, 生动含蓄, 并结合一定的问题情境, 唤起学生注意, 促进学生思考。如学习了列方程组解题之后, 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在一个商店里, 一个顾客和一位售货员的一段对话。

顾客:我买一盒饼干和一袋牛奶。 (递上10元钱)

售货员:本来你用10元钱买一盒饼干是有多余的, 但要在买一袋牛奶就少一元钱了。今天我们店在搞优惠活动, 所以你买的饼干可打八折, 两样东西请拿好, 还找你8角。 (一盒饼干的标价是整数元)

根据对话内容, 你能知道饼干和牛奶的价钱吗?

通过设计这样的情境, 学生的积极性高涨, 同时又圆满解决了问题, 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学好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三、在矛盾中创造高质量的问答

矛盾是打开学生思维之门的钥匙, 有矛盾才能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因此, 善于设置矛盾, 揭示矛盾, 是创造高质量问答的关键。数学教材中隐含着大量的矛盾, 教师要善于发现并通过精心设计问答揭示这些矛盾, 巧妙地实施问答, 以引起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

如:在教学了“乘法分配律”后, 有学生就提出了“除法分配律”这个设想, 学生当即展开了争论。有的说:老师只教过乘法分配律, 哪有除法分配律?有的说:乘法有这样的性质, 说不定除法也有这样的性质……学生争论一番后, 都把眼光投向了教师, 希望老师给出结论。对于这个学生非常感兴趣的问题, 何不让学生自己探究呢?“对于除法分配律, 老师一时也说不清, 还是请同学们去验证这个猜想吧!”学生自由组合成探究小组, 对这个问题展开探究。在巡视小组合作学习时, 老师发现, 学生已经列举了大量的实例进行了证明, 在汇报时也是“论据”充分:100÷5+200÷5= (100+200) ÷5; (2000+3000) ÷10=2000÷10+3000÷10;0.6÷0.2-0.2÷0.2= (0.6-0.2) ÷0.2;有些小组还用字母表示: (a+b) ÷c=a÷c+b÷c……由此看来, 学生的这个猜想是正确的, 学生的探究过程也是十分有效的。教师对该学生的猜想给予了表扬, 对同学们的探究精神、探究效果给予了肯定, 并以该学生的名字命名为“××除法分配律”,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是先激发了学生对新旧知识技能的矛盾冲突, 然后采用质疑法问答, 解决问题用递进法, 层层递进, 促使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是一种应用很广泛的问答策略。

总之, 我认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想问、善问、会问, 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潜能, 通过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张奠宙.数学教育学.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9, 12.

上一篇:以情促学下一篇:倾注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