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基本建设项目

2024-06-23

高速公路基本建设项目(精选9篇)

高速公路基本建设项目 第1篇

一、审计主体

审计主体是审计执行主体, 即由谁执行高速公路基本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本文所讨论的审计主体是交通主管部门或交通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 (以下简称:交通内部审计机构) 。

但是, 交通内部审计机构却存在人少事多、缺乏专业人才的现状, 为解决这个现实问题, 交通运输部2002年2月12日印发《交通建设项目审计实施办法》 ([2002]64号文) 第十六条对此提出了解决途径:“经主管审计工作的单位领导批准, 建设项目审计可以由经审计部门认可的、具有相应资质的社会审计组织实施”。

由交通内部审计机构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社会审计组织实施高速公路基本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做法, 是利用社会审计组织的资源 (人力资源、专业知识资源、工具设备资源等) 进行的内部审计工作, 并没有改变内部审计的实质和内容, 而是内部审计的延伸。具体讲, 在高速公路基本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实施过程中, 交通内部审计机构负责审计项目的立项、审计方案的制定、对社会审计组织的委托、对审计过程的监督和指导、审计意见的交换、对每一阶段审计报告的审定以及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的下达等。而社会审计组织则根据审计业务约定书的要求, 依据国家的法规政策和部门的规章制度对财务、造价等建设资料进行审计监督, 出具审计报告、提供咨询服务。

二、审计客体

根据《交通建设项目审计实施办法》, 高速公路基本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客体应包括与高速公路基本建设项目有关的所有建设管理活动及其载体——建设项目从立项到工程竣工验收的所有工程财务和其他资料, 包括前期业务资料、概预算、资金来源、资金使用与投资管理、交付资产价值、内部控制、财务会计等资料。

三、审计目标

高速公路基本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目标在于及时有效地监督投资管理各个环节以及建设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合理性、真实性、效益性, 防止建设资金的流失和舞弊行为;促进被审计单位加强制度建设, 强化和改善内部控制管理;对建设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做出客观公证的判断和评价;发挥内部审计的积极作用, 为交通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审计依据

交通主管部门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依据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等) 、行业管理规定 (《交通行业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交通建设项目审计实施办法》等) 、业主委托书, 技术经济指标、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报告、批复、设计、结算、预决算及协议、合同等。

五、审计方法

高速公路基本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方法是为实现审计目标、完成审计任务、获取审计证据所采用的技术和手段。主要采用账户入手审计方法 (即以资金活动载体的银行账户为起点, 查证相应的会计账目, 监督建设项目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 、常用审计方法 (即财务收支审计中常用的顺查法、逆查法、详查法、抽查法、审阅法、核对法、分析法、复算法、查询法、盘点法和观察法等) 、内部控制测评法 (即文字叙述法、调查表法、流程图法和内部控制符合性测试等) 和工程造价审计方法。

六、审计程序

(一) 建设程序。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建设过程, 实质上就是基本建设投资转化为固定资产的过程。按照先后顺序分为三个阶段和九个环节。第一阶段, 前期准备阶段, 主要包括提出项目建议书、进行可行性研究、编制计划任务书并编制设计文件——概算和施工图预算四个环节;第二阶段, 施工阶段, 主要包括建设准备、编制年度基本建设计划、组织施工和生产准备四个环节;第三阶段, 竣工验收、交付使用阶段, 该阶段也是建设程序中的一个环节, 主要包括的事项有:建设单位在竣工前组织设计部门、施工单位等进行初步验收, 向主管部门提出竣工验收报告, 并整理有关资料移交生产单位保存, 编制工程竣工决算, 报主管部门审查。

(二) 审计程序。

1.委托社会审计组织有两种方式:

指定委托和招投标委托, 其中招标委托又包括邀请招标委托和公开招标委托两种形式。因建设项目要求特殊或保密需要等情况, 经单位领导批准, 可以采取指定委托;其他凡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有资金投资占控股地位的工程建设项目, 以及重点建设项目, 应当实行招投标委托;工程建设项目因专业和技术性较强, 经领导批准, 可以实行邀请招标。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实行招投标委托审计, 应编制招投标资格预审文件和审计项目招投标文件;采用邀请招标的, 应保证有三个以上具有相应资质和条件的社会审计机构参加投标。

2.审计过程的监督和指导。

为了确保审计方案的实施和审计质量, 内审机构应随时监督受托社会审计组织的审计进度情况、审计力量的配备情况以及审计深度和范围等, 指导其按照既定的审计方案进行工作。对于未执行双方的约定或不完整执行双方约定的情况, 交通内部审计机构可以采取相关措施对受托社会审计组织进行制裁。

七、审计内容

根据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特点和规律, 跟踪审计包含工程造价审核、财务收支审计和内部控制制度评价三部分, 从时间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即开工前阶段跟踪审计、建设期间跟踪审计和竣工决算阶段跟踪审计。

(一) 开工前阶段跟踪审计。

开工前阶段跟踪审计是对建设项目开工前的基本建设审批程序、手续等开工前准备工作, 以及资金来源落实情况实施的审计监督。开工前阶段跟踪审计, 主要发挥预防作用, 其阶段目标是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为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主要内容包括:审查建设项目的审批文件 (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概算批复、建设用地批准、建设规划及施工许可、环保及消防批准、项目设计及设计图审核等文件) 是否齐全;审查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及资金来源落实情况;审查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选定情况;审查施工图设计质量情况;审查各种规费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审查征地或拆迁补偿费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审查概算预算编制情况;审查建设合同内容是否合理合法。

(二) 建设期间跟踪审计。

建设期间跟踪审计是从项目开工建设至项目竣工决算编报之前, 对建设项目有关的经济活动真实、合法性进行的审计。建设期间跟踪审计主要发挥监督与服务作用, 其阶段目标是加强内部管理和监督,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提高效率与效益。主要内容包括:审查建设项目施工组织管理情况、审查建设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审查工程计量和费用支付情况、审查建设资金管理情况、审查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情况以及审查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三) 竣工决算阶段跟踪审计。

竣工决算阶段跟踪审计是高速公路基本建设项目正式竣工验收前, 对竣工决算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效益性进行的跟踪审计。竣工决算阶段跟踪审计主要发挥评价和鉴证作用, 其阶段目标是客观评价高速公路基本建设项目概算和基本建设计划执行情况, 促进基本建设项目及时交付使用, 为基本建设项目运营管理奠定基础。主要内容包括:审查竣工决算编制依据;审查项目建设及概算执行情况;审查交付使用财产和尾工工程;审查转出投资、应核销投资及应核销其他支出;审查结余资金;审查基建收入;审查国家税费。审查待摊投资内容是否合理、合法, 支出是否合规;审查实际发生的待摊投资情况;审查成本核算及财务收支情况;审查竣工决算报表。

摘要:本文对高速公路基本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要素进行了分析, 对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审计目标、审计方法、审计内容和审计程序等进行了界定。

关键词:跟踪审计,高速公路基本建设项目,审计要素

参考文献

[1].曹慧明等.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

[2].王兴福, 霍静.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探索与实践.交通财会, 2006, 1:66~68

[3].杨华, 林勇军.刍议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审计.交通财会, 2002, 10:49~50

[4].廖光明.公路工程建设跟踪审计方法.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 2001, 5:15~16

[5].常州市审计局课题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探索与思考.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 2003, 11:9~13

[6].陈平平.浅谈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1:80~82

[7].周和生.关于建设项目实施跟踪审计的探讨.中国审计报, 2006, 4

[8].赵斌.工程审计全过程监督的重点内容.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6, 1:57~59

[9].朱海英, 赵琳.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审计应把握的五个切入点.中国审计报, 2000, 12

公路建设基本程序 第2篇

一、编制规划及公路网建设规划。

二、根据规划编制项目建议书。

三、根据批准的项目建议书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初步设计文件和概算。

五、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和工程概算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工程预算。

六、根据批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项目招标文件,进行招投标准备,资格预审。

七、根据批准的招标文件、预审结果组织项目招标投标。

八、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征地拆迁,资金调入等施工前准备工作,编制项目施工许可申请。

九、根据批准的施工许可,组织项目施工。

十、项目完工后,编制竣工图表和工程决算办理项目交工验收,试运营。

高速公路基本建设项目 第3篇

笔者近期参与了江南某省的一个高速公路项目的投标,结合该项目的投标情况,谈一下对其所作的基本分析、判断与思考,以期与大家商榷。

1 主要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起点桩号K67+380,终点桩号K78+308.078,标段长10 928 m。主要工程数量:路基工程:挖土方16 677 m3,清除淤泥22 936 m3,借土填方(素土)120 123 m3,借土填方(石灰土)714 313 m3,填筑粉煤灰518 332 m3,原地面翻松(掺5%石灰处理)356 080 m3,ϕ50水泥搅拌桩(湿喷桩)950 818 m。桥梁工程:2 237.51/10 m/座,支线上跨及匝道桥402.8/2 m/座。涵洞通道工程:钢筋混凝土圆管涵649.160/17 m/道,箱涵275.205/7 m/道,盖板涵21.388/1 m/道,箱形通道345.413/10 m/道。

从以上工程概况可看出本项目无新技术、新工艺出现,均属常规施工工艺,且工程量分布集中,数量较大,便于形成规模化施工。

2 主要商务条款

1)投标担保的金额:80万元/标。2)施工工期:20个月。3)缺陷责任期:2年。4)开工预付款比例:为中标合同价格的10%。5)中期支付:监理工程师签发中期支付证书后21天内,监理工程师签发最后支付证书后42天;保留金百分比:月支付额的10%内;保留金限额:合同价5%。6)监理工程师签发中期支付证书的时限:21 d。7)履约担保的金额:不少于中标金额的10%。8)评标办法:施工组织需通过符合性检查,投标报价满分100分。

从以上主要商务条款可看出本项目合同条款公平、公正,无苛刻或倾向性条款,且资金到位、支付良好。对低价抢标等现象作出了制约,有利于维护市场正常的价格水平,保护招投标活动健康运行。

3 投标前的报价分析

3.1 主要材料价格

90号汽油为4.45元/L;柴油为4.68元/L;碎石为31元/t;片石为38元/t;石灰为165元/t;水泥为235元/t(32.5号);粉煤灰为30元/t;砂为50元/t;圆钢(一级)为4 490元/t;螺纹钢(二级)为4 460元/t;钢绞线为7 100元/t。

通过复核材料价格水平基本准确,但钢筋价格有些偏高,定价时酌情掌握。

3.2 投标总价的分析

本标段原始价为31 088万元(含暂定金及优质优价10.25%)。

特殊重点单价的评估:粉煤灰路基填筑无准确定额套用,且数量较大达58万m3,对原始总价影响巨大,准确的把握极其重要。路基粉煤灰填筑原始价58元/m3,公路定额取费率为29.8%。粉煤灰材料价25元/m3~30元/m3,按30元/m3计算。[(30+3+3)×1.15]×1.3=53.82元/m3。58元/m3接近于53.82元/m3,基本准确、可行。其余单价按定额核定基本不会有较大的出入,所以原始总价31 088万元基本准确、可行。

3.3 报价的成本情况

本标段成本价:清单小计20 273万元,其中200章路基7 064万元;400章桥梁11 164万元。总价20 273×(1+10.25%)=22 350万元。现场经费及部分利润按800万元计入,总价为23 150万元。

成本价的计算方法较多但从分包价与工、料、机入手还是比较可行的。但分包价与定额工、料、机费用在核定成本价时有一定的差异,会影响到成本价的准确性。

3.4 报价的市场情况

通过该项目第一批的开标及相关报价资料的分析,采取了分析总价、套用单价的方法,来掌握投标人平均价及最优报价的水平。

项目第一批于2010年9月初开标,与第二批间隔时间短,又同属一条线,单价水平差异较小,具有一定的可比性、预测性。

通过对该项目第一批报价第一名的两家单位的单价套用计算得以下两组总价:1)本标段总价为23 089万元(含暂定金及优质优价10.25%)。2)本标段总价为23 315万元(含暂定金及优质优价10.25%)。

由此可初步判断本标段最优报价应在2.3亿元~2.33亿元。

4 开标结果

4.1 报价情况

报价情况见表1。

4.2 标底情况

本标段标底为26 050万元。

标底的确定,业主方习惯是在标底编制单位编制的基础上,根据标段特点及工程量的不同下浮一定的比率,一般为8%~10%左右,若200章路基工程量较大降浮还会更大一些。投标人编制的原始价一般比标底单位编制的标底高3%~5%左右。

本标段被选系数0.99;0.995;1.0。现场抽签1.0,平均价23 096.660 9万元;基准价23 096.660 9万元。

报价在23 000万元以下的有2家单位,占投标人数的28%;报价在23 000万元~23 500万元的有4家单位,占投标人数的57%。两者累计达到85%,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的价格水平。

5 原因分析

我方报价偏高,高出基准价的4.3%。主要有以下因素把握不准确,影响了报价的精确:

1)成本价的计算与核定上标准不一。2.25%的清单小计作为优质优价劳动竞赛考核基金,是否可作为利润考虑,计入总报价。2)成本价的核定有一定的偏差。对分包价价格子目种类掌握不够全面,在成本价的核定上较多的采取了定额工、料、机的核定。由于公路定额为1992年颁布,时间跨度大,施工工艺、施工方案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异,影响到成本价的准确性。以本标段湿喷桩为例:直径50 cm,水泥用量50 kg/m、生石膏1 kg/m,数量950 818 m。定额原始价达45元/m;定额成本价为29元/m。目前市场分包单价仅为24元/m,两者价格差异达5元/m。影响成本价475万元,同样影响利润475万元。诸如此类的差异在成本价的核定中比较多。合理、准确的核定是预测投标项目利润率的基础,同时也是提高中标率的前提。3)投标项目潜在利润点的获利是否可考虑一定的利润率。这里就提出了一个潜在利润率的问题。投标项目施工对象不同、地理环境不同,其在潜在的利润点多少、利润率高低的差异较大,应区别对待。以本标段为例,其工程量情况如下:5%石灰土630 123.0 m3;6%石灰土353 845.0 m3;7%石灰土178 935.0 m3;湿喷桩950 818.0 m;钻孔灌注桩:直径1.0 m,208.0 m;直径1.2 m,7 328.0 m;直径1.4 m,1 855.0 m;直径1.5 m,10 524.0 m;直径1.6 m,2 639.0 m。以上项目工程量较大,潜在着变更、索赔的利润点;潜在着管理的利润点。加强施工过程管理均有良好的利润增长趋势和较大的获利空间。

6 几点建议

1)在取得招标文件后,应尽快熟悉施工图,尤其是总平面图及主要工程量的分布,掌握重点与难点。2)标书编制过程中应形成自检、互检制,以及总体把关制。一可消除有关错误;二可增加标书编制人员的团结协作精神,创造愉快的工作氛围,加强员工的相互交流、沟通与理解。3)应将成本价的核定作为一个专题进行研究。同时应加强对成本价的学习和宣传,取得一定范围人员的认可,提高认可度,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并贯彻到经营工作中去。4)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

参考文献

高速公路基本建设项目 第4篇

3.1目的与要求

3.1.1 除步设计阶段的目的是基本确定设计方案。必须根据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测设合同的要求,拟定修建原则,选定设计方案、拟定施工方案,计算工程数量及主要材料数量,编制设计概算,提供文字说明及图表资料。经审查批复后的初步设计文件,则为订购主要材料、机具、设备,安排重大科研试验项目,联系征用土地、拆迁,进行施工准备,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和控制建设项目投资等的依据。

采用三阶段设计时,经审查批复的初步设计为编制技术设计文件的依据。

3.1.2 初步设计在选定方案时,应对路线的走向、控制点和方案进行现场核查,征求沿线地方政府、建设单位及规划、土地、环保等相关部门的意见,基本落实路线布设方案。对建设条件复杂地段的路线、路基、路面、特大桥、大桥、特长及长隧道、互通式立体交叉、服务设施,一般应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案进行同深度、同精度的测设工作和方案比选,提出推荐方案。

3.1.3 初步设计应: 选定路线设计方案,基本确定路线位置; 基本查明沿线地质、水文、气候、地震、矿产、文物等情况; 基本查明沿线筑路材料的质量、储量、供应量及运输条件,并进行原材料、混合料的试验; 基本确定路基标准横断面和高填深挖路基、特殊路基的设计方案及沿线路基取土、弃土方案; 基本确定排水系统与支挡、防护工程的方案、位置、长度、结构形式和尺寸; 基本确定路面设计方案、路面结构类型及主要尺寸; 基本确定特大、大、中桥桥位,设计方案、结构类型及主要尺寸; 8 基本确定小桥、涵洞等的位置、结构类型及主要尺寸; 9 基本确定隧道位置、设计方案、结构类型及主要尺寸; 10 基本确定路线交叉的位置、形式、结构类型及主要尺寸; 基本确定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各项工程的位置、形式、类型及主要尺寸; 12 基本确定改(扩)建工程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方案; 13 基本确定环境保护措施与景观设计方案;

- 3 -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基本确定改路改渠等其他工程的位置、结构形式及主要尺寸; 15 基本确定占用土地、拆迁建筑物及管线等设施的数量; 16 提出需要试验、研究的项目; 17 初步拟定施工方案及工期安排; 18 论证确定分期修建的工程实施方案; 19 计算各项工程数量; 计算人工及主要材料、机具、设备的数量; 21 编制设计概算。

3.2 组成与内容

3.2.1 初步设计文件由下列十二篇和附件组成。

第一篇 总说明 第一篇 总体设计

第二篇 路线 第三篇 路基、路面 第四篇 桥梁、涵洞 第五篇 隧道 第六篇 路线交叉

第七篇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第八篇 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 第九篇 其他工程 第十篇 筑路材料 第十一篇 施工方案 第十二篇 设计概算 附 件 基础资料

3.2.2 第一篇 总体设计 项目地理位置图

示出路线在省级以上交通网络图中的位置及沿线主要城镇。说明书

1)概述

(1)任务依据。(2)设计标准。

(3)扼要说明测设经过。

(4)路线起终点、中间控制点、全长、沿线主要城镇、河流、公路及铁路等。

(5)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 4 -

初步设计

(6)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2)建设条件

(1)项目区域城镇现状布局、规划与拟建项目的关系。(2)项目区域路网现状、规划与拟建项目的关系。(3)沿线自然地理条件及对项目的影响 ①地形、地貌;

②区域地质稳定性评价; ③工程地质评价; ④水文地质评价; ⑤不良地质路段情况;

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采用及大型工程构造物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鉴定情况;

⑦气温、降雨、日照、蒸发量、主导风向风速、冻深等。(4)沿线环境敏感区(点)重要设施的分布及对项目建设的影响。包括:自然生态、水资源、动物、文物等保护区,电力电讯、学校、医院、军用、地震、气象、宗教等设施,矿产资源,自然及人文景观等。

(5)公路区间交通量分布状况及对交叉设置方式的影响,附“公路区间交通量分布图”。

(6)交通组成特点对项目的影响。

(7)沿线土地资源状况及对项目的影响。

(8)项目区域内铁路、水路、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情况,及对项目的影响。(9)各种专项评价、评估结论(地质、地震、环保、水保等)及对项目的影响。(10)筑路材料供应、运输情况及对项目的影响。

(11)有关部门对重大问题的意见,沿线居民的要求或建议。(12)其他。3)总体设计

(1)根据对项目建设条件的综合分析,提出项目设计指导思想,制定设计原则。(2)路线起终点论证,及与其他公路(含规划公路)的衔接方式。采用分期修建方案时,起终点的近期实施方案及远期的设计预留方案。

(3)技术标准及主要技术指标的采用情况,不同技术标准之间的衔接过渡情况。(4)路线总体设计方案。附“路线总体设计方案平面布置图”,含比较方案,要求同“路线平、纵面缩图”。

(5)设计速度≤100km/h路段车辆运行速度模拟检验结论。(6)安全设计措施。

(7)公路一般路段与特殊路段(如爬坡车道、紧急避险车道等)的横断面布置方案(组成、宽度、构造及设施)的设置情况。

(8)沿线大型桥梁、隧道、交叉、服务设施的设置位置、间距,设计方案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协调情况。

- 5 -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9)沿线交叉工程与其它交通方式的协调情况,以及与当地生产、生活需要的适应情况。

(10)管理、养护、服务设施的设置情况。(11)全线土石方情况,取土、弃土方案。(12)占用土地情况及节约用地措施。(13)与沿线环境及景观的协调情况。(14)分期修建方案及其比选结论。(15)各种筑路材料的采用情况。

(16)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等的采用情况。(17)设计概算。

(18)下阶段需要深入解决的问题。(19)下阶段需要进行试验、研究的项目。(20)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4)路线

(1)路线布设及主要技术指标采用情况。

(2)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的路线控制点执行情况。(3)路线方案布置及比选论证。山区复杂路段应在踏勘或地质调绘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工可路线方案,通过在1:1万或1:2000地形图上反复进行路线方案的优化工作,合理利用走廊资源,并提出同深度比较的路线方案,附1:1万或1:2000路线方案图、相关专业图表,提出推荐方案。其他路段直接通过同深度方案综合比选提出推荐意见。论述时应就方案的提出理由、方案的工程实施条件、方案的技术经济合理性等考虑以下几方面。

①建设条件对各路线方案布置的影响分析;

②各方案的选择和布置情况(控制点间距、路线、桥梁、隧道、互通式立体交叉、服务设施位置的协调及其位置的确定);

③各方案平、纵指标及连续、均衡情况;

④行车安全、通行能力、服务水平的分析比较; ⑤公路用地、征用基本农田及拆迁情况;

⑥与铁路、原有公路、农田水利、电力、电讯、重要管线(道)等的干扰(包括施工)情况;

⑦各方案路线对沿线环境影响评价和比较; ⑧各方案主要工程数量、造价(可根据方案情况采用估价、基价或概算)及运营效益的比较;

⑨结合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城镇规划、路网结构论证路线布局的合理性及对沿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⑩其他评价和比较(包括政府有关部门对路线的意见和评价)。(4)对设计速度≤100km/h的路段,宜采用运行速度方法,对可能出现运行速度差大于20km/h的路段进行安全性分析、评价,并给出改善的平纵面技术指标,或采取必要的交通安全、管理措施等。

- 6 -

初步设计

(5)安全设施

①设计原则。

②设计方案。结合公路几何参数、特大桥及大桥、隧道、互通立交等构造物分布情况拟定设计方案、规模,并进行方案比较论证。

③标志。④标线。⑤护栏。⑥隔离栅。⑦防眩设施。⑧防落物网。⑨视线诱导标。

10防撞设施。○11其他安全设施。○(6)下一阶段应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5)路基、路面

(1)沿线地质、地层情况描述、不良地质地段及其相关物理、力学指标等。(2)一般路基设计

①设计原则及方案比选论证。

②路基横断面布设及加宽超高方式。

③路基填土高度、挖方深度、路堤(或路堑)最大、最小高度及其控制因素等。④高填深挖路基、陡坡路堤、路桥(涵)过渡路基等设计方案及比选论证(必要时对高填深挖路基按工点说明)。

(3)特殊地质路基设计原则及方案比选论证。(4)路基防护工程方案比选论证。

(5)取土、弃土方案及节约用地的措施。

(6)路面设计原则、设计依据、交通量及交通组成(必要时应实测交通组成及车辆轴重)、路面结构方案、类型的比选论证,路面结构设计(主线、互通立交匝道、被交道路、收费站广场、桥面铺装、隧道路面等),材料要求等。

(7)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原则及方案比选论证。

(8)路基土工试验、筑路材料及路面结构混合材料试验情况。

(9)需要进行科研试验项目。(10)下阶段应注意的问题。6)桥梁、涵洞(1)设计原则。

(2)技术标准采用情况。

(3)沿线桥梁、涵洞的分布情况。

- 7 -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4)桥梁抗震设计情况。

(5)桥梁耐久性设计及措施。

(6)沿线水系及水文概况、特征,农田水利设施与桥涵设置位置及孔径选择的关系。(7)沿线工程地质、筑路材料与桥涵结构类型选择的关系。

(8)逐座说明桥梁跨越河流的流域情况、河段特征、桥位处地质、水文、通航情况,桥位的比选情况,水文计算、桥梁孔径确定,岸坡防护工程设计、工程抗震措施、通航河流防撞设计、桥梁施工方案等。特大桥应提出两个以上桥型方案进行比选论证;对常规大、中桥应简述不同墩高、不同跨径、不同桥型综合比选论证情况,选定最合理的墩高、跨径及梁型组合后,全线桥梁统一按此组合合理布置,桥型布置不再作多方案比较;中、小桥、涵洞水文计算、孔径确定依据说明。(9)特大桥或重要桥梁的景观设计。(10)特大桥或重要桥梁的养护方案。(11)下阶段应注意的问题。7)隧道

(1)设计原则。

(2)技术标准采用情况。(3)沿线隧道的分布情况。

(4)逐处说明隧道(包括明洞)的位置、长度、断面形式及与路线协调情况,各方案比选论证情况。

(5)逐处说明隧道、竖井、斜井和辅助坑道的地形、地貌、气象、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震及洞口自然坡体稳定性情况。(6)说明隧道支护衬砌结构类型,洞门型式的确定,抗震措施,洞内外防、排水方案,洞内装饰及路面方案。

(7)特殊线形、交叉位置关系情况下的隧道设计方案。

(8)特殊地质条件下隧道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论证。(9)特殊结构隧道设计方案论证及施工方案。(10)隧道施工场地、便道布置和弃碴方案。(11)环境保护设计。

(12)隧道通风、照明、供配电、消防、救援等的设置原则、规模、标准及方案的论证情况。

①通风设施的设计原则,风机布设方案,控制方式和实施计划等。

②照明设施的设计原则、标准及技术要求,照明区段的划分、功能等。③供配电设施的设计原则、标准、技术要求及供电方案等。

④消防设施的设计原则,隧道消防组织方案和消防设施设计方案和实施计划等。(13)长及特长隧道运营期的救援、防灾、逃生方案论证。

200。

(4)运行速度曲线图 检验与评价设计速度≤100km/h公路行车安全性,为交通工程设计提供依据(图例仅供参考),包括小客车、大型车的两个方向。

- 8 -

初步设计

(5)运行速度计算表 包括小客车、大型车两个方向。

(6)公路分期修建方案设计图 对分期修建的公路,应根据总体设计及分期实施计划,参照上述平面总体设计和公路典型横断面图的要求,绘出前期及后期工程的平面总体设计及其横断面,包括各种构造物、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分期实施总体设计方案。

路线比较方案(同深度比较)设计图可单独绘制,亦可在平面总体设计图中示意。

3.2.3 第二篇 路 线 路线平面图。示出(14)下阶段应解决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8)路线交叉(1)设计原则。

(2)技术标准采用情况。

(3)路线交叉(包括互通式立体交叉、服务设施匝道及连接道路、分离式立体交叉、通道、天桥、平面交叉及管线交叉)的分布及设置概况。

(4)逐处说明互通式立体交叉的位置及其在路网中的作用、设置理由、集散交通量、衔接道路、地质、地形、地物情况,互通方案的比选与论证比较表,技术指标的选用,匝道车道数的确定,变速车道采用的型式及其长度的取值,平交处通行能力的分析,收费口收费车道数的设置,排水方案及跨线构造物的方案等。

对转换交通量较大的枢纽互通,当匝道间或匝道与主线间存在交织运行且交织段长度较短时,应对交织段的通行能力进行分析。

(5)逐处说明服务设施的位置、地质、地形、地物等情况,变速车道采用的型式及其长度的取值,连接道路,排水方案及交叉构造物(通道、天桥)的方案等。

(6)分离式立体交叉的位置、设计标准、排水设施、跨线构造物的类型(上跨、下穿)及方案比选等情况。

(7)通道和天桥的设置情况。(8)平面交叉的设置情况。被交道路现状及拟改建采用的标准(包括等级、设计速度、路基宽度、路面及排水等)、交通管理方式、平面交叉采用的类型及其方案比选情况等。

(9)重要管线、管道交叉或平行时的设计情况,并说明有关规定对设计的具体要求。(10)下阶段应解决的问题及注意事项。9)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1)根据本项目交通量、几何设计、服务水平和环境等的具体情况与特点说明各项设施的设置目的、要求及技术措施。(2)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设计标准、规模、技术指标的主要结论及其推荐方案。①管理养护机构的组成形式、设置规模、位置及人员配备等。

②监控设施的设计原则及系统目标,推荐方案的系统构成及功能和实施计划等。③通信设施的设计原则,通信传输方式,通信网构成及功能,管线设计和实施计划等。

- 9 -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④收费设施的设计原则,收费制式和收费方式及其收费站点的布设,收费系统构成及功能和实施计划等。

⑤服务设施的设计原则、标准及技术要求。逐处说明服务设施的布设位置、功能、建设规模、推荐方案及实施计划等。

⑥供配电设施的设计原则、标准、技术要求及供电方案等。

⑦照明设施的设计原则、标准及技术要求,照明区段的布设位置、功能等。⑧房建工程的设计原则、标准及布设位置、建设规模等。

(3)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推荐方案的主要工程规模、建筑面积、占地面积及其造价。(4)下阶段应解决的问题及注意事项。10)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

(1)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的依据(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等报告书及批复意见)。

(2)项目区域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现状(包括物种多样性,自然植被覆盖率,土壤养分,历史文化遗产,自然保护区,自然及人文景观的分布等)。

(3)环境敏感区域分析(含敏感区的调整,取土场、弃渣场的布设分析)及与自然保护区、水资源保护区等的关系。服务区交通量及污水排放预测(需要时提供)。(4)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5)主体各专业设计的环境保护措施。具体阐述在路线布置、路基、路面、桥梁、隧道、交通工程(含收费站、服务区、标志)、排水、料场布设、废方处理等中已考虑的环保措施(含社会环境、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6)各项环境保护设施的布设位置、类型、功能及其方案比选情况。(7)主要场地的景观方案及比选。(8)拟采用的植物配置及特性。

(9)与环保、文物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协商情况。(10)下阶段应解决的问题及注意事项。11)其他工程

(1)逐处说明悬出路台、防雪走廊、观景台等工程的设置理由及工程情况。

(2)改路、改渠、改河(沟)等工程情况,等级公路及重要沟渠的改移应逐处说明。(3)逐处说明渡口码头的地形、地质、其他情况及其布置原则和方案。(4)下阶段应解决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12)筑路材料

(1)沿线筑路材料(包括工业废渣)种类、质量、储量、供应量(包括外购材料)、运输条件与运距。

(2)主要料场分布情况。

(3)主要材料采、购及运输等情况。

(4)下阶段应解决的问题及注意事项。13)施工方案

(1)施工期限的总体安排,关键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比较、论证情况。

- 10 -

初步设计

(2)主要工程、控制工期的工程和特殊工程的施工方案。

(3)临时工程的安排。

(4)下阶段应解决的问题及注意事项。14)设计概算

(1)编制原则、依据,编制范围和总概算额。(2)进行各工程方案比较时的造价计算说明。(3)下阶段应解决的问题及注意事项。3 图表及附件

1)路线平、纵面缩图

平面缩图应示出路线(包括比较方案)起讫点、5公里(或10公里)标、控制点、地形、主要城镇、与其他交通路线的关系以及县以上境界。简明示出特大桥、大桥、隧道、主要路线交叉、主要沿线设施等的位置和形式。(对制约路线方案的不良地质、滞洪区、文物古迹、城镇规划、风景区等的分布范围,必要时可着色,醒目示出其分布)比例尺用1:10000~1:100000。

纵断面缩图一般绘于平面缩图之下,必要时也可单独绘制,简明示出主要公路、铁路、河流、特大桥、大桥、隧道及主要路线交叉等的位置、名称与高程,标注设计高。水平比例尺与平面缩图相同或与其长度相适应,垂直比例尺用1:1000~1:10000。

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推荐方案)3)附件 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意见,测设合同的必要内容,有关部门的意见及协议、纪要等复印件。

4)总体设计图表

(1)路线方案比较图平面图所示内容同平、纵缩图中的平面缩图,纵面图所示内容同路线纵断面所示内容。比例尺平面图1:10000,纵面图与平面比例相适应。山区复杂路段宜提供全路段1:10000平面图和相应比例尺纵面图。

(2)公路平面总体设计图 示出地形、地物、坐标网格、路线位置、桩号、桥涵、隧道、路线交叉、沿线排水系统、服务区、停车区、紧急停车带、管理养护区、沿线取(弃)土场、路(渠)改移等的布设位置。路线位置应标出中心线、路基边线、示坡线、公里桩、百米桩及曲线主要桩位。对沿线的重要地物(村镇、文物、古迹、规划等)和环境敏感区(点)(景区、学校、自然保护区等)及重要设施的范围必要时应示出。比例尺用1:1000或1:2000。

比较方案(同深度比较)的平面总体设计图应按上述要求单独绘制。

(3)公路标准横断面图 示出主线一般路段的标准横断面及护栏、隔离栅等的设置位置。比例尺用1:地形、地物、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路中心线位置及平曲线交点,公里桩、百米桩及平曲线主要桩位,断链位置及前后桩号,各种构造物的位置以及县以上境界等。标出指北图式,列出平曲线要素表。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及采用坐标控制的其他等级公路还应示出坐标网格,互通式立体交叉平面布置形式,跨线桥(包括分离

- 11 -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式立体交叉桥)位置及交叉方式,复杂平面交叉位置及形式。标注地形图的 坐标和高程体系以及中央子午线经度或投影轴经度。比例尺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采用1:2000,其他公路也可采用1:1000,1:2000,1:5000。

必要时增加在影象地形图上绘制的平面图。

比较方案如远离推荐方案时,可单独绘制(注明上承下接关系、对应桩号)。路线纵断面图 示出网格线、地面线、设计线、断链、竖曲线及其要素,桥涵和立体交叉(含通道、人行天桥)的位置及其结构类型、孔数及跨径,设计水位,隧道位置等。图的下部各栏示出地质概况、填挖高度、地面高程、设计高程、坡度及坡长(包括变坡点桩号、高程)、桩号、直线及平曲线参数。水平比例尺与平面图一致,垂直比例尺视地形起伏情况可采用1:100、1:200、1:400或1:500。

比较方案的纵断面图可单独绘制。山区公路复杂路段以踏勘或地质调绘为基础的路线比较方案平面图、纵断面图。图中所示内容与比例尺同路线平面图和路线纵断面图。直线、曲线及转角表 列出交点号、交点桩号、交点坐标、偏角、曲线各要素值、平曲线主要桩位、直线长、计算方位角、备注路线起讫点桩号、断链桩号、坐标系统等。纵坡、竖曲线表 列出变坡点桩号和高程、变坡点间距离、纵坡值、竖曲线要素值、直坡段长等。公路用地表 列出用地起讫桩号、长度、所属县、乡、土地类别等。临时用地记入临时工程内。(推荐方案全线贯通,数量表中与比较方案对应路段桩号断开进行小计,以便方案比较和编制概算)公路用地图 示出路线用地界线(变宽点处注明前后用地宽度及里程桩号或用坐标表示),土地类别,分界桩号及地表附着物,土地所属县、乡等。比例尺用1:500~1:2000。赔偿树木、青苗数量表 列出其桩号、位置、所有者、树木青苗类别及数量等。(推荐方案全线贯通,数量表中与比较方案对应路段桩号断开进行小计,以便方案比较和编制概算)。

- 12 -

初步设计 拆迁建筑物表 列出建筑物所在桩号、距路中心线距离(左、右)、所属单位或个人、建筑物种类及数量等。(推荐方案全线贯通,数量表中与比较方案对应路段桩号断开进行小计,以便方案比较和编制概算)拆迁电力、电讯及其他管线设施表 列出其桩号、交叉角度、所属单位、用途、拆迁长度、设备种类和数量等(根据需要按电压进行分类合计)。(推荐方案全线贯通,数量表中与比较方案对应路段桩号断开进行小计,以便方案比较和编制概算)工程地质平面图 示出地层年代符号、地层分界线,勘探点、工程地质区划界线及地质构造,主要构造物、村镇地名,路线、比较线位置及桩号,沿线不良地质段及桩号等。比例尺用1:10000~1:100000。不良地质地段应另绘比例尺为1:2000~1:10000的工程地质平面图。改建的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利用原路时,可只绘不良地质地段的工程地质平面图。工程地质纵断面图 示出地面高程线、设计线、试坑、钻孔编号、孔深、岩土类型界限及地质构造等。图的下部各栏示出地质概况、试坑与钻孔的地面标高及桩号等。水平比例尺用1:2000~1:100000,垂直比例尺相应地用1:200~1:5000。不良地质地段应另绘水平比例尺为1:2000~1:10000,垂直比例尺相应地为1:200~1:1000的工程地质纵断面图。改建的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利用原路时,可只绘不良地质地段的工程地质纵断面图。不良地质地段表 列出桩号、长度、类型、不良状况、处理措施等。安全设施

1)区域路网交通标志布置图。

2)安全设施工程数量汇总表。

3)标志平面布置图

在路线平面图上示出全线重要的标志如限速标志、指路标志的设置桩号、支撑形式、版面规格及内容等。

4)标志设置一览表。

5)标线设置一览表。

- 13 -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6)突起路标(路钮)设置一览表。

7)护栏设置一览表。

8)隔离栅设置一览表。

9)轮廓标设置一览表。

10)防眩板设置一览表。

11)防落物网设置一览表。

12)诱导标设置一览表。

13)安全设施一般构造设计图

按不同结构类型分别绘出标志、护栏、隔离栅、轮廓标、防眩板等安全设施的一般构造设计图,以及标准路段的标线、突起路标布置图。示出结构类型及主要尺寸,列出主要材料数量表。比例尺用1:5~1:100。

3.2.4 第三篇 路基、路面 路基标准横断面图 示出路中心线、行车道、拦水缘石(如果有)、路肩、路拱横坡、边坡、护坡道、边沟、碎落台、截水沟、用地界碑等各部分组成及其尺寸,路面宽度及概略结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按整体式路基、分离式路基分别绘制,还应示出中央分隔带、缘石(如果有)、左侧路缘带、硬路肩(含右侧路缘带)、护栏、隔离栅、预埋管道(如果有)等设置位置。比例尺用1:100~1:200。一般路基设计图 绘出一般路堤、低填路堤(路基高度较小且需特殊处理)、路堑、半填半挖路基,陡坡路基、填石路基、半路半桥路基、悬出路台或半山洞路基(如果有)、水田内路堤及沿河(江)或水塘(库)等不同形式的代表性路基设计图,并应分别示出路基、边沟、碎落台、截水沟、护坡道、排水沟、边坡坡率、护脚墙、护肩、护坡、挡土墙等结构类型及防护加固结构形式且标注主要尺寸。比例尺用1:200。高填深挖路基工程数量表 分别列出高填方路堤、深挖方路堑段起讫桩号、- 14 -

初步设计

长度,路基中心最大填挖高度及最大边坡高度,地基、路基及边坡处理加固措施,工程数量等。高填深挖路基设计图 逐段示列出高填方路堤、深挖方路堑段控制横断面的实测地面线及断面布设、立面,地基或边坡地质情况、填料种类及要求,地基处理、原地面处理及边坡处理或加固措施、其他路基稳定措施、边坡排水防护措施等,并应示列比较方案。低填浅挖路基处理工程数量表 列出特殊处理工程数量及低填路堤开挖、回填土方等数量。低填浅挖路基处理设计图 示出平原地区低填路基填筑中,清表和填前夯实的厚度,并且按不同路基高度分别说明路基各层采用的填料种类、强度、是否改性及掺改性剂类型、剂量等。桥头路基处理工程数量表 列出桥头路堤处理措施及工程数量等。桥头路基处理设计图 示出桥头路基处理措施、具体尺寸及材料要求等。陡坡路堤或填挖交界处理工程数量表 列出陡坡路堤或填挖交界处设计处理措施、工程数量等。陡坡路堤或填挖交界处理设计图 示出陡坡路堤或填挖交界处路基处理措施、具体尺寸及压实度要求等。特殊路基设计工程数量表 分别列出软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盐渍土、多年冻土、岩溶等不良岩土以及滑坡、崩塌、泥石流、采空区、特殊处理高边坡、病害地段或受水、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强烈的路基段的起讫桩号、长度、宽度、处理措施、工程数量。对软土地基处理,要求编制特殊路基设计方案汇总表,列出处理段落起讫桩号、路基高度、预压期、总沉降值、预压期沉降值、工后沉降值、超载高度、桩间距、桩长、处理宽度及稳定系数等内容。其他不良地段应列出处理方案的控制指标。特殊路基设计图 绘制软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盐渍土、多年冻土、岩溶等不良岩土以及滑坡、、崩塌、泥石流、采空区、特殊处理高边坡、病害地段或受水、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强烈的路基段的路基处理方案一般设计图,标注地质资料,比例尺用1:100~1:400。滑坡等病害地段需绘制平面图、地质断面图、主滑断面设计图、支挡工程结构设计图等,平面图比例一般1:200~

- 15 -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1:2000。路基每公里土石方数量表 列出起讫桩号、长度、挖方(包括挖路槽,按总体积、土类、石类计列)、清除表土土方数量、填方(填土、填石分压实方、自然方计列)、本段利用方(按土方、石方计列)、远远利用方(按土方、石方平均运距计列)、借方(按土方平均运距计列)、弃方(按土方、石方平均运距计列)。并说明表土的利用保护措施、平均运距、临时占地等。取土坑(场)、弃土堆(场)一览表 列出取土坑中心桩号、位置(分左、右)、运距、数量(分取土、弃土)、占地(永久占地与临时占地)、临时工程(便道、便桥)、防护、排水、绿化、复垦工程数量,供应或弃方起讫桩号,并且列出取弃土场范围内表层种植土的数量及其占地、说明表层种植土的利用措施。取土坑(场)、弃土堆(场)设计图 大型取土坑(场)、弃土堆(场)应绘制本图。示出地形、地物、位置、范围、运输道路、防护、排水、绿化及复垦或地表恢复的设计说明及平面、断面图等内容,有条件时可附现场实景照片。比例尺用1:500~1:10000(比例小于1:2000时,应采用现场实测断面)。路基防护工程数量表 列出起讫桩号、工程名称、主要尺寸及说明、单位、数量(左、右)、工程数量(包括挡土墙、护墙、边坡加固、驳岸、护岸、防水堤坝等防护、支挡或加固工程)。路基防护工程设计方案比较图(表)列出比较方案,绘制比较方案图,比较路基防护、支挡或加固工程各方案的优缺点、工程造价等,并作出推荐。路基防护工程设计图 绘出主要防护工程、加固、支挡工程一般设计图,比例尺用1:50~1:200。按不同高度、坡率等列出每延米工程、材料数量表。路面工程数量表 列出起讫桩号、长度、宽度、结构类型、各结构层名称、厚度、数量(分行车道、路肩加固计列,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分行车道及路缘带、爬坡车道、中央分隔带(缘石、填土等)、硬路肩计列)、镶边石(如果有)、培路肩等。路面结构设计图 示出自然区划、设计参数,并分别示出行车道、路肩加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分别示出主线行车道及路缘带、爬坡车道、硬路肩、互通立交匝道、被交叉道路、收费站广场。)推荐方案的路面结构与厚度、绘出路面边部构造大样图。

- 16 -

初步设计 路基、路面排水工程数量表 列出起讫桩号、工程名称、结构说明、单位、数量、工程数量等(包括边沟、跌水井、排水沟、截水沟、盲沟、急流槽、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中间带的纵向排水沟、集水井、横向排水管、拦水带及超高段排水措施等)。路基、路面排水工程设计图 绘出主要排水工程一般设计图。比例尺用1:50~1:200。列出每延米(或处)工程数量表、急流槽、集水井、横向排水管设置位置表。

3.2.5 第四篇

桥梁、涵洞 沿线水系分布示意图 示出江河(溪)位置、流向、主要地名,路线的推荐线、比较线及其桩号、桥梁位置等。特大、大、中桥桥梁表 列出中心桩号、河流名称或桥名、河床地质情况、桥面净宽、最大桥高、孔数及孔径、交角、全长、上、下结构类型、航道等级、通航水位、设计水位、设计流量等。特大、大、中桥主要工程数量表 特大桥、大桥各方案均应按上、下部结构、护栏及搭板、附属工程等材料数量;中桥应列出中心桩号、桥型、孔数及孔径、全长、上下部结构、护栏及搭板、附属工程等材料数量。特大、大、中桥设计图

1)桥位平面图 示出桥位地形、桥梁位置、墩台位置、指北针、高程系统及调治构造物、防护工程等。桥头接线应示出路线中心线、公里及百米桩、直线或平曲线半径、缓和曲线参数,桥梁长度、桥梁中心桩号和交角。比例尺用1:500~1:2000。

2)桥位工程地质平面图 地质情况特殊、复杂的特大桥应绘制本图。比例尺用1:500~1:2000。

3)桥位工程地质纵断面图 特大桥、大桥及地质复杂中桥应绘制本图。水平比例尺用1:200~1:2000,垂直比例尺用1:20~1:500。

4)桥型总体布置图 绘出各种桥型方案(包括主要调治构造物和防护工程)的立面、平面、横断面和各部构造尺寸等。示出河床断面(山区或地形复杂的桥梁应有三条地面线)、地质分界线、控制水位、墩台高度、基础埋

- 17 -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置深度及标高、桥面纵、横坡度等。当为弯桥或斜桥时,还应示出桥轴线半径、水流方向及斜交角度。还应在图的下部各栏中示出里程桩号、设计高程、地面高程、坡度、坡长、竖曲线要素、直线与平曲线要素等。比例尺用1:200~1:2000。

5)桥梁一般构造图 绘出各桥型方案的上部构造、下部墩台及基础的各部尺寸,分上、下部列出材料数量表,技术条件复杂或施工条件困难的桥梁应绘制施工概略流程图、施工概略进度表。

6)主要结构构造图 绘出各方案主要结构设计图,预应力钢束布置图等。小桥表 列出中心桩号、河流名称或地名、孔数及孔径、交角、全长、上、下结构类型、主要工程、材料数量等。典型小桥布置图 绘出桥型方案立面、平面、横断面和各部尺寸等,具体要求同桥型总体布置图。涵洞表 列出中心桩号、结构类型、孔数及孔径、交角、填土高度、长度、进出口型式、主要工程、材料数量等。典型涵洞设计图 按不同类型分别绘出全线涵洞典型布置图。比例尺用1:50~1:200。附属工程设计图表 绘出防护调治构造物、通航河流桥墩防撞设计等附属工程设计图及工程材料数量表。

3.2.6 第五篇

隧道 隧道表 列出隧道名称、起讫桩号、长度、净空、洞内路线线形(纵坡及坡长)、平曲线半径及平曲线长度、工程地质说明、围岩级别及衬砌长度(含明洞)、洞门型式(进口、出口)、照明、通风方式等。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按左线、右线分列。隧道工程数量表 列出洞身工程(开挖、初期支护、二次衬砌)、洞口工程(洞门、明洞、截水沟等)、防排水工程(洞身防水、洞身排水、路面排水)、横洞、预留洞室、路面、通风、照明、消防、供配电等的工程、材料数量。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按左、右线分别列制。

- 18 -

初步设计 隧道主体工程设计图

1)隧道(地质)平面图 示出地形、地物、导线点、坐标网格、路线线形及交点要素,地层的岩性、界线、地质构造及其产状等,绘出隧道洞口、洞身、斜井、竖井、避车洞,标出钻孔、坑、槽探和物探测线等位置及编号。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还应示出人行横洞、车行横洞、紧急停车带的位置和联络道等,比例尺用1:1000~1:2000。

2)隧道(地质)纵断面图 示出地面线,钻孔柱状图式、坑、槽探和物探测线位置,地层和构造带的岩性、产状及界面线,绘出隧道进口位置及桩号、洞身、斜井、竖井、避车洞及消防等设施预留洞等,图的下部各栏示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坡度及坡长、地面高程、设计高程、里程桩号、围岩级别、衬砌型式及长度。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还应示出人行横洞、车行横洞等。水平比例尺用1:1000~1:2000,垂直比例尺用1:500~1:2000。

3)隧道(包括横洞、斜井、竖井、紧急停车带)建筑限界及内轮廓方案图 按不同类型分别绘制。比例尺用1:100~1:200。

4)隧道进、出口方案图 按不同形式绘出洞门立面、纵断(地质)面、平面方案图和洞口连接方式;联络道方案,比例尺用1:100~1:200。

5)隧道衬砌断面图 示出明洞衬砌的断面、防水层、开挖与回填、电缆沟、路面结构、排水管(沟)等,复合式衬砌的断面、初期支护、防水层、二次衬砌、电缆沟、路面结构、排水管(沟)等,比例尺用1:100~1:200,列出各级围岩支护衬砌设计参数表。

6)隧道超前支护方案图 比例尺用1:100~1:200。

7)特殊地质隧道支护衬砌结构方案图 比例尺用1:100~1:200。

8)隧道特殊结构支护衬砌结构方案图 比例尺用1:100~1:200。

9)隧道施工方案图 比例尺用1:100~1:200。

10)隧道各类辅助坑道平面、纵面及支护衬砌方案图 比例尺用1:100~1:200。

11)隧道不良地质处治方案图 比例尺用1:100~1:200。

- 19 -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12)隧道弃碴场地(包括施工便道)布置图 比例尺用1:1000~1:2000。

13)隧道施工场地布置图 比例尺用1:200~1:500。

14)隧道路面工程(洞内外过渡段)方案图 比例尺用1:100~1:200。隧道机电设施图

1)隧道通风、照明及其控制方案图。

2)通风和环境卫生检测设施方案图。

3)照明设施及洞口灯光过渡方案图。

4)供电及其保障设施方案图。

5)消防及其保障设施方案图。

6)紧急救援和疏导方案图。

3.2.7 第六篇

路线交叉 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图表

1)互通式立体交叉一览表 列出全线各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名称、交叉桩号、起讫桩号、互通形式、交叉方式、被交叉道路名称及等级,分别按主线、匝道、被交叉道路或连接线列出最小平曲线半径、最大纵坡、全长、路面结构类型及厚度、跨线桥、匝道桥结构类型及数量(米/座),以及涵洞、通道等其它附属工程。

2)互通式立体交叉主要工程数量表 列出互通式立体交叉区内除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外的所有主要工程与主要材料数量。其内容应与其它各篇(如路基、路面、桥涵等)的要求基本一致。

3)互通式立体交叉方案比较表 逐处编制此表。列出各方案平面示意图、中心桩号、地名、交叉方式、互通立交形式、被交叉道路名称及等级、土石方数量、拆迁数量、占地面积,主线、匝道及被交叉道路主要技术指标,- 20 -

初步设计

收费站数量及收费车道数,附属工程的种类、结构类型、数量,路面结构类型、厚度、面积,桥梁按跨线桥、匝道桥等分别列出交角、结构类型、孔数及孔径、桥长、桥面宽度、墩台形式、基础类型,各方案总造价、主要优缺点及方案采用意见。

4)互通式立体交叉交通量分布图 示出主线、被交叉道路及各转向设计年限日平均交通量、设计小时交通量。

5)互通式立体交叉平面图 在地形图上直接绘制,不应遮盖原有地形图。示出主线、匝道、变速车道、被交叉道路位置(中心线、路基边线、坡脚(或坡顶)线、标出平曲线半径、缓和曲线参数、平曲线要素点及百米桩),加减速车道及渐变段长度、匝道编号、跨线桥位置及交角、导线点、坐标网格、收费站及管理区、桥涵、通道的位置。示出互通式立体交叉区综合排水系统(位置、水流方向),支挡构造物的设置(工程名称、位置)及改路、改渠等其他工程(工程名称、位置),并绘出主线、被交叉道路、匝道的代表性横断面等。采用整幅图,比例尺一般采用1:2000。比较方案单独绘制平面图。

6)互通式立体交叉纵断面图 分别绘出主线、被交叉道路和匝道的纵断面图。其内容和路线纵断面图相同。水平比例尺用1:2000,垂直比例尺用1:200。示出互通式立体交叉简图及纵断面图位置。比较方案单独绘制纵断面图。

7)互通式立体交叉横断面图 参照第三篇路基标准横断面图的内容和要求,分别绘出主线、被交叉道路和匝道的路基横断面图。

8)互通式立体交叉区内路基、路面设计图表 参照第三篇路基横断面设计图、路面结构图、排水设计图等内容和要求,编制立体交叉区(包括主线、匝道、被交叉道路、收费站)内的所有路基、路面及排水、防护设计图表。当立体交叉区设计与主线设计图相一致时,可不绘图,不一致时应绘制。

9)主线(或被交叉道路)跨线桥推荐方案桥型布置图 参照第四篇大、中桥桥型布置图的内容和要求编制,并列出主要工程、材料数量。

10)主线(或被交叉道路)跨线桥推荐方案一般构造图 参照第四篇大、中桥一般构造图的内容及要求绘制。一般桥型或利用通用图的桥梁可不绘此图。

11)主线(或被交叉道路)跨线桥比较方案桥型布置图及一般构造图内容及要

- 21 -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求同推荐方案。方案明确或全线统一时可不绘此图。

12)匝道跨线桥推荐方案和比较方案桥型布置图及一般构造图内容及要求同主线(或被交叉道路)跨线桥。

13)涵洞、通道典型设计图 绘出互通式立体交叉区内涵洞、通道的典型布置图。比例尺用1:50~1:200。若与交叉区外主线上的涵洞、通道类型一致时,可不绘此图。

14)互通式立体交叉区内其他工程一般设计图 示出其他工程的结构类型、构造、各部尺寸、主要工程、材料数量等。服务设施匝道及连接道路设计图表

1)服务设施主体工程主要工程数量表 参照互通式立体交叉主要工程数量表的内容和要求绘制

2)平面图 参照互通式立体交叉平面图的内容和要求绘制。比较方案单独绘制平面图。

3)纵断面图 参照互通式立体交叉纵断面图的内容和要求,分别绘出主线、连接道路的纵断面图。比较方案单独绘制纵断面图。

4)横断面图 参照互通式立体交叉横断面图的内容和要求,分别绘出主线、连接道路的路基横断面图。

5)服务设施范围内主体工程路基、路面设计图表 参照第三篇的内容和要求,编制服务设施区内(包括主线、连接道路及场区)的路基、路面及排水(不包括地下排水)、防护设计图表。

6)涵洞、通道典型设计图 绘出服务设施区内涵洞、通道的典型布置图。比例尺用1:50~1:200。若与服务设施区外主线上的涵洞、通道类型一致时,可不绘此图。

7)天桥设计图表 绘出服务设施区内天桥的布置图。比例尺用1:50~1:200。若与服务设施区外主线上的天桥类型一致时,可不绘此图。

8)服务设施区内其他工程一般设计图 示出其他工程的结构类型、构造、各

- 22 -

初步设计

部尺寸、主要工程、材料数量等。分离式立体交叉设计图表

1)分离式立体交叉一览表 列出各分离式立体交叉的中心桩号及地名、被交叉道路名称及等级、交叉方式及与主线交角、设计荷载、孔数及孔径、桥面净空、桥梁总长度、上部构造、下部构造、被交叉道路改建长度、最大纵坡等。

2)分离式立体交叉工程数量表 列出分离式立体交叉区内除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外的所有工程的工程、材料数量。

3)分离式立体交叉平面图 参照互通式立体交叉平面图内容及要求绘制,并示出被交叉公路或铁路、跨线桥及其交角、桩号和平曲线要素等。

4)分离式立体交叉纵断面图 参照互通式立体交叉纵断面图内容及要求绘制,可与平面图合并绘制。

5)分离式立体交叉横断面图 绘出被交叉道路路基、路面结构等。其内容及要求参照第四篇路基标准横断面图及路面结构图绘制。

6)分离式立体交叉桥型布置图 参照第四篇大、中桥桥型布置图内容及要求绘制。有比较方案时,应加绘比较方案图。

7)分离式立体交叉区其他工程一般设计图 参照互通式立体交叉区内其他工程一般设计图内容及要求绘制。通道、天桥设计图表

1)通道、天桥一览表 列出通道及天桥的中心桩号、地名、工程名称、被交叉道路种类、交角、结构类型、孔数及孔径、全长、净宽、净高、被交叉道路改建长度及纵坡、路面类型及厚度等。

2)通道、天桥工程数量表 列出通道、天桥及有关工程的工程、材料数量。

3)通道一般布置图 按不同类型分别绘出典型图。比例尺用1:50~1:200。

4)天桥一般布置图 按不同类型分别绘出典型图。比例尺用1:50~1:200。

- 23 -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平面交叉设计图表

1)平面交叉设置及工程数量一览表 列出沿线各平面交叉的中心桩号、起讫点桩号、被交叉路名称及等级、交叉形式、交角、引道纵坡、改建长度及工程数量(包括该范围内的主线工程)。

2)平面交叉布置图 在地形图上直接绘制,不应遮盖原有地形图。示出地形、地物、主线、被交叉道路或铁路、交通岛、辅助车道的纵、横断面及设计主要尺寸(如转弯平曲线半径、车道宽度、渐变段长度等)。比例尺用1:500~1:2000。管线交叉设计图表

1)管线交叉设置及工程数量一览表 列出各管线交叉的桩号、地名、被交叉的管线长度及管线类型、所属单位、交角、管线交叉方式(上跨或下穿)、净空或埋深及工程、材料数量。

2)管线交叉设计图 典型及复杂的交叉管线应绘本图。

3.2.8 第七篇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总体设计

1)区域路网关系图

2)说明书

(1)概述

①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

②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设计标准、技术指标、规模的主要结论及其推荐方案。

③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2)建设条件

- 24 -

初步设计

①建设环境。

②交通量、交通组成、服务水平。

③主体工程几何指标和构造物分布。

④相邻区域路网各类交通工程设施设置等的具体情况和特点。

⑤有关部门对重大问题的意见。

(3)总体方案设计

①根据对建设条件的综合分析,提出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的指导思想,制定设计原则,确定设计界面。

②根据有关规定和规划,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论证管理、养护、服务、监控、通信、收费、供配电、照明、房建等设施的设计方案。

③根据互通式立交、特大桥梁、隧道等构造物的布局,确定管理、养护、服务等设施的合适位置和间距,保证交通运行安全所需的最小距离。

④分期实施计划。

⑤设计概算。

⑥下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

(4)管理、养护机构

①管理、养护机构现状及规划。

②管理、养护(含紧急救援)业务分析。

③管理、养护机构设置方案 拟定管理养护机构的体制、设置位置、建筑面积、占地面积、人员配备、管理养护设备配置等方案。

- 25 -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5)监控设施

①监控方案及系统构成 包括监控模式、管理(分)中心、监控信息传输、外场设备、监控设备供电、防雷接地、监控软件、监控土建工程等内容,对主要系统应进行方案论证。

②系统功能。

③主要软、硬件技术性能指标。

④机房设计要求 包括房间面积大小、设备布局方案、装修要求、电源、接地等内容。

⑤分期实施方案。

(6)收费设施

①收费方案及系统构成 包括收费制式、收费(分)中心、收费站、收费信息传输、收费设备供电、防雷接地、收费软件、收费土建工程等内容,对主要系统应进行方案论证。

②系统功能。

③主要软、硬件技术性能指标。

④机房设计要求 包括房间面积大小、设备布局方案、装修要求、电源、接地等内容。

⑤分期实施方案。

(7)通信设施

①通信方案及系统构成 包括通信模式、通信网构成、数据音频视频业务传输、通信管道等内容,对主要系统应进行方案论证。

②系统功能。

③主要软、硬件技术性能指标。

- 26 -

初步设计

④机房设计要求 包括房间面积大小、设备布局方案、装修要求、电源、接地等内容。

⑤分期实施方案。

(8)供配电设施

①供配电方案论证 包括外电进线方案、变电所或箱式变电站设置方案、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用电设备配电方案等。

②分期实施方案。

(9)照明设施

①照明方案论证 包括隧道照明、互通式立交照明、收费广场照明等内容。

②照明节能方案论证。

③分期实施方案。

(10)服务设施

①根据相关道路服务设施的设置情况,结合路线平、纵指标和沿线地形、地貌、地质等情况,通过比选确定服务设施的位置。论证同其他设施(如收费站、互通立交等)合并设置的可能性。

②逐处论证比选服务设施的型式、功能、规模等。说明与公路主体的连接、与地方道路的关系、与周围景观的协调及对环境的影响等。

③功能与规模论证 论证和确定服务设施内各功能设施(如停车场、餐厅、厕所、加油站、住宿及办公区等)的规模,确定总建筑面积。

④总平面设计 确定各设施的平面布局,确定总占地面积。

⑤分期实施方案。

- 27 -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11)房屋建筑

①论证工程规模(如建筑面积、用地面积等)和设计标准(包括工程等级、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耐火等级、装修标准等)。

②总平面设计。

③建筑、综合景观设计及方案比选。

④结构、电气、给排水、采暖通风设计。

⑤建筑节能设计。

⑥分期实施方案。

(12)设计概算 编制依据、原则、范围及概算。

3)图表及附件

(1)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总体布置图 在路线平面缩图上示出管理(分)中心、养护工区、服务区、停车区、监控(通信、收费)(分)中心、隧道管理站、收费站、通信站、变配电所、主要监控外场设备等各类设施的布置位置。示出相邻区域路网的主要交通工程设施的布设位置。

(2)管理、养护及服务设施位置图 以线框方式示出管理、养护、服务、监控、通信、收费等设施以及互通立交、特大桥梁、隧道、市(县)地界等的位置(桩号)、名称等。

(3)建设规模汇总表 列出主要工程量,汇总占地面积、建筑面积。

(4)附件 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意见,测设合同,有关部门的意见及协议、纪要等。管理养护机构

1)管理养护机构设置方案图。

2)管理养护业务流程图。

- 28 -

初步设计

3)管理养护机构业务人员编制表。

4)管理养护机构建筑面积及占地一览表。

5)管理养护设备机具配置表。监控设施

1)监控设备及主要材料数量汇总表 推荐方案和比较方案分别列出。

2)监控外场设备布置一览表。

3)监控外场设备布置图。

4)监控系统构成图 监控(分)中心、隧道管理站及各子系统构成图,推荐方案和比较方案分别绘制。

5)监控系统软件流程图。

6)系统设备布置图 监控大厅、综合控制台、监视器墙等。

7)一般构造、安装图。

8)监控外场设备供电路由图。

9)其它图表。收费设施

1)收费设备及主要材料数量汇总表 推荐方案和比较方案分别列出。

2)收费土建工程数量汇总表。

3)收费(分)中心、收费站布置及网络构成图 示出沿线收费(分)中心和收费站的位置、数量等及其收费制式。

4)收费系统构成图。

- 29 -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5)收费广场平面布置图。

6)其他图表。通信设施

1)通信设备及主要材料数量汇总表 推荐方案和比较方案分别列出。

2)通信管道工程数量汇总表。

3)通信(分)中心、无人通信站布置及网络构成图 示出沿线通信(分)中心和无人通信站的位置、数量等及其传输网络构成。

4)通信系统构成图。

5)通信管道埋设位置横断面图。

6)其他图表。供配电设施

1)供配电设备及主要材料数量汇总表 推荐方案和比较方案分别列出。

2)供电系统构成图。

3)变电所设备布置及接地系统图。

4)其他图表。照明设施

1)照明设备及主要材料数量汇总表 推荐方案和比较方案分别列出。

2)照明系统构成图。

3)其他图表。

- 30 -

初步设计 服务设施

1)服务设施规模汇总表。

2)总平面布置图。房屋建筑

1)房屋建筑(除服务设施外)规模汇总表。

2)各站点(除服务设施外)总平面布置图。

3)各站点建筑平、立、剖面。

4)主要建筑效果图。

5)收费天棚建筑方案。

6)收费天棚效果图。

3.2.9 第八篇 环境保护及景观设计 环境敏感区一览表 列出沿线环境敏感区(如水源、文物保护单位、居民区、医院、学校、疗养院等以及自然保护区和湿地)的位置(桩号)、重要影响因素、影响范围和采取的工程措施等。环境保护工程数量表。降噪设计图 绘出降噪设施(如声屏障、降噪林等)的位置、结构类型、主要尺寸及规格等。比例尺用1:5~1:200。污水处理设计图 比例尺用1:20~1:500。取土场、弃土场处理设计图。其他环保工程设计图。植物配置表。

- 31 -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景观工程数量表。景观设计图 绘出典型路基段断面、互通式立体交叉、服务区、隧道洞口等典型公路区段的景观设计图。高速公路重要区段及硬质景观应绘制效果图。

3.2.10 第九篇 其他工程 渡口码头表 列出桩号、地名或河名、河流宽度、工程或设备名称、主要工程数量等。渡口码头平面布置图 示出渡口码头区内地形、地物、管理机构位置、停车场位置、防护工程位置、码头护岸、水流方向及斜交角度。比例尺用1:500~1:1000。渡口码头纵断面图 示出引道纵坡、水位、边坡加固等。列出主要工程、材料数量。水平比例尺用1:500~1:2000,垂直比例尺用1:50~1:200。其他工程表 分别列出桩号、工程名称(改移道路、改移河道、悬出路台、防雪走廊、港湾式停车带、观景台等)、数量等。其他工程一般布置图 改移道路、沟渠(河)应示出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图等,比例尺根据需要确定。

3.2.11 第十篇 筑路材料 沿线筑路材料料场表 列出材料名称、料场编号、位置、桩号、上路桩号及运距、材料及料场状况、材料品质(指满足工程设计需要情况)、储藏量、供应量、覆盖层种类及厚度、成料率、开采运输方式,所需便道、便桥长度等。材料试验资料表 分别列出砂、土、石、水、石灰、粉煤灰等不同原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必要时包括化学性质)及路基、路面、桥梁、防护、隧道等工程设计中所需的混合料的试验结果,并列出各种材料的料场或产地、取样地点、取样时间等。试验项目应根据设计所需而定。路基填料应有击实及CBR试验资料等。沿线筑路材料供应示意图 示出路线的桩号、主要工程和按施工组织方案布置的路面混凝土和粒料集中加工场及路线两侧主要料场的位置,材料(包括

- 32 -

初步设计

外购材料)上路桩号及距离。特大桥、大桥、隧道、互通式立体交叉等重点工程及施工场地应各自分别计算运距;路面及其他构造物等可全线或分段计算筑路材料平均运距。

3.2.12 第十一篇 施工方案 工程概略进度图 根据项目工可批复的施工期限、施工条件以及施工方案按年和季度进行概略安排。列出工程项目单位、数量,按年和季度示出各项工程施工起止时间、浮动时间、衔接时间。施工便道主要工程数量表 列出施工便道的长度、宽度、防护工程圬工数量、便桥数量等。其他临时工程一览表 列出工程名称(独立便桥、预制场、拌合场、钢梁、电力线等)、地点或桩号、工程项目及数量等。公路临时用地表 列出位置或桩号、工程名称、隶属(县、乡、个人)长度、宽度、土地类别及数量等。

3.2.13 第十二篇 设计概算

设计概算应按交通部现行《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和《公路工程概算定额》及其他相关的规定编制。

- 33 -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3.3改(扩)建公路工程

改(扩)建公路的初步设计除按第3.2条的规定编制外,应增加下列内容。本条适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其它公路可参照执行。

3.3.1 第一篇 总体设计 建设条件

1)原有公路的等级、标准。

2)原有公路使用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总体设计

1)改(扩)建原则。

2)原有公路各种交叉的设置规模、数量、密度,以及改建后利用、改造、增设的各种交叉设置规模、数量、密度等情况。

3)原有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设置情况。改建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设置原则、设置位置、规模等的情况。

4)施工期间交通组织原则,保证原有公路交通运营的措施,临时交通工程方案的论证比选情况。路线

1)原有公路平、纵面指标的采用情况。

2)根据实测原有公路的坐标、高程拟合的平、纵面线形与原设计的对比情况。

3)根据拟合的平、纵面指标,结合路基路面、桥涵、隧道、交叉、沿线设施的改建方案,说明路线平、纵面设计方案的比选论证情况。

4)平、纵指标的采用及与原有公路平、纵指标的对比情况。

- 34 -

初步设计 路基、路面

1)原有公路路基标准横断面组成、使用状况等。

2)原有路基状况及检测的主要结论。

3)原有路基防护、排水的主要形式及其使用状况。

4)原有路面状况及检测的主要结论。

5)改建公路路基、路面及排水的主要形式及与原有公路相应结构之间关系。桥梁、涵洞

1)原有桥梁、涵洞的分布情况。

2)原有桥梁、涵洞与沿线水系、农田水利设施等的适应情况。

3)原有桥梁、涵洞的结构现状及检测的主要结论。

4)采用改(扩)建所荷载标准对原有桥梁、涵洞进行结构验算的主要结论。

5)新建桥梁、涵洞与原有桥梁、涵洞连接(含原有桥梁、涵洞之间的相互连接)方案的比选与论证。按不同桥梁、涵洞结构形式分类进行方案比选,确定推荐的连接方案。

6)原有桥梁、涵洞维修加固方案的比选与论证。按不同桥梁、涵洞结构形式分类进行方案比选,确定维修加固方案(含全部或部分拆除重建)。

7)附属构造的维修、改造方案。6 隧道

1)原有隧道分布情况。

2)原有隧道平纵面线形、建筑限界及内轮廓、支护衬砌结构、防排水措施、洞门形式、通风、照明、消防、监控及隧道交通工程等设计和使用情况。

- 35 -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3)原有隧道支护衬砌结构现状检测的主要结论。

4)原有隧道的利用情况。

5)改建隧道设计方案。

6)改建隧道施工组织方案。路线交叉

1)原有公路路线交叉的设置情况。

2)根据交通量预测结果、路网布局、城镇发展规划、地形地质条件等,结合地方政府意见,对原有及新增互通式立交的设置进行综合论证。

3)全线分离式立交、通道、天桥等路线交叉的设置原则、标准、规模及与原有交叉构造物的相互关系等。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1)原有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基本情况。

2)改(扩)建公路交通工程的设计原则、标准、工程规模及原有交通工程设施的利用情况。

3)施工期间临时交通工程设置方案说明。环境保护

1)原有公路环境保护设施及改(扩)建工程可能引发的环境保护问题及采取的对策。

2)原有建筑材料的利用及废弃情况。施工方案

1)原有公路在路网中的作用分析。

- 36 -

初步设计

2)改(扩)建施工中路线、路基、路面、桥涵、隧道、交叉等专业的施工对原有公路交通通行的影响及保通措施。

3)分离式立交和通道改建对地方道路交通运行的影响及采取的主要措施。

4)施工期原有公路交通限流、分流、封闭及绕行等管制措施的可行性分析,拟采取的交通组织方案。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本表应反映两个方面的内容:

1)原有公路技术指标。

2)改建道路的技术经济指标。

3.3.2 第二篇 路线 路线平面图 应示出拟合平面线形、设计平面线形。路线纵断面图 应示出实测原始地面线和地面高程数据,绘制拟合的设计线、设计高程或设计线、设计高程。公路用地图 应示出原有公路用地界、改建公路用地界、新增公路用地情况。

3.3.3 第三篇 路基路面 路基标准横断面图 示出原有和改建后的路基宽度、车道划分、边坡坡率及新旧路基衔接情况。新旧路基衔接工程数量表 列出起讫桩号、长度、简要说明、工程数量等。新旧路基衔接工程设计图 示出原有路基及加宽路基、原有路基边坡开挖方式及衔接方式。原有公路路基、路面构造物利用、维修、拆除工程数量表。

3.3.4 第四篇 桥梁、涵洞

- 37 -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原有构造物现状表 列出构造物位置(桩号和地名等)、构造物名称、结构类型、设计标准及各主要尺寸、修建年月、是否利用等,并附简要说明。特大、大、中桥桥梁表 列出中心桩号、河流名称或桥名、改(扩)建宽度、孔数及孔径、交角、全长、上、下结构类型、加宽方法、维修加固方法等。小桥表 列出中心桩号、河流名称或桥名、改(扩)建宽度、孔数及孔径、交角、全长、上、下结构类型、加宽方法、维修加固方法等。涵洞表 列出中心桩号、结构类型、改(扩)建宽度、孔数及孔径、交角、填土高度、长度、设计流量、加宽方法、维修加固方法等。桥梁加宽设计

1)特大、大、中桥主要工程数量表 按上、下部结构列出新建、连接部及部分拆除原桥的工程材料数量。

2)桥梁连接、加宽构造图(常规结构)应按不同结构形式、不同跨径分别绘制。

(1)绘出推荐方案的立面、平面、断面、各部构造尺寸及数量等。示出连接部位大样,比例尺用1:50~1:200。阐述本方案的施工方法及受力特点。

(2)桥梁连接、加宽构造图比较方案 内容与推荐方案相同。

(3)一般构造图 绘出加宽部分的上部构造的各部尺寸,列出材料数量表。

(4)主要构造图 绘出加宽方案主梁(板)钢束布置图,列出材料数量表。

3)特大、大、中桥设计图

(1)桥位平面图 示出桥位地形、桥梁位置、原有桥梁边线、改(扩)建宽度及调治构造物、防护工程等。桥头接线应示出路线中心线、路基边缘线、公里及百米桩、直线或平曲线半径、缓和曲线参数,桥梁长度、宽度、锥坡、桥梁中心桩号和交角。比例尺用1:500~1:2000。

- 38 -

初步设计

(2)桥型布置图 绘出原有桥梁(包括主要调治构造物和防护工程)的立面、平面、横断面和各部构造尺寸等(包括原有桥梁宽度、改(扩)建宽度)。示出河床断面(山区或地形复杂的桥梁应有三条地面线)、地质分界线、各种设计水位、冲刷深度、墩台高度及基础埋置深度、桥面纵、横坡度等。当为弯桥或斜桥时,还应示出桥轴线半径、水流方向及斜交角度。还应在图的下部各栏中示出里程桩号、设计高度、坡度、坡长、竖曲线要素、平曲线等。说明加宽方法。列出主要工程材料数量表。比例尺用1:200~1:2000。

(3)一般构造图 绘出桥梁的上部构造(常规结构可不出)、下部墩台及基础的各部尺寸,连接部大样,分上、下部列出材料数量表,阐述本方案的施工方法及受力特点。

(4)主要构造图 绘出加宽方案主梁(板)钢束构造图、数量表(常规结构可不出)。

4)小桥主要工程数量表 按上、下部结构列出新建、连结部及部分拆除原桥的工程数量。

5)小桥连接、加宽构造图 应按不同结构形式分别绘制。绘制小桥立面、平面、断面、各部构造尺寸及数量等。示出连接部位大样,比例尺用1:50~1:200。阐述本方案的施工方法及受力特点。

6)涵洞主要工程数量表 列出新建、连接部及部分拆除原涵的工程材料数量。

7)涵洞连接、加宽构造图 应按不同结构形式分别绘制。绘出涵洞的立面、平面、断面、各部构造尺寸及数量等。示出连接部位大样,加固构造图。比例尺用1:50~1:200。阐述本方案的施工方法及受力特点。桥涵维修、加固设计

1)特大、大、中桥主要工程数量表 按上、下部结构列出维修、加固及部分拆除原桥的工程材料数量。

2)特大、大、中桥设计

(1)桥型布置图 绘出桥梁(包括主要调治构造物和防护工程)的立面、平

- 39 -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面、横断面和各部构造尺寸等。示出河床断面、地质分界线、各种设计水位、冲刷深度、墩台高度及基础埋置深度、桥面纵、横坡度等。当为弯桥或斜桥时,还应示出桥轴线半径、水流方向及斜交角度。还应在图的下部各栏中示出里程桩号、设计高度、坡度、坡长、竖曲线要素、平曲线等。说明加固方法。列出主要工程材料数量表。比例尺用1:200~1:2000。

(2)一般构造图 绘出桥梁的上部构造、下部墩台及基础的各部尺寸(所需加固部分),列出材料数量表。

(3)主要构造图 绘出加固方案构造图、数量表。比例尺用1:50~1:200。阐述本方案的施工方法及受力特点。

3)小桥主要工程数量表 按上、下部结构列出维修、加固的工程材料数量。

4)小桥加固构造图 应按不同结构形式分别绘制。绘出加固方案的构造、数量表。比例尺用1:50~1:200。阐述本方案的施工方法及受力特点。

5)涵洞主要工程数量表 列出维修、加固的工程材料数量。

6)涵洞加固构造图 应按不同结构形式、不同加固方法分别绘制出加固方案的构造图、数量表。比例尺用1:50~1:200。阐述本方案的施工方法及受力特点。

7)废弃拆除原有桥涵及其他构造物表 列出中心桩号、河名或桥涵名称、交角、孔数及孔径、长度、结构类型、废弃原因及拆除数量。

8)服务区、停车区连接通道设计图表。

3.3.5 第五篇 隧道 原有隧道现状调查表 列出进出口的桩号、平纵面指标、围岩分级、支护衬砌类型、施工方法、修建时间、结构现状、利用情况。利用隧道的安全配套设计方案。改建隧道设计图。

- 40 -

初步设计 改建隧道施工方案图。

3.3.6 第六篇 路线交叉

互通式立交设计中应示出拟保留利用匝道的纵断面图。

3.3.7 第七篇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原有交通工程设施调查表 列出原有主要交通工程设施的品牌、材质、建设时间、结构现状、利用方案比较表。

3.3.8 第十一篇 交通组织设计 施工期交通组织设计图 包括路网分流、绕行设计方案和交通管制措施等设计图;为保持原有公路畅通及地方道路的通行而设置的临时工程设计图。临时交通工程一览表 列出序号、名称、单位及数量、备注等。

- 41 -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3.4 基础资料

3.4.1 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批准文件。

3.4.2 专题研究成果资料。

3.4.3 地震灾害性评价报告。

3.4.4 地质安全性评价报告。

3.4.5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3.4.6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如果有)。

3.4.7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资料。

3.4.8 综合地质勘察(遥感航片、调绘、物探、钻探)和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复核等资料。

3.4.9 水文调查与计算资料,流速、流量模型试验等资料。

3.4.10 原有公路路基、路面、桥涵、隧道检测结果及评价报告。

3.4.11 其他。

高速公路基本建设项目 第5篇

1.1 桥梁跨越方案与高填方路基方案的比较。

山区高速公路桥梁很多不受水文控制而只受地形控制, 因不宜做路基而设置为高架桥, 路桥界限一直是难以把握的关键问题, 也是影响公路造价的问题, 路基规范强调“路基中心填方高度超过20m时, 宜和桥梁做方案比选。”项目实际运作中, 往往由于工期紧, 或认为桥梁跨越方案安全省事, 就直接考虑桥梁方案, 实际上, 对于地质情况较好, 虽然隧相连地段, 为消化隧道废方, 考虑路基方案可能比桥梁方案更安全经济, 因为这样的地形架桥, 场地局促, 难度大, 横纵坡陡, 极易引发边坡失稳, 而对于这而平缓地段, 虽然填方高度只有20mm左右, 但如果需跨标段借方, 且运距远, 填方基底还需要花大量资金处理的路段, 反而考虑桥梁方案要更安全经济。

1.2 半边桥与档墙的关系。

山区高速公路地形横坡陡峭, 虽然可以通过设计为左右幅路基不一样高的错台路其来处理, 但有时由于左右幅路基横向交通要求, 需要设置转向车道, 错台式路基方案不易实现, 这时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半边桥。当最低一侧填土高度为15m左右时, 应综合地形、地质将加筋挡墙, 锚杆挡墙, 弃土方案与半边桥做综合比较后决定是否设置桥梁。

2 山区桥梁的结构体系特性

为保证行车舒适, 结构耐久适用, 山区高速公路大中桥一般均采用先简支后连续或墩梁固结的连续一刚构混合体系。由于全刚构体系墩高相差较大, 需通过调整桥墩的线刚度来改善桥墩受力, 会导致桥墩尺寸比较多, 美观性降低, 施工相对麻烦, 全连续结构联长太长, 舒适性差, 墩台所受水平力较大, 墩柱尺寸相对较浪费材料。根据地形, 将中间墩高较高, 刚度相差不大的相邻几个桥墩固结起来, 利用其柔性适应桥墩所受的温度收缩、徐变、制动力等水平力, 较矮的边墩设置滑板支座或橡胶支座, 形成连续梁, 这样的刚构一连续体系, 高墩、矮墩的受力性能都得到了改善, 且适应地形特点, 因此山区高速公路桥梁宜采用先简支后连续或墩梁固结的连续--刚构混合体系, 既适应平面线形, 又适应桥梁的受力特点。

3 桥梁上部构造设计

3.1 一般设计原则。

径t梁, 在小半径平曲线上, 由于内外梁梁长差较大, 跨中矢高较大, 对路线的适应性要差一些, 另外山区高速公路, 交通运输, 场地预制条件均较差, 大型机具进入困难, 因此一般情况下不选用50m跨径t梁。故山区高速公路桥梁, 宜采用的常用标准跨径为20、25、30、40m, t梁之间的横向连接有铰接和刚接两种形式, 采用铰接时, 铰只传递剪力, 车辆荷载作用在铰接缝处时, 弯矩主要由现浇桥面板来承受, 这样现浇桥面板的厚度就必须加厚, 否则, 铰接缝处桥面板易出现通长的纵向裂缝, 现浇桥面板厚度增加, 意味着恒载增加, t梁配筋和钢索必须增加, 经济性下降, 所以t梁横向连接采用刚性较好。

3.2 具体桥梁设计。

具体到一座桥设计时, 上部构造设计要处理好两个关系。3.2.1跨径与墩高的关系。跨径与墩高的关系按桥梁美学原则, 一般应选择比值为0.618-1比较经济, 即20m跨径t梁适应的墩高一般为12~20m, 40m跨径适应的墩高一般为24~40m, 山区高速公路地形起伏变化频繁, 通常应根据地形选择一种跨径, 不宜根据墩高频繁变化跨径, 墩柱高度变化很大时, 可以采用20m与30m或者30m与40m的组合跨径, 当一座桥梁, 有几种跨径方案可选择时, 应结合上下构进行造价分析比较再做选择。3.2.2上部构造 (板或梁) 与平面曲线半径的关系。桥位处平面曲线半径对桥梁跨径的选择及平面布置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内外弧差, 二是中矢高, 墩台径向布置时, 由于曲率半径的影响, 内外梁梁长不等, 半径越小, 内外梁梁长差越大, 解决此问题一般有两种途径A、根据平面半径变化梁长B、不变梁长通过加大帽梁, 加大封锚或加长现浇连续段处理。第一种方法变化梁长, 设计简单, 帽梁尺寸较小, 规格统一, 但给施工单位带来困难。第二种办法虽然材料稍有浪费, 美观性稍差, 但仍优于前一种。

4 桥梁下部构造设计

4.1 桥墩的基本设计要求。

对于较矮的桥墩 (H∠40m) , 多采用柱式墩, Y形薄壁墩, 其中又以柱式墩最常用, 柱式墩分圆柱和方柱。圆柱施工中外观质量易控制, 且与桩基衔接方便, 但从美观上来说, 方柱, 与上构梁体协调。山区高速公路桥梁常用标准化, 装配化设计, 其跨径有16、20、25、30、40、50m, 横断面形式有空心板、t梁、小箱梁等。对于跨径小于30m的有空心板, 小箱梁, t梁等3处结构可以选择。对于40、50m跨径, 根据梁的受力特点, 宜采用t梁。

4.2 高墩的设计要求。

当墩高小于40m时, 一般桥墩的设计都由强度控制。当墩高大于40m时, 就必须考虑桥墩的稳定问题。《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D62-2004) 指出, “当L0/H>30时, 构件已由材料破坏变为失稳破坏。”L0/H=30为第一类稳定与第二类稳定的分界点, L0为受压柱的有效长度, 为0.5-2倍墩高, 其取值与施工状态, 上构重量、上构和墩柱的连接方式即墩柱的支承刚度有关。

墩柱为材料破坏时, 采用实心矩形截面, 其高度不宜超过50m, 当墩高大于50m时, 宜采用空心薄壁墩截面, 采用空心薄壁墩, 墩高超过64m左右时, 顺桥向应考虑放坡, 因为采用等宽尺寸时施工虽然方便, 但为了保证桥墩的稳定, 墩柱和帽梁尺寸必将加大很多, 这样材料浪费很大。

4.3 桥墩与路幅的关系。

山区高速公路有整体式路基, 也有分离式路基。目前路线选线越来越强调减少占地, 环保与景观协调的理念, 除了中长隧道等设置分离式路基外, 越来越多的采用整体式路基, 整体式路基的双幅桥, 一般情况下下构按分幅单独设计, 即双幅四柱, 对于高墩长桥, 为了减少开挖, 增强边坡稳定性, 节约材料, 降低造价, 整体式下构即双幅两柱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与双幅四柱相比, 在桥墩截面积及横向宽度相当的情况下, 整体式下构横向和纵向刚度是分幅设置的两倍能上能下, 除了可以减少开挖, 节约材料, 施工面少外, 还能减少墩顶变位。

4.4 桥台的高度。

山区高速公路桥梁桥台一般采用重力式U形台, 肋板台, 桩柱式台, 其中以重力式U形台最常用, 根据《墩台与基础》规定, U形台适应的填土范围为4~10m, 所以U形台的高度最好以10m控制, U形台设计时必须根据地形合理分台阶, 桩柱式桥台由于抗推刚度小, 当联长较长, 台后填土高度较高时不宜使用, 一般台后填土高度宜控制在5m以下, 联长宜控制在150m以内, 埋置式肋板台适应范围广一些, 但也不宜超过12m, 山区高速公路桥梁纵向地形陡峭, 往往不能设置锥坡, 这时采用桩柱式或肋板台会受到较大限制, 当地质较差时, 常在U形台下设置桩基。

4.5 基础要求。

山区高速公路桥梁最常用的基础仍为扩大基础与桩基础, 山区一般地质情况较好, 采用扩大基础的情况相对较多, 且宜采用分离式扩大基础, 因为分离式扩大基础适应地形横坡, 承载力亦能满足要求, 斜坡上的扩大基础与桩基础必须考虑基础扩散角和覆盖层厚度以及施工时的相互影响。桩基础多为嵌岩桩和柱桩, 地质情况较差的地段采用摩擦桩。桩基础施工方法多挖孔桩。但地层较差。

摘要:结合我国山区高速公路的特点, 介绍山区桥梁设计听跨径选择的基本原则, 墩、台、基础和结构体系宜采用的形式以及桥梁和路基之间的关系, 并提出桥梁设计的基本方法。

高速公路基本建设项目 第6篇

关键词:沙漠地区,高速公路,选线及设计方法

1“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下的公路建设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先后对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主席此行,沿着古丝绸之路,以卡拉库姆大漠中的绿洲阿什哈巴德拉开序幕,从穆尔加布河岸边的马雷,到世界上年轻的首都阿斯塔纳;从阿拉套山麓的“苹果城”阿拉木图,到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塔什干;再从“东方璀璨的明珠”撒马尔罕,到天山脚下的山城比什凯克。从北京出发,向西,再向西。飞越嵽嵲的天山-阿拉套山脉,穿过滉漾的阿姆河,跨越无垠的克孜勒库姆沙漠,穿行于生机盎然的费尔干纳谷地……辽阔的中亚大地,吹拂着来自友好邻邦中国的暖风。

在阿斯塔纳的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习近平主席在这里发表重要演讲,深刻阐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各国之间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让中国和欧亚各国经济联系和相互合作都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构想格局,顺势而为。谋划战略,登高望远。共谋大事业,同求大发展,赢得广泛共鸣,各国领导人一致赞赏“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表示愿意积极推动、早日实现这一造福沿路各国人民的壮美愿景。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合作战略实施,必然以交通联通作为实施基础,以路为轴,以地为纸,以合作为画笔,一幅中国同中亚友好合作的宏大画卷才能跃然纸上,成为现实中的美好画卷。从我国新疆开始,是明显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少,气候干燥,新疆南疆境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同时亦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沙漠地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和选线是为高速公路设计工作者提出的一项很有难度的挑战。

2 沙漠地区公路设计和选线的基本原则

2.1 安全设计、环保设计

公路设计成果是公路施工阶段和投入运营使用的基本前提,设计和选线指标是决定日后道路交通安全和公路使用寿命的第一道关卡,沙漠地区公路沙害是影响公路正常通行的重要病害,风沙影响下的路基沙埋和路基风蚀,如果不加以重视,当出现路基被削低、掏空情况时,会严重影响高速公路上车辆通行和人员的生命安全,所以,沙漠地区公路设计和选线首先要以安全为首要原则,绕避严重病害地段,如果沙漠化、盐渍化、沼泽化较为严重,处理难度较大时,应该避开灾害严重地区。

高速公路是带状工程,短则数十公里,长则数千公里,要经过不同的行政区划,跨越不同的自然地理单元和生态环境,在工程建设阶段和营运使用过程中,大量占用耕地、砍伐树木、水土流失以及汽车排放废气、烟尘、交通噪声、振动等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在气候条件较为恶劣的沙漠地区,要更加重视环保问题,避免破坏生态环境及自然平衡,要注重水土保持,和高速公路建设使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不可因公路建设影响各种生物迁移其活动区域,影响到地区的生态平衡。否则,生态环境破坏后对公路乃至对人类的影响力,一定是人类力量所无法抵御和抗衡的。

2.2 适应地形、合理降造

如今我们看到的沙漠地貌,是经过若干年长期风沙迁移的结果,新疆地区原楼兰古城占地约12万平方米,但在全球气候旱化和风沙推移的环境下,水土环境变差,河水减少,湖泊缩减,沙漠扩大,楼兰古城大约在公元前后至四世纪彻底消亡。为了不造成新的沙害,减少公路施工后对自然地表的破坏而形成新的沙漠,降低土方工程量和防护工程量,在公路选线时,应该要注意避免大填大挖,宁填不挖,尽可能保持原地质地貌。路线在经过高大沙丘、沙垄时,要尽量绕避,减少对自然地面的破坏,减少填挖的工程,同时降低工程项目的造价和投资。

2.3 改善公路边坡设计,增强抗风沙的能力

按照风积沙填料的自然休止角概念,风积沙路基边坡的坡比只要小于自然休止角即可。由于风积沙填料经分层压实后形成路基,密实沙体的内摩擦角较松散沙体大,因此边坡还可更陡一些。另外,沙漠公路路基边坡坡比设计还必须考虑其对边坡坡面防沙害稳定性的影响,即如何保证风沙流能够顺利穿越路基断面,防止边坡发生沙埋、风蚀病害。

工程中对路基边坡坡比的设计主要是考虑边坡表面的稳定性,即从坡面受风蚀、沙埋影响的情况考虑的。因此,较低填方路基边坡较缓些,而大于5.0m的较高填方路基边坡,要设计的较陡些。挖方边坡也基本采用相近的坡比,从力学稳定性考虑,沙漠地区公路路基边坡坡比设计可更陡些为宜。

3 通过设置植物防护系统,提升防沙措施

综合植物防护系统的设置应与当地治沙规划相结合,当采用防护林带时宜采用种草、灌木和乔木相结合,先期树种和后期树种相结合,以及乡土树种和引进树种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栽植。设置宽度应根据沙源、风沙流活动强度和沙丘移动特征等因素确定。迎风侧不宜小于200m;背风侧如为单向风时,可不设。如有反向风时,则应设置宽度不小于50m的防护带。

有条件时应在两侧防护林带之外,根据风沙严重程度设置植被保护带。植被保护带宽度一般在路基的迎风侧不应小于300m,在路基的背风侧不应小于100m。

采用植物防沙措施时,应结合当地植物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确定合适的植物结构和种植方式,同时建立完善的灌溉措施和管理组织。

4 沙漠地区安全设施的设置

交通标志的设置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服务理念。沙漠地区地广人稀,交通标志尤为重要,所以要以完全不熟悉该高速公路及其周围路网体系的外地司机为使用对象,充分考虑整个路网和该高速公路之间的关系,通过交通标志信息的引导,使司机顺利、快捷地抵达目的地,不允许发生错向行驶。另外,交通标志除了应及时地给司机提供准确的信息外,还需要加强标志底座的牢固性设计,以此来抵御沙漠地区频繁而又强烈的风沙袭击。

高速公路设置有中间带,它由中央分隔带和两侧的路缘带组成,中央分隔带作为道路的分界,在结构上将双向交通进行分割开来,并在中央分隔带两侧设置路缘石,可以用来保证行车所必须的侧向余度,提高行车道的使用效率,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驾驶员在超车道行车的紧张程度,增加行车安全,中间带同时能够保护夜晚行车灯对驾驶员眼睛的刺激,避免因灯光照耀造成的交通事故。根据各国的研究分析,中央分隔带的设置能够减少恶性事故的发生几率。一般高速公路的中间带有宽、窄两种,由于沙漠地区地理条件较为宽阔,所以应该首选宽型中间带,不但可以布置高速公路中间带优美的景观,并且能够降低夜间行车眩光的影响。沙漠地区由于气候恶劣、风沙较大、降水量少,所以应该设置上凸型中间带,明显凸出路型,便于引导司机视线。

参考文献

[1]佘艳华,苏华友.公路线形设计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6(12).

[2]金昌宁.塔克拉玛干沙漠流动沙丘分布区公路修筑及沙害防治研究[D].兰州大学,2006.

高速公路基本建设项目 第7篇

1 立体空间连续曲线的定义及阐释

立体空间连续曲线是以圆曲线连接回旋线,或圆曲线连接圆曲线以及在纵面线以其凹凸型竖曲线相连接,并使平、纵线形组合成整体的立体空间连续曲线。

由于纵断面线形的变坡点和平面线形的变弯(曲)点一致,且各曲线间相互连接时,“长曲线接短直线”的线形组合就应运而生了。这种立体空间连续曲线不但适用于多城镇乡村的平原微丘地形,更适用山岭、重丘地区地形。连续曲线的定线布设方法,摒弃了过去长期以来沿用传统的先定直线,然后用曲线连接的“直线定线方法”。随着汽车工业发展的大幅增长,促使汽车高速行使需要对道路路线要求标准高;这种传统的“直线定线方法”是很难做到线形的连续、均衡、流畅,且又能与周围地形、地物、景观相适应与协调,特别是山岭重丘区,其复杂变化多端的地形、地势,采用多型曲线予以组合成连续曲线线形,更能满足高速汽车行驶的视线要求,进一步提高行车的安全性,使驾驶员能预先看到线形的变化。

北京市房山区石水路,是实施最具难度的北京东南过境通道西起点段。房山地形复杂多变,处于华北平原与太行山交界地带,项目所属区域平均海拔800 m左右,远期规划为一级公路。由于地形限制,隧道穿越山岭和京原铁路,如何能在崇山峻岭间保持汽车运行速度又保证行车安全,线位设计是极为重要的问题。

2 “曲线定线”方法介绍

“曲线定线方法”是以连续曲线为主要线形布设公路路线的一种手法,其布线手段灵活,线位控制准确,摆脱了直线的约束,更有能力适应变化多端的地势、地物要求。曲线线形在构成流畅、连续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的路线线形设计中起着主导作用,这也是国外在高速公路、汽车专用公路等高等级公路普遍采取以曲线连接曲线的曲线定线设计方法的宗旨。

通过了解国外高速公路测设经验与方法,提出了应以曲线为主的“连续曲线线形”的“曲线定线法”。该方法可以根据军用地形图上的地形、地物、地质和周围景观和路线等级线形标准要求,采取徒手先将其“控制点”相连接成为一条连续的曲线,然后用弯尺随“徒手所绘线位”逐渐逼近其线位,然后将其间用回旋曲线相连接以构成“圆曲线连接回旋线,又连接圆曲线”即以圆曲线连接回旋线为主的相互连接的并组成以曲线为主的连续曲线。这个连续曲线的线形则被构成以圆曲线、回旋线为基本线形组合成的复合连续曲线线形,并采用圆曲线与圆曲线之间的公切线作图的并将相互公切线相交成为我国习惯用的“直线定线法”的交点(即JD或称IP)后,再采集其交点坐标(X,Y),将交点进行编号,取其铁道弯尺号,并根据地形图比例换算成半径大小值,即有了圆曲线半径后,后采用计算机CAD辅助设计技术计算其“直线、曲线及转角表”上所需曲线要素、主要控制里程桩号与坐标值,后再将其计算的线形、线位点绘在1/2 000比例的地形图上,根据线位各曲线主要控制点桩号和地势点型控制点位之高程点绘线形纵断面,再采用弯尺,按平、纵组合原则要求进行拟坡(一般称之为拉坡)设计,再定其桥涵构造物等,按一般道路方法进行合计。对路线多方案的比较与比选亦可利用彩色塑料电线等,在大比例尺(1/2 000)地形图进行。这里提到所谓立体空间连续曲线线形就是平面线形和纵面线恰当组合而成的立体线形,使之组合成平顺、行车舒适的立体线形,其线形组合最优目的主要有:

1) 保持线形的平顺和连续性,要求能够自然引导驾驶员的视线。

2)平曲线与竖曲线半径大小保持均衡。

3) 注意与公路周围自然环境与景观相配合。

如今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进行路线勘选已广泛应用,但是在方案阶段,尤其是路线的大体方案,计算机显示区域有限,在整张大面积地形图上拟定初步方案利用原始的绘图工具与计算机相结合才是效率最高的选线手段。此次石水路方案,除了其他比较方案,基于曲线定线法我们特拟的C方案(如图1所示)全线以曲线首尾相接,与包含直线路段的D方案(如图2所示)进行对比有很大的参考意义和价值,尤其C方案在榆树窑和大峪沟设置了曲线隧道,整体线形流畅平顺,由于曲线适当加长隧道我们并不能只看到增大造价的消极影响,与此同时延伸了隧道长度,使得纵坡与隧道出入口衔接的路线及桥梁舒缓相接,在平纵方面均考虑了曲线的连续性。

3对平面线形与纵面线形的总体研究,使其相互配合,景观优美

首先,在平面线形的布设过程中要考虑以曲线为主体,尽量根据地形、地物限制应以曲线连接曲线,对其夹直线长度尽量采用以回旋线予以连接,使其线形连续,避免冲突,最好和尽量不插入直线段。同样的为使对纵断面线形设计平顺,在短距离内避免过多的起伏,在考虑与平面线形取得合理的组合后,其凸、凹曲线间最后尽量不设置直线坡段。在进行平、纵线形设计时,最好不插入“直线段”和“直线坡段”,而最好采用圆曲线把竖曲线包起来的设计。从日本京都高速公路“平、纵面线形组合与肇事率统计表(见表1)”中可以看出直线坡段与平面的直线段,回旋线以及平面的直线段与纵面的竖曲线组合时其肇事率较高,特别是竖曲线设在回旋曲线内肇事率最高,而竖曲线设在圆曲线内,即平包竖的肇事率是最低的,这里提的平曲线包竖曲线,一般是要求平曲线(指的是圆曲线不包括回旋曲线)长度比竖曲线长一些。因此“立体空间连续曲线”的重心点必须按路规第9.5.1、9.5.2条规定办理,做好平纵组合设计。

(1/1亿车辆)

4 如何做好平纵组合设计

1)公路线形的布设要连续、均衡,并与路线的平、纵、横3个方面的设计相互协调。

选定路线除应随地形地物进行定线外,还要使平、纵、横三者综合设计做到线形要连续,纵坡起伏要均衡,横面布置要合理,即平面要顺,纵面要滑、平纵组合要均衡、前后要渐变,不要突变。

2)平纵曲线应用的指标要均衡。

在选用平面指标和纵面指标时应尽量避免平面指标高而纵面指标过低,要使控制标高保有富余或降低(除通航河流净空要求外),采用被交道路(地方道路)下挖,或将净空要求不高的横穿构造物位置调整与此,对于后者在初选平面指标时候就要考虑,或者重新调整变坡点、坡度与坡长。

3)在同一平曲线范围内,各竖曲线之间的指标也要均衡。

即同向竖曲线之间的指标均衡,但要避免出现“断背曲线”,量竖曲线半径之间不要相差2倍以上;要确保视觉观点的需要和排水要求,使两竖曲线的长度大致想接近。

考虑利用线形设计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根据德国在综合考虑视觉和工程费用均衡合理的条件下,用计算机辅助所得统计资料后得出,平纵曲线半径的均衡指标,一般平曲线半径为600~1 000 m时,其竖曲线半径在10 000~25 000 m,其平竖比例为1∶(16.7~25);平曲线半径1 100~3 000 m,其竖曲线半径为30 000~180 000 m,平:竖比例为1∶(27.3~60)。据此资料可以总结出随着平曲线半径的增大,竖曲线半径增大的倍率是逐渐扩大的,由此可以得到启示,要设计成立体空间连续曲线,平曲线半径要和竖曲线半径搭配均衡,除此以外还要特别地加大竖曲线半径与加长竖曲线长度,尽量缩短与不设竖曲线坡段为好。

5 结 语

平原公路设计,线形指标高已无异议,日前随着山区公路投资力度的加大,路线指标也需要随之提升。无论从公路中的各个元素,包括道路、桥梁、隧道等;还是从公路勘察设计的任何主要方面,更深一步对行车速度、视距检查应用、尤其是预防视觉疲劳、提高驾车舒适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曲线定线自有其优势和特点,公路线形该首选曲线,直线次之。希望此文能给广大公路设计者以提示和参考。

参考文献

[1]JTG 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S].

高速公路基本建设项目 第8篇

山区公路受自然条件限制,气候相对恶劣,地质灾害频繁,导致影响山区公路交通流正常运行的干扰因素增大,尤其是随机干扰因素较多。然而,国内外研究山区公路交通流的不多,研究交通流随机干扰的也不多,将两者结合起来研究的就更少。所以研究山区公路交通流随机干扰具有较大的研究意义。

交通流理论一直随着统计学[1,2]、应用数学、物理学[3]等学科的发展而不断进步。交通流理论模型按照研究层面不同基本可划分为三类研究方法[4],即微观、中观和宏观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分析随机干扰,研究山区公路交通流的特性,建立符合山区公路规律、适合山区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基本模型。该研究有助于理解随机干扰交通流的变化规律,并为交通流的预测、诱导以及智能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1 山区公路及其特征

山区公路即沿线自然条件以山区为主的公路。山区公路的道路条件主要包括公路技术等级、公路几何条件、交通条件等,分析这些因素对交通流的影响规律,对研究交通流随机干扰因素尤其是其对交通流的影响至关重要,将有利于提高山区公路交通安全水平。目前我国山区公路条件普遍较差,主要特征表现在[5,6]:技术等级标准偏低;气候地质条件复杂;安全管理设施匮乏;养护管理力度不足。山区公路的诸上特征说明山区公路的交通流更容易受到随机产生的干扰因素尤其是非客观因素的影响,其交通流特性有别于普通公路和城市道路。

2 山区公路交通流及随机干扰

山区公路交通流流的特点和普通公路及城市道路有显著不同。受到山区经济社会特点及山区公路自身特征的影响,山区公路交通流有如下特征:山区公路交通流中的车辆运行轨迹更趋于离散;交通流呈季节性、区段性变化;山区公路交通流车行速度接近或高于设计行车速度;车辆换道行为较多、交通流交织带密集。

山区公路交通流随机干扰是指山区公路交通流正常运行时,由于与车流有关的人、车、路以及环境突变,导致山区公路交通流正常运行状态被打破的随机干扰因素。主要指由于山区自然条件、山区公路特征、山区路网特点以及交通参与者等因素的影响,使山区公路交通流随机产生的一个不确定性因素,往往不利于山区公路交通的正常运行。

由于随机干扰产生的原因不同,随机干扰产生的危害也不尽相同,大致表现在通行能力下降、交通事故频发、服务水平降低、交通管理困难等方面。比如在恶劣气候的影响下,山区公路容易诱发交通事故,严重影响其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山区公路线形设计条件不足易导致视角不良,导致交通事故频发,从而造成交通管理困难。

3 基于宏观微观相结合的山区公路随机干扰基本模型研究

在交通流的连续性假设中,通常把交通流看作是由车辆组成的连续介质。因此,交通流的流动是由充满车道的车域的运动所构成的。为了能准确研究随机干扰对单个车辆运行的扰动规律,本文将引用交通流分析的基础方法——宏观欧拉方程和微观拉格朗日方法进行综合研究。

3.1 基于欧拉方程的宏观交通流研究方法

欧拉方程宏观交通流研究方法是从交通流整体的状态去研究,忽略微观车辆间的运动,即研究交通流特性3参数的矢量场与标量场,例如速度场和流量场等,并将交通流3参数表示为坐标和时间的函数[7]。如果仅考虑交通流参数的一维空间,则交通流参数仅随着车辆运行的位移以及时间变化,可以得到交通流速度和流量的欧拉方法表达式:

v=v(s,t)(1)q=q(s,t)(2)a=dvdt=vt+vsdsdt(3)a=vt+vsdsdt=vt+vvs(4)

显然可见,用欧拉方程描述交通流规律时,车辆加速度由2部分组成:①交通流在固定断面上的速度变化率vt,称为固定加速度;vvs则表示车辆速度变化率由于空间位置不同而引起的变化,称为移动加速度。通过对交通流中所有车辆进行叠加可以得到交通流的宏观表达式。

因此,可以得到交通流3参数的时间变化率的欧拉方程一般式

ddt=t+vs(5)

对于交通流的流量和密度,利用式(5)可以得到

dqdt=qt+vqs(6)dkdt=kt+vks(7)

3.2 基于拉格朗日法的微观车辆研究方法

实际的道路交通流过程尤其是山区公路交通流,是一个包含许多随机干扰因素的复杂过程。虽然可以用确定性微分方程描述交通流中具体微观车辆的运动,但交通流中的不同车辆的运动特征是有一定的随机差异。由于不同车辆间的随机变化很难进行叠加研究,因此,如果要了解交通流的整体规律,宏观统计模型比宏观确定模型更为合理。在交通流理论的发展过程中,能否严格从微观跟车模型计算得到宏观统计模型或确定模型是交通流理论有效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标志。但是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具有代表性的是同济大学的陈建阳教授对传统微观跟车模型进行了改进,在微观宏观结合方面作了一定的创新[8]。

假设在长度为l的一条单车道的几何条件均匀道路路段内有一列车队,车辆的位置和速度分别为xn(t),(n=1,2,…)和vn(t),(n=1,2,…)。n增加的方向与交通流运动方向相反。

根据传统的跟车模型得到:第n辆车的加速度是第n辆车与第n-1辆车速度差的函数,后车根据前车的刺激(速度)调整自己的驾驶行为:

d[vn(t+Τ)]dt=λ(x)[vn-1(t)-vn(t)](8)

式中:T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λ(x)为刺激的连续函数。

线性跟驰模型认为刺激是与反应时间有关的定值,但在实际的行驶过程中,驾驶员除了对前车的速度变化敏感之外,对前后2车的间距变化也十分敏感。为了行驶安全或不感觉到紧张,后车驾驶员总希望与前车保持一定的距离,加上前车车身常可以成为“期望车头间距”。

期望车头间距的大小与车辆的加减速性能、驾驶员的反应时间、鲁莽程度以及车辆行驶速度等有关。当实际车间距大于期望间距时,驾驶员选择加速;反之,减速。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微观改进模型:

ddt[vn(t+Τ)]=c1λ1(vn-1(t)-vn(t))+c2λ2[xn-1(t)-xn(t)-D(vn(t))](9)D(vn(t))=α1vn2(t)+α2vn(t)+α3(10)

式中:c1、c2、α1、α2、α3为常数;α1与车辆加减速性能有关;α2与驾驶员的反应时间有关。

当交通流达到稳定状态后,各路段的交通密度和速度将不再随时间发生变化,根据统计学原理,路段交通流中的车辆满足函数关系式:vn(t)=1ni=1nvi(t)。同样,根据稳定交通流的加速度干扰理论原理可以得到稳态下所有车辆加速度的平均值为零:

dvn(t+Τ)dt=1ni=1ndvi(t+Τ)dt=0(11)

如果假定式(11)中的车辆跟驰模型刺激参数λ1、λ2均为线性函数,即在线性跟驰条件下,可以得到稳态交通流满足:

1ni=1nc1(vi-1-vi)+1ni=1nc2(hn-α1vi2-α2vi-α3)=0(12)

式中:hn=xn-1(t)-xn(t)。

在稳态交通流条件下,可以定义车辆行驶速度vi的平均值为v¯,方差为(εv¯)2,hn均值为h¯,根据数理统计原理,有

vn=1ni=1nvi=1n-1i=1n-1vi=vn-1=v¯(13)

在稳态条件下,空间平均速度将不随位置发生变化,则得到:

h¯=α1(v¯2+ε2v¯2)+α2v¯+α3=1Κ(14)

设稳态交通流的阻塞密度Kj,最大交通量为Qm,根据交通流自由流理论的格林希尔兹模型,可以得到3个参数的解为:

{α1=Κj(1-QmΤ)2/[4Qm2(1+ε2)]α2=Τα3=1/Κj(15)

3.3 基于宏观、微观相结合的山区公路随机干扰交通流基本模型

前面已经分析了随机干扰对山区公路交通流特性3参数的影响。由于流量小、密度低,山区公路交通流从整体来看属于低密度的稳态交通流。但同时,受到随机干扰时,交通流又属于非稳态交通流。因此,本文将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建立不同的山区公路随机干扰交通流基本模型。

3.3.1 微观模型

在随机干扰条件下,山区公路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除了对前车的速度变化进行响应和保持期望间距外,还与随机干扰i的大小有关,这种影响随着交通流中车辆位置变化,即fi=F(x)。因此,考虑随机干扰的交通流微观模型可以表达为

dvi(t+Τ)dt=c1λ1(vi-1(t)-vi(t))+c2λ2[xi-1(t)-xi(t)-D(vi(t))]+c3idfidt(16)

式中:fi为某种随机干扰i对山区公路交通流的影响,随时间和距离变化而变化。

3.3.2 宏观模型

从随机干扰对交通流速度的分析可以看出,在随机干扰条件下,山区公路交通流中的车辆加速度不仅与时间有关,也与随机干扰有关。因此,可以得到交通流欧拉方程的改进方程:

vE=vE-dvE=vE-fivb0(17)a=dudt-v0dfidt=ut+uxdxdt-v0(fit+fixdxdt)(18)

3.3.3 模型结合

交通流微观模型是从微观的角度描述离散的车流情况,可以将微观参量转化为宏观参量。假设随机干扰为零或者为一常量,则可进行如下转化:

vi-1(t)→u(xx,t);vi(t)→u(x,t);xi-1(t)-xi(t)→hi(t)而hi(t)=1000Qi(t)vi(t)Qi(t)=Kjvi(t)1-vi(t)vf,则hi(t)→u(x,t);D(vi(t))→ue(k)。

对式(9)将上述宏观变量代入对应的微观变量,得到下列关系式

du(x,t)dt=i[u(x+Δx,t)-u(x,t)τi+u(x,t)-ue(k)Τi]=i[u(x,t)-ue(k)Τi+iΔxiτiΔuΔxi](19)

将式(10)写成宏观模型形式:

dudt=iu-ue(k)Τi+(iΔxiτi)uxdudt=ut+uux=iu-ue(k)Τi+(iΔxiτi)ux(20)

可以看出,利用建立的微观模型进行叠加可以得到与宏观分析模型涵义相同的模型。山区公路随机干扰交通流基本模型需要进一步标定的是随机干扰i,即对随机干扰对交通流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随机干扰对山区公路交通流随机干扰的影响函数是有所区别的,对山区公路交通流参数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5 结束语

山区公路交通流与普通公路和城市道路交通流特征规律的不同,决定着在分析山区公路交通流随机干扰时采用的交通流分析方法也有所区别。本文通过分析交通流基本理论以及随机干扰因素对山区公路交通流的影响,利用交通流宏观分析的欧拉方程方法以及拉格朗日微观方程分析方法建立了山区公路随机干扰交通流基本模型,明确了研究山区公路交通流随机干扰时不能将交通流机械地认为是自由流或非自由流,必须将两种交通流的相关理论有机结合进行分析才能做到科学有效。该研究有助于理解随机干扰交通流的变化规律,并为交通流的预测、诱导以及智能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摘要:山区公路因而受线形、纵坡和路面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其事故率高于其他公路。随机干扰因素作为山区公路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一直是山区公路使用者的困扰,也是交通管理部门进行交通安全管理的难点。常规交通流模型大多不太适用于山区公路,为了研究适用于山区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交通流随机干扰模型,分析研究了山区公路交通流随机干扰交通特性,利用交通流宏观分析的欧拉方程方法以及拉格朗日方程微观分析方法建立了山区公路交通流随机干扰基本模型。

关键词:山区公路,随机干扰,欧拉方程,拉格朗日方程,交通流

参考文献

[1]Ahmed M S,Cook A R.Analysis of freeway traffictime-series data by using box-jenkins technique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1979(722):1-9.

[2]Okutani I,Stephanedes Y J.Dynamic prediction oftraffic volume through kalman filtering theory[J].Transportation Research,1984,18B(1):1-11.

[3]Payne H J.Models of Freeway Traffic and Control[J].Mathematical Methods of Public Systems(SO170-4214),1971(1):51-61.

[4]应天力.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城市路段混合交通流建模与仿真[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8.

[5]万忠金.高寒山区公路安全性评价体系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6.

[6]宋涛.山区低等级公路运行速度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7.

[7]熊烈强.交通流理论及其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3.

高速公路基本建设项目 第9篇

1 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理论水平和合理的知识结构

工程建设涉及的学科很多, 作为一名监理工程师, 当然不可能掌握全部的专业理论知识, 但至少应掌握一种专业理论知识, 我国规定要成为一名监理工程师, 至少应具有工程类大专以上学历, 并应了解或掌握一定的工程建设经济、法律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监理工程师要向业主提供工程项目的技术咨询服务, 就应该能够协助解决日常发现的工程方面的问题。因此, 就要求监理工程师除了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外, 还应在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方面, 达到能够解决和处理工程问题的程度。他们需要把建筑、施工、材料、设备、工艺等方面的知识融于监理工作之中, 去修订细则, 发现问题, 审批方案, 监督实施。

现代工程建设, 工艺越来越先进, 材料、设备越来越新颖, 规模越来越大, 结构越来越复杂, 需要监理人员, 不断了解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 熟悉与工程建设相关的现行法律法规、政策规定, 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持续保持较高的知识水准。

监理工程师要有经济、技术、管理、法律等专业知识结构。经济方面就是概预算的编制与审核等。技术主要是指路基、路面、桥梁结构、隧道、机电、试验检测等专业工程技术。管理主要是指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是一门学科, 监理工程师要掌握现代化的方法和手段, 如网络计划技术, 费用、进度、质量的控制方法, 计算机辅助管理技术等。法律主要是指与工程监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等, 如公路法、合同法、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公路工程施工监理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等。以上所归纳的监理工程师应当具备的知识结构是他们开展监理工作所必需的。对于监理工程师而言, 工程监理工程师的知识结构应当具备综合性的特点。同时监理工程师还应当具有“专长”, 应当对工程建设的某些方面具有特殊能力。只有这样, 才符合工程监理对于人才的需要。

2 要有丰富的工程建设实践经验

工程监理是在工程项目实施的动态过程中开展的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监理工程师的业务内容体现的是工程技术理论与工程管理理论的应用, 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点。因此, 实践经验是监理工程师的重要素质之一。据有关资料统计分析, 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失误, 少数原因是责任心不强, 多数原因是缺乏实践经验。实践经验丰富则可以避免或减少工作失误。

作为一名监理工程师, 应该具备一定的桥梁、隧道等方面的工程建设实践经验, 掌握一定的施工工艺、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 才能有效控制施工, 才能更好做到事前控制, 才能在施工过程中对症下药, 才能更好地指导施工, 才能发现设计中的疏漏与不合适之处, 才能在施工监理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是非常重要的。

监理工程师在施工过程中, 必须具备丰富的工程建设实践经验。没有知识就谈不到应用, 而提高知识应用的水平离不开实践的过程, 经验来自实践的积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离不开正反两方面的工程经验。

从监理的主要工作来看, 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与监理工程师的经验和阅历。见多识广, 就能够对可能发生的问题加以预见, 从而采取主动控制措施, 经验丰富, 就能够对突然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方法加以处理。积累工程经验相当于建立存储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库”, 对“常见病”, 可以按惯用“药方”有效解决, 对新问题可以借鉴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法。因此, 丰富的工程经验是胜任监理工作、有信心做好监理工作的基本保证。

工程建设实践经验就是理论知识在工程建设中的成功应用。一般地工作年限长, 接触的工程多, 见多识广, 实践经验就丰富, 但实际不然, 严格地说个人的工作年限的长短不等同于其工作经验, 监理工程师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到腿脚勤、手勤、眼勤、嘴勤, 只有及时地、不断地把工作实践中的做法、体会以及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 结合设计图纸和规范加以分析研究琢磨, 使之条理化, 才能升华成为自身经验, 才能为以后的工作积累宝贵的经验。

3 有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敬业精神

监理工程师应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建设事业, 有为监理事业贡献力量的强烈责任心;具有科学的工作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具有廉洁奉公、廉洁自律、为人正直、办事公道的高尚情操;有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的进取心;能听取不同意见, 有良好的包容心;具有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爱岗敬业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一个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监理工程师在执行业务的过程中, 能够听取不同方面的意见, 冷静分析问题, 应遵守基本职业道德素质, 和保持良好的敬业精神, 这就使得监理工程师能公正、公平的处理事务, 既不偏袒承包人, 也不使业主利益受损失, 才能保证廉洁自律, 监理工程师还应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4 有组织协调能力和良好的协作精神

监理工程师要实现项目监理目标, 既要调动全体监理人员的积极性, 又要与各参与施工单位、业主单位合作, 要与不同地位和知识背景的人打交道, 要把各方面的关系处理好, 这一切都离不开组织协调和协作。监理工程师应该认识到协调是手段, 控制是目的, 不同的建设项目, 施工难易程度不同, 所处环境不同, 协调配合的各方背景不尽相同, 遇到的问题也往往相差甚远, 因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良好的协作精神就成了监理工程师的必备素质。参与方不同, 承包人的技术力量施工组织能力截然不同, 监理人员需要认真分析承包人的实力, 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 把监理工作搞上去。

驻地监理办是一个团队, 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 工作需要全体监理人员及驻地办各部门的相互协作才能干好。要很好地调动全体监理人员的积极性, 组织管理好驻地办团队, 协调好房建、机电、路基路面等承包人的关系, 是一个监理工程师的能力与技巧, 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良好的协作精神需要阅历的积累和实践的磨练, 是监理工程师的基本功之一。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个监理工程师既可以把工作搞上去, 也不会引起更多的麻烦, 把参加工程建设各方的活动组织成一个集体, 要处理各种矛盾、纠纷, 就要求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良好的协作精神。

监理工程师要避免组织失误, 特别需要统筹全局, 防止陷入事务圈子或把精力过分集中于某一专门性问题。

5 有基本的外语水平

甘肃省继柳忠、刘白高速公路后, 在武罐、武仙高速公路项目修建中引进了世界银行、亚洲银行、日本协力银行贷款等外资, 这些项目的实施对加快国家公路主骨架路网的形成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西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拉动沿线周边地方经济具有积极的作用, 对加快甘肃省和周边省份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投资项目的实施采用国际上通行的建设监理制度, 因而在这些项目的建设中, 监理工作较完善, 发展较快, 符合国际惯例, 水平较高, 效果较好, 为进一步推进甘肃省建设监理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柳忠、刘白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监理就是较为成功的。在这些项目上部分合同、计量报表等均采用中英文两份格式, 所以要求监理工程师必须具备基本的外语能力, 具有阅读理解外语的能力;再次随着甘肃省乃至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 我们的工程师有可能会接触到涉外等工程, 在这些工程中对监理工程师的外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6 有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

首先监理人员特别是施工一线认真负责的监理人员, 在做好监理工作的同时, 要做到腿脚 (下转130页) (上接128页) 勤、手勤、眼勤、嘴勤等, 经常要经受风雨交加, 风吹日晒, 寒冬酷暑;在桥梁、隧道、涵洞、防护、路基、房建等工程施工过程中, 爬支架、拱架和边坡, 上台车是常有的, 经常既要爬到高处, 又要下到基坑下面, 加之施工过程中的露天作业, 艰苦条件, 是特别辛苦的;其次, 施工过程中, 监理人员要学习图纸规范、合同, 掌握施工技术等, 做好日常的监理记录, 要签认资料, 整理内业, 加班加点是经常性的。总之, 施工的内外业中都要求监理人员必须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 才能胜任繁忙、严谨的监理工作。否则, 难以胜任工作。这就是我国对年满65周岁的监理工程师不再进行注册的原因。

综上所述, 监理人员具备了以上基本素质, 做到腿脚轻、手轻、眼轻、嘴轻等, 遵循“严格监理、优质服务、科学公正、廉洁自律”的监理原则, 遵守职业道德准则, 做一个认真负责, 责任心强, 做好对公路工程实施有效地监督控制管理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参考文献

[1]戚福平.论监理工程师专家责任[J].华东政法大学, 2007.

[2]张佳锋.我国建设监理责任的法律分析[J].西南政法大学, 2009.

上一篇:精量播种机下一篇:医院档案管理网络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