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上的感动

2024-06-19

语文课堂上的感动(精选6篇)

语文课堂上的感动 第1篇

一、用赞美的话语来感动学生

人类最本性的企图之一是希望被赞美, 赞美是一种产出大于投入的投资。所以, 作为英语教师, 在平时的教学中千万不要吝啬赞美:Very good!You are great!How clever!What a brave girl!要常挂嘴边。即使出现异常状态, 也要从赞美的角度出发来解决问题。

当发现某个学生有些闷闷不乐时, 可以说:“最近怎么有些沉闷?我需要你的热情!”教师的话语就会像阳光播撒到学生的心田, 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时时刻刻在关注、关心着自己, 并且愿意随时给自己提供帮助。当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心和他的心紧贴在一起时, 再大的困难他们也能克服。

当面批学生的英语作业时, 教师可以说:“你这次作业不但做得全对, 而且字也比上次写得好, 只要用心做, 这些事根本难不倒你!”那么这个孩子的作业保证会做得越来越好。所以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给学生希望, 让学生享受到成就感。

当某个学生虽然认真学了, 但是每次考试都不理想时, 可以激励他说:“你不是最聪明的, 却是最有灵气的, 相信你将来一定能有所成就”, 那么这个孩子就能被教师这种真挚的情感所感动, 用“最有灵气”不断激励自己, 按着教师的话不断努力。

总之, 老师一句赞美的话语远远比抱怨和批评令学生感动, 甚至可以改变一个学生的学习和做人的态度。

二、用真情微笑的眼神来感动学生

俗话说,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眼神是表情的核心, 是统领全班学生的有效手段, 可以表达鼓励、赞许、制止等信息。眼神的运用有利于师生情感的沟通和交流, 在无声中表达极为丰富、微妙的感情, 在不影响教学进度的情况下向学生发出暗示来感染学生, 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事实证明, 只要向学生投去微笑的眼神就能增加亲和力, 就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喜欢。爱屋及乌, 学生喜欢你, 对你所教学科也就自然感兴趣。例如, 我有个女学生在给我的毕业纪念册上这样写道:“老师, 您知道吗?您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您的一个眼神, 您不知道在那以前我不太喜欢您的英语课, 就是那一次问完一个问题后, 您冲我的那一笑, 让我顿时觉得好慈爱、好温暖, 当时我心里好高兴, 激动得都流泪了, 可见一个微笑的眼神令孩子们多么感动啊!

三、用细心和耐心来感动学生

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师, 要津津乐道地与学生打成一片, 靠的是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和强烈的上进心、高度的责任心、浓浓的爱心、明察秋毫的细心和润物无声的耐心。

我们常会听到老师的感慨:如今的学生真是越来越难教了。这就更需要我们教师足够细心地去捕捉学生的思想动态, 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 抓反复, 反复抓, 直到达到预期的目标。我作为一名英语教师, 虽然不是班主任, 但是本着教书育人的原则, 就制订了帮他改掉这些毛病的措施。通过了解得知他是个留守孩子, 父母在外地打工, 爷爷又力不从心。于是我给他买了一个闹钟, 解决他缺席、迟到的问题, 同时电话联系他的父母, 希望他的父母中能有一个在家照顾孩子, 否则等钱挣到了, 孩子的前途却毁掉了。但是他的父母还只是打电话关心一下, 偶尔回来看看。没办法我只好同时担负起家长的责任。功夫不负有心人, 一段时间耐心的教育和细心的关怀终于感动了他。他缺席、迟到、早退现象没有了, 说话也文明了, 学习态度也端正了, 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所以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不会教的教师, 只要教师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 使学生有了观念的认同、心里的悦纳, 就会有学习的激情、创新的灵感和有效的行为。

语文课堂上有效提问的方法 第2篇

穿衣服总要先找到衣领,找准了文章的切入点好比找到了衣领,牵一发而动全身。一般情况,课文中的总起句、中心句、过渡句、设问句、反文句等具有提示课文中心或阅读要求的作用。有经验的老师常常会从这些句子入手设计问题。《伟大的友谊》第四自然段“在生活上,恩格斯热忱地帮助马克思,更重要的是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他们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地合作”。这是课文中的一个过渡段,前一部分概括了课文前三个自然段“在生活上恩格斯热忱地帮助马克思”,后一部分是对下文的提示“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他们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地合作”。教学本课可以从这段话入手提问:在生活上恩格斯是怎样热忱地帮助马克思的?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他们是怎样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地合作的?学生如果弄清楚了这两个问题,教学目标就基本上达到了。教学中找准了问题的切入点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意循序渐进

孔子曰:“循循然,善诱人。”课堂提问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棰,而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围绕本堂课的知识点精心设计问题,通盘考虑问题的主次和先后,做到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如我在教《再见了,亲人》一课时精心设计了四个台阶式问题:本课里的亲人指的是谁?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位朝鲜亲人?他们分别为志愿军作了哪些事?志愿军为什么称朝鲜人民为亲人?这四个问题层层递进,步步紧逼,不但促使学生快速思维,而且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变换角度设置疑问,拓展学生理解课文的空间

语文课堂上的静默艺术 第3篇

静默,能给学生以思考的空间。

在如今的各类展示课上,新课导入往往声情并茂、异彩纷呈,但有个老师在教授《病梅馆记》的时候,却只出示了诗句“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的课文注释——“远远的牵牛星,灿烂的织女星”,并提问:这样的翻译是否准确?课堂上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学生一下子蒙了,陷入了沉思:课文的翻译是否准确?接下来才是一阵窃窃私语,继之才有学生起来发言:诗句里有互文见义的现象,课文的注释应该是有误的。一语惊醒梦中人,学生作恍然状。这个老师,正是给了学生以充分思考的空间,学生才悟出了不能迷信课本的道理,才明白了应该用自己的心灵来感受语言,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见解,从而让课堂洋溢着一种质疑探究的氛围。正是有了这样的入境,在此后的课文翻译学习中,学生独立地思考,积极地讨论,大胆地质疑设问。我想,这样的学习,才是一个有益的学习,才是有益于学生的学习,而这正是静默所产生的效应。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总会有一些有难度、有深度的问题,如果马上让学生回答,可能只有个别同学能达到这样思维敏捷的程度,而多数学生将失去一次创造的机会,将失去一个深入体悟的过程,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则明确指出:“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要“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而这探究能力的培养,显然要有一个思考的预设。如在教学《孔雀东南飞》的时候,学生提出来刘兰芝完全可以和焦仲卿私奔,而不是自杀。针对这个问题,我没有立刻让学生发表观点,而是请他们闭上眼睛,猜想刘兰芝私奔之后的生活情景,猜想刘兰芝私奔之后的一年、两年、三年……的生活情景,然后请学生再用语言来描述刘兰芝私奔之后的心理活动。在发言中,学生感受到了刘兰芝的深深的痛苦。那深深的痛苦正源于她善良的本性,而那私奔所带来的丝丝的幸福早已烟消云散。我想正是我给学生留下了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才让学生有了充分地与文本对话的可能,从而才倾听到了文本的声音,触摸到了人物的心灵,才真正地理解了刘兰芝,透悟了刘兰芝。刘兰芝在学生的静默中,是那样地真实生动、血肉丰满。

静默,能给学生以想象的翅膀。

语言文字有着丰富的意义和情味,但是教师是不能够全部讲出来的,所谓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言有尽意无穷”,可能就是这样一种情境;而我们对于这种情境的体会,大概就只能展开想象的翅膀,任由心灵的飞扬。《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应重视作品阅读鉴赏的实践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努力提高审美能力”。这一切都表明语文课堂需要的是静默,而不是热闹。一如诗歌《山居秋暝》的学习,我让轻扬的音乐伴随着诗歌的朗读,让学生沉浸在想象的海洋中,学生似乎看到那泉水、青松、翠竹、青莲迎面走来,似乎感受到月照、泉流、竹喧、莲动、浣女归、渔舟下那一幅又一幅灵动鲜活的画面,这样的意境又怎是用几个简单的“清新”、“宁静”、“自然”之类的语词所能表达的呢。也恰恰缘于这样的想象,学生才深深地体会到了苏轼的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而这样的想象正缘于课堂的静默,缘于学生心灵的沉静。可惜的是,在现今的课堂中,教师们往往抛弃了对语言的本质的品味,折断了学生的想象的翅膀,而代之以繁复的漂亮的媒体再现。如教学柳永的《雨霖铃》时,有一个课件给学生展现了这样一个画面:一个衣袂飘飘的公子伫立在杨柳依依的岸边,头上一挂残月。这种画面,形象是形象,具体也算具体,却没有让学生依凭着秋天的晨风,秋天的残月和依依的杨柳,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去体味此时此刻词人心中的千般凄苦万般愁怨及无尽相思……许多年之后,也许学生想起这首词时,记住的是那个画面,却没了自己的思想。本来,一千个学生可以由此读出一千个柳永,而一幅画面却可能将一千个柳永变成一个一成不变的柳永。要让学生体会此情此景,我们只能给予学生纯净的课堂,在静默中启发学生进行合理地联想与想象,从而悟出文中百味。让我们在静默中感受意境,让我们在静默中走向诗人,让我们在静默中放飞心灵。

静默,能给学生以情感的熏陶。

马卡连柯说:“做教师的决不能够没有表情,不善于表情的人就不能做教师”,“表情是内心情感的最直接体现”;我说,静默就是学生的表情,静默就是学生情感表现的最高境界。在语文课堂中,多的是文学作品,只要我们能给予学生以情感的熏陶,多的则是学生情感流露的可能。那是一次作品的选读,一个学生选了《一碗阳春面》,小说挺长,声音又细,读得也不动听,下面一片叽叽喳喳,我本不想让他继续,但是出于对学生的尊重,我没有出声制止。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朗读的声音越来越模糊,而出乎意料的是,教室里却越来越安静,安静得似乎要迸裂开来,终于那个朗读的男孩哭出了声音,终于带着哭腔读完了结局。一直到最后,教室里都是一片安静,同学们始终没有发出一点声音,十七岁的天真的年龄终于以静默的方式接受了情感的熏陶。在静默中我们感受到了学生真挚的情感,在静默中我们体会到了学生情感的成长。是的,语文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仅仅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文学不是一个推理过程,而是一个形象感悟的过程,这就是心灵的感悟。艺术家们通过他们的作品架起了一座座桥梁,使无数孤寂、迷茫、脆弱的心灵受到启迪,不管是“断肠”的“天涯沦落人”,还是意气风发的“风流人物”,都能通过这情感的共鸣,领略人生的真谛,扬起生活的风帆。我们曾为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而感动,为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而悲叹,也为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而奋发,为李煜的“一江春水”似的愁绪而流泪。《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着重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我想,这一个个的感动,这一声声的悲叹,这一次次的奋发,这一滴滴的眼泪,正是我们情感的流露,正是我们心灵的再现,生命就是在这样的一次又一次的静默中得到了升华,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这才是语文课堂的至高境界!正是这样的语文课堂,增进了“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正是在这样的语文课堂里,学生认识了社会,认识了自我,并能进一步地规划人生。

语文课堂上的感动 第4篇

江苏省泗阳县众兴实验小学 崔月兰

邮编:223700 摘 要“课堂教学细节”是课堂实践中很小的单位,是课堂教学行为的分解动作,是教学实践中影响教学效果的细枝末节。它有时是教师的一个提问,有时是学生的一次发言,有时是课堂现场中一个短暂的互动情境……但透过课堂的教学细节,却能看出教师教学的理念和智慧,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

关键词 探究 细节 生成 精彩 笔者曾听说过这样一则寓言:一群老鼠开会讨论怎样对付猫的袭击?一只被认为很聪明的老鼠提出:给猫的脖子上挂一个铃铛。这样,猫行走的时候,铃铛就会响,听到铃声的老鼠不就可以及时跑掉了吗?大家都公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可是,由谁去给猫挂铃铛?怎样才能挂得上呢?这些细节问题却无从解决。于是,“给猫挂铃铛”就成了一句鼠辈的空话,人类的笑谈。由此可见,细节虽小,但往往决定着事物的成败。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课程。笔者曾就学生对语文课堂感兴趣与否做过相关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上语文课堂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老师在课堂上没有很好地预设与展开课堂教学的细节,课堂失去了应有生机与活力,学生的语文学习变得索然无味。要改变这一状况,笔者认为教师应该潜心研读文本、关注学生、探究课堂,着力打造出灵动而丰盈的语文课堂。《中庸》有言:“致广大而尽精微。”教师对教学细节得当的处理,定会使课堂变得灵动而精彩,充盈着生命的个性与张力。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应该是智慧的课堂,应该是和谐的课堂,应该是充满生命活力、激情奔放的课堂。语文的精彩,是师生智慧的涌动;语文的精彩,是师生个性的彰显……

一、潜心研读,追寻文本的张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的精彩离不开教师在课前对教学细节的精心预设,而教学细节的预设又来源于教者对文本的潜心研读。很多优秀教师在课堂上娴熟地运用教学细节,生成出灵动的精彩,这是课前潜心钻研的结果!教师只有潜心研读文本,把文本反复咀嚼品味,发现文本中精妙之处,课前才能精心预设教学细节,上课时方能得心应手。同一个文本,教师研读的深浅不同,所得也定然会不同,研读越深越容易发掘出文本内在的蕴含与精髓。研读文本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追寻文本张力的过程。

文本凝聚了作者灵感、激情和思想,是教师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激起思维火花、增强情感体验的“摇篮”。《大江保卫战》是一篇通讯稿,描述的是1998年的夏天,血肉之躯铸成的“钢铁长城”与长江百年一遇特大洪水之间进行的顽强战斗。研读全篇,我们不难发现:全文是紧扣一个“战”字来展开。作者运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子弟兵不畏风暴,奋不顾身地保卫九江大堤;描绘了连长黄晓文“拔钉”后继续参加抢险的感人画面;用感情真挚的排比句描写了人民子弟兵劈波斩浪,救起一个个乡亲。文本既有群体的描绘,又有个人的写照,既有详细的叙述,也有概括的勾勒。充分地展现子弟兵“铮铮铁汉”、“勇救人民”的英雄本色。教师对文本的深入研读,为引领学生更好地悟读文本,品析人物,体味情感奠定了基石。

二、关注学生,激扬生命的活力 1.活化学生

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娇生惯养,缺乏知识的求取精神,不太愿意吃苦,在学习当中存在被动学习、消极学习的现象。感悟名师课堂,研读课标理念之后,笔者领悟到要想发展学生的素质就要激活他们。激活学生,就是助其理清认知,理顺思维,点拨化解,让学生灵感顿悟,茅塞顿开,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语文课堂应是思维活跃、激情澎湃的所在。课堂上,只有让学生思考并快乐着,才能把课上到学生的心里,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乐此不疲、兴趣盎然。在课堂上,对细节的关注能有效的激活学生,唤醒学生语文的意识,切实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益。

在教学中,笔者考虑到这篇课文距离学生生活的年代较远,很多学生对这场自然灾害一无所知。在课堂导入时,教者以2008年的雪灾为由引出1998年的那场洪水灾害,教学中以洪水肆虐和战士们抢险护堤的音像画面和战士们立下的誓言来激发学生情感和思维,通过朗读、想像等方法,领着学生感悟文本,体验情感,教学结尾处以一曲感人至深的《为了谁》的乐曲将学生对人民子弟兵的情感进一步升华。实践证明,这一系列教学的细节的运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生命活力。

2.张扬个性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这一切都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学生观,深刻认识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有独立个性的人;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更多自由开放的空间,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彰显。自由开放、富于活力的教学氛围,能真正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课堂中,教师不宜用各种条条框框的规则来约束生动活泼的学生,应科学合理地创设自由的空间,允许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地发表见解,与同学共同讨论,共同研究。切实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多与学生交谈,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从而走进学生的心灵,叩响学生的心门。师生间只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才能营造出自由和谐的空间。在自由开放的课堂中,教学细节不时闪现出创造的魅力和人文的光芒,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进一步培养与发展。

教学中,笔者领着学生感悟人民子弟兵在九江赛城湖抗洪抢险时,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细节: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勾画出有关语句,请同学们从这些语句中找出一两句话来认真研读并思考:“读着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或者听到了什么声音?”这样的预设意在以画面、声音这些具象的事物来诱发学生的情感与思维,引领学生进入人民子弟兵抗洪抢险的情境之中,从而感悟语言、体验情感。学生是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思想。只有在自由开放的氛围中,学生对课堂教学才有一种“安全感”,才勇于和善于发表见解,发展素质。在教学中,教者要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细节,让学生自由地发展,充分彰显他们的个性。

三、动态生发,彰显语文的魅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细节在课堂实践中往往会出现“意外”,并且这种“意外”常常不期而至,稍纵即逝的。她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及时的捕捉,智慧的点拨,以至生成课堂的精彩。

1.独特体验

新《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化解读”,从而生发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对文本的多元化解读”是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亮点,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因为,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应视为一种教育的资源来珍惜和开发,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在教学中,笔者为将学生的对文本的悟读引向深入,质疑道:“学了《大江保卫战》,什么地方最令你们感动呢?”有同学说九江赛城湖大堤抢险的场景;有同学说黄晓文连长“拔钉”的感人事迹;有同学说解放军战士勇救人民群众的动人画面。这时,笔者没有固执一见,而是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思辨,自行悟读,相互交流,主动探究,获取个性化的体验。从而更加深刻地感悟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学生在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中,获取了独特的体验,碰撞出许多思维的火花,实现了情思的同构共生。2.生成调控

新课程改革使得语文课堂充满着张力和复杂性,这种张力和复杂性主要体现在学习情境的开放性、学习形式的多样性、学习反馈的及时性上。面对开放而复杂的教学情境中,教者在展开教学细节时要有清醒头脑,综观全局,重视并实施有效的课堂生成调控。有效的生成调控,会使课堂出现张弛有度、意趣盎然的教学格局,整个教学流程呈现出预定的、有序的、最佳的发展态势。

在领着学生感悟人民子弟兵在九江赛城湖抗洪抢险中,学生在交流汇报“读着这句话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或者听到了什么声音?”时,出现了一会儿交流仿佛看到的画面,一会儿交流仿佛听到的声音,一会儿又说到仿佛看到的画面,课堂一度处于失控的状态。面对这一“窘况”,教者及时明确了讨论的顺序——“让我们先来交流仿佛看到的画面”,失控课堂一下子就得到了有效的调控。

3.立体对话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自由、开放,弘扬个性的对话”。“对话”既是教学认识上的飞跃,又是教学实践上的革命,它追求的是人性化教学,是体现时代精神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真正的“对话”会产生出“实话实说”的美妙意境,学生会领略到“对话”的别样韵味。充满“对话”的课堂是和谐师生关系的一种体现,师生以积极态度和情感体验着教学、收获着成长。“对话”如肥沃的土壤滋养着学生开放的思维和创造的能力,学生的身心潜能被进一步激发,个个充盈着饱满的热情和表达的欲望。

“对话”指的是师生间的对话,师生与文本间的对话,学生与学生间的对话。实现“对话”的最优境界,需要学生全身心的浸润其间。譬如学生与文本对话,就要求学生走进语言文字之中,与之交流。学生通过沉浸其中的深层阅读去感悟体会文本,通过积极的思维和真挚的情感与文本进行“对话”。在课堂上,教者还应保证“对话” 的时间,让学生在讨论中交流学习的收获,交谈自己的感受。只有这样切实有效的讨论才能给予学生思维和表达的时机,才能促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情有的放矢实施教学。

语文课堂上的诗歌教学 第5篇

诗歌是什么?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诗歌有许多精彩的论述,“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中外名人对于诗歌也各见仁智。艾略特在《诗歌的作用》中说:“诗歌是生命意识的最高点,具有伟大的生命力和对生命的最敏锐的感觉。”诗评家吕进先生认为“诗是歌唱生活的最高语言艺术,它通常是诗人感情的直写”。综合上述种种,我们不妨给诗歌下一个粗浅的定义:诗歌是一种用凝练、具有音乐美的文字,借助意象的创设,抒发作者丰沛情感的文学作品。读者在阅读诗歌时,由于个体的差异,又会产生新的奇妙感受。

由此来看,语文课堂上的诗歌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共同进行的一个解读文本并产生自己独特、愉悦新体验的愉快过程。但是,对于诗歌的学习,学生往往有一种畏惧甚至厌恶的心理。

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学生们不是在阅读诗歌,而是在做一门莫测高深的“学问”。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惦记着高考,小心依从教参讲解作品,引导学生最终达到已经定好的作品理解。实际上,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应是一个参与者,而不该是他人结论的接收者。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应该落脚于“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教师充当导引者的角色,让学生自己去“整合、感受、鉴赏”,有他自己的“领悟、拓展、发现”。现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际,谈点粗浅的看法。

首先,吟咏品味。语文教学中,阅读在首要位置,诗歌教学尤是。面对一个新的作品,让学生带着他自己的思想情感、人生经历构建初步意义。“作者以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切忌拿着作品生硬框套地切割划分。

在讲授《中国,我的钥匙丢了》时,一节课,我让学生自己朗读,结合作者的身份背景后朗读,提示朗读,设置问题朗读。最后,学生自己较全面准确理解了作品。

其次,多元解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么一些话:“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也就是说,对于文本的解读,不是固定、单一的,允许学生有他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做的,是在其中穿针引线,帮助学生将作品阅读感受上升到精神层面,引导学生自主研读,获取真正有价值的“个人知识”。

当然,可能有老师对“允许学生多元解读”这点会说,高考改卷,对作品的解读,答案是单一的,学生的多元思考如果错了怎么办?这一点,我的看法是:高考选择的试题都是具有代表性和明确指向性的题目。毕竟,它是考察一个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而不是着意刁难我们的学生。

最后,大胆创新。诗歌研读有很多种方式。比如对于古代诗歌作品的研读,可以采用专题研读主题分类研读,常见意象研读,甚至可以让学生注意诗人对描写的景物颜色的选用。在讲解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学生觉得《山居秋暝》读起来确实清新、干净,有“山水田园”的味道。但诗人是怎么做到这点呢?我把诗中几个主要景物写出来,让学生注意它们的颜色:空山(青翠);明月(银白);松(碧绿);清泉(透明);竹(绿色);莲(白色)。学生马上说:“老师,我知道了!诗人选择的景物本身颜色就具有干净、素雅的特点。所以在根据这些景物去想像意境的时候,当然就是清新、干净的感觉了!”这么一说完,学生全来劲儿了,主动回忆起学过的一些诗歌,想要再一次品尝发现的喜悦。

在我看来,语文这门学科是一种工具,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这个工具,而不是把工具制好的成品给他。在诗歌教学这一环节中,我们不是要教学生生硬背记田园派“清新自然”、“新月派”注重格律或者某作家代表作品是什么……而是要学生从文学作品中提炼出思想和情感,升华个人的情感。

诗歌教学既是一种知识教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更是一种审美教育。诗歌的本身就是情感的高度汇聚和浓缩。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情感把握,引导学生自己进入诗歌的意境、理解诗歌的内涵,是至关重要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多样“思”从而真正读懂“诗”,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美,使语文课堂上的诗歌教学变得“有情有味”“生机勃勃”,我们的学生“多情”、“爱美”、“乐善”。

浅析中学语文课堂上的阅读 第6篇

一、加强语文阅读的品位

新课标要求语文阅读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进而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很显然,新课程改革已经意识到阅读需要提高品位。

二、语文阅读要和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相结合

叶老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所以教师在講课时必须深钻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对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训练,即对学生进行字、词、句、段、篇的训练。如:讲《第一次真好》时,读到文中六个第一次时,一方面让学生体会第一次的惊喜与奇妙,另一方面让学生也写出自己生活当中的第一次。这样,学生不仅体会到了第一次的新鲜与刺激,也帮助学生把课文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三、语文阅读要进行“探”与“究”

探究性阅读只是探究性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在语文课程中是极其重要的,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过去我们常说,学习一篇课文,主要解决三个问题: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实施探究性阅读,要相信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潜能,要尊重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求答案。

四、语文阅读要融入情感和美感

在阅读中融入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情感和美感,以增强言语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使学生能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历其事。例如:有位教师精心设计了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的全文范读,情景如下:(深情地、怀念地,用了表面平缓的语调和节奏)天气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哪里?(重读,下同)有被褥不?我们是有的,洋铁碗可曾受到了没有?(稍顿、忽转急促,几乎是一口气念下来)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用沙哑泣不成声的声音。读原来如此时,一字一顿挫,像凝集了悲愤与仇恨的重锤,然后又是久久的停顿。创造了浓重悲郁的气氛,感染了学生的情绪。这样生动的朗读,动情的言语表达,绝非泛泛而谈的平凡铺叙可比,两者所起的作用显然不比即知。

上一篇:辽宁省绿色物流下一篇:阅读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