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效范文

2024-07-13

综合实效范文(精选10篇)

综合实效 第1篇

一、化直接为间接——突破难点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 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我们提倡发现学习, 但在实践与综合应用课中常会遇到学生学习经验不足的情况, 例如第二学段的第一节实践活动课《一亿有多大》, 这个课题的内容抽象性十足, 是一个比较大的研究问题, 就四年级学生而言, 研究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我们也曾放手让学生想一想如何研究“一亿双筷子要砍伐多少棵树”, 结果花了较长的时间, 学生提出的研究方案有:砍一棵树锯一锯就知道了;分别算出一双筷子的体积和一棵树的体积, 计算一下就可以了……这些方案实际在课堂上都是无法实施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就强调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也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 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在教学中对于新知, 是采用“接受式学习”, 还是采用“发现式学习”, 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根据以上的认识, 我们采用示范的方法, 将书本中的研究方法通过录像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学生看完录像后, 就有了比较清晰的思路, 马上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先拿一部分实物来量, 再采用归一或倍比的方法, 通过计算就能使问题得到解决。这样, 提高教学的有效度, 使学生真正掌握了实验的方法。

二、从特殊到普遍——揭示规律

探究学习重视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走向实践。在实践与综合应用课中它试图通过学生的探究学习, 在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对问题进行探索、分析研究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促进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提高实践能力。例如四年级的《密铺》一课, 首先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圆形、等腰梯形、等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能不能单独密铺。 (学生得出结论:圆形和正五边形不能密铺, 其它可以。) 这时, 学生发现正方形、长方形、等腰梯形和平行四边形这些特殊的四边形都能单独密铺, 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一般的四边形都能单独密铺吗?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得出结论:任意的四边形都能单独密铺。之后学生又提出:一般的三角形都能单独密铺吗?通过探索得到结论:任意的三角形都能单独密铺。最后教师又引导学生讨论研究:为什么任意的四边形、任意的三角形都能单独密铺?获得了能单独密铺图形的一般规律。在层层深入的探究活动中, 增强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 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三、变封闭为开放——引导思辨

实践与综合应用课以学生的活动为主, 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生气勃勃的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趣参与实践活动, 可以从不同角度发现实际问题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数学信息, 生成不同的见解和方法, 从而让学生掌握数学实践的本领,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数学的能力。例如在《一亿有多大》一课, 让学生研究“一亿张纸叠起来有多厚”这个问题时, 我让学生自由选择用就地取材的作业本纸或数学书纸或垫板纸综合应用已学过的测量法和计算法进行实验。学生分别获得了9000米、10000米和12000米的结论。其实这三种结论都是正确的, 只是纸质的不同才产生不同的实验结果。这时就要求教师要有教学机智, 懂得把握、重组课堂信息, 引导学生对结论进行科学分析, 采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表示普遍的实验结果, 促进教学深层互动地发展。

四、先单独后合作——形成互补

实践与综合应用课要求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存在一定的难度, 通常靠一己之力都无法获得成功。进行合作学习, 可以集中所有组员的智力、信息、知识, 有利于学生分享他人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技巧, 增强学生完成有难度的学习任务的信心和能力, 确保问题解决的质量。当然, 合作的前提是个体的独立思维, 合作主要体现在思维层面之外的合作。例如在学生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个单元后, 我设计了《设计制作简易的书架模型》综合实践一课, 课中就有两项任务需要借助小组的力量来解决。一是让学生用吹塑板通过裁割和粘合制作一个长方体的书架模型;二是根据书架模型按照书桌的大小确定各边的长短并计算出需要多少平方米的木板。这两个有难度的学习任务在小组合作中都因为同伴知识、经验的共享以及心理支持得到了成功的解决。

五、融教学于教育——渗透思品

小学数学教学要结合学科特点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把思想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实践与综合应用课所研究的问题与学生的生活联系都比较密切, 我们更要充分挖掘教学过程中的德育因素, 不失时机的使学生在数据的分析中、调查资料的解读中、活动结果的感悟中产生情感的共鸣, 把思想教育落到实处。如《节约用水》一课, 可以让学生通过解读收集的有关水资源资料、寻找身边浪费水的现象以及计算水龙头开一小时会浪费多少水等数学活动, 让学生受到珍惜资源, 节约用水的思想教育。

六、集课内拓课外——学以致用

第二学段的实践与综合应用课基本都需要课前准备、课后延伸。我们要根据内容和方法的需要, 因地制宜地选取合适的对象、材料引导学生研究, 加强课内外结合, 培养学生用数学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周围事物, 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自觉性。

综合实效 第2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带有动手实践特点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等领域。另外,为了充分体现学校特色,学校可把班级活动、团活动、校传统活动纳入综合实践活动之中来加以开发和实施。信息技术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重要内容。

现在的综合实践课程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教师满怀热情的发现一个有价值的主题却提不起学生半点兴趣。我认为这是因为学生没有切身体验到主题的重要性,也没有在探究的过程中收获成功的感觉。如何能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主题,如何能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建立成就感,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呢?

尝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信息技术是帮助我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利用信息的技术,他不但是综合实践课程的一个方面更是一个工具性的学科。

一、利用信息技术助力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 首先,利用信息技术数码设备观察并确立探究题材。

综合实践活动,不同于一般的游艺活动。它是培养学生利用各科知识观察生活并最终发现和探究生活中问题的活动,是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主题活动。学生的探究活动往往需要搜集各种各样的信息素材,而这些信息素材,或是自然的、社会的、学校的;或是静态的、变化的,都可能被学生运用各自独特的眼光或方法加以“捕捉”,有时,有些“镜头”十分可贵却又是瞬时即逝的。这时,如果教师指导学生采用录音、录像、照相方法,将它及时“定格”加以收集,便可大大丰富学生的探究所得,并有效提高学生发现、探究问题的兴趣和能力。例如学校开展的《爱护校园,呵护绿色》的活动,学生就用照相机捕捉到了各种有用的镜头:小朋友爬到树上嬉戏,同学在草坪上践踏追逐,随便摘折花草,满地的纸屑和零食包装袋„„。凡此种种,让学生利用新鲜活泼的方式进行实践学习,其体验效果是很显著的。

其次,运用网络技术,获取实践活动素材。

与综合实践活动相适应的基本的学习方式是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展开是

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的。在许多活动中,为了让学生始终紧扣活动主题,丰富实践活动,拓展知识领域和思维空间,还可以利用因特网,让学生遨游网络,撷取相关信息,获得更多的体验和感受。现在世界各地恶劣天气信息不断传来后,学生纷纷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现在的灾害性天气这样多?于是以《灾害性天气探秘》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确立了。大多数灾害性天气并不在我们本地,那怎样能得到灾害发生地的资料呢?我们借助网络地球仪之称的google earth软件来探寻当地的地形地貌,借助qq查找当地居民回忆当时的灾害发生情况,借助搜索引擎上网查找灾害发生时的相关资料,最终得出是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的结果,并惊喜的发现在世界各国的努力下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有所减缓,遏制地球变暖已经是大多数国家的共识。在这一次主题活动后,学生收获的不但是主题本身的知识,更见识了google earth的威力,也学会了怎样利用网络进行交流和识别对方信息的真实性,锻炼了与人交往的能力,这些收获网络功不可没。

再其次,借助软件工具,培养创新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一些工具型软件就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想象和创造空间的可能。例如:《动物——人类的朋友》这一主题活动,我让学生自己选择素材,借助绘图软件设计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并通过小组合作,让先完成作品的同学帮助未完成的同学,通过小组合作、比较,使学生能认识到自己作品的不足,并及时修订。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应鼓励学生灵活运用软件工具,尽情发挥自己的特长,开展好自己的主题研究活动。擅长画画的,可通过画图软件表达主题;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可把研究的成果在Word软件写成小论文;喜欢说唱的同学,可借助多媒体软件进行音响合成,通过各种表达形式达到实践活动的目的;各种可行的活动方式方法,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自主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个性得到最充分的显露。

二、信息技术能发挥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综合实践活动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利用信息技术获取的知识和技能,像科学家一样去研究,去实践,获得创造知识。在活动课中,在教

师的帮助和指导下,提出问题,订计划、找资料,做实验,直至创造出有形的科技作品。每完成一个选题,便经受了一个完整的科学过程的训练,这些都要经过学生自己的系列实践从而使他们学会了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便实实在在地提高了他们的思考能力,动手动脑能力和创造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发展。如:在《走进琳琅满目的市场》时,老师向同学们提出了许多问题,比如怎么辨虽真假货等。同学们通过上网调查了解到许多的辨别方法然后再相互的比一比谁查找到的方法是最好的等等。通过学生提问讨论,将在实践中得出正确答案。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地邀游于网络知识的海洋中,在学生对研究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实践,有了具体的感受之后,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主动精神。虽然在查找的过程中,同学们调查的结果有些是不理想的,但也无关紧要。因为,他们在活动中发挥了自主性,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反之,如果学生在活动中不能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不能表现自己的个性,便毫无意义,素质就不能提高。因此,在活动中引导、启发学生主动地活动,自己求知,自己创造,自己提问,从而达到主动思维,主动设计,主动实践的最终目标。

乾安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取得实效 第3篇

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结合新农村建设,乾安县农发办因地制宜,分区而治,确定了三个重点土地治理项目区。他们坚持把土地开发与农村水利建设、道路建设、植树造林和环境整治有机结合起来,在土地治理项目建设上,把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生态产业项目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以改造中低产田为主,突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在改善项目区农业基础条件的同时,兼顾农田道路防护林网、人畜饮水等,切实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提供便利条件,对项目区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目前已基本形成了旱能灌、涝能排、渠相通、路相连的高产稳产农田,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大大提高。通过对项目区的农田改造和农林水各类措施综合配套,改善了农业基本生产条件,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建立特色农业基地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预计每年为农民增收886万元,受益人口达8849人。

在项目区建设中,农发办大力推广应用农业、水利等方面的先进实用技术,以项目为载体,以培训农民为基础,以提高项目区科技含量、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的农业科普措施,加大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立项资金的投入。在抓好资金投入的同时,重视对农民技术培训的投入,先后培训农民3000人次。

综合实效 第4篇

一、立足学科内综合

学科内综合的复习,一要形成基础知识体系,不仅要重视对某个知识点的理解,更要重视知识点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二要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各单一学科都有具备学科特点的基本技能,如学科用语、学科实验、学科计算等技能,识图、画图、符号等基本使用技能要正确掌握和规范使用。四要重视学科能力的培养。五要复习不要摒弃“课本”,结合《考试说明》的要求,对课本上相应的重要章节要认真阅读。从近年的理科综合试题来看,有些试题直接源于课本。

二、注重学科间综合

理科综合是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之间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这三门学科都属自然科学,无论在研究对象、学科思想和研究方法上,还是在学科知识上,三门学科都有许多相结合的地方,这些结合点正是综合学科考试命题的切入点和重点考查的地方。学科间的综合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落实:

1.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的结合。

物理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和运动的基本规律;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主要是原子层面的化合和分解;生物是研究生命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遗传和变异以及进化、生态等。三门学科都是在研究宏观问题的同时向微观方向发展。

2.概念和规律的结合。

概念和规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理、化、生三科有许多相同或相通的概念,如质量、温度、密度、比热、功和能等。

3.研究方法的结合。

这三门学科在教学的直观性和对规律的表达上是基本相同的:对自然现象或实验进行观察,借助模型、标本、图表等进行直观教学;用语言描述、数据表格、公式和图形的方法表达规律。综合科目的考试是以考能力为主,通过上述的表达形式给考生设定情景,考查学生从多形式、多角度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综合能力测试的命题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找到弱点,学会自我总结

学生的学习往往存在某些弱点,如粗心大意、看错题、审题不清、运算错误、解题不规范、表达能力差等等。因此,复习时要养成良好的审题、解题习惯,训练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做到言简意赅。

五、适应试题改革

高考内容改革将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遵循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以及增加能力型、应用型试题的分量。我们要在掌握命题思路、形式、内容、方法的基础上,进行选编练习,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综合实效 第5篇

一、结合学科教学开展实践活动

学科教学是德育的主渠道,以思想品德课为主,语文、音美及心理教育课挖掘德育因素,积极渗透德育,特别是结合教学,开展实践活动,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一)结合生活实际扩展德育内容

结合教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的环境状况出发,以品生与品社教学为主,语文、音美、心理教育等学科也积极渗透,发掘德育内容,围绕自我发展:我与学校、我与家庭、我与社会、我与大自然等范畴,增删教材内容,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融入教学活动,改革德育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开放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性地、理性地对道德的判断力和选择能力,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

(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良好品质

随着课改实验的开展,我们感到综合实践活动课,切实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各门学科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等相互联系和深化,在实践中得到综合运用。抓住这一契机,在德育研究中引入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在年级学科交叉备课中产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如“食物与生活系列活动”就是典型的课例。实践证明,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加强教育实践性的有效途径。

二、在自我体验活动中培养良好品质

养成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不仅要通过学习来实现,更需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在实践中形成并得以巩固。

(一)养成道德好习惯,储蓄文明

良好的思想道德的形成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在生活中点滴积累,逐步养成;发生在同学身边的人和事对他们的影响更为直接、具体。

为保证养成教育的实效性,学校开展“文明班级评比”活动。按照规范的要求,我们还有更具体的要求。比如,我们要求学生从升旗仪式的排队、行礼做起,每天成一队走进校园,进楼礼让右行等,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他们进行常规训练,并在全校开展了文明学生评选活动,即每月在每班产生人选,上报德育处审批。评选标准不仅是学习好,还可以是劳动好,纪律好,卫生好等等,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样受到教师、家长的欢迎。开展“文明班级评比”活动,使学校逐渐形成文明、和谐的氛围,进而形成良好的校风。

(二)创设“小岗位”,培养责任感

岗位体验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方法。给学生创设一些岗位,让他们承担一定的责任,让他们感受参与的真实,参与的快乐,参与的辛苦,从而获得真情实感,在行为选择中形成良好地习惯。给学生一个岗位,让学生自我实践,经受锻炼,是我校德育实践活动教育的有效手段。

我校实行的竞选大队委,推荐小播音员、小记者、小编辑,班干部岗位轮换制,升旗岗、值周岗评选制,都是有效的岗位体验活动。在实践中体验其中的甘苦,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感,而且能更好地锻炼自己,获得为大家服务的机会,提高对活动意义的认识。小小岗位人人有责。一个个岗位,一次次体验,使学生学会了本领,学会了生活,学会了学习,学会了交往,使岗位体验达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实践活动

我们结合小学各科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相关的各种实践活动。

1.“绿色工程”种植养植实践活动。与科学环保教育相结合,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观察等实践能力,增长学生的知识,开展“我种我养共同收获绿色工程”种植养植活动,目的是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让他们体验种植的乐趣,成功的快乐。活动开始后,学生纷纷从家里拿来花盆,找来种子,并查找有关资料,了解种植植物的生活习性,为它们浇水、施肥。学生兴奋极了,一本本观察日记记录着学生的喜怒哀乐,记录着各种植物的生长变化。活动中,学生品尝到了劳动的快乐,同时也体验到了农民的艰辛,培养了他们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的良好品质,也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

2.文体科技活动实践活动。文体科技活动是全面落实教育方针的体现。结合德育教育,全面开展文体科技活动,如一年一度科技运动会,人人参与,全面体验,是很好的实践活动。我们还开设丰富的校本课程,有计算机、美术、合唱、足球、棋类等,培养学生的特长。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纪律的严格性,还组织进行队列广播操、跳绳、踢毽、拔河比赛等活动,学生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三、多方携手共创育人活动

学校是德育的主要阵地,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还必须让德育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家庭,走向社会,让家长和社会都了解学校的德育工作,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趋于一致,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

(一)关爱他人,奉献爱心实践活动

“我爱妈妈”实践活动。结合“三八”妇女节、教师节,开展“给妈妈一个惊喜”“老师,请让我来做”的实践活动。活动前发出倡议,对本次实践活动指明了方向,活动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和家长的欢迎。通过活动,学生学会了如何关心他人,体验到了“献出爱心,收获快乐”,而家长、教师也体验到了学生的进步、不断的成长。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关注生活,走进社会实践活动

利用“五一”“十一”小长假,结合学生特点,学校家庭社区相互配合,在保证学生娱乐的同时,共同组织设计了一至二年级“巧花两元钱”、三年级“我当小小会计师”、四年级“了解家乡的变化”、五年级“今天我当家”活动。通过活动,学生认识到了钱不能乱花的重要意义,认识到家乡的巨大变化,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我们又设计了“我的发现”社会实践活动,提倡学生利用长假期间,在家长的带领下,遍游市内外旅游景点,发现家乡美景,以绘画、图片、摄影、手抄报等形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关注自然,组织春游远足活动

远足活动是培养学生坚强意志的一项重要活动。我们组织学生参观了污水处理厂,乘船游览了秦皇岛的海上风光,饱览了联峰山公园的美丽景色。学生带着各种疑问来参观北戴河污水处理厂,在他们的想象中,污水处理厂一定很脏,但到了那里,他们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漂亮的办公大楼、优美的环境,深深地吸引着他们,他们迫不及待地想看到污水是怎样变清。于是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他们参观了整个污水处理过程,学生还看到了用处理过的水种水稻、养鱼,更加赞叹科技的进步,通过此项活动,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热爱家乡的良好品质。

经过几年的实践,研究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德育工作得到长足发展。丰富了德育理念,优化了德育模式,并成为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有效途径,也促进了学校整体工作的发展。我们将继续探索加强德育实效性的模式,进一步增强德育工作的实践性,提高德育实效。

综合实效 第6篇

一、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

1.活动方式单一,未能体现综合性

小学语文课本中,安排了一些像“感恩父母”“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这类综合性学习内容,有些老师上课时安排学生一个个上来讲,把语文综合性学习上成介绍课或交流课,看不出多少综合的因素,没有达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该达到的目的。

2.外围综合,语文特性淡化

有些教师在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过程中,看似综合了,学生也活动了,但非语文因素介入过多。仍以“感恩父母”为例,课堂上学生围绕父爱、母爱,画画、唱歌、跳舞、演小品,一堂课热热闹闹,融入了多门学科内容,但从中看不到多少语文的影子,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变成了活动课、表演课、科学课、思品课、游戏课……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没有语文特色,有悖于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设置的初衷。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相关阐述,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如下几个特点:

1.语文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性应是其最本质的特性,所有的活动应该凸显语文特性。在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时,不能丢掉语文性这一特点。在综合性学习的每个环节都要渗透语文元素,运用多种资源,开展跨学科活动,都要以学习语文为出发点,并尝试解决社会生活中跟语文学习相关的一些问题,从而增进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2.综合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毫无疑问,综合性是其最大的特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整体的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可见,综合性学习主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它整合了听说读写,加强了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课内与课外的联系,沟通了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具有综合功能。同时,语文综合性学习还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合作精神和健全人格,其目标也体现出多元目标整合的综合特点。

3.实践性

活动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呈现方式,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生活化、个性化、自主化特点,它不是标准化、模式化的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中多处使用如“观察”“搜集”“演出”“自行设计”等行为性动词来表述语文综合性学习相关活动,还强调了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自主、合作和探究的特性,强调学以致用,强调动手、动脑,个个参与。倡导学生通过实践,在自主、合作、探究性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处处体现实践性特点。

三、提高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效性的策略

如何贯彻新课标精神,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效性?笔者认为,在实际教学中应关注综合性特点,凸显语文特质。

1.在综合、开放中体现语文特点

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同于以往的语文活动课,前者的最大特点是综合性和开放性,而以往的语文活动课活动内容单一,活动目标也相对单一,语文综合性学习则可以通过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比如,组织“走进秋天”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收集有关秋天的成语、谚语进行交流;让学生读背与秋相关的课文、诗文,唱一唱相关歌曲;让学生去观察秋天,拍一拍秋天,画一画秋天,配上解说词,介绍一下秋天;还可以把秋天的美景写下来……这样,让学生看看秋、找找秋、谈谈秋、赞赞秋、议议秋、写写秋,通过与音乐、美术、科学课程的结合,通过课内外、校内外的系列活动,不仅积累了语言,还锻炼了朗读、表达、查阅资料及探究等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艺术气质,充分体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开放的特点。

虽然语文综合性学习意在突破学科中心,使学科从“封闭”走向“开放”,其活动内容会涉及自然、社会、生活等方面,但语文综合性学习终究姓“语”,综合应以语文为基础,开放应以语文为核心。无论如何综合,都必须为学习、运用语文服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计与实施、目标定位都应指向语文。例如,“走进秋天”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始终围绕语文知识积累、语文能力培养、语文素养提高进行,突出了语文特点。

指向语文目标的综合,首先要考虑语文学科内的综合,考虑听说读写的综合,考虑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综合,考虑语文教学目标3个维度的综合,考虑语文内容的前后联系、语文知识的连接贯通、语文技能的综合运用,等等。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计中,特别要强调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因而教师应着力创设情境,实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口头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表达自己的见解等。比如动物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有教师组织了这样的系列活动:动物过冬知识竞赛、动物趣闻交流会、发挥想象编一个人和动物的童话故事。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籍、上网查资料等方式获取相关知识,以多种方式交流汇报。在这些丰富、有趣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自觉地把知识和能力结合起来,听说读写各种能力也得到了综合运用,这样的综合性学习才能体现出浓浓的语文味,才能体现出综合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在自主、探究、实践中培养语文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因此,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教师要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动手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究的实践能力。

笔者认为,这个实践过程应该是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过程,是进行语文实践的过程。语文综合性学习应围绕语文展开,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学习、巩固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时,教师应尽可能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实践,特别要引导学生自主地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武汉的东湖非常美丽,为什么其影响力不及西湖?如何让更多外地人了解结合她?这也是学生关心的问题,结合春游活动,可以在高年级开展“我们美丽的东湖”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带着任务去体验东湖的美,通过诗文、摄影、绘画作品展示东湖的美,通过为东湖写广告词、作广告画、向有关部门提建议来推介东湖,游览时间为一天,活动可分这几步开展:(1)学生自拟游览方案。分小组搜集有关东湖的资料及诗文,选择游览景点,设计行程,拟定方案,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确定方案。(2)小组分工,做好出行准备工作,包括资料、物品、食品等。(3)正式游览。教师再次明确要求:认真观察,做好记录,积累资料;每到一处游览的景点,由小组派代表做导游,进行资料交流;行吟阁前举行东湖赛诗会。(4)开展宣传东湖的展示活动:东湖美景原创诗文及摄影、绘画作品,为东湖写的广告词、作的广告画等都可以进行展示。最后,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提出推介东湖、开发东湖的倡议书,条件允许可提交给相关部门。

在上述活动中,学生全程自主实践,小组合作制定计划、搜集资料、合作展示学习成果,既培养了他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特别是巩固了语文知识,培养了语文能力,体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总之,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既要注重综合与开放,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实践,又要牢记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各项活动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在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时,既要体现综合特点,又要凸显语文特质。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提高其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综合实效 第7篇

一、结合学科教学开展实践活动

学科教学是德育的主渠道, 以思想品德课为主, 语文、音美及心理教育课挖掘德育因素, 积极渗透德育, 特别是结合教学, 开展实践活动, 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一) 结合生活实际扩展德育内容

结合教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的环境状况出发, 以品生与品社教学为主, 语文、音美、心理教育等学科也积极渗透, 发掘德育内容, 围绕自我发展:我与学校、我与家庭、我与社会、我与大自然等范畴, 增删教材内容, 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融入教学活动, 改革德育的传统教学模式, 进行开放教学, 培养学生自主性地、理性地对道德的判断力和选择能力, 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

(二)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良好品质

随着课改实验的开展, 我们感到综合实践活动课, 切实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各门学科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等相互联系和深化, 在实践中得到综合运用。抓住这一契机, 在德育研究中引入综合实践活动课, 开展在年级学科交叉备课中产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如“食物与生活系列活动”就是典型的课例。实践证明,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加强教育实践性的有效途径。

二、在自我体验活动中培养良好品质

养成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 不仅要通过学习来实现, 更需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在实践中形成并得以巩固。

(一) 养成道德好习惯, 储蓄文明

良好的思想道德的形成不能一蹴而就, 需要在生活中点滴积累, 逐步养成;发生在同学身边的人和事对他们的影响更为直接、具体。

为保证养成教育的实效性, 学校开展“文明班级评比”活动。按照规范的要求, 我们还有更具体的要求。比如, 我们要求学生从升旗仪式的排队、行礼做起, 每天成一队走进校园, 进楼礼让右行等, 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他们进行常规训练, 并在全校开展了文明学生评选活动, 即每月在每班产生人选, 上报德育处审批。评选标准不仅是学习好, 还可以是劳动好, 纪律好, 卫生好等等,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同样受到教师、家长的欢迎。开展“文明班级评比”活动, 使学校逐渐形成文明、和谐的氛围, 进而形成良好的校风。

(二) 创设“小岗位”, 培养责任感

岗位体验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方法。给学生创设一些岗位, 让他们承担一定的责任, 让他们感受参与的真实, 参与的快乐, 参与的辛苦, 从而获得真情实感, 在行为选择中形成良好地习惯。给学生一个岗位, 让学生自我实践, 经受锻炼, 是我校德育实践活动教育的有效手段。

我校实行的竞选大队委, 推荐小播音员、小记者、小编辑, 班干部岗位轮换制, 升旗岗、值周岗评选制, 都是有效的岗位体验活动。在实践中体验其中的甘苦, 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而且能更好地锻炼自己, 获得为大家服务的机会, 提高对活动意义的认识。小小岗位人人有责。一个个岗位, 一次次体验, 使学生学会了本领, 学会了生活, 学会了学习, 学会了交往, 使岗位体验达到了“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 结合教育教学工作, 开展实践活动

我们结合小学各科教育教学工作, 开展相关的各种实践活动。

1.“绿色工程”种植养植实践活动。

与科学环保教育相结合, 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观察等实践能力, 增长学生的知识, 开展“我种我养共同收获绿色工程”种植养植活动, 目的是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 让他们体验种植的乐趣, 成功的快乐。活动开始后, 学生纷纷从家里拿来花盆, 找来种子, 并查找有关资料, 了解种植植物的生活习性, 为它们浇水、施肥。学生兴奋极了, 一本本观察日记记录着学生的喜怒哀乐, 记录着各种植物的生长变化。活动中, 学生品尝到了劳动的快乐, 同时也体验到了农民的艰辛, 培养了他们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的良好品质, 也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

2. 文体科技活动实践活动。

文体科技活动是全面落实教育方针的体现。结合德育教育, 全面开展文体科技活动, 如一年一度科技运动会, 人人参与, 全面体验, 是很好的实践活动。我们还开设丰富的校本课程, 有计算机、美术、合唱、足球、棋类等, 培养学生的特长。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纪律的严格性, 还组织进行队列广播操、跳绳、踢毽、拔河比赛等活动, 学生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三、多方携手共创育人活动

学校是德育的主要阵地,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还必须让德育走出课堂, 走出学校, 走进家庭, 走向社会, 让家长和社会都了解学校的德育工作, 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趋于一致, 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

(一) 关爱他人, 奉献爱心实践活动

“我爱妈妈”实践活动。结合“三八”妇女节、教师节, 开展“给妈妈一个惊喜”“老师, 请让我来做”的实践活动。活动前发出倡议, 对本次实践活动指明了方向, 活动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和家长的欢迎。通过活动, 学生学会了如何关心他人, 体验到了“献出爱心, 收获快乐”, 而家长、教师也体验到了学生的进步、不断的成长。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 关注生活, 走进社会实践活动

利用“五一”“十一”小长假, 结合学生特点, 学校家庭社区相互配合, 在保证学生娱乐的同时, 共同组织设计了一至二年级“巧花两元钱”、三年级“我当小小会计师”、四年级“了解家乡的变化”、五年级“今天我当家”活动。通过活动, 学生认识到了钱不能乱花的重要意义, 认识到家乡的巨大变化, 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我们又设计了“我的发现”社会实践活动, 提倡学生利用长假期间, 在家长的带领下, 遍游市内外旅游景点, 发现家乡美景, 以绘画、图片、摄影、手抄报等形式, 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 关注自然, 组织春游远足活动

远足活动是培养学生坚强意志的一项重要活动。我们组织学生参观了污水处理厂, 乘船游览了秦皇岛的海上风光, 饱览了联峰山公园的美丽景色。学生带着各种疑问来参观北戴河污水处理厂, 在他们的想象中, 污水处理厂一定很脏, 但到了那里, 他们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漂亮的办公大楼、优美的环境, 深深地吸引着他们, 他们迫不及待地想看到污水是怎样变清。于是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他们参观了整个污水处理过程, 学生还看到了用处理过的水种水稻、养鱼, 更加赞叹科技的进步, 通过此项活动, 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 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热爱家乡的良好品质。

综合实效 第8篇

一、当前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汇报存在的问题

1.过分注重展示形式, 为展示而展示

为展示而展示、以展示为目的, 破坏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完整性, 让综合实践活动内在价值无法实现。成果展示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方式, 但是要与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内容以及活动过程、活动结果相符, 而不是尽可能地丰富、多样。

以《零食知多少》汇报课的流程为例, 可以看出其中的不足。

(1) 第一小组结合图片、文字材料等形式进行介绍。在汇报时, 学生借助图片介绍了零食的种类。

(2) 第二小组结合图片, 利用文字的形式进行汇报。在汇报时学生利用图片向大家介绍了部分零食的主要成分。

(3) 第三小组利用图片、文字等形式展示了自己的成果。通过文字的形式向大家介绍了可经常食用的零食和限制食用的零食, 利用图片向大家介绍了可经常食用的零食有哪些, 介绍了限制零食的成分, 还介绍了吃零食的注意事项。

(4) 第四小组利用图片、文字等形式介绍了零食的制作过程。

(5) 畅谈收获与问题, 齐唱一首歌, 本课知识得到升华。

反思:先不说每个小组的图片美观与否, 我在百度图库搜索一下相关的零食的图片, 竟然有几百页, 孩子们课上呈现的图片几乎来自网络。一上课, 各个小组的同学就轮流上台汇报活动的成果, 尽管各小组同学汇报的形式有所变化, 但汇报的大都是些活动的“结果”, 而且有些成果并非“真实的成果”, 无须亲历实践、调查、访问、观察, 无须参与一个完整综合实践活动过程, 只要在汇报课前上网查一下资料、打印几张图片、做几份手抄报、小组或个人唱一首歌。这样的成果汇报重视有形的结果, 违背了后现代教学理念, 忽视以人为本, 从学生兴趣出发开展活动;忽视让学生体会自我价值实现的喜悦感受, 不利于学生提高多方面的能力和形成学生个性化的风格。

2.过分注重成果呈现, 缺乏感悟与交流

在成果展示时, 我们不能误认为把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文字材料、图片、实物等摆放出来就是成果展示, 而是要对活动过程中的具体活动操作、方法运用、亲身体验、感悟等进行解释、说明和小结。

如一位教师在上《保护水资源, 防止水污染》这一主题展示课时, 一开始, 教师引出近段时间我们进行了“保护水资源, 防止水污染”的综合实践活动, 下面分小组汇报。

小组一:我们组通过上网、去图书馆查找资料, 参观水厂等方法, 调查水的使用情况, 学生随机展示自己写的日记, 调查报告。

小组二:我们组通过访问专家, 了解治理水的污染的办法, 搜集到了很多相关图片, 并制作了手抄报, 请看。

小组三:我们组的活动是考察附近水域, 采访周围居民, 把感想编成了一首诗, 请听:诗歌朗诵《我是环保小卫士》。

小组四:我们组通过制作“眼泪———我们的水资源”的宣传画册, 向广大家长、市民发放, 呼吁大家注重节约, 反对浪费。

小组五:我们组请防治专家作了讲座《谈如何防止水污染》, 下面请欣赏舞蹈《水, 生命之源》。

反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应体现它的生成性与开放性。用诗、歌、舞、小品、倡议书进行汇报, 这类的汇报形式虽然也能体现学生的劳动成果, 并且能够在课堂上用比较直观形象的方式进行表达, 课堂气氛活跃, 但是这种纯表演、展览式的成果汇报缺少对确定的问题展开深入地交流讨论和研究。这样的汇报对只注重活动结果的验收、检查, 而不是从内在意义上对活动的过程以及学生的体验进行总结和展示。

思考:透过这些问题, 我对综合实践活动中成果展示的有效性展开了深入思考。

二、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对策探究

1.成果展示要自主选择恰当的展示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的形式要灵活选择, 但都要遵循“与活动主题、活动方式相结合”, “要动静、内外结合”, “与实际条件相符”三个原则。在进行成果展示前, 老师应先了解学生完成活动过程的各种情况, 了解哪些预期目标得到实现, 学生又生成了哪些问题, 结果怎么样等, 这样老师才能对成果展示与交流进行有效的指导。如何进行成果展示与交流, 是学生自主选择与实施的过程, 教师要指导学生合理地选择展示的内容和方式, 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计划成果展示时, 应首先整理进行了哪些活动, 有什么活动内容;其次, 考虑成果展示与交流时需要达到什么目的, 该把什么告诉大家;接着要确定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来呈现想告诉大家的内容;最后, 还要确定好成果展示时的人员分工等。在刚开始的展示交流中, 可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成果展示, 树立自信, 逐渐形成有特色的成果展示。如有的学生知识面广、收集的资料多, 可以编成资料集来展示;有的学生表达能力强, 可以演讲、参加辩论的方式展示;还有的学生喜欢小制作, 可以通过制作的方式展示, 具体展示形式应根据内容的实际情况进行, 不要为了展示而展示, 搞得过于复杂。

2.成果展示要反映学生的独特体验、收获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活动的形式来开展的, 它要求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去积极参与, 亲身经历, 老师要密切关注或监控学生的实践过程,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每个学生在活动中承担的任务不同、采用的方法过程不同, 体验与感悟也不可能相同, 因此成果展示要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独特体验、收获来选择展示的内容成果, 重点展示学生活动的体验和收获的“过程”, 让展示更好地为学生进行经验交流与分享服务。

在我校开展的《印象武平》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汇报中, 一段视频的播出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生:这是一段来之不易的视频。为对家乡民间艺术的起源、种类、表演形式、意义等方面有更好地了解, 我们去采访拥有民间绝技的永平乡中湍村的老年表演者。不料却遇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第一次去的时候天公不作美, 一场暴雨拦住了我们的去路;第二次去的时候却吃了闭门羹, 甚至还遭到了不理解的村民的呵斥;第三次去时, 我们绞尽脑汁, 软磨硬泡, 总算感动了老年表演者, 可是他们没有准备好相关的道具, 录制视频再次失败;第四次相约时赶上了他们村三年一次的“庙会”, 这些老年表演者终于表演了我们家乡远近闻名的绝活———上刀山、下火海、捞油锅、过锥床。我们怎么也不会忘记按下录制键那一刹那间的兴奋与激动, 我们怎么也不会忘记大家完成任务时拥抱在一起的情景……

在这次成果汇报中, 展示的不单单是一段视频, 更多的是这段视频背后所发生的感人故事。它不仅分享了孩子们活动的最深体验, 而且展示了活动中收获最大的感悟。这一段视频凝聚着孩子们对活动的热情、智慧, 更凝聚着孩子们对活动的付出。这样的成果让我们在了解显性成果的同时, 更主要的是了解学生的经历过程, 这样展示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在价值才能得以彰显。

3.成果展示要关注本身的有效性

有效的展示是能够体现活动的过程, 把学生活动的成果、收获、问题很好地呈现出来。要实现有效的成果展示, 首先要明确展示的目的, 观点清晰, 做好准备, 如多样的作品展示、丰富的情感体验、方法的陈述、主题活动的总结、活动的反思……既要从内容的完整性考虑, 注意有侧重点, 又要考虑如何与人交流, 让别人认同活动结果, 接受提出的观点和做法来促进双向交流。

实践证明, 生动、活泼、直观的方式更容易被听众接受, 成果展示更有效。例如把枯燥乏味的数据制成形象化的图表, 可以让听众易于接受并理解, 同时学生容易讲解展示;在表现结果时, 用实物演示的方式更直观;在表述观点时, 与听众互动更能引起共鸣等等。

去年, 我们开展了以《感恩母亲》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在成果汇报过程中, 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奏响了爱的旋律。

汇报展示时, 有的孩子现场制作了精美的卡片要送给妈妈, 有的孩子即兴作诗一首歌颂母亲, 有的孩子当场书写对联表达对妈妈的感恩, 还有的孩子用心编织了妈妈的手套, 感恩行动组成员通过体验活动, 交流了自己的体验日记《我为妈妈洗洗脚》, 调查组成员还展示了一本本亲情账 (吃饭:一天20 元, 一月600 元, 一学期3600 元, 一年7200 元;零食:估计一月150 元, 一学期900 元, 一年1800 元;穿着估计:一学期500 元, 一年1000 元;手机费用:一月50 元, 一学期300 元, 一年600 元;出外游玩花费估计:一学期3000 元, 一年6000 元;其它开销:一学期3000 元, 一年6000 元;年度总花费22600 元) 看到这一笔笔亲情账目, 着实让学生吃了一惊, 他们也许从没有想到自己曾经从亲人那里索取了这么多, 这组数字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父母为他们的付出, 从而学会了要懂得珍惜。

这就是有效的展示!在这个性化活动中, 唤醒了学生的感恩意识, 让我们的学生都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相信那沉沉的亲情会延续, 更会久久地感动孩子们的心。之后老师组织学生互动, 以答辩等形式相互交流, 主要针对互动过程和成果指出不足, 提出建议。

总之, 成果展示既是对自己的活动过程与活动体验的回顾环节, 也是进一步丰富体验、进行反思、提高的环节, 是整个活动的体现和总结。老师要在成果展示课上发挥好组织、引导作用, 学生的研究才会不断地深入, 体验才会更加丰富。让我们一起努力, 让学生们在展示中、在交流中不断成长, 让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课发挥它应有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用书[M].山西: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

[2]邹开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南[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5.

[3]余娟.小学综合实践活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综合实效 第9篇

关注细节,意味着指导教师要与学生一起深入活动过程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方法指导。指导教师习惯于用布置任务的形式要求学生完成查阅资料、调查采访等学习活动,而对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于这些文化素质、心理素质、人际交往能力都处在发展中的未成年人在活动中遇到的种种困难缺乏充分的预期,以“尊重学生自主性”的名义放弃了自己的指导职责,使自己游离于活动过程之外,导致学生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时得不到教师及时的指导,在兴趣衰减时得不到教师的鼓励和鞭策,主题活动流于形式。关注细节,实质是摒弃浮躁的、形式主义的教学态度,本着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精神,把教师的指导作用落到细处,落到实处,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下面以本学期的“生活中的DIY”问卷设计指导课为例,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反思重建的设想,力图以点带面,找到提高综合实践活动实效性的思路所在。

教学片段:练习设计问卷题目

1. 本次活动我们各小组的主题分别是———(出示PPT)。

今天我们小队就要根据各自的研究内容,当场设计小队调查问卷的题目。事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写在了小纸条上。给10分钟,经过充分合作,形成小队调查问卷的题目。老师将选最有成效的展示。

2.小组活动。

(1)出示要求:(1)组内分享智慧成果。(2)小组合作,对题目进行挑选、整理、排序,由组长粘贴在调查问卷上。比一比哪组出的题质量高、速度快?

(2)小组活动,师巡视。

(1)选取最有成效的一组师生互动点评:归类、修改、选择(师红笔修改)。

(2)各组改进,课后完善。

后续:设计好题目后请组长带领全组同学一起讨论,设计好个人信息、导语与结束语,并连同题目打成电子稿。小组根据组内实际情况打印若干份,并可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内,双休日在家长的陪同下到校外发放,下周四上课前进行数据的初步统计。

剖析问题:现场设计问卷是本节课的核心环节,考验学生是否掌握问卷设计方法,并能结合本次研究内容恰当运用。在一定时间完成一份调查问卷题目的设计,需要小组内合理分工,充分合作。老师的指导如果只是布置任务,要求过于笼统,学生在问卷设计中就会遇到更大的困难,问卷设计的质量也会大打折扣。

重建如下:练习设计问卷题目

1.本次活动我们各小组的主题分别是———(出示PPT)。今天我们小队就要根据各自的研究内容,当场设计小队调查问卷的题目。(时间放宽为15分钟)

2. 小组活动。

(1)出示要求:(1)在组长的主持下先确定问卷的题型,题量分配,再由组员自由认领一到两题负责出题。(2)题目内容应尽可能多地得到与研究内容相关的信息,选择题尤其要推敲备选答案各选项是否科学合理。(3)小组密切合作,对题目进行挑选、整理、排序,并配合组长粘贴在空白调查问卷上。(4)由一位组员负责介绍,介绍时可选几例说明出题理由。

比一比,哪一组出的题质量高、速度快?

(2)小组活动,师巡视。

(1)选取最有成效的一组,组员介绍,其他小组点评并提出合理化建议。评议要点:题型简便易答,由易到难,考虑受调查者的接受程度;题目不但要与研究内容相关,还要尽可能多地得到针对研究内容有价值的信息。

(2)师补充并小结。

(3)各组改进,课后完善。下节课继续展示其他小组的问卷题目设计初稿,希望大家动用集体智慧,让每一小组都能设计出高质量的问卷题目。

后续:初稿经修改后,打印成最终电子稿,并请组长带领全组同学一起讨论,设计好个人信息、导语与结束语。利用信息技术课对问卷格式进行调整统一。小组根据组内实际情况打印若干份,并可针对预设的被调查人群,选择合适的时间发放问卷,比如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内,双休日在家长的陪同下到校外发放。建议小组集体行动,做好资料采集(摄影联系整理等)工作。

重建依据:延长小组活动时间,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独立思考,小组内充分讨论,才能保证出题质量。小组分工到人,组长如何统筹安排,教师都作了必要的指导,降低了小组活动的难度。增设组员介绍环节,既给了小组亮丽展示的舞台,又给小组阐明设计依据提供了宝贵的机会,更让模拟的被调查者(其他小组的评议者)对题目与研究内容相关程度,判断其设计价值提供了参考。改变原来的以教师为主的评议,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评议中来,以被调查者的眼光,发现别人题目设计的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更能让他们反思自己的题目设计,进行有效的完善。后续活动教师对活动步骤、要求、时间安排、注意点都作了周密的指导,保证了学生调查问卷设计的规范性、活动过程的可操作性,有助于学生通过调查获取真实、客观、有效的数据资料。

综合实践活动课以“动手操作、观察、资料查阅收集、调查、数据统计、实验、制作”等学习方式为主,需要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流程包括“开题、方案设计、活动实施、成果整理、展示与评价”等,每一个环节密切联系、相互制约。如何保证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教师的指导方式较之传统的课堂教学将发生比较大的变化。这些变化,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在任何学习活动方式的有效性和理性的指导上,教师要由粗放型设计走向对细节的关注,对具体问题解决方式给予关注,渗透一种严谨的思维方式,方法的指导背后是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

参考文献

综合实效 第10篇

关键词:劳动与技术教育领域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环节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c)-0041-01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三大领域之一,它是以项目为载体,使学生通过作品制作实践掌握技能、探究创新、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它更多的是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学习技能创造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这一课型有四个重要环节:一是形象感知、剖析探究;二是指导操作、动手实践;三是自主合作、大胆创新;四是展示成果、分享快乐。众所周知,小组合作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所倡导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如何使这一合作学习在以上四个环节中都能取得实效,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素养呢?下面以省编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四下)《多变的线》为例说说。

1 形象感知、剖析探究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必须引导学生对作品的结构进行细致地分析,了解作品的各个部件的功能及它们的连接方法与制作顺序。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练”我常常把制作好的作品发给学生。比如我在执教山东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材《多变的线》时,首先每组分发一个我自制的绒球玩具,让他们亲自摸一摸,玩一玩,研究研究,看有什么重大发现?然后要求学生把玩具拆开,仔细观察其组合方法,再把它组装起来。这就是剖析作品的过程,而且是一次非常深刻的作品剖析。因为只有通过如此深刻的剖析,才能对作品有深刻的理解,引入创新。接下来就是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重大发现了。这时小组的合作学习如何落到实处呢?我认为分组找组长是关键,这个功夫要下在课前。建立合作学习小组我一般坚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可以根据学生的性别、学习成绩、性格特征、家庭背景、守纪情况、操作能力、認知水平和能力倾向等方面的合理差异而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小组。只有这样,才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效地激发每位小组成员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使全班各小组之间形成大体平衡、可以在横向和纵向进行比较的小组联合体。

2 指导操作、动手实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使小组合作学习达到预设的效果,对参与合作学习的学生进行学习动机激发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常采用以下方法来激发:(1)利用外部奖励的办法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2)采取组间竞争的形式来促进组内合作,从而增强学生的集体合作观念,提高小组成员之间的凝聚力。(3)利用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探究中获取的成就感激发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热情。(4)利用创设合作学习的问题情境、精心设计的实验、现场示范、影视画面、言语描述、体态语言等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合作动机,营造一个充满合作氛围的课堂。以此促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指导操作、动手实践这一环节中,我采用视频画面和现场示范的手段,激发学生合作的动机。

3 自主合作、大胆创新

在教学任务设计时应该注意合作学习的任务要有相当的难度,要处于班内大多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同时这种任务学生单凭个人或一个人在规定的时间内难以完成,需要开展讨论或协作。所以我常常根据课堂教学的不同要求,教学材料的不同性质,班级群体的不同水平,学生的基本情况,对什么时候采取合作学习做出选择。正当同学们聚在一起比一比谁做的绒球漂亮,相互交流制作的收获和教训时,我趁此配乐播放了一组精美的绒球玩具图片。同时进行语言激励:这小小的绒球不仅仅漂亮,只要稍稍动动脑筋,还能做出好多可爱的玩具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跃跃欲试,信心十足。

4 展示成果、分享快乐

“优秀的作品值得赞美,粗糙的作品更值得鼓励。”这是我一直坚持的原则。因为在这一环节,教师对小组和个人的评价是否公正,奖励是否适当,是否能激起学生今后参与合作学习活动的兴趣,直接关系到合作学习的实施效果。根据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特点,教师评价方式以相互交流作为本质目的,通过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重视过程评价,定性评价,进行小组活动的总结归纳。由于四个小组都设计并制作出来自己喜欢的绒球玩具,喜不自禁,这时我给每个小组连同他们的作品照了一张相,留作永久的记忆,让他们把合作探究的成果—— 绒球玩具尽情分享,组内成员交流交流,增加了感情,使小组成员的心紧紧地连接在一起。以便下一节课更加有效的合作。

参考文献

[1] 郑淑贞.对合作学习课堂结构设计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8(10):37-38.

[2] 佘丽萍.合作学习让学生共同进步[J].新课程(基础教育),2009(3):5-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综合实效】相关文章:

提高化学实验实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09-14

实效路径05-14

实效高效05-15

育人实效05-22

实效探索05-31

法律实效06-06

传播实效06-11

学习实效06-23

实效提升对策06-22

实效培训心得07-31

上一篇:京东商城商业模式研究下一篇:催化脱硫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