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探究

2024-08-3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探究(精选11篇)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探究 第1篇

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和谐社会理论承认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不和谐因素, 主张化解社会矛盾的最主要方式就是法治。强调和谐社会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社会, 他们理应享受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发展的积极成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的一种和谐状态和过程。[1]

2. 法治的内涵

法治可以分为狭义性法治和广义性法治。狭义性法治强调法治的形式性和工具性, 不论法律服务的是专制政体还是民主政体, 是神权社会还是自由社会, 主张只要法律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就可以称之为法治社会。[2]广义性的法治主要集中于法治的形式含义、价值内涵和社会作用等方面。认为法治应当充分体现人类社会基本的价值内涵, 表达对这些共同价值的关怀, 控制政府权力, 体现民主, 保障人权。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

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法治的共同理论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就是要正确处理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 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就是法治。法治既是形成稳定协调的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也是实现和谐社会关系的重要保障。从某种意义上讲, 和谐社会是建立在法治基石之上的。只有当社会进入法治时代, 通过建立一整套能够对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加以全面有效调整的法律制度, 才能真正实现整个社会的安定有序, 在人与人之间形成一种稳定性、确定性和规则性的良好状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实现的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都需要法治的支持, 需要以法治为基础, 而法治的健全完善又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量。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法治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依靠全体中国人民, 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 进行的伟大的社会实践过程;在某种程度上言, 它们之间具有某些内在的一致性。一个处于民主时代的国家要构建和谐社会, 法治必然是基础, 民众权利的实现必然是其归宿。我国指导法治建设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理论, 特别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理论, 必然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导;指导我国社会建设的科学发展观也必然能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法治建设。

2. 社会主义法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作用

(1) 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保持政治秩序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民主政治和法治是紧密相连、相互依存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法治实现的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必不可少的轨道和保障。只有加强法治建设才能保证人民遴选自己的公仆、罢免不称职的国家干部, 才能保证人民按照法定程序决定国家大事。只有加强法治建设才能够实现社会安定和谐, 政府廉洁高效, 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的生动的政治局面。

(2) 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利运行。市场经济的顺利运行与法治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法律的不断完善, 法律的日益完善又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统一的市场交易法律规范是市场经济的基础,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是要有统一市场的交易规则, 有了统一的市场交易的法律规则, 市场经营主体才能实现平等的竞争, 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发挥最大的市场效率。要做到这一点, 就要通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统一适用的法律制度, 统一市场交易规则。

(3) 实现社会稳定和谐, 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社会稳定和谐, 国家的长治久安是人民的最高利益。法律集中了多数人的智慧, 反映了事物的发展规律, 法律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的特点, 不会因政府的更迭和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随意改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关系的调整, 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出现了很多的新情况和新变化, 其中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比较突出, 解决这些社会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法制。加强法制是社会稳定和谐, 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只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才能保证权力授予有制、行使有规、监督有效, 国家重大事项依照法定程序决定, 国家生活令行禁止, 不安定因素及时化解, 国际国内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分裂活动及时被挫败。

三、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法治建设的不足之处

1. 立法指导思想尚不够明确

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法治建设进程加快, 依法治国等概念已经成为我国社会最大众化的词语。但是, 由于社会发展过程中过多地强调了效率, 公平与和谐出现了一些问题, 而这些问题又反过来影响了我国的法治进程。我国就如何从立法层面上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一个制度框架的指导思想尚未明确, 还谈不上已经具备了较完善的理论架构。从立法的形式上看, 现有的法律制度已经基本涵盖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 但从立法的精神和内涵上来分析, 却发现目前很多法律规范已经远远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而且有许多立法的空白、盲点, 使法律法规远远不能发挥其应有的规范作用。[2]

2. 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贯彻不力

由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体制不健全等原因, 依法行政基本原则仍然得不到切实的贯彻落实, 从而引发了行政执法在诸方面的不和谐。而首当其冲的, 就是权力对执法的干扰, 部分行政执法人员素质不高, 粗暴执法, 没有认真履行行政执法的职责, 使得纠纷解决渠道不畅通, 群众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的保护, 对构建和谐社会带来消极的影响。

3. 司法公正独立的理念难以确立

长期以来, 我国司法公正独立的理念一直难以成为全民的普遍意识, 司法的公信力因为司法制度本身设计的缺陷和法官的腐败而屡屡受到严重的冲击, 从而对构建和谐社会构成了一种严重的威胁。我国法院在人事和财政上依附于各级党政机关, 在法官的人选上没有形成严格统一的法官任免制度, 给司法公正独立理念的形成带来严重的制度上的障碍, 使法院、法官对司法权的行使, 不能有效回归中立者的本原立场上来。

四、从法治建设层面构建和谐社会的对策

1. 坚持民主法治原则

加快和谐立法的步伐立法是通过制定规范来协调利益冲突的专业性活动, 人类社会诸多利益主体的和谐共处就是立法的理想目标。是否坚持民主法治原则, 坚持民主立法、科学立法, 是实现现代法治, 构建我国和谐社会制度文明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我国立法必须注意与世界各国普遍认可和接受的法治精神接轨, 以此来指导我国立法工作, 设计我国法律制度, 平衡各种社会关系, 实现国内法与国际法的和谐, 这也是中国构建法治社会的一个重要追求。

2. 厉行依法行政

构建现代法治政府执法是贯彻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法治原则在政府管理领域的具体化。依法行政强调执法主体的设立和执法活动必须有法律的明确授权并严格依据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执法程序以及立法目的和精神进行。全面提高行政理念、施政目标、问责机制、制度规则、组织运作、技术措施等方面的法治化水平。[3]此外, 还须建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监督机制。

3. 坚持司法独立公正

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 坚持司法独立公正, 是解决纠纷、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正和社会和谐的制度底线,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保障。[4]我们应当努力推广和普及司法独立公正的理念, 积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确立司法独立的地位, 使我国司法权的设定回归到法治原则所要求的应有状态, 能充分履行其依法维护公平、伸张正义的职能。具体而言, 加强对司法人员和审判活动的法律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 依法查办和预防法官的职务犯罪, 提高遏制司法腐败、促进廉政建设的能力, 以充分发挥司法机关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严颂.论和谐社会与法治[J].政法论丛, 2005 (2) :18-22.

[2]矫海霞.试论和谐社会的制度构建[J].学术交流, 2005 (4) :11-16.

[3]刘光.论社会主义和谐法治[J].学术探索, 2002 (4) .

大学生社会公德的现状和问题探究 第2篇

关键字:大学生公德心现状缺失社会公德,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根据共同的需要而形成的一种无形的道德约束,规定了人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它是人类社会中最起码,最简单的行为准则。公民的社会公德心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品德修养,更体现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当今社会,社会公德心问题已经成为了人们谈论的热点,而且,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的大学生们的社会公德现状更是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院长武东生说:“今天的大学生是值得肯定的,与八九十年代相比,社会的进步在大学生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 当代大学生关注社会,对国家大事较为热心,能够在关键时刻将民

族和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复旦大学曾经公布过一份调查显示:90%以上当代大学生认为自己较爱国,近三分之二的学生认为,比起上几代人,大学生群体并没有显示出爱国程度的降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感情更加理性和深沉,他们能够正视国家的方方面面,能够勇敢的面对国家的不足,且敢于指出国家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且积极地为了改正这些问题而出谋划策。当代大学生积极思考着国家的命运和自己的社会角色,力求能够最大程度的为国家奉献。如今,掀起了大学生参军的热潮,许多大学生怀着一腔炽热的爱国热血,不惜中断学业去参军。许多应征的学子都有一个强烈的愿望:携笔从戎,报效祖国,义不容辞。一个参军的大二学生说:“国家有召唤,我们就会义无反顾。”这让我们深深地为大学生的爱国之情而感动。如今,很多大学生在留学后,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毅然决然地活到祖国,为祖国奉献自己的美好的青春。

二. 当代大学生热心于公益。助人为乐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大学生们将

参加公益活动当作一件理所当然的事。在大学中,活跃着各种各样的公益社团,他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为周围的人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当代大学生是志愿者的主力军。在奥运会场上,志愿者的身影出现在面一个角落,他们默默无闻的为奥运服务者,无论多么辛苦,脸上都带着美丽的微笑。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大学生志愿者第一时间奔赴现场,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为了救助伤员。在灾难发生后,无数个大学生在流动献血车旁排起了长长地队伍,踊跃的参加献血活动。

三. 当代大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当代大学生已经逐步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将环境保护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很多大学生已经在生活细节的方方面面开始改变,改变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为环保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然而,大学生身上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一. 当代大学生缺乏“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社会主义

荣辱观。在很多大学中,考试作弊现象早已屡见不鲜,对于论文抄袭现象也早已习以为常。许多大学生不能遵守学校纪律,“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的现象令人担忧。很多大学生对于学校的规定熟视无睹,依然我行我素,完全不顾社会公德。乱扔垃圾的现象依然存在。

二.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扭曲。许多大学生将名利作为一生追求的目标。

有些大学生没有信仰,没有理想,没有远大的抱负。部分大学生崇尚“拜金主义”。甚至有些大学生为了金钱出卖自己的灵魂。在河北大学发生的惨案中,一些学生在学校和其他方面的威逼利诱下,不敢说出事情真相,不敢伸张正义,有的甚至扭曲事实真相。有些大学中攀比现象成风,学生只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而忽视了精神世界的丰富。很多大学生经常说生活空虚,无聊,这就是因为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匮乏。还有很多大学生怀着功利的心理入党,考公务员。

三. 当代大学生集体观念不强。作为大部分都是90后的当代大学生,基

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在温室中长大,过着娇生惯养的生活,所以集体观念淡薄,通常以自我为中心,一味的强调自我,而忽视其他人的感受,不懂得尊重他人。这就导致了一些宿舍之间的矛盾。

造成大学生社会公德的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 教育的缺失。在学生的教育方面,学校和家长一味的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学校教育的模式化,以及片面的追求高分,导致了一些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大多数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应试成绩,把考大学作为孩子的唯一目标,其他问题则无足轻重,从而导致了大学生社会公德的缺失。

二. 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现在消极浮躁的思想充斥的社会,大学生的思

想还不稳定,极易受到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大学生不可避免的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产生一些消极的思想。

三. 大学生自身忽视自我思想品德修养的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差,对社

会公德的认识肤浅,不严格要求自己。

大学生社会公德的缺失是一个社会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任重而道远。只有社会,家庭以及学生本身有机的结合起来,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重视起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多形式的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探究 第3篇

【关键词】和谐社会 老龄化 养老地产 九宫格

一、我国老龄化社会概况

据《多种文字人口学辞典》(联合国人口委员会人口学辞典编写委员会)的定义, “当老年人口在总人口的比例增大时,我们称之为老龄化。”根据联合国1956年发布的《人口老龄化及其经济社会含义》对老龄化的划分可知:当一个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0%及以上或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及以上时,可以说这个地区已步入老年型社会。

我国于2000年年底正式进入老龄化国家行列,而根据我国2010年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调查结果可知: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说明我国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就中国老龄化社会发展状况而言,根据中国老龄化办公室的统计数据及预测可知,中国老龄人口发展趋势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82-2000年,成年型社会过渡成老年型社会;第二阶段,2001-2020年,老年人口逐年增加(到202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2.4亿,占总人口比例的16.60%,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10.85%);第三阶段,2021-2050年,老年人口快速增长并达峰值(在2049年左右达到峰值,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高达34%);第四阶段,2051-2100年,老年化程度趋于平稳(老年人口始终维持在30%左右的比例,并将会一直持续到21世纪末期)。伴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老龄化社会所带来的问题也接踵而至,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在整体国民经济和养老体制发展较为完善时进入老龄化社会而言,中国所面临的却是“未富先老”的尴尬局面。

二、国内外养老地产发展现状

1.国外养老地产发展现状

关于老年地产的定义,笔者比较认同陆秋虹和邓用林的观点:“养老地产是指在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由房地产开发商或相关机构推出的适合老年人居住、符合老年人心理及生理特点的,并能够满足老年人社会活动需求,为老年人的健康提供帮助且具有无障碍设施保障的老年人居住产品”。

欧美等部分发达国家早在上个世纪中叶就进入老龄化国家行列,而随着老龄化时代所催生的养老地产行业发育成熟,逐步成为一个具有规范性、社会性和普遍性的老龄产业。如: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步入老龄化社会,用立法的形式,从国家层面在法律上、经济上保障并促进养老地产的发展;英国自20世纪20年代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住宅问题成为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之一,确立并完善“老年居住建筑分类标准”,按人口老龄化过程中不同的阶段提供不同的服务;日本作为目前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已经形成了一个结构相对完善、种类比较齐全的老年人住房体系,既强调老年服务的专业化,又注重满足老年人的精神追求,在居家养老模式和经营模式等方面有较成熟的体系。

总体上看,国外发达国家老年地产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步发育成熟,主要特征表现在具有市场规模、社会功能、从业人员水平专业化、生产技能以及技术装备先进等方面,并且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产生了相应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2.国内养老地产发展现状

国务院2011年12月份印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指出:“要在“十二五”期间初步建立起与老龄进程相适应、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在政策扶持方面,将老龄产业纳入国家扶持目录,制定引导老龄产业发展的税收、信贷、投资等政策,采取税收优惠、减免费用、信贷支持等措施,大力扶植尚在起步阶段的老龄产业,积极鼓励、引导和规范个体私营和外资等非公有资本参与老龄产业的发展。

自世纪之交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楼市略显疲软,养老地产成为朝阳产业,越来越多的地产商相继进入。但是,由于体制和企业开发经验尚不够成熟,还没有形成足够健全的养老地产开发体系。因此,在分析国内一些房地产开发商的案例时,很有必要进行一些相应的总结归纳,对其成功和失败的经验进行系统的处理和分析,以便早日寻出一套适合中国具体国情的养老地产服务链。

在我国,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温州模式”和北京太阳城国际老年公寓。“温州模式”就是以政府为力量主导、举办单位多元化、资金筹集多样化、城乡一体化的养老机构模式,它的优势在于政府作为主导作用,在老年机构兴办过程中发挥规划、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作用,在资金、场地、税费等方面推出优惠政策,吸引私有企业进入。北京太阳城国际老年公寓是一个以老年人为主、适合各种家庭类型、具有全方位服务功能的综合性社区。整体建筑体现了全龄关怀的设计理念,同时在社区的功能设计上突出了老年人为主题的设计风格,满足老年人居住的无障碍设施保障,配套服务设施较充足。

因此,反观国内老年地产项目建设的发展现状,相比较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而言,发展相对落后很多,模式较为单一,没有形成相应的模式。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昭示着这个朝阳产业的潜在商业价值;所以,在现有和谐社会背景下,探索出一种符合中国国情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养老地产开发模式是很有必要的。

三、我国养老地产发展瓶颈制约因素分析

1.从政府层面看,缺乏宽松的政策环境及必要的政策支持。现有优惠政策难以落实,具体表现在:没有出台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并以此来引导市场正常发展;政府干预过多,影响了民营企业开发养老地产项目的积极性;对于土地出让金及相关税收优惠没有实际落实,仅仅是项目水电费按民用价格收取;其次,对于造价相对高于普通房地产项目的50%至100%的老年地产项目来说,前期的资金筹集存在较大困难,政府对于该类福利性事业没有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

2.从企业层面看,开发商对养老地产项目的开发经验不足。模式单一,开发规模相对较小,影响项目整体功能发挥。国内养老地产开发模式大多是开发商参照国外模式进行照搬建设,模式单一,没有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遇到相应的问题;其次,开发商由于趋利性进入该行业,事先没有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再者,由于大多数民营企业自身资产不足,筹集资金困难,无法开发建设规模较大的养老地产项目,影响项目整体功能的发挥。另外,已开发的养老地产项目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知识结构不合理,老年人服务人员有待培训。

3.从项目层面看,养老地产项目本身存在较大的开发难度。一方面,养老地产是带有福利性和公益性的;另一方面,又是商业项目,需要为投资者带来投资效益回报。由于老年住宅需100%无障碍化建设,养老地产项目造价偏高,投资回报周期长,回报率低,导致投资者采取消极和观望的态度。另外,老年人收入普遍偏低,而建成后相关的服务成本也无法降低。

4.从市场层面看,现有市场经济机制运行不够完善和规范。没有给养老地产提供一个较好的市场环境,缺乏市场规范和行业标准,养老相关产业还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没有形成相应的产业链。

5.从消费层面看,消费群体在认知和消费能力上存在差异。消费群体存在地域性和差异性,老年人消费观念和消费能力都存在较大的差异,社会对此类消费的关注度还不够,且社会上还没有形成对老年地产的统一认知。

四、和谐社会视野下我国养老地产发展建议设想

1.和谐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内在诉求解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具体表现在:个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个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整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和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是思想道德体系和先进文化建设,这都与和谐分不开。在新的历史时期,承接和弘扬中国自古所崇尚的和为贵、和谐为美的和谐社会理想,建设各阶层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共治的和谐社会,正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追求的目标。

基于和谐社会背景,人的全面发展首先表现在人自身的和谐,即人自身内部的协调,具体表现在身心健康方面,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只有在保证了人自身和谐的基础下,才能开展与外界环境的相关活动,以满足人自身的内在需求。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人自身和谐和与外界环境的诉求关系,包括学习、使用、认知、创新等方面。

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充分考虑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和对外部的诉求关系,坚持做到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时,对于开发老年地产项目的意义在于:开发商在开发建设养老地产项目时,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特点,本着以服务老年人的需求为宗旨,开发设计出符合和谐社会背景为前提的老年地产项目。

2.我国养老地产发展建议

针对我国老年人口众多及增长迅速的特点,通过借鉴上述国外成熟养老地产的开发经验,汲取国内养老地产的失败教训,基于老年地产项目开发的制约因素等方面进行剖析,笔者从以下三个角度对养老地产的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1)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和相关行业标准。对相关优惠政策进行落实,鼓励民营企业进军养老地产行业,对企业在开发养老地产项目的过程中进行监督,避免出现“挂羊头,买狗肉”项目。政府在养老地产项目开发方面要起到引导作用,对于有利于民生的工程,在项目开发时对选址、土地出让金、相关税费等方面要给与必要的支持;同时,在项目的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要及时帮助解决。

(2)开发老年地产项目时,要秉承“以人为本”理念,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以及当地老年人的分布结构和趋势。开发商在进行老年地产项目开发时,要注重自身团队的综合能力,包括项目设计人性化、服务团队专业化、配套设施完善化、服务管理有序化。在后期使用过程中注意利用闲置资产,盘活不良资产;注重开发经营模式的创新,形成一套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开发管理模式。

(3)金融行业加快开发出适用于养老地产行业的金融产品。养老地产较于一般地产项目而言,存在造价更高、回报周期更长、回报率更低等特点,所以,对于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养老地产金融支撑体系的市场而言,普通民营企业更难直接进入该行业并推动发展。

3.“九宫格”项目设想

之所以将该设想项目称之为“九宫格”,是因为该设想将一个普通的养老地产项目分为九个部分,即分为普通住宅Ⅰ区、普通住宅Ⅱ区、普通住宅Ⅲ区、老年住宅Ⅰ区、老年住宅Ⅱ区、老年住宅Ⅲ区、医疗保健区、商业学习区、休闲生活区等九部分。并且,该项目的选址需满足距离最近的大医院10公里以内,以满足紧急情况的发生:

(1)普通住宅Ⅰ区:该住宅区为一般性住宅建筑,无需设计无障碍设施,可减少单位造价成本。该住宅区主要提供给家中无老人,或者家庭成员趋于中年型,身体较为健壮,行动尚且方便,尤其是一些在城市上班的年轻夫妻和只需抚养子女的家庭。

(2)普通住宅Ⅱ区:该住宅区为居家养老型建筑,主要提供给老年人由于习惯居家生活或者子女不愿和父母分开住并且有时间照顾老人的家庭,无障碍设施100%覆盖。该类户型设计主要是满足一些传统的居家养老家庭,且每户都会对相应的房间进行无障碍化设计,满足老人居住需求;一楼可配置相关的服务中心,用于满足部分老人的需要。

(3)普通住宅Ⅲ区:该住宅区为有父母不同住类建筑,主要满足一些不愿和子女一起生活或者子女没有时间对老人进行照料的家庭。该住宅区只需在相关过道上进行无障碍化设施覆盖,即可以减轻建造成本,又可以使这些老人不定时的回家团聚。

(4)老年住宅Ⅰ区:该住宅区为老人生活完全自理型建筑,无障碍设施100%覆盖,主要满足一些生活尚能独立,喜欢和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

(5)老年住宅Ⅱ区:该住宅区为老人生活半自理型建筑,无障碍设施100%覆盖,并且多为底层建筑,满足那些子女没有时间照顾的老人,每两个老人至少配备一个专业护理人员。

(6)老年住宅Ⅲ区:该住宅区为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型建筑,无障碍设施100%覆盖,每个老人都必须有一名专业的护理人员24小时看护。

(7)医疗保健区:该住宅区主要为社区医院和健身场所,有开发商自带的物业公司聘请的专业医护人员,有相关的老年健身器材和场地。

(8)商业学习区:该住宅区主要分为超市、银行、幼儿园、邮政、商铺和老年人学习中心。

(9)休闲生活区:供社区居民进行休闲娱乐的场所,例如广场等。

在项目的经营管理上,应该注重后期的持续经营;在销售方面,前三个部分根据实际造价情况进行出售,发放完全产权证;对于老年人居住部分,不出售产权,以租赁为主,费用按月支付,社区的医疗设施服务对老年人实施优惠报价。另外,该项目在开发过程中遵循规模化、标准化和合法化建设要求,即满足一次性入住大批各种老年人;销售方式人性化,依据不同老年人家庭情况的不同设计出不同的出让模式,旨在满足大部分人需求。

【参考文献】

[1]麻凤利.中国老年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6.

[2]孙陆军.中国涉老政策文件汇编[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11.

[3]台恩普.促进老龄产业发展的机制和政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师春芳,陈金宝.美国和日本的养老地产经验[J].金融博览(财富).2012,(1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探究 第4篇

在2005年的党和国家发展的答卷上, 打分最高的是一道政论题叫“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我们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新闻传媒帮助人们寻找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注点上的结合点和平衡点。近几年来, 我国重大事件、突发事件频发, 尤其过去的2008、2009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南方雪灾、三鹿奶粉、汶川地震、北京奥运、神七出仓、甲流爆发、建国60周年庆典……在人们通过各种媒体快速获取信息、了解事件真相的过程中, 记者群体起到了不可低估的推进作用。他们活跃在各种新闻事件现场, 通过话筒、镜头向受众报告最新的信息。相应地记者职业口语这一职业手段获得井喷式的运用, 出现了记者职业口语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下, 社会对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要求进一步加大, 培养外向型、复合型职业记者, 提高其职业口语能力, 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形势, 发挥传媒行业在社会建设中的舆论引导和推进作用已经迫在眉睫。

二.记者职业口语能力训练的内涵和特征

1. 内涵

本文从内容与形式关系角度对其内涵做了阐述, 即训练内容为王, 训练途径扩张。口语训练的内容是核心、根基和目标, 口语的外部有声训练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因此, 口语的外部有声训练影响着口语表达的内容, 口语训练的内容制约和决定着口语表达的效果和质量。记者职业口语能力训练的原则之一即训练的外部有声形式为口语内容服务。

2.特征

广播电视记者职业口语的训练具有职业性 (新闻性、真实性、现场感) 和口语性 (音声性、随机性、应变性) 两大特点。从本质而言, 它既具有记者技能训练的特征, 同时又具有交际口语训练的特征。

三.记者职业口语能力训练的内容体系

记者职业口语能力训练的内容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是从职业岗位分析入手, 确立记者职业口语能力训练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规划设计。记者职业口语能力由职业基础能力、核心能力和综合能力构成, 其中, 职业基础能力具体阐释为准确清晰的口语表达能力、严密的语言组织能力、细微的观察能力、深入理解的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具体阐释为辨别真伪和去粗取精的能力、信息提炼和加工的能力、迅速的现场信息捕捉力、强烈的新闻敏感、缜密的分析能力、敏锐的判断力、独到的见解力、话题的引申和延展能力、观点阐述和论证能力、舆论引导和监督的能力、即兴发挥的能力;职业综合能力具体阐释为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有效的人际协调和沟通的能力、组织策划能力。

记者职业口语能力构成决定了训练内容, 其内容包括基础类技能训练, 细分为普通话语音训练、发声基础训练、语言表达训练、思维与思路训练、交际口语类型训练;专业基础类技能训练, 细分为记者职业口语能力基础训练、记者采访与写作基础训练、口语心理素质训练;专业类技能训练, 细分为记者现场报道准备训练、各类时态和各类新闻的现场报道训练、记者倾听与提问训练、记者采访方法训练、新闻采访方式训练、记者评论方法训练、不同类型和不同节目内容的评论训练等。

记者职业口语能力训练的内容体系从教学角度可分为实践和理论两大相对独立的培养体系, 作为整个教学体系的两条主线。

1.实践体系

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思路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在课程设置上要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 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培养方案;在课程体系上以培养实践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为主线, 把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 并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 建设结构合理、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满足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培养要求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构建具有新闻传媒特色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具体内容如下:

(1) 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安排

记者职业口语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其实践环节的设置和实施是专业教学的重中之重。以专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实训基地为基础建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双线并行, 既相互独立、自成体系, 又通过生产实际紧密结合, 理论教学为实践教学服务。加强各种形式的实训教学环节是实现记者职业口语能力训练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

(2) 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组成

结合高职高专教育实践课程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新闻媒体对人才能力、素质的特殊需求, 在记者职业口语的课程体系中, 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主要由以下五个实践教学环节组成:课程实训、课程训练、课外综合实践、毕业设计、毕业实习。

(3)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学时分配比例

长期以来高职高专教育领域对实践课程的重视还很不够, 形成了一种实践环节过多地依附于理论课程的局面。因此, 在构建记者职业口语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时, 把原本服务于理论教学的实践教学, 从理论教学体系中分离出来, 形成相对独立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作为整个教学体系的两条主线之一。在学时分配方面加大实践课程所占学时比例, 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为其今后踏入社会实际工作打好基础。

(4) 实践教学的教学方式与手段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我们以高职高专教育“能力培养”为核心, 积极改革教学方法, 引入现代教育技术, 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2. 理论体系

记者职业口语理论教学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 从职业岗位分析入手, 确立记者职业口语能力训练的定位与培养目标及课程规划设计、确定课程内容。本课题提出的理论教学体系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相结合, 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相结合, 不断探索新时期和谐社会条件下记者职业口语能力训练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记者职业口语理论教学体系的具体内容如下:

1) 理论教学体系课程安排

以记者职业口语能力训练目标为中心建立理论教学体系,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双线并行, 既相互独立、自成体系, 又通过生产实际紧密结合, 理论教学为实践教学服务, 科学编排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体系由五部分组成, 所涉及的理论知识都是该训练项目有机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执行过程中, 应在经过专业教师编排审核的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完成教学。

记者职业口语既是一个课程名称, 又是一项能力。在实际操作中又天然地分为多个方向:新闻记者职业口语、体育记者职业口语、军事记者职业口语、娱乐记者职业口语等;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学生也因为各自兴趣不同在学习倾向上分别有所侧重;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也自然向多个领域分流。基于以上三个原因, 我们在设置理论教学体系时, 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内容也应按职业类型做进一步分化。

在记者职业口语课程的设置上, 根据专业技术课的要求确定基础理论课的内容, 基础理论讲授的基本原理和知识点为专业技术课提供理论依据和设计规范, 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开设既为后面专业技术课程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又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 而专业技术课、专业拓展课则更接近实践一线动手能力的培养。

专业综合理论的学习, 结合当前的形势、广播电视发展的现状和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具体情况综合开展, 将单一按课节教学变成专题报告会、校内网论坛、班会讨论等多种形式并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综合理论的学习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而不局限于某个学期。

2) 课程体系的教学方式与手段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积极改革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做到在讲清概念的基础上, 强化应用, 并作好和后续课程的衔接。一些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中所使用的实例、讲解的方法, 都将在以后的专业技术课程中继续使用。从理论教学体系看, 理论要讲透, 开发综合化和专题化教学, 增强教学的实用性、灵活性和适应性, 实现培养目标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对接。

总之, 记者职业口语是记者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一项, 训练中在与其他各项能力做好配合的同时, 训练内容体系内部也要做好协调和配合。和谐的本质就是协调和发展, 即系统内部各要素协调有序, 系统外部运行平稳。因此, 训练体系中涉及的各个阶段、层面、环节、步骤、角度和切入点都是前后呼应、彼此关联, 在协调合作中有序推进的, 力图在整体模式的稳步运行中使学生的记者职业口语能力得以提高, 兼顾整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框架与细节、基础与技能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探究 第5篇

[摘要]文章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定义及其内涵出发,阐述了标准化战略的功能,论述了加强标准化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提出了较为详细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加强标准化战略的措施。

[关键词]和谐社会;标准化战略;功能与作用;措施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定义及其内涵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这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已经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提升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这不只是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认识上的一大飞跃。

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是人和社会得到协调发展、自然得到尊重的社会。概括地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我们认为,“和谐社会”的内涵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是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的社会。

2)是全体人民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社会。

3)是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

4)是一个自然得到尊重的社会。

5)是行为规范的社会。

6)是社会运筹得当的社会。从上面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定义及其内涵看,我们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人、自然和社会和谐统一,要求为全体人民谋福利,要求社会结构合理与行为规范,这就要求我们建立各种标准,以保证和谐统一。所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呼唤标准化战略。

二、“标准”的概念、地位、作用与功能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是质、量、度的统一体,事物总

有一个度,这个度是此事物之所以成为此事物而区别其他事物的标准。所谓的标准化,是人类活动的纪律约束,也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普遍适用的基本法则之一。标准是什么,根据国家标准的定义,标准就是对重复性事物的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并由主管部门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标准是质量检验的依据、知识产权的核心、现代竞争的武器、更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致胜法宝。根据WTO/TBT的定义,标准为经公认机构批准的、规定非强制执行的、供通用或重复使用的产品或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的规则、指南或特性的文件。该文件还包括专门适用于产品、工艺或生产方法的专业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

1.标准的特点和规制标准具有如下的特点和原则:

(1)标准的柔性规则与非强制性

(2)标准的应用广泛、影响面大,涉及各种行业和领域。标准除了大量的产品标准外,还有生产方法标准、试验方法标准、术语标准、包装标准、标志或标签标准、合格评定标准、制定标准的标准、质量管理标准等等,广泛涉及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3)标准对贸易壁垒的显性作用我们都知道,标准对于产品及其生产过程的技术要求是明确的、具体的,并且一般都是量化的。因此,其对于进入国际贸易货物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制定标准来保护本国的利益,采用抬升技术壁垒门槛的国家标准战略。据统计,按照WTO统计,从1995年到2004年,中国已经连续10年成为受到反倾销制裁最多的国家,有60%的出口企业遭受到国外技术性壁垒,尽管我国的出口贸易额已经超过了6000亿美元,但我国每年出口因此遭受的损失高达700亿美元。

(4)最小贸易影响原则标准在目的或效果上不应该给予国际贸易不必要的障碍。

(5)非歧视原则各国在标准方面,给予WTO任何成员国领土产品的待遇不得低于给予本国同类产品和源于其他国家同类产品的待遇。

(6)等效原则和协调一致原则除非因为国际标准或其中的相关部分无效或不适当,一旦国际标准已经存在或即将生效,每一国家标准化机构都应使用这些标准或其中的相关部分作为其制定标准的基础。

(7)透明度原则标准化机构应该定期,如至少每6个月公布一次

工作计划,包括其名称和地址、正在制定的标准及其前一时期已采用的标准。

2.标准的地位、作用与功能

世界上,流行着这样的理念“一流的企业或国家做标准、二流的企业或国家做专利技术、三流企业或国家做产品、四流的企业或国家做苦力”,从这其中可以体现和感觉出标准的地位。毫不夸张地说,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国际标准制约国际市场的时代,国际竞争的核心在于标准的竞争。现在世界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把标准作为参与现在及其未来全球竞争的战略武器。一个现代国家不但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还应该有技术制度,尤其要把技术制度当作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相提并论的独立制度体系对待。

实际上,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在和平发展成为世界主要潮流的背景下,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趋势下,技术制度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基础制度之一。它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安定与发展,关系到人身健康与安全,关系到保护人们的权益、保护动植物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关系到一个国家在世界竞争中能否立于不败之地,并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标准化战略对我国而言,有如下的重要作用与功能:(1)

标准化战略在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我国正处于21世纪前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鉴于人多、地少、资源人均占有量低的国情,必须要发展循环经济,要从根本上改变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产业升级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进而提高国民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而实现这些目标,必然涉及到产品的技术标准。

(2)标准化战略能够实现规模生产和保证产品质量

标准的制定能够减少产品的种类,使得产品的品种呈系列化,促进了专业化生产,实现产品生产的规模经济,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标准不仅对产品的性能做出了具体要求,而且还对产品的规格、检验方法与包装和储运条件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依据标准检验,产品的质量就能够得到可靠的保障。

(3)标准化战略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和节约能源,有利于保护人

类环境和执行环境法规

近年来,我国将资源和能源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作为标准化的一个重要领域,制定了灌溉、节水生活器具、废物及其处理、回收再利用、城乡建设与小康住宅环境等方面的标准,制定了资源和能源标准,保证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行为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4)标准化战略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形成核心竞争力,一项科研成果,如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开始只能在较小的范围内应用,一旦纳入了标准,则就能迅速得以推广和应用。目前,各国都十分重视通过标准来大力推进先进技术应用。

(5)标准化战略有利于确保产品的兼容性

我们都知道,许多产品如果单独使用没有任何价值,比如一台电脑仅有主机而没有显示器、键盘或者鼠标、软件等与之匹配的产品将是毫无用处。而由于国际分工的细化,这些相关产品一般由不同的生产厂商生产的,标准就能确保产品与部件的兼容和匹配,使得消费者能够享用更多的产品。

(6)标准化战略是跨越国外“绿色技术壁垒”,促进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关税壁垒的作用日益削弱,包括“绿色技术壁垒”在内的非关税壁垒日益显现。我国正处于入世后的过渡期,必须遵从国际规则,按照国际标准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特别是与人体健康和环境有关的产品质量。我国要积极应对挑战,加大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力度,颁布一批新标准,以此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

(7)标准化战略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的重要技术支撑

没有标准化战略的技术支撑,科学的发展观就不能有效落到实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三、加强我国标准化战略建设,全面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前面已经论述了标准化战略及其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作用,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加强我国的标准化战略建设。结合我国的国情,我们可以从下面的几个方面着手加强我国的标准化战略建

设,全面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1.加强标准化战略及其重要作用的宣传,引起全国人民和政府及其相关单位的足够重视

目前在各级政府部门中,对标准化战略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没有把标准化战略建设摆到议事日程上来。我们必须加强标准化战略及其重要作用的宣传力度,进行全方位报道。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各类论坛、宣传广告等等媒体的作用,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各类企业单位、各级政府部门和各有关单位在认识和行动上高度重视。

2.研究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发展的标准化发展战略

进入新世纪以来,有关国际组织、区域性组织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加强了标准化发展战略的研究,制定了标准化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我国也要围绕发展循环经济来确定标准化发展战略的重点领域研究,将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环境保护、健康和安全纳入到重点领域来。要建立资源循环型社会的标准化政策,推进环保标准化战略,建立循环经济社会体系。

3.推进公共安全标准化建设

(1)成立公共安全标准化技术专门委员会

(2)组织专家参加安全国际标准制定及其相关的国际活动,加强与相关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以便掌握国际信息,并及时把我国的技术要求和意见反映到国际标准中,加强沟通、交流和合作。

(3)加强公共安全标准化的研究和宣传力度

分析我国公共安全标准化的现状和问题;建立我国的公共安全标准体系及其框架,建立公共安全标准信息平台。政府通过媒体加强公共安全标准化宣传教育,使企业及早做好应对准备,引导有实力的企业积极参与公共安全国际标准化活动。

4.与时俱进,做好标准化的创新工作

标准化工作本质上是通过施加正确而必要的约束,使得事物运行规范化。由于事物是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所以标准化工作也必须随之不断创新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对事物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否则将会成为事物发展的绊脚石。

5.做好标准化工作的社会服务

标准化工作是一种公益性事业,服务社会是标准化工作者的根本任务和神圣职责。标准化工作必须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生活型、节约

型与和谐型社会服务。

6.加强企业标准化工作及其进展

企业应当成为标准化工作的主体和直接受益者,标准化是规范企业科学管理的有效途径,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动力,是企业做大做强做出品牌的有力武器,所以一定要加强企业标准化的工作力度,使得企业积极参与标准化工作。

7.做好城乡协调发展的标准化工作,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探究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5-0253-03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现状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逐步深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价值观的正确与否是影响及评价大学生行为的重要指标。因此,不断深入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项长期且重要的工作。目前,我国各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逐步深化,首先在理论方面,科学发展观和“中国梦”等新理论不断为我们的大学生教育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在宏观上引领大学生思想的发展方向。其次在培养方式上,各高校不断挖掘、创新使大学生易于接受的、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教育方式。同时,政府也号召相关部门与媒体大力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扬,广泛宣传社会各领域的正能量。最后,高校的社会主义教育水平也不断提高,很多高校都开设了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的课程,在加强大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积极号召大学生深入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内容。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普遍认可

从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逐渐完善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阐述,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有调查结果显示,81.25%的大学生调查对象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指导作用;77.86%的大学生赞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84.51%的大学生支持“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髓”的说法;83.55%的大学生同意“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因此总体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得到了大学生群体的普遍认可与赞同,能够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指引下,拥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共同理想,充分发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深化改革创新,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来指引和约束日常行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三)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发展

目前全国所有高校大学生基本以“90后”青年为主,且大部分为独生子女,这个群体生长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巨变的转型期。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政治的变革以及西方新的思想文化等影响因素的冲击,他们的自我意识较强,逐渐成长为个性张扬、思想多元的新一代。互联网应用技术的广泛普及和随之而来的大量多元化新鲜事物,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大学生价值观的改变及多元化发展。积极的多元化价值观所带来的思想创新与科技进步等成果,有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反之,消极的多元价值观则会阻碍社会的进步,例如价值取向自我化所带来的诚信缺失、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社会道德失守问题。

(四)部分大学生对价值观的认知和行为不统一

常言道:“论先后,知为先”。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不断深入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有效灌输,大学生群体的道德认知逐渐深化,能够在此基础之上结合诚信、团结、勇敢、勤劳等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在社会实践中根据道德认知的指引,积极践行道德行为,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有些大学生表现出道德知行相冲突的现象。例如张艺兵等人的调查显示,关于考试诚信问题,95.7%的青年学生承认这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是诚信缺失的表现。但是在补考等因素的压力下,13.1%的青年学生还是在高水平的道德认知背景下,选择了错误的作弊行为。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还不完善

高校内针对青年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途径主要体现在“两课”上,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思想政治教育课。这种单一刻板的授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末的教育改革以来,高等教育改进了课程设置和办学规模等方面,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由于长期以来高校的教育培育体制和评价机制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忽略了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状况,因此也就不利于全面深入地在大学生群体中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以培育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复旦大学生投毒案和药家鑫杀人案等案例就暴露了这一体制的弊端。另一方面,高校的理论价值观教育脱离学生实际,没有把科学的理论指导与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融入到一起,因此,即使大學生接触了系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教育,也不能充分发挥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指导作用。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及平台未充分利用

目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潮推动下,多数高校都采取各种形式,不同程度地深化了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例如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举办多种宣传校园文化的文娱活动以及建设校园公共网络平台等。实际上,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这些教育方式和平台的利用还主要拘泥于形式,并没有完全发挥出其应有的效果。以校园公共网络平台为例,其本身具有信息量大、更新快且互动性好的特点,能够方便并促进大学生的自主价值观学习。但是部分高校的校园公共网络还只是一个有虚无实的空架子,网站没有专门的人员进行建设,其信息含量也比较少,且更新频率也很低,不能充分挖掘并发挥互联网及时、快速、互动的优势来向广大学生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为得到充分认可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顾名思义,就要以大学生群体为对象,目的在于从根本上用科学的价值观念引导大学生的价值观判断与行为。然而很多高校教育并没有深刻地认识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用以人为本的态度把学生放在中心位置,去很好切实的调查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与实际需求,在培育过程中,狭隘地进行理论灌输、用单一考试的方式考察理论知识的掌握,忽视对大学生根本价值观念及道德行为的影响,不能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四)不良社会文化的影响

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在各个领域的不断深化,经济逐渐繁荣,而且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对外交流也不断增多,在引进国外先进文化的同时,一些不良思想文化也随之而来。而大学生易受新事物的影响,且思想意识还未完全成熟,因此面对西方不良文化的冲击时,淡化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容易在模糊的价值观判断下不加批判的全盘接受。在价值观向复杂、多元化发展的同时,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现象。另一方面,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落后思想也在束缚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例如封建社会中的男尊女卑、专制专权、迷信等保守思想不能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与时俱进,并且严重阻碍大学生的日常社会生活,影响大学生科学价值观的构建。因此,面对不良文化的传播,我们一定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选择学习优秀的思想文化,自觉摒弃西方不良思想和国内陈旧落后文化的侵袭。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原则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科学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人类认识社会和改变社会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在改革发展的各个方面与领域,我们都必须始终坚定不移的支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其一元化指导的前提下,进行多元化的改革发展路程。

2.主导性与多元性相结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把它内化为大学生内在思想与外在行为的指导。同时根据当代大学生多元化的发展特点,尊重多元化的价值追求,挖掘创新多种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途径,坚持核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追求的和谐发展。

3.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来源于实践并高于实践。首先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必须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做后盾,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其次要结合社会实践,让大学生在实践中逐渐理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理论教育上升理性的价值认同,在理论学习与实践的结合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内化为指导自己思想和行为的指南针。

4.坚持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大学生内在的自我教育和认同是其行为的根本动力源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要坚持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朋辈教育等方式激发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进行价值观的评价、反思与调节。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途径

1.全面深化理论学习。科学正确的理论是良好行为的指向标。首先,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等知识。科学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要坚持的根本指导思想,历史证明,只有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能指导中国的发展,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帮助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取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次我们要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深化价值观理论学习,始终坚持并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学习相关的历史知识,了解国家与民族、文化等的发展历程,以史为鉴,客观辩证地看待世界与我国的发展现状,清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前景,坚定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抱负和决心。最后,我们也要注重各类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扎实的专业课基础不但是大学生完成自身发展的基础,更是促进社会科技与经济等全面发展的基础动力。反之,社会的全面发展也将带动人民价值观等全面素质的提高。

2.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过程。首先,高校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地融入到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中。用核心价值观来优化高校制度环境,充分发挥规章制度在大学生价值观建构和日常行为中的导向作用。其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各类专业课上,并在各类学科中积极加入价值观实践活动,例如可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庭模拟和文化入街道等社会实践活动,让科学价值观构建融入整个学习过程。同时,教师队伍的建设也需要核心价值观的指引。高校管理人员、各科任课教师和辅导员都需要在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培育爱岗敬业、治学严谨、关爱学生等的高尚师德,然后通过教师的示范作用来熏陶学生的价值观构建氛围。最后,还要把社会主义价值观适当地融入到各种日常服务中。各个相关部门要牢牢把握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密切关注学生的实际需要,让学生体验到服务中所渗透的核心价值观理念,潜移默化地接受科学价值观的构建。

3.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优势。互联网和手机等新通讯技术的发展已深刻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這些新技术的充分利用也大力推进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很多高校都设有专门的校园公共网页,其信息量大、互动和快速的优势促使许多高校开始重视网络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例如中国大学生在线网站就曾经以“传递青春梦想,共话民族复兴”的题目激励大学生坚定现代化建设,通过互联网成功开展了“我的中国梦”的接力活动。部分高校还充分发挥与时俱进的精神,通过网络微博和手机微信等新型信息工具,构建网络教育氛围,推进更新“微话题”、“微课堂”、“微新闻”等等的一系列活动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号召大学生群体关注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动态并积极投身核心价值观的建构活动。

4.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大环境。个体的教育受到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多种教育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探究大学生价值观构建的具体途径时,也要积极促进各种环境的优化与结合,以达到多位一体共同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目标。首先,家长要意识到自身思想和行为对孩子的潜移默化影响,努力构建良好的家教家风,为孩子未来的道德和人格教育做好基础。其次,高校要大力加强师资教育与管理水平,通过课堂教育与多种校园文化活动,构建和谐、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价值观的构建创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最后,党和政府等相关部门也要从宏观角度适当调节、融合各方面的影响因素,适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把握好舆论的发展方向,制定合理完善的方针政策,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峥.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中南大学,2012.

〔2〕郑晓旭.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

〔3〕陈思.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

〔4〕陈凯.“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4.

〔5〕吉喆.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与培育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3.

〔6〕刘艳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01):41-43.

〔7〕贾敬远.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D].山东大学,200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探究 第7篇

1 我国网络舆论发展现状

“十一五”过去之后, 我国不管是在工业化、城镇化, 还是在现代化建设中, 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和成效, 随着

非常强的专业性,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相关的管理人员应该结合媒体资产的管理实际状况对于媒体资产信息管理进行各方面的评估, 例如可以分析固定资产构建的可行性以及具体操作等。另外, 对于媒体资产在管理中的执行情况应该加以监督, 以保证媒体资产信息管理的有效进行。最后, 还应该对于媒体资产信息管理的效益进行分析评估, 确定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认识系统存在问题以及做出补救的重要途径。

再次, 每个电视台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 各个电视台媒体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应从其实际出发, 搭建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媒体资产信息管理系统, 只要满足自己实际运行需要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无论如何, 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搭建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每个电视台应该积极向该方面发展, 设计合理的信息系统结构, 把系统规划摆到重要的战略位置上, 这些都对电视台的长远发展、经济发展的速度的不断加快, 信息化也有了更大的发展动力和空间。直到2011年1月19日, 中国网民已经形成4.57亿的规模, 与2009年相比, 增加了733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34.3%的比例。而在判定一个媒体是不是已经成为主流媒体, 最主要的就是看它的普及率有没有占居总人口数量的20%, 目前为止, 我国互联网的普及率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个比例, 这样以来, 就可以证明网络媒体已经成为我国主流媒体。

随着网络普及率的不断升高, 其信息传播功能也不断增强, 在此基础上, 网民反映个人意愿以及声音就会更加方便快捷, 而且也更为自由, 这对于普

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结语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 媒体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每个电台电视台的重中之重。但是在媒体信息的存储与管理方面, 还有很多电台电视台存在较大的问题, 因此, 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该方面的建设, 以尽快实现对媒体资产的统一管理和控制, 实现用户与电台之间进行媒体信息的交互和点播, 最后, 还应该在建设信息化存储的基础上搭建具有扩展性的业务平台, 使得媒体资产的价值能够有效的发挥。

参考文献

[1]方兴.音像资料馆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应用[J].江西煤炭科技, 2010

[2]崔屹平.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媒体资产管理创新——中国广播电视音像资通大众而言, 在话语权上占有了更多的主动权。网络传播的特点包含匿名性、即时性、交互性以及低成本性等, 这些特点使我国目前的网络舆论呈现出主体的多元化、影响的广泛化、类别的多样化、主题的集中化以及聚焦的持续化等显著特性。

第一, 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突破了传统信息传播过程中传者和受众的地位, 网民不仅可以是信息的接收者, 而且也可以是信息的采集者和发布者, 这样地位的变化可以使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实现更有据可依, 网络舆论环境若是活泼具有生命力的, 那么最终营造出来的社会舆论氛围

料馆的发展历程[J].视听界 (广播电视技术) , 2011 (1) .

[3]蔡克, 张炜.江西省音像资料馆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应用实践[J].现代电视技术, 2007 (12) .

[4]严威, 谢烁.电视媒体资产管理外包决策研究[J].电视研究, 2011

[5]张洪英.从公共服务的视角谈媒体资产管理[J].视听界 (广播电视技术) , 2011 (1) .

[6]王亚.论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在广播电台内容产业发展中的应用[J].中国广播, 2007 (8) .

[7]洪锡光.浅议地市级电视台媒资系统的建设[J].现代电视技术, 2007

[8]郭忠江.浅谈“媒体资产”的管理[J].新闻传播, 2011 (3) .

(江苏电视台, 南京210008) 也是生动活泼的, 而且也能够进一步对和谐社会建设进行推动和促进。第二, 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问题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 它自身所具有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可以使个体问题公众化、简单问题复杂化、一般问题热点化、局部问题全局化, 它的开放性和弱化约束力, 给虚假信息、谣言、炒作、情绪宣泄, 甚至是违法犯罪等提供了更充裕的发展空间。

我国网络传播本身起步就比较晚, 不管是在人才、设备上, 还是在技术、法律上, 都还不够完善和健全, 大部分还处于探索阶段, 如果说我国已经步入网络时代, 那么其实以我国的现状而言还不能与复杂的网络环境和要求相符合, 相适应。在当今网络舆论发展越来越疯狂的基础上, 正确的网络舆论引导, 充分掌控网络舆论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2 网络舆论的特征

所谓网络舆论, 其实就是通过互联网的传播方式, 针对某一事件所呈现出多数人有一定影响力的共同意见或者言论。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人们的表达欲望也日益强烈, 网络媒体自身具有的开放性、实时性、交互性、匿名性等特点, 已经广泛地成为公众发表自由言论的平台。

2.1 平民化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期, 计算机互联网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 网络成为报纸、广播、电视的一个新的延续, 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充实, 在社会的各个层面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最近几年中, 发生了很多重大网络事件, 如2006年2月26日发生的虐猫事件, 2008年1月9日发生的死亡博客事件, 2008年5月21日发生的辽宁女事件, 2009年3月8日发生的北大香水女生事件等等, 在这一系列网络事件中所出现的主人公大部分都属于当今社会中的普通人士, 这些事件在传统媒体眼中并没有体现出多大的新闻价值, 而在网络媒体中却呈现出了网络舆论的“平民化”特征。

2.2 交互性

曾经在美国《洛杉矶时报》发表的一篇题为《网络侦查, 中国进行中》的述评文章, 作者马克·马格尼尔称, 这些参与“人肉搜索”的网络在线人群, 让国际刑警组织都黯然失色:中国最有名的侦探机构中的私家侦探很少睡觉, 一直无情地追寻猎物, 让国际刑警组织都黯然失色, 而且它们还是免费的。但在你考虑雇佣之前, 有一点比较困难, 这些侦探都是网络在线的人群, 数百万人共同进行“人肉搜索”。

在上面这篇述评文章中, 参与“人肉搜索”指的就是网民。所谓“人肉搜索”其实就是指通过你问我答的方式, 对网上人物的真实生活身份进行追踪, 将其私人信息进行公布的网络行为, 并且这种网络行为大部分都是自发的。在网络虚拟世界中, 网民们的舆论力量被强有力地突显出来。“人肉搜索”正是将网络舆论的交互性特征充分地体现出来。这一特征是指网络媒体传播通过传者和受者之间形成的互动式传播模式。双方可以在线接收到对方的信息以及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实时反馈。

2.3 倡导道德, 追求正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公众的民主意识越来越强烈。无法实现公众参与的公共决策, 已经不能满足多数公众的需求。但是, 在传统的参与制民主中仍然存在着严重的约束和限制, 例如, 地理限制、事件限制以及信息限制。而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不再受到这些因素的限制和制约。网络作为一种效率极高、穿透力极强的新闻传播, 已经逐渐成为中国平民发表言论自由, 参与公共事务的主要平台。

2.4 非理智性

网络无形之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强大的政治力量, 不管是针对政府而言, 还是针对社会而言, 网络都是一笔重要的政治资产。但是与此同时, 我们也要充分地认识到网络舆论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因为受到生活环境、受教育程度以及个人价值观念等因素的制约, 在网络中很容易出现一些不理智的怨气和不健康的价值观。很多普通受众的媒介素养较为匮乏, 对于事件的真实情况不能准确地分析和处理, 容易受到误导, 在这种前提下, 网络舆论中也就带有一些不理智的内容。

3 加大网络舆论引导的制度建设力度

网络舆论体现出来的正确引导, 并不仅仅是网络媒体自身建设的问题, 而且也需要各级政府的扶持、帮助以及足够的重视。

从宏观角度上进行分析, 政府的相关部门应该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最大程度的支持和帮助, 使其成为主流媒体, 在此基础上, 所形成的网络媒体可以在政府的监督和管理下更为让网民信任。通过对管理主流网络媒体和论坛力度的加大, 在网络舆论宣传阵地中占有主导地位。

从微观角度上进行分析, 网络媒体要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专业性的培训, 特别是针对网络编辑和论坛版主以及网络评论员实施大力度的专业培训, 从而使他们的引导舆论能力得以增强。总体来讲, 首先, 网络编辑和论坛版主要有极高的设置议题的能力, 特别是针对重大事件的议题能力。其次, 对论坛的“意见领袖”进行培养。

参考文献

[1]周立瑜.网络舆论及其引导初探[J].新闻世界, 2011 (3) .

[2]崔蕴芳, 沈浩.网络舆论如何有效引导主流舆论——以“强国论坛”的网络舆论引导为例[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2008 (6) .

[3]郭志蓉.我国大陆网络舆论传播研究现状分析[J].青年记者, 2010 (23) .

[4]王天意.网络舆论的功能及社会效应[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 (3) .

[5]王秋菊, 刘杰.网络舆论监督与构建社会的公平与正义[J].新闻爱好者.2009 (8)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探究 第8篇

关键词:和谐社会,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员工

企业是社会构成的重要的部分, 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担负着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物质保障的历史使命。做好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是当前工作的重点。

一、做好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性

(1) 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一个企业的员工水平决定着企业的水平和发展。结合工作实际, 做好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 才能最大程度上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员工的思想水平提高了就会在工作时有良好的心理状态, 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得员工在工作时不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而是把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 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实现人生追求。这样才能使员工自觉的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2) 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一个企业要做到有活力, 管理有力、沟通顺畅就要有良好完善的内部管理体制。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是的员工更加深刻的理解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宗旨, 对企业的目标和发展前景有着清晰的认识, 认同企业的价值观, 这样就可以在企业内部形成合力, 所有人劲往一处使, 使得企业活力十足。

(3) 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作用。企业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 密切联系实际, 积极关心员工生活、密切联系实际, 解决员工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这样就可以把许多矛盾在萌芽中解决, 职工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和谐视角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问题

随着社会和企业的不断发展, 企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企业的思想政治工过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各个企业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积极创新, 求真务实, 力求和谐, 使得这项工作有着积极向上发展的趋势, 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 思想认识不足, 缺乏重视。当前很多企业中没有专门负责思想政治工作的部门和个人, 企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应该有的重视。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 管理人员思想不统一, 思想政治工作打都停留在口头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 员工和管理者只关心业绩和经济效益, 对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的作用不认同, 甚至认为可有可无, 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不力, 效果不好的局面。

(2) 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针对性。当前很多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仅仅停留枯燥的理论说教层次, 没有深入基层了解员工的思想状况和精神需求, 同时现在社会的巨大压力也使得员工在接受思想政治工作时一定的抵触情绪。有的企业不能与时俱进,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还是很多年前的老一套, 没有根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做出改变和调整, 这使得进行的工作缺乏针对现在社会情况和员工自身情况的针对性, 员工在思想学习中学习不到切实有用的内容, 长久以后就对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热情和认同, 从而使思想教育工作不能达到应该有的效果。

(3) 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能力不够。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企业职工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 职工的思想状况呈现多元化的特征, 现阶段很多员工有着很强的学习意识、良好的社会条件使他们的社会经验和生活更加丰富, 这一切都使得员工的思想十分复杂, 工作按难度不断加大。这就要求我们的政工人员要有足够的能力适应这样的改变并能做出相应的应对。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很多的政工人员对别人要求严格, 对自己有另外的标准和宽松的要求, 工作上简单粗暴喜欢用命令, 对工作业绩的关心胜过工作效果, 不注意关注普通职工的思想变化和实际需求, 不及时为职工解决问题, 在工作方式方法上不与时俱进, 不注意吸收先进的理念, 不主动学习完善自己的知识系统, 面对知识丰富思考能力较强的员工无法开展工作。长此以往, 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在工作时缺乏权威, 没有说服力, 严重营影响了企业对职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和谐社会视角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1) 强化认识、高度重视。企业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深刻认识想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不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在务实上下足功夫, 求真务实, 要切实的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工作中, 建立起专门的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还要建立起考核制度和保障制度, 切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

(2) 积极创新, 与时俱进。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创新工作方法, 努力于是俱进, 用新的思想理论指导思想教育工作。要注意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创新, 要在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基础上行创新, 要注意从工作机制上创新, 开辟新的途径。在日常工作中要狠抓落实, 确保思想教育工作的效果, 要根据职工的需要采取灵活多变的工作方法, 克服以往单一的开会学习、一人读多人听的局面, 要正确认识新兴事物的作用, 重视网络等工具的应用, 努力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贴近员工服务员工, 从而取得员工的认同, 使得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3)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这个理论体系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最新的理论武器,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构建和谐社会是具体要求和目标。企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用科学发展观做指导, 坚持以人为本, 处理好各方面要素的关系, 使得员工形成思想共识, 凝聚人心, 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在和谐社会视角下, 只有用科学的理论武装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度重视, 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与时俱进, 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 构建合理的机制并确保其能够长久实施, 才能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李云桥, 与时俱进地做好和谐社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2)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探究 第9篇

“和而不同”命题的提出和运用体现了中国古代治世方略经验的理论总结。《国语·郑语》记载, 史伯在回答郑桓公“周其弊乎”的发问时认为, 西周最大的弊端就是“去和而取同”。就是说它违背了“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的规律。他把“和” (多种事物—“他”的相互作用) 和“同” (单一事物的重复相加) 对比, 认为阴阳和而万物生, 完全相同的东西则无所生。又据《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 齐景公问:“和与同异乎?”晏婴说:“异。和如羹焉, 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 焯之以薪, 宰夫和之, 齐之以味, 济其不及, 以泄其过, 君子食之, 以平其心。”晏子以“做饭”为例来强调君在处理政务上的原则是“否可相济” (和) 。孔子在此关系上提炼出“和而不同”的哲学命题。在《论语·子路》篇中,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即是说, 作为君子来讲会汲取别人的有益的思想, 纠正其错误的意见, 得出正确的结论而决不盲从, 这叫“和而不同”;至于小人却只会随声附和, 从不提出自己独立的见解, 这叫“同而不和”。显然, 孔子把对“和”与“同”的不同取舍作为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准, 表现了重和去同的价值取向。把这种“重和去同”的思想用于治世方略的思想家是吕不韦的《吕氏春秋》。秦王朝走了一条“重同去和”之路, 全面实施申、韩之术并片面地实践了韩非学说中“欲治者奚疑于重刑”的一面, 忽视了赏罚并用、任法去私等重要内容, 结果导致了秦朝过二世而亡。而西汉董仲舒崇尚“和”, 指出:“和者, 天地之正也, 阴阳之平也, 其气最良, 物之所生也。诚择其和者, 以为大得天地之奉也”《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即把“和”作为天地间最普遍的原则。他虽提出了“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思想, 但其实质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 兼取道、法、阴阳五行说等各家思想, 把礼治与法治相结合。这个实践不仅使我国步入了第一个强大的盛世, 而且为后世的发展建立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重和去同”的文化意蕴

“重和去同”是中国哲学的根本特性, 是中国文化的本质特征。“重和去同”思想真谛就在于以承认事物多样性、差别为前提的统一性。这是因为整个世界都是由多种多样异质异形的成分并存、对立构成的有机整体, 这些成分在矛盾统一体中相互作用、相克相生, 相辅相成、交感转化, 方能达到相对平衡协调状态, 实现多样性的统一。这种思想在西方也有相类似的观点, 但我们和他们有很大的不同。东西方这种思想在历史的发展中也得到了印证。如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以及后来的魏晋南北朝硝烟中, 都形成了大一统的帝国;而在西方历史中, 由于其思维方式是重分别和对抗, 在战争中也曾有过统一, 但其结局是建立了许多小王国, 未能形成中国大统一的局面。

“重和去同”的思想在现时代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用东方人特有的睿智说:“这个会议应该是求同而存异;我们之间尽管有许多不同, 但我们都受过殖民主义造成的灾难和痛苦, 所以应该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 而不是互相排斥和对立。”结果“求同存异”成了万隆会议的原则。在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虽是依据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 结合新的时代发展的形势, 创造性地提出的伟大构想, 但与“和而不同”思想仍有着某种契合的因素。“一国”可理解为“和”, “两制”即是“不同”。既承认“不同”社会制度、生活方式之差异, 又以“和”来统一。因此可以说, “一国两制”构想, 既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又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宣传和论证“和而不同”思想与“一国两制”相契合的关系, 容易得到台、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人的认同, 实现中华民族及海外华人的大团结。

“重和去同”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精髓。对于“和谐社会”这个概念的提出, 我认为这不仅是我们党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过程中提出的未来社会建构的理想模式, 而且也是解决当前各种不和谐现象、各种社会子系统失衡所提出的战略方针。这是因为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推进, 我国目前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

“和而不同”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

首先, 在经济领域中的表现是经济多样化相当明显:如从我国的国民经济结构来看, 国有、集体、私有各占1/3, 而且经济发展中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同时不同区域和利益主体的经济收入在不断拉大。

其次, 在政治领域中是社会阶层多样化, 除了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外, 出现了六组新兴的社会阶层 (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 。

再次, 在文化方面思想意识多样化, 城乡教育差距较大落后腐朽文化还有一定市场。不少群众自觉不自觉地相信因果报应、占卦算命、看风水等。面对这种情况, 我们在建立“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就必须用“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以及“海纳百川”的胸襟, 去寻求“百川”的最佳交汇点, 来善待这些矛盾。

“和而不同”是“和谐社会”构建的文化路径

首先, “和谐社会”是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的社会。民族、宗教、党派、阶层是国家重要的社会资源。这些社会资源之间固然有这样那样的差异, 但是它们都是共存、共生于一个社会之中。它们各有各的生命力。“治国之道, 必先富民”, “富民”不是富少数人。和谐社会应当给各类人谋取一定的物质利益, 提供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从而把各类社会资源联合起来, 形成合力。和谐社会应当是各类社会资源互相促进而又互相制衡的经纬交织的公民社会。

其次, “和谐社会”是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所谓“合理”, 是说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 也就是子系统之间有一个比较匀称、比较均衡、比较稳定的关系。这些子系统通常指的是人口结构、阶级结构、民族结构、职业结构、地区结构、家庭结构。社会结构是社会的框架。社会结构合理是社会和谐的前提。社会结构不合理, 必然会把社会距离和社会矛盾拉大, 与此相应的是社会张力也大。社会张力一大, 社会冲突一触即发;反之, 社会结构合理, 社会距离适当, 社会矛盾也会比较小, 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社会管理、社会整合、社会控制的难度比较小, 成本比较低, 和谐社会容易建成。

再次, “和谐社会”是行为规范的社会。社会的规矩是社会行为的准则。人生在世, 无不需要制衡。“有条”则“不紊”。有轨才会减少越轨。大家都按规矩办事, 社会就会井然有序。社会规范分成文与不成文两大类:法令、条例、规章、纪律以及一部分道德, 为成文的;风俗习惯以及一部分道德为不成文的。法是强制性, 虽有弹性, 总体上是刚性。道德水准虽然也分层次, 但是总体上是高层次的, 比法律水准高。

最后, “和谐社会”是社会运筹得当的社会。所谓“社会运筹”, 就是书本上常用的“社会整合”。在调节社会中不同群体的利益时, 运调自如, 运筹决胜。手段不仅多样, 而且高明、灵活, 互相衔接, 互相配合, 互相依存, 相得益彰, 而不是互相抵消, 彼此扯皮。社会结构是人搭起的架子, 社会规范也是人制订的, 一句话都是人运筹起来的。运筹得当, 兼顾各方, 兼容并包, 各得其所, 皆大欢喜;运筹得当, 方能用尽可能低的社会成本, 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资源的作用。

我们所要的和谐是变革中的和谐, 发展中的和谐, 是社会流动、社会变迁中的社会和谐。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和谐社会是对以往各种相关理论的扬弃, 是对以往各种相关理论的突破, 是对以往各种相关理论的完善。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和而不同文化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左丘明.国语[M].商务出版社, 2005:253.

[2]金栋.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D].中国石油大学, 2010.

[3]马江红.儒家和谐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7.

[4]窦丽萍.论儒家思想中的和谐理念及其现实意义[D].山东大学, 2008.

[5]李连仲主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研究[M].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4.

[6]李莉.儒学“和”之道与现代和谐社会的构建[J].前沿, 2007, (05)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探究 第10篇

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一字之差,但是区别很大。社会管理的主体较为单一,管理的涵盖范围宽泛,在实践中不容易把握;而社会治理的主体是多元的,聚焦于激发社会组织活力,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社会治理的主体包括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更加强调社会各个组成部分的积极参与,发挥社会的力量,强调制度建设,依据法律和法治思维治理社会。社会治理创新的动力就在于这些主体可以分权合作、协调不足、优势互补,健全相关制度和体制机制。但当前,这种多元治理主体中,除了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及公民的生长发育都不成熟。

随着我国进入转型期,社会结构迅速分化、利益主体和利益诉求日益多元,社会矛盾和社会风险逐渐增多。具体来说,社会治理理念脱节,观念陈旧,政府管控思维难以转变;权责不对等,人治传统根深蒂固,公众诉求表达渠道不畅、社会组织发育不良、公民参与水平较低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次强调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社会建设领域的治理理念初步形成。而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作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直接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这也是政府首次使用了“社会治理”的概念。

那么,作为社会重要组成的部分,新闻媒介必然要参与到社会治理中。

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中并没有单独去讲媒介的功能,而是讲了大众传播的功能分类。书中分别提到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环境监测功能、社会联系与协调功能、社会遗产传承功能)、赖特的“四功能说”(环境监测、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施拉姆“大众传播社会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一般社会功能)以及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书中把大众传播视作一种特殊的信息传播系统、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研究,探讨大众传播的功能。所列举的几大功能分类,虽然是大众传播的功能,但实际上也是将媒介放在大众传播的整体环境中,通过进行信息的选择、把关、传播,所体现出的媒介的功能。我们也可以看到,媒介的功能更多是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存在的。而通过文献综述,笔者发现,近几年许多研究已经由媒介的社会责任,逐步提到媒介的社会参与、政治参与,可以看出媒介的社会作用越来越明显。随着媒介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国家、公民、媒介三者的关系就需要进一步理清。樊昌志的《重新审视和厘清社会责任:解读<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提到:“公民和国家都对媒体有自己的要求;媒体需要同时满足公民和国家的要求;当公民和国家的利益表现出不一致的一面时,媒体将无所适从。另一方面,由于现代的媒体需要靠市场来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而公民就是受众市场,因此,媒体尤其是市场化的媒体往往更多地考虑市场的需要,而忽视了国家的利益;如果是党的媒体,则会更多地考虑宣传目标的需要。从这两个角度来说,传媒的社会责任都很难确保执行到位。”

因此,笔者首次提出新闻媒介的社会治理功能的概念,希望在媒介、国家、群众之间能够形成一种相互宽容的关系,媒介在自觉服从党和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有作为社会治理主体的独立意识和自觉,同时积极主动接受国家和群众的监督。另外,笔者也将媒介限定在“新闻媒介”,以减少概念太宽泛带来的信息混乱。

一、新闻媒介的社会治理功能理念探究

(一)理念上做主体,积极参与社会治理

在传统的“社会管理”阶段,社会组织和公民往往单纯作为被管理的对象,在观念和制度上都被排斥到管理主体之外。如此一来,公民往往被动接受各类政策和制度,公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就难以形成。而另一方面,社会管理的主体占据着优越的管理地位,无法避免腐败的产生。

而“社会治理”的主体除了国家和政府之外,还强调各种社会力量的参与,其中包括社会组织、企业、公民个体等。这些力量可以帮助政府从单向度管理向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转变,充分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因此,在国家倡导创新社会治理的进程中,新闻媒介自然应该树立治理主体的理念,充分发挥自身职责和使命,在信息客观公正性、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舆情的监测等方面凸显优势,更好地服务大局,助力发展。

(二)更加重视新闻媒介的客观性、真实性,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建国之初,基于国内外形势严峻,各种意识形态急剧渗透,国家亟待建设,新闻媒介利用自身的宣传优势,凝聚上下,鼓舞精神,在一段时间内有效维护了我国社会的基本秩序和稳定局面。但不可否认,在个别时期,新闻媒介片面追求营造良好的舆论而忽视了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实践经验得出,新闻媒介如果只是为了维护稳定而忽视社会的公正性,很容易打击社会积极性,引发群体性事件。因此,新闻媒介在报道相关事件时,应该始终坚持客观性、真实性,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帮助化解社会矛盾,通过自身报道,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三)严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治理理念倡导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一定程度上让各类主体表达自身利益,但这个过程很难避免被利益驱动,积累社会矛盾,增加社会风险。因此,社会治理应该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兼顾合理诉求和正确导向,形成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妥善解决矛盾,保障各类主体的权益,增进社会和谐。

新闻媒介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其角色既是传播者也是信息把关人。新闻媒介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报道社会治理的阶段性进展,反映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促进问题的解决。在治理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调整社会关系、缓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协调发展。

(四)做社会治理的柔性主体

与刚性的行政和法律治理不同,新闻媒介既是党的喉舌,也是反映民情的重要工具,在连接党和群众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新闻媒介和群众的密切关系,新闻媒介正好可以作为现代社会柔性治理的重要主体。通过改善报道方式,使报道内容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比如新闻媒介运用媒介优势,细致解读党的方针政策,帮助群众正确认识社会治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群众进行价值观的软引导,改变长期形成的宣传教化的刻板印象。

突发事件的出现,需要社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出最妥善的解决方案。对突发事件的报道考验着新闻媒介的报道能力和报道水平,如果报道失衡,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因此,面对突发事件,新闻媒介要把握时机,及时报道,客观报道。一些对相关事件的连续报道要注意把握报道周期,相关的新闻发布会要注意避免华而不实,既帮助其他主体发声,同时也帮助群众了解事件进展和维护切身利益。值得注意的是,政府主体应该逐步建立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变事后干预为事前预防,与之相协同的是新闻媒介逐步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报道预案,合理应对各类突发事件。“适时帮助疏解社会情绪”这也是新闻媒介作为社会治理柔性主体应该具备的功能。

(五)培养全球化思维和视角

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人员、资源、信息在国际间快速流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传播风险,放大了危机影响。另一方面,国家之间信息交织,“全球治理论”、“普世价值论”等危害着世界的和平稳定。从地缘政治来看,无论是台湾问题、南海问题还是中美、中日、中韩等多边关系,利益争端此起彼伏。西方的文化霸权、本国意识形态安全呼唤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以及国际话语权的增强。

2015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球治理格局和全球治理体制”进行第27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指出,“加强全球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已是大势所趋”。而2016年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也提到“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可以看到,当前国内治理和全球治理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我们需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增强自身国际话语权;而世界也更需要中国来引领,加强与各国的发展与合作,解决世界性问题,承担国际责任。

因此,新闻媒介很有必要把自己放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用全球眼光来看待问题,用国际化的方式来报道问题,帮助国家提升国际话语权,参与全球治理。这应当是新闻媒介社会治理功能中的重要内容,是新闻媒介应该承担起的社会责任,同时也是国内新闻媒介国际化的重要途径。在此过程中,新闻媒介能够在应对不同势力话语的挑战中不断完善自身报道能力和水平,弥补不足,缩小与西方强势媒介的差距,增强新闻媒介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权威性。

具体来说,新闻媒介应该在国际传播中主动积极传播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展示中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凝聚共识,吸引更多国际认同。同时,有力应对西方强势文化价值观的入侵,维护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面对来自各种势力的声音,抢先发声,主动发声,帮助国家在国际上树立积极、良好、负责的大国形象。努力构建以中国为首的“话语框架”,占领国际舆论的制高点,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二、新闻媒介社会治理的实践探究

2015年至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了文艺工作者座谈会、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四次会议提到了弘扬核心价值观、党媒姓党、搞好舆论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网络空间、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等要求,体现出了当前党对国家意识形态的高度重视。

(一)新闻媒介的社会治理要守好价值底线

在新时期内,突出强调新闻媒介的社会治理功能的情况下,新闻媒介的自主性和报道内容的发散性势必会增强。但是基于我国的新闻媒介的特殊性,无论什么时候,新闻媒介都应该把握好价值底线,坚定立场,正确发声,维护国家稳定和国际形象。因此,在新闻媒介社会治理的进程中,新闻媒介的报道方向、报道内容的价值底线也应该给予明确。对于每个新闻工作者而言,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尊重事实,客观反映。

2.要坚持守法原则。新闻工作者要学法、懂法,在法律的框架内工作,并且将法治的观念传播给受众。

3.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时代改革需要新闻媒体人为时代文明指引方向,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助力喝彩。新闻媒体人需要不断学习,提升思想境界,紧跟时代脉搏,发出正能量的声音。

(二)搞好舆论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到“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五个“事关”阐明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

国际舆论争夺战中强调“先发制人”“不进则退”。在涉及国家形象的重大事件报道方面,如果报道不及时,或者不主动报道,让国外一些怀有敌意的媒体抢先报道,本国就等于自动放弃舆论阵地,处于“相对失语”的位置,失去了国际舆论的主动权。另一方面,目标国家的受众,由于接受了本国新闻媒体的报道,“先入为主”自然形成刻板效应,那么事后无论如何传播,都可能被视为解释或者掩饰,也很难扭转被动局面。我国媒体之前有时候缺乏主动设置议题的意识,往往国际舆论炒热之后,才开始做应对宣传,结果丧失了话语主导权,显得被动,效果也不佳。比如我们应对“中国威胁论”,多是在国际舆论斗争的格局和思路下开展工作,这种“后发制人”的做法,总把自己置于被动位置。而且,由于受众关注点转移,我们的回应往往无法吸引国际公众的关注最终成为无效传播。

因此,新闻媒介应该逐步树立“阵地意识”,抢占国际新闻舆论的阵地。

(三)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从《CNNIC: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来看,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10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2132万人,互联网的普及率为51.7%,较2015年底提升了1.3个百分点。

随着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加,新旧媒体的逐渐融合,网络成为了舆论的快速集散地,新闻媒介的消息经过网络,迅速传播,比传统的大众传播速度更快,效度更强,产生的影响更大,在网络上,传统的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也可能更加不稳定。例如,当事件被国际重要的新闻网站连篇累牍地报道,这会大大唤起公众关注,公众的情绪也会被极大调动,对政府有所作为、有所行动的期望值、要求强度也势必提高。在这种高强度的社会压力下,政府不做回应,哪怕是姿态性的举动,都是不可能的。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新闻或者事件最先从网络中曝出,经过网民的转载、评论,事件逐步发酵,影响聚积、扩大,进而成为网络上和网络之外群体广泛关注的事件。而在此过程中,事件的真实性可能会在传播的过程中遭到扭曲或者事件的性质被无限放大,对整个社会造成一定影响。

因此,新闻媒介对网络舆论工作的话语权的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新闻媒介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领域。在众说纷纭中凝聚共识,在众声喧哗中唱响主旋律,不断消减网上负能量,维护网络空间的安全和稳定,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为社会整体向前发展赢得更为深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资源。

(四)传播正能量,但不只是正面报道

新闻媒介承担着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主流价值观,反映群众心声,激发社会活力的重要使命。因此,提高新闻媒介传播的质量和水平,增强新闻的可信度、吸引力和感染力变得十分重要。在对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新闻媒介有责任主动传播,引导社会情绪、社会心理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但同时要注意的是,新闻媒介需要尊重传播规律,善用传播规律,学会从公众的角度对外报道和评述新闻事件,新闻语言的使用需要避免媒体语言和政府语言高度一致。在新闻报道中,避免照抄照搬、空洞说教,改变从前刻板的报道模式和套路,深入实际,挖掘新闻,适当增加专家、普通公众、新闻事件当事人的出现频率,凸显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增强话语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新闻媒介也可以学习国际上成熟的传播惯例,在国家主权、国家形象等根本利益问题上与政府形成默契,这种默契并不是要求媒体对政府的官方语言照搬照录,而是把政府的声音隐含在自己平实的报道中。另外,新闻媒介营造主流舆论不等于只能搞正面报道,不能失去正确的监督、积极的批评,否则最终会失去阵地、降低战斗力、减弱公信力和影响力。

(五)话语表达的国际化

新闻媒介对外传播的过程中,一项重要任务是引导国际受众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因此,新闻媒介在实践中应该更加生动地阐释中国特色,更有效地弘扬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向世界表达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反映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望。

一个国家提出能被世界所接受的话语越多,那么这个国家的国际话语权相应就越强。从这个角度来说,与西方话语相比,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显得“势单力薄”,尚且不能支撑起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我们常常被迫用“中国特色”、“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等“特色话语”来抵挡“普世性”的国际话语的冲击。而且,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认知方式也不同,新闻媒介在传播本国文化的同时,应该注意尊重不同的文化,尊重传播规律,用恰当的方式让他国受众更容易接受中国文化。

因此,新闻媒介在面向世界进行话语表达、价值传播的时候,应该学会利用西方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让本国的传统文化、国家形象能更直接有效地被接纳。比如,中文话语表达往往比较复杂,而英语话语表达往往是较为直接的,新闻媒介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可能需要考虑转换表达方式,正确放置语言的重心等。

三、结语

新时期内,新闻媒介有了更加科学的理论做指导,有了更重要的时代使命,其功能也更加完善。笔者通过提出新闻媒介“社会治理功能“的概念以及对其理论和实践进行探究,希望新闻媒介能够更加自觉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客观公正报道事实,有效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更广泛的群众参与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当中。同时,顺应时代发展,新闻媒介的社会治理功能也能够突破“固步自封“的局面,积极应对国际挑战,完善自身报道能力和水平,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国的优秀传统和文化,回应国际社会的关切问题,助力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的建立。这既是整个新闻事业的进步,也是国家民主和法制不断完善的重要体现。

摘要: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变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本文首次提出了新闻媒介的社会治理功能的概念。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之一,新闻媒介应该在理念和实践上都有新的突破,客观公正,坚守底线,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国际视野,把握国际传播中发声的主动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探究 第11篇

一、提高创业者素质, 全面促进我国创业者人文素养发展

创业培训是一种综合素质教育, 是实质教育中所提倡的创新教育与创造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具体化。创业培训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业培训从实际出发, 根据经济社会的变化与发展, 帮助创业者树立创业信心、掌握创业技能、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创新意识及能力等, 孕育出高素质的创业者。接受过良好创业培训的创业者, 将有能力提高新事业的存活能力, 同时也可以弥补创业经验的不足。创业者在接受创业培训中, 既能培养健全的人格, 又能发展知识和能力, 有益于人的全面发展, 为经济发展储备了人力资本。这种创业者素质的提高将促进创业者人文素养发展, 使得整体劳动生产率提高, 进而促进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二、促进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调整, 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创业培训作为一种教育活动, 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一个社会的创业培训水平越高, 其社会成员灵活就业、自主创业越好,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就越好。创业人员发展得越好, 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就越高, 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创业已成为一个全球议题, 中国是世界经济中的亮点, 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生活变化。创业是经济增长的一个积极的促进因素”。经济增长必然引起一系列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乃至社会结构的变化, 而一系列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乃至社会结构性变化又可以推动经济的增长。在我国, 创业活动处于活跃状态的情况下, 创业培训直接影响创业者的素质结构, 并通过创业者的素质结构牵动着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以及社会结构的变化。发展创业培训, 大力提倡创新精神, 能够从更深的层次上提高新一代创业者的综合素质, 有利于我国解放思想, 坚持改革, 有利于创建更加适宜的积极的创业经济氛围, 提高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和世界格局中的地位。

三、促进高校教育教学体制改革, 推动教育新发展

纵观当今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改革,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都不约而同地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倾注于开展创业培训, 提高民族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上。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使得我国各领域的改革和发展不断的深入, 尤其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以创造性和创新性为基本内涵的创业培训的提出和探索是中国高等教育在信息化和全球化背景下走向深化的必然趋势和重要标志。创新创业是民族兴盛的灵魂, 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应将创业培训置于与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 并加以推进。

四、我国高校目前开展创业培训的特点

1. 初步开设了系列创业培训课程

目前开设了围绕创新创业理论、实务、实践三个方面的课程体系, 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教育模式出发, 逐渐摸索建立创业培训的主干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大纲。1998年, 清华大学率先在管理学院的MBA教育中设立了“创新与创业管理方向”的课程, 包括创业管理、创业投资、技术创新等八门课程;西南科技大学开设的创新教育与实践、创新设计选修课、创造性思维及训练选修课。

2. 教学方法不断完善

许多学校采取了教师讲授、案例讨论、师生互动、角色模拟、基地见习、组织大赛等方法, 创业培训的教学方法研究, 力求从探索性学习的“教学六要素” (教材、授课、案例、研讨、项目训练、考核评估) 的基本思想出发, 提出满足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主要针对在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课程与教学方法。

3. 创业培训教材建设初具规模

从中国教材图书网查询, 可查得创业类教材102种、创新类教材237种, 涉及国外引进与国内编写两类。2003年前, 引进翻译多, 此后国内编写多。

4. 初步的学术研究与政策研讨支撑了创新创业培训的不断深入与发展

从1987年起, 国内就已经开始创新研究, 其中本身就包含和渗透着创业研究, 在中国引文数据库可查到创新类文章17400篇, 创业类文章5760篇。初步统计, 不少学校也建立了相应的创新创业研究机构。如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东南大学等30多个高校建立了创业经济研究与实验中心, 或创业研究中心、创业培训研究指导中心等。伴随着形势的发展, 学术研究逐渐热化, 国内召开的创新创业培训学术研讨会也初成规模。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 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才的培养, 坚持对我国创业培训的理论与实践发展中的现实问题的系统探索与研究, 通过不断的尝试和实践, 形成一个良好的创业氛围, 为我国高校创业培训的发展探明方向, 推动我国创新创业培训的发展。

摘要:开展创业培训, 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职业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新时期开展创业培训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同时介绍了我国开展创业培训的特点。

关键词:创业培训,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木河.新时期大学生创业刍议[J].社科纵横, 2006.9

[2]王贤国编著.大学生创业培训教程[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上一篇:收获和思考论文下一篇:矿井水害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