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10关键技术

2024-05-15

R10关键技术(精选7篇)

R10关键技术 第1篇

1、养料的配制

1) 杂木屑约75%, 麦麸约25%, 硫酸铵约0.2%, 拌料含水量70%;

2) 杂木屑约75%, 麦麸约25%, 拌料含水量60%;

3) 杂木屑约50%, 麦麸约50%, 尿素0.1%, 拌料含水量60%;

4) 棉籽皮7 9%, 麦麸约2 0%, 蔗糖1%, 拌料含水量60%~65%;

5) 玉米轴渣50%, 杂木屑约30%, 麦麸约20%, 拌料含水量60%~65%;

6) 杨树叶75%, 米糠 (或麦麸) 25%, 拌料含水量60%;

7) 稻草粉45%, 杂木屑约30%, 麦麸 (或米糠) 约25%, 拌料含水量60%~65%。

2、装料和灭菌

将培养料拌好后, 焖放半小时后装料。常规塑料袋可装干料0.25~0.3kg。装袋时用手压实, 料面要平, 然后用锥形木棒从料面中央扎一直径2.5cm的通气孔, 袋口塞好棉塞, 包一层牛皮纸。如装瓶, 可用容积为500ml~1 000ml、口径为3.3cm~4.6cm的广口瓶或蘑菇瓶, 装料法基本同袋装法。

装料后把料袋 (或瓶) 分层排在锅内, 在1.5kg/cm2的压力下灭菌1~2h, 或常压灭菌8~10h。要求当天装料, 当天灭菌, 当天接种。

3、接种和培养

接种最好在接种箱进行, 若无接种箱, 在酒精灯火焰上方或开水蒸气上方亦可。接种室内和接种工具亦应严格消毒, 工作人员戴上口罩, 用肥皂洗手三次。用接种耙或镊子从瓶内取出一块枣子大小的菌种, 迅速放入栽培料瓶 (袋) 内, 然后将瓶口 (或袋口) 塞好棉塞并包扎牛皮纸, 移到灭过菌的培养室进行培养灭菌。保持室温24℃~28℃, 接种后25d左右菌丝便长满瓶 (袋) 。在发菌阶段应加强管理, 防止杂菌污染, 有杂菌污染者应及时淘汰。当瓶 (袋) 内长满菌丝后, 培养料表面逐渐出现白色的指头大的菌蕾, 即子实体原基。当其生长接近于棉塞时即可拔掉棉塞, 室温控制在26~28℃, 相对湿度提高到80%~90%, 给予散射光, 每天通风换气, 过20d左右菌柄就可长出瓶 (袋) 口, 柄端分化出菌盖。当菌盖边缘的浅白色或浅黄色消失时, 菌盖边缘就停止生长变硬, 颜色由艳丽转为暗粉棕色时即可采收。

4、病害防治

鹌鹑养殖关键技术 第2篇

鹌鹑的经济价值很高, 鹑蛋含有多种维生素, 对高血压、贫血、结核、心脏病、神经衰弱者、产妇和老年人都有良好的作用。据《本草纲目》记载:鹌鹑肉能“补五脏, 益中续气, 实筋骨, 耐寒暑, 消结热”, 素称“动物人参”。鹑肉与鸡肉相比, 蛋白质、脂肪、灰分、盐分、热量、维生素A等含量都比较少。因此, 宜做肥胖型高血压、高血脂患者低蛋白、低脂肪食品。除蛋、肉食用外, 还可入药。鹑粪又是优质农家有机肥料, 可获较高的经济效益, 目前农村养殖鹌鹑积极性较高, 在实际养殖生产中要掌握好以下技术要点。

1 选择优良的品种

鹌鹑的品种按经济用途可分为蛋用型和肉用型, 蛋用型品种主要有:日本鹌鹑, 又称日本改良鹑;朝鲜鹌鹑;中国白羽鹌鹑;隐性黄羽鹌鹑。肉用型品种主要有:法国巨型肉鹑;莎维麦脱肉用鹌鹑。

1.1 日本鹌鹑

世界著名的鹌鹑品种, 最早起源于中国, 在日本培育成功, 现分布在日本、中国、朝鲜、美国、印度等国家。日本鹌鹑体格小, 体型呈滚圆状, 羽毛颜色为上体呈褐色与黑色横斑及皮黄色矛状长条纹。下体皮黄色, 胸及两胁具黑色条纹, 头有条纹及近白色的长眉纹。夏季雄鹌鹑脸、喉及上胸栗色, 成年雄性体重110克。雌鹌鹑胸口羽毛颜色较深, 散布有小而密的黑斑, 年产蛋250~300枚, 平均蛋重11克, 料蛋比3∶1。

1.2 中国白羽鹌鹑

中国白羽鹌鹑是1985年北京农业大学 (现中国农业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等单位联合攻关6年完成。它是我国第一个培育出来的蛋用高产鹌鹑新品, 有很多优点, 出壳后35天就可以产蛋并且产蛋率特别高, 高峰期的产蛋率可以达95%~98%, 高峰期可持续6个月。全年的平均产蛋率在85%以上, 鹌鹑性情温顺, 不爱动, 特别节约饲料。

1.3 隐形白羽鹌鹑

1988年北京种鹌鹑场育成隐形白羽鹌鹑, 羽毛白色, 偶尔有黄色条纹, 具有羽毛自别雌雄的特点, 1日龄时浅色羽毛的为雌性, 深色的为雄性, 成年体重130~140克, 40~50日龄开产, 年产蛋300枚, 料蛋比2.73∶1。

1.4 朝鲜鹌鹑

朝鲜鹌鹑体重体型较日本鹑略大, 成年公鹑1 2 5~1 3 0克、母鹑重约150克, 最大体重达180克。具有性成熟早、生长发育快、产蛋多。年产蛋量270~280枚, 平均蛋重11.5~12克。肉用仔鹑35~40日龄体重达130克。

1.5 法国白鹌鹑

由法国鹌鹑中心选育, 有蛋用型和肉用型两种, 蛋用型颜色白色, 成年鹌鹑胸部有浅砖红色, 成年雄性鹌鹑体重110~125克, 雌性140克, 年产蛋300枚, 平均蛋重11克, 料蛋比3∶1。

2 掌握鹌鹑习性, 科学养殖

家养的鹌鹑是经过长期家养驯化而来, 现在仍有一些野生习性, 具有杂食、群居、体型小、体重轻、性成熟早、产蛋量高、善争斗、抗病力强、有飞翔能力, 怕生人、怕惊吓的特性。特别是正在生蛋的母鹑, 一但受到惊吓, 产卵会即日停止, 一停可能半个多月。鹑笼不能经常更换地方, 每挪动一个地方, 就会造成母鹑停产几天至十几天。所以饲养鹌鹑一是要每选择地势高燥, 避风向阳, 周围环境安静, 没有噪音和其他污染的地方修建养殖场, 鹌鹑养殖必须有良好安静的生产生活环境。公母比例搭配得当, 2~3只母鹌鹑, 配1只雄壮的公鹌鹑, 鹌鹑在笼中, 如密度大, 没有活动余地。对鹑体健康与提高母鹑的产蛋率是不利的, 一般每平方米饲养鹌鹑为50只。公鹑与母鹑的交配是有选择性的, 同一笼里的公鹑对未完全发育的母鹑很少有交配行为, 但对正在产蛋的母鹑的交配却频繁, 做好产蛋鹑与公鹑的合理搭配, 对提高母鹑产蛋受精率十分有益。鹌鹑喜欢沙浴, 沙浴对鹌鹑产蛋影响比较明显, 所以有条件的鹌鹑养殖场要在鹌鹑活动场地或鹌鹑笼内放置沙浴盘, 满足鹌鹑的生活习性。在鹌鹑日常饲养管理中, 饲料勤喂少填, 增加饲喂次数;饮水及时, 保持干

净。

3 注意饲料搭配和营养

鹌鹑可食的饲料种类很多, 植物果实、种子、叶、以及昆虫、蠕虫、蛋壳、骨粉等都是主要食物。在这些饲料中, 所含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能量、维生素、矿物质等, 随着饲料种类、数量的不同而不同, 因而单一一种饲料难以全面均衡满足鹌鹑在各阶段的生理和生产的营养需要, 饲料必须经科学计算和合理搭配混合加工后饲喂。

在鹌鹑规模化、工厂化养殖过程中, 准确把握饲料中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对鹌鹑养殖十分重要, 鹌鹑对蛋白质的要求较高, 有13种必需氨基酸, 分别为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精氨酸、组氨酸、缬氨酸、甘氨酸、胱氨酸、酪氨酸。蛋白质是构成鹌鹑身体的重要成分, 也是维持生命、生长和生殖必不可少的物质, 如果饲料中蛋白质满足不了需要, 产蛋量就会自然下降, 生长受阻, 严重时雏鹑死亡率增高。如果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超过实际需要量, 不仅会造成浪费, 而且还会增加鹌鹑肝、肾负担, 形成疾病。饲料中的粗脂肪不足会影响饲料中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导致生长缓慢, 性成熟推迟, 产蛋下降。蛋白质饲料来源一般有植物性蛋白饲料和动物性蛋白饲料两种, 动物性蛋白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和品质普遍高于植物性饲料;豆科植物蛋白质含量高于禾本科植物。

一般植物性饲料中, 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均较少, 单食某种饲料通常不能满足需要, 赖氨酸和蛋氨酸这两种必需氨基酸在饲料中不可缺少任何一种。譬如玉米含赖氨酸较少, 而豆类籽实中含赖氨酸、色氨酸、亮氨酸却较多。喂配合饲料, 充分发挥配合饲料中氨基酸的互补作用, 提高饲料蛋白质的利用率;否则, 会降低饲料蛋白质的有效利用率。碳水化合物是鹌鹑能量的主要来源;脂肪为体内供给和贮存能量的最好形式, 过多会导致过肥, 食欲不振, 下痢。脂肪可影响维生素吸收和利用, 产蛋时期需要较多的维生素A, 应注意补充含胡萝卜素较多的植物性饲料, 如胡萝卜、南瓜和各种青绿饲料。

根据不同生长期配合饲料, 按照本地饲料来源进行科学计算而配制, 如1~35日龄其饲料配方可为:玉米54%、豆饼25%、鱼粉15%、骨粉l.5%。成年鹌鹑饲料配方为:玉米55.5%、豆饼22%、鱼粉14%、骨粉2%、苜蓿粉6.5%。

4 选择适合的饲喂方法

黄连栽培关键技术 第3篇

黄连喜高寒冷凉环境, 喜阴湿、忌强光直射和高温干燥。栽培时宜选海拔1 400~1 700m的地区。植株正常生长的温度范围为8~34℃, 超过38℃易受高温伤害, 低于5℃植株处于休眠状态。

一、选地整地

黄连对土壤要求较严, 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壤土和沙壤土为好, 土壤pH值5.5~7为宜, 忌连作。早晚有斜射光照的半阴半阳的缓坡地最为适宜, 但坡度不宜超过30°。

整地前进行熏土, 具体方法是:选晴天将土表7~10cm的腐殖土翻起, 拣净树根、石块, 待腐殖土晒干后, 收集枯枝落叶和杂草进行熏土。此法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 减少病虫害和杂草。熏土后, 耕翻15cm深, 拣净树根等杂物, 每亩施入农家肥4 000kg左右作基肥, 耙匀整平, 作成宽1.5m、高30cm的畦, 畦沟宽50cm, 畦面略成弓形。

1. 繁殖方法多采用种子繁殖, 育苗移栽。

(1) 育苗于10~11月份用经贮藏的种子播种, 因种子细小, 可将种子与20倍的细土拌匀后撒播于畦面。播后不盖土, 覆盖0.5~1cm厚的干细腐熟牛马粪。冬季干旱时, 还需盖一层草保湿。翌春及时将覆盖物去除, 以利出苗。每亩用种量为2~3kg。

(2) 移栽幼苗在播后第三年进行移栽。以6月移栽最好, 但低海拔地区宜在2~3月或9~10月移栽为宜。移栽宜在阴天或雨后晴天进行, 取生长健壮、具4片以上真叶的幼苗, 连根挖起, 剪去部分须根, 留2~3cm长, 按株行距各10cm规格正方形栽植;栽植深度视移栽季节和苗的大小而定, 春栽或苗小可栽浅些, 秋栽或大苗可稍深些。一般为3~5cm, 地面留3~4片大叶即可。通常上午挖苗, 下午栽种, 如起挖的苗当天未栽完, 应摊放在阴湿处, 第二天栽前仍应浸湿再栽。

二、田间管理

1. 苗期管理

播种后出苗前应及时除去覆盖物。当苗具1~2片真叶时, 按株距1cm间苗。6~7月可在畦面撤一层约1cm厚的细腐殖土, 以稳苗根。荫棚应在出苗前搭好, 一畦一棚, 棚高50~70cm, 荫蔽度控制在80%左右。

2. 补苗

黄连苗移栽后, 常有死苗现象发生, 死苗率达10%~12%, 应及时补苗。一般6月栽的秋季补苗, 秋植者于翌春新叶萌发前补苗。要采用同龄苗补栽, 确保植株生长一致。

3. 中耕除草

育苗地杂草较多, 每年至少除草3~5次, 移栽后每年除草2~3次。如土壤板结, 宜浅松表土。

4. 追肥培土

育苗地在间苗后, 每亩施稀粪水1 400kg, 8~9月再撒施干牛粪140kg, 翌春再施入以上肥种, 但施肥量可适当增加。移栽后2~3月, 施1次稀粪水, 9~10月和以后每年3~4月及9~10月, 各施肥1次。春肥以速效肥为主, 秋肥以农家肥为主, 每次每亩施2 000kg左右, 施肥量可逐年增加。施肥后应及时用细腐殖土培土。

5. 调节荫蔽度

调节适宜的光照条件, 以利黄连正常发育。一般移栽当年荫蔽度以70%~80%为宜, 以后每年减少10%左右。至收获的那年, 可于6月拆去全部棚盖物, 以增加光照, 抑制地上部生长, 增加根茎产量。

6. 摘花蕾

摘花蕾主要是为了提高产量。黄连在抽出花蕾后, 除计划留种的以外, 每年应将花蕾摘除, 以促进须根、叶子和根茎的生长, 提高根茎产量 (约30%左右) 。

三、病虫害防治

1. 病害

(1) 白粉病5月下旬始发, 7~8月危害严重, 主要为害叶部。防治方法:适当增加光照, 并注意排水;发病初期, 将病叶集中烧毁;用庆丰霉素80单位或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在发生初期喷施1次, 在盛期需每隔7~10天喷1次, 连喷3次, 效果较好。

(2) 炭疽病5月初始发, 为害叶片, 严重时致使全株枯死。防治方法:冬季注意清洁田园;用1∶1∶100~150倍波尔多液, 或用65%代森锰锌800~1 000倍液喷雾, 在发生初期至盛期连喷3次, 时间间隔为7~10天。

(3) 白绢病6月始发, 7~8月危害严重, 为害全株。防治方法:拔除烧毁病株, 并用石灰粉处理病穴;或用多菌灵800倍液淋灌。

2. 虫害

(1) 蛞蝓3~11月发生, 咬食嫩叶, 雨天危害严重。防治方法:在发生期用鲜菜叶拌药诱杀;或用鲜苦葛根切碎捣烂后用温水 (比例1∶5) 浸泡一昼夜, 过滤后, 取滤液稀释10倍喷杀。清晨撒石灰粉。

(2) 地老虎6~8月发生, 主要为害黄连幼苗。防治方法:用25%“二二三”乳剂300~400倍液或90%敌百虫液进行喷雾防治。

四、采收加工及留种

1. 采收

黄连一般在移栽后第五年或第六年开始收获, 宜在10月上旬采挖。采收时, 选晴天, 挖起全株, 抖去泥土, 剪下须根和叶片, 即得鲜根茎, 俗称“毛团”。

2. 加工

鲜根茎不用水洗, 应直接干燥, 干燥方法多采用炕干 (有条件的可将其放在烘箱中保持60℃烘干, 筛去泥土即得商品黄连) , 注意火力不能过大, 要勤翻动, 干到易折断时, 趁热放到槽笼里撞去泥沙、须根及残余叶柄, 即得干燥根茎。以条粗壮、连珠形、质坚重、断面红黄色、有菊花心者为佳。须根、叶片经干燥去泥沙杂质后, 也可入药。残留叶柄及细渣筛净后可作兽药。

3. 留种

青虾养殖关键技术 第4篇

关键词:青虾,养殖,关键技术

近年来, 随着青虾市场价格的不断攀升, 越来越多的人从事青虾养殖, 但在众多的养殖户中, 能达到理想产量的养殖户不是很多。据调查, 有盈利的养殖户占总养殖户的1/3, 有1/3能保住成本, 还有1/3的养殖户是亏本的。通过了解发现, 养殖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养殖户对养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环节掌握不好。笔者经过多年养殖青虾, 不断地总结经验, 现将青虾的养殖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1 塘口选择与清整

养虾池必须选择在水源好的地方建造, 且水源水质清新, 水量充足, 周围没有污染源[1]。目前, 各地大量招商引资, 各种有污染的企业越来越多, 因此要特别注意水源的水质情况。周围环境污染源较多的地方不适合养殖亲虾。虾池建造要合理安排苗种池和成虾池, 苗种池的面积不宜过大, 一般666.67~2 000.00 m2为好, 成虾池面积2 000.00~3 333.33m2, 池深均为1.5~2.0 m, 注水1.2~1.5 m深, 池埂的坡度为1∶1, 如果坡度过缓, 埂边浅水区多易生长青泥苔, 池底平坦, 以利于拉网操作。如果虾池周围有农田, 池埂要略高于农田埂, 以防雨天农田中混有农药的水流入虾池, 造成虾的死亡。进排水系统应齐全。在繁殖苗种前15 d要做好苗种池清於、晒塘、消毒等工作。清塘消毒用生石灰2 250 kg/hm2化浆全池泼洒。进出水口要用密眼网箔隔拦, 以防野杂鱼进入池中, 注水后池中要施粪肥将水质培肥, 施粪肥7 500 kg/hm2左右。然后用二氧化氯对池水消毒。不管是春季放养还是秋季放养, 成虾池在放苗前首先要晒塘, 晒到池底泥开裂为好, 晒好后用生石灰1 500 kg/hm2清塘消毒, 生石灰溶化后全地泼洒, 池埂都要泼洒到。待生石灰药性过后加水5~10cm, 栽种水草。一般水草有伊乐藻、软叶黑藻、菹草等, 水草刚种下后应保持20~30 cm的水便于水草轧根生长。然后施有机肥3 000 kg/hm2或无机肥150 kg/hm2培肥水质。

2 苗种与亲虾选择

青虾养殖的苗种以自繁为好, 购置的苗种经过运输, 虾苗的质量和成活率都要受影响, 虾苗进入塘口要对新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过程, 生长也受到影响。春季放养的苗种可以在外地购买, 但夏季放养青虾最好自己繁育苗种[2]。雌雄亲虾要在不同的养殖场区或野外捕获的虾中挑选, 如果总是在自己养殖的池中挑选亲虾, 由于近亲繁殖会导致成虾的个体越来越小, 抗病能力越来越差, 从而影响养殖的产量。选作繁殖的亲虾个体要大, 应达到5 cm以上, 性腺发育良好, 抱卵量大, 肢体完整, 健康无病。注意所选抱仔虾的成熟度要一致, 最好挑选所抱的卵都出现眼点的亲虾, 这样才能保证培育出的虾苗规格整齐。

3 繁育虾苗

1 hm2苗池放150个大小为100 cm×70 cm×50 cm的网箱, 网箱在使用前要进行消毒处理, 每个网箱中放抱仔虾1kg。放过抱仔虾后, 每天要在网箱中投喂一定量的鲜活饵料, 供亲虾食用, 否则它们会自相残杀, 影响虾苗的孵化量。并且每天要检查网箱, 捞出死虾和已产空的虾。虾苗孵出后, 前3 d池中每天投喂豆浆, 用黄豆7.5 kg/hm2磨浆全池泼洒。3 d后用15 kg/hm2, 7 d后可投喂青虾破碎料, 以确保虾苗的快速生长[3]。此外, 每隔3~4 d池中要施发酵过的有机肥, 每次施2 250 kg/hm2, 以培育天然生物饵料供虾苗食用。平时应注意巡塘, 打苗观察苗的生长情况, 早晚注意防止塘口缺氧, 以免造成虾苗死亡。经过30 d以上的养殖, 虾苗达到1 cm长就可以分塘转入成虾养殖。

4 成虾养殖

放苗要选择在晴天上午进行。拉网捕苗, 操作要轻要快, 苗种带水过塘防止虾苗受伤。如果苗种池距成虾池较远, 或者从外地购买经过长途运输的, 虾苗运到塘口后, 先放入网箱, 用充气泵充氧, 待虾苗从晕眩状态清醒过来以后再放入池中, 以减少苗种损失, 增加成活率。放苗300~375kg/hm2。建议成虾养殖池中不要搭配其他鱼类。因为尽管进排水口有网箔隔拦, 但养殖中期池塘中仍然会有许多小野杂鱼出现, 如果搭养鱼类就无法清除野杂鱼。青虾喜欢夜间觅食, 因此投饵要选在傍晚进行, 每天1次, 饵料以全价颗粒饵料为好, 满池撒喂, 投喂量要根据天气和虾的生长情况而定, 在此特别强调每池要设5~6个观察吃食情况的食台, 用白色的材料制作, 大小为100 cm×50 cm, 沉入池边浅水处, 每天早上检查虾吃食情况, 以便确定当天投喂饵料的数量的增减。青虾在蜕壳期食量减少或不吃食, 平时要注意观察, 发现青虾大量蜕壳就要减少投喂, 以免浪费饵料且易使水质变坏[4]。

5 日常管理

虾池中一定要有水草。水草除了可以为青虾提供饵料外, 主要是降低池塘青虾的分布密度, 增加青虾主体分布, 避免青虾互相残食, 提高池塘产量。水草面积不能超过虾池面积的40%。水草在池中间隔长条型分布。春季气温低要使水温上升快, 池中水位保持在50 cm, 5月以后水深要控制在1.2 m。养殖前期每10 d要加注新水1次, 7—8月高温季节水位要保持在1.2~1.5 m, 9—11月水位控制在1.2 m, 高温季节每15 d后使用生石灰泼洒1次, 使青虾池水体的pH值保持在8左右。虾池水的透明度宜保持在25~30 cm, 偏瘦要施发酵过的有机肥, 防止池中生长青泥苔。施肥量不要超过1 500 kg/hm2。在整个养殖过程中要使用EM菌、光合细菌全池泼洒3~4次, 每次用量EM菌每米用15 kg/hm2, 光合细菌每米75 kg/hm2。每天必须坚持巡塘3次, 巡塘过程中要仔细观察青虾的吃食情况、生长情况和活动情况, 根据这些信息来确定饵料的投喂量。当天气变化和秋天时节, 特别注意防止虾池缺氧, 高密度养殖塘口一定要装增氧机, 平时要备足增氧药物, 以备不时之需。另外, 每个养殖周期要用药物清除野杂鱼1~2次。野杂鱼多不仅浪费饲料, 增加成本, 而且干扰青虾摄食, 影响其生长。

6 病害防治

每个养殖周期用硫酸锌泼洒2次, 防治青虾体表寄生纤毛虫或蓝绿藻类。平时要经常检查青虾的外表及腮部情况, 发现病害要及时治疗, 常用治疗青虾疾病的药物有纤虫净、二氧化氯、二溴海因、溴氯海因等。治疗虾病时不宜在早上进行。因为早上池塘中水质含氧低, 用药会造成虾大量死亡。

参考文献

[1]徐世泽.池塘青虾养殖高产关键技术[J].中国水产, 2010 (7) :38-39.

[2]吴小兰, 章秋虎.青虾池塘生态高效养殖新技术[J].内陆水产, 2007, 32 (1) :26-27.

[3]宋长太.青虾养殖应掌握的关键技术措施[J].渔业致富指南, 2008 (8) :53-54.

物联网技术构成与关键技术探析 第5篇

1物联网的基本信息技术及系统构成

1.1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属性

所谓物联网,就是将各种传感器系统与信息设备接入互联网当中,以此形成一个巨大的智能化网络系统,为用户和企业单位提供生活与工作上的便利,切实满足用户的实际要求。在物联网的构建与设置过程中,应当明确认识到,传感器设备与传感器系统的选择是具有方向性的,在选择系统设备的过程中应通过物通信模式进一步确定传感器系统设备的实际效果,确保构建好的物联网能够形成无线自组织的网络形式,例如:射频标签阅读装置、有传感器网络、二维码识别设备、条码识别设备、全球定位系统等。物联网是由很多先进技术综合构成的,在物联网的运作过程中,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就是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物联网在正常运作过程中,主要目标是使任何人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任何途径进行连接与交流,以此体现出物联网的基本属性。现阶段,国内物联网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充分体现出了收集性、集中性、通信性以及计算性的属性特点,这也是物联网能够在市场上广泛发展与应用的重要因素。

1.2物联网的体系构成

物联网在体系构成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感知系统的感知性能、互联网的信息传递性能、接入系统的信息接入性能、应用系统的实际应用性能以及服务管理系统的管理控制性能。对于感知系统来说,物联网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利用各种传感器对周围的环境状态、物质属性、行为状态等因素进行物理量信息的获取,以此为进一步的状态辨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接入系统主要的功能是将感知系统所获取的信息转移到互联网当中;互联网在物联网系统的应用过程中,主要是利用IPv6/IPv4等软件设备构建一个相互共享的智能化信息数据交流平台,以此实现各单位信息的整合与应用;服务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计算机的智能化管理模式,将互联网中各个单位的大量信息数据加以管理和控制,使用户在利用信息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大的便利。

2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

2.1网络接入技术

在物联网的实践应用过程中,数据信息能否稳定持续地保持良好的网络接入状态,取决于网络接入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如果网络接入环节出现了明显的短路或异常情况,那么用户的大量数据信息就很容易出现丢失或者损坏的情况,不能有效做到数据信息的实时性,这将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问题,更会影响到物联网的工作质量与实际工作效率。因此,网络接入技术的好坏就会直接影响到物联网的实际应用情况。对于物联网网络的接入方式来说,传统的物联网网络接入技术主要是通过网关来决定和完成的,因此,对于网络接入技术而言,在实践应用过程中需要将终端感知网络与服务器相互连接,例如TD-SCDMA的蜂窝式网络、GSM、WLAN、Intenrent以及WPAN的专用无线式网络等。

2.2智能信号处理技术

在数据信息的采集过程中,技术人员还需要采用初始数据处理方式,对这些数据信息相关联的目标事物进行准确判定,以此得到与目标事物相互关联的数据信息。在数据信息的处理过程中,技术人员首先需要从数据信息中分析出量测值,通过对原始信号进行计算,利用先进的信息提取技术进一步获取原始信号当中的数据信息,在经过筛选与提取后充分提高数据信息的精确值。处理好数据信号以后,还需要在影射空间内进行各类数据信号的转换,使相应的以及具有相关特征的数据信号能够对号入座,准确找出与之相对应的物理事件。智能信号处理技术在实践应用过程中需要利用信号的干扰技术、滤波技术以及分离技术,根据信息处理的具体特征,准确在节点上实现优质化的信息处理。同时也可以在基站上实现信息数据的处理。利用这种信号处理技术,优点是能够在信息的整理过程中有效达到实时性,充分降低数据信息的流失,减少信息数据传输的能量损耗。但是,通过对我国现阶段的智能信号处理技术进行实践研究可知,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节点资源较为有效,这就导致低算法、复杂程度较高的问题情况时有发生,技术操作人员的工作难度更是大大增加。因此,技术人员在采用这一方法的过程中,应具体考虑到信息流失量以及能量消耗情况,经过准确计算与研究后,谨慎采用智能信号处理技术。

2.3智能感知技术

物联网作为我国现阶段应用范围较广的一类优质化网络系统应用技术,其最基本的工作环节就是对目标信息进行采集,通过进行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提升传感器系统设备的整体使用效果。在进行数据信息的收集与传输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及用户通常都会安装MCU控制器、操作系统以及嵌入式系统,通过这些系统设备,用户可以更加简便、高效地操作物联网的传感器设备,促使采集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实现高性能、造价低、操作性强的实践应用特点。在物联网的数据信息采集过程中,该技术对数据信息具有全面性、广泛性以及微观形的操作特点,用户或技术人员必须做到信息数据的全面化收集,这样才能更加客观、正确地对温度、光照度、湿度等物理量做出准确计算与研究,以此达到详细的数据信息收集效果。在这个过程中,物联网的智能感知技术是必不可少的,传感器技术的实践应用优势也得以充分体现。

3结语

综上所述,物联网是由多种先进技术综合而成的优质化、现代化网络技术,在实践应用过程中数量多、应用效果较为复杂,具有显著的科学研究价值与实际应用价值。随着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时代下的网络应用技术已经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重点内容,而物联网技术又是网络技术和多种应用型技术的融合,物联网技术的普及,不仅能够做到人与物的信息交流、人与人的信息交流、物与物之间的相互关联,还能充分推动我国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开发与利用,这对于我国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朱洪波,杨龙祥,朱琦.物联网技术进展与应用[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1-9.

[2]王保云.物联网技术研究综述[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9(12):1-7.

[3]孙其博,刘杰,黎羴,等.物联网:概念、架构与关键技术研究综述[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3):1-9.

花卉土壤处理关键技术 第6篇

土壤质地是选择花卉栽培地的重要条件之一。黏重的土壤, 不仅整地困难, 而且不利于幼苗出土, 加上孔隙细小排水不畅, 花卉根系容易腐烂, 叶片发黄, 甚至干枯死亡, 对大多数花卉生长不利, 一般不单独使用。砂土的通透性强, 排水好, 但保水性差, 一般用作培养土的配制或扦插、栽培幼苗用;壤土类颗粒大小适中, 适宜大多数花卉生长;轻质壤土, 播种后种子易于发芽出土, 根系易于伸展, 因此苗圃地一般选择土层深厚的砂壤土或轻壤土。

黏重土壤可通过掺砂改良, 或增施有机肥, 促进形成团粒结构体, 利用团粒之间较大的孔隙, 提高黏质土壤通透性能, 浇水或雨后不发生板结。

2) 化学性质

与花卉生长密切相关的化学性质是土壤酸碱度。一般露地花卉适于中性土壤, 而大多数温室花卉要求酸性土壤。过酸或过碱都会影响矿质养分的溶解性, 变为花卉不可吸收形态, 引起植物营养元素失调, 甚至导致死亡。

土壤酸性通常施用石灰、石灰石粉来中和调节, 用石灰石做改良剂, 在美国和前苏联很普遍, 我国也有使用。石灰石粉中和酸的作用缓慢, 不会突然改变土壤酸碱度, 而使微生物和植物的生长活动蒙受影响。其后效长, 不必连年施用, 在苗圃施用时, 要求颗粒一半是通过40~60目筛孔, 一半是通过20~40目筛孔。

对碱性土壤, 盆栽土可采用黑矾来中和其碱度, 浓度一般1%~3%。对少量的营养土可增加腐叶或泥炭的混合比例, 如果是集约种植, 可施用硫磺粉、硫铁矿来改良土壤, 也可用沤熟的青草作底肥。

3) 腐殖质与速效养分含量

一般而言, 多数花卉要求土壤富含腐殖质, 腐殖质含量高, 有效态营养元素的含量丰富, 利于花卉根系的吸收;同时土壤疏松肥沃, 排水良好, 透气性强。提高腐殖质含量的方法, 主要依靠增加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2、花卉营养土的配制

大棚和温室土壤, 需根据花卉要求进行人工配制, 用于花卉营养土的材料有腐叶土、园土、河沙、松针土、草炭土。

腐叶土是秋季阔叶树的落叶与园土混合堆放1~2a, 充分腐烂制得, 过筛即用。腐叶土含有大量的有机质, 疏松肥沃, 透气性和排水性良好, 呈微酸性, 可单独用来栽培君子兰、兰花和仙客来等。园土为菜园、果园的表层砂壤土, 土质比较肥沃, 呈中性或偏酸或偏碱。河沙不含有机质, 洁净, 呈中性, 适于扦插育苗、播种育苗以及直接栽培仙人掌及多浆植物。山区松树的落叶经多年腐烂形成松针土, 较肥沃, 透气性和排水性良好, 呈强酸性反应, 适于杜鹃花、桅子花、茶花等喜强酸性的花卉。草炭土柔软疏松, 排水性和透气性良好, 呈弱酸性反应。

培养土要根据花卉的种类去进行配制, 之前需充分了解花卉原产地土壤特性。

3、花卉营养土壤消毒

为了防治土传播的病虫害, 土壤消毒是十分必要的, 尤其苗圃土、盆花用土、基质, 使用前必须彻底消毒。常用的消毒方法有高温消毒法和药剂消毒法。

1) 高温消毒法

利用日光、蒸汽、火烧等消毒土壤。 (1) 将配制好的培养土薄薄平摊在清洁的混凝土地面、木板或铁皮上, 强日曝晒3~15d。 (2) 把营养土放人蒸笼内, 加热到60~l00℃, 持续30~60min。大量土壤可使用蒸汽消毒柜消毒, 将培养土装入柜 (桶) 内。打开进气管阀门, 让蒸汽进人土层的间隙, 持续30min。 (3) 少量营养土土壤, 可以用大锅翻炒, 温度120~130℃时, 40min即可。

2) 药剂消毒法

(1) 甲醛熏蒸, 用40%的甲醛400~500m L浇灌土壤, 并密闭2~4h即可。消毒后, 土壤要晾晒3~4d, 待药剂挥发后再使用。也可以用甲醛50倍液土壤浇灌, 密闭24h, 再晾10~14d即可使用。 (2) 70%五氯硝基苯粉剂, 37.5~75.0kg/hm2在畦上条施, 然后翻人土壤内, 也可防治病虫害。 (3) 30%线克, 用35%的线克稀释成50倍液, 均匀喷洒于基质表面, 每喷洒一层药剂覆盖一层基质, 药剂用量为200mg/m2, 基质厚度5~10cm, 同时用清水喷洒基质至湿润状态, 然后用薄膜覆盖密封, 堆置7d后揭开膜摊开基质, 每日翻动1~2次, 7d后即可使用。

甜玉米种植关键技术 第7篇

一、田块选择

甜玉米是一种不耐涝的作物, 田间积水易导致土层缺乏氧气, 引起烂根或导致病虫害, 造成植株叶片变黄, 生长不良。因此要选择排灌条件好的田块, 田间积水的地块不能种植, 这是获得甜玉米高产优质的重要基础条件之一。尤其南方春季雨水较多, 排水沟、环田沟一定要清理清楚, 做到排灌水通畅。同时, 甜玉米苗期对水分特别敏感, 育苗一定要选择地势较高、排灌条件良好的田块作为苗圃, 下雨时要及时用薄膜覆盖, 防止苗盘积水烂根死苗。

二、对路品种选择

甜玉米应依据生产目的, 科学选用适宜品种类型。最常见、消费量最大的是采收后直接通过超市或农贸市场销售给消费者用于家庭消费, 应选用超甜玉米品种;为餐饮行业提供加工原料制作罐头、速冻籽粒为主的, 则应选用普通甜玉米品种。

三、严格隔离, 防止串粉

甜玉米甜性受隐性基因控制, 与普通玉米或者其他类型玉米种植容易串粉, 进而产生花粉直感现象, 失去甜味, 变成普通玉米。在生产上采用隔离方法有空间隔离和时间隔离, 以空间隔离为好。空间隔离要求在种植区外围300~400m范围内不栽种其它玉米品种。如有林木、山岗等天然屏障, 可适当缩短隔离间距。时间隔离采取错开播种期的方法来避免与其它品种的花期相遇, 一般春播要间隔30天以上, 夏播间隔20天以上即可。

四、适时播种, 分期播种

1. 播种时间

甜玉米生长前期低温会造成生长缓慢, 甚至受冻害, 后期低温会影响籽粒灌浆以及糖分转化, 一般认为气温稳定通过13℃, 5cm土层地温达到11℃以上即可播种。南方春、夏、秋季均可种植, 春播多在3月中旬, 夏播多在6月上旬, 秋播则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

2. 营养杯育苗

甜玉米直播易形成出苗不齐, 生长、成熟不一致, 而且种子价格较高, 因此一般采用营养杯育苗移栽, 可最大限度节省种子、最大限度提高保苗率、最大限度提前加工期、最大限度提高整齐度。营养杯育苗省工、省土、省水, 操作简单。由于种子籽粒较瘪, 发芽、拱土、出苗比普通玉米种子困难, 因此播前晒种1~2天可提高种子发芽率。浸种不宜太长, 一般20分钟, 太长易伤害种胚, 影响发芽。播种时浅播浅盖, 比普通玉米薄, 播种深度以2~3cm为宜, 盖严为止。早春育苗盖农膜保温, 夏秋季育苗用遮阳网覆盖防晒保湿, 出苗2叶以后去掉遮阳网。

3. 分期播种

甜玉米以鲜食和加工为主, 因为青苞贮存的时间有限, 在常温下2~3天就丧失原来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在12℃时只能贮存5~7天。因此, 要围绕市场的目标定位实行分期播种, 延长市场供应时间, 同时可降低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五、科学田间管理

1. 肥料管理

一般生产条件下, 每亩施入复合肥60kg、腐熟农家肥1 500kg在起畦时作基肥施入种植沟, 并覆盖薄土。当苗长至3叶1心时定向种植 (叶片要与行间垂直) , 亩植3 000株左右, 栽后及时浇定根水。甜玉米对钾肥需求量较大, 对缺锌敏感。一般全期生长亩需纯氮约20kg、磷10kg、钾20kg, 即氮、磷、钾比例约为1∶0.5∶1, 硫酸锌2kg, 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品质。追肥的时间, 应根据甜玉米的需肥规律分期进行, 一般是在甜玉米定植成活后, 结合中耕灌水追施苗肥 (约6叶) , 在大喇叭口期 (约12叶) 重施孕穗肥, 抽雄吐丝时追施壮籽肥。苗肥占40%, 穗肥占50%, 壮籽肥占10%。

2. 水分管理

甜玉米既喜湿又怕积水, 对水分特别敏感, 一般要求保持土壤湿润即可。抽雄开花期是水分的敏感期, “花期干旱, 减产一半”, 严防抽雄前10天、后20天缺水。

3. 及时打叉

甜玉米比普通玉米更易产生分叉, 更易出多穗, 产生的分蘖会消耗植株体内的有机营养, 削弱主茎的生长发育, 而且分蘖不会形成结实果穗。因此, 为了促使主茎穗长成大穗, 使养分集中供给主茎穗, 提高商品质量, 需要打叉。打叉时注意去掉上面的叉, 以除早、除小、不伤主茎为原则。

4. 中耕除草及培土

中耕除草及培土, 有利疏松土壤, 改善土壤通气状况, 提高地温;有利调节水分, 防旱保墒;有利根系下扎, 有益土壤微生物活动, 改善营养状况;有利改善田间的通风透光状况, 有效消灭病虫寄生, 促进玉米生长。一般生育期间结合追肥中耕锄草2~3次。

5. 疏果

甜玉米是一种要质量而非数量的品种, 为了保证优良品质, 要进行疏果。仅保留最上部的一个玉米穗 (即单株单穗) , 注意掰时把果实根部全部去掉以免继续生长其它果实。

六、病虫害防治

甜玉米主要病害有大小叶斑病、纹枯病, 虫害有地老虎、玉米螟、蚜虫。病虫害防治要“防重于治”和治早、治小、治了。防治对策:选择抗病品种、选择包衣种子、轮作倒茬、加强田间管理, 培育健株、清洁田间, 减少虫源。最主要是科学用药, 如苗期时主治地老虎, 应掌握在幼虫二龄盛期;拔节至穗期主治玉米螟, 可在小喇叭口期至大喇叭口期防治1次或多次。为了防止残毒, 甜玉米授粉后尽量用生物农药防治, 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

七、保证品质, 适时收获

1. 适时采收

甜玉米的采收时间与普通玉米截然不同。经验证明:甜玉米穗采收过早, 果穗小, 产量低;粒色浅, 乳质少, 卖相不好;含糖不足, 风味差。采收过晚, 虽然果穗大, 产量高, 但穗中的糖分大部分转化为淀粉, 含糖量降低, 籽粒老化, 风味不佳。一般在花丝抽出后18~24天左右采摘, 即最佳“食味”期 (乳熟前期) 采收, 可用手掐破表皮, 外流白色乳汁较充足时采收为宜, 此时籽粒含糖量最多。

2. 采收时间

早晨是收获甜玉米穗的最佳时间, 此时外界温度低, 甜玉米水分未流失, 口感最好。

3. 采收技术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R10关键技术】相关文章:

优化关键技术05-07

设计关键技术05-29

处理关键技术06-28

安全关键技术07-02

关键技术环节07-20

高速切削关键技术05-10

车联网关键技术05-19

关键词技术06-14

产业关键共性技术08-14

葡萄套袋关键技术09-10

上一篇:抗旱品种下一篇:物理教学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