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城乡统筹规划

2024-08-08

云南城乡统筹规划(精选11篇)

云南城乡统筹规划 第1篇

国家颁布实施的《城乡规划法》中明确提出关于城乡规划的原则是要坚持统筹发展, 将存在紧密联系的乡镇村庄都纳入统一规划, 并在此基础上实施统一管理, 乡镇基础设施要不断向农村区域拓展, 确保一定范围内的城乡区域在资源调配、设施共享等各个方面可以相互依存、共享利用, 以避免造成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城乡规划坚持统筹发展理念, 从以城市发展为中心转向城乡区域统筹发展, 从以经济效益为核心转向兼顾经济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城乡规划编制要体现公共长远利益及社会公平, 对现有城乡功能逐步进行完善, 营造适宜环境氛围, 促进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2 完善城乡规划体系

2.1 完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

城乡规划编制要覆盖行政区域内乡镇村屯, 依托县域体系规划, 以城市规划为重点, 将城市、乡镇、村庄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进行整合, 形成科学合理符合规范的城乡规划体系, 体现城乡规划对城镇建设发展的统筹作用。

2.2 完善城乡规划管理体系

城乡规划管理遵循“三规融合”原则, 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进行统筹, 构建协调统一的城乡规划管理体系, 以信息共享平台为基础对城乡布局进行科学规划, 树立全局意识, 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方向推进城市建设, 完善相关措施, 各类重点建设项目要符合城乡总体规划要求。

在城乡规划编制过程中实行阳光规划, 鼓励公众参与, 拓展咨询途径, 依法保障广大群众的知情参与权与监督权, 城乡规划编制能够真实反映广大群众诉求。

3 城乡规划指导城乡统筹发展

城乡规划作为空间战略规划, 已逐渐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一种有效地调控手段, 并在城乡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城乡统筹规划可以将区域人口与产业的合理集聚, 提升城镇辐射能力, 有效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城乡统筹规划的实施, 需要对城乡基础设施、城乡规划、产业发展等方面编制规划并积极落实, 目前已成为指导城乡协调发展的一个主要途径。

通过城乡统筹规划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也成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创造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环境的重要措施。这不仅能够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一个重要途径, 还能够提升生态环境档次,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提高农民群众生活水平, 为城镇发展拓展一定的空间, 还能实现城乡间优势互补与融合, 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4 城乡统筹发展的规划原则

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在城乡规划上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4.1 城乡发展互相促进

以工业化促进城镇化, 缩减农民数量, 鼓励农民积极开展第二、第三产业, 以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农村发展。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度, 对城乡产业建设用地进行合理规划,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保护城乡区域生态环境。

4.2 合理规划城乡空间

按照城镇村三级体系对城乡空间进行合理规划, 采用“三集中”形式推进城乡集聚发展、集约经营。对城镇发展边界进行科学划分, 城镇与农村区域范围要明晰, 以保持农村原有的特色风貌。

4.3 城乡基础设施互通共享

在城乡统筹发展规划中的最重要任务是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的互相连通与共享应用, 将城市基础设施的服务区域向农村区域拓展, 优化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推进农村人口向中心村集聚。

4.4 城乡多元化发展

针对城镇农村发展存在存在的差异制定符合实际的规划, 实现错位式发展, 将第二、第三产业向城镇进行集中, 农村区域发展以第一产业及基于农业为基础发展的第三产业, 并体现其特有的文化特征。

5 城乡统筹发展目标

5.1 以城镇产业化带动共同富裕

以构建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体系作为城乡统筹的经济目标, 发挥工业园区与乡镇企业的优势, 促进城乡间的交流合作。利用城市乡村的各自优势, 促进城乡共同富裕, 构建服务于城市, 城乡结合的经济实体。推进乡镇企业的集聚化, 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5.2 构建和谐城乡

劳动力转移是城乡统筹建设中各项需解决问题的关键, 要依托城镇化进程对劳动力进行合理吸纳, 因城乡发展存在差异, 要实现城镇化就要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 为推进城镇化提供适合就业岗位与居住空间。

城乡统筹发展的另一个目标就是要使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均等, 编制城镇及新农村发展战略时要重点考虑农村区域的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以公共服务设施城乡统筹建设为主要内容, 体现党和政府对农村发展的高度重视。各级政府要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提供政策支持, 建立区域协调管理机制及基础设施共享措施, 改变发展过程中存在各自为政的情况。积极引导建立市场化管理体制, 从多渠道筹集资金统筹建设城乡基础设施, 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参与积极性, 加大投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和谐发展的城乡环境。

5.3 资源集约化促进城乡发展

对城乡空间资源进行高效合理配置是城乡统筹建设规划的核心, 以使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积极促进有条件区域率先发展, 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优先发展资源丰富的区域, 以交通、市政等基础性设施的集中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对城镇布局及建设用地进行合理规划, 着眼长远发展进行城乡统筹建设, 不具备发展条件的区域要禁止或者限制其发展, 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集约利用, 以避免无序竞争以及造成资源浪费。

5.4 建设绿色城乡

将生态文明理念放在城乡统筹建设首位,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建设中要重点考虑不可建设用地, 对区域绿地、生态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禁止开发区域要优先进行划定, 对稀缺性、战略性资源进行合理控制, 积极应对城市化导致的无序蔓延, 预留一定生态空间以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空间及相应环保设施要优先进行划定。此外, 要积极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以发挥乡镇生态优势, 在农业上构建绿色农业生产体系, 在工业上建立循环经济体系, 并将区域旅游资源有利结合以促进发展农业旅游及生态旅游, 使乡镇形成绿色产业体系。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城乡统筹发展是党中央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提出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战略决策, 是在新时期实现新跨越的客观要求。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构建城市与农村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共同发展, 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加快城乡结构调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要:城乡规划作为空间战略规划, 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一种有效调控手段。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城乡规划的地位愈加重要, 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全面统筹发展, 不只重视城市发展还要推动城乡区域共同发展, 以实现城乡区域经济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共同提升。

关键词:城乡规划法,城乡规划,城乡统筹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承勇.影响城乡统筹的制约因素和协调发展对策[J].决策导刊, 2007, 5.[1]罗承勇.影响城乡统筹的制约因素和协调发展对策[J].决策导刊, 2007, 5.

[2]贾若祥.我国城乡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推进决策[J].中国发展观察, 2008, 6.[2]贾若祥.我国城乡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推进决策[J].中国发展观察, 2008, 6.

城乡统筹专题规划 第2篇

一、规划背景和任务

1、规划背景

(1)政策背景

(2)理论研究背景(城乡统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集聚要素(村镇体系的优化调整、城市和乡村双向互动体系的建立、落实为如何增强城镇对周边乡村发展的带动力)、集约用地(以城乡统筹为手段,着力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而不是一味地想方设法去增加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均等服务(高效网络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均等和谐的公共服务体系、城乡居民接受服务的均等化)

(3)实践基础和进展

2、规划目标和任务(集聚要素、集约用地、均等服务)

二、刘老庄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1、村镇体系布局现状(行政村个数、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动趋势)

2、城乡土地利用现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及效率、乡村建设用地规模及效率)

3、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现状(城乡之间的差距和区别)

4、对问题的总结

三、刘老庄城乡统筹的目标和路径

1、相关案例借鉴

2、城乡统筹的理想和目标

3、城乡统筹的路径

(1)以区域统筹快速提升城镇的竞争力(分为与周边乡镇的统筹、内部的统筹)

(2)以全域管制显著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制定镇域的空间管制体系,整个镇

域实行同等严格的准入门槛)

(3)以网络搭建满足城乡居民同等品质的生活需求(重视城乡沟通互联的设施的建设,注重形成网络化、注重设施的共建共享)

四、路径一:区域统筹

1、与周边乡镇的统筹

(1)统筹范围和对象的选择(选择与自己相邻、比自己弱、实力相当但发展前

景不容乐观的乡镇作为统筹的重点区域)

(2)在上述范围内估算刘老庄未来可能的发展规模及其辐射影响力

(3)明确该范围内各城镇及乡村居民点的功能分工,及其空间发展要求

2、内部的统筹

(1)借鉴发达地区,估算未来到底需要多少农村、到底需要多少乡村人口

(2)评价各个行政村的发展现状和前景,选出未来予以保留或重点扶持的居民

(3)对乡村居民点的空间建设等各方面提出具体的要求

五、路径二:全域管制

从全域发展的角度对全区进行管制分区,划分成不同的主导发展区,每个区均有自己的主导功能,明确各个区未来发展的具体要求。

浅谈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统筹发展 第3篇

一、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差异。这两者在规划目标、指导思想及规划部门、规划时间等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土地利用规划是以土地资源供给为出发点,依照上级所下达的对建设用地的控制指标为限制,按计划进行的土地规划编制,其指导思想是制约供给和引导需求,重点在于对土地利用的控制上。城乡规划是对社会发展、经济状况、产业政策及人文因素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依据市场经济下城镇的客观发展规律与社会需求进行编制的规划,其指导思想是以满足需求和方便生活为出发点,重在发展。土地利用规划是以规划期的耕地和其他主要农用地的保有量、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数量及控制规模、土地的开发,整理及复垦规模、总体布局要求及土地利用率与产出率的提高等方面为主要目标。城镇规划则主要目标则是在城镇的性质、规模及发展方向确立的条件下,对城镇的规划区范围及拟定分期建设技术经济指标等方面进行确定。

二、 统筹两种规划的整体思路。

城乡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深化,而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又是区域规划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在时间上,两个规划要统筹编制,城乡规划的编制要兼顾土地规划,因为土地规划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城市总体发展,土地规划是城乡规划的重要内容;土地规划也要兼顾城乡规划,城乡的土地规划是否有效要看是否符合城市发展的总体标准。在空间上,两个规划要互补互利,在城市区域的发展中,必须要坚持城市规划指导与土地规划,必须要坚持土地规划服务于城市规划,即前者的发展是为后者的发展做铺垫,后者的发展是为了前者的更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做到弹性规划。无论是城乡规划,或土地规划都要具有可量化性,要留有一定的空间。而弹性规划能够有效适应变化的市场环境,根据不同地点、不同时期做出适时调整,避免规划失灵以及出现重复规划。第二,做到协调规划。在整个城市区域规划中,不能片面强调城乡规划,也不能一贯重视城乡规划。第三,做到多元规划。在两个规划的具体编制中,对规划的目标要明确,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第四,做到效益规划。没有价值的规划是没有意义的规划,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效益高低决定市场成败,为此,在两个规划的编制中,一定要注重规划的效益性,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大一统。第五,做到整体规划。在两个规划的实施中必须从国民经济发展大局出发,从城市区域经济发展大局出发,做好整体布局,既要搞好物质方面的规划,也要搞好非物质方面的规划,既要做好整体规划,又要做好局部规划。第六,做到实用规划。任何规划都是用来指导发展实践的,所以在两个规划的编制过程中,要注重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使得制定的规划能够落实到城市经济发展中去,为城市的发展搞好理论铺垫。

三、 统筹两个规划,做到制度创新。

我国到现在都还没有为土地规划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这就导致在规划的实施进程中城乡规划比土地规划更加严肃、更加科学、更有可操作性。而从管理角度看,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分别由两个行政级别对等的管理部门加以编制,这必然导致两个部门各行其是,缺乏有效的沟通,行政指令措施无法进行统一,效率低下、浪费资源。我国已经是市场经济国家,规划的行政属性 还相当浓厚,在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中 常常忽略市场经济规律,不考虑客观的供求状况,主观行事,造成规划与经济规律不服,与市场经济脱轨的严重后果。基于以上的种种制度诟病,要统筹两个规划必须进行制度创新。一、要创新法律制度,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特别是要尽快制定《土地规划法》来为土地的实际规划保驾护航,使得两个规划都有相关法律制度的庇护,为统筹战略提供法律保障。二、要创新管理制度,将两个制定规划的部门合二为一,统一政令,增强规划的执行力度和社会经济效应,为统筹战略提供管理保障。三、要创新环境制度,要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行政主导,市场为次的管理方法,坚持市场运行为基础行政干预为辅助的管理,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尊重市场规律,为统籌战略提供环境保障。

四、走集约型的城乡建设道路

城乡建设规划应从过去的粗放式建设方式转变为充分发挥城乡可利用空间的集约型建设方式。城乡规划要树立建设用地紧张的观念,对土地进行更加科学、精密、详尽的安排规划,对城乡空间充分利用,适当提高建筑的密度、高度及容积率。当前许多城乡建筑的密度与容积率都比较低,有着很大的开发改造潜力。同时也可通过加强旧城改造,提高旧城用地在布局、结构及功能方面的紧促性与合理性来提高旧城土地的利用效率。另外还可以土地置换的方式,压缩农村的居民点及村镇企业用地,以达到节约用地的目标。

综上所述,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虽然在概念上各不相同,但是,站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上,而这却是可以统筹的,它们是相互弥补、相互促进的,城乡规划离不开土地规划,后者是前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规划也离不开城乡规划,前者需要以后者为坐标,为其前进明确方向。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为了更好地统筹两个规划,不论是在发展思路上,还是在发展途径、制度创新上,都要进行行之有效的改革,将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共同纳入城市经济的发展中,城乡规划兼顾土地规划,土地规划参照城乡规划。统筹两种规划才能提高经济效益,才能提高社会效益,才能提高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王万茂.士地利用规划学[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0.

[2]萧昌东.“两规”关系探讨[J].城市规划会刊,1998,(1):29-33.

基于城乡统筹的村镇体系规划 第4篇

十六届五中全会以后, 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作用下, 各地都确定了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等相对具体的目标和任务。村镇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实践, 村镇体系的发展水平将从根本上影响统筹城乡发展的质量。

城乡统筹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中的五个统筹之一, 是城市规划与村镇规划之上的战略性规划。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产业一体化发展、村镇布局、土地统筹和指标的协调、基础设施布局和公共服务布局、社会管理等保障措施。城乡统筹发展的目的是缩小城乡差距, 提高乡村地区的生活水平。村镇体系规划是实现城乡统筹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最具代表性的甘肃省高台县合黎乡为例, 将城乡统筹发展作为基本出发点, 分析村镇体系存在的现状问题及规划决策与途径。

二、相关概念及发展现状

(一) 村镇体系

村镇体系是指一定区域内, 由不同层次的村庄与村庄、村庄与集镇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彼此联系而构成的相对完整的系统。居民点包括集镇和规模大小不等的村庄, 分布相对分散、独立, 但是在一定区域内, 以集镇为中心, 和周围的村庄组成一个群体组织, 各自之间既有明确的分工, 又在生产和生活上保持了密切的内在联系, 客观的构成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

(二) 村镇体系规划

村镇体系规划是指村镇行政区域内村镇布点及相应各项建设的整体部署。具体的讲, 就是要对规划范围内现有村庄分布与规模情况、分布特点进行调查研究, 分析其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然后根据新的发展要求, 分析确定村庄的特色类型和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及村庄的位置, 确定继续发展、迁并、取消的村庄, 引导农民居住向中心村镇、耕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 实现耕地增加、设施完善、用地集约、布局优化、要素集聚的目标, 从根本上改善村镇人居环境。

(三) 村镇体系发展现状

目前, 全国各地已经做好或正在进行的村镇建设规划项目, 大多为了缩短建设时间、节省资金等忽略了村镇体系规划, 导致现状村镇建设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

1. 村镇基层机构合并不彻底

在撤乡并镇政策的影响下, 很多地方“乡”的数量明显减少, 而“村”的数量基本没有变, 或许是因为居民点聚集形式存在的村庄受乡一级政府机构的影响不明显。长期以来, 合黎乡一直是由10个行政村, 96个村民小组组成, 共有人口10759人。基层机构合并不彻底将导致居民点沿张罗公路两侧线性零散分布, 现有建筑大多以农宅为主, 功能混杂, 既浪费了有限的土地资源, 还造成了较差的人居环境 (见图1)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共享性差, 不但给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 而且影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速度与质量。

2. 要素集聚效益不够理想

乡镇作为一定区域内的中心, 应当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加速要素集聚, 发挥乡镇的辐射带动作用;村作为基本的居民点单位, 从理想角度讲, 要保护村的自然环境, 控制建设, 做到城乡面貌有别。村镇布局确定了整个城乡空间发展的大格局, 可作为城乡空间发展的指导思想。而目前, 村镇规模及定位难以充分发挥集聚生产要素及本身职能的作用, 导致整体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在全乡范围内, 各村人口变化比较稳定, 但是各村人口规模差距较大,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与农业经济的发展 (见图2) 。

合黎乡虽地理位置优越, 农业发展潜力较大, 但由于要素集聚效益差, 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且比重较小, 影响了合黎乡的城镇化发展进程。据2009年统计数据, 合黎乡国内生产总值11665万元, 在全县范围内处于较低水平。人均年收入不到1200元, 在全县范围内位列倒数第三 (见图3、图4) 。

从现状社会经济条件看, 目前合黎乡西北部人口稀少, 经济发展也较为落后, 但是六四、七坝的人均耕地面积较大, 对于发展农业经济较为有利。在未来的规划建设中, 可以在西北部增加公共服务设施等来促进西北部的经济发展, 使合黎乡的东西经济发展保持相对平衡。

3. 土地的集约化利用程度低

目前村镇发展的突出问题是村镇分布相对分散, 村镇体系规划整合力度不够, 如“空心村”继续大范围存在、宅基地严重超标、产业发展用地不切实际随意超标等, 造成村镇占用土地过于庞大, 土地资源的浪费现象严重, 明显存在着土地利用上的不经济现象。在全乡范围内, 五一、五三、六四、七坝的人均耕地面积较大, 且总耕地面积也较大, 但是集约化利用程度低, 农业经济发展速度缓慢 (见图5) 。

合黎乡全乡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1.03万亩, 占总面积的8.68%;耕地面积2.21万亩, 占总面积的18.6%。农作物以玉米制种、精细蔬菜、制种瓜菜、棉花、番茄为主, 养殖以猪、牛、羊、驴、鸡为主, 产业门类较杂, 规模效益和要素集聚效益较差 (见表1) 。

4. 现状基础设施配备严重不足

村镇发展往往只重视农宅规划建设, 而村镇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远远落后, 村镇网络中道路体系不完善、道路等级不能得到有效提升, 文化、卫生设施不是没有设置就是久未更新, 满足不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村镇面貌, 提高村镇居民生活水平。

合黎乡的基本公共设施除了三所小学、一所中学、一处卫生院外, 基本没有其他的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方面, 全乡范围内电力、电信、广播设施基本全覆盖, 但线路乱拉现象严重;各村的饮用水仍为井水;合黎乡各村主要沿张罗公路分布, 路面宽9米, 向东至临泽县, 西南经过巷道乡, 其余道路均为自然形成的土路和砂石路, 道路等级低, 宽度一般在4米左右。村民出行工具主要有巴士、农用车和摩托车, 村内交通以步行为主。

三、村镇体系规划的重点

(一) 现状的全面调查

调查分析合黎乡的现状, 包括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资源和环境发展条件;产业发展潜力及趋势;农业、多种经营状况;以及劳动力和人口的流向趋势;居民点分布现状对生产发展影响的分析;商业、交通、能源、科技和文化教育的分析。预测其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 为做好村镇体系规划, 城乡统筹发展打好基础。

对合黎乡的区位、环境、人口构成、文化构成、经济结构等全面进行分析, 总结得出合黎乡城乡统筹发展的优势在于:

1. 农业基础良好。

经济作物产量高, 经营范围大, 其中玉米、蔬菜的种植面积和质量都比较高, 玉米制种尤为突出, 非常有发展潜力,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全乡的经济发展。

2. 交通区位优势。

张罗公路贯穿全境, 对外交通相对便利, 可在较短时间内到达乡政府和高台县, 对于招商引资和发展本地经济十分有利。

合黎乡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劣势在于:

1.公建设施滞后。商业设施少且规模小, 服务范围小, 缺乏统一规划, 难以满足居民需求。

2.产业发展缓慢。经济作物产量高, 但缺乏科技的支持。

3. 村庄建设落后。住宅布局零散, 建筑质量较差, 公用设施配套不齐全, 不够系统。

4. 环境卫生较差。各村庄污染情况严重, 垃圾、污水缺乏统一回收治理, 公厕卫生状况差。

针对各方面的详细分析, 对合黎乡城乡统筹发展提出以下技术思路:

发展优势——充分挖掘地方区位、交通、环境及经济优势, 建设社会、经济、环境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农村。

完善设施——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完善基础设施, 保护和改善人居环境, 以便更好发展经济。

保护环境——规划建设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 高度重视自然生态环境保护, 建设新型生态型村镇体系。

(二) 村镇体系结构的合理调整

规划本着“以人为本·生态农业·绿色经济”的规划理念进行村镇体系的规划。贯彻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促进流通、发展经济、改善环境的原则, 使规划达到社会、经济、环境三大效益的统一。

根据合黎乡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和村镇居民生活的现实需求, 确定中心村、基层村、自然村等, 结合村镇居民意愿及发展现实条件, 提出明确合理的建设调整思路。

地域空间结构是支撑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框架, 地域经济发展只有通过空间结构上的增长极核—节点—发展轴来展开。

根据合黎乡目前村镇布点情况, 规划上理顺三级地镇网络, 即中心镇—中心村—基层村;以张罗公路作为合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轴, 全乡各个村子沿黑河呈带状发展, 北面依靠合黎山, 形成背山面水的风水宝地, 有利于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同时加强区域内各村的经济开发力度, 平衡地域经济, 带动全乡的共同发展 (见表2) 。

深入研究确定合黎乡村镇的布点, 合理遴选有发展潜力的村镇区位, 主要参考要素有水源、适于发展工业的土地、交通便捷性、商业、卫生、教育等基本的社会服务。只有具备上述条件的地方才能够发展成为地方服务中心。同时分析确定村庄的特色类型和发展方向、发展规模, 确定继续发展、迁并、取消的村庄, 包括零散自然村庄的撤并整合 (见图6) 。

(三) 确定合理的经济发展结构

从土地集约化利用的角度讲, 村镇体系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是研究确定村镇行政区域内主要村镇的位置、特色与性质、人口规模、产业发展方向及建设用地发展方向与发展规模, 从而确定村镇建设用地范围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 合理改造和利用土地, 尤其重视河滩、滩涂、荒地和废弃地的改造和利用。

建设用地的确定尤其需要结合村镇的自然优势、特点和产业的行业性质、分类, 对村镇行政区域内产业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布局。

根据合黎乡的自然环境条件, 资源分布情况和现状发展基础, 规划经济分区的结构为:一带、一心、两片区。

一带:沿黑河东西向流域形成的经济发展带。

一心:以六一、六二、六三村为基点形成农业、商业、行政综合中心。

两片区:以七坝为依托形成西北部生态农业经济片区, 以五一为依托形成东南部生态农业经济片区, 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

基本农田保护区的确定结合了农业发展规划, 对区域范围内的各种作物、多种经营、空间布局、发展先后和农业机械化规模经营等, 提出了合理的规划设想。

(四) 主要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的完善

1. 社会服务设施配套规划

规划配套设施以现状存在问题为主, 结合合黎乡社会发展目标, 按合黎乡村镇体系的不同等级和不同职能及服务半径配套社会服务设施, 即农贸或综合性市场、商业金融、邮政、中小学、幼儿园、科技站、敬老院、医院、体育文化设施等建设项目。

2. 基础设施配套规划

村镇体系规划中基础设施规划布局的主要内容有:

(1) 交通网络规划:根据合黎乡现状交通网络存在的问题和优势, 以满足村 (镇) 域经济发展和生活联系的需要, 联通合黎乡各级各类交通网络, 提高公路等级, 以增强村镇沟通来增加村镇道路网密度, 从而形成村 (镇) 域贯通的交通网络。规划要以近期、远期相结合, 分期实施。

(2) 供电系统规划:村镇体系规划应根据村镇域经济发展预测, 结合考虑合黎乡用电需求量的增加等存在的问题, 村镇必须建设为本区域服务的变电所和合理的分区供电网络, 并对现有不合格的线路进行调整和改善。

(3) 村 (镇) 域供水规划:根据合黎乡自然地理、水系、生产、生活的需要, 在现有水系的基础上调整改造, 以满足工农业生产用水、村镇居民生活用水的需要。同时将集镇管网延伸、行政村自备水、组织供水网络。

(五) 生态环境、历史文化要素的保护

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应成为村镇体系规划追求的重要目标, 注重提高村镇生活质量和运行效率, 以及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本规划根据合黎乡所在区域内的污染现状和工业规划布局, 提出域内近期、远期环境保护规划, 提出每个规划时期的保护目标和措施。

另外, 整个过程中特别注意了保存周围的环境及河流、水系、山体、林木等资源, 以便使村镇的布局与其地理环境、历史、经济、文化等各个规划要素的尺度和功能相适应, 减少村镇发展所引起的环境灾害和对历史文化要素的破坏。

四、结语

村镇体系规划作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重要实践环节, 对村镇产业一体化发展、村镇居民点布局、土地集约化利用、基础设施布局和公共服务布局、村镇社会管理、精神文化建设等提供长远的决策性参考, 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目标的重要途径, 应在村镇规划、建设和发展中给予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房志勇.规划先行:村镇建设规划.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7.

[2]李有刚.关于村庄建设规划的几点思考.小城镇建设, 1999 (8) .

[3]王智勇, 黄亚平, 张毅.湖北省城镇化发展的路径思考.小城镇建设, 2010 (5) .

[4]尹杰, 李京生.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小城镇建设, 2010 (5) .

城乡统筹:规划发展新思路 第5篇

[摘要]城乡统筹作为五个统筹思想的重点,将改变传统城市规划缺乏对广大农村地区的关注的现象,而“城市”规划将走向“城乡”规划。文章通过对城乡统筹内涵的解读与规划实例,对城乡规划新理念进行剖析,并对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城市规划;五个统筹;城乡统筹;城乡规划

[作者简介] 苏敏,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助理规划师,广西 南宁,530022

[中图分类号]TU9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23(2009)05-0109-0002

进入21世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为继北美、欧盟后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区,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生产要素的全球性流动、产业的全球性迁移、经济活动的全球性集聚,将引领全球城市空间结构的深刻变革。面对新的城市革命,城乡差距如何消除,已经成为广大城市规划工作者首先要解决的难题。

一、关于城乡统筹的解读

《海南省城乡总体规划(2005―2020年)》、《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相继完成,以及200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正式实施,将“城市”规划推向了“城乡”规划。规划理念也从关注城市“空间变化过程”和“空间集聚过程”转到关注城乡“空间关联过程”和“空间重组过程”,将城市与农村地区结合起来,把城乡统筹发展作为城乡有序化发展的前提条件,作为城乡发展全过程的基本模式。

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其实质是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整体统一规划;把城市与农村存在的问题及二者的相互关系统筹起来研究解决,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和良性互动。我国城乡差距持续扩大,已经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突出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实施统筹城乡发展,主要是统筹考虑和安排城乡产业发展布局、空间发展方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劳动力就业、商品和要素市场体系建设,着力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国家财政资金重点向农村倾斜,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城乡之间的过大差距,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城乡规划新理念

首先是城乡体系规划,以城乡统筹发展观为指导来确定城乡发展理念,按照科学发展观思想,充分考虑城乡的等级格局与功能分布,为城乡发展创造良好的区域条件和投资环境,进一步体现城乡统筹的原则。

其次是产业发展规划,即城乡之间多元生产要素的综合协调和有机关联,主要内容有:(1)根据城市和乡村产业体系的特点提出相应的结构模式,促进城乡之间产业结构的协调化和城乡内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2)对城乡产业结构体系在空间层面上进行相应调整,促进城乡产业在空间上的有机融合与合理布局。

三是空间发展规划,充分考虑城乡空间发展关系以及土地的节约和合理利用,通过对各类用地进行分区管治,针对不同地域制定不同的对策;将基本农田、水源、自然环境、交通走廊、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居民点建设等纳入到空间管治中,划定农田基本保护区,促进对镇域空间的合理利用和实现城乡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基础设施规划,必须考虑中、长期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共建与共享,避免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的随意和浪费。

(二)城乡网络化

力图使城乡互补性和协同性发展中的整体效应最大化,改善城乡发展中的空间结构关系,增强城乡网络化发展意识,重视调控城乡发展的协同关系,提高城乡空间的组织化程度。其实施途径应该是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均由不同容量、便捷的现代化交通、通信设施和适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设施连接在一起,形成和谐的网络型城乡复合系统,这就是曾菊新所倡导的现代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2001)。其中心含义旨在使城乡之间的网络设施完备、产业内在联系紧密、要素流转通畅、组织功能完善,城乡网络系统共生共长,并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二、藤县漾江镇总体规划

漾江镇位于藤县中部,1999年被列为自治区城镇建设试点镇,2001年被评为自治区重点镇。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自治区“1211”工程实施、东部产业转移的推进,为了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镇政府组织编制了新一轮的总体规划,以强化总体规划对城乡建设的引导和调控,保障城乡建设健康有序的发展。

(一)城镇职能结构划分

以城乡统筹发展观为指导来确定城市发展理念,充分考虑镇区与镇域各行政村之间的互动关系、镇区对镇域行政村的辐射吸引作用,根据其等级格局与功能分布,规划镇村体系中各镇村职能等级按其在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分为中心镇(镇区)、集市、中心村、基层村共四种类型。

(二)城镇空间布局

按照城乡一体化的理念,以交通干线为纽带联系沿线各节点,强化镇区与行政村之间的经济、交通联系,形成以交通干线为发展轴、以中心城镇为增长点、以各行政村为节点的点轴发展模式。规划东西向、南北向两条发展轴线呈“Y”字型相交,通过充分发挥交通干线及各节点的龙头作用,带动周围农村全面发展,促进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产业发展规划

针对城镇已有钛业加工基础,现有荔枝、西瓜等特色资源,继续强化农业的基础产业地位,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同时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钛加工为主导,着力构建以农副产品加工为辅的产业体系。逐步形成以乡村为农业基地,镇区为工业中心的产业空间格局,努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以工哺农、以工促农、以工带农,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四)城乡空间管制

充分考虑城乡空间发展走向以及土地的节约和合理利用,针对不同地域制定不同的对策。城镇及村庄建设用地应尽量避开基本农田、水源、重大基础设施等,并将基本农田、水源、交通走廊、基础设施建设等不同的空间建设内容纳入到建设用地的分区管治之中。将镇域空间划分为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和已经建设区4种类型,依据镇域空间的特征和内部功能,对各类型空间进行范围界定,并相应提出建设管治要求及空间发展的优先次序,使城镇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保护得以统筹发展。

(五)交通设施规划

在镇域范围内,规划建设与市区、县城的联系通道。市、县城区与潆江镇区之间、漾江镇区与藤县各城镇之间要有一定级别的公路相连,一般要达到三级公路以上标准,并尽量与重要交通干道、交通骨干线相连接;规划网络化的公路交通,加快镇域内道路的建设步伐,镇区与行政村、行政村与行政村之间一般要有四级公路相通。镇域内加快乡村公路建设,以原有机耕路为基础,规划拉通镇区至各行政村的路网,提高镇域路网等级和通达度,以强化城乡联系。

三、结语

城乡规划是政府指导和调控城乡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手段之一。在充分认识促进城乡统筹规划重大意义的同时,还要清醒地认识到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需要脚踏实地、积极稳妥地做好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基于农民城镇化诉求的城乡统筹规划 第6篇

关键词:城乡统筹;农民意愿;推拉阻力模型

中图分类号: F303.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3-0403-05

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城乡统筹发展”以来,到2008年《城乡规划法》的出台,再到新型城镇化强调“处理好工业化与城镇化、农村与城镇、农业与工业、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城乡统筹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各地也纷纷展开了不同尺度的城乡统筹规划,学术界也有许多相关的理论研究与探索。有学者从宏观全局的角度指出当前城乡关系中农村面临的问题以及对城乡统筹工作的认识与建议[1-6];也有学者在阐述城乡统筹规划理论的科学建构基础之上,针对与理论科学性相关及衍生的重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包括城市化与农村现代化的中国模式以及现状相关研究的误区、方法论根源与潜在危险[7];也有学者从制度设计的视角探索城乡统筹规划的政策框架构建[8-10];还有许多研究结合具体的规划实践案例,总结出针对性的地区城乡统筹经验。但是,现实中的规划往往还是从城市角度考虑如何将城市与农村统一规划,缺乏对农村的实际情况与农民的真实诉求的深入了解。许多地方所谓的“城乡统筹”,在某种程度上往往是通过城乡建设用地的增减挂钩变相占用农村建设用地,城乡统筹规划变成“圈地运动”的工具和助推[4]。因此,摒弃“城市偏向”的城镇化和“自上而下”单向的城乡统筹思路,以城镇化的主体——农民为研究的对象,重视“自下而上”城镇化诉求,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基础。本研究以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博望镇为对象,通过对农民的现状、困难、迁居意愿、发展前景等方面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尝试从农民城镇化的诉求出发,在推拉阻力模型下总结出博望镇城镇化和城乡统筹中面临的问题,从而探索城乡统筹规划的新思路与对策。

1 研究概况

1.1 研究区概况

博望镇位于马鞍山博望区东部,为博望区政府所在地,北部、东部、南部分别与南京市江宁区、溧水区、高淳区接壤(图1)。镇域面积12 300 hm2,下辖2个社区、11个行政村,2010年总人口9.1万人。

博望镇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素有“中国刃具第一镇”“中国机床第一镇”的美誉。 2010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78.5亿元,人均GDP 8.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 200元,均处于安徽领先水平。

然而博望镇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与城镇化的严重滞后形成了强烈反差,现状城镇化率仅为33%,低于安徽省平均432%和全国平均51.6%的水平。农民进城意愿弱,70%非农人口隐性于乡村,城乡职住空间分离现象突出。镇域内自然村数量众多,规模庞大,沿水系或道路密集分布,乡村空间呈现超稳定均质化的传统聚落特征。镇区的空间发展长期缺乏科学规划引导,工业用地比重过大,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体现城镇服务水平的公共设施、道路交通和绿地的用地面积严重不足,城镇景观风貌较差。

1.2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本研究借鉴城镇化的“推-拉”理论,认为城镇化发生原因是迁出地的推动因素和迁入地的拉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结合中国城镇化实践反思与现状分析,笔者认为,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动力结构不仅表现为农村因素的推力、城镇因素的拉力,还有在城乡之间人口迁移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制度和观念阻力,这种由“推力-拉力-阻力”形成的动力结构,决定了一个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及其运行。因此,在对博望镇的实地考察、村民座谈等前期交流基础之上,设计出针对博望镇的农民调查问卷。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对博望镇11个行政村的农民进行调查,并通过Excel和SPSS等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选取较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访谈。从农民角度出发,通过城镇化中推拉阻力模型的构建,探索在城乡统筹规划中影响城镇化进程的各方面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规划提出相应的措施与政策建议。

1.3 问卷基本情况

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情况、生产现状、生活现状与未来生活期望4个部分,涵盖答卷人的个人和家庭概况、经济收入、劳动生产、住房情况、现状生活满意度、迁居意愿与未来生活期望等33项具体内容。本次调查选取各行政村中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村,要求覆盖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地理区位的村庄,并且尽量做到空间上的均衡,以期实现问卷数据的科学性与代表性。问卷以家庭为发放对象,按照自然村人数的10%统一发放到户。共发放问卷820份,回收问卷770份,其中有效问卷715份,回收率为94%,有效回收率达88%。

2 基于农民城镇化诉求下的推拉阻力分析

2.1 农村推力分析

2.1.1 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业经营收益低 目前,博望镇农业生产仍以传统式的小农经营为主,农户承包的土地分散、细碎;种粮大户少,规模小。调查数据显示,89%的农民只是耕种自家农地,户均耕地仅0.22 hm2,最多为0.43 hm2。只有11%的家庭承包了他人的耕地,户均承包耕地1 hm2左右。农业规模化经营虽已出现,但尚处于萌芽阶段。由于博望镇有限的农业资源和落后的生产方式,666.7 m2农田种一般粮食年净收益在1 500元左右,则户均农业收入为 4 950 元,最多9 750元。而少量的种粮大户,户均收入为 22 500 元,能基本满足家庭支出。单纯依靠传统农业收益显然无法满足一个农村家庭基本的消费需求。因此,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降低,对农业的发展投入不大,期望也不高,大部分农民寄希望于非农生产。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农村劳动人口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仅占21%,50%农村劳动人口在本地或者外地企业打工,9%为做生意经商。农村家庭中仅有44%的家庭收入主要来自于农业。

nlc202309032004

2.1.2 农村老龄化现象凸显,农二代对农业热情不足 2010年,博望镇农村人口61 000人,占总人口的67%。人口结构如图3所示。其中60岁以上农民占12%,年龄段41~60岁之间的占比最大,达35%。按国际上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博望镇农村地区已步入老龄化社会。

另一方面,实际务农人口中61%是41~60岁的中年人,其次是大于60岁的老年人和26~40岁之间的中年人。针对18~25岁年龄段人群的调查数据显示,现在仍参与农业生产的年轻人占10%(图4),而未来,仅有3%的人愿意继续从事农业生产,55%的人倾向于做生意,25%的人希望进本地企业打工(图5)。不难看出,相比父辈们,年轻的农二代对于土地没有太多的留恋,他们更向往城市的生产活动。

2.1.3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匮乏 博望镇自然村数量多,达164个,自然村密度大,且规模较小,63%的自然村少于500人,呈均质分散状态。这种传统分散式的农业形态的居住方式,给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带来了较大的难度,致使农村的基础

设施建设水平普遍较为低下。针对农民对农村的基础设施问题的认识调查显示,有39.7%的农民认为道路设施落后是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其次是水电设施差、环境卫生差和学校问题(图6)。实地调查显示,部分村庄也实现了户户通,但是道路等级较低,多为3~5 m的小路,不成网络体系。同时,远离镇区的居民点电网设施配备标准很低,亟须提升改进。公共设施方面,农村小学配置低,数量严重不足且空间分布不均衡,对于分散的众多自然村落,难以满足教育需求。

2.2 城镇拉力分析

2.2.1 城镇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但是吸纳能力有限 博望镇是典型的工业主导型乡镇,素有 “中国刃具之乡”“中国机床第一镇”之美誉。目前已形成刃模具、机床和机械配件生产三大支柱产业,全镇大大小小的企业共600多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超500万元的80家,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设有销售门市部200多个。城镇工业经济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问卷数据显示,目前博望农村非农就业人口中有48%在本地从事加工制造业,40%在外从事本地产品的销售推介工作(图7)。但是,这些企业中处于产业链低端的非正规小微作坊占比高达78%(图8)。较低的准入门槛只能暂时帮助农民获取工作岗位,从长远来看,这些技术含量低、创新能力弱的传统制造业的劳动力需求很容易饱和,难以持续提供就业岗位。与二产相比,只有4%的农民从事服务业(图7),主要是餐馆超市打工,严重滞后的服务业也极大地限制了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

2.2.2 城镇能提供更高的工资收入,但远不能满足进城需求 在本地企业打工的农民人均月收入可达2 945元,常年在外地的推销员月收入则高达4 783元。相比从事农业生产不足千元的月收入水平,工业收益远高于传统农业收益,这样的收入差对于没有较高技能的农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尽管如

此,这种收入水平也难以满足人们追求更好生活的期望。对在镇区上班农民的调查中,关于“对目前工作最大的不满意”这一问题上,41%的农民认为是收入低(图9)。尤其是年轻一代,他们对城镇生活的向往与现实较高的生活成本之间存在着突出矛盾,而目前看来相对较高的城镇打工收入却远不能满足需求。

2.2.3 城镇拥有更好的公共资源,但综合服务功能整体较弱 镇区集中了博望主要的教育医疗资源,镇区有2所中心学校、2所公立中学、1所私立中学、3处卫生所。而镇域农村地区一般每个行政村只能保证1个小学,且很多小学只开设3年级以下的课程。许多家庭为了下一代能有享受更好的教育条件,会选择在镇区买房或是租房。但是,对比博望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其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显得较为不足,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和商业服务设施用地分别仅占城镇建设用地的3.86%和5.24%;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污水处理、环境卫生等设施建设严重缺失;现代服务功能水平整体偏低,这使得镇区对周边农民的吸引力并不强烈,从而制约了镇域城乡统筹发展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2.3 城镇化阻力分析

2.3.1 城镇生活成本高,尤其是房价高 博望经济发展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消费水平与生活成本均不低。其中以高房价为核心的高生存门槛成了农民进城的最大障碍,49%的农民不愿去镇区生活的原因是镇区的高房价(图10)。在走访调查与村民座谈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在镇区买1套两室一厅住房的费用是在农村盖2层小楼花费的2倍。除此之外,日常的各项支出积累起来也是不小的费用。用农民的话说,“在镇区生活,买一颗葱都要花几毛钱”,这使得仍是低收入人群的他们宁愿选择每天通勤往返,也要“留守”农村。

2.3.2 现行的政策制度难以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对于农民来说,土地就是他们最大的生存保障,失去了土地就是去了依靠。目前博望的土地流转和征迁补偿以现金补偿和安置房置换为主;但由于之前不完善的体制设计,出现了先拆后迁而补偿不到位不及时的现象,致使农民对于农地流转和宅基地征迁有着很强的抵触情绪。不仅如此,一次性的资金与住房补偿无法构成长久的保障,而农民在城镇的工作性质也多是临时工,仅有20%签订了劳动合同。数据显示,城镇务工的农民中58%是没有保障性待遇的(图11)。也就是说,农民即便生活和工作都在城镇,但是依旧没有享受到市民应有的社会福利保障。社会保障体系的缺乏和劳动就业权益保护的不足将成为农民实现市民化的巨大阻碍。

农民的后顾之忧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从而导致农民不愿意离开土地。调查发现,尽管56%的博望农村家庭的主要收入并不来自于农业,但是仍有53%的家庭并不愿意出租其农地。另外47%的愿意出租农地的家庭,平均希望保留 0.2 hm2 耕地,也就意味着,愿意出租的耕地数量微乎其微。土地存量无法高效盘活,农业生产效率无法得到提高,城乡统筹进程步履维艰。

nlc202309032004

2.3.3 乡土情结浓厚,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仍在延续 博望是脱胎于农村而发展起来的,并且目前正处于由工业化向城市化转型的阶段,因而其发展轨迹中仍带有明显的农村烙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消费观念等依然有着浓重的农村色彩。在未来农业生产方式选择方面,58%的家庭仍然希望保留家庭单独经营的农业模式,而不愿意承包给种粮大户,更不愿意成为农业工人(图12)。而对于未来居住地的期望,53%的农民仍愿意住在现有居住地(图13)。显而易见,人们仍旧依恋传统的乡村居住模式与生产方式。

愿意转为城镇户口的被调查者主要来自那些紧邻镇区的村庄(36%来自新城村,22%来自东城村),而诸如山宁村、红阳村这类远离镇区、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则几乎没有人愿意转为城镇户口。可见,越是远离城镇辐射地区的人们观念越是保守,也就越依赖传统农业,经济发展也就愈加缓慢,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这种意识与观念的惯性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将会成为人们接受和建立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乃至新的发展理念的桎梏。

3 博望镇城乡统筹规划思路与对策

3.1 规划思路

在充分调查了解农民诉求、并分析博望城镇化进程中的“推力-拉力-阻力”之后,遵循中央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不鼓励、不强制农民进城”的指导原则,规划应关注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城乡共享发展成果的体制机制,以期实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基于此,本次城乡统筹规划确定以人口转移、空间整合、产业提升为重点,并创新性地提出“示范引领、渐进有序、城乡联动”的统筹理念。即在新型城镇化的策略指引下,通过规划建设城镇化示范区形成空间平台,通过升级传统制造业,发展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渐进有序地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这不仅仅是工业化与城镇化的需要,很大程度上也是农村、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3.2 规划对策建议

3.2.1 增强城镇服务功能,提升城镇空间品质 博望镇有70%的非农从业人员居住在农村地区,这一部分的“隐性城镇化人口”为博望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这一部分人群的城镇化意愿很弱,主要源于城镇对其吸引力不够。因此,要提升城镇的空间品质与服务功能。选择城市低阻力地区建设城镇化示范区,主要是作为安置进城农民和布局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的用地。一方面,通过建设精致、优美的进城农民居住示范区,妥善安置进城农民,进而发挥示范效应,加速农民进城的步伐。另一方面,高起点建设城市核心功能区,高标准配备各项城市综合服务设施,培育现代服务功能,进而提升城市综合服务水平,增强城镇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城镇的 “拉力”。

3.2.2 加快产业转型与升级,增强城镇就业人口吸纳能力 博望农民多是在本地企业打工,还有一部分虽在外地跑销售,也是为本地企业拓展业务市场。这一部分人群未来都将回流至本地企业,他们会带来新的就业需求。尤其是年轻一代,即农二代,他们已经脱离了农业生产,他们未来的流向只会是城镇。博望工业虽然十分发达,但是多是规模小、层次低的企业,因此,城镇产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传统制造业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能级,延伸产业链,优化产业布局,从工业结构升级、技术改进等多方面加快转型升级。同时要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包括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增强城镇就业人口吸纳能力。此外,对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也是重中之重,员工的素质直接决定企业的创新能力与活力。

3.2.3 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培育农村经济自身“造血”功能 农村经济有其自身的规律,所谓的“城市反哺”都只能解一时之难,农村要实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培育自身的内在的“造血”能力。鉴于博望镇存在大量已脱离农业生产的农民这一现状,规划建议以城镇化过程中的土地流转为契机,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进一步析出那一部分“隐性城镇化人口”,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经营效益;加大技术资金投入与政策倾斜,创新农业组织模式,支持鼓励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现代高效农业、都市精品农业、乡村旅游业等新型业态,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专业化。

3.2.4 尊重现状与民意,构建布局集约的城乡聚落体系 通过对不同类型农民的发展引导,合理预测未来农村人口的变化趋势,尊重现实,尊重农民意愿,逐步分期引导农村居民向镇区和就近新社区集中,农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集中 、企业向镇区园区集中。合理分级安排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重点面向规划所选择的乡村社区,注重阶段性和农村居民的切身需求,尤其是针对老龄人口的养老设施与医疗设施等配套;以鼓励集聚节约为前提,减少过程性浪费,构建集约高效、品质均优的空间格局。

3.2.5 强调规划的公共政策功效,促进城乡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变“维持生计”为“长久之计”,解决进城农民与留守农民的后顾之忧。在调整的最初阶段,受财力的限制,城镇优先考虑因征地而转化为城镇居民的农民的保障,包括采取优先安排就业、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等措施;对于仍拥有集体土地但进镇就业、居住的农民,可以建立以土地保障为基础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即将土地的承包权入股,享受土地分红以保障基本生活。随着城镇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完全转化为城镇非农业人口,完善相应的城镇级社会保障体系。对于留在农村生产生活的新型农民,积极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满足博望农民需求的社会保障体系。具体内容涉及农民社会救助体系、农村医疗保障、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农村教育助学制度、农村养老保险体制、涉农项目扶持等。

4 结语

我国城乡统筹规划实践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仍然缺乏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更缺乏理论指导。一方面是由于城市和乡村是2种完全不同的经济形态和聚落现象,放在一个框架内去规划其经济社会空间上的统筹问题,繁复程度可想而知。另一方面,城乡统筹是一项探索性工作,没有普适性,其实现关键是立足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别分析,因地制宜、因时而异[1]。尤其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人口数量巨大、地区发展严重不均衡的国度而言,城乡统筹规划面临更大的困难。因此,如何准确地找到合理发展的切入点,找到城乡统筹的路径,是每个规划研究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本研究以博望镇为例,从新型城镇化的视角出发,将城镇化的主体——农民作为研究的对象,抛弃“自上而下”的“城市本位”的规划范式,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农民对于城镇化的诉求,构建了“推力-拉力-阻力”分析框架,分析了影响农民进城市民化的推拉阻力,从“人”的城镇化角度来研究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与对策,是对当前城乡统筹规划的一个新探索。

参考文献:

[1]李兵弟. 中国城乡统筹规划的实践探索[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李兵弟. 关于城乡统筹发展方面的认识与思考[J]. 城市规划,2004,28(6):9-19.

[3]汪光焘. 城乡统筹规划从认识中国国情开始——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J]. 城市规划,2012,36(1):9-12.

[4]张京祥教授呼吁:要对当前城乡统筹规划的实践进行检讨,力求避免三大误区[J]. 城市规划通讯,2010(4):11-12.

[5]郭建军. 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J]. 经济研究参考,2007(1):24-44.

[6]仇保兴. 统筹城乡发展的若干问题[J]. 城乡建设,2008(11):19-20.

[7]王红扬. 城乡统筹规划理论的科学建构与城市化的中国模式[J]. 国际城市规划,2012,27(4):77-88.

[8]赵华勤,张如林,杨晓光,等. 城乡统筹规划:政策支持与制度创新[J]. 城市规划学刊,2013(1):23-28.

[9]田 莉. 城乡统筹规划实施的二元土地困境:基于产权创新的破解之道[J]. 城市规划学刊,2013(1):18-22.

[10]谈步稳,马 璇. 城乡统筹规划中城乡发展权转移研究[J]. 现代城市研究,2010,25(5):36-40.

云南城乡统筹规划 第7篇

中国的城镇化应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在有条件的地方,应大力发展大、中城市,培育城市带、城市群。现实的问题是,未来中国大、中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和对人口的承载能力如何。我们知道,从经济效益、土地利用率等综合因素考量,发展大、中城市有其优越性。但大、中城市接纳人口的前提是对劳动力的需求。大、中城市只有不断地增加新的就业机会,让进城人口得以安居乐业,城市才会有序发展。否则,大量人口涌向城市,只会加剧治安恶化、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等城市病的蔓延。

1 实施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战略,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1)实施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战略,实现小城镇合理有序发展。2)坚持区域协调和城乡协调、统筹规划小城镇发展。

小城镇发展建设应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相适应,使之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准确把握小城镇发展的功能定位。小城镇发展建设要立足于繁荣农村经济,切实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形成城、镇、村经济社会发展互动的良性循环。

小城镇应成为基层地区的经济、文化、科技与信息服务中心,带动周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中城市周边的小城镇要积极延伸产业链,成为产品营销和信息交流的载体,促进城乡经济繁荣。

小城镇应成为提高村镇居民生活质量、人口素质和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条件。

2 科学编制小城镇镇域规划,完善小城镇功能,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1 科学合理地编制镇域规划,统筹城乡发展

1)规划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人口产业向小城镇聚集,推进城乡统筹发展。2)镇域规划要依据县(市)域规划,对镇域资源、经济、社会等要素进行统筹、整合,形成合理的产业和居民点布局,并与相应的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配套完善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环境、防灾和文物保护等各项规划。

2.2 加强统一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小城镇镇域规划,要为镇域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创造条件;建设设施配套的住宅区,发展社会服务事业,明确中心城镇功能定位,提高服务水平,为构建农村地域和谐社会创造条件。

3 统筹城乡,推进城镇化建设,多措并举,加快城镇化进程

1)坚持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把握和落实城乡统筹的方针。

世界经济全球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已深刻地表明,那种看不到各国经济、城乡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制约,在狭小的圈子里,已不能解决现实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从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角度加深对统筹城乡重大方针的理解,从而增强贯彻的自觉性。从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来看,它是基于各国经济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而进行的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在这样的调整中,我国经济特别是我国农业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产业,才能在竞争中生存。然而,我国的国情和优势之一,就是劳动力资源充足。要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根本方法就是进行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特别是要把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出负荷过重的土地,进入城镇区域其他产业所需要的岗位上去,把农业竞争力乃至整个综合国力提升上去。而要实现这样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就必须贯彻城乡统筹的方针。

2)加快城镇化进程,多方向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这是我们党基于对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要落实好这一方针,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城镇化道路特点,在创新制度、打破壁垒和引导服务上做好工作。

在未来几十年内,中国的大、中城市究竟能提供多少就业岗位,能吸纳多少农村人口,这一问题的答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我国未来经济结构的演变等多种因素。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可能长期保持前几年这样的两位数发展速度。即使以前几年我们的经济发展速度,城市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也是有限的。目前,中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人口1 600万人,而每年新增就业岗位也大约为1 600万人,这一基本格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可见要依靠现有城镇来接纳大量农村人口是不现实的。

由此可见,在中国要顺利实现城镇化,实现城镇共同富裕,就必须走通过发展小城镇逐步减少农业人口,逐步增加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的道路。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发展小城镇是在不影响现有大、中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所带动的城镇化的前提下进行的,更为确切地说,发展小城镇,不仅不影响大、中城市的发展,而且应大力鼓励大、中城市的有序发展;而重点发展小城镇,是在仅靠发展大、中城市不能解决中国城镇化的现实前提下,以较低成本、较小震荡的方式解决中国城镇化的必要途径。因此,有关发展大、中城市还是发展小城镇的成本和效率之争,其实是一种不必要的误导。因为这里提出的发展小城镇的思路,是相对于让农村居民留在农村的比较效率而言,通过发展小城镇,不断增加城镇就业机会,让农村人口逐步转向在城镇就业比让农民留在农村、守着非常有限的土地谋生的比较优势是不言而喻的。

在规划城镇规模时,下列几点可作为参考的因素:1)农村居民迁入小城镇后,对其原有的生活方式不应震荡太大。比如其原有的亲情、乡情等关系网仍能得以维系。2)农村居民迁入小城镇后,较常见的情形可能是家庭中年轻劳动力往往先在城镇创业或就业,而老年劳动力可能继续在农村务农。因此,城镇的规划应考虑迁入城镇与迁出村庄之间的距离,确保尚需继续在农村务农的居民能在适当的时间内往返于城镇和村庄之间。3)随着城镇工商业的培育和发展,其就业市场得以逐步扩大,其对劳动力的需求会逐渐增加;而农村中随着农业规模的发展,其对劳动力的需求却逐渐减少。小城镇的规划应有利于这一消长过程的良性互动,确保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自然流动,使村庄人口减少和城镇人口增加成为一个相辅相成的、平稳的过程。

摘要:针对目前小城镇规划发展现状,探讨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一系列对策,并努力加快中心镇城市化进程,从而实现城乡经济发展和城乡面貌的巨大改善,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城镇化,规划,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村镇规划研究 第8篇

1发展现状及理论基础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从本质上说, 是一种研究制定区域宏观发展战略性质的规划。而一个区域的发展战略要想制定得科学合理, 必须综合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这就决定了县域村镇体系规划所要研究的内容十分庞杂, 涉及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因此,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所涉及到的相关理论也必然是十分广泛的。概括起来, 这些理论总体上可分成两种大的类型:一种是传统的研究区域发展动力机制、区域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增长模型、区域产业结构及其优化配置、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及其演化形式、区域生态规划与建设等涉及区域发展方方面面的学术性理论。这些理论具有一个共同特征, 就是不受政治、意识形态及道德宗教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 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另一种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类文明及人们思想觉悟的不断提升、人类认识世界能力的不断深化, 所产生的在哲学意义上对世界观、方法论具有思想指导性质的理论, 这些理论具有一个共同特征, 就是不一定具有世界范围内的适用性, 但我国政府的政策指向性十分明显, 此为“时代指导思想理论”。相比而言, 后者更能体现出我国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 也更好指导我国城乡统筹发展思路。

2村镇体系规划内容初探

村镇体系规划编制内容框架是个理论与技术并存的问题, 其理论性在于具体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其技术性在于这些内容该如何进行合理有效组织。本文对这个问题, 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2.1村镇体系规划深度

规划深度是我们进行任何一项规划时, 首先需要明确的问题, 它从微观层面决定着规划的具体内容框架。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乡规划, 都是由一系列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规划种类所构成的体系组成的, 不可能一个规划就涵盖从宏观区域发展战略到微观具体操作实施的所有内容。具体来说, 一种规划的规划深度可从两方面进行讨论:一方面是应然的深度, 即该规划等级层次与性质属性决定的所需要的规划规深度;另一方面是实然的深度, 也可称可行的深度。最理想的情况是, 应然的深度与实然的深度相平衡。具体来说, 实然的深度又可从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是规划基础资料的限制, 其中最主要的是工作底图 (地形图) 的限制。二是规划时效性的限制, 主要表现为工作量的限制, 规划是为指导发展的, 理想的情况是一有发展需求, 马上就能拿出规划方案来最好, 但规划总是存在一个滞后性, 即编制规划总是需要一个周期的, 如果规划深度要求过高, 则工作量必然成倍加大, 则会导致规划周期大大增加, 从而将大大削弱规划指导发展实践的作用。

村镇体系规划的应然深度。首先, 从规划基础资料的角度看, 我国试行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及沿海发达地区试行的县域村庄规划, 很多地方还是以行政区划图作为工作底图开展, 以地形图为工作地图数量很少。要进行基层村的布局规划, 必须掌握基础数据及现状设施等相关资料, 如人口、经济、道路、基础设施等, 要收集到每个农村居民点的人

浅析土地登记的若干改变

文/陈秀琴

摘要:本文详细的阐述了《土地登记办法》与《土地登记规则》的区别, 有利于我们理解新的《土地登记办法》, 更好地开展土地登记工作。

关键词:土地登记改变

新的《土地登记办法》已于2007年12月30日发布, 并于2008年2月1日起施行。新的《土地登记办法》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在提升原《土地登记规则》法律层级并进行修改的基础上制定的。《土地登记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与《土地登记规则》 (以下简称《规则》) 相比, 有相同的地方, 区别之处也非常明显, 作为一名从事地籍管理的人员, 正确掌握《办法》与《规则》的区别之处, 更有利于我们理解新的《办法》, 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土地登记工作。

口数据资料, 这是规划的基础, 但是目前统计数据极度不完善, 所以此项任务也相当艰巨。其次, 从规划时效性的角度看, 村庄布局规划实质是对中国农村传统居住模式的大调整, 特别是迁村并点规划更是与广大农村居民息息相关, 搞得不好会引发众多社会问题。因此, 进行基层村布局与迁村并点规划, 与相关村民进行协商沟通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再次, 从规划成本与效益综合分析看, 在县域层面进行基层村布局与迁村并点规划, 必然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与人力成本, 而由于基础资料的不详实及编制过程中相关因素的考虑不足, 有

一、土地登记的法律性质发生了改变

原《规则》中规定的土地登记行为更像是一种“行政审批”行为, 新的《办法》对土地登记的理解却是一种居中登记的行为, 有明显的中立性和被动性, 体现出一定的司法性质, 这种规定与我国现行的“婚姻登记”相似。如《规则》中规定“土地登记是国家依法对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土地他项权利的登记”。这种规定中, 国家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办法》中却规定“土地登记是指将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土地抵押权、地役权以及依照法律规定需要登记的其

可能成为无用功。所以, 就以上分析来看, 对于村镇体系规划深度, 应该考虑以下几点:县域村镇体系结构规划只需到中心村层次, 对基层村布点只提出原则要求即可;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应侧重于村庄发展战略等宏观指引性的内容, 可不涉及具体的规划布局。

2.2村镇体系内容框架

村镇体系内容框架逻辑性可分为三大部分:现状分析部分、发展战略研究部分、具体规划方案部分。其中, 现状分析部分内容为整个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的前提与基础。发展战略研究部分, 该部分内容为整个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的他土地权利记载于土地登记簿公示的行为”。这种规定具有被动性, 登记的依据是基于权利拥有人的申请, 《办法》的第六条规定“土地登记应当依照申请进行, 但法律、法规和本办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土地登记的单位和土地登记分类发生了改变

1、原《规则》和新《办法》都规

定了土地登记以“宗地”为单位进行, 但“宗地”的定义却有了变化。“宗地”原定义是:“宗地是指土地权属界线封闭的地块”。新《办法》对“宗地”的定义却是:“宗地是指土地权属界线封闭的地块或者空间”。第一次将“空间”的概念引入到土地登记中。“空间”不仅有本地块的“空间”, 还有他人地块的“空间”。

2、《规则》和《办法》无论是按

何种分类对土地登记的类别区分都有明

关键, 是使后面的具体规划方案具有科学合理性的保障, 也是整个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的难点所在。值得注意的是, 内容框架与技术线路均只包含了所有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均应涉及到的一般共性内容, 但在某些情况下, 现实中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可能会有其特殊的中心任务或侧重点, 为突出体现这些中心任务或侧重点进行分析, 这也就是特殊问题应该采取特殊处理方法。

桓台县少海公园管理办公室)

摘要:城乡统筹发展,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 它不仅事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而且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本文对在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进行研究分析, 根据村镇体系规划的相关理论, 对村镇规划的内容框架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城乡一体化统筹规划的路径与方法 第9篇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又进一步提出了“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新目标, 如何把握这一城乡发展的大机遇, 加快推进小城镇的规划建设, 这是摆在我们城乡规划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目前, 全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45%, 这正是我国广大小城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扩张时期, 也是小城镇规划建设规模由量变到质变的提升和转折时期。然而, 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坚冰未破, 城乡发展差距仍在进一步扩大。面对这种困局, 如何让城乡之间真正做到协调发展, 形成相互补充、相互带动、相互促进、同步提升的格局, 这就需要通过更加科学系统、更具整体综合性的城乡一体化统筹规划来破解目前小城镇发展中遇到的困境和难题。

二、沙县与高砂镇概况

沙县是福建省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城区处于闽西北丘陵地带, 城区规划人口50万人, 发展空间广阔。沙县具有良好的商贸和工业基础, 是全省经济发展“十佳县”, 在2007年福建县级经济评价中, 被福建省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评定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县之一。

沙县是福建省重要的交通枢纽。京福高速公路、鹰厦铁路、205国道、沙溪河航运、在建的向莆快速铁路和规划建设中的杭广高速铁路横贯全境, 兴建中的沙县机场距城区仅3公里, 公路、铁路、水路畅达, 交通十分便捷。由于区位优势明显, 近年来沙县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好势头。

高砂镇距离沙县城区15公里, 城区与镇区之间驱车仅20分钟, 两地无论从空间距离还是文化传统、工贸联系等方面, 均十分紧密。加之鹰厦铁路、205国道、沙溪航运、京福高速公路均从镇区周边穿越而过, 距三明 (沙县) 机场也仅3公里, 优越的区位和交通条件, 使高砂镇与沙县的城区空间联系日益紧密。从长远看, 两地必然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上形成空间布局相交融、经济产业相关联、基础和公用设施共享有、生态大环境共保护的大格局, 这也是选择两地探索性地开展城乡一体化统筹规划研究的主要理由。

三、规划思路

城乡一体化统筹规划是一个整体性、系统性的小区域规划, 既有别于区域规划, 又有别于小城镇总体规划。加之城乡一体化统筹规划又必须具有一定的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 因此在确定这一综合性统筹规划目标过程中, 就应该既考虑到县城城区与镇区之间的空间拓展融合和产业升级转移的趋势, 又应把握住重大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带来的连带拉动发展机遇。

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 是一个社会性、整体性的综合建构, 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 城乡一体化统筹规划在内涵和外延上, 不是无限扩展的, 而是有明确的范围和选择性。从目前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和迫切需要上看, 应优先探索和解决好以下几个战略性问题:

(一) 小区域发展方向

从发展战略上看, 重点解决好经济产业布局、链接和转移问题;优先解决好镇区公用基础设施的配套和建设档次问题;逐步解决好镇区社会公共事业整体发展水平问题。通过解决以上规划问题, 加快高砂镇区与城区的物质空间与社会文化上的紧密联系与融合, 实现小区域经济社会整体水平的趋同与互补。

(二) 空间发展特征

城区与镇区通过产业集中区的建设和基础设施的合理分布, 形成重新整合与快速融合趋势。城区与镇区之间形成点轴连接, 块状推进的做大做优格局。

(三) 镇区发展定位

通过城乡一体化统筹规划建设, 成为与沙县城区功能互补的“卫星城”, 建成与城区联系紧密、经济社会服务功能齐全的分区综合体。

(四) 整体发展目标

加快空间整合, 优化空间布局;加快小区域内的产业升级、转移和承接, 形成城区镇区之间产业分布合理, 产业链关联紧凑的带动发展格局;全面提升镇区公用基础设施配套和社会事业发展水平, 使之在整体服务功能上和生活质量上达到宜居城区的水平。

四、规划的原则

从内涵上看, 城乡一体化统筹规划的实质是通过城市的示范带动和辐射, 使小城镇走上一条科学规划合理建设的发展道路, 从而实现乡村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 保持乡村最质朴的风情风貌。这是一体化首先要坚持的一个规划原则。

从外延上看, 一体化统筹规划涉及到社会建设、经济发展、文化传承、民俗传统、地域风情、生态环境、自然景观等众多的规划因子。城乡一体化统筹规划的思路和着眼点, 应主要落在空间形态上的整合联系、建设用地拓展方向和布局上的引导。这包括确定镇区用地的主导方向、重点基础设施规划分布的整体性和共享性、社会事业建设上与城区的互补和带动提升、城乡之间大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利用等外部因素的规划考虑。

(一) 空间发展统筹化

在海西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这一大背景下, 沙县与高砂城乡空间整合思路要进行重新整合, 在设施布局、开发园区的选择上就要打破行政区划上的统筹规划安排。

(二) 经济产业链带化

沙县与高砂两个空间区域的产业布局, 既要做到共同提升发展, 又要互为补充, 做到专业分工, 形成紧密联系的产业生产和产品配套上下游产业链, 最大限度提高原材料以及来料加工的附加值。

(三) 基础建设共享化

随着空间布局的一体化统筹发展整合, 分布在沙县城区内的重大基础设施, 必然要趋向资源共享。镇区内原来规划设计的基础设施, 要在这一空间分布大调整的前提下, 调整规划, 节约用地, 做到公共资源的共享。

(四) 生态建设景观化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的不断深入, 高砂镇区内的生态环境资源, 已经纳入沙县区域整个生态大环境系统中, 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子系统。高砂镇要在完整保护好大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向乡村景观原生态化、沿水系与国道两侧植被景观园林化方向规划发展。

(五) 公用事业同质化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 县城镇区在教育、卫生、文化、科技、市政建设管理、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等诸多方面, 都将走向同质提升、功能上分工发展的方向。

五、路径与思路

(一) 沙县—高砂空间布局发展一体化思路

沙县与高砂同处于闽西北丘陵山地, 两地相距15公里, 之间有宽阔的航运水道和205国道、京福高速公路等相衔接, 虽然两地之间分布较多丘陵山地, 但是沿河道两侧仍有形态完整、腹地较大的建设用地可供开发利用。两地在自然空间形态上联系紧密, 在商贸、民俗等人文活动上同属于一个传统文化区。两地在空间规划发展上, 具有相同的物质和文化上的亲和性与关联度, 因此在用地的空间布局和发展方向上具有良好的融合性、互补性。

1. 用地空间发展特点

(1) 融合性:行政区划上的规定框架, 必然要随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而发生较大的改变, 空间的融合成为一体化的趋势。

(2) 包容性:沙县作为一体化的龙头和带动源头, 在城区的自身扩展上, 应重点有目的和方向地向东部高砂镇方向拓展。

(3) 模糊性:两地空间资源的共享和互利, 从而使两个不同级别不同性质的用地空间边界产生模糊性。这也正是沙县与高砂一体化后, 在区域发展上空间形态所表现出来的最大特点。

2. 空间发展结构

应做到东部延伸拓展, 中部优化提升, 点轴连接, 块状推进。要调整优化中心区用地布局, 通过更加紧凑集约化的用地布局, 为沙县与高砂一体化发展预留必要的用地空间。镇区布局结构以高砂镇区为中心, 205国道为发展轴, 中心村为骨干的一心、一线、多点的空间结构模式。

(二) 沙县—高砂城乡经济产业发展一体化思路

技术引导、项目带动是推进小城镇经济产业快速发展和升级的主要路径。高砂镇原有的工业基础较好, 镇域内已经拥有多个规模不等的工业集中区。沙县作为福建省重要的交通枢纽, 经济扩张、产业升级的速度不断加快, 城区内必然有众多产业项目和加工制造环节向高砂镇这样的周边区域转移, 这为城乡一体化统筹规划发展, 特别是对高砂镇区内的产业繁荣和技术升级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1. 经济产业发展的导向

第一产业重点发展高科技现代农业、观光农业, 挖掘和发展用于特色食品深加工的传统农业项目和品种。第二产业重点发展能耗低、污染少的轻加工业、纺织和成品加工业, 形成低碳产业发展区。第三产业重点发展镇区的金融、特色旅游、特色餐饮、民俗性娱乐等综合服务项目。

2. 经济产业一体化发展模式

(1) 辐射模式

从资金、技术、信息、咨询、综合服务方面, 高砂镇可全方位得到沙县的辐射带动, 从而使服务镇区经济产业的综合水平快速提升。

(2) 转移模式

高砂镇区可接受沙县产业升级换代后的产业转移, 快速增加落地园区内的工业项目, 使产业品种和产业规模迅速做大, 并形成相关产业链。

(3) 提升模式

沙县整体产业升级做大后, 必然要辐射带动高砂镇区的产业发展, 从而快速提升镇区产业的档次水平。

(4) 互补模式

高砂镇区内的工业产业, 要与沙县工业园区内的各类产业互动对接, 配套生产, 形成连带联动性一体化发展, 形成生产环节上下游紧密联系、相互对接、互为补充的一体化生产格局。

(三) 沙县—高砂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思路

公用基础设施是小城镇基本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点。这也是通过一体化统筹规划, 快速提升镇区社会服务水平的重点路径。然而, 公用基础设施上的一体化, 并非是不切实际的加大建设规模和档次, 忽视城乡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水平。

实践中看到, 把城市化的设施水平机械地移植到小城镇和农村中, 必然要遭遇失败和造成巨大的浪费。城市化的设施即使建得起也养护不起, 这是我们在规划中必须正视的现实。城乡存在明显的社会经济上的差异, 使我们在探索城乡一体化规划建设上要拓展新的思路, 找寻更加切实可行的路径。简单的同质化的提升和扩大规模, 从规划上讲是不科学的。从沙县与高砂镇之间空间距离和潜在的用地扩张后的联系上看, 两地公用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 主要从以下路径考虑。

1. 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原则

(1) 有序推进原则

应立足于提高和完善镇区的生产生活的基本服务水平, 重点抓好镇区路网改造建设、供水管网的改造和提高、垃圾和污水处理厂站建设以及镇中心区环境改善工作, 逐步提升镇区整体档次和配套服务水平。

(2) 同质提升原则

镇区内的基础设施和公用服务设施在功能和规模的规划设计上, 应参照城区分区配套的功能和规模水平, 而不能简单套用镇规划设计标准进行规划建设。

(3) 市场运作原则

镇区内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可采用城区内的市场运作模式, 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投资建设, 形成政府主导, 社会资金参与, 市场运作的灵活建设模式, 从而加快镇区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步伐。

(4) 双向推进原则

镇区的基础配套建设要本着对接城区, 统一规划布局、统筹安排的原则, 在专业化服务和功能设计上, 与城区对接, 互为补充利用。城区的基础设施的规划分布应考虑向高砂方向倾斜, 而镇区发展也应向城区方向拓展。

2.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的内容

(1) 给水工程规划

石柱水库距镇区11公里, 水量充沛, 水质良好, 是现状黄竹坑水厂的水源。城区与镇区水厂实行分区统一管理, 要进一步提高水质合格率。

(2) 排水工程规划

在充分利用现有的排水管网的基础上对排水管网进行局部的改造和完善, 近期采用截流式合流制, 待镇区管网改造完成后, 远期逐渐实现雨污完全分流, 规划新区和工业区采用雨污完全分流制。

(3) 供电工程规划

镇区规划负荷达35717k W, 负荷密度为18799k W/km2, 人均用电为1786W/人。在渡头工业园新建110KVA变电站, 近期主变容量拟定为1×31.5MVA, 远期为3×31.5MVA。

(4) 电信工程规划

规划在樟墩居住组团、城南居住组团、渡头工业区组团各设置1座邮电所, 每所建筑面积约100平方米, 为本镇区提供完整的邮政业务。

(5) 燃气工程规划

规划采用小区LNG瓶组气化站管网供气, 远期规划总人口为20000人, 用气量按每人每日0.16立方米计算, 居民用气气化率取100%, 则高砂镇区用气量预测为3200立方米/日。

(四) 沙县—高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一体化思路

城乡一体化统筹规划应突显城乡之间生态大环境的保护与联系, 这是规划因素中最为稀缺的宝贵资源。大生态环境是联系城乡之间最重要的纽带, 对城乡居民来说, 这一生态走廊和区间, 既是城乡共享的自然生态景观空间, 也是城乡表征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拉近城乡距离, 提高城乡人民之间交流沟通往来的主要渠道。

从规划角度上看, 沙县与高砂之间自然存在的宽阔水道与周边的植被林相组合形成的自然景观, 既是天然形成的大生态走廊, 也是城乡两地天然的物质和精神沟通发展的主轴, 要作为规划的核心要素来精心设计和打造。

1. 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原则

(1) 生态植被的整体性保护

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来看, 高砂现有的森林山地地貌和沙溪水系, 都将成为沙县城关整个大的生态环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整体性保护, 仍然是高砂自然大生态环境建设的着力点和落脚点。

(2) 植被的局部改造提升

高砂在融入沙县自然生态环境大生态系统中后, 作为沙县的一个有机的生态景观走廊, 面临保护与提升档次的双重压力。现有水系, 包括十里平湖等水面自然景观资源, 都将成为沙县乃至三明市的一个特色休闲度假的景观区, 其生态和旅游经济价值十分重要。

2. 生态环境的保护改造模式

(1) 全封闭性保护

大部分山体植被区域, 应进行全封闭式保护管理。尽快形成茂密的生态植被和富有特色、丰富多彩的季相景观。

(2) 自然景观的原生态化

严禁人为对山体水系的破坏, 最大限度保持山体水系的自然地貌和水系景观, 逐步丰富植被品种, 形成多样化、多彩化的生态景观。

(3) 通道植被的园林化

道路沿河一侧, 应进行园林化规划设计, 快速提升濒河通道绿化档次水平, 通过点、线、面上的园林设计布局和构思, 形成山水相连, 相映成景的独特的景观视觉走廊, 从而拉近城区与镇区的亲和力与感官距离。

(4) 水系的保护与开发

在做好沙溪水系周边环境保护的前提下, 通过规划设计, 逐步开发水上游览观光项目和濒水岸边度假休闲项目。

(5) 生态景观系统构建

高砂镇区地形地貌较为独特, 中心镇区依山傍水, 生态环境条件十分优越。特别是山体植被茂密, 保护较好;沙溪水系河道宽阔, 周边自然景观得天独厚。对山体植被、水系景观以及田园风光的整体性保护利用, 是景观系统建构的核心。

(五) 沙县—高砂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

目前城乡之间存在的二元结构, 严重制约了小城镇经济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这种社会事业建设上的差距和落后, 又严重影响到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造成一种恶性循环。这种难以跨越的差距, 也正是我们通过城乡一体化统筹规划需要破解的难题。

在目前这种城乡社会二元体制不变的格局下, 更需要规划工作者有先行先试的勇气, 从规划上大胆探索一条缩小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差距的一体化统筹发展的路径。

1. 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的原则

(1) 功能分区优势互补原则

可在卫生医疗、职业教育、社会福利事业等方面, 承担城区的专业分工和分区设置功能, 成为城区社会事业整体建设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2) 同质提升和整体发展原则

社会公共事业服务功能配置标准, 应参照城区标准规划建设。不应只是简单的改进提升。镇区社会事业服务水平要接近和达到与城区同质的服务质量水平。

(3) 转移接收和加快融合原则

城区的部分社会事业服务设施和项目可向镇区转移, 镇区原有的服务设施可进行改造或重新规划建设。镇区将逐步成为城区社会事业专业化分工服务的组成部分。

2. 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的内容

(1) 教育事业

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 加速推进城乡教育的现代化。镇区中小学应按城区标准水平设置。

(2) 卫生事业

以镇医院为基础, 从软硬件设施上提高配置水平, 建设成为城区主医院的分院, 实行统一机构管理, 统一业务管理, 统一药品管理, 统一财务管理。

(3) 文化事业

挖掘高砂当地特有的民俗文化传统资源, 通过培育、优化、壮大, 形成与沙县整个文化相对接联系的文化发展格局。

(4) 体育事业

重点抓好“一馆一站”以及“一场一池”建设, 以满足镇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做到与城区的文化体育生活水平保持一种同质同档次水平。

(5) 广播电视事业

到2015年做到宽带网络基本覆盖农村, 全镇基本普及农村有线电视, 入户率达到90%。

(6) 农村科技事业

到2015年, 先进适用技术覆盖率达到90%左右, 优质良种覆盖率达9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外贸出口总额比重达到30%以上。

(7) 福利事业

全面提升镇区社会福利事业水平, 镇区社会孤、老、残、幼机构的投入和建设纳入城区管理体系。

(六) 高砂镇民俗建筑景观风貌营造思路

小城镇一体化统筹规划中, 城镇风貌的规划设计和塑造是一个重要环节。城乡一体化统筹规划不是一切向城区看齐, 更不能乡村城市化, 灭失小城镇特有的生态环境的原生化、建筑风格的民俗化、空间尺度的亲和性与紧凑化。由于沙县与高砂镇在民俗传统与建筑形态上处在同一文化区内, 有相似性和亲缘性, 因此在城乡一体化统筹规划的探索中既要传承这种亲缘性, 又要突显乡村格调风貌, 形成一种更加田园化的民俗格调, 这对拉近城乡距离, 形成城乡生态景观资源上的互补更加有利。

(1) 建筑形态的确定。参照城区“古县”小区样式风格, 对镇区建筑形态进行改造, 重新恢复高砂原有的传统民俗建筑风貌。

(2) 建筑风格形成。逐步对镇区的主街区进行改造, 形成具有浓郁民俗风情的主街区, 展示高砂传统的民俗建筑风貌。

(3) 整体景观的营造。对镇区的公建和民建进行整体性的规划设计, 统一风格、统一色彩, 形成整体性、民俗性的风貌景观。

总之, 通过城乡一体化统筹规划的深入探索研究, 沙县与高砂空间用地发展统筹、经济产业布局带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和功能共享、沙县高砂整体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整体发展提升的思路更加清晰, 高砂今后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上, 规划思路将更科学、定位更准确、目标更清晰, 综合效益更显著。

摘要:本文通过对福建省沙县与高砂镇在城乡一体化统筹规划上的实例分析, 从空间用地发展统筹、经济产业布局带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和功能共享、城乡整体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社会事业统筹发展以及小城镇风貌营造等诸多方面, 对高砂镇经济社会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给予系统综合性的分析研究, 从而尝试性地探索城乡一体化统筹规划的路径与方法, 力求使高砂镇在整体发展上规划更科学、定位更准确、目标更清晰、综合效益更显著。

参考文献

[1]仇保兴.和谐与创新——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危机与对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2]仇保兴.我国城镇化中后期的若干挑战与机遇.城市规划, 2010 (1) .

[3]迟福林, 殷仲义.中国农村改革新起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乡一体化.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9.

[4]豆建民.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5]汤铭潭.小城镇规划——研究标准、方法、实例.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6]陈丽华, 苏新琴.小城镇规划原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7.

[7]包景岭, 骆中钊, 等.小城镇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8]牛翠娟, 娄安如, 等.基础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城乡统筹背景下新农村规划工作思考 第10篇

(一) 城乡统筹发展内涵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进一步深入落实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所谓“城乡统筹发展”, 笔者认为主要是通过整合城乡空间资源, 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城乡空间发展和城乡产业发展, 促进社会和空间资源配置及利用的高效化,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统筹城乡社会发展, 核心是要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 尤其是要覆盖到农村地区, 积极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使市域内农民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 繁荣农村文化, 办好农村教育事业, 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全面创建高效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统筹城乡空间发展, 关键是要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和土地利用效率。一方面, 划定城乡建设增长边界, 确保各项建设集中在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 避免分散建设;另一方面, 要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实施“农用地整理”, 通过农地复垦、指标流转等手段, 大力提高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率。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就是要根据产业现状分布特征, 强化资源整合度和提高资源利用度并举, 在城乡空间内合理划定产业分区, 构建特色产业集群, 并赋予不同产业分区差别化的绩效考核制度, 促进城乡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同时, 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 积极推进产业向园区集中政策, 提高工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水平, 增强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坚持农业现代化道路, 加大农村土地流转力度, 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 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

(二) 城乡统筹发展理念对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影响

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指在一定区域内通过城市的高速发展带动周边的乡村共同发展, 构筑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对于村庄建设规划而言, 就是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 统筹城乡空间资源, 构筑适应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 创造优良的生活环境, 引导农民向规划居民点集中居住, 促进村庄建设空间和土地资源的高效集约利用;同时, 将城市的科学文化、资金技术资源优势与农村生态、腹地资源优势相互共享, 提升农村基本公共设施配套水平。

二、南京市高淳县薛城村第九自然村发展概况

第九自然村 (以下简称九村) 位于南京市高淳县城北侧, 是原薛城镇政府所在地, 在上轮的撤乡并镇规划中, 薛城与淳溪镇合并, 九村被划入薛城行政村管理范围。九村东侧为薛城社区的第八自然村 (以下简称八村) , 西侧为省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新石器时代的薛遗址”, 居住着第十自然村 (以下简称十村) 的部分村民 (见图1) 。

九村现状约有160户人家, 共550人, 总建设用地约为6.39hm2。村庄沿着主要道路发展, 村民自建的住宅集中于村庄北部, 建筑密度较大, 建设也较为凌乱。村庄北侧为大面积的湖面, 湖与村庄之间隔有一个防洪堤。

村庄内沿路虽然有粮站、电影院等遗留公共建筑, 但建筑质量普遍较差, 现状基本被村民用于居住或从事生产。小学、幼儿园等公共设施配套水平较低。村庄现状道路以砂石路为主, 路宽约为2~3m。村庄内部的环境缺乏治理, 卫生状况较差。九村两侧的八村和十村的村民住宅建筑质量均较差, 尤其是“薛城遗址”内十村部分村民的住宅建筑陈旧, 亟需翻新建设。

三、村庄规划面临的问题

(一) 规划编制基础薄弱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新农村规划工作必须建立在统筹城乡空间、产业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城市是各项产业发展、空间建设和人口高度集中的地区。长期以来集中于城市的各项研究为城乡统筹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针对农村地区发展的研究却难以形成系统性。虽然农村的规划建设规模远小于城市, 但各项规划工作仍须建立在现状资料搜集与调查的基础上, 如规划要对现状村民的户数、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等情况进行详尽的调查和统计, 为规划编制提供支撑。但由于体制上的众多原因, 关于农村社会的相关资料统计与收集更多地流于形式, 并未形成适时跟踪、更新的系统机制。因此, 在新农村规划急需资料时, 基层的建设部门往往难以提供充足的资料和数据。

九村如同中国大多数村庄一样, 一方面, 缺乏能够充分反映当地地形地貌特征、比例适合的数字化地形图, 给村庄宅基地面积统计、各项建设用地构成等基础数据的搜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另一方面, 九村村庄建设规划缺乏有效的上位规划的引导。现场调研发现, 除了南京市镇村布局规划对各区县的村庄撤并提出了原则性的要求外, 几乎没有其他相关规划可供参考。

地形图等基础资料的缺失和相关上位规划的缺乏等众多原因, 造成了九村等新农村规划编制基础较为薄弱, 为规划工作的深入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 村庄空间利用分散

中国农村居民点的分布有着较强的地域特征, 有的为了适应气候需要, 有的为了适应地形地貌需求, 也有的与自然山水结合分布, 但它们都具有“空间利用分散”的共同特征。这是由于为了便于农业耕作, 农民宅基地基本选择与各自农地相邻。随着城市化逐步向农村推进, 广大农村地区传统的“小而全”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正是在这一背景下, 集体所有的大量“公共建筑”的职能逐步丧失, 用地却未能得到及时置换, 造成农村地区空间利用过度分散 (见图2) 。这种分散的布局虽为统筹城乡建设空间利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但却存在由于大规模的集中建设造成资金不足等难题。

九村是原薛城镇政府所在地。原薛城镇所属的政府办公楼、粮站、文化站等公共建筑职能逐步衰退。但这些建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建筑却由于产权问题, 不能轻易拆除。这些不易拆除的公共建筑, 占据了大量的用地, 间接造成了九村村民宅基地面积过大的现象。统计资料显示, 九村现状村域面积约为6.39hm2, 约有160户居民, 由此算得户均占地为400m2。根据《江苏省村庄建设规划导则》要求, 未来村庄户均宅基地面积不超过200m2。可见, 从数字比较上看, 九村村民户均宅基地面积超出标准足足一倍。但通过现场实地调研发现, 村民的实际户均宅基地面积远远低于400m2。正是由于大量闲置的公共建筑占据了村庄建设用地, 造成村庄空间利用高度不集约。

(三) 公共设施配套不全

传统的乡村公共设施配套是以行政村为基础, 建设商店、卫生所和小学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但随着农业生产方式不断进步, 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农民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提高, 过去以行政村为单元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做法, 已不能适应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

九村内保留了粮站、电影院、文化站等大量公共建筑, 由于薛城镇政府已经并入淳溪镇, 九村内现存的大量公共建筑的职能随之丧失。现场调研显示, 由于缺少一级政府组织管理, 这些公共建筑也就因缺乏与一级事权相应的资金而得不到维护。除了两家商店由私人经营以外, 其余公共建筑都已被村民用于从事家庭作坊式生产。众多原因交织在一起, 使得这些公共建筑质量普遍较差, 导致村庄公共设施配套水平极低, 影响村民日常生活。

四、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农村规划工作思考

(一) 转变规划理念

历史遗产是不可再生资源, 保护历史遗产是新农村规划与建设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改善生活则是新农村规划中农民最关注的焦点。保护历史遗产可以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 改善人民生活环境可以促使遗产保护再上新台阶。因此, 新农村规划工作应树立历史遗产保护与改善生活环境有机统一的主导思想, 不应教条地将两者割裂开来。

九村紧邻“薛城遗址”, 与西侧遗址所在地的十村、东侧的八村、第七自然村同属于薛城社区。“薛城遗址”在1997年被列为省级历史保护文物, 由于规划控制管理到位和村民对历史遗产保护意识较强, 在遗址及其周边没有破坏性的新建建筑, 遗址保护成果显著。但由于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村民人口构成的变化, 村民更新住房的现实需求日益强烈, 新建住房与历史遗产保护的矛盾日益尖锐。规划打破自然村村域界限, 实施村域空间统筹, 将现状村委西侧沿街的一些破旧公共建筑予以拆除, 新建一些公寓和低层住宅, 适时满足了十村村民住房需求。

(二) 完善编制方法

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农村规划工作应积极引导多方主体参与规划编制, 突出规划编制地方特色。

1. 政府组织、农民参与

新农村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监督离不开政府的有序组织。2007年实施的《城乡规划法》将原有“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的“一法一条例”统一起来, 在突出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同时, 也强调基层政府在农村规划建设过程中的宏观调控、部门协调等作用。新农村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主体是农民, 其目的就是为了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因此, 新农村规划应在政府组织的前提下, 积极引导农民参与, 从规划项目的立项、现场调研到规划方案的编制、实施监督, 都应该做到“尊民意, 顺民心”, 以确保新农村规划能够切实地为农民改善生活环境, 服务于农村发展。

九村村庄规划是高淳县建设局、淳溪镇政府共同组织编制的。规划编制伊始就注重与薛城村等地方基层社区组织的联系, 积极协调基层各部门和组织之间的利益关系。同时, 通过基层社区组织渠道, 加强与农民之间的沟通与联系, 了解农民对于规划的设想与需求,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并积极落实到规划编制过程中, 确保规划从立项、编制到实施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因地制宜, 突出特色

当前, 组织编制规划的村庄都是镇村布局总体规划确定保留的村庄, 大多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虽然这些村庄的空间和人口规模远远小于城市, 但它们都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 或体现了地方环境特征。这就要求村庄规划因地制宜, 充分结合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寻求能够体现地域特色、地方文化特征的规划设计方法, 编制富有地方特色的规划, 有效引导村庄建设发展。

九村紧邻“新石器时代的薛城遗址”。根据江苏省及南京市文物保护规定, 文物保护范围分为文物实体线、文物保护线和控制范围线3个层级, 九村规划在空间布局上充分注重与历史文物保护之间的呼应关系, 严格执行文物保护的相关规定。同时, 在住宅选型方面尽量选择适合地方民居特色的建筑色彩和风格, 道路铺装材料的选择亦以经济实用为原则, 植物配置则以本土经济树种为主……从多方面体现高淳农村的地域特色和农耕文明, 有效避免了“千村一面”的现象。

(三) 统筹规划内容

统筹规划内容主要包括集约高效利用空间资源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套。

1. 统筹规划村域空间, 积极引导村庄各类空间综合利用

十七届三中全会要求“进一步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着重提高农村土地使用效率”。面对九村土地及建设空间利用过度分散的现状, 规划对大的村域空间和村庄内部空间分两个层面进行空间整合, 积极提高村庄土地使用效率。

(1) 统筹规划村域空间

为有效保护薛城遗址, 统筹利用薛城社区村域空间, 规划对九村与相邻的八村和十村的村域空间进行统筹考虑 (见图3) 。规划将村委西侧、沿街的一些功能衰退、质量低下的公共建筑予以拆除, 新建一些公寓和低层住宅, 适当进行环境整治, 积极引导附近尤其是遗址空间内的十村村民向规划住宅区集中居住。通过村域宏观层面的空间统筹综合利用, 不仅可满足村民新建住宅的旺盛需求, 有效节约村庄建设空间, 而且还可有效解决在乡镇合并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公共建筑的产权问题。

(2) 构筑丰富的村庄空间层次

在村庄内部空间利用方面, 规划通过环境整治和空间梳理等多种手段, 构建“街巷—院落—宅院”三级结构的村庄空间布局, 形成层次丰富的多级空间。规划在解读“遗址空间风貌保护范围、风貌协调区域”的基础上, 对九村现状的建筑空间进行梳理, 以村庄内部通道为基础, 整理出相互贯通的网络状的街巷空间, 与南部公共建筑围合而成的空间共同构成公共空间序列;利用现有的住宅围合而成大小不等的院落空间, 使之成为连接街巷和宅院的过渡空间, 形成邻里交往最频繁、最活跃的地方和人们日常交流最便捷的场所。通过对现状建筑质量的评定, 对现状分布密集的低层村民住宅进行适当的拆除和综合利用, 构建村民独户享用的宅院空间, 对于南部沿路两侧规划新建的多层公寓, 则使其与低层住宅相融合, 形成错落有致的建筑宅院空间, 即私密空间。南北新旧四个住宅组团由一条绿化景观带贯穿相连, 形成完整的村庄空间系统, 既丰富了村庄的空间层次, 也极大地提高了村庄建设用地使用效率 (见图4、图5) 。

(3) 避免“农村景观城市化”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生产力水平高度集中的体现;乡村则是城市的后花园,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加大城乡统筹力度, 缩小城乡差距, 将城乡二元结构引向合理化。所谓“合理化”, 就是消除农业与城市产业之间的本质差距, 只留下农村生活分散、城市生活集中的形式差别。

九村规划在空间处理上力求从村庄现状出发, 以环境整治和空间梳理为主线, 不破坏原有村庄机理, 通过“街巷—院落—宅院”等多重空间处理手法, 积极改善村庄空间环境。在景观塑造上, 规划结合村庄滨水的现状特征, 尽量选用多种本地水生植物和经济型树种, 努力营造适宜的、具有本土气息的人居环境。规划正是通过多重特色空间架构和本土人居环境的营造, 有效避免了“农村景观城市化”, 切实保护了乡村的风貌特色与环境资源。

2. 加大公共设施配套力度, 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针对九村公共设施配套水平较低的现状, 规划以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为目标, 完善村庄基本公共设施配套。规划利用村庄现有校舍和广场空间, 设置一所小学和一个幼儿园, 有效解决九村及附近村民子女的上学问题。在村庄入口处设置农贸市场和文化室, 并在建筑设计中充分结合当地建筑风格, 融入当地建筑元素, 形成村口标志性建筑, 优化了村口景观环境;加大一些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在九村的配套建设力度, 如结合村委会, 按照城市社区标准配套建设卫生站, 使村庄农民能够做到“小病不出村”;设计畅通的村庄对外道路交通系统, 满足村民出行公交化的基本要求;设计完善的给排水系统和电力电信系统, 整体提升村庄各项服务水平;沿村庄主要街巷设置垃圾收集点和厕所, 大大提升村庄的整体环境。

通过在村庄内规划相应的公共设施, 创建高效、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等化, 使村民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四) 创新成果表达

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规模和性质决定了其与城市规划的差别, 两者虽然都是政府为实现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发展目的的宏观调控手段, 但城市规划在市场行为方面的要求要远远比农村规划复杂。同时, 城市规划更加注重城市发展的战略性要求, 具有较高的前瞻性。这也导致了城市规划的成果内容往往较为复杂, 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性要求都有详尽的阐述。新农村建设规划则更注重实施的可操作性, 要求规划设计成果对村庄的建设、布局有较强的指导性。因此, 新农村规划内容应以简单、实用、能够科学指导规划实施为主要目的。

在规划阶段成果交流过程中, 村民普遍反映规划成果内容过于繁琐冗长, 难以理解。而一些直接参与规划实施的基层工作者则反映, 规划内容泛而不精, 厚厚的文本却不能直接表明规划的内涵, 难以向农民解图释义, 从而耽搁了大量的工作时间, 浪费人力、财力。因此, 新农村规划成果应“满足要求, 有助宣传;便于携带, 节约成本”。可选用的方式有制作海报和连环画。其中, 海报是将所有规划成果浓缩表达在一张一号规划图纸上, 简洁而新颖, 便于携带, 也大大节约了成本, 被农民和基层规划建设管理人员普遍看好。连环画是规划师针对一些内容较为简单的村庄平面布局规划制作的“一张图”, 内容包括现状图、规划图及内容简介。“一张图”即可将村庄平面布局规划的内容阐述清楚, 又便于携带、节约成本。

参考文献

[1]朱振达.新农村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利益激励[EB/OL].www.zgxcfx.com.

[2]于洪俊, 宁越敏.城市地理概论[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3 (57) .

[3]陈家宝.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资源整合与对接—南京市城乡“二元结构”成因及其对策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 2002 (10) :62-68.

[4]章凌志, 杨介榜.村庄规划可实施性的反思与对策[J].规划师, 2007 (2) :15-17.

[5]乔征.西安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编制工作研讨会[J].西安城市规划, 2007 (1) .

[6]林文棋.试论新农村建设中的规划创新[J].规划师, 2007 (2) :5-7.

[7]城乡发展一体化给农村和农民带来发展新机会[EB/OL].新华网.

[8]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南京市高淳县淳溪镇薛城村第九自然村村庄建设规划[Z].2007.

云南城乡统筹规划 第11篇

1美丽乡村规划发展的背景

伴随着城乡理念的快速发展,城乡经济也进入了新常态,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速度也逐渐放缓,工作重心也从注重发展速度转移到注重品质上来。为了遵循国家“可持续发展”理念,改变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状态,这就需要政府对城乡发展做到统筹兼顾,科学合理地分配城乡资源,最大程度为城乡发展创造有利条件[2]。目前我国的村庄数量远远高于城市数量,农村建设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做好乡村规划建设是实现城乡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由于人才的缺乏,现阶段城乡缺乏科学合理的乡村、村镇规划作为参考,客观上导致村民浪费土地、乱建设、发展无序、环境卫生条件差。为了提高城乡规划的可实施性与实用性,规划管理部门要起到带头引领作用,改善广大农村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村镇规划的覆盖率,为建设美丽乡村做出贡献。

2城乡统筹下的美丽乡村规划宗旨

(1)为了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建设美丽乡村一方面要统筹城乡的环境保护,另一方面也要统筹城乡的生态资源发展。在新时代的环境保护体系下,城乡规划人员要变被动为主动,从传统对自然环境的被动治理,转变为创新型发展方式,发展可再生能源。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为乡村生态资源的保护打下牢固基础。同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改变乡村抗震、抗洪能力弱的现状[3];(2)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加快,乡村产业内部结构也在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和变化,研究人员对乡村规划建设的研究也逐渐深入,过去针对乡村发展问题,研究人员的工作重点通常只放在农业产量这单一方面。现如今研究人员更多从多元化角度来思考乡村经济的发展前景。例如乡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乡村农业发展的产业结构升级、农村土地责任制度改革等。乡村建设的总体目标也有了创新,实现民主管理、保护乡村环境。促进生产发展、提倡共同富裕成为了乡村发展的主题。

3城乡统筹下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方法

3.1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增加活动场所

加强美丽乡村建设,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农村社区体系,为村民创建符合乡村规划的活动场所。目前我国农村仍然缺乏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村民的生活娱乐问题严重制约了乡镇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各村镇要建立村委会开会、办公的场所,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三农”政策,还可以为村民规划设计林间小公园或小广场、人们娱乐休闲的健身场,通过布置一些体育健身设施、搭建小舞台,让儿童玩耍打闹,老人打牌、下棋、唱戏[4]。另一方面,几个村庄之间可以通过协商,共同创办幼儿园、小学等教育设施,为村民提供便利。为了提高农村村民的生活质量,向城市生活靠拢,还应该完善环卫、网络、通信、天然气、排水、供水等基础设施。

3.2发展村镇产业,增加村民收入

根据农村经济的基本情况,各地可以自主种植特色农产品,由于大多数村镇还保有小农经济的习惯,可以发展我国传统的手工业,促进村镇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化。具有旅游资源的村镇,可以将旅游业与农业相结合,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切实提高村民收入。要想加快乡村产业的发展进程,各乡村需要挖掘内部优势和潜力,发展小型兼并企业及大中型规模的联合企业,增强乡村农业的创造能力和生产能力,增加就业岗位、创造就业机会推动农村多层次就业率的提高。还可以用节约的原则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上,以解决土地的使用问题以及规划问题,为乡村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空间。

3.3农村风貌的与现代化的设计理念相结合

农村的田园自然风光是大自然给予村镇发展的最宝贵的财富,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当地地形地貌的独特优势,因地制宜开班地方产业,在建筑风格与习俗方面要以当地的地方特色为主,将乡村美的主题发展到极致[5]。在生产与管理、乡村景观、交通组织、村落设计、民居的建筑布局、建筑材料等方面,要遵循现代化的乡村规划设计理念,一方面不能破坏乡村传统风貌,另一方面又要展现当地生活特色,并运用现代化理念加以改进创新,从而增强农村生活的生产效率,使农村生活变得舒适便利。

3.4优化农村生态环境,注重环境保护

优化生态环境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保证,这就客观上要求对垃圾收集站、中转站,加强排放废水污水、公厕、居民区、乡村道路、田间等的进行合理设置、综合治理,最大程度上实现居民环境的改善。发展景观农业,打造河流沿线、公路沿线以及村庄主入口的绿色景观,从而提高居民区的绿化率,并将淳朴自然乡村特色展现的淋漓尽致,使村民的生活模式得到优化更新,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让村民生活在健康、环保的生态环境中。

3.5尊重村民的主体地位

在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中,一些人往往会忽视村民的真正需求和想法,认为乡村规划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这就导致很多规划设计理念无法实现。在国外的乡村规划中,农民在村镇建设中占据主导地位,这对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例如韩国政府提倡的新村运动,通过确立村民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有村民自行来开展新村运动,极大提高了建设的有效性。相比于国外,我国还是采用依靠外界力量来对现有的乡村规划进行研究,由于研究人员缺乏对乡村内部的认识和理解,导致乡村的发展规律被破坏。其结果是会出现生产环节无法实现、乡村规划建设的房屋买不起等现实问题,引发民怨沸腾。所以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应该以农民的实际需求为前提,坚持从实际出发,将城乡统筹发展作为规划设计的发展目标。

3.6优先保护生态功能区

假如将村镇比作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田野、农作物、家畜、村民、水资源等共同构成一个彼此联系又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能量与物质的传递是维持整个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乡村中,水资源和土地是最基础的生态因子,是植被生长必不可少的养分,植物只有通过土壤和水的双重作用,才能获取太阳能,并通过食物链使得能量得以传递。所以,每个村庄中都有一些基于土地和水源的重要生态功能区,优先保护这些生态功能区,才能使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得以实现。

4结语

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首先要对新农村的实际情况有一个清楚地认识,创新规划设计理念与方法,树立乡村建设决策先行的乡村规划。参与建设的各部门要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编制可操作性强、符合实际的美丽乡村规划,优化生态空间,实现生产空间可持续化,为合理高效的乡村发展建设格局打下基础,合理科学地推进美丽新农村建设。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统筹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其旨在缩小城乡差距,提高乡村生活质量。建设美丽乡村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推动城乡发展,对乡村建设意义重大重大。本文主要从美丽乡村规划的背景出发,从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村镇产业、农村风貌四方面来阐述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的策略。

关键词:美丽乡村,统筹规划,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孝德.中国乡村文明研究报告一一生态文明时代中国乡村文明的复兴与使命[J].经济研究参考,2013(22):3-25.

[2]陈秋红,于法稳.美丽乡村建设研究与实践进展综述[J].学习与实践,2014,6∶14.

[3]黄杉,武前波,潘聪林.国外乡村发展经验与浙江省[J].华中建筑2013,31(5):144-149.

[4]和沁.西部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模式与创新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3(9):187-190.

上一篇:临床策略下一篇: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