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视阈范文

2024-07-23

经济学视阈范文(精选12篇)

经济学视阈 第1篇

关键词:法的概念,权利交易,经济学,公正,效率

法的概念是法的本体论的核心内容, 它不仅是法理学研究的重大课题, 而且是法理学探讨的核心问题。古往今来, 中外法学家对法的概念看法不一, 形成了形形色色的法的概念, 以至于康德断言:法学家们为法下定义。“就法律而言, 那些形形色色的意见经常地被表达出来, 不仅是讲出来, 而且还以雄辩和激情去呼吁, 宛如它们即法律真理之显示。”[1]但是这些思想和理论就像一道道耀眼的阳光, “其光芒使我们得以看见法律之中的许多隐蔽物, 但是, 这种光芒如此之强, 以至于使我们对其余的东西视而不见, 并因此使我们对法律仍然没有一个清晰而全面的见解。”[1]现在看来, 康德所言仍具有现实性, 正是由于法的概念与时代紧密联系, 因此始终难以形成定论, 如何理解法的概念就成为了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有鉴于此, 笔者拟从经济学角度谈谈对法的概念的粗浅认识, 以期抛砖引玉, 对跨学科、多维度的研究法概念理论有所裨益。

一、经济学与经济学分析方法———概念厘定的导入

经济 (economy) 一词来源于希腊语oikonomos, 其意为“管理一个家庭的人”。乍一看, 这个来源有些奇特。但事实上, 家庭和经济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一个家庭面临着很多决策, 管理家庭的人要考虑到每个家庭成员的能力、努力和愿望, 并合理地在成员间配置稀缺资源;同样, 一个社会也面临着许多决策, 由于资源的稀缺性, 对社会资源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经济学 (economics) 就是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的科学。经济学是一门学科, 又是一种研究方法, 甚至是一种思维方式。像其他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一样, 经济学的方法可以、应该, 而且已经是“天下之公器”。

对法的概念问题进行经济分析, 实际上就是利用经济的理论和方法来探讨法律的基本问题。但它却不能不涉及一个非常重要, 而依然存在争议的学科———“法律经济学”。经济分析法学属于经济学范畴还是法学范畴, 这个尚存在争议, 笔者倾向于把它划归为法学的范畴。因为学科的划分一般是按照该学科的研究对象或者研究范围来进行划分的, 经济分析法学主要是指立足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基础上, 运用微观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以及其他有关实证和规范的方法考察、研究法律制度的形成、演化、创新和未来发展。从这种意义上讲, 它理应属于法学的范畴。

经济学研究理性行为, 理性选择理论是现代主流的经济学的基本行为假定, 经济学就是关于理性选择的科学 (the science of rational choice) 。当人们组成社会的时候, 他们就会面临着不同的权衡取舍, 所以做出决策就要比较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的成本和利益, 这就需要人们根据已有的条件作出自己理性的判断, 并进而作出抉择。而交易成本、最大化、均衡和效率则是解释理性行为的四个基本概念。

对于交易成本, 较为流行的定义是:交易成本包括事前发生的成本和事后发生的为达成一项合同而发生的成本。交易成本很大一部分甚至主要信息不完全, 需要获取更多的信息造成的。在交易成本微小或者不存在时, 国家只需要通过强制执行个人间谈定的资源分配方案来确保交易过程的完整性。在交易成本为正的情况下, 则会有不同的权利界定和分配。一般认为, 经济人是指“有理性的、追求自身利益或效用 (utility) 最大化的人”。均衡概念是经济学中最难以掌握的概念之一, 均衡是指因为每一方都同时达到最大目标而趋于持久存在的相互作用形式。如果社会要实现均衡则必须是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实现了利益的最大化。效率是指投入和产出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学中, 我们这样讲:在不会使其他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 如果一项经济活动不再有可能增进任何人的经济福利, 则该项经济活动就被认为是效率的。法律效率则是指法律作用于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实际结果同颁布该法律所要达到的社会目的之间的比。

二、经济法视阈下法的概念界定

在从经济学视角对法的概念进行界定之前, 首先必须对法律和经济之间谁决定谁的问题有一个明确而坚定的认识, 否则法的本质性和根源性的问题会被混淆。我们认为, 经济是法律的决定性力量, 是法律的基础, 法律是建立在相应的、深刻性的经济根源基础之上的。当然, 对于这个问题, 西方理论界的争论一直在继续。但是正如萨缪尔森所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历史的经济解释是他们能够经久存在的贡献之一。”[2]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法的概念的理论阐释, 国内较权威的法理学教材把法的概念定义为:“法是有国家制定、认可并由国家保证实施的, 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 (或人民) 意志, 以权利义务为内容, 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 (或人民) 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3]当然已经有学者对该定义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乃至质疑, 但是从经济学角度看, 其对于经济和法律的关系之一命题的认识还是有合理性存在。

人们对法律有着各种各样的诠释, 但从本质上看, 法律是资源稀缺条件下对利益行为施加的各种外部戒律, 包括利益主张的界定、褒贬、维护和救济等, 法律制度的生成、供给与创新一个以相关制度资源的最佳配置为核心的动态平衡过程。在经济学家和法学家看来, 一切社会经济问题都有着相同的根源:稀缺。对我们的法律分析最有用的经济学分支是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常被定义为研究有效的资源如何在相抗衡的各种目标之间进行配置。笔者认为:一是不同的当事人对于权利的不同估价是权利发生交易的源泉;二是所有的制度和规则, 当然也包括法律, 在履行中都会给当事人或行为者带来收益和成本, 因此可运用经济学的最大化、均衡和效率条件来解析法律, 描述和评判法院的行为和实绩。三是界定明确的权利有助于交易, 从而有利于实现效率, 因此交易成本成了制度选择和制度改革的规范。

按照产权经济学家的观点, 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并非“商品交易”, 而是“权利交易”。“在交易费用为零时, 产权制度的安排, 对资源的配置没有任何影响。”———这就是著名的“科斯定理”。该定理中蕴涵着传统经济学的一个中心思想, 既不受无端干预的自由交易可以使得经济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并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同时, 它也表明:产权的初始安排并不重要, 关键在于这些权利是否清晰以及产权是否能够“充分地”自由交易。正如一颗钻石可以被第一个发现它的人所拥有, 但最后它的归宿取决于谁是出价最高的买家。如上文所述, 正是有了资源的“稀缺”和对“稀缺”资源的追逐, 法律作为一种规定性、限制性、控制性或激励性的规则才有其价值。稀缺支撑着社会现实, 规则支配着社会过程。法律是规则的整合, 它试图对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施加控制, 并在资源有限和权利主张之间构筑一条界栏。

概而言之, 法律是以行为关系为调整对象的规范, 法律规范的存在主要是为了威慑或改变受其规范的人们的行为。我们以使用法律制裁犯罪为例, 第一, 政策制定者需要确定威慑的总目标, 但最优化的震慑效应并不是铲除所有的犯罪, 因为这样做的代价很高, 而且社会效益会不断降低。第二, 政策制定者需要对有效的资源加以配置, 争取以最少的成本实现威慑目标;也就是说, 力求有效率地实现这一目标。可见, 法律的首要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激励机制诱导人们采取从社会角度来看最优的行动 (理性选择) 。按照法经济学原理, 法律规范的制裁就像是经济学中的价格, 人们对制裁的反应就像是对价格的反应一样。人们通过消费更少的较昂贵商品来对较高价格做出反应, 因此人们对较严厉的法律制裁的反应应该是:采取更少的会被制裁的行为。另一方面, 法律并不仅仅是神秘不可测的技术性争论, 它们是用来达到重要社会目标的工具。为了了解法律对这些目标的效应, 立法者们必须有一个评估法律对重要社会目标的效应的方法。经济学分析范式将社会福利的最优状态即效率作为终极目标并预测了各种法律规范对效率目标的效应。效率总是与法律制定相关的, 因为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而不是较高的成本来实现给定的法律目标总是较好的。

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以“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政策取代了长期奉行的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需要指出的是, 国家干预并不意味着政府或法律对市场经济的全面管制, 因为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迄今为止仍是无可替代的, 它只是在某些领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失效现象, 因而用以克服市场失灵的“看得见的手”不过是“看不见的手”的必要辅助而已。换言之,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 市场机制仍处于核心地位, 国家的干预政策只是用作纠正市场失灵的工具。因此。公共政策的首要目的乃在于根据市场失灵的原因对症下药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社会福利的最优状态。运用法律对个体行为进行约束包括, 一是尽可能地使用资源或产权配置“非人格化”, 即通过公正、公开和公平的市场方式来配置资源;二是资源配置决策民主化, 减少个体官员的自由裁量权;三是资源行政配置程序化, 即通过严格的程序化运作来防止个人意志主导;四是加强内外部监督, 加强对资源配置行为的约束。

综上所述, 法的概念可以界定为:法是由立法者制定或认可的, 以权利交易为内容的, 以克服市场失灵、有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为目的的, 保证人们在利益最大化前提下做出理性行为的规则体系。从上述法的概念中, 我们可以归纳出法在经济学视角中有如下特征:法律资源的稀缺性、法律供给的垄断性、法律消费的非竞争性和法律实施的强制性。

法律供给是指国家机关强制或者意愿所进行的立法、司法、执法等活动的总称。法律是一种公共物品, 其供给具有天然垄断性, 其供给主体的特定性, 又增强了这种垄断的性质。国家从事法律供给必须综合考虑法律的生产成本及其随着法律供给数量变化而引起的变化, 对供给结构中的相关要素等认真分析, 在此基础上为某项法律产品设定一种定价策略。非竞争性又被称为“非对抗性”、“非争夺性”或“非相克性”, 是指在消费过程中一些人对某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这一产品的消费, 受益者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换言之, 在某种产品的数量给定的条件下, 增加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法律消费的非竞争性则是指一个守法者对同种法律需求和消费量的增加, 一般来说, 不会引起立法成本的增加, 每一个人消费法律的行为一般不会导致他人消费量的减少。利益法学的创始人耶林 (R.v.Jhering) 曾将法定义为所有得到国家强制程序保障的规范的总和。耶林曾这样形象地表述:国家的强制执行力是确定法的绝对标准, 没有强制力的法律规范是一种自我矛盾, 好比不燃烧的活, 不发光的灯。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 因为也必须考强制力保证实施, 如果对违反法律规范的行为长期不予以制裁, 那么不仅是法的本质会出现问题, 法治国家自身还会失去权威性以及人们对它的信任, 不利于社会交易安全和扩大再生产。

三、公正和效率———法的概念界定的两个原则

公正或曰正义, 是指根据一定原则和准则, 对人们的行为和作用作出相应的评价。它要求运用相同的原则或者准则平等对待相同的人或事, 美国当代哲学家罗尔斯认为:正义的主要问题是社会的结构问题, 或者准确地说, 是社会主要制度分配基本权利和义务, 决定由社会合作产生的利益之划分的方式。效率或曰效益, 从经济学的概念讲, 它是指以最小的成本投入来获取最大程度的“收益”。

在上文对法的概念进行经济学分析的过程中, 我们侧重于对效率的分析。一般来看, 就同一个法律规则而言, 法学家维护的是公正, 经济学家维护的是效率。公正和效率的矛盾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之中, 是社会历史领域所有价值目标体系的基本矛盾。古罗马法学家认为“法是善和正义的艺术” (Jus est ars boni et aequi) , 而正义则是“给每个人应得的东西”。一般而言, 效率 (efficiency) 是指最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愿望和需要。

依照利益群体多元论, “法律就是产生于各个有组织的利益群体之间的斗争与斡旋”, “每一个法律部门都被描述为各个利益群体间持续冲突的战利品与停战书”。[5]在此意义上讲, 可以说“利之所存, 法之所在”, 而怎样有效率的实现利益的分配则是法律不能回避的问题。谈效率一定要涉及“社会福利”, 一涉及社会福利就涉及种种价值判断问题, 而这些问题经济学家尚不能给出确切回答。经济学理论研究和制度构建, 大都围绕着“自利个性”这一理论假定展开, 它一直试图在茫茫的“私欲之海”中找到某种可以促成和激励那些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小人之间实现合作和互利, 进而增进社会总收益的途径。与经济学相比, 法学的价值判断更为广义、道德倾向相对强烈。集中表现为法律试图实现的“公平”、“正义”等目标。经济学家眼中的效率社会并非一定是法学家眼里的公平社会。或者说效率和公平不能划等号, 市场竞争的“形式公平”带来的并不一定是资源分配的“实质公平”。因此, 与经济学家相比, 法学家面对的问题更为复杂和困难。

公正和效率并非如同“熊掌”和“鱼”, 不可兼得。我们在对法律进行经济学分析的过程中, 会发现公正与效率之间有着令人惊异的关联。在很多情况下, 我们认为公正的原则或规则正好符合那些根据我们的观察是有效率的原则或规则。比如说“禁止偷盗”、“罪责刑相适应”、“排除合理怀疑”等等。法经济学的研究表明:法律的存在基础不仅仅是正义, 对效率的追求也是其存在的根本理由。在资源稀缺的世界中, 对效率的追求, 便是最大的正义。法律是同市场一样的资源配置机制。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通过有效率的发展经济, 以实现社会财富的增加和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另一方面, 我们可以通过社会税法和社会福利法等来实现分配正义。[6]怎样合理的处理公正和效率的关系, 也不仅仅是法学和经济学要面对的问题。

四、结语

法律不仅要符合传统意义上公平和正义的价值取向, 而且要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 顺应经济发展的规律, 富有效率, 能促进和增加社会福利和公共利益。公正和效率是一对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矛盾统一体。效率是公正的基础, 因为一个社会福利增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进而是社会公正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公正是评价法律效率的基本尺度, 法律通过对权利、义务、责任的合理配置, 减少交易成本, 最有效的给人们带来实际利益。

参考文献

[1]张文显, 郑成良译. (英) 哈特.法律的概念[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6.

[2] (美) 保罗·A·萨缪尔森, 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 (下) [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1993.

[3]张文显, 等.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4] (德) 伯恩·魏德士.丁晓春、吴越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3.

[5] (美) 罗伯托·曼戈贝拉·昂格尔.法律分析应当为何[M].李诚予, 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7.

循环经济视阈下的生态伦理思想 第2篇

循环经济视阈下的生态伦理思想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最终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的发展目标,其理论基础是生态经济理论.生态价值观是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

作 者:杨世雄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刊 名: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DULT EDUCATION COLLEGE OF HUBEI UNIVERSITY 年,卷(期): 25(6) 分类号:B82-058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循环经济   生态伦理  

论低碳经济视阈下交通运输发展之路 第3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交通运输;经济发展

低碳经济涉及的领域很广,低碳交通运输属于其中的一部分,其工作原理就是通过技术手段提高能源的使用率和循环利用率,保证资源不被浪费,实现交通运输的绿色发展,减少交通运输给大气造成的污染。

1.低碳交通运输的内涵

低碳运输是绿色环保理念的具体体现,以降低排放,减少耗能为目标,从运输的方式、工具以及节能措施方面对现有的交通运输进行改进,是一种环保的交通运输方式[1]。一是碳排放量低。现在交通运输主要依靠的是燃油交通工具,电动车还没有广泛应用,低碳交通的主要理念就是降低碳排放量。二是运输体系低碳化。运输体系低碳化意味着从交通基础设施的建立,交通运输装备的设计、选择到运输方式等方面都要体现低碳化概念,减少尾气等污染物质的产生。三是技术措施低碳化。这是从技术层面提高交通运输的节能环保性能,比如强化车辆节能技术应用,大力发展智能交通技术等。

2.低碳经济视阈下交通运输的发展策略

交通运输走向低碳化是一个长久的过程,特别是要在我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改变交通运输方式,需要的时间更长[2]。低碳化运输需要从提高社会效益的角度出发,对低碳排放进行理论研究,以理论指导实践,整体上进行规划,从而推进我国低碳运输的发展。

2.1系统规划交通线路

现代城市的拥堵现象极为严重,这是交通运输管理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运输管理部门有必要对交通路线进行合理规划,缓解城市大道的拥堵现象,同时这也是低碳运输的内在含义之一[3]。首先,要增加公共交通的投入,改善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完善公交车队的管理体制,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其次,通过政府发布的政策限制私家车的使用,如提高私家车的收费,限制车号出行,提高私家车的违规处罚标准等,同时降低公共交通工具的乘坐费用。再次,政府修路要综合考虑同城的水电、煤气等各种设施的位置,对已建成的水电设施尽量不要拆除,如果必须拆除就要会同相关部门进行论证,确立拆除的范围和补救方法。最后,政府对公共交通的路线安排要以方面民众为主,在居民聚集的地方,校园附近要多设公交车站,对于较远的城市郊区也要设置公交班车。

2.2加强公交轨道交通建设

地铁和公交是政府为民众提供的公共服务,其公共性能使得它具有低成本、低排放的优点,私家用车和出租车的利用率不如公交车,总的排放量也高于地铁、公交,因此要大力倡导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为提供更好的公共交通服务,要提高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实现火车、公交、地铁的转换,方便群众。政府还可以为公共服务企业提供一些补贴和政策优惠,鼓励企业从事公共服务。轨道交通在城市内的使用可以减轻道路的拥挤现象,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且经济实惠,符合大多数市民的出行需求,政府部门有必要加大对轨道交通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同时,政府要采取措施限制私家车的使用,并在居民区附近和人流量较多的地段多设公交站点和公交车量,比如把步行街、医院、火车站等地方作为轨道交通的枢纽,方便群众转乘,便于群众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2.3合理规定排放标准

汽车尾气的排放量是交通对空气的主要污染,必须合理制定汽车尾气的排放标准。汽车的燃油使用率不高是当前汽车造成环境污染的主因素,因此政府部门要根据实验结果制定汽车燃油的标准,并对汽车燃油不达标的车辆限制使用,对燃油度高的汽车给予优惠。同时,政府要制定各项规章,优化城市交通运输。对污染超标的车辆要给予暂扣牌照,甚至予以罚款等行政处罚,以行政权力监控交通运输,降低交通造成的污染,并呼吁设立步行日、限车日,强化民众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意识。

2.4建立健全货运信息服务网络

要建立交通运输领域的信息交流平台,使公众能随时掌握车辆信息,随时查询货物的物流信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发展低碳交通必不可少,必须健全基础设施,为交通运输提供基础保障。采用多式联运的运输方式,多式联运最主要的特点是在运送一批货物途中采用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确保货物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货运速度,还可以减少货运方中途储存货物的成本,而且可以防止商品在储存过程中发生损坏,减少对环境的威胁。另外,发展内河航运方式,水运对空气的污染最小,符合低碳运输的要求。

2.5加快道路运输科技进步

推动交通运输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是促进低碳运输方式的重要策略,科学技术是交通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要实现低碳交通运输必须加大对交通工具、运输方式等的研究,通过改进技术、创新管理降低交通工具的碳排放量。如何减少碳排放量具体而言,要采用环保性能好、尾气排放少的新型交通工具,在车辆设计中引入节能技术,加强车辆的低碳性能。例如,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废弃的钢渣作为道路路基的填充物,以修建新路的剩余水泥加固老路;道路改建中采用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实现了在低成本的条件下改善路面路况;在轮船等交通工具中通过设置相关设施,减少发动机的使用,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3.结论

低碳交通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现实需要,作为我国交通行业的新事物,我国对低碳交通的研究和实践都还很浅,必须大力推进低碳交通的实施。能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大问题,交通行业又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必须降低交通对能源的依赖,以实现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余霞.低碳经济下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研究[J].企业经济,2011(10):125-126.

[2]袁琼.低碳交通运输与经济可持续发展[J].绿色科技,2012(03):312-313.

注意力经济视阈下的美女经济 第4篇

美女经济是眼球经济中的一种, 它充分挖掘和利用美女资源, 并进行合理的分配和投资, 以吸引普通大众的注意力, 引导当代消费者的审美观, 从而提升商品附加值, 提高产品的知名度, 简单概括就是———美女搭台、经济唱戏。笔者认为, 美女经济有以下几个特点, 它使美女经济如燎原之势蔓延。

1. 巨大的市场需求。

在豪车展馆中, 香车美女的组合似乎必不可少, 美女们的盛装出席带动着车展参观人数的增长和车展的迅速发展;层出不穷的美女代言、节节攀高的代言费, 也说明了美女资源的巨大市场需求, 美女经济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 可消费性。

当今商品社会, 美女资源的特征已经成为可消费、可定价的商品。一场车展可以出钱买断美女一天的出场时间;一个代言可以买下美女的一整段拍摄时间;甚至一个广告就可以买断美女在某一个时期的出镜时间。有美女出现的地方, 商品的附加值也自然而然地直线攀升, 可消费的美女资源给商家带来了无限商机, 也让商家看到了无限钱景。

3. 吸引充沛的注意力。

美女经济的出现和普及, 主要是为了吸引大众注意力, 然后进一步把大众的注意力引导到商家需要的地方。在注意力经济时代, 美女经济的出现可谓是恰到好处, 在播种注意力、收获注意力、引导注意力的各个环节中, 美女资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许多商家为了收获尽可能多的注意力都纷纷打出“美女牌”, 美女资源以广告、街拍、代言等各种形式呈现在社会公众面前, 在消费市场上迅速聚拢注意力, 争夺各类人群的眼球, 为商家带来收益、带来注意力。

二、注意力经济时代, 街拍美女如何出产金子

广告竞争、公关竞争、媒体竞争、网络竞争, 表面上看是信息的竞争, 实质上是注意力的竞争。[1]在这个争夺注意力的世界中, 稀缺的注意力成了各类营利机构争夺的对象, 而适时出现的美女经济给这些机构提供了获取注意力的载体, 越来越多的新兴的以赢利为目的的街拍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地层出不穷, 例如美女时钟这一以营利为目的的创意网站, 自2009年11月推出之后, 很快获得了极高的人气, 给这一美女经济的获利提供了载体。

街拍最早源于国外的时尚杂志, 主要目的是摄取最新鲜的时尚, 拍摄行人日常生活中的潮流搭配, 供浏览者参考, 当街拍照片公布时, 被街拍者会相应地获得许多关注、赚取大量的注意力, 这就是街拍, 一种可以让行人在无意间快速获取注意力的街头艺术。以下就以注意力经济为背景、以营利网站的美女街拍为例, 重点分析一下美女到底是如何出产金子, 又如何将大量的注意力转化成金钱的。

1. 注意力的平民化。

所谓街拍, 即是在街头巷尾的随机拍摄, 也许在不经意的行进间被拍者的照片就成为网络的焦点了, 她的搭配、穿着、身材将会成为别人争相模仿的对象。在平民化的前提下, 人人都有机会参与到展现自己的这场狂欢中, 因此美女经济中的资源问题迎刃而解。

2. 注意力的可转换性。

在被拍者和浏览者的注意力被街拍网站俘获之后, 网站的进一步措施便是对注意力进行转换, 最明显的表现便是网页上广告的点击率随着浏览量的增加而增加, 其实质就是把网站所收获的注意力转换为对网站所拥有业务 (诸如广告, 商品信息等) 的注意力。流量就是金钱, 如果网站和网民的互动能实现, 那么将由网民吸引到更多的广告收入, 最终就能实现良性互动, 推动街拍网站不断壮大, 这是一个全新的盈利模式[2]。

3. 注意力获取的低成本。

与其他方式不同, 美女街拍中获取注意力的过程往往是低成本的, 发起者无需花费大量的金钱、人力、物力去大张旗鼓地收罗注意力, 所需做的只是雇佣几个新潮、时尚、有着严格审美眼光的摄影师, 到热闹的街区、著名的景点捕捉美女, 然后拍摄下影像、修饰好图片, 再发布到网上, 便大功告成。

三、结语

各类团体、机构、个人都使出浑身解数争夺各方的注意力, 在这场战争中, 悄无声息成长的街拍类美女经济的实力不容小觑, 她们既诞生于街头巷尾, 也登得上大雅之堂。美女经济在如今的注意力社会中, 引领的是潮流、收获的是无限、呈现的是注意力资源, 在美女们一张张美丽的脸庞上, 收获的是随着相机的快门声应声而落的金子。

注释

1[1]张雷:注意力的经济观[J], 国际新闻界, 2000 (4)

经济学视阈 第5篇

当前的经济条件下,高职高专的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越来越密切了,这就要求院校在专业的设置上,要抓住市场的需求,在保证质量、结构、效益的基础上设置专业,另外,要注意对教学目标、教学模式、专业管理的创新和改革,使高职高专的专业建设能够高效率、高水平,这样才能为社会输出高质量的人才。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高专专业建设的联系

(一)区域经济发展是高职高专专业建设的基础。区域经济是指某一区域的自然环境、经济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等经济特征。这种经济特征决定了一个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需求,同时也是区域经济范围内高职高专的发展规模、类型、层次的重要基础。从某种程度来讲,区域经济结构类型决定了高职高专的专业结构设置。比如在一个工业所占比例较大的地区,高职高专在专业设置上,必然会选择设置较多与工业有关的专业;而在一个农业所占比例较大的地区,则会更多的设置一些与农学有关的专业。这种专业的设置具有必然性,从学生的角度来讲,这种专业设置,可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从高职高专来讲,其专业在这种产业结构背景下,其水平能够得到快速的提升。

(二)高职高专专业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高职高专专业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和人才的引进,高职高专通过与区域经济结构相接轨,为其提供了大量的人才供给,为区域经济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近年,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科技对经济的影响力越来越明显,与其相配比的专业性人才,能够更好的驾驭新兴的产业技术,对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都能更好的去掌握。高职高专通过创新专业设置,使其培养出的人才,能够为当地经济做出巨大的贡献,推动经济发展。

二、高职高专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设置杂而不精。就目前来看,部分高职高专在专业设置上往往过于注重数量和规模,却忽视了质量,造成了一种专业设置很齐全,却没有精品、特色的专业。这些高职高专在专业设置的时候存在着这样的误区,即别的院校有的,我也应该有,不顾实际,盲目的扩大规模,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有一些院校,不考虑专业的应用性,只从成本上做文章,致使其专业很多,却无法与当地经济结构相适应。

(二)专业设置与社会行业设置联系不密切。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脱节或其专业定位不明确,使其学生在毕业后,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和定位。这种学非所用的现象,导致了教学资源和人才的大量浪费,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三)高职高专专业教学水平有待提升,无法满足经济发展。部分高职高专因其资质和经济水平的制约,特别是一些民办的院校,其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教学实训基地都不是健全。这种硬件上的缺失,使其培养的学生在就业时,造成其能力不足,无法胜任专业工作。另外,由于一些院校与外界联络较少,使得其专业的开设较为滞后,一些新兴的专业无法普及,造成了人才供给的断条与需求的断条。

三、创新型高职高专专业建设的方式探究

(一)专业设置要与市场相接轨。专业的设置是高职高专是否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对经济发展有利的人才的基本前提。专业的设置其实是沟通学校功能与社会经济需求的纽带,是市场、产业、劳动力相互变化制约的前提,不容忽视。高职高专在进行专业设置时,首要考虑的就是要与市场对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人才进行培养。这一点与企业生产产品较为类似,即市场需要什么,院校就应当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这一点需要高职高专院校做好调研工作,做好与用人单位间的沟通,科学的、有针对性的进行专业设置,将有市场的专业做好、做精、做大,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储备。

(二)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创新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采用创新的教学方式,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因高职高专院校的学时较为有限,所以需要其在其理论知识得以掌握的前提下,更多的去实践。院校一定要转变教学理念,大力的推行实践教学、应用教学,使学生能够在毕业后以最短的时间掌握工作技能,适应社会工作内容。在具体的实施上,学校可以大力推行勤工俭学、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寻找与本身专业有联系的企业单位,与之进行合作,设置人才培养基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又能为企业提供人才储备,实现双赢。

(三)创新专业管理。高职高专专业设置的是否合理,是否与市场需求相适应,都需要专业的创新的管理团队来进行调研和把握。高职高专的专业设置管理者需要对经济形式的发展趋势和社会生产结构的变更及时关注,将市场发展的规律和创新专业的建设联系起来,使专业的建设能够与时俱进。另外,管理者需要充分地考虑专业的规模、质量、结构是否与经济发展相一致,在专业规模的构建上,与市场人才需要是否一致;其专业质量,是否与市场经济需要的人才的层次相一致;其专业机构的整合度,是否区域经济结构相互一致。

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设置是相互作用、紧密相连的,区域经济为高职高专专业设置提供环境和基础,而科学合理的专业的设置又能促进经济发展,所以在专业的设置上要以市场需求为主,有目的性的设置专业,做到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经济学视阈 第6篇

关键词:高校就业 经济结构 措施

一、当代中国经济结构与高校就业的关系

(一)当代中国经济结构对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影响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但拉近了各个地区高校学生之间的距离,使他们能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便利、频繁、积极的沟通和交流,在交谈的过程中开拓彼此的视野,打破传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让自己以一个全新的、与时俱进的面貌去走入、去面对未来的社会环境,而且拓宽了高校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使他们能够快速、便捷接收到更多的就业信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学生就业难的困境。同时把当代中国经济结构融入到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中,在使课堂氛围活泼、有趣的同时,还可以让同学们了解当代中国经济结构现状及其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使他们对自身的价值和位置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而做好就业计划和就业选择,避免毕业踏入社会时的迷茫。

目前,很多高校的领导都很有前瞻性,意识到了我国经济结构的改变对高校学生就业的影响,都开始对当代中国经济结构加强研究和分析并把其带入到就业指导课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校学生的教育质量。在当代我国经济结构的指导下,我国高校改变了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向,开始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扬弃,注重发展素质教育,大力培养高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当前的经济结构下,高校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比学习理论知识的能力更重要,高校的这一教育模式适应了的经济发展的需求,已成为一种趋势。

(二)当代中国经济结构对高校学生就业的影响

现阶段,我国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它是高校教育过程中的一个必修课,对高校学生就业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指导作用。近年来,高校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因此加强就业指导教育、不断提高就业教育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当代我国经济结构的背景下,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既可以让同学们以不同的方式获取各个方面的信息,又可以更新同学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从而促进同学们的学习作用、提高就业指导教育水平。总的来说,当代中国经济结构对高校学生就业的影响有两个方面:

一是拓宽了信息获取渠道,丰富了教学资源。的确,我国经济结构的改变使经济结构越来越复杂,增加了高校学生就业的难度,但是,经济结构的多元化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实践机会,而且网络媒体的出现,可以使同学们获取大量有用的信息和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充电。同学们通过学习和实践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从而提高高校学生就业率。二是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意识。目前,社会越来越注重高校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越来越看重他们的创新能力,因此大学生一定要加强对自主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经济结构改变和信息化大背景下,大量的就业信息对高校学生蜂拥而来,教师是不可能把全部的就业信息都进行详细的讲解从而进行一对一的指导的,所以高校学生就要独立地在大量复杂的就业信息中查询、选择、了解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在这个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的过程中,高校学生学习、独立思考等能力都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从而一定程度上能加快高校学生对社会的适应速度。

二、 当代中国经济结构下提升高校就业率的措施

(一)提高对当代中国经济结构的认识

高校开设就业指导教育课程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让他们对自身以及就业形势有一个清醒、正确的认识,从而缩短他们从学生身份向白领身份转变过程的阵痛。在进行就业教育时,有关的工作人员要加强对当前我国经济结构的研究和分析,对当前的经济形势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清楚地了解当前社会需求的人才类型,从而促进高校学生向着社会需求的人才类型发展。在进行我国经济结构的分析时,要结合当前高校学生的实际状况,对经济结构加以细分,使每个专业的学生清楚地认识自己专业和其他专业的就业形势,提高高校学生就业的指向性。

(二)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多最新、最好的就业信息

在就业指导教育过程中,不但同学们要努力、积极的了解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教师更要在了解经济结构的同时,提高对其研究和分析能力,总结出经济结构的改变对高校学生就业的影响,并把分析的结果和总结的内容与就业指导书本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提高就业管理水平,为同学们提供更多有效的就业信息。

(三)加强对就业平台的建设

首先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目前,很多高校为了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都积极地寻找与各大企业之间的合作机会,这对高校学生的就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而企业在与高校的合作过程中,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和自身的发展目标,对符合工作要求的高校学生进行试用,试用期满时,合格的学生可以留下继续工作。这种方式不但为合作企业提供了大量的人才资源,还有效的解决了高校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在加强与企业合作的同时,建立专业化的就业信息管理体系。以当前我国经济结构为指导及时对各种就业信息进行更新,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多相对应的就业信息,并上传一些与学校就业指导课程相结合的就业教育视频或资料,增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的机会,也可以为高校学生在就业、择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建立一个就业讨论群,以方便学生在遇到就业问题时及时向教师寻求指导和帮助,教师也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就业状态,在为他们提供指导的同时,积累自己的教学经验,在以后的就业指导教育中,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为同学们提供质量更高的就业指导课程。

三、结语

近年来,我国高校就业的形势越来越严峻,为了提高高校就业率,高校就业指导教育要结合当前我国经济结构形势,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对经济结构进行严肃、准确的分析和把握,在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择业观的同时,为同学们提供更多更有效的就业信息。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促进我国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整合,大大提高高校就业率。

参考文献:

[1]邢繁辉.当代中国经济结构视域下大学生就业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

[2]蔺思涛.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就业形势的变化与政策创新[J].中州学刊,2015,82—85

[3]陈勇鸣.中国就业出现的新迹象新问题[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5:62—63

[4]王慧.新时期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的探索[J].科技风,2015,216

经济学视阈 第7篇

一、复杂之伪:复杂经济学的贫困与终结

1、复杂经济学不经济———貌似科学的伪博学

毋庸置疑, 经济活动是复杂的。而概括具体经济实践活动的经济学, 却应当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化复杂为简单。原本意义上的经济, 并不仅仅是与物质财富有关的话题, 还是一个关于节省与简约的人文化成指向。经济学, 当然也既具有或应当具有科学性, 又具有或应当具有人文性。然而, 工业文明社会中, 随着物质财富的增长成为通行的话语, 功利化遮蔽了经济的人文功能, 于是, 经济蜕化为研究赚钱技巧的学问。特别是将数学逻辑应用到已经被功利化的经济学后, 原本指向简单的经济学越来越复杂而冗长。

复杂经济学不科学。方程式甚至一组几何图形通常被称之为“模型”, 有些人常常用模型来机械地解释世界的。经济过程是一个布满变量的不确定进程, 试图用预定模型去设定这样一个无法准确设定的随机性过程, 本身就是荒唐可笑的。因为在经济运行实践中, 影响经济运行可能的变量项目及每一项目的可能变量值不以模型设计者的意志为转移。国内有些经济学者仅仅将西方经济理论作为一种时尚, 作为一种标榜自己学识的工具, 不论是否有针对性, 是否适用, 盲目套用西方经济学的行文风格和表达方式, 使一些理论著述文字晦涩难懂, 甚至文理不通, 让人不知所云。

2、复杂经济学的贫困与终结

数学本来是也仅仅是经济研究的工具。经济研究的工具不能代替经济研究本身。由令人眼花缭乱的数学模型和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公式支撑的经济学, 看似繁华, 实则贫困。如果我们能够直奔主题, 用更加便捷的大众化方式将分析对象简单地呈现在大家面前, 为什么还要拐弯抹角地罗列出一大堆无关紧要的东西呢?

必须重申的是, 在这里我们并不是一般地反对在经济理论研究中应用定量分析的方法, 我们反对的是对定量分析方法的滥用和误用, 反对的是那种故弄玄虚、故作高深、不讲针对性和适用性的不健康的学风和文风。

复杂经济学者们片面追求知识的统一性和系统性而牺牲知识的简明性和精确性。对复杂的刻意追求, 使复杂成为复杂经济学的通行证。本来颇具人文关怀内涵的经济学, 异化为受数学工具支配的学科———不管人间冷暖, 只问数理逻辑。建立在数学逻辑和复杂模型基础上的主流经济学犹如矗立在流沙基础上的大厦。这样, 将复杂经济现象进一步复杂化的复杂经济学最后陷入了逻辑求证和数学求解的困境, 导致了经济学的贫困。

二、简单之美:简单经济学的和谐指归与简单法则

1、简单经济学的和谐指归与简单性法则

和谐, 乃简单经济学的终极指归。从本原意义上说, 经济活动归根结底是一个和谐发展的过程, 是一个和谐不断实现并在和谐中不断进步的过程, 其终极指归是和谐。而和谐同时意味着简单。

简单, 乃简单经济学的本质属性。大道至简, 最深刻最有用的道理其实都很简单, 简单到一两句并不高深的话就可以道明其要义。和其他学科一样, 经济学的原理应当是以简单的结构表达出来的。初学者和非经济学专业人士能够通过阅读或稍加解释即可理解。一般地说, 越是结构简单的原理, 其解释力就越强。简单经济学, 就旨在追求对经济活动进行这样一种纲举目张式的概括。简单经济学的复杂, 是指其研究过程, 复杂是为了把研究做得规范, 是为了提升后的简单。经济活动在未被认识之前是复杂的, 一旦被认识就变得简单。大美从简, 至道不繁, 简单经济学的简单法则彰显了经济的简单之美。简单是真, 优秀企业的盈利模式往往一句话就能够讲清楚, 简单经济学的经济之道往往一句话就能直达要义。从简单经济学的角度看, 简单就是删繁就简, 化难为易, 将一切复杂的概念和问题简单化。

实际上, 数学本来是使问题简单化的工具。通过运用数学方法, 人们可以对事物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 并为认识事物本质打下必要的基础。如果利用数学使得经济现实和理论的研究表述更清晰, 思维更缜密, 逻辑更严谨, 论证更流畅, 以上目的就达到了。一言以蔽之, 数学应用于经济研究, 是为了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而不是使简单问题复杂化。为此, 数学描述本身必须逻辑严密, 表述贴切, 且以简炼为原则。人类的经济活动, 存在着普遍而复杂的数量关系, 也正是从这种意义上, 数学不仅是从事经济活动的必要工具, 也是经济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数学方法能使我们比较精确的研究问题, 同时又能使问题简单明了, 一目了然;不仅如此, 我们还能通过使用数学方法对经济过程中的数量关系作精确分析, 了解经济过程中的规律性。一个简单数学公式, 可以使“一个谜”变得像水一样清澈透明。因此, 简单经济学并不是一般地反对对数学工具的恰当运用, 反对的是对数学工具的顶礼膜拜。我们在使用数学方法时要尽量选择简单的方法。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数学在经济学研究过程中只是方法、是工具, 对数学方法的运用是为了解决问题, 千万不要把数学方法变成包装, 变成一种纯粹的数学游戏。有人认为在经济学中使用数学方法是一种潮流, 是经济学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志, 所以, 他们在研究过程中, 为了用数学而用数学, 反而忘记了对经济问题自身的研究, 这时, 数学就不再是经济学研究的工具和方法, 而是变成了包装[1]。

2、简单中彰显智慧:简单经济学不简单

将复杂问题复杂化, 只能使问题更加复杂;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才能使问题简单明了。简单经济学的要旨在于将复杂的经济活动进行简单提炼, 化复杂为简单。经济学软件界面简单而功能强大, 需要的是把复杂的功能简单化和智能化。简单经济学中的“简单”不简单, 是一种比复杂更高的理论和实践境界, 简单中彰显智慧, 看似简单实则高深。智慧尽处是简单。我们要学会师法自然。牛顿认为:“自然界不作无用之事。只要少做一点就成了, 多做了却是无用;因为自然界喜欢简单化, 而不爱用什么多余的原因来夸耀自己。”[2]牛顿力学定律以简单的形式成功地统一了天上和地上的运动, 充分显现了世界的本质和简单性原理的神奇力量。

简单经济学是一门事半功倍的大学问, 是经济学的至高境界。但需要指出的是, 简单不是一味地减少, 也不意味着放弃。简单经济学中的简单不是白开水, 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去创造平易经济学风格的结果。简单是一种深刻的平淡, 是深入后的浅出, 是滤去沙石后留下的金子, 是对社会、生活和人生的洞察与凝练, 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哲学高度。小孩子最早学会的一道数学题便是“1+1=2”。正是这道简单的算式隐含着非常深刻的数理———这是数学界歌德巴赫猜想的终极问题, 至今没有人解答出来。简单经济学对经济活动的深入浅出的高度概括, 是以对复杂的把握和提炼为前提的。经由复杂, 才能升华为简单;洞穿复杂的迷雾, 方能达到简单的彼岸。没有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智慧, 是不可能完成这个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提升过程的。先从简入繁, 到达大成境界后, 则反璞归真, 进入化繁为简的至高境界。可见, 简单经济学不简单, 简单中彰显智慧;复杂经济学不丰富, 复杂中难掩贫困。用最简单的简单经济学原理解释经济活动, 意味着经济学成为真正的经济学。

三、共赢之道:内部经济性与外部经济性的简单和谐统一

1、追求内部经济性的“我赢”之道

简单经济学不讳言对“我赢”的追求。实现微观经济系统的低耗高效, 追求内部经济性, 即内部和谐, 才能达到“我赢”的直接经济目的。追求内部经济性, 显示了简单经济学的“我赢”之道。对自身利益的适当关切, 实现“我赢”, 是简单经济学的简单内部激励机制。从经济学的角度, 简单往往意味着成本低、效率高。

为了实现内部经济性, 必须简化管理环节, 降低成本。简单经济学正可以降低管理成本。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弗雷德里克·泰罗, 曾设计出一整套精简的劳动程序, 尽可能地减少操作中多余的动作, 避免浪费劳动时间。“泰罗制”的基本原则就是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动作, 实行标准化管理, 其中贯穿了简明、简要、简约的精神。弗格斯·奥康奈尔的著作《简单是金》给出了七大简易原则:事情原本简单, 首先知道应该做什么, 凡事必有顺序, 事情不会自己完成, 有些事出乎意外, 有些事非此即彼, 从他人立场看问题[3]。原本复杂的管理科学被化解为简单的生活常识。

对一些制造性企业来说, 制造流程的简单对企业的发展同样也很重要。开过梅塞德斯轿车的人会发现, 20多年来该公司汽车中的操纵部件 (车灯开关、玻璃刷等) 一直位于同样的位置, 他们不必阅读使用说明便能立刻驾驶一辆新型轿车。这种做法很讨巧, 既为顾客考虑, 又节省了自己公司的设计成本。日本人也已普遍使用标准化设备来装备汽车, 这样就避免了数千种自由组合的可能性所产生的复杂。日本人的汽车装备精良, 但因为其复杂性降低, 成本也就降低了。对于一些对企业无益的多余设计流程应该坚决地摒弃, 简化、简化再简化。

2、兼顾外部经济性的他赢之道

简单经济学在实现“我赢”的同时, 也不能忽视对“他赢”的追求。实现中观和宏观经济系统的低耗高效, 兼顾外部经济性, 即外部和谐, 才能达到“他赢”的间接目的。兼顾外部经济性, 显示了简单经济学的“他赢”之道。对他人或他物利益的关照, 实现“他赢”, 是简单经济学的简单外部约束机制。

达到内部经济性和外部经济性的和谐统一, 既致力于“我赢”, 又兼顾“他赢”, 是简单经济学的和谐共赢之道。这是一种更加广阔的经济视界。

“共赢”, 是简单经济学的简单和谐追求。没有博大的人文关怀, 不可能致力于此。我们看到, 一些倡导和谐共赢的经济学家奔走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萨克斯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萨克斯教授曾直接参与联合国千年计划等重大社会改革项目, 对当前世界的贫困问题有深入的了解。他以自己的亲身体验为线索, 指点玻利维亚、波兰、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国家, 向我们逐一剖析了导致贫穷的不同成因。在萨克斯看来, 地理因素、财政陷阱、政府失灵、文化障碍、地缘政治和人口问题才是真正的病根所在。望闻问切之后, 萨克斯便对症下药, 提出了临床经济学, 指出结束贫困的关键在于让穷人走上发展的阶梯, 这需要基础设施、公共建设、人力资本等方面的投资, 需要各发达国家及国际机构的支持与援助, 令世界走上更为开明的全球化道路。无疑, 这是一条简单明晰的路径。

简单经济学的精义在于用深入浅出的说理, 举重若轻的立论, 以及那份笑看风云的洒脱, 把复杂的经济活动提供一个简单化处理的平台。简单经济学, 其意思却是微言大义, 寓繁于简, 以一总多, 得意忘言, 尽得风流。这就是中国式的简单。最后, 用得着爱因斯坦的一句话:“人们没有‘形而上学’毕竟是不行的。”[4]简单经济学需要形而上学, 需要高屋建瓴的简单而终极的经济意义追问。

参考文献

[1]董宇坤, 喻敏.数学方法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J].国外理论动态, 2005, (4) .

[2]塞耶编.牛顿自然哲学著作选[M].王福山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4.

[3]弗格斯·奥康奈尔.简单是金[M].郭玉广、胡慧月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

经济学视阈 第8篇

1 云南地缘经济关系分析

新经济地理学认为, 在统一的国内市场经济体系中, 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外在差异会相互作用于正反馈机制的运行, 但不会对其内生演化造成机理性影响。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健全, 导致交易成本越来越低, 而自由贸易度会越来越高, 这势必增加各地缘主体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为测度云南对全国地缘经济关系现状, 在此采用欧氏距离计算方法[14]。

1. 1 指标选取

为了更好地反映云南在地缘经济方面与其他地区的互补和竞争关系, 本文选取三个综合性较强的指标X、Y、Z。X代表了某地区的资本形成总额/ 该地区当年国内生产总值, Y为某地区第二、三产业的产值之和/该地区当年国内生产总值, Z为某地区第一产业总产值/该地区第二产业总产值。

1. 2 标准化处理

为了消除量纲差异的影响, 我们对X、Y、Z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得到X'、Y'、Z'。。式中, n代表比较区域的数量;为x系列数据平均值; Sx为系列标准差; Y'、Z'的计算方法和X'相同, 经过计算得到第i个省区标准化后的三个指标数值。

1. 3 欧氏距离计算及其标准化

首先, 将云南设为目标省区。把云南省X、Y、Z三个指标的标准值设为X'0、Y'0、Z'0, 则云南省与第i个省区的各指标的实际距离为 (DSi、DYi、DZi) 和X、Y、Z三个指标的综合实际距离 (Di) 的计算可用公式表示为:。其次, 对Di进行标准化处理, 得到综合距离标准化数值 (D'i) ;再将云南省X、Y、Z三个指标的标准化后求出与其他地区之间X、Y、Z各个指标的实际距离标准化数值表示为D'Si、D'Yi、D'Zi。。则, 。式中, n代表比较区域的个数;i为省区序列号;为DXi系列数据的算数平均值;SdX为DXi系列数据的标准差。D'Yi、D'Zi的计算方法与D'Xi算法相同。D'i数值大小反映了该地区与云南省的地缘经济关系类别。数值为正, 说明云南同该地区之间为互补关系, 正值越大则说明互补性越强;相反, 若数值为负数, 则说明云南省与该区域之间是竞争关系, 负值越大则竞争性越强。

1. 4 数值调整与赋权

新经济地理学注重内生演化的影响, 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交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只是作为一种次要的因子, 这与地缘经济学核心思想如出一辙。因此, 使用D'i来判别该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竞争性关系和互补性关系。交通、文化等因素虽然并不能直接构成竞争性和互补性, 但起到的作用可增强或减弱地区之间的竞争与互补关系, 特别是地理区位因素的作用更明显。如某一地区的生产资料引进、资本流动的形成过程, 产品流通等区际关系受地理区位作用的限制较明显, 产生着极重要的影响。因此, 要根据其他地区与云南省距离的远近, 增加权数W。调整之后的距离用D'iW表示, D'iW= D'i× W。地理区位权数取值选择与云南省相邻的省份设为2, 毗邻的省份设为1. 5, 与毗邻省份相邻的省份设为1, 其他省份赋权值为0. 8。

根据2011 年相关数据测算, 运用MAPINFO软件, 可得到云南面向全国的地缘经济关系空间结构示意图 ( 图1) 。由于数据搜集的原因, 图中不涉及港澳台三地区欧氏距离测算。按照阈值大小的区别划分为四种类型: 强竞争型、一般竞争型、一般互补型和强互补型 ( 表1) 。从图1 可见, 2011 年云南省面向全国省份的区域合作的经济区位测度的空间表现。从总体上看, 2011 年在全国范围内, 与云南省的地缘经济关系处于互补经济关系的有11 个, 其中东部发达省份占7 个, 说明云南和许多西部省份同处在以东部发达地区为核心的边缘区甚至次边缘区 ( 表1) 。

2 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云南地缘经济形成机制

著名经济史学家Mark Blaug[15]在其出版的《经济理论回顾》一书中指出, 18—19 世纪亚当·斯密、斯图亚特和杜能等就已对经济活动的空间区位进行过诸多阐述。但直到1950 年前后, 空间维度的衡量才逐渐进入主流经济学家的视野, 可以说关于空间经济活动的研究在上一代基本处于休眠状态[16]。原因一方面可归结为先驱者们运用语言的环境不同; 另一方面主要因为无论是古典经济学还是新古典经济学都一直在刻意回避将不完全竞争模型引入到主流经济学的框架内[17,18,19,20]。此外, 经济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非主流领域无法给出有效的关于规模经济集聚效益的稳定性解释, 从而不能采用严谨的均衡模型进行表达。因此, Krugman引入“冰山运输成本”, 借助技术工具 ( D—S模型) , 将空间维度纳入主流经济学中的一般均衡模型中, 使由区域聚集所形成的“块状经济”及内在机制有了充分的理论基础。作为一种研究空间经济问题的理论视角, 尽管被多数地理学家认为“只是重复有关区域科学和城市地理学的工作”, 但新经济地理学的确对解释我国的区域差异区有很强的支撑力, 正如雅克一弗朗索瓦·蒂斯[21]所说, “新经济地理学更适于研究像中国这种快速增长且规模巨大的经济体。”目前我国学者以此为依托对部分区域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众多研究结果也表明与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是暗合的[22]。该理论对地缘空间发展差异有很强的解释力, 而且对地缘经济政策制定有很强的导向性。

2. 1 核心思想

新经济地理学认为地缘经济区域间存在非均衡力影响, 并且呈现出与新古典经济学截然不同的以非线性不连续为主要特征的多重均衡。这种多重均衡直接导致“块状经济”规模效益的产生, 作用于空间非均衡力 ( 集聚与分散) 发展, 而非均衡力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弱和动态博弈正是推动“块状经济”演化和分化的重要因素。主要原因是, 新经济地理学和主流经济学与之前的经济地理学在建立模型时考虑的侧重点出现偏差。前者认为空间自由贸易度变化对形成和发展循环累积因果链有决定性作用; 后者却忽视了规模收益递增与运输成本之间的关联平衡。“块状经济”与贸易自由度之间的关系服从一般正态分布。当市场拥挤效应对贸易自由度影响较大时, 人口和产业呈离散格局且位于“钟形曲线”两端; 当价格指数效应和本地市场效应影响贸易自由度处于中位水平时, 人口和产业在地缘区域空间上“集聚”效果显著且分布在曲线顶端。

2. 2 云南地缘空间经济形成机制新解

“核心—外围” ( CP) 模型的创建标志着新经济地理学诞生。从地缘空间结构角度来看, 由此非线性模型进行的外延式拓展主要从空间角度和企业内部分解角度进行。CP模型及演变视空间立体为平面同质, 从没有第一天性 ( 自然地理条件、自然资源禀赋) 和第二天性 ( 人类活动改变的第一天性) 差异条件下出发分析空间经济格局的内生化, 但不排斥天性差异对经济格局演化的重要作用。正如《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所指出的那样, “新经济地理学解释的是原始差异通过正、负反馈被放大的方式[23]。安虎森、蒲业潇等就我国的区际经济发展差异给出了合理的新经济地理学解释, 认为经济在沿海地区的高度聚集更多是由于比较优势和外部经济产生内生变量循环累积所造成的。在这一层别内, 云南与西部许多地区一样处于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核心发达省份的外围。

新经济地理学归纳了空间经济的研究传统并对Myrdal G提出的区域积累因果理论进行继承和发扬, 并认为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要素流动关联作用足够强时可克服固化效应产生的离心力, 但没有否认天性差异对经济集聚的触发作用。从历史偶然因素看, 在中国的区际发展差异中, 政府的决策作用不可轻视。作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结构支点, 云南经济景观的形成有地理区位、政策投向、历史积累等一系列因素, 将云南作为面向西南对外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必然趋势。但从更加宏观的角度看, 差异化政策的实施及“梯级发展策略”的贯彻使该地区处于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的边缘区甚至次边缘区。本文对循环累积因果机制如何在作用于空间形成机制演化进行了图解 ( 图2) 。

CP模型的前提假设是发达区和不发达区处于对称结构。图2 中横坐标 θ 和纵坐标SH分别代表两地区间的贸易自由度和发达地区从事工业劳动力的数量。虚线和粗实线分别表示处于长期均衡的不稳定状态和稳定状态。当贸易自由度由 θ0逐步提高时, 两区域的对称结构不变; 当自由贸易度达到突破点 θC及以上水平时, 原对称态势出现不平衡, 集聚现象出现。由此可得出, 当区域结构稳定且对称时, 两区域的合力以分散力为主; 当区域结构不稳定时, 聚集力导致区域趋向“CP”模式, 且轻微的第二天性因素扰动都会引发突然性集聚。此时若贸易自由度降低到 θc时, 已发生聚集改变的区域结构并受区位粘性的影响不会变化。

随着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 该地区贸易自由度不断灵活化, 交易成本不断降低。此时, 受内外部某种 ( 些) 因素干扰, 触发正反馈机制, 生产要素开始在该区域聚集, 本地市场效应使核心区市场规模扩大并引发价格指数效应或生活成本效应。其“前向”和“后向”联系使自我强化的循环累积现象不断发生, 地区集聚力也不断增强且不会随着初始的随机冲击消失而消失。正反馈机制引发的集聚也会出现由拥挤成本出现的逆向分散力, 导致某些流动性较差因素制约聚集力的形成, 如土地租金、企业成本等。这种不经济力量的存在会使核心区市场规模竞争性减弱, 人口和工业转向生存压力较小的边缘区或次边缘区。

综上所述, 受区位视点和历史选择的影响, 云南地缘经济处于多重“CP”结构中, 横向相比差距明显。然而随着地缘优势的不断拓展, 该地区的空间经济集聚效益进一步被放大。加之近几年的优惠政策倾斜, 在全国范围内处于边缘城市群的滇中地区在循环累积过程中将会产生更多的人口集聚和产业集聚。

3 新解释对云南地缘战略的启示

自2009 年桥头堡战略提出以来, 国家和云南两级政府对云南省地缘经济发展的大量政策倾斜, 加大了沿边开放力度, 但利好政策实施的同时要注意“区位粘性”和“门槛效应”的制约。新经济地理学认为, 地区经济增长与区域政策之间并不存在线性相关, 政策的边际效应对经济集聚区位产生多大的影响, 取决于政策力度是否达到“门槛阈值”。一旦接近维持点, 轻微的政策刺激就会激发非线性突变。因此, 云南要结合区域实际深入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扩大转移支付, 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相互流动的市场机制。

新经济地理学强调循环因果链系统下内生机制的“自我增殖”效用。即天性差异为零时, 正反馈机制将继续运行。因此, 从长远发展看, 云南地缘空间经济应注意充分发挥市场本能, 积极利用政策引导区域内生动力, 协调空间经济差异, 统筹好非均衡力之间的博弈互动关系。地缘经济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分散力和聚集力博弈于空间经济的“核心—外围”结构演化。从全国梯级发展程度看, 这种“内部集聚—外部扩散”条件为云南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生产要素, 也会使区域协作发展及分工合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因此, 在开发的过程中要将市场力、地理区位、政策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 促进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将集聚力与分散力协调统一。

发达国家的实际经验和历史一致表明, 单纯依靠市场、地理区位作用不能形成全区地缘性协调发展, 政策刺激是弥补地缘经济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有效手段。新经济地理学认为, 地区经济增长与区域政策之间并不存在线性相关, 政策的边际效应对经济集聚区位产生多大的影响, 取决于政策力度是否达到“门槛阈值”。随着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 云南贸易自由度不断灵活化, 交易成本不断降低。因此, 云南要结合区域实际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优势和区位优势, 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相互流动的市场机制, 依托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以“兴科技、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 在巩固提升烟草、旅游、电力、矿产、生物五大支柱产业的基础上, 主动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 加快培育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市场广阔、带动力强的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 着力在生物医药、现代物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特色农产品加工等方面形成新的产业优势, 发展集加工、商贸物流于一体的进出口加工基地, 并形成以“航运为先导、路运为基础、铁运为重点、水运为补充、管运为特色”的现代物流产业格局, 加强与国内其他地区及国外的产业分工与衔接合作, 借助因素干扰, 触发正反馈机制, 使生产要素在区域内聚集, 促进“前后向”联系。这样会使自我强化的循环累积现象不断发生, 地缘集聚力也不断增强且不会伴随着初始的随机冲击消失而消失。

云南地缘空间和经济的发展相互促进, 外在表现与空间承载相辅相成。“CP”模型将空间维度纳入主流经济学理论当中, 并为理解地缘经济的空间表现和内部经济布局机制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方法和视角。尽管其假设条件有失偏颇, 过多的关注交易成本使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很多模型与现实世界存在一定误差, 但到目前为止, 该理论所提供的强解释力在现实经济地理中不仅在某些地区和行业得到检验, 同时也为云南地缘经济形成机制及其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撑。

摘要:以2011年间的数据对云南面向全国的地缘经济现状进行分析, 结合新经济地理学中“核心—外围”模型, 认为云南地缘空间关系处于多重“核心—外围”结构中。运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对滇中城市群空间经济演化和内生机制进行理论研究, 为今后云南地区发展提供新理论支撑。

经济学视阈 第9篇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生态经济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马克思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究,在他的诸多作品中都提到了生态经济问题。比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详细阐述了人和自然的关系,应该把人与自然看成独立统一的整体;《资本论》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为探索具体的物质生产和社会生产的规律打下坚实的基础。《哥达纲领批判》则把自然和劳动看成是一切财富的来源。马克思认为只有二者的结合才能够创造出无穷的财富。由此可见,马克思具有较为完整的生态思想。这种思想也为我们进一步研究生态经济问题做出了重要指示。

(一)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从十八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均已相继步入工业化社会,至此世界上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基本上完成了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但是,随着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人类开始大肆的向大自然索取资源,过度开采和利用使生态环境出现了极度恶化。正如马克思所说,“自然条件的丰饶度往往随着社会条件所决定的生产率的提高而相应地减低”,随之而来的就是煤炭、铁矿、森林、水资源的枯竭[1]。这就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与生态矛盾,为系统的研究生态经济做出了铺垫。

(二)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的基本内涵

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构成了生态经济的理论思想,共同指导和促进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马克思经济理论中,生态经济思想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1. 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统一的思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2]他们承认自然的客观独立性和地位的优先性,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界的独特产物。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自然是人类生活和进步的前提,人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资本主义的工业化处于掠夺状态,不可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

2. 物质变换的思想。“物质变换”思想是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提出的重要理论。“物质变换”具有深刻的生态内涵,值得现代人进行探究和钻研,也对当今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指导意义。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曾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3]由此可见,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自身的能力也在逐步提高,人类劳动才是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变换的主要手段。自然界的变化是无穷的,人类不能改变自然,但是能够调节和控制自身的行为,这就是马克思提出的人对自然的“合理调整”和“共同控制”思想。以劳动为基础的物质变换其实就是自然界逐渐“人化”的过程,这种过程与人的实践能力相统一。

二、绿色经济的发展之路探析

(一)“绿色经济”的历史渊源

近年来“绿色经济”的概念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并且被广泛应用。同时,“绿色经济”以其系统性和开放性的观念成为了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值得注意的是,“绿色经济”的概念随着历史的发展在不断更新,并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作用。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很多国家都进行了生态环境治理和资源的合理利用。“绿色经济”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英国环境经济学家大卫·皮尔斯的作品《绿色经济蓝皮书》中。其指出了构建绿色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联合国环境署(UNEP)于2008年10月召开了《绿色经济行动倡议》项目启动会和《全球绿色新政》专家会议,又在2009年4月发布《全球绿色新政政策概要》,宣布启动“全球绿色新政及绿色经济计划”。这些实践都表明了人类的思想在进行着积极的转变,已经认识到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绿色转型,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必须要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才能够实现跨越式的发展[4]。

(二)我国发展绿色经济的必然性

1. 发展绿色经济的共同目标和使命。

当今世界,发展绿色经济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它以自然生态规律为基础,引导、推动、保障社会产业活动各个环节的绿色化,从本上减少或消除污染,而且更有效的利用各种资源、扩大市场的需求、创造出新的就业形势。对世界各国而言,绿色经济的发展为其经济与生态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自然环境的利用率和再生能力,能够引起工业社会向绿色社会的回归,是环保与发展之间和谐相处的关键。

2. 绿色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为当今世界上人口众多发展中国家,我国需要发展,就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而绿色经济正是基于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考虑,与我国目前所推行的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方式密切相连。因此,绿色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

三、发展绿色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当代价值

(一)绿色经济将是中国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

中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发展中,对环境保护没有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中国对环境问题关注度仍不足,虽然有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但还不能完整地把握和认识“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的真正内涵。但随着经济与环境的矛盾日益凸显,人们逐步认识到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为了实现绿色经济的发展,突破中等收入缺陷,继续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推动创新驱动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同时,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相互融合,使有限的资源转变为更加丰富的创新成果,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终造福亿万人民。

(二)发展“绿色经济”是中国的自主选择

放眼世界,许多国家都把发展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作为了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而中国在这方面更加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能力。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的哲学家们就提出了“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的思想,认为人和天地万物是一体的,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必须要彻底改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模式,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避免出现局部发展损害全局发展的现象。自2005年起,我国在绿色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了21%,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6%和14%[5]。

综上所述,发展绿色经济是实现循环经济的主要渠道,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绿色经济打破了传统高增长、高污染、高消耗的“三高”现象,击碎了资源瓶颈的制约和阻碍,是我国加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形式转变的有力武器。

摘要:近年来,生态经济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发展绿色经济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本文在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我国发展绿色经济的必然性以及当代价值,突出确立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04(1):28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赵建军,杨发庭.推进中国绿色发展的必要性及路径[J].城市,2011(11).

经济学视阈 第10篇

1 影响政府经济职能定位的因素分析

影响政府在公共行政中的经济职能定位的制度因素是多方位的, 总体而言, 主要包括制度环境的影响和制度中组织的影响。一般来说, 决定一国政府的行政生态环境因素包括社会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非正式约束。其中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政治状况的影响最为直接, 而非正式约束对政府职能的制约作用是间接性的。

1.1 社会经济环境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马克思通过对人类社会生产实践史的考察后指出, “一定时期内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该时期社会政治实践活动的决定性因素。”社会经济环境对政府在公共行政中的作用的影响并不仅局限于经济发展水平, 而是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变化、经济运行体制和主流经济理论引导等的综合作用。

第一, 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是政府在经济管理中作用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对政府经济职能的影响是通过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两种途径实现的。首先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政府对于公共物品的供给能力的大小。目前的高福利国家无一例外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国家。其次, 经济发展水平对政府作用的影响同样体现在供给方面, 对制度的需求也有重要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由此形成国民社会资源需求的不断提高, 从而要求政府不断增加对社会公共资源的投入。

第二, 经济结构变化影响政府的经济调控职能。随着人类社会从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和信息社会的过渡, 社会风险的构成也将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了从工业化产业向信息化和知识化产业的转型, 服务业早已成为发达国家的主要产业。这种产业转型的范围如果扩大, 将会严重动摇建立子工业化经济结构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制度和政府在其中的作用。

第三, 经济运行机制的影响。事实上它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社会乃至道德, 从而对经济运行中政府的干预方式和程度产生影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掌管着全部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权力, 与此相适应的社会资源供给也是由国家承担全部责任。而在市场经济国家, 政府对社会经济干预的方式与范围也因选择不同的市场经济模式而各不相同, 其政府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也不同。越发达的市场机制越要求高效率、高素质的政府调节。市场越完善、有效, 作用领域越明确, 政府调节的针对性越强。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 总会不断出现新问题, 对于这些新问题, 已经发育起来的市场总有不适应的方面, 因而要求不断引入并完善政府调节。

1.2 政治环境因素

政府介入社会经济的直接原因就是为了消除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 实现社会控制。政府作用的优劣, 都取决于政府职能的准确界定, 高效有力的政府管理是市场正常运行的必要保障。政治状况对政府在社会经济运行中作用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政治体制对政府经济职能作用的影响。人类社会目前现存的政治体制主要有议会民主制和独裁专制政体两种。目前世界上尚有近半数的国家采用独裁制, 在这种类型国家, 究竟采用何种经济制度、政府在经济管理中应该承担何种职能, 主要视政府的施政目标与施政理念而定。而对议会民主制国家而言, 其政府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则更多地受到政党结构与利益集团的影响。

第二, 政党状况方面的影响。不同政党有着不同的政治理念和不同的经济管理政策观点。不同理念的政党上台执政后必然会形成迥然不同的社会经济公共政策, 并影响政府在其中的职能调整。

第三, 利益集团对政府经济职能的影响。利益集团存在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影响政策制定过程, 以便实现自己的目的和主张。一些特殊利益集团出于个别的目的, 在决策中迟缓而保守, 在知识分工深化的时代, 这将使信息越发不对称、不完善, 信息在传播中失真, 利益集团则会因拥有“垄断”优势达到超额利润。社会保障领域中的利益集团, 它们的力量分布状况与博弈过程都影响着政府在经济调节中承担的职能范围。

1.3 政府组织自身因素的影响

作为社会经济的主要管理者, 政府在组织经济建设与推动生产力发展中拥有相当的主导权。政府自身的特点会对其在管理经济事务方面的职能发挥产生重要影响:

第一, 政府规模与政府效能的影响。政府规模、效能同社会经济的发展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拥有较大规模和较高办事效率能力的政府的国家在市场经济的建设时期会比较自然地选择比较成熟的政府机构, 表现在政府规模比较庞大, 政府雇员相对稳定, 具有较好的施政经验和能力, 社会成员对于政府的认同感较好, 这有助于节省制度成本, 从而提高政府绩效。

第二, 政府管理方式的影响。一般来讲, 实行不同的经济体制会影响政府对于社会经济生活干预的范围和力度。如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 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集中的直接控制与干预, 各级政府设立了许多专业管理部门, 直接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当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时, 政府的管理方式转向宏观调控和公共管理, 专业经济管理部门不断萎缩、被撤消, 实行专业管理方式的目的更多体现在满足社会的有效需求, 从而保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2 经济社会协调视阈下我国政府经济职能定位

综合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对转轨中政府职能的诠释, 并把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考察, 充分考虑到政府经济职能的影响因素, 我们可以对经济社会协调视阈下的政府经济职能作出详细界定。

2.1 要清楚自己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

第一, 控制人角色。即对宏观的经济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 保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社会就业等。第二, 公益人角色。既是实现并维护一定的公共目标, 提供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鼓励和保护有益的外部效应;调节收入分配, 避免个人收入差距过大等。第三, 管制人角色。即对私人经济的活动进行某些限制和规定, 防止出现过度竞争等。第四, 仲裁人角色。即对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发生的利益冲突进行协调, 保证经济正常运行。正如弗里德曼所言:“政府的必要性在于, 它是竞争规则的制定者, 又是解释和强制执行这些已被决定的规则的裁判者。”第五, 守夜人角色。即防止和打击经济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 维护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秩序。

2.2 按照“四个分开”的要求, 提高行政效能

即加快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要把政府不该管的转移出去, 把该管的切实管好, 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公民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强大局意识, 确保政令畅通;坚持科学民主决策, 提高决策水平;切实依法行政, 维护社会公正;建立问责制度, 开展绩效评估, 改进公共服务, 着力解决就业、就学、就医、社会保障、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切实把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切实把百姓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增强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2.3 严格市场监管

要推进公平准人, 规范市场执法, 加强对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领域的监管。为此, 一要针对当前市场秩序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监管, 包括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非法传销等问题。特别要将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食品、药品等产品的安全质量作为监管重点。二是要拓展公平准入的市场范围, 不仅包括商品和服务市场, 还要包括要素和产权市场, 特别要强调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规范运行。三要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通过加强管理和和完善制度, 切实纠正多头执法、执法扰民、执法争利问题, 严厉惩处利用执法权设租寻租、执法犯法的行为。

摘要:根据影响政府经济职能定位的因素, 对我国政府经济职能定位提出了若干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政府,经济职能,定位

参考文献

[1]李文良.中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2]陈诚.从政府经济职能的变迁看我国政府经济职能定位[J].时代经贸, 2007 (2) .

[3]刘志生.论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定位及实现途径.上海经济研究, 2008 (2) .

经济学视阈 第1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商务英语 教学模式 探究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9-0051-02

相关资料记载,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我国拥有外销经营权的外贸企业、生产企业以及科研院不下9000家,拥有自营出口权的三资企业高达23万家,外商投资的规模逐年呈现上升的趋势,此时商务英语可以被视为一类功能性的学科与专业,受到了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我国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在经济的驱动下不断的改良与创新,具有区域性特色的实用型商务英语教学模式更是值得深入探究与大力推广的。

一、概括区域商务英语教学的实况

很多地域高职院校因为地缘因素的制约,而没有建设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再加上缺乏与英美国家直接进出口外贸业务操作的实践机会,那么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现状是强势性的理论知识,薄弱化的动手操作能力。此外,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从事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工作的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在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手段上固定化,这样培养出的学生不能完全的适应经济市场的变化趋势,无法与用人单位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提出的标准相匹配;再者,传统教学模式的长期应用也大大削弱了学生对商务英语学科专业的热情度,此时该专业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体系没有被科学的设置这也是区域商务教学的实际情况之一,干扰了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整体的教学效率。高职院校与用人单位、企业合作的机会有限,这势必会导致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缺乏的后果。

因此,高职院校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实况,合理的对现存的教学机制进行改革是必要的,这是实践型商务英语教学模式构建的根基,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与手段可以是教学模式实现有效转型与创新发展的目标,实现培养出一批批满足区域经济市场需求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目标。

二、解析商务英语的专业特点与人才培养的目标

(一)专业特点

商务英语是一门系统性的学科,其是在商务专业领域上产生与发展起来的专业,教学的重点是培养与强化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其与商务有别的是:英语交际语言只有在跨出国门的国际业务中才能应用;商务英语与公共英语不同之处在于,不是对普通的英语交际语言进行教学,针对的是商务业务方面的专业英语、用语以及英语交际能力。由此可见,商务英语的教学档次在商务专业教学与公共英语教学档次之上的。

(二)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从本质上属于不同的层次,因此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也各有不同,其关注的是学生实际操作技能掌握的程度,而不是培养学生对商务英语学科理论知识研究的深度以及推导的广度。概括的说,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核心能力为本位。在舒缓商务英语专业人才供需矛盾的条件下,提高对高职商务英语实践教学进程的重视程度,科学的将学校教育理念和经济市场需求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全面的提升该专业学生实际应用英语语言的能力,最终落实实用型专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高职教育目标,同时构建出具有高职特色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新型模式,具体包括现场教学、实习教学以及顶岗实习等真实性的实践教学模式。

三、区域经济视阈下特色商务英语教学模式构建的对策

(一)依据高职自身特点,实现院校之间的交流,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

全面的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式,以及人才市场对商务英语专业提出的相关标准,从而对本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得到教学目标进程精确的定位,同时有针对性的参照《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从而编制出满足本地域经济发展的特色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因为没有一种万能的、具有永恒性质的教学模式,所以各大院校应该积极的交流教育思想、教学理念,以此途径使本校的商务英语处于不断创新与优化的格局中,此时教学方式方法不断的被更新与拓展;再者,各大高职院校互通有无强化了精诚合作的精神理念,从区域经济与文化的多种角度中培养了学生跨文化商务沟通的能力,使本地域商务英语教学水平实现整体提升的教学目标。

(二)打造商务英语第二课堂,激发学生对商务英语知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商务英语学科专业具有实践性与应用性的色彩,可见其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门类。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高职商务英语第二课堂环境的创建,不仅仅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的形式与内容,而且有效的辅助学生理解在集中式课堂教学环境中模糊不清的商务英语概念知识。也就是说区域经济下商务英语以创建第二课堂这一策略去实现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均扩充了学生對知识掌握的程度,在第二课环境中,学生拥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原版型商务英语素材资料,学习能力与交际能力实现了同步强化的目标;此外,第二课堂环境的构建有效的拓展了商务活动的渠道,这样学生就能够有针对性的将现有的商务知识与英语知识灵活的应用实践中。总之,第二课堂是对第一课堂的延续,教师可以参照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等特点,组织英语沙龙活动,鼓励学生自行的对其布展、开展新闻发布会等环节。

之所以认为第二课堂为区域经济下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因为教师可以参照地域经济市场运行的特点创设仿真型的外贸交易市场,让学生承担不同的职务,切身的体会实际工作中的成功的喜悦以及失败的酸楚,可以说第二课堂的构建为学生打造实践操作的平台,有效的培养与锻炼了他们的业务水平;模拟实践活动的开展,成为了商务英语课程知识与实际工作岗位有机融合的渠道,在培养学生学习商务英语知识方面发挥着巨大的实效性,在就业发展的方面上发挥导向的作用。

(三)构建校企联合教学模式,与用人单位衔接,定向的培养商务英语人才(下转69页)

(上接51页)区域经济下高职商务英语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应用始终以经济市场需求为指导方针,依据用人单位对商务英语人才提出的标准,编制该专业学生培训的教学方案。校企联合教学模式的启用,使学生在实践基地中强化对理论知识理解的深度,最大限度的避免了地缘因素形成的语言学习障碍。高职院校以实用性作为商务英语教材选取的原则,参照用人单位的标准适度的将国际經济、商务谈判和翻译等资料融入于教学体系中,可以采用直培或者委培的培训模式,这样用人单位就可以协助高职院校落实区域性商务英语特色人才定位培养的目标。用人单位与高职院校的衔接,强化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缩短与岗位需求的差距,同时处理了企业人才短缺的问题。

(四)优化教学手段,合理的以应用情景教学手段冲破教学瓶颈带来的障碍

区域经济下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在重建的进程中,情景教学模式的应用有助于学生注意力、情感的专注,此时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彰显出来,在情景教学模式中,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出来;教师有效的组织使学生善于质疑,为涉外活动中有思想、有创新奠定基础,同时协助学生树立合作意识与互动理念。总之,在区域经济下情景教学模式的启用,使高职商务英语教学取得了“1+1>2”的效果,在这种教学模式的辅助下,学生在国际就业市场将会获得更为宽阔的就业选择空间;此外,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也为新型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做铺垫。

四、结束语

总之,高职院校在过去采用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带有封闭性与滞后性的特点,这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提升该专业整体教学水平方面设置了屏障。而创新课堂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模拟商务情景,创造商务英语语言应用的环境,这些内容的落实为区域经济视阈下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了保障,使学生在优质的教学环境中将商务英语理论知识有效的应用。此外,为了迎合区域经济发展的格局,创建区域性商务英语教学平台、开展学科专业建设类会议以及完善技能结构测试体系,有助于协助高职院校构建出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实力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杨伟达.区域经济视角下特色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建构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5

[2]董占政.项目教学法对高职商务英语课程的启示[D].中国海洋大学,2014

[3]任东梅.高职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模式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3

经济学视阈 第12篇

(一) “意识形态经济化”的概念

意识形态经济化就是运用人民大众先进主流意识形态的能动功能实现经济优化发展的最佳目标, 扩大与强化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 使经济发展在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之内优化组合发展, 以提高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普惠度、满意度、幸福度, 并以此促进人民大众先进主流意识形态在政治、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彰显力、影响力。

(二)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经济化”的特点

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体制的变革活动, 也是一个从经济到政治与意识形态的整体性的社会变革活动, 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呈现出三个基本特点。

1. 政府主导下的不断完善超越性。

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 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两位一体”文明建设, 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三位一体”文明建设的提出, 再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四位一体”文明建设的提出, 进而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五位一体”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 一直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超越与深化。

2. 国家意识形态与社会意识形态有机结合的互映性。

只有保持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与稳定性, 政府才能在此基础上更好地解决改革进程中前期遗留的矛盾, 使诸多矛盾在方针政策、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完善和经济发展中自动化解。正是由于国家意识形态不断吸收社会意识形态而得到完善和发展, 才为吸引国内外资本的高效投入、吸纳国内外各方面优秀人才共谋复兴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创造了“中国模式”的发展奇迹。而经济的快速发展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 通过“回溯效应”又增加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凝聚力、吸引力。

3. 不断创新与发展的民族自觉性。

在当前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引领下, 我国的经济在“阵痛”中保持高速稳定的增长, 而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自身也经历着一个不断创新与发展的过程。在吸收借鉴古今中外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 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民族性更加彰显。我们要在确立自己特色的基础上建立具有时代和民族特点的中国主流意识形态, 这既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中国化密切联系, 也与中国人民大众的意识形态民族性理念紧密相连, 这个已经逐步形成并在不断完善的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就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一价值理念的中国民族特色是我们倡导生态文明、发展生态经济的新意识形态的基础和起点。

(三)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经济化的功能

在当前“中国意识形态经济化”的进程中, 内在矛盾表现为:“粗放型”经济发展意识与“集约型”生态经济发展意识之间的冲突;外在的矛盾表现为:经济发展全球化背景下, 西方国家主导的意识形态的“西化渗透”与中国“和平崛起”国际影响力日益彰显之间的冲突。中国意识形态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功能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意识引领当前经济发展。

资源节约型社会意识, 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特征的社会公民意识。环境友好型社会意识, 是通过全社会成员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公民意识, 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主流意识的构建与确立, 它是以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最优化为先导, 以遵循自然生产规律为核心, 以绿色科技为支撑, 倡导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 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发展理念。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意识引领当前经济发展, 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载力,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互生共荣关系, 统筹当前利益与长远宏景的契合发展, 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2. 以全体社会公民生态环保观念引领当前经济可持续发展。

当前, 我国大多数社会公民对循环经济这一新的经济增长方式, 有了全新的认知。它是有效促进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且我国大力倡导的经济发展主导方式。我国大多数社会公民对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有了深刻的认识, 它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

(四) 生态经济发展战略与意识形态的辨证发展趋势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我国生态经济发展有着相同的经济基础、共同的价值追求和最终目的, 二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呈现统一化趋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而生态经济是通过遵循生态经济规律来实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最佳化、公平化。无论是发自主观使然还是客观应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两者统一与融合起来。

1.生态经济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统一的基础:促进生态生产力的有序发展。社会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 却又是人的实践活动能动创造的结果。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 但是人们活动所造成的结果却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主体间的客观效应, 恩格斯用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合力”一词来概括。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能够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广大社会成员深刻领会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在发展中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对立统一关系;充分认识生态保护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进而自觉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 促进生产力的高效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的发展, 不仅促进了生态生产力的优化发展, 也引发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变化, 但无论是生态经济还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都有机统一于生态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之中。现阶段, 发展生态经济同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 生态经济是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生态经济在社会主义本质的基础上实现了有机的统一。

2.生态经济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统一的价值追求:效率与和谐。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 人民群众不仅创造自己的历史, 而且还要对自己创造的历史进行价值的评判。人民群众的历史实践活动始终都受“历史合力”的人的理性、意志和需要等精神因素调节, 因此, 人民群众的价值追求对社会的进步有着重要的方向性作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包含着构建生态经济秩序规范的动力价值、生态经济发展的人文动力价值和“道德资本”价值。反过来, 生态经济也蕴含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 如效率价值取向、利益价值取向、主体性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生态经济不仅相互蕴含着彼此的价值, 而且有着共同的价值诉求———效率与和谐。效率是指最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愿望和需要。而生态经济是高效整合的节约集约经济发展模式, 对于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说, 效率是经济生产的价值目标, 那么和谐是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两者共同构成社会主义经济生产方式和经济生活制度的价值基础。

3.生态经济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统一的最终目的:“自然—人—社会”的和谐发展。生态经济的前提是环境保护, 根本是发展, 目标是立足现实、转变发展方式, 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现代服务业, 使生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逐步占居主导地位, 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经济布局, 实现产业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产业化;同时, 生态经济倡导人们多方面的低碳生活需求, 引导人们多样化的环境保护活动, 并要求全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 从而使人的关系日益趋向全面, 并通过人们聪明才智的充分发挥、社会管理活动的广泛参与以科技创新来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 为“自然—人—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保障。社会意识形态在社会的发展上实现对生态经济新的超越, 生态经济的主观追求是生态经济效率, 生态经济公平是它的人性论基础, “自然权利”是它的伦理本质, 使人们的意识性形态以实现“自然—人—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而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二、意识形态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互动作用分析

(一) 生态经济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

每一种经济形式都会在意识形态领域留下深深的思想烙印, 每一种新的经济形式的形成和发展, 又必然会带来人们思想观念的革新。生态经济的发展促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 丰富了社会主义道德意识形态。

生态经济的基本理念:理性、人本、自由、和谐;生态经济的基本原则:整体推进、科学构建、多元参与、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的基本要求:生态良好、公平正义、统筹发展、民生幸福。这些基本的理念、原则和要求, 不但形成相应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而且还决定着与它们相适应的政治和文化上层建筑。随着我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生态经济的发展催生了一系列包括低碳生活、绿色GDP、生态文明、生态文化体系等新的经济道德规范和价值观, 这些围绕着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道德观, 丰富了社会主义的道德意识形态, 也协调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生产关系。

2. 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带来新的影响力。

现阶段, 我国面临经济和社会全面转型的“深水区”, 经济转型要求构建现代产权关系和经营关系, 社会转型需要形成新的社会利益整合机制。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 政府的职能和责任将重新定位, 企业的生态经营管理日益得到关注, 人民群众的生态经济观念也将引领经济生活新潮流, 所有这一切都将会对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带来巨大的影响。

(二)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生态经济发展的作用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生态经济的发展起着很强的反作用。意识形态本身就具有经济功能, 它可以从促进我国生态经济发展的外生变量, 转变为促进我国生态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然对生态经济建设产生重要的导向和保障功能。

1.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能够为生态经济良好、快速、持续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任何改革的顺利进行以及任何发展模式的正常运转都需要一个安定有序、民主法治的社会环境。而一种新的政治、经济思想和价值观念的传播和普及, 广大社会成员在对新的制度、体制和发展理念认识上达到某种程度上的一致, 都需要有一个稳定的价值观念的基础。可见, 意识形态可以通过为经济发展提供制度解释和价值支撑来维系社会稳定, 并引导广大社会成员以自觉、自愿、自为的方式投入到生态经济建设的大潮之中。

2.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生态经济的良好运行营造稳定秩序, 提高经济效率。通过意识形态, 能够使国家的经济决策过程简单明了, 使广大人民群众达成发展理念共识, 减少人们在发展生态经济合作中的“摩擦费用”, 降低社会的管理成本;意识形态的伦理道德的约束力, 会减少执行经济制度的运作成本, 提高企业自觉厉行经营活动的生态管理职能;意识形态能够使广大社会成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凝聚社会巨大正能量;意识形态能强化和约束政府行政部门的“单向度”行为, 更好地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提高政府部门公共管理效能的公信力。

3.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可以保障生态经济的发展方向, 使其健康发展。生态经济本身存在双重效应, 一方面, 它使人们更加务实, 不搞形式主义, 自觉树立生态观念, 按生态经济规律办事;另一方面又使一些人只讲实惠、注重自身利益, 置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不顾, 给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潜在危害。而社会意识形态具有纠正偏差的功能, 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就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部门, 把生态经济发展战略深入落到实处, 纠正将生态经济发展流于形式的做法, 真正实现以生态经济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务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三、以意识形态经济化引领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探索

(一) 意识形态经济化要以保障国家安全为前提

国家安全包括军事安全, 经济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文化安全等诸多方面。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 而意识形态又是文化安全中最核心的部分。国家意识形态作为一种阶级意识的文化, 作为社会的特殊文化系统, 不仅发挥凝聚全国人民“正能量”的轴枢作用, 而且有效抵制和防范西方国家对我国“和平演变”的阴谋。随着我国市场准入的放宽, 不仅国外大量的资本、资金、技术、设备等大量涌入中国市场, 而且大量的外来文化产品随之涌入, 这无形中给中国文化产业带来巨大冲击, 更为重要的是, 某些发达国家把“文化大棒”看做是推行其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重要工具, 它们认为要达到对中国“和平演变”、抑制中国“和平崛起”的目的, 必须大规模地实施文化输出, 通过思想文化方面的渗透达到其“西化”、“和平演变”的目的。如果当前中国意识经济化进程中不能解决好这一问题, 将会导致中国文化产业的萎缩和文化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 将会对国家安全带来巨大潜在风险。

(二) 意识形态经济化要以有利于生态经济发展为保障

我国的改革与开放正处于关键“瓶颈”时期, 改革在广度上已经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 在深度上已经触及人们具体的经济利益, 发展方面已由单纯追求GDP上升到追求人文GDP、绿色GDP, 实现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发展。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经济社会问题, 巩固改革发展的成果, 推动经济特别是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应积极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社会和谐, 调整社会关系, 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组织的创造活力, 有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 努力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必须深刻认识文化软实力在我国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 在当前中国,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促进生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三) 意识形态经济化要以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为引领

在新世纪、新阶段, 我们要通过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提高主流意识形态对各种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的整合能力。大力推进中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引领人们确立新的生态文明发展观和生态文明价值观, 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良好转变, 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必须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首要任务, 用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生动形象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产品引领各种文化思潮和文化追求, 为我国生态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支撑、坚实的道德基础、良好的道德风尚。

摘要:意识形态经济化是运用人民大众先进主流意识形态的能动功能实现经济优化发展的最佳目标。当前我国意识形态与生态经济呈现协调互动的发展关系。应在保障国家安全、注重生态经济发展、大力弘扬中国特色主流意识形态的基础上, 促进“意识形态经济化”的深度发展。

关键词:意识形态经济化,生态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谭崇台.发展经济学[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0.

[2]吴树青, 陈占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3]马克思.马克斯恩格斯全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4]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斯恩格斯全集 (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5]叶启绩.当代中国经济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互动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上一篇:公证的法律效力下一篇: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