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顶层范文

2024-09-13

建筑物顶层范文(精选10篇)

建筑物顶层 第1篇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技术在现代信息技术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凸显。通过物联网技术,可实现智能化与信息化的紧密融合。现阶段,物联网技术正处在不断研究和发展的过程中,其技术逐渐成熟,并且已经成为智能建筑中的重要技术组成部分,是未来智能建筑行业的主要研究方向。

为了促进智能建筑规模化、复杂化、智慧化的发展,解决智能建筑管、控、营一体化的问题。本栏目以“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建筑顶层设计”为题,特邀了一些专家、学者,就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建筑设计及实践中的应用发表真知灼见,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以供读者参考。

物联网时代将经历一个持续发展的进程,层出不穷的创新技术必然对智能建筑产生持续不断的冲击。我们只有不断地实践,加强交流,苦练内功,才能正确应对这场科技变革。

顶层班子的顶层设计 第2篇

企业唯有注重顶层班子的设计,在对未来趋势前瞻性预判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性、体系化的战略规划。然后把战略和利益分配挂钩,把战略与管理部门职能转变挂钩,把战略与企业文化再造挂钩,才是实现企业转型升级、打造智慧企业的出路。

从四个维度打量领导层

核心班子搭建的主要支撑点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超级智囊团

核心班子一定要有智囊。无论是正式成立的董事会下面的专业委员会,还是经理办公会下面的管理委员会,还是老总或几个创业元老在社会上有固定的或不固定的讨论某些事件的朋友、学者、专家。

任何企业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自有知识、组织认知、系统能力,都不足以解决它发展遇到的新问题,这是个常理。

因此,如何超越公司自身的经历,额外地产生若干的知识和经验,额外的植入若干认识和差异性见识,就非智囊莫属了。智囊团成员,要么是在政府管过若干企业,有若干经验,看着这些企业长大;要么对管理的一般原理,企业里面人与人的相处,企业家个人的为人和秉性有较深刻的认识;要么经历过类似企业的发展。正所谓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这些人能较好地解答该企业发展的烦恼和困惑。

中国企业的智囊,不像外国企业的智囊会提供客观公正的论证,提供各种理性的分析和数据支持。它主要是在一些重大事情上出权谋、想办法、支招,像古代谋士一样,围绕着某些不得不做,被迫得做的事情出具上下策,一则解老板的困惑和恐惧,二则就着这个问题帮老板打开思路和去除决策忧虑。

组建核心班子,既要有智囊的支持,从智力上使得我们的思维开阔,从智力上使得我们可以去应对一些突发的事件,应对集团化以后,我们不熟悉的事项,用智囊的知识、经验和集团知识不足,补偿我们对集团运营的不了解。

非正式议事

核心班子成员不要总是严肃地去带着压力去决策一件事情,非得要今天当下把它定下来。

相反,往往采用请专家、亲历者、观察者来讲课、交流,来讲讲前沿的事。或者核心成员一起到某个企业,组织去进行参观学习。利用这个过程里面所带出的各种感慨、启发、疑惑,以及类似冲击所产生的软性话题,以及对各种感受的探讨,潜移默化地,一点一滴地去影响这几个核心成员的思想。

这样,使得核心班子成员在一些过去互相不认同,理解深浅有差异的一些事项上,达到一个均衡;在大家不一致的地方,引导大家把本源性思考和自身认识坦诚地说出来,进行深度交流;在一些通常需要很硬的沟通,需要很多资讯才能补偿的事情上,通过软性的提醒,拓展思维,促使核心班子和经理班子的人知耻而后勇,善于学习。

同桌的你

核心班子成员无论怎么样互敬互让,只要在同一个企业里待着,他们都难免形成一个同事关系。创业家变得越来越神圣不容侵犯,永远正确。创业元老深刻理解老板意图,在老板面前高度保持一致,在空降兵面前保持神秘和权威。

几个创业元老解读出老板的想法以后,只要进行深入的维护,其他人的意见也就无足轻重了。老板放出一些模糊的气球,试探大家的想法,大家都会尽可能地表现出面上正确,而骨子里面却夹带私货的进行解读,老总也因此乐得留一些模糊空间,好有余地。

这样的结果是,言路没打开,交流其实也都是假交流,老总的权威压在大家头上,喘息不得。老总的思路也屡次被绑架。老总既不能、也无力深入而清晰地讲出自己的思虑,其他人无力也无心去读懂,解析老总的思虑。

面对此情此景,可以让整个班子外出去学习,到某些大学、院校去参加研修班,在白天听老师教授讲课,晚上整个班子就着集团出现的,与今天课堂上听到的理论、案例相似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方面是对课程的消化;一方面是对事不对人的探讨;一方面是对今天课程里面所听到的一些东西的对应和复习。事实上,这些探讨极大程度地解决了我们面临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削减并解构了我们原先在企业里面所形成的僵硬的上下级关系。

这种关系使得老板和大家之间,空降兵和元老之间,慢慢地通过知识,通过对这样一些课程内容的研讨,通过这一段时间以来的学习,形成一个平等的,相互能够质疑,相互能够言路畅通的同学关系——把上下级的你变成同桌的你。

解决熟悉的陌生人问题

高层成员相处时间很长了以后,会形成一种僵化了的熟悉的陌生人现象——我很熟悉你,可是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虽然你的行为一举一动我都看得到,但是我不知道你的思维底限,不知道你的内心活动,而且我也不好意思问,也摸不着。

久而久之,高层成员之间不再在基础问题上争论,不再探究彼此思考,不再思考彼此之间对发展、战略、业务以及这些问题背后的更抽象的思考、认识。更不会去探究彼此内心深处的假设,影响你我做出更客观决策的心智模式,乃至造成内心深处的潜意识及思维扭曲对其的认知。

反过来说,一个相处了非常久的核心班子,很难得突然再来谈一次心,再来一次坦诚深入地交流。这是大家面子不容许的,相互的组织关系不容许的,也是各自僵化的角色所不容许的。

如何打破局面,能够在高管层班子里面,在既有的工作关系之上,形成新的相互的认同,新的相互关系的再构建,已经成为突破熟悉的陌生人现象的关键,也是很多企业下一步必须关心的问题。

决策能力高于一切

核心班子不管是通过开办公会,还是开董事会,不管把决策能力放在哪一级,把决策事项放在哪一级,或是办公会或董事会所决策的事项,如何收集上来,如何形成议题,关键是核心班子有没有相应的决策能力。

我们要关注核心班子的决策能力是怎么形成的。一般来讲,在讨论一个事情的过程当中,无外乎通过探讨、质询、疑问,从一般的角度提出一些简单或破坏性问题,促使提案当事人必须深入进行讲解。以及通过自己的常识、经验,列举出这类项目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使得项目立项者、项目论证者对自己论证事项深入的剖析或反思,以及参加办公会的核心决策者之间的相互交流。

这样通过众多的途径,使得核心班子产生决策能力。通过交流所形成的一种气场和氛围,通过由某一个人说出一个大的框架和内容,其他人补足他在叙述当中的细节和不完善的地方,从而对这个方案的论证,形成一种质疑或解剖。最终,出现一种氛围:质疑得越充分,争论得越彻底,共识就越到位。

这样一种氛围的形成,恰恰是成长型集团很难做到的。这既需要同桌的你,打破熟悉的陌生人局面,也更需要成长型集团要认真地确定和引入议事规则。很多集团里面,老板被硬性地规定,或自我约束,或身边智囊要求,做最后一个发言。但是即使老板能憋得住,他急切的神情,他对某些不同意的态度嗤之以鼻,早就跃然纸上,使得大家在他急吼吼的肢体语言当中,早就读懂了他最终的倾向。

这根本没起到一个有效培养决策氛围的作用。所以成长型集团对企业家本身的要求,远远大过了对业务,对职业经理人,对其他岗位的要求。

成长型集团的企业家往往不习惯于让各个部门,部门长和部门成员先发表自己意见,主要是希望部门长和部门成员遵循自己的意图,论证自己的意图。如果乐于让部门来发言,让部门提出各种质疑和观点,再通过部门对某些议题的深入的探讨,激发部门的思考,其实是非常有利于企业家得出均衡的决策。

相反,成熟的企业家在会议中有一些共性的特点:如果发现某些思路,很有热情,但是思考得不对;某些想法很有道理,但不切实际;某种建议具有价值,但无法付诸实施,企业家都会以比较积极地肯定这些做法,而不会简单地去批驳。

同时,企业家更会通过设问来回切换立场。有时候作为反对者,有时候作为支持者,反复引导大家从不同角度,多维地、辩证地看同一个问题,让大家理解和认知这个事情。

这个过程很麻烦,很漫长,甚至大家有时候感觉到,企业家其实知道这个事的来龙去脉,知道这个事该如何正确决策。他只不过是为了让大家掌握和了解这类事情应该怎么思考,有意地绕了一个大圈,他只是在等大家。

但企业家这么做,本身也没吃亏,因为他心里很清楚,身边的这些人,或早或迟如果不掌握这些东西,不掌握这一类事情该如何处理的一些方法,最终吃亏的还是企业。虽然他这一次慢了一点,绕了一点弯路,等了一下大家,浪费了一些时间,但是他心里知道,获得的能力和支持是值得的。

在相当长时间里面,班子对这类事情就会产生最基础的认知。久而久之,在这类事情的应用上面,公司就慢慢地会做得更加深入。班子在处理类似问题的时候,思考也会更加全面。

这种耐心通过议事来促进学习,通过议事来强化培训,最终使得核心班子成员的脚下非常稳妥。核心班子已经慢慢意识到了,不能光靠自己,要靠职能部门对他们交上来的,已经经过他们初步论证的方案负责。所以职能部门强,核心班子才会强。职能部门的初步论证,提出建议的能力越强大,核心班子的决策效率自然就越高。

[编辑 周春林]

建筑物顶层 第3篇

不久前, 住建部印发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编制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体系》, 提出了建筑产业化标准设计体系的总框架。业界人士认为, 此前很多地方都出台了建筑产业化相关的政策,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认识不够全面、技术能力不足等问题。此次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体系的出台, 可以说是第一次完整而系统地构建了适合于我国发展模式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国家建筑标准体系, 完善了顶层设计, 为我国建筑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一)

瓶颈乍现

建筑产业现代化是国家推进行业转型升级的途径, 历经近几年发展, 住宅产业化已在我国江苏、浙江、山东、辽宁等多地推广试点, 产业化建设规模持续扩大。

据不完全统计, 截至2014年底, 全国用产业化模式建设的工程建筑面积已达1800多万平方米, 包括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等。而到今年底, 全国通过产业化模式建设的工程将力争达到5000万平方米。与此同时, 从国家到地方推出各类技术标准, 住宅产业化技术体系和标准逐步完善。全国共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18个地级城市, 已经颁发了68个建筑产业化相关的指导性文件。

不过, 相对于我国建筑面积总量, 实施住宅产业化的建筑面积仍非常有限。分析人士指出, 在各地推进试点中, 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如各地研发形成多种结构体系, 缺乏通用性, 不利于产业化发展;行业普遍存在工作流程繁杂、构件种类多、标准化程度低;没有形成全国通用的构配件标准体系, 构配件通用性差、工业化程度低、生产质量参差不齐;现有标准规范缺乏配套技术文件支撑, 不能有效落地, 设计、施工、构件加工等各环节都有技术盲点, 造成安全隐患等。

这些问题已成为瓶颈, 严重制约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

为建筑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撑

在这一背景下, 2014年6月, 住建部启动了建筑产业现代化系列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的研究和编制工作。在住建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的直接领导下, 标准院结合建筑产业化的发展现状及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的特点, 构建了建筑产业化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体系, 并组织全国50多家设计、科研、施工、构件生产和住宅开发等建筑产业化领域的领军企业, 历时8个月, 完成了建筑产业现代化国家建筑标准设计 (第一批) 图集的编制工作。

该套图集针对目前量大面广、问题最突出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住宅编制, 包括《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建筑设计示例 (剪力墙结构)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表示方法及示例 (剪力墙结构) 》《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外墙板》《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内墙板》《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 (60mm厚底板)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预制钢筋混凝土阳台板、空调板及女儿墙》《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构造 (楼盖结构和楼梯) 》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构造 (剪力墙结构) 》共9册, 内容涵盖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设计指导、通用预制构件及连接节点详图等, 首次形成了全国通用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住宅结构体系和首套全国通用住宅系列预制构件, 可以全方位指导设计、施工和构件生产, 填补了行业空白。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刘东卫表示, 从国外建筑产业化的发展历程来看, 初期肯定是结构主体的产业化, 然而过渡发展一段时间以后, 内装产业化将成为核心部分, 而中国目前对于内装产业化的认识非常欠缺。很多号称工业化住宅的产品仅仅是采用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内部依然是生产方式粗放的毛坯房, 这种半成品显然无法满足国家节能环保的要求和老百姓对于高品质住宅的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 建筑产业现代化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体系的发布显然有着更为现实的意义。刘东卫说, 该体系可以视为一个全面性系统性的标准设计体系:全建筑体系, 包括混凝土结构、木结构、钢结构;全产业链, 从设计、施工到构件生产都有详细指导;全系统, 不仅包括主体结构, 还包含内装和外围护两大部分。

“在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 标准设计是十分重要和关键的一环, 也是推动建筑产业化不能离开的技术支撑。有了标准设计, 我们的设计、施工、安装才能够流畅, 才能够将有关技术科学地、合理地安排到建筑中去。”住建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三)

全产业链的整合亟待跟上

从国外的经验看, 政府支持和完善的制度是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通用化、标准化和体系化是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和保证。标准体系的建立, 意味着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推广和发展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然而, 后面的道路仍很漫长。

目前, 很多人对建筑产业化发展理念的认识仍然存在误区, 把产业化仅限于或更多地放在装配式工作上, 忽视了钢结构、木结构等方面的产业化;把产业化等同于主体结构产业化, 在内部装修和主体结构相结合方面做得还不够;把产业化着眼于施工过程产业化, 没有考虑协同推进, 没有考虑建筑全产业链的整合发展。

因此, 业内人士纷纷指出, 下一步需要继续加强技术支撑研究, 完善包括混凝土、钢结构、木结构等在内的全面的技术体系, 同时大力推进标准化, 力争实现模数化, 对部分通用构件比如墙体板、楼梯等完全采用标准尺寸。其次要注重引入先进管理技术、信息技术, 比如BIM, 以提升工程品质和全寿命周期质量。最后要实现管理创新, 积极推动工程总承包, 使其深度融入设计、施工等。

而在推进过程中要加强监管, 研究调整市场准入制度, 完善现有的质量监督制度。结构安全和工程安全是第一位, 不能以牺牲结构安全来换取产业化。

用配套政策真正调动市场积极性

显然, 政府层面的热情已经被调动, 那么市场是否能如政府所愿“顺势跟上”?政策能否顺利推进和当地的房地产市场状况密不可分。目前, 建筑产业化所产生的成本增量依然是让房地产企业在产业化的门槛前踟躇的主要原因。

“特别是在当前整体房地产市场不是很乐观的前提下, 这种增量成本能否消化的问题尤其被开发商所关注。”华阳国际建筑产业化公司董事总经理龙玉峰认为, 政府在制定政策时一定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 不能盲从。对于一线城市来说, 由于房价坚挺, 一二百块的增量成本可以在销售中快速释放, 因而开发商在面对政策设定的各种产业化要求时, 会比较愿意跟进。而对于库存量本来就难消化的城市来说, 即使给予容积率相关的奖励政策, 成本增量的问题依然得不到解决, 因而市场的积极性很难真正调动起来。

专家指出, 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不仅需要通过完善建筑产业现代化体系、促进社会专业化生产来提高建筑品质, 更应同时关注建筑产业现代化在经济、环境和社会方面的影响, 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还需为发展建筑产业现代化制定和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文件, 使政策法规和行业管理与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相协调。

“顶层设计”的误读 第4篇

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当前许多经济学家甚至全国人民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迄今为止,中国30多年的经济改革一直是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方向走的,但是本世纪初以来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和选择,于是改革似乎重新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面临一个选择。以下,我就这段时间对此问题的思考,谈一些个人见解。

什么叫“顶层设计”

2010年中共中央制定“十二五”规划时提出两个要点。一个是整个“十二五”时期的主线是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另外一个要点是,实现这个转变的动力是全面改革。

“十二五规划纲要”在提出“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的同时,还要求“更加重视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此后,许多部门都在研究本部门的“顶层设计”,学界也在讨论今后改革应当选择哪些重点领域和如何进行这些领域改革的“顶层设计”。从中央各个部门如财政、金融,直到一些具体的改革项目,如公立医院改革,都在谈顶层设计。我认为,这多少是对“顶层设计”的一种误读。

什么叫顶层设计?为什么提出这一说法?对此,有许多人也提出这样的疑问。

所谓“顶层设计”,原本是来自网络工程学(Network Architecture)的一种说法,英文原文是top-down design。它是说在进行一个大系统的建设前,要从顶层开始,由上到下地进行设计。2001年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在讨论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问题时,发现许多地方往往热衷于购买最好的电脑、最好的外围设备来建设自己的网络,而不注意整个系统的设计。比如说,政府机关的内网和外网之间是采取物理隔离的方式、还是逻辑隔离的方式,中科院计算所所长李国杰院士首先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的问题。一些IT方面的科学家指出,建设电子政务网络需要首先在顶层设计一个网络,而不能从各个子系统开始着手,只有这样,各个子系统之间才有可能互相沟通、兼容、联动。时任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的刘鹤主持了这场讨论。

为什么提出“顶层设计”

为什么“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更加重视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原因可能有二:一个原因是不少人以为中国改革从来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案的设计,一直停留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水平上,而不了解中国改革在上个世纪已经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现在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另外一个原因是本世纪初出现了另一种“顶层设计”,需要来比较哪一种“顶层设计”更加符合中国实际,更加正确和更加有可能成功。

在我看来,说我们直到现在还在“摸着石头过河”,是一种误解。“摸着石头过河”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做法,因为那时我们与世界学术界已经隔绝了很多年,原来以为社会主义国家就一定是苏联式的体制,当事实证明这一体制是行不通的时候,对于到底怎样才行得通,心中是完全无数的。所以当时陈云和邓小平都提出“我们现在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这种情况到80年代中期已经发生了改变。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决策层到经济学家和社会大众,都认识到改革总是摸下去是不行的。所以,就提出了一个“顶层设计”的问题。不过当时不叫“顶层设计”,而叫做“目标模式”。

1985年的巴山轮会议上,匈牙利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部主任科尔奈(Janos Kornai)有一个关于改革目标模式的重要发言,提出现代经济的体制模式分为行政协调和市场协调两大类,两大类又分为直接行政控制、间接行政控制、没有宏观控制的市场协调、有宏观控制的市场协调4个子类,科尔奈倾向于选择有宏观控制的市场协调作为改革的目标。对此大家都很认同。后来,由于1988年经济波动和1989年的政治波动,对于中国应当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产生了分歧的意见。1989年以后,坚持计划经济成为主流。

1990年12月和1991年2月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以后,从1991年年中到1992年年中,中国的党政领导人到经济学家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认真探索,最后在1992年10月的中共十四大上确立了中国改革的目标,这就是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市场经济体系。这可以说就是当时确定的中国经济改革的“顶层设计”。在这个“顶层设计”确定以后,就开始了经济改革的“总体规划”,即各个领域改革方案和它们之间配合关系的研究。然后,1993年11月的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50条”)》,形成了市场经济的总体规划和各个方面的具体方案。这一决定非常具体,受到国内外普遍好评。1994年开始就按照这个总体规划进行改革。此后,1997年中共十五大又提出“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对国有经济进行有进有退的“战略性布局调整”,以便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改善的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国经济的崛起奠定了体制基础。

不过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在20世纪末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初步框架还存在很大缺陷。这一方面表现为它还保留着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若干重要因素,其中集中表现为,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国有经济对市场的控制。另一方面则表现为现代市场经济所必须的法治没有建立起来。

正是因为如此,2003年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在许多重要方面进一步推进改革。可是由于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进一步推进改革会越来越多地触动政府和政府官员自身的权力和利益,改革的阻力非常大。也由于改革的进步,中国经济开始崛起,各级政府官员普遍自我感觉良好,不觉得需要推进进一步的改革。在这种情况下,既无压力也无动力,于是改革步伐开始放缓。改革停顿不前,市场秩序混乱,权力干预加强使得寻租活动的制度基础得到扩大,于是腐败愈演愈烈,即便用严刑峻法也难以禁止,同时贫富差也愈拉愈大。现在回想起来,上世纪80年代末期民众群情激奋地批判的以“官倒”为代表的腐败,与新世纪出现的腐败是无法比拟的。

腐败猖獗和贫富分化加剧,为一些支持旧体制和旧路线的人运用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的言说误导大众提供了机会。本来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法治化和民主化的改革就不断受到来自支持旧体制和旧路线人们的质疑和反对。本世纪以来这种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强,而且在错误的舆论导向下获得部分弱势群体的支持。这些支持旧路线和旧体制的人们提出的“药方”或者叫做另一种“顶层设计”,就是动用国家机器来制止腐败和贫富分化;同时运用政府强大的资源动员能力,靠海量投资来营造炫人耳目的政绩。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政府的控制越是加强,寻租的制度基础就越大,腐败也就更加严重;而腐败越是严重,在某种错误的舆论导向下,也越有理由要求加强政府和国有企业的控制力。

后一种“顶层设计”的初始形态叫“北京共识”,后来则被称为“中国模式”。其主要内容是依靠强政府、大国企,用海量投资来支持高速增长。这种政府主导的发展道路,在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从西方各国政府短期政策中得到鼓舞。其“优越性”似乎也得到了某些短期业绩的支持。实践中还出现了一些“样板工程”,例如被“中国模式”的支持者所盛称的“高铁奇迹”,还有某些地方依靠政府的强力动员和大量注入资源实现的超高速发展等等。

于是就出现了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的市场经济、还是国家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的“顶层设计”之间的选择问题。在我看来,“十二五”重新提出“顶层设计”的问题,其实质是明确未来改革的正确方向。

争取形成新的“改革共识”

近几年事态的发展表明,出现了总结不同“顶层设计”之争,形成新的“改革共识”的可能性。

首先,近些年来,通过理论和历史经验的分析和讨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倒退是没有出路的。其次,近来,那些采取“强政府、大国企”模式发展经济的部门和地方这种模式所造成的种种严重后果正在显露出来。因此,近来推进全面改革的呼声开始提高,甚至出现了形成新的“改革共识”的可能。

这一新的改革共识不是脱离过去的基础重起炉灶,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比如说上世纪90年代以后,特别是小平“南方讲话”以后形成的新的改革高潮存在着缺陷。其中最主要的缺陷是,1992年以后就不再像过去那样,把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并提。事实上,中国改革进程中落后的方面,包括政府职能明确界定和国有经济有进有退的调整,都涉及到政治改革。正如小平在1986年讲过多次的,政治体制不改革,经济改革也落实不了。

“十二五”规划要求“更加重视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所说的“改革”,是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改革”,因此,我们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也应当不是某个单项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而是全面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目前,各界人士正在对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进行热烈的讨论。对于经济改革总体规划的讨论,大体上涉及三个领域:一个是私用品领域,即“竞争性领域”,包括市场开放、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农地改革、金融改革等项目;一个是公共领域,包括财税改革、民间组织发展等;还有一个是市场监管,包括从实质性审批到合规性监管、反垄断执法等。

对于政治改革的讨论,也大体上涉及三个领域:一个是法治,一个是民主,一个是宪政。至于三者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它们应当有重点地进行,还是协同推进,这些问题,都还有待深入讨论。

社会经济体制作为一个巨型的系统,为了保证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和互动,必须要有从上到下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但是,进行顶层设计一定要倾听民众诉求,与从下到上的创新相结合,从地方政府主动探索获得启发和经验。

现在已经出现了一些地方的改革试验。比如上海从前几年起就要求国有资本退出几十个竞争性行业,而且每年都要检查落实情况。增值税扩围试点,也是上海市最先提出的,这项对发展我国的服务业很有意义的改革,很快就得到了一些大城市和国家财税部门的积极响应,有望加快增值税最终向消费型转型的步伐。

还有广东省的一些体制创新也很值得注意。一个是从2010年开始,时任广州市委书记(现任广东省省长)的朱小丹提出应该用“非禁即入”取代“准入”制度。现在他们已经获准进行宽松商务登记制度的试点。再比如深圳试水创新的民间组织无主管设立,现在已经在广东全省实施,实施效果很好,包括国家民政部的一些官员们也认为这样的做法是有益无害的。再有就是村民自治的选举制度。这本来是我国现有法律明文规定的制度,但是事实上绝大部分地方都没有很好地执行,现在广东乌坎树立了一个好的范例,也有可能减少今后推广的阻力。

建筑物顶层 第5篇

“绿色材料”的首次提出是在1988年的第一届国际材料科学研究会 (IUMRS, 东京) 上, 对材料工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1992年, 在里约日内卢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 将绿色材料定义为在原料采取、产品制造、使用或再循环以及废料处理等环节中对地球环境负荷最小和利于人类健康的材料 (环境调和材料, ECP) , 正式确立了建筑材料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绿色制造 (Green Manufacturing) 模式, 已经在国内外受到广泛重视和推广。《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 划 (2006~ 2020年 ) 》提出要加快发展绿色建材及其先进制造技术, 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 是保证21世纪建材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建筑材料是建筑的基础, 建筑产品成本的2/3属于材料费。每年房屋建筑的材料消耗量占全国材料消耗量的比例为:钢材占25%、木材占40%、水泥占70%、玻璃占70%、运输量占8%。建筑的不可持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建筑材料。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高能耗、严重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我国建筑能耗 ( 包括建材生产和建筑运行能耗 ) 大约为全国能耗总量的40%-50%, 其中建材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大约占建筑能耗的一半, 即全部能耗的20%-25%。

二、传统建筑工业三型创新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快捷通道

我国作为世界上建筑材料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 许多基础建筑材料 (如水泥、玻璃、建筑陶瓷等) 的产量和消耗均居世界第一。但材料的质量品种、环境标准等很多方面均落后于发达国家, 这已成为制约我国建材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我国工业建材原材料每年消耗量达到50亿吨, 煤炭消耗达到2.3亿吨, 占全国能源总消耗比例中的15.8%;在传统工艺其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固废、废水和废气, 仅水泥、石灰与传统墙体材料等所排放的一氧化碳的含量约为6.6亿吨, 占全国工业产生的一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0% 左右。与此同时, 建材工业破坏土地直接影响粮食生产 , 并影响氧气和CO2的浓度 , 对风沙、雨水和气温等气候因素也有重大影响。仅1996到2010年的15年间累计原料使用量预计为730亿t, 由此被破坏和占用土地总面积为190亿m2, 相当于北京市的总面积, 由生产建材所破坏的的土地, 根据理论计算, 将减产1亿吨粮食和1.9亿吨氧气, 并增加2.9亿t CO2。我国建材产品的发展过度消耗资源 , 向环境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据有关专家测算 , 目前 , 我国建材工业每年消耗的原料在50亿t以上 , 消耗的能源达2.3亿多t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总能耗的15.8%, 排出的废气年平均1.096万亿m3, 废水排放量355亿t, 粉尘和烟尘1200万t, CO2排放量占工业排放总量的40%。由此可见, 我国传统建筑工业存在高能耗、高资源和高污染等问题。截至2012年12月, 全国建筑面积超过400亿m2。每年新增建筑面积16-20亿m2, 预计到2020年新增建筑面积将近200亿m2, 建筑工业将成为未来20年用能和材料消费的主要增长点。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将占到社会能源消费总量30% 以上, 成为最主要的能源消费领域。

在美国, 建筑业占能源总消耗量的36%、耗电量 的65%、温室气体产生量的30%、原材料使用量的30%、废物产生量的30%、饮用水消耗量的12%。在我国, 建筑能耗 (1-2倍以上) 、卫生洁具耗水量 (30% 以上) 以及钢材、水泥等物耗水平 (10%30%) 均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污水回用率仅为发达国家的25%。根据美国环境署2012年12月的数据, 其建筑活动消耗了约60% 的原材料。每年产生近1.7亿吨的建筑废弃物, 占到全国非工业、无害垃圾的近60%。为应对该问题, 美国政府提出到2030年所有新建建筑必须实现碳中性 (或零碳) 的严格目标, 针对既有建筑要求使节能效率提高25%。在欧盟, 居住和非居住建筑消耗约40% 的最终能源, 同时产生占排放总量36% 的温室气体。在中国, 以能耗比例间接估算, 建筑产生约33% 的温室气体。

2012年美国绿色建材的需求达到518亿美元 (占世界绿色建材需求5438亿美元的9.5%) , 折合人民币3211亿元。考虑市场环境因素、经销商网络、调研行业企业市场份额、41家代表性企业 (包括USG、MohawkI n d u s t r i e s和S h a w I n d u s t r i e sGroup) 的现状, 美国及世界绿色建材的需求量年均增长分别为11% 和5%, 2013年美国及世界绿色建材需求量分别达到575和5710亿美元。据初步估算, 中国目前绿色建材仅占建筑业用材料的10%左右, 产业规模为3500亿元左右, 略高于美国同期水平。到2015年, 我国绿色建材占建材工业比重有望提高到25%, 比2012年至少增加10%。美国住宅建筑业协会指出, 美国绿色建材正在以每年11% 的增长率递增, 到2017年产值将达866亿美元, 在新材料行业中排名第三, 仅次于航空航天、电信领域新材的市场占有份额。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工业转型升级规划 (2011-2015) 》和《建筑节能十二五规划》对建筑工业的发展总体上提出了方向指引,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指出, “十二五”期间实现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 到2015年末, 20% 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的目标, 由此至少带动2万亿元绿色建材消费, 为绿色建材的发展提供了可观的空间。绿色建筑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有绿色建材产业、绿色建造业、绿色建筑科技服务业以及绿色建筑环境设备制造业。地方根据国家的宏观政策, 将绿色建材产业作为节能减排和新型战略产业等列入发展规划中。如, 河北省2013年3月出台《建材工业“十二五”专项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 》, 明确提出把推进节能减排作为建材工业转型升级的首要任务, 构建适应需求、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建材产业体系。海南省将把绿色建材产业列入省生态发展规划, 发展海南省玻璃、新型建材与新型住宅产业。

三、我国新型城镇化对建筑材料和城镇发展等提出系统性创新要求

中国正处 于城镇化、 信息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加速时期, 2013年城镇化率达到53.73%, 年均总体增速超过1%, 与此同时, 面临综合承载力下降、资源消费强度高和生态环境破坏等难题。历史经验表明, 中国城镇化率每提高1%, 需新增城市用水约17亿m3, 新增能耗约6000万吨标准煤, 新增建设用地约1004km2, 新增钢材、水泥、砖木等建材总重量达6亿吨。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 》, 按规划期 末70% 的城镇化率估算, 到2020年, 需新增城 市用水约277亿m3, 新增能耗约97620万吨标准煤, 新增建设用地约16335km2, 新增钢材、水泥、砖木等建材总重量达98亿吨。2013年中国总用水量6170亿m3、能源消费总量37.5亿吨标准煤。新型城镇化三个亿的人口城镇化, 将迫切要求提升现有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能力, 新城、卫星城的综合承载能力和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的能力。其中住房是推进城镇化顺利实施的首要基础, 按照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m2, 规划期末应建设90亿m2。每建1m2建筑需要消耗:土地0.80-0.83m2、钢材55-60公斤、能源0.2-0.3吨标煤、混凝土0.20-0.23m3、墙砖0.15-0.17m3、CO2排放0.75-0.80吨。按照传统的生产工艺模式, 保障人口的顺利城镇化, 需消耗钢材、水泥、混凝土和墙砖约79.5亿吨, CO2排放总量约为70亿吨 (按照35元 / 吨的碳排放交易成本计算, 新增建筑需缴纳超过2300亿元的交易费) 。

建筑工业收获城镇化的产能需求契机, 同时面临资源环境的双重瓶颈, 综合服务城镇化必须确定有效的接口, 有效满足城镇化的任务需要。实现中国城镇化战略所必须完成的三大历史任务:农民工市民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空间布局。截止2014年, 根据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心新城课题组对全国31个省市的统计, 我国规划建设的新城 (区) 总量约九百座, 平均每个地级以上城市约要建3.5座。亦庄新城、固安新城、东戴河新区、无锡太湖新城和深圳光明新区等较好地实现了产业与城市居住的协同, 但也存在由于产业规划、培育和成长不足、房地产投机过度, 形成的睡城、空城, 甚至鬼城等问题。

厉以宁从公共治理和政府创新等角度, 提出了中国式城镇化道路的三种路径:老城区、新城区和农村新社区, 调研总结了我国农村新社区的主要实践 (表1) , 并指出新社区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是新的小城镇。

土地入股到龙头企业

政府推动的城镇化具有较好的社会均衡性, 但研究表明, 未来城镇化融资面临政府收入增速趋势性下降, 货币金融环境将收紧, 新型城镇化融资空间相对缩小等挑战。因此, 必须在投资、运营主体模式上寻求新的创新, 充分撬动市场资本参与到城镇化中, 具体表现为市场主导政府监督的新产城片区的城镇开发模式。通过市场将产能在规划的城市空间直接释放, 带动居住和产业的融合, 保持城市功能机体的完整性和活力。

四、建筑工业“双三”模式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理论探讨与模型架构

“三型创新”和“三产联动”的双三模式, 成为建筑工业升级并有机对接城镇化的最佳模式。其中“三型创新”指建筑工业本身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行业研创实现产业升级的路径。“三产联动”指以建筑工业带动一产和三产的协同, 实现农业人口有效就地转移、现代服务业市场化内需式自发整体配置的产业有机协同的模式。

4.1 “三产联动”新型城镇化模式解构

“三产联动”既是一种符合市场要素高度整合的商业经济模式, 同时是实现城镇低碳生态和宜居的总体规划理念。以支撑城市建设的材料科技创新作为推进传统生产方式升级作为核心, 基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建筑工业升级, 发展绿色生产力, 将适合推进城镇化的区域, 充分搭建一、二、三产之间的要素链接, 实现有机的资源、信息和服务的嵌套, 按照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国家宏观产业政策要求, 以产业的协同发展逐步实现城市活力的保持与低碳生态宜居城市的发展目标。推进新型城镇化, 应坚持“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 构建产城融合的新型、和谐城镇。历史经验反复确认, 缺乏新型产业支撑的城镇, 缺乏城市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产业新城建设中, 各产业、各项目之间联动发展, 相互借力, 推动企业市场主体从单一产业园区向产业造城、产城融合和多元化实业发展的综合运营新阶段 (表2) 。

4.2“三型创新”的建筑工业成为推进产城地产模式的引擎

绿色建筑工业的建材制造和建筑建造的整体创新是中国建筑工业与产城地产的引擎。绿色新型建材区别于传统的砖瓦、灰砂石等建筑材料, 是以工农业废弃物和建筑垃圾为原料, 创新开发出具有绿色、低碳、防火、抗震、绝燃、防水、释放负氧离子、不含任何苯、甲醛等有毒有害物质等优点的建筑材料。与此同时, “标准化设计、预制化生产、装配式施工”的施工工艺彻底革新传统住宅建筑的建造模式。

构建两型 社会, 绿色建筑工业必须成为城市基本建设的物质基石。目前每年每年新开工建设52亿平方米, 总体产值12万亿左右, 约占2013年GDP的21%, 每年耗水泥20亿吨, 耗钢材6亿吨。以我国当前新材的最新技术经济指标来分析, 若全国全面推广绿色新材, 每年减少使用水泥18亿吨、标准煤4.5亿吨、钢材2亿吨, 节水52亿立方米。变废为宝的材料。新材原料主要采用目前国家亟待处理的煤矸石、粉煤灰、秸秆、木屑以及建筑垃圾等废弃物来制造的, 无机胶原料可替代或部分替代木材、水泥、石材、陶瓷、砖瓦等材料, 在产品的全寿命周期内, 以显著降低和不产生三废为产业指引, 实现全过程低碳, 变废为宝, 为国家节约大量的资源和能源, 有助于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增长、全国产业结构优化、资源合理配置等。以模块化绿色建筑形成预制集装房屋体系, 实现住宅产业的工业化、科技化, 低碳环保的新型建材产品, 可在全国形成数多个千亿级的产业集群, 实现税收和带动就业。将农民变成产业人, 拉动区域经济增长, 推动中国绿色建筑产业化。新材模块化建造绿色建筑, 平均可以节省施工周期90% 以上;节省人工成本4/5以上。提高劳动生产率了8-10倍, 降低建筑总体造价30% 以上。而且具有节水、节能、节时、节材、节地的特点, 恒久释放负氧离子, 绿色低碳、环保节能优势明显。国内以市场单元主导推动, 与地方政府合作建设新型材料产业新城的案例超过20个。

4.3“三产联动”的产业模式保障产城高度融合、城市生产服务力协同提升

市场主导资源充分配置的城乡一体化是“三产联动”的本质。以产业为先导, 以产业带动就业, 以就业带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先予后取、先配套后开发、疏解大城市环境污染压力、高房价压力、交通拥堵压力、公共设施压力、蔬菜公害压力等, 并就地将农民转化成产业工人, 同时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 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遵循城市运营规律, 打造有产业支撑、可持续发展、生态化的“产业新城” (表3) 。

城市化唯一实现路径, 就是发展现代产业。鉴于以往的城镇化进程中, 存在空城、鬼城的严重公共政策问题, 以市场为推动主体的产业新城建设应当突出四化同步, 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 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以新材料产业为驱动, 集聚新兴产业, 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建筑工业驱动的产业新城由两部分组成:二产及其配套产业;养老产业、教育业、医疗业、高科技农业、物流业、现代服务业、商贸业、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业等第三代产业, 形成产业综合体。

五、建筑工业“双三模式”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示范实践

建筑工业产业造城和兴城的核心是做大尺度城市运营, 做大产业, 整合相关产业, 构建特色产业链, 形成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高效、集约、可持续地利用土地, 立足循环经济, 发挥区位优势, 以优先解决就业难题为突破口, 推进城市化进程。国内有新材企业首先在全国提出“二产先行、三产联动、以新生产力打造绿色新城市”的跨越式发展战略。产业兴城, 实现农民就地城镇化, 可有效协调城镇化建设中就业和土地两大核心问题。以绿色新材料产业作为新生产力, 全面推进绿色住宅产业化的实现, 有效地实现了居住价值、产业价值与城市价值三者的统一与良性循环, 实现了各参与方的利益共赢, 为中国房地产业的转型探索新的道路。产业造城有效地实现居住价值、产业价值与城市价值三者的统一与良性循环, 促进房地产投资向产业运营方面转化, 促进房地产资本转化为实体资本和产业资本, 抵御政策的周期性风险。房地产开发、建筑商、建材商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带动产业上下游联动, 聚合建筑设计、材料生产、运营开发诸多企业链条的合作, 推进绿色、文明、生态城镇建设。目前, 企业主体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同建设新型城镇化产业新城模式已经河北石家庄、邯郸、唐山、廊坊、天津、黑龙江肇庆、辽宁海城、山东威海、潍坊、济南、安徽黄山、陕西宝鸡、湖北咸嘉、湖南益阳、江西庐山、四川江津、广东四会、江苏南通、海南屯昌等在威海、天津、石家庄和哈尔滨等展开。

自2009年以来, 截止2013年底, 我国陆续出现了约15个以绿色建材作为主要创新产业的园区规划和开发 (表4) , 这些园区在我国绿色建材技术研发、咨询服务、新型绿色房屋综合解决方案、建筑垃圾资源化、环保绿色装饰材料、传统木结构节能创新应用等方面起到示范作用。主要以产业集聚为核心内容, 总体上缺乏“造城”或城市运营的规划方略、政策配套的支持, 因此, 需要考虑引进“双三模式”进行产业链条的延伸和城镇化建设。

六、依托建筑工业升级促进[4]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政策建议

建筑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关键性基础之一, 其上限产业链条对于国家宏观运行起决定性作用。在新型城镇化背景和要求下, 我国面临资源紧缺、环境破坏和城镇发展投融资后劲不足等问题, 全面实现城市复兴、农村人口的高质量城镇化, 并保持城镇化的健康实现。依托建筑工业升级具有良好的前置性基础, 符合人口城镇化的居住和就业要求。

本研究在调研国内城镇化模式的基础上, 构建出了以市场主体作为主动力的“双三模式”, 该模式是建筑工业相关企业自主创新实践的成就, 是对现有城镇化模式的创新, 由于是基于市场资源配置并由市场主导形成的模式, 具有较好的示范推广效应。为培育该模式, 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 进一步总结剖析建筑工业以“三型创新”和“三产联动”的模式; (2) 鼓励和支持市场主体以产城地产的示范模式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 (3) 行业主管部门加快认定并推广建筑工业产城地产模式的试点示范; (4) 强化行业统筹, 对市场主体参与城市开发实施有效的监督与指导。

摘要:新型城镇化为我国城镇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指引, 为建筑工业的升级创造了战略契机。将建筑工业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升级的“三型创新”思路转型, 是实现与新型城镇化有机对接的关键性路径, 依靠新型建材原料生产、材料制备和工程应用的全生命周期创新, 通过“三产协同”带动农村人口有效转移、农村人口高质量就地城镇化。以市场主体推动绿色产城融合, 高质量实现就业和人居的协同提高, 实现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和现代居住空间的充分嵌套, 既是建筑工业升级转型的捷径, 同时也是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中新城健康发展的有效保证, 具有高财税收益、社会收益和生态环境收益的特征。新型建材工业推动的产城模式符合我国当前城镇化需求, 充分释放了市场在资源要素配置中的核心地位, 通过市场与政府分工协作, 既可多元化城镇化的资本筹措、保障新城活力与构造新活力, 同时符合产业升级的快速路径要求, 该模式有助于我国建筑工业及其相关产业依托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机遇期, 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绿色城市综合生产与技术服务的能力。

建筑物顶层 第6篇

住建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 1996年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2000年被聘为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2004年被人事部等七部委批准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接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证书”。2007年兼任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为《城市发展研究》、《低碳生态城市》杂志主编。2010年当选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副会长, 住建部低碳生态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CHF记者:从城市规划的角度, 您怎样看待当前我国的绿色建筑市场?

李迅:

首先我要阐述一下绿色生态城市这个概念提出的背景。生态文明这个概念在世界上已经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列了, 这是中国对世界的一个贡献。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体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总布局是五位一体。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相互协调, 共同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基于人们对工业文明深刻的反思提出来的。

我是从事城市规划工作的, 在建设中, 规划是龙头, 规划是建筑设计中的顶层设计, 我们主要是为政府提供服务。在绿色建筑发展方面,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比如, 北京市已经宣布2013年6月1日开始, 北京市所有的新建建筑要100%建成绿色建筑, 深圳也开始响应了。政府在推动这个进程, 业界的响应更加热烈, 国内很多顶级房地产企业, 像万科、万达、万通、招商地产、朗诗、绿地、绿城, 他们都已经宣布了, 他们建设的百分之百是绿色建筑, 把绿色建筑作为企业发展战略提出来。

CHF记者:您认为生态学的核心原理是什么?

李迅:

我个人理解, 生态学的核心原理有三点。

第一, 它强调一个共生概念, 世界上所有的物种它们都应该是共生、共存、共融的, 强调生物多样性。人的发展, 把其他的动植物、微生物都毁灭掉了, 减少了生物多样性。

第二, 强调循环, 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可以循环再生、再资源化。世界上没有垃圾这个概念。为什么有不可持续建设模式的发生?那是因为有些建设变成垃圾了, 又污染又占地, 不可持续。利用生态学原理, 世界上就没有垃圾, 所有的资源都可以再生, 所有的资源都可以再利用, 所有的资源都可以再资源化。包括建筑垃圾、电子垃圾, 所以有一个概念叫城市矿山。城市矿山就是说城市里面的垃圾就在城市里边再生, 在城市里面利用。

第三, 系统性, 生态学讲链条, 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是关联的, 要发展不能只考虑一个方面, 要系统的考虑。

CHF记者:请问生态学与我国当前的城镇化建设, 是否有一定的关联?

李迅:

谈到城镇化建设, 需要用生态学的原理来支持城市发展和文明发展。如果说生态学提出的主要背景, 是对工业文明的反思。那么, 另外一个背景就是世界城市化。

从2013年开始, 整个地球已经是一个城市社会了。2007年世界城镇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 我们国家慢一点, 2011年时城市人口首次超过了农村人口, 所以也是一个城市型的国家。城市面积占了地球表面2%的面积, 城市容纳了全球约50%的人口, 城市创造的财富占全球80%的GDP, 同时也消耗着总量占全球80%的资源与能源, 排放着同等规模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所以城市是财富的创造地, 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也是环境污染最大的制造者, 又是环境污染最大的受害者。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们来到城市, 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 是为了生活得更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 讲的都是一个道理。但是现在的城市让我们很烦恼、很纠结, 有很多头痛的东西, 所以城市必须转型发展。城市应该如何发展?应该从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走向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 从灰色的工业文明走向绿色的生态文明。它的发展的模式应该告别过去的从摇篮进入到坟墓, 转变为从摇篮再回到摇篮, 这种循环就是生态模式。

CHF记者:您认为建设生态城市的关键点是什么?

李迅:

生态城市的核心要义, 就在于它强调自然为本。我们现在谈“以人为本”, 将来的更高境界就是以自然为本, 尊重自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它是能够多样循环的, 所有的物质都可以再生利用、循环利用, 多元多样。另外对人而言, 它应该感受是美丽幸福, 要幸福起来, 幸福是城生态城市的核心要义, 如果人幸福不起来, 就不是一个生态城市。

构建生态城市有一个系统, 从产业开始, 它应该是循环的绿色的产业系统。然后它的城市空间应该是紧凑舒适的;它的城市交通是高效便捷的;它的能源系统是低耗清洁的;它的水系统是循环安全的;它的废弃物应该是减量、再生、资源化;它的建筑是综合集成的绿色建筑系统;它的生态系统是和谐怡人的生态系统;它的信息系统是科学的。

关于生态城市, 联合国也有定性的6项标准;由战略规划和生态学理论作为指导;工业产品是绿色产品, 提倡封闭式循环工艺系统;城市有机农业的道路;居住区标准以提高人的寿命为原则;文化历史古迹要保护好;自然资源不能破坏, 把自然引入城市等标准。

CHF记者:和国外相比, 我国应该怎样开展生态城市和绿色建筑的建设之路?

李迅:

国际上也在进行绿色生态城市的建设, 北美、北欧、亚洲都在进行。跟国外相比, 我们还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期, 人家已经进入到城镇化的稳定状态了, 达到70%以上程度了。

从规划的演变趋势来看, 第一, 我们要构筑一个目标体系, 争取在中国城镇化达到相对稳定状态60%~70%的时候, 我国城市的能源消耗总量争取达到拐点。世界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拐点取决于两个国家, 一个美国, 一个中国, 美国已经开始下降了, 现在就看中国了。这个过程既是个美好的理想, 也是个行动的过程, 可能要有20年的时间, 不可能很快。

第二, 要构筑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 包括能源、产业、绿色建筑、绿色交通、水资源循环、垃圾的资源化, 低碳照明、智慧的技术等等, 要用一系列的指标进行落实规划的指标。

第三, 我们要依靠政策体系进行资助, 进行政策创新。现在中央政府有一系列的财政补贴, 可再生能源建设应用示范、金太阳工程、绿色生态城区, 包括绿色重点小城镇发展都有财政补贴。

第四, 构筑一个示范体系。示范体系大家可以去学, 达到可学习、可借鉴、可复制, 不同地域可以进行学习、参照。

CHF记者:您心中的绿色建筑发展目标是什么?

李迅:

构建“顶层设计” 第7篇

顶层设计在工程学中的本义是统筹考虑项目各层次和各要素,追根溯源,统揽全局,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从企业发展的角度,顶层设计是避免“盲人摸象”,真正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真正立足于可持续改进解决问题。

一、打造持续发展的平台是企业在开局之年的核心工作

企业的变革、转型、升级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中国的经济走过了快速发展的三十年,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发展方式相对落后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具体到企业,盈利模式、公司治理、职业化体系、资源整合等方面滞后的深层次问题也逐步显现。过去两年在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四万亿”及一系列政策的刺激下,暂时延缓了这些问题的激化。2011年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真正“元年”,中国的企业运作发展必然会面临更多深层次的矛盾和挑战,适应宏观环境的变化,如何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是众多企业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的核心工作。

很多企业过去几年的提升,更多体现在业务的“增长”上,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虽然业务量有提升,但是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外部因素驱动的“刚性”发展,缺乏可持续所需要的“韧性”。刚性体现在机会型的增长,而非自身竞争力提升的“内生增长”。

如何实现持续发展,需要内部全方位的审视和优化、突破,面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需要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全方位地思考和推进企业持续发展的平台建设。

二、变革管理是实现持续发展的主旋律

企业的变革、转型、升级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变革是获得新生、重生、再生的唯一途径,是企业资源与能力体系的再造,是企业内在运行规律的再认识、再思考,是企业价值的再发现过程。适时有效推进变革是避免组织剧烈震荡、破坏的有效方式。企业变革核心体现在革新发展理念、实现业务模式转型、推动能力再造三个方面。

发展理念的革新主要体现在企业经营思想的改变,真正构建起支撑持续发展的愿景和价值体系,适应市场化的运作,实现集成化的资源整合,追求价值的不断提升。

实现模式转型主要体现在产品和服务的变化。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业务模式之间的竞争。创新业务模式体现在产品和服务的变化,是一次破旧立新的转型。具体体现在或是提升产品与服务的品质与价值、从产业链低端向高端升级,或是从制造延伸到服务,或是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相关资源。

推动能力再造主要体现在打造都有的竞争优势。企业的本质是能力体系,“能力决定前途,素质决定命运”。一般而言,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往往由智力、技术、制度、文化等四个方面的要素组成。核心竞争优势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基础之上,隐含在核心产品中,是企业的智力、技术、制度、文化等综合优势在市场上的反映。

三、企业的变革与发展需要构建好顶层设计

实现企业持续发展需要开展变革,变革需要重构系统,牵涉到机制、模式、体制、理念各个层面。

变革的行动推进必须务实有效,而“知易行难”是变革取得成效的重要的“槛”。因此,变革的路径设计要兼顾重要性、迫切性,同时要考虑变革的现实难度和可能性。此外,企业变革需要合适的引爆点,同时变革行动过程中需要有效地面对“混乱”,如何做到“紊而不乱”是重要体现。

有鉴于此,构建好企业变革与发展的顶层设计是极其重要的,通过顶层设计统筹企业变革与发展的各种因素,并且真正从源头上思考解决问题之道。避免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情况。

从企业发展理念层面,立足于顶层设计,需要思考和升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哲学问题。具体体现在,必须要审慎思考对于新领域进入的敏感度和迫切程度;对于新模式、新运作方式的尝试的动力来自于何处;对于做企业还是赚钱的价值判断;对于服务内涵和外延的界定,等等。从业务模式的层面看,就必须首先思考一个方向问题:是围绕产品找市场,还是围绕市场找产品?其次思考一个客户导向问题:你是客户的成本,还是客户的价值?

汽车:呼唤优化顶层设计 第8篇

竖看历史, 发达经济体的成长大都离不开汽车产业。从德国奔驰到法国标致, 从日本丰田、本田到美国通用、福特、克莱斯勒, 这些响当当的世界级汽车公司创造的滚滚财源, 成就了一个个经济强国。

客观地说, 我国汽车工业起步并不算太晚, 但干扰不断, 步履蹒跚, 长期徘徊于“幼稚工业”, 直到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十几年才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资料显示:2001年我国汽车产销量仅为207万辆, 到2010年已达到1826.47万辆, 增长9倍多。随着年增5%以上的扩产, 现在年产销量已逾2000万辆。只是档次低、独立品牌稀缺、出口量少, 2011年出口最多也只有80万辆, 占总产量的6%。换言之, 94%左右的产能是在国内消费的。

这预示着什么?预示着汽车社会来临。据说,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 一个国家20%的家庭拥有汽车, 就算是进入了汽车社会。据公安部交管局发布的数据, 我国2011年8月底机动车保有量为2.19亿辆, 其中摩托车占54.12%约1.19亿辆、汽车占45.88%约1亿辆。以13亿人口均算, 每千人约占77辆汽车;以每户3人计算, 千人为333户, 即33%, 基本达到了国际公认的汽车社会标准。

我国的汽车社会有三个特点:一是增长快。到2010年已是全球最大汽车市场, 产销量首屈一指。2012年产销量又比上年上升了5%, 保有量突破1.1亿辆, 千人达80辆以上。二是不平衡。“东高西低”———东部趋于饱和, 西部尤其是农村增长空间还很大。三是不均。富裕家庭、城市“白领”一人一车甚至一人多车并不罕见, 而“老少边穷”地区汽车甚少, 也影响了那里的经济社会发展。

汽车消费量猛增, 对城市规划、石油供应、道路建设、停车场、环境保护等构成严重挑战。绝大多数一、二线城市车多为患, 拥堵不堪, 迫使城市“摊大饼”式扩展。据统计, 全国667个城市有2/3在高峰时段严重塞车, 每年光堵车损失就超过300亿元, 还不算伤害群众身心健康花掉的医药费。

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和市民或撰文或投诉媒体, 表达对汽车过多的焦虑甚至反感, 认为汽车泛滥将毁了中国的未来、毁了人民的幸福, 迫切呼吁政府优化顶层设计, 给车与人以适当的空间。概而言之, 意见有6条。

第一, 承载量。以现有国土和城市的容量, 全国究竟能承载多少汽车?人车空间占比几何?多余产能如何消化?应有科学判断, 让群众明白、安心。

第二, 道路。城市道路多已不堪重负, 如何让货、客、公交车合理占用?能否为低碳出行的自行车留一线之路?拥堵时段征收拥堵费可行否?

第三, 燃油。我国对石油进口依存度已很高, 电动汽车推行为何遇冷?节能环保车型为何“叫好不叫座”?宽大费油车型为何削减不下来?应用政策强力推行。不然, 光是国外买油、打井、并购, 危险且不可持续。

第四, 排污。大气污染尤甚, 雾霾1/4来自汽车尾气几成定论。开征汽车污染费值得探索。要升级油品, 推广清洁能源, 不达标的汽车禁止上路。

第五, 分配。要加快“车改”, 大力削减公务车;对超标配置和超量拥有者罚没重处;对新销车从严控制, 控制好新增量与报废率的“度”。

人生可以顶层设计 第9篇

请闭上眼睛,想象着在我们的脚下,是出发的起点,要往哪里去呢?无论是谁,都会向前迈步,经过一小段跋涉后,大家都会陷入到人生的“圆心磁场”,这个磁场的中心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它有隐形的力量,会改变人们前行的方向,使其转弯、转弯再转弯,最终形成以一点为中心,以一定距离为半径的圆。于是,很多人很多年都在沿着这个圆不停地跋涉,把这当作生活的全部,风风雨雨前行,但从起点出发的直线距离仅仅是一个半径,却浑然不知,有太多的人,这样终其一生,其才华,其美貌,其青春被庸碌消磨殆尽。其事业原本之高度根本没有达成,在小富即安中度过年富力强的余生。这样的人生他是缺少目标,缺少顶层设计的人生,因为一个徒步的人行走的时间越久便会越容易忘记最初的梦想,目标就像沙漠里的绿洲一样,时刻警醒旅人,要时刻铭记最初的目标。

请把眼睛睁开,一起动作:伸出左手,将手掌摊平,所谓的圆心磁场,正是掌心,这是人们从不同起点跋涉到这里的第一个驿站,来路上,有人取得了大大小小的成功,有人经历过不一而足的失败,也有人仍然在迷茫地求索中。但是,谁都不能逃离圆心磁场的魔力。在圆心磁场驿站,追求高度或力图重塑的人会获得正能量,对事业高度的渴望会引领其不断想象自己的未来,并试图将现实坐标与理想坐标连线,从而找到通往人生最为辉煌的坐标点的最近路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不断发问:我这一生到底要什么?未来的我是什么样子?终我一生能实现多么宏大的目标?通过不断发问,他们勾勒出自己人生的未来愿景,这个景象来自天际,别人不会看到,只会出现在当事者眼中,渐渐清晰。

在有了两年以上的工作阅历后,我们就可以给自己做人生顶层设计,这个概念比众所周知的人生定位还要高级。曾经很多次,当灵感闪回的时候却稍纵即逝,直到读完《北大人生哲学》合上书的那一刻,我发现曾经丢失的灵感恰是书中提到的北大精神,何不抓紧时间给自己做好人生的设计。

职教课堂的顶层设计 第10篇

教师遇到的课堂问题, 不能由教师个体各自解决, 应由学校管理者, 从学校层面顶层设计, 统筹解决。具体地讲, 从战略角度, 策划学校发展的蓝图;从战术层面, 设计教学改革的框架。

一、深度研究

(一) 研究职教课堂

对课堂教学进行层次分析, 提出职教课堂实施策略, 加以运用并验证课堂效果。

剖析职教课堂:第一层次, 研究教学过程。着重技术层面的人和事, 关注教学过程, 师生互动。就课堂, 说教学。第二层次, 研究教学设计。着重策略层面的问题, 重点梳理方法与艺术, 设计与创意。就课堂, 谈育人。第三层次, 研究教学理论。对专业、课程、课堂进行顶层设计, 用互联网思维引领工作思路, 创新发展措施, 关注社会变化, 技术进步。

研究职教课堂:第一阶段, 走进课堂, 观察教学。第二阶段, 跳出课堂, 体验育人。第三阶段, 透视课堂, 思辨成长。总结为:走进课堂观教学, 跳出课堂看管理, 透视课堂思文化。

践行职教课堂:第一步, 基础完善。更新课堂技术, 做到教学手段与时俱进, 把技术与教育相结合, 把互联网与教育融合, 推行云班课、翻转课堂、微课等。第二步, 课堂拓展。做好校企合作、理实一体、内外互动。创新进课堂, 创客进课堂, 人文进课堂, 法制进课堂。第三步, 激发效应。达到学习与育人融合的高境界。人人讲学习, 处处是课堂, 时时在育人。适应新的发展趋势, 弱化实体课堂、强化教育功能、推行无边界课堂等, 使即时评价、碎片化学习到深度学习成为常态化。

(二) 认识顶层设计

职教课堂的顶层设计, 就是学校管理者以学校为平台, 深度研究, 依托互联网思维, 实行“互联网+”行动, 对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等统筹规划、全面梳理, 提出创新性教育教学模式, 并广泛应用。

1. 专业设置

职教课堂的顶层设计, 要建立在对专业设置的充分调研基础上。只有走向社会, 融入职业, 精准定位, 才能解决现有专业定位宽泛, 岗位定位模糊之问题。社会有需求、合作有对象、生源才有保障。选好专业也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是课堂教学的保证。

2. 课程设计

职业教育必须以课程为抓手, 做好课程设计十分重要。转变以知识体系为课程设计的传统模式, 重构课程, 以能力体系为基础。

设计并实施能力培育与养成的体系, 就是把现有知识体系的通识知识、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等, 转换为能力体系的培育;就是从基础能力到专业能力、从一般能力到特定能力;就是专业知识与技能融入高端能力的培养。

3. 课堂教学

能力培育的重点环节, 是以课堂为平台的教学工作。当前, 应树立“大课堂”理念在传统课堂基础上, 拓展为理实一体化室、多媒体室、机房、实训室、实训基地等。具体地讲, 课堂定位于社会实践中, 在专业实习中、在岗位工作中。教学做一体化, 理实交融、工学结合。课堂教学地点要广泛, 内容要更新, 时段要多样, 变学知识为育能力。这要求学校必须深度研究, 构建体系, 完善细节。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充满活力而富有创意。

二、互联网思维

在教育领域实行“互联网+”国家战略, 需借助互联网思维, 用开放的心态去面对世界, 用互联网技术平台提升教学效果, 完善育人环境。跨界融合, 重塑结构。

(一) 跨界思维

所谓跨界思维, 就是以跨越自身定位、超越物理界限的思维模式, 用多视角、多层面来审视问题, 解决问题, 用大视野、超视距的眼光提出事物未来发展方向的一种思考方式。要跨界, 必须要拆除思想的藩篱, 打破职业、行业、专业界限, 以跨界或无边界的思维来思考问题。

运用跨界思维, 探索学习领域与行动领域。职业教育应从跨界的高度, 构建能力体系, 把不同的知识与技能融合为能力, 分类分层, 从基础能力开始, 重点培育专业能力与职业能力。

运用跨界思维, 开放办学领域与场所。校企合作, 校校协作, 把视角延伸到企业及社会。师生顶岗实习、现场训练, 参与社会层面的创新与教育技术创新等。跨界, 是未来的新常态。

(二) 平台化思维

平台化思维, 就是通过平台的构建, 把相关各方联结起来, 通过价值交换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 实现各方共赢。

就学校发展而言, 就是要努力把学校建成一个全校师生工作、学习交流、成长的平台。若将这个平台比作“航母”, 全校师生可以在学校这艘航母上起飞、着陆、加油、维修。这个平台要有足够的黏着力, 让全校师生感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这个平台, 离不开这个团队。

数字校园就是平台之一。建立一个完整统一、技术先进、应用深入、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数字化校园, 可以消除信息孤岛和应用孤岛, 实现部门间流程通畅, 有利于教学过程的规范化、数字化。当然, 可细化更多子平台, 如教学管理子平台、校务办公子平台、学生信息子平台等。

职教课堂也是一个平台。师生在这个平台上沟通、学习、教学相长。关键是技能的训练、能力的培育等。通过这个平台, 师生还可以开办各类论坛、读书活动;开设网络BBS、QQ、微信等进行网络评课交流;通过此平台, 培养团队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

平台化思维, 更高级的目标是要构建一个多方共赢的生态圈, 师生在此生态圈中相互增值, 相互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 大数据思维

大数据, 基于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 对获得的巨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从而提高人们对于事物的洞察力和决策力。大数据的战略意义, 不在于你是否拥有海量信息, 而在于通过对这些海量信息进行处理分析, 为人们的决策服务, 通过数据的加工, 让数据增值。

大数据时代, 学校要有大数据意识, 数据的分析及处理是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和重要资源。比如, 学校通过大量教师信息的分析, 可以有针对性地培训教师, 有效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学校通过大量学生能力分析, 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规划与培养目标。学校通过社会调研收集相应信息, 并根据这些数据改进专业设置, 及相关职业课程形式和内容。学校通过进行多次学生评教, 收集学生对教学过程、教学服务与教师教学质量的信息, 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成长奠定基础。

大数据支持的学习分析, 助推学生精准学习。通过对学习者、学习环境的数据收集、分析和呈现, 能实现对学习和学习情境的优化。

互联网思维还包括碎片化思维、迭代思维和用户体验思维等, 对职业教育均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值得借鉴与发挥。

三、顶层设计

学校层面的顶层设计就是依托校企合作平台, 数字校园平台, 全面梳理学校软硬件资源, 规划专业、重构课程、创新课堂。从教学设计到设计教育, 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大翻转, 进行学知识与能力的大跨界。

(一) 教学数字化

构建囊括课内学习资料、课外拓展知识与技能训练等数字资源库, 科学配置教学资源, 提高教室、实训室等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改革教学模式、手段与方法, 丰富教学资源, 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二) 学习数字化

构建先进实用的网络教学平台, 整合、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 创造主动式、协同式、研究式的数字化学习环境, 建立师生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融合多种网络资源, 为每个学生开展个性化的教育, 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系统。

(三) 创建没有围墙的校园

一个终身的、没有围墙的校园, 学生不会因为毕业而离开“学校”。学生和校友通过继续学习与学校保持联系, 随着他们职业生涯的发展不断获取知识和技能, 实现终身技能训练。

职教课堂的顶层设计, 要做到理念先行, 硬件跟上, 行动见效。这就是笔者研究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 2011, (10)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建筑物顶层】相关文章:

建筑物竣工测量建筑工程论文04-21

建筑物08-04

建筑节能建筑造价07-21

建筑师与建筑技术及建筑产品论文11-27

建筑物施工06-13

建筑物地基07-08

建筑物船舶07-21

建筑物布置07-25

普通建筑物08-10

建筑物模型08-22

上一篇:垄断腐败下一篇:物理教师的职业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