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硕士范文

2024-07-23

土木工程硕士范文(精选12篇)

土木工程硕士 第1篇

关键词: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教育,学位标准制度,课程体系制定,培养过程

我国从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到2009年已有180多个培养单位、40个招生领域,年招收4万多名学生。自2009年起,教育部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范围,2009年招收全日制工程硕士1.8万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已成为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涉及面最广、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学位类型。

为进一步完善专业学位制度,推进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人才,制订“工程硕士学位标准”已是我国当前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本文通过探讨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教育的特点、培养的特色与培养目标,对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及学位标准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本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标准制订的一些基本思路和建议。

一、学位标准制定的前提

1.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的覆盖范围与主要特征

建筑与土木工程是一个口径宽、覆盖面广的工程领域。按学科特征,本领域主要对应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包括的二级学科有:结构工程、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市政工程及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等。

2.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特点

工程硕士的培养具有很多共性特点,工程硕士培养的是应用型、开发型、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和高级工程管理人才,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以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课题为主,强调应用性、开发性、创新性,强调论文的应用效果和应用价值。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的培养有着本领域所特有的特点。首先,基础理论知识在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领域的工程硕士应具有扎实的数学、力学的基础理论,才能胜任建筑与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高级技术工作。其次,学科的交叉性较强,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信息、控制等新兴学科在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中有着越来越多的应用,本领域的工程硕士培养,应重视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建筑与土木工程技术的交叉,涉及到设计、施工、维护与加固、管理、实验、计算机分析与仿真等多项技术。

3.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目标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主要培养面向企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在学术上应掌握本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了解本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独立从事(领域内某一方向)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和国际视野;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顺利阅读本领域内的国外科技文献资料,并能与国外同行进行技术交流。

二、课程体系制定的要求

根据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特点及培养目标,学位标准中课程体系的设置有以下三方面的要求。

1. 知识结构要求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知识结构包括以下几点。

(1)基础知识:要求在工科本科毕业生所掌握的数学和物理知识基础上,有选择性地学习各类应用数学工具,提高科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进行科学与工程的分析和处理。

(2)专业知识:要求在本领域本科毕业生所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本领域某个学科方向较为系统深入的专业基础知识及较为全面的专业技术知识。

(3)人文知识:要求通过学习自然辨证法、信息检索、知识产权等人文社科知识,培养工程硕士的人文精神、哲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程实践。

(4)工具性知识:工程硕士生应具有的一些工具性知识,如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掌握一些行业内常用软件及常用的规范、掌握专利撰写及阅读能力、掌握行业相关的法律等知识。

2. 能力要求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要求具有的能力有:获取知识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国际交流能力。

3. 素质要求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要求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具有科学精神,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环境适应能力。

三、培养过程的要求

1.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要点

(1)全日制工程硕士:本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生毕业后主要到设计院、施工单位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设计、施工与管理等工作。大部分学生来源于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工作年限不长的本科毕业生,实践经验不足,因此需要加强企业实践环节。全日制工程硕士生的学制为2—4年,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其中专业实践教学至少半年,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1年,学位论文不少于1年。

(2)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生: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生的生源大部分来自企业,学习方式为进校不离岗,主要用业余时间或适当集中的工作时间学习;学生由于专业背景不一样,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所涉及的领域和程度差别较大,所在单位不论在其规模和单位性质上都呈多样性,所以培养方案的设置要求能够满足生源单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具有针对性。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生的学制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不少于1年,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从学位论文开题起计算)。

2. 工程硕士培养对导师的要求及职责

工程硕士培养实行双导师制,两位导师都必须具有副高职称或已获得相关领域博士学位,其中一位导师来自培养学校,即校内导师;另一位导师来自企业,即校外导师。

校内导师主要指导工程硕士生制定培养计划、学习;校外导师主要指导工程硕士生的企业实践、推荐或提供工程研究(或设计)课题。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共同商议,指导学位论文选题工作;指导学位论文研究,并进行阶段性检查;指导撰写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防范论文的抄袭等不良现象,严把论文质量关。

3.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

(1)对学位论文选题报告的要求:在进行选题报告前,工程硕士生应广泛阅读相关资料,对选题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在此基础上写出与学位论文紧密相关的文献综述。导师对选题报告作出评价,以报告会形式进行评审。

(2)对论文主要工作环节检查的要求:工程硕士生要根据学位论文选题报告,总结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下一步工作计划和研究内容;校内外导师应对指导的工程硕士生的学位论文进展提出意见;培养单位的工程领域小组应对论文工作进行中期检查和评审。

(3)对学位论文内容的要求:学位论文应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对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能在某方面提出独立见解;学位论文反映的内容应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或理论深度,工作量饱满;论文成果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

(4)对学位论文评审的要求:工程硕士生在申请答辩前学位论文必须送交本领域2名专家评审,至少一名为企业专家;参加评审的专家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有丰富的培养研究生经验;校内外导师均不能作为评审专家;评审专家应根据论文类型分工程设计类、技术研究类、工程管理类进行评审;评审未通过的论文,应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在导师指导下,由论文作者进行修改,3个月后可申请复审;复审仍未通过者应继续修改学位论文,如超过规定最长学习期限则自动放弃申请答辩。

(5)对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要求:学位论文评审通过后须得到校内导师同意方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办理学位论文答辩时(或答辩前),同时参加各省市评估院组织的学位论文盲审抽查,被抽中的学位论文有培养学校送交双盲审,此学位论文暂不提交学位评定委员会学位评审;组成3人或3人以上的副高级技术职称以上或具有博士学位的中级职称者的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成员中校内外导师只能参加1人,如答辩委员会成员为3人,则校内外导师不能担任答辩员,答辩委员会成员中至少应有半数人员来自企业,答辩委员会主席应由企业专家担任。

4. 工程硕士生学位申请与授予的要求

工程硕士生满足以下基本要求: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学分且成绩合格;完成学位论文选题报告;中期检查通过;完成必修环节;参加学位论文双盲抽查,抽中者通过双盲评审;完成学位论文工作且评阅的答辩通过。

同时,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学位标准也应有所提高,要求以第一作者(或校内导师第一作者、工程硕士生第二作者)发表一篇学术论文;或出版著作;或获奖励(科研、设计、工程技术);或研究成果通过鉴定;或获批专利。

满足上述条件后由培养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评审与投票,经投票通过者,培养学校发放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制作的学位证书。

三、结语

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已在我国开展了十多年,制订工程硕士学位标准是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自身发展的需求与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在自主与自律思想指导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适应我国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大趋势的要求,它不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且是一项科学性极强的工作。科学的学位标准须建立在对其属性的准确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同时标准的制订也须经历从制订到实践运用,再到进一步修订完善的发展过程。这就要求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研究机构、培养单位及行业组织等积极开展学位标准的前期理论基础研究和实践探索,充分吸纳国外先进学位标准制订的程序、方法和实践经验,构建起完善的学位标准建设与管理体系,使我国工程硕士学位标准的制订工作尽快步入国际先进行列。

参考文献

[1]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建设工作概要, 2009, 5.13.

[2]李宏, 刘东, 肖建国.工程硕士学位标准体系的构想[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7, (3) :26-30.

[3]李宏, 刘东, 王东红.工程硕士学位标准属性与制订的基本思路[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7, (12) :53-56.

考研专业硕士 工程管理硕士专业 第2篇

工程管理硕士(Master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简称MEM)是新设置的一种专业学位。其目的是适应我国现代工程事业发展对工程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工程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我国工程管理的人才质量。

工程管理是针对工程实践而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包括: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决策的技术经济论证和实施中的管理;重要复杂的新产品、设备、装备在开发、制造、生产过程中的管理;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转型、转轨、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产业、工程和科技的重大布局与发展战略的研究与管理等。随着现代工程出现了规模巨大、决策流程复杂、涉及技术种类众多、组织结构庞大、历时漫长、参与人员众多等趋势。工程管理在现代工程中的重要性使得工程管理人员在现代工程实践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注重向学生提供对核心管理领域知识的理解,如市场、会计、组织行为、商业道德、法律及金融等;注重向学生提供对内在的和共同的管理知识的`理解,如系统工程、全面质量管理、生产管理、产品设计和过程设计管理等;注重向学生提供不同管理层面管理工程功能所需的知识和技巧;注重向学生提供在实际工程项目或问题中将技术和管理进行集成的经验。

工程管理硕士的未来职业发展方向: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实施中的管理者;重要复杂的新产品、设备、装备在开发、制造、生产过程中的管理者;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转型、转轨、与国际接轨的管理者;产业、工程和科技的重大布局与发展战略的研究与管理者。

报考条件和入学考试要求见各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具体的课程设置和培养要求等,各校各有特色,有意者请向招生单位咨询。

设置方案

一、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工程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专门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工程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特设置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二、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简称MEM。

三、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系统的管理理论、现代管理方法,以及相关工程领域的专门知识,能独立担负工程管理工作,具有计划、组织、协调和决策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管理专门人才。

四、工程管理硕士的招生对象为具有三年以上工程管理经验,具有国民教育序列理、工科本科毕业证书者(一般应具有理、工科学士学位)。

五、工程管理硕士的课程设置要充分反映工程管理实践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突出工程与管理学科相结合。课程内容应具有前沿性和综合性。注重分析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项目训练等方法。

六、工程管理硕士专任教师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重视吸收来自工程管理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构建“双师型”的师资结构。

七、学位论文选题应密切结合工程管理实际,学位论文应体现学生运用工程管理及相关工程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工程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可以是工程管理项目设计、专题研究或案例分析报告。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均须有相关工程领域管理实践专家。

八、修满规定学分并达到要求,通过论文答辩者,授予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九、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由经国家批准的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授予。

十、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印制。

报考条件

基本条件一: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1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四)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五)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基本条件二:

土木工程硕士 第3篇

[摘要]结合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教育实践和水电学科的特色优势,对具有水电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方案进行探讨,提出了水电工程建设的招标投标、设备管理、施工设备配备、机电产品开发、金属结构设计制造、输电线路工程六个工程硕士培养方向,以期探求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知识体系与培养方式。

[关键词]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方案;水电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8-0018-02

[Abstract]Combined with education practice of engineering maste in the field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hydroelectric field characteristic, we discuss education schemes with hydroelectric characteristic for engineering maste in the field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In order to hunt after knowledge system and education mode, six education direction are suggested which follows: invite public bidding and bidding, equipment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equipment schem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 devolopment, metal structrur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transmition line engineering.

[Key words]Mechanical engineeringEngineering masteEducation schemesHydroelectric characteristic

水电能源是我国能源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人均占有量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5.1%。但其开发率却相对较低,目前不足30%。[1]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将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统筹做好移民安置、环境治理、防洪和航运。建设金沙江、雅砻江、澜沧江等黄河上游等水电基地和溪洛渡、向家坝等大型水电站。适当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在过去几年内我国水电事业得到迅猛发展。机械工程是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各类机械装备和生产制造技术以创造物质财富和提高社会文明水准的重要工程领域。随着水电工程事业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要大量具备水电知识结构体系的掌握水电工程施工机械设备设计、制造、运行管理、维护及采购的高层次复合型机械工程领域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文中结合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实践和水电学科的特色优势,研究具有水电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思路,以期提高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质量。

一、紧抓水电特色找准培养定位

近几年,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事业发展迅速,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三峡工程,向家坝、龙滩、溪洛渡等大型水利工程相继开工或竣工,各水电施工单位也相继屯集了大量相关人才,特别是从1999年到2004年,各单位都招收了大量本专科学生。如何对这些工程建设人才实现再教育,用最新的思想、最新的知识、最新的方法来武装他们的头脑,使其成为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生力军,成为迫切需要。因此,探讨具有水电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是十分重要的。

1.培养对象定位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面向实际工程单位,学员一般都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专业背景,都有较强的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更加注重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他们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但是他们毕业时间较长,基础和专业知识相对陈旧,外语水平不高,计算机基础和应用能力较弱。与一直在校学习的研究生相比,工程硕士因为工作性质的不同,对知识渴求的选择性更强。因此,在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专业化、个性化教育与发展体现得尤为重要。

2.培养目标定位

随着我国水电事业的发展,水电行业亟需大批从事水电施工机械设备设计、制造、运行管理、维护及采购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层次复合型工程应用人才。因此,具有水电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为:为水利电力事业发展培养具有一定工学理论基础和水电工程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掌握机械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解决工程问题的现代技术方法与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的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工程应用人才。[3~4]

二、构建“平台+模块”培养方案

“基础平台+专业模块”人才培养方案就是在学科或学科群的基础课程的优化整合与专业知识结构模块课程的一种人才培养方案。所谓基础平台,就是指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它是课程体系中的“知识核”,是课程体系中最重要、最稳定的部分,是培养方案中的必修课。[2]根据2006年国家教指委下发的《工程硕士培养手册》显示,工程硕士毕业时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学位课学分不低于17学分,每个学分16学时。过多的学分要求,会加大学生的“工学”矛盾。

兼顾整体性和综合性原则,设置平台课程如下:科学社会主义,外语(含基础部分和专业部分),高等工程力学,高等工程数学,计算机技术应用。

专业模块课程主要指选修课,它包括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是学生在修完平台课程基础上自主选择的课程。模块课程的核心部分是专业方向课程,是实现学生专业化,个性化发展的手段。根据水电事业发展的趋势与经济全球化的市场需求,设置六个专业模块,形成六个具有水电特色方向,如图1所示。

1.工程招标投标专业模块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加入WTO,水电工程建设项目从融资、招投标、施工到质量控制都逐步走向国际化。因此,水电行业需要大量精通英语,精通国际工程招投标行业标准的机械工程师。“机械工程基础平台+商务英语+招标投标”可以作为培养这类人才的方案。同时,该“商务英语”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商务英语,它服务于水电行业的机械工程师,具有专业背景的商务英语。

2.设备管理专业模块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规模大、投资多元化的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国外工程公司“引进来”和国内工程公司“走出去”,国际水电工程建设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施工设备工程以及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国内外设备工程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地发展,国际上出现了许多新型模式。国外先进的设备工程管理模式的引进,势必对中国的水电工程建设市场带来冲击和影响,因此水电行业迫切需要一大批掌握先进设备管理手段及信息化处理技术的机械工程师。“机械工程基础平台+设备管理+信息技术”可以作为培养这类人才的方案。

3.施工设备组织设计专业模块

在水电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过程中,需要设计人员具备地形选择、设备选型和系统规划与优化的综合知识体系,仅仅具备机械工程学科的知识是不能进行这些工作的。同时,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还要考虑环境与成本因素。因此,“机械工程基础平台+施工机械配备与选型+系统规划与优化”可以作为培养这类人才的方案。

4.机械产品开发与设计专业模块

随着我国水电能源开发的进一步深入,需要研究大量高质量的专用施工机械设备,以适应水电工程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及施工特点等。目前,我国水电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大量是靠进口,设备费用高,且后期的运行成本也会因配件的采购、功能改造等而加大,因此这种现状已不能适应水电建设的高质量、高强度连续施工技术和工艺的需要。因此水电行业迫切需要一大批机械设计师,根据“机械工程基础平台+机械设计及制造”可以作为培养这类人才的方案。

5.金属结构设计制造检测维护专业模块

水电工程中有大量的金属结构设计制作与检测工作,同时在水电站运行过程中大量金属结构需要检修与维护。围绕金属结构开展其设计、制造、检测与维护技术研究,需要建立科学的知识结构。为此,“机械工程基础平台+金属结构加工技术+金属结构检测维护技术”可以作为培养这类人才的方案。

6.输电线路工程专业模块

输电线路的实质是可以输送电能的人工建筑物。输电线路的水泥杆和铁塔是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杆塔的基础是建筑物基础的一类,线路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是线路力学。输电线路是输送电能,且通常为高压、超高压输电。输电线路的选线,通过地区的地物地貌情况,杆塔所在位的水文与地质情况,以及施工和运行检修中测量等,需要工程勘测、水文地质和工程测量等学科知识。线路施工需采用大型牵张机械,输电线路的金具更多地涉及的是制造工艺问题,另外架空线和杆塔都有强度的问题,这些是机械工程学科知识。输电线路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及管理等涉及到测量、气象、水文与地质、土木结构、电气、机械等学科的知识,因此,“机械工程基础平台+输电线路设计技术+线路运行维护技术”可以作为培养这类人才的方案。

三、资源整合保证培养方案实施

1.整合校内资源保证理论教学的质量

培养方案的实施很重要的一部分在于理论教学。上述专业模块,涉及多学科知识,仅靠一个专业的师资力量来完成教学任务是很困难的。通常,机械工程领域是依托在机械工程类学院组织教学,师资可以聘请经济与管理类、外国语类、土木工程类与电气类专业课教师进行教学。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应注意培养既热心工程硕士教学,专业与教学水平又高的教师组成较为固定的教师队伍。

2.校企联合保证实践环节教学质量

工程硕士教学中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指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及最后的毕业答辩环节。工程硕士采用的是进校不离岗的培养模式,论文工作大部分需在工作单位完成。这给学校导师的指导带来不便。而且学员除要完成学习任务外,还要完成本职工作,压力大。因此,调动单位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单位导师的指导作用,至关重要。只有校企联合,才能保证实践环节教学质量。

3.提高工程硕士教育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

工程硕士这种不脱产的学习方式,增加了其教育管理的难度和复杂度。工程硕士的教育是一个过程管理过程,只有强化过程管理,提高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质量,充分发挥管理部门的媒介和协调作用,调动参与工程硕士培养的各方的积极性,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和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文中探讨了“基础平台+专业模块”的培养方案,提出了具有水电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方案,并探讨了工程硕士教学过程组织的三点工作体会。其中,具有水电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方向,对解决水电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丰富机械工程领域的培养特色有一定贡献,对指导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课程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韩志勇、张国祥.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水电能源开发政策研究.水力发电,2008(3):1~4

2 赵复查.地方高校“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3):11~14

3 张光斗.企业要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工科院校要培养工程师.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1):8~9

土木工程硕士 第4篇

以“服务”姿态去发动优质生源

生源质量是基础是保证培养质量的基础。矿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具有及其鲜明的行业特征, 其学员的构成都围绕矿山开采及其安全为主要任务的实践活动。他们一方面对工程硕士培养目标、方式等不清楚;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工作矿山生产安全第一线, 知识老化, 急需要再“充电”。如何动员优秀的生源成为矿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进行培养, 值得思考。为此, 山东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提出以“服务”的姿态, 去发动优质生源的策略, 使得矿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生源组织工作由被动性转向了主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①由点到面, 广泛发动。学院教师通过各种联系方式, 积极与矿山企业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接触, 进行宣传与发动工作。②加强领导, 重点突破。学院成立了由院领导负责、以工程硕士培养为主体继续教育办公室, 设专人负责联络和信息发。③熟悉政策, 耐心服务。学员在报考一开始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学院指派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专家教师主动到矿山企业中去, 对学员存在各种疑问进行现场解答。这种以“服务”姿态进行生源组织工作, 使得矿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报名人数急增, 效果十分显著。

“量体裁衣”式的授课方式

从广义上讲, 不同的企业有各自独特的生产任务及发展战略, 有不同的生源背景, 有不同的人才培养规划及知识结构的要求。从行业上讲, 就煤炭行业而言, 如何依靠科技进步, 进行煤矿安全、高效生产是企业实施人才战略的根本目的;而且, 不同的矿区其人才需求的专业方向差异较大。因此, 制定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时, 要根据企业的生产和科研实际, 结合工程领域培养方案的要求以及学校的教学资源, 由高校和企业协商共同制定。目前在矿业工程领域, 我们提出如下研究方向: (1)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 (2) 采矿方法与工艺过程; (3) 资源经济与管理; (4) 矿井特殊开采; (5) 安全技术与工程; (6) 矿业地质工程; (7) 矿山岩土工程。这样, 专业方向比较宽广、适应性强。

根据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关于制定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以及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 在与煤矿企业进行充分交流和协商的前提下, 确定各门课程的时间安排和教学计划。具体见表1所列。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1~1.5年, 可根据实际情况集中授课或利用晚上、周末及节假日分散授课。课程学习采取学分制, 总学分一般不少于33分, 其中必修课 (含基础课、专业基础课) 22学分;对于选修课, 根据学生初选课的情况, 选择7门课集中讲授, 其中由学员自主选择5门课计10学分,

其中由学员自主选择5门课计10学分, 体现了学生选课的自主性;还有学科前沿报告1学分 (3~4天) 集中到校进行;开题报告、论文工作中期报告等1学分。来自不同矿区的学员, 可以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 自行选择课程, 做的“量体裁衣”, 学习的课程有针对性。同时, 由于矿业工程

领域工程硕士学员, 大都是企业的骨干, 由于煤矿企业的特殊性, 很难抽出较长的时间集中学习, 为此, 我们在具体实施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时, 也采取了符合实际的“量体裁衣”教学方式:

(1) 首先与工程硕士现对比较集中的煤矿企业联系, 成立教学点, 由企业提供教学场所与设施, 并组织生源;

(2) 选派富有教学经验的高职称教师亲临工程硕士教学点进行授课, 即在授课时间和地点上充分考虑矿业工程硕士“在校不离岗”的特点。山东科技大学分别到新汶、枣庄、济宁、淮南、攀枝花等8个教学点进行授课。

(3) 根据学员的构成, 学院组织专场技术报告会, 将矿业工程近些年取得最新成果介绍给学员。

这样, 充分体现着一切为了人才培养、一切方便人才培养的理念, 节省了矿山工程硕士学生的时间, 充分注重了“实”效。

注重论文选题的“实”

工程硕士从开始出现起, 就以其鲜明的“工程”特征而区别与工学或理学硕士。培养目标要求上, 矿业工程工学硕士偏重于矿业工程理论、方法的探索;而矿业工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侧重于矿业工程的技术及实践应用。就学位论文而言矿业工程硕士论文要强调所学的理论和知识能够应用于实际的矿山生产、技术研发, 所以其论文应具有实和新的特点。所谓“实”是指论文选题内容来源矿山企业生产实际, 论文研究结果直接应用于矿山企业生产。所谓“新”是指论文选题要应用学科前沿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 去解决矿山企业在工程技术中的急需难题, 开发出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通过三年的培养和科研训练, 使得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有一个新的飞跃。本着这一务实的理念, 自2002~2007年间招收和培养的矿业工程硕士选题专业方向比例为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占21.5%;采矿方法与工艺占19%;资源经济与管理7%;矿井特殊开采17%;安全技术与工程18%;矿业地质工程占10%;矿山岩土工程占7.5%。

从选题的来源看, 85.5%的论文, 来自矿山安全生产第一线, 属于技术研究类, 直接指导和应用于矿山开采与安全生产实践中;14.5%的论文属于安全生产管理方法、模式等, 间接指导矿山开采与安全生产。

把握好论文质量与答辩关

在工程硕士的培养过程中, 学位论文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高校培养出来的工程硕士生质量的好坏直接体现在他们的学位论文是否为企业解决了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是否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是否通过几年的培养提高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从事工程设计、科学研究和攻克难关的能力[3]。

根据实际需求,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指导均采取双导师制, 即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联合指导。对矿业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保障, 采取如下步骤:

(1) 做好预答辩。

论文完成后, 由学生申请、导师审查合格后, 进行论文预答辩。预答辩工作是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预答辩所要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①研究内容是否符合工程硕士要求, 研究成果是否达到硕士研究生学位水平;②工作量是否饱满;③研究工作的实用价值是否达到工程硕士要求;④论文的格式是否规范;⑤论文有无抄袭现象;等等。通过严肃认真的审查, 提出修改意见。

(2) 进行全面修改。

根据预答辩委员会专家提出修改意见, 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逐条修改, 并形成修改说明报告, 经工程硕士管理办公室进行审查合格后方可进入同行专家评议阶段。

(3) 正式答辩。

由校方和现场教学点组成答辩委员会, 对符合条件的工程硕士进行答辩。答辩工作一般在现场教学点进行。按照国家学位管理有关文件, 专家委员会在对答辩通过研究生, 提出再次修改意见。

(4) 最后修改上交正式论文材料。

通过答辩的硕士研究生, 必须根据专家委员会提出的修改意见, 对论文进行进一步修改, 并附修改说明。若研究生根据专家委员会提出的意见对进行进一步修改和附说明报告, 分学位委员会将不对该生学位申请材料进行讨论。

通过上述严格程序, 矿业工程硕士论文的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 捍卫了学位论文的严肃性, 并提高了山东科技大学的学术声誉。

结语

矿业作为关系到我国国计民生的关键行业, 对其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责任重大, 采取务实的培养模式, 造就能够服务于矿山开采安全的、工程技术本领过硬的高级人才, 是我们长期不懈努力的任务。经过反复探索与创新, 很有希望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矿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模式。

摘要:针对矿业工程行业特点, 本着服务的理念, 做好工程硕士生源的动员工作;采取“量体裁衣”式的授课方式;抓好矿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论文选题的实用性, 立足于解决矿山安全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严格把握学位论文质量关, 是培养高质量矿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有效途径。

关键词:矿业工程,工程硕士,求实,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惠琴, 等.工程硕士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4 (10) :25-28.

[2]王东红等.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探索[J].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1) :106-107.

土木工程硕士 第5篇

云南大学软件工程硕士从2002年设立至今已有8年的时间,设立伊始软件工程硕士就受到了种种非议,无论是学习时间、教育环境和学校师资各方面都不如全日制的研究生。那么软件工程硕士就业情况到底如何,和其他工程硕士就业一样有保障么?

答案是肯定的,报考和就读软件工程硕士的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几乎达到了90%,尤其是就读于沿海城市的软件工程硕士,更是炙手可热。以清华大学2006年毕业的软件工程硕士就业情况为例:进入世界顶尖IT企业诸如Google、MSRA、MS ATC、IBM、Oracle等的共27人、中移动 2人、中石化 1人、其余不是就业于政府机构就是就业于事业单位。就业率达到了100%(考博和出国的不统计在内)

从2004年开始,软件开发领域的人才每年都被列入中国紧缺人才目录。目前,世界软件产业份额分布如下:美国占40%、日本占10.6%、我国仅占3%,可见我国软件产业相对于日本等亚洲国家处于落后,相比美国更是有比较大的差距。据悉,我国2009年软件行业人才的缺口达到了80万之多,并以每年40%左右的速度在增长。加之,中国在3G通信、互联网和办公自动化等领域与世界的接轨,软件工程人才的匮乏将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生产力信息产业化实现的一个瓶颈。

未来的十年,软件人才依然是供不应求。仅以长三角地区为例,每年对于软件人才的需求在12.3万,其中硕士以上人才在4万左右,目前已有的软件人才仅仅有5万。北京、广州、深圳和珠海等地区的情况也大致如此,这也决定了软件工程硕士就业前景是巨大的,可谓一片光明。

……

……

官网:http:///

联系我:梅老师***QQ:99366144

土木工程硕士 第6篇

关键词: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2)01-0045-03

2009年教育部宣布硕士培养模式从以学术型为主向以应用型为主转变,并将应届本科生纳入应用型硕士的招生对象中,由此开启了我国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新时代[1-2]。这一改革对于确保教育和人才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应用型人才的有效供给意义深远。然而,在改革的具体实施方式上,仍需进一步探讨和完善。在明确各专业领域培养目标的前提下,结合自身存在的问题,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改革方案显得尤为必要。

一、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指挥棒,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必须明确培养目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3]。然而,这一目标仅对人才培养类型及层次进行了定位,在服务面向定位上过于笼统,具体操作性差。就环境工程专业而言,专业硕士毕业后主要服务于环保产业。环保产业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环保设备(产品)生产与经营,主要指水污染治理设备、大气污染治理设备、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设备、噪音控制设备、放射性与电磁波污染防护设备、环保监测分析仪器、环保药剂等的生产经营;二是资源综合利用,指利用废弃资源回收的各种产品,废渣综合利用,废液(水)综合利用,废气综合利用,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三是环境服务,指为环境保护提供技术、管理与工程设计和施工等各种服务。按照技术和工艺门槛来分,环保产业链上游是环保设备(产品)生产与经营,中游是环保工程设计与基础设施建造,下游是环保基础设施运营管理。环境工程专业硕士作为本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其就业可优先定位于环保产业链的上游及中游。当然,学校亦可根据自身情况,兼顾环保产业链下游。

二、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不少高校已开始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的招生,但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专业硕士跟学术硕士实际培养模式大同小异

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曾指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以能力培养的系统化取代知识培养的系统性。专业硕士重视的是实际技能,学术硕士重视的是科学研究。二者培养目标不同,培养模式也应该不同。高校在制定专业硕士培养模式上,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如:改革导师制,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改革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倡案例教学;加强专业实践教学环节,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改革学位论文形式,鼓励选择应用性强的题目来做学位论文等。这些改革的思路是很好的,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遇到不少困难。

导师制研究生培养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4]。然而,随着应用型专业硕士的发展,导师制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国内高校普遍以“学术为天”,教师要想在高校中发展主要靠学术,如评职称、争取科研项目都必须看科研论文。科研搞得好,可以名利双收,以致“重科研、轻应用”现象普遍,大多数教师热衷于科研,搞应用的反而不多。再者,研究生导师的选拔在科研项目、科研经费方面的要求较高,同时对学历、职称等也有限制,这种导师遴选制度导致高校内本来就不多的一些实践经验丰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强的教师无法成为专业硕士导师,更加剧了应用型导师的缺乏。校内应用型导师数量不足,有的学校从企业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导师,与校内导师共同指导,即实行“双导师制”。然而,这种校外导师的聘请多流于形式,并未起到实质的指导作用,学生仍主要依靠校内学术型导师指导,导致指导过程学术化,失去了研究生分类培养的意义。

专业学位硕士课程设置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倡案例教学,这就要求学校改革原有学术型硕士培养方案。学校制定新的专业硕士培养方案并不难,难的是具体执行。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革新要求教师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校内应用型导师的缺乏成为制约瓶颈,而从企业外聘教师到校授课,在外聘教师时间安排、培养成本上都存在问题,不大现实。

实践教学环节是落实专业硕士培养至关重要的一环。目前校内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教学条件的高校极少,如此,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同样存在着严重的形式化,有的学校仅是在某些企事业单位门口挂牌了事,学校跟企事业单位之间并未建立有效的联系机制,企事业单位缺乏利益关注点,使得学生并不能得到真正的实践锻炼机会。

论文是检验专业硕士培养质量最重要的考核指标之一,应用型硕士论文不应产生自实验室,而应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但矛盾在于没有应用型导师的指导、没有实践教学基地提供的锻炼机会,学生要做应用型论文,只能是闭门造车,难免脱离实际,无法提高对以后实际工作的快速适应能力。

(二)专业硕士受重视程度不及学术硕士

高校中教授挂帅的师资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在校内有可能因教学资源向学术型硕士倾斜导致专业硕士受到不平等待遇,甚或因学校领导意识错位而沦为某些学校掠取经费的渠道。这一点可能直接影响学生在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之间的选择,不少学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校外,专业硕士认可度不及学术硕士,导致将来在就业岗位竞争中处于劣势,这种处境会挫伤专业硕士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之,从学生、学校、教师、社会几个角度来看,目前专业硕士受重视程度不及学术硕士,从而使专业硕士在报考生源规模和质量上得不到保障。

三、办好环境工程专业硕士教育的对策

要办好环境工程专业硕士教育,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前提下,需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跟企业建立长期有效的联系机制

培养专业硕士,必须确定企业在整个培养过程中的地位。雖说以高校为主、企业为辅,但是,如何保证企业起到真正的辅助作用,这一点是成败的关键。专业硕士的校外导师来自企业,实践基地的建设要依托企业,学生参加实际项目的锻炼要依靠企业,从这几个方面看,把企业提升到与高校同等重要的位置也不为过。高校如何做到与企业充分合作,这之间牵涉到一个共同利益点的问题。企业没有义务为高校免费或廉价培养学生。要想建立长期有效的联系机制,企业和高校之间应该实现“双赢”甚至“多赢”。笔者认为,有一种模式是值得参考的,那就是在专业硕士入学之初,学校即与专业相关的企业签订学生联合培养协议,在制定培养方案时两者充分协商并吸纳相关专业应用领域专家的意见。这方面,国外的一些经验值得借鉴,如英国大型环境咨询公司委托高校按公司要求设置工程硕士课程,专业硕士在入学之初即与学校和企业签订三方协议,企业根据自身需要委派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师配合校内导师直接对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这些学生毕业时可直接进入公司工作。这一联系机制可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有效缓解高校内应用型导师不足的矛盾;(2)有效解决专业

硕士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难题;(3)实现专业课程设置

与实际应用的无缝对接;(4)使学校对学生就业无后顾

之忧,就业得到确保的同时也保证了学校的正常招生;(5)解决企业对后备人才的需求,调动了企业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6)从根本上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就环境工程专业而言,学校应着力建立与拥有环保工程设计、施工、设备安装资质的单位(包括设计院、环保公司)以及主营环保设备研发、生产与经营的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

(二)加强校内应用型导师队伍建设

要想发挥高校在专业硕士培养中的主体作用,最根本的措施是加强高校应用型导师队伍建设[5]。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快导师队伍转型,实现高校导师在学术水平及实践经验上的双重提升。如何推动导师转型,应启动导师考核制度改革。对应用型导师与学术型导师的考核应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科研成果特别是科研论文发表不应作为应用型导师的主要考核指标。对环境工程专业,应用性横向项目(环保工程设计、工程可行性研究、环境评价、清洁生产审核、节能评估等)经费、可应用性成果(环保新工艺、新设备、药剂、菌剂等)等可作为应用型导师的一个主要考核指标;(2)学校应该改

“学术为天”为“学术与应用并重”,改革校内教师考核方式,鼓励学术型教师、年轻教师进入设计院、企业等提升工程素养,并在薪资、职称评聘方面出台相关的支持政策;(3)学校应该积极引进应用型人才,在条件成熟时,成立工程应用中心等机构,拓宽社会服务范围和渠道,接受实践检验,进一步提升应用型导师队伍实力和影响力;(4)改革应用型导师遴选制度,选拔优秀导师,适当放宽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学历、职称等的限制,不拘一格地从校内外选拔优秀人才作为专业硕士导师。

(三)加大对专业硕士教育的宣传和扶持力度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2010 年5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这是我国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在人才重大政策中明确提出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10 年7 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向社会公布,在关于高等教育发展任务部分,提出“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这些都表明,大力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的时代使命。因此,在政府层面,应该增大对专业硕士的宣传,让社会各界明白专业硕士跟学术硕士的差别所在,突出其优势,提升其认可度。同时,国家层面应加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政策支持,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6]。在学校层面,应该早作招生宣传,重点宣传专业硕士培养的优势,消除学生对就读专业硕士可能受歧视或轻视的顾虑,鼓励学生积极报考,同时加大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经费投入以及政策支持力度。

(四)严把专业硕士准入关,加强专业硕士培养管理

目前国内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始大幅度扩招,但短时期规模的迅速扩张势必对培养单位造成极大的压力,使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下降[7]。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对申办专业硕士的高校严把审批关,从高校师资结构(如应用型导师应达到一定比例)、实践条件(主要是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调查和审核,不具备条件者禁止招生,条件不够完备者限制招生。避免高校培养质量得不到保障,影响专业硕士教育的后续发展。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考核与评估方面,美国的经验值得借鉴,即建立以市场为主体的考核与评估机制[8]。“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督促和指导高校提高专业硕士培养质量。

(五)改革课程教学

实践在整个专业硕士培养中固然重要,课堂的课程教学仍不可或缺。然而,高校中原来的课程设置服务于学术型硕士培养,课程重理论、重学科研究前沿,已明显不适应专业硕士培养的要求。作为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专业教育,专业硕士课程设置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应用知识和能力的提高为核心[9]。笔者认为,应增加一些与环保产业直接相关的课程(如环保设备和安装、环境工程设计、环境工程土建与施工、清洁生产审核与节能评估等),并大幅删减偏理论性课程(如环境工程学、环境工程进展之类),课程设置做好与本专业相关职业(或执业)资格认证考试(如注册环保工程师、注册结构工程师、造价工程师、清洁生产审核师、公用设备工程师、注册环评工程师)的衔接。为保证授课质量,课程的任课教师应具有工程师背景,其讲述内容必须紧密联系工程实际。

(六)把好专业硕士论文质量关

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践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其研究成果要有实际应用价值,论文拟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论文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先进性。参照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下发的《关于开展工程硕士不同形式论文标准调研工作的通知》(秘书处[2011]7号)精神,建议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选题:(1)环保工程设计(含新、改、扩建项目工艺、土建及设备选型);(2)环保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新软件的研制与开发;(3)先进技术的推广与应用;(4)环境工程项目的规划与管理。

论文选题后,应要求学生作开题报告,并在双导师的指导下认真完成论文,并要求导师定期检查学生论文进展,学生论文答辩前应通过本行业应用型专家(最好是本行业高级工程师)的盲评。

参考文献:

[1][4][5]孙阳春,王富荣,李瑨孺.应用型研究生教育对导

师制度的挑战与对策[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

估,2010,(12).

[2][3]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时代

[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0).

[6]郭时印,贺建华,李阿利等.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

制约因素与应对措施[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8,(4).

[7]王莹,朱方长.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征及其启

示[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8]赵岩.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J].沈阳师范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9]张睿,郭明.我校环境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

中美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比较分析 第7篇

一、培养管理方式比较

美国工程硕士一般都在校内培养, 教学过程也在校内完成。工程硕士培养方式是一种实践取向的培养, 其本质是本科培养的延伸, 向学生提供一年研究生水平实践取向的教学和设计经验, 为将来在工商业界就业做好准备。一般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学习4年后, 再直接学习一年的课程, 即可以获得工程硕士的学位。在工程硕士学习期间, 如果参加公司项目, 就可以获得公司资助, 毕业后就可以直接到公司工作, 这种有针对性的培养方式, 受到优秀应届学生的欢迎。另外, MIT还为有10年以上经验的人员举办工业管理专业高级工程硕士班, 在学习过程中, 主要是对企业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讨论, 并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 强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不要求做毕业论文。这种模式得到了企业管理人员的青睐。有些学校把工程硕士培养作为培训, 与科学硕士培养完全分离, 这一做法不仅保证了科学硕士生培养的质量, 以提高学校的学术地位, 又获得了资金, 满足了社会需要。

我国工程硕士生教育的初衷是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 特别是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工程硕士培养主要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培养方式,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 但要求在校学习的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高等学校与企业协商。共同确定工程硕士的培养方案, 工程硕士一般在企业培养, 学校派教师到企业授课, 也可以聘请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为工程硕士讲授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工程硕士实行双导师制, 在发挥高等学校导师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专长和主导作用的同时, 聘请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师作为副导师, 协助指导工程硕士学习和做毕业论文。工程硕士培养方式是相对独立的, 选用的教材和工学硕士有所不同。

二、专业设置比较

美国大学中凡是有科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都可以招收工程硕士, 多数学校主要在工业管理、项目管理专业的招生量大。MIT工程硕士集中在电子、计算机专业, 这一点和我国相似。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 我国对管理人员的需求量逐渐加大, 所以对工业工程、项目管理等专业工程硕士的需要量也在不断增加。工程硕士在专业设置方面, 我国和美国区别不大。美国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学习。譬如院长为了方便学生能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及市场需求情况在校选择某些交叉学科、涉及到不同专业的课程, 会亲自出面帮助协调不同专业的教师进行授课。

在我国, 虽然提倡交叉学科的学习, 但是实际上还未能真正地实现。比如说, 研究生入学后, 一般要求按照所报考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选课, 如果对其他专业感兴趣, 换专业学习是比较困难的。

三、中美两国硕士课程模式的比较分析

1.两国工程硕士课程模式都与工学硕士课程模式非常近似。工程硕士应当说是从工学硕士中分化出来的一种学位, 因此工程硕士的课程体系都是根源于工学硕士的课程体系, 在课程的安排结构上两者非常相似, 有些学校的课程安排只是在必修课和选修课中做一些细微的调整。 (《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访欧访美考察报告》) 。美国大部分学校的工程硕士都在校园内进行教学, 并由学校的教师指导完成论文。工程硕士的教学计划与教材和科学硕士完全一致。美国学校的做法, 一方面反映了学校的质量意识与质量控制手段,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美国企业界尚未对工程硕士的培养提出明确的有别于科学硕士的要求, 因此工程硕士除较多地注意实践环节外, 并没有更多的明显的特点。多数学校都认为职业学位的学术水平低于科学硕士。以上特征在我国的工程硕士培养当中体现得更加的明显。将工程硕士课程模式与我们已经非常熟悉的科学学位的研究生课程模式比较, 几乎没有什么新意。其原因是:我国工程硕士产生的时间还非常短, 目前工程硕士的师资几乎完全来自于工学硕士的师资力量。目前硕士生导师的教学科研任务及社会活动几乎已经让他们难以招架, 因此要让他们另外花精力开发出专门针对专业学位的课程, 显然是沉重的负担。而且, 他们很多人并没有多少常规工程方面的实践经验。而企业里面的技术精英们虽然对工程实践比较了解, 却缺乏理论深度, 而且对最新的和尖端技术不是很了解, 因此要培养应用型的高级技术人才在师资方面是非常严重的问题。而很多学校在培养工程硕士学位时打算配备双导师的美好愿望, 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2.两国都采用学科中心的课程模式, 不适应工程硕士教育的需要。学科课程有以下特征:一, 课程目标明显体现出传递理论知识的优先性而忽视实践智慧的培养;二, 把课程实施看作是理论知识的授受活动, 课程内容的组织过程过分强调学科逻辑, 从而不利于学生实践智慧的形成。

四、对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建议

1.淡化工程硕士教育的“研究”生教育的色彩。工程硕士虽然是本科阶段后教育, 但是它有着鲜明的职业方向, 是以应用为目的, 而不以学术为中心, 研究不是这种教育的核心任务, 学员毕业以后也主要不从事研究工作。因此, 不应当把工程硕士教育当成学术研究来进行。就如我们承认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属于高等教育, 但并不承认其属于大学教育一样。在国务院学位委员办的《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第三条:专业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 但一般只设置硕士一级。各级专业学位与对应的我国现行各级学位处于同一层次。这样往往给人一种错觉, 那就是工程硕士也是一种和工学硕士相同级别的研究生教育。目前的实际情况也是如此, 从师资到课程都如出一辙。经常用工学研究生的教育模式和要求去衡量工程硕士, 同时还想顾全工程硕士的实际应用能力, 结果往往工程硕士既觉得学习吃力又没有收获。而办学单位也只好在一系列的严格要求的规章制度下, 或是延长学生的毕业时间或者是放松要求。

2.加强工程硕士课程中的管理类课程的比例。技术是企业生存的重要支柱, 新兴技术是一种“双刃剑”, 企业要克服新技术带来的巨大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跟上不断加快的技术步伐, 并发展出新的核心能力, 就必须提升企业管理人员对技术的理解, 包括产品技术、生产及流程技术等。在存在“管理技术”的同时还存在“技术管理”, 如密西根大学工学院新技术的评估、产品的设计与管理、参与新技术的战略制订、为新市场开发新产品、设计新的组织形式以及知识产权管理等一系列与新兴技术开发及商业化有关的问题。而目前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观点往往存在着很多分歧, 这种隔阂主要来自各自的不同的教育背景, 这经常会影响两类人员的沟通, 直接影响到最终的产品, 影响企业的价值创造。在工程硕士课程体系中加强管理类课程可以搭建这种桥梁, 可以使双方拥有共同的互相理解的语言和概念框架。同时, 增加管理类课程也是工程硕士以后在工作中自身发展的需要。

3.加强与行业部门的联系, 做到政策、措施协调统一。注意工业界与大学的联合, 大力发展工业界与大学的联合体。形成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新的培养模式。在一些大型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 建立若干个学校与企业联合的研究生培养基地, 扩大工程硕士招生规模, 解决大中型企业对高层次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的旺盛需求。高校可以利用优越的师资条件和教学科研资源, 为大中型企业培养适合需要的人才, 也能吸引一部分社会资源, 增强学校的办学实力。《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第十条中提到:各专业学位所涉及的有关行业部门应逐步把专业学位作为相应职业岗位 (职位) 任职资格优先考虑的条件之一。与其他国家比较起来, 我们在这方面作得还不够。当然这也涉及到职称评定工作本身的改革问题。但是加强与各行业部门的联系, 加强与各主管部门的联系, 取得他们的支持, 是扩大工程硕士在工业领域影响的必经之路, 也是工程硕士教育蓬勃发展的重要途径。

4.实施项目中心的课程模式。项目中心的课程模式应该是问题中心模式的一种。心理学家认为, “思维从疑问开始。”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是思维活动的第一步。问题意识是推动人们思维、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强大动力。

首先选取一些真实的并已经获得成功的大型的工程管理或者是工程技术项目, 这些项目应已经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在取得企业的帮助后, 收集整个项目从立项批准、实施到验收、运行等整个过程的原始资料, 并对其进行整理和分解, 真实地展现给学生。根据不同的专业倾向侧重不同的环节, 比如工程管理专业的就侧重立项、规划等部分, 技术人员就侧重设计、运行调试等方面。在工程硕士入学后, 首先收到的是关于该项目的一些比较详细的情况介绍, 以及围绕该项目的课程安排。在课程讲授以前, 先给学生列出一些参考文献, 以该课程要涉及的一些重要概念和原理为主, 不宜太多, 让学生在课前先作一些准备。课程讲授时则应尽量再现项目进行的原生态, 授课老师应该对当时项目的进行的情况作详细的了解和调查, 掌握最现实的资料, 尽量不要为了授课方便而去设计一些问题, 而是应该以曾经真实出现的问题为主。也可以聘请当时的工程参与人员来谈一些心得和体会。

校企合作培养工程硕士模式探讨 第8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程硕士,培养目标,培养基地

工程硕士教育是一种产学合作教育, 它的成功和有效取决于工科大学与工业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中明确指出:“对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人员实行高等学校与工矿企业或工程建设部门合作培养。要加强合作培养基地建设, 形成合作培养的有效机制。”实践证明, 校企合作是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基本内容和重要特征, 它能有效保证工程硕士培养质量。

1. 校企合作是各国培养工程硕士的普遍经验

工程硕士培养是一种符合企业及有关单位实际需要的有效的人才培养方式。20世纪后半期, 由于新知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 工程活动的涉及面拓宽, 复杂性与日俱增, 学科的交叉与综合不断涌现, 经济竞争使企业对实用型人才产生了旺盛的需求, 一些发达国家纷纷开展了“回归工程”, 在高等教育中找回工程的灵魂, 这样面向工程实践的工程教育在这些国家纷纷展开。至今, 这些国家在工程硕士培养方面已经历了半个世纪,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其中很重要的一条便是校企合作培养工程类型硕士。

美国大学与企业界在研究方面进行的合作方式多种多样, 如签订合同、基金资助、订货单、捐赠、用于设备或设施的贷款、人员交流、设立奖学金或安排咨询活动、建立科学园、大学与工业合作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等。这些校企合作方式或联合体的建立使大学的研究工作更加活跃, 企业在得到实惠的同时也为大学提供更多的资助。据不完全统计, 现在美国有数以百计的工业——大学联合体, 有600多种类型的庞大的学位体系, 这正是研究生教育与生产和科技发展紧密联系的例证, 也是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到新阶段的标志。

在德国, 企业在高等工程教育的课程教学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学校和工业界联系密切, 教学与企业实际紧密结合。一方面, 在德国要获得工科教授资格, 必须具备数年在企业工作的经验——也就是说, 企业在德国的高教师资培养方面起到了高校自身不能起到的作用, 这间接地但极大另一点是德国工科高校、德国专业学院中的若干教授自身又在企业任职或兼职, 企业和咨询公司等的高级人员亦以讲座形式参与高等工程教育中的课程教学, 提供高水平并且密切联系工业实际的教育。

在法国矿校, 约有1/4~1/5的教员有过在企业工作的经验, 工程类型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题目都是从企业中来;学生课程学习占60学分, 而在企业界实习占30学分。

2.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是实现工程硕士培养目标的必然选择

工程硕士主要特征是面向工程实际, 侧重于培养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其培养目标体现在:既掌握本领域的理论与技术, 又了解高新技术发展及相关领域的交叉渗透, 既懂工程技术, 又懂经营管理知识, 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其质量标准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复合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不仅要掌握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解决各种问题的手段和方法, 而且要掌握学科领域的相关知识, 尤其是最新技术和手段。同时, 他们还应当有一定的现代管理知识、经济知识以及系统诊断与运行等方面的综合知识等。 (2) 实用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在学习的全过程中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应将所学的新知识、新技术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 力争在学习过程中解决企业面临的某些实际问题。 (3) 创新型、创业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有不断改进已有的生产技术、更新产品设计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的能力;能够借用国际先进技术使产品更新换代的能力;能进行技术推广、将信息有效地传递给相关部门, 使新技术、新方法迅速为企业的各方面欣然接受的能力。

可见, 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的核心体现在实用性方面, 即针对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技术创新的能力程硕士的过程中发挥着相辅相成的作用, 二者不可或缺。校企合作“该模式是最能体现工程硕士培养目标, 符合为企业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型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这一宗旨的培养模式。”由高等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工程硕士, 既能保证工程硕士的质量, 又能保持工程硕士的特色。

3. 校企合作对保障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意义

3.1 有利于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更好地适应企业需要

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强调“因需而变”办学理念, 强调面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而服务, 并主动适应企业的实际需要。“是否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实际用人部门的需要是衡量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众所周知, 企业的需求是复杂和多样的, 因此工程硕士人才培养的具体标准是多方面的, 弹性化、柔性化、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教育应是工程硕士教育的显著特征。校企合作使各培养单位能够根据企业需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自主确定工程硕士教育办学规模和特色, 制订自己的招生、培养、学位授予工作计划, 同时, 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 保证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目前, 校企合作培养工程硕士的优越性已为学校和企业所体会, 学校为企业培养的人才符合企业人才需求, 为企业做出贡献, 成为企业的骨干。

3.2 有利于整合校企双方的优势资源, 创设良好的培养环境

高校中学科门类齐全、学术水平高、图书资料丰富、现代化研究手段相对齐全;企业中工艺流程完善、设备齐全、现场测试手段多、课题经费足。通过校企合作, 学校将从企业得到更多的科研经费, 增加了学校的科研活力, 丰富了学校的科研思想, 使学校的学术研究、基础研究与工程实际相结合;企业也将通过经济资源获得成果, 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提高了企业竞争实力。校企合作培养工程硕士能达到“双赢”效果, 校企两个势得到极大的发挥, 为工程硕士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使培养工程硕士与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 真正达到了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

3.3 有利于更好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工程硕士的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途径, 据有关方面的研究和分析, 我国尽管已出现了一批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 但总体上企业创新能力很薄弱,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缺乏。因此工程硕士教育应当将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质量的核心, 才能使工程硕士教育的价值真正得以实现。作为工程硕士培养的学员来自生产实际, 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工作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仅靠原有的知识已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 更谈不上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校企合作培养工程硕士有利于将人才培养与解决企业技术创新问题结合起来, 发挥研究生教育教学、科研双重优势, 既保证学生能接受到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 提高知识水平, 同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接触实际的机会。学员带着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新一轮更高层次的学习, 不仅提高了知识水平, 而且通过学位论文的专题研究, 解决了很多技术攻关难题, 大大地提高了技术创新能力。

4. 校企合作培养工程硕士的实践探索

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既要考虑研究生教育的一般规律, 又要考虑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特殊情况;既要充分利用高校的教学资源, 又要充分利用企业的生产资源;既要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 又要考虑企业工作性质及工作的总体安排。我校自成为工程硕士培养单位以来, 严格按照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的要求, 坚持校企紧密合作、双向参与、共同培养,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校企合作之路。

4.1 突出知识的宽广性和应用性, 优化课程体系

合理的课程体系既是每门课程自身的理论性和实用性的体现, 又是所有设置课程的深度和广度的有机结合。由于工程硕士的培养是与企业密切结合的培养, 应当在培养方案中体现出企业需求, 针对各工程领域分别设置较为合理的课程体系。由于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强调按领域培养, 而领域与学科是不一样的, 一个领域覆盖了多个学科, 因此特别强调跨学科设置课程, 以突出工程领域课程知识的宽广性和应用性, 在课程体系上体现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和综合的特点。

我校结合工程领域培养方案的要求, 与企业共同研究确定课程设置计划以及教学安排, 并从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应有的基本素质出发, 根据企业的特殊背景, 共同选定必要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技术基础课。对于专业性和应用性课程, 强调“根据企业的需求可设置其他课程”, 以保证工程硕士能掌握本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 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为保证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成立校外专家组, 聘请各工程领域专家, 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充分体现课程设置的灵活性。此外, 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的人才资源, 请企业和学校的一些资深专家开设讲座, 我校明确规定工程硕士毕业前听讲座次数不能少于10次, 讲座着重介绍本工程领域的最新技术、研究成果等, 以拓宽工程硕士的知识面, 使他们能开阔思路, 了解本工程领域的前沿动态, 提高创新能力。

4.2 积极落实“双导师制”, 保证学位论文质量

“双导师制”是在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措施, 它对于充分融合校内外导师优势、促进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我校制定了严格的导师遴选标准, 校外导师由于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有的还亲自处理过生产实践中的事故, 甚至亲身经历过各种不同的案例, 比较容易与工程硕士沟通;而校内导师往往是某一专业技术方面的专家, 在理论上有一定的深度。由他们来指导工程硕士, 可以使其对所从事的课题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和规范、科学的实验研究。

学位论文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质量的集中体现, 采用“双导师”形式共同指导论文, 可以发挥群体优势, 协作攻关, 防止论文脱离实际, 特别是脱离所在企业的实际和需要, 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双方导师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要, 指导学生认真选题, 保证选题直接来自生产实践, 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 审查和掌握学位论文的工作量、学术或技术水平、应用价值等关键问题, 具体指导学生进行学位论文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工作, 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对于来自生产实践的攻关课题, 我校还规定导师应经常与学生一起到生产一线进行课题的研究, 以增强对学生的业务的培养指导, 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 双导师对于工程硕士研究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很大好处。

4.3 校企携手, 完善教学管理工作

由于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的基本特点是进校不离岗, 学生们工作和学习的双重任务都十分繁重, 工学矛盾十分突出, 客观上很容易有放松学习的现象发生, 管理工作量较大, 因此我校注重与企业合作, 共同做好教学管理工作, 形成了一个统一的管理体系。

首先, 学校配备了一定数量的、素质高的、责任心强、有管理能力的人员, 建立学校和院系两级的工程硕士专业指导委员会, 负责对各工程领域的培养方案进行指导;各合作企业也很重视工程硕士的培养管理工作, 在各个方面为工程硕士生提供学习条件, 让他们参与到企业的攻关项目中来, 以此使工程硕士教学培养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其次, 针对工程硕士生的教学和论文工作主要在企业进行这一现状, 学校与企业人事组织部门专门建立了工作联系小组, 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论文进度, 监控工程硕士培养质量。此外, 双方从招生到培养全过程及各个工作环节都逐步建立了相关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如《工程硕士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与考核的管理规定》、《工程硕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等。在共同管理过程中, 校企双方明确了各自的职责, 双向协调, 统筹兼顾, 将质量意识贯穿到各个管理环节中。

4.4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建设好工程硕士实践基地

实践基地建设是实现工程硕士生“工程化”培养目标的有力保障, 校企双方要共同努力加强校外工程硕士培养基地的建设。“培养基地既起到了企业与学校之间沟通的桥梁作用, 与学校有关部门协调教学的组织与安排, 又要作为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习的基地, 提供必要的教学设施及工程实践条件, 以利于工程硕士研究生能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攻读学位, 以利于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把人才培养与企业技术进步结合起来。”

我校在工程硕士较为集中的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共同建设培养基地, 企业在教学条件、教学设备、管理模式及部分专业课教师的选聘等方面提供保证;而高校的人才资源可以到实践基地参与项目合作, 研发新技术、新产品。企业将科研项目放在实践基地中进行并提供科研资金投入, 校企双方的导师都要求到实践基地进行指导, 及时帮助解决工程硕士学习和研究中遇到的问题, 督促工程硕士生以高度的责任感开展工作, 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的同时为毕业论文做好充分的准备。通过几年实践基地的建设, 校企双方充分发挥了各自在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优势, 同时, 也为我校科研提供了面向生产进行研究开发的实践基地。今后, 我们可以借鉴在企业建立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的成功经验, 在企业建立工程硕士联合培养基地;也可以借鉴美国创立工程研究中心合建立工程研究中心, 以作为工程硕士培养基地。

参考文献

[1]魏晖等.工程硕士培养中有关问题的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 (6)

[2]谢锡善.中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07-308

[3]张文修, 王亚杰.中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实践与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6

[4]王东红等.中国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实证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7 (5)

[5]吕福元.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加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 2-3

土木工程硕士 第9篇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简称“北信科大”) 仪器仪表专业作为起步较早、办学基础扎实、师资力量雄厚、发展迅速的重点专业, 具有以光、机、电、算为学科基础的人才知识结构, 可培养面向大型骨干工业企业的基础厚、知识面广的宽口径人才。全日制仪器仪表工程硕士符合人才市场的需求, 也顺应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势头。找准办学定位, 理清办学思路, 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培养模式, 不仅是本专业所需, 也是事关全校研究生培养的重大事情, 以此为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通过对北信科大仪器仪表专业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中所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 结合实际成功案例, 从培养过程、指导方式、评价方法等方面, 探索基于校内创新实践基地的新型培养模式, 为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提供有益借鉴。

1 明确定位建立基于校内创新实践基地的新型培养模式

加强仪器仪表工程硕士实践基地建设, 提高其理论与实践能力, 是培养仪器仪表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关键点所在[6]。北信科大根据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 结合具体培养过程,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积极探索并开展校企合作培养模式[7], 为高等教育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提供坚实保障。但仪器仪表全日制工程硕士校企合作模式在实际运行中, 其效能实现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第一, 企业与学生的匹配度不高。在校企合作培养中, 联合企业大都是业内知名企业, 但这类企业大都偏爱于“985”或“211”院校的学生, 一般学校研究生进入较困难;而许多中小企业希望将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与企业自身专业技术相结合, 并将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企业, 发展成为技术骨干, 但由于企业财力、技术等方面受限, 在留住人才上, 处于两难境地。

第二, 混合型导师队伍的构建不够灵活。工程硕士校企合作培养过程中, 没有形成专业理论知识丰富与专业实践技能高超的混合型导师团队, 学术化倾向偏重, 实践技能不突出。

第三, 本科专业背景多样化、专业基础差异化明显。仪器仪表是工业生产的“倍增器”, 是科学研究的“先行官”[8], 其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较高;而我校仪器仪表工程硕士研究生中, 有相当一部分是跨专业就读, 本科专业背景趋于多样化, 专业基础差异明显, 部分学生专业基础方面有待补充与提高, 暂不完全符合校企合作的培养要求。

第四, 梯队形式的个性化培养特色不突出。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注重互利共赢, 企业肩负着发展社会经济的主要责任, 以工程硕士研究生梯队形式的个性化培养方式, 势必增加企业负担。同时, 在考核及评价方面缺乏灵活多样的柔性机制。

鉴于上述问题, 北信科大对仪器仪表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 在坚持校企合作模式为主导, 并对其进行持续改进的同时, 积极探索基于校内创新实践基地的新型培养模式。校内创新实践基地作为学科建设成果和研究生实践经验的综合性教学实践平台[6], 更加有效地提高仪器仪表全日制工程硕士的综合能力。基于校内创新实践基地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一种有益补充, 它将多样化中小型项目与学生灵活匹配, 将由校内外专家学者、教师及工程师组成的动态混合型导师团队指导, 既可保证学生有充裕的理论学习时间, 又可尊重学生个性化选择, 使学生在深入一线的创新实践中, 不断提高技术素养和自主创新能力。

2 校内创新实践基地新型培养模式的探索

北信科大仪器仪表全日制工程硕士新型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在务实、创新的培养原则下稳步进行。它充分发挥了校内创新实践基地的优势与功能, 不断提高了仪器仪表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水平, 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步。下面以两个创新课题的成功实践为例, 具体说明这一模式的特点。

其一, 我校一支由两名指导老师和一组工程硕士研究生构成的创新项目实践小组, 提出了《基于L a b V I E W的小型节能供热系统的设计》这一探索课题, 目的是减少日常生活中供热系统管道上的热量损失和受热终端不必要的热量浪费, 以提高能源利用率。此自主探索项目通过采用Lab VIEW和NI ELVIS硬件平台, 结合热传导模型与Fuzzy-PID算法, 实现对小型节能供热系统的控制。在项目初期, 由于传热模型和Fuzzy-PID算法并未在课堂教学中涵盖, 学生在此环节上止步不前, 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校内创新实践基地的老师了解这种情况后, 第一时间协调安排了基础部物理老师和擅长控制理论的校内专家, 在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分别开设了以传热学和控制算法等为主的基础课程, 以面向没有传热学和控制理论基础的研究生。在寻找项目创新点的环节上, 高年级学生首先注意到了系统的实用性和可拓展性, 提出了在能源上拓展使用聚光太阳能, 低年级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发散性思维, 认为可以在系统中并行使用热水器和供暖设备, 经过实践小组内研究讨论, 指导教师认为设计是可行的。在此基础上, 小组成员开始收集资料并设计具体解决方案, 指导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方案进行审查并提出问题, 校内工程师对系统具体软硬件选型及程序设计进行指导并提出改进建议。最终, 小组按时完成了项目设计, 系统达到了预期效果, 该设计在2011年全国虚拟仪器大赛中获得了三等奖[9]。以此模式开展的其他几组创新项目, 在2013年、2015年全国虚拟仪器大赛中分别获得三等奖1项、和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 同时也得到了同行们的认可。

其二, 我校仪器仪表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参观农科院自动化所的过程中, 了解到我国在蔬菜大棚的使用上依然处于初级阶段, 大棚内部大多缺乏种植监控系统, 蔬菜生长的适宜环境难以保证, 而国内中小型企业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针对此种情况, 一组学生在返校后进行大量的调研, 向老师提出了设计蔬菜大棚种植监控系统的想法, 旨在解决塑料大棚精细化种植程度不够、产出投入比不高等问题。实践基地教师在听取学生的调研报告后, 决定成立由两名指导教师和五名研究生组成的创新实践小组。在工作初期, 高年级学生通过调研, 发现蔬菜生长与灌溉施肥、环境温湿度有着很大的关系, 认为系统应该实现精准滴灌、自动混肥和温湿度监控等功能。低年级学生认为除了上述功能以外, 还应考虑到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O2及CO2气体浓度。经小组讨论, 指导教师认为温湿度、O2和CO2都应进行监测, 除此之外, 考虑到蔬菜大棚中的CO可能会引起火灾或中毒, 所以在环境监测过程中, CO这一参数也不应该被忽略。基于此, 该小组提出了《蔬菜大棚精细化种植监控系统的设计》这一课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 学生自主对工作进行了分工安排, 由三名研究生负责硬件设计, 两名研究生负责软件设计。在系统总体设计及硬件设备选型等方面, 由工程师出生的指导教师进行深入指导并提出改进建议;同时, 该组学生发现大部分环境参数所对应的传感器输出信号较微弱, 不利于采集, 需要设计放大器对信号进行调理, 然而该学生并未学习过PCB设计之类的课程。为此, 校内工程师开设电路设计讲座, 为学生悉心讲解了放大器及其PCB板的设计方法及注意事项, 最终, 该学生成功完成了PCB放大板的设计、制作及调试。在软件设计方面, 两名研究生分别负责算法程序编写和界面设计。针对控制方法的设计, 基地老师邀请校外农业专家举行专题讲座, 并指导研究生提出了集约高效的滴灌混肥控制新方法, 同时对系统部分功能提出改进建议。最后, 研究生设计与实现了控制新方法, 并完善了系统功能。在界面设计方面, 学生通过学习借鉴其他商业软件的界面风格, 利用控件自定义功能设计了简洁实用、美观大方的交互界面。最终, 创新实践组成功地完成了系统设计, 该系统实现了大棚集约滴灌混肥及实时环境监控的功能, 有利于我国蔬菜大棚精细化种植水平的提高, 得到了农业专家及研究机构的肯定[10]。

3 全日制工程硕士新型培养模式探索中的思考

通过以上实践, 我们认为, 全日制工程硕士校内创新实践基地新型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一种有益补充, 其在培养过程、指导方式、评价方法及导师团队的组建等方面, 具有以下特征:

3.1 坚持项目培养与跨专业贯通式教学形式的有机结合

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核心所在[11]。面对周期短和培养任务重之间的矛盾, 为提高其工程实践能力, 在实施培养过程中打破先学习理论知识, 再进行工程实践, 最后开展学位论文研究的培养模式。灵活采用多样的中小型企业项目和自主创新项目为研究课题, 在研修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同时, 在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内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坚持项目培养贯穿整个培养过程。针对项目实现过程中涉及的多学科问题和专业深度问题, 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 积极开展“基于问题”的跨专业、贯通式教学形式, 将研究生培养与项目实践融为一体, 实现理论与工程实践的相互促进, 有利于工程硕士综合能力的提高。

3.2 构建基于项目的动态混合型导师团队形成师生协同共进的指导方式

灵活多样的研究项目势必要求多样化的导师团队。由校内外专家学者、基础部教师、专业教师、校内工程师组成的混合型、跨专业导师队伍, 根据项目特点和进展情况, 以授课、讲座及手把手传授等形式, 动态开展多样化的辅导和培训, 形成师生共进的工作方式。在兼顾灵活多样性的同时, 有利于研究生工程能力的提高和知识面的拓宽, 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3.3 突出梯队自主创新的个性化培养特色协调发展柔性评价方法

充分调动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支持学生自主构建人员梯队, 鼓励开展个性化创新工程实践, 发展适合自身特点的个性化培养特色, 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在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学习方式、毕业综合能力鉴定等方面, 坚持权变思想, 灵活采用多种形式, 协调发展柔性评价方法。

4 结束语

经初步探索与实践, 北信科大采用新型培养模式的全日制仪器仪表工程硕士, 在基础知识、专业素质及动手能力等方面, 相比同期非实验对象的学生水平明显提高。同时通过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内的培养, 学生毕业后在深入一线的创新实践中, 成绩斐然, 深受用人单位的喜, 有效地减轻了学校和学生的就业压力。

工程硕士知识体系构建与创新思维 第10篇

关键词:工程硕士,知识体系构建,培养模式

0 引言

随着软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环境的变化, 在IT技术发展和产业化推广过程中, 软件行业从简单的对开发人员的需求, 趋向于对工程人员的需求的转变。面对软件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很多教育专家和工程教育人员进行研究探索, 通过创新的思维模式和平台构建, 建立符合工程硕士培养的通道, 提升工程硕士的实践应用能力。本文通过工程教育实践进行软件工程硕士培养思维和价值分析, 提出工程硕士培养的路径和方法。

1 工程教育特点

工程教育是在现有高校教育体制下, 将应用知识和方法学原理加以补充, 增加多维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其突出的特点是, 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 通过创新方式, 克服教育的同质化倾向, 形成新的培育理念和风格, 分层次、分领域的人才培养机制,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注重知行统一。通过高校和企业或单位共同设计培养目标, 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共同实施培养过程, 可以有效地解决目前工程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的问题。

2 工程教育培养目标

工程教育培养目标就用现代管理的理念和方法, 结合软件工程理论和实践,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培养, 使学生成为符合行业标准的工程技术人才。工程硕士培养从工程教育的角度出发, 在培养目标上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 突出工程的理念, 培养软件复合型人才。基于工程教育的特点和价值工程理念进行价值分析, 在人才教育领域的资源分配和回报方面同样获得投入与产出的最佳实现。

3 软件工程教育领域知识体系构建

针对软件工程教育, 在专业知识方面注重培养学生对软件开发的认知, 数据结构、算法、设计模式解读、软件工程、开发过程、软件生命周期知识理解和运用;在业务能力方面注重IT技术基础夯实、技术重组和构建, 技术知识的把握和运用能力的培养。在业务能力方面, 了解、融入软件工业化过程, 包括职业素质、跨文化交流、认同与归属、沟通与问题解决等能力的培养;在过程能力方面, 注重能够对过程执行和控制, 培养质量意识、管理思想和方法。通过系统的学习和指导, 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全面培养。

4 软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

基于软件工程教育特点和知识构成, 在软件工程硕士培养中, 从有效提升知识的运用能力入手, 注重对学生动手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在知识技能上包括专业知识、应用技能和综合素质三个维度的培养和锻炼。在专业知识方面, 在本科学习的基础上, 进一步对专业知识进行理解和深化。包括专业课程学习、外语工具的运用、新知识和获取和掌握。在应用技能方面通过应用能力培养, 完成从理论知识到工程实践能力的转化。强化知识理解、应用技能、创新思维, 培养工程时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能力培养是工程硕士培养的重要内容。在综合素质方面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合作意识、表达撰写等方面, 对个人发展及未来职场的岗位能力匹配至关重要。

对于工程硕士培养, 学生未来的工作能力是重点培养目标。在知识体系构建中, 实际的应用能力的尤为重要, 在培养模式上突出学生对实际项目的参与。

4.1 通用知识学习

通用知识以课堂教学为主, 包括专业知识、开发技能、外语和公共类课程构成。专业知识体现在专业基础知识的构建和储备;开发技能是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深入, 体现对具体环境中的运用;外语工具包括专业外语和科技外语的掌握, 尤其是读写能力和文献查阅能力;公共课程包括跨专业的公共课程, 同时也把包括和未来软件行业相关的职业素质类课程。对于软件工程专业工程硕士通用知识的学习, 各高校有清晰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标准, 学习过程以课堂教学为主, 结果考核通过考试、报告提交、综合评价等方式进行。

4.2 应用能力培养

应用能力培养是工程硕士培养的主要环节和重要内容。完成从理论知识到工程实践能力的顺利转化对于应用能力培养, 主要是通过参与实际项目和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进行。以我国目前工程硕士现状看, 大多数学生为在职人员, 部分人员在从事和本专业有关的工作, 这部分学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工作中选题, 完成相应的课题研究。对于与自身工作无关的学生, 应尽早进入项目组, 参与实际的项目开发或课题, 完成应用环节的要求。通过应用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实战能力和职业竞争力。

4.3 综合素质塑造

在工程硕士的能力培养中, 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综合素质塑造。从工程的角度分析, 与未来岗位相关的工作内容不仅是软件开发, 还需要面对和解决工程环节中的各类问题, 跨文化理解与沟通、客户意识、团队合作、学习创新、呈现表达、资源整合都是对综合素质的考验, 需要在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加以培养和塑造。

5 软件工程硕士培养方法和途径

在培养过程中, 通过基础知识强化、实际操作技能培养、业务知识了解, 以工程的理念和视角, 熟悉软件知识和方法, 把握项目的方向和宗旨, 提高对问题的判断和解决能力, 增加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5.1 校企共建, 联合培养

在高校与其他企事业单位联合培养中, 通过共建专业方向、共同制定课程体系、实际项目选题, 与高校共同在实践中发展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第二课堂完成实验课程的教学。配备双师型导师指导学生或以一线开发人员为第二导师, 共同完成工程硕士培养。

5.2 理论与实践, 相得益彰

增加实际应用和项目操作, 加强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独特的教学方式, 量化、图形化等各种教学方式的结合, 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容易, 了解项目开发与管理流程, 培养质量意识和工程理念, 促进学习和能力提高。

5.3 应用验证, 高度契合

培养客户意识, 以用户需求和评价为出发点和终结点, 通过项目过程, 获得真实感受, 检验学习效果。在应用合作中吸取同行评价, 获得客户资源, 把握项目机会, 得到历练成长。

6 结论

随着高等教育的变化和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 带来了毕业生供求关系变化的新局面。软件行业人才的需求和供给逐步分化, 工程类人员将日益增长。工程硕士的培养思维至关重要, 必将为软件行业和工程应用领域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罗文标, 彭汉, 杜娟, 阮向前.基于知识创新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9 (06) .

[2]张晓曼, 孙晓光, 刘金川, 张彦广, 杨建民.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 2009 (03) .

土木工程硕士 第11篇

关键词:交通信息工程;控制;培养

1886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100多年来,汽车以其特有的优越性为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改善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汽车普及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交通环境质量下降、事故频繁、道路拥堵等许多社会问题。尤其在现代社会,交通状况日益恶化。智能交通系统(ITS)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讯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而建立起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和管理系统,这是解决当前交通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正是适应当今交通领域发展需求而建立起来,它以交通运输系统理论为指导,以大交通系统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及综合化为研究背景,以信息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为技术基础的交叉型学科,能为智能交通领域培养专门人才。本文结合实践教学经验,讨论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硕士生培养的相关问题。

1 培养目标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严谨求实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工作作风,具备宽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现状、发展方向和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良好学风,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领域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工作及教学工作能力。在传统交通工程理论基础上,能实现道路交通规划、管理和控制智能化,可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生产部门从事本专业教学、科研和技术工作的专门人才。

2 主要研究方向设计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可设置4个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交通信息工程与技术、智能交通系统理论与关键技术、交通控制理论与应用、交通安全工程。该学科与相邻的交通规划与管理、道路与铁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协调并进,主要相关学科包括通信与信息系统、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等。

3 课程体系设置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是以信息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为技术基础的交叉型学科,课程体系设置应体现综合性、交叉性。如表1所示:研究生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要求不少于32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18学分,学术活动记2学分。专业学位课程包括交通运输工程学、智能运输系统导论、交通信息控制技术、数字信号处理、现代控制理论、随机过程、小波分析及其应用。专业选修课程包括专业英语、交通工程、交通设计、交通仿真技术、交通控制理论与方法、模式识别、交通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智能、DSP高级应用技术、CPLD/FPGA理论与应用、计算机控制系统、数字通信、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数据采集与数据挖掘、数理统计、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数值分析和交通运输学科发展前沿讲座。

表1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课程安排

4 教学(科研)实践

硕士生教学科研实践环节分教学实践、科研或生产实践和社会调查3项。其中教学实践采取专业课程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带本科生实习、实验、课程设计、协助导师指导毕业设计等形式。科研或生产实践适用于没有或缺乏本专业生产工作经验的研究生,将其安排到生产部门学习和实践。社会调查指依据课题进行某一方面广泛调查研究,并以专题报告的形式提交有关部门。实践环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其中1项或2项进行。具体由指导教师和教研组(研究室)负责安排检查和指导,并对实践效果进行考核。

除此之外,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硕士生还应至少做一次不少于1小时的前沿性学术专题报告(论文开题报告除外),并提交不少于2000字的宣读报告,由指导教师和教研室负责对其学术报告质量进行考核,不合格者重做。参加不少于2次学术活动,学术活动内容包括校内外学术讲座、学术会议、教学或科技比赛等。

5 学位论文撰写

5.1 前期准备

在正式进入学位论文工作前,需按硕士生中期检查标准,从政治思想、学术水平、科研能力、课程成绩多方面进行中期筛选,如硕士生必须在省、部级以上刊物或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公开发表论文1篇以上等。筛选未通过者不具备学位论文撰写资格,推迟论文写作时间,直到中期检查考核合格为止。

5.2 开题报告

在导师指导下,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撰写论文开题报告,确定研究课题。开题报告内容包括: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拟研究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线路、完成本研究已具备的基础和存在的问题、研究工作进度安排、参考文献等。严谨的开题工作是做好硕士生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基础。

5.3 答辩控制

严格答辩是保障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硕士生学位论文水平的强有力措施。答辩工作由系答辩小组组织。答辩小组由组长一名,成员4~7名,秘书1名组成,其中教授级导师比例不低于30%,校外专家比例不少于20%,采取院级公开答辩的形式进行。每个硕士生答辩时间控制在30~40分钟。对论文选题、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存在明显错误的硕士生论文,不通过毕业答辩,不授予硕士学位。

5.4 监督审核

硕士生论文监督审核机制包括初期检查、中期检查和后期检查三部分。初期检查是研究生导师对论文的选题、研究内容、可行性等进行质量把关,及时纠正研究生写作错误。中期检查是系教研室通过中期答辩的形式对论文质量进行集中检查,考核研究生论文执行进度。后期检查是学院对通过硕士论文答辩的论文组织专家进行检查,以保证答辩质量。

6 结语

智能交通系统作为解决当前复杂交通问题的有效手段,急需与之适应的具备多学科交背景的专门人才。本文借鉴多年教学实践工作经验,探讨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法,期望能对交通领域人才的培养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 刘鸿.论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J].江苏高教,2002(6)

2 王站军,廖湘阳.关于我国研究生教育“积极发展”战略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4)

3 李素琴.张晓明碱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多样化的认知语境阐释[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6)

4 陈颖.提高质量意识,强化毕业论文管理[J].中国医学,2004(12)

土木工程硕士 第12篇

随着全球经济与科技的迅猛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模式也进行了改革。对于以应届本科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硕士范围的扩招, 意味着正式启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专业型硕士是与学术型硕士相对, 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硕士研究生, 所获学位是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 以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技术人才为目标。

环境工程技术人才对于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及国际地位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重视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高等环境工程教育的共识和新的趋势。因此, 如何切实培养、训练环境专业硕士的工程能力, 提高他们对现代社会环保体系的贡献率, 使他们成为当今以环保为目标的社会的工程技术人才, 是我国环境院校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工程能力①是指对工程的计算、设计、开发、工序创新能力和生产、生活过程中所遇到的经济问题、环境问题、法律问题、政治问题等解决能力。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 伴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 环境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备水、气、声、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环境规划评价以及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科研开发等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专业型技术人才。通过与环境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的结合, 得出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的工程能力培养内容大致包括:大气污染防治工程技术、水污染防治工程技术、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利用技术、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环境系统工程技术等几个方面。具体体现在环境功能新材料的制备;水、气、固体废物的污染控制新工艺设计的相关试验;环保工艺设备的开发和生产运营管理能力;评估一个企业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能力;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规划的能力;废物资源化和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与研发。

1 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工程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1 培养模式单一, 专业课程的不合理设置

环境工程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模式还未成熟, 和一般的学术型实际培养模式大同小异, 没有突出表现环境工程专业型人才的特色, 使他们在进入社会后没有明显的专业优势, 只是泛泛地了解了本专业的知识, 而没有系统地、深入地了解, 在职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没有竞争优势。在全国各大高校对于环境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大体上是一致的, 没有针对性地去培养硕士的科研创新能力, 没有提高他们的思维创新能力。各大院校对于专业型课程的设置基本是重理论学习、轻能力培养, 完全不符合专业硕士的培养要求。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整体性, 学生所学知识相对较为零散, 知识层次之间缺少关联性和互相渗透性, 阻碍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把握和熟练运用。

1.2 导师资源匮乏, 缺乏企业导师的实际指导②

由于目前很多高校的导师评选制度存在缺陷, 高校普遍以“学术为天”, 教师要想在高校中发展主要靠学术, 如评职称、争取科研项目都必须看科研论文。只要科研成果佳, 就可以得到认可, 而不注重实践能力的提升, 因此大部分教师在科学研究方面投入较多精力, 要求研究生在科研上开展大量的工作, 而导致专业学位硕士进行实践研究的机会甚少。对于导师的选拔, 主要注重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等, 导致那些实践经验丰富、工程能力极强的优秀教师无法成为专业导师, 加剧了应用型导师的匮乏。目前导师与研究生比例完全失调, 一个老师要带好多个研究生, 老师的精力有限, 不可能做到与每个学生每天的交流与沟通, 每次学术交流都会受制约, 影响学生的科研水平的提高。社会迅猛发展, 知识体系不断更新与完善, 导师如果不及时充电, 进修, 他们的知识更新速度略慢, 导致知识结构体系的落后, 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1.3 学生实践经验不足, 缺乏实践条件

关于环境专业型硕士的培养, 主要是针对硕士的独立思考能力, 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研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等。目前校内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教学条件的高校极少, 各个高校由于有限的科研经费, 实验条件不是很优越, 专业型硕士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实际的科研项目, 影响他们的科研能力。因此, 很有必要去开拓校外的实践训练基地。但目前对于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 形式大于内容, 有些单位仅仅在学校挂了牌, 而非实质性地对硕士研究生进行实践训练培养, 也没有进行联合培养协议的签署, 专业硕士得不到锻炼的机会, 从而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与提高。

2 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工程能力提高路径与方法

针对这些制约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不利因素, 我们系统地、全方位地进行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工程能力提高路径与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构建全新的培养模式与有效路径, 以培养出更高层次、高素质、适应时代要求的现代环境专业高级工程师。

2.1 培养模式多元化, 加强专业实践环节

多元化的世界需要多元化的人才, 多元化的人才需要多元化的培养模式。而环境专业型人才的培养模式需要突出本专业的教育特色, 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践训练和管理模式等几个方面。课程设置③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 以职业需求为目标, 以应用知识和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要注重创新, 不能死板地依照教科书进行教学, 要突出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针对性地进行案例分析, 多元化地进行实验教学, 要合理地运用有限的实验条件, 创造条件, 重视团队协作, 积极组织团队讨论, 探究新思路, 有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进行半年到一年的实践环节, 这是检验自己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有效手段, 要提交实践学习计划, 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

2.2 加强“双师型”导师队伍建设

优秀导师应该是拥有完美的工作态度、发挥好教师的表率作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团结协作处共赢、教育以育人为本、教育面向每一个学生、展现教学真实性、正视学生的科研成绩、提高自身的教学效率, 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工程师。高水平的“双师型”导师④队伍是确保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另一个重要条件, 他们除了要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专业理论知识、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教师的基本技能外, 还需具备较强的应用意识、实践技能和适应市场需要的教学能力。学校应该多聘请一些社会教育经验丰富的、德高望重的、教学独特的老教授组成科研团队, 每个团队拥有独特的教学体系, 吸收优秀新教师开展新课题, 切实提高本课题组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师资教育水平;增加每个课题组、每个研究方向的学术讲座活动, 包括国内外优秀的研究者、院士进行学术交流, 积极组织优秀青年教师出国进修;改“学为主、用为辅”为“学术与应用并重”, ⑤改革教师评价体系与考核方式, 鼓励教师进行挂职锻炼, 体验教学、生产与应用各个环节, 积累实践经验, 提升自身工程素养;改革应用型导师遴选制度, 选拔优秀导师, 从各个实践基地选拔优秀技术人员作为专业型导师, 从而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3 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 拓宽实践基地

学校教学无法提供系统的、真实的、工程化的学习训练环境, 而企业的产品设计、生产要素比较完备, 能给学生提供贴合生产实际的实践机会, 是工程化训练的最佳场所, 对学生获取直接经验大有裨益。因此, 实践训练基地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环节, 是培养和训练专业硕士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 也是研究生从理论学习到实践, 从校园学习到社会工作之前所经历的独立工作能力培养的过渡提高阶段。实践基地的建设要依托企业, 学生参加实际项目的锻炼要依靠企业。企业与院校应大力完善合作体系, 互惠互利。在专业硕士入学之后, 就进行学生联合培养协议的签订, 使院校与企业紧密联系, 根据双方的培养资源, 全方位、多方面地进行培养。这样让企业直接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 既使学校走出封闭办学的模式, 优化了人才培养过程, 又解决了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实践环节薄弱的问题, 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培养环境工程专业型硕士的过程中, 各大院校应致力于环保科技院、环保公司、环保局、污水处理厂等资质单位的建立与合作, 为环境工程专业硕士提供实践基地, 使专业硕士能够熟练掌握环境领域相应的技术开发、环境质量评估和环境监测与规划等。

2.4 提高研究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能力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 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 开发新产品, 提高产品质量, 提供新服务的过程能力。对于环境专业硕士而言, 要求在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上, 扩大对书本和文献的阅读量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重视环境专业前言讲座, 了解最新科研动态, 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把自身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过程去;培养自己的处事能力, 挖掘科研过程中潜在的问题;系统地、全面地撰写学术论文、文献综述, 对该研究领域有了最新的归纳与总结, 可以培养研究生的科研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重视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更为综合的训练体系, 即通过对专业硕士实行分层次、分阶段的训练, 形成工程训练的系列化体系, 提高其科研能力。

2.5 专业型学位论文体系的改革

学位论文是指为了获得所修学位, 按要求被授予学位的人所撰写的论文, 是一个硕士科研成果的体现。专业型学位论文强调实践过程中的探索与创新, 特有的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实际过程中所要承担的责任与管理能力, 而非注重独创性与特殊性。专业型学位论文应体现研究生对环境工程知识的熟知程度、运用环境工程理论、方法的能力, 尤其需要重视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论文开展过程中要进行定期考核评价。完成专业学位论文后, 由导师和学科带头人协商组织, 聘请专家进行预答辩, 通过后方可正式提交专业硕士学位申请。论文评审通过后再组织公开答辩。答辩通过后, 由学院和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开会审议, 通过评定后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3 结语

培养具有工程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是高等工程教育的根本目标。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培养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应用性人才培养为主, 从工程师培养角度制定培养计划, 构建新型教学体系及人才培养保障体系, 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要。

摘要:工程能力的培养, 关键在于建立有效的培养模式和寻求科学的途径与方法。本文分析了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工程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与提高路径, 为该领域专业硕士工程能力提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工程能力,提高路径与方法

注释

11 张学洪, 解庆林, 曾鸿鹄.大学环境类专业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论坛, 2009 (4) :3-5.

22 刘宏波, 刘和, 符波.关于当前环境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几点思考[J].大众科技, 2012.14 (155) :218-219.

33 陈伟, 杜世章, 游章强.地方高校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以“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环境工程专业硕士为例[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32 (2) :143-146.

44 黄载曦, 姚星.对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12 (5) :90-93.

上一篇:提升关系下一篇: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