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生教育范文

2024-07-07

爱生教育范文(精选12篇)

爱生教育 第1篇

一、“爱生教育”的涵义

师爱, 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 她能鼓舞学生健康成长、奋发向上。人们常把师爱喻为母爱。母爱是伟大的, 但师爱要高于母爱, 它意味着教师不能以狭隘的个人私情或好恶去对待学生, 而应带着祖国的希望和人民的重托, 按照接班人的要求去全面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在这师爱的路上, 班主任付出的是心血, 固守的是忙碌;班主任投入的是青春, 洒下的是爱心, 班主任的爱融化在学生渴望的眼睛里, 同行在学生求知的道路上, 淡化在学生光明的前程中。那么, “爱生教育”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1. “爱生教育”意味着 “关怀”。 师爱是教育的“润滑剂”, 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 做学生的贴心人时, 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为有了师爱, 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 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 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师爱要全面、公平, 全面公平的爱是指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 而不因学习成绩好坏改变。

2. “爱生教育”意味着 “尊重”。 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是消除教育盲点的基础。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与学生虽然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同地位, 但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 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盛气凌人, 更不能利用教师的地位和权力污辱学生;而要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 理解他们的要求和想法, 理解他们的幼稚和天真;要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 在磨练中成长。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与教师缩小心理距离, 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依赖感。

二、实施“爱生教育”的方式

1. 对学生要严中有爱、爱中有严。 班主任和学生之间不能成为一种“阶级对立的关系”。有的教师认为爱就是严厉, 坚信“棍棒之下出高徒”的论调, 主张采取强制、管束、呵斥、体罚等方式教育学生。当然, 严格并非错误, 但过分严格的教育方式却让人不敢恭维, 它存在着多种心理的和伦理的缺陷, 也和时代的主体教育精神相违背。知识经济时代, 教师的功能地位不再是纯粹的传道授业解惑, 教师的形象也不应该还是传统的板着面孔的“师道尊严”, 他更应做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和激励者等等。况且, 对学生过分严厉, 往往容易使学生产生自卑感、恐惧感和厌学等不良情绪, 对学生的心理也造成了极大的压抑, 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或者唯唯诺诺, 缺乏自信和主见;或者性格乖戾, 烦躁不安。

2. 对学生的爱必须公平无私、不能偏爱。 要真正公平地爱学生, 必须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把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真正当成是正在逐步走向成熟、走向自觉的学习主体, 同时也要承认学生的智力差异。心理学告诉我们, 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立的人格特点和价值, 不能幻想用一个截然统一的标准去“修理”个性千差万别的学生群体。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长处, 恰如其分地表扬, 使其对自己对未来都充满信心。班主任不一定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学习成绩优异, 但可以培养每一个学生在其他方面提高素质, 如品德优秀、能吃苦耐劳、愿意学有所长, 为社会尽心尽力等。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与生俱来的成功欲望, 只要教育得法, 学习成绩最差的学生也是可以造就的, 绝不可因为成绩的好坏或其他原因而漠视部分学生或偏爱部分学生。

3. 对学生的爱必须身体力行、以身作则。 学生人格完善的过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师德和本身人格力量所施加的影响。班主任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无不影响着学生。尤其是小学班主任, 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正在成长中的善于模仿的可塑性很大的少年儿童, 学生把教师当作自己学习的榜样和生活的指导者。为此, 我们应该对自己约法三章:要求学生做到的, 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 自己带头不做;遇到艰苦工作, 自己要干在前面。比如, 要求学生不迟到, 平时自己也不能迟到;要求学生出操, 自己也应按时出操;让学生保持卫生, 自己就不能随地吐痰, 乱扔东西;开展体育比赛, 帮学生做好服务工作, 为学生加油等等。正所谓“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打铁先得自己硬。这样, 我们就能取得学生的信任, 就能带领学生不断进步。

学爱生教育理念有感 第2篇

---学习爱生学校教育理念有感

临翔区圈内乡腊东完小孔广跃

爱生学校教育理念是我国教育体制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以人为本在学校教育中的最直接体现,爱生学校是学校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学校教育发展的高级形式,其终极目标是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潜能的充分展现,使每个学生都能自信而成功的学习和成长,让全体学生学会求知,好学,会学,学好;学会做事,应用所学解决问题,养成生活技能;学会做人,尊敬师长,尊重他人,品德良好,身心健康;学会共处,与同学合作学习,乐于助人,富有团队精神,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在个人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爱生学校教育的理念包括四个方面的维度:全纳与平等;有效教学;安全、健康与保护;参与与和谐。

如何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下实施爱生学校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深入学习爱生学校理念,反思自己的言行,调整自己的心态,转变自己的观念,提升校长和教师的爱生素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完善,我国的教育发展出现了朝气蓬勃,日渐振兴的现象,但这并不代表现行的教育体制就是最优化的,很多教师仍沉浸在改革带来的喜悦与快乐中,特别是传统的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为我最大的思想仍存在大部分教师心中,低下身来和学生平视,用心和学生交朋友仍是我们需要转变的观念,深入学习爱生 1

学校理念,用爱生教育方法对待每一节课,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待每一个教育的细节,更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内容,对于农村地区的孩子,更应该解放我们思想,用全纳和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还学生应有的自由空间,让智慧之花开放在每一位教师的心中,我们应该相信:

如果你想改变环境,唯一的方法就是改变你自己。因此,我们应反思自己的言行,调整自己的心态,转变自己的观念,让爱生学校理念充满每一位教师的点点滴滴教育活动中。

二、从学校的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入手,让各项制度体现爱生学校理念的建设标准

以往我们一所学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大部分是通过上级的有关要求或教师的集体智慧形成的,爱生学校的制度建设需要除围绕教育方针外,还要因地制宜,征求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的建议意见,特别是尊重学生的意见,因为,一个学校的制度往往需要我们全体师生来共同维护,只有尊重学生的意见,制度建设才能顺利实施,一个制度的建设需要体现学生的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参与权。

三、强化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让爱融入校园的各个角落

校园文化建设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隐性上来感染学生健康的心灵,我们可以利用标语、宣传栏、意见箱、鲜花绿草等方式来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从儿童视角出发,以儿童权利为中心,建设安全健康的环境,爱在点滴,让爱融入校园的各个角落。

四、在课堂中融入爱生教育,进行有效地教与学,深入研究学生,用智慧的眼光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用闪光点教育学生

有效地教与学,需要教师做到认真研究课堂、研究学生、研究学习目标、研究教材、研究教学方法,将爱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特别是研究学生方面更应该全面具体细致,只有全面的了解了全体学生,我们才能因材施教,才能做到上起课来游刃有余。好多教师常常在课堂中会遇到被学生问倒、卡壳、尴尬,其原因就是对学生了解不够。如何才能全面的了解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利用班级花名册或自我介绍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班级花名册获自我介绍能让我们最快的熟悉学生的姓名、住址、性别、爱好、性格等基本情况,但所体现的并不够具体,同时还有部分是不全面的,还需要利用其他方式熟知。

2、在课余时间和学生一起游戏能更全面的了解学生

游戏是孩子们的最有趣的行为,在游戏当中,孩子们会放下思想包袱和戒备心理尽情的娱乐,他们在游戏中是忘我的,能真实的将自己的天性展现在我们面前,当然我们教师也应该乐于其中,只有我们融入游戏当中,学生才会放下戒备心理和我们一同玩耍,才能平视我们。

3、家访是了解学生在家庭和社会活动中最好的方式

影响一个孩子的因素,社会环境是一个重要的一环,因此,我们需了解学生在家庭、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家访能更深刻的了解学生的社会活动,了解学生生活的环境和背景,这对于我们的教学活

动是有较大帮助的。

4、教师以身作则、处处为学生着想将会成为学生的知心人,成为真正学生的朋友

要想成为学生的知心人,成为孩子信任的朋友,教师更应该做到以身作则、说话算数、躬下身来从心底和学生交朋友,倾听他们的真心话、理解他们的困惑和烦恼,当然,我们做朋友的原则是决不能歧视或蔑视你的朋友。

只有真正的了解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取得最大的收益,才能称之为最有效的教学。

五、建设和谐、团结的团队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团队的力量是无坚不摧的;一个成功的团队能造就无数个个人的成功,因此建设和谐团结的团队是实施爱生学校的又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建设一个无坚不摧的团队,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强化学校管理班子建设,搭建锐意进取的管理队伍

历来我们的管理队伍往往都是由学校的骨干教师组成,作为爱生学校的管理队伍应该包括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和社会人士,在这里,我们决不能忽视学生代表这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由学生代表参加学校的管理真正体现爱生学校学生的参与权,同时,学生代表能搜集到大部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能了解学生最想解决的事情。

2、开展一系列活动,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创新力

开设心理辅导室来引导学生的心理健康,解决学生心中的困惑和疑团;利用多种途径召开家长会和家长培训会或发放宣传册等,以达到家校共同管理的目的;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讲卫生、讲文明、爱老敬老等一系列活动,让学校、家庭、社会融为一体,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尽到自己的责任;健全和落实良好的卫生体检制度,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同时开展实际有效地安全应急演练,让每一个学生都生活在安全愉悦的环境中。

六、制定爱生学校发展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目标是我们发展的动力,制定爱生学校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就是要让我们有一个明晰的方向,一个发展的航标,让我们永不迷失方向。制定发展规划要做到具体、清晰、要结合实际。

让我们一起努力,让爱充满我们的整个教育生涯。给学生一缕阳光,你将收获到整个春天。

小议情感爱生 第3篇

爱生方法很多,可笔者更提倡情感爱生,在情感爱生中得到了快乐,受到了学生的好评,主要做法如下。

一、激情饱满,关爱学生

教师应对学生充满激情,全身心的关爱学生,用真情关注每一个学生成长,用情感教育学生,感染学生,真正了解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心声,达到师生情感交融,心灵相通。教师的情感教育应该是对事业、对生活、对学生执著的爱,是美好心灵的自然流露。用饱满的情怀和真挚的情感影响、感化学生,以求情感上的共鸣。

二、为人师表,感染学生

教师的言行应为学生之表率,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善于用眼神、表情、姿态、行为、兴趣、爱好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教师的语言、表情、眼神、行为要充满情感,要走进学生的心田,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你是在关爱他们,喜欢他们,这样他们才能高高兴兴地接受你的教导。

三、传授方法,引导学生

教师在情感教育时,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材施教,引导学生茁壮成长。传授给学生多样的做人之法,引导学生积极向上。比如,让学生学会宽容、奉献、自尊、反思,学会舍得、放弃、分享,学会换位思考,多看别人的长处、优点,学会知足常乐,感恩报国,从名人身上汲取营养,从身边好人身上学习亮点,多为他人做好事,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取长补短,知错能改,学生能用老师教给的方法为人处世,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明事理、有方法,他们成长才健康,他们的生活才快乐。

四、把握个性,帮助学生

中学生虽然知识视野和生活阅历还不够开阔和丰富,但他们的情感世界确实丰富多彩。作为教师,应该把握住学生的个性,把握住学生的情感需求。教师要用真心去了解学生所想、所需、所求、所疑、所难,用自己的情感去换学生的情感,真正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从而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一个人的一切活动总是有一定的倾向性,表现出人的特征。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也要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把握学生的个性,用情感关爱学生,帮助学生养成好的习惯,使学生健康成长。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要针对不同的个性,从具体事情出发,从每一天做起,从小事做起,引导帮助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荣誉感、义务感、成功感、自尊感、宽容感、感恩感等等。教师要针对个性强的学生,多运用方法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不断进步。比如,教师可以投其所好,用学生之所长来感化他,帮助他,和学生一起打球、跑步、做游戏,教师还可以用眼神、表情、语言、动作和学生沟通。对经常犯错误的学生,教师要先说说学生的长处优点,然后再指出今天的不足,有时还要适度地进行惩罚,让学生知道犯错误是要承担责任的。因为,没有惩罚的爱是不完整的爱,是有缺欠的爱,有惩罚的爱才是完整的爱,惩罚也是一种爱。教师惩罚的爱是学生所能接受的,愿意接受的。比如,唱歌、跳舞、跑步、写说明书等等。教师的情感帮助,要真正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是在关注他们,爱护他们,喜欢他们。老师确实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应该尊敬老师,听老师的话,感恩老师、报答老师,应该做一名听老师话,为老师争光彩的好学生。

综上所述,用情感方法关爱学生成长,确实效果甚佳,方法也不仅仅上述四种,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还望广大同仁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关注情感爱生之法,使之更加完善,更加有效,共同品尝情感爱生的快乐。

爱生教育 第4篇

天桥区是济南市中心城区之一, 目前全区人口52万, 有各类学校、幼儿园55所。它位于济南市区北部, 黄河穿区而过, 它犹如一道天堑, 将天桥区隔为南北两岸。南岸是济南市老工业区, 占地73.31平方公里。由于历史与地域等原因, 相对其他城区, 教育基础薄弱、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随着济南“北跨”发展战略的推进, 天桥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外来务工人员大量涌入, 特别是服装、果品、小商品等批发市场的兴起, 更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低收入外来人员前来寻求就业机会, 因此原先以企业工人、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子女为主体的生源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截止2011年9月份,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校14040人, 占济南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50.2%。黄河北岸是两个乡镇, 辖区面积175.7平方公里, 占全区面积的三分之二还要多, 有3所中学、15所小学, 为纯农村学校。农村大量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 留守儿童急剧增加;农村教育资源严重不足, 尤其是农村师资缺口很大, 现有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 教育教学质量普遍不高。

2007年以来, 面对亟待发展的现状, 天桥教育确立了“均衡、公平、内涵、特色,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发展理念, 经过全区上下的不懈努力, 天桥教育拥有了较为厚重的基础, 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教育活力不断增强, 教育品质明显提升, 教育改革成效逐渐被社会和百姓认可。走入天桥区的每一所学校, 校容校貌焕然一新, 硬件配备基本上达到山东省办学标准, 学校文化建设逐渐凸显出特色, 这样的变化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家长的认可, 原来严重流失的生源逐渐开始回流, 多数学

当前, 推进素质教育进入深水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业已颁布实施, 天桥教育人紧跟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步伐, 着眼于区域的教育现状、学校的历史基础、尊重学生的发展需求, 审慎地思考着未来十年天桥教育的发展, 我们不失时机地引进“爱生学校”项目, 以此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落实素质教育要求, 切实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实现济南市教育局提出的“教好教会、学好学会”的教育目标, 完成天桥教育由硬件整合到软件提升的转型, 努力实现高位均衡基础上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优质发展。

一、关于“爱生学校”

“爱生学校” (child-friendly school, 简称cfs) 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东亚一些国家开展基础教育合作过程中所推行的试验项目, 直译为“儿童友好型学校”, 为称呼起来更简约, 命名为“爱生学校”。该项目在很多国家以及我国西部教育欠发达地区的试验均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切实促进了儿童权利在学校的落实, 推动了孩子们获得高质量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为了进一步推动该项目在中国的实施, 让中国更多的学校成为国际视野下, 符合《儿童权利公约》及中国教育方针的“爱生学校”, 验证该项目在教育发达地区的适切性, 2006年起, 国家教育部与联合国儿基会合作研制《中国爱生学校标准》, 它共有全纳与平等、有效的教与学、安全、健康与保护、参与与和谐四个纬度, 下设15个领域45项标准412个指标 (其中包括173个过程指标, 239个结果指标) , 这些标准是在吸取了国内外众多学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 几乎涵盖了义务教育学校应该做的工作的仅告诉学校及教师“做什么”, 而且在“怎么做”方面有具体的指导。围绕“怎么做”, 还有一系列制度方面的要求, 有助于促进学校在“爱生”理念引领下实现精细化管理。

2011年6月, 天桥区成为继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辽宁省沈阳市、甘肃省兰州市、北京市海淀区之后的第五个试验区。各实验区在项目推进策略上不尽相同, 作为省会城市, 沈阳市和兰州市均采取用强有力的行政推动的方式, 并且根据实际选取项目校先行试点。北京市海淀区的教育种类齐全、基础教育领先、优质资源密集、教育质量卓越, 作为“爱生学校”的试验区的管理部门, 海淀区教科所在科研引领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工作效果显著。石家庄市井陉县是该项目中东部地区的第一个试验区, 其创新意识比较强, 工作亮点比较多。“爱生学校”项目在教育部基教一司的领导下、在北京师范大学专家团队的指导下科学推进, 扎实研究, 每年举办两次项目研讨交流会议, 促进各试验区稳步推进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加强交流与合作。

二、双轮驱动“爱生学校”创建

我区在项目推进上注重借鉴学习, 突出科学研究、关注教育细节, 侧重质量提升, 采用行政推动与科研引领双轮驱动的推进策略。

(一) 行政推动

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 如果离开了强有力的行政推动, 像爱生项目这种很难准确量化、很多内容无法显性化的软件提升项目, 难于落实并深入开展。我区的行政驱动体现在以下三点:

一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新任区委书记在《天桥区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发现了“爱生学校”这个名词, 任职之初就对此项工作进行了专项调研, 对“爱生学校”的引进给予充分肯定, 并表示全力支持, 拨付“爱生学校”项目专项资金启动金, 仅2011年下半年, 天桥区委区政府就投入专项经费300万元。济南市教育局陈东生局长参加爱生学校的启动仪式, 并认真研读了爱生学校的相关材料, 认为爱生学校项目非常有价值, 与济南市的教育追求完全一致, 他指出, “天桥区要先行一步, 做出经验”。各级领导强有力的的关心和支持, 保障了“爱生学校”项目顺利推进。

二是实施“爱生学校一把手”工程。我区教育资源整合工作整体提升了区域教育均衡公平发展的水平, 目前, 我们正在教育的内涵发展和办学的特色上全力推进, “爱生学校”的引进恰逢其时, 其理念的先进性、标准的可操作性、指导实践的现实性有利于在全区行政推进教育内涵的提升。我们把《中国爱生学校国家标准 (天桥版) 》作为学校发展水平的年度综合督导软件评估标准, 作为学校年度科学发展目标考核、评优选先的主要依据。教育局与各个学校校长签订了2012年度重点工作完成承诺书, 作为天桥区软硬件全面提升的两项重点工作之一, “爱生学校”项目与山东省标准化学校建设成为校长必须要全力推进的核心工作, 如推行不力, 年底全方位目标考核一票否决。

三是“爱生学校”创建走规范、特色、优质之路。我们将引领每一所学校将学校各项工作与“爱生学校”项目紧密结合, 力争在三年的时间内, 让全区的学校达到“爱生学校”的规范要求, 更多的学校实现特色发展, 部分学校向优质学校迈进, 从而实现区域教育高位均衡、优质发展的目标。

(二) 科研引领

强有力的行政驱动, 虽然强力提升了领导力、执行力, 确保了爱生学校项目的硬着陆, 但仅限于此, 则会忽视对教育本真的求索, 对教育规律的把握, 对师生精神世界的“软”渗透。所以天桥教育实施“爱生学校”项目的另一条途径就是科研引领, 即发挥区教科室、教研室、督导室的组织、指导、培训、研究、评价等职能, 切实引领学校在“爱生学校”建设上科学推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组织开展学习与讨论。以项目组提供的材料为核心, 结合其他试验区的先进经验, 组织学校开展不同形式的学习活动, 引导干部教师树立“空杯心态”, 认真研读“爱生”理念, 理解、接纳爱生理念。利用天桥教育博客、论坛、讲座、学习报告会等不同形式引发大家对“爱生学校”理念的思考, 在智慧的碰撞之中, 干部教师对爱生理念的认知愈发清晰———对于学校而言, “爱生”的提法不是老生常谈, 而是回归教育的实质, 彰显教育的本真。创建“爱生学校”不是振臂一呼的口号, 而是教育情怀的进一步涵养和教育智慧的自然生发。创建“爱生学校”不是另起炉灶, 而是对学校工作的进一步统整, 对办学品质的进一步提升。广大干部教师在学习、讨论、实践中逐渐构建起理想学校的模型, 大家追寻教育理想境界的愿望更加迫切。

二是实施《中国爱生学校国家标准》的本土化修订。项目组建议各试验区根据当地教育实际对《中国爱生学校国家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 我区在此项工作中投入了时间和精力, 做到干部、教师、学生、家长全员参与, 广泛征求意见, 数易其稿, 尊重原创本意, 调整修改与区情不符的内容, 提高指标标准, 跟进当地教育发展形势需求, 创新指标内容, 努力显现天桥教育特色, 结合我区实情, 共删除4条、改动17条、添加10条指标, 项目组专家李雯教授在审阅修订稿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对于标准的本地化修改能够立足天桥教育的实际情况, 体现了天桥教育发展的方向与追求”, 专家的肯定和鼓励是一种无形的动力, 推动着每一项工作向着理想状态迈进。

三是组织开展科学研究。2011年12月起, 利用教育部专家组提供的问卷作为诊断工具, 使用国际上通行的“调查———分析———行动”“3A”模式, 全区41所小学积极开展前测工作, 共有19258名学生和1663名教师填写了问卷。每一所学校积极认真组织, 科学严谨操作, 撰写了基于数据的数万字的内容详实的自评诊断报告,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区域自评诊断报告。我们组织包括领导、专家、研究生教师在内的五轮评审, 并对校长、局领导班子、科室负责人进行分层反馈。前测的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充分暴露问题, 全面诊断区域和学校发展现状, 发现共性问题并加以集中分析, 反思探讨, 查缺补漏, 寻求解决策略, 从而有的放矢地改进我们的工作。2012年3月起, 在前测的基础上, 各所学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2012年行动策略, 机关科室制定了各自的推进计划, 我区爱生学校项目正式进入行动阶段。

四是及时总结, 扩大宣传。为促进干部教师深入学习践行爱生学校理念, 站在儿童视角审视工作, 及时总结经验, 举行“爱生”案例征集活动、开展“爱生校园·精彩瞬间”摄影展。此外, 编辑出版《天桥教育报》 (爱生学校专版) , 面向家长宣传“爱生学校”创建工作, 扩大影响力, 让更多的家长成为“爱生学校”建设的同盟军。《济南日报》《济南时报》《都市女报》等新闻媒体也多次报道我区“爱生学校”创建工作。

行政推动和科研引领相结合的推进方式, 既保障了项目实施的执行力度, 又发挥了研究的科学引领作用, 两者互相促进, 有力地推动了工作的开展。

三、“爱生学校”促进教育内涵发展

当前, 天桥各所学校内外涌动着一股无形的“爱生”的力量, 这力量源自对学生成长的关切、对教育进步的追求, 更是对社会发展的担当。把每一件小事做出教育的味道, 天桥教育在“爱生”理念的引领下悄然地发生着变化———

(一) 尊重特殊与差异, 追求平等的教育

从孔子、苏格拉底到杜威,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已经用他们的智慧、思想和实践告诉我们, 教育的原点是人, 学校教育的本质使命是“使人成其为人”, 教育的本质就是尊重, 尊重要从心开始。在天桥教育人的眼中, 无论贫富、无论农村还是城市, 无论处于怎样的学校, 有什么样的基础, 我们全不拒绝, 让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张扬个性、全面发展。天桥教育人有这样的理想, 无论城乡, 让每一所学校都成为有特色的优质学校;不分内外, 让每个孩子都享受高质量的教育。

2011年的暑假, 天桥教育招生工作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几所热点学校在各家媒体多次曝光, 外来务工定点学校更是出现连夜排队报名的盛况, 面对无节制的大量涌入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教育局一方面做好校长、老师的思想工作, 让大家明确认识到, 本着全纳的教育理念, 确保每位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入学这是政府的责任, 教育的本份;另一方面积极与各级部门协调, 在原有10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定点学校的基础上, 自行确立了6所试点学校, 全部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开放, 并在部分学校增加班数, 确保了9月1日让所有符合条件的学生全部“有学上”。为了让这些流动的花朵能够“上好学”, 每一所学校都在尽心竭力地做好一个个细节。黄台小学在今年年初召开家长会, 下发项目齐全的调查问卷, 了解孩子的生活、心理、交友、读书等方面的情况, 掌握第一手材料, 为进一步做好学校的“雅行”“责任”教育打好基础。博文小学利用班会时间定期开展活动, 如:家长育子经验报告, 让来自身边的经验引起家长的共鸣;“我是班级小主人”, 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尽快融入集体;“我是爸妈小帮手”, 培养孩子在家庭中的责任感;“独一无二的我”“朋友、你好!”等活动增加孩子的自信, 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 这些温情的活动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是情感上的关怀。

查查 (化名) 是天桥区实验小学三年级的一位普通而又特殊的学生。能够与其他小朋友一起上学, 是查查最大的心愿, 也是他一直能够顽强与疾病抗争的唯一动力!学校接收他正常入学, 并将其所在班级教室调到一楼, 方便轮椅进出, 配备了行动不便人士专用厕所以及轮椅专用坡道。班主任张老师还经常牺牲假期休息时间, 冒着酷暑前去为孩子补课。在班中组织活动, 号召学生奉献爱心, 为孩子录制祝福视频、制作贺卡、画画等。“爱生学校”积极提倡为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帮助, 查查的随班就读既实现了他的上学梦, 也让其他孩子关注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从小培养他们关心他人、关注弱势群体的良好品质。

“爱生学校”倡导性别平等的教育环境, 明珠小学在“爱生学校”前测中将男孩和女孩分别进行数据统计, 他们发现女孩比男孩更适应当前的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在当前男女生同班、学习同样内容的基础上, 如何研究男孩、理解男孩、走进男孩, 为此, 学校成立了“男孩俱乐部”“男孩研究俱乐部”。学校为参与研究的教师、家长购买了《男生教育缺什么》《拯救男孩》等书籍, 通过记录《男孩成长手册》, 对男孩现象进行探讨, 摸索男孩教育规律, 破解“男孩危机”。

打破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 选派一批批校长、教研员、骨干教师深入农村学校, 带去了新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 城乡的互动交流中, 演绎出教育别样的精彩, 为农村学生接受优质教育提供保障。

(二) 保障师资与课程, 追求有质量的教育

近年来, 我区“三主体”培训模式的顺利普及, 极大提升了天桥教师的研究能力和专业素养。“爱生学校”项目的有效推进, 更为教师教学支持系统不断助力。在2011年的小学语、数、英学科教师全员参与的山东省教师远程研修中, 天桥区教师总排名列全省第三, 教学资源开发方面成绩斐然, 列济南市首位。为此, 三所学校被确定为山东省2012年小学“双对接”远程研修课程开发委托对象。在2012年的教研员远程研修中, 中小学教研员总成绩再列济南市首位。山东省教育厅张志勇副厅长在天桥区远程研修表彰会上, 充分肯定了天桥教师取得的优异成绩。2012年, 天桥区委区政府拨付1000万元经费, 用于人力资源提升, 有力保障了大密度、高起点、宽领域的教师培训, 加速教师专业成长的步伐。仅今年上半年就分两批选派近百名“名师”“名教研员”人选赴华东师范大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封闭式培训学习。

从学生的兴趣需求出发, 努力做到让课程关照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全区课程建设百花齐放, 成效喜人。博文小学《书法与阅读》《书法剪贴报》课程, 制锦市街小学以面塑、快板、马勺脸谱、刻瓷、鲁绣为主要内容的《快乐生活》课程, 黄台小学“雅行·负责”德育课程等, 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了一个开放、自主、可选择的教育环境, 创造充满魅力、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

完备的课程体系, 丰富的课程资源, 依托课堂教学来保障质量, 教师以更加宽容的心态、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对待表现各异、发展水平层次不齐的学生, 以更加具体的措施、更加多样化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在有效的教与学中落实全纳与平等。深入开展《中小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研究》课题研究, 梳理小学阶段语、数、英学科的每一课教学目标, 让课堂的着力点转向学生的兴趣, 上孩子喜欢的课、用孩子喜欢的方式上课, 所有的课都以孩子的主动学习为前提, 孩子们在自己是主角的课堂上, 享受着与同学、与老师的和谐, 享受着探索真理的过程、享受着自己创造出来的精彩, 享受着一天天成长的快乐。

(三) 关注细节与成长, 追求人文的教育

以往的冬天, 黄河北农村学校的教室里没有取暖设备或者是取暖效果差。“爱生学校”项目落户天桥之后, 在资金相当紧张的情况下, 很多学校的校长不约而同地将关注点放在了家长们最为关心的学生冬季取暖上, 全区所有的学校都行动起来, 集中供暖、锅炉取暖、空调取暖, 无论采用哪种措施, 都能确保教室温度在18℃以上,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温暖、舒适的学习环境, 孩子们的脸上绽放的笑容是那么满足和惬意。

从儿童的视角思考教育, 将儿童文化元素加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每一个设施、每一面墙壁都以儿童的视角审视, 每一项建设、每一项举措都以学生的需要为目的。图书室内放低的书架, 校园里高高低低的座椅, 变小变矮的体育器材, 不同高度的洗手池, 感应式的水龙头, 以优美的儿童歌曲编辑的上下课的铃声, 一切都在细节中展现着温馨、人文和友好。坚持教室通风;将电线全部换新, 以免发生火灾;将有棱有角的墙柱用软管进行包装;操场上铺设透水砖, 避免雪天湿滑摔伤;按照不同年级孩子的身高, 随时调整桌椅的高度;调整校内各类宣传栏、标语、黑板等高度, 使其在学生正常的视线范围内……这些都是小事, 在这些小事上的思考和做法就是对爱生学校理念的理解和诠释。

站在学生全面发展的视角谋划大课间活动, 让每一个孩子每天享受一小时有质量的体育锻炼, 诗文操、彩球操、京剧操让运动充满了浓郁的艺术气息, 花样跳绳、篮球、排球、足球等传统运动项目也在创新形式, 孩子们在参与中感受运动的力与美, 阳光大课间, 让孩子们掉进了快乐的大磁场, 享受着属于他们自己的快乐。

(四) 促进参与与合作, 追求和谐的教育

班级管理轮流坐庄, 班队会、晨会的主持由学生担纲, 别具特色的校标、校服、校园吉祥物出自学生的手笔;班级文化由学生亲手布置, 学生的智慧在学校中熠熠闪光, 每一名学生都在充满智慧与人性的引导中享有权利, 同时担负起各自的责任, 在良好的教育生态中自动形成了自信、合作、自爱、乐学、诚实、勤奋的品格。

老师们将关注的目光由单纯的比分数、看成绩转向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关注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更细微的关注到学生的小饭桌、饮水、健身器材、厕所卫生、垃圾处理、楼道和车棚安全以及恶劣天气的应对等, 在参与学校管理的同时, 老师们将爱生理念化为了点滴的行动。

“爸爸妈妈大课堂”是新苑小学家委会的一个主打课程, 也是致力于爱生学校创建的重要内容。学校根据生命教育课“认识生命、欣赏生命、感恩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超越生命”的六个主题, 自主开发了生命教育教材, 在部分内容里邀请对某些方面有见地、有研究的家长来讲课, 在“爸爸妈妈大课堂”上, 孩子们沉浸其中, 领悟知识、经历过程、动手实践, 其乐融融。气象局的家长讲气象知识, 公安分局的家长讲“拒绝校园暴力保护自己”, “零花钱大计划”, “珍爱生命”, 下岗职工做“从头再来”创业的励志报告, “税法知识我知道”……这些迥别于平常课本的知识鲜活、有趣、实用, 丰富了学生生命经验, 点燃每一位家长的心灵之灯。优质教育资源的发掘, 为新苑学子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多样选择。引进“爱生学校”项目以来, 越来越多的学校把丰富的社会和家庭生活与相对封闭的校园生活融合起来, 将社会资源转化为学校教育资源, 丰富学校课程内容, 使家委会工作走向课程化、课题化。相互认可、开放沟通、参与决策, 学校成为教师、学生、家长的共同体, 家校共育真正进入到互动时代。

我们邀请省内知名6位齐鲁名校长培养人选进行专题讲座;组织8位中小学校长参加在清华大学举办的全国第三期卓越教育领导干部高级研修班;每两月举办一期“五名工程”名校长培养人选论坛活动, 这一系列的有效举措切实提高了校长的领导力, 推动学校管理不断走向完善、平等、民主, 日益呈现出和谐向上的局面。

在天桥教育人的心中, “爱生学校”就像一束火把, 引领着大家在爱的探寻与坚守中, 挖掘人性的至善和至美, 感受教育的至真与至纯, 体味教育的博大与宽广、深邃与悠远、生机与活力, 捕捉学生心灵美妙的旋律和独一无二的个性, 用务实求真的方式和行动, 开启学生生命激情的大门, 创造学生灿烂美好的未来。

(作者系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教育局教科室主任)

一所学校应该成为一个理想的家庭。在每一个教室里, 配备一位受过教育、有文化的、得到一定训练的、热爱儿童的教师, 一位赋予教育知识并积极热情地应用其他原则的教师。———帕克《关于教育学的谈话》

爱生教育 第5篇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可爱的同学们:

下午好!2011年8月30号这一天,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个及其平凡的一天,而对于我,却是我人生路上的一个及其幸福而不平常的一天。我怀揣着教书育人的幸福梦,踏进了充满阳光的花坪实验学校这片沃土,奔向了充满生活气息的希望之路。我的青春已在这距离市区最偏远的山村学校度过了两个年头,但我无怨无悔。两年来的辛勤耕耘,两年来孩子们的成长,让我深深地爱上了花坪实验学校这片沃土,爱上了在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的孩子们,爱上了平凡而又神圣的职业—教师。因此,我今天要讲的题目就是《因为爱,我骄傲》

每天,当天蒙蒙亮的时候,孩子在操场上挥洒的汗水,让我由沉睡变得清醒,那是天地下最珍贵的水。当早晨希望的曙光射进教室,我已静候在三尺讲台旁,聆听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那是天底下最悦耳的歌曲。踏着下午的那一缕辉阳,见证我与孩子们运动场上的阳光嬉戏。伴随着最后的夕阳,我已在课室与孩子们开始了夜晚的学习。在白炽灯的照射下,看着孩子那稚嫩的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红光,正在争分夺秒的学习,我感到了欣慰。当夜阑人静,学生已酣然入睡,回想着他们一天劳累的学习,我陷入了深深地思考。每当如果有孩子病了,平时很淡定的我,会显得特别焦虑,好像是自己老妈生病一样着急,即时在晚在累,也要去宿舍照看,当他们身体好了,心情才特别舒畅。也特别庆幸:在我的严格秉着爱的耕耘下,孩子们逐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我便感到,这就是我人生最大地满足。当花坪实验学校越多的苗子成长在这片沃土上,当沃土越来越肥沃,这就是我人生最大的幸福。

然而,付出爱的过程虽是甜美的,但付出爱的道路是艰辛的。班里淘气任性、吊儿郎当、成绩一落千丈、自暴自弃的学生时常有之,但秉着爱是教育的根源,为人师表:我时刻牢记:要给每一颗小草发芽的时间,不要放弃每一颗小草,每一颗草都有泛绿的时候。要用一颗童心,去理解他们的心,用爱去浇灌他们的心灵幼苗,赋予他们茁壮成长的理由。我相信:每一颗小草都有他被欣赏的时候。

在花坪实验学校这两年的时间里,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我不断从这片沃土上汲取养分,花坪实验学校不断地让我成长,沃土的上幼苗也不断地激励我扬帆再致远。特别是我第一次做班主任,就让我爱上了做班主任,我领会到:班主任是世界上最渺小然而最伟大的主任。在我现在所带的班级中,有一位本身不错的学生,但是他是一个思想不稳定的学生,曾今因为听信其他不思上进的同学片面之语,生活习惯散漫,他几近于荒废学业,我行我素,经常上网,是个标准的出现“问题”的学生。老师同学们也认为他不再符合做班干部,认为他是无药可救的堕落者。但他的父母对他期望很高,但却不知道如何引导他。通过家访,和他

父母交流,他父母流露出了心急如焚并着无可奈何的眼光,那一刻,我知道我责任重大,我要让他从悬崖边撤回,于是,我用孩子般的眼睛去观察他,用孩子般的耳朵去倾听他,用孩子般的大脑去思考他,用孩子般的兴趣去探寻他,用孩子般的情感去爱护他!给他做思想动员工作,让他用心灵去认识世界,用心灵去了解别人,鼓励他努力学习,同时,发动班里同学的力量多与他交谈,处处关心他,让他感觉因95班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让他在花坪实验学校这片沃土上健康成长,最后,孩子没有辜负我的期望,他痛下决心改掉恶习,跟上了班集体,也逐渐感觉自己原来生活在温暖的大家庭中,他的学习成绩得到了逐步提高,各项活动也积极参与了。他的转变让我深深懂得:爱,是一种理解,爱,是一种责任,教育,就是教会学生育出爱,懂得爱,传递爱。

岁月如歌,每当听到那首《每当走过老师窗前》时,泪流满面,回想起自己做学生时,我那些亲爱的老师们头发已被粉笔染白,但他们依然用一颗充满爱的火热的心,兢兢业业播撒爱的种子,他们是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老师,非常感谢您。

回想起做教师的这两个短暂春秋,虽然很短暂!但是很温暖,依然清晰地记得,那年我所教过的孩子,也感谢孩子记得我。我们一起成长在花坪实验学校这片沃土上。当经过自己和孩子们的共同努力,班级取得成绩时,一种感动和自豪就会油然而生,我的心头总会有一股暖流在涌动,他让我品味到了教育的幸福。面对这份幸福,我激动。孩子们,能做为你们的老师,我骄傲!我为你们骄傲!我爱你们!

选择教师这份职业,是我最正确的选择。正确的选择,让我驰骛旁贷地去完成浇灌小草的教育梦;教育梦让青春释放爱的责任。青春,诠释着爱的色彩。责任,书写生命的平凡与伟大。

老师们,让我们带着慈母般温馨的笑容走进课堂,去播种希望,播洒真情,孕育花朵!为我们明天的花朵,撑起一片阳光灿烂的蓝天,再续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孩子们,让我们带着阳光般灿烂的笑容走进课室,去播种未来,播洒汗水,孕育希望!为我们将来美好的明天,开拓一条充满阳光的大道,再续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浅谈爱生效应 第6篇

关键词:尊重;爱护;个性发展

尊师爱生是文明社会的一种标志,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个性人才不可或缺的氛围。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尊重爱护学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作为教师,应该通过爱的方式去开启学生的心扉,使之乐于接受教育,这样才能有“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从而实现预期的教育目的。

一、老师爱护学生,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各种需要是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而且需要的层次越高,其精神因素和情感因素的比重也就越大。他们一般都有极强的自尊心,渴求得到别人的关心和赞赏,更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而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爱护被学生看做是对自己的肯定和认可,使学生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并且获得上进的动力,产生积极的期望效应。相反,如果教师时常以尖刻的语言或以简单粗暴的态度和行为对待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自爱之心,必将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或抗拒心理,这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有害的。

二、老师爱护学生是一种言传身教

老师爱护学生,不但其本身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因素,也可以使学生从中学到许多师德品质,以致在某些学生心灵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迹,从而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

三、“爱生”有利于素质教育的落实和实施

“爱生”中也含尊重学生的思维个性特长的发展,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欢迎并鼓励学生与老师辩论,对于敢于提出不同意见的学生,即使他们说得不对,也不加以指责。我认为,后进生之所以后进,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心理脆弱是共同的。因此,提高后进生的心理素质,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应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课堂上要设计一些适合他们回答的问题,给他们成功的机会,为他们微小进步鼓掌叫好,他们也因学会了一些知识体会到智慧的力量而重新认识自我价值,扭转自卑情绪,从而发挥个性特长。当然,做后进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功的,既要有信心,又要有韧性,还应因人而异,才会逐渐奏效。

总之,我们提倡老师尊重学生,不是主观臆想,而是教育的客观要求。对教师来说,每个学生都是自己的教育对象,虽然由于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的差异,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习习惯等方面表现各不相同,只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终究会收到可喜的成果。

参考文献:

陈虹.中小学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 吉林省东辽县安恕二中)

爱生二三事 第7篇

1.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长期以来, 我用心地爱着每一个孩子, 不论这个孩子有怎样的不足, 我都不会歧视他, 而是努力帮助他。例如, 在我班上曾经有这样一位学生, 因为基础差, 学习成绩落后, 做什么事他总是很自卑, 连老师找谈话他都会哆嗦。我找他谈心, 他说:“因为我以前常做错事, 学习差, 同学讨厌我, 老师不喜欢我……”我听后, 微笑着对他说:“可能有人那么认为, 可我不是, 你要加油啊, 用事实来改变他们对你的看法, 我相信你能行!”从那以后, 我讲课时多注意他, 批改作业时在他的作业后多写几句鼓励语, 早读课时在他的身边多呆一会儿, 让他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关爱。当他做了好事, 我不但表扬, 还笑眯眯地拍拍他的肩膀, 让他感到一种亲切的、无声的赞许。就这样, 一个学期不到, 他在学习上就有了明显的进步, 整个人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变, 人也自信多了。

2. 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

成长中的学生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 可教育不能千人一面, 应该因人而异, 班主任责任心越强, 办法才会越多。这个学期, 班上新转来一个学生, 他学习不好, 纪律也差, 经常打架, 以前老师批评过他, 可效果不明显。我了解到他非常喜欢打球, 尤其是乒乓球, 于是课余时间每逢见到他打球, 我都加入其中与他挑战。通过打球, 彼此加深了解。我给他讲优秀运动员的先进事迹, 让他真正认识到一个学生不能只是体育好, 还应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功夫不负有心人, 一个多月的接触、了解、磨合, 该生终于进步了。从家访中了解到, 他自豪地告诉父母, 这个学期班主任对他很好, 他在学校表现好了, 也变得爱学习了。家长也认为, 这个学期他变得勤奋多了, 也懂事多了。

3. 为学生排忧解难

在班级管理中, 我始终扮演着慈母与心理辅导员的双重角色。我对那些家庭有特殊困难的学生总是关怀备至, 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 注意从多方面给予温暖关怀。例如, 班上有一位女生, 前几年她父亲去世后, 母亲独自带几个孩子, 生活很贫困, 这位学生因此整天心事重重, 以致学习成绩不断下降。我发现这一情况后及时与她谈心, 问寒问暖, 给她一些衣物还给她钱买学习用品。我号召班干在学习、生活上给予她帮助, 让她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老师的关怀。在大家爱心的推动下, 她脸上的忧愁淡去了许多, 还被评为“三好学生”。

我班有一些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的留守学生, 他们自己在家里一切自理。对他们的情况我经常过问, 时时牵挂, 不敢掉以轻心。特别有这样一个留守学生, 他家离学校较远, 每天早上五点钟就得起床做饭, 而且拿午餐到学校吃。有时起床迟了, 来不及做饭, 就挨饿来学校, 中午也不回家。我曾多次给他钱买面包, 或叫他和我一起吃 (我也是从家里带午餐来的) 。我让他感受到的不仅是师爱, 也是友情, 更是家人般的关爱。也正因为如此, 他由一个想退学的学生变成了品学兼优的学生。

浅谈爱生效应 第8篇

一、老师爱护学生, 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的各种需要是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 而且需要的层次越高, 其精神因素和情感因素的比重也就越大。他们一般都有极强的自尊心, 渴求得到别人的关心和赞赏, 更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而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爱护被学生看做是对自己的肯定和认可, 使学生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 并且获得上进的动力, 产生积极的期望效应。相反, 如果教师时常以尖刻的语言或以简单粗暴的态度和行为对待学生, 伤害学生的自尊自爱之心, 必将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或抗拒心理, 这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有害的。

二、老师爱护学生是一种言传身教

老师爱护学生, 不但其本身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因素, 也可以使学生从中学到许多师德品质, 以致在某些学生心灵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迹, 从而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

三、“爱生”有利于素质教育的落实和实施

“爱生”中也含尊重学生的思维个性特长的发展, 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因此, 我在教学过程中, 欢迎并鼓励学生与老师辩论, 对于敢于提出不同意见的学生, 即使他们说得不对, 也不加以指责。我认为, 后进生之所以后进, 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心理脆弱是共同的。因此, 提高后进生的心理素质, 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应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课堂上要设计一些适合他们回答的问题, 给他们成功的机会, 为他们微小进步鼓掌叫好, 他们也因学会了一些知识体会到智慧的力量而重新认识自我价值, 扭转自卑情绪, 从而发挥个性特长。当然, 做后进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功的, 既要有信心, 又要有韧性, 还应因人而异, 才会逐渐奏效。

总之, 我们提倡老师尊重学生, 不是主观臆想, 而是教育的客观要求。对教师来说, 每个学生都是自己的教育对象, 虽然由于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的差异, 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习习惯等方面表现各不相同, 只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终究会收到可喜的成果。

摘要:对学生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导之以行, 持之以恒, 终究会收到可喜的成果。

关键词:尊重,爱护,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爱生如子 铸就师魂 第9篇

一、真诚爱生点燃激情

要想使学困生重新燃起积极向上的情绪, 班主任就必须全心全意地爱学生, 用行动告诉他们:“手心手背都是肉”, 老师哪个都爱, 哪个都疼。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 孩子就爱谁, 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要打开学生心灵, 点燃学困生的激情, 必须用“爱心”这把钥匙。

每接一届新生, 我都提前背熟学生的名字, 用最短的时间认识他们。我渴望发现他们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教师的欣赏和关注是学生自信的源泉, 有了自信就有了向上的火花, 我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育无小事, 处处显真情。”住校生感冒发烧是常有的事, 每当此时, 我都会亲自带学生去看病, 给学生温暖的问候, 学生为此会信任我、贴近我;我坚持每天早来晚走, 我与困难学生交流谈心, 久而久之, 我成了学困生的良师益友。爱的撒播培好了情感的良好土壤, 为其它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习惯的好坏, 直接决定了成绩的高低。学困生的不良习惯很多, 较普遍的是:眼前的事不能马上做、做事不专心、听课不做笔记、作业不独立完成、没有掌握的知识置之不理。这些问题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巨大障碍。为了能让学生们今天的事今天做好, 我坚持每天早晨六点钟到校, 跟踪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听课、检查笔记、督促作业。看着学生们做笔记、写单词、背古文、记公式、上体育, 日复一日, 学生们就主动把当天要学的单词记住, 古文背熟, 逐渐养成了今日事今日做、学过的知识就掌握的好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矫正, 困难生的学习习惯有较大的转变, 成绩也开始有起色。“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我要让每个学生都看到生机和希望。

三、加强心理指导培养意志品质

您听说过用“乌龟”做吉祥物的吗?去年六月十三日, 我接任了高三2班的班主任。早在高二时, 这个班就是全校出名的“乱班”。我接手第一天, 就在班里发现了一个小鱼缸, 里面养着一只小乌龟。很显然, 是学困生养着玩的。我对学生说:“这个乌龟放在教室里不太合适, 我暂时替你们养着吧, 每天给它拿一只元宝虾来。”接下来的一次班会, 我端着鱼缸走上讲台, 写下了班会的主题——让我们平静下来, 往前爬!学生们开始全神贯注地看着我。我大声讲道:“既然同学们喜欢养乌龟, 那我们就学习它锲而不舍的精神, 让乌龟作我们班的吉祥物, 让我们用行动演绎龟兔赛跑的真实故事吧!”那次班会, 我们给吉祥物起了一个可爱的名字:小韧, 还制定了班级口号和班训。口号是:树雄心考本科大学, 立壮志进重点校园。班训是: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心有多大, 舞台就有多大。学生们都士气高昂, 纷纷表示要学习“小韧”的精神, 踏踏实实地学习。从此。班上的学习气氛日渐浓厚, 高三2班也慢慢由“乱班’变成了“好班”。

四、帮助学生树立目标激发其学习热情

困难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进步很大, 但却不敢“奢望”能够考上好大学。我及时进行指导, 我告诉学生:“考大学并不可怕, 我们要树立目标, 要有勇气, 更要敢于喊出自己的理想:我要上大学, 上本科大学, 上重点大学!”

我根据考试成绩和往年大学录取分数线, 给班上每个同学定了目标大学, 学困生看到自己的成绩离心中的理想越来越近, 学习劲头也就越来越大。等学生的成绩达到了目标大学的分数线, 我就将目标调高, 如此继续, 形成了良性循环。此外, 我还不断把名人名言和自编对联写在板报上激励学生。例如:“书山有路勤为径, 勤能补拙;学海无涯苦作舟, 苦尽甘来”、“分秒必争, 抓住高考, 喜怒哀乐皆动力;百倍付出, 决胜六月, 成败一举全欢喜”, 语言的力量是无穷的, 能点燃学生心中熊熊烈火, 激发其学习热情。

我们究竟要不要尊师爱生 第10篇

这篇文章我主要就是想就《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中所谈到的一个点:“要不要尊师爱生?”来讲讲我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和我所看待的黄全愈教授的观点。

首先我先简要梳理一下黄全愈教授的看法, 他认为中国传统的“尊师爱生”是有问题的, 而且在书中大谈特谈学生的权利问题, 觉得老师和学生都是平等的人, 拥有平等的地位, 为什么就一定要学生尊重老师, 这种一味的“尊师爱生”只是把老师推向了神圣化。他还举了一个文革的风潮影响下, 自己怎么拒绝父亲的知识传授而一味相信老师的例子。他认为老师和学生最正确的应该是“互尊互爱”。

我没资格评价黄教授的看法到底正确与否, 但我可以说我真的是不认同这种说法。本书中我不认同的观点其实很多, 我只是谈谈这一点。

很多中国文人都不喜欢鲁迅, 因为什么?大家都觉得他有些矫枉过正, 但我从来没这么看过鲁迅, 因为他其实并没有。而黄全愈教授的很多观点其实就是这个点:矫枉过正。

他把尊师爱生仅仅理解为学生尊敬老师, 老师爱护学生本身就显得太过狭隘了, 他没有看到其实尊师和爱生二者已经是一种互相的关系, 而处于不同身份的人自然就有不同的分工。一定要强调“互尊互爱”, 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强辩。

我虽然认同学生和老师在人格上的平等, 都是平等的人。但在教学过程中, 因为进入了学校或者班级这样一个教学情景中, 因为身份的不同, 所执行的工作的不同, 自然会造成地位的不平等, 因为这才有所谓引导者和被引导者的差别。怎么能只单独谈学生的权力而不谈义务。

黄全愈的有些观点和看法实在让我不能认同, 我并不是钱锺书, 有资格看不起别人, 而是单纯的不能认同一些想法。

教师和学生可以成为朋友, 共同探讨问题。但是前提在于进入了教学环境下, 老师和学生就一定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要不然只会导致根本管不住学生, 也立不下规矩。我们是还没出社会的师范生, 对于站上讲台成为一名老师, 大家都存着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觉得以后当老师不会骂学生, 尊重他们什么的, 但是这些全都太过于理想化, 到了那个时候根本不是这样做就能管住学生的。本来中学生就是处在一个人格未发育健全的阶段, 他们管不住自己, 才需要你当老师的来管住他们。

网络上前一段时间很火的一个新闻, 关于一个小学生给老师打伞, 说老师让学生服务自己的、说学生这么小就会拍老师马屁的, 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 太多人指责和批判。但是大家是不是真的就被这些舆论蒙蔽了吗?

一直以来都有人评价鲁迅, 说他对于中国社会的描绘和讽刺有些“矫枉过正”, 但是如果我们今天过度地去以一种西方的价值观、价值体系去看待师生关系, 那么我们中国这个人情社会还能不能够正常的运转。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职业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有着特殊的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作用。教师对于学生的知识教育和人格培养作用, 是任何人, 包括社会、父母都不能代替的。而良好的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师生关系是素质教育深入的关键所在。

学生认为比较理想的师生关系应当是:“老师、同学互相帮助, 成为朋友, 共同进步”、“老师应该不仅在课堂上、学习上关心我们, 在课外也能和我们友好相处, 不要时时摆出一副老师的架子, 要对成绩好和成绩差的同学一视同仁”、“有困难向老师诉说, 对老师没有恐惧感”、“老师能真正理解学生, 师生间做到上课是师生, 下课是朋友, 学生能体谅老师的苦心”、“融洽、无隔膜、坦诚相见, 在平时是朋友, 在课堂是师生, 互相尊重, 互相理解”、“老师热爱学生, 学生尊敬老师”。

老师认为比较理想的师生关系是:“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尊重, 建立起民主、平等、亲密的新型师生关系”、“课上是老师, 课下是朋友”。

家长认为比较理想的师生关系是:“上课时是老师, 课余时是朋友”、“既是师生关系, 又是朋友关系, 孩子心中最信任的是老师, 有心里话愿意跟老师说”、“老师热爱同学, 同学尊敬老师, 老师与同学像朋友一样”。

这一切的前提条件就是老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这份教师的职业。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 就要有内在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 使自己拥有热情、大方、幽默、风趣、真诚宽容的良好品质, 自觉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素养、扩展知识视野, 提高敬业精神和教育艺术能力, 使自己成为一个真理的象征、智慧的化身、人格的楷模。教师要真情付出, 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 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 没有对学生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摘要:在提倡新课改的当下, 师生关系一直是现代教育关注的焦点, 或者说矛盾的焦点。文章主要是通过对比现今我们社会上所推崇的师生关系与类似西方师生关系, 阐述师生究竟应不应该处在对等的地位, 或者说, 在什么时候处于对等地位。

用心爱生 用勤多思 第11篇

一、用“心”关爱学生,点亮心中希望

教师对学生发自心底的关爱是一种无私而又伟大的力量,怎么把这种师爱奉献到学生之中,点亮他们心中的希望呢?首先在于身教,这不仅是指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自己必须先做到,而且是指我们自己的言行要先高于、优于学生,还要坦诚地接受学生对自己的监督和评价。其次,在于行动,在于热爱学生,爱一切学生,爱学生的一切。爱学生要一视同仁,爱他们的成长,包括成长中他们的得失和走过的弯路,爱他们身上具有的极大可塑性;爱学生还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对他们严格要求的同时,让过去处于被动地位的学生转变成为学习的主体,尊重发挥其参与教育过程的主体能动性,让他们從教师身上感受到压力和督促的同时,更多地感受到动力鼓舞和温暖的亲情,要有鼓励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精神,爱他们成长中的每一微小的“闪光点”。

上学期我所执教的九年级有一名从外校转来的新学生名叫杨刚(化名)。开学初期对学校、班级、学生、老师都很陌生。于是课前课后我便经常找机会跟他聊天,对他的作业特别是一些单词、句子的听写我都会抽时间单独对他评价,帮助他分析,更多的是鼓励他。一个月后的第一次月考他的英语只考了48分!发下试卷的那一刻我看到了他眼中的惭愧,他觉得我肯定对他特别失望,特别不满,一堂课下来都没有抬起过头!试卷评讲完后,我走到他面前先问他试卷上还有哪些题目没有搞懂,跟他讲解后,再和他一起分析他的月考试卷,鼓励他继续努力不要灰心。从这之后他更加刻苦努力了,每次考试都有进步,一年之后的中考他的英语94分。查到分数他立即给我打了一个电话向我报喜,并且激动地说自己很幸运碰到了我这个好老师。那一刻,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

二、善学多思,打造精品课

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要把每一节课都做成精品。所谓精品,是相对而言,不是看你的演技如何出众,主要是看学生收获了多少。如果这一节课,所有的学生都有新的收获,那就应该算为精品课。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勤奋学习,钻研业务,懂得教学规律,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地追求新知,不断地进取,不断地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多年来我始终坚持不断地学习,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在学习过程中,他积极积累经验,并不断摸索探讨,总结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构建自读、自思、自练、合作交流的最佳课堂教学,教给学生独立学习的途径。在课堂中他作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引导学生运用已获得的知识,通过人人动脑、人人动手、人人动口、边读边思的学习方法,经历知识形成过程,使学生在精神上获得成功的喜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相信只要我刻苦钻研,取人之长,不断地进行课后教学反思,是可以要把每一节课都做成精品的。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没有爱,就无所谓教育。”只有热爱田野的人,才会拥有丰收的季节;只有热爱学生的教师,才会得到孩子们爱的回报,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作为一名教师,我相信,只有真诚奉献爱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敬业爱岗,好学上进,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

教师要具有无限的爱生之心 第12篇

微笑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热忱、关心和爱护, 是“爱”的一种表现。实践也证明, 教师的微笑, 能取得多方面的教育效应,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说, 凡是教师寄予希望的学生, 感受到教师的关心、爱护和鼓励, 他们就常常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老师, 对待学习和对待自己, 但如果被教师冷淡或厌恶的学生, 则势必走向反面。所以, 要以情动心, 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

俗话说:情通才能理达, 情不通则理不达。如果教师不讲情, 就会把课讲得干巴巴的, 枯燥无味, 影响教学效果。一位心理学家说, 青少年的心灵像一架多弦琴, 其中有一根弦是和音, 只要找到它弹一下, 就会使其他弦一起振动, 发生共鸣, 协奏起来产生美妙的音乐。如果教师能用真情拨动这根弦, 使它在学生心中产生共鸣, 教学就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讲实话、真话, 要理论联系实际, 这样学生就会感到亲切, 不知不觉地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从而受到生动深刻的思想教育。

上一篇:双需求下一篇:党建电视栏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