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砖墙体裂缝防治

2024-07-23

粉煤灰砖墙体裂缝防治(精选12篇)

粉煤灰砖墙体裂缝防治 第1篇

1.1 粉煤灰砖砌体住宅楼

住宅楼工程一般采用粉煤灰砖强度等级为MU10, 砌筑砂浆为M5, 但在实际施工中有些由于控制不严, 砂浆强度难以达到设计要求。经实测, 有的工程砂浆强度达不到5Mpa。

1.2 粉煤灰砖砌体车间

除少数车间为粉煤灰砖砌体承重外, 多数为排架结构或框架结构承重, 而粉煤灰砖只是作为围护墙或填充墙用, 一般工程设计要求砖强度等级为MU10, 砌筑砂浆为M5, 多数车间开间较大, 在窗下口一侧或两侧出现斜裂缝;沿大墙面出现裂缝较少, 多为竖向裂缝, 裂缝间距较大且不等, 裂缝中间宽两端窄。

2 裂缝原因分析

2.1 从粉煤灰砖墙体裂缝的特征看, 主要是由砌体的收缩变形引起的。

粉煤灰砖标准JC239-91规定, 干燥收缩值:优等品应不大于0.60mm/mm, 一等品应不大于0.75mm/mm, 并规定粉煤灰砖在出釜存放3d以后才准出厂。粉煤灰砖在自然含水状态下的收缩率为0.23-0.40mm/mm, 自然收缩率主要集中在早期, 出釜5-7d的收缩率约占总收缩率的50%, 因此, 出釜砖包括在工厂时间在工地存放的时间宜在14d以上才能用于砌筑墻体。未等自然收缩率完成而砌成的砌体干收缩值加大, 会导致开裂。

2.2 砌筑砂浆原材料质量控制不严。

如水泥安定性不合格、石灰膏消化处理不透、砂子偏细、含磷量过大或砂浆稠度太小, 保水性不好、操作性能差, 影响砌体施工量。

2.3 砂浆的融化不合要求, 收缩率过大, 特别是竖向灰缝齐度和水平灰缝厚度过大时, 收缩植更大。

如果竖向灰缝过小, 则砂浆是后灌进去的, 缝隙无法灌实, 使相邻的砌块失去粘结, 形成缝隙。

2.4 粉煤灰砌块在使用前, 没有浇水湿润或浇水不够, 造成“烧浆”, 影响砌块相互间的粘结和砂浆的强度。

2.5 砌块间粘结不良。

如砂浆中有较大的石块, 造成灰缝不密实, 砌筑时, 铺灰过长, 沙浆失水, 影响了粘结, 砌块就位校正后, 经撬动、碰撞, 影响砂浆与砌块的粘结。由于上述种种原因, 造成砌块之间粘结不好, 甚至在灰缝中形成初级裂缝。

3 裂缝预防办法

3.1 在砌体抗拉薄弱部位设置水平钢筋。

窗台下设置钢筋或钢筋网片, 每边伸入墙内不小于500mm, 内墙高窗窗台下以及镶嵌在墙内表箱洞口上下砌体内水平钢筋。对于暗设于墙体内的电线管, 一定要随墙砌筑于砌体内, 不可在已砌好的墻体表面剔槽埋管。由于墙体内埋设电线管而削弱墙体的强度, 视具体情况尚可适当敷设水平钢筋。

3.2 粉煤灰砖与粘土砖不应混用。

由于粉煤灰砖与粘土砖的线膨胀系数不同, 干收缩值不等, 故在设计与施工中不要混用。

3.3 增强粉煤灰砖砌体的抗折、抗拉、抗剪强度。

砖不应低于MU10, 宜采用混合砂浆, 主要建筑宜用M5, 辅助建筑也不应低于M2.5, 砂浆稠度宜为50-70mm, 同时必须坐浆饱满, 粘结率高。

3.4 出釜砖的存放时间不少于14d, 最少也不应少于10d, 使其干缩在自然状态下完成一半左右, 以减小砖上墙后砌体的干缩值。

3.5 粉煤灰砖砌筑时应有适宜的含水率。

粉煤灰砖的最高含水率为20%—26%, 比粘土砖高, 但吸水速度慢。过高的含水率会引起干缩值加大, 过低的含水率又影响与砂浆的粘结, 故上墙砖的含水率, 以10%—15%为宜, 并应提前12-24h浇水湿润, 并宜在浇水后放置30d以上再用于工程上。

3.6 粉煤灰砖表面光滑、尺寸规整, 与砂浆的粘结力差, 建议生

产厂家在砖大面上加凹槽或做成麻面, 以增强砌体的抗拉、抗剪能力。同时, 生产厂家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上, 应采取有效措施, 严格控制煤灰质量, 以减小砖的干收缩率。

4 裂缝治理方法

4.1 首先要根据墙体裂缝情况, 找出原因, 然后再进行修补。如因材质和施工因素造成, 应在裂缝发展基本稳定后, 再进行加固补强。

4.2 如属墙面不规则小型裂缝, 应沿裂缝两边铲除抹灰层, 把砌

体中的裂缝凿成“∨”字形或“┏┑”字形, 清扫并浇水湿透后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分层嵌补并压实。

4.3 如砌体裂缝较大影响到结构安全时, 应拆除重砌。

特别是在主要主要受力部位。即使上部已结构完成, 但砌的数量不多, 面积不大时, 一般应做好临时支撑, 将不合格的砌体拆除, 重新砌筑。

5 结语

墙体裂缝现象常有发生, 所以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对已经产生裂缝的楼板采取积极的修复对策。而在工程中, 墙体裂缝现象也是不可避免, 要求我们在现场施工中要尽量做到科学合理, 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是能够减少裂缝现象产生的;对于施工中已经产生的裂缝, 在分析其发生原因后, 进行科学的处理和加固补强措施, 使现浇混凝土楼板能够满足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要求。相信, 墙体裂缝问题不会再是建筑质量的最主要问题。

摘要:多年来, 粉煤灰砖不仅用于民用建筑, 而且也用于工业建筑。粉煤灰建筑大部分质量较好, 但也有的墙体出现了裂缝, 给建筑工程质量留下了隐患。在建筑工地多年从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 对上述质量控制有自己的亲身体会, 现就该质量控制与墙体裂缝的防治进行探讨。

新型砌砖墙体裂缝的防治论文 第2篇

【摘要】近年来,各种轻质砌块等新型墙体材料得到广泛使用。但由于设计与施工对砌块性能的了解不够以及生产监管力度不到位,各种轻质砖墙体开裂的原因较多,只有严格执行有关砌体规范,从生产、设计、施工各方面层层把关,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针对砌体开裂精心施工,才能消除新型砌块墙体开裂的质量通病。

【关键词】新型墙体材料 轻质砌块 防治措施近年来,各种轻质砌块等新型墙体材料得到广泛使用,但由于设计与施工对砌块性能的了解不够以及生产监管力度不到位,致使墙体开裂渗漏问题较多。为此,有必要对新型墙体材料的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并采取合适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加以防治,确保工程质量。

一、裂缝原因分析

1.材质问题

由于轻质砌块容重轻,用作非承重墙体时较红砖有较大优越性,但也有其缺点,一是收缩率比粘土砖大,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材料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容易引起不同程度的裂缝;二是砌块受潮后出现二次收缩,干缩后的材料受潮后会发生膨胀,脱水后会再发生干缩变形,引起墙体发生裂缝;三是砌块砌体的抗拉及抗剪切强度较差,只有粘土砖的50%;四是砌块质量不稳定。由于砌块自身的缺陷,引起一些裂缝,如房屋内外纵墙中间对称分布的倒八字裂缝,建筑底部一至二层窗台边出现的斜裂缝或竖向裂缝,屋顶圈梁下出现的水平缝和水平包角裂缝,在大片墙面上出现的底部重、上部较轻的竖向裂缝等。

2.设计问题

(1)设计者重视强度设计而忽略抗裂构造措施。长期以来,人们对砌体结构的各种裂缝习以为常,设计者一般在强度方面作必要的计算后,针对构造措施,绝大部分引用国家标准或标准图集,很少单独提出有关防裂要求和措施,更没有对这些措施的可行性进行调查或总结。

(2)设计者对新材料砌块应用不熟悉。设计单位对新材料砌块的性能和新标准的应用尚在认识探索之中,因此或多或少存在设计缺陷。主要有:

①非承重砼砌块墙是后砌填充围护结构。当墙体的尺寸与砌块规格不配时,难以用砌块完全填满,造成砌体与砼框架结构的梁板柱连接部位孔隙过大容易开裂;

②门窗洞及预留洞边等部位是应力集中区,未采取有效的拉结加强措施时,会由于撞击振动而开裂;

③墙厚过小及砌筑砂浆强度过低,使墙体刚度不足也容易开裂;

④墙面开洞安装管线或吊挂重物均引起墙体变形开裂;⑤与水接触墙面未考虑防排水及泛水和滴水等构造措施使墙体渗漏。

3.施工问题

施工单位缺少培训和实践,施工方法、工具、砂浆等都沿用了粘土烧结砖的做法,对砌筑高度、湿度控制缺乏经验,加上施工过程中水平灰缝、竖向灰缝不饱满,减弱了墙体抗拉抗剪的.能力以及工人砌筑水平的不稳定都导致墙体出现裂缝。

二、裂缝防治措施

1.材质质量的控制

轻质砌块质量性能指标中,对于墙体裂缝的产生影响最大的是收缩性,而相对含水率是反映收缩性的重要指标。为此,要求轻质砌块特别是轻集料混凝土小砌块必须经28天养护方可出厂,且使用单位必须坚持产品验收,杜绝使用不合格产品。

2.把好构造设计关

预防新型轻质砌块墙体裂缝,必须以建筑设计为重点。设计者应根据《非承重砼小型砌块砌体工程技术规程》、《非承重砼小型砌块砌构造》及有关规范的要求,结合建筑使用功能及各种材料的特性,采取有效的构造措施,方可避免墙体开裂渗漏。

3.施工防治措施

⑴施工单位应选择当地具有准用证的合格生产商。签订合同时,要明确砌块进入施工现场时间,生产商必须保证龄期的问题,并承担相应责任。

⑵施工单位应对进场砌块加强检测。

⑶砌块进场后,尽快运入已放好线的施工楼层,分散堆放至砌筑位置,并应事先做好防水措施,保证主体结构养护用水,以及雨水不流入楼层。为尽量增加砌块龄期,宜在间隔一周后再进行砌筑,并且应采用电热法测定砌块含水率。当含水率低于15%时,方允许施工。

⑷针对砌块的特点,在砌筑前,不应再提前浇水湿润,以避免因浇水不均匀造成砌块含水量增大。而应采取在砌筑时,铺砂浆前,在砌筑面上适量浇水的作法。

⑸加强圈梁、构造柱的设置,墙长超过4米应设构造柱,墙高超过3米,应设圈梁。墙长及层高较大且有门洞时,构造柱的设置应首先保证洞口两侧,以避免洞口角部收缩裂缝。当主体结构未留钢筋,或位置偏差时,必须采用植筋。

⑹由于易受空气湿度影响,以及与框架结构存在变形差,宜将墙体两侧拉结筋拉通,提高抗裂能力。

⑺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施工,保证砂浆强度,以及灰缝饱满(尤其是竖缝)。

⑻砌筑完成后,要坚持洒水养护,以减少砂浆的干燥收缩。

粉煤灰砖墙体裂缝防治 第3篇

【关键词】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裂缝原因:解决措施

1.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施工概述

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一种轻质墙体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施工较为简便,价格低廉。是我国夏热冬冷地区唯一能以单一材料方式满足建筑节能要求的墙体材料。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问世于19世纪的30年代,至今尚不到200年历史。由于对墙防裂的各种技术措施不完善,涉及墙体裂缝乃至渗漏的现象在工程施工中越来越多。房屋建筑的裂缝问题也成为用户评判建筑质量安全的一个非常直观、敏感和首要的质量标准。因此提高墙体工程质量,特别是制定系列的防治技术措施,已成为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及业主、开发商共同关注的课题。随着建筑工程事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住房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样对建筑墙体的裂缝控制要求显得更为严格。要解决墙体质量问题,首要要分析造成问题的各方面原因。多方面采取防止墙体开裂的技术措施,对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程使用功能有其显著效果。

2.对混凝土砌块墙体形成裂缝的原因分析

涉及形成该种墙体裂缝的因素很多,既有地基沉降、温度变化、干缩变形方面的原因,也有设计构造、材料及施工质量、工程管理方面的原因。

2.1温度裂缝

由于日照及昼夜温差、室内外温差、季节温差所产生的温度变化,会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当约束条件下温度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墙体就会产生温度裂缝、如框架梁下沿砌块顶部的水平裂缝,门窗洞边的角裂缝等。

2.2干缩裂缝

对于粉煤灰加气砼砌块,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材料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变形。一般干缩率为0.3-0.45mm/m。干缩变形的特征是早期发展较快,如果将砌块放置28d能完成约50%的干缩变形。这类变形在墙体上分布广、数量多、裂缝程度也比较严重。如墙体的垂直裂缝、阶梯形裂缝、窗台边斜裂缝、框架柱与填充墙之间的裂缝。

2.3因设计构造产生裂缝的因素

非承重砌块墙体是后填充的围护结构,在墙体过长、过高时,未采取加强构造措施;门窗洞及预留洞的四角处于应力集中区,未采取合理连接构造措施;墙面开槽、开洞安装管线、线盒及插座等,未提出细部处理要求;墙面吊挂重物处,未作加固处理引起墙体变形开裂;与水接触墙面未考虑防排水、泛水及滴水等构造措施,引起开裂渗漏。

2.4因砌筑施工质量造成裂缝的因素

2.4.1砌块缺棱掉角或对非标准砌块随意砍凿砌筑

用不同块材混砌:使用龄期不足的砌块,墙体容易开裂;砌块上墙时含水量过大或雨期施工淋湿砌块,墙体会因干缩引起开裂;未采用配套的专用砂浆;砌块排列不合理,未按规定接槎砌筑或通缝。

2.4.2水平、竖缝厚薄不均且砂浆不饱满

砂浆和易性、保水性能差;日砌筑高度过大等均容易引起墙体开裂;砂浆铺发面过大,铺灰长度不应大于75cm,超长时砂浆易失去塑性,造成灰缝尤其是竖缝不密实;砌体与砼柱之间没有加拉接钢筋或拉接不牢固。

2.4.3离梁底300mm高时,砌体间隔时间不够和顶砌不密实

门窗框与墙体之间嵌缝及防水处理不当,容易引起接缝处开裂渗漏;墙体开槽、孔洞预留、穿墙套管等部位填补处理不当,会引起局部开裂。

2.5因墙面抹灰造成裂缝的因素

2.5.1抹灰砂浆未采用配套的专用砂浆

采用普通抹灰砂浆,一般砂浆与砌体的物理力学性能差异较大。如两者的线膨胀、线收缩系数相差很大,两者的强度相差也较大,因砂浆自身收缩产生开裂。

2.5.2基层清除不干净

当基层处理未采用界面剂时,因抹灰砂浆保水性能不能满足砌块吸水要求引起砂浆开裂。抹灰一次成活,或分层抹灰无适当间隔时间,或抹灰层过厚未采取加强措施。

综上所述,非承重墙体裂缝状态可分为四种,即水平裂縫、垂直裂缝、八字形裂缝;无规则的阶梯形裂缝、交叉裂缝等。产生以上裂缝的原因很多,要从各方面采取技术控制措施,首先要加强砌块产品管理,保证材料质量。要采用与砌块配套的专用砌筑砂浆与抹面砂浆。同时要针对各种开裂原因,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严格管理,才能有效根治墙体开裂的通病。

3.如何解决混凝土砌块墙体裂缝

(1)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材料在使用中应有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主要性能的进场复验报告。该砌块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规定,各项性能指标、外观质量、块型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国家标准《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T11968-1997)的要求。

(2)框架结构非承重墙体施工中使用的砌块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严禁抛掷和倾倒。进场后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整齐,堆放高度不得超过2M,并应防止雨淋。砌体的加工期应超过28d才能上墙砌筑。对采用专用砂浆砌筑时,砌体含水率应小于15%,并进行干砌。对采用普通砂浆砌筑时,在控制含水率的同时,应提前1-2d浇水湿润。在高温季节砌筑时,宜向砌筑面适量浇水。

(3)切割砌块应使用手提式机具或相应的机械设备。砌筑前,应按设计要求弹出墙的中线、边线与门窗洞位置,并应以皮数杆为标志,拉好水准线。井按排块设计进行砌筑。并适当控制每天的砌筑速度。填充墙体底部应砌高强度砖,如灰砂砖、页岩砖、砼砖等。其高度不宜小于200mm。不同干密度和强度等级的砌块不应混砌,也不得和其它砖、砌块混砌。砌体转角和交接部位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又必须留设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

(4)在墙体与门窗框的连接与密封中,门窗安装应先在墙体中预留门窗洞,然后再安装门窗框。普通木门安装,应在门洞两侧的墙体,按上、中、下位置每边砌入带防腐木砖的C15砼块,然后用钉子将木门框与砼块连接固定。塑钢、铝合金门窗安装,应在门窗洞两侧的墙体,按上、中、下位置每边砌入C15砼块,然后用尼龙锚柱或射钉弹将塑钢、铝合金门窗连接铁件与砼块固定。

(5)在对墙体暗敷管线时,水电管线的暗敷,必须待墙体完成并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进行。开槽或凿洞时,应使用轻型电动切割机并辅以镂槽器。凿槽开洞时,与墙面夹角不得大于450。开槽及洞口深度不宜超过墙厚的1/3。敷设管线后的沟槽、穿墙套管和预埋件等,应用1:3水泥砂浆填实,宜比墙面微凹2mm,再用粘结剂补平。并沿槽长及洞口周边外贴大于100mm宽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加强。

(6)墙面抹灰施工中对外墙抹灰施工前,应先安装门窗框、护栏等,并应将墙上的孔洞堵塞密实。室内墙面、门洞口的阳角应采用1:2水泥砂浆做暗护角,其高度不应低于2m,每侧宽度不应小于50mm。当要求抹灰层具有防水、防潮功能时,如厨房、卫生间应采用防水砂浆。

(7)抹灰前基层表面的尘土、舌头灰、污垢、油渍等应清除干净。大面积抹灰前应设置标筋,底灰厚度在8mm以内并压实。找平层及面层应有适当间隔时间。底灰强度不得高于找平层、面层抹灰强度。抹灰应分层进行,当抹灰总厚度等于或大于35mm时,应采用钢丝网或玻璃纤维网格布加强。对外墙抹灰应作分格缝处理。

(8)有关防止墙体裂缝构造与加强措施中,对门窗过梁与窗台板做法要求墙体洞口、附墙固定件做法均应符合设计规定。当门窗洞过大时,宜在门窗侧设置防裂构造柱。当填充墙体超长、超高时,应设置防裂构造柱或配筋带。在内外墙面的抹灰砂浆中掺杜拉纤维或丹强丝。当外墙采用普通抹灰砂浆时,在砂浆中敷设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

4.结束语

加气砼砌块墙体施工中,由于砌块强度等级低、吸水率高、收缩变形大,在沿用传统的墙体砌筑与墙面抹灰工艺中,经常出现墙体裂缝,由裂缝引起渗漏,墙面抹灰空股、开裂等质量问题。这种带有普遍性的质量通病,一直困扰着业主、开发商。因此加强砌块砌块墙体施工的管理具有着积极的意义。

粉煤灰砖墙体裂缝防治 第4篇

关键词:裂缝,原因,预防,治理

粉煤灰墙体材料具有隔热性能好、施工方便等优点。但其强度等级低、吸水率大、收缩变形大, 还是沿用传统的墙体砌筑与墙面抹灰工艺, 容易出现墙体裂缝。做如下探讨:

1 裂缝原因分析

(1) 从粉煤灰砖墙体裂缝的特征看, 主要是由砌体的收缩变形引起的。粉煤灰砖标准JC239-91规定, 干燥收缩值:优等品应不大于0.60mm/mm, 一等品应不大于0.75mm/mm, 并规定粉煤灰砖在出釜存放3d以后才准出厂。粉煤灰砖在自然含水状态下的收缩率为0.23~0.40mm/mm, 自然收缩率主要集中在早期, 出釜5~7d的收缩率约占总收缩率的50%, 因此, 出釜砖包括在工厂时间在工地存放的时间宜在14d以上才能用于砌筑墙体。未等自然收缩率完成而砌成的砌体干收缩值加大, 会导致开裂。 (2) 砌筑砂浆原材料质量控制不严。如水泥安定性不合格、石灰膏消化处理不透、砂子偏细、含磷量过大或砂浆稠度太小, 保水性不好、操作性能差, 影响砌体施工量。 (3) 砂浆的融化不合要求, 收缩率过大, 特别是竖向灰缝齐度和水平灰缝厚度过大时, 收缩值更大。如果竖向灰缝过小, 则砂浆是后灌进去的, 缝隙无法灌实, 使相邻的砌块失去粘结, 形成缝隙。 (4) 粉煤灰砌块在使用前, 没有浇水湿润或浇水不够, 造成“烧浆”, 影响砌块相互间的粘结和砂浆的强度。 (5) 砌块间粘结不良。如砂浆中有较大的石块, 造成灰缝不密实, 砌筑时, 铺灰过长, 砂浆失水, 影响了粘结, 砌块就位校正后, 经撬动、碰撞, 影响砂浆与砌块的粘结。由于上述种种原因, 造成砌块之间粘结不好, 甚至在灰缝中形成初级裂缝。

2 裂缝预防办法

(1) 在砌体抗拉薄弱部位设置水平钢筋。窗台下设置钢筋或钢筋网片, 每边伸入墙内不小于500mm, 内墙高窗窗台下以及镶嵌在墙内表箱洞口上下砌体内水平钢筋。对于暗设于墙体内的电线管, 一定要随墙砌筑于砌体内, 不可在已砌好的墙体表面剔槽埋管。由于墙体内埋设电线管而削弱墙体的强度, 视具体情况尚可适当敷设水平钢筋。 (2) 粉煤灰砖与粘土砖不应混用。由于粉煤灰砖与粘土砖的线膨胀系数不同, 干收缩值不等, 故在设计与施工中不要混用。 (3) 增强粉煤灰砖砌体的抗折、抗拉、抗剪强度。砖不应低于MU10, 宜采用混合砂浆, 主要建筑宜用M5, 辅助建筑也不应低于M2.5, 砂浆稠度宜为50~70mm, 同时必须坐浆饱满, 粘结率高。 (4) 出釜砖的存放时间不少于14d, 最少也不应少于10d, 使其干缩在自然状态下完成一半左右, 以减小砖上墙后砌体的干缩值。 (5) 粉煤灰砖砌筑时应有适宜的含水率。粉煤灰砖的最高含水率为20%~26%, 比粘土砖高, 但吸水速度慢。过高的含水率会引起干缩值加大, 过低的含水率又影响与砂浆的粘结, 故上墙砖的含水率, 以10%~15%为宜, 并应提前12~24h浇水湿润, 并宜在浇水后放置30d以上再用于工程上。 (6) 粉煤灰砖表面光滑、尺寸规整, 与砂浆的粘结力差, 建议生产厂家在砖大面上加凹槽或做成麻面, 以增强砌体的抗拉、抗剪能力。同时, 生产厂家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上, 应采取有效措施, 严格控制煤灰质量, 以减小砖的干收缩率。

3 裂缝治理方法

住宅顶层墙体裂缝的成因与防治论文 第5篇

(1)外墙内保温构造设计存在的缺陷。内保温是将保温体系置于外墙内侧从而使内、外墙体分处于两个温度场,建筑物结构受热应力的影响而始终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使结构寿命缩短。在相同气候条件下做内保温不仅比做外保温、甚至比不做保温时,外墙与内部结构墙体的温差更大,受外界各种作用力的影响更直接,外墙更易遭受温差应力的破坏。

(2)外墙外保温构造设计存在的不足。外保温是将保温体系置于外墙外侧从而使主体结构所受温差作用大幅度下降,温度变形减小,对结构墙体起到保护作用并可有效阻断冷(热)桥,有利于结构寿命的延长。因此从有利于结构稳定性方面来说,外保温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可选择的情况下应首选外保温。但由于外保温体系被置于外墙外侧,直接承受来自自然界的各种因素影响,因此对外墙外保温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太阳辐射及环境温度变化对其影响来说,置于保温层之上的抗裂防护层只有3~20mm,且保温材料具有较大的热阻,因此在得热量相同的情况下,外保温抗裂防护层温度变化速度比无保温情况下主体外墙温度变化速度提高8~30倍。因此,抗裂防护层的柔韧性和耐候性对外保温体系的抗裂性能起着关键的作用。

(3)内外保温混合做法的缺陷。该类做法往往是由于在施工中为了方便操作,外保温施工操作方便的部位做外保温,外保温施工操作不方便的部位做内保温,结果造成整个建筑外墙内外保温混合使用。外保温做法使建筑物的结构墙体主要受室内温度的影响,温度变化相对较小,因而墙体处于相对稳定的温度场内,产生的温差变形应力也相对较小;内保温做法使建筑物的结构墙体主要受室外环境温度的影响,室外温度波动较大,因而墙体处于相对不稳定的温度场内,产生的温差变形应力相对较大。局部外保温、局部内保温混合使用的保温方式,使整个建筑物外墙主体的不同部位产生不同的形变速度和形变尺寸,建筑结构处于更加不稳定的环境中,经年温差使结构发生形变产生裂缝,从而缩短整个建筑的`寿命。

2.2 钢筋混凝土现浇屋面和砖砌体的线胀缩系数相差大

钢筋混凝土现浇屋面和砖砌体的线膨胀系数分别为a1=10×10-6/℃和a2=5×10-6/℃。因而,即使在相同温度下,也会产生混凝土屋面相对于砖砌体的位移。由于砖砌体对混凝土现浇板梁位移的约束,在砌体内部产生了剪应力和拉应力,因结构端部的相对位移最大,故端部产生的剪应力与拉应力也最大,当该剪应力与拉应力大于砌体材料的抗剪强度和抗拉强度时,就产生了上述的温度裂缝。

2.3 砌体房屋的收缩变形

粘土砌体和混凝土砌体对含水率变化的反应不同。粘土砌块随含水率的增加而膨胀。在含水率降低时砖不会收缩。即这种膨胀不会因为在大气温度中变干而收缩。砖中的含水量取决于原材料的种类和烧制温度范围。当砖从窑中取出时尺寸最小,然后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膨胀。当砖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它开始膨胀,在开始的几个星期内膨胀最大,膨胀会以很低的速率持续几年,砖的长期湿膨胀在0.0002和0.0009之间。

混凝土砌块是混凝土拌合物经浇注、振捣、养生而成。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逐渐失水而干缩,砌干缩量因材料和成型质量而异,并随时间增长而逐渐减小。在自然条件下,成型28天后,混凝土砌块收缩趋于稳定。其干缩率为0.03%~0.035%,含水量在50%~60%左右。砌成砌体后,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含水量继续下降,可达10%左右,其干缩率为0.018%~0.07%。对于干缩已趋稳定的混凝土砌块,如再次被浸湿后,会再次发生干缩,通常称为第二干缩。混凝土砌块在含水饱和后的第二干缩,稳定时间比成型硬化过程的第一干缩时间要短,一般为15天左右。第二干缩的收缩率约为第一干缩的80%左右。当混凝土砌块的收缩受到约束并且收缩引起的拉应力超过了块材的抗拉强度或块材与砂浆之间的抗弯强度,会出现收缩裂缝。收缩裂缝不是结构裂缝,但它们破坏了墙体外观。

2.4 建筑物的设缝长度过大

建筑物的长度即伸缩缝、沉降缝或控制缝间距与温度裂缝、干缩裂缝和沉降裂缝的产生有很大关系。按照欧美规范,如英国规范规定,对粘土砖砌体的控制间距为10~15m,对混凝土砌块砌体一般不因大于6m;美国混凝土协会(ACI)规定,无筋砌体的最大控制缝间距为12~18m,配筋砌体的控制缝间距不超过30m,这些都远远小于我国砌体规范的规定。这也是按我国砌体规范的温度缝和有关抗裂构造措施不能消除墙体裂缝的一个重要原因。

2.5 施工不当

砖砌体的施工质量欠佳也是墙体开裂的一个重要因素,砌筑砂浆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灰缝砂浆不饱满、干砖上墙等都会导致墙体出现裂缝。

3 顶层墙体裂缝防治措施

防治顶层墙体裂缝是砌块建筑墙体裂缝的关键,具体的防治措施如下:

(1)增强屋面保温层的保温效果。在屋顶隔热层设计中,应适当加大隔热层厚度,选择隔热性能好的隔热材料,泡沫塑料-水泥砼屋面保温隔热层是综合泡沫塑料优良的绝热性能及水泥砼牢固耐久性而设计的。克服了现单纯水泥砼块隔热层夏季隔热效果差,冬季热流失大的缺陷,达到保温隔热效果好、受力均匀、牢固耐压、光洁美观、施工方便等优点。主要技术措施是利用泡沫塑料的绝热性能,制成与各种需保温隔热的物相配套的泡沫塑料保温隔热块、盒、套、管,用于建筑、生活领域,对于标准较高的住宅,还可采用双层隔热。 (2)减小热胀冷缩系数差异。比较简便的方法是顶层不采用砌块,而采用多孔砖或其它粘土砖,以此来减小墙体和屋顶材料的热胀冷缩系数差异,提高抗剪能力。

(3)缩短建筑物的设缝长度。在设计中尽可能缩短建筑物的设缝长度,顶层墙体材料的选择也不能按常规设计(如顶层墙体一般采用MU7.5砖砌体和M5混合砂浆砌筑)。实际设计时,笔者认为在端部应采用MU10砖砌体和M10混合砂浆砌筑,以提高砌体的抗剪、抗拉强度。对于结构长度较长,顶层墙体开洞较大等其它不利因素较多时,还可在墙体内每高500毫米设置Фb4@60×60的钢筋网片。

(4)屋面现浇混凝土的施工应尽量避开严寒和高温季节。屋面现浇混凝土的施工应尽量避开严寒和高温季节,并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防止砖混结构圈梁和构造柱混凝土强度等级普遍偏低的通病。调查表明,建筑完工后,不住人与住人的住宅相比,不住人建筑更加容易产生裂缝。因此施工完成后,如不是马上交付使用的话,最好在顶层每一户型内开一扇窗子通风,以减小温度裂缝的产生。

(5)防止墙体材料的干缩引起的开裂。防止主要由墙体材料的干缩引起的裂缝,可采用下列措施选用干缩值低的墙材。控制砌筑时材料的含水量先让材料干缩后砌墙。采用低强度砂浆和长度小的砖块可以避免砖块的断裂并将细小裂缝均匀分散到各个垂直的灰缝隙中避免变形和应力集中累加出现大裂缝。面积较大的墙体采用在墙体内增设构造梁柱的构造措施。正确掌握和控制各种砌块使用时的含水率。砌体在生产储存期、运输、现场堆放等均要防止被水浸湿雨季还应做好对砌块和砌体的遮盖。

(6)减少砼的收缩和干缩对屋面板的影响。减少砼的收缩和干缩对屋面板的影响,施工中严格控制砼的水灰比和水泥用量,同时在屋面板中部设置了后浇带,大大降低了由于现浇砼收缩和干缩产生的内应力,降低屋面现浇砼的收缩影响。

(7)加强监理力度。墙体的施工过程是确保砌体强度和质量的重要环节。研究表明,砌体砌筑时,砂浆的和易性、砖的含水率、水平灰缝的厚度、块体的砌合方法以及施工的连续性都直接影响砌体的强度和质量。要求监理部门对施工过程加强监理力度,材料强度进行现场抽样,杜绝虚假现象,对达不到要求的砌体坚决拆除,对不符合施工规范要求的做法立即停工整顿。严把施工质量关。

参考文献

[1]@胡益民.现浇砼屋面住宅的顶层墙体裂缝控制设计[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 ,2002.

[2]@肖亚明.砌体结构裂缝与控制问题研究综述[J].第三届全国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1994.

防治墙体裂缝的措施分析 第6篇

1产生裂缝的原因

建筑物裂缝形成主要是由于设计、材料或施工方面的原因: 1.1设计不合理设计时没有认真按规范规程要求进行防裂缝设计。在许多工程中,设计虽有防裂缝措施,但与规程要求不完全相符,致使墙体防裂缝得不到有效保障,或保质年限大大缩短。还有一个较为重要的方面就是墙砌体材料强度偏低、不同砌体混合砌筑、砌体强度与砌筑砂浆强度相差过大或外墙批荡砂浆强度与墙体强度差距过大等设计方面的不当都会导致墙体开裂。

1.2地基沉降引起的裂缝

1.2.1斜裂缝主要发生在软土地基上,由于地基不均匀下沉,使墙体承受较大的剪切力,当结构刚度较差、施工质量和材料强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导致墙体开裂。

1.2.2窗间墙水平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在沉降单元上部受到阻力,使窗间墙受到较大的水平剪力而发生上下位置的水平裂缝。

1.2.3房屋低层窗台下竖直裂缝是由于窗间墙承受荷载后,窗台墙起着反梁作用,特别是较宽大的窗口或窗问墙承受较大的集中荷载情况下(如礼堂、厂房等工程),窗台墙因反向变形过大而开裂,严重时还会挤坏窗口,影响窗扇开启。另外,地基如建在冻土层上,由于冻涨作用也会在窗台发生裂缝。

1.3温度应力造成裂缝温度应力引起的墙体裂缝主要是由于建筑物各部分温度羞异引起温度变形不协调,从而导致的墙体开裂。这类裂缝主要发生在钢筋混凝土平屋盖的砖混住宅中,裂缝形式有“八”字形缝、45度斜裂缝、水平缝、垂直缝等。

1.4施工质量标准不合格引起

1.4.1砌体强度低。施工过程中未认真做好材料质量的控制,砖砌体材料强度较设计要求低,或是抗压强度虽达到要求,但因砌体长度较长,砌筑施工完成后,砌体从中间部位自行断裂。

1.4.2不同强度的砌体混合砌筑施工过程中,使用不同砌体材料作为配套砌块,致使各种砌体组合砌筑,因不同砌体材料强度、热胀冷缩、吸水率等不同引起墙开裂。

1.4.3砌筑砂浆强度偏低(偏高)。砂浆搅拌过程中,砂浆搅拌不均匀导致有的砂浆强度偏高、有的强度偏低,有的甚至因为粘结材料量太少强度特低。配料方面砂配多了砂浆强度偏低,水泥配多了砂浆强度偏高;水多了,砂浆稠度低影响砂浆强度,且砂浆干缩量增大,引起灰缝位置开裂。

1.4.4砌筑用砂浆没有按要求做到随拌随用。砂浆一次性搅拌量过多。存放时间过长,致使砂浆还没有砌前就开始初凝结块,使用时砂浆强度已大打折扣,严重影响墙体质量,引起裂缝。

2防治裂缝的措施

2.1搞好工程设计强化墙体防裂缝设计的要领与理论,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墙体设计,确保墙体质量。

2.1.1墙体抹灰砂浆中掺一定量纤维,增强抗裂能力。

2.1.2外墙装修有条件的全部增设钢丝网。

2.1.3砌体墙有窗台的,全部改用混凝土窗台。

2.1.4墙体砌筑用的材料尽可能使用一种,避免多种材料混合使用。

2.1.5尽可能保证墙体所用砌块、砌筑砂浆、抹灰砂浆的强度、吸水率、热胀冷缩等统一协调,基本一致。

2.1.6在不同材料界面增设钢丝网,管线预埋位置增设抗钢网。

2.2打牢地基

2.2.1合理设置沉降缝。使其各自沉降,以减少或防止裂缝产生。

2.2.2加强上部结构的刚度,提高墙体抗剪强度。可在基础《±0.00)处及各楼层门窗口上部设置圈梁,砌体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规范规定,如采取砖浇水润湿,改善砂浆和易性,提高砂浆强度、饱满度,增加砖层之间的粘结,施工临时间断处严禁留直搓等措施,都可大大提高墙体的抗剪强度。

2.2.3加强地基探槽工作。对于复杂的地基,在基槽开挖后应进行普遍钎探,对探出的软弱部位加固处理后,方可进行基础施To

2.2.4大窗口下部应考虑设混凝土梁或反砖旋,以适应窗台的变形,防止窗台处产生竖直裂缝。为避免多层房屋底层窗台下出现裂缝,除了加强基础整体性外,也可采取通长配筋的方法。另外窗台部位砌筑时不宜使用过多的半砖。在窗洞下增设厚40mm钢筋混凝土带,使山墙两侧1—2房间与山墙形成u字形钢筋混凝土带,以解决窗下角裂缝问题,并提高结构的整体性。

2.2.5砌块结构的芯柱通常采用“暗芯柱”作法,混凝土浇筑时无法使用机械振捣,芯柱质量难以保证。为克服这一弊端,改用明构造柱240mm×240mm或240mm×190mm代替“暗芯柱”,并按要求留置马牙搓和拉结筋,以提高抗震能力,质量也便于检查。

2.3减少温度应力①屋盖上设置保温层或隔热层。②在屋盖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其间距30ram。③当采用现浇砼挑檐的长度>12m时,宣设置分隔缝,其宽度>20mm;缝内用弹性油膏嵌缝。④合理设置灰缝钢筋,其要求如下:a在墙洞口上、下的第一道和第三道灰缝设置钢筋,钢筋伸八洞口每侧长度应≥600mm。b在楼盖标高以上、屋盖标高以下的第二或第三道灰缝及靠近墙顶的部位设置钢筋。c灰缝钢筋的间距≤600mm。d灰缝钢筋距楼、屋盖砼圈梁或配筋带的距离应≥600mm。e灰缝钢筋宜通长设置,当不便通长设置时,允许搭接,搭接长度>300mm。f灰缝钢筋两端应锚入相交墙或转角墙中,锚固长度>300mm。g灰缝钢筋应埋入砂浆中,其保护层上下应≥3mm,外侧<15mm。h配筋时含钢率≥0.05%:局部截面配筋时含钢率≥0.3%。i设置灰缝钢筋的房屋的控制缝的间距应≤30mm。⑤在顶层圈梁上设置宽40-50mm的遮阳板,防止太阳直接照射钢筋混凝土圈梁,减小因温差产生的应力。⑥对于已经产生温度裂缝的砌体,裂缝稳定后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对于数量较少且裂缝宽度不大的墙体裂缝可在消除裂缝表面灰尘、白灰、浮渣及松散层等污物后,采取压力灌浆的办法进行修补:对于数量较多、宽度较大的墙体裂缝宜先将墙面抹灰全部剔除,并在墙面横竖灰缝剔除深度不小于10mm的砂浆,清扫墙面灰尘并浇水湿润裂缝,用水泥稠浆封堵裂缝,在砖墙两面分别挂双向φ6@200钢筋网片,用φ6穿墙筋勾住两钢筋网片,然后用高强度砂浆抹面。

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裂缝控制 第7篇

关键词:砌块墙体,裂缝原因,防裂技术,工程实例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房改、住房商品化的进展, 人们对办公和居住条件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对建筑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这样对建筑墙体的裂缝控制要求显得更为严格。由于对墙防裂的各种技术措施不完善, 涉及墙体裂缝乃至渗漏的纠纷、投诉以至官司也越来越多。房屋建筑的裂缝问题也成为用户评判建筑质量安全的一个非常直观、敏感和首要的质量标准。我国东北地区普遍用于框架结构非承重墙体建筑。目前在加气砼砌块墙体施工中, 由于砌块强度等级低、吸水率高、收缩变形大, 还是沿用传统的墙体砌筑与墙面抹灰工艺。经常出现墙体裂缝, 由裂缝引起渗漏, 墙面抹灰空股、开裂等质量问题。因为墙体裂缝给使用者在感观上和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要解决墙体质量问题, 首要要分析造成问题的各方面原因。

1墙体形成裂缝的原因

形成墙体裂缝的因素很多, 既有地基沉降、温度变化、干缩变形方面的原因, 也有设计构造、材料及施工质量、工程管理方面的原因。根据成因最常见的裂缝可分为四类。一是温度裂缝;二是干燥收缩裂缝, 简称干缩裂缝。以及由温度和干缩共同产生的裂缝;三是设计构造造成的裂缝;四是施工质量造成的裂缝。

产生以上裂缝的原因很多, 要从各方面采取技术控制措施, 首先要加强砌块产品管理, 保证材料质量。要采用与砌块配套的专用砌筑砂浆与抹面砂浆。同时要针对各种开裂原因, 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严格管理, 才能有效根治墙体开裂的通病。

2解决墙体裂缝的工程技术

加气砼砌块的墙体裂缝较严重, 对此, 我们在调查研究、查阅资料、工程试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以下解决粉煤灰加气砼砌块非承重墙体裂缝的工程技术。

2.1砌块材料

2.1.1砌块块材应有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主要性能的进场复验报告。

2.1.2砌块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规定, 各项性能指标、外观质量、块型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国家标准《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GB/T11968-1997) 的要求。

2.1.3对进入施工现场的砌块材料应按产品标准进行质量验收。对质量不合格或产品等级不符合要求的, 不得用于砌体工程。不得将有裂缝的砌块面砌于外墙外表面

2.2砌筑、抹面砂浆砂浆所用材料的品种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外, 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2.2.1国家建材行业标准《蒸压加气混凝土用砌筑砂浆与抹面砂浆》 (JC890-2001) 是根据砌块对砂浆的功能要求制定的。施工时, 砌筑砂浆、抹面砂桨的干密度、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粘结强度、收缩性能等指标必须符合标准要求;

2.2.2对砂浆的技术要求应符合国家标准《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02) 的规定。施工时, 砌筑砂浆应通过试配确定配合比。

2.2.3对抹面砂浆的技术要求, 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01) 及《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 (GB50327-2001) 的规定。

2.3框架结构非承重墙体施工

粉煤灰加气砼砌块的砌体工程施工。除应符合规范GB50203-2002的基本规定外, 尚应符合以下要求:

2.3.1砌块在运输、装卸过程中, 严禁抛掷和倾倒。进场后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整齐, 堆放高度不得超过2M, 并应防止雨淋。

2.3.2砌体的龄期应超过28d才能上墙砌筑。

2.3.3对采用专用砂浆砌筑时, 砌体含水率应小于15%, 并进行干砌。对采用普通砂浆砌筑时, 在控制含水率的同时, 应提前1-2d浇水湿润。在高温季节砌筑时, 宜向砌筑面适量浇水。

2.3.4切割砌块应使用手提式机具或相应的机械设备。

2.3.5砌筑前, 应按设计要求弹出墙的中线、边线与门窗洞位置, 并应以皮数杆为标志, 拉好水准线。井按排块设计进行砌筑。并适当控制每天的砌筑速度。

2.3.6填充墙体底部应砌高强度砖, 如灰砂砖、页岩砖、砼砖等。其高度不宜小于200mm。

2.3.7不同干密度和强度等级的砌块不应混砌, 也不得和其它砖、砌块混砌。

2.3.8砌体转角和交接部位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又必须留设临时间断处, 应砌成斜槎。

2.3.9填充墙砌体留置的拉结钢筋位置应与砌块皮数相符合。其钢筋宜采用植筋方法固定在框架柱上。其规格、数量、间距、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填充墙与框架柱之间的缝隙应用砂浆嵌填密实。

2.3.10砌体砌筑时, 应严格控制水平度、平整度。并应错缝搭砌, 搭砌长度不应小于砌块长度的1/3。不能满足搭砌长度要求的通缝不应大于2皮。

2.3.11砌体的灰缝厚度和宽度应正确, 其水平灰缝厚度及竖向灰缝宽度分别宜为15mm和20mm。砌筑的水平、垂直砂浆饱满度均应≥80%。同时砌筑后宜对水平缝、垂直缝进行勾缝, 勾缝深度为3-5m m。

2.3.12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时, 应留一定空隙, 并应至少间隔7d后, 采用侧砖、立砖或砌块斜砌挤紧, 其倾斜度宜为约60度, 砌筑砂浆应饱满。

2.3.13墙体尺寸允许偏差, 如轴线位移、垂直度、表面平整度、门窗洞口高宽及偏移等应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2.4墙体与门窗框的连接与密封

2.4.1门窗安装应先在墙体中预留门窗洞, 然后再安装门窗框。

2.4.2普通木门安装, 应在门洞两侧的墙体, 按上、中、下位置每边砌入带防腐木砖的C15砼块, 然后用钉子将木门框与砼块连接固定。

2.4.3塑钢、铝合金门窗安装, 应在门窗洞两侧的墙体, 按上、中、下位置每边砌入C15砼块, 然后用尼龙锚柱或射钉弹将塑钢、铝合金门窗连接铁件与砼块固定。

2.4.4木门框与墙体间隙, 采用麻刀水泥砂浆或麻刀混合砂浆进行嵌填, 要分层填塞密实, 待达到一定强度后, 再用水泥砂浆抹平。

2.4.5塑钢、铝合金门窗与墙体之间的缝隙, 采用PU发泡剂进行填塞, 并在切割成深5-8mm槽口后, 内外用砂浆填嵌密实, 待砂浆达到强度后, 用建筑密封胶封口。

2.5

塑钢门窗框与墙体缝隙处理塑钢门窗框与墙体间隔每边约10m m, 先用发泡胶填缝, 再用水泥砂浆嵌缝, 最后在外边打防水胶。

2.6墙面抹灰施工

2.6.1外墙抹灰施工前应先安装门窗框、护栏等, 并应将墙上的孔洞堵塞密实。

2.6.2室内墙面、门洞口的阳角应采用1:2水泥砂浆做暗护角, 其高度不应低于2m, 每侧宽度不应小于50mm。

2.6.3当要求抹灰层具有防水、防潮功能时, 如厨房、卫生间应采用防水砂浆。

2.6.4抹灰前基层表面的尘土、舌头灰、污垢、油渍等应清除干净, 同时对砌块的缺棱掉角、灰缝不饱满等缺陷要进行填补。若采用普通砂浆抹灰, 应将墙面洒水湿润, 但墙面不应有挂水。

2.7有关防止墙体裂缝构造与加强措施

2.7.1门窗过梁与窗台板做法, 墙体洞口、附墙固定件做法均应符合设计规定。当门窗洞过大时, 宜在门窗侧设置防裂构造柱。

2.7.2当填充墙体超长、超高时, 应设置防裂构造柱或配筋带。

2.7.3在内外墙面的抹灰砂浆中掺杜拉纤维或丹强丝。

2.7.4当外墙采用普通抹灰砂浆时, 在砂浆中敷设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

粉煤灰砖墙体裂缝防治 第8篇

1 墙体形成裂缝的原因

涉及形成墙体裂缝的因素很多, 既有地基沉降、温度变化、干缩变形方面的原因, 也有设计构造、材料及施工质量、工程管理方面的原因。根据成因最常见的裂缝可分为四类。一是温度裂缝;二是干燥收缩裂缝 (简称干缩裂缝) 。以及由温度和干缩共同产生的裂缝;三是设计构造造成的裂缝;四是施工质量造成的裂缝。

1.1 温度裂缝:

由于日照及昼夜温差、室内外温差、季节温差所产生的温度变化, 会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当约束条件下温度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 墙体就会产生温度裂缝、如框架梁下沿砌块顶部的水平裂缝, 门窗洞边的角裂缝等。

1.2 干缩裂缝:

对于粉煤灰加气砼砌块, 随着含水量的降低, 材料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变形。一般干缩率为0.3~0.45mm/m。干缩变形的特征是早期发展较快, 如果将砌块放置28d能完成约50%的干缩变形。这类变形在墙体上分布广、数量多、裂缝程度也比较严重。如墙体的垂直裂缝、阶梯形裂缝、窗台边斜裂缝、框架柱与填充墙之间的裂缝。

1.3 因设计构造产生裂缝的因素有:

1.3.1 非承重砌块墙体是后填充的围护结构, 在墙体过长、过高时, 未采取加强构造措施。

门窗洞及预留洞的四角处于应力集中区, 未采取合理连接构造措施。1.3.2门窗洞及预留洞的四角处于应力集中区, 未采取合理连接构造措施。1.3.3墙面开槽、开洞安装管线、线盒及插座等, 未提出细部处理要求。墙面吊挂重物处, 未作加固处理引起墙体变形开裂, 与水接触墙面未考虑防排水、泛水及滴水等构造措施, 引起开裂渗漏。

1.3.4 墙面吊挂重物处, 未作加固处理引起墙体变形开裂。

1.3.5与水接触墙面未考虑防排水、泛水及滴水等构造措施, 引起开裂渗漏。

1.4 因砌筑施工质量造成裂缝的因素有;

1.4.1 砌块缺棱掉角或对非标准砌块随意砍凿砌筑:

用不同块材混砌:使用龄期不足的砌块, 墙体容易开裂。1.4.2砌块上墙时含水量过大或雨期施工淋湿砌块, 墙体会因干缩引起开裂。1.4.3未采用配套的专用砂浆。1.4.4砌块排列不合理, 未按规定接槎砌筑或通缝;水平、竖缝厚薄不均且砂浆不饱满;砂浆和易性、保水性能差;日砌筑高度过大等均容易引起墙体开裂。1.4.5砂浆铺发面过大, 铺灰长度不应大于75cm, 超长时砂浆易失去塑性, 造成灰缝尤其是竖缝不密实。1.4.6砌体与砼柱之间没有加拉接钢筋或拉接不牢固:离梁底300mm高时, 砌体间隔时间不够和顶砌不密实。1.4.7门窗框与墙体之间嵌缝及防水处理不当, 容易引起接缝处开裂渗漏。1.4.8墙体开槽、孔洞预留、穿墙套管等部位填补处理不当, 会引起局部开裂。

1.5 因墙面抹灰造成裂缝的因素有:

1.5.1 抹灰砂浆未采用配套的专用砂浆。

采用普通抹灰砂浆, 一般砂浆与砌体的物理力学性能差异较大。如两者的线膨胀、线收缩系数相差很大, 两者的强度相差也较大, 因砂浆自身收缩产生开裂。1.5.2基层清除不干净。当基层处理未采用界面剂时, 因抹灰砂浆保水性能不能满足砌块吸水要求引起砂浆开裂。抹灰一次成活, 或分层抹灰无适当间隔时间, 或抹灰层过厚未采取加强措施。1.5.3对框架柱、梁与砌体之间不同材料的结合部, 未采取防裂措施。夏季施工抹灰后失水过快, 冬季施工昼夜温差冻融使砂浆失去粘结力。

2 解决墙体裂缝的技术方法

长期以来, 人们一直在寻求治理砌体裂缝的实用技术, 并根据裂缝的性质及影响因素, 提出了一些预防和控制裂缝的措施。

2.1 砌块材料。

砌块块材应有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主要性能的进场复验报告。砌块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规定, 各项性能指标、外观质量、块型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国家标准《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GB/T11968-1997) 的要求。

2.2 砌筑、抹面砂浆。砂浆所用材料的品种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外, 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2.2.1 粉煤灰加气砼砌块砌筑墙体时, 需要使用配套的专用砌筑砂浆与抹石砂浆。

国家建材行业标准《蒸压加气混凝土用砌筑砂浆与抹面砂浆》 (JC890-2001) 是根据砌块对砂浆的功能要求制定的。2.2.2砌筑砂浆采用普通砂浆时, 对砂浆的技术要求应符合国家标准《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02) 的规定。2.2.3抹面砂浆采用普通砂浆时, 对抹面砂浆的技术要求, 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01) 及《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 (GB50327-2001) 的规定。

2.3 框架结构非承重墙体施工

粉煤灰加气砼砌块的砌体工程施工。除应符合规范GB50203-2002的基本规定外, 尚应符合以下要求:

2.3.1 砌块在运输、装卸过程中, 严禁抛掷和倾倒。

进场后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整齐, 堆放高度不得超过2M, 并应防止雨淋。2.3.2砌体的龄期应超过28d才能上墙砌筑。2.3.3对采用专用砂浆砌筑时, 砌体含水率应小于15%, 并进行干砌。对采用普通砂浆砌筑时, 在控制含水率的同时, 应提前1-2d浇水湿润。在高温季节砌筑时, 宜向砌筑面适量浇水。2.3.4切割砌块应使用手提式机具或相应的机械设备。2.3.5砌筑前, 应按设计要求弹出墙的中线、边线与门窗洞位置, 并应以皮数杆为标志, 拉好水准线。井按排块设计进行砌筑。并适当控制每天的砌筑速度。2.3.6填充墙体底部应砌高强度砖, 如灰砂砖、页岩砖、砼砖等。其高度不宜小于200mm。2.3.7不同干密度和强度等级的砌块不应混砌, 也不得和其它砖、砌块混砌。2.3.8砌体转角和交接部位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又必须留设临时间断处, 应砌成斜槎。2.3.9填充墙砌体留置的拉结钢筋位置应与砌块皮数相符合。其钢筋宜采用植筋方法固定在框架柱上。其规格、数量、间距、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填充墙与框架柱之间的缝隙应用砂浆嵌填密实。

2.4 墙体与门窗框的连接与密封

2.4.1 门窗安装应先在墙体中预留门窗洞, 然后再安装门窗框。

2.4.2普通木门安装, 应在门洞两侧的墙体, 按上、中、下位置每边砌入带防腐木砖的C15砼块, 然后用钉子将木门框与砼块连接固定。2.4.3塑钢、铝合金门窗安装, 应在门窗洞两侧的墙体, 按上、中、下位置每边砌入C15砼块, 然后用尼龙锚柱或射钉弹将塑钢、铝合金门窗连接铁件与砼块固定。2.4.4木门框与墙体间隙, 采用麻刀水泥砂浆或麻刀混合砂浆进行嵌填, 要分层填塞密实, 待达到一定强度后, 再用水泥砂浆抹平。

2.5 有关防止墙体裂缝构造与加强措施

2.5.1 门窗过梁与窗台板做法, 墙体洞口、附墙固定件做法均应符合设计规定。

当门窗洞过大时, 宜在门窗侧设置防裂构造柱。2.5.2当填充墙体超长、超高时, 应设置防裂构造柱或配筋带。

2.5.3 在内外墙面的抹灰砂浆中掺杜拉纤维或丹强丝。

2.5.4当外墙采用普通抹灰砂浆时, 在砂浆中敷设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

综上所述, 不难看出, 采取多方面有关防止墙体开裂的技术措施。对提高工程质量、保证使用功能有其显著效果。但应该看到, 消除墙体开裂的质量通病, 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 必须要高水平的设计、高质量的施工、高水平的管理作保证。

砖混结构墙体裂缝防治 第9篇

我们居住的城市在2000年前的多层住宅结构形式主要是砖混结构,也是国内存量大的建筑结构形式,但是砖砌体的抗拉、抗剪能力比较低,容易在局部产生裂缝,严重影响建筑物的整体性和使用功能,甚至危及结构安全。砖混结构墙体裂缝主要分为三类:温差裂缝、地基不均匀沉降产生的裂缝以及结构裂缝。所以在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都要采取相应措施,防止裂缝的产生和发展。

安慧公寓位于北大街,占地12 000 m2,建筑面积30 000 m2,共有A1~A6六幢住宅楼,它是我公司第一个回迁安置小区。小区房屋都采用砖混结构,黏土砖砌筑。房屋受损时,首先以墙体开裂的形式出现。砌体裂缝的出现,不仅影响建筑物美观,也影响建筑物的使用,甚至危及建筑物的安全。

以“安慧公寓”A1幢为例,产生的裂缝多发生在砖混结构房屋的墙体上,整幢楼裂缝的特征:内外纵墙上较严重,横墙上较轻,外纵墙的南墙比北墙严重。查看设计图纸和地质勘查报告,分析引起裂缝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产生。

地基不均匀沉降裂缝产生的原因有:土质软弱或建筑地基局部土质不均匀、土质软硬差异大,受压后产生过大不均匀沉降;基础设计不合理,地基处理不当,建筑荷载对地基产生较大的附加应力,基础设计根据上部荷载与地基土质情况,考虑地基与基础共同作用,合理选用基础形式;地基含水量变化不正常,因周围环境变化,使建筑物基底地下水位升高,地表水渗入建筑地基,长期浸泡土质软化导致不均匀沉降等。

“安慧公寓”A1幢斜裂缝发生在纵墙的两端,多数裂缝通过窗口的对角,在墙体下部向上发展,下大上小。据居民讲述,裂缝在房屋建成后不久就出现了,其数量及宽度随使用年限增加而逐渐呈发展趋势。

关于控制缝的概念主要引自欧、美规范和工程实践。它主要针对高收缩率砌体材料,如非烧结砖和混凝土砌块,其干缩率为0.2 mm/m~0.4 mm/m,是烧结砖的2倍~3倍。因此按对待烧结砖砌体结构的温度区段和抗裂措施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本规范6.3节的措施是针对这个问题的,但还是不够。按照欧美规范,如英国规范规定,对黏土砖砌体的控制间距为10 m~15 m,对混凝土砌块和硅酸盐砖(本规范指的是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等)砌体一般不应大于6 m;美国混凝土协会(ACI)规定:无筋砌体的最大控制缝间距为12 m~18 m,配筋砌体的控制缝间距不超过30 m。这远远超过我国砌体规范温度区段的间距。这也是按本规范的温度区段和有关抗裂构造措施不能消除在砌体房屋中裂缝的一个重要原因。控制缝的引入是个新概念,有个认识过程,它是根据砌体材料的干缩变形引起的应力或裂缝很小,而达到可以控制的地步,故称控制缝(control joint)。

温差是造成顶层墙体产生裂缝的主要因素,温差裂缝的轻重程度与环境温差成正比。我们项目位于太原市区。太原位于山西省境中央,太原盆地的北端,于华北地区黄河流域中部,西、北、东三面环山,中、南部为河谷平原,全市整个地形北高南低呈簸箕形,早晚温差大。裂缝与屋面保温的关系是:屋面保温隔热效果好的裂缝轻,保温隔热差的裂缝较重。混凝土与砖砌体性能差异:由于混凝土与砖砌体的线膨胀系数不同,其数值大小相差1倍。在环境温差影响下,混凝土屋盖产生热胀冷缩变形比较大,而砖砌体变形则小得多,两者之间因性能差异产生相对位移,致使房屋端部砖墙内产生拉力和剪力,使截面突变,薄弱环节应力集中时墙体产生裂缝。

施工质量不合格,砌体施工质量低劣,使用材料不合格也会引起裂缝。在现场施工中必须加强监督,严格检查,确保砌体质量,可以采用以下措施:保证施工用原材料的质量,保证砂浆的标号符合设计要求并要有良好的和易性和保水性,拌制砂浆要严格计量,避免砂浆强度波动较大,保证水平砖缝的砂浆饱满度,砖浇水湿润要适宜,严禁干砖上墙,砌体的组砌方法要正确。钢筋混凝土边框与墙体结合处砌体均要留置马牙槎。由于砌筑用砖和砂浆强度等级低,水平灰缝砂浆不饱满,组砌不符合要求,降低了砌体承载能力,使用符合设计要求的水泥,控制细砂含泥量。后浇筑混凝土,以增强边框与墙体的连接。

设计阶段要优先考虑内天沟排水的方案。增强顶层砌体抗裂能力,控制屋面伸缩缝的间距,缩短混凝土构件直线段的长度、挑檐直线长度;现浇挑檐改成预制;将屋面挑檐平面布置成凹凸曲折形状,改进挑檐设计。在钢筋混凝土挑檐表面设置保温隔热层。所以在混合结构中,当温度变化时,钢筋混凝土屋盖、楼盖、圈梁与邻接的墙砖伸缩不一,存在着较大的温度变形差,容易产生裂缝。建筑物的屋面板受到阳光辐射吸收热量较多,建议使用蓄水屋面,增加隔热夹层、增厚保温层的厚度、选用保温性能好且导热系数小的屋面材料来控制屋面板的温升,从而防止顶面墙体裂缝的产生。对女儿墙的裂缝控制要适度,在女儿墙设构造柱加强结构的薄弱环节,提高其抗拉强度等技术措施。

沉降裂缝的防治,加强地基勘察。验槽时应钎探,以探明局部软弱土层。对照勘探报告,辨别土层成分,对发现的软弱土部分,应处理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当地基土壤严重不均匀时,应采用处理地基或改变基础埋深的方法,消除不均匀影响;对发现的软弱土部分,应处理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从而使基础的局部倾斜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防治措施合理设置沉降缝。当地基压缩性较大、房屋较长、体形较复杂或同一建筑物而基础形式不同时,均应从基础开始设置沉降缝。

加强上部结构刚度,提高墙体抗剪、抗拉强度。当上部结构刚度较大时,可以适当调整不均匀沉降。严格按规范施工。砌体应上、下错缝,内外搭接,水平灰缝及竖向灰缝应饱满。严禁以铺浆代替灌缝,转角和交换处应同时砌筑,半砖使用率不得超过5%。同时认真分析房屋结构,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应先建主体后建附属,先建重而高部分,后建轻而低部分,对大面积现浇板应设置后浇带。

在后期使用中使用不当、擅自改变房屋用途、加大使用荷载破坏承重墙体、埋设各种穿过墙体管线都会破坏结构整体性,削弱砌体承载力。所以物业要禁止房屋在业主后期装饰装修施工中人为破坏承载结构对建筑的损害。建筑物使用不当,随意改变房屋用途,增大荷载,在室内地面堆放超设计要求的大面积荷载,使地基附加应力剧增,导致建筑物不均匀沉降。

防止因使用不当引起的墙体裂缝。在房屋装修时应遵守建筑原设计要求,对承重构件不得随意拆除和破坏。同时装修楼地面时荷载不应超过设计值;使用中,活载不应过于集中;房屋超过结构合理使用年限时,还应委托相关单位进行鉴定。必要时,对损坏的构件进行加固并加强观测。建成后长期不使用的住宅,应注意室内通风,防止室内温度过高致使楼板膨胀,使顶层墙体产生裂缝。

通过对建筑物常见裂缝的分析研究和几年来的工作实践证实,砖混结构的墙体裂缝虽然不可避免,但只要设计合理,确保施工质量,选用材料得当,建筑物的裂缝是可以从根本上得到控制的。由于砌体房屋结构裂缝成因复杂,据目前的技术经济水平尚不能杜绝由于钢筋混凝土屋盖的温度变形和砌体干缩变形引起的局部裂缝,合理的选择和应用施工设计规范和措施,可以知道使砌体房屋墙体裂缝的产生和发展都可以接受的程度。

参考文献

多层建筑墙体裂缝的防治 第10篇

多层建筑墙体裂缝的产生将严重危害楼体的安全、危害业主使用安全。多层建筑墙体裂缝的产生会导致楼体结构受力发生改变, 造成安全隐患。同时, 多层建筑墙体施工过程中裂缝的产生还将造成施工企业治理成本的增加, 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 企业综合成本的升高将造成企业失去市场竞争力, 严重危害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2 多层建筑墙体裂缝的防治

1) 加强多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监测, 以预防性防治理念指导多层建筑墙体裂缝的防治

受裂缝缠身因素的影响不同, 裂缝的产生能够使施工企业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针对裂缝成因进行治理, 预防质量问题的进一步扩大。及时发现墙体裂缝有助于企业及早进行治理、降低治理费用。多层建筑墙体裂缝的防治应对产生墙体裂缝的成因入手, 加强多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墙体监测、变形检测。积极运用与方向墙体裂缝防治理论指导裂缝的防治工作。针对产生墙体裂缝的因素, 在施工过程进行专项控制与监控, 有效避免墙体裂缝的产生。

以地基沉降造成的墙体裂缝为例, 在多层建筑施工前应加强工程所在地的地质分析。以地质勘探报告作为基础、以科学分析以及地基处理方式的选择避免多层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地基沉降造成的裂缝。另外, 针对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前面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产生, 施工企业还要在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加强混凝土配合比、施工过程以及施工后的养护等控制, 以此预防多层建筑墙体裂缝的产生。

通过针对产生墙体裂缝的各因素分析与控制有效预防多层建筑墙体裂缝的产生, 实现以预防性控制理论指导裂缝防治的目的。

2) 多层建筑墙体温差裂缝的治理

在进行多层建筑墙体裂缝的治理前, 首先要对墙体裂缝进行勘探与分析, 明确墙体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针对产生裂缝的原因进行治理, 以此保障治理效果、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在多层建筑施工过程中, 墙体温度裂缝是施工过程中极易发生的质量问题。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不同建筑材料与构建间受温度变化后的膨胀系数不同而引发不均匀的伸缩裂缝。这类裂缝主要由于墙体混凝土与主材料间膨胀系统不同所造成。一般主要出现在墙体表面混凝土层, 这对墙体主体结构的强度没有影响, 可以采用水泥浆灌缝处理的方式进行治理。严重时墙体内部所发生的裂缝对多层建筑主体结构的强度有着极大的影响、造成墙体刚性、稳定性以及整体性下降。

这时必须采用剔缝埋入钢筋法、钢筋混凝土连接、加设拉条法以及拆除重砌法等方式对其进行治理, 以此保障多层建筑墙体的墙体施工质量。

3) 地基沉降造成墙体裂缝的治理

地基沉降造成的墙体裂缝不仅需要对墙体裂缝进行治理还需要对引起墙体裂缝的地基沉降进行处理, 以此避免进一步沉降引发的使用安全事故。在墙体裂缝发生后, 首先要对裂缝特征进行勘察与分析。例如:裂缝主要产生在门窗处, 且裂缝想沉降较大方向倾斜。通过对裂缝特征的确定与分析确定裂缝产生的原因。同时还能够为确定不均匀沉降的地点奠定基础。一般不均匀沉降造成的裂缝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地基处理不当或处理施工质量控制不严造成。

地基沉降造成的墙体开裂将导致建筑物的主体结构承载能力严重下降。在发现沉降引发的裂缝后, 应及时进行裂缝的治理。在进行加固处理前明确裂缝的实际情况, 以此确定加固处理的方式。首先, 应对地基沉降进行加固处理, 然后针对裂缝的不同情况进行裂缝的加固。对于不均匀沉降引发的一般性裂缝, 应采用填缝修补或灌浆修补的方式进行治理。

首先, 对裂缝进行清理。然后按照一定比例的水泥砂浆以及掺胶聚合物对裂缝进行灌缝处理。另外, 还应在砖缝中嵌入钢筋, 以此提高墙体整体性。为了保障墙体的整体性, 在上述工序处理后还应以压力设备将水灰比为0.8左右的水泥浆压入裂缝, 以此达到治理目的。

对于严重性的裂缝, 在进行地基加固处理后也应采用钢筋网片敷贴的方式进行处理。通过双向钢筋网片以及穿墙拉筋的固定提高墙体强度。确保墙体稳定性的基础上, 应使用灌细石混凝土进行灌缝处理。并在钢筋网片上分层抹水泥砂浆进行加固。为了保障结构的刚性, 还应对墙体结构架设钢筋混凝土圈梁。以此提高墙体强度。通过多种方式的处理时限对墙体裂缝的治理。

3 注重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预防多层建筑墙体裂缝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多层建筑墙体裂缝的产生与施工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加强施工过程中各工序质量的控制以及质量控制点的管理能够有效预防多层建筑墙体的裂缝。针对可能产生墙体裂缝的因素,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 以此实现质量通病防治目的。

4 结论

综上所述, 多层建筑墙体裂缝的防治需要施工企业从提高管理的认识上入手, 加强施工质量控制与裂缝的预防。通过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与管理达到预防墙体裂缝的发生。

另外, 企业还应提高自身质量通病治理技术水平, 以此使企业在遇到裂缝产生时能够及时进行治理, 保障工程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贵祥.建筑工程墙体裂缝的防治分析[J].建工资讯, 2009, 3.

浅议楼房墙体裂缝的成因与防治 第11篇

关键词:楼房;墙面裂缝;成因;措施

一、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成因分析

楼屋面裂缝表现为:表面龟裂,纵向、横向裂缝以及斜向裂缝。

(一)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方面

(1)水泥凝结或膨胀不正常;(2)原料中含泥量过多;(3)碱性骨料有可能与碱性很强的水泥起化学反应,生成有膨胀能力的碱--硅凝胶而引起混凝土膨胀破坏,产生裂缝;(四)水灰比、塌落度过大,或使用过量粉砂。

(二)施工质量方面

(1)混凝土施工过分振捣,模板、垫层过于干燥。混凝土浇筑振捣后,粗骨料沉落挤出水分、空气,表面呈现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造成表面砂浆层,它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能,待水分蒸发后,易形成凝缩裂缝。

(2)混凝土浇捣后过分抹干压光会使混凝土的细骨料过多地浮到表面,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浆层,引起表面体积碳水化收缩,导致混凝土板表面龟裂。

(3)施工工艺不当引起,致使支座处负筋下陷,保护层过大,固定支座变成塑性铰支座,使板上部沿梁支座处产生裂缝;楼板的弹性变形及支座处的负弯矩施工中在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过早拆模,或者在混凝土未达到终凝时间就上荷载,造成混凝土楼板的弹性变形,在混凝土早期强度低或无强度时,承受弯、压、拉应力,导致楼板产生内伤或断裂;大梁两侧的楼板不均匀沉降也会使支座产生负弯矩造成横向裂缝。

(4)楼面垫层内铺设的暗装水管、电线套管铺设不当,保护层厚度不足可能造成板面沿管线长度方向产生裂缝。

(5)混凝土处在温差变化较大的环境下,将会使其收缩更为加剧。混凝土浇捣后未及时浇水养护,产生温度应力而出现裂缝,这些裂缝也首先产生在较薄弱的部位,即板角处。

(三)设计方面

(1)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如在软土地基下采用扩展基础,对于相对较长的条式楼来说,要保证沉降均匀相当困难。由于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楼房的拉裂或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开裂。

(2)荷载的作用。设计人员在进行现浇板的配筋计算过程中,通常只是根据其承载能力确定配筋量,往往忽略了对板在正常使用阶段由其承受的荷载而引起的挠度及裂缝宽度的验算,由此而引起裂缝的产生,这些裂缝有时也会超过规范的最大允许值。

(3)结构体型突变及未设置必要的伸缩缝。房屋长度过长,而又未考虑设置伸缩缝。当房屋的自由伸缩达到应设置伸缩缝要求的间距时,就会引起裂缝的产生。

(4)照明、有线电视、通讯等所需的管线直接铺设在现浇板中,有时过于集中,使该处的现浇板厚度大大削弱,从而引起现浇板在该处开裂。

二、裂缝的预防措施

对于现浇板的裂缝,可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以减少或避免这些裂缝的出现:

(一)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方面

(1)严把原材料进货关,认真检验,严控砂的粒径及含泥量,做好各项试验。

(2)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质量检验以及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确定配合比,严格控制水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小空隙率和砂率以减少收缩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

(二)施工质量

(1)混凝土浇捣前,应先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避免过多吸收水分,浇捣过程中应尽量做到既振捣充分又避免过度。

(2)混凝土楼板浇筑完毕后,表面刮抹应限制到最小程度,防止在混凝土表面撒干水泥刮抹,并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楼板浇筑后,对板面应及时用材料覆盖、保温,认真养护,防止强风和烈日曝晒。

(3)严格施工操作程序,杜绝过早拆模。通过在大梁两侧的面层内配置通长的钢筋网片,承受支座负弯矩,避免因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裂缝。

(4)后浇带施工应制定施工方案,杜绝在后浇带处出现混凝土不密实、不按图纸要求留企口缝,以及施工中钢筋被踩弯等现象。同时杜绝在浇注混凝土前就将部分模板、支柱拆除而导致梁板形成悬臂,造成变形。

(5)对于较粗的线管或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可增设垂直于线管的抗裂短钢筋网加强。线管敷设时应尽量避免立体交叉穿越,交叉布线处采用线盒,同时在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尽量避免紧密平行排列,以确保线管底部的混凝土灌筑顺利和振捣密实。

(三)设计方面

(1)对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可通过调整基础的选型进行控制,如采取改用深基础及桩基础等方式以减少这类裂缝的发生。

(2)在板角增加辐射筋。现浇板的四周在设计上都已配置负弯矩筋,但针对绝大多数裂缝产生于板角这一现象,在板角四周增设辐射筋,使产生裂缝的应力作用方向与辐射筋相一致,能有效地抑制裂缝。

(3)平面布置尽量减少凹凸现象和设置必要的伸缩缝。

三、裂缝的处理方法

(一)对于一般混凝土楼板表面的龟裂,可先将裂缝清洗干净,待干燥后用环氧浆液灌缝或用表面涂刷封闭。施工中若在终凝前发现龟裂时,可用抹压一遍处理。

(二)其他一般裂缝处理,可将板缝清洗后用1:2或1:l水泥砂浆抹缝,压平养护。

(三)当裂缝较大时,应沿裂缝凿八字形凹槽,冲洗干净后,用1:2水泥砂浆抹平,也可采用环氧胶泥嵌补。

(四)当楼板出现裂缝面积较大时,应对楼板进行静载试验,检验其结构安全性,必要时可在楼板上增做一层钢筋网片,以提高板的整体性。

(五)通长、贯通的危险结构裂缝,裂缝宽度大于0.3毫米的,可采用结构胶粘扁钢加固补强,板缝用灌缝胶高压灌胶。

砖混结构墙体裂缝分析与防治 第12篇

砖混结构墙体裂缝对建筑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使用方面, 它影响到安全、美观和使用要求;对建筑结构本身, 裂缝使砌体的整体性受破坏, 降低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在风、雨及温度变化等外界条件下, 裂缝还会加快砌体材料的破坏。砌体产生裂缝后, 应监视其发展情况, 查明其产生原因, 分析其不利影响, 从而正确确定处理方法。

砖混结构墙体裂缝按其发生原因大致可分为:温差裂缝;不均匀沉降裂缝;荷载作用裂缝;施工质量差而引起的裂缝等。在工程实践中出现的许多裂缝是不均匀沉降裂缝和温差裂缝, 它们的产生与结构受力的安全度无关, 但在裂缝产生后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结构的受力和整体性。而荷载产生的裂缝, 标志着砌体的安全度不足。

1 温差裂缝

温差裂缝主要发生在钢筋混凝土屋盖的砖混结构中, 由于屋面材料钢筋混凝土和墙体材料砖砌体, 二者线膨胀系数不同, 钢筋混凝土线膨胀系数为10×10-5, 砖砌为5×10-5, 二者相差一倍。而屋面受到的太阳辐射热平均要比墙面大一倍左右, 特别在夏季热膨胀明显, 若屋面保温隔热层处理不当, 钢筋混凝土屋盖产生较大的温度膨胀变形 (冬季会产生冷缩变形) , 使屋盖和墙体间产生较大的拉、剪应力。而当屋盖和墙体间结构处理不当时, 墙体在受拉剪的作用下, 当剪应力和拉应力大于砌体抗拉剪力时, 墙体便被拉裂。

温差裂缝形式主要有:八字裂缝、水平裂缝、斜裂缝等。八字裂缝一般在房屋顶层纵墙的两端对称产生, 多数只在端部, 一至二个开间内, 严重的可发展至房屋三分之一长度内。有时在横墙上也可能发生。裂缝宽度一般中间大, 两端小。当外纵墙两端有窗口时, 裂缝沿窗口对角方向裂开;靠窗口的一端, 裂缝宽度大。有的八字裂缝上端常与水平裂缝相连。当墙体一端伸胀受到限制的情况时, 八字裂缝转变为斜裂缝。斜裂缝多发生在山墙, 这种裂缝还常在房角纵横墙上同时出现, 缝宽上大、下小。水平裂缝多发生在平屋顶屋檐下或顶层圈梁的下皮标高处, 裂缝一般沿外墙顶部断续分布, 两端较中间严重, 在转角处纵、横墙水平裂缝相交而形成包角裂缝 (在转角两侧裂成一圈) 。少数房屋因屋顶冷缩作用在纵墙两端顶层产生倒八字裂缝。温差裂缝的轻重程度与屋顶保温情况有关, 保温好的轻, 保温差的裂缝较重;与开窗大小有关, 窗小者轻, 窗大者较重;与伸缩缝隙间距大小有关, 小者轻、大者重, 与墙体厚度有关, 墙厚者轻, 墙薄者重;与室内外温度有关, 外墙轻, 内墙重;与施工质量有关, 砖砌墙留直槎, 砂浆不饱满, 砖、砂浆标号达不到设计要求等情况裂缝较严重。

温差裂缝固然与建筑物平面组合、体型、结构尺寸、材料性能、施工质量等多种因素有关。但最主要的因素是温差变化, 为了防止裂缝的发生, 在设计和施工上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a.合理安排屋面保温层施工, 由于屋面结构层施工完毕至做好保温层中间, 有一段时间间隔, 因此屋面施工应尽量避免高温季节。

b.适当增加屋面伸缩缝, 减少屋面热胀累积值。在砖石结构设计规范对有保温层的屋面规定每60米设伸缩缝, 无保温层的屋面40米设伸缩缝;这个规定是从整体结构考虑的。所以, 为防止墙体端部温差裂缝, 须在屋面增设伸缩缝。

c.屋顶空心板改为柔性接头, 在空心板支撑处铺一层油毡隔开, 缝内填可塑性材料, 使每块空心板两端都可自由伸缩。这样温度升高时, 屋盖产生的温度应力就会大大减小。

d.改进屋顶挑檐设计:一是现浇檐改为预制挑檐, 二是在现浇挑檐上留伸缩缝。再就是现在最普遍的使用方法, 改做女儿墙。

e.当采用整体式或装配整体式的钢筋砼屋盖时, 宜在屋盖设置保温层或隔热层, 或在屋盖基层上铺设浮筏式刚性屋面。

温差裂缝一般属于稳定裂缝, 一旦裂缝出现, 能量得到释放后, 结构内应力达到松驰, 使残留变形不大。一般情况下经过冻融循环一冬一夏即可稳定, 待裂缝稳定后, 必须做好裂缝修补工作。

2 建筑物不均匀沉降裂缝

基础的不均匀沉降, 改变了砌体下支承反力的分布, 在砌体内产生新附加内力。砖砌体抗压强度较高, 但抗拉强度及抗剪强度较低, 因而通常在拉应力或剪切应力作用下产生裂缝。因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砌体裂缝常见的有:斜裂缝、竖向裂缝、窗间墙水平裂缝等。

斜裂缝, 一般发生在纵墙的两端, 多数裂缝通过窗口的两个对角, 裂缝向沉降较大的方向倾斜, 并由下向上发展, 由于横墙刚度大, 一般不会产生较大的相对变形, 故很少出现裂缝, 裂缝多在墙体下部, 向上逐渐减少, 裂缝宽度下大上小, 其数量宽度随时间而逐渐发展, 此发生在软土地基上。由于地基不均匀下沉, 使墙体承受较大的剪切力, 当结构刚度较差、施工质量和材料强度不能满足要求时, 导致墙体开裂。窗间墙水平裂缝, 一般在窗间墙的上下对角处成对出现;沉降大的一边裂缝在上, 原因是沉降单元上部受到阻力, 使窗间墙受到较大的水平剪力, 而发生上下位置的水平裂缝。

竖向裂缝发生在纵墙中央的顶部和底层窗台处, 裂缝上宽下窄, 当纵墙顶层有钢筋砼圈梁时, 顶层中央顶部竖直裂缝则较少。房屋低层窗向下竖向裂缝, 是由于窗间墙承受荷载后, 窗台墙起着反梁作用, 特别是较宽大的窗口或窗间墙随较大的集中荷载情况下, 窗台墙壁因反向变形过大而开裂, 严重时还会挤坏窗口。另外, 基础如埋深不足, 座落在冻土层上由于冻胀作用而在窗台处发生裂缝。宽大的窗口下部应考虑设钢筋砼梁或砌反砖碹, 以适应窗台反梁作用的变形, 防止窗台处产生竖直裂缝, 也可以使用通长配筋的方法, 另外窗台部位也不易使用过多的半砖砌筑。

建筑物不均匀沉降会引起建筑物纵横向不规则弯曲变形。因此在设计和施工上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a.根据房屋的平面布局和结构形式, 合理设置沉降缝。

b.软土地基区房屋的体型应力求简单, 尽量避免立面高低起伏和平面凹凸曲折。

c.有大面积地面荷载的单层厂房, 宜选用静定结构。

d.房屋的纵墙宜贯通, 横墙的间距不宜过大, 一般小于建筑物宽度的1.5倍左右。由于建筑物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墙体的裂缝属于不稳定裂缝, 一般均有继续发展的趋势, 从不稳定到稳定往往持续较长时间, 严重者会一直发展下去而使建筑物呈危险状态甚至破坏, 一旦发现要及时做好观测、分析,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控制裂缝发展。

3 其它裂缝

引起砖混结构墙体裂缝除了温差裂缝和不均匀沉降裂缝外, 还有一些其它的因素。

某些荷载 (如梁、悬臂结构构件) 直接由砖砌体承受, 如果支承处构造处理不当 (未设梁垫或梁支撑面积不足) , 或使用时严重超载, 都会产生裂缝, 这类裂缝特点显著, 易于鉴别, 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防治。

总之, 引起砖混结构墙体裂缝的原因可能是上述某一因素, 也可能是几种因素共同作用, 还有可能其它未预料到的因素。有些墙体的裂缝还具有地区性特点, 应会同设计与施工部门结合本地区气候、环境、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等, 作出正确的判断, 然后采取措施, 加以解决, 有效控制裂缝的发展, 以提高建筑物的安全度与使用年限。这对广大城乡人民的安居乐业是极其重要的, 必须得到极其重视。

责任编辑:王彦

摘要:根据多年建设工程实践, 分析砖混结构易出现的裂缝, 并提出防治措施。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粉煤灰砖墙体裂缝防治】相关文章:

粉煤灰砖07-14

改性粉煤灰07-18

蒸压粉煤灰砖砌体07-19

水泥粉煤灰砂砾06-18

粉煤灰运输合同05-15

粉煤灰购销合同05-26

改性粉煤灰的制作07-22

粉煤灰应用现状分析08-17

粉煤灰烧结砖09-06

粉煤采取技术06-06

上一篇:国有保险公司改革下一篇:稀土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