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辅导范文

2024-08-10

有效辅导范文(精选12篇)

有效辅导 第1篇

一、加强管理,健全制度,提高辅导积极性

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最重要的基础工作。辅导工作的落实和辅导效率的提高与健全制度、过程检查密不可分。

1. 制度保障,明确要求

学生的作业是教师教学后的练习与巩固,是学习效果的反馈,是教师进行有针对性辅导的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作业的反馈是学生提高练习效率的关键环节。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就必须及时批改作业。为此,我校在《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中对作业批改、个别辅导做了明确的规定:“教师批改要及时,作文本批阅时间不超过一周;教师需重点掌握学困生的作业情况并加强指导;教师需加强学优生和学困生的分层管理,建立跟踪档案;在个别辅导的基础上,教师要认真记录《辅导记录本》,详细记录辅导过程及效果。”另外,我校教导处每学期的工作计划也对“有效作业、有效辅导”提出了具体的、可行的要求。

2. 关注过程,及时反馈

我校成立检查组不定期检查教师的作业批改和学生订正的情况,如果出现不及时批改、漏批、错批的现象,检查人员会及时与相关教师进行沟通,提出整改意见,并进行二次检查,督促其及时改正。我校经常在阶段工作小结中对教师开展学困生辅导的情况进行总结,并利用教职工会议进行公布,表扬先进,要求教师向先进学习,同时也指出问题,以供教师反省、改正。

二、情感先导,关注方法,提高辅导针对性

我校教师对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中的学困生的辅导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办法。

1. 走进家庭,了解学生

学困生的辅导工作不能蛮干、苦干。在辅导过程中,我们首先关注学生的情感,加强与他们的沟通,了解其学习困难的原因,了解其家庭情况,只有了解他们“困”在哪里,才能有的放矢,否则,教师累,学生苦,见效却不大。因此,我校在《教师家访制度》中明确规定:“教师要加强对特殊学生的家访工作,经常对特殊学生进行家访。”教师利用家访,走近学生,主动和他们交流,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关爱,从而接纳、信任和尊敬教师,乐于接受个别辅导。

2. 面批作业,及时纠错

针对学困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我校要求教师能分层布置作业,认真及时地批改作业,不仅精选每个学困生的作业题目,注重基础性,还要做到面批。为了不占用学生上课的时间,我校教师经常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和放学后晚托时间面批学生作业。针对群体性问题,教师集中分析错误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讲解。如果仅是个别学生的错误,教师就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及时指正,帮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

3. 方法辅导,授之以渔

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我们要解决的不仅是让他完成这次作业、做正确,更为重要的是让他们习得学习的方法。获取知识的方式方法,有时比知识内容本身更重要,只有学生真正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和解题的方法,才能触类旁通。学困生由于学习水平低,不能有效地利用时间,没有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我们要对其进行学习方法辅导。预习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通过预习发现问题,学生才会有目的地去听教师讲课,增强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也是一种好方法。有的学生常说自己记忆能力差,刚记住就忘了,从而放弃了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复习,让他们在当天把教师所讲的内容复习—遍,复习得越早,记得越牢。

三、二次作业,循环往复,提高辅导有效性

对学生的辅导要趁热打铁,及时布置二次作业。有的教师在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时,总是学生什么题目不会做,就反复练习什么题目,而不去考虑根本性的原因。学困生还未掌握的不仅是某一个具体的题目,更是这些题目所包含的知识点。对此,我校的教师会将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错题及时记录下来,形成《错题集》,并在教研活动中进行研讨,第一时间明确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和教师教学中的不足,然后从题目所蕴涵的知识入手进行辅导,利用新授课前的复习,通过错题的变式,对共性、个性问题进行反复、循环练习,以提高辅导有效性。

中考作文有效辅导方案 第2篇

我认为,学生在中考毕业前一百天,是提高应试作文分数的黄金时间。因为此刻他们肩上有了沉甸甸的重量,有对分数的强烈渴望。我们初三备课组在这段时间内,在作文教学上做了一点尝试,认真开设了10多节作文指导课。

我们关于作文课的指导思想是: 首先,教学形式要生动。

其次,教给学生的写作方法要便于操作。

最后,学生写出的作文要有点“高分作文”的模样。

我们的作文指导课采用“引析范写”(“明星登场——范文亮点——模式解析——教师范写——学生仿写)流程。

一、“引”【明星登场】选取班级某位同学近期考试或周练写的优秀作文,我声情并茂地朗诵推荐给全班同学,并请该同学上讲台简单发表创作心得。这样做,对“明星”是莫大的鼓舞和鞭策,使他(她)从此对自己有更高的作文要求,对其他同学也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不言而喻,作家最好的美文,在引领作用上不及身边同学的佳作。如果三个月内,一个班级有10个“明星”登台,那么这10个学生以后的每次写作都会尽力写出自己的最高水平,态度认真是肯定的了。

"教学片段一 教师朗读学生作文《这样一个姿态》

二、“析”【范文亮点】接着我针对这篇作文,在选材立意、谋篇布局、语言描写等角度进行简要赏析。这一环节,教师要做好充分功课,或者发挥急智,将优点列得越多越好。这样对“明星”是一个巨大激励,也让其他“粉丝”羡慕不已。记得有一次,我列了班级“明星”上场作文的“十大优点”,写了半个黑板。这一环节不要怕耽误时间,既激励学生,又能列数高分作文的特点。

记得一定要配乐,老师一定要声情并茂 “析”【模式解析】此乃引析范写作文课的精义所在 教师以这位学生的作文为范本,分析这篇作文在某一个片段或整体上的模式特点,归纳操作方法,让学生掌握相关写作方程式。这一环节是我的作文指导课的精华和奥妙所在。我举两篇作文为例。

学生作文

大锅澡

九(10)沈雨恬 大锅澡是我童年难忘的记忆。冬天来了,真有点想念它。

小时候,奶奶的家藏着我的童年,童年的记忆里有一口黝黑的大铁锅。铁锅坐在一个矮座上,下面是空的,可以添柴烧火,像北方的坑。锅里灌了水,就可以供人洗澡。傍晚,淡淡的木炭味道充满那个小小的屋子。那跳动的火星亲吻着铁锅子,噼噼啪啪的声音好听极了。锅里的水慢慢温热起来,水面上荡漾出一层薄薄的轻纱。锅里的蒸汽缓缓氤氲开来,奶奶和我漂浮在淡淡的雾气中,头发和眉毛缀满了晶莹的水珠。水热了,将自己浸在铁锅里,像一只小鸡炖汤。用一个木块垫着,免得屁股被烫的火辣辣。奶奶总会在水里放点金银花,还有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药草,每每泡在里面,我的皮肤像饥渴的孩子,吮吸着淡黄的水,我虚弱的身子也渐渐好起来。

我漂浮在奶奶为我营造的爱的海洋里。在愈来愈浓的雾气中,我可以什么都想,也可以什么都不想。隔着一堵墙,时不时传来奶奶关切的话:“要不要添点柴?”然后,噼噼啪啪的音乐又奏起来,热气从锅底缓缓上升,融进了每一颗水珠,融进了我的心里。

如今,家家都富裕起来,淋浴、浴缸都代替了大锅,老家的人都觉得这个锅是个累赘,但奶奶却舍不得扔,奶奶说,它比金子银子做的锅都舒服。而我也搬进大房子里,设施高级了,家具增多了,但再也找不回大锅澡的感觉。浴缸里洗澡,拧开龙头,就有热水源源不断地流出来。再也听不见奶奶那关切的话:“要不要添点柴?”,再也听不见柴火噼噼啪啪的声音,浴室很安静,安静地让人感到寂寞。

忽然想起了那口锅,想再重温那份温暖,便打电话问奶奶,奶奶的声音里闪过一丝喜悦,“好!”

推开老家的大门,嗅到淡淡的木炭味,听到噼噼啪啪的声音,我的心一下子明亮起来。朦胧的雾气在房间里升腾,火光映照在奶奶满是皱纹的笑脸上,我仿佛看到童年的自己,在那口硕大的铁锅中幸福地游泳。

“哎,奶奶,给我添点柴——”

(学生考场作文)教师的解析

《大锅澡》套路解析

简短开头,引出怀旧之事。画面描写,回忆童年情景。(详写,展现文采)此处一描,让画面重现美丽。现实对比,感慨新旧得失。(深刻,抒情议论)此处一转,让文章更有深度。回到老家,重温幸福记忆。此处一合,让文章浑然一体。

我为学生归纳了《大锅澡》的写作思路。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学生范作,领会套路解析,之后进行仿写。仿写时严格按照方程式,只许更换题材。

对于七八年级来说,这样的作文教学理念可能是落后反动的,但是在数理化步步紧逼的初三冲刺阶段,为了吃好特殊时期的“馒头”,为了提高大部分同学的作文分,从“原生态乱写一气”到“有目的仿写”,我们权衡了一下,还是决定这样做。

第二个例子

终于赢了(初三一模作文)

常州 外国语学校初三 学生

一树繁花。

星星点点的花朵如米粒般大小,每一粒都饱胀着明亮的浆液,被灼烫的日光引燃便迸裂开来,夏日的微尘、孱弱的香气与花瓣间隐隐流淌的晕芒熬煮在一起,弥漫在小小的院子里。

外婆牵着我,我分明看到她的泪光。

外婆的院子前有两棵嫁接而成的果树。右边的那棵强壮又繁茂,绿得鲜明而咄咄逼人。而左边的那棵因为嫁接时的一些差池,长的弯曲而瘦小,中端的枝干扭向一旁,虬曲丑陋。若不是病中的外婆不忍,外公早将它拔除了。

外婆已经生病半年多了,却天天都照看这两棵树,她常用蜡黄枯槁的手握住左边的树那截弯曲的枝干,经受病痛折磨的她怕是没什么力气,只松散地将手搭在上面,目光滞涩。右边的树已经开出花来,花开得挤挤挨挨,大片的纯色,强烈而无畏,划开原本成片的绿,饱满地呈到人眼前,我拉拉外婆的衣角,说:“它永远像个赢家。”外婆笑了,视线却仍未离开左边,我并不知道,透过那曲度,外婆的目光究竟落向何处。几天之后,听到久违的外婆的爽朗的笑声后,我走到屋外,外婆立在果树前,左边的树开出了细小的花朵,夹在叶子间,怯生生的,却如同奶油蛋糕上那棵点睛的樱桃,显得纯美而无邪,徐风一至,清淡的香气便钻进我们的眼、耳、口、鼻,真有些痒痒的呀。

晚上起了雨。外婆睡着了。我趴在窗前,不免有些担心院子里的果树,只见左边的树弯曲的细干在夏日的暴雨中剧烈地晃动着。在院门口羸弱的微光下它印在空墙上的影子不断撕扯、颤抖着。不断有洁白的花瓣从枝上抖落下来。那截弯曲的枝干费力地托举着上方的叶丛与碎花,风将它推动,它又竭尽全力弹回,就这样一次次反复,那振幅昭示着它的顽强。每一个叶片都庇护着花儿,不时有几片坠下,与弹起的雨点一同漫舞在这夏夜,仿佛荒原上燃烧的星芒,涂满炽烈的荧光。我听着那暴戾的雨声与通透的叶响,不知何时入了梦。

第二天一醒来便冲向小巷,发现外婆已站在树前,地上的水塘里浮着残破的花叶,但那棵弯曲的树一如最初地立在那里,枝头仍有星星点点的花,如同饱胀着明亮的浆液,被灼烫的日光引燃并迸裂开来,泪终于滚过外婆爬满岁月的面颊。

那一刻便明白,尽管右边的树依旧拥有更为繁多的花,但另一棵树的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是生命的本能使然。它赢过了暴风雨,并终于赢了命运,赢了它自己。

此后外婆更积极地投入治疗。半月后,外婆病愈,而一树繁花依旧。双线结构作文套路

发 展 高潮(详写)结果

明线 病树 病弱 抵御风雨 活下来,开出花(画面感强烈)

暗线

外婆

生病

抵抗病魔(留白)

病愈(构思精巧)

(1)极短的开头进入画面描写(2)画面描写一语双关容易出彩

(3)双线编织胜人一筹(4)步步推进一波三折 这样就有了两种模式——《大锅澡》怀旧模式

和《终于赢了》双线模式

这样解析范文难度在于:起码要有10种甚至更多的高分作文谋篇布局模式教给学生,让学生作文不至于千篇一律。

学生可以在自己喜欢的模式中精选几种练。有点像书法练帖 当然还有其他若干种模式,具体文章和解析这里就不全部贴出了。贴一下我教过的十几节课的相关主题内容。

1《大锅澡》怀旧模式 2《终于赢了》双线模式 3《台阶》穿越回环 4《脚印》一语双关 5《春暖花开》独特感官 6《路在心中》画面特写 7《领车》真情实感

8《馄饨的味道》舌尖亲情 9《青春的细节》细节铺陈 10《爸爸的房间》反打亲情 11《美术老师》慧眼辨色 12《这一剂良药》因事说理 13《木匠爷爷》传统技艺 14《这一种气质》本土文化 15《此时此刻》家乡名人 16„„ “析”【模式解析】 在课堂上,教师详细解剖以上列举的学生佳作和教师下水作文的写作思路,把妙手偶得的“不定式”变成可仿的“定式”。

这样的训练,带着浓重的应试色彩,在中考前的冲刺阶段,对写作基础薄弱的同学有很大帮助。

当然,解析模式,让学生仿写,可全篇解析,也可片段解析。

下面给出两则片段

晕黄的灯光洒落在沙发上,勾勒出一家人安静的侧影。父亲在笔记本电脑前端正地坐着,他时而眉头紧皱,时而陷入沉思,他在关注着世界大事;母亲打着毛线,手指上下翻飞,那跳动着的针尖像一个飞舞的精灵。咖啡的香气暖暖的,像淡紫色的晨雾氤氲在客厅的每一个角落。音响缓缓流淌出动人的提琴声。在这一片温馨中,我坐在沙发上,翻开一本钟爱的小说,让思绪在扣人心弦的故事中飞扬。

【家庭温馨生活模式解析: 选定事件情境(客厅一家人)——多种感官(灯光、咖啡香、音乐)+人物排比细节(父、母、我)】

仿写只要更换事件情境即可

片段: 那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夕阳西下,外婆和我脸颊上都涂抹上了一层金黄。厨房的土灶上,飘荡出诱人的饭香,耳畔,依稀听见门前老槐树上动人的鸟鸣。在这如梦如幻的黄昏,外婆手中的剪子宛如一只上下翩飞的燕子,将一张张红纸变幻成神奇莫测的动物乐园。一拈,一转,一剪,一只兔子蹦到我面前,逗得我咯咯直笑;一叠,一翻,一裁,一头猛虎蹿到我眼前,吓得我赶紧躲到外婆怀里。外婆带着笑,老花镜后的眸子里荡漾着满满的疼爱;脸上的皱纹也在笑,每一条皱纹里都藏着一个新奇的童话。

【亲情画面描写模式解析: 选定事件情境(外婆剪纸)——多种感官(夕阳金黄、诱人饭香、动人鸟鸣)+动作细节形成一串排比】

仿写只要更换事件情境即可

这样的解析对老师要求很高:一要有丰富的素材。二要有分析的能力 讲完了“引”和“析”,下面是“范”

四、“范””【教师范写】我喜欢写作,因此我围绕作文指导课的相关专题,实践范写本课作文的“方程式”,增加学生对本课“方程式”操作方法的认识。这一环节,也成为我学生最为期待的课堂十分钟。

教师拿出自己的仿写作品来,给学生示范,是需要教师有扎实的写作功底的。教师的作品被学生认可,可以提升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和崇敬感。不否认有自己不会写但能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的好教练,但自己能写出好作文,教师就有底气,说话就有威信。话说刘国梁为什么是最好的教练,这和他有丰富的实战经验绝对大有关系。而我在写范作时,始终把“为学生作文指路”作为头等大事,不写学生看不懂的,不炫耀自己的见识才华。

我在解析完《大锅澡》的写作模式后,仿写了一篇《路在心中》

路在心中

心中有一条温馨的路。记忆中的路,通向贴满红窗花的外婆家。

小时候,我寄住在外婆家。童年的记忆里,有老屋,外婆,黄狗,篱外金黄的菜花。斑驳的土墙是老屋的皱纹,阳光下腊肉的陈香好像童年醉人的歌声。最难忘的一件事,是每逢小年夜,外婆在饭桌上剪纸的情景。

那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夕阳西下,外婆和我脸颊上都涂抹上了一层金黄。厨房的土灶上,飘荡出诱人的饭香,耳畔,依稀听见门前老槐树上动人的鸟鸣。在这如梦如幻的黄昏,外婆手中的剪子宛如一只上下翩飞的燕子,将一张张红纸变幻成神奇莫测的动物乐园。一拈,一转,一剪,一只兔子蹦到我面前,逗得我咯咯直笑;一叠,一翻,一裁,一头猛虎蹿到我眼前,吓得我赶紧躲到外婆怀里。外婆带着笑,老花镜后的眸子里荡漾着满满的疼爱;脸上的皱纹也在笑,每一条皱纹里都藏着一个新奇的童话。

夕阳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好长好长,我的小手兴奋地攥起一张张爱的作品,影子投射到老屋的墙壁上,映出一个梦幻般的童话世界。这时候,厨房里的饭滋滋的响了,耳畔再不闻鸟儿归巢的鼓噪。这世界有多么安静,外婆,我就有多爱你。

思念的路定格在那美丽的瞬间。在那温暖的童年里,沉淀着外婆的永久的爱。这份爱,永在心间。

长大后,我告别外婆,跟随父母在城市里读书。城市的生活很方便,过年的春联、窗花都是现成的,从超市买来,往门窗上一贴,就有了过年红红火火的气氛。可是,和外婆剪出的窗花相比,我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少了什么?少了感情。因为感情,生活才有滋味。

看着那千篇一律的福字,我会忽然想起那美丽的黄昏,在饭菜的香气中,外婆剪出来的那一片片鲜活的图案。于是,我忍不住拨通了外婆的电话,想要在过年前回老家看看,去拿几张外婆的剪纸。

踏上回家的旅途,推开老屋的大门,嗅到厨房里那熟悉的饭香,耳畔传来熟悉的鸟鸣,感觉一下子回到了童年。外婆,正戴着老花镜,坐在夕阳里,手中的剪子,宛如一只似曾相识的归来的燕子,上下翻飞,唱着过去的歌谣……那么温馨,美好得让人想流泪……

我仿佛看见童年的自己,傻傻地坐在外婆对面,把胖胖的小手举得高高,那一张张爱的剪纸,在墙上投射出一个神奇永恒的动物世界……

沿着心中的路,回到爱的原点。

谋篇布局一模一样但绝对不能算是抄袭 有的是解析完班级学生的佳作后把他(她)的妙手偶得的“不定式”变成“定式”,有的是把名家散文的“不定式”形成“定式”,有时也会自创“定式”。

写作遵循以下原则:

(1)能成为学生范本,叙述主人公必定选取第一人称,把自己想象一个中学生角色来创作。

(2)根据考场作文的“相亲快闪”的特点,写出文采,在立意、语言上务必三秒内要吸人眼球。

这一种气质

神游纸上,今天,我为寻家乡的气质而来。

淹城宫墙深深,不知深几许。唯见城外绿杨轻舞,碧水悠悠。水中依稀漾出千年前的风景——古城一座,农人扶犁,匠人冶金,士卒荷戟,宫女曼舞。是千年前的太平盛世!一只燕子在水上掠过,碎了那古老的影子。抬眼望去,古城远近都是小商小贩,四处传来劲爆的广场舞曲。罢了,罢了,这淹城虽好,不是我家乡的气质!

心事随风而去,一去便至恐龙园。

未进门,便被高贵的门票宰了一刀。四处闲走,一片喧嚣扰耳。过山车像天空中不停扭动的怪兽,碰碰船像海底聚会的乌贼。队伍排成长龙,到处人头攒动。恐龙园,不是我要寻找的,家乡的气质。

心神化作九天彩凤,俯瞰我的家乡。被高楼大厦挤压得喘不过气来的青果巷,热热闹闹开始兴建又无疾而终的杨桥老街,推土机碾压下尸骨无存的常州北岸,像家乡脸上结疤的三个刀口,令这位曾经的美人气质全无。

拙劣的仿古建筑,带着浓浓的脂粉气,胡乱地涂抹在家乡的脸颊上,艳则艳矣,说是美丽,怕也未必!

一声叹息。翻开案头书,周敦颐的《爱莲说》款款而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耳边似乎有诗仙在伴奏——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这才是我要寻找的气质!远远望去,古罗马的竞技场,德国的老街,英国的大本钟……历千年而不朽,难怪导游要骄傲地宣称,你踏上的这块石板,正是凯撒大帝踏过的那块!

我羞愧地低头。却瞥见我的邻居,近在咫尺的姑苏城,偌大一个旧城区,就不允许建造三层以上的高楼。热闹,繁华,喧嚣,那些都留给新城区。苏州人是这样做的——留一方净土给子孙,留一片风景在江南,留一种气质给世界。

忽然想起梁思成先生痛心疾首的嘶喊——“拆掉北京城一面城墙,就是剥掉我一层皮,拆掉北京城一座城楼,就是拆掉我一根骨!”

梁先生呐喊时,定是声泪俱下,涕泗横流,帅不到哪里去,可是,那种横绝峨眉的凛然大气,则是震烁古今的文人的最美气质!

不仅如此,在美军准备轰炸日本时,梁先生竟然对伤我们那么深的敌国怀有如此的悲悯——“轰炸时,能不能避开东京和奈良这两座最美的古城?”

这一种气质,兼有文人的痴,佛家的慈悲,令人动容。

不必怨天尤人,家乡,一定还会有尚未被污染的净土。身边,也一定会有热爱那方净土的朋友。这一种气质,不在书中,在心中,是情怀,是宿命。

2017江苏省作文竞赛下水作文:

此时此刻

月光流进铁窗,映出一副多么秀气但又苍白的面容。那是一个脸色苍白的青年。他捧起一把朦胧的月色,就像掬起老家祠堂门前,小河中清清的流水。觅渡河啊,觅渡河,你可还记起那个身形单薄,背起行囊头也不回的青年?

月光冷冷地照在那叠惨白的纸上。那里,本该砌满自己的罪状。今夜,是多么安静,多么适合写字啊。他提起笔,轻咳几声,用楷书工整地写下令后人一怔的题目——多余的话。

那是一双书生的手,瘦瘦的,像干枯的竹枝,挺拔,稳健,有力。多少次,用这双手在月夜捧起玉箫吹奏,用这双手提起刻刀治印,又多少次用这双手提起小楷毛笔,翻译一部部俄文著作。他又禁不住咳了起来,这狭窄而空旷的牢房,荡起几圈尖锐地回音。本该是多么有魅力的声音,他在黄埔军校讲课,在上海大学讲课,听课的人挤满礼堂,爬上窗台,甚至连学校的教师也挤进来听,就只为听他那磁性的嗓音,听他的革命主张。月光下,《国际歌》的旋律轻轻地在心中飞起来,哦,是他第一次把它唱成中文,过几天,该是最后一次唱了吧。

他想起自己的母亲,在这寒冷的夜晚,母亲的容貌和声音多么暖人。母亲爱好诗词,写得一手好字。她生育六子二女,他是长子。夏夜纳凉时,母亲常常给他讲《聊斋》、《孔雀东南飞》、《木兰辞》,还有太平天国的故事。那年,他将要读完中学,但后来因家中负债累累,只好去无锡任教。走后没几天,农历正月初五的夜晚,母亲在债主和贫困的逼迫下,觉得走投无路,等孩子们入睡后,狠狠心把火柴头和着烧酒吞下,最后一次给孩子们盖好被子,离开了人间。等他闻讯赶到家时,母亲已经去世。

他记得下葬那天的情景。年轻的他,盯着母亲惨白惨白的脸,心如铁石。他发誓,要改变这个人吃人的社会。哪怕有一天,被魔鬼大口大口地吞噬。

提起笔,他写下那句——“我其实是一个很平凡的文人。”抬头,月光中,承天寺夜游的苏轼衣带当风,似乎正飘然而来。

他本该是埋头书斋的文弱书生啊。在友人印象中,他文质彬彬,才华横溢,多愁善感。年少的他,在绘画、治印、音乐上颇有造诣,这并非出于他对艺术的好奇,而是他的心性。

他苦笑,摇头。眼前的这支毛笔,不就是他人生的写照吗?本该舞文弄墨挥洒才情,却偏偏要一字字写下革命纲领。

他想起,那段激情如火的岁月。“五四”爱国运动爆发时,他忍着病肺吐血的痛苦,在酷热中奔波于街头,联络、组织、演讲……

他病了,累了,倦了。但他没有倒下。

那段火热的岁月里,也有心旷神怡的时分呵。他多想,再和那位瘦瘦的好朋友慢慢地喝完一壶绍兴的黄酒啊。“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他蘸墨,沉吟,也是这样的一张白纸,写得也是最温暖的实话。

冷冷的月光流进铁窗,将他死死围住。那天,他不幸被捕。羸弱的文人,哪是政客的对手?

“告别了,这世界的一切!”

此时此刻,他回顾着自己的一生。他不惧死,但是,要不要写下自己的心里话呢?那些话,会给自己“英勇牺牲”的光荣史蒙上“污点”,会给自己的后代留下不必要的麻烦吗?

他不知道。他不想知道。他想,他只是一个知识分子而已,“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先贤留下的箴言,他想做的,也仅仅是对真实自我的追求和独立人格的探索。

他想起他熟悉的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的话:“目标是高尚的话,手段就可以忽略不计,恶不能用善去反对,为了善的目标可以不择手段。你不能用道德衡量革命者。”这些话,在今夜,冷得像铁窗里的月光。令人不寒而栗。

许多年后,有一个桀骜的作家在《北京法源寺》中借康有为之口说出,“我们试验失败了,流的只是我们自己的血。可是你们呢,你们流的,是人民的血。”这些话,如果让他听见,是不是会刺痛他的心,并且让他如释重负呢?

他望着自己最后在纸上留下的墨迹——

“其实,最理想的世界是大家不要争论,和和气气的过日子”。苦涩地一笑。

不要别人懂,无须他人赞,只求,自己心安。搁笔。纸上且留一个文人的幽默,“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

此时此时,他就是他,秋白。不朽的秋白。

这两篇写的是本土文化和本土名人,即使学生学不会这样写,就从提供素材的角度看,读一下也是值得的了。现在写作文“写古人”“写江南”的作文基本都被一棍子打死了。但是写本土素材还是不错的。如果教师能搜集很多本土素材给学生看,那么学生的选材立意会在中考中胜人一筹。

寻味

将这枚晶莹剔透的玉镯,拢在腕上,细细感受玉的温润,玉的韵味。

腕上这枚玉镯,直径六公分,晶莹剔透,光滑柔和。外圈有个凸起的“福”字,笔划细如蚊蚋。衬着白皙的手腕,琥珀似的凝住了时光,将多少记忆稳稳锁住。静静地托着它,四周的空气里,便浮动起远古而来的温婉气息。

玉镯的前任主人,是我的奶奶。又记起童年长长的夏日里,奶奶穿了短袖,在庭院里纳凉的情景。白皙修长的手臂上,一枚晶莹的玉镯,在夕阳的余晖中泛着盈盈的光泽,有节奏地轻轻舞动起来,那是奶奶在为我打扇。每次当我伸出小手,想要攥紧它,奶奶总是温柔地扶起我的手腕,让我尽情地触摸那一缕清荷似的温润。美丽的镯子就那样依偎在奶奶的腕间,那一抹晶莹剔透的色彩,成了我记忆中最美的风景。

后来,我回城里读书,奶奶在离别的那一天,将镯子传给了我,并亲手给我戴上。那一幕情景至今还镌刻在记忆深处——奶奶将带着体温的玉镯从左手腕上抹下,小心翼翼地套在我的手腕上。她那恋恋不舍的目光,久久地落在我的白皙的小手臂上。玉镯在晨阳里折射出一道淡淡的亮光,就像奶奶隐隐的泪光。

听见了

雨,无目的地扫荡着大街。街角,几盏霓虹灯眨巴着红红的眼,涕泗横流。落在瓦楞上参差的雨声,刺得我的心一阵疼痛。那声音像极了父亲蛮不讲理的训斥,粗野、直接,径直剥开我尚未结痂的伤口,血肉模糊。

只不过是一次小小的期中考试,不过是几个粗心写错的数字,竟让你的额头燃烧起了熊熊烽火。于是,我摔门而出,把你那响雷般的咆哮紧锁在屋里。

然而,屋外也有雷声。抬头,天边划过一道白色闪电,随即,一声巨响在我头顶炸开。单薄的衬衣,早已被雨水浸透。我狠狠地咬咬牙,父亲,我不会,不会因你的训斥而流泪。满头满面,湿漉漉的,不过是秋日滂沱的大雨。

眼前流淌过朵朵伞花,赤橙黄绿青蓝紫,煞是好看。绚丽,跳跃,一如我无忧无虑的童年。流光飞舞中,行人笑语盈盈,宛如徜徉于彩虹的国度。

我郁闷地垂头。一点雨星欺入我的眼睛。朦胧中,我的眼前幻出了一朵蓝色的伞花。那是一朵会笑的花,拈花而笑的母亲,用温柔的手掌摩挲着我湿漉漉的额前的乱发,轻轻地说,孩子,天凉了,别淋雨呵。蓝色的伞花在街头旋转,在头顶摇曳,大手牵着小手,船儿一般从香喷喷的甜点屋摇晃到芬芳的鲜花店。一个恶魔倏然冲了过来。糖果撒了一地,鲜花瞬间枯萎。妈妈,你走了以后,难道我只有闭上双眼,才能再次听见你温柔如水的低语吗?

我痛苦地睁大双眼。更大的雨,溅落到我的眼睛里来,溅起我记忆的惊涛骇浪。

一面黑伞缓缓地从我眼前移过,投下浓重的黑影。那是一面巨大的伞,冷冷的,没有一丝笑容。失去母亲的日子里,我的生活被一团阴影笼罩。父亲像是高踞在天顶的雷神,经常沉默不语,吩咐我做事时也只是干瘪的一两句。偶尔忤了他的心意,他就用一声咆哮,让我的世界下起倾盆大雨。

我对父亲的拒绝,只不过是因为对母亲的信仰吗?一道闪电,从我背上划过。雨中,那个不苟言笑的父亲不也为我撑伞吗?父子俩,没有交集,但是父亲湿漉漉的后背,不也在诉说着另一种爱么?然而,一次次,我被雨丝蒙住了眼眸。

越来越多的雨,在我的心底翻卷起巨大的漩涡。

远远地,我望见一面古铜色的,斑驳的伞。在赤橙黄绿的伞花中,它在慢慢地向我挪移。从那伞的独特造型和缓慢的移动速度来看,伞下应该就是我的父亲。那把伞年代太久了,原本的金黄色褪成古铜色,换做别人早就丢了,但父亲还用着。父亲的腿脚是不太利索的,受过伤,只能在赤橙黄绿中慢慢地挪移。那抹古铜色缓缓向我走来,那是父亲专属的色彩,长年在工地上干活,烈日在他的肌肤上镀了一层古铜。体力透支的疲惫,使他回家后沉默寡言。伞面的图案已经斑驳不清,边边角角有些断线残缺。那伞,像极了一个饱经沧桑的中年男人,没有鲜亮的颜色,看似破破烂烂的,但伞骨还是很坚固,撑起来,也是一片宽广的天。

擦干眼泪。我看见父亲高高地擎起那把男人的伞,我听见父亲用旁人听不见的声音,低沉地对我说:

儿子,跟我回家。

脚印

火车开动了。母亲依然撑着伞,站在月台上看我离去。大雨如注,泥泞的路面上,母亲那双旧胶鞋踩出的脚印,一直延伸到远方,深深地刻在地上,刻在我心里……

母亲啊,那么多年了,女儿永远忘不了的,就是您那深深浅浅的脚印。车窗外已经看不见你的身影,我痴痴地看着窗外掠过的风景,那是我吧,小学二年级时瘦削的身影?

雨打在教室的窗玻璃上,丁丁当当。年幼的我坐在教室里,像雨水中淋湿的小鸟一样忧愁。放学铃声响起的时候,我惊喜地看见你从雨的那头走来,撑着一把温暖的油纸伞,踩着那双同样温暖的旧胶鞋。烟雨蒙蒙,那条归家的小路上,曲曲折折的是你走来的脚步,深深浅浅的是你踩下的脚印。母亲,在我年幼时天天来接我回家的母亲,你知道吗,女儿小时侯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在晴天俯下身子,在那条小路上寻找你的脚印,我知道,你的鞋子很特别,踩出的脚印很深,就像排在地上的碗,晴天,它们盛满温暖的阳光,雨天,它们装下清凉的雨水。

车窗外又掠过一幅风景。是你吗,那个因为失败而躲在路边哭泣的女孩? 我清晰地记得,那一次的运动会上,我因为摔倒而失去了夺冠的机会。那一天,回家的路是那样悠长,阳光打在我的脸上,变成委屈的泪水流下来。我张开模糊的泪眼,是你来了,我的母亲,什么都不用说,你拉着我的手走回了家。那双旧胶鞋在路上发出吱吱嘎嘎的声音,我紧紧地拽着母亲的衣角,生怕再失去什么。家门口,母亲拉着我的手抚摩一块平地,问,这上面有什么呢。她说,那是我们看不见的脚印。我们天天在地上走,踩出的脚印也许会被时间抹去,可是它们毕竟存在过啊。天空记得,大地记得,我记得,你也记得。是的,母亲,后来我才明白,人这一生总是要不断地走路,每走一步,都会留下来一点什么吧。或深或浅,都是人生的收获。我的视线被一些看得见和看不见的脚印牵引着,不知何时,微笑已经悄悄替代了满脸的泪水。谢谢你,母亲,谢谢你们,那些看得见和看不见的脚印。

火车缓缓地慢了下来。到站了。我随着人流走出站台,踏出第一步的时候,心中一阵惶恐,陌生的土地上,这是我踩出的第一个脚印。这篇是典型的学生口吻 最后一篇

春暖花开

结香花早早站上枝头,宣告春天到来的消息。

餐厅前,左右两树结香,开在我们一日三餐的必经之路上。也许是功课太忙碌的缘故吧,今年春天,我竟然冷淡了结香花。那弯弯曲曲的柔韧的枝条,那金黄色水晶球一般的花朵,那毛茸茸的花蕊的触感,或许只在刚入学的初一的学弟学妹们才会有心情去发现,去欣赏,去陪伴吧。

结香花站上枝头的那天,你成了我们的新班主任。陪伴了我们两年的老班幸福地做妈妈去了,一位年轻如栀子花的姑娘成了我们的新班主任。只是,初三的功课忙碌,我们不像初一时七嘴八舌地关心你来自哪里,你的兴趣性格,不关心你的喜怒哀乐。可你还是充满热情。你说,晚自习累了,出去走走,我们坐在课桌上,习惯性地刷着数学题。春寒料峭,你给我们煮了生姜茶,我们就像领取每天的课间牛奶一般,端起杯子,一饮而尽,眼角的余光扫着堆积如山的学案。

你热情地倡议,要举行一次春天的班会,迎接你的,却是班干部们疲倦而枯萎的目光。

渐渐地,你的热情冷却了,只是,我们都没有发现。

新课结束考试后,惨白惨白的试卷,鲜红鲜红的分数,我欲哭无泪。晚自习课间,我一步一步挪向餐厅门口的电话亭,泪水在我心中溢出。夜幕中,好像什么都黯淡了。世界,多么安静。

然而,在这一篇黑暗和宁静之中,我觉察到一股若有若无的香气在我的周围浮动,像一双温柔的手托举着我。那气味,有些甜美,有些清淡,像是苹果刚成熟散发出来的气味,像是春天午后刚割下的青草汁液飘逸的清香。我停下了脚步,举目四顾,哦,原来我站在结香树面前了。我伸手触了触那毛茸茸的花蕊,像抚摸到一团软绵绵的,温顺的猫咪。在这淡淡的清芬里,我闭起眼睛,似乎能嗅到校园里每个季节的气息,春天盘旋在枝头的藤萝的淡紫色芳香,初夏银杏树叶下阴凉碧绿的气味,秋天浓郁不散的金桂的甜香,和十二月白雪覆盖窗棂清冽潮湿的气息。这些气味,原来一直存在于一个人的记忆之中,若有若无,隐隐约约,当我安静下来的时候,那些气味,那些曾经的回忆,就会被释放出来,充满鼻腔,荡漾心间。

我把鼻子凑近花芯,深深吸一口气,甜熟的气味,即刻沁入肺腑。

春暖花开,未必要看到你的花朵,换一种更动情的姿态,更能感受到花开的美丽。

回到教室,看见你的身影。你趴在讲台上,一笔一划地批改着我们的作文。我们也趴在课桌上,认真地解题。这时候,我的眼前,忽然浮现出我们在这个春天绽放的美丽。那一杯杯姜茶苦涩甘甜的味道,自习课上彼此头发上残留的洗发水好闻的香味,操场跑步回来身上淡淡的汗水气,上课时餐厅飘进来的诱人饭菜的气味,教室里萦绕在你我周围的,那两盆绿萝潮湿温润的气息……

我闭上眼睛,这个毕业季的春天,我以另一种方式,感受春暖花开。这篇就是独特感官,让学生学会换一种感官写作文。

【教师范写】给学生声情并茂朗读自己的下水作文,并发表创作谈。

四、“写”【课后仿写】布置命题作文,学生仿照本课学习的模式,写一篇仿作。教师评改,并交流优秀作品,对部分同学的不足提出修改意见。这一环节,由于学生有了模式方程式,在谋篇布局和描写上乍一看还是“有亮点”,所不同的是立意和语言水平高低了。

以上就是我交流的主要内容。“引析范写”法突击中考作文 “引”【明星登场】 “析”【范文亮点】“析”【模式解析】 “范”【教师范写】 “写”【课后仿写】

初一学生每周一份报纸,8篇美文作文并点评,每年40多期,三年120期。积累应该可以了

“引析范写”这一作文教学模式——

【教学感受】学生有兴趣,课堂很活跃,方法很实用,成绩有提高。【实施难点】对教师的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要求很高,对学生的领悟能力要求很高(我们是民办学校,生源不错)。

【学生喜欢的原因】教师有才,教的方法一用就灵,不忽悠。【校长认可的原因】能提升一点儿学校的作文平均分。【教研员认可的原因】:不是无效教学,而是扎扎实实操作性强的实践。也让我内心纠结】本质上,这种作文教学是反作文的!只是为了分数而已!(安慰一下自己:现在的语文课堂、中考题目很多也是反语文的!不是我一个人在堕落!我要是太清高,分数就不太高„„变身“中考培训专家”,好歹把很多学生送上了好高中„„窃喜,哭泣中„„)

题外话:当然,写作离不开素材的积累。要想真正把这十几节课上好,教师还要做很多素材积累的工作。

在九年级,我们要求学生围绕以下专题进行素材积累:“最平凡的那个人”“最难忘的那件事”“一个特殊的职业”“家乡的民俗风光”“母爱父爱的细节”“一朵花、一棵树的一生”“青春的精彩”等,搜集自己的生活素材。

教师则站在一定高度,为学生准备一些符合时代精神,具备思想高度的素材。如我们毕业前就准备了“情怀”“工匠精神”“气质”“精神家园”“美的觉醒”等十几个专题的素材和例文,帮助学生拓展视野。

2016中考前,我们分八个专题,给学生推荐了48篇范文。

发挥学生的榜样作用,初一作文不管怎样,我逮住一篇稍微好的,就往死里夸,夸到他爱上作文,有成就感

我理解的【好作文标准】 卷面书写:为学有态度 选材立意:思考有深度 谋篇布局:结构有艺术 语言描写:文字有美感

【2016选材立意八大关键词】在教师提供的48篇范文基础上归纳

1、哲理

从小事发掘,从小景发掘

2、文化

消逝的传统,古典的情怀

3、自然

人类与自然,生命与环境

4、自我独特的追求

高雅的情趣

5、社会

城市新风尚,社会正能量

6、家人

素材要新颖,描写要逼真

7、校园

同伴的温馨,时光的美好

8、时代

工匠与草根,诚信与创新

这就是我校中考前作文教学的十几节课,临门一脚 我们要求每一位学生准备一两篇融“人”“物”“景”“情”“理”一炉的作文,精心修改,以备考场之用。

我们要求每一位学生准备一两篇融“人”“物”“景”“情”“理”一炉的作文,精心修改,以备考场之用。

第四课

穿越层进谋篇布局手段高

慧眼辨色写景绘物笔法妙 【明星登场】

风信子

九(8)班 吴沁楠

母亲爱种花草。最爱莫过于风信子。

今天刚好回家,前脚刚踏进家门,便有风信子的香气如孩童般扑了过来。母亲眨巴着眼睛,笑得灿烂,向我炫耀:“丫头,瞧,妈妈种的风信子开花了。”我看着她,母亲这样子就像以前我第一次见到风信子一般,眼中的惊喜毫不掩饰地泄露出来。

“妈妈,这是你买的洋葱头吗?”儿时的我曾经这样问道。“是的哦,以后炒给你吃。”母亲狡黠地笑着回答道。为了以后能吃到自家种的“洋葱头”,我开始悉心照料它。从它发芽,长叶,长出枝干,不到两个月。直到它长出紫色的花苞,我才意识到它并不是“洋葱头”,而是一种花——风信子。

母亲也爱如至宝,清晨,搬去阳台,让花儿沐浴阳光。黄昏,搬回客厅,让温暖萦绕花儿身畔。

那段时间,也正是我学习最辛苦,心情最烦闷的时候。然而,看到风信子的笑容,我的心情也会轻松好多。

谁能料到,春暖花开的时节,母亲的旧疾却不幸复发了,悄悄地,脸色不再红润。而她却刻意不让我知晓这件事。

她悄悄地被父亲送去住院,而我却对此一无所知,以为他们只是出差了。失去了母亲的悉心照料,开花的日子里,风信子终日冷落在客厅阴暗的角落里,不再沐浴温暖的阳光。它在阴暗里寂寞而顽强地开着花,散发出一抹冰冷的香气。我凝视着它,它的叶子不再是碧绿,而是泛着黄边,不再那么生机勃勃。一定是因为缺少阳光,我想。我对此有些不满,他本身便是生于阳光,为何不让它在阳光下尽情地舒展开来,绽放自己的光彩?

隔天,便接到母亲的电话,让我照顾好家里的盆栽。于是,第二天清晨,我将它轻轻地放回在窗台上。轻风扬过,它的叶子摇曳起来,一团清香随风飘散,融化在阳光的金色里。风信子,我祝福你,经过阳光的爱抚,相信你一定会重新焕发生机。那一瞬间,我似乎领悟了母亲照顾花的用意。爱一个人,照顾一个人,才会不活在自己的自私里,才会热爱生活,珍惜健康和幸福。

母亲住院了,听说要做手术。我暗骂自己反应慢一拍,什么都不知道。也是,什么都不会只顺着自己的意愿发展。那株风信子也是如此,在暗室里呆久了,我即使是试图挽回它的青春,叶子却仍是像脱了水一样一天天地耷拉下来,香气一天天地淡化,甚至那一团紫色也如浸了水一般,褪的有些苍白。我丧失了信心,不再理会它。

去医院看母亲的时候,我却鬼使神差地把他带了过去,将它放置在床边的三角架上,也许潜意识里想让母亲重温一下家的感觉吧。我看见母亲将头凑了过去,嗅了嗅,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即使香味很淡,很淡,色彩很浅,它或许依旧能够感染人心。

母亲出院时,将它移栽到了医院楼下的花坛里,花儿时而被阳光照射,时而在大树下乘凉。临去的那天路过,我发现它独自一人静静地望着我们,摇着叶子向我们告别,而花已然枯黄。我觉得它像是被我抛弃了的孩子,满怀悲伤却无可奈何。我希望它在新的家园生根开花,为更多寂寞的病人带来春天的问候。

病愈之后。母亲又种了一盆花,无论种什么也好,那花,都是母亲为了让我身心愉悦的礼物,都是母女之间情感的纽带。

新鲜的比喻 “便有风信子的香气如孩童般扑了过来”

典雅的文辞 我看见母亲将头凑了过去,嗅了嗅,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即使香味很淡,很淡,色彩很浅,它或许依旧能够感染人心。

【穿越层进式作文范本一】

台阶

三年前,小姨凭自己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上海交大。

我们去学院看她,他从高昂的台阶上走下来,周身包围的,都是初入高校的骄傲。母亲笑着对我说,去走走那台阶,说不定,说不定你也可以考上交大啊。于是我扯扯衣角,蹦跳着沿阶而上。台阶很高,梦想很远。

细细斟酌,似乎“台阶”是随着年纪的滋长而延长的。

年幼时,在老屋,我和弟弟手拉着手,扶着门框,笨拙地爬上门前低矮的台阶。台阶布满了岁月碰撞的沧桑痕迹。像什么呢?就像祖父手中把玩的核桃,蔓延着冗长的沟壑。老屋平常的台阶,是年幼理想的剪影——成人。等到能够一步跨过那块苍老的台阶,似乎就足以称之为“成人”了。

再长大一些,早已忘却的石阶被新屋的台阶替代。新屋的台阶是绵延的,是漫长的,就像一条时光轮回的路,仿佛走也走不完。我扶着粉刷的雪白的墙,一步一步,将目标剖析,分割成一楼,二楼……俟至五楼,早已气喘吁吁。新屋承载的理想如同长了双翼,不知不觉飞离了地面平凡的高度——成器。在新屋那条延伸的台阶上,能留下我不停留,踏实的足迹,伴随着所受感悟的浸润,将心灵琢为璞玉,将台阶视作锻炼,等到能够畅达台阶的顶端,或许就能自视“成器”了。

现在,新屋的墙壁已经变得晦暗,我的目光所及,也不能仅仅屈于那走了无数遍的台阶。那是什么?是了,最高,最长,最永无止境的台阶,是筑造于内心的啊。

从单一的石阶开始,我便不甘将目标立于平庸者满足的地面了。前行的台阶一直在延长,伸展,将前方笼罩在无尽与遥远的的迷雾之中。何曾畏惧呢?我问自己。所谓“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我心有台阶,心有前程。

3年后的今天,我们去学院接小姨回来过五一。

我对母亲说,我去走走那台阶吧。母亲笑了笑,向他人说道,说不定她以后也能考进交大了。

天正蓝,我走在交大的台阶上。台阶仍高,梦想更远。

【穿越层进式作文范本二】

风沙渡

(话题作文:拒绝平庸)

王希 不由得想起早上过来赶考时瞅见的一家小餐馆,名为“风沙渡”。独这三字,意境全出,那杂乱的店面也仿佛不嫌粗陋,而自有一种粗犷远的豪情在胸中激荡了。只是一个招牌,却可以让这一家平凡的餐馆从一干“某氏餐馆”、“某某小吃”中脱颖而出,这就是超越了平庸的力量。

不由又想起一群人,他们也曾坐在这考场,也曾为了理想而奋斗,而他们现在,叫做“蚁族”;他们的住所,叫“蜗居”。当社会的风霜吹凉了热血抹平了棱角,当学过的知识没有用武之地丢弃在脑海尽头,他们早忘却了身为高学历人才的骄傲,沉寂了,平庸了。最可悲的不是身居不足盈尺的斗室,也不是食不果腹衣不保暖,而是丧失了理想和追求,只剩下忍让顺从。没有人生来就是任人践踏的草芥蝼蚁,但如果有一颗甘于平庸甘于卑贱的心,那唯一的归宿就只是蝼蚁。

要成为强者,必先有一颗强者之心;要俯瞰平庸的众生,先必有一股“登临意”。对,登临,是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登临,是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登临。

是否有一颗强者之心,一颗超脱平庸的心,是平庸与出众者的分水岭。人只是会思想的苇草,最高贵的就是会思想。所以人的高贵来自灵魂,来自思想层面的高贵。有了一颗拒绝平庸的心,终有人会从你眼中的坚定,从你不俗的谈吐与紧握的双拳看出你的不凡。即使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即使会有“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诋毁,即使“零落成泥碾作尘”,仍会有“香如故”。

“蚁族”又如何?若心怀鸿鹄之志,俯视那有着优厚境况的燕雀,我坚信:终有一天,能“扶摇而上九万里”,“朝游北海暮苍梧”,携长风,浩荡而去。

相信“风沙渡”的主人不会是一个平庸的、世俗的商人吧?如果不是一个来自黄土高原的汉子,也必是腹藏诗书但不得不囿于世俗的文人。否则,怎会有如此豪情、如此透着古韵气息的招牌?

我必去“风沙渡”。酒菜已不重要。小酌后,与老板相视而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拒绝平庸,世界有你而精彩。

操作要点:时事(或情境)导入——自我、社会分析——生命、心灵感悟——回到时事(或情境)呼应升华

自我——社会——生命:三级跃迁议论升华法

这是高考满分作文,也属于穿越回环式,拿来作另一篇范文 仿写指导:教师下水作文

《忙里偷闲》(中考模拟卷题目)议论性散文创作提纲:

①时事(或情境)导入

漫步街市。看见一位卖水果的老汉,做了半天买卖,竟收了摊子,抽出一把二胡自拉自唱起来。他的悠闲,不禁让我想到一个词“忙里偷闲”。

②自我分析

我也喜爱音乐,练过多年二胡。如今二胡已经蒙了一层灰。中考在即,天天是做不完的作业。昏黄的台灯下,我解开了很多难题,却一直解不开这道题——我的快乐在哪里?

③社会分析

快乐?想起最近看到的一则新闻,公务员幸福指数最低。想起一个富商说的,有钱不意味着幸福。他们都在忙碌奔波,很多人忘记了停下来歇歇,忘却了幸福的真谛。(此段详写成200字)

④生命、心灵感悟

他们奢望幸福,却拒绝悠闲。静静想来,其实幸福离我们并不远。(此段开始涉及生命层面,可搬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等诗句,梭罗瓦尔登湖,朱光潜“慢慢走,欣赏啊”等例子),所谓幸福,其实就是诗意地栖居,悠闲地生活。富裕,不意味着你获得多少,而在于你所需甚少。(故作深沉的议论一番)(详写,这是文章主体,200字以上)

⑤回到时事(或情境)呼应升华

相信那位买水果的老汉定然不是世俗之人。我真想好好擦拭下那把尘封的二胡,约他在这热闹的街市上,悠闲自得地同奏一曲,在他人诧异的目光中,放声大笑。这笑声,该让那些眉头紧皱的商人和官员来好好听听。(议论性散文的结尾要有味道)

这一篇我没写完整,就这样给学生看看思路吧

初中作文考前辅导的有效方法 第3篇

一、结构“补钙”,骨骼强壮

初中记叙文写作要注重文章结构的打造。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在审清题目的前提下将要写的记叙文分为两种:写人记事和借景抒情。教师针对这两种类型记叙文为学生提供实用的写作模式并加以训练,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模式一写人叙事模式

【一般模式】

1.开头

第一,抒情化的语言描写“我”与人物之间一起生活、学习的情景,重点刻画人物的某个细节特征,如外貌描写。第二,用细腻的语言描写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通过可以烘托人物形象或引起下文的自然环境描写,达到切题、入题的效果。比如《我的妈妈》一文,作者这样开头:“‘懒虫!快八点了!再不起床就要迟到了!听到了没有!我要掀被窝了!妈妈河东狮吼般地叫声,逼得我极不情愿地钻出热乎乎地被窝”。典型的语言描写,一位激情妈妈的形象就脱颖而出了。再比如,《窗外的风景》一文,作者这样开篇:“常常地,我习惯性倚靠着窗台,环视四周,孤独的望着窗外那似乎永远不变的景色,偷偷地潸然泪下。再一次走到窗外,窗外的萧条冷落消失了,唯有春暖花开,蝶舞飞扬的温馨景象,窗外一切都变了”。

2.中间

写一件事:可以采用时序顺进式。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展开细致叙述和描写,在发展的高潮部分用关键句点出文章主题。亦可以采用倒叙式,将高潮部分前移,再按时序展开,在点题前最好能插叙一段,能够深化文章主题,丰富人物形象。

写几件事:可以采用并列展开式。选取不同角度的几个生活片断或将同一内容的几个侧面在同一层面上平列展开,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要注意的是,并列式的叙述要有一条鲜明的线索。

3.结尾

首先强化人物特征,内容照应开头;其次深化感情,发出感慨,开始行动。比如《母爱,我心中的蔷薇》一文结尾这样写道:“窗外起风了,风铃摆动了。这一次,没有下雨。你悄悄地走到床前,为我掖好被角,在我的额上印上温柔的一吻。我睁开眼睛,找寻不到你的身影,但我笑了,我仿佛嗅到了蔷薇的馨香。这一次,我的梦很甜很甜”。宗璞《紫藤萝瀑布》一文中开头和结尾的处理:“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模式二借景抒情模式

【一般模式】

1.开头

第一,叙述自己与景物的关系。重点写景,用抒情化的语言描述。第二,直接抒情所处的位置,是放在具体叙述之前(多在文章的开头),议论抒情即主题。比如《日出》一文开头:“天刚破晓,淡青色的天空镶嵌着几颗稀落的星星,我便爬上山巅,观看久已向往的日出”。

2.中间

第一,抓住景物特点,逐层深入,细致动人。第二,运用联想,以物及人,意义重大。

3.结尾

结尾重申景物意义,照应开头,发出感慨。比如宗璞《紫藤萝瀑布》一文中开头和结尾的处理:“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再比如《石榴》的结尾:“禁不住唾津的潜溢了”。

这里所说的文章模式只是一般样式,还可以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比如采用小标题式,日记式的文章结构。但不管用哪种结构,文章构思总的要求是结构简单,框架清晰。如果能给读者,给阅卷老师留下“结构美”的印象就算成功一半了。

二、主题“补血”,面色红润

文如其人,少不了精气神,文章主题即是文魂。所谓主题,就是作者在文中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和写作意图。不管是平时练笔还是考试作文都应该有一个鲜明的主题。现在学生的作文很多都是纯粹应试,要么围绕文题泛泛而谈,漫无目的;要么缺乏思考就事论事,毫无深意,写来写去就是那几个老套的话题。提到“温暖”无非是赞美友情,感恩亲情;提到“成长”无非是回忆往事,展望未来;提到“梦想”无非是激励自我,树立志向。事实上我们的作文并不是一定要写出别人从来都没有写过的题材和主题,因为这样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我们在作文中追求的应该是同样的主题如何挖掘深度。

1.主题突显可以通过构思来实现

比如写“感恩母爱”的文章,如果学生选材时依然选择了妈妈在他做作业时为他送牛奶的题材,只要稍作处理同样可以表现深刻的主题。这篇文章可以这样构思:开头描写夜深人静,小区的寂静,月色的孤独。然后过渡到,窗台前题海奋战的“我”,妈妈推门的声音,妈妈的眼神,“我”的厌烦,“我”对妈妈态度的转变,做完作业我来到客厅发现睡着的妈妈,“我”给妈妈也倒了一杯牛奶,妈妈欣慰的神情。结尾时,“我”来到房间,看到窗外皎洁的月色,欣然入睡。在这篇文章中通过开头结尾月色的对比描写和“我”为妈妈倒牛奶时妈妈欣慰的神态描写,可以很好的扣住“感恩母爱”的主题,避免了落人空洞感恩的误区,从而让文章主题深刻起来。

2.主题突显可以通过精炼结尾实现

比如,在《紫藤萝瀑布》一文有这样的句子:“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散步》一文有“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的句子。这种画龙点睛句子的表达关键在于正确运用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来实现。比如一篇文章描写妈妈为上学的孩子准备衣物的情景:“妈妈的一举一动是如此的轻柔缓慢,把儿子的全部衣服一件件展开,轻轻抚平,再整整齐齐地叠好,然后小心地放入衣箱内。她就这样默默地、细心地抚摩着、折叠着、整理着,仿佛要把自己对儿子的一片爱心、一缕深情储蓄在这衣服里”。表面写的是妈妈的动作,实际上字里行间跳动的是一颗爱心。

对于作文主题,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尽可能“拔高一些”“挖深一些”,当然不是空洞拔高,要求学生写一些外表华丽而内涵空洞的话语,而是建立在简单却明确的结构上,用细致而富有特征的描写是文章厚实而意义深刻。让文章主题鲜明,耐人寻味是每一个写作者的必修课。

有效辅导 第4篇

北京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樊富珉认为:“中小学阶段, 尤其是小学中高年级和初中低年级, 心理健康教育应以团体辅导为主。”多年实践证明, 团体辅导是解决孩子心理问题的灵丹妙药。它以班级团体作为教育对象, 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和方法, 借助于团体的力量帮助孩子重新评价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从而调整自己的认知和行动, 预防或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心理障碍。由于团体辅导的感染力强, 影响广泛, 效率高, 效果容易巩固和迁移, 受到广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青睐, 成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

一、学习团辅, 孩子获得成功的新动力

对于学生来说, 学习当然是其主要任务。但纵观现在的中小学生, 由于受电视、电脑、游戏机等电子产品的冲击、网络游戏的诱惑, 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 表现为:对学习没有兴趣, 听课不专注, 不喜欢写作业, 不喜欢阅读, 厌学, 个别严重的甚至逃学、弃学。

2013年接了一个班, 就碰到了以上的问题。开学初, 我们进行了调查:38.3%的学生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其中18.3%的学生干脆不写作业;72.8%的学生有QQ号, 并有聊天记录;21.4%学生有逃课记录;只有不到10%的学生有课外阅读的习惯。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制定了学习方面的团体辅导计划。有认知类的辅导活动, 如“快乐的一天”、“我是这样过星期天的”, 利用集体的智慧讨论、思考、创意, 制定学习目标;有情感类的辅导活动, 如“假如我是爸爸妈妈”, 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游戏, 角色扮演;也有行为训练的辅导活动, 如“以书会友”、“坚持就是胜利”, 通过行为示范, 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行为意识, 进行行为练习。根据孩子的特点, 全班进行分组, 实行“小组性学习”, 鼓励每个小组制定小组学习目标, 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 明确每个成员的具体责任、具体做法, 并进行阶段性检查、评比, 榜样示范。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 在团体辅导的帮助下, 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被大大调动起来, 加之良好学习习惯的不断形成, 全班孩子的学习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 班级学习目标已经树立, 且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逐步形成。

实践证明, 当孩子热心参与班级活动、爱护班集体荣誉、学习上互相帮助、工作上互相支持形成班风的时候, 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会迅速提高。

作为学习的一种辅导手段, 将团体辅导的技术运用于学习障碍干预过程中, 成功地将团体辅导理念运用在困难孩子身上, 培养他们学习兴趣, 掌握学习方法, 规范学习行为, 就能使得学习意识被其接纳, 学习困难被其解决, 同时也增强其学习信心, 体验学习成功感, 获得学习新动力。

二、生活团辅, 学生适应环境的解码器

勒温说:“个人的一切行为 (包括心理活动) 是随其本身与所处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的。”每个学生的家庭生活环境是不同的, 每个家长教育子女的方法也是各异的, 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要求也不尽相同。随着独生子女家庭增多, 父母外出打工, 孩子留守家中, 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越来越严重, 孩子在不同环境下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在和孩子频繁的接触中, 我发现了孩子不同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有的是情绪方面的障碍, 如激动、易怒、担心、偏激、胆怯、嫉妒、自卑等。有的是行为方面的障碍, 如多动、依赖、退缩、攻击行为等。诸如此类, 对其今后的成长、发展会产生深远的消极影响。因此, 我们针对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 制定了团体辅导计划, 进行心理辅导。

首先要多方面了解孩子的生活环境, 知悉孩子的心理困惑, 为解决孩子的心理障碍作初步准备。其次是对班级孩子的心理障碍进行归类, 不同类型的心理障碍应制定不同的辅导策略。如对于情绪方面的心理障碍, 教师要走进每个家庭, 了解、改善孩子的家庭生活环境, 协调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创设特定的环境, 让孩子在情境中体验。在调节改善心理状态的同时还要带领学生参加集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具体的事件中动手、动口、动脑, 情感体验, 分享成功, 从而知晓个人生活环境的异同, 并明白人的一生中随着年龄的增长, 会遇到各种迥异的生活环境, 每个人必须学会, 从而改善自己生活的环境, 做环境的主人。又如, 对于孩子在性格、人格、品行还没有定格的成长关键期所出现的异常言行, 教师只需及时地加以引导, 使孩子对环境有个正确的认识。作为老师, 应该在孩子心理产生困惑时及时给予帮助, 解决孩子的心理谜团, 把其消灭在萌芽状态, 让每个学生拥有一颗坚强的心, 产生强大的生活动力。

三、家庭团辅, 孩子学会沟通的金钥匙

从目前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来看, 家庭教育早已进入了误区。天津市社会科学研究院关颖研究员指出:“如今, 大多数家长关心的只是孩子的身体状况和学习成绩, 而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却不大重视。认为只要孩子身体健康, 学习成绩好, 就什么都好。他们从不了解孩子内心深处的想法, 对于孩子的异常行为也没有及时采取积极措施帮助克服, 任错误的想法、行为长期发展。”大部分家长的“专制”思想还根深蒂固, 教育方式单一, 行为武断, 认为:家长的话孩子必须听从, 若有不从便以拳脚相加。缺乏民主的家风, 横加干涉孩子的追求;缺乏对孩子的基本尊重, 不能与孩子平等相处;缺乏对孩子自主能力的培养, 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无法得到培养。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之中, 孩子无法毫无顾忌地讲出自己的想法, 家长也就不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将孩子的错误想法消除在萌芽状态。久而久之, 形成心理问题。

针对这种现象, 心理健康老师要走进孩子的家庭, 充分了解不同孩子的家庭教育状况, 归纳总结, 实施团体心理辅导。我们的做法是“了解情况→确立目标→分别开展针对孩子和家长的团体心理辅导”。孩子方面, 开展“给父母的一封信”、“当一天 (一周) 家庭管理员”等心理辅导活动, 帮助孩子理解父母的生活艰辛, 感受长辈的生活压力, 把自己的心里话通过书信、短信、邮件的方式告诉父母, 让父母亲理解和支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并给予一定指导和建议。家长方面, 定期为家长开设“走进孩子的心灵”、“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怎样与孩子沟通”等团体辅导活动。建议家长选择合适的环境与孩子沟通, 多听取孩子的发言;学会接受孩子的想法, 注重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同时, 建议家长每周或者每月安排一定的时间带孩子出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或游玩, 增进孩子和家长之间的情感交流, 树立孩子对社会事件的正确认识和评价, 提高孩子的判断力。

中国NCP (网络咨询人员) 学院调查显示, “与父母沟通问题”是青少年三大心理问题之一。身为教师的我们, 应通过开展丰富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让孩子和家长能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 增进孩子和家长之间的情感交流, 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 在促进孩子身体健康发育的同时也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四、主题团辅, 孩子健康成长的方向盘

据某一医院对516名8~15岁中小学生进行的一份心理问卷调查显示, 有15.1%的学生存在睡不香、感觉生活没意思、不愿与家人交流、精力不充沛、想离家出走等抑郁倾向。其中, 12岁、15岁的儿童情况最为严重, 分别达到22.2%和25.8%。儿童心理专家称, 这主要与该年龄段的儿童课业负担重、毕业压力大有关。由此看出, 学习压力大是当前青少年中存在的最严重的心理问题。其次, 与父母沟通、网瘾和性心理问题也是孩子最突出的心理问题。针对孩子越来越严重的心理问题, 学校教育机构, 必须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上来。

郑晓东先生认为:“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的功能应侧重于发展和教育功能。”抓住孩子主要心理问题, 有针对性地开展团体辅导活动, 对孩子的心理问题能起到很大的预防和矫正作用。如“青春期教育”主题团体辅导课, 便是针对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低年级的孩子开设的, 主要向孩子介绍青春期的相关知识, 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 指导孩子进行青春期期间的卫生防护, 对性别特征有个初步的认识。同时消除孩子在青春期期间因身体的不断发育成熟而产生的紧张、焦虑、迷惘。而“我们可以上网喽”网络主题团体辅导活动, 则是利用《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网络知识开展的“消除网瘾”心理辅导活动, 对孩子如何上网进行正确的指导, 教给孩子上网的正确方法, 防止孩子上网时“误入歧途”, 不能自拔。对自觉性偏差的孩子上网, 建议家长实行有效的监督。再如“我有新朋友啦”主题团辅活动, 是针对冷漠、自卑、孤独、敌对的孩子精心设计的, 引导孩子如何克服自卑, 关心集体, 如何接受他人成为朋友。

针对不同心理问题的群体, 开展相关的心理健康主题团体辅导活动, 对症下药, 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情境里尽情体验, 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 改正自身的缺点, 具有正确的意识和行为,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家长辅导孩子学习的有效方法 第5篇

一.传统的家长教育方法是表扬、要求、批评、讲道理这四种,但是却不太管用。家长想要科学有效地辅导孩子,唯一方法就是“用智慧”(17)。智慧=找原因+想办法

家长记住智慧原则的顺口溜:“闭上嘴、动动脑、找原因、想办法、迈开腿、去行动----帮助孩子、关心爱人。”(20)

“闭上嘴”是前提:要求、表扬、批评、讲道理这四种方法为什么没有用?因为这四种方法都是动嘴的,动嘴的教育方法是最低级的教育方法。

“动动脑”是根本:有智慧的前提是动脑,教育孩子是要动脑而不是动嘴,佛家讲“戒、定、慧”,戒,错事不要做;定,心态安定;慧,拥有智慧。只有闭上嘴,脑子的阀门才打开,才可能拥有智慧。“找原因”是溯源:只有知道原因才能想出方法,找不到原因就很难想出办法。

“想办法”是实践:办法总比问题多,办法也不唯一,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只要不伤害孩子,家长可以实践多种办法,直到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迈开腿”是承上启下:找到原因,想到办法,再付诸行动。“去行动”是目的:目的是什么?帮助孩子,关心爱人。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家长一定要有耐心,改正任何一个坏习惯都需要一个过程,家长要不断地告诫自己“在智慧的基础上,我要有耐心,要经历一段时间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影响孩子学习的主要因素只有三个:爱不爱学习、会不会学习、能不能学习。“爱不爱学习”是学习态度、学习情绪、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问题,“会不会学习”是学习行为、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问题,“能不能学习”是孩子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和知识储备的问题。

一个孩子不爱学习,会直接导致越来越不会学习,学习能力越来越差;一个孩子不会学习,会直接导致越来越不爱学习,学习能力越来越差;一个孩子没有学习能力,直接导致孩子越来越不爱学习,越来越不会学习。(22)

(一)家长要引导孩子“爱学习”

引导孩子“爱学习”想让孩子爱上学习,就要给孩子建立学习是快乐的、学习的本质是“习学”等基本学习认知,在此基础上,家长做好“习”的三件事,让孩子拥有学习的动机、学习的目标和学习的兴趣。(034对于学习的认知和行为)

家长关注“习”,孩子就会爱上学习,引导并帮助孩子长见识、交高人、读好书是家长最应该做的三件事。这三件事情是孩子学习动力、学习兴趣和学习目标建立的原动力。

读好书:引导并帮助孩子广泛接触图书,陶冶情操,让孩子多读好书,增长知识。

长见识:引导并帮助孩子广泛接触事物,开阔眼界,让孩子多长见识,增长见闻。

交高人:引导并帮助孩子广泛接触人,深入社会,让孩子多交高

人,树立榜样。

(二)家长辅导孩子“会学习”

“会不会”学习是决定孩子学习好不好的三个关键条件之一。会不会学习涉及学习环节、学习方法、学习行为、学习习惯等问题。俗话说:“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很多孩子觉得学习困难,很程度上是因为孩子不会学习。中国的教育体制在孩子爱深层次和能学习上关注比较多,但在孩子会学习上的教育和引导非常欠缺。家长想要帮助孩子学习好,会学习是基本点,也是着手点。

“认真”是会学习的基础。认真就是“目标明确、程序完整、结果达标”,把任何一件事情认真做好,都需要有明确 目标和达标的结果,其中更为重要的是程序的完整,只有程序完整,才能在明确目标的指引下,达到满意的结果。(59)

会不会学习详解:会不会学习是行为问题,我们做任何一件事,好的结果都是由正确的行为造成的,坏的结果都是由错误的行为造成的,即行为决定做事情的结果,好的学习行为产生优异的学习成绩,坏的学习行为产生差的学习成绩。人的行为从哪里来?大脑支配人的行为,每个人的大脑里都存储了很多长期积累的经验和方法,当面对某一问题时,大脑先产生处理这件事的方法,这些方法通过行为来实施和展现。方法哪里来?其实方法是人在有意或者无意中学习来的,包含三个方面:涉及的环节、排列顺序和每个秩序点上的工作量。因此,做一件事情要有好的结果或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一定要有正确的环节、秩序、方法和行为。想要有好的学习结果,就一定要有正确的学习环节、学习秩序、学习广泛和学习行为。学习环节和学习秩序是基础。(68)

(三)家长培养孩子“能学习”

能不能学习是决定孩子学习好不好的三个关键条件之一,也就是学生所具备的学习能力。引导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的前提是“孩子的事情自己要做,而不是家长要做”。

孩子的学习能力是由三大项和十五个小项构成的,只有这些能力均衡发展,才能说明你的孩子真正具备学习能力。

个性品质、知识储备和智力水平构成了孩子的能力,其中个性品质是指孩子的自尊心、责任心、自信心、自控力、意志力和上进心六个方面,知识储备是指孩子的自然知识、文化知识和社会知识三个方面,智力水平是指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六个方面。(99)

孩子的学习能力中,智力水平是基础,知识储备是条件,而个性特征是关键。现在的孩子个体相关最多的不是智力水平,也不是知识储备,而是自尊心、责任心、自信心、自控力、意志力和上进心等个性特征和品质。生活品质是培养学习能力的原动力。生活品质决定孩子的学习品质。生活品质高(此处所说不是物质生活)、生活习惯好、热爱生活、积极生活的孩子个性品质才会好、个性品质好,智力正常,一定会是个学习能力好的孩子。

家长们不要再舍本求末,只关注“学”不关注“习”,中关注智力不关注个性,只关注学习不关注生活,只关注分数不关注过程

了。。否则,无论你多么努力帮助孩子,多么希望孩子成龙成凤,也会事与愿违。(111)

(四)家长让孩子的学习“飞”起来

二.帮助孩子提高成绩的“飞机模型”(128)

爱学习是学习动机、兴趣、态度、目标等问题,关键是记住三点:

一、学习不需要吃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二、学习就是“习学”,家长 在“习”上做文章,孩子在“学”上做文章,家长在学上做文章的话,孩子就会不爱学习;

三、做好长见识、交高人、读好书三件事,让孩子爱上学习。

能学习是由个性品质、知识储备和智力水平三方面构成的,记住“三大十五小”,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个性品质的培养。

会学习是学习认知、行为、方法、习惯的问题,请家长记住什么是认真,让孩子走起来有十个认知改变。

孩子是孩子,他一定会遇到问题,遇到问题时需要我们大人的帮忙,飞机的翅膀代表帮忙的大人,一个是家长,一个是老师。很多家长和老师在“帮倒忙”,致使一些孩子“单翅飞行”或者连“翅膀”都没有,这其中家长是关键,家长教子水平提高了,可以弥补老师的不足。

飞机有两个引擎,一个是学习行为,一个是生活习惯,家长如果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那就从这两个方面开始,因为学习行为让孩子学会“走”,而生活品质决定孩子的学习品质,生活规范的孩子才可能学习出众。

小学心理辅导活动的有效性设计 第6篇

一、活动设计

(一)热身阶段的活动

教师:大自然里有很多很美丽的花朵,他们有的很娇艳,比如牡丹;有的姿态很淡雅,比如水仙;有的气味很清新,比如茉莉;也有的很朴实,像我们路边常见的牵牛花。教师带领学生读绕口令:

牵牛花1瓣围成圈,杜鹃花2瓣好作伴;

山茶花3瓣结兄弟,马兰花4瓣手拉手;

野梅花5瓣力气大,茉莉花6瓣好亲热;

水仙花7瓣是一家。

教师引导语:我们一起来玩游戏,既然是游戏,就应该有游戏规则。

(1)每位同学都是一个小花瓣。

(2)老师任意报出一种花,你们根据这朵花的瓣数寻找同样数量的同学,组团成一朵花。

(3)在组团的过程中不能讲话。

(二)工作阶段的活动

教师:同学们,接下来我们一起进行喝水游戏,一定要认真读规则。

(1)每组选出两位同学,一位喝水,另一位负责喂水。

(2)喝水的同学不能用手。

(3)最先喝完水并且漏水最少者为胜。

(4)如果出现犯规,犯规的同学将得到一张笑脸,然后重新喝水。

教师重复规则并引领学生进行游戏。游戏结束后,将一、二、三等奖的奖品给各组组长,奖品的数量有限,请组长和组内成员决定如何分配。教师引领学生分享活动的体验。

二、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分析

1.建立团队的归属感

引导学生当团队中的成员遇到困难时要互相体谅与支持,帮助学生树立团队意识。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为了共同的目标努力,这样的一个氛围容易让学生体会到团队的力量。

2.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学会宽容和理解别人

换位思考能力并不是通过一次辅导就能得到提升。通过喝水这个辅导活动,学生亲身经历了从他人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体会他人的快乐,这对他们在生活中继续练习换位思考是一种激励和强化。学生表示愿意在生活中继续学习使用换位思考的技能解决问题。

(二)游戏规则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对象是班级,教师无法自行选择团体成员,学生也无法选择老师,并且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一般比较亲密,暖身阶段既是活动进行的动力,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团体的发展。

片段:在这次课的热身活动中出现了一些混乱的场面。在教师喊第二朵花“野梅花”的时候场面开始混乱。野梅花的花瓣是五瓣,意味着五个学生组团。而这时,学生因为情绪激动在场地上乱跑起来,有些已经组好的团被拆开,有些同学执意加入某个团体被拒绝后与之发生冲突,还有一组女生早早地组好团,于是手拉手跳起来。

这个游戏的实质是抱团游戏,通过肢体活动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增进学生之间的信任感和凝聚力。但是令人意外的是,一个简单的游戏将整个课堂的气氛引至极度高亢,于是接下来的活动开展便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如果是保持这样一个热火朝天的氛围,那么这节课就基本沦为一节简单的游戏课。后面的矛盾情景和反思环节无法展开。但压抑孩子们高涨的热情又容易将课堂氛围变得沉重,失去热身活动的意义,甚至破坏班级温暖安全的氛围。

原教案的失败在于:首先,没有对主要环节进行讲解示范,一些学生在活动一开始时无法进行快速反应。其次,游戏结果的评定也出现了问题,怎样算组团成功,学生模棱两可。最后,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很容易进入忘我的境地。在新教案中加入了不能说话的规定,情况果然得到了改善,气氛热烈而有序。

(三)活动情境的有效性设计

工作阶段的活动是以喝水游戏为依托,创设一个竞争的环境,在这个竞争的环境中必定会出现犯规的成员。这是学生体验责任和相互包容的情感、建立团体归属感、增强团体凝聚力的良好契机。

片段:小Y是第一组的组长,她们组大多是女生,并且个性开朗,在课堂上表现活跃,组内的男生小D相比之下有些羞怯,并在游戏中屡次犯规,参加活动的情绪低落。在喝水游戏中,第一小组的表现最好,得到了两朵花作为奖品,教师让组长带领组内同学商议如何处理奖品,第一组给出的答案是将这两朵花送给游戏中犯规的同学。组长说:“他们在游戏中失分了,心里肯定很难过,我们其他人都觉得应该把花送给他们,希望他们能开心。”这个游戏是一个非合作型的游戏,他们相互之间没有任何交流,每个组员都在尽力避免自己的失误,以确保自己的组能获得成功,这让他们感到压力。而团体的包容则让失误的同学乃至全班同学都被感动,成功地催化了团体动力。

心理辅导活动的宗旨是解决学生自己的问题,主要以参与者自身的经验为载体,体验是改变、完善自身经验的重要环节。所以活动情境的设计是提高活动设计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样一个活动,不同的引导方向,也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喝水的游戏,既可以作为热身活动,旨在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又可以作为转换活动,让学生体会换位思考的重要性。

(四)心理课不是游戏课

对于心理课,小学生的心中往往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心理课就是游戏课。平时,小学生的课业压力較大,活泼好动的天性被压抑,于是到了心理课课堂上就容易变得自由散漫,把心理课当成一种放松课,而忽略了深入的情感体验。辅导教师秉着平等相处的原则,尽量温和地和学生交流,也容易被学生认为是“底气不足”,这样一来,课堂秩序的控制就变成了一个难题。而当课堂失控的时候,所有期望的教学效果都成为不可能。针对这一点,通过多次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了几条教师进行有效课堂控制的策略。

1.指导语的设计要明确、实际、易懂

具体详细的引导语,可以明确游戏规则,指明活动的进行方向。

2.及时建立具体团体规范

一个团体没有成员的顺从,团体无法运作,互动就会变得一团乱而且无法引导和预测,这就要求辅导教师在课堂伊始便建立团体的行为规范,这一点在小学心理课中尤为重要。具体规范可以给学生一个行为的导向,降低个体行为的模糊度。同时,团体动力也给规范的实施发挥了推动作用。这样也可以减少教师使用权利和控制的力度。

3.活动内容的安排

如果心理课以教师讲授为主,那就变成了学科教学,失去了体验性的价值。而如果全部由游戏组成,忽略了分享过程和教师的引导,心理课就成了无根之木,所以在课程安排上要注重动静结合,在游戏过程中为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

4.慎用小组讨论

小学生的知识面有限,生活经验的积累也相当淡薄,思维也有明显的具象化的特点。在讨论一些精神层次的问题时,学生往往不知道该说什么。所以,建议在小学阶段慎用小组讨论,如果要进行小组讨论,则要严格控制讨论时间。

(五)活动分享——关注每一个孩子

心理辅导教师在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关注每一个学生,特别是那些平时内向、不擅长自我表达的学生。同时,教师也要尽量使全体学生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有归属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一个安全温暖的环境里充分表达自己,体验内心感触,从而真正获得心理成长。团体辅导的预设使每位参与者都能融入团体,成为团体的积极因子,伴随着团体的发展获得个人的进步。但是个人与集体毕竟是有区别的,每个个体都有独特的需要、独特的个性、独特的行为方式和独特的成长步骤。在活动过程中,总有出乎我们意料的事情发生,很多时候在活动课上,教师希望帮助的学生,最后却往往因为过度关注而受到伤害,而对于这些特殊情况的处理则需要教师的极度敏感和恰到好处的行动。

吴增强等认为,心理辅导活动课就是一种“通过活动来促进学生感悟与发展,以活动为中介的课程形式。”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广的人际交往机会,与同伴亲密相处,与教师融洽交流,培养其积极主动的合作意识。

开展合理有效的课后辅导实践研究 第7篇

一、知识辅导

所谓知识辅导,从字面意义上讲就是平时最为普通的辅导。这种辅导看似简单,但是很难把握得恰到好处。如果知识辅导次数太少或未能深入,势必会使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产生困难,甚至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但是另一方面,若知识辅导过多,也会使学生对书本知识产生厌烦情绪,从而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效果。针对这一问题,可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解决:一是针对不同对象开展不同的辅导内容,二是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辅导方式。

1. 辅导内容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以知识的认知程度为标准,可以将辅导对象分为三种:后进生、中等生和尖子生。不论是哪种类型的学生,教师都希望他们在各自的层次上更上一层楼。实现这一目标,需教师做到因材施教,抓住各类学生的薄弱环节,查漏补缺,进行针对性的辅导。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辅导的内容要有所不同,详述如下。

(1)后进生的辅导内容。“后进生”是近几年对于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明显落后于平均水平的学生群体的普遍称呼,用来替代原来“差生”的说法,这一说法的改变,体现出了教育界乃至社会对于这个群体的关怀。由于这一群体的特殊性,教师不宜一下子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过分地“望学生成龙”。以英语教学为例,作为教师,应当从基础知识环节开始,比如单词记忆、理解和记忆重点的语法知识及重点句型等。考虑到大部分后进生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相对较弱,教师应当循序渐进,每天布置的任务不能太多,让学生把握好熟能生巧的原则和方法。具体来讲,教师要反复带读、耐心讲解,并帮助他们学会预习与复习。另一方面,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对于后进生的辅导仍然停留在书本知识的灌输上,而忽略了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的传授。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死记硬背不仅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也会使教师的教学压力增大。因此,在合理重复课堂知识的同时,应当在复习过程中不断引导后进生学会总结与归类,并最终领悟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古人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尽管过程很艰辛,但只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学生就一定会有所提高。

(2)中等生的辅导内容。相比于后进生群体,中等生又有其特殊性。这类学生往往是最有潜力的学生,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将自身潜力转化为理想的学习成绩。作为教师,有责任也有能力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并及时加以改进。首先,在基础知识部分,仍然不能降低要求,要确保学生的基础知识足够扎实。在定期抽查他们的基础知识时,对他们的家庭作业的质量也要做一定的要求。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辅导,仔细讲解一些易错题、难题。但是,“仔细讲解”不意味着是进行标准答案的灌输。在讲解过程中,应当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事实证明,学生自身的领悟往往比教师的灌输和讲授更容易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帮助中等生建立一套举一反三的思维模式,将有助于他们跨越自身的障碍,最终迈向优秀生乃至尖子生行列。除此之外,对于中等生的辅导,尤其要强调错题集的使用,收集平时在作业和测验中常错、易错的题型,并在一定时间内加以复习。从学生的角度,错题集会避免他们在“同一个坑”里摔倒两次,从而巩固知识点。从教师的角度,定期翻阅学生的错题集,有助于找出具有共性的题型,并在课堂上及时讲解。

(3)尖子生的辅导内容。对尖子生的辅导,完全不同于上述两种类型的学生。对尖子生的辅导可能花力气最少,但是要讲究艺术性。这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强,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较高,因此教师既不是帮助他们记忆,也不是去强化某个知识点,而是应当把握住他们某方面能力可能欠缺这一特点,对他们进行提点。在进行辅导之前,要注意观察、分析,发现他们不同的弱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首先,需要和学生共同分析平时的试卷与作业,看哪些项目比较薄弱,教师要做适当的记录,以便及时跟踪。对于尖子生作业的布置,可以适当省去一些抄写类的基础性内容,而对课后练习和一些思考题要有较高的要求。其次,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适当增加一些课外题,让学生自己批改课外题并摘出不甚理解之处。这时,教师再针对他们不理解的题目进行讲解分析,引导他们举一反三、发散迁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更容易对自己的错误产生深刻的印象。此外,对于这类学生,更为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总结,及时对错题和难题进行分类,再次做题时,他们就会对类似题型格外细心,提高做题的正确率。有句俗语说得好:响鼓无需重锤敲。对尖子生的培养和辅导,不必抓得很紧,但要在合适的时间点给予合理有效的辅助,在不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辅导,帮助他们追求卓越,挑战极限。

2. 辅导方式

教育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学生、教师和家长在其中有着不同的分工和作用。合理有效的课后辅导不是仅仅靠教师单方面的努力就能完成的。其中,学生和家长的配合显得至关重要。在实际课后辅导中,应当充分把握好这三个角色的特点,并加以有效利用。就辅导方式来看,进行以上辅导,需要家长的监督和协助。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并不意味着孩子入学后父母就会“卸任”,相反,在孩子的整个教育过程中,家长在任何时候都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所以,要寻找出行之有效的方式,综合利用各种有效资源,动员所有人花最少的时间达到最佳效果。下面,将介绍目前教学实践中最为有效、最为常见的三种辅导方式。

(1)家长配合型辅导。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良好的物质条件和家人的关爱让孩子们少了很多生活上的烦恼。然而,这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娇生惯养的孩子们吃苦的能力大不如从前了。想让孩子很早就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有一定难度。因此,现在学生的学习更需要家长的适当引导与帮助,只有家长做出正确的表率,孩子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不能回避的是,家长的文化层次是参差不齐的,不能要求家长对孩子进行课堂内容的讲解,家长毕竟不能替代教师的教育。但是,家长可以帮助教师适时检查学生的基础作业的完成情况。比如,作业是否独立完成,是否按要求背诵相关内容,等等。虽然家长对课程内容可能不太了解,但可以从孩子背诵的流利程度来判断他有没有花时间、下功夫,真正关心孩子学业的家长是不会厌烦这项工作的。其实,检查作业的过程,也是家长与孩子进行沟通的一个很好的机会,家长在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的同时,也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有助于引导和帮助孩子走出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这些看似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活,却给教师接下来的工作减轻了负担,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时间浪费,而这也是一种最基础、最核心的辅导方式,也是能达到一对一辅导的方式,应该重点关注,让家长充分参与到学生的教育中来。

(2)同学互助型辅导。如前文所述,课后辅导不能一味让某个人或某一类人承担,而是要有效集合周围的资源。除了发挥家长的作用外,学生互助小组是学生在校内学习过程中的最佳的辅导方式。这一方法的优势在于:一方面,学生往往会总结出更适合他们这个年龄阶段对知识的理解方法,比老师讲解的更接近他们的生活范畴,也能使用一些适合学生群体的生动语言进行讲解,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对课程的厌烦情绪。另一方面,尖子生和部分中等生也能帮助后进生及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具有良好的时效性。同时,学生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对所讲知识点进行了有效的巩固,并且在帮助之余还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和自信心,而这些在学生的人格培养中是必不可少的。可见,这种辅导方式一举两得。

(3)教师指导型辅导。仅有家长辅导和学生小组的互相帮助是不够的,仍然不能忽视教师在辅导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现在很多学校尚未实行小班化教学,班级人数较多,这就要求教师的辅导要做到画龙点睛,而不是泛泛地去抓每个学生。教师应当灵活采取多样化的方法,比如:每天抽取一些学生来提问,并根据各人的情况在进行汇总后再布置下一期的练习,也可以参考学习互动小组提出的问题,在适当时间予以解答。尤其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之前两种辅导的基础上,教师的指导更要入木三分,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够让学生多提几个“为什么”,同时让学生提出的问题得到升华。教师的辅导不必拘泥于特定时间,在课上课下均可对一些模棱两可的重点、难点进行提点,加深学生对于某一知识点的印象,力争做到事半功倍。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兼顾这三种类型的学生,要综合运用以上辅导方式,既能相对轻松、有效地把握每个层次学生的辅导情况,又能达到最佳的辅导效果———分散辅导,集中解决问题。课后辅导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均能从课后辅导中受益。

二、心理辅导

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辅导就是知识辅导,而忽略了心理上的辅导。事实上,心理辅导在课后辅导的过程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知识辅导与心理辅导是相辅相成的。知识辅导是基础,心理辅导对知识辅导起着提高与促进的作用。就英语学习来看,存在一些英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将这些学生大致分为三类:讨厌英语科目型、无压力不学型、花了力气无效果型。无论是哪种心理辅导,教师都要以发现优点和表扬为主。班级有位同学说的话最能证明这一点,她说:“老师的表扬比批评更让我感觉有压力,让我觉得我上去了就不能再掉下来。”这句话很朴实,但是恰恰说明了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在拥有幼稚一面的同时,又有着成熟的一面,这时的他们就是幼苗,教师就是花匠,只要给予他们适当的浇灌与培养,他们就是世上最美丽的花朵。

三、结束语

也许教书就如同销售一样,一堂课的结束并不是教学上真正的结束,它只是销售出了产品——知识,但良好的售后服务还是很有必要的,而开展合理有效的课后辅导就如同进行良好的售后服务。就像产品一样,没有良好的售后服务是不可能成为知名品牌的,教学亦是如此,没有合理有效的课后辅导就难以将学生的学习水平推向更高处,唯有将“销售”与“售后”共同做好,才有助于学生的进一步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邬黎辉.适当的课后辅导筑就英语学习的城堡[J].中学教学参考,2013(10).

[2]胡青江.课后辅导“要旨”[J].教学与管理.2001(11).

[3]马鸿霞.城市初中生教育补习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

强化个别辅导 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第8篇

经过长期的实践,对作业批改后的个别辅导,笔者总结了一些经验,现整理成文,以求教于方家。

一、抓好两头,整体提高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学生在作业中犯的过错自然也各不相同。以笔者之见,作业后的个别辅导,必须着重抓好两头,才能取得整体提高的效果。

案例一(简答题)作为新一届政府的领导人,温家宝总理曾郑重表示:我愿代表新一届政府向大家表示,从我做起,以身作则,接受全国人民的监督。请结合所学《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的政府为什么要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作业批改中发现,由于思路不够开阔,不少学生只强调了政府接受人民监督的重要意义,没有做多角度的分析。只有少数学生的思路开阔、清晰,能够从多个角度阐述问题。针对这两种情况,笔者分别进行了个别辅导,向学生指出答案漏点的原因:一是知识点掌握不牢固,对我国政府的性质、人民的权利了解不系统、不深入;二是对解答“为什么型”试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不清晰,告知解答好“为什么型”题目的一般路径和要求。同时又将优秀生的解题思路作为范例介绍给大家,使学生找到了不足,提升了信心。

案例二(评析题)餐桌上妈妈唠叨着:“今天猪肉又涨了一块钱,一年不到,花生油每桶就涨了几十块。”爷爷说:“也好呀,这样农民养猪、种粮的热情就高啦。再说,涨价让农民多一些收入也是件好事呀!”爸爸说:“那可不一定,种子、饲料、化肥价格也在涨,农民又能挣到多少呢?”妈妈说:“不管农民挣多挣少,物价能降下来就好。”孩子说:“老师讲,现在世界粮食减产,国内粮食的需求量增大,价格自然不断攀高。依我看,肉价、粮价是降不下来了。”

请从“爷爷”“爸爸”和“孩子”的看法中,任选两个看法,用经济学知识加以简要评析。

这是一道评析类题目,要求学生对题干中所涉及的观点进行评论和分析。学生在解答这种题型时呈现两类表现:部分学生的解答只照搬材料中的观点,“评”而不“析”。问题出在不懂得解答此类型题目的方法,观点又缺少相关知识的支撑,需要教师做相应的辅导。另一类解答较好,有“评”有“析”,相关知识的选择较为贴切,在个别辅导中,笔者又布置了以下一道同类变式题。

塑料购物袋是“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国务院“限塑令”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两位学生对此有不同的观点。

甲同学:塑料袋一个最多几毛钱,有偿使用不能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无法解决“白色污染”。

乙同学:有偿使用会制约塑料袋的使用,从而有利于治理“白色污染”。如果能大幅度地提高塑料袋的价格,就能根除“白色污染”。

请你运用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简要评析上述两种观点。

该题有助于这部分学生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

二、趁热打铁,对症下药

美国心理学家罗斯和亨利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A、B、C三组,每天都接受测验(相当于做作业),A组学生每天都得到学习结果的反馈(相当于教师批改作业后做的个别辅导),B组学生每周得到一次学习结果反馈,C组学生则没有得到任何反馈。八周后,实验结果显示:A组学生的进步最大,B组次之,C组几乎没有进步。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作业后的反馈是提高学生作业水平的必经途径,如果不重视,作业设计和作业批改的效用会大大降低。不仅如此,反馈还应及时,效果才能明显。因为刚做完作业,学生必急于知道正确答案,教师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也印象深刻,及时个别辅导,无疑会提高反馈的有效性。

案例三2008年高三开学伊始,我们就让学生试做了2007年全国文综卷Ⅰ,当晚批改,次日在班上进行分析。政治学科重点分析40题的第5问,发现学生的主要问题是基础不扎实,概念混淆;答题的方法不规范,事与理脱节、材料与观点脱节。于是,在对学生个别辅导时,着重让学生达成以下共识:首先,明确本题的考核意图,是要求考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支持迁都一方主张的合理思想;命题者力求把政治学科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转化为能力考核目标的具体要求。其次,找出答题出错的原因,主要是审题能力欠缺,审题不仔细;答题不符合题目要求,缺乏逻辑性。最后,掌握解答此类题目的基本要求,是读懂题目,抓住主题,既要以书本知识作为理论支撑,还必须联系实际,做到夹叙夹议,事理交融。学生反映,经过这次的个别辅导,认识有了较大提高。

案例四2008年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深刻转变,完善了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使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年均经济增长达到9.67%,城乡居民的收入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

请你根据材料,从经济常识角度概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取得重大成就的主要经验。

这是一道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的题目,难度较大。批改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的答题思路混乱,挂一漏万,有的学生甚至感到无从下手。对此,我们除及时就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评、分析原因、提供解决方法,还就本题的解答关键———对材料和设问的解读,以及相关信息收集,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首先要读懂材料提供了“三个深刻转变、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的完善、重大成就的具体表现”等有效信息;然后再结合相关书本知识,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的逻辑思路,概括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重大成就的主要经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经过这样的个别辅导,学生的解题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把好脉搏,鼓励创新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各地积极探索考试命题的内容和形式,出现了不少亮点。其中综合探究类试题既能考查学生对教材基本观点的掌握情况,又能考查学生的概括和归纳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理解和运用能力,开放性的答案,更突出了对考生的人文关怀。因此,教师在作业后的个别辅导中,尤其需要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重视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塑造,鼓励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创造性地回答作业问题。

案例五材料一: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草案)》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草案)》。从2008年开始,五一黄金周长假将向国人道别。同时将清明、端午、中秋传统文化节日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

材料二:2007年12月圣诞节来临之际,来自国内一些名牌高校的10位哲学和教育学博士发出联合署名倡议书,号召人们“抵制圣诞节,驱除西方文化的不利影响”,维护和振兴我国的传统文化。

针对近几年我国青少年热衷于过“洋节”的现象,高二(1)班的探究小组准备在班上组织一次辩论会,正方观点为“抵制洋节”,反方观点为“引进洋节”。

请你参与其中一方进行辩论,运用所学《文化生活》中有关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学生在解答综合探究类试题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基本理论甚至基本价值观出现偏差,二是思维缺少发散性,三是答题的格式不够规范。在个别辅导时,笔者强化了以下四个方面,以把学生的答题思路纳入正轨:首先,大力鼓励学生对活动进行有创意的设计;其次,强调题目对道德情感和实践的考核,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再次,指出解答此类题目的一般路径———确定课题→制订计划→收集资料→分析研究→成果展示。最后,帮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一般方法。

案例六(辨析题)黑夜旷野中的磷火,从科学上讲,那只是自然现象。对这种现象,相信鬼神的人,以为是鬼神在作祟;不相信鬼神的人,不会认为是鬼神在作祟,而从无神论的角度去解释。究竟有没有鬼神,相信或不相信的人都可能会说这样一句话:“信则有,不信则无。”

请给出你对这句话的判断,并根据所学哲学知识说明理由。

(引自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

笔者将该题布置给学生练习后,绝大部分答案惊人的一致,认为依据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信则有,不信则无”这句话是唯心主义的观点,是错误的!也有极少数学生表示无从下手。其实,本题的答案是开放性的,命题者的意图之一就是考查学生的思维开放度。虽然在知识要求上是否能超纲可以讨论,但是,就考查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创造性而言,本题确实是一道好题。笔者在对那些感到无从下手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时,了解到这部分学生之所以感到无从下手,并不是他们对应该把“信则有,不信则无”归为唯心主义这点不清楚,而是存在“这样的概括是否太简单,是否还有其他分析”的疑虑。对此,笔者大加赞扬,充分肯定了他们思维的开放度。然后帮助他们具体分析了解答该题的关键———对“信”或“不信”的理解,对“有”或“无”的定位。使学生懂得,如果把“信”或“不信”看做是主观意识,而把“有”或“无”理解为客观存在,则这个命题是唯心主义的,是错误的;如果把“信”或“不信”看做支撑经验的信念或理论,把“有”或“无”理解为无关鬼神存在的感觉经验,则命题是正确的,因为人们总是用自己相信的理论解释经验的。这样个别辅导后,学生表示受益匪浅。

有效辅导 第9篇

儿童从以“自我为中心”走向与“同伴友好相处”,心中有他人,试着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学会体谅”,他的世界观、认识观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因此,我们从主要课程语文课入手,相应地联系横向的课程研究开设心理辅导课,晨会、班会等和纵向的环境熏染、榜样激发、同伴摹仿,老师、长辈的以身作则等,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渗透、辅导。

一、利用英雄模范、伟人、名人的事迹引起学生内心的同化

英雄、模范、伟人之所以出名,往往是由于他们对某些事设想周到,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考,将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碰到某些人侵犯了他们的权力或需要他们做出牺牲时,他们又往往无私地给予谅解和做出牺牲。因此,他们具有明显的榜样示范的作用。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英雄、名人等在这部分学生心目中是被神化了的人物,因而他们的事迹也蒙上了神秘的色彩,学生极其愿意去模仿他们,并且会乐此不疲。实验教师抓住契机,帮助学生认识,英雄、模范等人物做出牺牲时会想些什么?他们曾经考虑过自己吗?既然已经考虑了自己,他们为什么还会选择后者?至此让学生明白,英雄们已把他人放在了心中,周全地替他人设想,涉及侵害英雄们的行为或利益的,都给予他人以谅解。同时,还让学生去采访现役部队,通过军人的现身说法,以活生生的事实让学生深切感受军人保家卫国、公而忘私的崇高思想。还通过搜集伟人的有关事迹,引导学生学习英雄、伟人。是学习他们的什么?是具体行为还是他们的精神?激起学生的内心同化,促使他们努力学习,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体谅的含义。

二、通过体谅教师与同伴,教学生学会体谅他人

1. 体谅教师

小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他们认为,教师的一切都是崇高的。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加上他们每天在校时间大大多于在家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教师的人格魅力、言谈举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同时,父母、亲戚和社会各界媒体都在宣传教师劳动的艰辛。因而对于教师,学生大部分能体谅。但是有极少数学生却不能正确对待教师的劳动成果。如作业批改过程中,教师圈出学生作业本中错误的地方,字迹潦草的,需要学生重写。有的学生却认为这是教师在与他们过不去,不能设身处地地体谅教师。

开展体谅教师的活动:1.谈谈教师劳动的艰辛。2.说说教师的劳动体现在什么地方。3.议议为什么要体谅教师。4.讨论应该从哪些方面去体谅教师。5.畅谈打算怎样去体谅教师。使学生正确地明白教师的一切工作,其出发点都是为了学生,他们往往抱着“不求全才,但求成才”的目的,孜孜不倦地教育着学生,希望学生能做个对自己起码有用的人。

2. 体谅同伴

同伴之间因为一起学习,一起玩耍,有时一天相处五、六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相处时间久了,往往会发生这样那样的矛盾或纠纷,有时有些学生因为处理的方式方法过于激烈,一时失控下会造成难以收拾的局面。

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课:“学会交朋友”,填写“好朋友档案”,正确对待同学的错误;开展公开同伴的心声,邮发“心理之约”信件,“真情对对碰”等活动,公开当事人当时的想法或其思想斗争,又或者是当时的客观环境因素或事后的后悔,希望能获得对方的谅解,并通过教师和其他同伴的穿针引线,使双方互谅。同时,表扬学生当中时刻有他人,时刻为他人着想、为他人服务的学生,为学生树立身旁的榜样,引发学生积极摹仿。

三、通过体谅父母与长辈亲人,让学生能正确地体谅他人

1. 体谅父母

父母是子女最亲的亲人,他们对待子女,往往捧在手里怕冻着,含在嘴里怕化了,这也舍不得让子女做,那也舍不得让子女动手。正因为最亲近,因而遗忘往往也更强烈。有些子女无视父母的辛勤劳作,有些子女变着法子要求父母做这做那,满足他们强烈的虚荣心,有些甚至还认为父母的做法理所当然,混淆了相应的责任。更别谈能设身处地地为父母着想、为他们排忧解难了。更有些父母,因为自己的童年、少年时代过得不是很好,有些才能可能没有得到培养,有些抱负过早地夭折于摇篮中。现在他们做父母了,就将自己的抱负、希望强加在子女身上,逼着子女学这学那,无视子女的兴趣、要求,造成子女的不理解。

通过发放调查表,调查、观察父母一天劳累的程度,为整个家庭所作出的贡献,以及采访父母辈是如何关心、照顾自己的,引发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父母工作那么辛苦,我们能为父母实实在在地做哪些事?怎样对待父母的批评教育?父母为了促使子女成才而将子女送进各类学习班,我们怎样做才能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

2. 体谅长辈亲人

随着素质的提高,现在独生子女家庭也越来越多,对孩子的疼爱当然也就多了些,特别是作为祖辈的对待孙子女辈,真是要天上的太阳不敢给月亮。已经可以培养晚辈们独立生活了,有些还是给他们实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政策,导致有些学生养成颐指气使的习惯,甚至对祖父母们指手划脚。“尊老”反而变成了“尊小”,谈何让晚辈们去体谅祖父母辈们的辛苦,平日里孝敬他们,让他们安度晚年?

通过学习讨论,学生明白了祖父母辈们已培养了父母这一代,他们已经为父母的成长操碎了心,身心已够疲倦了。他们已经尽到了自己的责任。教育、培养孙子女辈,则不是他们的责任,但是他们仍旧悉心地照顾孙子女,那正体现了他们对小辈们的关心爱护。作为晚辈,不仅要尊敬他们,更应在日常生活中关心、体贴他们,对他们嘘寒问暖,使他们安详地享受晚年的幸福生活,而不应对他们提出无理要求。

四、通过体谅其他人,让学生能达到全面体谅他人

社会是个大家庭,个人、家庭只是其中的一个极小的细胞,但这些家庭不是孤立存在的,或多或少地都要与其他人发生关系。家庭之间的关系维系着社会的安定团结。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能为别人着想,设身处地地想到他人,是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剂良药。通过模拟社会,设置实景,必答与抢答题,利用节日、假日小分队等,以实际行动,为他人送去温暖,关心、爱护社会公共设施,教会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 心理素质教育研究中心.小学生心理素质培养.

[2]二、三、四、五、六年级教师用书.

[3]国家教委《中国新一代》杂志社编.心理素质教育.时事出版社.

[4]汪潮.学生心理自我测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

如何有效开展对英语后进生的辅导 第10篇

一、爱和尊重是转变后进生的前提

爱默森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教师真诚的爱和尊重是启迪心扉的钥匙, 后进生往往最需要的就是这把钥匙。我们当英语教师的千万不能用过分的语言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不能用冷酷的表情刺痛他们幼小的心灵, 否则会使他们的思想上出现反感, 产生悲观等不良情绪。我们要用热情、诚恳和信任的思想感情去感染他们, 打动他们的心灵。对他们微小的进步, 加以鼓励、肯定, 必然就会激起他们的上进心。这使我想起去年任教的初二 (二) 班的陈同学毛遂自荐的故事, 开学初当我酝酿课代表的人选时, 这位英语学习成绩不怎么好的同学向我毛遂自荐, 当时我有点矛盾, 但理智告诉我要尊重他的选择, 因为信任是转差的一剂良药。果然, 他当了课代表后, 成绩进步很快。因此, 教师的爱和尊重是他们进步的起点。

二、发现闪光点是激发后进生自尊心的关键

自尊心是学生积极向上, 努力克服缺点的内部动力之一, 而后进生大多数都有自卑感, 缺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此, 老师在转化中对后进生不能歧视, 不能厌弃, 不能过多地公开批评。要全面地、深入地、客观地了解他们, 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长处, 善于发现挖掘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使他们能够施展所长, 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使后进生不自暴自弃, 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学生张某虽然很聪明, 但没有用在学习上, 上课不是低头走神, 就是做小动作。学习成绩一般, 经多次教育, 收效甚微。学校每年一次的圣诞英语晚会的短剧, 我叫他去扮演一个角色, 他高兴地接受了, 并花费很多时间去背台词, 最后这个短剧《汤姆逃学》演出很成功。事后我找时间单独与他促膝谈心, 又一次表扬了他的优点, 并指出他学英语的潜力。此后, 他英语进步很快, 一颗迟闪的星开始闪出点点光芒。总之, 我们教师应该永远有颗火热的心, 以高尚的奉献精神去努力工作, 使每一颗星都闪闪发光。

三、更新教学观念, 积极改进课堂教学

教师要充分信任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 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强调人人参与, 改变后进生作为读者或局外人的角色, 改变他们自我封闭的性格。在教学中, 要承认差异, 因材施教, 分层要求, 让后进生有所收获, 不断增强他们学好英语的信心, 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为了使学生学好英语, 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改变学生“听讲—接受—记忆—做习题”的学习模式。通过创设情景, 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 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等多种训练中不断地体验、熟悉和掌握英语。特别是对英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通过形象直观的手段, 生动活泼的方法, 丰富多样的活动, 激发其学习兴趣, 让他们乐于学习和参与。在教学过程中, 还应渗透学法指导, 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从实际出发, 有效进行补偿教学

个别辅导和补偿教学是“帮困”的必要措施。补偿教学必须以学生自学为前提, 可以通过结对子和成立学习小组等形式, 创设学习氛围。教师要善于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组织补偿教学。对待学习后进生, 教师不仅要有爱心, 还要有恒心, 切忌粗暴、训斥或忽冷忽热。有效的补偿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从学生的需要入手, 多从学习方法上给予必要的指导, 及时表扬他们所取得的进步, 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

五、改进评分方法, 淡化竞争气氛

分数是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工具。低分数常常使学习后进生心惊肉跳, 常常使他们受人歧视。前苏联合作教育学派认为, 简单地用低分数对学生的学习加以“判决”, 会直接挫伤他们的学习的情绪与动机。主张不要给学生打不及格分数, 或者在学生作业完成得不好时暂不打分, 直至其改正错误后再打个好分数。我认为, 这种记分方法对学习后进生是可行的, 尤其适合于平时的测验, 因为平时测验是一种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的目标是发现学生学习问题, 及时反馈纠正, 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技能, 而不是为了给他们贴标签。再如, 鼓励性评分也是一种可以采用的方法, 只要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就可以得到一个好分数。实践表明, 它对激发后进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有效的。

总之,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系统工程, 需要教师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结合:即预防矫正相结合;心灵沟通和补偿教学相结合;改革教学与指导学法相结合;开发智力和挖掘非智力因素相结合;综合转差和学科特点相结合。真正让英语后进生慢慢转化为英语优等生, 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做好外语铺垫。

有效辅导 第11篇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新生;工作方法

新生刚进入大学校门,对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充满热情与好奇,而作为大学教育的引导者与中心力量,辅导员自然成为新生日常生活、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不可或缺的管理人员、组织人员、指引人员以及落实人员,其精神指向、工作方式以及言谈行动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大学新生的生活学习以及心理状态。因此,辅导员如何开展自身的辅导工作,如何依据大学新生的特性完善自身工作,将是本文着重探讨的中心问题。

一、大学新生的特征与表现

1.学习方式与自身习惯差异化。新生大都是怀揣着对大学生活的向往而走进大学,然而,很多大学新生往往会因为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对身体与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大学的学习方式是以自由、自主以及自我管理的方式进行,提倡学习方式自由、学习角度自由以及学习思想自由,这对于大多数习惯于高中教学模式的学生来说,会产生一定的不适应性,进而波及到新生日常的生活与心理活动。

2.生活环境与心态的落差化。现今许多大学新生都属于独生子女,且很少离开父母,一直享受着家人照顾、无忧无虑的生活。异地求学会使得这些新生极易不适应集体住宿的生活,环境的陌生与生活能力的獨立,使得新生在心态上会出现较大的落差,甚至衍生出孤独、恐慌以及孤僻的心理。个人意识较强的独生子女又很容易因生活环境、文化差异以及性格等问题,与同学、老师发生言语或肢体冲突,最终造成人际孤立现象的出现。

3.思想出现偏激现象。当今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积极向上且具有正能量的,然而,大学生活的多元化也极易造成部分学生出现思想偏激、理想缺失的现象。大学生活与九年义务教育的不同之处是,其更多的渗入了社会生活。因此,很多新生因为社会观念的冲击,最终变得过分现实主义,在学习上缺乏规划与目标,在人际关系上过于狭隘和自私。

二、辅导员有效的工作方法

1.帮助新生熟悉、了解大学校园环境。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新生,对大学既怀有好奇心与探索欲,同时也因环境的改变而容易产生不安和孤独,因此,辅导员可组织新生对大学校园进行参观、熟悉,辅导员再进行相关的讲解,便于学生尽快摆脱陌生感。辅导员可带领学生参观教室、图书馆、校医院、食堂、体育场馆、办公楼等场所,参观过程中辅导员可予以一定的讲解,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不同场所使用的流程或方式。辅导员也可在其中融入校史的讲解,帮助学生加深对学校的认识,以至于更好的继承和发扬本校的精神,进而作用于学生自身思想道德的培养和建设。另一方面,辅导员也应尽早对新生加强校规校纪的教育,让学生清晰的了解在本校应遵守的规章制度。

2.以真挚的工作态度成为新生的心理支柱。辅导员是新生入校首先接触并且也是接触最多的教师,因此,辅导员的工作态度对于新生在大学的学习生活状态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首先,新生报到时会出现紧张不安的情绪,此时辅导员不妨采用热情的态度,拉近自己与新生的距离,这样不仅能最大程度消除新生的恐慌,同时也能给家长带来好的印象,方便今后辅导工作的开展。其次,学生进入大学开始建立人际关系,培养独立能力,此时,会因个人性格与行为的差异,造成学生心理出现各种问题,辅导员就应经常与新生交流、谈心和沟通,细心的了解学生的需求,进而帮助新生逐渐克服心理问题。再次,辅导员应耐心的倾听每一位新生的问题,并一一进行解答,短时间内尽量认识并记下学生的姓名和特征,让学生有被重视的感觉。最后,面对自己的每一位学生,辅导员都应充分发挥自己的爱心,对家庭困难的学生了解其需求,为其争取学校各项扶助政策,对心理有落差的学生要及时予以关心,并进行沟通和疏导。同时,辅导员应对自己的学生充满自豪感,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长处,使其在大学生活里找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3.引导新生学会合理消费。现今,许多大学新生离开父母来外地求学后,认为自身脱离掌控,所以花钱大手大脚,没有计划,时间一长不仅造成家庭经济负担,也使自身养成恶性消费习惯。因此,辅导员有责任也有义务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消费。对于家庭状况较好的学生,可指导其培养正确的消费观,矫正学生奢侈、浪费的不良意识,培养其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最终使其形成健康、绿色的消费观念 。而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辅导员可指导其申请国家和学校的各项奖学金与补助,帮助学生参与课余的兼职,通过自食其力赚取生活费用,同时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依靠知识改变自身经济状况,这样不仅促使学生加强科学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学会独立与自强。

4.班级工作应严格管理,营造舒适、规范的学习氛围。新生进入大学后,除了日常的生活,班集体也是占据新生生活极其重要的部分。因此,对班级工作予以严格管理,营造出舒适、规范的学习氛围,也是辅导员重要的工作之一。

5.不断提升个人的知识与艺术素养,加强思想建设。大学新生想要真正融入到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建立健康向上的心理思想,形成优良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辅导员的引导与帮助具有关键作用。因此,辅导员必须要拥有较高的知识、科学以及艺术素养,同时还要树立正面的、积极的形象,做到不偏不倚、公正无私。并且,辅导员队伍应不断加强知识与艺术素养的培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从实际出发,对大学新生的教育和引导工作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有效的方式,将自身与学生放在同一位置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辅导员一职既受人尊敬,又极其崇高,在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进行转变与定性的阶段,辅导员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乃至工作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大学辅导员应事无巨细,将学生放在首位,并时刻严格要求自身的工作与思想,积极开展大学新生的引导工作,认真耐心的对待每位学生。

参考文献:

[1]姜丽娜.浅谈大学新生辅导员的工作和思考[J].华章,2012,(34):119-120.

[2]郭维.浅论大学新生的辅导员工作[J].青年文学家,2013,(29):229-229.

[3]张维静,梁成山.人文关怀视野下大学新生辅导员工作探索及思考[J].大学教育,2014,(3):93-94.

[4]潘洪涛.试论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新生工作的探索[J].活力,2012,(8):47-47.

高校辅导员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 第12篇

所谓有效的沟通,是通过听、说、读、写等思维的载体,通过演讲、会见、对话、讨论、信件等方式准确、恰当地表达出来,以促使对方接受。沟通时要明确谈话的主体,明确了主题才能保证谈话有意义不会谈一些无关的事情。2014年3月印发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对于初级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要求明确指出:要结合大学生实际,广泛深入开展谈心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质[1]。要以对方能够理解的方式讲述谈话的重点,善于倾听,不仅要自己说还要学会倾听对方的意见,这样才能够知道对方是否理解谈话的内容以及他的看法。

高校辅导员正是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辅导员通过言传身教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对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深刻影响。通过对“90后”大学生的自我状态的分析研究发现,提高大学生的成人自我状态,有利于大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生的成人自我状态是其自我对父母传达信息的判断,是依据现实的思考和行动[2]。通过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引导大学生的成人自我状态,促使其对问题理性思考。因此,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沟通方式的有效运用是辅导员加强学生学习文化、思想教育的有效方法。

2 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2.1 与大学生的沟通形式单一

在师生的双向沟通中,辅导员主动找学生的多,学生主动找辅导员的少;而且师生的沟通途径大部分还是采用传统的面谈交流方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网络的普及,针对于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沟通渠道、形式、时间和地点的单一性的问题,搭建形式多样的信息沟通交流平台是十分必要的。

2.2 与大学生的方法缺乏灵活性

在传统沟通中,师生的沟通地点、时间过于单一,主要集中在上班场所和办公时间。沟通不单是人与人之间语言的交流,它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换。所以作为一名高校的辅导员,要做到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关心大学生的宿舍文化生活,通过走访宿舍等,和学生们建立友谊,成为学生生活中的朋友,从而改变传统的沟通方法。

2.3 大学生对辅导员的角色缺乏了解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的学业生涯中扮演着思想引导者、心理疏导者、学习向导者、生活辅导者、行为督导者和就业指导者的角色。大学生,特别是大一新生不太了解辅导员在其大学生涯中所扮演的角色。因此高校辅导员应该加强和学生沟通交流,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3 解决有效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3.1 以平等的态度交流

为了与学生更加接近,要以朋友的姿态,平和婉转地说话。多用陈述句和疑问句,少用祈使句和感叹句。要亲切和蔼,顾及到学生的反应和感受。比如,周末你想组织全班聚会,你为了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增进同学间友谊。你想当然地认为学生一定会欢呼雀跃,没想到有的学生猛烈摇头。原来,他和朋友约好一起去打篮球。沟通时还要尽量寻找与学生共同的话题。比如体育比赛、流行歌曲、明星的资料,当学生从你的嘴里,听到对成龙慈善之心的夸赞,对某明星才艺的敬佩时,学生的心,会悄悄向你靠近。还有就是,勇于向学生认错和示弱,让学生从你的坦诚中,体会到辅导员老师的平等和友爱。

3.2 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这是高校辅导员和学生是否能有效沟通的关键。尊重,体现了对人格的肯定和自尊的认可。能不能对级别地位低于你的人给予尊重,反映了一个人的素质与风度。对学生更要尊重,因为学生的自尊是十分脆弱的,更需要老师细心呵护。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无论是班级事务还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只要学生说的有一分道理,一定要尊重。哪怕是和他人的不一致,也一定要听学生把话说完,并对其中的动机或某些合理的地方进行肯定,以鼓励学生的用心。要懂得,兴趣是学生成功的前提,要像爱护娇嫩的花骨朵一样,对学生感兴趣的事情给予呵护。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能自由充分的去做,对于学生专注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形成很有帮助。沟通时要尊重学生的隐私,电话,信件,物品等。现在的大学生十分脆弱和敏感,若处理不好,就会引起强烈的逆反。因此,沟通时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给学生一个人际交往的自由空间和锻炼的机会。

3.3 倾听、赏识、包容学生

沟通时倾听学生的态度要真诚。心不在焉,不耐烦,肢解语义,急于反驳等都是不可取的。交流谈话时要做回应,学生的感受和他们的行为有直接的联系。学生有好的感受,就会有好的行为。学生还处于成长学习期间,成长的本来含义就有允许错误和重新尝试的意思。要帮助支持学生,学生只有感觉能在你这里得到理解帮助与支持时,才会敞开心扉,跟你实话实说。要将习惯性的偏激反应,转化为睿智聪颖的回应。例如:一个学生上学期的期末成绩很不理想,导致下学期的课程无心学习,自身处于低谷状态。此时对该学生进行沟通,可能是一次郁闷的开导;也可能是一次困惑的探寻;也可能是一次跌倒后的搀扶。在帮助该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的就是细心观察和体会。总之,要让学生感觉到辅导员老师通情达理,理解他,懂他,愿意帮助他,值得交心。于是,学生打开了心门,师生之间亲密无间,和谐交流的局面就形成了。

摘要:高校的辅导员是直接和学生交流的群体,是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因此,辅导员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多方面分析了为什么沟通无效,如何沟通有效,例举说明与学生有效沟通的方法。

关键词:辅导员,学生,有效沟通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教思政(2014)2号.

上一篇: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检验下一篇:自发性硬膜外血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