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研究范文

2024-05-21

时空研究范文(精选12篇)

时空研究 第1篇

时空效应是指在软土地区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合理安排开挖土方的空间尺寸,尽量减少每步开挖无支撑的暴露时间,科学地利用土体自身控制地层位移的潜力控制基坑位移和变形,以此为指导思想形成的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方法。其主要特点是:根据基坑规模、几何尺寸、围护墙体及支撑结构体系的布置、基坑地基加固和施工条件,选择基坑分层、分步、对称、平衡开挖和支撑的顺序,并确定各工序的时限,以达到以下要求:(①减少开挖过程中的土体扰动范围,最大限度减少坑周土体位移量和差异位移量;②在每一步开挖及支撑的工况下,基坑中已安装的部分支撑体系可使基坑受力平衡而得以稳定,并控制坑周土体位移量和差异位移量。

时空效应理论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建航根据上海地区软土深基坑近年来的施工实践和试验研究提出来的,其本质是可靠而合理的利用土体在开挖过程中自身控制位移的潜力,其手段是科学的制定开挖和支撑的施工设计方案,其目的是安全经济的解决基坑开挖工程中稳定和变形问题。

2 工程概况

黄兴路车站位于杨浦区控江路、靖宇南路交叉口东侧的控江路下,长166.6m,标准段宽17.2m。站址南北两侧以五六层住宅楼为主,南侧有杨浦大剧院和吉买盛超市,北侧有鑫鸿宾馆和6层居民楼。车站附近10m范围内有电力、污水等地下管线共7条。车站西端67.4m为三级基坑,其余部分为二级基坑。

延吉中路车站位于上海市杨浦区营口路上,外轮廓尺寸472.9m×18.8m,标准段基坑开挖深度约14.42m,南北端头井开挖深度分别为15.97m和16.91m。基坑两侧为居民住宅楼、学校和商业区,建筑物密集,距车站基坑7~15m;地下管线众多,紧密分布在基坑两侧8m范围内,对邻近深基坑施工十分敏感,周围环境对基坑变形控制要求高。靠近房屋不足10m的基坑段按二级基坑设计,其余地段按三级基坑设计。主体工程设计概况:

(1)基坑及围护结构。两车站主体工程端头井开挖深度16.0~17.0m,围护结构均为0.8m厚的地下连续墙,墙深28~29m,设0.5m厚内衬墙;标准段黄兴路站围护墙采用厚度为0.6m的地下连续墙,设0.4m厚内衬墙,地下连续墙墙体间采用柔性接头。延吉中路站设计采用0.8m厚的地下连续墙作围护结构,墙体间采用刚性接头,不设内衬墙。

(2)地基加固。两车站二级基坑范围及两端头井内均采取地基加固措施处理,基坑内加固范围为底板以下3m,基坑外大抗力被动区加固自顶板上1m至底板下1m。黄兴路站采用水泥搅拌桩抽条加裙边加固,延吉中路站采用双液注浆抽条进行坑内地基加固。

(3)支撑体系。两站主体结构均采用Φ609×16mm钢管支撑,标准段设4道,端头井设5道。

3 时空效应在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中的应用

上海地铁车站工程地质软弱,基坑土体具有含水量高、抗剪强度低、灵敏度高等特点,根据“时空效应”理论的要求,以土体开挖卸载后无支撑暴露时间为主要控制目标,采用分块开挖、及时支撑等综合措施,减少土体扰动,达到控制基坑周边地层位移、实现设计工况、保护环境、安全施工的目的。

根据基坑工程规模、几何尺寸、围护墙体及支撑结构体系的置、地基加固和施工条件,按照“时空效应”规律,采用分层、分块、对称、平衡开挖和支撑的顺序,并确定各工序的时限。两车站施工参数基本一致,具体如下:

开挖分层的层数:标准段N=5,端头井N=6;

每层开挖的块数:二级基坑段n=8,三级基坑段n=4;

每分部开挖的宽度B和高度H:二级基坑段B=3m;三级基坑段B=6m;

H=钢支撑层距(1.4~4.4m);

每层分部开挖的数量:第二层:V=298~451m3;第三层:V=89~499m3;第四层:V=101~461m3;第五层:V=130~319m3;第六层:V=296~361m3(仅端头井)

分部开挖的时间限制:Tc=12~14h;

分部开挖后完成支撑的时间限制:Ts<8h;

钢支撑预加轴力:N=计算轴力的50%~80%;

每分部开挖卸载后无支撑暴露时间:Tr≤22h;

另外,由于地铁工程基坑纵向较长,基坑开挖放坡坡度也是关键指标。根据上海地区经验,并通过土体纵坡稳定性分析计算,取每层开挖小坡小于1:2,基坑整个大坡小于1:3。

3.1 基坑开挖工艺

根据施工设计,第一层抽槽开挖,提前埋设钢支撑后,一般开挖长度不超过12m,第二层及以下各道支撑的土层开挖长度不超过6m,深度以每道钢支撑的底部标高为一层,钢支撑的安装和预应力的施加控制在8h以内。

第一层土方用液压反铲挖掘机退行开挖,直接装车。第二层采用0.7m3长臂挖掘机分部开挖。第三层及以下各层土方主要采用伸缩壁挖掘机配合0.3 m3小挖掘机挖土装车。土方开挖到基坑底以上30cm时,由人工配合清底,随后快速浇筑垫层砼,及时封闭,减少对坑底土体的扰动,确保基坑安全。垫层砼应掺加早强剂,提高砼早期强度。

开挖中坚持“分层、分块、随挖随撑”的原则。开挖时每层坡度控制在1:2(小坡),开挖总坡度保持在1:3(大坡)。严禁超挖,每一层开挖面标高不得低于每层设计的开挖面标高。

3.2 支撑安装工艺

支撑体系采用Φ609×16圆形钢管支撑,以法兰盘螺栓联接,在一端设可伸缩楔紧的活络头用以施加支撑预顶力。钢支撑在地面拼装后用履带吊运输、吊入基坑中,按设计位置安放在牛腿上,然后以两台150t的液压油顶将支撑活络头顶紧,施加预顶力。预顶力施加到位后,在活络头中楔紧楔块,然后回油松开千斤顶,解开起吊钢丝绳,即完成整根支撑的安装。施工时应注意:

(1)地面上要有专人负责检查支撑及其配件,支撑在使用前应进行试拼装,以保证支撑有适当的长度和足够的安装精度,对不符合技术要求的支撑配件一律禁用。

(2)为防止支撑在施顶后由于和地下墙(或围檩)不能均匀接触而导致偏心受压,钢支撑与地下连续墙间的空隙应立即用速凝细石混凝土填实。

(3)在支撑受力后,严格检查钢支撑线形和接头法兰联接质量,防止因支撑和受压面不垂直而发生徐变失稳等现象,并及时重新紧固接头联接螺栓。

(4)严禁拖延第一道支撑的安装,及时支撑,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5)特别注意最上面两道支撑(尤其是第一道支撑)端部与地下墙的接触情况。及时采取复加顶力等措施,防止支撑因端部松动而脱落。每次加撑后均应由下向上再复加一次预应力。复加预应力必须按从下向上的顺序进行,如复加预应力顺序不对会加大基坑变形,必须注意。

(6)所施加的支撑预应力的大小由设计单位根据设计轴力予以确定,通常取值为:第一道支撑预加轴力约为设计轴力的50%;第二道及其下各道支撑预加轴力为设计轴力的70%~80%,并应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及监测数据及时复加预应力达到设计值,如表1所示。

支撑轴力施加控制一般以液压油顶的油压控制,在施工前油顶与配套的油压表应送权威检测部门标定。根据标定结果计算出控制读数,用作施工中的控制。预顶力施加时,先预加至50%~80%预顶力,检查螺栓、螺帽、焊接情况等无异常后,施加至120%预顶力,持荷至少30s,然后用重锤打紧楔块。卸载后再重新施顶一遍楔紧,保证支撑受力符合设计工况。

3.3 结构施工与支撑拆除工艺

基坑开挖完毕后应立即施工垫层,严禁拖延。在软土地区,垫层往往作为最后一道支撑起控制基坑变形作用。从监测数据来看,垫层施工完一天后基坑变形即迅速趋于稳定。从支撑角度要求,垫层必须采用速凝早强砼,强度标号不低于C20,厚度不宜小于200mm。

内部结构施工应紧凑连续进行,使基坑尽早完成临时支护体系向安全稳定的正常结构体系转换。尽快完成底板结构施工十分重要,实践证明底板施工完毕后基坑变形即已完全稳定,因此要求底板必须在基坑开挖到底后7d内完成施工。

结构施工完毕后即可根据设计工况要求进行钢支撑拆除,具体要求如下:①标准段拆除顺序:底板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第四道支撑;中板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第二道支撑;顶板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第一、三道支撑。②端头井拆除顺序:底板砼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第五道支撑;中板砼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第三道支撑;顶板砼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剩余支撑。③钢支撑采用履带吊配合油顶进行拆除。支撑拆除时采用千斤顶按20%分级逐步卸载,卸载时注意结构内力监测和结构变形观察,如有异常应立即回顶,避免瞬间卸载造成结构破坏。

4 结论与题议

(1)时空效应理论是通过制定合理的基坑施工工艺,精心设计分步开挖的空间几何尺寸,严格控制无支撑暴露时间来利用土体在开挖过程中控制位移的潜力,达到采用经济的手段保证基坑安全、控制坑周土层位移的目的。

(2)按时空效应理论组织施工是软土地区深基坑方案安全、经济的重要前提。上海地区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时空效应控制对基坑施工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3)基坑越深,其变形对时空效应的“灵敏度”越大。此时围护结构变形和支撑轴力增加速度很快,及时有效的支撑对控制最终变形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建航,候学渊.基坑工程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 1997.

[2]上海市地铁总公司,同济大学.“基坑工程时空效应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总结报告[R].上海:上海市地铁总公司, 1998.

四川省酸雨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第2篇

2007年四川省酸雨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根据四川省10个酸雨观测站点2007年降水观测数据,对降水pH值、酸雨频率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降水pH值的范围为3.43~9.53,最小值出现在温江、安岳的9月份,最高值出现在巴塘的7月份,四川省酸雨主要出现在夏、秋季节;酸雨频率范围为2.9%~70.3%,最小值、最高值分别出现在巴塘、西昌,其中温江、峨眉山、西昌、攀枝花、安岳酸雨频率超过了50%,酸雨污染较重;全年电导率范围为3.8~593μs・cm-1,川中、东、南部污染重于川西北地区.

作 者:唐信英 罗磊 陈碧辉 TANG Xinying LUO Lei CHEN Bihui 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成都,610072刊 名:高原山地气象研究英文刊名:PLATEAU AND MOUNTAIN METEOROLOGY RESEARCH年,卷(期):200828(1)分类号:X51关键词:降水 酸雨 pH值 酸雨频率

中国城市休闲时空行为研究前沿 第3篇

[摘要]城市居民的休闲行为作为现代化生活方式的一种标志,在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转型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休闲时空行为作为休闲行为的重要视角,建立了休闲内在需求与休闲空间实践的关联。文章以时间地理学理论为指导,在梳理地理学、交通学和时间地理学等多学科视角基础上,提出了休闲时空行为所关注的若干前沿命题:(1)休闲本质的认识。颠覆对时空行为表象的理解,审视休闲的学者/参与者、主观/客观定义及中西方休闲差异。(2)休闲与社交网络。分析时空行为的组合制约机制及同伴选择的社会文化影响。(3)信息时代的休闲。讨论IcT休闲行为的规律及大数据的休闲应用。最后,基于时空行为的测量分析,讨论了围绕休闲行为特点的研究内容与方法,包括:重新审视日常休闲的时空尺度,建立从实际行为到潜在行为的内容拓展,实现因果关系与情境模拟相结合的研究逻辑,完善并丰富了以个体为单元的中国城市休闲时空行为研究框架。

[关键词]时间地理学;城市休闲;时空行为;休闲行为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6)09-0030-11

DOi:10.3969/i.issn.1002-5006.2016.09.014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城镇化率已达到54.77%。2014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强调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推进城镇人口的生活方式转变,加快城市与社会的现代化建设进程。2014年年底,《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任务分解表中明确提出,将持续实施“城乡规划中统筹考虑国民休闲度假需求”。这表明,城市居民的休闲行为作为现代化生活方式的一种标志,在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转型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休闲时空行为作为休闲行为的视角之一,建立了休闲内在需求与休闲空间实践的关联。然而,政策的推动主要集中于休闲空间环境改善,如新型城镇化提出的加强城市公共服务水平,认为只要提供了“休闲空间”,居民就会开展“休闲行为”。这种观点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以人为核心的需求方利益,未考虑居民休闲的结构性需求以及开展休闲活动的行为制约。只有了解休闲行为的产生背景和过程机制,才能够将有限的城市休闲空间及设施资源相对合理的布局,从而减少供需矛盾,提高空间资源的利用效率。

城市休闲时空行为的认识需要基于学科背景开展讨论,其中,社会学、地理学和交通研究最为核心。社会学研究闲暇时间的测量和预算,强调城市居民的休闲行为已成为现代城市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揭示了休闲行为需求总量增加的态势。地理学和交通学领域指出了休闲空间应当提供结构性供给,以减少井喷式休闲交通出行量,其理论来源于地理区位论和交通四阶段法的根基,多以追求经济效益或环境效益为导向,对休闲行为的时空模式与规律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对微观主体“人”的休闲需求及休闲行为的本质理解不足。

因此,本文以时间地理学理论为指导,开展城市居民休闲时空行为的正面研究。在梳理不同学科对城市休闲时空行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休闲本质的认识,反思休闲主题对行为研究的可能贡献与前沿命题,并讨论了以个体为单元的城市休闲行为机制分析的内容与方法,建立了基于时空行为的城市休闲研究框架。

1.城市休闲时空行为研究的学科视角

社会学偏向宏观汇总性的讨论,对需求结构、个体差异的解释力度相对有限。地理学与交通学对休闲行为的规律分析较为全面,即能够较好地描述过去、现状及问题,偏向于非汇总性的分析。在学科视角讨论中,重点讨论非汇总性的方法论,从地理学、交通学、时间地理学视角分别进行阐释。

1.1地理学视角:城市休闲空间为中心

地理学强调以地为核心的空间格局研究,由此形成了两方面议题:(1)城市休闲空间分布在哪里,城镇化过程使休闲空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出现了哪些新现象或新空间;(2)城市居民的休闲行为产生在哪里,空间要素是否对行为分布产生影响,影响机制如何。

中国城市研究表明,休闲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和圈层结构。城市外围的绿地区域中,环城游憩带是最为典型的休闲活动地;在城市内部,休闲空间体现出多样化和等级结构,包括游憩商业区、城市广场、城市餐饮空间等,其布局受到经济、人口、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城市空间扩展与城市群的形成,促进了居民休闲空间的扩展,尤其以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为依托的休闲流动性增强。休闲空间按照地理尺度可进一步细分为家内休闲空间、市区休闲空间、市郊休闲空间和旅游休闲空间。其中,家内休闲空间讨论了家庭微空间打造、家庭关系及家内/家外休闲边界的划分等议题,而旅游休闲空间属于长时间尺度、大空间距离和低使用频率的空间,往往远超出城市日常利用空间的范围。因此,市区休闲空间和市郊休闲空间是中国城市休闲空间研究的主要领域,较多讨论发展历程、功能演变、空间分布、结构特征、规划影响等内容,属于供给研究。

地理学者的休闲研究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休闲行为的原动力和复杂性。从需求角度,休闲空间按功能性可分为生态休闲空间、文化休闲空间、商业休闲空间和健身休闲空间等,此类空间的分析和理解更多加入了休闲细分目的的讨论,加深了对城市新兴或混合型休闲空间场所的认识。尽管休闲空间划分的依据不同,但空间特征分析是这些研究的重点,休闲行为作为需求方通常以附属性角色参与讨论,如环城游憩带的行游比分析、游憩商业区的消费分析。

国外地理界的休闲研究更注重休闲行为的产生条件。在休闲行为必要性论证的基础上,强调休闲的制约因素,并指出其决策过程受限于个人主观偏好的内在制约、同伴的人际间制约以及时间、金钱或信息等外在结构性制约。休闲行为的参与通常是居民参与社会活动、人际交往和社会地位的优势表征,而社会地理领域所关注的女性、青少年、老年人、少数族群、残障人士等群体,通常对休闲行为参与表现出明显的弱势。

地理学的研究揭示了城市休闲空间的宏观格局及动态演变,强调认识休闲行为产生机制的综合性制约框架。这些研究以空间或人群差异为线索进行经验性和汇总性分析,对于“怎样的个体行为选择汇总造成了休闲空间差异”“哪些影响因素、多大程度上制约了某一人群的休闲选择”等因果关系并未有深入讨论。

1.2交通学视角:休闲出行产生为重点

交通学重点关注前往休闲目的地而进行的移动过程,其与交通出行需求相关性最强,由此形成的核心议题包括三方面:(1)休闲目的是否已成为重要的出行目的,需求量有多少;(2)休闲出行的特点是什么,传统交通出行方法是否适用;(3)休闲出行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如何进行改善。

休闲发展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出行。在20世纪末的欧洲,休闲出行占总出行距离的40%-50%。荷兰2005年休闲出行占44%,意味着每人每天产生1.04次、11.15km的休闲出行,并在过去10年间增长了近30%。诸多交通调查数据显示,休闲出行是城市间动态流动的重要组成。中国城市的休闲出行已成为交通需求的重要组成,并保持了快速的增长。

休闲出行具有弹性大和随意性强的特点,传统交通模型对其分析和预测有局限性。与休闲特点对应,休闲出行的弹性较大,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可以调整,甚至是否发生也可以随意变化。另外,休闲本身就是活动目的,并不像通勤那样遵循快速到达、路线固定的规律,表现出较强的随意性,可能选择路程较远但风景较好的路线,也可能因为同行亲友改变路线等。因此,休闲出行的预测和分析更为复杂。

休闲出行受到城市空间形态和个人社交网络等多因素的影响。高密度、混合的土地利用形态有利于居民更多参与休闲,并产生短距离、低碳化的出行。半数以上的休闲行为是以社会交往为目的,因此休闲产生与个体居民的社会关系、家庭观念等相关,也受具体休闲出行同伴的影响。

交通学的分析主要基于居民出行问卷调查数据,一定程度上建立了微观个体的研究视角,交通决策模型也为休闲制约机制的实证分析提供了较为清晰的理论原型。但是,休闲的活动目的地和出行过程复杂难分,传统交通四阶段模型只能将休闲等同于通勤、购物采用同样理性高效的出行决策,仍然无法针对休闲的特点提出较优的解决方案。

1.3时间地理学视角:休闲时空制约为核心

时间地理学在研究对象和核心议题上与地理学、交通学有重合之处,其特点是建立了以时空制约为基础的理论框架,强调个体层面以人为本的分析,休闲活动与出行是一体的,需要与个人活动系统和城市空间系统进行关联分析。

休闲行为具有时空非固定性的特征,时间地理学强调以时间的有限性、空间的不可逾越性为基础对其决策机制进行解释。休闲行为出现在个人活动安排的闲暇时间,即居民在保证工作、购物等必需行为后才能够实施休闲,而个人的总时间是有限的(一天24小时或一周7天),休闲行为与其他行为具有此消彼长的制约特征。休闲行为的产生与闲暇时长、起始地点、周边城市设施提供的活动机会相关联,同时也需要考虑同伴的时间安排。换言之,在可支配的闲暇时间里,居民需要克服空间摩擦力完成休闲出行,到达开放且可进入的休闲设施,与同伴共同进行休闲活动。时间地理学利用时空路径、时间棱柱、时空可达性等研究对象实现了时空制约的表达,对微观个体休闲行为时空决策过程这一“黑箱”的打开起到推动作用。

休闲行为也具有体现个体主观意愿的特征。不同于通勤和购物行为,居民的休闲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能力参与或是否愿意参与,即受到个人社会经济属性和行为偏好的影响。在城市发展的成熟阶段,个体居民为追求生活质量和实现自我表达,表现出不同的休闲态度和行为特征。因此,休闲行为可能在不同的群体间产生差异,如果某一群体在经济能力和休闲态度上处于劣势,则限制了其高等级生活需求,就形成了新型的社会排斥。

时间地理学对人本身、行为本质的认识更为深入,但已有研究对城市休闲行为的分析仍不充分,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实证分析仍然坚持行为简单分类后,机械性地以休闲反映不同群体的时空制约程度,较少涉及对休闲行为本质的讨论,更没有考虑活动之间、活动与出行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2)休闲行为的记录和刻画仍然非常粗略。休闲的产生通常是短时而随意的,传统回顾式问卷通常忽略较多细节而造成信息不准确;休闲行为的分析方法也基本沿袭通勤和购物的方法,对其时空制约的独特性仍难以刻画。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城市休闲时空行为的已有研究主要有4个方面的特征和问题。首先,国内研究的应用导向性明显,配合快速城镇化的发展需求,城市休闲空间的讨论相对充分。地理学和交通学均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休闲行为的原动力和复杂性。其次,大量实证研究集中在宏观层面的规律把握,微观个体的休闲时空行为分析仍相对缺乏。地理学、交通学至时间地理学的视角转变,提供了一个从宏观到微观演变的理论框架。再次,时空行为作为休闲行为研究的分支,尚缺少多学科交融的讨论,对休闲心理学、休闲经济学等视角关注不足。现有研究大多处于理解过去事实的阶段,对行为的预测和模拟研究仍相对薄弱。第四,大数据和GIs技术的变革对休闲行为将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时空行为数据的丰富和分析手段的提升,还会改变城市居民的休闲思维与休闲方式。

2.城市休闲时空行为研究的若干前沿命题

2.1结合休闲行为本质的认识

社会心理学对休闲本质和休闲动机的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入的认识。休闲最早可追溯到希腊文明,亚里士多德认为,休闲是从必要劳动中解除出来的一种自由状态,幸福与生活质量是源于休闲的。人开展工作是外部驱使的,最终目标是获得休闲。由此,休闲理论发展融入了社会心理学方面的解释,休闲动机是受到外部的社会动力和内部的性格特征共同影响的。研究主题以个性和心理研究为主导,围绕儿童、青少年、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开展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既阐释了休闲社会化的关键阶段,又回应了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对休闲本质的认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休闲行为本质的探索将加深甚至颠覆对休闲行为表象的理解,为诸多学科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分析手段。关于休闲定义的分歧,是北美休闲研究领域面临的棘手问题之一。从概念层面来说,休闲的本质可以理解为闲暇时间、自由选择的活动、特定场所或主观感受,即休闲行为作为研究对象,通常由学者定义,所以机械地将明显具有自由放松功能的日常活动(如运动、社交、观看文化表演等)归类为休闲行为。然而,从操作层面来说,定义休闲的主体可以分为研究者和参与者两种视角,即休闲行为定义不仅包括客观的活动类型和时间,还包括主观的活动含义与体验等。这一观点指出休闲体验和功效可能存在于多种活动类型中,甚至是购物、工作、家务的过程中。实证研究表明,不同个体对日常活动中的休闲定义差异显著,如男性将家务视为休闲的可能性高于女性。这样就形成了学者/参与者、主观/客观等多重的休闲定义维度,丰富了休闲行为内涵的理解。

社会心理学的休闲讨论推动了中国城市居民休闲时空行为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开展东亚和北美的跨文化休闲比较研究。中国城市居民时空行为调查中,休闲是经常被提及的活动,但中国城市居民的主要休闲方式为看电视、锻炼身体、棋牌、看书等,这些方式的核心动机是放松和娱乐。而西方城市居民的主要休闲方式则为运动、社交聚会等,这些方式的核心动机是挑战和刺激。以老年人参加太极运动的目的为例,中国人相对一致的描述是“为了健康”,而美国人则倾向于“自我实现、锻炼意志力”。因此,中国人的休闲行为方式表现为低成本、方便型居多的“被动休闲”,而西方人则为有积极意识的“主动休闲”。

休闲方式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城市休闲空间选择。中国城市居民被动休闲的空间表现为家内休闲或近家休闲的活动比例较高,这一特征在中国时空行为研究的20年间,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而西方城市居民的休闲行为空间则更为发散,中美城市比较中发现美国居民的休闲出行距离更长,中欧城市比较研究中发现欧洲城市居民对家空间的休闲活动持更为开放的态度、休闲空间选择更为多样。这些研究试图跳出“就中国而论中国”的研究弊端,建立对休闲行为分析的国际视野,以行为特征描述为开端,逐步引入社会心理学、文化价值观对日常时空行为影响的讨论。

2.2关联休闲行为与社交网络

休闲行为是城市居民日常社会交往的主要载体。已有研究表明,休闲目的的活动和出行最有可能与他人共同完成,即同伴陪伴。个体居民与同伴共同活动或出行的过程中,能够实现交换信息、交流情感的目的,因此对维系社交网络关系具有重要作用。休闲产生与同伴选择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也就是可能因为休闲活动而引起多人共同活动,也可能因为重要的同伴而产生休闲。时间地理学中对于“组合制约”的解读,强调了多人活动中需要共处同一时空而带来的多重制约,但实证研究对这一理论的回应并不多见,仅有部分研究讨论了同伴居住空间与休闲活动空间选择的关系。

休闲行为同伴的选择深受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有助于理解不同社会中社会关系网络的差异。从大背景讲,东方社会偏向于集体主义价值观,而西方社会倾向于个人主义价值观,这在时空行为上反映为日常活动单独/共同完成的比例差别。中国社会重视亲缘和血缘的文化传统,使得家庭观念在日常休闲中得以观察,即家庭成员成为休闲同伴的主体,社会关系网络中家庭成员的比重较高且地位较核。休闲行为同伴研究拓展了时空行为分析的广度与深度,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已有理论中过于重视行为客观表象、缺乏行为机制理解的不足,推动了日常休闲行为与社会文化理论的结合。

2.3理解信息时代的休闲行为

信息通讯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technologies,ICT)而形成的“时空压缩”对休闲行为有着错综复杂的影响。如前所述,休闲行为本身的定义就具有复杂性,例如与其他活动的边界不清晰(如购物一休闲、家务一休闲等),并且其时空行为特征具有多任务化(如通勤路上与朋友闲聊)、破碎化(如看电视过程中经常中断处理其他事务)等,而ICT的广泛使用加剧了这些特征表现。已有研究表明,ICT对时空行为的改变主要体现在时空约束性的减弱,而行为本质特征并未改变;针对休闲行为,ICT的初步影响是增加了个体居民的选择机会,但这些机会是否会被实践,则取决于活动J隋境和个人决策,因此这种影响机制仍有待商榷。总体而言,ICT的休闲影响可能巨大而广泛,但由于行为的复杂性,现有研究仍仅从理论模型上讨论居多,而实证验证相对匮乏。

城市居民在ICT使用过程中留下的大数据痕迹,为休闲行为的科学化分析及商业化应用提供了基础。大数据作为社会感知的一种描述形式,其具有“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双重功能。作为“望远镜”的大数据是跨学科、跨尺度的。例如根据银行刷卡数据分析休闲消费行为习惯,是跨越金融与休闲的领域,并实现了大至全国、小至景区的尺度转换。大数据的这一功能得到了商界和学界的广泛认可,并开展了大量的分析。“显微镜”的功能是指ICT数据采集技术能够提供个体化、实时化且高精度的信息。例如城市大型活动期间的手机信令、蓝牙等数据,提供了基于个体的休闲行为群体性特征信息。现有研究相对重视大数据对于休闲行为模式的刻画能力,而对精确详细的个体休闲行为机理剖析不足。

3.研究内容与方法

3.1对象:重新审视日常休闲的时空尺度

城市是日常休闲行为的主要载体,休闲是城市的重要功能。城市休闲行为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休闲行为是指除了工作和家务以外的消遣型活动,如旅游、娱乐、文化活动、运动和社交;而狭义休闲行为是日常休闲行为,其时间性和空间性具有相对明确的边界,即居民在一天24小时内在城区及周边郊区范围内完成的休闲活动。然而,随着对休闲行为本质认识的深入,以及居民的行为实践向都市圈或城市群的扩展,日常休闲与非日常旅游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因此,这就要求城市休闲行为的研究要从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两个角度重新审视。

日常休闲的时间尺度应当从“日”扩展至“周”。休闲行为与工作、购物、家务具有替代或制约的关系,其行为具有随意性强、规律不易掌握,居民经常在一周或一月内进行统筹安排。以往研究多数采用1个工作日和1个休息日的活动日志调查法,以日为单元,兼顾周末与周中的休闲行为差异。这些努力对认识休闲行为特征起到了重要推动,但对休闲行为机制及与其他活动的关系分析上仍显不足。因此,休闲行为调查应当扩展时间尺度,加强以“周”为时间单元的调查和分析,利于认识居民休闲行为安排的系统性和统筹性。

日常休闲的空间尺度应当从“城市”扩展至都市圈。随着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的建设,以及私家车等交通工具的改善,城市居民的活动范围明显扩大,休闲空间也从城市、环城游憩带扩展到都市圈。以广州为例,伴随着珠三角2小时交通圈、城市间1小时通达的建设,日常休闲的选择不再囿于单个城市的边界,形成了休闲圈的多尺度重构。因此,城市居民休闲行为的调查分析应当兼顾都市圈的活动机会及行为实践,并分析需求和供给在城市间的结构性特征。

3.2内容:从实际行为到潜在行为

休闲行为的实际发生特征是休闲行为研究的基础。休闲行为具有时空非固定、决策随意性和出行即目的的特征,因此需要有针对性的行为指标或刻画方法。休闲行为的时空特征可以从行为产生、频率、时间利用、空间分布、出行链和交通方式选择等来进行过程分析。时间地理学的时空路径分析,建立三维可视化技术整合时间与空间维度,利于分析固定性活动的部分及其对休闲行为时空特征的制约。

休闲行为的潜在机会是未来研究的重点之一。潜在行为的测量基于时空棱柱、时空可达性的概念,最早是由Lenntorp提出的,后经Miller、Kwan、Dijst发展与改进,形成了GIS技术支持和交通应用导向的算法和应用。在给定时空制约条件下,个体能够物理到达的时空范围,在时空间中被表达为时空棱柱或潜在路径空间(potential pathspace,PPS)。将时空棱柱的体积投影到二维空平面上,即潜在路径区域(potential path area,PPA)。从休闲行为角度来理解,指在一个固定活动结束后,在保证能够准时到达下一个固定活动的条件下,个体能够物理到达的休闲活动区域。PPS的体积、PPA的面积或PPA内城市机会的数量,都可能作为可达性的测度指标。潜在行为对休闲的研究意义在于:在客观制约方面,城市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城市交通拥堵的出行能力制约,都造成了休闲机会供给的不平等;在主观制约方面,由于个体活动安排偏好的差异,休闲机会需求因人而异。因此,潜在行为研究是窥视休闲行为主观和客观制约的重要手段,是社会公平、主观幸福感等社会热点的讨论基础。

3.3方法:因果关系与情境模拟相结合

在城市休闲行为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是对行为影响因素的挖掘,运用制约模型、效用模型、计算机模型,主要针对因果关系的分析与解释。影响机制分析中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1)空间因素:居住地周边土地利用混合程度、休闲设施的可达性等,这些因素可能影响休闲活动目的地的选择、休闲出行的距离、休闲行为产生的时间等。(2)社会因素: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个体社会经济属性等,这些因素可能代表了社会整体的休闲需求、个体差异化的休闲需求,从而影响休闲行为的频率及模式。(3)个人因素:个体行为偏好、情感偏好等,这些因素可能形成居民差异化的休闲态度、休闲时间分配及休闲同伴的重要性等,是休闲行为决策的软性影响因素。

因果分析基础上的休闲行为情境模拟,更直接地将休闲行为的分析结果与政策应用建立连接。这种努力的宗旨是通过空间改善和行为引导,来实现城市“物质空间”和居民“行为空间”相互匹配的理想状态。具体方法包括采用假设偏好法开展调查、利用Netlogo等软件建立多代理人模型,改变相关变量观察行为因变量的变化趋势等。通常的操作为设置情境,如休闲设施密度增加、居民工作或通勤时间缩短、娱乐消遣型信息高效传递等条件变化,分析居民休闲行为的产生及分布随之发生怎样的变化,以评判或指导城市相关政策的制定与改进。

4.结论与展望

在“十三五”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城市居民的休闲需求将进一步释放。本文从学科视角、研究命题和内容方法3个方面对城市休闲时空行为研究进行了全面讨论。首先,从地理学、交通学和时间地理学3个学科与理论视角,梳理对城市休闲行为从宏观到微观的认识过程。其次,强调加强对休闲行为的本质认识是开展前沿研究、实现理论创新的有效途径,并讨论了休闲行为的国际比较、休闲行为与社交网络的关系以及ICT与大数据的休闲分析是近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最后,讨论了从操作层面上,如何通过扩展时间与空间尺度、加强潜在休闲行为分析并开展情境模拟研究,实现有效的城市休闲行为研究,建立了基于个体行为的城市空间研究框架。

休闲时空行为是认识快速城镇化变化、贡献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视角,但本文并不能全面覆盖中国城市休闲行为的研究领域。时空行为研究立足于空间与行为的互动,因此在城市空间发展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然而,休闲时空行为并不等同于休闲行为,休闲行为是一个更为宽泛的领域。在欧美,休闲行为过程可包含动机、决策、参与、满意度等分析;休闲行为心理可包含偏好、制约、参与、意象等研究。中国的休闲行为讨论也广泛涉及休息制度变化、家庭收入增加等经济与政策议题。休闲时空行为研究在坚持时间性和空间性讨论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涉及上述领域,但暂时难以用时空统领全部的行为与心理过程。这将是未来需要深入研究的话题。

基于车联网的时空模型研究 第4篇

各国正逐渐加大对于车联网系统的研究力度, 国外对于车联网的研究技术已经比较成熟, 比如美国的智能车辆公路系统 (IVHS) 描述了一个车联网系统的主要特点;日本的道路情报通信系统 (VICS) 、英国的 (SCOOT) 和悉尼交通自适应协调系统 (SCATS) 等系统通过车辆与道路之间建立有效的信息通信, 描述车与周边环境的相互协作关系, 实现智能交通的管理和服务。在国内, 有很多的大企业、高校也都投入到智能交通、车联网的研究领域中来, 如国家科技攻关专题“智能公路技术跟踪”, 并且国内首个“智能驾驶与车联网实验室”在重庆科技研究院揭牌。但是, 由于国内在车联网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 实际应用领域还比较窄, 主要是体现在电子收费系统等方面, 而且在各个环节尚需加强和完善。

本文提出从时空的角度对车联网构建时空模型, 能够更好地处理车与车、车与周围环境之间相互时空关系, 实现智能交通的管理和服务。时空模型强调的是利用时空分析的工具和技术来模拟动态过程, 探究和挖掘隐含于时空数据中的信息和规律, 对进一步的时空信息模拟、预测和决策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及应用价值。

1 时空逻辑

1.1 时间逻辑

时间逻辑往往用来描述一个系统的规则和作为在时间上表示及推理命题的象征。时钟理论是一种解决时间约束问题的形式化方法, 其提出了将概念物理世界和计算世界连接在一起的时钟规范, 并且时钟理论有一个完整的从连续事件到离散事件的映射系统可用于分析与推理事件序列。基于时钟理论的物理系统规范使得每一个事件时间描述更清晰和各个事件之间的影响更精确。设e是一个事件, 我们将用符号Clock (e) 来表示时钟记录事件发生的时刻, 设C为一个时钟, 用符号event (C) 表示事件的发生由Clock (C) 记录event (e) 发生的时刻, 此时为了方便, 我们忽略了相应的名称的不同, 那么则有clock (event (c) ) =c

1.2 空间逻辑

空间逻辑是一个数字逻辑适用于定性空间表示和推理, 空间逻辑原语分为基于点和基于区域两种, 在距离模型的研究中, 主要是以点为原语, 而在空间拓扑推理领域中更多研究中倾向于用区域作为空间原语, 如在拓扑关系表示模型方面被广泛使用的RCC-8模型。RCC-8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关系代数推理二进制的空间区域之间的关系, RCC-8模型包含了8种互不相交且联合完备的RCC关系:{DC, EC, PO, TPP, TPPi, EQ, NTPP, NTPPi}, 其基本关系如图1。

1.3 时空逻辑

本文的时空逻辑是基于将时钟理论与表示对象之间的空间拓扑结构的RCC-8相结合, 按照时间顺序来描述两个合适的度量空间的对象之间彼此的空间位置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跟着发生变化, 通过展示如何由一个时钟来表示一个事件的发生导致车联网中的对象之间的空间关系的变化。其表示方法如图2所示。

2 对车联网建立时空模型

车联网的大范围移动和高速移动特点决定了车联网交通信息传输的方式主要是无线通信和数字通信, 而车与车之间的信息交互是基于无线网络系统并且有各种不同节点参与的信息传输、共享和交换的过程, 通过车辆之间的信息交互, 车联网中的各个节点都能自主的获取其他节点的信息。

在车联网中的时空信息的表达形式中, 我们以车作为研究的一个对象, 我们认为车辆对象是由属性特征、几何特征、时态特征和行为特征所构成, 属性特征是反应车辆的属性信息, 并且我们假设车辆的属性特征由:车辆的位置 (x) 、速度 (v) 和加速度 (a) 组成;几何特征是车辆的位置表现;时态特征主要是车辆的时态标签;行为特征是车辆的操作特征, 也是我们建立基于车辆的面向对象时空模型重要接口。因此在车联网环境下的任意车辆的一个时空模型可以表示成:<Car:{Car_ID, Attribute (t) , Spatial (t) , Temporal (Ts, Te) , Actions}>.

其中, Car_ID是车辆的标识码, 可以唯一标示车联网环境下的每一个车辆, Attribute (t) 标示随着时间变化的非空间属性特征, 比如在某一时刻车辆的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 Spatial (t) 表示随着时间变化车辆的位置特征, Actions表示车辆的行为特征, 包括车辆在道路上要进行的一系列操作, 本文定义车辆的基本操作包括车辆在车道上加速 (Acc) 、减速 (Dec) 、匀速 (Uniform) 和变换车道 (Trans) 这四个操作。实现车辆与车辆之间的相互联系, 从而使得车辆收集到的数据和操作紧密地联系起来。Temporal (Ts, Te) 表示车辆的时态特征, 也就是车辆行为特征采取的操作的开始时间Ts和结束时间Te。这样, 我们就可以将车联网环境下的车辆的空间对象的所有变化情况归纳为:不同的车辆处于不同的位置与周围不同的环境中的对象之间所形成的不同的空间拓扑关系。

3 模型验证

在车联网中, 两条平行车道中, 车与车之间的位置关系除了包含有单一车道时的位置关系外, 还须考虑车的变换车道的情况。 (如图3, A与B、C与D同一方向, 假设A、B都往C、D所在的车道变换车道, 在这种交通环境下, Car_A、Car_B、Car_C和Car_D相互影响制约, 车辆的操作有加速 (Acc) 、减速 (Dec) 、匀速 (Uniform) 和换道 (Trans) , 比如Car_A换道的时候Car_C要做出减速的调整, Car_B换道的时候要考虑自身的速度对Car_C和Car_D的影响等。

此时用我们的时空顺序图的模型对这种可以将其可能发生的位置关系进行验证, 所得的分析表示如图4所示。

4 结束语

本文从时钟理论和表示区域空间关系的RCC-8相结合的角度, 对车联网构造时空顺序图的时空逻辑模型, 并在车联网的平行车道情景中模拟和验证了时空顺序图对于分析基于事件处理的应用, 既有助于人们对车联网的认识和理解, 也拓宽了研究的思路。当然, 由于文章篇幅的原因, 对于车联网中的其他路况比如十字路口等相关情景还没有进行分析。同样, 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研究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在将来, 对满足相关车联网时空推理性问题的算法会作为我们的研究方向。此外, 我们将对我们的时空逻辑进行验证和提供支持工具。

摘要:为了提高交通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本文对车联网中的安全性和实时性进行了研究, 把时钟理论和RCC8结合起来构建时空顺序图的时空逻辑模型, 利用时空顺序图对车联网进行描述和分析, 用RCC来表示车与车之间的位置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车联网中的对象之间的位置关系在RCC中循环转化, 有效地实现对交通运输综合管理和控制。利用时空分析的工具和技术来模拟动态过程, 采用时空顺序图对车联网环境中的对象进行描述和推理, 对进一步的时空信息模拟、预测和决策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及应用价值。

关键词:车联网,时钟理论,RCC8,时空顺序图

参考文献

[1]Varaiya, P.:Smart cars on smart roads:problems of control.IEEE Trans.Automat.Control 38 (2) (1993) 195-207.

[2]Hall, R., Chin, C., Gadgil, N.:The automated highway system/street interface:Final report.PATH Research Report UCB-ITS-PRR-2003-06, UC Berkeley (2003) .

[3]He, J.:A Clock-Based Framework for Construction of Hybrid Systems.Theoretical Aspects of ComputingICTAC Volume 8049 of the series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pp.22-41 (2013) .

[4]Duntsch I, Wang H, Mc Closkey S.A relation algebraic approach to the region connection calculus.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00, 122:111-136.

[5]D.A.Randell, Z.Cui, and A.G.Cohn.A spatial logic based on regions and connection.Proc.KR-92, 165-176, 1992.Morgan Kaufmann.

[6]马杨.车路协同, 还有多远?[J].中国交通信息化, 2011, (9) :30-31.

时空研究 第5篇

根据帕默尔旱度模式和刘巍巍等人修正的帕默尔旱度模式,以长白山地区20个气象站历年气温和降水资料建立长白山地区的`旱涝指数模式,计算了能够反映长白山地区干湿变化的20个气象站1960-夏季(6-8月)逐月水分距平指数,并应用经验正交函数展开方法分析了长白山地区夏季旱涝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长白山地区夏季旱涝存在全区一致型、东北西南反相型和西南、北、东部与中部反相型3种分布类型,其中全区一致干旱或一致雨涝是长白山地区夏季旱涝的最主要特征.

作 者:金爱芬 JIN Ai-fen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理学院,地理系,吉林,延吉,133002刊 名: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YANBI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年,卷(期):35(2)分类号:P426.616关键词:长白山地区 旱涝 时空分布

时空研究 第6篇

摘要:体育活动指的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在具有体育特征的时空中进行的体育实践和体育精神的总和。体育活动包含了很多因素,主要构成因素为体育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关注体育活动的方式、参与体育活动的内容和方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体育活动的功能开始趋向多样化,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育活动占据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本文基于时空结构针对高校有效体育教学展开探讨。

关键词 时空结构 高校体育教学 教学有效性

高校体育教学能够锻炼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为学生的终身体育运动打下基础,因此高校必须重视体育教学,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但是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的体质情况不尽如人意,成为国家非常重视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基础体育教育有了一定的改善和发展,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让每位学生都能够获得充分的发展,是高校体育教师需要探究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体育教学的相关概念

(一)有效教学的概念

针对有效教学的概念分为三类,第一是教学的效益或者效果,也就是高效益、高效率的教学就是有效教学;第二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价值取向的教学,如果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那么就能称之为有效地教学;第三是有效教学的结构化分析,有效教学就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而树立的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师恰当的运用教学艺术和教学策略,让这种教学转化为师生协调、全面发展、不断提高的教学形态。所以,社会环境、教学条件不同,有效教学的定义也不同,这个概念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革新的概念。

(二)高校体育的有效教学

一些学者认为,高校体育的有效教学就是教学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尽可能的用最少的精力和时间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学生的体育价值需求和社会需求等。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体现在教与学的辩证统一,显然教与学分开的教学并不能称之为有效的教学,应该在分析学生运动行为和教学行为的基础上去认识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教学理论基础、教学价值观、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变化会影响这个概念的内涵和意义。基于时空结构的高校有效体育教学,指的是在高校体育场地和体育课堂教学时间内的有效教学。

(三)时空结构

高校体育教学中各种因素的融合,如场地因素、设施因素、师生因素等,是以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形态存在的,这是构成体育教学中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的主要因素。空间结构就是体育活动所在范围和地域,时间结构就是体育教学发生的过程,时空结构就是时空要素结合而成的各种关系。高校体育教学冲突发生在同一个主体时,聚会表现为复杂的内时空结构,也就是学生学习体育和学习其他科目之间产生的时间冲突,如果高校体育教学冲突发生在不同的主体时,就会表现为外时空结构,例如体育课中不同学生的不同课堂时间、场地、器材等组合方式。

二、大学生体育活动的时空结构分析

以苏州某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取800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800份,收回问卷736份,回收率92%,,其中女生227人,男生509人。然后使用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此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集中在下午和晚上,也有一些学生选在在早晨进行体育活动,而在上午和中午几乎没有学生安排体育活动,实际上这是由于大学的课程安排导致的,一般的高校都严格要求学生上早自习,一部分学生也会用于准备一天的学习生活或者用来睡懒觉等,下午或者晚上,一天的课程结束后,学生的空余时间较多,因此一部分会选择开展体育活动,下午和晚上的体育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放松身心,还能锻炼学生体质。很多高校都为学生配备了照明设施,方便学生在晚上进行体育活动,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余暇时间是学生用于娱乐和休息的,这段时间对于人类创造精神文明成果至关重要,也是学生接受体育教学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基础条件,大学生的体育生活基本都是发生在余暇时间,余暇时间的利用率也反映出他们的体育活动质量。

对于大学生的体育活动空间现状,校内和校外的免费体育馆是学生们非常喜爱的活动场所,一部分学生也会选择收费的体育馆。

三、高校体育教学时空结构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时间结构存在的问题

学习的有效性是高校体育教学的关键问题之一,这取决于体育教学活动的时间和数量之间的比例是否恰当,学生如果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就能获取更多的知识,这也是高校体育教学的关键,学生的学习效率决定于教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衡量高校体育教学有效时间的一个标准。对于高校体育教师来说,他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将教学时间、教学器材和学生有效的整合起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想要掌握一个技术动作,就需要一定时间的反复练习,所以,高校体育教师如何有效地安排和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高校有效体育教学的重要影响因素。在高校体育实际教学中,很多学校都存在时间安排不恰当导致教学效率不高的問题,例如高校体操教学中,如果是将15名学生聚集在双杠附近进行为时30分钟的教学,,那么每个学生都只有30秒时间练习动作,平均每位学生每节课都只能在双杠上练习4次共2分钟左右,其中28分钟的时间学生都是不活动的,如果将学生每次练习的时间缩减到15秒,那么每个学生每节课可能在双杠上练习8次,但是这样的练习显然难以起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因此,如果教师能够精心安排教学时间结构,就能够大大减少时间浪费的情况,也就能够有效改善体育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这个导致学生对体育教学不感兴趣的问题。

(二)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高校都为学生配备了体育学习所用的设施和场地,但是教师对于器材、场地的利用不当的问题却仍然显著,教师不知道恰当的安排和组织教学空间、教材器材和学生,导致每个学生的练习时间大大减少。同时,学生和教师之间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会影响体育教学的时空结构,如果师生之间关系融洽,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将会更快,学生之间也能够达到良好的协调,有效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

四、基于时空结构的高校有效体育教学策略

(一)充分利用空间和节省时间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尽量减少每位学生排队等待练习的时间,让每位学生都有充足的时间练习体育动作和掌握体育知识,有助于调动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因素是影响高校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教师的能力、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都会对教学有效性产生影响。从内在时空结构来看,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提高自身能力,提高教学的感染力,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改善学生的课堂练习效果,协调空间资源的使用能力,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学习体育。

(三)通过布置场地提高空间利用率

体育一般是室外活动,对于器材和场地的依赖性较强,每节体育课基本上都需要器材或者场地作为辅助练习的工具,但是也需要教师对场地和器材进行恰当的设计与布置,才能充分发挥场地和器材的功能。例如在练习羽毛球的教学中,学生需要学习发球、吊球、步伐等技巧,每种技能都可以构成一个练习任务,如果能够科学的布置场地和器材,为学生提供能够同时练习这些动作的空间,就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能够循环进行体能测试,运用恰当的教學组织方式,更好的利用器材和场地空间,这种组织安排的方式也可以用于足球、篮球和网球或者其他体育活动。

五、结束语

综上,目前我国仍在大力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但是改革的最终目标始终是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就要采用恰当的方式在有限的时空结构内,让学生最大程度的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参考文献:

[1] 周建华.“教育规划纲要”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资源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05):32.

[2] 闫洪涛.新时期我国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的研究[J].体育时空.2016,(13):56.

东营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研究 第7篇

1 研究区概况

东营区地处黄河冲积平原滨海地带, 地势西高东低, 比降为1/10000;地面平均高度6-8米, 地势低平, 属粉沙淤泥质海岸。潮间带面积133.5平方千米, 是滩涂养殖和采捕贝类的良好场地。石油、天然气资源富集, 含油层系多, 油气藏类型多, 已发现油田8个, 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0亿吨以上, 累计生产原油约2.8亿吨。卤水年开采量约100万立方米, 现保有储量约95335万立方米。地热是继油气资源的第二大能源资源, 储量丰富。历年平均降水产生的地表水径流量为0.65亿立方米, 多集中在夏季, 大部分排入渤海, 利用率尚低。全区浅层地下淡水面积为26.67平方千米, 当年平均水量为4627.28万立方米。黄河是境内主要客水水源。

2 东营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2.1 土地利用现状与格局

TM影像数据通过ENVI监督分类中最小距离法分类后, 得到东营区两期土地利用图。如图2、图3所示。在ENVI中进行混淆矩阵运算, 两期影像分类结果kappa系数分别为82%与87%, 精度符合要求。

东营区2010年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与占比如表1、图4所示。可以看到东营区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为耕地与水域, 其中耕地主要分布在东营区的龙居镇与牛庄镇。水域主要分布在六户镇与胜利街道靠近海边的位置。

2.2 土地利用时间过程分析

各土地类型面积变化是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表现, 通过分析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总量变化, 可以了解土地利用变化总的态势以及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特征。通过对东营区1995年、2010年两个典型时期的土地利用结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 可以得出1995-2010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总体特征 (表2) 。

由此可以看出, 在1995年到2010年间, 东营区全部的土地利用类型中, 耕地减少的面积最大, 林地的减少面积次之, 水域则大量增加。

2.3 土地利用空间过程分析

从空间分布上来看, 东营区范围内耕地主要分布在靠近内陆的地方, 草地林地主要分布在黄河及黄河入海口周围, 水域以黄河为主, 贯穿整个东营区, 水库坑塘遍布整个研究区域, 其中在海边的水域多为盐田虾塘, 城镇建筑用地主要集中在两个地区。滩涂范围主要分布为海边和盐田虾塘的四周。东营区土地利用动态转移矩阵如表3。

1995-2010年东营区土地利用类型间的转换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耕地林地与城镇建筑用地之间的相互转换。由耕地和林地转为城镇用地的面积分别为14.12km2和8.22km2, 占到了总转入面积的88%。

(2) 林地耕地与水域用地之间的转换。由林地耕地转化为水域的面积分别为88.43km2和18.53km2, 占到了总转入面积的88%。并且主要发生在沿海地区, 多被开发为盐田。

(3) 耕地林地与滩涂之间的互相转换。该时期由耕地和林地转化为滩涂的面积为16.20km2和5.21km2, 占到了总转入面积的85%。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到, 在1995-2010年这15年的时间中, 东营区在的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很大转变。变化主要以耕地和水域为主, 耕地减少的面积最多, 水域增加的面积最多。但各种类型之间有着复杂的相互转换关系。分析其原因, 以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高速发展, 农业结构的调整和生态保护意识的增强为主要动力, 驱动着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发生相应的变化。其他因素:城市化水平及全区生产投资建设方向和农民产业结构的变化为重要原因。

3 东营市土地利用问题分析及对策

3.1 问题分析

1) 耕地快速减少, 1995年东营区耕地面积为456.98km2, 2010年减为358.94km2, 随着东营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经济建设用地和城镇居民生活用地的需求仍将保持高速发展, 耕地等资源的保护的压力还会进一步加剧。

2) 东营区海边滩涂面积较大, 在2010年已经达到了95km2, 滩涂开发潜力较多, 适合发展海水养殖等高附加值产业。

3) 东营市处于大气、河流、海洋与陆地的交接处, 研究区特有的多种物质交汇、多种动力系统交互作用的多重生态界面是其自然灾害多发的环境基础, 盐碱土地分布广泛, 咸水入侵、土壤侵蚀、旱涝灾害频繁。较为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得草地林地及水域变化频繁, 不易健康发展。

3.2 对策研究

随着东营区人口的进一步增加, 东营区各种资源的生产能力也要与人口保持相对平衡, 减轻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具体来讲, 主要处理好两种关系:

1) 土地资源与产业之间的平衡关系。主要是土地资源与农业和非农业之间的平衡关系。根据资源特点与国民经济中各部门, 各产业发展要求, 调整产业结构, 使土地资源结构与产业结构相互协调, 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2) 保护与建设并举,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 因东营区为黄河入海口区域, 该区域的生态保护必须紧抓不放松。黄河口湿地生态公园属于高度特异性旅游资源, 有很强的观赏性。因其独特的湿地生态环境,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园内的生物资源非常丰富, 是集生态原始旅游、湿地科学考察、鸟类研究、爱国主义教育于一体的旅游地。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 以旅游业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不足导致的掠夺式资源开发导致的生态破坏。

参考文献

[1]摆万奇, 阎建忠, 等.大渡河上游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驱动力分析[J].地理科学紧张, 2004, 23 (I) :71-78.

[2]史培军, 江源, 王静爱, 等.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安全响应机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3]孙强, 蔡运龙, 王乐.北京耕地流失的时空特征与驱动机制[J].资源科学, 2007, 29 (4) :158-163.

基于GPS技术的时空行为研究综述 第8篇

关键词:数据采集,时空行为,GPS设备

0 引言

时空行为是时间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是由瑞典地理学家、区域规划学家哈格斯特朗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个体行为的时间与空间规律是时空行为研究的主要内容, 同时时空行为研究又不仅仅停留在此, 而是企图通过研究更多的样本来发现人与人之间, 以及人与现有客观环境存在的互动关系[1]。在时间地理学研究早期, 时空数据的获取是制约个体时空行为研究的主要瓶颈。近年来随着信息通讯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迅速发展, 使得精确空间轨迹和个体行为可视化成为了可能。社交网络数据, 智能手机, LBS, GPS等新的数据获取方式代替了传统年鉴统计、问卷调查、深入访谈等传统方式。本文较为系统的综述了国内外基于GPS设备的时空行为研究进展, 旨在归纳总结已有研究的特点与方向, 促进该领域的发展。

1 时空行为数据采集方法对比

传统的空间行为调查一般通过问卷和引导回忆的方法记录被调查者空间行为链。然而由于受记忆力和对景区陌生等因素的影响通过该方法获得的数据质量无法保证, 特别是对一些需要较长时间游览、环境复杂景区的游客空间行为传统问卷调查法弊端更为突出。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为空间行为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数据来源如手机信令、app软件位置信息等, 这些新数据具有数量大、采集方便、跨越周期长等特点, 是未来行为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但同时由于涉及到个人隐私, 公开数据会对用户生活产生潜在影响, 数据掌握于第三方手中, 并非轻易能够获取。相比之下, GPS数据具有客观、详实、准确和可获取等优点, 是当下获取精准时空行为数据的主要手段之一。

2 基于GPS技术的时空行为研究进展

GPS技术的发展、GPS设备的普及直接推动了基于GPS设备时空行为研究。近几年有许多学者利用GPS设备跟踪了个体行为轨迹和汽车行驶轨迹, 其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居民通勤行为、旅游行为、城市空间认知等方面。GPS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提高了时空研究的精度同时也推进了时空研究的深度。

2.1 日常行为规律

中国城市的城市化与信息化发展虽然大幅提高了城市经济水平, 但同时也产生了城市空间错位、交通堵塞等问题。从个体行为的时空特点出发, 为透视由于城市化所带来的交通、郊区化问题和理解不同性质住区特点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柴彦威、申悦等从郊区化角度出发, 分析工作日和休息日两个巨型社区居民对城市空间和社区周围空间的利用情况, 发现郊区新城仅仅实现了居住功能的郊区化, 生活在其中的居民日常生活中对中心城区仍然有较大的依赖。Zhou等2000年在列克星敦市用GPS对100名志愿者进行为期一周的跟踪调查, 研究发现周日是一周中活动最低迷的, 周六偏向于休闲或者完成这周尚未完成的事;工作日活动更有规律, 每周会出现一个不对称的贝尔曲线, 在周三达到峰值[2]。

2.2 旅游行为规律

刻画旅游者时空行为模式, 有助于研究者更好地理解旅游者的活动过程和需求情况, 对优化景区产品和提高旅游者体验质量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3]。黄潇婷等在北京颐和园采用GPS设备和日志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其中游客进行调查, 得到了106份有效数据, 得出旅游活动节奏不仅受到旅游者个体特征的影响, 还能够影响旅游消费[4]。叶茂盛等通过GPS轨迹、卫星捕捉点及核密度图像将南京1912商业街中行人的行动、滞留情况结合商业街空间构成要素进行分析, 总结出了文化商业街区空间要素与人的行为特征的关系[5]。叶鹏等利用GPS设备对合肥胜利广场的客观环境与其中使用者日常休闲行为执念的关联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 并总结了基于GPS设备调查方法的优势与不足[6]。除了GPS与传统问卷相结合的调查方式, 国外部分学者提出使用基于互联网结合GPS和GIS的交互式验证程序的方法, 调研旅游者出行模式和出行目的之间的关系[7]。总之, 这些紧密结合时间地理学时空观的旅游者行为研究, 为旅游规划实践提供了必要的科学依据与新的发展方向。

2.3 数据挖掘与处理

时间地理学在发展之初由于受到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 因而它的发展和应用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时空行为所依托的技术如数据获取与分析技术, 对时空行为发展有直接的影响, 先进的技术不仅能够使得时空行为研究更为深入和结果更准确, 同时新技术的出现也能够给时空行为研究带来新的研究方向。如今时空行为技术方法主要可以分为数据获取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两种。GPS设备虽然可以自动采集被研究者行为轨迹, 但从原始GPS数据到可识别的行为链数据, 大部分研究者仍采用的是人工处理的方法。人工处理会造成因主体认识的不同而导致的结果不一致, 且人工处理效率低, 影响了研究的进度。基于此, 许多国外学者对于自动识别时空行为链进行了一些尝试。Du采用12条长达10 d的GPS轨迹对三种识别出行起点的方法进行发展、校正和对比, 每个参与者都会被要求填写一份日志来记录他们出行真实的起点和终点, 这样每个自动识别出行起始点的方法的精度都可以得到验证和比较, 其中一个结合了掉头、停留时间以及路网和GPS点之间距离的启发模型得到的结果最为精确, 正确率达到94%[8]。除了采用逻辑模型, 也有学者提出一种综合了GPS与GIS技术的程序可以用来自动对个人出行数据进行调查, 单GPS系统包含活动识别算法和基于模糊识别模型的算法。而综合系统则不仅包含基于GIS平台的连接识别同时也包含一个互动识别模式匹配的子系统, 该综合系统能够对先前的数据进行更深入的精炼分析。

3 结语

受限于人的记忆力及部分特殊群体能力的限制传统问卷式行为链调查法在某些环境复杂、历时较长及老年人、少年儿童的采样中不再适用。随着技术与制造业的发展, GPS, LBS等新技术逐渐得到了推广和普及, 然而LBS数据会涉及到庞大数量个人的隐私, 在该敏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之前一时还难以得到广泛应用。相比之下, GPS与传统问卷相结合的调查方式不存在未经被调查者同意情况下, 获得他人相关隐私数据;且调查的精度相比于传统问卷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在未来的一定时间内GPS将会是各个学科调查时空行为数据的最优选择。

参考文献

[1]柴彦威, 赵莹, 张艳.面向城市规划应用的时间地理学研究[J].国际城市规划, 2010 (6) :3-9.

[2]Zhou, A., J.Jack.An Analysis of Variability of Travel Behavior within One-Week Period based on GPS[D].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Transportation Center Working Papers, 2003.

[3]黄潇婷.基于时间地理学的景区旅游者时空行为模式研究——以北京颐和园为例[J].旅游学刊, 2009, 24 (6) :82-87.

[4]黄潇婷, 马修军.基于GPS数据的旅游者活动节奏研究[J].旅游学刊, 2011 (12) :26-29.

[5]叶茂盛, 曾锐, 曾俊.基于GPS技术的文化商业街区步行行动调查研究——以“南京1912”为例[J].南方建筑, 2013 (1) :10-15.

[6]叶鹏, 王浩, 高非非.基于GPS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行为调查研究方法初探——以合肥市胜利广场为例[J].建筑学报, 2012 (S2) :28-33.

[7]Bohte, W., K.Maat.Deriving and validating trip purposes and travel modes for multi-day GPS-based travel surveys:A large-scale application in the Netherland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Emerging Technologies, 2009, 17 (3) :285-297.

中国沿海海洋产业时空分异研究 第9篇

海洋产业是指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维持发展海洋经济形成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总和, 即人类在以海洋资源为对象进行的社会活动, 或利用海洋空间和海洋资源进行的各类服务活动和生产生活[1]。

海洋是自然资源的聚集地, 是人类的“蓝色聚宝盆”, 有着丰富的海水资源、空间资源、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2]。

我国是海洋大国, 海洋社会经济发展潜力巨大。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海洋产业发展有良好的物质基础, 形成了包括渔业服务业、海洋油气业、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电力业、工程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等较为完备的海洋产业体系[3]。海洋产业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增长点, 世界各国纷纷将海洋产业发展列入本国的发展战略重点, 了解海洋产业发展, 优化海洋产业结构, 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对我国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 我国实施“科技兴海、依法管海”政策,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如今的海洋经济已经步入正轨, 稳健快速发展, 呈现出多层次、多方位的格局。根据三次产业定义, 海洋第一产业包括海洋水产业、海洋渔业服务业;第二产业包括海洋油气业、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业、工程建筑业等;第三产业包括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等[4,5]。

2 研究区域

中国拥有18 000 km的大陆岸线和14 000 km的岛屿岸线, 面积大于500 m2的海岛有6 900多个 (不含海南岛本岛和台湾、香港、澳门所属海岛) 以及300万km2余的主张管辖海域。中国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 自南向北分别为:海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山东、天津、河北、辽宁。它们毗邻大海、道路相接、山脉相连、商旅相通, 区域之间一直保持着密切的经济贸易联系[6]。沿海省、市、自治区的人口密度约为415人/km2, 人口总数占全国总人口的43%, 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3.6%, 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64.7%, 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80%以上, 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59.2%以上。

3 研究结果分析

3.1 中国海洋产业的时间变化

根据1996—2011年中国11个沿海省、市、自治区三大海洋产业数据做出海洋产业总体变化图 (图1) 、海洋第一产业变化图 (图2) 、海洋第二产业变化图 (图3) 以及海洋第三产业变化图 (图4) 。

从研究结果看出, 1996—2011年中国沿海海洋产业总体呈上升趋势, 1996年海洋产业总值接近3 000亿元, 1996—2003年海洋产业总体增长较缓慢, 2003年海洋产业总值接近9 000亿元, 而2003年以后海洋产业飞速发展, 势头良好, 到2011年海洋产业总值超过45 000亿元。可以看出,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 人类对海洋的开发越来越深入, 海洋产业创造的价值也越来越多。其中海洋第一产业从1996—2005年呈增长趋势, 1996年第一产业产值接近1 500亿元, 2005年产值达到4 500亿元。而2006年总产值骤然下降到1 143亿元, 2006年以后海洋第一产业缓慢增长, 到2011年达到2 382亿元。海洋第二产业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发展飞速, 从1996年的500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21 600亿元, 可见16年间, 中国的海洋第二产业得到长足发展。中国的海洋第三产业同样拥有极好的发展, 1996—2011年一直只增不减, 从960亿元增加到21 400亿元。纵观研究结果可以看出, 1996年海洋产业中,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大, 第三产业次之, 第二产业最少, 且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到了2011年, 在海洋产业里, 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 第三产业次之, 第一产业最少,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16年间, 第二产业增长最为迅猛, 第三产业次之。

3.2 中国海洋产业的空间变化

根据1996—2011年中国11个沿海省、市、自治区三大海洋产业数据可以看出。从空间分布来看, 中国沿海海洋产业生产总值整体呈现中间高, 两端低的趋势。16年累计起来, 海洋产业总值最高的是广东, 生产总值达到55 000亿元, 山东次之, 达到45 000亿元;最差的是广西, 生产总值仅为3 700亿元, 海南位居倒数第二, 生产总值为3 880亿元。广东海洋面积是陆地面积的2倍, 并拥有全国最长的海岸线, 不但具有良好的资源优势, 还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自改革开放以来, 广东、山东非常重视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新的增长点[7,8,9,10,11,12]。

海洋第一产业山东最高, 一直领先于其他沿海地区, 最高生产值出现在2005年, 为1 280亿元, 主要原因是山东在海洋空间、海洋资源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海洋第一产业最低为天津, 最低生产值出现在2006年, 为3.5亿元。海洋第二产业最高为广东, 最高生产值出现在2011年, 产值为4 300亿元;第二产业产值的最低值出现在1996年的广西, 为0.33亿元。其中1996—2003年, 第二产业最低值为广西, 2004—2011年, 海南省为生产总值最低省份。海洋第三产业广东最高, 最高生产值出现在2011年, 为4 600亿元, 在16年间, 上海和广东间断性出现最高值;第三产业最低值为广西, 最低生产值出现在2000年, 为1.17亿, 16年间的最低值绝大多数也是广西。

4结论与讨论

文章利用1996—2011年中国三大海洋产业数据, 以11个沿海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区, 对中国沿海城市海洋产业进行时间、空间的分析, 得出以下结论。

(1) 从时间分布来看, 1996—2011年中国沿海海洋产业总值总体呈上升趋势, 其中海洋第一产业经历了两次增长, 增长趋势都较为平缓, 最高值出现在2005年, 为4 500亿元;海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都呈现迅猛增长趋势, 最高值出现在2011年, 分别为21 600亿元、21 400亿元, 相比之下, 第二产业增长的幅度较大。在海洋产业构成的比重来看, 第一产业的主导地位已被第二、三产业取代。

(2) 从空间分布来看, 中国沿海海洋产业生产总值整体呈现中间高, 两端低的趋势。海洋产业总值最高的是广东, 山东次之;最差的是广西, 海南优之。海洋第一产业最高值出现在山东, 为1 280亿元, 最低值出现在天津, 为3.5亿元;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最高值都出现在广东, 分别为4 300亿元, 4 600亿元, 最低值都出现在广西, 分别为0.33亿元、1.77亿元。

时空研究 第10篇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小说,时空,叙事策略,拼贴,并置,蒙太奇

超越、摒弃了传统小说, 以破坏和消解为突出特点的后现代主义小说是美国文坛上的一只奇葩, 不仅以其思想的先进性为世人赞叹, 更为其颠覆性的叙事艺术令人称奇。后现代主义小说家在解释世界的荒诞性时, 不像现代派小说家那样多用悲苦、凄惨的笔调, 而是采用闹剧的方式, 他们的重点不在浓墨重彩地表现世界的荒诞, 而在说明世界本身就荒诞 (胡全生9) 。因而, 各种超越性的写作技巧都被应用到其小说创作中, 时空作为事物存在的最基本形式在后现代主义小说家的手中也被颠覆性的展现出来。专家学者对拼贴、并置和蒙太奇等手法进行过深入的研究, 但对这些手法在小说时空叙事中作用的研究还不深入。该文将在如下几个方面对后现代小说中的时空叙事策略进行阐述。

1 拼贴——构建错落的时空

1) 拼贴原指在绘画过程中, 根据设计意图运用实物, 如报纸、画片、相片等, 剪裁成所需的形状, 粘贴到画面上, 通过绘画本身产生色彩、轮廓的运动变化、对比呼应, 改变粘贴物的物质性, 进而获得独特的艺术效果, 达到具象或抽象地表达作者意蕴的效果。后现代小说家大胆的将这种手法创新性的运用到小说创作中, 他们一改传统小说从头至尾说书式的叙事, 而将各种本不会同时出现的元素呈现在一起。在后现代主义小说中, 大量的事物存在以拼贴的方式展现在读者面前, 进而给读者超越常规经验的时空体验。

2) 将不同体裁形式的文本合而为一体是一种常见的拼贴方式。如纳博科夫的小说《微暗的火》由四大不同体裁的版块拼贴而成, 小说的第一部分是长诗的前言, 第二部分是长诗“微暗的火”, 第三部分是该诗的评注部分, 最后一部分为全文的索引。几种不同体裁的融合消弭了读者对故事“在某一时间、某一空间发生某事”的预期, 打破了传统小说的时空存在感。

将不同形式、风格的文本组合也是后现代小说的一种拼贴形式。小说《白雪公主》作为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 其独特的拼贴效果, 充分的体现了对时空的突破。在编排上, 小说由一百余个独立片段组成, 篇幅由几行至几页长短不一;字体也在常规和特大黑体间来回变换语言上, 严肃的、轻松的、文雅的、粗俗的等等交织出现, 同时经常出现标题式的词句, 干扰叙事;情节上, 杂乱无章;小说的中间甚至插入了一份关于小说内容与形式的调查问卷。这样的艺术安排彻底颠覆了读者心中的童话《白雪公主》, 实现了后现代主义表现手法中对现实时空的否定, 突出表现了现实世界的混乱和荒诞性。

后现代主义这些将不同体裁、风格形式和内容的碎片拼贴在一起的形式在《万有引力之虹》、《女勇士》、《布拉格之恋》等作品中也有体现, 有时这种体现甚至是看似荒诞的, 完全不合事物的时空存在规律。

2 并置——展现混乱的时空

2.1 与拼贴类似, 并置的手法也在后现代主义小说中淋漓尽致的发挥着独特的叙事作用

它包括文本各部分的互换, 事实与虚构的无区别, 语义单位的排比 (如主题和思想的排比, 导致同样的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产生, 从外界退回并与之统一;或者:可能与否, 真与假, 现实与戏谑) , 故事结尾的多重排比等 (陈世丹302) 。

2.2 故事存在多重结局是后现代主义小说家采用的独特并置手法之一

小说《保姆》充分体现了这种并置手法, 如:小说中的保姆有四组共10种结局:一、保姆尽职尽责, (1) 最后平安无事;二、保姆不尽职责与塔克先生鬼混, (2) 没有被发现平安无事, (3) 被发现并被杀, (4) 被发现但不被杀;三、保姆与比茜、吉米斗气 (5) 没有解决问题, (6) 解决问题, 没洗澡, (7) 解决问题, 洗澡;四、保姆与杰克、马克鬼混, (8) 没有被发现平安无事, (9) 被发现并被杀, (10) 被发现但不被杀。由此, 故事中的塔克先生八种结局, 杰克和马克有三种结局, 两个孩子有两种结局。这种并置的手法彻底否定了传统小说一种结局的模式, 否定了一个原因产生一个结果的常规思维模式, 而是如风云变幻的现实——一种情形可能有多种不同的结果, 与其由作家选择一种不如把所有的可能都展示出来。“一本好书, 可以有三个完全不同的开头, 它们的相互联系, 唯有作者先知;或者因此缘故, 一本好书可以多至百种结尾” (Brain Mc Hale 109) 。由于这种特殊的安排, 传统叙事中由因至果的线性结构变成了一因多果的发散性结构, 由此相同的时间空间里可以发生截然不同的事件, 读者的时空感被模糊了, 世界变得荒诞没有理性, 但是这种手法却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加读者在小说阅读中的参与度和阅读体验。同时, 并置的手法使客观世界的逻辑性和连贯性被打破, 突出显示世界的混乱, 这便是后现代小说家追求的——不掩盖、不抹去混乱, 而要把混乱赤裸裸的展示在世人面前。

现实与虚构的无区别也是后现在主义小说在时空叙事上的重要策略。以冯尼古特的小说《五号屠场》为例, 在小说开篇, 作者用了整章篇幅介绍这部小说的创作始末, 并声明强调这是一部虚构的作品。在第一章中, 作者记录的是生活的现实, 而后出现的是虚构的世界。但是出人意料的是, 作者本人曾出现在小说中, 与主人公比利在一起, 这样有否定了第一章中强调的小说后文内容为虚构这一情况, 进而抹杀了整部小说现实与虚构的界限, 使读者不知道到底作者出现在现实还是虚构的空间里。

3 叙事蒙太奇——营造跳跃的时空

3.1 蒙太奇手法原是电影术语, 指根据影片所要表达内容的需要将一部影片拍摄成的许多镜头按照一定的构思组接起来

而后现代主义作家将这种手法移植用到了小说的创作中, 他们将小说情节中的各个事件按照自己的构思意图重新连接在一起, 这种创新的手法使得叙事在时空的范畴内有了极大的自由。

3.2 叙事蒙太奇的手法在约瑟夫·海勒的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中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

作者对时空进行了戏剧性的操纵, 一改传统小说“过去——现在——将来”的单向线性模式, 而是将故事情节的发展分割成无数小的事件, 然后打乱其原有的时空顺序再重新组合起来, 因而小说中叙事的时空快速频繁的前后跳跃, 整部小说看起来像各种事件组成的大杂烩。但是, 这种时间叙事并不是像其第一眼看起来的“不知从何而起, 不知向何而止”, 而是有目的的精心安排的。事物最基本的存在形式是时间和空间, 任何脱离时间和空间的存在都是荒谬的 (王克俭186) 。而该小说中事件的叙事时空被精心的扭曲和忽视了因此, 当事件超出时间的束缚而随意出现时, 小说中存在的事物就呈现出荒诞的色彩, 这充分的烘托出小说要反映的荒诞性主题。同时, 独特的时空跳跃安排有助于制造悬念。蒙太奇的手法导致了故事展开的不连续性, 使得读者发现他们处于这样一种情境——突现在眼前的事件几乎总是颠覆他们的预期。因而, 他们不仅仅不知过去如何、现在如何, 以至将来如何, 他们唯一能够确定的只是在这样一个荒诞的世界里“没有发展的可能, 只有死亡是近乎确定的” (Solomon 123) , 而这正是后现代主义作家常要突出表现的一个主题。

4 结论

在后现代主义小说中, 小说家有意识地将不同形式、风格、题材的文本拼贴, 给读者呈现纷乱错落的时空, 将现实与虚幻、多重的结局并置, 打破了时空的连续性、凸显了事物存在的非理性, 叙事蒙太奇的手法扭曲了时空存在的维度, 展现出世界的荒诞性。结合了各种手法的时空叙事策略使后现代小说的叙事达到非凡的艺术效果, 更是恰到好处的展现了后现代主义独特的叙事主题。

参考文献

[1]胡全生.英美后现代主义小说叙述结构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9.

[2]陈世丹.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艺术论[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302.

[3]McHale B.Postmodernist Fiction[M].New York and London:Methuen, 1987:109.

[4]王克俭.小说创作隐形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86.

[5]Solomon, Jan.The Structure of Joseph heller’s Catch22, A Catch22Casebook[C].Frederick Kiley, Walter McDonald, ed.New York:Thomas Y.Crowell Company, 1973:123-128.

[6]Abbott H, Porter.The Cambridge Introduction to Narrative[M].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7:3.

[7]Klinkowitz J.Experimental Realism[M]//In Postmodern Fictin:A BioBibliographical Guide[C].Larry McCaffery, ed.Green wood Pres, 1986:67-68.

[8]Jones R S.Physics as Metaphor[M].London, Abacus, 1983:79.

时空研究 第11篇

关键词:百度指数;网络关注度;游客客流量;重庆市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信息网络事业飞速发展,互联网已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当前,各地旅游企业、旅游部门纷纷通过互联网络平台向公众发布旅游信息,宣传和推介旅游产品[1];社会公众则通过互联网渠道了解和获取旅游信息,从而为其出游决策提供依据[2-3]。

本文以重庆市为研究对象,利用百度指数,系统收集重庆入境游客量及游客网络关注度,分析重庆游客网络关注度的时空动态变化规律。以期为重庆旅游开发与规划、客流量接待及网站建设与宣传营销提供科学依据。

2.数据来源

本研究中以“重庆旅游+重庆旅游景点+重庆旅游攻略+重庆旅游政务网”为叠加关键词,同时以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为时间段,检索获取2014年重庆旅游网络关注度数据。

3.区域旅游网络关注度动态分析

3.1时间动态分析

将从百度指数网获取的重庆旅游关注度数据,作重庆旅游关注度曲线图( 图1)。

首先,就旅游关注度全年整体而言,1月下旬至2月中旬、4月初至5月初、7月初至10月初,关注度曲线明显凸起,表明这3个时间段内是年度中旅游关注度最高的时节。实际上,1月下旬至2月中旬这段时间恰逢春节期间,社会公众有足够的时间出游或者走亲访友,故该时间段重庆网络关注度出现一年中的第一个峰值。4-5月,除了双休日外,五一节和端午节等法定节假日集中于此时段内,而且此季节重庆市气候宜人,春意盎然,正是适游期,故而成为重庆的旅游旺季。7-10月,这段时间为暑假期间,并且国庆节、中秋节等节日集中在这段时间内,社会大众具有充裕的时间出游,因而此时旅游关注度极高,关注度曲线形成年内最为明显的山峰状,此时段也是重庆旅游最为旺盛的季节。其余时间则持续走低,而此时段因冬季来临,气候日趋寒冷,重庆旅游步入淡季。

其次,为了进一步观察区域旅游网络关注度的变化规律,选取2014年3月和6月每天的关注度数据绘制月内用户关注度曲线变化图。可以看出,无论是在3月还是6月,周一至周五工作日期间用户关注度高,而双休日用户关注度低。

再次,我们选取的2014年较有代表性的两个节假日前后重庆旅游用户关注度,无论是五一节还是国庆节,节假日前公众旅游关注度曲线迅速攀升,在节假日的前一天形成峰值,假日期间迅速下跌,在节后公众关注度曲线出现缓慢回升,由此可见,重庆公众旅游关注度指数呈现节前高峰、节日期间快速下降、节后低谷平滑现象。

3.2空间动态分析

网络空间关注度是潜在游客市场需求在互联网的诉求,所以网络空间关注度的空间分布与旅游现实市场的空间分异大体一致。

我们对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全国各省社会公众对于重庆旅游关注度进行分析,就全国各省社会公众而言,依据各省社会公众对于重庆旅游网络关注度的高低大致可以分为五种类型:一类是以重庆市为代表的社会大众。重慶市本地人对重庆旅游的网络关注度最高。二类是以四川、陕西为代表的省份。此类省份具有人口较多,与重庆相邻的特点。而与重庆同处西部地区的贵州、云南、甘肃、青海等省份,由于网络普及率较低,交通不便等因素导致其对于重庆旅游的关注度较低。三类以北京、上海、广州、江苏、浙江等省份为代表。这类省份虽然不与重庆接壤,但经济发达,网络普及率高,社会公众出游的可能性较大。四类是以港、澳、台为代表的地区。此类地区主要由于距离太远,所以其对于重庆旅游的关注度整体最低。五类是以黑龙江等东三类和湖南、湖北等华中地区的省份为代表,此类省份经济水平处于中等程度,同时与重庆市的距离也较远,所以,这类省份对于重庆旅游的关注度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4.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重庆游客网络关注度时空动态变化的分析,发现重庆游客网络关注度有其重要特点。首先,从时间上看,一是就全年旅游关注度整体而言,曲线明显呈“三峰”状。二是月内旅游网络关注度以周为浮动周期呈规律变化,工作日一般为波峰状态、双休日出现波谷;三是在节假日前后,重庆公众旅游关注度指数呈现节前高峰、节日期间快速下降、节后低谷平滑现象。其次,从空间上来看,就全国各省社会公众而言,依据各省社会公众对于重庆旅游网络关注度的高低大致可以分为五种类型。

参考文献:

[1]路紫,赵亚红等.旅游网站访问者行为的时间分布及导引分析[J].地理学报,2007,62(6) : 621-630.

[2]路紫,刘娜.澳大利亚旅游网站信息流对旅游人流的引导:过程、强度和机理问题[J].人文地理,2007,22(5):82-93.

[3]韩冰,路紫.户外运动网站论坛功能评估及其互动作用对个人出行行为的导引[J].人文地理,2007,22(1) : 58-62.

作者简介:刘玉芳(1990.05-),性别:女,民族,土家族, 籍贯:重庆, 学位;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人文地理学(区域旅游规划)。

上海世博会旅游时空效应及对策研究 第12篇

1 上海世博会旅游时间效应分析

1.1 前期旅游效应

刺激旅游及其相关产业投资,带动旅游设施的完善:在备博、办博期间场馆建设总投资30亿美元,由此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商业设施、旧区改造等延伸领域投资达3500—4500亿元,使旅游接待能力大幅度提高(表1)。(1)浦东机场二期和三期,使运输能力达0.8-1亿人次/a;(2)地铁运行里程数将增加到400多km,线路扩充至15条;(3)星级饭店将达到500家左右,星级饭店客房达7—8万间,各类旅馆总数约4000家,床位达30万张。(4)除各类住宿设施提供餐饮服务外,还有近4万家餐馆酒吧;(5)国际和国内旅行社分别达100家和650家;(6)启动浦东温泉大酒店、奉贤碧海金沙等配套项目建设[12]。

带动旅游资源开发,促进新吸引物的形成:世博场馆分布在浦东和浦西A—E片区,其中“一轴四馆”即世博轴、中国国家馆、世博会主题馆、世博中心和世博文化中心位于浦东A和B片区(图1),是世博园“地标”,也将成为上海新的地标。世博园横跨黄浦江,在空间上使“东西上海”完全聚合,与原有沿江景观形成沿江旅游带,与城隍庙、外滩、东方明珠电视塔、浦东陆家嘴等旅游资源共同打造世界级的旅游品牌,形成新的旅游线路和旅游热点,为其迈入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和国际会展中心之列增光添彩。

刺激世博人才的需求,拉动就业:在筹备和举办世博中需20万专门人员和临时性人员,涉及70多个与城市规划和会展行业相关的岗位,包括战略规划、大型项目管理、外事协调与接待、策划创意、旅游推广、票务管理等方面人才,与之相关的专业会展、物流、建设、专业公关传媒、规划设计、国际商务等高端人才。

1.2 期间旅游效应

带来巨大的旅游客流量:世博会开园首日参观人数达29万余人次,第36天时累计突破1000万人次。2010年10月16日,单日入园人数和累计参观人数分别达103.27万和6462.08万人次,双双刷新世博会历史纪录。此后的一周时间内,世博会参观者每日保持在60万人次以上,最终参观人数达7308万/人次,比预期超出过了308万人次。预计入境游客250—300万人次,国内游客约6700万人次,本地游客约700万人次。

增加旅游及其相关产业的收益:世博会会对食宿行游购娱、会展业、创意产业等消费链产生拉动效应,使旅游收入大幅增加。运营收入主要包括门票收入、赞助和捐赠收入、标志特许使用权和经营权收入、彩票收入、场地租赁收入、展馆内商业销售收入提成等,估计旅游直接收入将达到800亿元。此外,还会促进会展、商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2],估计增加相关行业收入3440亿元,对上海GDP的贡献值达5%。

增加旅游及相关产业就业机会:世博期间估计会带来60多万个全职就业机会。(1)世博会所需工程建设在世博会之后永久使用需要专人管理、运行带来的就业。据世博会后续利用规划,世博园区核心区的标志性建筑群包括“一轴四馆”、会议中心、世博主题广场、休闲娱乐中心等,将会作为城市的文化场所和服务设施永久保留,另外还将鼓励和帮助参展国建造永久性场馆,这些设施和场馆在世博会后需要专人进行管理维护,创造部分就业岗位。(2)通过举办世博会极大地改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为城市吸引更多的新投资并创造新的就业机会。(3)参与世博会工作需进行相应的教育、培训,增加了就业机会。

1.3 后期旅游效应

世博会对“后世博”时代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引领效应和放大效应,估计后续影响将会保持10—15年,并对长三角乃至中国旅游业发展产生显著导向作用。“后世博”旅游效应主要体现在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后续开发利用上。

有形资产后续效应:“后世博”时代,世博轴将成为都市空间景观和城市交通主轴;演艺中心可自由变换观众席数量和舞台大小与形态,这里每年演出可达250场;数十公顷永久性休闲场地为城市环境做贡献,成为观光、休闲和旅游的场所;浦西园区有望成为市民文化广场,其后续利用规划将结合江南造船厂历史建筑、保留厂房、船坞等整体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保留,以文化展示交流为核心功能,规划成为体现城市文化特色、国际知名的标志性城市公共文化集聚区域。总之,世博会场馆既可作为观光旅游产品,又可继续作为会展场馆,发展会展经济,对世博场址的改建再利用,增加了当地旅游资源。而着眼于解决世博交通的基础设施,将通过新建和改造地铁、地面和远程交通,成为沟通长三角旅游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形资产的后续效应:上海世博会为上海带来国际最先进的旅游开发、运营、管理的理念和技术,推动旅游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延伸旅游产业价值链,实现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旅游产业集群;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规范的服务标准,既促使旅游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又重塑上海和中国旅游新形象,提升上海和中国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为上海和中国的旅游城市、产品、企业、服务提供难得的国际性舞台,扩大了上海和中国旅游在区域和全球的影响力。此外,在低碳旅游规划、低碳场馆、低碳旅游交通、新能源利用、碳交易机制和平台的建立、城市最佳实践区的设置等方面的低碳实践经验,有利于推动中国旅游发展方式转型,探索出符合低碳经济特征的低碳旅游发展模式。世博场馆(包括国家馆、省区馆、各国和国际组织展馆),设施、会徽、吉祥物海宝等都极具创意。上海世博会是世界首个提出以“城市”、“低碳”为主题的世博会,首次为残疾人设立“生命阳光馆”。把165m高的大烟囱改装为气象信号塔,把江南造船厂改造为中国船舶馆,南市发电厂主厂房被改建为世博会“城市未来探索馆”,设置城市最佳实践区和办网上世博是其两大创举,丰富了世博会举办模式,有望在韩国丽水世博会和意大利米兰世博会得以延续。世博会对创意产业的集聚和拉动效应、创意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作用、创意产业依托科技的刺激、创意人才的吸引、推进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的产业融合等方面产生巨大效应。

2 上海世博会旅游空间效应分析

2.1 引起城市旅游空间变动

催生新城市旅游中心和景观带的形成:世博会加速了黄浦江水上旅游资源开发,丰富了水上旅游路线,使两岸形成新世纪旅游景观,并形成贯穿历史、融会东西方文明的景观带,加快黄浦江成为世界级的城市水景岸线的进程。同时,世博会为上海增添一条全新的以观光、休闲、旅游、居住为主、纵贯南北的“中轴线”,形成水与绿的南北向滨江景观带和休闲旅游带,世博园必将成为新的旅游胜地、会展和国际文化交流的中心。

优化都市旅游空间结构:世博园周边的项目建设,延伸和优化了世博的旅游空间。崇明岛生态保护与建设、旧区改造、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北外滩开发等项目均可纳入世博会项目体系中。世博会与位于上海西北角F1方程赛,与西南角的松江—青浦风景区、东北角的崇明生态—高科技园区,通过环形高速交通和轨道交通系统的联接,构成都市旅游核心区轮廓,并产生以世博会为核心的“中心开花,四面结果”的联动效应。总之,世博园将为成为旅游发展的新增长极,使城市旅游空间结构更加均衡,呈现多极发展、南北互动的格局(图2)。

2.2 对长三角旅游产生辐射效应和溢出效应

世博会参观者中有30%—35%的人继续在长三角地区继续游览观光,约60%以上的游客会到苏州游玩;有近30%的人会选择到苏州周庄、同里等水乡古镇游玩,这将极大地促进长三角协调合作。通过游客分流至江浙,既可有效缓解上海接待压力,又能扩展丰富世博会的内涵,吸引更多的游客;同时也让江浙更多地接受世博会的辐射,从中受益并带动长三角旅游业的整体发展,产生巨大的旅游辐射效应和联动效应。世博会为长三角旅游业带来的并非仅是客源,景观资源的共享、游客接待能力共担、服务支持体系共联和合作交流机制共建将最终合力催生出长三角无障碍旅游区,显现旅游服务同城效应,加速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3 发挥上海世博会旅游积极效应的相关对策

3.1 提升旅游环境和旅游形象

完善城市旅游设施包括:(1)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线、客运交通枢纽,新建、延长轨道交通线路,包括地铁、轻轨和磁悬浮列线,加强运输衔接,方便游客换乘,改善、停车设施和条件。(2)完善道路网络配置,建设郊区高速公路网,提高通行能力,完善交通管理设施。(3)大力建设星级宾馆、经济型旅馆等住宿设施,加强酒店内部设施建设。(4)完善和扩建老景点,加快建设新景点。(5)在主要街区、景区、机场、车站、码头以及世博园内增设咨询中心(点)或自助“触摸式旅游信息系统”,免费提供旅游宣传资料等,并提供多种外语服务。

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旅游环境整治,使上海成为世界著名旅游城市,成为“亚太地区购物美食之都”、“休闲消费之都”、“节庆会展之都”和“文化时尚之都”。其路径包括:(1)从黄浦江景观的整体性和延续性来定位世博会水岸景观特色,从其两岸未来发展来定位世博会场馆布局与后续利用,对位于两岸场馆设施建设实行统一规划、同步开发,做到功能呼应、景观协调。同时,将做足“绿”文章,在黄浦江边上建大型滨江绿洲,形成两条绿带,中间还有楔型绿带延伸到世博会园区内,使世博会周边绿地面积达10km2/人。推动政府投资推进大型环境保护项目,包括整治大体环境、水环境和垃圾处理等,重点放在设备相对缺乏的郊区;针对新增加的机动车实施新的排放标准,力求到2010年CO2和COD的排放量分布分别比2005年少26%和15%。(2)做强、做优南京路购物街、新天地石库门文化街等具有国际品牌的特色街区;努力开发一批新的旅游街区,着力建设具有强烈民族特色的文化娱乐街区,全天候表演节目。

3.2 丰富旅游产品的内涵

上海旅游景区(点)440处,其中4A级景区(点)17处、3A级景区(点)1处[10],但目前旅游资源优势尚未完全转化为产品优势。可根据其旅游资源类型和特色进行深度开发,重点开发红色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都市体验旅游、商务旅游、会展奖励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科普旅游、文化旅游等旅游产品(表2),改造升级传统旅游产品,形成以世博会为龙头的立体化产品体系,提高旅游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注:根据上海旅游网(www.lyw.sh.gov.cn)和人民日报网络版(www.web.peopledaily.com.cn)整理而成。

3.3 延长后世博效应

主要体现在:(1)保证展馆规模与经济发展规模相适应。在市场调查和预测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场馆的布局,以免造成展馆资源的后期浪费。(2)重视整体规划。以综合效益为中心,坚持旅游设施和场馆设施的适度超前原则,避免重复和低水平建设,协调统一。设施开发与城市旅游规划。(3)各项生态示范工程、科技示范工程和文化示范工程将现代科学技术与本地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特色相结合,融东西方文化为一体。

3.4 提供坚实的队伍支撑

主要体现在:(1)加强产学研的结合,培养人才。积极鼓励高校和科研所申报与世博相关的会展服务和管理、国际货运代理、物流、新型旅游等专业;与教育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合作,成立与世博相关的教育培训机构、邀请国际会展组织、会展旅游相对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专家讲学或指导培训;加强世博经济、法律和政策的理论研究,出版专门书刊、教材等,定期举办世博经济研讨会;促进世博人才的教育与产业实践相结合。(2)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对世博人才通过多渠道的达标培训,除具有专门知识外,还应具备政治敏感性、领导协调能力、前瞻思维能力、学习创新能力等。

3.5 扩大后世博会辐射效应

江浙可通过积极接轨、共享和放大后世博会效应。要建立世博园—上海—长三角旅游框架,积极推进长三角的轨道交通,打造1h、2h、3h旅游圈,建立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旅游体系,延伸上海都市旅游空间。同时,要加快“搭建”苏浙沪旅游信息服务公共平台,突破旅游信息不对称和信息“阻塞”的双重困扰,“填平”城市间旅游信息高速路上的“沟壑”,改善以往三地旅游咨询服务体系各自为政的现状,及早建立长三角区域旅游信息发布的联动机制。

设计长三角旅游,打造一批“无界限”、“同城化”的精品产品和线路,包括都市风情游、乡村休闲游、美食购物游、邮轮游、古镇游、民俗游、体育文化游、历史建筑游、修学游等各类旅游产品,设计以体验上海海派文化、弄堂文化和老洋房餐饮为特色的上海深度文化体验游;以“东方水城苏州、太湖明珠无锡、中华龙城常州”为核心的新江南水乡体验线路;以“博爱之都南京、城市山林镇江、烟花水都扬州”为核心的南京1h都市圈线路,以金华、衢州为核心的神奇山水生态游等。

3.6 加快低碳和创意旅游发展

系统总结上海世博会低碳实践的成功经验,发展符合低碳经济特征的低碳旅游,具体路径为:(1)从源头引导节能减排,控制碳排放;(2)营造低碳旅游吸引物,推广低碳技术;(3)使用新能源,推进旅游业的低碳进程,建立碳交易机制,完善碳交易平台;(4)实现旅游交通低碳发展,倡导低碳出行;(5)通过构建低碳旅游示范区,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等。

创意旅游途径:(1)拓展“产业链”,跨越产业边界联动发展。旅游产业链的拓展主要在广度、深度与综合带动等方面。(2)延伸“空间链”,跨越区域界限联动发展。旅游产业链通过在空间上的延伸,实现跨行政区域的联动,在更大的地理范围内优化配置旅游产业资源,形成跨行政区的旅游产业链。(3)秀出“主题链”,以文化创意创造旅游新价值。以文化创意来提升旅游的价值,让消费者在旅游活动中获得更多新的感受和体验[11]。把创意产业的发展与举办世博会和创新型城市的建设结合起来,从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和城市软实力的提升,构建上海和中国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图景。

摘要:重大旅游事件会对举办地及其周边产生巨大的旅游效应,作为经济、科技奥运的上海世博会的旅游效应是广泛深远的。分析了上海世博会旅游效应研究现状,提出旅游时空效应结合研究的必要性,再分析其前期、期间和后期旅游时间效应,以及对上海和长三角的旅游空间效应,最后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上海世博会,旅游时间效应,旅游空间效应,对策

参考文献

[1]郭英之.2010年上海世博会旅游发展潜力的效应分析[J].旅游学刊,2003,(5)∶51-55.

[2]肖道刚.基于成本一收益理论的上海世博经济影响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5-10.

[3]冯学钢.2010年上海世博会长三角参观人数的预测及应对策略[J].上海经济研究,2008,(4)∶35-41.

[4]孙施文.世博会作为城市空间的解读[J].城市规划社刊,2004,(5)∶19-21.

[5]陈浩,陆林.北京奥运会与上海世博会旅游业效应及对比分析[J].经济地理,2003,16(11)∶843-847.

[6]谢飞帆.世界博览会的效益评估[J].社会科学,1999,6(12)∶30-32.

[7]吴承照.2010上海世博会的旅游战略地位与对策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2005,16(8)∶50-54.

[8]王晓云.世界博览会与城市旅游:互动中共创辉煌[J].旅游学刊,2004,19(2)∶69-72.

[9]郭英之.2010年上海世博会旅游发展战略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3,(5)∶102-106.

[10]刘耿大,杨玉.上海都市旅游产业研究—从宏观到中微观的测度分析[J].旅游论坛,2008,1(1)∶102-105.

上一篇:综合性能试验下一篇:作业设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