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外语跨文化教学

2024-07-23

高校外语跨文化教学(精选12篇)

高校外语跨文化教学 第1篇

目前, 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 为方便各个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 国际上习惯将英语作为全球通用性语言。因此, 熟练地掌握英语, 不仅对个人发展非常有利, 甚至对整个国家的发展而言都具有非常大的优势, 便于国家经济体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占据主动地位。从世界范围看, 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追根究底是复合型人才的竞争, 对于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也是各个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当前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都处于开放状态, 并且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足不出户就可以学习到各国的先进知识技术, 这为人才的教育培养提供了可靠的资源条件。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必须坚持人才强国基本国策, 加强对人才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确保所培养出的人才能够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 进而使我国各个方面的发展尽快与国际接轨。因此, 当今人才教育工作必须面向国际社会需求, 大学英语教学跨文化教育所发挥的作用将更加明显。

2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跨文化教育的基本情况及问题

2.1 大学教师跨文化教育的意识缺乏、能力不足

近年来, 随着市场对英语跨文化教育的需求, 多数高校英语教学工作开始有针对性地添加进跨文化教育课题, 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但是整体而言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 我国大学教师跨文化教育意识缺乏, 对于中国文化认知感和鉴赏力较为薄弱。大学教师本身就没有学习各种文化的过程和经验, 再去指导学生跨文化学习显然有些困难, 其中文化素养的欠缺主要表现在无法教育学生对各国文化进行准确分析和学习, 所传授的文化理论存在片面化和主观化;对中国的文化底蕴缺乏了解, 部分大学教师虽然在自己的语言教育课堂中做得很好, 但是一旦涉及中国母语文化和外语文化等问题就变得手足无措。对英语翻译教学, 只是负责教授学生将英语翻译成中文, 忽略了表达方式和语法结构。缺乏对中西方文化的认识, 甚至对某些文化存在排斥情绪, 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文化评判标准。学生不能将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形成对比, 因对文化理解有限, 对比程度不够深入。教师缺乏挖掘语言文化内涵的能力, 对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底蕴不能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价。

2.2 学生的外来文化评判原则存在问题

当前我国学生在外来文化的认知上存在问题,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种, 最重要的就是学校外语教学模式存在误区, 过分要求学生的考试成绩, 不重视外语所涉及的文化伦理的培养。很多学生的外语学习目的仅仅是为了有好的发展前程, 是为了实现某个目的而被动学习, 外语学习效果大打折扣。从我国学校教育方式来看, 我国英语教学基础设施很不完善, 很多地区教学条件很简陋, 师资力量也很缺乏, 导致英语教学工作无法按照教学标准进行。此外, 家长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严厉, 使得孩子在英语学习上产生了抵触心理, 很难对英语文化形成认同感, 孩子每天生活在跟英语毫无联系的家庭中, 也不利于英语的学习和掌握。鉴于这些问题, 我国必须有针对性地改善学生学习外语的环境, 强化学校教育设施建设, 尤其是我们的大学生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必须正确对待英语跨文化教育, 提高对各种文化的批判认知能力, 形成较为合理的跨文化学习态度。

2.3 我国跨文化教育的涉及范围较小

虽然我国近年来加强了学校跨文化教育, 但是这个教育模式还没有被正式列入教育部教学大纲。直到1999年《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修订本) 才增加了“提高文化素养”这一教学要求, 目的是为了我国发展建设培养复合型人才, 这个大纲中开始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 但是在涉及大学英语文化教育层面上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结构, 完全依赖于教师的课堂分析,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的语言教学中, 跨文化教育涉及的内容存在认识偏差, 大学的英语教材还只是停留在英语书面认知层面, 没有涉及文化领域的思维发散板块, 其参考数据相当少, 尚未形成完善的教育系统。此外, 在某些高校虽然有涉及英语文化的书籍, 但是大多是介绍些表面知识, 对于跨文化教育的实质内容没有进行总结, 不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 不利于跨文化交流的进行。

2.4 跨文化教育的方式不够全面

教师的跨文化教育方式非常单一, 缺乏灵活性。就目前形势而言, 很多高校的英语教师对于跨文化教育理念较为陌生, 缺乏教育方式的灵活性, 不能有效拓宽教学模式,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做出教学调整。当前我国的教育机制过分地要求学生的考试成绩, 用分数的高低来评价教师的教学业绩, 导致教师也只能想方设法提高学生考试成绩, 忽视了学生的跨文化教育, 这样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积极性, 不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根据实际教学经验分析, 适合跨文化教育的英语教学主要分为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交际法等, 这些方法都是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质, 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英语教学方法, 确保可以有效将跨文化教育添加到英语教学中。随着文化多元化的发展, 我国教育部门也有针对性地引进了一系列的教育理念, 通过与我国教育现状的结合, 为我国的英语教学方式拓宽了思路, 促进了我国英语教学跨文化课题的研究。

3 针对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建议

大学英语的跨文化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具体可以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提高教师跨文化教育意识, 提高教师文化教育能力, 做好学生跨文化教育指导工作, 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跨文化教育改革, 拓宽教学方式等。

3.1 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 提高教师跨文化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我国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 在2007年出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表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出适应国际需求的人才, 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使其可以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充分发挥英语的作用,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主动地位, 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个课程教学要求的提出具有一定时代特征, 对于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某种程度上涉及了跨文化教育的内容, 主要表现在:使学生见识更加广阔, 培养学生对于外来文化的意识,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有正确的文化认知感, 可以对外来文化有客观的分析, 对本国的文化既不盲目自信也不完全否认。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带动学生不断进行探索,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是教学内容的关键, 必须首先明确教学目标, 有跨文化教学的意识和能力, 可以主动了解外国文化, 并且对中外文化的区别有自己的正确理解, 使学生能够信服, 也可以活跃英语课堂气氛。

跨文化教育重点是教师的指导和对课堂进程的合理把握, 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强化自身素质, 及时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 提高自身文化鉴赏和分析能力, 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3.2 不断强化教育引导, 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跨文化心态

在英语课堂上, 教师需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文化认知感进行正确引导, 使学生可以自主对不同文化进行正确评判。首先, 在进行教学之前, 教师应该根据所教授语言的类型和特点进行分析, 找到跨文化教育的切入点, 使得教学过程可以实现由课堂教学合理地转向跨文化教学内容, 不会引起学生的抵触心理。其次, 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培养学生的文化认知感和评价能力, 既不能盲目追求外来文化, 也不能对本土文化盲目自信, 在研究过程中以客观的心态进行文化理解, 尽量不将主观感情添加到文化评价过程中。最后,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教育模式的策略分析能力, 将英语教学课堂内容丰富化, 因材施教, 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跨文化教育, 不断增加英语教育跨文化课题的解决方式, 强化学生对于跨文化教学的认知, 将文化教育融入各个教学内容之中, 经常启发学生去对比反思, 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英语教学策略, 改进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方法。

3.3 加快教育理论改革, 提高跨文化教育成果

跨文化教育工作必须做好教育理论改革, 传统的教育模式只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 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明显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事实证明, 学生的教育基础存在差别将直接影响到其思维逻辑、认知角度、判断依据和思考能力, 因此, 我国的跨文化教育工作必须做到因材施教, 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优势和不足,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逻辑引导。另外, 教师应该充分理解跨文化教育工作的实质含义, 不断创新教育理论改革, 从教育实际出发, 将教学方案中添加跨文化教育内容, 进一步提高跨文化教育成果。

4 总结

当前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 大学生培养教育方案必须紧密结合社会需求, 而跨文化教育俨然成为大学英语教育的主要课题之一。在这种背景下, 广大英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 对跨文化教育模式进行研究探索, 找出一条适合我国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道路, 逐步完善我国的英语教学体系。跨文化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 必须引起教育部门高度的重视, 创新教育模式, 进而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性人才。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进一步发展, 世界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在这种背景下,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对未来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就目前我国的英语教学而言, 过分地强调对外语的书面知识掌握, 很少涉及或者根本不会涉及外国文化, 导致学生只能学习到框架, 对具体实质缺乏认识, 很难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所以, 高校英语教学应该强化文化教育, 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 将外语教学和文化培养相结合, 并逐步建立完善系统的跨文化外语教育模式。研究理论主要依据对高校英语教师的调查、座谈等方式来获得的, 具有一定的可信性。具体的调查内容涉及高校英语教师跨文化教育的数量、方式以及获得的成果, 结合我国的教育形式客观的分析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存在的不足, 并提出合理化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跨文化教育,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高永晨.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4) .

[2]全建强.英语课堂教学的真实性[J].国外外语教学, 2006 (3) .

[3]林娟娟.跨文化教学策略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6) .

[4]胡晓燕.论文化学习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7) .

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 第2篇

随着国际间的竞争、合作与交流的日益深入,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也愈加频繁,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教学也必须顺应国际化的大趋势进行相应的调整.具体而言,英语教学必须创设各种有利条件,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不同文化,培养学生对于中西文化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社会习俗等方面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最终促成跨文化交际顺畅有效地进行.

作 者:刘妍 作者单位:黄淮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河南,驻马店,463000 刊 名:现代企业教育 英文刊名: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 年,卷(期):20xx “”(24) 分类号:H3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母语文化 外语教学

高校外语跨文化教学 第3篇

【关键词】母语文化 目的语文化 文化教学 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28-01

一、引言

当前,中国处于多元文化融合背景下,全球化语境给中国外语学习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压力。外语学习者只单纯的具有目的语文化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同时具备中外文化双向视野,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获得成功。然而,我国高校外语专业教学中过多地强调目的语文化学习,造成外语专业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盲目崇拜,母语文化严重缺失。

二、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母语文化水平现状分析

笔者设计了一套测试题和一份调查问卷对某高校英语、德语和韩语专业大四年级学生进行测试和调查。测试内容为:“分别将‘儒教、元宵节、文房四宝、《红楼梦》、功夫’翻译成英、德、韩三种语言;英语系学生将‘Mencius、Kowtow、Ink Stone、Outlaws of the Marsh、Qigong’翻译成英语;德语系学生将‘Menzius、Koutou、Tuschestein、Die R?覿uber vom Liang Schan Moor、Qigong’翻译成德语;韩语系学生将‘ ’翻译成韩语”。试卷共10题,每题10分,共计100分,如出现笔误或者翻译不完全酌情扣分。参加测试的60名学生(英、德、韩语专业学生各20名)平均分为35分,分数不是很理想,可以看出当前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母语文化缺失。

三、高校外语专业母语文化缺失的原因

(一)文化教学的单一性和片面性

在外语教学中教师更多地强调目的语文化,忽视母语文化教学,导致学生轻视母语文化学习。外语学习者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目的语文化的学习中,而母语文化却遭到不同程度地冷遇,使得学生母语水平下降,进而阻碍了学生外语学习。

(二)教材中母语文化缺失

无论是由国内权威学者编写的教材,还是从国外原版引进的教材,都很少涉及中国文化,学生大多接触到的是目的语国家文化,所以学生使用目的语来表达母语文化困难。由于他们较少接触使用目的语来表达母语文化的教材,因此学生们很难挖掘母语文化的深层内涵,也很难运用恰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来进行交流。

(三)母语课程设置较少

笔者所在高校开设《现代汉语》32课时,2学分;《汉语写作》32课时,2学分。全部为选修课,占选修课总课时(832课时)的7.69%,占全部课程总学时(5440课时)的1.17%。在外语专业课程设置中,母语文化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四)过度强调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作用

传统观念中认为,如果目的语和母语属于同一语系,那么母语对第二语言的习得正迁移作用大于负迁移作用。反之,目的语和母语属于不同语系,那么在学习外语时,母语的负迁移作用较大。但是刘润清教授认为:“学习外语时,完全脱离母语是不可能的,语言之间有些普遍现象,不参考母语,不与母语对比会造成莫大损失。”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目的语和母语间的共性加深目的语文化理解。只要我们用心发掘,母语在外语学习中的正迁移作用无处不在,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母语文化知识来有效地进行外语学习。

四、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母语文化缺失补偿策略

(一)处理好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之间的关系

人们过度地强调母语文化对目的语文化学习的负迁移作用,使母语文化对目的语文化的正迁移作用一直被抹杀。但是,只要我们认真观察不难看出,具有良好的母语文化水平,其外语水平会相得益彰。纵观历史长河,许多著名的作家和翻译家都具有良好的中外文水平。在文化全球化的二十一世纪,我们更应该处理好母语和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关系。

(二)提高教师母语文化水平

外语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他们担负双重任务,既要向学生传授目的语文化知识,又要教授母语文化知识。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双语文化水平。如果教师母语文化素养高,在外语教学中会渗透双语文化知识,这样学生会增进双语的文化知识储备。如果教师母语文化水平有限,且对母语文化重视不够,会导致学生母语文化缺失。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充实自身母语文化知识,深入细致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在教学中做好学生的榜样。

(三)开设母语文化课程

目前,大多数高校外语专业很少开设汉语文化课程,使学生没有机会接受母语文化教育,再加上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母语文化根基不牢,导致对母语文化概念模糊,知识欠缺。外语专业课程设置偏重目的语,因此,学生运用外语进行基本交流问题不大,但是如果涉及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情况,学生很难找出富有中国特色的词汇进行解释交流,甚至会出现失语的状况。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的文化积淀需要代代传承。当前二十一世纪,国家与国家的交流愈加紧密,文化与文化的交融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外语学习者承载着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使命,因此高校外语专业要多开始一些介绍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课程。这样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母语文化,达到母语和外语水平同步提高。

(四)选用恰当的教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依赖教材,因此在教材的编排和选择上要多加注意。我们要选择涉及多种文化背景的教材,不仅要具有目的语文化,还要涉及母语文化,最好还能了解到目的语相关国家的文化,这样学习者才能具备全面的文化知识。此外,合适的教材还要能激发学生自觉学习语言文化知识的兴趣。课堂教授和学习的时间毕竟有限,学生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来研究书本中抽象、理论化的知识,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好的教材还要注重语言文化相结合。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选择合适的语言,由浅入深,使学习者能够又好又快地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知识,让学生系统清晰地了解目的语和母语文化。

五、结束语

理论和实践均表明,学好母语有利于加深外语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外语学习者肩负双重任务,既要具备良好的目的语文化知识,又要具备较好的母语文化素质。这样才能使外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获得成功,也可以更好地向世界人民传播中国的优秀文化。

参考文献:

[1]顾蒙蒙. 中学外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缺失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

[2]郭遂红. 全球化语境下“母语文化”教育的失衡与出路[J].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0,(5).

[3]胡渝镛. 论学习者的母语和母语文化之缺失与补偿[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8).

[4]劉润清. 论大学英语教学[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5]张红霞. 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母语文化素养提升的对策[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3,(5).

[6]肖淑云. 外语文化教学中要重视母语文化的作用[J]. 教育探索,2007,(5).

作者简介:

高校外语跨文化教学 第4篇

中国的外语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 急需改革传统的只注重语法教学, 而忽视语言中所含的文化内容的教学方式。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 加强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正是改变这一现状的一剂良方。寓语言教学于文化背景中, 不同阶段的语言教学应与不同文化层次的文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从而建立一个相应的文化认知系统, 以使学生英语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一、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是文化的一个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 它既反映文化, 也受文化的影响。语言使用除了受到结构规则, 即语音、词汇、语法等的制约, 还会受到使用规则的制约, 这儿的使用规则即指语言所属的社会文化, 社会文化决定语言使用是否得体。一方面,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系统本身是构成文化系统的要素之一。另一方面, 文化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 文化系统的其他要素要借助于语言来传达。所以,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 人们可以从语言中确立文化的地位;而文化包括语言, 人们又可以从文化的角度确立语言在文化中的地位。

正是这种双重性质确定了语言与文化的不可分割性。汉语和英语无论是从语言的归属还是从社会文化背景的角度来看, 都是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并浸透本民族文化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语种。而东西方悠久的文化历史又使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形态。因此, 汉英两种语言接触交流都不可避免地涉及文化差异, 都会存在与不同文化相遇、碰撞和协调的问题。而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形态必然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和不同的行为模式。

因此, 外语教学应注重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所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指的是遵循语言对环境和关系的适应性规则, 使交际目的得以实现的能力。因此, 教学不限于语言体系本身。只学语言而不懂文化就等于只有形似而无神韵, 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和文化素养的习得必须贯穿于整个外语教学之中。Lyons曾指出:“对一种语言中语法词汇意义的全面理解只能来自对运用该语言的文化的理解。”美国语言文化协会曾对语言与文化间的紧密关系及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做出如下清晰表述: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学习语言时, 应将语言与文化视为一个整体, 采取相同的态度来学习领会;语言传承文化, 因此语言教师同时也应成为文化教师;语言本身受制于文化环境下的态度信仰, 这一点在语言教学中不可忽视。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了解一个国家及它的人民”早已成为语言教育学家们的共识。将文化教学引入外语教学有利于学习者掌握那些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 习得该语言特有的语用规则、交际风格和语篇结构, 最大限度地避免语用失误, 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将文化教学寓于语言教学的现实意义

(一) 文化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和热情, 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以往的外语教学中只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 学生学到的是为适应语法学习而编造的空洞的“死”知识, 信息含量少, 学生只是在被动机械地“啃书本”, 几乎无兴趣可言。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相结合, 课本中关于目的语国家鲜活的资料会激发学习者的求知欲望, 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学习效率, 进而加深学生对外国文化的了解, 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例如,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素, 是语言大系统赖以存在的支柱, 因此文化差异在词汇层次上体现得最为突出, 涉及的面也最为广泛。使学生了解不同的词汇在不同文化下的意义, 有助于其吸收词汇所承载的信息容量。比如, 相同的词语在一种语言里会引起生动的联想, 而在另一种语言里却不会产生同样的效果, 甚至会引起相反的联想。汉语中的“狗”一词常带有“令人讨厌的、卑鄙的”等不好的内涵意义, 这种内涵意义在许多词语中都有所反映, 如“走狗”“狗胆包天”“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而dog一词在英语中则完全没有任何不好的内涵意义, 且常常用来表示“忠实”“友好”“可爱”等内涵意义。如, “You are really a lucky dog, John.” (约翰, 你真是个幸运儿) 。“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喜鹊, 中国人认为是吉祥之物, “喜鹊喳喳叫”在中国文化中会引起“喜讯到来”的联想, 而在西方文化中一只喳喳叫的喜鹊只会让人想起喋喋不休的“话匣子”, 是“饶舌”甚至“小偷”的象征。

(二) 文化教学还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式

由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育改为以学习者为中心, 探索式、发现式的自主学习。按照建构理论 (constructivism) , 学习的过程是在一定情景 (社会文化背景) 下借助、利用学习资源, 通过意义建构获取知识的过程。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为意义建构提供了条件。学生成了认知学习的主体, 教师的任务则是辅助、指导并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 用目的语交流看法。这必然会加强学生的交际能力, 同时针对目的语国家文化现象的讨论必然会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的鉴赏力, 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

例如, 为学生讲解汉语和英语在句式组成上的差异, 可以避免在理解句子时按自己的文化习惯去理解另一种文化的句子, 就会造成理解困难或理解错误。汉语是一种意合语言, 不象印欧语言, 没有繁复的变位、变格、形态变化, 因此汉语的结合不受形态成分的约束, 而主要取决于语义上的搭配是否合乎事理。汉语的这种文化特征是和汉族人在哲学上重悟不重形式论证, 在艺术上主张“神似”的悠久文化传统分不开的。相比之下, 印欧语言却是形义融合, 意在则形达, 句子结构比较严谨。西方哲学、艺术和语言注重的是自然时空观, 尤其偏重空间的真实性。具体地说, 印欧语言的句子是以限定动词为核心控制句内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 因此, 句子的复杂化只能通过扩充句内各成分的丰满度, 前呼后拥, 递相迭加来实现。而汉语则按逻辑事理的顺序横向铺排, 意合、流动、气韵三位一体, 因而在结构上往往“极层累曲折之致, 呈风起云涌之貌”。例如:As she grew older, she became more pessimistic.译成汉语, 则连词不见了:她年纪越大, 变得越悲观。He jumped up and hastened to the mirror in the bathroom, taking away the towel to examine the cut upon this cheek.译成汉语为:他跳起来, 连忙跑到卫生间的镜子前, 拿掉毛巾, 仔细察看脸上的伤口。英语句除留一个主动词 (两个并列动词) 外, 其余动词都分别变成分词和不定式;汉语则用多个动词按时间先后顺序将一个一个动作介绍清楚。

三、结语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 文化教学必须寓于语言教学之中。文化教学的内容必须讲究实际, 按照实用性原则, 有选择性和层次性地进行, 这才是外语教学的完整过程。在教学实践中, 教育工作者要从多方面下工夫, 使文化教学渗透到语言教学当中去。比如, 要对文化教学进行全盘考虑, 制定系统完备的文化教学大纲;在外语教材的编写上要以文化为纲, 遵循交际价值的原则, 材料的选择要尽量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且要多选用真实材料;加强语用能力和文化知识的测试;加大教师培训力度, 增强教师外国文化鉴赏力, 提高教师外语教学能力;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 将文化内容更鲜活地传达给学习者。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第5篇

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教学是外语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本文试图综合文化教学领域的一些内容,并涉及最近的有关语言和文化教学的一些方法实践.最后将阐明:为获得有效的学习,在第二语言课堂中进行文化教学是必要的.

作 者:柴畅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杭州,310000 刊 名: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YANG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 年,卷(期):20xx “”(1) 分类号:H319 关键词:外语教学 文化 文化教学方法

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第6篇

【关键词】外语教学 跨文化意识 培养

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外语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外语教学中,教师讲解得非常认真,学生也学习得非常刻苦,但总体来说,学习效果却不令人满意,分析其原因,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不强对学习效果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我国的学生常常用母语文化理解所学语言,致使外语学习如隔靴搔痒,不能取得良好效果。

一、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现状

学习一门语言,主要是培养对这门语言的读、写、听、说能力,所以,我国的外语教师在外语教学中,只重视了这几种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对该国文化的教育。有的老师甚至为了应付考试,只重视阅读和语法,对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毫不关注,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更是极不重视,这就导致学生在外语考试时能取得较好成绩,但是一与人交流就困难重重,说不出也听不懂;或者因为文化的差异而引起困惑和误解。

二、外语学习中缺乏跨文化意识的影响

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缺乏,致使学生对语言的文化背景不够了解,从而使学生在外语学习中遇到很多困难,比如在词汇的学习中,各种语言都有一部分核心词汇,除核心词汇外,很多词汇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传递出不同的信息。例如:在汉语中“狗”字常常被用在骂人的话语中,“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等短语都包含着深厚的贬义色彩,但是在英语中,“a lucky dog”却是“幸运儿”的意思,无丝毫贬义。如果对两国的文化差异不了解,很有可能造成误解。如果按照本国的文化意识学习外语,很难理解某些詞汇所表达的感情色彩和深层含义,所以,在外语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也应该注意积累与所学语言有关的文化知识,为学好外语奠定基础。

三、外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措施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笔者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进行培养。

(一)提高教师的跨文化意识

外语教师在外语教学中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如何,对学生的外语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教师要培养起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首先应该从自身入手,外语教师应该熟悉两种语言文化:本国文化和所学语言所属国家的文化,教师了解了这两种文化,才能准确地向学生提供外国的文化知识,借助外国的文化增强学生对外国语言的理解能力,避免学生使用本民族文化学习外国语言,从而使学生尽快培养起一种跨文化意识。

(二)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外国文化的渗透

外语的学习主要是在课堂中进行的,所以,在课堂上教授外语基本知识时,应该加强对外国文化的渗透,这对于加强语言的学习和理解有重要意义。但是文化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风土人情、历史地理、传统习俗、文学艺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如何在较短的课堂时间中渗透如此广泛的文化内容,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讲解与所学内容有关的背景文化。每一门外语都根植于所属国家的文化中,而一个国家的文化外延极为广阔,教师教授的是语言,所以不可能把该国的文化全都讲解到。教师在教授某一单元的内容时,可以结合该单元的主题,介绍与之相关的外国文化背景,比如在讲到圣诞节时,教师可以讲一下与圣诞节有关的风俗习惯,以及外国其他比较著名的传统节日,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对外国文化的理解。

(2)使用对比的方法分析中外文化之间的差异。各个国家和民族因为地理历史、生态环境等的不同,文化特征的差别也很大,外语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针对文化的差异采取对比教学。学生对本国文化较为熟悉,把外国的文化与本国文化进行对比,可以加深学生对外国文化的印象。但是,教师在对两种文化进行对比时,不能有主观色彩,应该坚持客观性的原则,因为任何文化都是平等的,并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起学生文化平等的意识。

(三)在课后加强外国文化的渗透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但是仅仅依赖于课堂对学生进行外国文化渗透是不够的,教师应该教学生利用好课后的时间主动了解与所学语言相关的文化。

(1)通过多种媒体学习外国文化。科技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任何知识的学习已经不再局限于书本,广播、电视,网络也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载体。所以,外语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多种媒体的优势,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看电视、听广播、上网查资料等方式掌握与所学语言有关的文化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增长学生的知识,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

(2)在课外阅读中了解国外文化。课外阅读是学生增长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外国文化知识的学习也可以借助于这种方式,教师在讲完某个知识点后,可以据此给学生推荐与之相关的课外读物,加强学生对外国文化的理解,加深对外国文化的兴趣。

综上所述,外语的学习离不开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为了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外语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强化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增强学生对所学语言的理解,加深学生对所学语言的兴趣,为学生学好外语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唐辉.浅析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0)

[2]王常颖.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与外语教学[J].继续教育研究,2005,(03)

[3]罗传伟.跨文化意识与外语教学[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03)

[4]杜英秋.外语教学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

高校外语跨文化教学 第7篇

文化作为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综合概述, 不仅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寄托和展示内心思维活动及实现模式的平台, 同时由于文化所特有的多元性和导向性也决定了文化不仅是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助推器, 更是决定生活模式及发展趋势的关键因素。人类共同的实践活动体现了文化的普同和融合;各民族不同的生产活动、交往活动及各异的环境造就了文化的多元。有些学者强调文化一元论, 也有些学者更注重文化的差异性, 认为民族文化之间的不断冲突和碰撞将是本世纪文化发展的主流。面对着各异的文化发展理论, 教育者无疑应该更加深入、客观地研究和剖析文化的本质和特征, 形成正确的文化认知观。这一方面是因为文化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 教育者因其“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特征, 更需要能够为教育对象提供科学的文化指导。

1 中西文化互补理论研究

中西方文化作为两种不同体制、不同形态和不同环境下的人类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一种表现形式, 必然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差异, 这些差异不仅是真实存在的, 也是显而易见的。

近年来, 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中西方文化进行了详尽地多方位对比, 这不仅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和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以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更为重要的是, 通过探寻差异背后的互补可以实现文化的共同发展。

1.1 中西文化互补的前提

中西文化在长期交流的过程中, 其差异性愈发明显。因此有些学者认为, 这些差异的存在会使得文化冲突愈加强烈, 而互补则无从谈起。其实不然, 文化差异是互补的前提, 正是存在差异, 才能实现互补。“越是异性、异质的文化, 互补性也就越强。任何一种文化在历史发展长河中, 并不是自我封闭, 而是在相互交流中保护自己的特色, 在竞争和比较中取长补短, 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1]p102-103正是由于差异的存在, 才会使得各种文化各具特色, 呈现出纷繁的魅力;才会使得各种文化在竞争中发展, 在互补中壮大。因此可以说, 中西文化差异的存在有益于文化自身发展, 它构成了文化互补的前提。

1.2 中西文化互补的要求

1.2.1 正确的文化认知观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和发展的灵魂和根基, 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文化的多元性也要求民族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吸纳和融合。研究表明, 一个国家或是地区的民族文化越是单一, 那么它的排它性就越发明显。这种过度地对于民族文化的封闭看似是出于对于自身文化的保护, 但从根本上来说其实是阻碍了民族文化的生存和进步。对于一种文化的正确认知源于人们在思想和认识上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的形成、转变和发展不是内化的, 它首先需要的是一种外在的接触、碰撞, 然后才会通过筛选、摒弃, 以至求同存异, 在交往中实现吸纳与互补。这种文化认知观的形成不是与生俱来的, 也不具备继承性, 它需要外在的合力。只有对于主流文化形成正确的认知观, 民族文化才能健康发展。

1.2.2 教育是决定文化发展的内核

教育对于文化的决定性作用源于以下两个方面:首先, 就教育目的而言,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教授指出, “教育的根本目的包括:一是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 吸收世界上所有的先进文化, 以及新文化的创造;二是开启心智, 培育精神, 提高人的全面素质, 使教育真正成为‘养成人格之事业’。”[2]可见, 教育是以文化的发展为出发点并服务于文化, 所谓开启心智、培育精神也可以理解为是依托教育的途径打造并形成健康的文化认知观。其次, 就教育对象而言, 实现大众教育不仅是一个社会文明的标志、文化进步程度的体现, 更是促进文化发展的主要渠道。同时大众教育的普及性也使得它对于文化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因此可以说, 教育是文化发展的内核。

2 中西文化互补有助于高校外语教学的发展

外语教学作为实现跨文化交际的一种工具是近年来高校课程建设和改革的重点所在, 但需要注意的是, 目前的改革成效远没有达到一种理想的水平。束定芳指出, 我国外语教学存在诸多问题, 如:应试倾向明显、教学形式和方法缺乏创新、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中小学外语和大学外语严重脱节。[3]p3这表明我国的外语教学并不是在单一层面上存在问题。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对英语缺乏兴趣原因必然是多方面的, 例如学习动机不明确、教师授课方法缺乏创新以及教材陈旧等。但笔者认为, 文化教育的缺失在很大的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语言是抽象和枯燥的。这些符号系统对于母语的使用者来说无疑是信手拈来, 但对于外语学习则不然。语言以一种抽象的模式出现, 如果再抛开对于文化的掌握, 以抽象的模式去吸纳, 那么这一过程无疑是晦涩无味的, 甚至是痛苦的。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是形象生动的、具体的并且有血有肉的。长期以来, 中国的外语教学重视语法讲解和对词汇的呆板记忆, 忽略了语言承载着文化,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增加了外语学习的难度, 同时也阻碍了学习者知识领域的延伸和扩展;忽略了对于目的语文化的了解和掌握, 更加使学生在枯燥中对外语学习失去了兴趣, 使学习变得被动无效。

3 外语教学中实现中西文化互补的途径

文化教育的缺失阻碍了高校外语教学的发展和进步。一方面, 应试教育造成在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把关注点放在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分数, 通过各种考试;同时学生对于外语学习也同样以目的性动机居多, 这种教学模式和学习动机或许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成效, 但从长远来看对教与学来说无疑是不利的。另一方面, 文化教育全面深入课堂得到了很多教育者和学生的认可, 然而不可否认, 文化是一个包含范围极广的领域, 因此习得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 它对成绩的提升并不会在短时间内效果显著, 因此面对着应试教育的现状, 文化教育的深入无疑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通过中西文化互补有助于推动外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实施。

3.1 淡化差异性, 强调互补性

外语学习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知识的学习, 它与中国文化的差异存在于各个层面。教育者习惯于在二者之间找出不同, 却通常忽略了内在的互补。差异学习虽然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中西文化的迥异风格, 但同时却在无形中使中国学生对西方文化感到陌生, 无法融入到语言生存的文化之中。这就好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个体, 看似没有共性、没有交集, 只有差异, 那么二者之间便也不会有希望彼此了解, 相互融合的愿望。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淡化差异性, 以互补的视角为学生搭建起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是非常有益的。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西文化比较》中提出:“不同文明的接触, 以往常常成为人类进步的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 罗马学习希腊, 阿拉伯学习罗马, 中世纪的欧洲学习阿拉伯,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学习东罗马帝国。”[4]p146这种学习源于对差异文化的欣赏、接受、从而实现互补与发展,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 淡化差异的文化理念不仅不是对民族文化的背弃, 而是以一个更开阔、进步的视角去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3.2 实现文化互补的多样性

文化是多元的, 不同形态、形式的文化共存造就了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文化也是动态的, 在碰撞、交融与互补中发展。纵观我国高校外语教学现状, 不难发现教学内容与模式相对单一。虽然教师也在不断尝试用各种方式去活跃课堂, 但却很难有所突破。其主要原因应归结于忽略了文化互补对于多样性的要求, 没有搭建起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桥梁。实现外语教学中文化互补形式的多样性应关注学生兴趣点的多样性, 同时培养学生多样性的文化认知意识。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 他们往往会缺少理性的思维, 因此教育者应帮助学生以更加多样、综合的视角去认知文化。目前高校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多以课堂为主,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兼顾文化教育, 而文化互补作为一个综合性课题并不是有限的课堂教学内能够达到理想效果的, 因此促进互补模式的多样性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4 结语

文化在“某种文化的形成和确立意味着某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被认可和被遵从, 也意味着某种秩序的形成。这对一个社会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一个没有深厚底蕴的社会可能会处于不停的、无方向的变动或混乱之中。”[5]p24目前, 我国高校的外语教学一直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点, 这不仅是因为外语教学与其它学科的教学有着语言使用上的差异, 更为重要的是, 外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是中西文化差异在教育形式上的一种外在体现, 是两种文化相互融合并碰撞的一种表现形式。中西文化的交流与互补是保持东西方文化活力的源泉。中国文化以民族文化为依托, 同时也向世界敞开了大门, 在交流与互补中展示其东方民族文化所特有的魅力。外语教育者既是语言的传授者, 更是中西方文化的传播者, 因此在教学中更应遵循文化的发展规律, 重视文化的互补性, 从而提升学习者的外语学习兴趣, 提高外语教学的实践效果。

参考文献

[1]何星亮.中西文化的差异性和互补性[J].思想战线, 2011 (1) :102-103.

[2]杨玉良.感受多元文化培养国际人才——外研社《新标准大学英语》教学研讨系列报道 (四) [Z].2010, 4.

[3]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3.

[4][英]罗素.中国问题[M].秦悦, 译.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6:146.

高校外语跨文化教学 第8篇

21世纪是全球化时代, 科技进步, 人口变化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是各国之间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而文化差异会导致交际失误, 引发矛盾冲突。在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我们必须学会应对, 培养对于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缩短文化距离。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时代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

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也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 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密不可分。

新《大纲》提出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除了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准确性外, 还要培养他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 以适应日益广泛的国际交流的需要。外语教学不仅仅是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训练, 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外语教学途径众多, 课堂环节, 课后活动, 国际交流, 测试评估都能成为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切入点。

我们有必要了解当前高校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与各种渠道, 从而明确当前外语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并就此入手, 提高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整体水平。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 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目标不仅仅是要通过四六级, 而是真正理解和学会应用英语这门语言。如果传统的教育没有意识到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就会严重影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对非英语学生学习语言, 理解运用语言不利。

2 国内外跨文化交际研究文献综述

2.1 国外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论综述

国外对于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早于国内, 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 至今时间已长达50多年。国外的研究者们对于跨文化交际的研究侧重于理论研究与构建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型的构建。

例如, Yong Yun Kim (2004) 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由认知能力, 情感能力, 行为能力构成, 三者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Stella Ting-Toomey (2007) 提出衡量跨文化交集是否成功的三个标准是正确性, 有效性和满意度, 同时她提出跨文化交际由知识板块, 留心因素和交际能力三个因素构成, 三个因素应该同时具备, 任何一个因素不能单独构成跨文化交集能力。Brian Spitzberg (2007) 认为个体的交际能力体现于个体在特定场合中得体、有效的交际行为。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 交际双方共同点减少, 差异增多, 交际难度增加, 影响有效交际的变量包括语言差异、文化差异、世界观、价值观等。Kim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做出更为具体的界定: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个体所具有的内在能力, 能够处理跨文化交际中的关键性问题, 如文化差异、文化陌生感, 本文化群体内部的态度, 以及随之而来的心理压力等。

2.2 国内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论综述

国内学者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相对晚一些, 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 中国学者才开始把目光关注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的论题上来。

在外语教学与教研领域, 引起研究者兴趣的首先是结合外语教学的词汇文化内涵研究, 如杜瑞清 (1987) 胡文仲 (1982) 都注重词汇的文化差异。他们认为, 语言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文化生活的载体, 许多词汇都常带有特定的文化信息。换句话说,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文化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是不同。因此, 在外语教学中, 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以便提高他们外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后有关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层出不穷。

我国多年发表的论文大部分是关于外语教学和语言研究两方面, 其中最关注的是词汇、语用、交往习俗等与语言交际有关的层面。同时, 李雄2006年发表在《东岳论丛》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层次性》一文中指出外语教学首先要了解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层次性。

在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界定上, 国内学者贾玉新 (1997) 将语用能力, 情节能力和策略能力加入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范围内, 这些能力在具体的交际中要通过语言的使用来体现。陈国明 (2006) 提出了一个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最新最完整的模式, 包含3个相互依存的层面: (1) 认知层面, 指跨文化理解; (2) 情感层面, 指文化敏觉力; (3) 行为层面, 指跨文化效力”。

北大学者高一虹 (2008) 在其撰写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一文中指出, 就我国的外语教学情境而然, 现有的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她提出文化的跨越和超越。跨越的概念是指目的的文化知识和交际技能的获得;立场、情感、行为模式从本族文化转移到目的文化.文化的超越意指意识到文化的差异多定型的存在, 但不为其束缚;能够以开放、灵活、有效的方式进行跨文化交流。

此外, 众多学者纷纷著书立作探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渠道, 目前发表的著作有《以跨文化交际为目的的外语教学》 (王振亚, 2005) , 《跨文化外语教学》 (张红玲, 2007) 等。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互联网时代的外语教学方式丰富多彩, 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渠道也呈现出多样化。本着这种想法, 本文将着重研究非英语专业院校, 主要从: (1) 课堂教学环节; (2) 课外活动环节; (3) 测试环节三个方面研究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渠道。

3.2 研究对象

本课题研究对象包括理科综合性大学和文科综合性大学师生, 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师生, 在京大学师生和非在京大学师生。本次调查样本较为广泛, 许多著名高校参与其中, 例如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外交学院等理科, 文科, 综合类院校也被囊括其中, 可谓涉及多种类型, 不同层次的高校外语教学状况, 利于寻找各高校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培养渠道的共性与个性。

3.3 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调查问卷进行研究。针对此次课题的调查问卷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渠道分为课堂教学渠道, 课外渠道, 测试渠道三大模块, 问题设置为5度量表形式。选项对应的分值5, 4, 3, 2, 1分别代表总是, 经常, 偶尔, 很少, 从不, 分值越高, 该项渠道的在外语教学中的采用频度越高。

问卷采取网络发放形式, 收回28份, 绝大多数问卷填写合理, 状况良好, 其中存在的无效问卷, 分析时已经剔除。

3.4 研究工具

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4 数据分析

高校样本主要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 这个非英语专业既包括理科院校也包括文科院校。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在课堂教学, 课外渠道和测试三方面渠道的差异。

4.1 课堂教学模块分析

根据表格, 在教学手段环节的平均分均高于3.7, 说明教师注重通过教学手段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且比较到位。在言语与非言语知识方面分值明显较低, 水平中等。在技能灵活性环节, 样本院校在技能模块均值都仅为3, 以5分为最高标准, 水平中等。课堂教学环节的跨文化交际培养在技能灵活性方面存在欠缺。在移情和态度环节, 样本院校在行为模块均值都高于3.5, 以5分为最高标准, 水平较高。综上, 非英语专业在课堂教学模块中言语知识, 非言语知识和技能灵活性较差。

4.2 课外渠道

课外渠道的研究划分为学生与教师两部分, 分别研究他们通过课外交流, 活动, 讲座等途径接受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过程。

根据表格2, 学生交流项目与文化讲座项的均分为3.3618, 依据五度量表, 水平中等。教师交流活动项均分2.4243, 水平偏低。显然教师无法通过课外渠道充分补充跨文化交际知识, 提升跨文化交际水平。这必然会影响到教学质量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学生交流项目与文化讲座方面的得分3.3714, 高于教师得分2.9364。教师活动环节整体水平不高。以上数据表明了非英语专业外语教育中对教师自身文化交际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及学生, 应着眼于为学生提供跨学习文化交际知识的机会, 却忽视了教师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求。

4.3 测试

根据表3测试环节两项得分为2.9740和2.6213, 测试内容环节得分较低, 所有院校在测试环节得分均低于3, 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测试环节存在明显不足。所有样本分组中, “是否测试”项目分值高于测试内容分值, 显示高校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测试检验环节的疏漏, 形式大于内容, 仅仅设置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测试, 却缺乏合适的测试内容与测试形式, 不能真正达到检测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 效果不佳。

4.4 各渠道总体分析

根据表格, 高校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渠道的三个环节中, 课堂教学得分最高, 3.4970, 其次是课外渠道3.1430, 最低是测试环节2.7578。三环节得分位于2.5~3.5之间, 根据五度量表的计算方式属于中等, 说明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未被充分强调, 各种培养措施贯彻程度有待提高。

数据显示三大环节中,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战场, 各种课外渠道的使用贯彻频率高, 效果好;而测试环节存在明显缺陷与不足, 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检测力度远远不够, 测试的设置与内容都存在问题。

5 结论

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后, 课题研究成员得出以下结论。

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渠道培养方面, 课堂教学明显比课外渠道和测试渠道丰富完备, 而测试渠道存在不足, 虽然安排了测试, 但测试的形式大于是指内容, 不能从根本上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供帮助。

教学环节对跨文化交际在非言语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培养有明显欠缺, 跨文化交际的氛围不够浓厚, 学生仅仅懂得语言规则, 不能掌握扎根于文化深处的行为模式与心理因素。

在课外渠道环节的学生交流培训的频度明显高于教师, 说明样本高校在课外环节, 忽视了对于教师这一大部分学生的知识来源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6 建议

对课外渠道和测试渠道进行完善, 尤其是测试渠道。提高测试质量, 增强测试的趣味性, 增加测试次数, 测试题型多样化, 针对化, 提高测试效果, 减少学生对测试的恐惧心理, 加强奖励机制的完善, 增强学生的进取心。

学校应在传授言语知识的同时, 加强非言语知识和技能的提高。注重实践教学, 多进行有益的课堂及课外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对外国文化, 思想观念的了解, 不要仅限于语言本身的语法, 单词的表层的知识, 要注重深层次理解。

教师应当鼓励学生通过课外网络社交, 阅读有关外国文化风情的书籍等渠道去了解国外文化, 有意识摄入跨文化交际意识。

教育部门要提高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的意识, 向全国上下的各大高校的师生开展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讲座等。

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

提问之后解释在英语练习中, 必要的文化知识如文化背景、风俗和习惯等都应向学生介绍, 使学生在各种不同的场合正确运用英语。

在角色扮演中体会文化差异当教师在讲交际文化背景时, 应该组织学生多做一些现场表演, 对话可以是关于现实生活的真实情况和经历, 从而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交际氛围, 从而达到切身体会文化差异的目的。

作好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在英语课堂上, 教师应适当穿插有关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 诸如这些国家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及风土人情等等。要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中国与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 避免交际的失败。

参考文献

[1]Brian Spitzberg S.Communicating Across Cultur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7:30.

[2]Yong Yun Kim S.Adaption to a New Culture:An IntegrativeCommunication Theory.Gudykunst W.Theorizing Abou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C].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Fuller-ton, Sage Publication, 2004:385-386.

[3]Stella Ting-Toomey S.Communicating Across Cultur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7:30.

[4]Stella Ting-Toomey S.Communicating Across Cultur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7:31.

[5]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46]高一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10) :27-31.

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 第9篇

一、跨文化交际研究目的

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基本目的有三个。第一,培养人们对不同的文化持积极理解的态度。文化是有差异的,通过发现对方的不同点,反过来加深对自身文化的理解,从而做到客观地把握各自的文化特性。在发现差异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不可忽视大量的共同之处。第二,培养跨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初次与不同的文化接触时,往往会受到文化冲击(Cultule shock),从而产生某种不适应。要使交际得以继续下去,必须设法减缓冲击,提高适应能力。第三,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技能。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走出国门或留在国内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需要学习、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时的实际技能。在美国,除了在大学开设有这方面的课程之外,社会上,如商业界,也有许多机构专门负责跨文化交际技能的培训,以适应国际化社会的需要。可以说,正是基于这一点,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实践意义要大于理论意义。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研究内容有三项。第一,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的研究。第二,言语行为的文化特性方面的研究。第三,非语言交际方面的研究。

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待世界的根本看法,包括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等诸多哲学方面的概念。仅从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来看,东西方文化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西方文化认为,人应该主宰自然,自然是人的征服对象,人类可以利用不断提高的科学技术改造自然、战胜自然,人是万物之中心。与此对应,东方文化认为,人与自然是一种协调关系,人与自然紧密相关,人类不是改造自然,而是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条件为人类服务。

所谓价值观,就是判断好坏、是非的标准,它会将人的行为引至某个方向。因此,价值观构成了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基干。对于隶属于某个文化的人来说,什么行为好,什么行为不好,都是受这个价值观的支配的。价值观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人们很难把握住它,但是通过语言的或非语言的行为模式,往往可以窥视出某种文化的价值观。假设一个小孩看见邻居家的果树上结满了苹果,而不去摘,问他为什么不摘别人家的苹果,他会怎么回答呢?如果是信奉基督教欧美的小孩,那么他会回答说:“我不能去摘,因为上帝在看着我。”如果是中国、日本等东方的孩子,那么一定会回答说:“那是人家的东西,我们不能要。”西方人受基督教的影响,认为自己是上帝之子,自己无时无刻不在受着上帝的监视与庇护。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对于隐藏在文化深层的价值观是回避不了的,人们恰恰是通过了解价值观的不同,加深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这是因为,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时候,往往是在不同的价值观念发生对立的时候。

关于言语行为的文化特性,这是跨文化交际中的又一重要课题。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不同的文化之间自然会产生差异,文化差异反映到语言上,就成为语言上的差异。语言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语言的使用一定得遵循文化的规则。换言之,文化决定思维、决定语言的表达方式。我们设想一下外国人学习汉语时,要学会正确使用“我说一点肤浅的意见,不对的地方请批评指正”这样的句子,除了需要语言本身的知识以外,还必须习得中国社会和文化方面的知识。不需要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而能造出的句子,几乎都是有关事实或状态方面的描写。例如:“我姐姐是一名大学生”、“天安门广场很大”等,这些句子原样译成任何语言都说得过去。然而,有许多句子直译过去要么不通,要么不符合对方的社会、文化规则而不被理解。

例如,同样是接待顾客,不同国家的商店,营业员使用的语言也不相同。

中国:你买什么?(或“您要点什么?”)

美国:Can I help you?(我能帮助你吗?)

二、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

外语教学不仅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应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从这个意义出发,将外语教学看做是跨文化教育的一环更恰当。但是,在跨文化交际时往往会出现问题。这些情况从某种意义上折射出外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问题1:把学习语法和词汇当做外语学习的全部。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不但传递信息的能力很差,就连获取信息的能力也很差,综合交际能力低下。

问题2:学习方法陈旧,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受传统方块汉字学习的影响,学习外语也是一板一眼、循规蹈矩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词、句的理解上,而较少注意篇章;往往重视信息的接收,忽略信息的发出。

在中国,人们对跨文化理解的重要性认识还处于较低层次,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这只不过是个学习外语的问题。他们觉得,只要会外语,剩下的凭常识、按习惯就可以解决。然而,常识这个东西并不一定具有普遍性,它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属于常识性的行为,换在某个外国的背景下可能成为一种不合常识的行为;在某种文化下属于很礼貌的行为,在另一种文化下可能被视为无礼;一种文化下的人怀着敬意说出的话,另一种文化下的人可能理解成一句侮辱性的话;拿汉语的习惯去套外语,有的时候是正确的,有的时候则会套错。有些人将跨文化交际等同于外语的听、说、读、写四会能力。四会能力固然很重要,它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基础,但是它远不是问题全部。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它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与不同的对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如何表述一个思想,与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如何说”、“不说什么”,有时候比“说什么”更加重要。仅运用语法正确的外语,不足以与外国人打好交道。

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 第10篇

一、东西方两种交际文化的差异

1. 习俗人情差异

语言来源于生活,生活习俗与人情世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语言的表达。中华民族素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在交际场合和酒席上,热情的中国人常常互相敬烟敬酒。中国人宴客,即使美味佳肴摆满一桌,主人也总习惯讲几句“多多包涵”等客套话。主人有时会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夹菜,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而在西方国家,人们讲求尊重个人权益和个人隐私,所以他们不会做强人所难的事。吃饭的时候,绝不会硬往你碗里夹菜,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他们也不会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喝酒,不会非要你喝醉了为止。我国电影的“金鸡奖”,先译成Golden Cock Prize,谁料到cock一词除“公鸡”的意思外,还有“雄性器官”的意思,在英语里属于禁忌语,后改译为Golden Rooster Prize。伸出食指和中指,中国人表示“二”,可美国人表示V(胜利);我们用大拇指和食指表示“八”,可我们的“八”字造型在美国人的眼里却是“二”,就这个“二”和“八”,在中美交往过程中闹出过不少笑话。

2. 生活习惯不同

习惯的差异也导致语言表达的不同。中国人见到教师总是称呼:“老师,您早”;而像我们中学英语课堂上常用的“Good morning,Teacher”就不是太正确,因为在英语里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一般不用作称呼,应改为“Good morning,Sir”或“Good morning,Madam”。“小张、小李”在汉语里是很亲切的称呼,而用“小米勒”称呼一位英国青年却是不礼貌的;用汉语称呼“张老、李老、老人家”,中国老人听得心里美滋滋的,很自然地接受年轻人对他们的尊敬和照顾,可是英美老人对此却不习惯。

3. 思维模式存在差异

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认识,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同的文化,因此在思维模式方面必然存在差异,这一点在东西方文化之间表现得尤为明显。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注重逻辑和分析,而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则表现出直觉整体性,这一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特征。由于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往往特别重视直觉,注重认识过程中的经验和感觉,在交往中也往往以这种经验和感觉去“以己度人”。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相比,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模式具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可以解释为识别和简化对外界事物的分类感知过程。从本质上说,思维定势往往忽视个体事物的差别,夸大与另外某一社会群体相关的认知态度,常常带有感情色彩,并伴有固定的信条。在所有的定势中,有些定势是正确的,而有些则是错误的,会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造成交际失误。

4. 行为规范各不相同

行为规范的具体含义就是指被社会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简单地说,就是告诉人们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一种规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套用自身所在社会的行为规范来判定对方行为的合理性,由于双方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常常会产生误解、不快甚至更坏的结果。比如说中国人轻拍小孩子的头部表示一种友好,而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父母会对此非常愤怒。所以说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否能够正确地识别和运用行为规范是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要保障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就必须理解对方的行为规范,尤其是什么行为是被禁止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遵循入乡随俗的原则。

5. 价值取向不同

人们的交际能力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与价值观念联系在一起。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体系,这套体系能够帮助人们区分美与丑、善良与邪恶,这就是人们的处世哲学、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但是它不能脱离具体的文化而存在,每一种文化的判断标准是不同的,这种文化认为是好的,另一种文化可能认为不好,但是它们在自己的文化体系内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绝不可以理解为一种价值标准先进,而另一种价值标准落后。以中西文化为例,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推崇谦虚知礼,追求随遇而安,不喜欢争强好胜,同时社会风气也往往封杀过于突出的个人,正所谓“行高于众,人必非之”。在中国文化中,集体取向占据主导地位,追求个人发展被视为是一种严重的个人主义,必然会受到谴责。而西方文化则非常崇尚个人主义,“随遇而安”被看作是缺乏进取精神的表现,是懒惰、无能的同义语,为社会和个人所不取。人本位的思想根植于他们心中,人们崇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并且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

英语中有不少表现个人进取、个人力量、个人意志的语句,如:“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竞成)、“Everyman is the architects of his own fortune.”(自然的幸福靠自己)、“You have to blow your own horn.”(应吹自己的号角)。与西方“海洋民族”相对的中国“农耕民族”崇尚社团价值至上,无我精神。如:“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大公无私”。群体取向使中国人性格内向、含蓄,不愿引人注目,因而产生了“树大招风,人大惹议”、“人怕出名猪怕壮”等。

二、外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我们与西方的交往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很多文化方面的差异,直接影响到了跨文化交往的效果,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教师极有必要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 授课教师要转变观念

以人为本的对话式英语教学

张万喜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湖北武汉

摘要:根据弗莱雷提出的对话教学的新思想,笔者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对话式教学的尝试。本文提出在英语教学中,要强调师生双主体,教学在平等、民主、互动和交流中进行,消除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的弊端。

关键词:对话英语教学改革平等互动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教育改革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许多有识之士从教育学、心理学等诸多方面对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出路作过深刻的阐述。然而,对话式教学作为传统的“填灌”式教学的挑战者,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并倍受人们推崇。虽然在我国短期内普及对话式教学还有困难,但是作为今后深化改革的方向和全新的教学精神已在教育界达成共识。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该顺应时代潮流,把贯彻英语改革的新精神、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学好英语作为己任,积极推进对话式英语教学。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作了对话式英语教学的尝试,以期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学改革。

对话式教学的精髓就是打破传统的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教学关系,让师生在平等、民主、互动、交流的平等关系中进行对话,把说话权还给学生。要让学生无拘无束、敞开心扉地与教师交流,教师只是对话的参与者,并从中起着协调作

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系中,外语教学多半只在课堂上进行,教师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只把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上,学生就不可能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也无法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授课的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切实认识到文化冲突的危害性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英语文化知识教育的量与度,以及教学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 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

一直以来,大学的英语教学侧重点都放在了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加以控制,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电影、投影仪、互联网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举办一些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出具有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改进教学方法时,一定要使新的内容与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紧密联系,并与语言交际实践紧密结合。

3. 重视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非语言交际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指的是在特定的情景或语境中使用非语言行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过程,它们不是真正的语言单位,但在生活和交际中有时候却能表达出比语言更强烈的含义,一些特定的非语言行为往往代表着特定的含义,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加以重视。中西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文化内涵差异非常大。例如,中国人信奉“沉默是金”,认为沉默里含有丰富的信息,甚至“此时无声胜有声”,而英语国家的人对此颇感不舒服。西方人交谈时,听者一般都会长时间注视对方的眼神,以示听者的认真和对说话者的尊重,但是在中国人看来,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因为中国人不习惯于

用。弗莱蕾曾在《被迫者的教育学》一书中,形象生动地把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比作“储蓄”。他说:“师生间的‘你储我蓄’取代了互相交流———学生‘户头’里的‘存款’越多,他们发展批判意识就越少,而这种批判意识可以使他作为世界的改革者介于这个世界。”英语教学作为一种语言文化的交流过程,实行对话式教学更有其独特的价值。

一、对话教学在中国的历史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采用对话式教学。据《论语》记载,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这是孔子对话式教学的实例,也是孔子启发、诱导式教学思想的充分体现。

二、对话式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美国教育学家巴士卡里亚曾精辟地指出,在美国80年代应该是人走出来,建设人与人的桥梁的时候,即对话的时候。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全球对话的意义不言而喻。英语教学从中受到极大的启发。作为对话主体之一的当代学生,他们有着敏锐的思想,独到的见解,只有让他们在轻松自如的环境中,通过与教师真诚的对话交流,真实地再现他们的思想,才会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学好英语。

1.尊重学生的发言权

对方长时间地盯着自己看。

4. 引导学生广泛接触西方文化材料

在大学里,英语教学的课时非常有限,但学生在课余有充分的可支配时间,因此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西方英语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和时事评论等材料,从中吸取文化知识,增加文化素养,拓宽西方文化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另外,有外教的学校还应充分发挥外教在西方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他们是活的文化教材,让学生直接与外教交流,听外教作报告或讲课,其言传身教会对学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结语

交际能力是最基本的语言能力,是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由于不同民族的文化,尤其是中西方交际文化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给我们学习和正确使用外语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应注意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努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摘要: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交际,因此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要完成某一门语言的交际能力的培养,就不可避免地要对使用这种语言的国家的文化进行了解与学习,因为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然而,由于东西方国家的社会习俗、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及行为准则等方面存在差异,造成了交际上的困难,因此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必须注意了解两种交际文化的异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关键词:交际文化差异,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许果、梅林.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8卷第6期,P121-123.

[2]顾江禾.东西方文化对比小议.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2001年第22卷第4期,P279-282.

[3]华厚坤.试论跨文化语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年第6期,P153-154.

[4]吴锋针.中西习俗文化“冲突”.绥化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P90-92.

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第11篇

关键词: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培养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跨文化交际日益密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要。同时外语教学研究表明,外语学习已不仅仅满足于基础知识的学习,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本文从论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入手,探究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

一、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1.时代原因

当今的跨文化交际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人类运输系统的发展。旅游业迅猛发展,促进了各国之间的交往;其次,世界人口大量增加,对地球有限资源的争夺更加激烈;再次,世界的整体格局仍是和平而稳定的,但在局部内仍有各种争端发生。最后,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对教育领域有重要影响。国家之间在各个领域的交往日益密切,时代需要大量跨文化交际的人才。

2.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文化语意极其丰富, 19世纪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中提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社会成员个人获得的能力、习惯在内的综合能力。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与存在方式,是人类独有的能力,这是区别于动物的声音最本质的特征。语言产生于一定的文化团体,因而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但语言与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即语言与意义之间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关系。例如“你好”用英语表示为”hello“, 而在法语中则用”bonjour”。

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离的,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形成基础。语言的存在与发展既受社会文化的制约,又与社会文化相互依存。在外语教学中,语音、词汇、语法等都是文化的一部分,但学习者学习语言不应局限于专业知识,而应深刻体会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跨越外语使用者的文化障碍,才能使交际更加得体、妥当。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必然要求在外语教学中导入文化的内容。通过对文化的深刻,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从而避免语用失误。

二、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通常来说,跨文化交际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活动的过程。它不单单是语言的交际,更是文化的交际,并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包括态度、知识、技能三个方面:培养人们对于不同文化的积极态度,了解不同交际场合需要的社会文化知识,并掌握正确交际的技能。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充实学生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

现行外语教材中,西方文化知识比比皆是。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思维能力。在预习部分,教师可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先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文化背景知识。同时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一些与课文相关的书籍,从而扩大学生知识面;另一方面老师也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背景知识,比如结合课文嘉绍英语国家的常用成语、俗语等。

新概念英语2(NEW CONCEPT ENGLISH 2)第37课“ The Olympic Games”讲的是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某个国家举行,国家为此做了许多努力。奥林匹克运动会包含了多种体育运动项目,每四年举行一次。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公元前776年),因举办地在奥林匹亚而得名。19世纪末法国的顾拜旦男爵创立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从1896年开始奥林匹克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次,预习部分可先让学生了解奥林匹克运动会定义、起源和发展等,并推荐学生阅读关于希腊神话的书籍。正式行课期间,教师适当扩充学生感兴趣的热点知识。

例如:

“As a great many people will be visiting the country, the government will be building new hotels, an immense stadium, and a new Olympic-standard swimming pool.”

教师可准备2012夏季伦敦奥运会视频,让学生了解国家为奥运会所做的努力,以及国民的参与度,并深刻理解奥运会精神—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

2. 注重跨文化对比,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識

跨文化对比是造成学生语用失误的重要原因。通过对两种文化差异的对比,学生可学会不同语言的交际模式,增强跨文化意识,避免跨文化交际的失败。教师可通过充分挖掘教材,有意识的进行文化比较,从而实现文化意识的渗透。

比如,词汇教学中要注意某些词义在中英两种语言中的内涵并不一致,英国诗人雪莱在《西风颂》中对”west wind” 做了高度的赞扬,西风是春天的希望。再如John Milton 的And west winds musky wing(带有芳香翅膀的西风)。从这些意象可以看出,西风在西方是勃勃生机的象征。然而在东方,西风则是凛冽,寒冷的意思。比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西厢记》里也写道:“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主要是由于东西方地理位置的不同,当西风吹起来的时候,英国正是春天来临而东方正是深冬或者隆冬,树木凋零,天气变冷。

另外,对于“龙”的理解,东西方也各有不同。中国文化多是赞扬“龙”的神圣、至尊、吉祥。如将皇帝称为”真龙天子“,中国人是“龙的传人”,“龙飞凤舞”比喻书法活泼刚劲。然而在西方国家,“龙”多被赋予凶残,邪恶等各种贬义。欧洲第一篇民族史诗《贝奥武甫》

中就讲述了民族英雄贝奥武甫与龙搏斗的故事,故事中毒龙血腥而凶残,它提出火舌,对准高贵的大厅,恐怖笼罩了大地。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这些差异,并有意识的融入教学中,从而使学生更加了解东西方文化。

三、结语

时代需要跨文化交际的人才,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又要求外语教学必须结合文化。教师通过教材的讲解插入文化的内容,并在行课中不断进行中外文化的对比,可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宏. 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M]. 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2]邹芙林. 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 潍坊学院学报, 2005-05, 5(3) : 132-135.

作者简介:

浅谈跨文化的外语教学 第12篇

一、在外语教学中关注中西文化

英语和汉语的社会群体在各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由于不同的风俗习惯、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和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形成了具有各自民族特色的词汇体系。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反映民族文化意义的词汇。这些词汇的文化意义呈现出差异性。

1. 词汇的文化内涵不同

词汇的文化内涵一般是指其感情色彩、风格意义和比喻意义等。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是两种差异最大的文化类型, 东西方民族在词语的意义联想和文化意想方面必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例如“individualism”一词字典中的汉语意思是:个人主义, 利己主义。这在中国人看来含有贬义的意思, 而事实上, 在西方这个词是褒义。又如中国人爱用“黄色”象征低级趣味的影视书画作品, 以至有时学生一看到“yellow book”和“yellow press”, 就想当然地将其理解为属“扫黄打非”之列的黄色书刊。可实际上, 在英语中前者指的是“法国等国家政府发表的报告书”, 后者则指“哗众取宠的报刊”。

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所以在学习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理解, 以防我们单纯地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评价。比如说red这一词, 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 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的日子有关。尤其在中国, 红色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等积极意义, 但英语中的“red”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 如“red flag” (惹人生气的事) 。还有blue这个词, 在英文中除了是蓝色以外还有忧郁和色情的意思, 而很多人不知道blue具有色情的意思, 就常常误用yellow来表示。中国人蔑视狗, 因而有“走狗”、“狗急跳墙”、“狗眼看人低”等等之说。而在西方国家, 人们则欣赏狗的勇敢和忠诚, 对狗的赞誉也屡见于口语和谚语中, 并把人比作狗。例如, “a lucky dog” (幸运儿) 、“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等等。

2. 交际语域的差异

“您老、小王”等表示称呼的用语, 在汉语里是很礼貌的, 在英语文化里却可能是很不礼貌的。例如:“小+姓”, 在汉语里是个亲切的称呼语, 但若在此称呼一位美国人, 却是极不礼貌的。反过来美国人喜欢用名字称呼对方, 以示亲切。不仅年龄相近的人之间这样称呼, 年龄悬殊的人之间也这样称呼, 且没有不尊重对方的意思, 儿子甚至对其父亲直呼其名。但在中国, 直呼其名在很多场合则显得不够尊重, 孩子直呼其父母之名更是忌讳。别人也会认为这孩子不懂规矩, 这是由于文化不同而产生的语域上的差别。在听到别人赞扬时, 中国人心里虽然很高兴, 但往往是否定对方对自己的赞美, 先贬低自己一番, 而西方人则一般没有贬己尊人现象。他们听到赞扬后往往表示高兴并如实地说出自己的感受。比如, 中国学生听到外国人说:“你的英语说得很好!”之后, 往往回答“不, 不, 我的英语说得不好。”以示谦虚, 殊不知客人听了这种回答是要生气的。因为英语是他的母语, 他有能力判断语言的好坏, 学生的回答等于说他不懂什么是好的英语。

二、加快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随着跨文化交际活动的日趋频繁和对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不断深入, 全球范围内的文化教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瑞典、挪威和丹麦分别从1962年、1974年和1975年开始先后将文化教学列入各自的教学大纲, 美国的大部分学校在20世纪50年代也将文化学习视为外语教学的首要目的。在我国, 文化教学在不同时期的大纲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强调和规定, 但整体上还是有限的、零散和随意的。

只有通过对西方文化背景与中国文化存在差异的了解, 才可能将西方的文化知识与学校自己开发的校本课程结合起来。校本课程的开发, 主要是针对国家课程开发, 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地方性、特色性等课程的开发, 实现课程决策民主化。从其本质上说是学校教育共同体在学校一级对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所有活动。融通指相互沟通, 融会贯通, 中西文化融通指中国和西方文化的一种交融和相互渗透,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在中西文化贯通的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过程中, 我校不断引进原汁原味的澳大利亚原版UEI英语教材、小语种教材 (韩语和日语) 和本校高中英语教师根据本校学生学情编写的融入和渗透西方文化的听力及阅读教材等。例如, 听力材料采用的是地道的美式英语或英式英语发音, 这样有助于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根深蒂固的语音概念, 使他们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并模仿标准的英语发音, 从而有利于学生们正确标准的语音概念的形成。其次, 阅读理解的文章可采用百分百的欧美国家时事趣事或科普生活的原文, 使学生能够更进一步地了解欧美国家的风俗习惯, 社会制度, 以及与中国之间所存在的各种理念和生活的差异, 通过这些文章去了解中西方各个领域存在的差异, 从差异中学习。当然, 这些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是结合我们江苏省的高考政策, 链接高考题型, 并在内容上进行不断地更新和修正, 还有就是在吸收西方文化的同时, 坚守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嫁接过程。目的是真正开发出有着外国语学校特色的中西文化融通的外语校本课程。在校本教材开发过程中, 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学校的优势和风格, 进而通过校本教材及课程的开发形成特色。校本教材开发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应通过实践不断修改和完善校本教材。

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在他的《语言》一书中指出:“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以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要注重中西方文化的融通, 既吸收外来的又坚守自己的。总之, 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多差异, 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 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 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 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外国文化, 特别是英语国家的文化, 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和恰当运用英语的能力, 并不断拓展其文化视野, 加深其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 培养其世界意识和人文精神。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不仅仅影响着语言的变动发展, 也渗透到语言习惯中。英语学习不能脱离文化而学习, 老师也不可能在英语教学中脱离文化而教学。在这样的条件下, 应使中西方文化有机地融合起来, 贯穿在书本之中为学生所用, 但如何才能在教学中做到西为中用, 中西结合呢?一、在外语教学中关注中西文化, 二、加快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上一篇:确定无疑下一篇: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