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恶性肿瘤诊断

2024-07-21

消化道恶性肿瘤诊断(精选9篇)

消化道恶性肿瘤诊断 第1篇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8月~2012年2月我院的144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其中男79例,女65例;年龄为37~79岁,平均年龄为56.8岁;其中胰腺癌32例,肝癌29例,结直肠癌38例,胃癌45例。并选择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1.2 检测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清晨采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检测。CEA试剂盒瑞士(CANAG),MULTISKAN MK2酶标仪(英国THERMO)。严格按照CEA试剂盒上的说明来进行操作。

1.3 结果判断

CEA>5ng/ml为阳性。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的数据均由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及分析,统计资料采用t检验的方法,组间差异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CEA在不同类型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在结直肠癌患者组的阳性率为60.53%(23/38)、胰腺癌为46.88%(15/32)、肝癌和胃癌分别为34.48%(10/29)和33.33%(15/45)。在不同种类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中,CEA的表达有一定的差异性,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率最高,胰腺癌次之、再次是肝癌和胃癌。各肿瘤组与健康对照组间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1

3 讨论

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发生和增生过程中,由肿瘤细胞生物合成、释放或者是肿瘤与宿主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类物质[4~7],这类物质可在细胞、组织或体液中出现,反应着肿瘤的存在与生长。其中CEA是临床较为常用的消化道肿瘤标志物[8]。本文对144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CEA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分析其在不同类型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结果显示,在不同类型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中,CEA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率最高为60.53%(23/38),胰腺癌次之46.88%(15/32)、再次是肝癌和胃癌)34.48%(10/29)和33.33%(15/45)。各肿瘤组与健康对照组间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CEA可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诊断的一个辅助依据。

CEA主要是在人体结直肠癌等组织中的一种糖蛋白,且研究发现此种糖蛋白一般存在于内胚层的消化道腺癌以及2~6个月胚胎的肝、肠以及胰腺组织之中,但是在健康的成年人体结肠及其他组织中较少发现此种组分[9]。虽有些良性疾病如结肠息肉、溃疡、胰腺炎等患者CEA也有升高,但其检测值远远低于恶性肿瘤,一般小于10ng/ml。CEA超过20ng/ml时往往提示有恶性肿瘤,所以测定血清中的CEA含量对鉴别消化道良性疾病与恶性肿瘤也非常重要。有报道CEA在肿瘤中的表达与肿瘤分期正相关,晚期肿瘤无论是阳性率还是检测值都明显高于早期肿瘤[10]。

综上所述,在不同类型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中,CEA都有一定的表达率,因此,血清CEA可作为一种检测指标,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检测在消化道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2年2月我院住院和门诊的144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胰腺癌32例,肝癌29例,结直肠癌38例,胃癌45例,并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中CEA的水平。对CEA在不同种类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CEA在结直肠癌患者组的阳性率最高,为60.53%(23/38)、胰腺癌为46.88%(15/32)、肝癌和胃癌分别为34.48%(10/29)和33.33%(15/45)。结论:在不同类型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中,CEA的表达有一定的差异性,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率最高,胰腺癌次之、再次是肝癌和胃癌。各肿瘤组与健康对照组间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CEA,消化道恶性肿瘤,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孙淑明,陈文专,卢晓峰,等.胃肠道肿瘤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癌胚抗原检测的临床意义[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08;21(1):37~39

[2]王梅,盂华,刘晓颖.AFP、CEA、CA199、CA724联合检测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临床价值[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1;20(6):546~548

[3]吕晓娴,刘冰,张瑞丽.血清CEA和CA199及CA724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的临床意义[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7;14(1):26~27

[4]闫书印,代丽,李勇,等.血清CAl99和CEA在消化道肿瘤中的诊断价值[J].现代肿瘤医学,2012;20(8):1675~1676

[5]庄珊珊,陈炯玉,方裕森,等.血清CAl99与CEA检测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J.现代肿瘤医学,2010;18(7):1359~1361

[6]孙丽娟,张申.癌胚抗原测定在消化道肿瘤中的意义[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9):35

[7]黄炳兴,徐捷.血清肿瘤标志物测定在胰腺癌中的意义[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7):873~874

[8]游永强,林发全,龚道元,等.CEACAM1、CA242和CA199单项和联合检测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1;29(3):239~241

[9]徐惠明,周明霞,张群雄,等.血清肿瘤标志物AFP、CEA和CAl99联合检测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实用临床医学杂志,2011;15(3):24~26

消化道恶性肿瘤诊断 第2篇

【关键词】中医综合护理;耳穴压豆;化疗;消化道毒性;肺癌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013-01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生活方式及生活环境的改变,癌症已逐渐成为“第一杀手”,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等发病率逐渐上升[1]。目前,对于癌症的治疗,无论手术与否,均离不开放疗或化疗,放化疗所带来的消化道毒性(如恶心呕吐、腹痛、食欲减退)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60%-80%),尽管应用止吐药物,效果仍不明显(40%-60%)[2],如何通过各种手段降低消化道毒性反应,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机体功能恢复,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笔者将我院60例进行化疗的肺癌晚期患者,随机均衡分为2组,每组30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胃治疗,治疗组在护胃基础上予以耳穴压豆、灸法、心理疏导等中医综合护理,观察两组化疗患者腹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毒性反应情况,并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现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6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癌症化疗患者,根据癌症类别、性别、年龄等随机分为2组,每组均为30例,对照组为常规护胃治疗,治疗组为中医综合护理干预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化疗方案60例患者均采用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化疗,每28天为1个周期,2个化疗周期为1个总疗程。

2.2常规护胃治疗所有患者均使用奥美拉唑40mg静滴QD护胃治(统一由常德市第一中医院药剂科提供)。

2.3中医综合护理治疗组在化疗及常规护胃治疗基础上,予以耳穴压豆、灸法、心理疏导等中医综合护理,其操作方法如下:(1)耳穴压豆: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用探棒选取神门、脾穴、胃穴、交感穴,局部使用75%酒精消毒后,左手固定耳廓,右手将贴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0.5*0.5cm)贴于上述耳穴,(对侧耳穴压豆方法同前),然后用拇指食指同时对双侧耳穴进行适当揉捏按压,使局部产生酸麻胀痛等反应,每次按压5分钟,每天3次,3d换一次药豆;(2)灸法:患者取仰卧位,选取中脘、足三里(双侧)、内关(双侧),使用温灸盒进行温灸治疗,每天2次,每次15分钟;(3)心理疏导:安慰并鼓励患者积极治疗,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介绍成功治疗的病例和治疗前后效果,消除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疑虑,帮助其正确认识疾病的性质,从而有效地减轻心理压力,重获康复的信心。

2.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分析软件来完成对所得数据的处理,所有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x2分析),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Ridit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疗效评定标准恶心呕吐程度按WHO化疗药物毒性反应分级标准分级:0级:无呕吐;Ⅰ级:恶心;Ⅱ级:呕吐可控制;Ⅲ级:频繁呕吐需治疗;Ⅳ级:频繁呕吐难以控制[3]。根据以上分级标准,制定疗效评定标准为:0级、Ⅰ级为显效,Ⅱ级为有效,Ⅲ级、Ⅳ级为无效。

3.2恶心呕吐情况所有患者治疗1个疗程(2个周期),每周期后记录患者恶心呕吐症状改善情况(表2),并进行疗效比较(表3),经秩和检验,治疗1个周期后,两组患者恶心呕吐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周期后,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具体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中医综合护理,能有效患者化疗患者恶心呕吐反应。

4.讨论

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是癌症患者除疼痛之外的另一大痛苦,其机制十分复杂,可能为化疗时受到化学、物理刺激,产生多种递质(如毒蕈胆碱、多巴胺、5-HT等)作用于胃肠道的受体并传入神经,传入大脑呕吐中枢,通过迷走神经、交感神经等引起恶心、呕吐等反应。

中医认为,化疗能导致胃失和降,气逆于上,引起恶心呕吐,多属虚寒之证。《灵枢·口问》篇说:“耳为宗脉之所聚”。耳穴能和胃降逆止呕,能抑制膈肌痉挛、抑制大脑皮层的呕吐中枢,舒缓迷走神经,抑制其兴奋性,从而起到镇静解痉止呕的功效[2]。耳穴压豆是指将药豆粘贴于耳穴处,并适当揉捏按压,使局部产生酸麻胀痛等反应,已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大量文献表明耳穴压豆能有效缓解化疗患者恶心呕吐情况[2]。灸法具有温阳散寒、温通经脉的作用,临床广泛应用于虚寒导致的虚弱、疼痛、痉挛等患者,足三里为保健要穴,循行于脾经,具有理气除湿、通降胃气、扶助正气,起到补虚泻实的作用,中脘能温中补虚,内关具有缓解痉挛等作用。但灸法具有较强的温补散寒作用,适合用于虚寒者,而有热像者不宜使用,且有皮肤过敏者慎用。

笔者通过观察中医综合护理对肺癌晚期患者化疗引起恶心呕吐反应的疗效,表明加强中医综合护理能明显缓解化疗后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耳穴压豆、灸法操作簡便,经济实用,疗效独特持久,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耐受性较高,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曾红梅,陈万青.中国癌症流行病学与防治研究现状[J].化学进展,2013,25(9):1414-1419.

[2]徐妍,董勤,朱伟坚.耳穴在肿瘤诊治中临床应用述要[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1):205-207.

消化道恶性肿瘤诊断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整群选取了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来治疗的248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以及209例来院体检的健康人员作为研究对象, 男性337例, 女性120例, 年龄在22~89岁之间, 平均年龄 (60.6±11.9) 岁。其中对照组男性154例, 女性55例, 年龄在22~79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59.54±12.57) 岁。观察组男性183例, 女性65例, 年龄在25~89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61.5±11.3) 岁。观察组患者经临床确诊均为消化道恶性肿瘤, 其中胃癌108例、结直肠癌65例、肝癌45例、胆囊癌11例、胰腺癌2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多种肿瘤标志物结合检测方式进行检测, 患者在晨起后取2.0 ml空腹静脉血放置在普通干燥管中静置, 取血清于深圳新产业MAGLUMI4000检测仪以异鲁米诺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AFP、CEA、CA199、CA50、CA724、CA242。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恶性肿瘤的阳性率。其中检测项目的标准参考范围如下:甲胎蛋白 (AFP) <10 ng/ml;癌胚抗原 (CEA) <9.7 ng/ml;糖类抗原一 (CAL199) <37IU/ml;糖类抗原 (CA50) <25 IU/ml、糖类抗原CA724<12IU/ml;糖类抗原CA242<15 IU/ml[3,4]。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收集的所有患者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两组患者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检测阳性率对比

两组人员经相同方式检测后发现, 观察组患者的阳性率高于健康体检人员的对照组, 并且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于单项检测, 见表1。

注: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患者部分检测值对比

经临床检测后, 对两组患者的AFP、CEA、CA199、CA50、CA724、CA242检测值进行了观察。经观察后发现, 观察组恶性肿瘤患者的各项指标和对照组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注: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临床治疗中早期发现恶性肿瘤并且早期诊断, 可以将患者的生存率有效提高。当前, 全球疾病中恶性肿瘤均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5,6]。恶性肿瘤的表现有以下特征: (1) 早期症状不明显早期肿瘤甚至中期肿瘤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 在临床治疗中经常误诊、漏诊。 (2) 转移性肿瘤在临床治疗中有迅速转移特征, 如不及时发现并治疗会导致癌细胞转移到全身组织中。所以, 对肿瘤及时发现、诊断并且使用有效方式进行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以及生存质量非常必要。

肿瘤标志物是因肿瘤代谢出现并代谢到体液中的生物物质, 并且肿瘤标志物发展到肿瘤晚期, 肿瘤细胞所分泌出的癌细胞标志物含量就会越高, 因此临床诊断中可以通过肿瘤标志物的含量判断患者是否出现肿瘤, 此种诊断方式在临床诊断中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同时为将肿瘤诊断的准确性有效提高, 在临床诊断中可以使用几种相关的肿瘤标志物对患者各项指标联合检测并判定[7,8]。

多种肿瘤标志物检测系统是肿瘤标志物中的新型检测系统, 临床检测中可同时检测多种肿瘤标志物, 通过多种恶性肿瘤对患者进行辅助诊断[9]。同时研究发现, 对健康人员使用此种检测方式进行检测可达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目的。但是该研究也发现, 多种肿瘤标志物结合检测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存在假阴性、假阳性的情况, 主要原因可能是和患者感染、妊娠、手术、饮食习惯等有关。所以对肿瘤患者诊断的过程中不仅要使用多种肿瘤标志物对患者进行检查, 同时还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影像资料检查等进行确诊。

该研究发现, 观察组患者的阳性检测率为71.4%, 对照组阳性检测率为5.7%;观察组的AFP、CEA、CA199、CA50、CA724、CA242检测值结果高于对照组, 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 联合检测可将恶性肿瘤的阳性率明显提高。将该结果和其他研究结果对比分析后, 该研究所得结果与其他研究所得结果基本一致, 有良好借鉴作用[10]。

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多种肿瘤标志物结合检测方式进行检测可将对恶性肿瘤的诊断率明显升高, 可在临床诊断中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探讨多种肿瘤标志物结合检测在消化道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该院整群选取了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来治疗248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以及209例来院体检的健康人员作为研究对象, 观察组为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 对照组为来该院进行体检的209例健康人员, 对两组人员进行多种肿瘤标志物结合检测。比较观察两组各项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阳性检测率为71.4%, 对照组阳性检测率为5.7%;观察组的AFP、CEA、NSE、HGH、PSA检测值结果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多种肿瘤标志物结合检测方式进行检测可将恶性肿瘤的诊断率明显升高, 可在临床诊断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多种肿瘤标志物结合检测,消化道恶性肿瘤诊断,临床意义研究

参考文献

[1]赵磊, 武香玲.血清肿瘤标志物CEA和CA19-9联合检测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评价[J].中国病案, 2013 (5) :44-46.

[2]王常利, 孙琰荣, 雷慧珠, 等.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贵州医药, 2014, 38 (5) :441-443.

[3]周宋元, 胡玲琴, 钱叶强, 等.不同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J].肿瘤药学, 2014, 4 (4) :282-285.

[4]左芳, 程中应, 吴琴, 等.血清3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早期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1, 8 (4) :436-438.

[5]王晓飞, 王玉洁.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在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1, 15 (7) :1111-1113.

[6]徐惠明, 周明霞, 张群雄, 等.血清肿瘤标志物AFP、CEA和CA199联合检测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 15 (13) :24-25, 31.

[7]张爱波.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消化道恶性肿瘤诊断中的研究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1 (10) :142-143.

[8]马经野, 刘新民.蛋白芯片联合检测多种肿瘤标志物在消化道肿瘤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8, 12 (11) :1393-1395.

[9]陈宁, 谢芳.肿瘤标志物CA19-9、CEA和CA50联合检测在消化道肿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3 (1) :115-116.

消化道肿瘤微创手术就可治? 第4篇

一月前的一次体检,吴老太太被查出食道中段有个病变范围3厘米的隆起病灶,经活检证实为早癌。因为发现早,而且老人已经80高龄,本人和家属都不想做传统的开腹手术,在医生建议下,使用了一种叫“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方法进行治疗。

无需开腹的ESD

ESD是一种高精尖的治疗早期消化道肿瘤的技术,指利用各种电刀对病变进行黏膜下剥离的内镜微创技术。该技术可实现较大病变的整块切除并提供准确的病理诊断分期,达到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效果。对患者而言类似做胃镜或肠镜,操作过程在全麻下进行,医生可通过胃肠镜及相关器械直接从食道、胃腔或肠腔内进行内镜下病变组织切除,无需开腹进行手术。

ESD治疗的优点在于,患者不用开腹、创口较小,并能较完整地保留生理通道,这有利于患者保持体力,术后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以胃癌为例,以往的外科手术,通常是将肿瘤病灶连同胃大部分切除,同时进行淋巴清扫,手术后大部分病人的生活质量较低。如果采用内镜下切除方法,对病人的身体损伤可以大大减小。

当然,内镜下切除消化道肿瘤也受条件限制。ESD的适应范围病变局限于粘膜和粘膜下层的早期癌、癌前病变、胃肠道间质瘤、平滑肌瘤等良性肿瘤、较大的息肉、有症状的异位胰腺等。早期食管癌、胃癌或结肠癌的病人在治疗前需进行超声内镜检查,明确病变浸润深度,CT检查排除局部淋巴结转移。

关键在于早期筛查

通常,消化道早癌基本上没有特异性临床表现,“间接”被发现者占多数。当出现呕血、黑便、消瘦才来医院进行检查确诊治疗时,很多病人其实已经到了疾病的中晚期阶段。因此,消化道肿瘤的早期筛查很重要。医生特别提醒有肿瘤家族史、息肉病史或45岁以上的高危人群,一定要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对于有症状的人群,更应随时进行检查,以免错过早期的最佳治疗机会。

消化道恶性肿瘤诊断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2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为试验组, 所有患者均经实验室检查、B超、CT及病理检查确诊。其中男74例, 女46例, 年龄28~80岁, 平均年龄 (61.7±8.2) 岁;胃癌27例, 肝癌35例, 结直肠癌43例, 胰腺癌15例。对照组I为同期住院的100例消化系统良性病变患者, 其中男57例, 女43例, 年龄26~78岁, 平均年龄 (56.7±7.2) 岁;胃炎22例, 肝炎肝硬化26例, 结直肠炎35例, 胰腺炎17例;对照组II为同期来我院的100例健康体检者, 其中男59例, 女41例, 年龄25~76岁, 平均年龄 (53.6±6.5) 岁, 均经临床体格检查, 体检中未发现任何肿瘤。

1.2 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系统测定所有血清标本中肿瘤标志物CA19-9、CEA和CA50的含量, CA19-9定量检测试剂盒由雅培制药有限公司提供;CEA定量检测试剂盒化学发光法由雅培制药有限公司提供, 采用无菌试管于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3 ml, 8 min将血清分离, 血清分装后置于4℃保存待用, 检测操作方法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3 结果判定标准

肿瘤标志物CA19-9、CEA和CA50的临界参考值为:CA19-9<37 u/L、CEA<5 ng/m L和CA50<25 ku/L, 超过临界参考值计算机自动判定为阳性。敏感性=试验组测定指标的阳性例数/试验组总例数, 准确性= (真阳性数+真阴性数) /总例数, 特异性=对照组测定指标的阴性例数/对照组总例数[3]。

1.4 数据分析

所有数据分析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 两组比较以检验表示, 计量数据用表示, 且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中肿瘤标志物CA19-9、CEA和CA50含量比较

试验组血清中肿瘤标志物CA19-9、CEA、CA50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各组检测情况比较

试验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3 血清肿瘤标志物单项及联合检测的评价

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CEA和CA50各单项指标及联合检测诊断评价及比较分析, 见表3。

%

3 讨论

在癌症的诊断中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并不存在绝对理想的肿瘤标志物, 单指标的检测存在灵敏性和准确性低、阳性率低且费用高, 采用联合检测的方法可大大提高准确性和灵敏性[4]。CA19-9是一种新的来源于人结肠细胞株的肿瘤标志物, 属于低聚糖肿瘤相关抗原, 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有较高的表达, 尤其是对胰腺癌、肝癌及胆囊胆管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阳性率, 且优于其它肿瘤标志物[5]。CEA是由肿瘤组织产生的重要的肿瘤相关抗原, 对内胚层分化的肿瘤阳性检出率较高, 对胃肠道肿瘤有一定的特异性, 对胃癌的病情预后有一定的帮助, 可作为结直肠癌判断预后的指标, 但其灵敏性不够[6]。CA50是一种新的消化道肿瘤标志物之一, 在肿瘤相关抗原中比较普遍, 研究表明其在各种上皮类恶性肿瘤中可升高, 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7]。

本研究采用肿瘤标志物CA19-9、CEA和CA50检测消化道肿瘤, 试验组血清中肿瘤标志物CA19-9、CEA和CA50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肿瘤标志物CA19-9、CEA和CA50单检对消化道肿瘤的灵敏性分别为48.3%、37.5%和52.5%, 准确性分别为74.1%、53.8%和64.1%, 特异性分别为91.0%、95.0%和89.0%;联检的敏感性为90.8%, 准确性为82.8%, 特异性为74.0%。因此, 我们认为肿瘤标志物CA19-9、CEA和CA50的联合检测, 可显著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对消化道肿瘤的诊断提供了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消化道恶性肿瘤,肿瘤标志物,早期诊断

参考文献

[1]马振华, 郭春林.检测肿瘤标志物在胃癌诊治中的研究进展[J].包头医学院学报, 2009, 25 (4) :109-111.

[2]梁茱, 王海枫, 吴爱祝, 等.12项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消化系统肿瘤的临床意义[J].中国热带医学, 2005, 5 (3) :407-409.

[3]刘瑾, 白杨娟, 王兰兰.肿瘤标志物CEA、CA19-9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检测的临床意义[J].华西医学, 2008, 23 (2) :334-336.

[4]牟江洪, 李增鹏, 王东, 等.结直肠癌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联合检测及其在诊断中的意义[J].消化外科, 2005, 4 (4) :268-270.

[5]梁金花, 高月娟, 鞠传余.胃癌肿瘤标志物临床意义与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2, 20 (6) :278-280.

[6]杜素君, 刘俊驰.胃癌与CEA、CA19-9之间相互关系的探讨[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08, 15 (1) :55-56.

消化道恶性肿瘤诊断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1月-2011年11月间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125例作为对照组, 对其贫血情况进行分析, 患者年龄27~83岁, 平均年龄为 (52.5±5.6) 岁, 男性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97例, 占77.60%, 女性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28例, 占22.40%。根据对照组分析结果对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的以贫血为首发表现的疾病患者52例作为试验组, 患者年龄23~81岁, 平均年龄为 (50.5±4.6) 岁, 男性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41例, 占78.85%, 女性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11例, 占21.15%。

1.2 方法

根据对照组分析结果对试验组患者采取四种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进行疾病诊断。对于有较为明显的贫血患者采取肿瘤标记物检测, 其中对于有胃肠症状的患者, 根据其具体疾病情况进行特异部位的内镜检查, 若结果为阳性则采取特意治疗, 若结果为阴性则对患者采取小肠造影、MRI、CT以及B超等检查。对于进行肿瘤标记物检测无胃肠症状的患者采取双向内镜检查, 若检查结果为阳性则采取特异治疗。其中肿瘤标记物为CA19-9、CEA、AFP以及CA72-4。

1.3 统计学方法

资料输入SPSS 18.0软件包分析, 采取±s以及例数 (n, %) 表示数据, 采取t检验、χ2检验进行组间数据比较。P<0.05时, 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诊断对照组中有贫血情况的患者有101例, 占80.80%, 患者的血红蛋白值在32~96 g/L之间, 其中缺铁性贫血患者有95例, 占贫血患者94.06%。而经诊断试验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值在46~98 g/L之间。而对照组中消化道肿瘤疾病类型及试验组中贫血患者疾病原因情况的详细数据资料见表1。

试验组贫血患者疾病原因情况的详细数据资料见表2。

3 讨论

临床上贫血的主要发病原因为胃肠道慢性病变, 同时在对消化性恶性肿瘤疾病进行早期诊断时对于以贫血为首发表现的临床特点给予一定的关注。为有效地给予患者早期有效且准确的疾病诊断, 避免出现误诊、漏诊现象, 在对患者进行疾病诊断时应给予一定的关注, 而建立诊断程序有一定积极的临床意义[1]。贫血缺氧易导致人体神经组织损害, 临床上出现头痛、失眠、记忆力不集中以及失眠多梦等[2]。人体处于贫血状态时人体机体通过自身神经体液对有效血容量进行调节, 从而致使患者皮肤苍白, 黏膜供血减少;同时人体单位容积血液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量减少, 从而导致人体黏膜、皮肤颜色变淡[3]。另一方面, 由于人体贫血时其消化腺分泌有一定减少甚至出现腺体萎缩情况, 从而导致患者出现食欲降低、腹部胀满以及大便性状、规律改变等情况, 而缺铁性贫血患者则易出现吞咽异物症, 恶性贫血以及巨幼细胞贫血患者易出现牛肉舌、舌炎以及镜面舌等情况[4]。由于在消化性肿瘤疾病患者中, 慢性贫血较为常见, 主要临床症状为乏力、头晕以及易疲劳等临床非特异性表现, 无法引起患者及医师的关注, 从而造成早期疾病误诊、漏诊情况。

在以贫血为疾病首发症状的疾病病变中, 为肠道病变所占比例最大, 因此在对以贫血为首发症状的患者进行疾病诊断是首先采取消化内镜检测。对于同时出现消化道症状和贫血症状的患者, 给予双向内镜检查后能够明确病灶, 而给予CT等检查能够对患者肝、胰以及胆病灶进行确定, 而小肠造影能够对小肠淋巴瘤进行确诊。给予明确消化道疾病症状的患者胃镜检查, 若结果为阴性则给予结肠镜检查;若结果为阳性则给予消化道检查。而由本次实验所得数据资料可知, 对照组中的消化性肿瘤患者80.80%有贫血情况, 其中缺铁性贫血占贫血人员的94.06%, 而试验组贫血患者中消化道肿瘤疾病患者占76.92%。

综上所述, 消化道肿瘤患者易出现贫血情况, 而以贫血为首发临床表现的疾病患者应优先给予消化道肿瘤疾病监测, 有较好的临床诊断意义,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葛军娜, 于健春, 康维明, 等.结直肠癌肿瘤相关性贫血相关因素综合分析[D].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1, 33 (5) :549-554.

[2]于健春, 葛军娜, 唐云, 等.胃、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贫血状况的多中心临床调查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 2011, 49 (1) :53-56.

[3]黄俊霞, 孟繁军.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应用[J].中华肿瘤杂志, 2011, 33 (11) :877-878.

消化道恶性肿瘤诊断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4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男23例,女17例;年龄21~82(48.6±2.3)岁;食管癌21例,胃癌11例,结直肠癌5例,胰腺癌3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细胞学及影像学检查确诊。

1.2 方法

采集外周血淋巴细胞分离液30ml,分离得到单个外周血单核细胞后洗涤并用RPMI1640培养液培养,加入800μ/ml的干扰素 ̄γ后,在37℃环境下静置培养24h,加入100ng/ml的CD3单克隆抗体、18000μ/ml的白细胞介素,再次培养,每2d进行1次分瓶,同时补加适量的完全培养液。培养至13d时收集CIK细胞并离心、洗涤[2]。所有患者静脉输注CIK细胞(细胞数约1×109个)80ml,1次/d,10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1.3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RECIST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3],将临床治疗效果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疾病进展4种。完全缓解与部分缓解均视为客观缓解。观察并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及精神状态。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患者经CIK细胞治疗后,病情完全缓解8例(20.00%)、部分缓解23例(57.50%)、稳定7例(17.50%)、进展2例(5.00%),客观缓解共31例(77.50%);

40例患者接受治疗前失眠、食欲不振、疲乏无力、抑郁躁动分别为35、31、33、28例;治疗后失眠、食欲不振、疲乏无力、抑郁躁动分别为8、5、6、8例,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及精神状态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3 讨论

恶性肿瘤患者对手术、化疗及放疗耐受力低,病情严重,仅接受常规保守治疗无法控制病情,为减轻患者痛苦、强化临床病情控制效果,本次研究采取更为有效、安全、可靠的CIK细胞疗法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临床治疗与观察。

CIK由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与细胞因子共同培养获得,具有强大的抗瘤活性,还可与非主要组织相溶以限制性杀瘤[4]。国内外多项研究均证实CIK细胞用于控制恶性肿瘤,增值速度极快、杀瘤活性高及杀瘤谱广,上述特点决定了CIK细胞在恶性肿瘤临床治疗中不可替代的地位[5]。

本次研究将CIK细胞用于治疗消化道肿瘤,采集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培养、离心、洗涤之后静脉输注达到杀瘤目的,病情完全缓解8例(20.00%)、部分缓解23例(57.50%)、稳定7例(17.50%),缓解共31例(77.50%)。可见使用CIK细胞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且40例患者治疗后失眠、食欲不振、疲乏无力、抑郁躁动等症状均明显好转。消化道恶性肿瘤临床治疗中可尝试推广应用CIK细胞疗法,提高临床控制效果与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王芳英,史瑞,张婷,等.自体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160-161.

[2]陈新华,李姗姗,李晓雪,等.CIK细胞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护理[J].武警医学,2013,24(1):81-82.

[3]宋东,杨晓玲,冯慧晶,等.DC-CIK联合化疗治疗消化道肿瘤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12,39(9):497-501.

[4]张效东,周宁新,徐迎新,等.DC-CIK过继转移联合微创技术治疗消化道肿瘤[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6(4):489-491,封3.

消化道恶性肿瘤诊断 第8篇

因此,本文收集2004年8月~2008年7月73例中晚期老年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研究艾迪注射液在老年人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中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73例65岁以上老年患者均经B超、胃镜、肠镜、X线及CT等检查,并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为消化道恶性肿瘤。7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艾迪联合化疗)和对照组(单纯化疗)。治疗组38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2例,年龄65~78岁,平均70岁。胃癌21例,食管癌9例,结直肠癌7例,胰腺癌1例;对照组35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8例,年龄65~75岁,平均69岁。胃癌19例,食管癌8例,结直肠癌7例,胆囊癌1例。

1.2 方法

两组病例胃肠癌用HLF方案,食管癌用DF方案,胰腺癌单用5-Fu化疗,胆囊癌用FAM方案。治疗组加用艾迪50 m L溶于5%葡萄糖液500 m L静滴、每天1次,14 d为1周期,两组均配合止吐等支持治疗。

1.3 化疗方案

①HLF:HCPT 8 mg/m2静脉注射d1-5,CF 200mg静脉注射d1-5,5Fu 500 mg/m2静脉注射d1-5;②DF:DDP 50 mg静脉注射d1-3,5Fu 750 mg/m2静脉注射d1-5;③5Fu:700 mg/m2静脉注射d1,8,15;④FAM:5Fu 350 mg/m2静脉注射gtt d1-5,ADM 20mg/m2静脉注射d1、8,MMC 10 mg/m2静脉注射d2。以上方案均3周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

1.4 评定标准

1.4.1 近期疗效评定标准

按WHO规定的实体瘤评定标准评定,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效(NC),进展(PD)。有效率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CR+PR)。

1.4.2 生活质量评价

按Karnofsky标准,身体状况在治疗后较治疗前增加10分以上者为提高,减少10分以上者为下降,上升或下降少于10分才为稳定。

1.4.3 不良反应

按1997年WHO抗癌药物不良反应分度标准观察记录不良反应。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

两组疗效见表1。治疗组有效率为60.50%,对照组为40.00%。

例(%)

2.2 对生活质量的评定

见表2。结果显示艾迪治疗组治疗后KPS评分明显增高,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提示艾迪能有效提高化疗患者生活质量。

例(%)

2.3 用药后消化道反应

两组方案治疗中消化道反应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及腹泻等不良反应。Ⅱ度以上发生率治疗组分别为14(36.82%),11(28.94%),9(23.73%);对照组分别为20(57.13%),25(71.41%),14(39.99%)。

例(%)

3 讨论

随着对肿瘤病因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中药现已被公认是手术、放疗、化疗及生物治疗后的第五大治疗手段[1]。我国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越来越被广大学者和患者所接受,并已成为常用的治疗方法[2]。含有5-Fu的联合方案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尤其是老年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以及口腔黏膜溃疡是临床常见不良反应[3,4]。

艾迪注射液主要组方成分是用现代工艺提取的人参皂甙Rg3、Rh2、黄芪皂甙(As)、刺五加多糖(ASPs)及去甲斑蝥素(NCTD)等。研究表明,上述药用成分对各类肿瘤细胞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或通过阻抑DNA复制与合成,或通过下调VEGF m RNA和蛋白的表达,降低微血管密度而阻止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生长,或特异阻滞细胞周期,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艾迪注射剂经动物实验证明与5-Fu联用有协同作用[5]。笔者随机分组观察艾迪联合化疗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表明,其有效率为60.50%,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消化道反应及生活质量治疗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口腔黏膜反应发生率很低且很轻微,说明艾迪注射液对消化道黏膜有保护作用,可抑制化疗的损伤,提高患者化疗耐受性。本研究说明,在肿瘤化疗的同时,联合应用免疫增强剂对提高患者的抗肿瘤能力有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天泽,主编.中国常见恶性肿瘤治疗规范[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1:96-98.[1]ZHANG TZ.The treatment standard of common malignant tumors[M].Beijing:The Coordinate Press of Beijing Medical Universityand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1991:96-98.Chinese

[2]周际昌,主编.实用肿瘤内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4-188.[2]ZHOU JC.Practical Medicine of Tumor[M].2nd ed.Beijing:Hu-man people's Press,2003,14-188.

[3]周际昌,主编.实用肿瘤内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67.[3]ZHOU JC.Practical Medicine of Tumor[M].2nd ed.Beijing:People's Press,2003:267.

[4]DUAN JH,WANG JH,HUO D.Clinical study on HCPT com-bined with 5Fu/CF chemotherapy i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J].China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2005,15(19):2999-3000.Chinese

消化道恶性肿瘤诊断 第9篇

关键词:中医情志护理,消化道恶性肿瘤,疼痛,效果

在我国, 消化道恶性肿瘤主要包括胃癌, 食管癌等, 尤以胃癌多见, 中老年人的发病率明显较高。目前, 由于这类恶性肿瘤的检测存在一定的困难, 故临床常常难以早期发现。在实际中, 早期的患者并无明显的症状, 但当发展到中晚期, 表现出一定的临床症状时, 已经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期, 这时疼痛是患者的主要表现之一, 常常是难以忍受的剧痛, 往往可以达到让患者产生轻生念头的程度。因此, 如何减少此类患者所受的疼痛, 是临床上面临的难题。我科经过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积极治疗和中医情志护理, 对于患者的疼痛减轻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1年2月至2013年10月到我科接受治疗的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32例, 女18例, 年龄趋于48~79岁, 平均为 (68.2±3.4) 岁。所有患者的诊断都经过确诊, 符合相关诊断标准, 具体表现及分类结果如下:胃癌有23例, 结直肠癌10例, 食管癌8例, 其他包括胰腺癌、肝癌等9例, 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没有差异, 具有可比性, 都有典型的疼痛症状和药物依赖性, 注射药物后疼痛明显好转, 所有患者经体检, 未发现有其他严重并发症或脏器衰竭, 具有语言沟通和交流能力, 所有患者都签署了知情协议, 同意接受治疗并参与实验。

1.2 护理方法:

实验所有涉及中医方面的内容, 都按中医临床实际操作进行, 同时请中医科的医护人员予以一定的指导, 以保证效果的可靠性。在实际操作中, 护理人员应针对不同的患者制定不同的护理方案, 予以不同的护理方法, 以达到最好的护理效果, 具体事项如下:护理时间为每天上午或下午, 尽量选取空闲时间, 周围环境要安静, 光线柔和, 患者衣着宽松, 仰卧位。若患者为肝病位, 情志为易怒者, 应嘱患者进行腹式呼吸, 1次/15分钟;若病位为肺, 情志为悲者, 应让患者尽可能宣泄, 直到感觉良好为止;若患者的病位为肾, 情志为过于恐慌者, 应让患者假想疼痛的感觉, 低声呻吟, 1次/10分钟[1]。

由于胃癌和食管癌患者术后的病程较长, 患者往往承受着较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 患者容易产生悲观负面的情绪, 因此, 针对此类患者, 在护理时, 应主动关心患者, 积极为患者提供多方面的帮助, 尽量缓解他们的痛苦, 帮助他们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为他们讲解中医情志的知识, 如“忧思伤脾”、“恐则伤肾”, 让患者明白身体脏器相辅相成的道理, 脾主运化, 胃主受纳, 脾不升, 则胃不降, 会出现纳呆;肝主疏泄, 喜条达, 肝失疏泄则脾失健运, 同样会出现纳呆, 因此, 我们需要运用中医理论来指导实际的情志护理, 让患者尽快康复。

1.3 评价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第1周内进行常规心理干预, 第7天时测定本周内的吗啡类药物的使用时间、使用剂量及患者的疼痛缓解状况。第2周开始进行心理干预, 即中医情志护理, 入院第14天时测定本周内各患者吗啡类药物的使用情况, 评价患者的疼痛是否有所好转, 进行前后对比分析, 探讨这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

1.4 评价标准及注意事项:

患者疼痛的评价采用国际通用调查问卷, 用0~10表示疼痛的程度, 0表示无疼痛, 数值越高, 疼痛程度越重。在进行测定时, 首先应向患者说明进行此项调查的必要性, 患者可以选择拒绝, 同时声明问卷不记名, 不会影响患者的治疗及护理, 仅作为治疗及护理效果的评价指标。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后, 由专人进行询问并记录, 调查时间为10 min左右, 现场收回调查结果及问卷, 调查结果务必准确、可信[2]。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 所得数据用 (±s) 方式, 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 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前后的吗啡类药物的使用情况:

经中医情志护理前, 患者的吗啡类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使用次数为 (7±2.0) 次, 使用剂量为 (396.0±152.4) mg;中医情志护理后, 吗啡类药物的使用次数为 (3±1.5) 次, 使用剂量为 (145.0±98.5) mg。与对照前相比, 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

2.2 护理前后的疼痛状况:

患者经护理前, 患者的平均疼痛程度 (3.2±1.5) , 护理后为 (1.3±1.2) , 与护理前相比, 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

3 讨论

对于中晚期的癌症患者, 疼痛是最主要的症状, 也是最痛苦的, 有相当数量的患者的疼痛往往达到难以忍受的地步, 有时甚至可以让患者产生轻生的念头, 故在对于此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 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精神状况, 在发现有什么异常情况的时候务必要及时报告, 以防意外事件发生。

有研究证实, 患者的情绪与病情有一定的联系, 中医的理论认为, “七情”属精神因素, 情绪是影响患者病情的重要因素, 因此, 通过情绪的控制达到疼痛治疗或缓解的目的, 便是中医情志护理的主要目的, 但目前由于对于这种护理方式的记录甚少, 且对于护理的主要原理等相关内容的介绍不足, 具体的护理缺乏系统性。

中医情志护理, 在实际中, 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志, 了解其心理状态, 充分认识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并在心理上有意地帮患者疏导, 释放, 尽量消除不良因素, 使患者的心态处于一个最佳的状态, 起到一个辅助治疗的作用。在实施时, 需要针对不同的患者的情志, 全面系统地评价患者的全身状况, 疼痛部位、疼痛程度等信息, 制定具体的护理方案, 实施不同的护理方式。

中医情志护理主要通过干预患者的心理、情绪, 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本实验采用五声调和法, 引导患者进行情志的自我控制和自我平衡, 以达到缓解患者疼痛的目的[3]。实验结果表明, 经过中医情志护理的患者, 其疼痛状况明显改善, 药物的使用剂量及次数明显减少, 具有可靠的缓解疼痛的作用, 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明显提升, 值得临床的广泛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叶冰玲.综合护理干预在消化道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吉林医学, 2013, 34 (11) :2133-2134.

[2]张万红, 杨立民, 倪娇, 等.中医情志护理对缓解直肠癌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J].河北医学, 2011, 17 (7) :962-964.

上一篇:控制网络系统下一篇:圆排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