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方式范文

2024-05-23

试验方式范文(精选11篇)

试验方式 第1篇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设在科技园区大豆栽培区, 土壤类型为淋溶黑钙土, 耕层25~30cm, 前茬玉米, 秋整地, 秋起垄。土壤养分状况:碱解氮258.2mg/kg, 有效磷34.8mg/kg, 速效钾246mg/kg, pH值6.1, 有机质含量77.6g/kg, 铁128.2mg/kg, 锌2.43mg/kg, 硼0.67mg/kg, 铜3.75mg/kg。供试大豆品种为北豆40。施肥水平:公顷施纯N60kg、纯P67.5kg、纯K37.5kg。严格按照方案中的播种方式机械播种, 生育期间三趟, 幼苗期药剂除草, 后期随时人工拔大草, 其它农艺措施随大田。

1.2 试验设计

采用大区对比法, 每区12垄, 垄长50m, 垄距1.1m, 每区面积660m2。试验设二因素, 播种行数A1:垄上2行, A2:垄上3行;播种密度B1~B4分别为28、30、35、38万株/hm2。共计8个处理:A1B1、A1B2、A1B3、A1B4、A2B1、A2B2、A2B3、A2B4。进行生育期调查及室内考种, 收获前对每试验区采3个点, 每点长5m, 4行区, 计算产量。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调查结果

试验各处理生育期均一致, 播种期5月9日, 出苗期5月25日, 开花期6月24日, 结荚期7月11日, 成熟期9月19日, 生育日数118d。

2.2 考种结果

从表1中可以看出, 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 株高没有变化, 底荚高度有所增长, 株粒数有所下降, 倒伏程度和面积增大。播种密度为35万株/hm2时, 垄上2行和3行种植模式, 产量并列第一, 都是4456.5kg/hm2。垄上2行种植模式下, 产量随着播种密度增加而增加, 在35万株/hm2时达到最大值, 38万株/hm2时产量下降。垄上3行种植模式下, 产量也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35万株/hm2时达到最大值, 38万株/hm2时产量急剧下降。播种密度为28、30万株/hm2时, 垄上3行比2行产量高;播种密度为38万株/hm2时, 垄上2行比3行产量高。

2.3 气象资料分析

6月下旬至7月上旬在大豆的整个花荚期, 雨水、光照充足, 大豆结荚多, 荚内粒数增加。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 雨水、光照、温度充分满足大豆鼓粒及后期干物质积累的需要, 所以2014年北豆40粒重比往年增加2g左右。在整个生育期内气象条件充分满足了大豆的各时期生长需求, 北豆40植株高大, 丰产性状得到充分表现, 产量高。但是由于植株个体生产潜力得以发挥, 所以密度过大就造成了植株倒伏。

3 小结

干燥方式对银杏叶黄酮含量影响试验 第2篇

干燥方式对银杏叶黄酮含量影响试验

为探讨不同干爆方式对银杏植物中黄酮含量的.影响,以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以不同干燥方式处理后的银杏叶总黄酮醇苷含量.结果表明.以晒干、阴干、烘干和微波干燥处理后,银杏叶总黄酮含量分别为0.751%、0.849%、0.826%和0.884%,干燥方法以微波最好,阴干次之,晒干最差.直射光线对黄酮含量影响较大,在银杏采集加工中,应避免用晒干的方法处理.

作 者:苏定昌  作者单位:恩施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恩施,445000 刊 名:现代农业科技 英文刊名:XIANDAI NONGYE KEJI 年,卷(期): “”(14) 分类号:S664.3 关键词:银杏叶   总黄酮   干燥方式   含量测定  

水稻不同种植方式的对比试验分析 第3篇

关键词 水稻;种植方式;对比试验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36.013

水稻高产一直是我国水稻种植追求的目标,但利用何种方式才能真正的实现高产却一直没有定论。在近年来的水稻种植研究中,不断有人对比不同的水稻种植方式,目的就是要总结不同水稻种植方式的优势和缺陷。从我国目前的水稻研究成果来看,采用不同的种植方式,其具体的种植管理等都会发生改变,水稻的产量也会有显著的变化[1]。为了更进一步研究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本文利用对比试验的方法分析不同种植方式,旨在为水稻种植方式的选择上提供更加丰富的参考资料。

1 试验条件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和面积

为了对比两种种植方式的具体优劣,此次试验选择的地点具有一致性,均在湖南省的州县内进行。湖南省地处长江以南,降水量较为充沛,这里属亚热带气候区,温度适合,全省都比较适合水稻的种植[2]。从省内的分区来看,因为南北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为了使种植方式的对比更具说服力,此次试验地点选择洞庭湖周边区域。在洞庭湖区的水田区选择54 hm2水田进行试验,其中27 hm2采用旱地直播的种植方式,另外27 hm2采用机械插秧的种植方式,即在洞庭湖区的水田区选择54 hm2水田进行两种水稻种植方式的对比试验。

1.2 试验条件

为了有效对比两种种植方法的,在试验中需要保证试验条件的一致。具体试验条件的保持,主要分为四个方面。

1.2.1 种植前的准备

在水稻种植前,需要整理田地。其中,有27 hm2是利用旱地直播的方式进行水稻种植,所以需要排除水田中的水,这样才能保证直播的顺利进行。对于采用机械插秧法的27 hm2水田,土地准备主要是清除土地中的一些杂物。在土地准备方面,除去旱地直播种植方式的排水。采用两种种植方式的土地准备内容具有一致性。

1.2.2 播种

在适合播种的季节,其中27 hm2采用旱地直播的技术播种水稻种子,而另外的27 hm2因为采用的是机械插秧法种植,所以在旱地直播时,此区域需要的秧苗正在培育期,因此需要在秧苗达到插秧标准后再插秧。在这个期间,采用旱地直播种植方式的田地需要对其进行秧苗的直接管理,而采用机械插秧法的田地,才需要进行秧苗的培育,使其达到插秧的标准[3]。

1.2.3 水肥的供应

为了对比两种种植方式的具体效果,两片试验区的水供应和肥料供应数量保持一致,肥料的种类也保持一致。主要的做法是:首先在插秧后在两块试验田区都追加肥料,其次是在秧苗的拔节期在两块试验区添加肥料,最后是在秧苗的抽穗期追加肥料。這三个时期的肥料追加要保证同期性,而且肥料的数量和肥料种类也要有一致性,这样,二者的对比性才会可靠。

1.2.4 田间管理的对此

田间管理主要是杂草的清理和病虫害的防治。在杂草清理方面,两块实验田各采用一次人工除草和两次化学除草,即在水稻的整个生长期,共除草三次,至于除草方式的选择具有随机性,保证两次化学方式和一次人工除草即可[4]。病虫害的防治主要采用生物手段和物理手段,至于手段的先后运用,看具体的选择。在田间管理时,两块试验田采用相同的管理方式,但在具体的管理手段选用先后顺序方面,由管理者自主的抉择即可。

1.3 试验的方法

此次试验采用的方法是对比法,具体措施为:将选择的54 hm2试验田分为两部分,其中27 hm2采用旱地直播的种植方式,另外27 hm2采用机械插秧种植方式。在整个种植的过程中,两块试验田采用相同的管理方式和手段,最终对比试验田的产量以及投入等,进而分析两种试验方法的优势和缺陷。

2 试验结果

为了对比两种种植方式的投入成本,假设在水稻的整个生产过程中工时价格是一致的,从人工成本的差异表现就可以来进行水稻生产投入的对比。在试验过程中,旱地直播种植方式相比于机械插秧技术节省了18%的工时,即旱地直播种植方式的成本投入较少。从最后的水稻产量分析来看,27 hm2采用旱地直播种植方式的稻田和27 hm2采用机械插秧方式的稻田其产量的差距不大。综合投入量来分析可知,直播种植方式的总体生产效益更加突出,见表1。(为了方便对比,将基础对比值定位1)。

3 结论

对旱地直播和机械插秧两种种植方式进行了试验对比,发现旱地直播种植方式因为省去了插秧的成本投入和工时投入,所以在水稻的整个生产过程中,此种种植方式的投入量较少。机械插秧种植方式在管理投入和产出方面虽然和旱地直播种植方式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但因其工时投入相比旱地直播有所增加,所以从最终的生产效益来看,旱地直播种植方式的综合效益要更高一点。从具体的生产实践来看,旱地直播的效益虽然较高,但在种植的时候需要进行排水,而我国南方的水稻种植区排水相对较为困难,所以此种方式的利用要因地制宜[5]。

4 结语

水稻种植的现实意义突出,积极地对比水稻种植方式可以更好地评价水稻种植方式,这对于水稻种植方式的优化选择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泽华,马旭,齐龙,等.华南双季稻区水稻不同机械化栽植方式对比试验与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15(3):40-47.

[2]王利峰,栗学军,王会斌.引黄灌区水稻机械化不同种植方式试验[J].农机科技推广,2015(2):33-35.

[3]梁永亮.水稻旱育秧不同种植方式对其产量及效益的影响分析[J].北京农业,2015(20):33-34.

[4]胡锋,张春平,兰陆寿.安徽省宣城市麦茬水稻不同种植方式对比[J].安徽农业科学,2016(10):15-17.

[5]马立新,钱生越,葛元见,等.机插水稻不同育秧方式对比试验分析[J].江苏农机化,2013(5):22-24.

变加载方式灰岩蠕变试验研究 第4篇

同时改变加载速率和荷载增量法进行单试件逐级增量加载试验的案例很少,它与普通的单轴和三轴蠕变试验相比,可以揭示更多的力学现象和岩石微观破裂现象。刘传孝等以相邻级别应力差值各不相同为条件,对泥岩进行峰前4级和峰后1级的单轴加/卸载蠕变试验,得到了差异性较强的蠕变特性试验曲线[3]。吴创周等对多试件分别进行不同增量、不同数量级别加载,获得了脆性层状岩石材料各向异性蠕变规律[4]。灰岩属于脆性岩石,其蠕变特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微裂纹临界开裂过程,岩石断裂现象将继加速蠕变阶段出现之后发生,而加速蠕变之后的断裂与损伤有关。徐卫亚等在加速蠕变阶段引入 损伤,建立了绿 片岩的蠕 变损伤本 构关系[5]。

分三个阶段对试件进行逐级增量加载,并在高应力水平时降低加载速率是本文试验的方法; 蠕变试验数据处理和岩石破坏理论分析是本文确立灰岩蠕变规律的基础。引用经典的Nishihara模型,在L. Chen等[6]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融合损伤演化过程,建立了能同时体现瞬时蠕变、稳态蠕变和与损伤演化过程有关的加速蠕变三阶段的蠕变本构模型。

1无侧限蠕变试验

1.1试验设备和岩样

蠕变试验在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试验设备采用岩石三轴蠕变( 徐变) 试验机( 图1) 。其采用的恒压施加方式为伺服式试验机,可以自动地调节控制荷载、 位移等多个自变量,并能在试验过程中转换变量,能很好满足试验应变或应力速率控制要求。蠕变试验设备、应变测量仪器稳定性好,精度高,能保持一定误差范围内的载荷稳定,应力在长时间内保持恒定不变,并且有自动采样记录功能,通过控制台或计算机控制加载速率,机械式千分表测试试件变形。试样取自贵州省凯里市龙场崩塌现场,在室内制成 ф50 mm × 100 mm的圆柱形标准试件,图2展示了试件试验前和断裂后的图片,可以看出宏观裂隙近乎平行于轴向应力方向。对LC1在试验机上进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测得灰岩峰值强度为91. 60 MPa,将该值作为蠕变实验加载依据。

1.2试验方法及结果

采用逐级加载法对试样LC2进行室温下的无侧限加载,每级加载持续时间为5 d,温度保持恒定, 受力条件和加载速率如图3所示,加载过程分三个阶段,前5个荷载级别( 各级荷载差为20 k N) 均以5 k N / min进行瞬时加载,设定为第一阶段; 后4个荷载级别( 各级荷载差为10 k N) 均以1 k N/min进行瞬时加载,设其为第二阶段; 以1 k N/min的加载速率从100 k N加载到120 k N为过渡阶段。

历经50 d的蠕变试验,获得了试样的全过程蠕变曲线( 图4) 。从图4可以看出,分级增量加载压缩蠕变试验中,试件的轴向应变―时间曲线显示为非线性台阶状曲线,蠕变曲线后续段在开始变载处有硬化。第一阶段的瞬时变形量明显大于第二阶段,且试验机刚接触到试件也就是第一阶段的初级荷载水平下产生的瞬时应变量达到了0. 026,比之后任一级荷载水平产生的瞬时应变增量要大两个数量级。第二阶段的最后一级蠕变过程仅仅维持了将近0. 45 h,除产生瞬时应变外,还出现了应变率随时间递减的初始蠕变、曲线段近似呈直线的等速蠕变和蠕变速率随时间增大的加速蠕变三个阶段,最后, 试验以试件突然破坏而结束,这一阶段,随着变形的积累和岩石内部较脆弱单元的不断破坏,弱化作用将最终超越强化作用,使得岩石内部受力单元急剧破坏并贯通形成宏观破裂面。

对每级瞬时加载阶段得到的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后发现,随着轴向荷载的持续施加,瞬时弹性变形会随着时间呈规律性地递增( 图5) ,对每级数据点分别进行最小二乘法拟合,拟合结果显示,应变与时间具有线性关系,曲线函数为Y = AnX + Bn( n = 2,3, …,10) ,显然,An表示每级瞬时加载过程中岩样的轴向应变速率,40 k N的轴向应变速率为A2,…,160 k N的轴向应变速率为A10。由图5( a) 可知,A5< A4< A3< A2,表现出各级的轴向应变速率随荷载级别的增加而降低的特点; 图5( b) 中各级的轴向应变速率明显小于图5( a) 中所有级的轴向应变速率。A6是过渡阶段的轴向应变速率,其比第二阶段所有级别下的轴向应变速率都大,而比第一阶段所有级别下的轴向应变速率都小。第二阶段每级瞬时加载阶段的轴向应变速率基本持平,而瞬时应变的时间则随着荷载的增高而减小。对于整个试验过程中试件中微裂纹的变化可以用B. K. Atkinson[7]的理论来解释,即岩石在某一级荷载下进入蠕变应变阶段之后, 微裂纹始终是稳定扩展,裂纹继续扩展就需要增大荷载,一旦裂纹启裂以后,只要有足够的能量或者等价的有效应力强度,断裂就继续下去。

1.3岩石微观破裂分析

岩石内部矿物颗粒的分布具有随机性,颗粒之间的裂纹造就了岩石材料的非均质性和裂隙性,在力的传递和分配过程中,一些刚度大的颗粒起着主要受力作用,组成了岩石的受力骨架,随着受力骨架中某些最薄弱环节( 强度最低的单元) 首先发生破裂,岩石内的应力将重新发生分布。

( 1) 岩石蠕变过程中瞬时产生的弹性应变是由岩石颗粒间挤压产生的相对位移而得[8]。前六级( 20 k N至120 k N) 的单位应力增量为20 k N,后五级( 120 k N至160 k N) 的单位应力增量为10 k N。随着荷载的增加,前六级应力水平加载过程中各自产生的轴向瞬时变形量呈先减后增的趋势; 而后五级在加载过程中则表现为单调递减的变形趋势; 最明显的是,当试件受到20 k N的初级应力加载时,其产生的瞬时变形量达到了25. 9‰,要比以后各级产生的瞬时变形量大两个数量级。因瞬时变形剪切集中在某些滑移平面束,由应变导致的硬化机制占主导地位,而蠕变则或多或少均匀遍布于颗粒的全体积。

( 2) 前五级的蠕变应变基本持平,第六级由于加载速率减小至1 k N/min,使得该级荷载岩石蠕变值大于前几级,虽然第七级仍保持1 k N/min的加载速率,但由于应力增量降低为10 k N,导致该级蠕变值骤然减小; 在大于130 k N应力水平荷载作用下, 后面几级由于具有相同的应力增量和加载速率,岩石试样在各级蠕变应变逐渐增大。

( 3) 各级的瞬时应变持续时间与荷载水平关系曲线经历了两个波峰和一个波谷。由于岩石在蠕变初期经历的瞬时变形,其应变导致的硬化机制占主导地位。前三级施加的荷载水平较低,岩石在压应力作用下,随应力的增大岩石中随机分布的微裂纹增多, 骨架中最薄弱环节在不断破裂过程中,破裂单元的应力集中程度逐渐增高,某些受裂纹阻隔的矿物颗粒并未受到很大应力,从而承担起抵抗外力和变形作用的能力,于是就出现了曲线中两个单调递减的区间。

若将每级荷载下的瞬时应力增量与瞬时应变增量的比值定义为该级荷载的瞬时变形模量,则灰岩试件的瞬时变形模量随荷载水平的提高大致呈增涨的趋势( 图7) 。第一阶段除最后一级荷载水平下的变形模量减小外,前四级荷载对应的变形模量呈单调递增趋势,这是由于长时间低应力条件下的蠕变变形使初始微裂纹逐渐闭合,试件抵抗外部荷载的能力随着荷载水平的增加逐渐发挥出来,在80 k N时达到极限,从而100 k N对应的瞬时变形模量减小。过渡阶段由于其加载速率低于第一阶段,颗粒具有较长的时间进行受力调整,重新组成岩石的受力骨架,岩石内的应力将重新发生分布,于是在高应力条件下的第三阶段曲线出现上凹的递增趋势。

图7所示的瞬时变形模量随施加荷载的变化趋势可以用一元四次应力函数进行拟合,拟合得到的回归曲线函数式为:

式( 1) 中E为瞬时变形模量; p为每级所施加的荷载水平。

2灰岩蠕变规律

2.1长期强度的确定

采用等时曲线法确定岩石长期强度具有理论上的可靠性和试验上的可操作性,已被岩石力学试验规范广泛采纳。等时曲线是指在一组不同应力水平的蠕变曲线中,相等时间所对应的蠕变变形与应力的关系的曲线[9]。从图8的试样等时曲线图可以看出,5条等时曲线基本重合,且每条等时曲线的拐点所对应的荷载均为50. 95 MPa( 100 k N) ,拐点之前及之后的曲线簇密度均较拐点处疏松,因此可以确定岩样的长期强度为50. 95 MPa。由于屈服极限和长期强度具有等价性,从而屈服极限为50. 95 MPa。

2.2灰岩蠕变的本构关系

前面已经讨论过,除试验加载的最后一级外,各级的蠕变试验曲线均呈台阶状。Nishihara模型能描述多种蠕变变形特征,由于其灵活性,已被广泛用于工程实践中。然而,经典的Nishihara模型只能够体现瞬时蠕变和稳态蠕变,加速蠕变阶段的出现主要与损伤演化过程有关[6,10]。而只有当施加的轴向应力达到或超过某一阈值,损伤效应才会产生,这一阈值可以用屈服极限 σs来表示,也就是当轴向应力超过屈服极限时,岩样内部的微观破裂就会加速产生,累进性破坏和裂纹的扩展由随机的分散分布向最终破坏面集中。于是,在考虑时间效应的同时,建立本构模型的基本思想就是对经典的Nishihara模型加以改进,融合损伤演化过程,并参考L. Chen等[6]建立的考虑温度效应的损伤机制蠕变模型。

研究表明,蠕变试验的损伤演化可以用一个负指数函数来评价[11]:

式( 2) 中D是从0到1变化的损伤变量,无损伤时值为0,完全损伤时值为1; α 和时间是控制损伤演化过程的参数。引进该简化的损伤准则来描述试样的时效破裂过程。

本构模型由Hooke元件、黏弹性元件和粘塑性损伤元件组成( 图9) ,分别对应的应变为 εe、εve、 εvp,则总的应变为

Hooke体的瞬时蠕变本构关系为

式( 4) 中E0为Hooke体中弹簧的弹性模量。

对于黏弹性元件,考虑到当t = 0时,εve这一初始条件,则应力应变关系为

式( 5) 中E1和η1分别为黏弹性元件的弹性模量和黏滞系数。

考虑到在某一持续应力水平下,当t = 0时,εvp= 0这一初始条件,则黏塑性损伤元件的本构关系为:

式( 6) 中 η2为黏塑性损伤元件的黏滞系数,σs为屈服强度。

综合看来,总的蠕变模型本构方程可以表示为

式( 7) 对第二个方程的第三项取极限:

于是得到忽略损伤对蠕变变形影响的本构关系:

式( 9) 就是经典的Nishihara模型的蠕变本构关系, 可以看出,Nishihara模型是本文提出的蠕变本构模型的一个特例。

3结论

改变加载速率和荷载增量法对试件进行逐级增量加载是蠕变试验的一大创新。对试样进行了分三个阶段的多级加载单轴压缩蠕变试验,得到以下几点认识:

( 1) 试样在三个阶段的瞬时加载过程中的轴向应变速率有明显差异。第一阶段中,各级的轴向应变速率随荷载级别的增加而降低,且明显大于第二阶段所有级的轴向应变速率; 过渡阶段的轴向应变速率比第二阶段所有级别下的轴向应变速率都大, 而比第一阶段所有级别下的轴向应变速率都小。

( 2) 岩样在进行蠕变试验过程中,微观裂纹的扩展受到矿物颗粒受力结构的控制。由于瞬时应变以硬化机制占主导地位,而蠕变过程是缓慢而长期的,颗粒骨架可以均匀受力,且每级瞬时加载的加载速率越低,颗粒进行受力调整的时间越充分,进而可以重新组成岩石的受力骨架。

试验方式 第5篇

【关键词】山杜英;栽培;浸泡;试验

山杜英为常绿速生树种,材质好,适应性强,病虫害少。树皮纤维可造纸,还可提取拷胶;根、皮供药用,有散瘀消肿之功效。且其对二氧化硫抗性强,可选作工矿区绿化和防护林带树种,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现采用不同处理方法对山杜英种子进行浸泡、催芽育苗试验,通过对苗木生长状况进行观察比较可得,不同浸种方法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巨大,使用最适合山杜英种子发芽存活的环境是提高育苗技术的有效措施。

1 材料与方法

1.1 育苗地概况

育苗地年平均气温20.4℃,1月平均气温12.4℃,7月平均气温26.9℃,极端最低气温-2.4℃,最高气温36.9℃,≥10℃的年活动积温7 300℃,年均日照时数1670h,无霜期305d左右,年降水量1 866mm,年蒸发量1561mm,平均相对湿度80%,苗圃地海拔高150m,土壤是花岗岩发育的红壤,立地等级为Ⅱ类地。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处理,分别为:清水20℃浸种(A),70℃热水浸种(B),100℃热水浸种(C),60℃热水+1ml/L浓硫酸浸种(D);以不进行任何浸种处理作对照(CK)。各浸种处理时间为24h,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每个小区播种面积10m2。

1.3 试验方法

试验用种为优树种子,按照试验方案进行种子浸种,处理后捞起置室内摊开晾干后播种。圃地在播种前进行翻耕20~25cm,播种前7d,结合耙地用30%硫酸亚铁2t/hm2进行土壤消毒,床面铺1层2cm厚的黄心土,以减少杂草和病害。播种方法采用撒播,播种量为100~120kg/hm2。苗木出土前注意保湿,种子发芽出齐后立即补苗,播种后覆细土,厚1.0~2.0cm,并盖草,立即淋透水1次。30d左右种子发芽出土,待长出2片针叶时(高3cm左右)移栽容器袋,袋装80%黄泥心土+15%火烧土+5%复合肥做基质,将小苗植入压紧,并淋定根水,搭盖阴棚,遮阴度60%~70%,随后定期淋水,待苗木木质化后,去掉遮阳网,并视苗生长的状况,每隔15d或30d定期交替施尿素、复合肥各1次,每次施用量為25~150kg/hm2,10月以后停止施肥,控制水肥,以提高苗木木质化程度。在整个生长期及时排灌、防旱、防涝及防治病虫害。当容器苗苗高30~40cm时可出圃造林。

1.4 调查内容与方法

待种子基本出齐后,进行成苗调查,在苗木移栽容器袋前,在每个小区中随机设置5个30cm×30cm的小样方,调查发芽率,汇总后得到不同处理各小区的平均发芽率。然后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山杜英种子不同的处理方法,对发芽率有较大的影响,以处理A的发芽率最高,发芽率平均达81.80%,其次为处理B,达75.13%;而处理D和CK较低,均在50%以下。处理D可能由于种子被腐蚀性强的硫酸浸泡时间太久而丧失生命力,方差分析和显著性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的发芽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F值=106.074**,F(4,8)0.05=3.84,F(4,8)0.01=7.01),其中处理A的发芽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其他处理,处理D与CK没有差异且极显著地低于其他处理,而处理C也显著低于处理B,即处理C比处理B的效果差,主要是温度过高种子受灼伤所致。说明山杜英种子需要通过适当的浸种处理,以去除种子中的抑制物质和揉搓后仍覆盖在种胚上的蜡质,才能保证较高的发芽率。

表1 山杜英种子不同处理发芽率

注:数据均为5个小样方平均值

3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本试验研究,可以基本解决播种育苗相关难题,为得到更好的育种处理方法,还需要不断提高试验水平,不断进行研究分析,以提高播种育苗技术为目的,进一步提高苗木存活率。

参考文献

[1]秦芳,蒙炎成,苏天明等.不同基质对栝楼苗生长的影响[J].广西农业科学,2008(04).

上部烟叶不同采收方式对比试验 第6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烤烟品种为云烟87, 试验面积共53.33 hm2, 分别为舞阳镇魏家屯村的33.33 hm2、金堡镇羊满哨村的20 hm2, 烟株栽植密度1.65万株/hm2。

1.2 试验设计

按采收方式不同, 试验设3个处理, 分别为处理T1:上部4~6片烟叶充分成熟后带茎一次性砍烤;处理T2:上部4~6片充分成熟后烟叶一次性集中熟采;CK:分批采收方式, 每次采收2~3片叶。

上部烟叶田间成熟特征为叶色以黄为主, 叶面充分落黄、发皱、成熟斑明显[4,5];主脉全白, 一次性砍烤烟叶倒数第2片叶主脉发白、发亮;叶片呈弓型, 茎叶角度接近90°, 叶尖下垂, 叶边缘曲皱;叶耳淡黄, 叶面有较多黄色成熟斑[6,7]。在烟叶采收烘烤时, 实行一次性砍烤或采摘, 分类编烟、分类装坑、同质同杆, 确保烘烤质量[8]。

1.3 主要实施措施

1.3.1 管理措施。

一是制定实施方案。加强对项目的组织、实施、检查、考核和补贴兑现以及技术措施落实, 明确示范面积、补贴政策、技术措施。烟叶站对烟农开展示范的基本情况和补贴兑现情况统一造册。二是实行“准采证”措施, 加强培训指导。为了严格控制采收成熟度, 对上部烟采收实行“准采证”制度。凡违背“准采证”制度的农户, 项目组及时督查整改[9,10]。

1.3.2 技术措施。

一是平衡施肥, 科学管理。施用烤烟专用基肥750 kg/hm2, 专用追肥225 kg/hm2, 有机肥750 kg/hm2, 菜籽粉75 kg/hm2, 100%地膜覆盖栽培, 及时防治病虫害, 促进烟株生长, 培育合理烟株个体, 群体协调平衡。二是加强培训指导, 合理采收。加强烟农培训, 让烟农掌握采收标准, 实行以顶叶为参照, 一次性砍烤烟叶按试验要求实行。三是提高烟叶耐熟性。苗期施用芽孢杆菌800倍液防治2次、移栽灵1 500~2 000倍液均匀喷雾3次, 移栽期用芽孢杆菌500倍液灌根, 防根茎性病害发生, 增强耐熟性。指导示范烟农施用叶面肥磷酸二氢钾, 提高烟株抗性和耐熟性。四是加强烘烤指导, 提高烘烤质量。针对上部烟叶内含物质欠充实, 不耐高温烘烤的实际, 适时调整烘烤工艺, 采取采摘露水烟、提高编烟装坑密度、提高变黄初期密封性、低温稳温变黄定色, 专人指导烘烤, 确保烟叶烘烤质量[11,12]。

1.3.3 补贴政策。

对实行上部4~6片充分成熟砍烤的农户实行运输补贴, 补贴运输费450元/hm2。待烘烤结束、检查验收、张榜公示后进行兑现。

1.3.4 加强督查与考核。

烟叶站点于9月25日前将砍烤情况进行自查核实, 并将核实结果申报县局 (分公司) 验收, 由县局 (分公司) 组织检查组对核实结果进行抽查, 抽查结果与绩效考评和年终单项奖挂钩。

2 结果与分析

2.1 烟叶外观质量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 处理T1与CK比较, 随着叶位升高, 烟叶成熟度逐步提高, 叶片结构由紧密提高至疏松;身份由厚至适中, 油分增多, 色度增强, 颜色由K、F、L逐渐提高到多F、L。处理T2与CK比较, 随着叶位升高, 烟叶成熟度逐步提高, 叶片结构由紧密提高至尚疏松至疏松;身份由厚提高到稍厚至适中, 油分提高到有、多, 色度较强, 颜色由K、F、L逐渐提高到多F、L, 且有少量K。说明一次性集中成熟采收方式对上部叶质量有所提高, 上部4~6片充分成熟带茎砍烤对上部叶质量作用显著。

注:叶位指上部叶从上往下数。

2.2 烤后烟叶单叶重比较

在示范区对处理T1、T2和CK进行随机抽样, 抽样时按1~2位叶、3~4位叶、5~6位叶分别抽取100片叶, 取平均值。CK单叶重平均为10.1 g, 处理T1单叶重平均为9.8 g, 与CK比较, 均重低0.3 g, 其中1~2位叶均重低0.5 g, 3~4位叶均重低0.4 g, 4~6位叶均重低0.2 g;T2:单叶重平均为9.5 g, 均重低0.6 g, 其中与CK比较, 1~2位叶均重低0.7 g, 3~4位叶均重低0.7 g, 4~6位叶均重低0.4 g。从表2可以看出, 上部4~6位叶一次性带茎砍烤和集中熟采, 以顶叶充分成熟作采摘依据, 在集中成熟等待期内, 叶内营养消耗影响单叶重程度, 随叶位升高而增加。产量上较CK有所减少。

(g)

2.3 不同处理烟叶的产量及产值

在示范区对处理T1、T2和CK进行随机抽样, 每个处理抽取500片叶, 经专业人员分级, CK产值为22 342.8元/hm2, 均价22.29元/kg, 上等烟率54.7%, 中等烟率35.18%, 下低等烟率10.13%。处理T1产值为26 018.55元/hm2, 与CK比较, 多3 675.75元/hm2;均价26.82元/kg, 与CK比较, 高4.53元/kg;上等烟率66.32%, 与CK比较, 高11.62个百分点;中等烟率31.65%, 与CK比较, 低3.53个百分点;下低等烟率2.03%, 与CK比较, 低8.10个百分点。处理T2产值为22 323.60元/hm2, 与CK比较, 少19.2元/hm2;均价23.74元/kg, 与CK比较, 高1.45元/kg;上等烟率54.02%, 与CK比较, 低0.68个百分点;中等烟率37.83%, 与CK比较, 高2.65个百分点;下低等烟率8.15%, 与CK比较, 低1.98个百分点 (表3、4) 。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 上部4~6片叶充分成熟带茎一次性砍烤技术, 因成熟度提高, 上部叶各叶位单叶重随叶位升高而逐渐减少, 同理烟叶单产随之减少, 但减少程度不显著, 单叶重平均减少0.3 g左右, 平均减产22.5~45.0 kg/hm2。上部烟叶4~6片叶充分成熟带茎一次性砍烤技术, 能够较好地改善上部叶的外观质量, 有效提高了上部叶的上等烟、上中等烟比例, 降低了青杂烟比例, 烟叶售价有所提高, 与产量减少量折算比较, 产值不减反增, 平均产值增加3 000~3 750元/hm2。同时减少青筋、挂灰, 通过示范推广, 烟农已基本接受这项技术, 工业评价较高。推广上部4~6片叶充分成熟带茎一次性砍烤技术, 烤房设施及采收计划很关键, 按照现有设施配置, 仅能容纳60%的烟田实施砍烤技术。上部4~6片叶充分成熟带茎一次性砍烤技术, 在砍烤运输、上炕、下炕分离等环节劳动用工增加, 成本加大, 全面推广有一定难度。要推广上部烟叶4~6片叶充分成熟带茎一次性砍烤技术, 大田期烟叶生长平衡是基础前提, 只有无病虫害, 耐熟性好的烟田, 才能有效实施这项技术。上部4~6片叶充分成熟一次性熟采技术, 能够改善上部叶的外观质量, 青杂比例有所下降, 烟叶售价有所提高, 但增加不明显;因成熟度提高, 上部叶各叶位单叶重随叶位升高而逐渐减少, 成熟度过高的叶位质量下降。这种方法需要根据田间烟叶成熟度而定。

参考文献

[1]代丽, 黄永成, 童旭华, 等.采收方式对烤烟上部叶香味品质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 2009, 24 (2) :158-163.

[2]左天觉.烟草的生产、生理和生物化学[M].朱尊权, 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3.

[3]李章海, 丁伟.烟草生产理论与技术[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2.

[4]高卫锴, 史宏志, 刘国顺, 等.上部叶采收方式对烤烟理化和经济性状的影响[J].烟草科技, 2010 (9) :57-60.

[5]刘勇, 周冀衡, 周国生, 等.采收方式和成熟度对烤烟上部烟叶产质量的影响[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2, 34 (1) :16-21.

[6]袁晓霞, 李舒雯, 王生才, 等.不同采收方式和成熟度对烤烟上部叶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 2013, 25 (12) :53-56.

[7]罗华杰, 周冀衡, 徐文军, 等.采收方式对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 2012 (7) :31-34.

[8]江厚龙, 谢会川, 杨通华, 等.不同采收方式与烤烟上部叶品质的关系[J].中国农学通报, 2012 (34) :161-165.

[9]吴先华, 曾宗梁, 张映杰, 等.不同采收方式对上部烟叶成熟度、外观品质和可用性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8) :52-54.

[10]张汉球.烟叶不同采收方式的对比试验[J].海峡科学, 2010 (8) :32-33.

[11]许自成, 黄平俊, 苏富强, 等.不同采收方式对烤烟上部叶内在品质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5 (11) :13-17.

粤烟97不同采收方式试验研究 第7篇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宜章县内天塘乡山背村进行, 试验面积0.13 hm2, 前茬作物晚稻, 排灌一般, 肥力中上水平。

1.2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为粤烟97。

1.3 试验设计

根据各部位烟叶从下至上采收方式设3个处理, 4次采收 (A1) :下部、中部、上部每次采收4、4、4、6~8片, 鲜叶成熟档次为尚熟 (6成熟) 、成熟 (8成熟) 、充分成熟 (9~10成熟) 。5次采收 (A2) :下部、中部、上部每次采收3、3、3、3、6~8片, 鲜叶成熟档次为适熟 (7成熟) 、成熟 (8成熟) 、成熟 (9成熟) 。6次采收 (A3) :下部、中部、上部每次采收3、3、3、3、3、5片, 鲜叶成熟档次为适熟 (7成熟) 、成熟 (8成熟) 、成熟 (9成熟) 。每小区550株, 依次排序, 不设重复。

1.4 试验方法

试验田于3月9日移栽, 高垄单行, 种植密度行距1.2m, 株距0.5 m, 栽1.65万株/hm2。要求烟株现蕾后, 拉长株高节距, 始花打顶, 留叶20~22片, 适时处理下部不适用烟叶3~4片。每处理施烟草专用基肥375 kg/hm2、饼肥112.5 kg/hm2、专用提苗肥56.25 kg/hm2、专用追肥427.5 kg/hm2、硫酸钾157.5 kg/hm2。加强水分调控:还苗期保持垄体湿润, 伸根期保持表干内润, 旺长期、成熟期保持阴润。其他如中耕培土、病虫防治等栽培管理措施按照市、县相关的技术方案执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田生育期

由表1可知, 试验烟田于3月9日移栽, 4月3日进入团棵期, 5月10日开始现蕾, 5月13日实施打顶, 5月29日采收第1批下部叶, 6月25日采收完顶叶, 大田生育期110 d。

2.2 烟株农艺性状

由表2可知, 处理A1株高、茎围均最大, 分别为113、12cm;叶片数量最多, 为18片;各部位烟叶长×宽明显比处理A2、A3大。打顶后测得株高106.3 cm, 茎围11 cm, 节距5.5cm, 有效叶数17.4片, 下部叶长×宽为65.3 cm×31 cm, 中部叶长×宽为76 cm×30 cm, 上部叶长×宽为65 cm×27 cm, 株型呈腰鼓型, 分层落黄。5月8、13日遭受洪涝灾害, 烟田过水, 烟叶耐熟性受到影响。

2.3 田间鲜烟采收成熟度及鲜干比情况

由表3、4可知, 从采收成熟度看, 处理A1下部叶尚熟时采收, 处理A2、A3下部叶适熟时采收, 处理A1比处理A2、A3下部叶采收成熟度稍低1成;中部叶采收成熟度不存在明显差异;上部叶采收成熟度处理A3比处理A2、A1降低了1成。

由表5可知, 下部叶鲜干比处理A1比处理A2、A3提高0.6~1.1∶1, 烤后单叶干重0.1~0.2 g, 中部叶鲜干比和单叶重方面, 处理A1与处理A2、A3比较, 不存在明显差异;上部叶鲜干比处理A1比处理A3下降0.2~0.04, 上部叶单叶重方面, 处理A1比处理A2下降0.5 g。

2.4 烟叶外观质量比较

由表6可知, 各处理上部叶、下部叶外观质量存在差异, 中部叶外观质量不存在差异。处理A1与处理A2、A3比较, 下部烟叶成熟度相当, 结构疏松, 但身份稍厚, 油分稍足, 色度稍强和较均匀, 卖相要好。上部叶成熟度稍高, 结构稍疏松, 身份稍薄些, 油分较多, 色度较浓, 颜色均匀, 青筋、挂灰较少, 卖相要好些。而处理A3的上部烟叶, 结构紧密较僵硬, 叶片厚糙, 色度较暗, 青筋、挂灰面积较大, 卖相相对要差些。

2.5 各处理烟叶经济性状比较

由表7可知, 各处理经济性状表现以处理A1最优, 处理A2较优, 处理A3较差。处理A1折合产量2 010.0 kg/hm2, 销售均价26.42元/kg, 上等烟比例56.4%, 上中等烟比例96.3%, 产值53 104.20元/hm2 (含补贴) , 与处理A3比较, 产量下降60 kg/hm2, 均价提高1.34元/kg, 上等烟比例高7.7个百分点, 上中等烟比例高5.3个百分点, 产值增加1 188.6元/hm2, 说明4次采收方式的经济效果优于5次和6次采收。

注:处理A1X部位身份比处理A2、A3稍厚些, 油分稍足些, 色度稍强;处理A3B部位叶面、叶脉含微浮青, 挂灰面积较大。

3 结论与讨论

(1) 试验表明, 对于粤烟97品种, 比较适宜于4次采收方式。下部叶6成熟采收, 防止底烘过熟, 提早采收下部叶有利于田间通风透气和提高光照效率;上部6片叶一次性集中熟采, 有利于提高上部叶的成熟度, 提高上部叶可用性, 改善粤烟97上部叶质量, 减少青筋、挂灰, 降低僵硬。

(2) 平稳施肥, 保持成熟期烟田湿润, 增强烟叶耐熟性, 是粤烟97实施4次采收的基础。及时理除下部叶适用烟叶, 保持烟田湿润, 上部6片叶充分成熟一次性集中采收, 这些措施能够极大地减少粤烟97上部叶的青筋、挂灰。实行4次采收方式, 比5、6次采收方式要减少采收批次, 节省劳动用工[4,5]。

参考文献

[1]谈文, 赵松义.论烟稻轮作制[J].湖南烟草, 1988 (1) :30-34.

[2]唐远驹.与烟叶特色相关的几个问题[J].中国烟草科学, 2013 (2) :1-4.

[3]聂荣邦.烤烟栽培与调制[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147-159.

[4]王定斌, 吴传华.不同部位烟叶烘烤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6) :192.

水稻不同种植方式的比较试验 第8篇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 在粮食安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水稻常年种植面积约3 000 万hm2, 占全国谷物种植面积的30% ; 稻谷总产量近20 000 万t, 占全国粮食总产的40%[1 - 2]。2006 年农业部在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10 年发展规划中提到: 到2015 年水稻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水平达到70% , 其中耕整地机械化水平达到85% 、种植机械化水平达到45% 、收获机械化水平达到80%[3]。近年来, 水稻生产机械化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 据2012 年数据统计, 耕整地机械化水平已达到90. 4% , 种植机械化水平己达到26. 2% , 收获机械化水平已达到69. 3%[4]。由此可见, 种植机械化水平还远远低于耕整地机械化水平和收获机械化水平, 机械化种植成为制约水稻全程机械化的主要因素[5 - 7]。

水稻生长季节性很强, 水稻种植机械必须按照农艺要求适时播栽。播栽作为水稻生产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播种和培育等工作, 使作物获得良好的生育生长条件。播栽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作物的出苗和分蘖, 进而最终影响水稻的产量[8]。为探索水稻种植农机与农艺的关系, 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扩大水稻种植机械化的示范推广效应, 进而为建立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规范奠定基础, 对人工撒播、机械直播与机械插秧不同播栽方式进行了比较试验研究。

1 试验条件与试验方法

1. 1 试验地点和面积

试验地点选在安徽省白湖集团公司山南农场的水稻旱直播试验示范基地。该基地地处安徽省沿江圩区, 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农作物种植结构以一麦一稻为主; 每年种植水稻约10 000hm2[9]; 水稻种植方式包括机械旱直播 ( 以下简称机播) 、机械插秧 ( 以下简称机插) 和人工撒播 ( 以下简称撒播) ; 试验在2012 年6 月到11 月进行。

为研究撒播、机插和机播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以及机播在当地的配套农艺, 充分发挥旱直播试验示范基地的示范推广作用, 3 种种植方式的试验面积各进行8hm2。

1. 2 试验条件

1. 2. 1 试验材料与机械

试验采用水稻撒播、机插和机播3种方式, 品种选用嘉花1号, 试验机械采用中机美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水稻直播机 (MENOBLE 6288) , 插秧机械采用久保田6行插秧机 (SPU68C) 。试验前, 将直播机船形托板上的种子开沟器进行了移位改装, 原有机型种子播在沟里改为种子播在两种沟之间的垄上。该改装使得种子可以尽早脱离水层, 同时两侧小沟也方便排水。此方案是根据前几年的试验得出的结论, 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播种后如果种子浸在水里, 达不到稻种生产所需的光照、温度和氧气等条件, 易造成烂牙, 从而降低出苗率[10,11,12]。播栽后使用开沟机开排水沟, 所用开沟机为宁波协力XL1K22稻田开沟机。

1. 2. 2 田间作业情况与田间管理

试验在麦茬地进行, 撒播、机插和机播情况如表1所示。直播种子用25% 咪鲜胺2000 倍液浸种48h至破胸。机播整地采用“两旋”方式, 第1 遍旋耕深度达15cm以上, 第2 遍浅旋时带拖板拖平田面, 要求做到表土碎而不细, 否则影响播种均匀度或播种过深而出苗不齐。机插和撒播整地均采用“两旋一平”的方式, 第1 遍旋耕与机播相同, 第2 遍上浅水旋, 接着再上水平田。整地前, 施45% 复合肥375kg/hm2, 尿素75kg / hm2; 追肥两次施尿素300kg/hm2, 穗肥施尿素150kg / hm2, 钾肥110kg/hm2。播种后开排水沟, 横向间隔10m, 纵向间隔50m。播后2 天用直播净, 苗期用稻杰喷雾进行化除。水浆管理采用苗期浅水勤灌, 间歇晾田, 够苗烤田; 薄水层扬花灌浆, 后期干干湿湿间歇灌溉。病虫害采用苗期防治稻蓟马两次, 中期防治稻纵卷叶螟4 次, 兼防纹枯病, 后期防治稻飞虱3 次, 兼防稻曲病[13 -16]。

1. 3 试验方法

将撒播、机插和机播3 种种植方式的田块分为3个试验区, 各试验区采用五点测产法: 以四边形4 个顶点和对角线交点作为5 个测试点, 4 个顶点要求距离田边1m以上, 用1m × 1m的木框划定测试区[2]。播栽10 天后调查各区的基本苗, 收获前1 ~ 3 天分别测试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平均千粒质量等数据, 计算出理论平均产量, 并在收获后测试实际平均产量。试验中对不同种植方式进行成本评价时, 主要包括人工成本、机械作业成本和物质成本, 然后计算分析总的经济效益和净经济效益。其中, 人工成本包括播栽过程投入的成本以及田间管理投入的成本; 物质成本包括种子、秧苗、化肥、农药以及水费等成本;机械作业费包括大田耕整地作业费、机械种植作业费和机械收获作业费。另外, 试验中对不同种植方式做功效评价时, 对3 种种植方式在用工量和播栽环节的作业效率进行了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 1 不同种植方式对产量的影响

测试了水稻生产过程的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等, 结果如表2 所示。机播的实际产量较撒播和机插的实际产量分别增产5. 96% 和4. 69% ; 理论产量也以机播为最高, 较撒播和机插的理论产量分别增产4. 71% 和4. 61% 。

从产量的构成来看, 机播方式下虽然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最少, 但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等均比撒播方式和机插方式高。例如, 机播平均千粒重相对机插提高了6% , 这也是机直播取得高产的原因。试验结果表明: 机播由于没有移栽影响, 分蘖过程较为连续, 分蘖节位多, 机播稻中期生长时间长, 有利于壮秆增穗; 后期上层根量大, 有利于活熟增重; 播种后通过露田炼苗和后期搁田, 形成二次发根高峰, 具有较强的生理活性, 单株发根数多, 构成强大的吸收体系, 保证了后期活熟, 籽粒饱满, 确保高产[17 -22]。

2. 2 不同种植方式成本与工效的分析

2. 2. 1 不同种植方式的成本情况

为了研究不同种植方式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差异, 向白湖山南农场的相关管理人员咨询了各项成本。由于农场的操作比较规范且各项成本都有相关标准, 因此该效益分析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出实际的效益, 试验结果如表3 所示。

其中, 3 种种植方式的人工成本中包括相同的田间管理费用600 元/hm2, 其余成本主要区别在于播插时需要的人工费用; 物质成本中, 主要差异在秧苗和种子的成本上, 机插秧苗的成本为975 元/hm2, 撒播种子成本为405 元/hm2, 机播种子成本为360 元/hm2, 另外撒播和机播比机插在除草剂上成本增加75元/hm2; 机械作业成本中, 各种种植方式的机收成本相同, 整地成本机播比机插和撒播少一次平田, 成本减少60 元/hm2, 机插比机播在播栽成本上增加240元/hm2。从表3 中可以看出: 每公顷消耗的总成本机播和撒播相差不大, 机播约为机插的86. 3% ; 机播相对机插每公顷增效1 377 元, 相对于撒播增效590. 7元, 分别比机插和撒播增效30. 8% 和11. 2% 。由此可见, 机播一方面使得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 另一方面产量又有一定的提高, 可以为水稻生产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23 -25]。

2. 2. 2 不同种植方式的工效情况

假设水稻整个生产过程中工时价格相同, 人工成本的差异可体现为用工量的差异, 机播比撒播省工12. 7% , 比机插省工19% , 可见机播比机插和撒播省工显著。

根据调查, 撒播的作业效率为150hm2/ h, 机插为120hm2/ h, 机播为300hm2/ h。机播效率最高, 机播效率是机插的2. 5 倍, 是撒播的2 倍。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机播方式种植水稻不仅产量高于机插和撒播, 且经济效益和作业效率均高于机插和撒播, 是一种“高效高产”的种植方式[26]。

3 结论

1) 机播的实际产量最高, 较撒播和机插的实际产量分别增产5. 96% 和4. 69% 。机播在产量上较其他种植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 这主要是由于其精量种植模式有利于田间通风透光和群体个体间的协调生长, 利于高质量群体的建成, 进而获得高产稳产。

2) 经济效益分析表明, 机播比机插和撒播每公顷分别增效30. 8% 和11. 2% , 而且机播相对撒播和机插分别省工12. 7% 和19% , 机播效率分别是机插和撒播的2. 5 倍和2 倍。可见, 机播是一种高效益和高效率的种植方式。

3) 水稻机播有利于优化水稻的群体结构, 提高产量, 是目前农村适宜推广的一种“轻简化”“高产高效”的种植方式, 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在水稻旱直播试验示范基地, 进行了人工撒播、机械插秧和机械旱直播3种方式的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机械旱直播的实际产量最高, 比人工撒播和机械插秧分别增产5.96%和4.69%;机械旱直播经济效益最高, 采用旱直播方式生产水稻每公顷经济效益比机械插秧和人工撒播方式分别增效30.8%和11.2%;机械旱直播方式的作业效率最高, 达到300hm2/h, 分别是机械插秧和人工撒播的2.5倍和2倍。可见, 机械旱直播是一种“轻简化”且“高产高效”的种植方式。

冬季室内刺参养殖水质管理方式试验 第9篇

目前, 刺参养殖的主要生产方式包括:浅海增殖、滩涂池塘养殖、潮间带围堰养殖、海上网箱养殖等[3]。但未见有关刺参反季节养殖技术的报道, 缺乏相关的技术知识, 该技术目前尚处于摸索试验阶段。本试验选择了几种水质管理方式, 着重对不同水质管理方式下, 参池的水质指标进行研究, 皆在探索一个最佳的水质管理方式, 以为刺参养殖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2007年12月在大连陆源海产科技园刺参育苗车间, 利用冬季空置水池作为反季节养殖所用的试验池, 选择22~28 m3、深130 cm的水池。室内使用暖气管道供热, 水源为经沉淀、过滤、加热的外海海水。

1.2 试验材料

选择湿重在100 g以上的刺参苗种, 在试验条件下每池水体中投放50 kg左右参苗。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 处理A:每天固定量换水。该处理包括1#、2#、3#、4#、5#5个参池, 水深110 cm, 每3 d清底1次, 每天上午换水1次, 换水深度为40 cm, 下午投饵1次。每天换水前和投饵前各取水样1次, 从清底后第2天开始取样。处理B:每天不定量换水。该处理包括6#、7#2个参池, 水深110cm, 每3 d清底1次, 每天上午换水1次, 换水深度从第1天起依次为20、30、40 cm, 下午投饵。取样方法同处理A。处理C:每天只加不换水。该处理包括8#、9#2个参池, 3 d清底1次。清底后第1天加水至80 cm, 第2天加至100 cm, 第3天加至120 cm, 采取只加新水, 不排旧水的方式, 下午投饵。取样方法同处理A。

1.4 数据记录

通过以上不同的换水方式, 监测池水的温度、溶氧、pH值、氨氮、H2S的变化。温度与溶氧使用YSI溶氧仪现场测定;pH值使用PB-10取样测定;氨氮和H2S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7378.4-1998, 分别使用次溴酸盐氧化法和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定[4,5,6]。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温的变化

整个试验期间使用加热海水, 温度一直保持在13.2~14.2℃。每个参池的温度变化幅度为0.2~0.5℃, 温度比较稳定。

2.2 溶氧的变化

参池使用气泵供气, 在投饵时停气。整个试验期间溶氧水平一般保持为10.0~12.5 mg/L, 即使停气期间也维持在8.5 mg/L以上。

2.3 pH值的变化

如图1所示, 处理A换水前pH值较低, 而在投饵前则有少许的升高, 整个曲线呈现明显的波峰、波谷的波浪状变化;第5次则降到了最低点, 在清底后又迅速地升高。处理B的pH值则是渐渐降低;处理C亦逐步降低。

2.4 氨氮的变化

如图2所示, 处理A在换水前氨氮浓度较高, 而在下午投饵前则下降, 也呈现一种波峰、波谷的波浪状变化;在清底后, 投饵前氨氮浓度 (<0.13 mg/L) 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处理B、C则在清底后水中氨氮浓度 (<0.12 mg/L) 较低, 在接下来的换水管理中, 其浓度 (>0.45 mg/L) 则缓慢升高。

2.5 H2S的变化

如图3所示, 处理A整个试验期间H2S的变化幅度不大, 在0.018~0.031 mg/L变动, 也呈现一种波峰、波谷的波浪状变化趋势。处理B (变化范围为0.013~0.032 mg/L) 和处理C (变化范围为0.012~0.029 mg/L) 变化幅度亦不太大, 略呈一种波浪状的趋势。

3 结论与讨论

刺参反季节养殖是新兴的养殖方式, 国内外尚无成型的养殖技术, 实际养殖中许多问题都在摸索解决阶段, 因此需要大力开展这方面的生产试验, 为科学养殖提供依据和参考。

本次试验中, 主要针对不同的水质管理方式进行跟踪监测。试验中发现经过加热的海水温度为13~14℃, 在刺参最适生长温度的范围内, 有利于刺参的快速生长;海水温度过高, 一方面会增加养殖投入, 加大养殖成本, 另一方面如果水温>16℃反而会促使性腺发育, 影响刺参的生长, 减慢生长速度;海水温度过低生长速度则会减慢, 失去了反季节养殖的意义。

试验中对参池充氧一方面保证了水中刺参耗氧的需要, 另一方面对控制水中H2S浓度有重要意义。试验中H2S的最高浓度达到0.032 mg/L, 远远低于《渔业水质标准 (GB11607-89) 》中的0.2 mg/L的规定浓度, 主要就是由于使用了充气的缘故。

而在试验中发现清池后新的海水, 相比较以后2 d的水质pH值较高, 而氨氮的浓度较低, 随着日常的水质管理, pH值降低, 而氨氮浓度升高;在每天固定量换水处理中, 同一次水样中, 变化趋势恰恰相反, 一个处于波谷, 一个位于波峰。由于动物的排泄物和投喂大量人工饵料, 易导致海水中的氨浓度升高, 而未离解氨氮因为没有电荷, 而且具有较高的脂溶性, 很容易透过细胞膜, 对刺参造成危害。因此, 需要在生产中经常换水、清底, 以保持水质的新鲜, 减少氨氮的累积对刺参造成危害。

试验中发现刺参对这几种换水方式都没有出现不适的现象, 生长均较正常, 但对其的各项生长指标有无影响尚不清楚。综合试验结果, 目前换水深度为40 cm是较好的、可行的, 但并不是最佳的换水量, 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7,8]。

参考文献

[1]廖玉麟.我国的海参[J].生物学通报, 2001, 36 (9) :1-3.

[2]丛培东.大连沿海刺参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J].丹东师专学报, 1998, 20 (4) :38-39.

[3]黄华伟, 王印庚.海参养殖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前景展望[J].中国水产, 2007 (10) :50-53.

[4]雷衍之.养殖水环境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

[5]国家技术监督局.海洋监测规范~海水分析 (GB 17378.4-1998) [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8.

[6]陈佳荣.水化学实验指导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6:173-175.

[7]邱兆星, 刘广斌, 李莉, 等.刺参养殖池塘环境调控技术集成与优化[J].中国科技成果, 2013 (19) :41-43.

试验方式 第10篇

【关键词】核电厂;小汽轮机;水压试验泵;安全

引言

小汽轮发电机组和水压试验泵就是众多核电厂安全保护措施中的一项。在全厂失电等应急情况下,小汽轮发电机组应急启动,对全厂的部分重要常用负荷供电实现安全停堆。在本文中,着重讲述水压试验泵运行方式以及流量元件的工作原理。

一、水压试验泵的驱动机构--主油泵

水压试验泵接受主油泵输出的工作油,而水压试验泵的驱动力为主油泵输出的油压。主油泵是一种将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的设备,提供的动力驱使系统工作。作为工作介质的液压油是闭式循环的。主油泵输出的液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回到油箱,这部分的油是经过冷却和过滤过的,而另一部分的液体油是进入011PO的。在经过011PO之前,要由方向控制原件DR1和DR2来控制的。

闭式循环的优点是可以采用相对较小的油箱,提高液压系统的性能,减少空气和油的混合。除此之外,闭环可以促使平稳性有很大程度的提升,这样的工作方式有益于高压缸的运行,也能降低泵对自吸性的要求。112PO吸入口安装有压力平衡罐11AQ,当驱动千斤顶行程末尾油压力供给方向变化时会发生临时性的压力剧变,此压力波动由11AQ来平衡.

主油泵为轴向柱塞泵,其结构是在一个共同缸体的圆周上有多个柱塞装置,内部的柱塞中心线和缸体中心线平行。轴向柱塞泵有两种形式,直轴式(斜盘式)和斜轴式(摆缸式)。主油泵为直轴式(斜盘式)柱塞泵,泵主体共由四部分组成缸体,配油盘,柱塞,和斜盘。缸体内有均匀分布的柱塞,而柱塞在内部均匀分布于内部的四周。斜盘轴线与缸体轴线倾斜角度相同,柱塞靠机械装置或在低压油作用下压紧在斜盘上。配油盘2和斜盘4固定不转,当原动机通过传动轴使缸体转动时,由于斜盘的作用,迫使柱塞在缸体内作往复运动,并通过配油盘的配油窗口进行吸油和压油。缸体在180度-360度之间运动时,这是一个缸孔人工作容积增大的过程,而缸孔处于柱塞底部,吸油窗口为配油盘的洗油部件。在0-180度运转时,工作原理基本相似,只是过程相反。改变液压泵的排量是通过噶边柱塞的行程长度来完成的,而修改柱塞的行程长度是由斜盘倾角来决定的。斜盘倾角改变了。就会让排量也跟着改变,同时吸、压油的方向也跟着改变,此泵也就成了双向泵。

二、油泵的流量控制元件DR003和压力控制元件DR004的作用

根据系统设计,水压的控制主要是由液压系统根据不同的动力油压来进行的。动力油压的改变是通过液压回路上的两组压力限制阀DR3和DR4来实现的。DR003是主油泵的流量调节元件(实际上是用来控制主油泵出口油压的),DR004是主油泵的压力控制元件(实际上起到安全阀的作用,用来控制压力不会超出限值)。

设备启动时,水压试验泵的启动信号来源和相关系统的阀门状态自动确定了该泵的运行模式,这些信号控制了DR3和DR4電磁阀的通断,从而选定与运行模式相对应的先导阀控制油回路压力。DR3与DR4工作模式类似。

以DR3为例:油压控制阀组DR3由先导阀组355/356/367VH和电磁阀003/004EL组成。虽然355VH,356VH,357VH有着相同的结构,但决定其状态的工作压力不同,因此也就设置了三种不同的工作压力。当液压系统的动力油压超过水压试验或轴封注模式下的压力设定值时,先导阀阀芯开启,液压油将在主油泵的液压控制系统内产生流动,从而改变主油泵的输出流量,达到稳定动力油的油压的目的。三种工作方式下,DR3的工作模式如下:

1)水压试验工况,油压定值为12.2MPa,此时003,004EL断开状态。356VH处于待工作状态,如果油系统超压,356VH开启,112PO出口油流部分卸压返回油泵入口。以控制泵的出口压力和流量的稳定。

2)轴封注入工况,油压定值为9.7MPa,此时003EL断开,004EL接通。355VH处于待工作状态,如果油系统超压,355VH开启,112PO出口油流部分卸压返回油泵入口。以控制泵的出口压力和流量的稳定。

3)安注箱补水工况,此时003EL接通,004EL断开。357VH处于待工作状态,如果油系统超压,357VH开启,112PO出口油流部分卸压返回油泵入口。以控制泵的出口压力和流量的稳定。主油泵可以在0~290L/min之间实现无级调节,油压高于水压时,主油泵出口被堵住,流量为0,而油压低于水压时,主油泵出口流量正常,为全流量。

DR4工作模式定值:补水模式,352VH待工作,压力3.2MPa。水压试验模式,353VH待工作,压力15MPa.轴封注水模式,354VH待工作,压力12.8MPa。

三、水压试验泵及油流方向控制元件的工作过程

液压油方向控制元件DR1和DR2中,DR1的电磁阀001EL和002EL来控制油路的接通方式。001EL和002EL分别由503SM和504SM控制的,503SM控制002EL带电,504SM控制001EL带电。001EL带电时,DR1的a接通,此时DR2的b有油压。当b处有液压油压力时,P-A,T-B通,此时油正向流动.002EL带电时,DR1的b接通,此时DR2的a有油压,当a处有液压油压力时,P-B,T-A接通,此时油反向流动。

整个工作过程为,001EL带电,DR1的a接通,导致DR2的b有油压,此时DR2 P-A,T-B通,工作油由左管进入A腔室,推动活塞向右运动,B腔室内工作油从右管回油。活塞向右移动到最后,触动503SM,导致DR1的002EL带电,DR1的b接通,导致DR2的a有油压,此时DR2 P-B T-A通, 工作油由左管进入B腔室,推动活塞向左运动,A腔室内工作油从左管回油。活塞向左边移动到最后,触动504SM,导致DR1的001EL带电,这样就完成了活塞的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活塞左右移动,导致了水压试验泵的连续工作。

四、结论和建议

电厂的运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般都会持续几十年。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设备的机械部件由于人为或者正常的设备老化,都会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缺陷。在电厂中,管道和阀门的跑冒滴漏尤其重要。以及阀门和设备部件不能正常动作,这些都时刻影响着设备的可用性。尤其是那些重要的厂用应急设备。当事故发生时,这些厂用应急设备不能正常的启动,会造成比一般常规设备故障产生的更大的影响和隐患。因此,我们在正常的机组运行中,应进一步加强对应急设备的巡检和定期功能性实验,定期检修的关注,只有这样才能在事故应急工况使应急设备能够正常启动,控制核电厂的状态,以达到安全可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水压试验泵系统手册.秦山第二核电厂.2005.5.

[2]小汽轮发电机系统手册.秦山第二和电厂.2005.5.

[3]LLS 水压试验泵检修培训报告.

试验方式 第11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于2012—2013年在华池县中南部旱作农业区具有代表性的上里塬乡黄塬村及怀安乡怀安村2个乡镇进行, 区域海拔1 450~1 860 m, 无霜期120~150 d, 年平均气温8.4℃, ≥10℃的有效积温为3 556.1~3 683.2℃。年平均降雨量400~450 mm。供试土壤为黄绵土, 地类为川台地、塬地, 前茬为胡麻、小麦。试验采用农膜厚0.008 mm, 宽120 cm (由甘肃省天水塑料厂生产) , 供试大豆品种为冀豆17。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不同覆膜方式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 设4种覆膜方式处理, 分别为全膜覆土穴播、全膜双垄侧播、常规半膜、露地穴播 (CK) 。3次重复, 小区面积28.8 m2。全部处理采用点播器播种, 每小区播种4垄8行。小区四周设走道, 外设保护区。

1.3 试验实施

全膜双垄侧播采取先起双垄 (小垄宽40 cm、垄高15~20 cm, 大垄宽70 cm、垄高10~15 cm) , 使大小垄相接处形成播种沟, 然后采用宽120 cm的薄膜全地面覆盖, 最后在沟内侧3~4 cm处播种[1,2]。大豆行距平均为55 cm, 穴距18 cm, 每穴播2粒, 留苗1株, 播种深度3~4 cm, 保苗10.05万株/hm2。全膜覆土穴播用120 cm的地膜全地面覆盖, 上面均匀撒1层厚1 cm左右的土, 然后采用人工点播器播种, 行距55 cm, 穴距18 cm, 每穴播1~2粒, 播种深度为3~4 cm, 保苗10.05万株/hm2。常规半膜覆盖垄宽55 cm, 用70 cm宽的地膜覆盖垄面, 行距55 cm, 穴距18 cm。其他播种规格同全膜双垄侧播栽培。露地穴播 (CK) 采用人工点播器播种, 行距55 cm, 穴距18 cm, 播种深度为3~4 cm, 其他播种规格同全膜双垄侧播栽培。试验地覆膜期为3月20日, 播种期为4月25日, 其他栽培管理措施相同[3,4]。试验地结合整地, 一次性施农家肥30 t/hm2、尿素225 kg/hm2、普钙450 kg/hm2、硫酸钾75 kg/hm2, 耙耱平整后划出小区, 然后按设计要求进行覆膜[5,6]。

1.4 调查内容与方法

生育期间观察记载大豆物候期和群体性状, 播前和收获后测定0~200 cm土壤含水量。播种期、出苗期、分枝期、开花期、结荚期分别测定0~100 cm土壤含水量和5~25 cm土层地温, 成熟后及时收获和考种, 并按小区计产, 分析温度、水分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关系等[7]。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覆膜方式对大豆生育期土壤温度的影响

对各处理生育期5~25 cm土层温度测定结果表明, 全膜覆土穴播大豆平均温度17.5℃, 比露地穴播大豆平均温度17.6℃降低0.1℃, 说明地膜覆土后, 土层地温与露地接近;全膜双垄侧播大豆平均温度18.7℃, 比露地穴播大豆平均温度17.6℃提高1.1℃;常规半膜大豆平均温度18.0℃, 比露地穴播大豆平均温度17.6℃提高0.4℃, 生育期平均温度及有效积温较高 (表1) 。

(℃)

注:表中5~25 cm土壤温度为2011—2013年的平均值。气温平均为19.3℃。

2.2 不同覆膜方式对大豆生育期内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从不同覆膜模式全生育期土壤含水量均值看, 3种地膜覆盖模式土壤含水量高于露地 (CK) 0.57~0.85个百分点。从4种不同种植模式生育期土壤含水量状况看, 土壤含水量在播种期至花芽分化期前都是比较稳定的 (除露地外) , 到开花结荚期波动较大, 由于2013年7月中旬雨量增多, 土壤含水量平均值上升, 随后略有降低 (图1~4) 。

全膜双垄侧播栽培在大豆的播种至结荚期土壤含水量均高于其他覆膜方式, 至成熟期, 差异消失, 且成熟期全膜双垄侧播大豆各层次土壤水分含量反而略低于露地穴播及半膜大豆。结果表明, 全膜双垄侧播技术能显著增加大豆生育期特别是分枝至开花期土壤水分含量, 从而大大缓解了春旱和初夏干旱, 有效解决了大豆生育期缺水的问题, 为大豆稳产高产提供了水分保障。

2.3 不同覆膜方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全膜双垄侧播栽培产量为3 541.67 kg/hm2, 比常规半膜增产753.48 kg/hm2, 比全膜覆土栽培增产267.36 kg/hm2, 增产效果好 (表2) 。

2.4 不同覆膜方式对降水利用率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根据连续降雨量测定, 播前2 m土壤贮水量、成熟期2 m土壤贮水量、生育期降雨量和大豆经济产量结果, 计算得出不同覆膜方式大豆水分利用效率 (表3) 。从表3可以看出, 全膜双垄侧播大豆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达到10.05kg/mm·hm2。其中, 全膜覆土穴播大豆水分利用效率达到9.45 kg/mm·hm2;半膜水分利用效率达到8.10 kg/mm·hm2。露地穴播大豆水分利用效率平均为6.30 kg/mm·hm2。全膜双垄侧播大豆平均水分利用效率比露地穴播大豆增加3.75kg/mm·hm2, 增长59.5%。全膜双垄侧播技术农田降水利用率为74.5%, 较露地穴播增加6.3个百分点;全膜覆土穴播技术降水利用率达到72.6%, 较露地穴播增加4.4个百分点;常规半膜降水利用率达到70.5%, 较露地穴播增加2.3个百分点;露地穴播大豆农田降水利用率平均为68.2%。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 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全膜双垄侧播能使微小无效降雨接纳, 通过富集叠加变为有效降雨, 减少水分无效蒸发, 显著提高了自然降水利用率, 还能提高地温, 增加有效积温, 使大豆提早成熟;同时全膜双垄侧播大豆, 经济性状好, 产量高, 效益好, 水分利用效率高, 适宜在华池县及同类地区示范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柏.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大豆水分效应试验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 2007.

[2]宋春联, 周立奎.覆膜大豆膜上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05 (3) :62.

[3]周宝库, 张喜林, 宦立海, 等.覆膜大豆增产效果研究初报[J].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4 (3) :6-8.

[4]郭志利.旱地大豆不同覆膜方式栽培效应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 2000 (1) :19-21.

[5]王立明, 陈光荣, 张国宏, 等.黄土塬区旱作大豆覆膜保水技术效果研究[J].作物杂志, 2011 (6) :95-98.

[6]彭伟, 王伟东, 周霁霄, 等.大豆覆膜栽培试验研究[J].中国农技推广, 2004 (2) :41-42.

上一篇: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下一篇:自主神经保留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