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创新试验区

2024-07-10

人才创新试验区(精选12篇)

人才创新试验区 第1篇

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的调查, 全国30多个省市区几乎都提出了要建设人才试验区, 数量近百家。政策创新是人才试验区的鲜明特色和最大优势。人才试验区如何引领人才政策深化突破?笔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学者和实践工作者。

找准人才关注的需求点

2012年12月, 无锡成功引进英国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获得者理查·罗伯茨, 与当地的民营企业合作成立生物科技研究院, 依托研究院进行科技成果产业化。

一个地级市何以能引进世界顶尖人才?无锡市人社局副局长胡逸亲自参与了这次大手笔运作。一个细节令胡逸至今难忘:在与理查·罗伯茨谈判的时候, 罗伯茨反复地问他:“我到无锡来能干什么?”

“这给了我们一个重大启示, 政策创新要找准人才关注的需求点、兴趣点, 找到他的用武之地在哪里。如果你出台的政策, 他根本用不着, 再好的政策也是白搭。”胡逸说。

“如果一个人才仅仅是冲着几百万元的政府资助而来, 那么这个人究竟是不是人才就要打一个问号。”上海市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沈荣华的调查发现, 83%的海归不是为了钱而回来的。“能否留住一个人才, 要看他的事业能不能发展起来。政策创新要重点从人才事业成功的各种要素入手。”

“每一种政策都是有厚度的, 改革者往往在这厚度里做文章。”中国人才研究会顾问王通讯认为, “每项政策逼近临界状态的时候, 总是存在一个灰色地带。好像不行好像行, 向前一步, 不行的行了就是创新。政策创新要聚焦这些灰色地带。弄清楚什么地方能擦边, 哪些地方不能碰。灰色地带如果能突破就是创新。如果突破过度了, 那就碰高压线了。”

“硅谷的形成就是一个经典案例。当时, 斯坦福大学教授们要搞科研成果转化, 必须在大学校园里划出一块地来搞生产。但是斯坦福大学最初的创立者立了个规矩:大学的领地不准买卖。当时的校长特曼教授非常困惑。这个时候一个教授提出, 这个地方既然不能卖, 那就租出去。一个‘租’字, 一下子就把硅谷最原始的创新实现了。”王通讯说。

市场化是一个重要方向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人才政策的一个较大差距是市场特色不鲜明。”沈荣华认为, 我国人才流动还存在“五大拦路虎”:户口、编制、档案、子女上学、出入境管理。市场化是当前人才政策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

“各级政府建设人才试验区, 用行政手段推动人才工作的比较多, 而通过市场机制引导各类优秀人才的比较少, 计划配置人才资源的惯性仍然很大。”沈荣华分析说。

河海大学教授赵永乐发现, 许多地方片面依靠优惠政策抢夺人才和互挖人才, 仍停留在给票子、给房子等优惠条件比拼上, 而在制度建设、营造环境方面普遍下力气不够, 造成不同地区之间的恶性人才竞争, 出现了“圈地跑钱”的现象。

沈荣华在调研中也发现, 很多地方抓人才工作就是“评、评、评”, 而人才评价的标准也非常单一, 比如以发表了多少文章、有多少专利来评价, 至于这些人才适不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则考虑得不够充分。

“吸引人才最大的优势就是走市场, 也就是营造一个良好的综合环境。”沈荣华建议, 在人才试验区取消人才引进审批制, 实行人才引进准入制、备案制, 加快户籍、编制、档案管理等相关制度改革, 突破人才流动中的地区、部门、所有制、身份、城乡等制度性障碍, 多运用市场手段推进人才试验区建设。

“风险投资是企业领军人才的组织部, 他们在选择投资项目时很大程度上就是在选人。”上海张江高科管委会科技创新处处长建议, 政府应进一步深化用市场方式选拔企业领军人才, 突破学历、职称等传统考量标准, 突出市场对人才的个人成就、社会贡献以及创新价值的认可。

在引进人才团队上下功夫

“深圳出了华为、中兴通讯在国际通信制造业与发达国家同台竞技同步发展的世界级公司。北京、上海、西安等高校密集的地方, 为什么没有?”国家外国专家局原局长马俊如发出了这样的诘问。

根据自己的多年观察, 马俊如找到了原因所在:大学密集区学术氛围太浓, 学术思维主导了企业创新。“很多教授、院士领头创办企业, 一种场合为总经理, 转身又是教授、科学家, 名为全心身投入, 实为三心二意。没见到教授、院士三心二意创业有大建树的, 两头不讨好的倒是常见。科学家不等于科技创新型企业家。”

马俊如建议, “人才试验区要善于整合大学创新资源, 但更要坚持市场化竞争机制;大学和科研院所要以斯坦福为楷模, 对企业创新、创业要帮忙而不越位, 更不能篡位”。

“创新的文化是求异的文化。一项全新的革命性的技术产生, 一定是一种多学科的交叉、不同领域的融合。从创新创业的角度来讲, 应该允许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事情。”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建议, 人才试验区要在引进人才团队上下功夫, “一个团队中有出思想的、出技术的、搞运作的, 这样的创业就很容易成功”。

人才创新试验区 第2篇

项目实施办法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山西省《关于高等教育强校工程的推进意见》(晋政办发[2008]14号)精神,大力推进我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积极引导高等学校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我厅决定在我省普通高等学校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现就本项目提出如下实施办法。

一、目的与内容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积极鼓励和支持高等学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在教学理念、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努力形成有利于多样化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满足国家和地方对社会紧缺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和应用人才的需要。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优先和重点支持高校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环节、教学运行和管理机制、教学组织形式等多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形成一批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主动适应我省产业结构调整战略、支柱产业发展和繁荣文化事业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为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二、建设目标

从2008-2010年,共建设30个左右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三、评选条件与要求

1.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综合性配套改革,突破旧有模式,教育教学理念具有较强的创新性。

2.培养目标明确,具备较为完整和独特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点突出,特色鲜明,对本领域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或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有明确的工作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对未来发展方向有明确清晰的思路,同时,要有一定的教学组织形式和 2年以上的先期建设基础。

4.学校重视,拥有较为完善的实施保障体系。

5.人才培养预期效果好,在本领域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具有示范带动作用。

四、评选时间

各高等院校按照省教育厅下达的名额申报。申报截止时间为每年4月30日,5月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五、管理办法

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实行项目审批和管理,获得省级立项建设项目将给予一定经费资助,学校也要给予相应的配套建设经费。

2.学校每年要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进行检查。就计划执行情况等有关方面的工作写出报告,并报省教育厅备案。

人才创新试验区 第3篇

一、创新政策体系,打造招才引智“组合拳”

钦州市积极改革创新,构建了涵盖人才选拔、培养、吸引、使用、评价、激励、保障等方面的政策体系。

一是注重政策引导。制定《钦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及配套政策措施,认真开展人才政策评估,清理不符合、不适应形势发展的政策文件,构建与国内先进地区相互衔接的政策体系、制度框架与公共服务平台。

二是遵循市场规则。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人才开发的若干政策措施》等“1+4”人才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单位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借助外力开展以项目为载体的合作开发研究。实施柔性引才“海鸥计划”,加快支持各类人才跨区域开展兼职咨询、项目合作,对来钦开展合作研发的博士、教授给予一定生活补贴。鼓励国家级、省级重点创新平台来钦共建联合实验室和研发中心,对共建平台一次性给予50万元资助。

三是创新激励机制。出台《钦州市博士后(青年英才)创新实践基地建设试行办法》,鼓励重点企业建立创新实践基地,优先给予科研项目及经费扶持,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制定实施《领军型创业人才“520”计划》,对领军型创业人才或团队,实行“2个100、2个300”奖励政策,即一次性资助100万元以上的创业启动资金、提供100平方米以上的创业场所,给予300万元以上的创业风险投资和300万元以上的融资担保,支持他们领创的市场主体快速壮大。

二、创新引才模式,打造人才集聚“蓄水池”

钦州围绕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的发展需要,奋力构筑区域性人才集聚新高地。

一是开通刚性引才“绿色通道”。实施领军型创业人才“520”计划,在全区率先探索通过引进项目的办法引进领军人才,成功引进慧宝源(钦州)生物医药产业园等3个新兴产业项目及其领军人才研发管理团队。同时,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事业单位紧缺高层次人才需求调查,编制发布目录,对列入目录的人才可采取直接考核、定向招聘等形式招聘,满足用人单位对紧缺人才的需求。2013年,市直事业单位共引进高层次人才159人,其中硕士142人、博士7人、副高职称10名。

二是实施高端柔性引智计划。启动“筑巢引博”大行动,主动争取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支持,在全国率先成规模引进博士后到钦州市挂职,共从全国各地报名的46名博士后中遴选了16名博士后到钦州市经济部门、重点园区挂任副处级领导职务,挂职期满考核优秀的还将担任重要岗位领导职务。组建钦州市发展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从国内外高校和专业机构聘请52名教授学者为钦州发展建言献策。进一步完善引智行政许可延伸办理窗口,执行国家级引智项目8项,从美国、德国、以色列、瑞典等7个国家聘请外国专家30多人次,攻克石油化工、林浆纸、医学等技术难题20多个。加大“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招募力度,2013年共招募55名,其中中马钦州产业园区10名、保税港区3名,为钦州市重点园区和基层单位引进一批高素质人才。2013年8月,钦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被评为广西“三支一扶”工作先进单位。

三是强化合作平台引才。围绕中马钦州产业园、钦州保税港区等重点园区构建人才特区,探索推行“一体化”的人事管理机制、人才档案封存和薪酬制度改革,努力打造北部湾人事人才改革试验区。在钦州滨海新城白石湖中央商务区投资2.78亿元建造了8.9万平方米的北部湾国际人才创业基地,打造了集创业孵化、产业转移和服务中心为一体的科技孵化器。加强人才小高地建设,进一步完善石油化工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建设,培育林浆纸、粮油加工、坭兴陶等10个市级人才小高地,累计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258人。鼓励企业建立和完善研发机构,支持企业联合大院名校多形式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高层次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创新载体。2013年支持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钦州学院、灵山县骄丰化工有限公司3个单位设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其中钦州学院还成功申报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引进海洋专家10多名。

三、创新培养机制,打造人才发展“强磁场”

一是实施党政优秀人才海外培养工程。对“三百优才”(百名优秀年轻干部,百名优秀专业技术干部,百名优秀女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人才库的干部,有计划、分批次选派到国内外高校学习。2013年配合市委组织部继续遴选20名优秀人才到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为钦州市储备高端人才。为此市财政共支付350万元。

二是创新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方式。不断完善硬件设施,去年首次采用网上培训方式,为专业技术人员举办继续教育培训班10多期,培训专业技术人员50000多人次。截至2013年年底,全市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6人、自治区新世纪“十百千”人才第二层次人才1名、自治区级优秀专家2人、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53人。

三是完善技能人才培训政策。进一步完善职业技能培训的政策,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扶持力度,2013年新增高技能人才192人,其中高级技师2人、技师137人、高级工53人。支持钦州学院筹建北部湾大学,增设海洋学院,设立轮机工程、航海技术等本科专业。开展紧缺产业人才的培养。加强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实现校企人才需求无缝对接。通过在岗培训、脱产培训、技能竞赛等形式提升培训,贯通初中级到高级工、技师的成长通道。搭建人才成长平台,成功申报2家坭兴陶技能大师工作室,拓宽人才成长渠道。

四、创新服务保障,打造人才留守“安乐谷”

一是建立预算列支、逐年增长的投入机制。把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纳入财政年度预算,2010—2013年共投入1600万元,奖励和资助各类人才合作项目和优秀高层次人才。从2013年起提高到每年2000万元,并形成正常增长机制。

二是构建互通互容、相互衔接的政策机制。积极优化人才服务环境,在人才评价、户籍管理、资格认定、待遇报酬、家属子女就业安置等方面为各方人才提供普惠制、便利化的高效服务。

三是提供功能完善、人才专属的配套服务。投资建设118套人才公寓,解决高层次人才来钦开展智力服务期间的周转住房问题。对拥有硕士学位以上的高层次人才,财政每年给予住房补贴和安家费补贴。2013年共审核发放93名高层次人才住房补贴和安家费补贴104.25万元。

四是完善留住人才的服务体系。市委、市人民政府建立党政领导联系优秀人才制度,由市四家班子领导分别与全市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科技专家等建立起“1+X”结对联系关系。定期开展“访企业、访人才,送政策、送服务”活动,通过采取定期座谈交流、走访慰问等形式,及时掌握结对人才思想动态、工作生活及创业创新等情况,协调解决他们在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真正做到重视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人才、关心人才。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人才创新试验区 第4篇

关键词:高校,拔尖创新人才,“试验区”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动力之源泉和根本。建设创新型国家,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关键。在21世纪的今天, 拔尖创新人才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我们对大师、对杰出人才的渴求从没有如此强烈过, 大师钱学森的生前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已引起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百姓的普遍关注。培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我国高校的历史使命和迫切任务。

自1978年, 中国科技大学创建“少年班”以来, 我国高校从未停止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不少高校, 尤其是教育部直属高校, 纷纷创办特殊班级或新型学院等人才培养“试验区”, 选拔最好的学生、配备最好的教师、提供最好的科研条件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据初步统计, 在我国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中, 创办新型学院或特殊班级形式的就有34所大学[1] 。这些人才培养“试验区”作为深化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试验田, 取得了不少成绩, 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但是所培养的人才距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仍有一定的差距。

一、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的探索

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取得了不少成绩。

(一) 积极推行通识教育

作为直接为社会输送各行各业人才的高校, 近年来已日益认识到过早过细过窄的专业教育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尤其不利于跨学科跨领域的前沿性思维和研究, 因此积极推行通识教育。如学生进入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后, 不分专业, 先在文、理、工三大类平台上进行通识课程和基础课程的前期培养, 在第二学年, 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确认主修专业, 并进入后期培养阶段;2001年, 北京大学启动了“元培计划”, 充分利用北大学科齐全的优势和良好的教学资源, 坚持本科阶段低年级通识教育和高年级宽口径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按照新的办学模式和培养方案, 培养基础好、能力强、素质高的一流本科毕业生。

(二) 积极配置优质教育资源和实施政策倾斜

各高校纷纷倾全校之力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 从制度、经费、基础设施、师资等方面集中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以支持“试验区”的建设。在制度保障方面, 各“试验区”享有教学改革的自主权。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可自主开设课程。各“试验区”还享有高比例的保送研究生特权。“匡亚明学院”等“试验区”的学生都享有60%左右的保研名额。在经费保障方面, 为配合教育部2009年推出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也称“珠峰计划”) 而成立的武汉大学“弘毅学堂”, 除了中央财政配置的每位学生10万元专项经费外, 学校另外还会给予经费支持, 用以学生的出国交流和奖学金鼓励。在基础设施保障方面, 教育部“珠峰计划”规定入选的16所高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室、国家试验教学试验中心等, 都要向参与这个计划的学生开放。各高校为“试验区”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支持。在师资保障方面, 各高校“试验区”依托各个专业学院的师资力量, 选聘一流教师为学生授课和担任导师。

(三) 积极培育示范性学生创新团队

以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为代表的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积极培育学生创新团队, 旨在通过真实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精神和综合素质。启明学院根据以本科生为主体、内部运行机制良好、能形成“点-线-面”的辐射效应的原则, 严格遴选了19个代表最高水平的示范性学生创新团队。其中包括著名的Dian团队、联创团队和红树林策划创意团队。启明学院建立了网络化管理平台, 为这些创新团队提供良好的软硬件条件支持。每个创新团队在亮胜楼都有自己独立的工作室;学生创新团队采用联盟式管理, 遵循“保持特色、文化融合”的原则, 营造工、医、理、文多学科创新教育生态环境, 逐步推进各团队的学科交叉、技术交流和文化融合;启明学院引导各创新团队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实践, 创造条件积极参加科技大赛, 并与争取科研项目相结合,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受Dian团队案例启发而产生的“全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已在60所“211”重点高校实施。

二、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存在的问题

(一)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有待完善

原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在接受采访时曾提到:“这么多年大家一直在喊素质教育, 要培养创新能力, 我在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牛津大学, 这些学校从来没有人说培养创新人才、素质教育, 但是他们培养出的就是创新型人才。”[2] 人才辈出、大师云集, 主要是一种制度文明的产物, 需要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 而不能靠急功近利的政策迅速地催化出来。2005 年, 大师钱学森在病榻上对温总理坦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 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 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 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钱老这里用的“冒”字, 提醒我们创新人才是自然生长出来的, 而不是“造就”出来的。我国各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往往是确立一个“优秀学生”的固定标准, 要求学生在这个统一的“模子”中发展, 进而使学生的个性和兴趣渐渐消退殆尽。尽管各“试验区”都旨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但学校乃至整个社会浮躁的氛围影响了学生的自由发展, 尤其是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 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体系有待完善

我国各高校人才培养“试验区”的学生是通过竞争性的选拔得以进入的。既可以从本科新生中选拔, 也可以从大二本科生中选拔。由于有名额限制, 新生选拔通常在高考成绩的基础上, 采取笔试和综合面试相结合的方式。例如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根据学生课程考试成绩 (占总成绩的70%) 和综合面试成绩 (占总成绩的30%) 计算总成绩, 确定录取名单。大二学生选拔主要以学业成绩为主[3] 。又如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的学生是由全国各地高中免试推荐入学的保送生和报考浙江大学的高分考生中经过严格遴选的优秀学生组成。设定的基本条件主要有两点:一是德智体全面发展, 品学兼优、综合素质良好;二是学业优秀, 所有课程平均绩点≥4.2, 且第一个长学期获得学分≥22[4] 。学业成绩固然可以从一个方面表现人的能力, 但拔尖创新人才真正显露才华的地方是在运用所学知识从事研究、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现行的选拔标准和机制是有所欠缺的。

(三) 拔尖创新人才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我国各高校人才培养“试验区”实行竞争性的淘汰机制, 淘汰的标准主要是课程平均绩点, 同时参考科研情况。为了不被淘汰, “试验区”的学生学习压力很大。由于开设的课程多、难度大、涉及的知识面广, 课余还要参与科研项目、参加各种比赛, 因此, 可供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探索的时间很少。如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实验班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学生修读的学分数偏高。不包括课外学分数, 机械类实验班修读学分数为212.5, 物理学实验班修读学分数为213, 材料类实验班修读学分数为214[5] 。加之启明学院还为学生提供特别课程, 并规定每个启明学生还必须至少完成一个科研项目, 这种刚性的规定让学生真正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就更加少了。而创造力的培养需要的是自由而不是束缚。现行的评价体系无疑会引导学生专注于追求考试成绩、追求立竿见影的科研成果, 而扼杀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不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三、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的优化

(一) 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和评价体系

选拔和评价体系是大学生发展的导向和指挥棒。从我国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的现状来看, 其现行的选拔和评价体系中存在着一些阻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因此, 在选拔环节上应尽可能全面、直接地考查考生, 可参考最了解学生学习能力的中学阶段任课教师的推荐材料, 组织相关学科的教授认真地审查学生的个人申请材料, 并在面试中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学业成绩可作为参考, 但不应作为必要条件。这样才不会将对科学研究有浓厚兴趣并有较好培养潜能或个性才能的学生拒之门外。例如著名力学家钱伟长先生高考物理只考了5分, 数学、化学共考了20分, 英文因没学过是0分, 这在今天的中国, 别说进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了, 连大学门都进不了。同时, 我们也要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 注重对学生的领导能力、主动实践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评价。要突出学习、实践、科研、创新等多方面素质和能力的考评, 客观而发展地评价学生的实际水平, 发挥对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导向和过程推动作用, 以建立健全与创新教育相适应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

(二) 构建尊重个性的自由学习环境

高等教育阶段, 大学生学习兴趣、能力、个性化需求的差异性日益突出。我国各高校人才培养“试验区”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能力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突破口。因此, 各“试验区”应积极开展教学理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让学生有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鼓励学生自主地学习和参加科学研究的项目训练, 培养他们的科研兴趣, 从而创设一种尊重个性的自由学习环境,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优越的环境扩展视野, 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发挥有广阔的空间, 使之尽可能根据个人兴趣来开发自身的潜力。各高校应明确“试验区”不是要开设更多的课程, 让学生学习更多、更深的知识, 而是要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 强调研究性学习, 使学生在自由的学术氛围中决定发展方向, 突出个性化培养。而且, 让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应着重激发其对科研的热情, 通过参与科研的各个环节, 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使学生奠定从事科研的良好基础。这样才能使各“试验区”真正成为学生个性发展和想象力飞翔的家园, 成为创新人才成长的助推器, 为杰出人才“冒”出来提供良好的教育土壤和学术土壤。

(三) 营造鼓励批判性思维、勇于挑战权威的良好氛围

创新能力以独立和批判精神为前提。迷信学术权威、缺乏怀疑和批判精神已成为束缚我国高校产生创新思想、培育创新人才的重要因素。有人把我国的教育与美国的教育作了一个形象的描述, 说美国的教育是把没有问题的学生变得有问题, 而中国的教育则是把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有问题。这与我们的教育缺乏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有很大关系。牛津大学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教授认为, 中国最缺的就是敢于挑战权威的学生。中国学生习惯于做被动的接受者和倾听者, 而不是主动的研究者和挑战者, 只有学生愿意挑战学术权威, 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时候, 他们才能够为科学发展作出贡献[6] 。科学面前人人平等, 合理的怀疑和批判精神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 我国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应重视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养成有疑皆可问、有疑必须问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在学习中针对各种观点进行理智的质疑和探讨。同时, 还可借鉴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高校的做法, 开设批判性推理、非形式逻辑和逻辑与辩证法等能够启发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专门课程, 使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和练习, 提高自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 还可以通过参加社会实践、进行社会调查、组织批判性思维社团活动、组织辩论赛、组织学生进行创新实践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人才培养理念、科技创新环境、人才选拔和评价等一系列问题, 需要通过学校、家庭、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建立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一以贯通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在既有的体制之中寻求新的突破点, 我国各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作为本科教学改革的试验区和示范区具有实践探索与辐射示范的重要意义。只要我国良好的创新土壤得以形成, 拔尖创新人才也就会不断“冒”出。

参考文献

[1]陈金江.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基于多案例的分析[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10.

[2]姚忆江.为什么中国的教育培养不出大师:中科院院士朱清时解读“钱学森之问”[N].南方周末, 2010-01-13.

[3]关于做好启明学院2010级各类实验班选拔工作的通知[EB/OL].http://e.hust.edu.cn/inform/show inform.jsp?inform id=5906, 2010-08-03.

[4]关于选拔2009级优秀学生转入竺可桢学院学习的通知[EB/OL].http://www.qsc.zju.edu.cn/red ir.php?catalog_id=93&ob ject_id=159298, 2010-03-19.

[5]华中科技大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启明学院创新实验办分册[Z].2009.

2012毕节试验区计生创新 第5篇

为严格控制人口增长,闯出一条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新路子,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意见》,结合毕节试验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人口控制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好人口问题。建立“三个一体化”管理机制,即: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管理一体化、计生资源与卫生资源分配使用一体化、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与人力资源开发一体化。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攻坚克难,通过处罚从严、奖励从重、扶持从优,抓好人口计生工作,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开发人力资源,推动毕节试验区从人口大区向人力资源大区转变。

二、目标任务

到2012年,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92‰以内,自然增长率5.75‰以内,20-59周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7.5年以上。到2015年,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17‰以内,自然增长率5‰以内,20-59周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9年以上,新增劳动力转移30万人。

三、改革重点

(一)强化“四级书记”抓计生,激活推进工作发展新动力。一是地委书记要切实加强对人口计生工作的领导,每季度听取人口计生工作情况汇报,定期召开地委委员会专题研究人口计生工作,对重大事项进行决策。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制定有利于人口计生工作开展的政策措施,实施综合治理。二是县市区党委(党工委)书记作为人口计生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勇于担当责任,善于排忧解难,推进工作开展。必须每月到乡村督查调研工作一次以上,每季度召开一次常委办公会,研究解决存在问题。按核定编制配齐基层人口计生工作人员,并强化作风建设和教育培训,提升管理服务能力。设立“人口计生专项奖励金”,对在基层人口计生管理服务中有突出贡献的干部给予奖励或补助,并大力宣传表彰。确保人口计生经费投入逐年递增并高于同期财政收入增长幅度,保证按时到位使用,80%以上用于基层人口计生事业。细化人口计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推进综合治理,实现信息互通,严格考核奖惩。三是乡(镇、办事处)党委书记具体分管人口计生工作,必须做到落实到位,考核奖惩到位。四是村(居、社区)党支部书记要具体抓好抓实人口计生工作,做到无常住人口政策外生育和手术库存,无出生人口漏报。

(二)不断强化行政手段与司法介入双制动,构建社会制约生育行为新机制。一是对违法生育家庭社会抚养费进行一次性清理核算,坚决采取行政和司法措施,做到应收尽收;今后出现政策外生育的,按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上限征收。二是推行诚信计

生承诺制。通过村(居)民自治,组织计生管理服务对象签订承诺书,自觉履行人口计生相关法律责任。违反承诺,政策外生育不按时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拒不缴纳社会抚养费、政策外怀孕未采取补救措施的,暂缓享受各种惠民政策。三是必须凭人口计生部门证明方可办理新生人口户籍手续。

(三)全力破解“三个难点”,形成加速工作发展新模式。一是推行流动人口计生“网格化”管理模式。在流入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划定网格管理区域,落实管理人员,每月清理核查。区内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实行“一盘棋”双向管理、双向问责。对流出区外的完善个案基本信息,落实专项工作经费,定期组织开展异地协作联动。二是完善二女户节育“全程优抚”服务模式。即术后一次性重奖,生产发展持续帮扶,子女教育政府买单,基本养老保障落实的一条龙服务。三是建立早婚早育“教育、监督、服务”并重的控制模式。加强法制教育、优生优育和避孕知识宣传,通过村规民约规范婚育行为,实施群众监督,形成舆论压力,落实防范措施。

(四)全面推行乡村干部绩效考核,形成基层管理有效的新格局。一是以计划生育工作为主要任务,对乡村干部实行绩效考核。村(居、社区)干部(含人口计生主任)工资提高到每月人均1200元以上,其中800元作为绩效工资严格考核发放。二是织牢基层网底。乡级按满足工作需求和发展需要的原则,配齐乡级人口计生行政管理人员,村级按每2000人配备1名的标准配齐人口计生管理人员。三是全面推进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大力创建计划生育“合格村”。

(五)深入开展计生家庭“四优”行动计划,培育生育行为自控新体系。整合涉农惠民政策、项目和资金,对计生家庭优先奖励、优先扶持,充分享受“普惠+特惠”政策,优先发展、优先致富。一是农村计生“两户”家庭,由财政代缴个人应缴部分参加新农保,提高标准提前发给夫妻双方奖励扶助金。其子女参加中考、事业单位招聘人员时笔试成绩加10分,服兵役退伍的按城镇居民条件安置,就业同等条件优先。二是农村计生家庭,新农合报销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其中计生“两户”100%报销;其子女实行“十二年制”免费义务教育(含职业高中),其中计生“两户”子女再补助基本生活费和住宿费。三是全面推开城镇居民中非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独生子女户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四是争取国家人口计生委、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帮助实施的“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到2015年实现全覆盖。同时由地方政府出资担保发放妇女小额贴息贷款,扶持农村计生“两户”发展生产。

(六)着力创建全省“三个一流”,树立优质服务新标杆。以服务设施、技术人员素质和优质服务水平在全省达到“三个一流”的目标。一是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建成全省一流的优质服务阵地、中心乡站优生实验室,配齐先进技术设备。二是采取引进技术人才、公开招聘和在职教育等方式,提高人员素质,改善技术人员结构,具备中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比例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三是引进区外、省外优质技术服务资源,创新管理机制。在推广应用腹腔镜输卵管结扎微创技术等方面全省率先。计生服务

机构全部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再创建3个“国优”和1个“省优”县。

(七)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打造婚育新风进万家新平台。深入开展“婚育新风唱响乌蒙大地”主题活动,扶持一百支“民间文艺宣传队”、建设一千个“人口文化大院”、打造一万户“四生家园”(生产条件改善、生活水平宽裕、生态环境优美、生育文明有序)示范户。

(八)严格兑现考核奖惩,形成奖优罚劣新导向。实施专业机构督查、实绩考核督查、过程开单督查,实行层级目标管理,加大个案责任追究力度。一是奖励增比进位。以工作实绩和回归数据为依据,连续三年完成上级下达的人口计生工作目标,且综合评比位于同级考核前三分之一位次的县乡,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人口计生部门负责人经考察符合条件的优先提拔重用。二是处罚工作后进。对未完成人口出生率或符合政策生育率目标的县乡实行“一票否决”。在同级责任目标考核中,综合得分低于总分的80%且连续两年排名末位的县乡,党委、政府和人口计生部门班子成员不予提拔重用;对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人口计生部门主要负责人根据履职情况,按干部管理权限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必要时,可根据情况作组织处理。(省牵头单位:省人口计生委。省配合单位:省人社厅、省卫生厅、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公安厅、省高院。实施单位:中共毕节地委、毕节地区行署,责任人:杨华昌、吴安玉。毕节地区牵头

承办单位:地区人口计生委,责任人:石承钧。毕节地区配合单位:地区人社局、地区卫生局、地区教育局、地区民政局、地区公安局、地区中院。)

(九)以实施“两个项目”“三个试点”为抓手,拓展提高人口素质新途径。围绕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实施“育龄妇女增补叶酸”和“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加快毕节承担教育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三个试点方案的实施。(省牵头单位:省卫生厅。省配合单位:省教育厅、省人口计生委。实施单位:中共毕节地委、毕节地区行署。责任人:张光奇。毕节地区牵头承办单位:地区卫生局,责任人:安宁。毕节地区配合单位:地区教育局、地区人口计生委。)

(十)多策并举,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新进程。深层次推进“统一战线同心·智力支持工程”和“百人教授团”工程,以职业教育基地建设为突破口,着力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技能。一是围绕“两后生”和适用技术开展培训,提高技能资格认证比例。二是探索建立人力资源开发奖励基金制度,优先培养新型乡土人才。三是建立多形式的人才激励机制,培育规范的专业化人才服务中心,鼓励引进创新人才。四是积极参与区外人才市场运作,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多渠道引进人才,培育区内人才市场。(省牵头单位:省人社厅。省配合单位:省教育厅、省人口计生委。实施单位:中共毕节地委、毕节地区行署,责任人:吴勇。毕节地区牵头承办单位:地区人社局,责任人:李文汉。毕节地区配合单位:地区教育局、地区人口计生委。)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试验点:大方县。

四、实施步骤

(一)广泛动员,全面部署(2011年5月-6月):地县分别召开动员大会,全面安排部署改革试点工作;由牵头单位召集相关部门召开各项改革内容的专题推进会,研究制订相关改革配套措施,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各种宣传手段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调动广大干部和群众参与支持改革试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大方县6月底前制订改革试验方案报毕节地委、行署审批实施,并确定一个条件好的乡镇先期开展试点。其余县市区也要同时推进改革试验工作。

(二)开展试点,重点突破(2011年7月-2012年6月):用一年时间,相应集中力量,围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改革内容开展试点。试点要高标准、严要求,在工作规范、工作标准、机制建设、责任分解、调度考核等方面率先探索,先行试验,力求在重点难点工作上取得突破,形成一批叫得响、推得开、能示范的经验和模式能全区面上推广。

(三)全面铺开,扩大成果(2012年7月-2015年12月):在总结试点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推进改革加速发展,迅速扩大改革试验成果并进行理论总结和提炼,形成网络健全、管理规范、服务满意、保障有力、工作高效的新格局。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取得阶段性成效。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成立统筹解决毕节试验区人口问题改革试

验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级各部门积极参与改革试点工作,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奖惩到位,形成合力抓落实、出成效。

(二)明确责任。省直单位要沉下基层,主动指导,不断推进改革试验工作。毕节地委、行署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确保各项改革试验目标任务如期完成。改革试验县要细化任务,明确时限,解放思想,创新发展。

改革试验区:率先实现创新驱动转型 第6篇

《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提出,选择1个跨省级行政区域(京津冀)、4个省级行政区域(上海、广东、安徽、四川)和3个省级行政区域的核心区(武汉、西安、沈阳)进行系统部署,探索系统改革的有效机制、模式和经验。下一步,这些区域将如何推进创新改革实验?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的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李朴民、高技术司司长綦成元、副巡视员孟宪棠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搭建一个永不落幕的创新环境

有记者问,创新驱动发展如何真正和经济增长及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联系在一起?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哪些具体的工作举措?

高技术司司长綦成元指出,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是着力点,“发展”是立足点,所有工作最终落在国家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上。“驱动”是关键点,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要变成可持续发展目标,驱动转化连接要做好。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已经在路上,今年经济运行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产业分化、区域分化加强。綦成元介绍,今年1—8月,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两位数,比工业增速连续8个月高4个百分点,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增长点层出不穷,这些行业抗风险能力较强,对稳增长、调结构的带动作用也较突出。东部沿海地区较早对创新驱动转型进行了布局、部署,能够保持较好的投资效率和发展质量,经济增长比较平稳,发展后劲也比较足。其他一些地区有的产业结构偏重、偏粗,资源性依赖比较强,经济下行,行业、企业效益也下降。

“因此,创新驱动发展是我们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早谋划早主动。”綦成元表示,为了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发展改革委注重三方面工作。

第一,更加注重营造适应于新兴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发挥好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研究起草了一系列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政策性文件,包括年初的电子商务、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这些文件都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具体举措,这些政策的制定,突出了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重点是营造鼓励创新、包容创新、支持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强调依靠新的技术带动新产业,拓展新的消费。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分别成立相应的国务院相关部门的协调机制,进一步明确任务分工,提出路线图、时间表,采取一些相应的行动计划、工程包等等,为市场营造更加好的发展环境,支持技术突破应用示范,支持各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第二,更加注重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作用。政府在当前还是要积极作为、主动作为。管理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更加强调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新的经济增长点很多,都是一些新的业态、新的商业模式,现行管理可能不适应新的业态、新的商业模式、新产业的发展。因此要通过管理改革的方式来主动适应。一方面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另一方面加强各方面制度的协调,更好地协调适应新兴业态、新兴产业的发展。包括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的门槛,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新特点,培育新的增长点。在投入方面,加强改革,发挥好引导作用,政府通过转变原来的投资方式,改变以前选拔式的投入模式,更多地通过市场公平竞争来推动,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国务院8月6日正式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筹备设立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这也是转变投资方式的重要举措。基金总规模400亿元,将引导社会各方面资金参与,预计超过1800亿元。基金完全采取市场化运作,委托市场机构按照国家发展的一些战略重点和方向,积极支持新技术、新业态发展,特别是创业环节的早中期、初创期一些创业创新的企业来发展,为后期新增长点的培育、经济结构的调整奠定好基础。

第三,更加注重调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新时期支持创新驱动发展的有生力量,调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关键在于“放”,今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中突出明确的一个关键词,就是“放”。具体是“三放”:放宽政策、放宽市场、放宽主体。放宽政策,就是放宽约束性政策,实行普惠性的政策。放宽市场,主要体现在放宽市场准入,取消行业限制。放宽主体,重点体现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创新创业人才自由流动,让千千万万个创业者活跃起来,凝聚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动能。

綦成元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协调机制,制定了3年行动计划,重点坚持地方在若干区域形成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小环境,包括融资、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咨询辅导,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动开展。同时,按照落实国务院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积极在全国搭建一个永不落幕的创新环境,永远为创业者做好与投资者的对接,不断为大家提供创业咨询服务等各方面的支撑。

与现有各类试验区之间是何关系

有记者问,有哪些具体措施保障文件执行全面推进创新改革试验?

高技术司副巡视员孟宪棠表示,要坚持问题导向,形成政策合力。改革试验目的在于探索路径,瞄准当前全面创新改革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创造性开展工作。

第一,要在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下,建立一个部际协调机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担任召集人单位、科技部担任副召集人单位,同时会同国务院各个相关部门和承担试验任务所在区域的省级人民政府共同组成,来指导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工作。

第二,要求国务院相关部门要积极研究支持改革试验的相关政策措施,要求各地结合改革试验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在地方实践范围内能够解决的问题,靠地方改革机构、协调机制来推进;需要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授权开展改革的事项,由地方提出来,部际协调提出具体落实政策措施。

第三,发挥部际协调机制的作用,加强对改革试验的监督评估和推广应用,组织对试验区域进行年度监督检查和第三方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宣传和推广典型经验。

有记者问,当前我国推进的各类改革试验较多,如何处理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与现有各类试验之间的关系?

孟宪棠表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涵盖了市场准入、要素价格倒逼创新、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减少对市场的行政干预、推进金融改革、科研院所改革和高校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用好利益分配杠杆,让创新者获利,推进人才流动和激励人才创新,完善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建立深度融合的开放创新机制,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改革,促进国内的技术品牌“走出去”等一大批重要的改革举措,体现了全面创新改革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而已经开展的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级新区、专利导航产业发展试验区、境外经贸合作区等改革试验,主要瞄准某个领域或某特定目标进行试点示范,在某一个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经验,为全面创新改革创造了条件。

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将继续发挥好现有各类改革试验的作用,强调既相衔接又相区别。第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以现有各类试验区作为依托,重点突出推进改革,而不是政策给予,以避免形成“政策洼地”;第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突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现有各类试验区主要承担特定的功能性改革任务;第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突出阶段性,按3年进行总体规划,年度分解、滚动推进,不同试验区域的改革任务体现差异化。

在八个区域开展创新改革试验

有记者问,选择八个区域开展创新改革试验是基于什么考虑?这八个区域报国务院批准的进展如何?

孟宪棠介绍,这八个区域选出来很不容易,它们都承担着重要而不同的改革任务。试验区域的选择重点把握了“四个坚持”。

第一,坚持数量要少。考虑到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系统性强、难度大,党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选择几个区域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同时自贸区的试验也充分证明,聚焦少数区域,集中力量改革,更容易取得突破和实效。

第二,坚持短期内能够取得重点突破。考虑到改革任务不能遥遥无期,要尽早出经验、出成果,以便面上推开,所以试验区域布局从改革创新基础条件好、能够通过改革和试验步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的区域入手,率先实现创新驱动转型。

第三,坚持示范带动作用强。改革试验综合考虑了不同区域的基础、优势和特点,在试验任务设计方面体现了差异化,比如,探索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长三角核心区率先转型,深化粤港澳创新合作,促进产业承东启西转移和调整、加速军民深度融合、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等等,由此带动各种类型的区域转型发展,体现了区域布局各有侧重。且强调问题导向,针对每个区域在创新驱动转型过程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来确定这个区域的发展定位和改革的方向、目标。

人才创新试验区 第7篇

无机化学是我校化学类专业学生学习的第一门主干课程,学生只有熟练掌握了无机化学的知识,才能为后续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传统的无机化学教学存在着诸多弊端,例如教学理念僵化,缺乏创新性;教学手段单一,“讲授-被动接受”模式;教学技术落后,采取传统的口述加板书的形式而缺乏现代化教学手段等,已经不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依托我校人才创新实验区,对无机化学课堂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势在必行。

1 人才创新实验区成为无机化学课堂教学提升的推动力

高校专业设置必须与地方人才需求接轨,这是人才创新实验区存在的意义。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应该紧紧围绕高等教育的目标和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优先发展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应用型专业[1]。

结合闽东经济发展的特点,我校也建立了“服务闽东化学化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我校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是基于服务闽东化学化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该创新实验区定位于以教师教育为主体的服务闽东的化学化工人才培养创新基地,以“融入闽东、服务发展”为特色,这需要把新观念融入专业建设中,根据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突出教材内容和课程内容的专业特色,这在无机化学课程教学上,势必引起其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创新,并最终导致无机化学教学质量和水平上的提升。

2 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引,探索无机化学教学新方法

在人才创新实验区的大背景下,无机化学的教学理念必须是服务于闽东化学化工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即通过开展无机化学基本理论的学习与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成为加快闽东地区经济发展的栋梁之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将教学内容与闽东经济发展相关的科研课题相结合,用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来讲解承担的科研项目相关内容,使学生了解科研的主要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培养学生发现知识、创新知识的思维方式,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和知识的印象;另一方面,由于无机化学是中学化学的继承和延伸,学生有一定的化学基础,可以将一些与高中知识衔接较紧密的章节(比如化学平衡、沉淀平衡等)部分内容交由学生来讲解,让学生在课前花一定的时间去看书、找资料、归纳知识要点、制作课件、写发言提纲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摆脱教师思维的束缚,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也能从学生的讲解的过程中了解到学生的思维方式,摸清学生的思路,增加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高教学效率[2],最终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3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无机化学教学内容需要改革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类型的要求是既具有理论和专业知识,又具有很强的实践应用能力。这就要求学生所学知识应有比较大的知识面。这就要求对无机化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应突出无机化学知识的主线。同时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无机化学教学难度。协调好和其他相关课程的关系,划清知识的归属和侧重,避免重复或脱节。因此,对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创新主要体现在:

(1)要增强无机化学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由于无机化学课程是安排在大一,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只有高中化学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无机化学课程花费了较多课时来学习《结构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课程的内容。同时,传统教学安排上是把普通化学与无机元素化学的授课比重平列,并没有突显无机元素化学优势。因此,这要在知识结构上、课时安排上做出调整,强化无机化学中元素化学的内容。教学过程中,《无机化学》课程必须与其他相关课程相协调,教师在讲授相关内容时应着重介绍概念、公式的意义以及重要的应用,使学生先对其有基本的了解,而更深层次的应用就留待物理化学课程中学习。

(2)知识结构必须紧跟科学前沿。

无机化学学科分支不断增加,与其它自然科学学科发生交叉,产生许多新的研究领域,传统无机知识结构与这些新学科存在断层,缺乏衔接。因此,要多关注学科前沿动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不断更新和补充教学内容,将化学领域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前沿内容以及化学原理与方法在化工、生物、环境科学等研究领域的应用融入课堂教学中[3]。

4 创新传统教学方式,促进教学手段多样化、现代化

无机化学中元素化学内容知识点多,内容比较琐碎,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枯燥无味。如何利用有限的课时使学生掌握较系统的知识并且给学生提供较大的信息量,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必须有所创新。我们可以通过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以强化课堂教学效果。目前在高校教学当中,已经实现了多媒体教学的广泛应用。无机化学教学当中也不例外。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当中的应用能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增强学生感性认识[4]。一些不能用黑板很好表达出来的有关结构和图标等内容,用多媒体就能轻松表达出来。通过信息、图、文、声等的交互作用,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提高课堂教学容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但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应滥用现代教育技术,应合理的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育技术,使之发挥最好的效果。另外,针对学生课后答疑的需要,我们可以通过建立辅助教学网站的方法,尽快回答学生疑问。

5 结 语

高校教师应当具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在无机化学教学过程中要使课程内容具有专业针对性,积极开展创新性教学研究和实践,加快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优质的人才。

摘要: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当前高等学校教育的任务,无机化学是化学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必修课,本文探讨了如何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推动下,结合服务闽东经济建设的理念,通过改变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式,对无机化学的课堂教学进行创新和优化。

关键词:人才创新试验区,无机化学教学,创新

参考文献

[1]王锋,颜弘.地方院校产学研合作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科技创业,2007(3):26-27.

[2]刘海燕.高师无机化学教学内容及方法改革的探讨[J].高师理科学刊,2002(1):73-75.

[3]徐芸芸,李新年,徐新.《无机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0(30):135-136.

人才创新试验区 第8篇

以临床医学 (检验方向) 为试点和龙头, 探索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交叉、师资兼容、创业活动并举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三基并重、全面发展”的办学特色, 确定宽口径、厚基础、强素质、重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转变重理论轻应用、重知识学习轻能力开发、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等教学观念和学习观念, 立足专业教育, 开发创业能力, 拓宽就业路径。

二、实验区前期工作基础

检验学院为宁夏医科大学医学检验专业高等教育的开端, 随着学院的改革与发展, 检验医学的学科优势逐渐突显。学院实行“院科合一”的管理体制, 即整合检验学院和附属医院医学实验中心的师资和设备资源, 为学生搭建起早期接触临床, 早期接触科研的共享平台, 使专业教学与临床实践无缝对接, 走上了一条教研医相结合的办学路子。

(一) 办学思路清晰, 发展势头良好

坚持教育创新, 以人才培养为根本, 以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为根基,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注重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目前, 学院已形成了专、本科、研究生教育体系, 医学检验、临床医学 (检验方向) 两个专业方向。学院已培养医学检验本科生200余人。近三年平均就业率达95%。

(二) 外出考察, 广泛调研, 组织人员认真编写实验教材, 为创新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奠定基础

2009年11月, 学院就相关问题在大连医科大学、温州医学院、重庆医科大学三所不同类办学类型的学校开展实地调研, 获得了部分学校医学检验专业办学类型的一手资料。查阅大量国内相关研究论文和部分书籍, 获得全国相关信息。目前, 综合性实验改革的实验指导教材已经编写完毕, 正在最后的审核中;此外, 已经完成“三纲”的修订工作。

(三) 基础条件扎实, 综合实力较强

我院现有教职工47人, 专职教师39人, 其中教授、副教授、主任检验师9人;博士8人, 硕士22人, 硕博比例占专任教师65%;有全国专业学术委员3名, 省部级专业学术委员5名;硕士生导师14人, 其中享有国务院津贴的导师1名, 自治区313人才1名。有一支懂医疗、强教学、善科研的师资队伍。学院设有4个教研室和1个医学检验实验中心。

检验学院近年来先后配备较先进的教学实验设备和科研平台, 实验设备金额达500余万, 极大地改善了本科教学条件, 提升本科教学质量, 更好地满足了人才培养的需要, 从经费上保证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的落实。

(四) 强化课程建设, 狠抓质量工程

课程建设是加强专业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的切入点。本专业将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 以教学研究为基础, 以课程内容改革为核心, 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课程建设, 逐步形成质量高、有特色、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

第一, 构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对课程结构实行整体优化, 贯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课程设计思想, 妥善处理好培养专门人才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系;处理好医学基础课程、临床课程同专业课程的关系, 也要处理好专业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专业实践课程的结构和比例, 以满足学生就业、考研及个人发展的需要。

第二, 课程教学内容必须反映出本领域或相关研究领域新的发展、新要求。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充实医学检验工作一线的新知识、新方法, 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需要。

第三, 高度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第四, 课程内容综合化, 课程功能实用化。根据本专业学生从业特点, 开设一些小而活的应用性课程, 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

(五) 建立、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为了适应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 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本专业根据自身特点, 建立院、教研室、学管办三级教学管理制度体系。按照“坚持有效的、完善不足的、补充急需的”思路, 重新审视了以往建立的各项教学工作规章制度, 对执行不力的及时予以纠正, 对需要调整的及时予以修改, 对有所疏漏的及时予以补充, 对行之有效的做法及时予以制度化。对教学的计划管理、过程管理、质量监控、教师管理、教研室日常工作管理和实验室管理等做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 形成了对教学进行全程化、配套化、系统化管理的规章制度体系, 使之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具体做法是:

1. 坚持三级领导听课制度、同行专家听课制度、督导专家听课制度;

2. 强化医学检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职责, 严格按照学院三期教学检查制度的要求做好对教研室教学工作的检查、考核工作;

3. 规范各类考核标准和方法, 完善综合测评体系, 形成本院特点的合理的综合测评体系。

(六) 加强师资建设, 优化教学团队

新成立的检验学院, 2005年至今引进了一大批青年教师, 逐渐成为学院教育战线的主力军。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培养合格加特长、一专多能的优秀教师。我院以学校和院部的政策方案为基础, 同时结合自己学科及教师的实际情况的特点, 为每个青年教师制定了完整、具体的培养方案及措施。具体如下:

1. 青年教师培养

从为人师表、道德修养、教学水平、操作技能等诸方面入手实行指导教师一对一带教制。同时制定集体备课、专家听课、同行听课评课、新教师试讲等制度, 并坚持有计划地对其进行培训。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学习方式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

2. 专职、兼职教师双向流动

鼓励每位教师定期进临床医院进修, 了解临床一线最新的专业技术动态, 进修结束后写出心得体会向全系老师汇报报告。临床教师进入课堂参与教学, 使在职教师尽快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使教学更贴近临床一线。同时, 对临床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培训, 与在职教师共同备课, 使双师型团队能的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 逐步确立资源共享机制。

3. 新教师岗前培训

新分配或调入以及兼职教师上课前必须经过试讲, 由教研室全体人员参加并进行评议, 试讲合格后方可承担相应专业的教学任务。新教师上课前必须撰写10学时以上的教案、讲稿, 经指导教师审核后, 由教研室主任审阅后批准后方可上课。

4. 教案、讲稿、课件审批制度

本着“以人为本, 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教研室制定了教案、讲稿、课件审批制度。主要是:每位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将自己的教案、讲稿、课件提前一个月交给教研室主任审阅, 合格后方可进行授课。

(七) 注重素质教育, 加强学生交流、沟通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 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一, 实行本科生导师负责制。学院从2005级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开始实行本科生导师负责制, 并贯穿三学年。通过推行本科生导师制, 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从入校就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 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接触学生诸多思想上的困惑, 排除了学生心理障碍, 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不同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使专业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规划大学生活, 进行成才设计和职业策划, 为学生的择业、求职和就业进行指导, 提高学生质量和就业率的同时, 扩大专业的对外影响。三年来, 检验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5%及以上。

第二, 开辟大学生第二课堂, 多途径、多渠道加强学生政治思想教育、诚信教育、励志教育等,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交流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利用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等机制, 组织学生面向社会, 进社区、农村及山区, 进行诸如“科学研究”、“健康宣传”、“寄生虫标本采集”等活动。

第四, 开展早期接触专业实践教育 (医院见习、社区服务或志愿者等) 。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同时, 即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检验医学知识的积极性, 也培养学生作为检验医学医师及技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管理与运行

(一) 规范教学秩序, 完善教学制度

按照本科教学的管理规范, 加强和规范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 (1) 逐步完善各项教学规章制度; (2) 完善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 建立校、院、教研室三级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建立和健全教学评价督导体系; (3) 定期召开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 及时了解教学信息, 及时反馈并控制教学过程。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使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各层次、每环节都有规可循, 有章可依, 为规范教学过程, 严格教学管理和有效监控教学质量提供了重要保证。

(二) 加强实验室建设

为利于综合性、跨学科实验的实施, 对原有的四个教学实验室进行优化重组。同时积极整合附属医院的资源, 加强模拟临床检验实验室的建设, 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

(三) 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1. 整合检验学院师资力量, 按照不同教学模块开展教学, 并有针对性开展培训、进修, 建立一支各有所专、各有所强的稳定的医学检验教学队伍。

2. 充分发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年资较高的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实行青年教师指导制度, 让青年教师尽快熟悉业务、提高教学水平, 尽快适应医学检验专业教学改革。

3. 制定教师教学培训计划, 鼓励现有教师每学年出国或到国内重点院校进行培训, 同时要求教师每年进行2个月的临床实践, 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领会新培养模式。

(四) 完善专业培养方案、培养途径

根据实施后培养结果 (人才培养的类型、规格、质量等) 的反馈意见, 继续修订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培养途径。当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后所反映出来的培养结果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 或者滞后于社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时, 就必须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培养方案、培养途径进行动态调整。

(五) 监测与评价

1. 创新实验区的日常管理

每学期定期检查创新实验区的进度, 采取听取工作组汇报、听课、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等方式。

2. 建立有效的创新实验区评价体系

(1) 制定科学合理的改革评价体系:严格按照《医学检验专业技能考核与评价体系》进行评估。

(2) 中期评价:主要评估改革进展情况, 出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等。

(3) 终期评价:主要评估改革完成的情况、分析改革的质量、检验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

四、方案设计

1. 教学模式

从原来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主, 将原有的“单学科叠加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多学科渗透式”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即打破医学检验专业各学科之间的界线, 对各专业课程内容经过“精简-融合-重组”, 使得各学科教学内容相互交叉渗透, 通过基础实验、各课程综合性实验、跨学科综合性实验、毕业设计4个模块教学, 加强各专业课程间的融合、贯通, 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2. 教学内容

按照医学检验人才的培养目标, 促进学生从知识型向能力型、从模仿型向创新型、从单一型向复合型的转变为依据, 以学生“三能”的培养和全面质量控制意识和检验实践中标准化为主线, 打破医学检验专业课程的界限, 加强各专业课程之间的融合, 将原有的七门主要检验课程优化组合成以下4个模块:

第一模块:基础实验

以医学检验专业课程涉及的共性的基本技能和技术、专业基础教育和实验室管理基础内容为主。掌握医学检验专业相关知识, 让了解医学检验专业, 为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模块:各课程的综合性试验

以医学检验专业的每门课程特点进行根据进行学科内的综合实验, 初步锻炼学生对本学科内检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按照课程将医学检验班级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 分别进行实验设计、操作, 接着在模拟临床检验实验室进行实训。然后轮换小组, 完成各课程的综合性实验以及模拟临床检验实验室的实训。

第三模块:病案教学

以临床疾病的实验室诊断路径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性实验设计, 提高综合分析检验结果的能力, 加强检验与临床结合的密切性, 产生实用性人才。

第四模块:毕业设计

结合教师的课题和临床实践, 锻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教学安排:如表1所示

高校本科学生对于目前本科专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积累轻能力开发、重继承轻创新的教学模式表示不满, 产生倦怠、厌学情绪, 对未来感到焦虑、渺茫, 迫切希望改革现行的应试教育和教学方式。因此, 构建多学科渗透式人才培养模式, 促进专业教育与创业能力培养的结合, 很有必要。但是, 仅靠个别专业、教师的自发行动尚不足以担当这一重任。以临床医学检验方向这一新学科为龙头, 以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为先导, 面向社会需要, 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 拓宽专业口径, 形成大学科的教学体系, 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开发创业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摘要:临床医学 (检验方向) 是一门发展迅速、多技术、多学科交叉的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新的培养目标提出“本专业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从事医学检验、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但是, 由于受应试教育和现行的“单学科叠加式”模式的影响, 使得医学检验专业教学中存在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轻技能培训,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为了促使学生从知识型向能力型、从模仿型向创新型、从单一型向复合型的转变, 我们提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人才创新试验区 第9篇

(1) 英语学习动机研究

动机研究是二语 (外语) 学习社会心理研究的重要领域, 在国内外一直都备受关注。Gardner和Lambert (1972) 认为动机或取向主要分为两大类:“工具型”动机和“融合型”动机。工具型动机就是把语言作为一种达到某个实际目的的工具, 比如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融合型动机是指了解和融入目的语文化。另一经典的动机分类是“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Atkinson, McClelland, Clark&Lowell, 1953) :前者是为了从活动本身获得愉快与满足, 而后者则将此作为途径达到某一目标。这两种分类被认为是对应的, 即融合型动机属于内在动机, 工具型动机属于外在动机。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一些学者不断扩展Gardner的经典动机模式 (Oxford&Shearin, 1994) 。这些扩展模式包括“学习情境”、“自信”、“效价、”“自我效能”等因素。有关语言学习动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动机与语言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动机与其他学习者因素如学能、焦虑、学习策略、认知风格、自我认同之间的关系。

我国对外语学习动机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 主要是借鉴外国的经典动机模式和扩展模式来研究动机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以及动机与学习者个体因素之间的关系。 (如桂诗春, 1986;吴一安, 1993;文秋芳, 1996;文秋芳、秦晓晴, 2002) 。此外, 国内一些学者还概括出适合中国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类型, 如“证书型动机” (华惠芳, 1998;石永珍, 2000) , “外部要求动机” (Warden&Lin, 2000) 。高一虹等 (2003) 在全国性的实证研究中, 概括出中国本土大学生的七种英语学习动机类型:内在兴趣、成绩、学习情境、出国、社会责任、个人发展、信息媒介。

(2) 英语复合型专业

全国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编写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2000) 指出:“从根本上来讲, 外语是一种技能, 一种载体;只有当外语与某一载体相结合, 才能形成专业。过去常见的是外语与文学、外语与语言学的结合。应该看到, 即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我国高校仍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外国语言文学学科领域的研究人员的任务。同时, 我们也应当清醒地面对这样一个现实, 即我国每年仅需要少量外语与文学、外语与语言学相结合的专业人才以从事外国文学和语言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而大量需要的则是外语与其他有关学科——如外交、经贸、法律、新闻等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这种复合型的外语专业人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语专业教育提出的要求, 也是新时代的要求。”

然而, 21世纪是一个高科技、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交叉学科不断涌现,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 从而对适应这个时代的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市场经济呼唤宽口径、适应性强、有相当应用能力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由于各院校的发展状况、师资队伍、学生来源、所在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就业需求情况不平衡等等, 各高校都在努力探索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道路。目前正在试验的模式有:“外语+专业知识”、“外语+专业方向”、“外语+专业”、“专业+外语”和双学位等。武汉工程大学“E+”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始运行于2006年。其宗旨是通过实施“英语+其他专业” (简称为“E+”) 双专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造就一批英语扎实、专业过硬、英语和另一专业都是强项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 部分学生实现高端就业, 部分学生考研继续深造。试验区开设有“英语+法学”、“英语+市场营销”、“英语+化学工程与工艺”以及“英语+软件工程”四个复合型专业。

(3) 研究问题

本研究为武汉工程大学E+专业学生情感因素调查的一部分, 主要考查E+专业学生和纯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以及动机强度的差异和变化。具体研究问题如下:

(1) 低年级 (大一) 与高年级 (大三) E+专业学生动机、动机强度有无显著性差异?

(2) E+专业学生与纯英语专业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动机、动机强度有无显著性差异?

(3) E+专业学生与纯英语专业学生专业英语能力有无显著性差异?

2 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从武汉工程大学外语学院随机选取大一英语+法学班和一个纯英语专业班, 以及大三英语+法学班和两个纯英语专业班级。实测时发放调查问卷110份, 共计回收有效问卷104份, 问卷有效率94.5%。样本中学生班级及专业情况分布如下:

(2) 测量工具

本研究采用高一虹 (2003) 的动机调查问卷框架, 包括动机类型、动机强度、英语能力三个部分, 均采用李克特式 (Likert) 五级量表。动机类型共设计了8个变量 (维度) :专业学习动机、出国动机、成绩动机、社会责任、学习情境、个人发展、信息媒介、内在兴趣。动机强度共11题, 主要反映他们在英语学习方面的努力程度。英语能力包括学生四大英语技能——听、说、读、写以及学生英语知识, 如词汇、语法等。

本调查问卷的总体信度值为0.836, 其各个变量的信度值均都在0.6以上 (大于0.50, 表明问卷信度较好) 。结构效度分析表明, 各个变量均含有3个或以上的题目, 绝大部分因子负荷在0.5以上 (最低在0.4以上) , 各维度累计解释学习动机68.88%的变异。以上数据显示, 本调查问卷结构效度良好。

(3)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 分别使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E+专业学生与纯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成绩 (专业四级通过率) 差别, 以及升学/留学比例的差异;用独立样本T检验来分析E+专业学生与纯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以及动机强度的差异。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用SPSS软件对英语+法学专业大一和大三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和英语能力进行独立样本检验, 结果显示, 两者之间专业学习动机、学习情境、英语知识和动机强度都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p<0.05) 。具体情况如下:

从表2可以看出, 英语+法学专业大三学生专业学习动机均值大于大一学生, 这表明此专业学生在大一时对本专业的学习目标和知识体系等不太了解, 而到了大三以后则对这个专业更加了解, 因而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 专业学习动机均值也比大一时要高。本专业大三学生学习情境变量均值也大于大一学生, 这表明大三学生对英语教材、教师水平和英语课程质量有较高的要求。相反大一学生英语知识和动机强度均值大于大三学生, 这是因为英语学习知识4个问题全部为反向问题, 调整为正向问题之后, 均值越大表明英语知识越少, 反之英语知识越多。因此大三学生英语知识明显比大一时要多, 特别是掌握法律方面的专业词汇较多, 句子理解能力也更强。但是, 因为大三学生将主要经历投入法学专业课程学习, 对英语学习投入时间和精力不如以前多, 因此动机强度较弱。

再对英语+法学专业和纯英语专业大一学生进行比较分析, 其结果表明, 除了专业学习动机有显著性差异外, 其他均无明显差异。这种结果是因为在大一时, 英语+法学专业学生与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课程与计划完全一样, 还没有开设法学方面的课程, 学生仍然以英语学习为主, 几乎与纯英语专业学生学习情况没有任何区别。但英语+法学专业学生专业学习动机大于纯英语专业学生, 这是因为这个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目标比英语专业学生有更清醒地认识, 他们能够意识到除了学好英语知识、提高英语技能之外, 还必须掌握法学方面的知识。英语更多地是作为一种工具、一种技能来运用, 而法学才是他们所学的真正的专业。这种情况与武汉工程大学外语学院英语+法学专业的培养计划和目标是一致的。

最后对英语+法学和纯英语专业大三学生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成绩动机、个人发展、英语技能和英语知识均有显著性差异。具体数据如下:

统计数据表明, 英语+法学专业大三学生成绩动机和个人发展动机均值大于英语专业大三学生, 这是因为他们更想在各类英语考试中获得较好的成绩或证书, 证明自己的英语能力, 而更多得把英语作为一门工具来学习, 其目的是为了获得人生前进路上一块重要的“敲门砖”。根据该校近几年来的统计数据 (表6) , 英语+法学专业考研录取的学生比例也大于纯英语专业学生。这表明他们比英语专业学生更多地把英语作为一种工具来学习, 有着更强的个人发展意识。

但是, 英语专业大三学生英语技能和英语知识动机均值大于英语+法学专业学生, 这是因为在大三时, 此专业学生主要以学习法学方面知识为主, 而英语专业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被压缩, 有些基础课程因为课时的关系被砍掉, 而英语专业课程如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英美国家概况等课程全部改为选修课, 因此学生花在英语专业课程的时间和精力不如法学课程所花时间和精力那么多。因而在测试结果中, 他们的自评英语技能和英语知识没有英语专业学生掌握的那么好。从他们的专业四级成绩来看, 英语+法学专业专业四级及格率比英语专业高出大约4.36%。具体数据如下:

4 结论

本文的研究主要涉及英语复合型专业学生的情感因素——动机的调查, 主要探讨英语复合型专业学生的动机变化趋势以及与纯英语专业学生之间的差别。研究认为英语+专业的教学模式是适应新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必然趋势。英语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既具有扎实英语基本功, 又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的综合性人才。但本研究发现, 英语复合型专业学生在高年级阶段往往会出现英语学习动机强度降低, 英语知识和技能发生退化的现象。特别是英语专业核心课程如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等课程没有受到重视, 导致学生英语专业素养不够。故本研究结果可以为英语复合型专业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等提供参考依据。

因为英语复合型专业目前仍处在实验阶段, 学生人数不多。本研究只选取了一个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因此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未来的研究可以扩大研究对象和规模, 以便得到更加客观全面的研究结果。

摘要:本文主要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 对武汉工程大学“E+”人才模式创新试验区英语+法学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进行调查, 并与纯英语专业学生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 英语+法学专业高年级 (大三) 学生成绩动机和个人发展动机比英语专业学生强, 但是英语技能和英语知识却比后者差。英语+法学专业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 (大一) 学生有着更强的专业学习动机和情境动机, 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个人发展认识更加清楚, 对教学效果和质量要求更高, 但同时英语学习强度有所降低, 表明复合型专业学生在高年级阶段更加注重专业的学习。

关键词:英语复合型专业,动机,动机强度,英语能力

参考文献

[1]Gardner, R.C.Social 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second languageacquisition[J].In H.Giles and R.St.Clair (eds.)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Oxford:Basil Blackwell, 1979.

[2]Gardner, R.C.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The Role of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M].London:Edward Arnold, 1985.

[3]Lambert, W.E.Culture and language as factors in learning and education[A].In F.E.Abound&R.D.Meade (eds.) .Cultural Factors in Learning and Education[C].Bellingham.Washington:Fifth Western Washington Symposium on Learning, 1974.

[4]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编.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5]桂诗春.我国英语专业学生社会心里分析[J].现代外语, 1986 (1) .

[6]高一虹, 程英, 赵媛, 周燕.英语学习动机类型与动机强度的关系——对大学本科生的定量考察[J].外语研究, 2003 (1) .

[7]高一虹, 赵媛, 程英, 周燕.中国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J].现代外语, 2003 (1) .

[8]秦晓晴, 文秋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结构[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 (1) .

[9]试验区概况.武汉工程大学外语院.http://fl.wit.edu.cn/new/ej/newsdis.asp?num=10&bankuai=2.

[10]石永珍.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报告[J].国外外语教学, 2000 (4) .

[11]文秋芳, 王海啸.学习者因素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的关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6 (4) .

人才创新试验区 第10篇

目前, 高校经管类大学生普遍存在创新意识淡薄、创新兴趣不高等问题, 故创新能力培养的层次较低, 还未达到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的高度。究其原因, 部分是传统的中小学教育束缚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导致大学生发现问题、自主探索、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但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高校没有营造出创新的文化和环境, 学生被要求创新, 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 与学生密切接触的高校教师和管理机构, 必须牢固树立创新观念, 创新教学和管理工作, 将创新精神体现在方方面面, 使学生真正融入创新环境, 耳濡目染地接受创新教育, 从而使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一、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建立新型课程体系

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 注重综合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锻炼相结合。首先, 教学计划中要增加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和方法类等通识课程修读学时, 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从多角度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二, 进行课程整合, 在加强学科基础课程的同时, 整合专业课内容, 做到“少而精”。第三, 加大学生选修课灵活性, 允许并鼓励学生选修其他专业或学科的部分课程, 开阔学生视野, 扩展知识广度。第四, 教学计划中开设综合运用课程模块, 设置综合性实验、实践课程, 并提高其比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 才能建立起融“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实践训练”于一体的新型课程体系。

我校于2008年成立了旨在培养实践与创新能力强, 具有企业家精神和潜质的“有创意、能创造、善创业”的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实验区 (下称“实验区”) , 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等多方面进行教学实验综合改革。基于前期创新改革成果, 实验区于2009年和2011年分别被批准为“国家级、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立项建设项目”。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方面, 实验区实施学分替换制度和创新奖励学分制度, 增大学生自主选择的范围, 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鼓励学生校际交流学习, 手续齐备的情况下予以认定学分;实行三学期制, 在传统的第一 (秋季) 、第二 (春季) 理论教学学期之间, 增设为期3周的第三 (夏季) 学期, 开设专题讲座、系列培训、文字训练、社会实践、项目开发、学术交流、户外素质拓展等实践课程或活动, 满足了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二、改革理论教学模式, 锻炼学生创新思维

(一) 教学内容改革

目前, 由于制度或个人原因, 高校部分经管类课程的授课教师长年沿用固定或指定教材, 教学内容相对陈旧, 与时代脱节。这样必然导致学生不能学以致用、理论与实际相脱节。要改变这一状况, 教师必须根据时代特点和课程授课要求, 及时更新课程教材、教材版本, 补充当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新理论、新方法, 并提供课程扩展资料, 学生才能从课堂学习中汲取丰富的知识“养料”。在对教学内容较熟练的情况下, 任课教师可以尝试设计教学:开课前, 收集开课班级学生意见, 根据课程大纲要求和学生需求, 重新梳理章节顺序,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这样不仅能帮助教师重构知识, 还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 使学生对自主学习热情高涨。

(二) 教学方法改革

在高校教育中, 现代教学方法因其优势, 正逐渐替代传统教学方法。在现代教学方法中, “发现教学”应当受到重视。它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 学生通过一些事实 (事例) 和问题的独立研究, 积极思考, 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 就是创新思维训练的过程。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设计、组织教学内容,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采取教师讲授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形式,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 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观点, 供他人学习和分享。“发现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其具体形式便是一个个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兼具灵活性和综合性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加强师生交流, 让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忙碌, 而且在课后更忙碌, 提高学习效率, 真正释放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主动性的学习潜能。此外, 教师还可以采用情景教学、项目驱动式教学、案例教学和网络 (精品课程网站和毕博网络课程平台) 辅助教学等方法, 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

(三) 考试方式改革

传统的课程考试方式只重视结果评价, 一考定终身, 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果。借鉴国外经验, 新型的课程考试方式应提高课程过程评价的比重, 从单一重视结果评价转向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在具体授课过程中, 任课教师在开课初, 需明确告知学生过程考核与结果评价的详细安排, 包括是否安排期中考试、平时成绩具体构成及考核方式 (考勤、提问、讨论、作业、测验、实验等所占比例及每项的计分依据) 和期末考试形式 (包括考试/考查、集中/分散、开卷/闭卷) 。学生可以根据教师考核的进度要求, 自主安排预习和复习, 提高学习自觉性。

三、完善实践教学环节, 培养学生创新潜质

(一) 加强实验、实训和实习环节

除了理论课程课内实践外, 高校还应加强学生的实验、实训, 提高实习的质量和层次。我校实验区依托经济与管理实验中心技术平台, 开设了企业资源计划I、企业资源计划II、企业行为模拟和校内仿真综合实习等经管类实验课程, 模拟完成企业内部生产、财务等各部门的运作活动。第三学期, 实验区聘请培训导师训练学生写作商业计划书、报告、总结、会议材料, 锻炼其综合文字处理能力;开展商务礼仪培训、商务谈判比赛, 训练学生的商务素养;并进行管理技能培训。实验区鼓励学生赴国 (境) 外带薪实习, 先后有多名同学赴美国和香港公司实习, 学生在开阔眼界的同时, 个人素质获得了极大提高。

(二)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项目研究和竞赛

在校大学生可以通过“挑战杯”、数学建模、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各级各类的竞赛活动, 提高自身专项水平和创新能力;通过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社会调研、社会公益活动、行业研究等, 深入社会, 了解经济、社会和民生, 培养其综合素质基础;通过申报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或参与高校教师的科研课题, 锻炼自身的实践创新能力。

四、开展创新学生活动, 发展创新精神与潜质

创新学生活动, 旨在引导学生形成团队合作精神, 促进学生素质教育从“要我发展”发展为“我要发展”, 从个体素质发展到群体素质提高、从整体要求转变为个性塑造, 最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实验区从道德伦理、人际交往、经营管理、现代商务技能及身心素质方面设计学生活动, 为学生提供精彩的分享———读书会、社会公益活动、户外素质拓展、企业参观、领袖行动训练营等, 提高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合作能力。

只有高校管理机构、高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积极创新, 合作竞争”的集体文化才能被营造出来。在创新的文化和环境中, 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获得创新情感体验, 充满创新精神, 从而在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中真正获得创新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琴.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1.1.

[2]肖侠, 吴价宝.经管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7.

[3]鞠立伟, 何永秀.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11.11.

[4]崔彬.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2.3.

人才创新试验区 第11篇

一、制度建设

为推动互联网创新发展,不仅需要基础设施等“硬件”支撑,更需要制度等“软件”保障,必须要加快试验区建设,要按照“共性先立、急用先行”的原则,开展制度建设,助力经济转型发展。

一是要做好互联网创新发展政府层面的规划和政策引导,优化互联网创新发展的政策供给、完善评价体系、营造良好环境。特别是,要加快相关领域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的制定,以及相关商业模式和技术的认可与推广,促进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在生产与应用方面的协调发展。核心原则是要坚持 “少即是多”、“负面清单”,即要对发展采取“允许试、看趋势”的态度,一方面,对试验区只规定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条款,另一方面,凡是负面清单没有规定的都可以去做、去试,为互联网创新发展预留空间。

二是要深化体制改革,坚决扫除阻碍互联网创新发展的体制障碍。互联网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要通过研究梳理现行法律法规和管理实践中与互联网创新发展不相适应的内容,理清各方切实关心的问题,重点突破制约互联网创新发展的瓶颈问题。特别是,在共享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成果收益分配、人才评价和激励等领域,确定先行先试、探索发展的试点,授权试验区推进改革,推动法律法规的修订和管理实践的完善,并在试点基础上总结经验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政策措施和实践准则。

三是要加强规划和重点支持。在让企业真正成为互联网创新发展主体的基础上,坚持需求导向、统筹整合,加快重大工程建设以探索形成发展经验。要组织区域、行业等范围的信息研讨会,拓宽各方视野、激发各方活力,提升各方对互联网创新发展试验区的认知。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各方共识,推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融合发展,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要积极组织互联网创新发展试验区申报工作,中央网信办对试验区工作方案进行综合评审,兼顾不同区域、不同层级、不同领域,确定试验区名单。

四是要着力加强互联网创新发展的统筹协调。建立健全加强各主体、各领域、各角度、各环节的功能性分工、有机互动发展机制,努力克服分散封闭、交叉重复等碎片化现象,避免互联网创新发展的“孤岛现象”,形成创新发展合力。要明确各级政府对于互联网创新发展试验区的扶持政策,建立互联网创新发展试验区之间的定期学习、交流、互动机制,推动互联网创新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的发展。

二、解决方案

互联网创新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运用各种技术、汇聚各方力量、统筹不同目标和行业领域,需要通过试验区建设,创新探索以找寻最终解决方案。

一是为充分发挥传统产业的独特优势并借助互联网创新发展实现转型升级,应选择若干已有成效的制造企业、网络平台企业共同建设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制造示范平台、工业大数据示范平台,要突出应用范围广、辐射渗透力强、产业技术引领作用大的特点,开发并普及适合制造企业使用的技术工具,解决人、机器、数据的相连,使数据收集正规化,构建以制造为核心的工业生态系统,以便确定最佳实践。促进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研发、制造、销售和管理等方面的融合,重点建立支撑重点行业转型的高效协同研发、质量精细管理、协同供应链、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等互联网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平台,培育一批行业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并力争共同制定国内和国际标准,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创新、振兴奠定基础。围绕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建立上下游企业、创业者之间的垂直纵深与横向一体化协作关系,提升社会化协作水平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提高相关企业合作伙伴、生态群落的意识,争创试验区中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推动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

二是互联网技术在传统行业的应用是实现转型升级的充分条件,因此,在传统行业领域,应引入新的制造能力与技术,支持重点行业开展信息物理系统(CPS)的应用试点,建设一批数字化工厂、智能工厂、卓越工厂,并将其整合到供应链中,分享从日常工作中吸取的实际经验教训,并逐步形成领域内可推广、可复制的解决方案和发展模式。要定期评估企业的“数字化成熟度”,帮助相关人士了解制造企业数字化成熟度对成长和竞争力的含义。在服装、箱包、鞋帽、家电、家居等消费品行业领域,选择一批互联网创新助推转型升级的系统解决方案试点示范企业,致力于满足行业发展需求、克服因互联网技术复杂性而带来的转型障碍。通过为行业内相关企业提供数字化制造的培训,有效推动创新、确定最佳实践,最终提升我国传统行业的全球竞争力。同时,开发新的制造工艺,提高目前制造工艺的效率,也要充分认识到我国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差异性,避免简单的一刀切;对于相对落后的地区和数字化程度较低的行业,可以通过开设教育、培训和人才培养课程,逐步提升各方对互联网创新发展助推传统行业的认识。

三是在新兴产业领域中,应鼓励发展共享经济,激发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活力,积极组织开展共享发展示范基地工作。允许大型企业根据市场环境和技术环境新建或改建产业载体项目,开展区域“双创”平台试点。鼓励企业利用互联网平台优化社会闲置资源配置,积极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密切跟踪借鉴国外分享经济发展新特点新趋势,加快平台化发展,拓展产品和服务消费新空间、新领域,以转型升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引导生产、促进消费的作用。

三、规范评估

为防止互联网创新发展试验区在具体落实中的走样,避免陷入地方政府仅仅出于政策东风而争取资源的误区,避免互联网创新发展试验区陷入眼球效应和无序发展的误区,避免陷入各方浪费财政、社会资源和打击社会各方发展信心的误区,真正将互联网创新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落到实处,中央既要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绩效评估,又要在正式与非正式制度上给予更多空间。

一是在试验区的识别或准备阶段,中央网信办要牵头对互联网创新发展助推传统产业、引导新经济发展进行绩效评价。评价内容应包括定性和定量两部分,创新性、社会价值等可通过定性指标予以评估,而提高效率、经济价值应尽可能通过量化指标衡量。

二是在试验区的发展阶段,中央网信办要牵头负责对试验区的跟踪、监督和指导工作。要加快建立健全报告制度、调查制度、管理信息系统,加强统筹协调、注重知识管理、配置必要资源,完善政绩考核体系和激励政策。为调动试验区积极性,要根据考核结果获得对试验区维持试验、取消试验的依据,并对相关人员给予合理的、差别化的奖惩。

三是在试验区的经验总结阶段,必须坚持有进有退的开放式原则,建立试验区的动态推廣机制、淘汰机制。对看准的、确需支持的,可以加快部署、推广,对看不准的、未来还充满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可以继续探索、试点,对看准的、确实有问题的,果断退出并总结经验。要通过最佳实践的积累与复制,实现规范化的发展,如此,才能保证互联网创新发展的生生不息。

人才创新试验区 第12篇

(一) 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目的

1. 意义。

实验区是全校教学改革成果的孵化区, 也是教学信息化成果推广应用的示范区, 将对我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配套改革起示范和推动作用。因此, 本课程的改革围绕实验区的地位, 在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及自主创业方面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 目的。

为我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教学团队建设、管理团队建设、管理机制创新等积累经验, 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成果在全校的推广打下良好基础。

(二) 已具备的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和环境

1. 外围环境较好, 国家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2. 学校大力支持, 并在人财物方面给予实验区大力的支持, 这为教学改革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和基础, 使得很多改革的创意和想法成为可能。

3. 已经形成了创新的基本教学模式, 并且在以往教学实践中有部分的实施和经验积累。正是有了这些已有的积累和探索, 使得后续的教学改革有了一个大概的方向和基本思路, 并且在操作细节上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4. 学生素质较高, 学习主动较强。从教师到学生, 对于寻求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都有较大的动力和积极性。面对资本运营实践的丰富和发展, 面对新的资本运营理论和观点的不断出现, 面对教学手段的不断升级, 师生都具有对教学模式进行系统改革的内在需求。

二、课程教学改革内容及效果

(一) 已完成的课程教学改革内容

1. 课程教学方式改革。2011年3月至2011年7月, 于2008级实验区的两个班实施了互动的多维度参与式教学改革。

(1) 构建资本运营互动的“多维参与式”教学模式。资本运营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在资本运营教学中贯彻参与式学习的理念, 就必须根据资本运营学的课程特色及学生特点来构建可操作的教学模式。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构建了互动的“多维参与式”资本运营学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习者与教学者、思考者多种角色参与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首先是一个学习者的角色, 特别是在课程学习的前半个学期, 学生要接受基础概念和理论、方法的学习, 重点任务在于学习和积累。这时, 老师应该通过课堂讲授等方式, 帮助学生建立起基本的知识体系框架。随着课程的推进, 在个别可行的章节, 可以安排学生讲解和分析, 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 始终鼓励所有的学生要主动思考, 积极提问。这样,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既是学习者的角色, 有时又是教学者的角色, 还是思考者和提问者的角色。通过多种角色的参与和互动,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学习与研究相结合。在资本运营学的教学过程中, 一方面注重基础概念、经典理论和前沿理论的讲授和学习, 同时, 还要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研究型的学习。主要可以通过学习团队的构建, 引导学生自主选题、研究, 不仅加深对所学知识理论的理解, 更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

课堂内参与—课堂外参与相结合。课堂内的参与无疑是首要的, 但是同时也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将学习活动延伸到课堂以外。一方面, 通过学习团队的构建, 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研究讨论。另一方面, 充分利用互联网、校园网毕博系统、电子邮件、QQ等多种方式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沟通, 提高学生课堂内外参与的程度。

个体参与—团队参与相结合。学生的课堂参与一方面体现在个体层面, 这是参与式学习的基础。即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能动性, 鼓励学生的在课堂内外的教学过程中积极扮演好学习者、教学者和思考者等多种角色, 参与学习过程。同时, 还要特别强调学生以团队的方式参与研究和学习。通过团队成员的合作, 共同进行自选课题的研究, 并将成熟的研究成果在课堂上与所有同学进行交流, 促进知识共享。这不仅能够通过团队间竞赛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除了要将参与的理念贯彻到多个具体的维度上, 为了保证“多维参与式”的教学模式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还需要建立良好的质量保证机制。主要包括:

动机激励。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人学习的内部动因。要激励学生更好的参与进来, 首先要从动机入手。为此, 在课程开始之初, 教师就需要通过精心的设计、大量的案例和精彩的诠释来激发学生对资本运营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动机。并通过对参与式学习重要性的说明来鼓励学生在理念上重视自主学习和团队研究。

积分奖励。除了动机和理念上的培养和激励, 还必须通过具体的措施对学生的参与式行为进行奖励, 主要可以采取平时积分的方式。对于主动提问、回答问题的同学给予积分, 与其平时成绩挂钩。

选题、预演。团队研究除了可以通过成员的合作式参与提高团队学习的效果, 还可以通过团队研究成果的课堂展示来实现全班范围内的知识共享, 并鼓励团队间的竞争。为了保证团队成果展示的质量, 需要教师从选题开始把关, 对团队初期的研究成果给予指导, 并在正式汇报之前进行预演, 以提高参与式学习的规范性和知识共享与交流的效果。

评价机制。对于团队研究, 根据研究成果、课堂展示的效果和回答提问的情况, 进行评价和打分。团队成绩计入每个团队成员的平时成绩。为了体现评价的公平性和学生的参与性, 由教师和两位同学分别打分, 取平均分作为团队的最终成绩。

有了系统的参与式学习的设计和充分的质量保证机制, 资本运营学的“多维参与式”的教学模式才具有了可操作性。

(2) 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在教学实践中将“模块化设计”的思想与“多维参与式”的教学相结合, 根据资本运营的基本理论脉络, 采取模块化设计的思想, 从总体上将主题教学内容划分为四大模块, 分模块进行教学。各模块设计及学生参与程度如表1所示。

(3) 课程教学组织改革。在具体的课程组织上, 也采取模块化教学的方法, 将每次的课程分为问答、主题教学、实实际案例参与、知识共享共四个模块。具体的设计和安排如表2所示。

(4) 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 将考试与实践课题研究结合, 最后评定成绩。规定学生从事科研训练与期末成绩挂钩, 学生课外研究课题为毕业设计课题或某门相关专业课课程设计提供基础。

(二) 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果

1. 初步形成了“模块化设计, 多维度参与”的资本运营教学模式。

从模式的理论构建, 到一个学期的实践实施和检验, 到模式的进一步总结和提炼, 通过这一相对完整的流程, “模块化设计, 多维度参与”的资本运营教学模式已经初步形成。这为以后的精细化改革和设计奠定了基础。

2. 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根据学期末对两个班学生的调查, 结果显示通过四个模块的设计和参与式学习的实施, 学生不仅对资本运营的基本架构和理论有了较为系统的掌握;而且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升。

3. 考试结果分析。

从期末考试的测试结果来看, 实验区两个班的合格率为99%。考试结果至少部分地说明了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改革, 同学们较好地掌握了资本运营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一些同学具有了较高的对资本运营问题的理解、分析和解决能力。

三、课程教学改革的特色之处

1.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针对实验班教育模式向全球竞争、动态模拟竞争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理念, 在讲学过程中注意加入一些最新国际的资本运营理论的观点和最新发生的案例讲解, 培养了学生国际化创业视野。

2.教学模式多样化。既有课题讲解, 也有学生互动, 还有介绍学生到一些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实地考察和实习, 通过系统引入体验式教学模式, 教学效果较好, 培养了学生对资本运营理论的学习和探索;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团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开拓创新性, 到实地单位实习和考察, 培养出了学生在复杂环境下的开拓能力并培养了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与创新精神。

3.采用参与式的教学模式, 培养具有整合性知识和综合性管理能力的创业人才。互动参与式的教学模式, 发挥了教师的优势,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使知识转化为异质性能力的效率大大提高。

4.团队式的学习模式。通过参与模式的教学, 实现了从过去的以“教”为主导的个人学习模式, 向以“学”为主导的团队学习模式的顺利转变;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5.注重实践, 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参与模式通过系统性的案例教学、模拟教学以及教师引领的情景实习, 极大地改善了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矛盾, 提升了学生在创业实操方面中资源整合能力不足的矛盾, 满足了部分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与创新实现的需求。

四、课程教学改革分析及建议

1. 已具备的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和环境。

(1) 来自学校、学院的支持和重视, 这为教学改革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和基础, 使得很多改革的创意和想法成为可能。

(2) 已经形成了创新的基本教学模式, 并且在以往教学实践中有部分的实施和经验积累。正是有了这些已有的积累和探索, 使得后续的教学改革有了一个大概的方向和基本思路, 并且在操作细节上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3) 从教师到学生, 对于寻求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都有较大的动力和积极性。面对资本运营实践的丰富和发展, 面对新的资本运营理论和观点的不断出现, 面对教学手段的不断升级, 师生都具有对教学模式进行系统改革的内在需求。

2. 尚缺少的条件。

(1) 适合实验教学目标的教材、案例集。现有的很多教学虽然能够完成基本教学目标, 但是要真正实现教学改革目标, 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材编写, 特别是能够满足教学功能的案例集, 作为基本的教学资料。

(2) 适量的资金支持。可以促进教学改革更多活动的开展。目前学校和学院对于教学改革都非常重视, 在资金方面也应进一步加强, 用于支持学生团队研究、一些实践活动的开展。

3. 对今后此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1) 将初步形成的教学模式持续下去, 不断调整和优化, 以形成较为成熟的教学模式。目前的“模块化设计, 多维度参与”的教学模式已经基本形成, 并且积累了一定经验。应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调整实施、不断优化, 以促进其真正成熟, 并且具有可推广性。

(2) 开发与教学改革目标相一致的辅助资料库, 包括案例、视频、实践环节、网络资料、推荐书籍等。

(3) 适当增加资金支持, 以鼓励课堂内外各种学习型活动的开展。

(4) 多结合实际的案例、资本运营实际来进行分析, 是最为有效且易被学生所接受的方法。根据对两个实验班的调查, 学生普遍反映好的案例和实际例子能够促进其思考和学习的效果, 以后应加强这些环节的设计和实施。

上一篇:探索创新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