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络教学平台设计

2024-05-17

校园网络教学平台设计(精选12篇)

校园网络教学平台设计 第1篇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网上测试,网上答疑,质量评估

0 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及计算机信息技术向教育领域的慢慢影响与渗透,网络教育己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特别在教育改革、发展与创新方面。

从教学环境看,教学环境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而改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教学空间。以前在教育领域中,无线广播和电视技术的应用使人们的注意力偏向众体教学;而PC机的引入使人们的焦点又偏向个别化教学。自90年代,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利用Internet实现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普及远程教育,特别是网络教育,已成为传统教育模式革新的重要途径。

1 网络教学平台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基础系列课程网络教学平台是上饶职院计算机网络中心研发的支持教与学的网络支撑平台。它的研究、设计和开发是在充分吸取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方法,应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根据不同教学模式、不同教育对象的特点,为开展数字化教学提供灵活的、可缩放的、适合于多种层面、多种对象及多种网络环境的交互式教与学的支撑平台。通过此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实现网上教与学。

本网络教学平台建立的主要目的是以课程教学内容为中心,针对现今网上教学平台的不足,结合教学中的实际需求与网络现状,采用成熟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进行系统开发,实现网上答疑、网上测试、质量评估等三个功能。

在试题库管理系统中,对计算机自动组卷方案进行分析,并结合二项分布的数学模型来模拟试卷的平均难度指标,从而产生试卷自动生成方案。采用XMLHTTP对象及C#的反射技术实现了服务器端函数的动态调用,开发了无刷新的网上答疑系统。为了将安全性和易维护性相结合,在后台管理平台中实现了在Web页面中实现指纹信息获取的方式,并将其应用到教学平台中。测试结果表明,平台在试题章节分布、试卷雷同率、试题难度分布、考试成绩分布、点击率等方面体现了学院自身的特点,有助于推动学院网络教育的发展。

2 系统的设计

借鉴国内外网上教学平台的优势,根据学院校园网的软、硬件资源,从实际出发,借助Web的开放式技术,开发了此教学平台。并根据B/S结构的优势和工作原理,对整个教学平台的数据及各大功能模块进行了分析与设计。

2.1 系统体系结构

利用网络来实现网络教学的系统体系结构目前分为C/S模式和B/S模式。B/S结构采用三层分布式结构,是对C/S改进后所形成的结构。利用这种结构所开发出的系统,服务器端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承担整个系统的管理、维护等工作,而只需客户端管理和访问数据库,从而避免了客户端所带来管理的弊端。因此,B/S体系结构在应用软件中成为首选。

B/S体系结构把传统的C/S体系服务器部分拆分为Web服务器一个或多个与数据服务器,是一种新型的应用系统平台模式,其三层体系结构如图一所示。

第一层是客户机,负责用户与整个系统的接口。客户的应用程序通过IE浏览器实现文字、图片、声音等多种多媒体并存,具备交互功能的网页。网页提供用户申请的功能,与后台(第二层的Web服务器)链接,并提出处理请求。

第二层是Web服务器,负责响应第一层所提出的请求,并将嵌入处理的结果以动态HTML代码的形式显示。如果第一层客户机的请求不包括数据的存取,那么返回给客户机。反之,仅Web服务器不能独立完成,需结合下层,才能够完成客户机的请求。

第三层是数据库服务器,其内部存放的就是数据库,主要功能是管理数据库,并完成上一层所发出的SQL请求。

2.2 数据库设计

本教学平台所采用的数据库是Access,根据功能需求,在Access里新建一个名为srzy数据库,创建该网络教学平台所需要的多张数据表,各主要数据表设计如下。

(1)管理员信息。主要用来存储进入后台管理平台的管理者的相关信息,其中工作证号是此表的主键字段,如表一所示。

(2)试题库信息。主要用来存储网上测试模块中所需题库的相关信息,当管理者进入后台时,对试题库进行编辑,并采用exam_bsw字段来标识题目是否被使用过,其中科目编号是此表的主键字段,如表二所示。

(3)网上答疑信息。包含两个信息表,分别为帖子基本信息表(主要用来存储学生所发贴子的基本信息)和论坛教师版块基本信息表(包含类别、类别号、标题、教师姓名、教师登录密码),帖子基本信息表如表三所示。

(4)学生成绩统计。主要用来存储学生在网上测试后的成绩信息,学生进入网上测试并点击交卷后,系统就会调用学生成绩统计表来记录学生参加考试的日期、参加科目等情况,其中Totaled字段是此表的主键字段,如表四所示。

(5)课程测评结果表。经过一些基础表如院系信息(包含院系编号、院系名称)、班级信息(包含班级编号、专业名称、年级、班级、人数)、学生信息、教师信息、课程信息、教师任课信息和学期教学测评表(包含学期编号、任课教师编号、评价课程编号、院或系的名称、专业名称、评价项目1的等级、…、评价项目19的等级)等信息表,形成课程测评结果表,如表五所示。

2.3 系统功能的设计

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基于人性化原则,本着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出发,要求实用简单,且符合教师和学生提出的合理需求。

2.3.1系统结构设计

设计采用浏览器/服务器的三层体系结构,以IIS服务器为后台支持,采用Access数据库作为数据库平台。该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开发,采用了目前主流的网页设计和开发工具,页面中的交互功能和动态内容的实现应用了ASP语言。

根据研究并与学院实际相结合,其系统结构如图二所示。

2.3.2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系统需要实现以下功能:

(1)网上考试

网上考试是网上教学的一个重中之重,通过它可以随时反映出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学生进入此模块,可以测试自己所学课程,系统自动阅卷。管理员和教师可以对后台进行相应的管理,其结构设计如图三所示。

(2)网上答疑

网上答疑模块是本教学平台实现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平台,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其结构设计如图四所示。

(3)教学质量评估

教学质量评估模块是本教学平台结合学院实际情况所增设的一个模块,目的在于通过教学质量的结果反馈激励学院教师特别是学院年轻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对自身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予以改进,其结构设计如图五所示。

(4)教学资源的发布与浏览

在本模块中,教师可以进入后台发布自己的电子教案,教案可以是多样的,如htm、doc、ppt以及avi等。学生可以通过查看教学文件、技术教程、技术资料、电子教材以及视频演示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 结束语

教育的多元化,生活的网络化,使得网络教学平台在各高校中得到普及。本文结合作者任教院校的实际特点与实际需求,借鉴了当前存在的国内外网络教学的优点,实现了平台的以下部分功能:

(1)自动组卷试题的合理化。运用二项分布的数学模型进行抽题,使试卷的平均难度更合理化,并可调整试题的难度和章节的分布情况,避免相邻座位考生出现雷同,保证网上测试的准确性。

(2)网上测试功能的全面化。实现了题库管理、试卷生成、实时考试、试卷评分、考试分析、成绩管理等功能。

(3)采用XMLHTTP来实现无刷新网上答疑模块。采用C#的反射技术对函数进行动态调用。

(4)基于规则的扩展算法的决策有效性来实现评价系统。教学平台中应用属性约简算法进行约简,应用抽取规则算法从中抽取出决策规则,通过决策分析可以得到相应的决策规则。

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实现了预期目标,与现行学院教育模式相辅相成,解决了现行教育模式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但仍有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地方,如:

(1)系统指纹认证只应用于教学平台的后台管理中,没有在平台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网上测试模块的运用。

(2)系统的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采用指纹的形式过于烦琐,可以使用智能卡技术保存用户私钥证书,如usBKey产品方案。

上饶职院网络教学平台日前还处于不断成长阶段,是学院在网络环境下组织开展的一种尝试。学院网络教学平台的整体功能还不够完善,因此,教学平台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使之能够推动学院网络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颜景林,王晓林.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和思考[J].教育信息化,2004,(5).

[2]杨晓丹.浅谈网络课程的特点及设计原则[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9).

[3]赵国宏,朱新梅.论网络高等教育现状及其发展趋[J].中国远程教育,2002,(5).

[4]吴洁.基于ASP的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开发[D].沈阳:东北大学,2007.

[5]谢深泉,胡宁静.数据库设计和自动组卷中的几个问题[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2,24(3).

[6]王晓婕.基于Web在线辅导答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电子技术,2006,29(14).

[7]BeataKrupa著.董秀华译.Teaching Online lessons in what We Are Really Chnaging by Moving Eduaction to Online Enviromnent2002.

[8]Felix Redinrill.Exploring risk-based testing and its impl-ciatinos.osrfware Testing,Vercation andRellbaility,2004.

设计校园教学设计 第2篇

本课是新版省编教材(电子工业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第6册第三单元第7课。是flash制作动画的第一课内容,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flash软件,主要内容是认识软件,了解软件的界面组成通过设计美丽校园激发学生的兴趣。学好本课将为后续深入学习动画制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它在本单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flash软件的界面

2、认识flash元件,学会拖动“库”中素材到舞台;

3、知道flash库面板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将库面板中的素材拖动到舞台中并学会调整其大小和位置;

2、会测试flash影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flash动画制作制作的一般步骤,激发学生学习动画制作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flash软件;

2、使用“任意变形”工具调整舞台上的对象;

3、保存与测试影片。

教学难点:

1、理解Flash中库的作用。

2、调整对象的大小;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师:播放歌曲“校园的早晨”。

提问:“听到这首歌曲,你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生:思考回答

师:出示图片。

解说图片,点击图片,图片变动画。

介绍动画的制作软件——Flash。

引出本课课题。

板书课题:第7课美丽校园我设计

(二)新知:

1、初识flash软件

师:请大家在桌面上找到它并打开。提示打开方法和以前学过的word软件类似。

生操作。

师巡视,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请一位同学上台演示。

师:请学生们观察flash界面,想一想它和学习过的什么软件比较类似?

生:思考回答。

师:展示flash软件和画图软件的窗口界面,请大家说说有什么异同点。

生:思考回答。

师:总结异同点。

介绍flash的窗口组成。

2、自主探究

师:Flash这个新朋友我们已经认识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用它来设计个美丽的校园吧。

示范打开“美丽校园我设计.fla”。

生:打开文件。

师:组织学生打开“库”面板,介绍“库”面板、元件。

以生活中的戏剧舞台、演员类比flash中的库、元件。

请学生自学P53布置“校园环境”及“教学楼”。

生:操作练习。

师巡视,观察发现问题,并进行个别指导。

师:以“教学楼”为例演示将库面板中的对象拖入舞并调整对象大小和位置,讲解注意事项。

生:继续布置校园。(可对照课本)。

师巡视,观察发现问题,并进行个别指导

3、交流评价

师:校园设计好了,想看看最终是什么动画效果该怎么办呢?

要求生自学P55测试动画内容。完成作品文件的保存和测试。

师:展播完成较好同学作品。

评价。

生:继续完成完善作品。

4、巩固拓展

师:刚才同学们设计的校园太漂亮了,你还能利用课本后面做一做的素材来设计个更美丽的校园吗?

生合作探究如何布置新的校园。

师巡视指导并进行个别指导。

师小结学生操作情况并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

师:展播学生作品,并请生讲述自己的作品

师组织学生评价作品。

师:评价。

(三)、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组织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

教学系统设计网络课程设计研究 第3篇

关键词 教学系统设计;网络课程;网络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4-0034-01\

网络课程就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

1 教学设计

对于任何一门网络课程,首先必须进行教学设计,即依据前端分析及课程学习目标设计出相对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活动。教学系统设计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学习者分析主要考虑三个方面,即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学习的起点水平、学习风格。教学内容分析主要是以教学目标为基础,旨在规定教学内容的范围、深度和揭示教学内容各组成部分的联系,以保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内容效度。除此还应完成教学内容的编排,通过上述学习者分析得出的结论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选择教学内容绝对不是单单照搬照抄书本上的内容,而是通过进行一定的删减、增加和重新组织,将教学内容呈现给学习者。

教学策略与教学活动设计包括两部分。

1)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本网络课程学习策略设计主要根据维果茨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在网络课程中的每一个章节都呈现出各章的学习目标、学法指导和本章的知识地图,让学生根据目标和指导,有目的地去学习。设计的相关资源栏目,主要进行与本网络课程内容相关的网站链接,方便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理解学习内容,扩大知识面。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遵循“确立学习目标——提供学习资源——学生自学——评价——总结——联系巩固”的过程。

2)协作学习策略的设计。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协作”“会话”是学习环节四大要素中的两大要素,协作学习环境创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习者对知识意义的建构。本网络课程主要采用留言本的形式体现出协作学习的设计,使学习者通过交互来完成协作学习。

2 系统设计

根据教学系统设计课程的特点,其网络课程首页呈现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课间休息、交流讨论、在线测试、相关资源、使用帮助等相关版块。学习导航采取列表导航,即在教学内容栏目中,将各个章节列举出来,学习者可以根据学习需要,进行选择性学习。交互设计采用留言本的交互方式,为学习者之間进行交流讨论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学习者可以就各方面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留言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做出解答,进行学习双向反馈。界面设计简单明了,功能模块易于操作,引导学习者参与学习。

3 技术实现

采用ASP+ACCESS数据库进行网站的设计。前台设计采用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和Dreamweaver结合,通过主页上的链接点击进入相应的功能模块,通过前台设计,确定后台设计和实现功能,进而对数据库进行设计。后台与数据库的设计是通过前台要实现的功能来确定的,主要有管理登录界面、管理首页、常规设置、文章管理、用户管理、文件管理、数据库管理、在线调查与留言管理。本设计中用到多个数据表,对后台设计中所用到的数据表主要有admin后台管理员信息表、bigclass大类信息表、info网站配置信息表、jasys系统日志表、news上传内容信息表、smallclass小类信息表。最后进行数据库的连接,并添加数据库连接出错的提示功能。

4 几点思考

网络课程设计要体现教学的一般规律,特别要强化教学设计;丰富自主学习资源,尤其是一些专业性非常强的学科,学习者就非常需要相关知识的电子图书馆式的资源库;重视反馈,需要课程提供大量的相关案例,使学习者在解决案例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再次建构;关注教师的负担,网络课程学习中的师生教学交互给教师带来的负担较传统教学要大许多,有时甚至会使教师力不从心、难以应付。

参考文献

[1]余胜泉.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EB/OL].教育技术通讯,202.112.88.32/show/ysq/net_course.htm.

[2]王汉松.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评析[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65-70.

网络远程教学平台设计探析 第4篇

1 网络远程教学平台技术的发展

早期的网络教学都以点播的方式存在, 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点播音频、视频课件, 查阅电子教案等教学内容, 完成在线作业。其主要特点是以课件为中心, 教育资源的网上电子展示, 强调的是管理。逐渐的, 在网络即时通信得到大力发展的基础上,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加及时有效的教学服务, 网络教学平台广泛运用即时通信技术开展在线和离线的教学支持服务, 教学平台集成视频会议系统、虚拟教室系统、聊天工具、BSS讨论系统等系统给学生提供学习导航、在线离线课程、答疑辅导、讨论、在线自测等服务, 以此来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以及学习社会化的提出, 学习者利用社会化教学平台, 通过智能化搜索引擎、Blog、Wiki以及其它社会性软件等, 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学习网络, 变封闭式课堂为开放式课堂, 逐渐形成了社会化教学平台的环境。从此, 网络教学平台在原来教学系统的基础上, 从对教学过程 (课件的制作与发布、教学组织、教学交互、学习支持和教学评价) 的全面支持, 到教学的组织管理 (用户与课程的管理) , 再到与网络教学资源库及其管理系统的整合, 集成了网络教学需要的主要子系统, 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网上教学支撑环境。

2 网络远程教学平台的基础定位

网络教学平台是展开网络教育的基础, 也是落实网络教育的关键。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将直接决定网络教育的效果。

2.1 受众定位

网络教学平台因为是开放式的教育环境, 更多的是由学生自主选择加入并进行, 尤其是各种网络公开课, 更有广泛的社会选择性。所以, 在设计不同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时要有明确的受重群体目标与教学目标, 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群体进行分析定位, 设计不同阶段的学习进度与教程, 让课程的传授过程可以更加贴近学生的认知度。例如北京广播电视大学的开放式课程, 都会根据不同的年级、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与学习要求, 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在进行教学。

其次, 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应该有目标的对课程类型进行划分, 做好不同类型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定位, 符合对前期定位的学习群体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同时, 不同课程建立的讨论区与教学环境, 也对帮助学生创建符合专业特色的学习情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2 使用定位

网络远程教学平台直接面对的就是学习者, 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的年龄阶段的人, 都会在学习过程中拥有不同的学习习惯, 所以面向未知学习者的网络远程教学平台的界面设计应该是站在学习者的角度去思考和落实的, 而且应该是很容易让学习者去使用和习惯的, 是需要始终保持“以学生为中心”的。

网络课程设计结构应该简单易懂、易于阅读;界面功能含义明确。进入环境后, 每个页面的布局、颜色、标题风格、字体统一;每个页面的导航工具、导航图片、以及导航信息统一。学习者能够在轻松掌握使用方法后浏览学习内容, 并迅速回到首页;所有的超链接都加注有解释性卷标说明, 为使用者提供方便的自学环境。同时可以适当的运用图形元素, 把整段的文字分成关键词, 进行精心的内容安排;保证图形元素与文本内容协调;每个页面都能突出重点内容, 快速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并确保可以通过不同的网络浏览器和网络连接速度进行访问, 实现良好的兼容性。总结起来简单说就是, 在网络课程界面设计中应该遵循简洁性、统一性、便利性、协调性、以及兼容性等基本原则。例如图1中网易公开课首页中的导航, 可以让学习者在进入到网站的第一时间就对网站课程资源一目了然, 并且在进入后可以很清楚的进行课程的选择与查看。

只有在明确前期定位后, 建立实用的学习界面, 才能更好的提高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效果, 充分发挥远程教学的作用与优势。

3 网络远程教学平台模拟课堂设计的虚拟体现

计算机的出现, 促进了社会的信息化进程。而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建构而成的虚拟社会则使人们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生存体验方式—虚拟体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因特网”的普及, 人们对于虚拟的理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迁。人类通过科技, 把社会现实中已经长期存在的或者是还不存在的可能性转化为计算机语言而实现虚拟的存在。网络教学平台打破了传统面对面教学的时间与空间界限, 极大地丰富了学习者在虚拟课堂中的体验,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这也是最不好控制的一个环节。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学习者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同现实生活相类似的活动, 如人们的学习、交往、游戏甚至考试等等, 在这些活动中, 学习者们获得了真实的、但又是非现实的体验。

远程网络教育, 脱离了与教师面对面的最原始的教学环境, 所有的课程体验都只能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来实现, 良好的互动效果与工作任务模拟, 都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虚拟学习体验的设计。在这里的虚拟体验是通过网络媒介、用户交互参与等方式来呈现的, 学习者在参与的同时, 网络后台进行导学的教师也将作为网络教学平台的虚拟体验者, 参加到教学环境中, 网络模拟的教学环境, 打破了地理与时间的界限, 教师与学生实现了零距离沟通。讨论区、留言板、网络学习笔记等形式, 都成为了网络虚拟学习环境进行师生交流强有力的工具, 虚拟的网络学习环境带来了学习者自由的学习空间与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 但同时, 网络环境也给设计者带来了不可回避的问题。首先, 网络环境的虚拟性使人们很容易产生主体分离, 易使青少年上网成瘾, 让身心受到伤害。其次, 虚拟体验的全球性和不确定性使网络信息良莠并存, 一些不健康的信息会给青少年带来不良的影响, 比如现在很多网站中嵌入的游戏广告。并且, 网络的教学在最终的学习效果审查方面也存在无法准确判断学习者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的评定。总而言之, 虚拟体验毕竟带有非现实性, 它的优势并不能抹杀它的缺陷, 甚至可以说, 它的优势的背面恰恰潜藏着它固有的缺陷, 这也将成为网络远程教学平台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4 网络远程教学平台中引导者的设计定位与作用

虽然网络远程教学平台可以脱离教学现实环境而存在, 不需要教师面对面的进行教学, 但网络环境中导学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是不可磨灭的。

在网络教学平台中, 通常任课教师也充当了导学教师的作用。作为导学教师, 需要在网络平台环境中提供各种课程中需要的文献资料, 并在提供常规的教学文件外, 也可以提供关于本课程的相关辅导资料和辅助材料, 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另外, 导学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讨论区中学生之间的各种交流, 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并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讨论, 与学生共同交流的同时, 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例如北京广播电视大学的网络教学平台, 每门课程的导学教师都会在开学初及时的更新网络教学资源, 并设定答疑时间, 在讨论区集中解答学生提出的各项问题, 并不定期的进行教学辅导。导学教师是网络教学平台有效补充, 也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动态, 积极有效的引导学生, 因此, 在进行远程网络教学平台设计时, 作为导学教师的参与设计也尤为重要, 需要在教学平台中设置相应的功能与服务, 以方便导学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导学作用。

远程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偏向全球性的趋势现象, 它解决了教育资源贫乏、实现资源共享的难题。我国1998年开设远程教育, 人数的逐年递增, 说明我国远程教育在不断扩大。随着新技术、通信系统的不断完善, 远程网络教学平台也必将得到不断的发展与充实, 成为未来教育领域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吕会红, 李心光.基于四层架构的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与实现[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

[2]李新颖, 杨桂芹.接入网技术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信息技术, 2011.

网络平台的教学设计 第5篇

学生学习支持——特别是学生指导和咨询、导学教师的支持、学习中心所 提供的各种设备、电子会议系统——所提供的一系列活动不单影响到教学,也 会带来一些情感层面上的影响,例如加强学生的信心和自尊,使他们进步得更 快。通过分析,在网络环境下英语学习者主要有以下一些需要:

(1)学习者需要有主题鲜明的网络学习环境。虽然互联网上有许多英语学习网站,为英语学习提供了许多学习资料,但是这些网站大多杂乱无章,良莠不齐,许多页面布满了任务栏,让人眼花缭乱。合理的布局以及主题鲜明的网络学习环境可以营造一种学习氛围,对学习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学习者需要工具的帮助。学习英语时,学习者会遇到很多问题,如:遇到生词、不会应用某一句型、不明白某一语法规则等等,如果学习的平台提供学习者能随时查询这些知识的工具,会大大加速学习的进度,扫清学习障碍。(3)学习者有解答疑问的需要。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学习以个人学习主为主,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问题,当学习者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需要寻求他人的指导和帮助。

(4)学习者有选择学习资源的需要。学习者的个人背景、学习起点、学习能力及认知结构存在差异,需要在众多学习资源中加以取舍和对比,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资源。

(6)学习者在语言上有交流、模仿的需要。语言学习最重要的是语言学习环境,学习者需要听、说、读、写、译的训练。

(7)学习评价的需要。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往往期待通过测试得到一些具体的数据,以此为依据确定下一步学习的目标与方法。当学习者学习一段时间后,往往特别关心这段时间的学习是否有效,期待某种评价。通过对比学习以前的测试与学习以后的测试,学习者有针对性地调整学习策略,使学习更加有效。3.2.2 学习者分析 1.学习者学习动机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英语教师的教学设计按教学大纲的要求,为实现平均目标而设计的,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目的,也不可能兼顾所有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能力,至于学生选择性的学习更是困难。抱有不同学习目的和英语应用水平的学生只能接受固定的教学内容,在教与学的环节中处于弱势地位。随着现代经济发展,高校学生群体对英语的学习动机表现出对社会发展以及取向的联动效应。接受英语教育已和学生的工作就业以及价值取向紧密结合起来。现在 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一般有以下几种:

(1)高校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和考研的现实需要;

(2)社会上几次兴起“出国潮”更是将全国范围内,尤其是大中城市的“英语热”推向了高潮;

(3)对英语感兴趣、具有好奇心,认为英语学习可以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因此喜欢英语,希望了解并掌握它;

(4)因为英语很有用,为了将来学习、工作的需要,而有些是出于社会和家庭的需要;

(5)在学校中还有一些学生学习英语仅仅是因为英语是学校必考科目,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拿到文凭。这些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些常见动机,大多属于外语学习的外部动机,当然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阶段会有各自不同的动机。但同时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没兴趣,学习英语动机的多样化必然要求学习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提供适应社会发展的各种语言资源。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教育的视野内,每一个学生都是具体的、有差异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体验、感受和需要都各不相同,不存在在任何时候对所有学生都适合的一成不变的课程程序或成就水平,必须提供广泛多样的、不同程度的课程,以适合学生的个性特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速度,在分成小段的课程程序中不断取得进步,教师也不能迷恋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进步,而应该追求适应于学生速度的最佳效果。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大学英语的兴趣,自主学习的平台应将多媒体素材引用到平台中,使英语学习既充满乐趣又富于挑战,使学习者在一个较为自然的语言学习环境中学习,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本平台提供了多媒体素材上传功能和播放功能,学习者可以随时点播相关多媒体素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加深其对相关学习内容的理解。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材料,这使学习者与英语的文化更为贴切,也让学生能更深切地体会到英语语言的魅力,以便慢慢培养英语学习的兴趣。本平台为学习者提供了目前流行的发音标准的口语训练、听力材料。学生要求学习内容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希望可以选择不同体裁和风格的学习材料,同时要求获取培养各项英语能力(听说读写译)的材料。因此平台的资源应多样化,本平台提供电子词典供学生随时查阅,提供语法大全,分类词汇,口语学习材料,交流平台等等。

2.学习能力差异和不平衡

通过网络学习语言,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由于网络大学英语教育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与传统英语教育的以“教”为主有很大区别,而多数学生习惯了传统课堂教育,因此对面授辅导有较强的依赖性。相当多的学生网络学习存在障碍,学习的主动性不足和多年养成的灌输学习习惯难以短期扭转。因此平台的设计应不应拘泥于书本的呆板编排,尽可能多地提供选项供学生选择。使学生既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又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方式,如想要听一遍老师的纯正发音,就点击课文音频材料;想要了解中文翻译,就点击课文翻译;如果想检验学习效果,可以点击自我测试等等。3.2.3 教学目标分析

英语学习的目标:学习一门语言是没有止境的,英语学习的最高境界是能够自如地运用语言,这是母语的境界。语言的首要功能是与人交流,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听说。能自如地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是大多数英语学习者的愿望。英语学习的特点:必须有语言的环境,首先要听,听得多了,才有语言的感觉。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在没有真实交流环境的情况下,观摩别人的交流也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多媒体视频工具可以让我们感受异国语言环境。学习英语必须要在语言环境中、在课文中掌握单词、短语、句型和语法,从而达到灵活运用这些知识的目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对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描述如下:“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学习英语不是为了通过某次考试,而是为了用英语进行交际。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阅读能力,而且还要以英语为工具进行信息交流。也就是说,大学生光有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和听力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具有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能力。本平台从促进学习者学习的功能出发,使学习者经过学习后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将课本和提供的素材进行整合,从单词、背景知识、课文讲解、结构分析等几部分将课本素材进行分类整理;同时将整理内容形成板块,并根据教学重点对各板块的内容进行增减,丰富和补充相关的语言点和背景材料。这一部分要加入互动内容,通过少量的练习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进度。教师可上传一些专题型课件,主要用于弥补学生英语能力的不平衡,针对单一知识技能(如翻译、写作、阅读等)本平台提供了单项技能训练。针对口语这个技能本平台设计制作了一个在线录音的功能,学生听了原素材的标准发音之后,可以自己试着跟读并用本平台提供的录音软件将其录制,通过回放对比原音来纠正自己的发音。这就克服了应试教学中只重视语言点,忽略英语语言的整体性的缺点,使学生能够听、说、读、写、译并进,从而大大提高了英语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3.2.4 教学内容分析

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的平台的本质是一种基本于网络资源的研究性学习系统它不同于一般的网络课件或网络学校,它主要是提供大学英语方面的学习资源和协作研究学习环境。资源的选择必须遵循思想性、教育性、科学性的原则,内容必须立于教学问题的解决,本平台的教学内容来源于《大学英语》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由于大学英语课本类别多,知识结构比较复杂,所以本平台提供了下拉列表菜单供教师选择课本类别、册别、单元、课别,没有所要发布的课本类别、册别、单元、课别还可以添加新的。学习任务和目标、课文内容、课文单词、课文知识点讲解、课后练习、多媒体素材等也分类上传和显示,以便给教师的上传和学生的学习提供方便。3.2.5 学习情景设计

本网络学习的平台以学生为中心,以平台开发为任务情境,以互联网为支持,广泛收集整合各种学习资源,创造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究。本平台的呈现形式是一个网上的虚拟课堂,学习者就是这个课堂的成员,可以使用课堂里提供的各种资源进行学习,包括浏览文章,下载资源、加入论坛、进行测试、上传作品等等。这一切很容易引起学生奇心、亲切感,进而产生归属感。马斯洛的心理学理论认为,归属的需要属于低层缺失需要,而认识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属于高层次的生长需要,满足了需要,个体才能进入心理的自由状态,体现人的本质和价值,产生深刻的幸福感,马斯洛称之为“顶峰体验”。人在满足高一层次的需要之前,至少必须先部分满足低一层次的需要。可见为学习者创造一种能产生归属感的学习环境对促进学习者的自我实现具有深刻的意义。学习情境还包含人际关系要素,网络学习的平台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成员。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需要交流和沟通,而不单纯是一个人机交互。3.2.6 学习资源设计

表现形式多样化的网络资源可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视野。知识资源包括本地资源和导航资源,本地资源是由大学英语相关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广泛收集用于教学、促进学习的信息材料,经过仔细的筛选、梳理等深加工制作而成的以及本平台提供的各种学习资源。有大学英语的结构化知识、扩展性知识、多媒体素材资源、工具资源和课件资源、导航资源以及互联网上的相关链接资源等。3.2.7 学习策略设计 1.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

“自主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地计划、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制定出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规则、方法及技巧。”本平台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课程学习材料、媒体素材库、试题库等,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学习,遇到懂的单词可以查本平台自带的电子词典,不清楚的语法知识可以查看语法知识大全等等,这样学习就非常方便。2.协作学习策略的设计

协作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小组内一起共同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合作的工作结构、合作的诱因结构及合作的动机来促使有效的合作行为发生。在进坛、进行测试、上传作品等等。这一切很容易引起学生奇心、亲切感,进而产生归属感。马斯洛的心理学理论认为,归属的需要属于低层缺失需要,而认识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属于高层次的生长需要,满足了需要,个体才能进入心理的自由状态,体现人的本质和价值,产生深刻的幸福感,马斯洛称之为“顶峰体验”。人在满足高一层次的需要之前,至少必须先部分满足低一层次的需要。可见为学习者创造一种能产生归属感的学习环境对促进学习者的自我实现具有深刻的意义。学习情境还包含人际关系要素,网络学习的平台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成员。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需要交流和沟通,而不单纯是一个人机交互。3.交互策略的设计

为了方便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本平台采取了多种灵活多样的交互方式,包括留言板、BBS、Blog、NetMeeting 等。教师通过这些交互方式,可以对学习者的学习进行正确合理的引导,以便更好地支持学习者的学习。3.2.8 学习评价设计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理论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通过各种自主学习策略与协作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重视对动态的、持续的、不断呈现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效果的评价,强调基于真实任务背景驱动的评价。本系统采用的评价方法有:

(1)学习记录。主要记录学习者与网络交互的情况,如论坛发贴次数的记录,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如在论坛主动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记录、学习态度(如在规定时间内上传作业)的记录等等。

(2)利用资源的情况记录。如登录系统的时间和次数,页面浏览范围、资源下载情况等。

(3)教师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与网络交互情况、答疑情况、利用资 源情况、作业和考试情况,学生的学习计划等信息对学生进行评价,给学生提 出促进其学习的建议。

网络翻译教学平台的功能模块设计 第6篇

摘 要:本文在对网络翻译教学现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指出现有的网络翻译教学平台基于通用课程管理平台,缺乏反映翻译教学特点的专用模块这一弊病。在利用现有课程管理平台如Moodle的基础上,本研究对网络翻译教学平台的功能模块进行了设计,加入了网络资源、语料库、翻译记忆、智能学习、过程监控、分级测试等翻译教学专用模块。改组后的学习平台将适合翻译教学的特定需求,代表了未来网络翻译教学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网络翻译教学 课程管理平台 功能模块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17-0041-04

一、网络翻译教学现状回顾

1.网络翻译教学的发展

近年来,网络外语教学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网络翻译教学也受到翻译界的日益重视。据Christine Schmit(2006)统计,目前全球大约有60所大学开设了口笔译和术语学的远程或网络课程。在我国,不少学校的翻译课程也建设了翻译学习网站,从模块功能上能够基本满足网络教学的要求,但从访问流量和论坛发帖数来看,这些网站实际使用率不高,互动非常有限,主要用于申报各类精品课程的内容展示。但随着网络技术在外语教师中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翻译课教师开始积极利用网络进行教学。

2.现有网络翻译教学的网络环境

目前为止,网络翻译教学项目在全球范围内刚刚起步,完全基于网络的翻译教学尚属罕见,大多数高校均将网络翻译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或者直接在网络教室中进行翻译教学。这些模式都未能摆脱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未能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即远程学习和自主学习。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和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均采用了翻译记忆系统来构建笔译教室内的实训环境,有一定的网络教学功能,但功能主要基于术语管理、翻译记忆管理、作业交换等,而课堂面对面的交流依然是交流的主要形式,最能体现网络教学优势的计算机为载体的交流(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并未得到充分的利用。

相比之下,加拿大的圣伯尼菲斯大学学院(College University of Saint-Boniface,简称CUSB)翻译学院可能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完全基于网络进行翻译教学的教育项目。据项目负责人Dr. Moses Nyongwa介绍,整个网络环境使用了WebCT作为学习管理系统,整合了WebCT的各种常见功能,如资料下载、作业管理、网络论坛、Email等。注册学生可通过网络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等与教师进行网上沟通。此外,香港的东亚翻译学院(www.eait.hk)也推出了网络翻译教学平台,该网络翻译课程要求学习者阅读当前页面的内容后,必须完成规定的练习并提交,系统才自动显示答案并对该练习进行讲解。当然,这种网络学习模式主要依赖于学习管理系统的功能,只能算是通用型课程管理平台,并没有从整体上充分考虑到翻译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其实,翻译作为一门高级的语言技能,其教学要求和沟通模式均与听说读写等有所区别,也涉及一些专业的功能和工具。因此,研究者在构建了网络翻译教学基本模式的基础上,设计了网络翻译教学平台的功能模块。

二、 翻译教学网站的模块设计

1.网络翻译教学的技术工具

Mike Levy和Glenn Stockwell将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中所使用的计算机技术分为以下类别:创作工具(authoring software)、学习管理系统(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简称LMS)、Blackboard和Moodle、会议系统(conferencing)、人工智能(包括自然语言处理,如机器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等)、语音识别和语音训练技术以及移动学习等。

赵建华和David McConnell指出,计算机支持的协作知识建构可以帮助学习者通过话语编辑器进行话语表述,通过论坛进行选择式讨论,通过协商支持和小组观点促进协作知识,共享理解,分享网络资源等,从而促进学习者的知识建构。

在网络课程网站制作方面,传统的网络课程系统有WebCT等,而目前较为流行的工具是Moodle,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将它译作“魔灯”。“魔灯”被称为“课程管理系统”(Cour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CMS),它广泛用于构建网络教学环境,具有以下模块:网站管理、使用者管理、课程管理、作业模块、聊天模块、投票模块、日志模块、测验模块、资源模块、问卷调查模块、Workshop模块、论坛模块

从上述模块可以看出,Moodle具有丰富的课程管理功能,能够对网络教学从自主学习、学习者交流、师生互动、作业管理、测验管理等诸多方面提供有效的管理,因此对网络课程教学具有良好的支持作用。同时,由于该系统源代码开放可以修改,脚本语言用PHP写成,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因而稍加修改即可实现客户化功能,深受广大教师和教育技术人员的欢迎。目前国内外已经有众多大中学校纷纷使用Moodle建立了网络课程,如日内瓦大学口笔译学院的Moodle课程。同时必须指出,Moodle作为通用型课程管理系统平台,并非针对某一课程的特点设计。就网络翻译教学而言,Moodle的现有功能模块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因为它尚缺乏一些必要的翻译支持模块,正如Mike Levy和Glenn Stockwell所提到的“人工智能”模块等。但作为一个成熟而且可修改的平台,Moodle为信息化平台构建提供了成熟的技术框架,使得网络翻译教学平台的构建省了很多力,提高了建设效率。因此它是当前网络翻译教学课程平台建设的得力工具之一。

2.网络翻译教学的特殊模块

基于网络合作学习和项目学习的网络翻译教学既有网络课程管理的许多共性,又具有诸多特色。首先,基于上述两种模式,本研究将在网站建设中加以实现,提供各种计算机交流工具如电子邮件、网络论坛、博客、维基,并加入作业管理、项目管理、测试管理等模块。除此之外,笔者认为网络翻译教学仍然需要其他资源和工具来实现特定的辅助功能。因此,除采用以上两种教学模式外,本研究还充分考虑到翻译教学活动的特殊性,将针对翻译教学的六大特殊模块整合入网站建设中:

(1)网络资源模块。一般的课程管理系统中常见的资源模块包括文字或多媒体的资源库,可供学习者自行选择并学习,而网络翻译教学的资源模块除了包括翻译理论介绍、翻译技巧学习、课堂笔记、经典译文赏析等基本内容外,还应当包括在线资源的链接,例如搜索引擎、CD-ROM、在线百科全书以及各种在线词典。除此之外,机器翻译的引擎如Google的在线统计机器翻译也应当整合入网络资源模块,对学习者查找数据、翻译技巧辅助、评估译文质量等学习方面也会发挥重要作用。目前,部分电子词典如灵格斯(Lingoes)①和星际译王(StarDict)②已经在词典的主界面中内置了各种在线机器翻译引擎,便于用户直接将整段乃至整篇文字进行机器翻译。

(2)语料库模块。正如上文所述,学习者可以通过在线单语语料库、双语语料库和可比语料库学习翻译技巧,检索翻译数据,还可以通过网络搜集特定领域的相关数据,建立临时语料库,而且翻译教师也可以利用语料库技术自建学习者语料库,从中探索学习者的错误规律和翻译能力发展轨迹,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提高翻译教学水平。本研究将在网站中既为学习者提供在线单语、双语语料库,又提供帮助学习者制作临时语料库的功能,以满足当前项目学习之需。同时,学生在线提交的作业将自动转为学习者语料库的语料,供教师以管理员账号登录时操作使用。

(3)翻译记忆(translation memory,简称TM)和术语管理(terminology management)模块。大型商业版CAT软件体积庞大,功能齐全,但因版权所限难以在网络翻译教学中普及应用。其实,翻译记忆(TM)的本质在于保证已经翻译过的话不需再翻译第二遍,从而大大提高翻译的效率,并可以保证不同译员之间译文的一致性。同时,大多数翻译记忆工具还能够支持doc、HTML、XML等多种文档格式,自动保持原文档的各种格式如字体、HTML源代码等,因而译者无需将精力分散到与文字无关的方面,从而提高了翻译效率。因此,舍弃商业软件庞大而繁杂的功能,按照翻译记忆的基本原理,将翻译记忆和术语管理的基本功能整合入网络翻译教学平台,这是完全可能的。

(4)翻译方法智能学习模块。利用计算语言学的技术发展,在多种语料库的基础上,计算机可以针对特定语句的翻译进行自动评估和匹配,判断学习者所采取的翻译方法和技巧,自动提出意见和建议,并辅以参考译文进行比较。这种新颖的智能学习方式为翻译的人机交互学习开辟了新的途径。在网络翻译教学平台中,可以将语料库设计在后台数据库中,学习者提交相应译文后,后台数据库根据设定的算法进行处理后自动给出回馈。其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

图1表明在该模块中,学习者有两种学习方式,一是先提交译文,然后察看系统评定的翻译方法,并察看该方法对应的参考译文,还可以进一步察看其他参考译文及其对应的翻译方法;二是先选择翻译方法,然后提交译文,系统回馈是否符合该方法,并察看所对应的参考译文及其他方法对应的参考译文。由此,计算机的功能部分起到了教师的作用,为在线学习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5)过程监控模块。从计算机辅助外语学习到网络辅助外语学习之间的过渡,本身就体现了过程监控的重要性。在无网络条件的计算机辅助外语学习中,由于缺乏教师的在线指导和监控,学习者很容易走神,产生倦怠情绪。在计算机辅助学习实践中,学生开着计算机打扑克牌、上QQ等情况也屡见不鲜。因此,加强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监控,保证学习者能够集中精力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在网络翻译教学中,Massay从翻译能力的角度论证了过程监控的必要性以及对电子教学的启示。本研究将利用网络模块实现对学习者学习时间、浏览模块功能的监控,了解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并采用定期回馈的方式促进学习者避免偏差,提高效率。此外,本模块针对翻译过程的研究,设置翻译过程记录功能,即类似Translog软件的实时记录功能,从而帮助教师了解翻译者通过计算机进行翻译时译文的形成过程,更好地改进翻译教学。

过程监控模块属于教师和系统管理员权限,主要针对以下参数:学习者在系统中各模块停留时间;学习者浏览各模块的内容广度;学习者浏览帖子数量、发帖数以及发帖质量;学习者参与投票和评估等模块的活跃程度;学习者作业完成质量以及在项目中的角色。

通过对以上参数的了解,教师可以经远程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监控,敦促学习者认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避免因教师面对面监管的缺席而造成学习动机不足以及倦怠情绪。

(6)分级测试模块。要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必须对学习者的水平进行有效评估。传统的翻译课教学的一大缺点正是难以针对不同学习者的水平展开不同级别、不同目的的教学。而网络教学则着重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使学习者自主学习成为可能。然而在自主学习中,教师并不是完全回避,而是积极提供信息和咨询建议,管理课程,评估学习者水平,评价学习者表现,并统筹规划教学活动。只有帮助学习者正确认识自己的水平,才能够帮助他们更有针对性地学好教学内容。本研究建议将学习者按照不同水平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分别对应三个层次的翻译课程,在授课内容和质量要求方面也体现出相应的区别。

3.网络翻译教学的功能模块设计

网络翻译教学平台的各模块和功能描述如图2所示。

如图2所示翻译活动是教学的最重要环节,也充分体现了网络翻译教学区别于其他语言技巧教学的特殊之处,学习者是在系统设定的编辑环境中进行工作,翻译活动全程的每个键盘动作均记录在系统中并可以由教师查看,而辅助工具则是翻译记忆、术语管理、网络资源和双语语料库等模块。译文完成后,经教师批改后,学习者得到相应的回馈,从而进一步修改译文,最终圆满完成翻译项目的任务量和质量目标。

三、结论

网络技术为翻译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模式和广阔的发展空间。除了采用基于项目的合作学习外,网络还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诸多便利。学习者完全可以根据丰富的网络资源和便利的检索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在教师的监督和指引下不断提高。近年来,国内对网络翻译教学日渐重视,封一函研究了在教室网络环境下的交互式翻译教学,郭红则介绍了一套既可用于课堂教学、又可供学生进行自测练习的翻译教学软件,这些有益的探索不断深化了翻译界对网络翻译教学的认识。但总的来说,这些声音还非常微弱,对网络技术的使用还不够成熟全面,缺乏获得成功并得到推广的典型案例,对学习者翻译过程更是缺乏实证性研究。海外大学虽然对计算机辅助翻译较为重视,但在网络翻译教学领域的研究状况也没有较大的发展,在系统性架构和实证性研究方面同样缺乏相关研究。

随着国内外教育界对网络教学的不断重视,网络教学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各种课程管理系统如BlackBoard、Moodle等在许多高校得到实施。这些系统为网络翻译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网络平台,但必须指出的是,这些系统并非专门为网络翻译教学而建设。要实现网络翻译教学的特定功能,必须进行客户化改组。这方面恰恰是翻译教学界最为欠缺的一环,也是本研究的核心内容所在。发展基于网络的翻译合作学习,鼓励教师对学习者做出的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并集中精力了解其翻译过程,做好过程评价,将对翻译教学的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

参考文献:

[1]Gardner, David, Lindsay Miller. Establishing Self-Acces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2.

[2]Helic, D., Krottmaier, H., Maurer, H. & Scerbakov, N. Enabling Project-Based Learning in WBT System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E-Learning. 2005(4): 445-461.

[3]Levy, Mike, Glenn Stockwell. CALL Dimensions: Options and Issues in 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M].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2006.

[4]Massay, Gary. Process-Oriented Translator Training and the Challenge for E-Learning[J]. META. 2005, (2): 626-633.

[5]Schmit, Christine. Distance and Online Courses for Trans-lators[J]. Translation Journal. 2006,(2). http://accurapid.com/journal/35distance.htm

[6]Varantola, Kristina. Translators and Disposable Corpora[C]. in Corpora in Translator Education. edited by Federico Zanettin et al.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7.

[7]杜国荣.网络环境下翻译教学的策略探讨[J].开封大学学报,2007(4):41-43.

[8]封一函.教室网络中的交互式翻译教学[J].中国翻译,2001(2): 37-40.

[9]郭红.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的一种尝试[J].外语界,2004(5):54-61.

[10]贺莺.网络论坛与笔译实践教学研究[J].中国翻译,2007(6):29-32.

[11]王正.基于项目的网络翻译协作学习模式初探[C].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论文集.北京:外文出版社,2008.

[12]尹丕安.网络环境下的新型交互式翻译教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61-62.

[13]赵建华.David McConnell.网络学习中的协作知识建构[J].外语电化教学.2007(115):38-41.

网络与教学设计 第7篇

目前的社会正处在网络化、智能化、普适化的发展阶段。网络特别是普适网络对人们的传统概念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在教育领域, 网络同样对教学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了适应这种影响, 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本文在分析网络社会对学习者和教学策略的影响的基础上, 提出了网络条件下的教学设计思想。

一、对学习者的影响

学习者即教学对象, 是教学目标实现的主体。网络对学习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学习者的入门技能、已有知识、学习目的和态度等社会属性上。

1. 学习者已有知识。

加涅 (Robert M.Gagne) 的层次化教学设计理论认为, 学习是分层次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学习需要一定的内外在学习条件, 内在学习条件主要指应具备的入门知识和技能[2]。这意味着在进行某种学习之前学习者应当完成较易层次的学习, 并且具备更高层次学习的先决知识和技能。

网络是信息的载体, 网络信息具有完全开放性和平等性等特点, 且资源极大丰富, 网络上还有数以万计的各行各业的专业网站, 科普级、入门级、专家级等各个层次应有尽有。网络信息的这些特点使得每个上网者都能很方便、快捷、高效地利用这些教育资源, 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对已有知识的认识。比如经常上网的学生能够把握时代动向, 增强语言的阅读和驾驭能力, 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语文学习的已有知识水平普遍较高。

2. 学习动机。

凯勒 (J.M..Keller) 把影响学习者动机水平的重要因素归纳为注意力 (Attention) 、关联性 (Relevance) 、自信心 (Confidence) 和满足感 (Satisfaction) [3], 当学习者缺乏上述要素或者水平很低时学习几乎是不可能的。网络社会对学习动机的影响首先从注意力开始, 逐渐到关联性, 然后到自信心和满足感, 最终对学习动机可能会造成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第一种是沉迷网络, 影响学业。对涉世未深又充满好奇心的青少年来说, 网络无疑具有极大的诱惑力。我们经常会看到:学校周围的网吧经常座无虚席, 网吧成了青少年的“快乐之家”;游戏、聊天、听音乐和看电影是青少年上网的主要活动, 其中不乏每周末都要上网至深夜甚至通宵的网痴;甚至有的学生逃课泡网吧, 沉醉于虚拟空间, 沉迷网络, 精神不振, 直接影响学业。

第二种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引起了学习的高度主动, 进而产生满足感和自信心。网络教育资源能提供声像并茂、丰富多彩的交互式界面, 符合人类联想、思维、接受与记忆知识的特点, 因而很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为实现探索式、发现式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从而有可能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真正达到让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目的, 实现自己获取知识自我更新甚至创造新知识的理想目标。

二、对教学策略的影响

行为技术范畴的教学策略主要包括自我管理策略、行为练习策略、合作学习策略等。自我管理策略是通过控制学生的行为方向, 教给学生学习的原则和技巧, 使其在自我管理下自主学习。行为练习策略就是“直接教学”, 这种策略的实施要点是:明确课程目的和内容;控制学习时间, 通过语言传授使学生掌握学习内容;布置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行为练习策略是传统的教学策略。合作学习策略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策略, 它注重师生的互动, 要求师生“积极地互相依存和个人责任的统一”。

1. 网络提供了平等、协作的学习环境。

传统的教学主要采用集体授课模式, 以教师讲课, 学生听课为主, 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之间开展讨论和交流。网络改变了人与人的交往关系, 交往从垂直的模式 (主导和命令) 日益向水平 (平等与合作) 的模式转变, 师生关系也不例外。在网络教育中, 教师的权威趋于模糊或消退, 师生关系更加平等、和谐, 教师不再是至高的权威, 而是以自己的学识、能力、人格魅力等去感染学生, 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普遍交往的关系。

2. 网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手段。

科技的进步直接促进了教学技术的进步。目前条件较好的学校都有条件用多媒体教学, 有的还建有网络课堂, 甚至有虚拟现实的教学系统辅助教学。教育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最直观, 也很有效, 它使教学更生动和丰富。

三、网络时代的教学设计

针对上面的研究, 本文提出一种“以学习者为主导, 以任务为驱动, 以协作为手段、以技术为促进”的教学设计思想。

以学习者为主导强调学习的自主性, 抑制互联网给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 增强它们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能力, 提高对网络资源的辨别能力和自主性, 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自信心和成就感, 通过自主学习最终实现创新学习。在网络时代, 学会学习, 特别是学会创新性学习是人的发展的内在要求。创新是学习的最终目标、学习的最高要求, 既是一种精神, 又是学习的结果[4]。作为精神, 创新学习观要贯穿学习全过程;作为结果, 创新是学习的根本目的。

任务驱动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5]。在自主学习中, 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 学习效率低, 任务驱动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在任务驱动教学中, 紧紧围绕一个既定的目标学习, 可以大大提高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效率。情景设计是任务驱动的体现, 最常见的情景设计是实验课、操作课和实习课。在数字时代, 可以应用虚拟实验室、虚拟教学系统等虚拟现实技术的情景设计方法, 不受各种因素影响, 减少物质达到教学目标。消耗, 提高教学效率。

协作学习是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先进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协作交流, 对学习内容会理解得更深刻, 思维更活跃, 方法更多样, 智能培养更高效, 学习效率也更高。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 手机和PDA等更是将人随时随地联系起来。使用3G技术人们不仅能进行文字和语音的交流, 而且能进行同等于面对面的视频交流, 它将师生的协作从时间、空间上无限扩大。

以技术为促进表示要用好教育新技术, 网络本身就是技术, 网络时代的教学设计时时刻刻不能忽视技术的作用。

四、结语

网络的资源丰富性和技术的多样性带来了教学设计的多样性, 网络条件下的教学设计不应该受任何条条框框的限制, 不同老师都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设计方法, 只要能够最好地

参考文献

[1]王继新.信息化教育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R.M.Gagne The conditions of learning.New York:Holt, Rinehart&Winston, 1985.

[3]J.M..Keller.Development and use of the ARCS model of motivational design.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Development, 1987, 10, (3) :2-10.

[4]唐琳, 徐昕.论网络信息时代的大学学习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8, 31, (3) :4-6.

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第8篇

网络教学平台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是相对于课件平台(提供课件存放,多媒体课件点播服务的平台)而言的。网络教学平台一般包含教学管理及教学应用两方面的功能。如今国内外的网络教学平台各有特色,有的平台界面友好,操作简易,但功能较少;有的平台功能齐全、完善,但操作繁复;有的平台聊天室(可用于教师面授)做得较好;有的平台测验功能完善。下面我根据自己对网络教学平台长期管理及应用的经验,提出一种比较完善的网络教学平台设计及搭建的模式。

1 网络教学平台的软硬件环境

在现今的网络时代,教学平台也应像其他信息交流应用软件一样,设计为基于Web的简单易用的应用、管理软件。一般来说,如果学校学生的人数比较多(多于3000人),教学平台的操作系统应使用Unix系统,数据库应采用安全可靠、搜索效率高的Oracle数据库。至于服务器则应采用至少相当于双CPU的IBM 5100系列的服务器来安装网络教学平台。如果学生人数较少,则使用Windows2000 Server也可。

2 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

一个完整的网络教学平台是由网上教学支持系统、网上教务管理系统、网络课程开发系统、网上资源管理系统四个子系统组成,教学管理系统可以保障这种教学更加高效,也更加规范化。本教学平台结构如图1。

系统内部为平台用户定义了三种角色:学生、教师、教务管理员兼系统管理员,采用了模块化的思想,下面分角色介绍此平台学生子模块、教师子模块和教务管理子模块的主要功能。

2.1 学生子模块

学生子模块主要由注册认证、我的空间、课程指南、网络交流、在线测试、资源中心、评价系统和服务台几部分构成。学生子模块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作为一个新用户,可以以的身份登录本网络教学平台,浏览部分免费课程,如果感觉良好,可注册成为正式学员。可以依次进行以下学习活动。

(1)如是第一次登录,可以先通过课程指南浏览课程简介,任课教师,开课时间等相关的信息,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并交付费用,待管理员批准后方可以进人课程学习。

(2)进人课程学习前,有一个测验,系统会根据测验成绩提供一个自适应的学习内容。可随时点播流媒体课程,在规定的时间接受视频广播,还可以做虚拟试验。在学习过程中随时通过书签、笔记本记录有关的信息,便于将来复习。还可以浏览有关的学习资料,如果自己有一些相关的资料可以上传。遇到疑难时可检索现有知识问答,如没有可和其他同学或老师进行讨论,进行实时答疑。

(3)在学习过程中及时查看自己的学习进度,通过老师布置的作业及在线考试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4)在课程学习中,可及时浏览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尽快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并且可以对教师、系统做出评价,提出自己的意见。

2.2 教师子模块

教师子模块主要由注册认证、我的空间、课程指南、网络交流、在线测试、资源中心、评价系统和服务台几部分构成。教师在这个模块中可以进行如下教学活动。

(1)教师可以利用课程定制方便地制作或上传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的电子讲义和多媒体课件,并能将讲义和课件存放在教学服务器中。也可以先录下讲课过程,便于学生点播,或者通知学生上课时间进行实时视频广播。

(2)对于选自己任教课程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站内信箱或各种公告通知学生本门课有关的动态。通过浏览学生的笔记本和同学自测成绩的情况,以及同学生的课程讨论、答疑同步异步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布置相适应的作业并批改根据相应的考试规则组卷,限定考试时间,并且可以监控学生,锁定系统,便于学生独立完成。

(3)根据学生做作业的情况和考试的成绩,给学生提出建议和意见。同样根据学生、其他教师、系统对自己的评价,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上传相关的教学资料。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系统给出自己的评价,提出自己的意见。

2.3 教务管理员子模块

教务管理员子模块主要由系统管理、我的空间、课程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网络交流、教学评价、资源中心和服务台管理几部分构成。

教务管理员子模块也就相当于后台管理子模块,主要肩负着系统管理、课程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教学评价、服务台管理等作用。作为教务管理员,主要进行以下的管理活动与发布:

(1)教务管理员最重要的是进行系统管理,其中要注意安全管理权限控制、用户认证、监测恶意攻击,调整系统配置、及时对数据进行备份,对于没有缴费的申请学员,不给予批准。

(2)可以根据学科发展及学生选课的情况,开设新的课程,删除过时的课程,通过浏览申请任课教师的信息,聘任合适的教师任教,对于已交费的学生开通课程。对于没交费的学生只能浏览免费课程。

(3)学生学习时系统自动记录学习路径,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教师对他的评价,系统对他的评价,给出对学生的最终评价,并提出建议和意见。对于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删除。

(4)根据教师的任课情况进行业绩考核、资格审查以及对教师的最终评价,给出适当的意见和建议,根据教师的反映来决定是否继续聘任。

(5)对学生、教师上传的资源进行整理和更新,参考意见箱做出相应调整,更新站内导航。

3 系统构架及相关技术

整个系统抛弃了传统信息管理系统所惯用两层体系机构,即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而采用当前最为流行的三层体系结构,即基于WEB管理模式。该体系结构是各个组件在体系结构的不同功能划分成三“层”:客户层,组件层,数据层。

Web浏览器在客户层上显示Web页面的本地计算机,Web页面可以显示并处理来自远程数据源的数据,而在其他类型的Web应用程序中,可充当单独编译的前端应用程序。组件层用于封装组织业务规则的组件。组件层组件可以是在WEB服务器上执行的脚本,或者是在其他类型的Web应用程序中编译可执行文件。数据层主要是数据库管理系统。

本系统的开发基于SQL server 2000数据库技术和用于开发网页的ASP.NET技术,采用当今市场上最流行的C#作为ASP.NET的编程语言,包含有大量静态及动态页面。整体结构选用了B/S和C/S相结合的模式,服务器端由Windows自带IIS5.0提供Web服务。C/S模式的加入,为教师脱机录入课件或习题提供了方便。教师可以在没有登录网络的情况下制作课件及习题,在方便上网时再上传到服务器中。课件的开发包含有多种素材,如文本素材、GIF/JPG格式图片等等,主要内容以文本格式为主,可以在页面中直接编辑公式、插入图片,或以附件上传Word文档、PDF文档、图片、压缩文件等。

4 总结

本文对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过程进行了说明,介绍了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描述了在系统设计时着重考虑的柔韧性与灵活性的设计思路与实现方法。该系统经过测试已在本校范围内投入应用,运行良好,能满足大部分师生工作与学习的需求,目前还在进一步改进与完善中。

参考文献

基于网络的教学资源平台设计 第9篇

1 网络教学资源的优点

在教学实际应用中, 教学资源是多种多样的, 即可能是局域网提供的资源, 也可能是Internet查询的教学资源。正是因为网络资源有着以上的特点, 所以才教学与学习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增强了教学效果, 其优点大致如下:

1) 资源库可以为用户提供海量资源内容。网络资源库的内容通常会涵盖各专业、各年级的不同知识点, 它包括文字、图形、动画、视频、PPT等。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师生都可以在这个资源库中检索自己需要的资源, 既方便了教师的教学活动, 也提高了学生的自学效果。

2) 教学资源库可以采用多媒体形式提供资源信息。资源的承载方的多样性和多媒体化, 能显著提高使用者的兴趣, 有利于增强学习效果, 提高学习效率。

3) 强大的搜索功能, 方便用户定位所需内容。无论是本地文件的检索还是网络信息的检索, 都可以使用资源库提供的搜索引擎快速准确地查询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信息。

4) 教学资源库可以为不同用户提供各种不同的交流工具。如BBS论坛、博客、聊天室、邮箱和QQ等, 用户可以进行远程协作式学习和讨论, 极大拓展了用户的学习和研究空间, 为师生搜集教学材料和自主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选择空间。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 从近些年开始, 我国的一些相关机构和部门已开始着手大力发展和推动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一大批优秀资源管理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这些网站充分利用各种不同途径, 提供了大量的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源, 为现代教学资源库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尝试。其中, 比较有影响力的为CNKI—是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和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等。

在国外, 也存在许多有名的网络教学资源门户网站, 如美国教育资源门户网站、澳大利亚Ed NA和加拿大CANCORE等, 国外的教育资源内容相对丰富多样, 例如K12资源是面向基础教育的网络资源, 另外还存在大量的面向专业的教学资源, 如医疗、航空以及人文地理等。这些资源大多以文献形式存在, 也存在大量的课程实施方案和课程标准, 但其也存在一个主要问题, 即视频和音频资源比较少。在服务方式上, 这些资源即可以在线定购, 又可以邮寄或通过快递送货上门。

3 系统设计目标

在设计教学资源库时, 重点内容为要实现平台对资源的吸纳、共享以及对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并且根据用户身份进行分类管理, 为各种不同用户分配不同的操作功能。

1) 管理员, 该角色的主要任务是整体负责系统各种资源和基础数据的管理, 例如系统的配置和维护, 资源分析统计和用户管理等。

2) 资源审核员角色设计, 该角色主要负责对上传到系统的各资源进行横审查, 检查资源的合法性和适用性, 提高资源审核的效率和质量。

3) 系统为教师用户提供了强大的管理功能, 例如资源的添加、删除、修改、分类、查询、更新等, 再比如课程管理、以及个人相关信息的管理功能, 使用非常方便。

4) 对学生用户来说, 系统可以提供资源检索、浏览或者下载等各种功能。另外, 系统允许用户对资源进行评价打分, 也可以上传自己的资源, 这样户之间就可以进行相互交流, 同时有利于资源扩充。

4 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

为了防止极端网络流量过大, 减少客户端的数据流, 实现快速的数据更新, 系统采用了三层数据交换结构, 该结构基于B/S模式和XML技术。具体如图1所示:

数据服务层:该层由系统数据库提供相应的功能, 可实现对数据的存取管理。

应用服务层:当有客户端提出XML/HTTP请求时, 应用服务层利用.NET, 通过ADO.NET技术访问系统数据库, 并将数据结果封装成XML文档, 返回客户端, 解决了数据接口统一的问题。

客户服务层:该层WEB服务器提出XML/HTTP请求, 服务器完成服务后返回XML文档, 该文档由客户服务层接受和展现。

5 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整个系统功能模块主要包括:系统管理、用户管理、资源管理、资源协作开发、交互论坛等模块。系统功能框架图如图2:

总之, 资源库的生命力在于必须构建高质量并且丰富的教学资源, 建设高质量的网络资源库, 并将其应用于教学活动, 对推动以学生为本和以应用为教学中心的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 以及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都有着重大意义。

摘要:资源库是实现网络教学的基础。本文介绍了基于web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现状, 提出了平台的设计目标, 给出了系统的体系结构, 并介绍了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

关键词:网络,教学资源平台,设计

参考文献

[1]祝智庭.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新高地.中国电化教育, 2001.

[2]张功杰.基于本体的领域资源语义检索研究[硕士毕业论文].济南:华济南大学, 2007.

[3]孙卫琴.精通Struts:基于MVC的Java Web设计与开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

互动式网络教学平台设计 第10篇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互动式教学模式,模型设计

0绪论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使用计算机来进行课外学习,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截至2013年6月30日, 中国网民规模达5.91亿, 其中20至29岁的占比达到了30.4%[1]。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过程互相作用的整体性动态过程。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 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 强化人与环境的影响, 以产生教学共振, 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法。把网络教学平台和互动式教学模式相结合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

1 互动教学模式

1.1 互动教学产生背景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 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来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于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基于素质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的要求, 互动式教学模式被引入了课堂教学。互动式教学模式顺应了时代的发展, 强调了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力争做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 从而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终极教育目标。

1.2 互动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有三:一是合作教育论, 即提倡学生和老师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和相互合作, 排除对学习的强制手段。在快乐的氛围中, 老师引导学生学习,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罗杰斯教学观, 主张教学应以学习者为中心,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学习者具有内在潜能, 并能够自动地发展自身的潜能, 教学成败的关键不是在于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 而是人际关系, 是情感态度。三是建构主义学习观, 主张学习是学习者主动的建构活动, 而非对知识的被动接受,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 在肯定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 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 指导学生自发完成自我建构。

1.3 互动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

互动式教学模式以启动联动能动为主线, 以学生的探索活动为主体, 以教师点拨为主导, 以培养学生能力, 发展学生智力为中心, 以优化教学模式, 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 以动脑为核心辐射到动口、动手、动笔等诸多互动因素, 主张课堂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 强调交流提问、变式探讨的教学环节, 立足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的教学过程。

1.4 互动式模式教学的教学原则

互动式教学中, 要坚持的原则较多, 有主体性原则, 过程性原则, 交流性原则, 创造性原则, 反馈性原则等。总体来说, 在互动式教学中, 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老师为辅助。通过老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在这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挖掘他们的潜力, 提高他们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5 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互动式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由于课堂教学的特殊性, 互动式教学模式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首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的时候, 要可以引发学生的交流兴趣, 而在交流的过程中, 可能出现教师没有预测到的状况。也有可能会出现老师也解决不了的问题。

其次, 互动式教学模式由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强调要让学生充分讨论, 理解。这就对课堂教学的时间提出了挑战。而现在各个学校都在压缩学时, 教学时间不足以满足互动式教学模式的要求。

2 网络教学平台下的互动式教学模式

由于互动式教学模式在时间上的局限性, 导致了在目前的教学中不能大规模, 全课程的采用, 只能在局部重要章节采用。但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网络教学平台的出现, 从而为互动式教学模式提供了有益的补充, 促进了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发展。

2.1 网络教学平台下互动式模式

不同于普通的互动式教学模式, 在网络教学平台下, 除了正常的师生交互, 生生交互外。根据安德森和盖瑞森关于远程教育中的教育模式参考模型, 可把网络教学平台下的互动模式分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互,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 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交互, 教师与学习内容之间的交互, 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 学习内容与学习内容之间的交互。

2.2 网络教学平台下互动式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来临, 人们几乎可以做到随时接入互联网, 学生和教师与网络教学平台的互动越来越频繁。随之而来的是交互式网络教学平台不断涌现。

在交互式网络教学平台下进行互动模式教学可以使学生的主体作用的以具体发挥, 可以更好的实施因材施教, 而且有利于培训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网络教学平台下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网络教学平台的出现, 使得学生和老师可以24小时不收限制的进行交互活动。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一般情况下, 学生和老师同时在线的情况不是很普遍, 这就导致学生和老师的交互无法实时进行, 缺少课堂中的实际辩论氛围。

综上所述, 网络教学平台下的互动式教学可以不受时间, 地点的限制, 可以极大的扩展交互的目标人群。但是也存在着实时交互不理想的情况。

3 互动式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

3.1 设计思想

互动式网络教学平台是网络环境下实行互动式教学模式的载体, 设计的基本思想是要能满足互动教学模式的需要,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 充分发挥教学平台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具体来讲有一下几点:

一是要能根据用户的权限不同, 所能参与的模块要有所不同, 即根据用户权限分配资源;二是要能够根据每个学生参与的互动话题的不同及学习进度的不同, 分别给出不同的学习建议, 即实现个性化学习的目的。

3.2 基本结构

根据上述的设计思想, 互动式网络教学平台的模块结构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 互动式网络教学平台由三个基本模块构成, 分别是学生平台模块, 教师平台模块和管理员平台模块, 学生平台模块主要完成学生端的登录访问, 交互学习等功能, 教师平台模块主要完成学习资源的管理, 管理员模块主要完成系统管理。系统设计采用B/S结构以提高用户访问系统的便利性。

3.3 用户模型设计

在互动式教学平台下, 用户类型主要有学生, 教师和管理员。由于要进行互动式教学, 根据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互动模式, 因此需要手机学生的各种信息。根据我国制定的《网络教育技术规范 (CETS) 》, 本设计采用了学生信息模型为:E_Student={Static Infor-mation, Dynamic Information, Character Information, Recommend Information}。

其中, Static Information:学生静态信息模型;

Dynamic Information:学生动态信息模型;

Character Information:学生互动特征模型;

Recommend Information:向学生推荐的信息模型。

教师和管理员的信息模型与学习者类似, 这里就不在一一列出。

3.4 文档资源模型设计

本文设计中, 文档类资源包括教案, 作业, 互动话题, PPT资源, 书籍资源等。为了可以更好的进行互动, 设计过程中采用了以知识点为核心, 其余资源围绕知识点进行构建。

知识点的描述如下:

其中:KP_ID为知识点编号, 此编号为唯一。

KPMC为知识点名称;

KPLX为知识点类型;

KPND为知识点难度;

KPQQ为本知识点的前驱知识点编号;

KPHJ为本知识点的后继知识点编号;

KPXG为本知识点的相关知识点编号;

KPSJ为本知识点的平均学习时间;

KPKZ为本知识点的扩展内容。

4 结束语

本文在阐述传统互动教学模式的基础上, 进一步说明了网络平台下互动教学模式的优缺点, 并设计了基于数据挖掘的互动式网络教学系统, 给出学生和文档资源的信息模型。

参考文献

[1]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7

描写校园景色作文教学设计 第11篇

1.抓住特点,细致描写。

2.描述景物,层次分明。

3.情景交融,表达感情。

教学重点:抓住特点,细致描写。

教学难点:情景交融,表达感情。

一、前作文:未成曲调先有情

(一)话题交流,真情融汇:吹面不寒杨柳风

1.同学们,新学期开始了,春天也悄悄地来了,春姑娘用自己的巧手,打扮着迷人的春天,你们想看看吗?最好是能够看得仔细些,看完后给大家介绍介绍。

2.导入新课。春风吹来,燕子回归,桃花盛开,小草绿了,柳树发芽,小朋友们放起了风筝。好美的一幅春景图呀!来,孩子们,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吧!

3.师:春天来了,校园也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生机,同学们在课前仔细面容了校园。你觉得我们的校园美吗,最美的是什么。(自由发言)想把这些美用笔记录下来吗?

4.当我们浏览春天的校园时,你有什么新发现?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枝条上的是小芽,还是花苞

生:叶子是什麼颜色?和冬天时,看起来有什麼不同

生:看看草地上有多少不同的小花

生:看到哪些不同颜色的花

生:闻闻看,草地的气味?花的气味

生:闭上眼睛,用你的身体感受春天

生:春天早晨的阳光照在身上,有什麼感觉

生:春天的阳光和冬天(夏天)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生:春天有哪些颜色

生:春天的草地上有什麼

生:春天的校园里有哪些不同的花

生:……

5.同学们真的很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的新主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校园的春天,描述一下校园的春天,好吗?

设计意图:亲情交流,使学生如坐春风,如浴春雨,自然地导入了话题,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回味校园的春天体验,使学生在亲切的交谈中走进了春天。

(二)成语点睛,诗句引趣:嘈嘈切切错杂弹

1.为了帮助大家描绘春天的美丽,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亦从此描述春天的成语,读一读下面的成语,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个?你还知道哪些?

鸟语花香 百花齐放 繁花似锦 桃红柳绿 春色满园 春意盎然 大地春回 大地回春 富于春秋 春晖寸草 春回大地 春满人间 柳暖花春……

2.老师还为大家带来了一些关于描写春天的诗句,读一读下面的诗句,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句诗?你还能补充一些吗?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春游曲》)

……

设计意图:诵读成语、古诗,营造了一种春意融融的氛围,即收拢了学生心思,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帮助学生积累了语言素材。

(三)激发情趣,游戏引路:未成曲调先有情

1.小游戏:走进成语岛。说一个关于春天的成语。比一比谁聪明。

2.小游戏:想象春天美。说一句想象春天的话,注意用上比喻或拟人的手法,赞美春天。比一比谁想的一句话新颖有趣。

设计意图:通过做关于春天的小游戏,以激发学生的热爱春天的情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做好了垫。

二、中作文:奇思妙想我能行

(一)奇思妙想,开启心路:一语天然万古新

1.师:春天已经悄悄地来了,你从什么地方感受到了春的气息?春天你们想出去找找春天吗?

2.同学们,让我们在脑子里放放电影,还记得校园中哪些地方最让你觉得最美呢?

【学生从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方面,说一说校园春景】

3.春天来啦,校园里的景物变化很大。校园里的景物也很多,我们按什么顺序来说呢?

生:按地点变化的顺序

生:按景物的类别说

生: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来说

生:……

4.我们知道了说的顺序,请大家在小组内按一定的顺序说一校园里春天的景物的美丽?比一比谁聪明,说的最棒。【小组内交流】

5.我听了刚才同学们说出了校园的很多美丽,但是,我发现有的同学说的不生动,不具体,没有趣。谁能告诉大家,应该抓住景物的哪些特点来说?用什么方式说明,会更有趣?

生:抓住形状、颜色的特点

生:抓住静态、动态的特点

生:抓住气味的特点

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谈心情,谈感受,谈方法,开拓了学生的思路,活化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说得生动有条理,表达了真情实感,基本上就成功了一半。本环节重点突出了对景物特点的说和学生说话语言的评价,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写话的方法,为学生写话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而教师在这个时候的热情表扬和鼓励,则更加激起了孩子们的表达欲望。

(二)佳作引路,章法导写:要把金针度与人

1.听了刚才同学们的谈论,我觉得大家对校园里的春天的美丽知道的很多。如何把我们感触了的校园春色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还需要“更上一层楼”。为了帮助大家“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老师特意为大家搜集了一些精彩的范例。相信大家一定会喜欢的。读一读下面的佳作片段,说一说你的感悟和收获。

2.展示佳作,引导评议,读中学写。

【展示佳作片段一】

春天来到操场上。操场上的小草从泥土里探出头来,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操场边上白杨树也长出了新芽,呈现出勃勃的生机。白杨树旁边的垂柳,抽出新的枝条,微风一吹,摇摇晃晃,像是在做广播操;细细的柳丝上,不知从什么地方送来的嫩黄色,定眼望去,又有些像绿色。她们的腰好软,轻风将下梢托起,整齐又好看;换个角度看,又一齐垂下来,仿佛梳齐的头发。我不禁诗性大发,吟起了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讨论:这段话描写了什么景物?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抓住了哪些特点?运用了什么方法?(学生讨论,老师随机点拨)

【展示佳作片段二】

我来到校园东北角的花园里。啊,好美!有山茶、月季、一串红、紫荆……五颜六色,竞相开放。瞧,西边的桃花开得多好啊!粉红粉红的。由五片花瓣组成的,鹅黄色的花蕊镶在粉红的花朵上,十分显眼。那粉红的花朵躲在那翠绿的叶子下,好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微风徐徐吹来,北边的桃树轻轻摇摆,小蜜蜂和小蝴蝶在桃树周围飞来飞去,从这朵花上飞到那朵花上。那景色人见人爱。啊,什么香?随着一丝清香,我来到一棵开着紫色花朵的小树前。听别人说,这叫紫荆。紫荆花的花朵小小的,密密麻麻,好不可爱。那花是一串一串的,开在枝干上,像珍珠。最特别的是紫荆先开花,后长叶,你说这奇怪不奇怪?在东边,有一片不知名的花,那花也是一串一串的,不过是红色的。听人说把花蕊拉出来,吸里面的汁,很甜很甜的。那山茶花有的开放了,红红的,像天上的朝霞;有的含苞欲放,花骨朵饱胀得快要裂开了。整个花园仿佛仙女织的一块花锦。

讨论:这段话描写了什么景物?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抓住了哪些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的?(学生讨论,老师随机点拨)

(三)快速行文,一气呵成:轻舟已过万重山

1.师:同学们,春姑娘穿一身绿色的衣裙,踏一辆绿色的车,摇一路绿色的铃来了,来到了我们的校园……春姑娘是个插花的能手,她悄悄地来到了人间,把一朵朵美丽的花插满了大地,春姑娘是一位伟大的画家,她在白白的大地上,画上了青青的山,绿绿的水,还有露着笑脸的太阳及棉絮般的白云,更有那可爱的花朵,活泼的蜜蜂、蝴蝶,顽皮的小鸟,使得大地看起来更生动了。赶快拿起笔来,描绘一下我们的美丽校园吧。

2.学生习作,老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优点和问题。帮助有困难的同学,针对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作中指导。指导的重点一是写具体,二是按一定顺序写。

三、后作文:快乐体验更新颖

(一)自我欣赏,同伴交流:大珠小珠落玉盘

1.学生完成习作后朗读自己的习作,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靶不具体的地方改具体。划出自己认为是精彩的句子和段落。

2.同桌互相交流,评改。改通顺,指出错别字及其病句、标点错误等。

3.小组内评优点,评出大家认为的好词好句或者精彩语段。

4.小组内提建议,提出哪些内容需要具体或补充,哪些可简单或删除等等。

5.推荐一篇参加班级交流。

(二)集体会诊,创新行文:二月春风似剪刀

1.选一篇较为典型的文稿做点评,肯定优点,指出问题,然后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习作作一次修改。

2.学生根据集体评议的问题,修改自己的习作,二次创新行文。

设计意图:集体评议,交流写作的经验,引爆创新思维的火花。通过二次行文,提高作文的质量。

(三)佳作展览,评选最佳:回眸一笑百媚生。

1.小组评选本次最佳。评选的项目越多越好。

2.评选班级最佳。获得最佳的人物越多越好。

3.将最佳习作在学习园地里张贴展览。

4.鼓励获得最佳的习作向校园报或其他报刊社投稿。

设计意图:通过评选最佳,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获得习作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广大学生在体验自己的成功之时,人人都能够“回眸一笑百媚生”。

(四)变格创新,自由表达:映日荷花别样红

用本次习作学会的方法,练习写一篇描述校园景物的作文。

校园网络教学平台设计 第12篇

在网络发达的今天, 在Internet上, 即时通讯正以其实时性、跨平台性、低成本和高效性, 逐渐改变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的沟通与交流的方式。目前, 在国内, 用户比较熟知的即时通讯软件有:Q Q、M S N、新浪U C、网易P O P O、雅虎通等等。据易观国际发布的《2009年第1季度中国即时通信市场季度监测》数据显示, 2009年第1季度中国即时通讯市场累计注册账户数达到16.09亿, 并且, 在未来一段时期内, 即时通讯的注册账户增量将继续保持在每季度5000万左右的增长水平。但大部分人只是使用即时通讯软件进行简单的文字信息和视频语音交流, 并且认为它只是一个聊天交友的工具。实际上, 充分发挥即时通讯软件的功能, 可以使它成为一种简单有效的网络教学手段及与学生沟通的工具, 使之为教学服务, 成为传统教学的一种非常有益的补充。但目前流行的即时通讯软件自身具有较强的娱乐性, 应用环境主要针对因特网, 因此教师在使用的过程中, 必须严格监控, 否则可能会变成网上聊天和交友。因此, 本文就即时通讯技术的工作原理和通讯模式进行了阐释, 并根据校园网络的特殊使用环境, 设计了一款方便老师与学生, 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学习和交流的即时通讯软件。

1 即时通讯技术研究

即时通讯 (Instant messaging, IM) , 是依靠互联网和手机短信, 以沟通为目的, 通过跨平台、多终端的通信技术来实现一种集声音、文字、图像的低成本高效率的综合型的“通讯平台”。

1.1 即时通讯的种类

按照使用即时通讯目的不同可以分为个人即时通讯、企业即时通讯、商务即时通讯和特殊即时通讯等四类。个人即时通讯主要用来满足人们交友、聊天、通讯和娱乐等需求的。主要常见工具有:腾讯QQ, 网易泡泡, I M U等;企业即时通讯主要用来满足企业日常办公交流的需要而开发。主要常见的有:微软M S N、腾讯R T X、雅虎通等;商务即时通讯主要用来满足交易的需要而开发。主要常见的有:淘宝的旺旺、阿里巴巴的“贸易通”;特殊即时通讯是为了满足特殊人群的需要或具有特殊功能的需要而开发的。

1.2 即时通讯的功能

即时通讯的功能主要有:即时消息的发送、记录的保存和再现、文件传输、群操作、语音视频交互、屏幕抓取、远程协助等。以上列举出来的这些是可以供教学时利用的功能, 基本上所有的即时通讯软件都具有这些功能。

1.3 即时通讯的工作原理

即时通讯的出现与互联网是密不可分的, 它完全基于TCP/IP协议族实现的, 而TCP/IP协议族则是整个互联网得以实现的技术基础。

从技术层面来说, 即时通讯的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 用户通过IM服务器验证自己的个人信息。若验证通过, IM服务器登记该用户的IP地址、客户端版本号及使用的TCP/UDP端口号, 然后返回用户登录成功的标志, 此时该用户为在线状态。随后, IM服务器将用户在线的相关信息根据存储的好友列表发送给同时在线的好友。

最后, IM服务器把用户存储在服务器上的好友列表及相关信息回送到他的客户机端, 这些信息包括在线状态、IP地址、IM客户端使用的TCP端口号等信息, 用户的IM客户端收到后将显示这些好友列表及其在线状态。

1.4 即时通讯的通信模式

IM通讯不仅能进行文字信息的传输, 也能进行视频, 以及其他多媒体方式的即时数据交流。大多数的I M系统采用C/S (client-to-server) 模式和P2P (peer-to-peer) 模式对不同的信息进行传递。一般来说, 文本信息都会采用C/S方式来传递, 即使是在局域网内, 如MSN, ICQ等。而当客户端之间需要传送文件, 或一些多媒体信息时, 一般都会采用P2P方式传递。

采用P2P方式的IM系统, 客户间的信息交换不会经过IM服务器, 而只在客户端之间传递, 原理如图1所示。

如果客户端1想与他的在线好友客户端2聊天, 他将直接通过IM服务器发送过来的客户端2的IP地址、TCP端口号等信息 (图中的 (2) ) , 直接向客户端2的PC机发出聊天信息;客户端2收到后显示在屏幕上, 然后客户端2再直接回复到客户端1的PC机。这样双方的即时文字消息就不再需要通过IM服务器中转, 而是直接通过网络进行点对点的通讯 (图中的 (3) ) 。

两用户点对点通讯由于防火墙、网络速度等原因难以建立或者速度很慢, IM服务器将会主动提供消息中转服务, 即客户端1和客户端2的即时消息全部先发送到IM服务器, 再由服务器转发给对方, 即使两用户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同时在线的时候, 服务器也可以主动寄存用户发送来的消息, 等到另一用户下次登录时, 自动将消息转发给接收用户。原理如图2所示。

2 即时通讯技术对教学的影响

即时通讯技术正以其方便快捷, 反映没有延时等特点应用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它的应用冲击着传统的教育和学习方式, 从多方面影响着传统的学习行为、教育模式和培养方式。即时通讯技术的出现使主动建构的、探索式的、协作式的、个性化的学习成为可能。

即时通讯技术引入教学, 为师生和学生-学生之间的交流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使学生的学习模式, 学习方式, 学习环境等都发生了转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采用班级授课形式, 在课堂上, 以“教师主动讲, 学生被动听”为主, 相互交流的活动通常局限在一个班级教室内, 交互活动的人数及地域都受到限制。将即时通讯技术引入教学后, 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交互性环境。可以帮助学生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 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习者讨论交流。进而将学习转变成了协商式、合作式、探究式的学习模式。学习者可以利用即时通讯工具按照自己的需要、兴趣、能力和水平安排学习时间和进度, 不必按教材原有的顺序模式学习, 这样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更宽松的环境。在即时通讯环境中, 交流的角色是平等的, 这样教学由“以教师为中心, 以课堂为中心, 以书本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化, 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的角色将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平等的, 这样教学由“以教师为中心, 以课堂为中心, 以书本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化, 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的象色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平等的学习伙伴。教师的任务主要是为学生的自主建构提供各种支持。综上所述, 将即时通讯技术引入教学过程中, 对我们培养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力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为我们的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是, 目前较流行的各种即时通讯软件都是针对Internet开发的, 带有很强的娱乐性, 在课堂上直接使用, 老师很难监控学生的行为。而对于教学中使用的即时通讯技术主要是工作在校园局域网内, 用户群体主要是教师和学生。利用即时通讯工具主要是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 例如用在课外辅导、答疑、兴趣小组、作业布置等方面。同时, 教师和学生由于学习和工作等原因, 无法常时间监控电脑。因此, 需要构建专门在校园局域网上的即时通信系统以满足校园网络教学的需求。

3 局域网即时通讯软件设计

为了实现即时通讯系统所应有的即时通讯、沟通、交流等功能, 使之为学校全体教职员工与同学间工作、学习服务, 同时使之成为校园网络教学解决方案中即时信息传递的统一服务平台。因此, 本系统采用C/S模式, 通信协议采用TCP/IP协议族, 系统通信结构如图3所示。

3.1 系统功能概述

客户端功能主要包括用户的注册、登录、查找等;语音、文字、文件等信息的发送与接收以及对聊天信息的记录与查询等。

IM服务器是由“用户管理”, “日志管理”, “群管理”, “信息管理”等功能组成。用户管理功能可以验证用户的登录及注销信息, 同时维护用户及好友的在线离线及个人信息等。日志管理可以记录用户的登录及使用资源情况, 并提供查询日志记录功能。教师及学生之间可以通过群管理把相同学习目标的学生加到一个群中, 这样就组成了一个网上虚拟教室, 学习者进入这个虚拟教室里来进行交流, 在这里不会受到其他用户的干扰, 其他用户也看不到群组内的情况, 只有群组内用户才能互相进行信息交流。服务器同时具有消息转发和消息过滤功能。

3.2 系统设计与实现

套接字 (Socket) 技术是进行网络通信编程的基础, 在JAVA语言中, 提供了相应的Socket编程方法。用JAVA既可以编写服务端的程序, 又可以编写客户端的程序。JAVA语言本身与平台无关的, 无论电脑使用的是何种操作系统, 只要安装了S U N公司提供的虚拟机就可以运行这个系统。因此用JAVA语言开发的网络应用系统可以在各种平台上运行, 大大增强了代码的复用率, 提高了系统开发效率, 减少了程序员的重复劳动。而且, JAVA继承的网络功能有利于开发网络应用程序, 可以与校园网络中已有的各种Web应用进行很好的整合。

服务器端在数据控制层利用Hibernate对数据库进行增删改查。数据库是一个系统的核心, 为了高效的操作数据库, 利用项目Hibernate所提供的接口服务来操作数据库, 完成所需的最基本的用户信息的保存、删除、更新、查询等操作。Hibernate用来处理服务器端程序和数据库的交互。Hibernate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对象关系映射框架, 它对JDBC进行了轻量级的对象封装, 使JAVA程序员可以随心所欲的使用对象编程思维来操纵数据库。它不仅提供了从JAVA类到数据表之间的映射, 也提供了数据查询和恢复机制。相对于使用JDBC和SQL来手工操作数据库, Hibernate可以大大减少操作数据库的工作量。另外Hibernate可以利用代理模式来简化载入类的过程, 这将大大减少利用Hibernate从数据库提取数据的代码的编写量, 从而节约开发时间和开发成本。Hibernate可以和多种Web服务器或者应用服务器良好集成, 如今已经支持几乎所有的流行的数据库服务器。

TCP/IP协议族主要是解决各种异构网络之间数据通信问题的, 其中TCP协议主要是为通信端点之间提供面向连接的, 可靠的信息传递。但不支持海量并发数据连接, 而UDP协议支持海量并发数据连接, 但并非能保证数据的可靠传递。从系统效率考虑, 系统在服务器端与客户端的通信中采用了U D P协议, 为了保证U D P协议通信的可靠性, 我们对U D P协议模型进行了改进, 在逻辑链路层采用“虚连接”, 保证数据在链路正常的时候发送, 确保数据发送的成功率。当客户端创建Socket并发送连接包, 服务器端接收该请求包, 并经过完整性、合法性验证。如果通过验证即建立连接, 并记录连接客户端的请求信息, 并标记链路可用, 同时回复验证结果给客户端。如果没有通过验证或者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丢失, 客户端自动重新发送连接数据包, 直到收到正确的连接回应。同时记录服务器的信息和链路状态。通过“虚连接”的方式, 可以有效地管理链路连接状态和连接信息。

“校园网”由于在硬件上要配置众多的路由器、防火墙等, 网络环境较为复杂, 客户端之间进行点对点通信时, 很难获得对方的IP地址。因此, 在客户端进行点对点即时通信的时候采用TCP协议, 这就需要服务器在其中起到“中间人”的作用。当一方欲发送通信时, 首先向服务器提交申请, 服务器进一步确认目标客户端在线状态后向其发出建立点对点通信的命令, 当通信接收端确认后, 进入TCP监听状态, 同时通知服务器自己已就绪, 此时服务器再通知发送端, 并告知目标客户端的实际IP地址及端口号, 然后向双方发送就绪通知, 此后服务器将退出与它们之间的联系, 双方进入P2P通信状态。

4 结束语

合理利用即时通讯软件可以使教学突破时空的限制, 因此即时通信系统已经日益受到了高校的广泛关注。基于JAVA SOCKET的即时通讯系统, 由于JAVA本身的跨平台性和安全性, 因而, 该聊天系统的最大优点就是跨平台, 以及安全性高。由于方案所具有的特点, 系统能够支持大用户量、大信息量下的稳定运行。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随着无线通信系统的引入, 即时通信系统将会运行在任何接入设备, 使教师和学生可以不局限于地域, 随时随地的获取所需信息, 获得重要信息提醒。即时通信系统将更好的与校园应用结合, 为教学、管理、科研服务。

摘要:即时通讯是一种集声音、文字、图像的低成本高效率的综合型的“通讯平台”。将其应用到教学中, 将彻底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内容和方法, 并发挥出巨大作用。但目前网络中较流行的几款即时通讯工具具有很强的娱乐性, 直接应用到教学中, 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 本文对现阶段校园网络中即时通讯系统的使用现状分做了析, 给出了一个即时通讯系统的框架设计, 并详细描述了有关功能部件及其设计思想。

关键词:即时通讯,局域网,校园网络教学

参考文献

[1]杜明华.即时通讯市场竞争浅析.北京邮电大学.科技咨询[J].2007.

[2]论即时通讯工具IM的技术原理与发展.http://www.thethird media.com/软件.

[3]姚丽琴, 黄汉勇.基于Winsock技术P2P与C/S混合模式的EIM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海峡科学.2007.

[4]柳延东.即时通讯技术对现代教学的影响[J].教育探索.2007.

[5]郇战.基于JAVA的多平台聊天系统[J].福建电脑.2008.

上一篇:多发梗死性痴呆下一篇:法律适用方法